钱学森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7 20:43:16

钱学森读后感

钱学森读后感篇1

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性情,一本好书,能打动人心,受益终身。读了《钱学森传》,我感触颇多,心情激荡不已。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 ,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2009年10月逝世于北京。

同许多伟人一样,钱老也留下了许多经典话语,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美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然而,钱老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依然放弃一切决定回国。时任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声称“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对他实施监视拘禁。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钱老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钱学森读后感篇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适度拓展,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钱学森》一文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文章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

这节课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再来回顾一下钱学森坎坷的回归之路。(指名分节读全文)

(二)读文悟情。

1、我想作为一名中国人,肯定会被钱学森这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所打动。**年10月1日,他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归国客轮,然而,回想他这二十多年回国路上的每一步不免让人感慨万千。那么,究竟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语打动着你呢?

在2—6小节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段课文,先轻轻读一读,再细细品一品,好好体会一下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2、学生按要求自由练读。

3、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两段话的学习。)

4、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了解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学生自由说。)

(3)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板书:抵挡物质诱惑)

(4)练习:选取一组关联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钱学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无论…都…

不仅…而且…是…不是…如果…就…

(5)再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5、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联系3、4小节内容,了解钱学森的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1)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板书:不嫌祖国贫穷)

(2)再读他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不仅会从黑暗走向光明,也会从走向……

(4)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

6、学习第五小节。

(1)既然铁了心要回来,为什么又一直到**年才回国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节。)

(2)拓展阅读。也许将领的话还不能让你完全了解钱学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那么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你读了说不定就清楚了。(学生自由阅读补充材料。)

(3)此时,请你说说心里在想些什么?

7、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呢?

(三)想象拓展。

1、说得多好啊!“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

出示钱学森归国画面,放声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3、写完交流。

交流之前先听一首歌,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现在,请你用听歌的情绪来读你写的这段话。

(四)课后延伸。

当钱学森学有所成时,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他回国后,他是如何学以致用,为建设祖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呢?课文没有写,课后可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

抵挡物质诱惑

钱学森不嫌祖国贫穷“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

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冲破百般阻挠

20*年4月19日

第一次听课评议

内容:苏教版小语第十册《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周美华时间:20*年4月18日下午

地点:观摩教室(1)主持人:陆一平(副校长)

陆一平: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听课评议。首先由周美华老师谈谈上完课的感想,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哪些成功?哪些不足?

周美华:根据上次的讨论,我对教案进行了调整。还是抓住两段话,但进行了充实、细化。第一段话让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关联词训练学生说话还不错;第二段话,让学生进行了反义词填空,感觉训练还比较扎实。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首先让学生想象钱学森当时的生活,与回国后进行比较,最后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自己备课时感觉情绪比较激动,但是感觉学生还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状态,学生发言的人数只有几个。时间拖长了,有些地方需要精简。学习了拓展材料之后,让学生交流,到底应该交流些什么?是一个困惑。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太明确,引导得不是太好。

陆一平:讲得太多,需要条理化,反思还需更深刻些,要结合主题。

陆一平:下面开始讨论。针对今天这个课堂教学实例,大家有很多感触,请各位老师就感触最深的地方谈一谈。

刘校长:(新疆奎屯市来校学习交流)把第一段放在最后这个设计好,再让学生写,这是一个亮点。前半部分有点凉场,节奏太慢。分段读时间长,可改为自由读。用关联词训练学生说话,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这样可调动学生的情绪。

李老师:(新疆奎屯市来校学习交流)第一个环节用了15分钟,化的时间太多,要压缩。老师的语言和学生的回答有重复,希望老师在上课时要灵活运用教案。

周慧亚:老师的情绪出来了,但学生的情绪还没有出来。这堂课成功与否在于学生的情绪调动的如何。我们这次的重点是语言的内化,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读进去,老师做得非常好,进行了细化,做到了循序渐进。用得出,语言的一种拓展,做得不错。音乐的时机把握还不够。

周红娟:教案和课堂都着力在情感上,但为什么老师的情感到位了,学生的情感没有出来?主要是细节操作还不够细腻。如练说时可以把学生当作钱学森来说。第二个练说中也没有把感情渗透进去。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感情的延续,内化不仅停留在文字上,情感也需要内化。最后感觉音乐的出现是否提前了一些。音乐的处理应该推敲一下。

周美华:我对教案不熟,因此造成教师被动,影响了学生的情绪。

周红娟:刚开始交流感触,可以把要求明确一些。

陆一平:语言内化与拓展是情感内化的基础。

马琴妹:把学生当作钱学森,进行角色转化,人称转化成第一人称,情感会容易调动出来。复习导入这个环节太平,是否来些背景音乐衬托一下?

陈梅秀:两段话的出示,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钱学森回国,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条件,与在美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对他个人来说,他放弃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这样对比,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今天课堂上对比还不明显,没有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两段话学完后老师应有个小结来渲染一下,激发学生的情感。

周美华:最后需要两段话一块出示?

陈梅秀:两段话需要细化。没有产生震撼。还需让学生去感悟。

马琴妹:两段话后,老师是需要小结一下。

周美华:对,引起下文,做过渡作用。

陆一平:不错。大家交流得很好。总的感觉不错。1、内化的点选得比较准。内化的过程设计得比较细。这两段话是到位的。想象拓展也比较到位。2、教师的情感积累储存比较好。这很不容易。3、重点内化的点和拓展的点还是比较到位的。如第一段话关联词的操作很有创意,第二段语言内化的点选择反义词也不错。最后让学生想象钱学森回到祖国这一练笔也很好。

突出的问题:1、内容太多,容量太大。需要删繁就简。第一个复习导入朗读不要。第二个地方是引出两段话目标不明确,绕得圈子太大,浪费了时间。这个问题可改为:找出你最有感触的地方读一读。

周美华:上次周艳霞老师说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讲到钱学森的两段话。

陆一平:那就改成“找出最打动你的一两句话,读一读。”不然,这些地方太统笼。2、音乐出示的时间问题,是否能交叉?跟学生想象的时候去交叉?在音乐的氛围中去表达。

周红娟:可以把音乐作为一种背景。

陈梅秀:只要音乐,不需歌词。因为有了歌词可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

周红娟:为了对音乐的感悟,可以把歌词放在前面让学生去读一读。

陆一平:三个内化的点(包括拓展的)还不到位。第一个点光通过关联词语,不能涵盖训练的全部内容。说与读要结合起来。光靠说不行。第二点,第一段话与第二段话是否变成一个整体。两段话的中心是一样的,这样分开以后,缺少整体感。两句话可以先分再合,这样内化的点就到位。最后,高级将领怎么说的那一段可以删去。两段话联系起来后,你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说。然后老师小结。第三,想象拓展这个点的设计比较好。怎样交流表达?交流量不够,老师的点评不够。煽情需要到位一些,老师的语言还可更丰富些。收尾也是一个问题,建议,可以把音乐再放一下。放歌曲让学生唱一唱,最后达到一个高潮。

陈梅秀:最后一段,老师的小结需要升华。

周红娟:将军说的一段话后有一个拓展,学生交流找不到边际,找不到门。让学生从哪个方面讲,需要明确一下,需要紧扣钱学森来讲。

:一是美国对他怎么样,用一个词概括;二是钱学森对美国的百般阻挠表现怎么样,也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钱学森读后感篇3

今天,我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

文章讲述了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爷爷留学美国,在美国做了教授,声望很大。但他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就想立即回国工作,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却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百般阻止。他坚持斗争了5年,后来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充分表达了钱学森爷爷强烈的爱国情怀。

当我读到“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美国当局的行为太过分了,钱学森爷爷太冤枉了。当我读到“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气愤看守人员这样折磨钱学森,我真想狠狠地揍看守人员一顿,这样才能解我的心头之恨。当我读到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钱学森爷爷的情况,并向美国提出钱学森爷爷回国的问题时,我感受到连周恩来总理也在尽力帮助钱学森爷爷回国,可见钱学森爷爷的爱国情怀多么强烈。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了钱学森爷爷的那种时刻想要为祖国争光,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认真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广东省高要市禄步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侯克澜

钱学森读后感篇4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很早就留学美国,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消息后,便放弃了这里的一切,说要回到自己的祖国。美国的一些大人物为了不让他走,竟说他是间谍,让他回不了中国。之后还一直折磨他,才半个月的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公斤。对这些事,美国科学界十分愤怒,还有许多美国朋友出面营救他。后来,他们募捐了15000美元,这才把他营救了出来。五年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我从他把金钱、地位、名誉都放弃了,要回到祖国这件事中体会到了钱学森是多么的爱祖国呀!我从"终于"这个词中知道了他要回祖国,是多么的困难啊!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想钱学森这样的人,例如,把金钱、地位、名誉当成过眼云烟;但同时也有许多人为了得到金钱、名誉、地位,竟然不择手段地干坏事,甚至做了犯法的事呢!我们决不可以向那些贪婪的人学习,要向钱学森学习。

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报效祖国。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300字(二)

我激动,我愤怒,我忍无可忍地读完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为钱学森爷爷打抱不平,为美国政府感到耻辱。读完后,我仿佛又听到了钱学森那坚定的呼声: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文中以钱学森的悲惨命运为主线,他因为要回国,而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最后终于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钱学森爷爷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因为他有一颗爱国心。他不被利益所蒙蔽双眼,这一点,是很难使常人做到的,自古以来,爱国的名人不计其数,如少年巾帼英雄王二小,爱国烈女刘胡兰,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全身心的献给伟大的祖国,用自己的生命洗礼一首首不朽的爱国诗篇。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令我敬佩不已,没有这些勇于献身的人,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

钱学森读后感篇5

在大气厚重的钱学森图书馆“阅读”钱老的智慧人生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因为这个缘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钱学森图书馆在前年建成并开放。

记者来到上海之后不久。便赶到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参观了位于校园里的钱学森图书馆。走进校园的东北角,一座以赭红色的巨大幕墙为底色的现代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从远处眺望。建筑简洁方正的外形就像戈壁滩上的风蚀岩般苍劲而厚重,前方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字:钱学森图书馆。

进入钱学森图书馆大厅,一个极具象征性和震撼性的现代雕塑非常引人注目:衬着白色墙壁上的手稿背景和钱学森的亲笔签名,4015页“模拟手稿”从9.8米高处“倒挂”下来。以红色、放射、裂变、升腾的状态组成“升腾的智慧”大型雕塑,用艺术的形式对钱学森精神进行概括红色象征着爱国的赤子情怀,放射、裂变传达着无穷的智慧,寓意着钱学森以红色的爱国情怀和超凡的智慧人生,为祖国航天事业点亮灯塔照亮前方。

记者了解到,钱学森图书馆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88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共计84000余件。其中还有钱学森生前藏书4000余册,这仅是钱学森藏书的七分之一。这些文献、资料等展示了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不同时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参观中有一件实物引起记者的注意,那是一架老式的三角钢琴,据说是钱学森当年送给夫人蒋莫的结婚礼物。一代科学家浓浓的人间情怀透过这架老式钢琴还在不断地感染着后来的人们,

结束参观的时候,记者出来时迎面看到一队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钱学森图书馆。记者想起了钱老生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但愿更多的孩子在参观之后,真正能够秉承大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做出贡献。

在古朴的钱学森故居感受科学大师的严谨家风

第二天一早,记者乘高铁来到杭州,稍事休息,便赶到位于杭州上城区方古园的钱学森故居,

钱学森故居,顾名思义,就是钱学森从小生长和居住的地方。记者沿着一条仅能容下一辆机动车的巷子向前走。不远就到了门脸不是很显眼的钱学森旧居。进门以后记者才发现,这里现在只是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独立院落。但布置得很规整。这里便是钱学森出生的地方,在他三岁的时候随父母迂往北京。1930年在国立交通大学(即现在的上海交大)读书时,因身染伤寒在杭州静养一年。虽然钱学森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度过,但他心系家乡,经常与家乡人民书信往来。

钱学森读后感篇6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下面为大家宁夏整理了一些关于钱学森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钱学森读书笔记1下午,按照学校的预先安排,在县影剧院看了电影《钱学森》。开始时片头走得快,只注意到陈坤主演,黄建新执导,连漂亮的钱老夫人蒋英是谁演的也不明白

在影剧院看电影和网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剧场的灯光一灭,大厅顿时灰暗,像进入了没有月光的晚上。宽长的影布上现出画面,音乐响起,把人带入艺术的氛围。轰隆一声巨响,火箭从高高的发射台上插入云霄,犹如我旁边的墙壁倒塌一般,我的心跟着震颤。画面,音效的质感太强了,震撼人心,怪不得热恋中的人儿不惜花钱买票到电影院中消费,那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啊。

陈坤的明星范十足,白面书生,脸型稍长,面孔冷峻,气质形象没得说,岂能一个“佳”字了得。饰演钱夫人的女主角更是是如花似玉,面容姣好,让我的眼睛绝无挑剔之处。只是我潜意识里的像钱老这样中西贯通的天才科学家,应是比较沉稳、内敛,比较有内涵,个人感情方面并不喜张扬的形象。故事一开始很浪漫:蒋英在上海某个剧院开个人演唱会,粉丝很多。一曲完毕下台来受到围堵,而此时这位佳人往前面一瞟,望见了梦中的白马王子。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抛开繁忙的工作,专程观看女友的第一场演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跟我走吧。没有夸奖她的演艺水平,没有过多的热情。看得出男生把所有的热情都埋在了心底。女友说刚从欧洲回来,下方还有很多演出,但年轻后生只有一句话,跟我走吧,紧紧拽住了女友的手。然后蒋英就义无返顾地随着男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真是“跟我走吧,立刻就出发”。我没有看过钱学森更多的传记,只觉得这个故事太浪漫了,太吸引人的眼球啦。若说蒋英学的是艺术,骨髓里有浪漫的因子,这个故事发生的有因缘,那么我有点不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钱学森身上,却有些不敢相信。可能是钱学森受了多年的美国教育,其生活方式多已西化,像这样对女生大胆追求示爱本来就很很正常。总之,这么严肃的一个题材的电影,看起来很有时代感。加入了钱氏夫妇年轻时感情的花朵,让人的眼睛变得很简单,很完美。这和我去年看过的几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几部电视剧感受是不一样的。(也包括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的)

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感动。当年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他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时,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儿种苹果吗?”这一个看似幽默的诘问其实何尝不是当时的事实,相信勤于了解祖国新闻的钱学森不会不明白。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种苹果树。”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我想,钱学森幼年肯定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他的祖父或父亲必须把爱国的中国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化知识搬移到了他的骨子里,否则他的意志哪有那般坚定,宁死不屈。这是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宁折不弯、誓死报国的传统中国

知识分子的品格在钱学森身上的映现。联想到前几年电视报纸上的报道,说好多中国的优秀外出留学人才学成后不愿归来,说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没有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说白了,都是些借口,无非是贪恋国外的优越的物质生活,不愿为报效祖国忍受一丁点的委屈。如果让他们应对钱学森,肯定无语。更重要的是,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几个受过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骨子里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让他们怎样发自内心的爱国?

多年以后,当钱学森躺在酒泉发射基地的一间小土块房子里仰望着矗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号导弹时,想起临回国时老师说过的话,不禁喃喃自语:老师,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此时他的心里应是百味杂陈,他最后实现了报效祖国的夙愿。

人才,真正的人才都哪儿都是也就应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人才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连钱老的老师冯?卡门先生都说,让这么一个科技天才回国,就等于让中国有了与西方大国相抗衡的力量。冯曾说,钱虽是我的学生,但若背叛美国,那就是我的敌人。这句话固然反映了冯?卡门先生的爱国情感,当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美国海军次长的话更直接:一个钱学森,就抵得上美国海军陆战军的五个师。我更细微的感触到美国人对科学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联想到眼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何尝不是与对重视科技人才有关。

钱老与蒋英的结合是完美的,浪漫的。我理所当然的理解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智慧与美丽的结合。片末镜头很有意思:钱老夫妇相互搀扶着行走在林荫小道上,钱老略带歉意的对夫人说:这辈子你如果不嫁给我,很可能成为一个知名的歌唱家。你在歌唱方面很有天赋。你后悔吗?蒋英的回答饶有兴趣,用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人采访丘吉尔的母亲,问她有什么遗憾?这位女性自豪的地说,我很骄傲,我为英国生下一个丘吉尔。然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钱老说:“中国能够少一个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这样钱学森这样一个科学家。”这样一对执子之手白头偕老的老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恩爱,让人动容。

影片在钱老98高龄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前的一句断断续续的话中结束:人,不能只掌握科学,技术,……,还要学文化,艺术。……相信这句话能给当下中国的千万个家长和教育者中的有心人更多的启示。我愿意相信,科学插在艺术的土壤里,才能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后记:好长时光没写东西,感觉不是正常的日子啦,觉得亏欠,负罪于我的习惯和性格。教学中的事有时也想记下来,但都被以改作业和自我的懒惰为由推辞了。今下午看完这场电影,我是含着泪出来的,搭乘小何的摩的上给他说,回去得趁热打铁,写点感受。从6点半开始敲键盘,两个多小时才完事,看着洋洋洒洒两千多个字,觉得欠账还了一部分了。

钱学森读书笔记2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说:“我必须要让中国人拥有自我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这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能够,如果我想,我能够去种苹果。”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21世纪的这天,我们中的很多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拍摄《钱学森》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他,了解建国初那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了解这天的世界,珍惜这天的和平局面很有好处。

但是《钱学森》影片和钱学森其人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仅如此。首先我们就应就应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拥有导弹等高端武器对于中国国家好处重大。只有用于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我们才能在美苏冷战中维护自身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苏争霸中饱受战争威胁的欧洲和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心声。

其次,我们就应明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重大好处。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意识到科学的重大社会价值,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二战中的德国,二战后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争相发展自我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这天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再三,《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国的意识,它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看法,是因为我们期望这个国家更好,期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贴合实际,期望我们的人民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甚至有时候我们怒其不争,行为过火。这些都能理解。了解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我们的爱国热情。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但是爱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潜力献给他而不是对手。在钱学森回国前,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能够种苹果。”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

再次,《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才能的人是永远不会受到歧视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有着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一个黄种人,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歧视。甚至这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从美国建国到这天,这是第一次。所以,不要找任何借口为自我的不成功开脱。种族歧视固然存在,但是才能永远不会被歧视。

最后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大师必须是纯粹的人,没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纯粹的人必须是无敌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各种的欲望,个性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这天,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无理由甚至是不择手段。当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中期的科学大师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看看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蔡元培,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为了一件自我想做的事倾尽毕生心血,最后做成了,这个人,他叫钱学森。

钱学森读书笔记3很早就已在课本中学习过钱学森归国的故事,那时就被他突破重重阻挠,一心回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打动。这次公司组织全员观影活动,我通过影片《钱学森》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当时的那种困境,同时也对钱学森的传奇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50年代的中国刚刚建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激起了他强烈的归国愿望,虽然受到了重重阻挠和各种压迫,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坚毅、执着、永不放弃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用他一生对正义的追求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用他的一生对科学的探索证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理论的攀登永无止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超高纯铝、钛、钽、铜等靶材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被日本、美国的公司所垄断。20--年江丰电子正式启动了高纯铝铸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丰第一炉超高纯铝正式下线试验生产,当两根铸锭缓缓从铸井中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江丰终于在超高纯铝的生产研发领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的靶材就能用上自己铸造的超高纯铝了,不用再依赖国外进口,受到国外企业的限制了。

作为新世纪的技术工人,我们更要学习钱学森的精神,更要继承钱学森的精神,爱国、坚毅、执着、勇于创新。虽然我们不能像钱老那样伟大,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就像钱学森要离开美国的时候,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也许,在钱老看来,只要为祖国做事,哪怕是种苹果,也是对祖国的报效。而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价值,就是对国家、对公司最大的报效。

钱学森读书笔记4在知道要看一部名为钱学森的电影时我激动难平,因为不久前我刚刚看完一本名为钱学森的书。这使我在看电影时能够多角度的更全面的看透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而且我并没有纯粹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爱欣赏,更能是我感动的是影片传递出来的一种钱学森精神。

影片开头是运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现实影片与虚拟饰演钱学森的陈坤的活动交替上演的,这是我们体会到了故事的真实性与严肃性,而这样的概括也能很好的让观众们大概的了解钱学森是一个对我国有多大贡献的人,这种由粗到细的叙述方法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不得不正襟危坐的来期待故事的展开。

故事的前一半是在美国展开的,故事的后一半是在中国展开的。而这两个部分的设计却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了影片团队的用心。在美国时,大家都说英语,不管是钱学森还是蒋英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国佬在交流的时候都在用英语交流。而回国后,每个人运用的语言又有变化了,虽然大家都在说普通话,但每个人的普通话中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独特的浓浓的乡音。或许有人觉得我大题小做,美国人不用英语谈话用什么?中国人不讲中国话说什么?但是问题是,这只是一部电影,现在大多数电影都只为了博票房而把电影规范化,通俗化,虽然这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听懂,却失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我觉得尤其是那种拍传体时,真实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影片没有把钱学森完美化也是他的成功之一,影片中在钱学森教导大家关于导弹的问题时,钱学森的恶语伤人,也让钱学森更贴近我们,是这一幕又让我们感到真实。而且对照我看的文献资料,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事与现实发生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而没达到的那一部分却是在是电影这个平台的限制。

影片的细节拍摄也是我为之叫绝的一个。我从资料上了解到,钱学森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理科男,他的作业可以达到一气呵成且没有任何修改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我也确实感受到了,钱学森笔直熨烫平整的西装,秀丽工整的草稿,甚至一幕钱学森讲课的那一幕,黑板上粉笔字的设计也让人强烈的感觉到了钱学森的知识渊博和态度严谨。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美国研究所时,一个研?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卑岩桓龀绦蛑械男〉胤接捎诖中乃愦砹耍馐骨笪宦庖卜锨宰约嚎量桃笠灾露员鹑艘惨笱细竦男愿?/p>钱学森读书笔记5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性情,一本好书,能打动人心,受益终身。读了《钱学森》,我感触颇多,心情激荡不已。

钱学森,1920--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20--年10月逝世于北京。

同许多伟人一样,钱老也留下了许多经典话语,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美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然而,钱老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依然放弃一切决定回国。时任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声称“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对他实施监视拘禁。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这是20--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钱老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钱学森读后感篇7

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的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

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有天一大早――是个假日。感恩节或圣诞节――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还记得我听的是有个特别响亮的高潮的《时辰之舞》。乐曲高潮到一半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我这才知道中国学生比犹太学生更用功。”钱学森在麻省理工的一位学生麦克则回忆:钱学森教学很认真,全心全意放在课程上,他希望学生也付出相同的热忱学习,如果他们表现不如预期,他就会大发雷霆。有一次,他要求麦克做一些有关扇叶涡轮引擎的计算,麦克说:“我算了好一阵子,但到了午餐时间,我就吃饭去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在发脾气。他说:‘你这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算到一半竟敢跑去吃中饭!”’

(卞毓方/文,选自《读者》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 请从三个方面概括选文主要内容,并分别概括每个方面表现了钱学森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

2 文章为什么要写钱学森的读书成绩?

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表现钱学森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

4 钱学森曾经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联系下面的颁奖词,说说他的哪一种精神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台市台南中学周春林/设题)

《温馨》阅读

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常想:温馨,它究竞意味着什么呢?

从我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8点才回到家。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出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A)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我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小学四年级暑假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还暗暗竞赛似的一定要比别的同学采得多,认为总归是收获。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对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也是。

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炕,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这个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图案,年年不重样。冬天粉刷房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粉浆点子。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困得撑不住,东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B)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

下乡了,每次探家,总是在深夜敲门。灯下,母亲的白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从怀里掏出积攒了三十几个月的钱无言地塞在母亲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百,或三百。三百的时候,当然是向知青战友们借了些的。那年月,二三百元,多大一笔钱啊!母亲将头一扭。眼泪就下来了……

如今想来,当时对于我,温馨在母亲的泪花里。

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了十几条美丽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10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一点多,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儿。”尽管旁边备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

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感谢上苍,它启示我那么亲密地与老父亲躺在一起,并且握着父紊的手。我一再地回忆,不记得此前也曾和父亲那么亲密地躺在一起过:更不记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钟内轻轻握着父亲的手不放过。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梁晓声/文,选自《美文》2009年第12期,有改动)

1 文章一共写了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有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点?请写出任意一点。

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标题是“温馨”,说说在本文中“温馨”主要包含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浙江慈溪市育才初中 胡祥友/设题)

参考答案

钱学森读后感篇8

一 

细雨之中的西湖、盛开的荷花、一座断桥,淡淡几笔,足以勾勒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杭州之美,在于留给旁人有对美的无尽想象空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杭州的美,犹如一幅盛满故事的山水画,诗意、神秘、动情;对于航天之父钱学森来说,杭州于他也是这般美丽。只是直到19岁,他才能借养病之机认识自己家乡的美丽。杭州是钱学森生命开始的地方,虽然他年少时因父亲工作调动而辗转生活于北京、上海,长大后为了学业穿梭于北京和大洋彼岸的美国,但钱学森一触摸到杭州这幅美卷,便充满不舍和一生的惦念。母亲章兰娟和儿子隔着大洋写信叙家常时还忍不住提到钱学森的出生——踏莲而生。所谓踏莲而生,就是出生时双脚先落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竖生”“寤生”或“立生”。民间的说法是,以这种姿态出生的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杭州钱家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钱镠的第33世孙。钱均夫出生于杭州一个没落的丝商之家。钱均夫挚爱中国文学和历史,很小的时候就博览了中国的史书、小说。他的文笔甚好,颇得鲁迅先生欣赏——我们可从鲁迅先生的书信日记集里看出端倪。当时杭州富商章氏,亦非常欣赏钱均夫的人品和才华,便把知书达理的女儿章兰娟许配给他,并资助他东渡留学日本。多年之后,钱均夫回忆说留日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蒋百里、许寿裳等友人,尤以与蒋百里交情更好。他们彼此在文字上的互赏和志向上的默契,成全了他们那段跨越一生的友谊。难能可贵的是,这段友谊还延续到下一代。1947年,学成归国的钱学森如愿做了蒋百里的女婿。蒋百里是现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和钱学森,亦师亦友,引导着钱学森的成长,在钱学森和父亲发生“战争”时,他又是钱学森的同盟军,为了支持钱学森的专业,还选择“背叛”老友钱均夫,这是后话。 

在日本留学期间,钱均夫主攻教育学、地理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他和蒋百里,深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在钱学森1岁时,钱均夫在上海创办学堂;1911年和1913年两度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的校长。在钱学森3岁时,举家迁往北京,钱均夫供职教育部,任中小学学科科长。 

正如钱学森曾说的那样: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钱均夫不仅致力于开启儿子的智慧,更致力于培养儿子的人生志向。他知道家庭文化氛围于人成长的重要性,便把家里堆满书,亲自为儿子挑选画报、小人书。钱学森行将离开祖国前往美国求学之时,他送给儿子的礼物是一大箱的中华文化丛书,这些书,成了日后钱学森“独在异乡为异客”时重要的精神食粮。作为父亲,钱均夫不仅为儿子营造了宁静的家庭文化氛围,还对儿子寓教于乐,帮其学,又立其志,这为日后钱学森在科学上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母亲章兰娟出生于杭州富商之家,清逸温婉,喜欢诗词,聪慧善良,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超群,很有数学天资。这样的女子,在清末是凤毛麟角的——有人说,钱学森记忆力超群,多遗传于母亲章兰娟。章兰娟熟读中国文史,她教儿子背唐诗宋词等,更注重言传身教。钱学森忆起母亲,曾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甚至,在这位母亲作古半个多世纪之后,她的孙子说:“父亲(钱学森)秉承了奶奶和爷爷的身教传统,他从来不言教,只谈身教。”得益于父母的精心培养,年少的钱学森熟读了经典,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这让他享用一生。 

二 

钱学森报考大学的时候,教他国文的董鲁安老师劝他报考文学系;数学老师傅种孙认定这个聪颖的孩子 “在数学方面最有发展”,叮嘱他要报考数学系;母亲章兰娟希望子承父业,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做一个教育家或有名气的教师;父亲钱均夫却要他学习工程学,因为父亲认为只有实业才能救国,中国太缺乏工程师了。年少的钱学森迷惑了,到底填报哪个系呢?他喜欢文学名著,熟读史书,喜欢大自然,甚至在13岁时就已经立下 “探索大自然奥秘 ”的志向……对于旁人来讲,钱学森填报任何一个专业,就是另外专业的损失。而钱学森心中牢记了一个故事,这个无意中听来的故事影响了钱学森的专业选择。 

早在读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两位来自农村的同学的对话—— 

“你第一次看到火车是什么时候啊?” 

“不久前来北京读书时看到的,你呢?” 

“我也是。小时候我可想看看火车长啥样了,我们那儿没有火车,岁数大点的人根本不知道火车是啥东西。” 

“你第一次看见火车,觉得它像个啥?” 

“说不上来它像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你说它像啥?” 

“我也说不上来。反正第一次看见那东西,就觉得眼晕。坐上去开起来,就像飞一样,两边的树都斜躺着往后跑,可神气啦!” 

同学的对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钱学森心中震颤:国家的工业太落后了,交通太落后了,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困惑他许久的专业选择问题,在回想这段对话时帮助他作出了决定,他决心攻读火车制造专业,造出大批的火车,发展国家的交通事业。这个选择和父亲的期望达成了默契。1929年秋天,钱均夫和夫人把儿子送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火车制造专业。 

当年的上海交大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竞争压力亦很大。学校评估学生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参考标准是成绩的好坏。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里,还保存着钱学森当年读书时的许多东西。但留给交大学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普通的卷子。有一次考试,钱学森考了满分100分。朋友们都跑来祝贺他。忽然,一直乐着的钱学森安静了,自语道:“搞错了?老师弄错分数了,我这题答案是错的。”不管朋友的阻拦,钱学森拿着卷子,直接去找老师。其实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笔误,他不小心把NS写成了N,老师没有注意到。老师把100分改成了96分。排名虽然退后了,但钱学森的人品却更让同学和老师们欣赏了。

转眼钱学森从交大毕业了。钱学森先是考取了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的公费留学生。在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期间,钱学森遇到了两位导师:一位是王助,另一位是王士悼。王助是我国早年的航空工程师,设计并制造了中国第一代飞机;王士悼则是清华大学很有名望的教授。两位导师都是爱国知识分子。 

钱学森在学习中得知,在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历程中,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发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吸引钱学森的是美国的航天事业。自从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了12马力汽油发动机试飞成功后,人类进入航空时代。钱学森感到,火车固然重要,但已经落后,蒸汽机要让位于电力。作为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应该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钱学森决心到最先进的美国学习。在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的留美学生记忆中,“庚子赔款留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由于美国放弃战争赔款而转化为中国学生的留学费用,给当时许多年轻人创造了留洋机会,也造就了中国学生留美的第二次热潮。钱学森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了1934年20名“庚子赔款留学生 ”之一。 

三 

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在成为钱学森夫人之前,是钱学森的干妹妹。 

这得说到蒋百里和钱均夫的一次谈话。因二人的深厚友情,两家一直走动频繁。钱均夫唯有独子钱学森,蒋百里却有5个可爱的女儿。有一次,钱均夫带着妻儿去蒋百里家做客。两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后,钱学森被蒋家的女孩们拉到花园里找虫子玩,大人留在厅堂吃茶聊天。章兰娟和蒋夫人一边絮叨着家常,一边听钱均夫和蒋百里两人天南海北地聊。蒋百里见钱均夫很久没有言语,他随老友微笑的眼神看向花园,只见钱学森正和蒋英姐妹蒙着眼睛在捉迷藏呢。钱均夫回头看着蒋百里,笑着说:“我有个要求,不知当提不当提?把蒋英给我做干女儿吧。” 

于是,9岁的钱学森从此多了个能歌善舞的干妹妹。蒋英5岁到钱家,改名钱学英。两个孩子从此结了伴:一起跟母亲学唐诗宋词,一起随父亲去爬西山,一起听留声机,一起玩耍和长大。可是过了不久,日夜思念女儿的蒋百里,特地跑来钱家看望蒋英。吃饭时,在他和老友觥筹交错中,蒋百里问钱均夫:“恐怕你不止想要个女儿吧?”钱均夫看着两小无猜的孩子,为老友斟满酒杯,笑而不答。之后,大家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心知肚明的蒋百里夫妇越发舍不得他们的三女儿了。他要“毁约”,直接跑到钱家说想要回老三。年岁尚小的蒋英早就开始怀念蒋家姐妹五个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了,她自是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和姐妹团聚。孩子想回到原来的家,钱均夫夫妇即便舍不得,也拿她没办法。不过,章兰娟在蒋夫人接走蒋英之前,笑着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家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好啊,门当户对,我们赞成。” 

蒋英回了家,两小无猜的伙伴渐渐疏离。上了大学后,钱学森放假时也曾特地去学校看望正读中学的蒋英。蒋英站在走廊里,不似以前的吵闹,而是躲在门柱后和干哥哥讲话。有同学打旁边经过,她早已准备好似的,故意扭过头,装作没看见。实在躲不开的,她就低头,小声地介绍:“这是我的干哥哥。”同学们打趣地笑笑,走开了,留下害羞的蒋英和有点不自在的钱学森。 

后来蒋英曾同父母一起到钱家看望即将赴美留学的钱学森。日后,蒋英曾这样写道:“虽说我当时只有十五六岁,但似乎对钱学森产生了一点朦朦胧胧的爱意。那次,我很想仔细看看已经长成大人的钱学森,但又怕他发现,遇到他的目光,心就跳个不停。” 钱学森看她,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境?他偷偷地注视着这个干妹妹。那个喜欢唱歌、跳舞、和他抢口琴的黄毛丫头,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看在眼里的蒋百里走过来,站在钱学森旁边,对女儿说: “英子,给你学森哥哥弹一首曲子,算是离别礼物。”蒋英选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乐曲非常明亮、欢快、流畅,这再一次勾起他们对在一起的快乐童年时光的回想。后来,尤其是钱学森一个人在美留学时,业余时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开着那辆老爷车去城里听音乐会。 

钱学森赴美不久,蒋英赴德主攻音乐,日后成为享有盛誉的女高音歌唱家。蒋百里送女儿去德国后,曾特地绕道美国看望老友的独子钱学森,不知是顺便还是有意,他将自己女儿的照片和地址 “不小心 ”落在钱学森的书桌上了。再联系上的钱学森和蒋英,已非当年打打闹闹的兄妹,而是情侣了。 

直到12年后,1947年,钱学森才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他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老父亲,而他12年前与母亲的相拥,竟是最后的一个拥抱……第二天,钱学森去拜访蒋家。早在美国时,他就从蒋英的信中知道自己非常敬仰的世伯蒋百里先生已经去世,为了陪伴母亲,蒋英提前从德国归来,蒋英姐妹都已出嫁,只有已经27岁的蒋英,一直以陪伴母亲之名单身着……蒋英邀请钱学森去看她的个人演唱会。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熟悉的人,钱学森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中,他爱上了这个唱歌的人。他决定向蒋英求婚。钱学森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自然非常高兴——这正是他们大人一直期待的事情啊。 

两人的婚礼于1947年8月30日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婚礼俭朴而庄重,按母亲的遗愿,钱学森亲自给新婚妻子戴上了母亲送的耳环。随后他带上爱妻,返回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四 

钱学森读后感篇9

临泽县五三小学六(3)班

贾浩强

今天,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他获得了博士的称号。所以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但是,他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不惜放弃美国的一切,也要回到祖国去。他马上辞去工作,买好机票,当他正准备回国时,传来美国移民局的通知,被迫不能回国,并且美国海关说他的行李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行李箱装的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被捕。于是,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才把钱学森救出来。钱学森虽然逃出了保留所,却没有逃出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迫害,但他始终坚持回国。他足足奋斗了5年,才回到祖国。

多么强烈的爱国之情啊!回到祖国的他,第二天就带着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博士这浓厚的爱国之情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回到祖国,放弃了美国的一切。这种情谊,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钱学森读后感篇10

关键词:教育;语文课堂,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31-0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如何上出实效?语文课堂“活”的源头在哪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厚求活

记得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勒尼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具有广阔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大到整个社会。积极扩大语文的信息源,增加“活”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如:①鼓励学生每人订阅一份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有趣味的报刊,并按时交流换阅;②阅读并背诵一些优秀的古诗文、精彩片段、成语、格言、名言警句等;③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选编一些与所学课文相配套的精美的文章教读学生;④小学中高年级可以在班级组织若干文学兴趣小组,开展“手抄报”等文学活动竞赛;⑤组织全班学生每学期选编一本“佳作选抄”集结成册,挂于班内供学生阅读。学生的生活体验多了,书读多了,才能视野开阔,思想深刻,情感丰富,语言鲜活,才能有较深的文化底蕴。水土肥沃,语文教学之树才会充满生机,四季常青。反之,必是呆滞的,枯竭的,如断源取水,了无活力。

二、以宽求活

著名教育家高纲在《我所看到的美国教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感慨:“我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课堂上双手后背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在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去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自由地动起来,不在乎坐得是否整齐;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自由地探索起来,不在乎答得是否标准。语文课堂应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追求的是“形散而神不散”的状态,教师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表达个性的权力,声情并茂的朗读,别开生面的提问,妙语连珠的讲解,开合自如的迁移,这一切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了和学生共同营造的一方“桃源”。这样的语文课才能显得有生机,才能取得实效。

三、以实求活

“务实”、“创新”可以说是时下阅读教学中比较时髦之词,如何将一堂课的40分钟充分利用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东西,提高学习效率,是老师们永远追求的目标。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尽情去阅读,感悟,让学生的心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去领略语言的美感。首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时,力求实在,有用,否则会出现表面热闹,内里冷清的局面,要杜绝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其次,语文课堂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姓语,要上的象语文课,要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丰富多样。面向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第三,语文训练重在落实,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切忌课堂上教师泛泛而教,出花样,走过场;学生淡淡而学,蜻蜓点水。有了大量的知识的储备,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才能有质的飞跃。一言以蔽之,只有实才会活,实是活的基础和保证。

四、以启求活

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得好:“如果你想让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而如果你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而且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开拓性人才,在教学方法上非用启发式不可,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教材中《钱学森》一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钱学森急于回国为国效力的赤子情怀,请学生列了一个算式,让学生算算钱学森从决心回国到终于回国历时几年几月。学生算出是6年7个月。然而由于学生对于这个具体的时间跨度没有真实的感受,因此对钱学森爱国情感的认识仍是理性的。为了使学生能从钱学森的身上体悟到学生一生都需要的东西,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

师:你出门乘车去公园玩,等6分钟车还没有来,你感觉怎么样?

生:太久了。

师:等60分钟车还没有来呢?

生:更久了,心里很不耐烦。

师:是啊,那简直是煎熬。可钱学森回国经历了多少个6分钟、60分钟啊!这时多么漫长的回国历程!而在这漫长的日日夜夜里钱学森还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和非人待遇。

生:老师,钱学森真是太伟大了。

生:我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而感到自豪。

生: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将永远激励我们成长。

等车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都经历过,而且有着非常深刻的个性化体验。学生在回忆等车的6分钟、60分钟的感受中解读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之心,作者与孩子完成了情感的沟通,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五、以变求活

世间万物变则通,变则活。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古语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语文教学既要有形,又要无形,这样才可变中求活。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因学生而变。众所周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老师不应该总是“巧妙”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也可以跟着学生走走。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速度和教学方法,一切都为学生的学服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好的教师不是教,而是教学,教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