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3-14 17:10:09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1

今天我们召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会议精神,总结我县规范权力运行前段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切实搞好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客观总结成绩,为下段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打好基础

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是根据省纪委《关于深入推进市(地)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通知》和市纪委《关于深入推进全市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通知》的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廉洁、公正、高效、便民为目标,以电子政务为主要载体,按照“一项权利建立一项制度”的原则,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我县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是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纪委组织实施,由县法制办负责权力审核,对全县52个执法部门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重点开展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动员部署;二是清权确权;三是制定制度;四是评审验收;五是实施。目前,前两个阶段已经结束,今天的推进会议就是转入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阶段。前段工作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初步完成了制度建设清权、确权工作,权力目录即将形成。

(一)突出工作重点,严把权力审核关

我县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于6月20日正式启动,重点是建立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的程序化,使公开透明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工作要求,县政府法制办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及县编办三定方案确权内容,结合我县权力运行特点,对各单位、各部门逐一清权,逐条梳理,做到了不错报、不漏报、不越权。

(二)严格清理现行权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此项工作历时两个月,共审核单位52家,已有49家单位完成了清权确权工作。在清权确权工作中,共浏览国家性法律法规2000余项、地方性法规3000余项,通过审核权力事项2942项,其中行政审批97项、行政许可169项、行政处罚2235项、行政征收67项、行政检查75项、行政强制86项、行政确认38项、其他行政权力160项,清除废止权力事项40余项,越权事项300余项。

(三)增强工作效率,完善权力运行制度

通过对全县权力部门的清权确权工作,使我县的整体规范权力运行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权力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量化了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行政权力。按照通知要求,我县对各单位的权力进行了梳理,对已经失去法律依据的权力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废止权力30余项。二是基本摸清了各部门行政权力总数。通过对各单位开展的清权确权工作,不仅对各部门自身的职权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准确地掌握了各部门的职权类别和数量。各单位也通过这次清权确权工作重新对本部门权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一些新规定的权力进行了添加,进一步规范了各单位的权属范围。三是较为准确地对照审核了各单位的行政权力事项。这次清权确权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家和省市的最新法律法规,对延用老的法律权力及时进行清理,剔除一批不合法、不适当的行政权力,同时根据县编办的三定方案协调部分职能交叉事项。四是进一步了解了行政管理现状,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清权确权工作,使我们对各单位行政权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摸清了各单位的权力范围,为监督机关监督各单位的执法活动,规范执法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的责任感

通过前段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部门主要领导认识缺位,重视不够;二是个别部门清权、确权不细不实;三是工作效率低、推进速度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还是领导的认识问题。因此今天召开的推进会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制度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推进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是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迫切需要

当前,尽管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只有全面推进和切实加强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惩防体系建设,才能收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效果,才能最有效地服务科学发展大局。为此,我们要充分认清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自觉把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放在构建惩防体系、深入反腐倡廉建设的全局中去思考、定位和谋划,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我县惩防体系建设步伐。

(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是提高执行力,更好地服务保障我县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县正处于跃升“全省十强县”的重要时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打造强势发展环境。今年是全县“十二五”规划第一年,我们全县经济社会主要任务指标的实现,其保障就是要靠招商引资,其载体就是要有好项目、大项目,而执行者则是我们每个行政部门。行权部门能否公开透明、行权能否规范廉洁、权力运行能否高效顺畅,这些都决定着我们的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可见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意义何其重大。所以,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必须夯实、抓靠,抓出成效。

(三)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是强化超前监督防范,有效保护干部的坚强保障

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落脚点,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工作的每个环节,针对权力运行中潜在的廉政风险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使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规避风险,远离腐败。这既是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关心干部、爱护干部、保护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通过实施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促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认清自身面临的廉政风险,强化廉洁从政从业意识,主动拒腐防腐,树立起正确的用权观念和从政理念;在行动上遵守规则,不碰高压线,一心一意谋发展,想正事,肯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抓好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

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是中央致力于通过制度制约权力运行,依靠制度防腐的重要实践,也是预防腐败工作的创新举措。胡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我们在工作中要科学地把握权力运行的内在规律和要求,通过开展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权力配置科学化、行权裁量标准化、行权程序规范化、行权过程便捷化、行权操作公开化、权力运行网络化。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以往行权过程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一是建立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着力解决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少制约的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着力解决办事条件和标准模糊,自由裁量过大的问题;三是科学设定行权程序,着力解决行权人作出许可或审批决定轻率随意的问题;四是更加突出便民高效,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五是全程公开透明,着力解决暗箱操作问题;六是充分运用技术防腐手段,着力解决制度落实中硬约束不足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遵照要求,抢抓时间,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准确选定权力运行廉政风险

我们这次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质量好坏,能否达到用新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有效地预防腐败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行权过程诱发腐败问题的内在因素查找出来,能否在制度建设中,制定出管用的措施,有效地防控廉政风险。只有把每一项权力的风险因素摸透、找准,新建的制度才会发挥好监督制约的作用,才会保证制度规范运行。我们要遵照省、市纪委的要求,努力查找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漏洞和机制、制度缺陷,选准、定准每一项权力中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风险问题,为通过制度建设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打好基础。

(二)高标准完成制度建设的制定工作

各单位要组织制度建设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制度建设辅导材料和制度范本,吃透精神、掌握规律,要对制度所要求必备的十一项内容的硬性要求,不走样地完成,不能遗漏,要做到一项权力一项制度一个流程图。对流程图和配套制度要一并建全,无论权力轻重,制度繁简,都要严格遵照操作流程要求,不走捷径。县政府法制办要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制度起草阶段,可以安排推进较快的部门,先行制定范本,典型引路。也可以与省、市以及周边县(市)的法制部门联系,将经验吸纳进来,为我所用。要采取逐个把关的方式,制度起草后,每个部门先报送2个制度样本,经过县政府法制办审阅通过后,再全面开始制定本部门权力制度。县监察局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为保证制度建设质量和进度,各单位要认真查找分析,深入研究,制定制度,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可以有选择地将制度草案报送至上级制度建设部门,评审合格后,再行推进。

(三)严格把好制度评审关

制度评审阶段,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制度评审阶段由县纪委、监察局和政府法制办共同组织,法制办主任为制度评审组组长,县纪委、监察局负责组织协调,要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和法律工作者组成专家评审工作组,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进行评审。参加评审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做好评审工作。每一项制度评审后,评审人、审核人都要签字确认,对所参与评审的制度和权力负责。二是明确标准,严格把关。每个制度建设部门都要制定本部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标准,明确评审工作原则、操作规范及方法步骤,及审核重点。要坚持和遵循法制化、规范化的要求,对各自部门和单位实施的诸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行政权力制度,凡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全一致、表述过于笼统、执法程序不清、行政处罚程序重复、未公布权力制度和申请书示范文本、无送达和送达期限不明、无收费依据的,要重点把握,仔细推敲,认真进行清理与整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行使行政权力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空间。审核人员要对行政权力制度所对应的11项内容逐项、逐条进行核对、修改、补充,对暂时达不到标准的,逐项提出修改意见。三是灵活把握,审慎处理。评审组既要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把关,又要对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妥善解决一些难点问题。

(四)做好实施工作

制度建设评审工作完成以后,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行公示。对经专家评审合格的权力运行制度,各部门要通过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服务大厅公示板和印制部门行政权力汇编等形式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要做好制度汇编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和县政府法制办要将各部门已通过审核验收的行政权力制度汇编成册,统一下发。三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各部门制度建设工作完成后,县纪委、监察局要深入到制度建设部门,对新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制度缺陷,帮助解决制度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制度在运行中充分发挥效能。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规范权力运行工作落到实处

全县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自5月末开始,全市的验收工作将在9月末前开始,还有两个阶段的工作等待我们来完成,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接下来两个阶段工作中,各单位必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和措施,全力推进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努力取得防治腐败工作的新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领导。各制度建设部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真正负起“一岗双责”的职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各乡镇、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调动全员力量,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科股室各负其责、干部职工人人参与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格局。

(二)精心组织,全面推进

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制度建设经验教训,优化举措,精心组织,抢抓时间,扎实推进。要把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与当前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制定推进时间表,明确工作目标和阶段性要求,细化措施,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家自觉地增强规范行权意识,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着眼长远,注意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三)强化考核,注重实效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2

记 者:任教授,您好!2015年3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请您谈谈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机印发《指导意见》?

任 进:此次中办、国办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行地方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推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新一轮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时,就要求“梳理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公布权责清单,规范行政裁量权,明确责任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要求推行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制度。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行权力清单和相应责任清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办、国办及时出台《指导意见》,一方面,是为了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这项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地方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积极指导。

记 者:请您谈谈公布权力清单的意义,即公布权力清单有什么作用?

任 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地方政府部门在对其所行使的直接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职权作出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透明便民高效和权责一致要求,进行清理调整、依法审核确认、优化运行流程,并将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以清单方式明确下来,然后公之于众,其实质是给行政权打造一个透明的“制度笼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事提供便利条件,也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提供基本依据。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实现有效政府治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各级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地方政府的工作理念、管理内容、运行方式和治理水平,仍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仍不完备,特别是政府及其部门对自身职权的“家底”并不十分清楚,不同层级政府、政府与部门以及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不够明确,甚至存在职权交叉重叠的现象。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理清政府职权,使之更好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权力清单实际上也是责任清单,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有利于促进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纠正不作为,克服懒政、怠政、失职、渎职,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企业和公众办事,为企业创新、大众创业提供更好环境。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政府部门权力依法有据、流程清楚、公开透明,有利于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堵塞腐败滋生的漏洞,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有利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记 者:请您谈谈权力清单是什么样的?建立权力清单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和程序?

任 进:目前各地建立的权力清单,主要是直接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裁决和其他类别,并采取常用列举、不常用概括的方式(列举+其他)表述,在地方政府网站上公布。如浙江省实行四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责任清单,浙江政务服务网),是较早公布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

推行地方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必须符合职权法定、简政放权、公开便民和权责一致等原则,并遵循一定程序。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首先是“清权”。各省级政府可参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和其他类别的分类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统一规范的分类标准,分门别类进行全面彻底梳理,逐项列明设定依据,汇总形成部门行政职权目录。其次是“减权”。在全面梳理基础上,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现有行政职权进行清理、调整。凡是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职权和变相设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可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自律管理的职权事项,政府部门不再管理;可下放下级政府和部门的职权事项;虽有法律依据但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定依据相互冲突矛盾的,调整对象消失、多年不发生管理行为的行政职权,要及时按程序提出取消或调整的建议。第三是“确权”。地方各级政府对部门经清理后拟保留的行政职权目录,依法逐条逐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审查,由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审核后按规定程序确认。第四是“制权”。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确认保留的行政职权,要按照透明、高效、便民原则,制定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大力减少工作环节,规范行政裁量权,明确每个环节的承办机构、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等。第五是“晒权”,即公布权力清单。地方各级政府要将其部门经确认保留的行政职权,除保密事项外,以清单形式将每项职权的名称、编码、类别、依据、行使主体、流程图和监督方式等,及时在政府网站等载体公布。

记 者:请您谈谈如何才能让权力清单制度遏制“权力任性”,也就是说如何才能有效地执行权力清单制度?

任 进:简单地说,“权力清单就是一张写满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的纸”,但从建立这项制度的意义看,它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因为,虽然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在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效能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基础上逐步推进的,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无先例可循,要总结以往改革经验,坚持攻坚克难,善于科学实施。

要建立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本级政府审核确认的部门行政职权目录,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的进展情况,相应调整权力清单,及时在政府网站等载体向社会公布。行政职权取消下放后,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要强化监督和问责,严格按清单行使行政职权,切实维护清单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加大公开力度,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对不按照清单履行职权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要处理好按清单行权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权力清单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创新,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要将按清单严格行使行政职权与深入依法行政的有关制度结合起来,推动创新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实际上,权力清单主要是从建设法治政府、完善组织体制和权力运行等环节进行的创新,与目前依法行政主要对行为的规范和程序的要求并行不悖。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不仅仅是对行政权的梳理、清理调整、确认和公布,还在于通过对权力边界的界定,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不同层级、政府与部门以及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问题,并以此进行组织体系再造,要以推行地方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为契机,着力解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权力清单制度遏制“权力任性”。

记 者:请谈谈为什么《指导意见》在提出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还提出要建立责任清单?

任 进:《指导意见》要求已经建立权力清单的,要加快建立责任清单;尚未建立权力清单的,要把建立责任清单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与权力清单一并推进。政府工作部门要按照权力清单行使职权,防止乱作为,也要积极主动履行职责,避免不作为。因为,除了直接面向相对人的行政职权外,政府部门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能而必需的职责;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很多情况下也表现为行政职责。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逐一厘清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这样,政府部门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将该管的管住管好,有利于促进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克服“只要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懒政、怠政和“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为官不为现象和失职、渎职,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创新、大众创业提供更好环境。

记 者:从您个人研究和参与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角度看,对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有什么前瞻性的建议?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反腐倡廉、从严治政的方针,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着力点,以便民、利民、惠民为落脚点;以政务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以制度健全创新为基础,以民主监督为保障,以减少环节、提高效能为目标,按照依法实施、全面真实、注重实效、便于监督的原则,加大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实现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公信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的,有效促进我单位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目标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必须与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进程相一致、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衔接、与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经过不懈的努力,使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决策科学、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有效遏制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问题的发生。要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必须积极探索、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实施,

三、公开的内容和步骤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公开内容上要做到: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应公开的行政权力,按照凡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行政权力必须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权力必须公开,涉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改革等重大的行政权力必须公开,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必须公开等“四个必须公开”的要求实施公开,使公开过程充分体现真实性、系统性、及时性、创新性和长期性。在方法和步骤上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

1、全面清理行政职权,对本单位所拥有的各项行政权力全面认真清理。按照行政权力类别、项目和依据,全面对本单位的行政权力分别登记造册,注明行使权力的程序和相应的责任,摸清本单位行政权力的底数。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按照“四个必须公开”的要求,就应该公开的行政权力,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间等提出具体意见,连同行政权力清单一并报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对不能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的,必须提供依据、说明理由(见附件2),报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为达到全面清理的目的,在方法上要按照“五清五要”的要 求扎实进行。“五清”, 即: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职能清,从基础的基层科室清,从领导班子集体把关清,从设定行政权力部门的批准手续对照清,从市县级复核审批清。 “五要”,即:该取消的行政权力要坚决取消,该下放的行政权力要坚决下放,该完善的行政权力要加以完善,该强化的行政权力要坚决强化,该减少环节的行政权力要坚决减少。

2、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流程图,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从4月16日到5月31日)。按照权力的类别,逐项列明职权行使的依据,主管领导和内部机构、人员职责分工,行使权力的规则,服务承诺,工作纪律,责任追究等行政职权的主要内容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在此基础上,首先,对应职权目录,按照行使权力的类别制作“类别流程图”。其次,制定“项目流程图”,对行政权力逐项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明确。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要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流程图,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要依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流程图要简单明了,方便企业和群众知情办事,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

3、公开权力运行过程,接受有效监督(从6月初开始)。各市级试点单位围绕重点部位权力的行使,按先外后内的顺序,从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主动公开权力运行过程 (见附件3)。重点权力部位公开的内容包括:一是在管理社会事务方面,重点围绕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大宗物品采购,职称评定及管理,重点项目建设及管理,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各类基金的收取和管理,劳务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收罚立项等其他重要方面权力的行使进行公开。二是在单位内部事务方面,重点围绕人员的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权,物资采购决策、分配权, 以及其他重要权力的行使进行公开。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公开的内容包括:一是决策方面,要建立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决策公开等制度,依法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便于群众知情监督。二是执行方面,要在履行职责或办理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时,特别是在行使审批、收费、处罚等权力时,必须一次性全部向当事人告知有关情况,包括依据、标准、投诉方法等,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和时限要求办理各类事项,并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尽量满足当事人的信息需求。三是结果方面,要及时告知当事人,适宜公开的可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1   相关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4、公开的范围、形式和时间公开的范围。公开的范围应与行政权力行使的范围相一致。凡应让领导班子或单位内部人知情的,应在领导班子或单位内部公开;涉及部分人和事的,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或依据当事人申请按照规定予以公开;凡应让全社会知情的,应及时向全社会公开。公开的形式。要从有利于群众知情、办事和便于监督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常规工作按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具体事宜当面公开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事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在充分利用公开栏、明白卡、窗口、办事指南、承诺书、业务咨询电话、当面告之、新闻媒体等形式公开的同时,拟在试点单位采取制发政务公报等形式公开,与此同时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电子政务和法规“超市”等公开形式,公开的时限。公开的时限应与内容相—致,凡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应长期公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随日十获得:凡阶段性的或临时性的,应注明期限随时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及时知悉。

四、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经常听取汇报,认真研究有关问题,加强指导检查,切实负起责任。

二是搞好结合。市级试点单位要把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互促共赢,形成综合效应。

三是加强沟通。市级试点单位要加强工作交流和沟通,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对工作中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反馈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及时编辑《简报》,反馈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拟在5月上旬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试点和其他县区的工作进展情况。拟在6月份对各试点单位和其他县区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拟在7月份组织县区和市直部门到试点单位观摩并召开全市行政权力么开透明运行工作经验交流会,适时总结经验。年底要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总结。

四是总结经验。市级试点单位要以创新的思维、 改革的精

神、敢闯的勇气,在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措施,不断丰富、完善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推开提供成功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强化督导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柳:关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作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为加大监督检查和考评的力度,要将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列入对各部门民主评议和“两最”评选的重要内容,继续坚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服务对象听政质询评议,群众代表集中评议,市纪委监察局考核评议和部门互相评议”的评议考核机制。对不满意的、搞虚假公开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以“五评一制”等措施,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落到实处。

五、组织领导

开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依靠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承德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见附件4),负责指导和协调试点工作,研究决定试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试点工作的日常工作。

各试点单位要由主要领导挂帅,明确一名领导同志具体主抓,组建工作机构,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把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试点经验。其他县区也要参照本《实施意见》,选择1乡1镇4个县区直单位(应与市相同,便于指导)进行试点,但全面清理和制作职权目录和流程图的时间可与市里后延半个月进行。

【2】 相关文章:

企业后勤中心工作总结

办公室文员实习个人工作总结

人事招聘工作总结

综合办公室行政助理工作总结

学院行政工作报告

企业行政工作总结报告

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4

一、在前一段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中,各县区、各单位都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刚才,市物价局、市工商局、昌黎县、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乡等4个单位介绍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还有12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这些做法和经验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一贯要求,探索了对行政权力进行公开、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对我们落实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有效预防腐败、加强行政管理、优化政务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单位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全局,是政府机关的一场自我革命,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工作难以推动。市物价局从20*年确定为试点单位以后,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从宣传动员、清理权力到公开载体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董江同志都亲自抓,具体部署,督促落实,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受到省、市委领导的好评。市人事局、财政局、工商局、规划局、公用事业局等单位的“一把手”对这项工作也都倾注了很大的精力,给予了具体指导。

二是开好局起好步,始终把权力清理工作作为首要环节来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之半。市工商局对这项工作动员部署后,按照“两学习、两清理、两编制、六审核”的要求,把全系统150多项职责交叉的权力一一进行了界定,共清理出行政权力9大类、925项,为全省工商系统的清理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市地税局的权力清理工作进度快、质量好,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清理任务。山海关区针对乡镇、街道的实际,采取集中联审的办法开展清理,效果很好。各部门、各单位都十分重视权力清理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依法进行规范,始终把编制职权目录和流程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不少单位的实践证明,只有抓好这项基础性工作,才能使清理出来的权力规范起来,才能让人民群众实施有效的监督。在清理权力的基础上,各县区、各单位高度重视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对确认的行政权力,明确和规范权力的行使职责,使每项权力都有据可查,每项责任都落实到岗;对职权目录中公开的每一项行政权力,依照运行程序,绘制并公布流程图,统一工作标准、程序,明确公开环节及要求。市物价局、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卫生局、城管局等单位把经过审核的行政职权目录和流程图辑印成册,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重视载体建设,始终把权力公开作为监督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来抓。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清权是基础,公开是关键,监督是手段,预防是目的。在前一段工作中,各县区、各单位紧紧抓住“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等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积极创新公开载体,努力搭建公开平台。市物价局广泛开展物价政策进社区、进农村、进万家活动,设置社区和农村公示栏2000多个,发放明白纸70万份。市人事局把公务人员调配、招录等权力动态运行情况在网上公开。市公用事业局成立了以服务热线为载体的客户服务中心,通过电子触摸屏、明白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服务承诺、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内容,提高了服务效能,方便了群众监督。

五是注重制度创新,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主线来抓。各县区、各单位在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中都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包括民主决策制度、权力运行制度、动态公开制度、监督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市物价局创立了三个委员会的民主决策制度。市地税局结合业务考核评估,建立了全系统的责任追究体系。昌黎县、卢龙县研究制定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考核办法等。所有这些都为建立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长效机制充实和丰富了内容。

上述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是在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总结和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做法和经验弥足珍贵,不但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精华提炼,而且对深化这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各县区、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切实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去年以来全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进展情况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去年我市全面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目前,权力清理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公开载体建设和动态运行工作正在深入推进。一年来,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几大班子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随着换届和领导的调整,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使这项工作在领导力量上始终保持了连续性。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了《2006年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推进工作的落实,市委、市政府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办公室,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并拨出专项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各县区、各单位都召开了较大规模的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成立专门组织,狠抓工作落实,并且做到了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四到位”。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推动工作开展,市领导小组专门举办了培训班,还组织县区有关领导到邯郸市进行学习考察,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着力夯实基础,严格清理审核。权力清理审核是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规定动作”。各部门、各单位都采取全面汇集、依法梳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认的方式,对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在清理审核的每一个步骤,都坚持做到“三个对照”,即将清理成果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范性文件对照,保证每一项权力必须有明确、合法的依据;将清理成果特别是流程图与工作实际相对照,力求简单明了、客观真实、信息全面、方便监督;清理结果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对照,保证职权名称上下统一。在流程图制作上,要求扩大信息量,体现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受理登记、运作程序、办理时限、监督投诉等内容。审核期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共查阅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1600余件(次),建立档案资料54卷,电子文档54个。通过清理审核,全市初步清理界定行政权力12类、18407项,其中市政府本级120项,市直54个职能部门3224项,县区政府本级598项,县区直部门14465项。

(三)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载体。各单位在全面清理行政权力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开体系。一是利用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公开。进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62个部门、760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全部实行“审批事项、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六公开制度。二是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门户网站专门设置了政务公开栏目,已批复的单位正在陆续与政府门户网站链接。资金支付、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使用、企业注册、工程招标、城市规划、公务人员录用等重要权力运行情况将随时在网上体现。三是利用市文档信息服务中心公开。各单位的职权目录、流程图在中心公开。该中心还收集了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等各类文件2600余份,以供群众查阅。四是利用部门网站公开。多数单位利用网络技术,创造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开平台。五是利用公开栏、明白纸等传统形式公开。大多数单位将办事职责、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结果通过公开栏等传统形式公开。六是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充分发挥报刊、行风热线、电视《面对面》等栏目的优势,由单位负责人答复群众疑难,宣传有关政策法规。七是利用听证会公开。今年以来,全市就城市规划、物价调整、房屋拆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共召开听证会39次,认真吸纳群众意见,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四)发挥典型作用,坚持以点带面。市领导小组召开现场会,组织市直28个单位到市物价局进行学习,推动了面上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清理工作方面,总结推广了市工商局的经验。为加强对乡镇权力清理工作的指导,总结推广了抚宁县留守营镇、青龙县茨榆山乡等基层单位的经验。在建设公开网络方面,推广了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的做法。在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方面,推广了市公用事业局的经验。在基层公开载体确定上,把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向乡镇延伸的平台。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调度会,并逐县区检查督导。上述这些单位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对全市这项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在全省本系统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赢得了荣誉。去年5月份,河北省物价系统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要求全省物价系统向*市物价局学习。去年7月份,全省建设系统行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市公用系统5大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省建设厅对我市公用事业局实行“一站式”办事公开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去年11月,省督导检查组来我市督导检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认为我市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由于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前一段全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是通过职权清理界定,明确了政府及部门的权力,促进了依法行政。过去,许多部门对自己到底拥有多少项行政权力并不清楚,因而在履行权力过程中,难免有缺位、越位甚至滥用权力现象。通过权力清理,各部门明确了依法拥有的权力事项和应该履行的责任,纠正了职权不清、互相扯皮问题,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础。二是简化了行政流程,提速了权力运行过程,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实行网上审批、“一站式”审批、并联审批,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限,使“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的承诺得以真正落实,提高了行政效能。三是转变了干部作风,提升了政府形象。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以来,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直接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一些“机关病”得到了治理,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四是优化了发展环境,方便了群众办事。一些单位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后,增强了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按流程办事的自觉性,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群众到机关办事。五是推进了阳光行政,方便了群众监督。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后,减少了暗箱操作,铲除了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有效预防了腐败问题的发生。

总的来看,我市前一段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展是顺利的,发展是健康的,取得的初步成效也是明显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当作一般工作部署,没有真正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二是有的在认识上有偏颇,片面认为这项工作是传统政务公开的重复,因而比较重视公开栏的设立,对动态运行和动态公开体现得不够充分。三是审核批复进度较慢。目前尚有14个单位没有得到批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工作的进度。四是制度建设薄弱。大多数单位还处于清理权力和谋划公开载体阶段,对把制度建设贯穿于这项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得不够。五是拓展延伸工作不够。横向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向党务系统、公用事业系统拓展;纵向上,县区直单位、乡镇、农村还比较薄弱。六是这项工作在规范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有效预防腐败方面,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所以,我们对取得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对存在的问题不能估计过低,对今后工作任务的艰巨性要有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锲而不舍地把这项工作抓深抓实,抓出新的成效。

三、抓巩固、抓拓展、抓深化、抓落实,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即将召开的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按照“向内充实、向外拓展、向下延伸、向上提高”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在抓巩固、抓拓展、抓深化、抓落实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第一、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抓深化认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有些同志还缺乏对开展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因此,要深化这项工作,还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放在首位。要认识到,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是坚持新时期反腐倡廉方针,落实《实施纲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古人说,“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起之病。”就是说,圣明的人,在祸患还没有萌发时就能消除它,在疾病还没有发生时就预防它。我们正在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开展这项工作是对传统行政理念的冲击,必然会遇到一些思想上的障碍;是对管理制度的创新,可能会遇到一些制度上的制约;是对原有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变革,也会带来工作习惯上的不适应;是对权力行使的“自我革命”,直接影响到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消极抵触和阻碍。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化,涉及的领域将更加宽泛,面对的情况将更加复杂,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也会更多。如何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克服工作中的阻力,是这项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规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敢于碰硬的态度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将工作推向深入的方法和途径,确保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要以锲而不舍的态度抓权力清理审核。过去的一年,我们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基本完成了行政权力清理审核工作,但清理权力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已经全面完成清理工作的,要对清理行政职权、编制职权目录、制定流程图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看清理出的行政权力在运行中还有什么问题,看以往交叉、重叠、错位的权力在清理后是否规范,看按照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还有没有新的权力需要界定。通过“回头看”,使行政权力的清理进一步规范、明晰。没有完成权力审核批复的单位,要尽快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早日批复,同时要谋划好公开载体,加快工作进度,进一步夯实这个基础。

第三、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抓公开载体建设。目前,权力清理、审核批复工作已接近尾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好公开载体建设和动态运行。要巩固完善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政府网络中心、文档信息服务中心三大平台的主体作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市县(区)乡(镇)政府政务中心建设的决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电子政务的要求,凡进入政务服务大厅的项目,都要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的各种载体进行公开。各部门要及时向政府门户网站、市文档信息服务中心报送有关资料。同时,每个单位每个县区都要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开发和创造具有部门和地方特色的、方便群众办事的和方便群众监督的多种公开载体,做到灵活多样,简便易行。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开发软件,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和网上动态运行。认真推行决策听证、新闻发言人、点题公开等制度,注重发挥传统公开载体的作用,积极探索新的公开载体和渠道,努力形成以“三大平台”为主要载体,因地制宜、丰富多彩的公开和动态运行格局,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

要抓住权力行使过程动态公开这个难点,尤其是对行政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大宗物品采购、经营性土地出让、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产权交易、公务员录用、城市规划等涉及人权、事权、财权的8个重点权力的运行必须公开,不仅要公开权力目录,更要公开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思路、信息化技术、结构化程序改进传统的工作过程、模式和方法,编制建立程序规范、结构合理、操作性强的行政权力运行系统,提速行政过程,提高服务质量,用新的机制,铲除利益驱动的温床,克服权力运行的人为控制和影响,全面预防和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第四、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抓拓展延伸。在拓宽领域上,要实现纵向成系统,横向成规模,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由行政机关向党群机关延伸,向公用事业单位延伸,向国有企业和农村延伸。各部门不仅要对本级机关的公开负责,而且要对全系统负责,向下要延伸到各个基层单位,并且要通过多种载体、多种方式来扩大公开。要充分利用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向县区、乡镇延伸的契机,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要加大教育、卫生、医疗服务、公用事业、电力等系统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力度,学习推广市公用事业局办事公开的经验,在办事公开工作中再上新台阶。要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为切入点,拓展公开领域,使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农村党务公开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要以宽广长远的眼光抓制度建设。各县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发挥制度建设的作用。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对已有的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还没有建立制度的,要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方法不断创新,着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在决策方面,要建立健全集体研究、社会公示、专家咨询和决策公开等制度,依法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在执行方面,要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办理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特别要按要求向当事人告知全部与行使权力有关的情况,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和时限要求办事,尽量满足当事人的合理需求;在结果方面,要及时告知当事人,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要做到行政权力行使的范围涉及到哪里,公开就延伸到哪里,制度就建设到哪里。要尽快研究出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和把这项工作纳入民主评议的办法,实现协调联动,提高整体效果。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5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实细严深,高效开展工作

1.试点先行,摸清家底,在“实”字上下功夫。以区农发局为试点,先期开展权力清单自查、自清工作,研究工作标准、方法步骤等具体问题,积累工作经验。建立工作QQ群、开通咨询专线,明确专人负责,及时与各部门(单位)进行常态化沟通,督促各部门(单位)准确、及时上报自查材料。按照“职权法定、全面彻底、权责一致”的原则,经初步认真梳理汇总,摸清了全区行政权力底数,涉及行政权力清单工作部门(单位)48个,除13个部门(单位)零报告,其余35个部门(单位)行政权力事项共计3327项。

2.精心组织,明确职责,在“细”字上下功夫。组建工作班子,明确职责。根据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从区监察局、财政局、法制办等7个相关部门抽调熟悉行政法律法规的14名同志,集中时间、集中地点、联合办公。组建审核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和4个审核组,综合组负责上传下达相关工作精神,汇总形成各阶段工作总结材料,撰写信息,做好宣传和协调保障工作;4个审核组分别按部门职责领域划分,具体负责审核部门(单位)行政权力清单事项,做好审核意见反馈工作。为确保审核高效运转,每天下午4点集中讨论研究审核事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抓好协调落实。每周二更新《审核进度情况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同时,定期编制“权力清单信息简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宣传,面向全区通报,营造了积极配合、广泛参与的氛围。

3.统一标准,严把尺度,在“严”字上下功夫。按照“统一标准、分组负责、各有侧重、统分结合”的方式,组织各审核小组,对各部门(单位)权力清单事项进行集中研究,规范操作,确定了“三统一”工作要求、“五个不纳入”准入标准。“三统一”,即体例格式统一标准、重要问题统一研究、反馈意见统一回复。“五个不纳入”,即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权力事项、没有实际内容的宏观管理事项、政府内部管理事项、与改革要求和天桥区实际不相符的事项不予纳入、同一法律法规条款规定内容不重复纳入。同时,严把审核时间,建立倒逼机制,科学细化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倒逼时间表”和“工作路线图”,明确审核时间节点,每周五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碰头会,强化督促指导,把握工作进度,确保有序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工作。

4.三审三议,规范流程,在“深”字上下功夫。按照“依法依规、上下衔接、全面真实”的原则,审核过程实行“三审三议”。“一审一议”,即对事项名称、实施机关、设定依据、审批条件、法定时限等内容进行初审,形成反馈意见,与各相关部门(单位)具体负责人员现场进行反馈讨论。“二审二议”,即对各部门(单位)依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完善的权力事项进行复审,提出复审意见,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再次进行反馈;“三审三议”,即对复审后的行政权力清单事项逐项审议,形成部门(单位)行政权力清单项目表,发送各部门(单位)确认,经法定程序予以审定。

(二)坚持“三个结合”,编制完成区级行政权力清单目录

一是坚持“上下衔接”和“横向交流”相结合。加强与市内其他区座谈交流,与市编办就疑难问题进行请教,与区直各部门沟通,最终形成《区级行政权力清单目录(征求意见稿)》。二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约30余人,分别召开座谈会和发放意见函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深入部门(单位)调研,主动上门沟通,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加大协商工作力度,争取各部门(单位)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三审三议”,行政权力事项减少518项,共纳入35个部门(单位)的行政权力事项2809项。三是坚持“把握时间”和“完善程序”相结合。经区政府法制办合法性审查,领导小组研究,区政府审定后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几点体会

(一)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培训是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专业性强,涉及到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省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等各个层面,把关难度较大,需要建立一支理论深、专业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大对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的专题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其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二)多方协调、部门联动是工作高效推进的关键。各部门(单位)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工作质量和进度,部门越重视,上报的行政权力清单事项就越规范、全面、清晰,集中审核效率就高。加强市、区、各部门三级联动,横向、纵向沟通交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6

(征求意见稿)

 

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根据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省《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工作方案》(川两改组〔2021〕2号)、省委编办《关于进一步优化乡镇自然资源、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机构职能的指导意见》(川编办发〔2021〕39号),为进一步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助推乡镇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进一步向乡镇扩权赋能,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努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1年底,建立起乡镇权责一致的职能体系、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实现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二、重点任务

(一)扎实推进扩权赋能工作。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和相关要求,各县(区)要规范制定乡镇权责清单、属地事项责任清单,厘清乡镇与县直部门的职责边界。各县(区)权责清单管理机构要牵头组织乡镇权责清单的统筹编制、动态调整工作,乡镇负责本单位责任清单的编制工作。各县(区)要根据全省统一的法定和赋权指导目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形成本县(区)的乡镇行政权力清单,逐一明确各项行政权力事项的对应责任,并按程序进行动态调整。乡镇行政权力清单需经县(区)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后按程序报县(区)政府批准并以县(区)为单位统一公布,乡镇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由县(区)委编办、司法局、行政审批局审核后以县(区)为单位统一公布。县(区)要综合考虑乡镇工作条件、承接能力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村镇建设、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中由乡镇执法监督更有力、管理服务更有效且乡镇承接意愿更强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依法依规赋予乡镇,推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有关管理服务职能向乡镇科学延伸,确保乡镇在基层治理中“看得见、管得着”。各县(区)要明确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严格落实乡镇属地责任清单制度。各县(区)要进一步优化乡镇各类机构职责关系,实现权责清单、属地事项责任清单与乡镇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有机衔接。(完成时限:2021年9月底前)

(二)健全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除党中央明确要求可在乡镇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外,县直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继续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县(区)要健全完善纳入乡镇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其主要负责同志任免应当书面征求所服务乡镇的意见。以原乡镇国土资源所为基础,优化设置乡镇自然资源所,原则上作为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并以驻地乡镇命名。根据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特点,自然资源所可按区域或乡镇设置。按区域设置的自然资源所,要结合实际与所服务乡镇机构有机整合;按乡镇设置的自然资源所,日常工作由乡镇管理。要优化派驻机构职责,乡镇自然资源所协助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并配合乡镇做好有关工作,主要负责协助开展辖区内耕地保护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表土剥离再利用等工作,协助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协助开展辖区内自然资源等执法动态巡查,配合做好违法案件调查核实、取证和处置工作,参与编制、监管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规划,乡村相关建设用地的初审,以及乡村建设规划的审核,参与集体土地征收等工作。在派驻机构进行工作考核时,乡镇的评价结果一般不低于考核权重的50%,其中乡镇自然资源所工作考核应听取所服务乡镇党委意见。在乡镇实行派驻体制的县直部门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时,乡镇的评价结果一般不低于考核权重的30%。(完成时限:2021年7月底前)

(三)优化乡镇相关领域机构职能。县(区)要结合乡镇类型、编制规模、工作需要等因素,采取限额内单独设置、挂牌设置、明确乡镇相关机构承担职责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乡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村镇建设、农业农村等机构建设。具备条件的乡镇可根据工作实际,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耕地保护、乡村规划等有关机构及职能,综合设置机构或合署办公。县(区)要厘清县乡职责关系,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县直有关部门之间、县直有关部门与乡镇之间在乡镇振兴、耕地保护、乡村规划、农村宅基地管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应急、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村庄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及农房设计建设等方面的牵头责任和配合责任。强化乡镇职责,县(区)要在厘清县乡职责关系基础上,结合制定乡镇权责清单、属地事项责任清单,以及乡镇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工作,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耕地保护、乡村规划工作涉及的有关职责。县(区)要建立健全乡镇在辖区范围内统筹自然资源所等县乡机构职能的指挥协调机制,实现县乡一体、上下联动。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业务指导、行业监管和服务等职责,加强对乡镇有关机构及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日常工作对接。乡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化业务流程,推进相关工作属地管理、落实属地责任。(完成时限:2021年10月底前)

(四)充分发挥编制使用效益。除东区、西区外,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原则上要采取“3+X”模式因地制宜设置主要指标和附加指标权重,科学测算、合理核定乡镇编制,实行动态调整。“3”即人口数量、幅员面积、经济实力3个因素为主要指标;“X”即乡镇类型、发展定位、产业特色、交通条件、重大任务等因素为附加指标,由县(区)结合实际自行设置。支持乡镇机构满编运行,县(区)要清理乡镇编制空缺情况,加强空编补员,鼓励实行“一岗多责、一专多能”。认真清理借用乡镇和派驻机构工作人员,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原则上不得从任务繁重且人员紧张的乡镇借用人员。支持乡镇统筹使用行政和事业编制,重点在乡镇自然资源所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村镇建设、综合行政执法等有关机构范围内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可从乡镇现有行政和事业编制中调剂工作力量,重点保障乡镇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耕地保护、乡村规划等工作。按区域设置的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5名,其工作人员可按服务权重合理分配到所服务的乡镇;按乡镇设置的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名。乡镇自然资源所有关编制原则上从2007年省委编办核定的国土资源所编制总量中调剂解决,具备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调剂充实事业编制。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监测评估、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支持从上往下跨层级调整编制,推动人员力量下沉。科学合理分配乡镇编制,重点加强对乡村振兴任务重、因历史原因编制偏少的乡镇以及经济发达镇、中心镇的编制保障,兼顾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乡镇的编制需求,确保工作力量适应乡镇发展、服务和治理需要。探索县(区)乡镇科级领导职数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和统筹调剂机制。(完成时限:2021年7月底前)

(五)建立健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做实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选优配强不低于2人从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支持执法机构负责人由具有综合行政执法资格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强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职能职责,省政府统一赋权并经县(区)政府批准公布后,依法承接并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行使相关行政执法事项。健全县乡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落实县直部门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建立乡镇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强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资格管理,逐步提高执法人员持证率。(完成时限:2021年9月底前)

(六)提升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水平。围绕进一步统筹县乡条块力量,推动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县(区)开展乡镇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探索将乡镇职责归类划分为党政综合、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等方面,整合乡镇行政和直属事业机构,以及职能相近、协作密切的县直部门派驻机构力量,建立工作整体联动机制,人员统筹使用、分类管理,推动乡镇机构力量“平台化”、管理“扁平化”、人员“多岗化”。(完成时限:2021年9月底前)

三、保障措施

(七)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工作作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任务,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强化工作统筹。各县(区)要发挥主责作用,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措施,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7

一、协助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开展情况

(一)理思路,强责任。一是为有效落实监督职责,研究制定了《2019年纪检工作安排》,协助党委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任务,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二是执行党章赋予的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责任,准确把握职责定位,推动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向总段党委汇报落实监督责任情况1次,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书面建议1次。

(二)强主体,严落实。一是协助党委召开了廉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工作,与所属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全面从严制党、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书》《家庭助廉承诺书》等,对副科级以上干部28人进行了民主测评;二是完善履职情况专项档案,认真详细填报监察对象基本情况登记表,确保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做到了解详尽、有备可查、规范有序。

(三)重教育,防侵蚀。一是坚持周三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关于开展利用名贵特产谋取私利问题自查自纠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关于在全省开展纪律处分决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牢思想基础;二是以春节期间 “千人谈话 万人参与”廉政谈话活动和集体廉政谈话活动为契机,结合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特点,围绕典型案例生动讲解,并提出要求,确保人人受到一次廉政谈话教育。总段领导约谈各单位负责人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16次/26人;三是知纪于心,守规于行。格尔木公路总段纪委组织党员干部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112人前往青海省柴达木监狱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并与青海省柴达木监狱签订了《社会帮教志愿者团队协议书》,走进监区面对面与服刑人员帮教讲课1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护航脱贫攻坚—青海省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启示录》《欲》《守住第一次》《迷失的坐标》《慕生忠开路精神》《路》等警示教育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2次;督促落实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制度,2019年上半年总段领导及所属各单位支部书记上廉政党课8次/8人;通过系列教育,加强自身修养,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紧绷反腐倡廉这根弦,牢记党纪国法,在工作、生活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珍惜岗位,把握好自己的安全防线,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二、严明党的纪律情况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杜绝工作中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虚伪应付、实不作为以及在落实上级重要工作部署中存在消极应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慵懒怠政等问题。

二是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以下率上,层层传导压力。加强对所属各单位(部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党组织负责人是否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在是否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是否定期分析研判本单位内意识形态情况方面找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督促抓早抓小、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三、严肃查办违纪违规案件情况 

严肃查办违纪案件,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突出纪律审查重点,坚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重点排查重点岗位人员插手工程建设、以权谋私、私设小金库、失职渎职等行为;畅通信访监督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及网络举报平台,收集群众诉求和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截止目前,总段无违纪违规案件发生。

四、强化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情况

一是打好思想“预防针”。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省公路局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整顿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干部职工参与作风纪律整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格尔木公路总段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作风纪律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切实落实好“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部门和所分管的基层单位的纪律作风抓细抓常抓实,切实担负起机关作风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

二是筑牢制度“防火墙”。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考勤、请销假、工作人员去向告知、公车使用管理制度和婚丧喜庆报备制度,并设专人负责,形成“制度保障、监督有效、长效管理”的良好态势,确保考勤结果的真实性、公车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自律性。紧盯重要节点、重要时段,强调纪律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2019年清明、五一期间廉洁纪律要求的通知》和《重申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通知》,看住“关键少数”,强化日常监督、阶段检查、节点提醒工作,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必追究。截止目前,总段机关及所属各单位开展节前廉政谈话共

三是强化监督“紧箍咒”。印发了“整顿机关工作作风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结合单位和部门工作实际填写,深入查摆问题和具体表现,细化了措施和责任,确定了整改限期。由总段领导带队的基层调研小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电话、现场检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基层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进行突击检查,并结合聚焦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突出问题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各工区(班)组进行问卷调查,填写“格尔木公路总段作风建设基层调研调查表”,从五个方面共18项问题进行调研。根据调研中职工反应的情况,总段纪委进行分类整理,并结合反映问题的实际情况,总段领导对存在问题的单位班子成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提醒谈话,确保发现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有效防范各种违纪违规行为。

四是用好法典“杀手锏”。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转变监督执纪理念,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查处”的惯性思维,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坚持关口前移,从小事小节小错抓起抓严。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性谈话函询、常态化明查暗访等方式咬耳扯袖、提醒告诫,让党员干部不犯错或少犯错;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按照“五个一”工作的部署,督促各单位(部门)把职责摆进去建立一套清单台账,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措施清单和责任分工清单,明确责任主体,促进问题整改落实;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及时作出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发现违规违纪问题问题及时查处。

五、全面加强党内监督情况

一是从高认识,周密部署抓推进。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督促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对民主集中制、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程序、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民主(组织)生活会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勤督严查促落实。建章立制,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对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公车私用和私车公养以及违规发放咨询费、滥发津补贴福利、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纪委、纪检人员的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作风状况、廉洁自律等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廉政谈话。截止目前为止,科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24人/1次,新调整职工岗前谈话9人/1次,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三是紧扣中心,党内监督求实效。组织全体管理干部认真填写了《个人腐败风险点自查及防控措施登记表》《部门腐败风险点》《腐败风险点排查及防控责任制台帐分解表》,通过查找腐败风险点,使管理干部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逐步提高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全程监督评选总段2018年度评先选优工作、2018年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工作;重点对大中修工程、养护工程管理项目、施工队伍选择、物资采购、安全生产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现场通报,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各单位班子成员进行约谈,限期整改,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整改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对检查及整改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并要求各单位每月进行自查。截止目前,明察暗访7次,专项检查7次。 

四是公开公正,权利运行保公平。进一步加大事务公开力度,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或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一律公开,特别是大宗物资采购所公示的内容必须有所购商品单价、数量、总价,要保证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大宗物资采购情况进行了网上公示。积极推进并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工作,增强做好“两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公示栏、总段网站等形式,拓宽公开的渠道,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截止目前,公示86期。

六、严格责任追究情况

畅通信访反映渠道,拓宽线索来源,精准排查信访举报线索,通过与职工谈话谈心,关注群众议论的焦点问题,从中发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对于信访举报内容进行分类管理,系统分析,判断其真伪性,并及时办理、及时处置。通过微信、公开栏、展板等方式加大信访举报宣传力度,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电话,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实事求是举报。对受理的举报线索严格按照处置要求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台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截止目前,受理信访转办件2起,协助调查1起,已办结案件满意率达100%。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基层纪检人员基本为兼职,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

二是廉政教育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是纪检监察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修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建设。继续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在廉政教育、廉政提醒方式方法上想办法、下功夫,使干部职工依纪依规、从实履职,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促进履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是继续加大责任落实力度。督促党员干部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份内之事、应尽之责,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继续加大执纪力度。总段纪委将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督查,明察暗访,不断健全抓早抓小、抓常抓长工作机制。

四是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手段,注重监督实效,继续加大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8

一、突出重点工作,加强效能督查

(一)加强中心工作完成情况监督检查。今年来,加强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十五项重点工作中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本局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将监督检查贯彻于全年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及时跟进,全程监督。加大对履责不到位、工作不落实问题的督查,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二)加强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适时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自查,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接、放、管”和“减、放、转”工作,推进行政审批规范运作;通过开展执法检查、案卷评查、案件回访、效能监察,及时发现解决安全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标准、执法程序和制度建设,促进行政执法权力的正确行使。

(三)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持把贯彻执行局内部规章制度情况作为加强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重要方面,强化督查落实,确保机关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干部队伍团结和谐、工作运转协调高效。

二、突出优化服务,推进“马上就办”活动

(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承接好省局、市局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市里、县里要求进一步清理本级行政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建立行政审批项目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现有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行政权力清单,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行责任清单制度,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编制责任清单,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开展前置条件清理工作,形成前置条件总目录,切实解决因审批前置条件过多影响审批时效问题。

(五)明确“马上就办”范围,形成“马上就办”推力。从企业和群众办理多、反映多的事项入手,分类梳理、明确“马上就办”的适用主体、对象和事项、做到即办事项当场办结,承诺事项限时办结。组织开展“庸懒散拖”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严肃查处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规定的行为,促进制度落实到位。

三、突出主业,狠抓效能监察问责

(六)加大效能投诉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举报电话、网上举报和政务公开网的作用,加大效能投诉受理力度,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诉频繁的效能问题,加大直查快办力度,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及时化解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

(七)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在完善传统来电、来信、来访等群众投诉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效能监督触角,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举报投诉调查或专项安全检查,不断提高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水平,确保群众、企业的反映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创新,针对的是政府管理的本源性问题,也是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一项有效手段。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出发点是要明确划分出政府在进行管理时的权力界限,解决管理中出现的行政越权、行政滥权和行政不作为的问题。这项制度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有力抓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许多省市正在进行紧张的清理、归类、论证,也成为媒体报道、公众热议的焦点。在实践的归类整理和权力理清时,各省市由于地区不同、权力分类不同,在权力清单编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需要详细论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建立新的制度体系,确保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的过程中能够正本清源,达到改革想要的政府管理层次跃升,法治政府成功构建的目的。

一、政府权力清单编制的预期效果

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决不是对行政权的简单罗列和梳理,而是通过对权力的准确定位,解决好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的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如何规范划分权力,以此为基础来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体系的再造,实现政府有效管理的目的。

(一)政府权力的法治化

一个合法的政府更容易推行一系列公共政策,因为会得到民众自觉的支持,从而提高政府的能力。同时,由于民众对政府的高度认同,人们服从政府不是基于恐惧受到惩罚,而是基于个人的义务,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往往只需较少的统治和管理成本。[1]政府的行政权在行使的时候应有有效约束,才能体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意义。所谓权力清单制度,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或其他主体在对其所行使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将职权目录、实施主体、相关法律依据、具体办理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并公之于众。[2]简言之,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及其部门或其他主体以“清权、确权、配权、晒权和制权”为核心内容的权力革命,直观的体现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二)体现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建设有限政府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是建立有限政府的有效路径。在重新梳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合理界定政府职权。[3]权力责任清单制度使政府与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定位更加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政府的职能定位就是市场监管、制度设计、公共服务等等,政府权力只能在某个部门、岗位被明确规定的权责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清单之外无权力,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优化社会治理模式。

(三)体现政府权力公开,建设透明政府

“权力清单”就是要强拆权力封闭运行的“黑箱”,撕下公权力的神秘面纱,让老百姓充分了解政府部门的权力行使流程,让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呈现在阳光下,让政府树立权力有边界的职责意识,实现政府体系上下层级、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的泾渭分明。让隐藏的权力、隐含的权力、隐蔽的权力无处“藏身”,披露于社会和公共视野之中。[4]行政相对人能够了解政府部门权力的内容和范围,了解政府部门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不应该做什么,了解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行政主体依照清单约束行政行为,通过权力清单实现公开透明。

二、权责清单制度建设的瓶颈分析

(一)权力清单在编制的过程中,各单位的编制人员掌握

权力编制的尺度不同,导致权力数量差距太大同一类的行政处罚权或是行政强制等权力,有的统一成一类行政权,而有的直接罗列成各项分散的权力。从各地政府公布的清单权力数来看,湖北省共4313项,广东省广州市共4972项,四川省成都市共7437项,河北省邯郸市共2272项,浙江省富阳市共4825项,北京市西城区共6636项,浙江省义务市共5139项。就行政首长权力数而言,邯郸市市长92项,北京市西城区区长19项。同时,一个省的不同地市,清单中权力总数差异很大,有的地市权力总数为1000多项权力,而有的地市为2000多项权力,这样如果放在横向进行比较,会引起质疑。

(二)权力类型的标准不统一

比如关于非行政许可项目要求一律取消,但在编制过程中,有些非行政许可项目实际上合并或捆绑到其他权力中去了。有些地方把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分列;有的地方仅把行政外部权力认定为行政职权,而有的地方将行政内部行为与行政外部行为一起进行清理;有的地方权力和职责的区分不明确,在认定的时候不能明确是权力还是职责,以行政规划为例,大的宏观规划被列为权力,小的规划则被列为职责。行政权力类型的划分缺乏统一的标准。

(三)权力责任运行机制不成熟,缺乏动态大管理机制

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的运行关注度很高,特别是对一些牵扯到收费项目的清单密切关注。某地一新建居民小区,迟迟没能办理房产证,居民请求开发商去房管部门协调办理,开发商去房管部门申请,但被房管部门以相关费用没有缴纳为理由拒绝办理,但开发商以该局公布的权利清单为依据认为房管部门没有把此项收费项目列进去,就不应该视为该部门的权力,不应该收费,因为权力清单没列权力而发生了扯皮导致居民的房产证长期不能办理。这些没有列进清单的权力能够满足公共社会管理的需要,但因为法律、法规的滞后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基于清单之外无权力被舍弃,这样导致一些管理范围内的“真空”。

(四)权力责任清单运行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监管机制、体制不顺畅。各省的监管机构设置不统一,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权力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行政权的监督管理由各级人民政府分级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各地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分级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执行,各级行政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应的配合、协助工作。”而《山东省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办法》中则规定,各级编办是本级行政权力清单的管理机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事项需增加、取消、下放或变更要素的,由实施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或单位向本级编办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程序予以调整。此外,编办还有督促整改的权力。监管主体不同,监督机制没有理顺。

三、权力责任清单运行机制构建的路径分析

(一)统一清单的设置标准,处理好上下级清单设置主体的关系

加强清单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基础。各省在制定清单之前,首先要明确各自部门的职责,对职能部门的各项权力和责任事项事前调研、考察,对行政权分类和行政权的定性问题集中攻关研究,了解具体权责分布状况。同时对各地市权力事项进行统一摸排,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权力提供权力清单范本,明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奖励等事项的范围。加强清单的制度设计。清单制度的建立分为两个步骤,也即清理与公开。清理是公开清单的前提,对权力的清理包括清除法外权力和不合上位法规定的权力,梳理权力的性质、名称、主体、对象、依据、条件、内容、运作流程、方式等要素,实现权责边界和权力底数清晰明确。统一权力清单标准,权力责任清单制度的成败就在于标准能否统一。权力清单设计要做到权力梳理标准“三统一”,即依据标准统一、职权标准统一、权力类型标准统一。依据的标准统一,行政权所依据标准的列举统一明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这几类要明确对应关系,由法律设定的权力,决不能把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列为权力依据。职权标准统一,处理好行政权力和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行政相对人能够明确行政主体的行为明确是由行政权力的具体体现,能够体现行政行为的合法、合理、程序正当等。权力类型标准统一,行政行为的理论和制度只规范了部分类型的行政行为,有些行政行为无法明确属于哪种类型的行政行为,应完善行政行为基础理论,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严格划定行政行为的类型。各政府职能部门按照条块管理的原则,自上而下指导权力和责任事项中区分权力责任性质,确需合并的进行合并,防止为减少权力数量而硬性的合并、打包某些权力事项,避免出现各地市同样部门权力和责任事项差异太大的现象。

(二)清单运行机制应严格、稳定、灵活,处理好依清单行

政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严格落实“清单之外无权力”这一原则要求,凸显权力清单对法律规定原则化、抽象化漏洞的填补效果。法律规定原则化和抽象化导致行政权力边界往往不清。保证每一项进入清单的权力事项都有理有据,必须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合法性论证,与法治形成具体的对应关系。[5]清单用列举的方式明晰了权力类型和数量,增强了权力的简明性,方便相对人查找、理解和识别。在清单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权力清单依据法律产生,法律效力的等级高于权力清单的效力,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运行。清单制定的主体资格的确定,在目前的各地实践过程中,清单编制的主体大多是地方政府机关,如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清单编制主要是省编办会同各政府部门、各地市编办会同各地市政府部门进行编制,政府部门不能自我制定权力清单,否则会陷入权力自我认定、自我裁量的法理怪圈。[6]权力清单的制定主体和权力的执行主体应当厘清,根据行政层级的不同依法确定相应的清单编制机构,既然行政权力由法律规定,那么权力的清单也应当由法律的制定主体进行清理和划分,各级人大来负责清单的制定,鉴于工作量大且繁杂可由各职能部门抽调相关人员进行配合。清单制度的推行应当统一规范的清单制定程序,法律的制定有严格的程序,体现法律的稳定、严格、强制性。清单的编制应当比照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统一权力清单制定流程:梳理有关权力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确定权力项目———编制权力清单———公布权力清单———吸纳反馈意见。在制度动态运行的过程中,处理好依清单行政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法律规定是全面、宏观、抽象的,但行政权力一旦形成清单就具有了条文化、格式化的特点,依法行政所要求的内容显然要比依清单行政的范围要宽泛的多,现实中有些行政管理行为管理效果很好,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但是清单上没有列举,行政相对人同样会质疑此行为的合法性。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政权力具有变动性,这意味着权力清单必然是动态的,是一项没有终点的持续性工作,权力清单应随着行政权力的变化、变迁而及时加以调整。[7]及时让合理的行为但没有授权的行为于法有据。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发挥法规引领和规范改革的作用,尽快修订、完善那些不适应发展现实和改革要求的规定、制度等,逐步确立起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8]

(三)建立监管机制,确保清单制度的实效性

“权力清单”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要把行政权力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在行政相对人面前,使相对人能够更直观、更易理解行政权力的范围、内容、边界等,将权力置于行政相对人的监督之下,这种外部监督措施也是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因此建立政府权力清单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加大宣传力度。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率先制定了权责清单,各职能部门的权力、责任梳理的非常规范,但是很多行政相对人,甚至有些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有权力责任清单这一制度。作为权力的实施主体要通过各种公开渠道宣传权力清单制度产生的背景、权力清单的制定主体、制定程序以及清单的内容分类等,相对人有知情权才能保证参与权的行使。建立权力清单公开机制,搭建清单透明运行的平台。群众监督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基础。百姓要想有效地监督公职人员行为,及时发现腐败线索,必须了解法律法规规定公职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与公职人员实际上如何行使权力。群众只有了解了“应然”与“实然”,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才能够形成有效举报。如河北邯郸搭建的“权力公开透明的传统平台、网站、服务中心平台、通透办平台”等四个平台建设值得借鉴。[9]即互联网、广播、微信、社会中介组织四个平台。权力运行主体可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开权力清单内容,方便行政相对人了解、查阅、监督。对于有些群体不能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可通过广播或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进行。成立权力清单动态运行监管机构。权力清单建立的探索阶段有地方提出要把权力清单的动态监管权交由各级编办和纪检监察部门。笔者认为各级编办不具有监管职能。权力清单的运行监管应当比照行政复议的各级复议机关来进行运行的监管,首先由权力运行的上级行政机关来监管,也可由权力机关所在本级政府来进行监管,本级政府的具体监管可交由政府法制办或是纪检监察机关,根据职能划分交由政府法制部门更为适当。权力清单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建立应以前期试点省份的经验作为镜鉴,探索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协调促进之道,逐步规范制度的运行体制,真正做到“权力划定边界”、“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作者:许莉 单位: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蒋永甫.现代化进程中的有限政府与政府能力建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5).

[2]任进.行政管理改革,2014,(12).

[3]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

[4]陈宏光.厘清行政权力与责任的法治边界[N].光明日报.

[5]李慧艳.我国“权力清单”制度运行路径———以义乌市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3).

[6]张丽新.权力清单制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新举措[J].党政干部论坛,2015,(2).

[7]王艳宁.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法制化[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7).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意见》,针对行政许可审批、公共资源配置、资金管理、干部人事管理、行政执法等掌握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管理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通过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教育、监督、制度、考核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部门、单位内设机构风险廉能管理,促进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高效履职,努力实现廉政风险最小化、行政效能最高化、发展环境最优化。

二、基本原则

风险岗位是指部门、单位内部权力集中、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岗位,主要包括行政许可与审批、公共资源管理、干部人事管理、行政执法等岗位。在风险岗位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廉政与效能有机统一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加强风险岗位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并重并进,切实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既要重视岗位廉政情况,又要重视岗位效能情况。

(二)坚持廉能管理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的原则。要把风险岗位廉洁自律和勤政为民要求纳入风险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之中,切实做到廉能管理与业务工作两手抓、共促进既有效防范高效能风险,又强化工作职责,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三)坚持廉能管理与制度创新紧密结合的原则。围绕规范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推行业务工作流程的再造、简化和创新,建立一批适应工作需要、科学有效管用的廉能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长效机制。

三、目标要求

2011年第一季度全局机关各办公室和基层单位正职全面启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到2011年6月,初步形成覆盖全局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所有岗位的风险廉能管理工作网络,初步建成相关工作配套制度体系;到2012年底,形成比较完善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我局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四、方法步骤

机关各办、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要紧密结合实际,在进一步明确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按照查找确定风险点,制订完善防控措施,实施有效监督,严格检查考核和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步骤来推行廉能风险管理工作。

(一)加强学习宣传(2011年3月初—3月中旬)。机关各办、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要通过召开党支部大会、党员干部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学习省、市关于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理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每一位党员干部参与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专栏等载体,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浓厚氛围。

(二)排查廉能风险(2011年3月中旬—4月中旬)。机关各办、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要按岗位、股室、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排查廉能风险。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评等五种方法和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问卷调查等专用监督渠道和手段,从部门(单位)及个人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工作效率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一排查,找全找准廉能风险点。一是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二是业务流程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因素;三是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行为失控的因素;四是工作效率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造成拖延懈怠、推诿塞责、执行不力的因素;五是外部环境风险。重点查找行业“潜规则”对岗位的干扰、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

1、理清岗位权限。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等规定,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对风险岗位权力事项进行清理,逐项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在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职权目录。在清理过程中,要防止已压缩的权力事项扩张、已取消的权力事项反弹。

2、查找岗位风险点。以岗位为基础,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梳理报分管领导审定,并确定风险等级。

3、查找内设各办风险点。针对机关各办公室职责定位和各个重要岗位,查找出本办公室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梳理报党委审核,并确定风险等级。

4、查找单位风险点。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定位,在岗位、科室找风险点的基础上,查找单位廉能风险点,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并确定风险等级,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5、评估风险等级。按风险发生概率或可能造成危害损失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造成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等;二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即违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法规,受到纪律处分的风险等;三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一定经济损失的风险。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要逐级严格评定审核,梳理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6、建立廉能风险台帐。各单位、各部门要将查找到的廉能风险登记汇总,填写单位(部门)廉能风险识别防控表(见附表1)和个人廉能风险识别防控表(见附件2),建立廉能风险信息台帐,对廉政风险点有关内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监督。

(三)制订防控措施(2010年4月中旬—2011年5月中旬)。按照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防范管理措施,着力构建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及时受到提醒和应有的监督制约,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各部门要结合查找出的问题、制订的防控措施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廉能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和社会资源管理中的人和事管理、项目运作、行政审批、资金运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1、前期预防措施。主要是对岗位人员加强教育防范。一是要深入开展权力观和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二是要规范业务流程。在清理岗位权限的基础上,对梳理出的权力事项进行流程优化和再造,针对每项业务,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制定业务流程图,明确业务办理的条件、承办岗位、运作程序、办结时限、监督制约、相对人权利以及投诉举报方式。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在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业务流程目录。三是推进风险防控。加强内设机构重点岗位廉能风险防范,对岗位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加强同一业务不同岗位、同一流程不同环节的相互监督和制约。针对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确定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明确各个岗位各环节的工作权限。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上一个环节工作不到位的,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确保各项权力按流程运行、各环节工作按权限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完善岗位办事公开机制和廉政承诺制;加大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和轮岗力度;实行重要岗位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全力打造廉能岗。

2、中期监控机制。主要是对各岗位行为程序动态监控。一是要严格执行制度。认真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和财务审批制度,凡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二是要公开权力运行。将风险岗位职权目录和业务流程目录以适当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公布。对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公开其办理程序和办理过程,确保办理事项到办结过程可查可控,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三是要加强日常管理。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

3、后期处置办法,主要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强化监督及时提醒。一是要实行风险预警。通过、举报、行政监督、政风热线、行政效能投诉等多种渠道,定时、定向收集风险岗位的风险信息。加强对岗位风险的分析、辩识和评估,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风险,按不同级别发出预警,采取提醒、督导、纠错等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化解风险。二是要强化效能监察。巩固和发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大风险岗位效能建设力度。加强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建设,强化对执法行为、服务态度、工作效能的定点、即时、动态监测;健全机关效能监察投诉网络,加大投诉件查办力度,着力提升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对要求整改不力,仍有反映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究责。

4、制订风险点管理措施的基本程序。

(1)制订岗位风险点管理措施,由岗位所在人员对照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所在股室集体审定,股室负责人把关、签字。

(2)制订股室风险点管理措施。针对岗位人员提出制订的防范措施进行梳理,归类汇总,修改完善后报党委审定。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3)制订单位风险点管理措施。各单位、机关各办、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岗位、办公室制订的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讨论修订本单位、廉能风险点管理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定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防控措施经党委会议审定后,在本局范围内公示,并报同级上级纪委备案。

5、加强监督管理。根据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督、分级负责制度,一级风险,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管理落实,主要领导负责监督;二级风险由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局党政分管领导负责监督;三级风险由所在岗位个人直接落实,各办负责人负责监督。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监督管理权限和风险监督责任,综合运用教育、人文关怀、听证质询、公开承诺、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通过定期自查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实施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理。

(四)强化评估考核(2011年5月中旬—5月底)。分单位自查、综合考核两种方式进行。

1、单位自查。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要把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日常考核,综合运用单位内部考核评估、社会评估和综合考核评估等有效形式,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内部考核评估由单位全体职工对岗位、股室、单位管理进行总体测评评价,提出考核意见建议;社会评估采取职工民意测评形式对单位防范效果进行评估。

2、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效能考核结合一并进行,必要时进行专项考核。

(五)修正完善提升阶段(2011年6月)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以年度或项目管理为周期,根据考核评估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纠正存在问题,对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或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对失教失察失管或违规违纪者根据具体情况、情节,依照相关党纪政纪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的新要求,修正风险管理内容,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提出下一年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转入下一年度风险管理周期。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责任在部门和单位,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把风险岗位廉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并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制订工作方案,确定风险岗位,组织发动风险岗位有关工作人员主动查找廉能风险,提出风险岗位的管理意见和建议,由风险岗位负责人组织所属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并制定规范岗位廉能管理的工作制度公布实施。

为抓好我局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决定成立管理局风险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行文另发)。

(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公室要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将本单位、本部门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向局领导小组报告。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局领导小组将认真总结、及时推广。

(三)建立检查考核机制。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考核的重点内容,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局纪检监察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