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规划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2:09:17

农业规划论文

农业规划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园区规划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农业规划论文篇2

特色农业产品应按下列顺序选择:(1)优先规划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这类产品有较高知名度,有一定市场潜力,由于是当地物种,其宜种性较强,扩种的可能性较大,开发成本较低。其特产的口味可根据所销地域的大众风味进行适当改进。(2)选择周边或相似地域的名优产品或受大众喜爱的新产品。在进行适宜性分析后进行试种,试种的产品符合要求后予以推广。(3)当规划区域内的土壤或水源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时,选择对这类矿物质或溶质有较高的萃取能力的农作物。该类产品附加值较高,有较多选择时,选取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4)有机农产品。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通过环境冶理、生产流程改革、加强生产管理等科学种植措施,生产当地农作物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也是特色农业产品的选择途径之一。(5)由于生态原因,通过套种、混种不同农作物方式能改良农产品产量或品质的当地农产品。有的地方已形成了合乎科学的产品布局,只要我们去发现和推广。(6)具有综合开发商业价值的配套当地农产品。

2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

2.1规划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独特生产条件分析规划区域内特有的名优农产品的形成均有其特殊的原因或不凡的背景,有的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有独特的生产条件。其生产的地块、种植方式、采用的原料、加工工艺、存贮方式都是名优农产品的有机构成的部份。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名优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剖析,科学地总结其特质的成因,有助于名优农产品传承和发展。生产的地块条件分析:包括地貌情况。耕作层土壤的土质、厚度、酸碱度、孔隙率、矿物质成份(对人体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情况。耕作层土壤的温度及其变化。耕作层土壤补充源的酸碱度、矿物质成份、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情况。全年降水量及时间分布,地下水潜水面高度及变化。影响耕作层的水源(包袱灌溉水源和地下水)的水温、酸碱度、溶质浓度、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情况。生产期积温,日照时间和气温、空气湿度、风(风力、风向)变化情况等等。种植方式条件分析:包括栽培方法,其它生物对其生产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期与土壤涵养期地块管理,相关农作物种植方式及其与名优农产品地块关系(山上与山下,上风位与下风位,灌溉方法与顺序等)。名优农产品特性分析:根、茎、叶、花、果的成份及其对人体健康、味觉的影响。加工分析:包括加工环境、原料(包括水)、工艺流程、配方。存贮方式:包括存贮环境(空间、湿度、温度、微生物等)、容器、压力、时间等。

2.2拟选的其它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其它优势特色农产品是根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在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优化的角度出发选取的。这类特色农业产品生产条件分析主要是调查规划区内现有的农产品种类及其布局、产量、特质等。在进行生产的地块条件分析、产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植物不同部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萃取能力和对人体有害元素的抑制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方案,确保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达到优质标准。

2.3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样本根据上述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结果,制定生产地块条件与种植优质农产品品种之间对应关系的样本数据库。

3圈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块

对规划区内的所有生产地块按生产条件分析的要求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成果数据化,利用数据平台的分析功能,参照特色农产品生产条件样本数据库,按照本文2.2条顺序,圈定各特色农产品(一般选2~3个品种,排列在后的为备选)生产地块。圈定各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块时,宜将能通过采用工程措施、生态措施改进生产条件的生产地块纳入改造后的生产地块等级中。再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耕作要求进行地块合并。

4特色农业规划布局

特色农业规划布局分为规划空间布局、农产品生产布局、工程布局[3]。规划空间布局:也就是特色农业规划的功能分区,根据总体目标要求,规划区域内一般应有建筑或管理区(办公、接待、仓储运输、产品展示销售等)、农产品生产区、农产品加工区、观光休闲区等。农产品生产布局:在农产品生产区内,参照圈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块,在充分考虑生态平衡或生态效益的情况下,安排设施农业用地和各生产地块种植品种、耕种制度。工程布局:包括道路工程,灌溉与排水(包括水循环利用与排污治理)工程,防护林工程,土地平整、地貌重塑与土壤改良工程,生态保持、景观改造与提升工程。

5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计算实施规划所需投入的总费用、年增加的收益、投资回收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益指标数据,评价投资可行性。(2)生态效益。从生态保护、耕地质量变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环境污染等生态角度评价规划的合法性、可行性。(3)社会效益。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辐射效应,人文景观改善,丰富文化、教育,食品安全等角度分析受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6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应涵盖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评价和后续维护全过程。在规划编制阶段主要有规划宣传、专家和当地群众意见收集、方案评审等三个方面内容。规划宣传是规划前期的重要工作,当地群众对规划目的的了解和支持程度是规划执行的前提。专家和当地群众意见收集有助于规划编制人员对规划区的现实和历史情况的全面掌握,这些意见有时会导致规划方案、方向、甚至是规划目标的改变。方案评审包括规划的合法性、合规性评审,与当地相关规划一致性评审,村民对工程项目的确认,(当地)专家评审等环节。

7制定保障机制

(1)政策。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明确规定规划实施的主体、客体、责任和义务。(2)技术。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施肥、用药配方,生产流程科学化,质量管理标准化,产品品种系列化等。(3)组织。管理机构有权威、构架完整,管理团队专业齐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4)管理。完善规划实施的激励措施。有疑问,先试点,后推行。积极开展规划实施评价,按规定修改和完善规划。灾情应急制度化。

8结语

农业规划论文篇3

关键词: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22

Analysis of Eco-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Basing on Post Modern Agricultural Theory

CHEN Shou-yue, WANG Li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tmodern agricultural, clearly and design relations between, and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Hebei Lyurun of Eco-agriculture park, target loc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esign and functional zoning in four aspects, expounds theory of the post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ark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sign research wor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post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1 研究理论

1.1 后现代农业

美国学者C.迪恩・弗罗伊登博格认为,后现代农业[1]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2]。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两者之间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还是内涵上的区别。后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后现代农业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注重农村的三生(生活、生态、生产)协调,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农业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如生产、娱乐、生态等[3]。

1.2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一般包括总体规划的项目设计。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依据园区立地条件,对给定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功能定位、项目建设、区划布局、基建完善、景观设计、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进行策划和总体安排,而项目设计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构思,并给出详细表达[3]。

1.3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来源

后现代农业以农业生态化作为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信息装备输入组织生产,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协调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优化品种组合,建立良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三大效益高度统一[4]。农业园区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在首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确保农业园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1.4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哲学基础

后现代农业要求推动“双赢”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约束性压力,严格保护生物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园区农业的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这与后现代农业中提倡的生态永续性理念不谋而合[5-7]。

1.5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后现代农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农业科技设备,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范畴中各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业园区设计过程中要在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8-9]。

2 研究区概况

园区位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腹地,靠近全国政治中心,处于华北经济中心双巨城中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以及京津城际交通线中心,是京津城际中心花园,华北和东北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的咽喉。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国际机场60 km,距天津滨海机场80 km,距天津港约80 km。园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廊坊南北,四通八达,市郊铁路,京山、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廊万路,京津高速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光明线近在咫尺。位置得天独厚,是成为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为园区农业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农业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

3.1 农业开发理念

在京津冀一体化组团发展背景下,立足京津大都市区的先天优势,以“服务首都、融入首都”为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产业兴园”为理念,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以“高效出产、享受生活、生态保护”为核心功能,推动园区多元化开发;园区的建设为建设“平原森林城市”任务,完善和优化廊坊市城市功能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创立一个工农有机结合的商业盈利新模式,实现绿润集团的使命与战略,打造“廊坊绿谷”和绿润集团“农林综合体”。

3.2 农业发展目标定位

综合园区区位独特性、水资源限制性、文化特殊性、环境约束性的特征,以及京津发展预测、区域内外农业现状以及开发的目的与理念,借助区域发展优势,将园区农业发展成为最具创新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最安全的优质彩色苗木精品研发生产供应中心、世界首个城乡一体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一流基于农业的综合生态休闲服务区[10]。

4 产业组织结构设计

农业产业框架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园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从而保证农业充分融入生态城总体产业发展大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分工合作体系,维护园区的生态平衡。

园区生态城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结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园区发展以下产业较为较妥当:

(1)基础产业:苗木驯化繁育、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鲜果种植、林下经济;

(2)主导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与农商服务、工厂化植物生产(花卉苗木);

(3)衍生产业:废弃物CPU②(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发酵池、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站等)。

坚持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作为生产标准,逐步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竞争力强的园区。

5 农业产业功能区划

5.1 总体功能分区

根据园区生态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确定“一环、五区”。一环:彩色大道内环线;主体建设区:农林科技展示区、都市花木体验区;配套建设区: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观光农业风情区、私家农庄休闲区、市民公共服务区。

5.2 重点项目建设

(1)彩色大道内环线围绕园区内环路两侧设计,以花期果期相交错的果树和流光溢彩的苗木、林果为要素,既是良好的防护屏障,又构成优美的外向型景观,也可沿环形道路,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和休憩等设施,突出文化主题和内涵及多个景点的连续性,并结合植物造型布置,开展赏花、采摘、摄影和自行车骑游活动等。

(2)农林科技展示区规划面积27.13 hm2。分为自然、农林、未来等三大主题板块,是园区景观、文化、服务、活动、高档设施、赢利和公益项目精品的聚集区。包括光伏温室、高档花卉温室、育苗温室、现代农林展示中心、苗木科技研发中心、管理服务培训中心、高档彩色苗木展示区、停车场。规划主题为展示高新农业科技,集锦现代缤纷园艺。

(3)都市花木体验区规划面积83 hm2。确保园区大规格苗木繁育主体地位,是园区景观建设重要组成,也是美丽乡村高档社区的门前花园。精品大规格苗木区、珍稀苗木种植区、林下经济示范区、苗木绿谷、都市花廊等。

(4)观光农业风情区规划面积23.4 hm2。依靠产业背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包括异域农业风情区(荷兰农园、法国农园、日本农园、韩国农园)、房车营地、树屋营地、拓展训练基地、阳光草场、农耕展览馆、草地婚礼、珍稀动物世界、休闲主题庄园(薰衣草庄园、海棠庄园、郁金香庄园)等,规划主题为汇聚欧亚精彩农园,展现海外乡村风情。

(5)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规划面积18.13 hm2。通过露地和设施相结合的栽培方式,采用灌溉微喷节水化、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果树栽培新技术进行设施管理,结合不同的季节,开展赏花和采摘项目。包括百草园、设施果树园。规划主题为展现果林缤纷精彩,品味城中果园风情。

(6)私家农庄休闲区规划面积27.3 hm2。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形成家庭农场承租、文化体验、休闲生活的魅力农场。包括人工湖、木屋别墅、水上餐厅、人工湖、大棚、菜园、停车场等。规划主题为体验家庭私有庄园、漫步低碳农林公园。

(7)市民公共服务区规划面积21 hm2。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为廊坊市民营造一处修身养性的农业公园性质的公共服务区,吸引人气,扩大园区的社会效益。规划包括都市彩色广场、农耕雕塑、人工造林示范区等。规划主题为鸾凤筑巢吸人气,和谐共建生态城。

6 结 论

后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永续型和综合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1]。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展示的窗口,其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后现代农业的理念与内涵,必将丰富完善区域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水平,以期为我国发展后现代农业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2] 陈成斌.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3-55.

[3] 曹仁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110-117.

[4] 林祥金.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3(7):76-80.

[5] 董慧.后现代农业是可能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24-127.

[6] 胡晓兵.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J].学术交流,2007,159(6):96-99.

[7] 王凌香,孙金福.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7):369-372.

[8] 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期刊,2004(1):221-229.

[9] 潘润泽,李春德,李俊峰,等.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61-63.

农业规划论文篇4

党的十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部署,探索中国休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助力相关企业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新农联盟、中国农村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等机构将联合举办“引爆休闲农业新时代论坛”, 此次论坛将于2015年9月8日-10日在北京昆泰嘉禾酒店举行。

此次论坛将围绕休闲农业,以发展趋势、政策透析、项目补贴、园区运营规划、经典案例、新媒体及活动营销、品牌打造等为主题对休闲农业深入分析及讲解,论坛还组织了系列活动,包括参观游学、交流座谈、项目推介等,真正实现资源整合、专家诊断、产业对接。

据了解,本次论坛嘉宾包括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负责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利群,台湾休闲农业品牌策划大师吴宏淼,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农学院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吕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战略合作部副部长、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李国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村社会学会副会长朱启臻,蓝海易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振环,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副总经理黄志友、洼里・乡居楼总经理杨德禄,新农联盟主席、“逸生活”创始人程世宏等数十位休闲农业领域专家和实战家。

与以往同类论坛相比,本次论坛有六大亮点:一、台湾生态农业品牌策划大师带我们一起走进台湾,领略台湾先进农业模式。二、“互联网+休闲农业”新一轮指尖营销教主,从PC、微信到活动策划一条龙式落地分享。三、国内生态休闲农业十强领军人物、实战专家、操盘手现场把脉,手把手倾授规划、运营、盈利“三点一线”式标准操作。四、农业部规划院、“三农”问题权威专家解读最新政策红利,拨开政策重重迷雾,助力新农人拿到政策补贴。五、业界100强成功经典案例现身说法,零距离分享成功经验。六、五湖四海百位休闲农业投资合伙人的集体盛宴,最有效地碰撞、最直接地对接。

据悉,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乡土栏目、央广网财经频道是本次论坛媒体支持伙伴。

农业规划论文篇5

关键词 村镇规划 农村区域发展 模块化教学

城乡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缩小我国城乡间发展差距,解决农村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教育部与1999年设立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主要是指在城乡差距越来越扩大的背景下,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人力、自然、社会、经济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该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农村地区的规划与设计,成为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由此,在建筑规划类专业中开设的村镇规划课程,被引入到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成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开设该专业的各类院校中,特别是财经类专业院校,由于缺少城乡规划类学科的支撑,无法很好的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财经类高校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如何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如何在现有教学体系下开展村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应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1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 1998年教育部为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荻设置的一个专业。根据相关专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表1),我国高校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校有32所,其中农业类院校15所,财经类院校7所,其他类院校10所。

由于各大高校增设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背景不同, 以及高校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存在差距, 各大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 设置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体系, 使得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在全国有不同的版本。

农业类院校依托其农学的深厚底蕴,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以西南地区某农业类大学为例,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在农学院中,与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等本科专业在同一学院。学校培养出来的农区发人才,农业种植基础知识扎实,成为不可多得的农村技术型人才。财经类院校的农区发专业多设置在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以华北地区某财经院校为例,该校农区发专业与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共同设立在经济学院,主干课程除财经类基础课程外,还有农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市场营销,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经济学基础较为扎实,主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

表1:全国开设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基本情况

根据搜狐网、新浪网等对全国高校专业的统计,并对数据进行验证,剔除错误数据

2村镇规划课程开设情况

村镇规划最早在各大高校以选修或必修课的形式作为城乡规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2008年我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以来,村镇规划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逐步得到重视,也是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型也体现了村镇规划与建设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在与城市、乡村、区域发展相关的专业中,均涉及村镇规划知识。对于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来说,村镇规划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乡村地区科学管理相对滞后的背景下,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实现农村地区综合管理的手段之一、村镇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及监督管理的过程。主要内容涉及我国村镇地区土地利用、资源开发、村镇体系规划、道路交通、居民点等诸多方面专项规划现实问题。

村镇规划课程本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又对建筑、规划的专业基础要求很高。因此,学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村镇规划课程的模式。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表2),除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外,有管理学类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代码:120302),城市管理(专业代码:120405),以及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代码:070503)三个专业涉及城乡规划类课程。城市管理专业在一些有特色的财经类高校中存在,而农学类高校多有地学背景专业。这两类专业的存在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村镇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村镇规划类的课程涉及一个系列的课程,前期应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基础课,在学习完村镇规划理论课后,应学习CAD或arcgis制图课程,最后,还应有一个农村实地调查的规划实践。在农学类高校或者有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专业师资较多,教师的经验较为丰富,这类课程日常教学均较好开展。而在财经类院校,由于缺少相关专业师资的支持,村镇规划类课程很难全面开展,仅设置村镇规划一门课,这就对该课程的讲授提出了挑战。面对不熟悉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的财经类学生,如何让其懂得村镇规划的核心内容,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表2:农村区域发展及与城乡规划相关专业列表

3模块化教学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课程体系介绍

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的具体情况为例,探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新疆财经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属于经济学院,课程以经济类核心课程和农村技术经济学课程为主。村镇规划课设置在大三下学期,2学分,周课时为2节。由于新疆财经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没有城市管理或城乡规划类专业,该课程师资较为缺乏。在乡村规划类课程中,仅设置村镇规划一门课程,既没有前期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也没有后期的村庄调查实践与制图方法课的学习。在2个学时的课程中,让以经济类课程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有一定难度。这要求在财经类高校中,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手段必须改革,不能照搬工科类和农学类高校的经验。

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教学体系。首先,从教材使用角度。村镇规划课程教材国内较少,多采用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金兆森老师主编的《村镇规划》一书作为教材。该教材按照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进行编排,每章内容中介绍关于建筑、交通、绿化、居住区的相关基础知识。该书适合已有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学生开展村镇规划学习。对于没有城乡规划基础的财经类学生来说,直接讲解村镇规划内容他们有些难以理解。国内教材中暂无能够替代该教材的书籍,因此,笔者仍旧使用该教材,只是在教学中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采取“先规划基础知识,后村镇规划教学”的模式调整整门课的课程大纲。

其次,从教学内容角度。笔者尝试将主要教学内容按模块切割,每个模块含理论讲解和实践作业两部分。整体分为9个小模块(表3),一共包含四个课后小作业和最后村庄调查实践作业。对于理论讲解,重点讲授城乡规划的核心理论和管理方法,并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法让学生加强掌握。对于每个实践环节,都会使用一到二个课时在课堂中亲自指导学生制图或社会调查方法,保障实践作业的有效性。通过理论学习加学生亲自实践体会的方式完成城乡划知识的传授。具体课程体系参见下表:

表3: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3.2改革效果

通过二轮授课实践,发现模块化教学在实践中是基本成功的,具有以下优点:

3.2.1改变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符合专业要求

财经类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规划类教师不足,相关专业缺少对其先修课程的教学支持,村镇规划课程新的教学内容既承担村镇规划相关知识的讲解,也承担了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将两者融入一门课程,是在现实条件下唯一可行办法,有利于财经类高校学生理解村镇规划的核心内容。

3.2.2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知识接受习惯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社会多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接受扁平化信息,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也更喜欢“短平快”的知识,因此,将整体教学分割为多个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是适应学生接受知识的一种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3.2.3适应专业实践性要求,教学过程管理得到加强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实践性,村镇规划课程模块化改革有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设置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之中,既提高学生对实践作业的重视程度,又加强了课程的过程管理,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

4总结

本文针对我国财经类高校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村镇规划课程师资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特点,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运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了财经类高校在缺少相关专业支持情况下如何开展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问题,同时能够适应学生知识接受习惯,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教学改革中仍有不足,例如,由于课程实践环节的增加,仅由一名老师负责该课程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也不符合实践环节师资最高不超过1:10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践环节指导学生的效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姜绍静,姜玉香.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村镇规划》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5).

[2] 时慧娜.浅谈高校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方案[J].大学教育,2013(9):58-59.

[3] 付翠莲,倪素红,李松.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79-82.

农业规划论文篇6

【摘要】 本文探讨了农村公共综合体在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景观规划问题,提出了农村公共综合体的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案,对具体的景观规划内容和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综合体

城市的建设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我时常梦想着我们如何生活、工作和娱乐,90%的公共建筑来自于这些梦想,而专业化的建筑设计仅占10%。对于农村的建设来说,这更是个难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农村聚居环境自然生态、农业与生产和生活建筑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分析,探究农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的目标和意义,寻求人与景观协调稳定关系及发展的一种新途径。

(一)农村景观模式规划

在农村的景观规划中,除了景观网络,还应包括景观体,景观体可以定义为景观要素的空间组合,这种真实组合可以构成空间生态系统。农村景观至少是一个三维立体景观空间,例如村落形态、农村建筑景观的空间配置、自然天际线韵律的掌握、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等等。

(二)农村整体景观意象与景观规划

所谓的农村景观意象,是指人们在对农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从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根据景观意象的形成来源和过程,将农村景观意象划分为原生景观意象和引致景观意象两大类。原生农村景观意象是通过对农村的亲身感知后获得的景观意象:而引致景观意象是通过一切媒介所获得的景观意象。

农村景观意象具有以下特征:

1、农村景观意象的个性化;2.农村景观意象的地方性;3.农村景观意象的社会性。

(三)农村景观功能与土地利用

农村景观功能区是乡村景观评价成果的综合反映。农村整体景观规划是在农村景观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景观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分析为核心,以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系统为支撑,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农村景观环境进行规划,确定农村景观的总体特征、格局和发展方向。农村景观规划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农村的景观类型、价值、人类活动的特征、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方式、问题解决的途径、未来的演变趋势等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归并后,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景观资源基础、人类活动特征、景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未来景观的发展方向,以及具有共同景观价值一功能特征的景观类型在空间上进行归并,形成景观区域的过程即为景观区划。依据农村景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参照农村可持续景观体系的原则,我们可将农村景观划分为农村景观保护区、景观整治区、景观恢复区和景观建设区四大区域。从这四大景观区域的划分,了解人类活动对景观的不合理利用程度以及景观区域存在的主导矛盾,同时认识到景观区域在农村景观中的价值功能所在。

(四)以聚落为核心的景观规划

以聚落为核心的景观规划,主要包括农村聚落景观意象、性质和功能规划、土地利用景观规划与景观平衡、聚落形态及扩展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与功能区规划、聚落体系与农村聚落风貌塑造、农村道路系统与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环境建设规划、景观区划与区域景观控制规划、自然景观灾害控制等规划内容。由于农村聚落的大小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景观环境不同,因此规划的需求也就处在不同的规划阶段。现阶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景观规划的实际内容和技术标准,坚持保护历史风貌优先原则,与自然景观环境相适宜的原则,合理、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因地制宜、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功能突出与协调发展原则,以及改善农村人类聚居环境原则,由此来实现农村聚落景观的高度协调性。

(五)农村村落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学、环境学、人类学等理论的支撑下,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对水、土地、空气、树木植被以及农田进行评估控制村落人口调整其发展规模,在对村落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的消耗与恢复之间达到生态平衡,以保证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吸取与借鉴国内外村庄建设的经验与总结,可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1、继承传统村落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环境的思维: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其基本在于重视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古人常常通过周密的考察,应用“风水”观,在村落选址、布局和房屋的建造中,把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体,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不轻易破坏自然景观,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这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国当代的农村建设的整体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村民对村庄建设与管理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观念,在人们心中形成节制与保护生态资源景观的意识,改善村镇中出现的混乱无序状态,改造村庄环境,恢复自然环境。中国传统生态村落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建造方法,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从文化或是生态的角度而言,对传统生态、可持续的设计方法的吸收与借鉴,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的节能,而且对于延续当地文化、习俗和认同感都是不可或缺的。

2、吸取国内外景观规划的先进理论与经验,乡村景观规划都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对于村镇的规划通过规划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领域的分析研究,综合考虑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对村落的规模、社区类型、村落空间以及交通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此外,通过结合先进的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理论与经验,重视村落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发展生态旅游、景观农业观光等产业,带动村落经济繁荣。利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先进、科学的起点,为新农村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

(六)村落人居环境设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措施,农村区域的生活、生产等活动内容,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分析。

交通体系:在农村地区,交通体系的规划应以人体尺度为标准来进行设计。根据科学依据,村落范围的直径通常不会超过1.5到2km,即每个人都能够在二十分钟内步行从一端到达另一端,或者驾驶汽车在五分钟内到达,通过公共小汽车可以到达稍远地方。村落内的道路系统鼓励以生态、健康的自行车或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解决机动车的污染、噪音以及交通问题,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人行道至少1.5m宽,在活动密集的公共区域应适当加宽。街道设计要结合树木植物,以改善空气

(上接第18页)

业与学校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在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下,企业一般都乐于接受学生实践。

3.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农业规划论文篇7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规划体系;规划架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伴着我国全面奔小康目标的深度推行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已经跨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发展规划问题和新的时论不迭的变换和更新。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生活在农村经济体制的人们还是占了我国人民生活的大部分,它不仅影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且还影响到了我国进一步的规划和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先富带动后富”政策,很大程度程度上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城乡二元化的弊病越来越大,社会分层严重,隐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和严重。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条件的现存问题

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分析,对于已经成型的城镇规划思路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村城镇系统的发展和规划。对于我国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规划分析,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很好的成功案例给予提示和参考,而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规划分析又迫在眉睫,提出一个能够适应我国现实状况的有相对独立的,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规划理论十分必要和重要。

1. 意义

从我国现实的大环境背景下可以看出,为了能够很快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提出村镇体系的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知道,农村和城市间的差异很多,比方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价值理念、人口结构、文化素质等。而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北京文化和特色,这样,如何将这些统一的进行规划,建立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变的尤为困难。

2. 现实状况

和城市规划相比较,我国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规划分析理论就显得严重的滞后和缺陷,村镇体系的规划分析不能照搬已经成型的城市规划发展道路,我国各个地域的城镇化进程程度和地域特征又各不相同,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村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二、理论分析

1. 基本概念

1.1 村镇体系

村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地区方位范围内,有相互之间的村庄和乡镇一起组合和整合并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它以聚落在一起的村庄和集镇作为节点,构成了相互依托的网络结构。按照我国现行的规划统筹方案,是从村庄到乡镇,再到县域,再到的城市的包含于关系,不同县域又根据人口的规模、地区范围、经济职能等将村庄和集镇进行分地域和分级,不同地域和不同级别的村庄和集镇又相互之间存在中十分紧密的联系。

1.2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的规划意义在于更好的协调各个地域人口、资源、经济等相互关系。通缩的讲,村镇体系的规划就是明确哪些村需要保留、哪些村需要迁建、哪些村需要合并、哪些村需要搬迁至中心村,可以明确每个村“一村一品”是什么特色,产业发展如何定位,是养殖、是特色种植、是商业、是工业、是交通运输业或是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提高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并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耕地增加、用地节约、布局优化、要素集聚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3 农村土地流转

按照我国土地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土地均属于国有性质,按照现实土地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可耕种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传统的土地流转的意思就是指土地的使用权变更或者土地的用途价值性质变更。对于土地流转和变更通常可采用土地承包、建设用集体征用等方法实现。

2. 基本理论思路

对于如何更好的将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的划分析做好,本文在理论建设时采用了很多的方法法,例如收集现有村镇体系规划的成功案例的资料,和国内外适用于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规划的先进理论,并且通过相互比较、系统分析、实地调查、数据模拟、取精华弃糟粕等方法,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理念,提出能够给予时展指导性意义规划分析理论。

在新时代的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下,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中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很好的将各个村庄之间、各个村庄和集镇之间、各个集镇和集镇之间的整体体系组织规划好,并将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各个影响因素和发展要素合理统筹,使其对乡镇城市化进城后的城乡发展提供帮助,协调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聚落的村庄和集镇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从上可以看出,为了使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下的村镇体系能够更好的进行规划,落实和很好的执行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是整个规划的重中之重和灵魂出发点。

3. 法律法规和政策影响

为了能够很好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我国在法律法规层面上也给了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例如对可耕土地资源的保护政策、对集体征用土地的相关补偿和限制政策,同时我国出台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农村土地因为村镇体系规划而流转变更的问题上,建设用地尽可能的不用可耕用地,并对已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村居民给以一定的经济政策补贴,这很大程度上给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的村镇体系规划带来了很好的接口和契机。另外我国还颁布了《镇规划标准》,在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的村镇的体系规划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三、内容框架

1. 内容依据

总的来说,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条件的村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框架的建设要本着以下依据和基本原则理念进行:承上启下、突出重点、整体统筹、有机协调、因地适宜、多项均衡、协商互益等。

这里面包括了对于现有规划的承接和下一次规划的预设和指引;科学的进行人口和资源用地之间关系的重点规划,科学的进行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点规划,科学的进行基础建设和公共措施建设之间关系的重点规划;同时做好城乡之间的接入口,落实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并对敏感的生态保护区进行科学的规划指引;最后协调好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组织方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不同集镇、不同村庄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将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的考虑完全,同时提出发展战略,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查找和探究,针对不可预知的或者无法考虑完全的问题尽量设置弹性的、可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的、多项均衡的、全面科学的制定规划。

2. 框架分类

2.1 区位规划方式

区位规划方法是指可以将所规划县域根据各个村镇的特色和地区差异,经过整合,分成不同社会功能的地区,例如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商业区位等。

这样的规划方法对于具有明显特征的适用地区,可以做到资源集中管理,并且在规划中能够很好的进行生态融合,可以将现有的村庄和集镇以生态元素的方式进行融合而不需要太大的改动,土地流转的过程也比较简单,涉及面小;但是这样的规划方法对于地区特征要素的依靠较大,例如将某地区规划为农业区位,就要要求该区域的土质条件、灌水或河流条件、农产品的运输、保存等。

2.2 区域空间结构方式

区域空间架构是以交通线作为依托的,集中发展一个中心村,然后通过交通线由点向面的辐射,逐步将发展重点向外扩散,这样做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点和线的空间配合衔接的很好。

2.3 区域经济扩散方式

区域经济模式,同区域空间建构相类似,不过它依托的是经济中心和经济特色发展线,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衔接村镇现有的经济体制,通过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村庄和集镇原有的经济类型和经营模式,同时也可以和区域空间架构相结合。

四、总结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村镇体系规划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现有的理论和结构框架都不能完全适应,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应当因地适宜,多种架构相结合,最终对目标村镇确立可持续性、建设性、最适宜的规划法案。

参考文献

[1] 穆冶.基于现时代背景下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嘉荫县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06)

[2] 张旺峰.基于农村土地流转视角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探讨-以临泽县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2):115-120

农业规划论文篇8

一、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城市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一)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市、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二)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自治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年至2015年,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市农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市政府审定和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市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市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自治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农委(农办)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市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二)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三)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市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四)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市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乡企局、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市农机办、市农综办、市教委、市交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发展计划处。

(二)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市社科院、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三)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农业规划论文篇9

西藏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和辅导员“依据组织发展目标,通过组织和个人两大基本路径,对辅导员行使工作职责所必需的价值、态度、技能、努力状况及工作绩效预期进行筹谋、构建和设定的活动及其过程”[1]。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有效稳定辅导员队伍,提升工作水平,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且对于学校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构建一支长期保持蓬勃活力的辅导员队伍,对于促进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校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缓解西藏高等农业辅导员职业压力

目前,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与西藏其他高校辅导员相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心理健康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莫名的焦虑、自卑、偏执、抑郁、情绪失调等”[2]。适度的职业压力会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但是过大的职业压力则会使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提升。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辅导员明确职业发展目的和职业前景,自觉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有效克服职业倦怠和缓解职业压力,树立辅导员的职业自信。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当前,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人员年龄结构偏低,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较短,一些辅导员把辅导员岗位当作进入高校的敲门砖和临时跳板,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据调查,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年龄在20~30岁的辅导员占总数的52%,从事辅导员工作不满5年(含5年)的占辅导员总数的72%。通过对辅导员职业愿景的调查发现,选择“坚持从事辅导员一线工作,努力提升专业技术职称,做一线专职辅导员”的人数不足辅导员总数的30%。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辅导员强化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意识,找到自身的职业定位,明确辅导员职业生涯目标,通过辅导员工作进行分阶段的规划,把握每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并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所确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程度

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职业化发展和专家化发展是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由于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辅导员构成主体是年轻教师,因此,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就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走上辅导员岗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1]在调查中发现,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进行评价时,选择“半专业”和“非专业”的人数占到辅导员总数的56%。可见,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意识不强。要提升西藏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辅导员明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辅导员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动态需求。

辅导员个体生涯的发展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群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辅导员明确职业方向,坚定职业信念,提升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与此同时,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对辅导员群体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辅导员职业美誉度和社会认同度,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适度流动,对辅导员整体素质提升和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各级组织及辅导员个体。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各级组织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除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自治区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及自治区级别的辅导员培训,还在校内开展了辅导员沙龙,并出台了辅导员职称晋升的特殊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辅导员的沟通交流和职业技能提升。但是,由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角色,使得辅导员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统一性,使得西藏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碎片化。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个体而言,大部分辅导员掌握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完善自我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调查也发现,有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辅导员只占到调查对象的45%,而在具有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调查对象中,完全实现或实现了大部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指定目标的人数占56%。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还很滞后,而且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还不是很顺畅。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辅导员这一特定职业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辅导员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还不成熟不完善,使得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缺乏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和宏观把握。二是辅导员人数少、工作量大,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特别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西藏高等农业院校专兼职辅导员共25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计5 560人,实际生师比为222.4:1。辅导员承担大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和党团建设、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工作,还需要承担学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教学科研任务和一些非本职的事务。据统计,在对辅导员学习状态的调查,有40%的辅导员选择了“事务性工作较多,没有学习研究的时间”这一选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地处西藏,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使得辅导员的身体和精力明显不足,也影响到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西藏高等农业院校所处的西藏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遵循。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地处西藏,是我国的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西藏社会存在着西藏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当前西藏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严峻,依然是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点领域,高校成为达赖分裂主义集团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接班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这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除了国家规定的辅导员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外,还应着力加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教育。这些都是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

第二,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限制因素。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以致力于西藏农牧业的发展、高原生态文明传承、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为办学使命,培养爱国敬业、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性和复合型人才。“组织的利益和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着自身的职业价值、待遇和发展机遇”,这就要求辅导员个体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根据组织目标的变化以及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定向和职业定位,应将辅导员个体职业发展目标与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组织发展目标相结合,进而在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来实现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农业规划论文篇10

【关键词】农业院校;学生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普遍认可,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从幼儿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是近年来才引入的。因此,目前我国还并未有一套适用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方案。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现阶段已由“照搬西化”慢慢向“本土化”转变。但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专业针对性不足,并无专用的农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

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应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和本土性的特征。很显然,一本“广泛应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农业院校学生的需求,无法达到高质量教材的要求,专业针对性较弱。

2、非农业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在农业高校“水土不服”

目前,大多数“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农业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非农业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并未针对农业专业学生,造成学生定位不明确。第二部分为职业了解、就业政策、就业程序、面试技巧等。农业院校就业方向不同于其他院校,而一般教材中无法深入的有针对性的介绍就业方向、就业环境。因此,造成了学生对于教材的不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过于陈腐,往往是假、大、空,缺乏趣味。

二、农业院校学生特点

1、性格特点

农业高校与非农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农业院校学生较多来自农村,其大多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善良真诚,但同时存在着人际交往不主动、自卑心理较强、在新环境中易迷失的特点。

2、择业特点

农业高校毕业生与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中型公司的职业是排在前位,而选择到乡镇和县区民营单位以及生产性企业的很少;理想的就业地点为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几乎无人选择县城及乡镇。而这与现实是大大相反的,农业院校学生的发展在正是在农村、在基层。

3、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特点

由于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农学类专业的教育方向,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是缺乏了解的,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及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是知之甚少的,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长远的职业生涯定位是模糊不清的。

三、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设计方向

为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人才,一本适合于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的必不可少的。

1、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完善全面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编写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要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教材中应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理论内容,还应结合农业专业的就业择业特点,学生实例的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就业方向;加深自我探索、应用职业测评工具进行专业分析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分析专业就业领域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与缺点,结合专业就业所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测评科学可靠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为评估自我、了解环境、职业选择、有效行动、及时反馈。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后面四步的基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主要是指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认识与探索。目前,国外应用广泛的理论一下三种理论进行自我评估:(1)MBTI(梅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测量)。MBTI将人的知觉、判断和态度分为四个维度:内倾和外倾、感觉和知觉、思维和情感、判断和知觉。(2)霍兰德生涯理论。霍兰德理论提出了6种人格特质,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3)“职业锚”概念。职业锚将职业价值分为八种类型: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以上三种评估工具并不矛盾。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应用MBTI评估兴趣,霍兰德兴趣量表评估性格,“职业锚”概念评估价值观。

3、贴近社会、实例现实

职业生涯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人—职匹配的过程,除了正确的自我评估,正确的职业环境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应正确的给与当下行业发展趋势、职业特征和岗位性质,而非多年前的“老黄历”。在实例中,并非列举那些“不一般”的例子,将“一般人”的情况作为学生实例,贴近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

一本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不应只是一本上课只有老师讲还可以看得懂的书,它应该还具有读本的功能;当职业生涯中遇到疑惑,它可以当做一本工具书,为你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钟谷兰.等译.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李洋等译.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