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采购方案十篇

时间:2024-02-27 17:51:50

紧急采购方案

紧急采购方案篇1

[关键词]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系统设计;优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17

1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概述

11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内涵

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粮食能够完成运输、装卸、存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活动或功能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物流服务功能的有机整体。

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粮食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指挥系统对整个应急物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整个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主导者。②粮食应急物流中心系统:主要负责粮食物资的储备、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③粮食应急物流支撑系统:包括配送中心、运输部门和其他一些保证粮食物资能从物流中心顺利到达应急地点的各部门,该系统是整个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主干部分。④粮食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粮食应急物流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数据库等子系统。物流信息系统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建立专用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能满足应急救灾工作,对应急物流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2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

121采购系统

首先,由于灾害的持续性特点,要求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储备和救灾之用。应急物流中的粮食采购要求采购周期短,粮食物资的应急采购由于其应急性,但它对采购对象的质量等指标的要求并不会低于常规采购活动,因此要求采购的程序紧凑、简单,缩短采购时间,以保证受灾人民能吃上饭,解决温饱问题。其次,粮食应急采购是根据受灾地区的需求来采购的,往往会存在不确定性。粮食采购部门会根据时限要求筛选出较好的采购方案,并根据现有的库存制订出合理的采购计划,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提供应急所需粮食资源。最后,应急粮食采购要求在短期内采购大量的粮食。单一供应商往往难以满足完全供应的要求,通常由多个供应商同时供应。

122储存系统

粮食应急的储存包括库存粮食和采购的粮食。应急粮食的仓储主要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由于不同粮食的存储需要不同的环境,需要根据粮食的特性安排处理存放位置。如果要使配送快速高效,就要求粮食在存储过程中存放合理,便于装卸搬运,建立一个完善的仓储管理系统对应急粮食物资的数量、规格、品种、型号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该系统对应急粮食物资的储存、配货、发放等过程做出准确的信息反馈,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123运输系统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的需求具有突发性。如何将粮食从各个筹集地准确、快速地送到灾区是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紧迫性要求。应急物流对粮食的运输时间和速度要求较高,有关部门经常会开启一个“绿色通道”保证粮食在应急系统的运输畅通。

124配送系统

粮食从各个筹集地聚集在一个集中地。将集中地的粮食按照受灾区域对粮食的需求不同进行配送,是粮食应急物流重要的环节。这要求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根据数据库的数据作出一个配送决策。并按照决策和粮食的特性,调集合适的运输工具来进行配送。

2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

21粮食应急物流的节点选址设计

粮食应急物流节点选址设计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专家评估法:充分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在其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之后,对选址对象进行直观的综合分析研究。专家评估法中最常用的是因素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等。②精确法:是指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精确法中线性规划法和重心法是最常用的。③模拟计算法:是用逻辑关系和数学方法将实际问题表示出来,通过模拟计算及逻辑推理最终确定最佳的布局方案。④启发法:是指可以有助于减少求解平均时间的任何原理或概念,也可以是用启发法表示为指导问题迅速解决的经验原则。

22粮食应急物流的配送中心选址设计

当应急物资从各地聚集到受灾区,需要建立一些仓库来暂时存储物资和配送的中转站。虽说应急物流具有弱经济性,但是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假设只考虑成本最低,确定几个配送仓库选址只需要从中选取几个仓库作为配送中心。本文拟采用P-中值方法来进行建模选址,数学模型表述如下:

23粮食应急物流信息平台设计

粮食应急物流的信息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用于信息交换和辅助服务的平台,能够实现应急物流信息的电子化与数字化。并在基于Web的综合网络上进行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粮食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①运用Web Services技术和SOA架构,解决底层物流数据采集和集成的问题。②运用卫星定位和GIS、RFID技术进行粮食物流运输的定位与追踪,实现在运粮食的可视化。③运用网格技术保证物流信息的安全。

3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优化对策

31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采购优化

由于粮食供应商并不是唯一的,且采购时间要求紧迫,一般的物流采购方案不能满足应急物流采购的要求,所以必须建立一套紧凑、简单的采购程序来应对紧急状况和保证安全。在粮食应急物流中,采购主要通过社会采购、应急征用以及社会捐赠三种形式。粮食的采购必须依托市场,才能保证应急粮食的采购体系高速运行。首先,建立严格的采购标准以及供应商系统,将主要的粮食供应商输入系统进行管理,并对相关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和选择。其次,与合格的供应商签订紧急购销合同,为防止生产商、供应商出现意外情况不能保证供应时及时找到代替者,应建立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最后,扩展采购渠道、增加采购渠道的多样性,包括开辟海外采购渠道等。

32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输配送优化

我国应急物流配送环节存在衔接困难的问题。地方政府只是对自己管辖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基本情况了解,外部运输方式了解联系甚少,也缺乏应急演习。在灾难来临之后,难以及时做好运输工具的调集和协调工作,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和人员、资金浪费。在灾难发生时,选择何种运输工具来对应急物资进行运输,也是一大难题。由于信息传递的困难,难以对运输工具进行统一的管理,因此也无法得知各个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运输速度。这就导致在灾难发生后物资难以快速准确地从存储仓库送达受灾地区。粮食应急物流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输配送系统,有重点地将各种粮食进行归类,根据粮食配送的重要程度,制订运输配送计划,合理利用多种运输资源,根据运输工具的特点,使运输效率最大化。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配送系统进行规范化,并建立档案,保证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互相监督,提高配送反应速度。

33粮食应急物流指挥系统优化

政府在粮食应急物流的指挥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证粮食应急物流的顺利进行。平时做好粮食应急预测、预算,了解可能用到的应急粮食的生产、储备分布情况,选择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应急粮食采购的相关协议,及时定时地进行网络维护,防止其在事件发生时出现问题,制订应急预案并定时开展必要的演练等工作。在灾情发生时,根据相关的政策和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紧急调集调用各方资源、应急救援人员,快速组成一个具有实质性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进行应急粮食应急物流工作。

34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机制优化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有效提高有偿或无偿征用各类粮食物资,提高应急物流的效率,以保证救灾行动的顺利进行,建立用于应急保障的相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机制优化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保障机制。首先,建立粮食应急物流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在灾难发生时,政府有权有偿或无偿征用各种粮食等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物流顺利运行。其次,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完善的应急预案,在灾难发生后能做出快速反应、加快采购和调集应急物资和运输工具、做出准确的决策,从而缩短粮食物流的运输与配送时间。最后,建立粮食应急物流的财力保障机制,粮食应急物流存在弱经济性。一切机制都是以减少灾情和降低人员、财物损失为首要目标。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应在财政预算中设立突发事件专项资金用于紧急之用,保证粮食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

4结论

大多数突发性公共事件都离不开粮食应急物流。应急通信设备的及时准确能保证信息流顺利传递;救灾人员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救灾物资的伴随保障;物流的顺畅无阻能使灾区人民的生活更快更好地恢复。因此,做好救灾赈灾工作的重点建设工程是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及优化。粮食应急物流系统集成、整体优化理念,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现场救援的环节衔接流畅、物资保障要素高度集成、集约性能显著,也使应急作业效率大大地提高,并降低了应急物流成本。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知识,引进国外先进的设施设备,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到粮食应急物流的行动中,充分发挥粮食应急物流系统在抗灾救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庆峰,姚树天,杜续刚我国应急物流平台构建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2):51-52

[2]方静,陈建校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系统优化[J].现代物流,2008,30(8):75-78

紧急采购方案篇2

采购部主要职责

1、审核采购需求

2、决定合适的采购方式

3、分配、选择和维护潜在供应资源

4、负责供应商的调查和实地勘察,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5、采购合约与订单的起草,签发以及管理

6、根据采购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或进行后续跟踪

7、解决与供应商在合约上产生的分歧以及支付货款问题

采购经理的工作重点:

1、制定采购谈判的策略和方案并加以实施

2、处理质量问题,以及退货方案的实施

3、同公司内部其它各功能部门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4、对公司采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有益的宣传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良建议

5、运用一些战术性的方法如供应商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等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6、处理供应商的问讯,异议及要求

7、实施对新供应商的开发和扶植工程

8、此外,采购经理的工作常常能够体现出采购部门对整个公司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和真正价值所在

9、配合财务在整体上用的付款策略

一、材料采购工作情况

8份生产形势有所好转,采购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加上采购部人员的调整,以及电镀厂家的紧张,按单采购,对于有些材料的及时上有些影响。

8月份最头痛的事就是电镀了,价格提高了,还要自己接送,好话说了一大堆,还不能及时镀出来。

对于生产上的采购材料,除了客观原因(如资金延迟,采购任务下得急,供应商来不及交货等)之外,基本都能即使到位。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采购的各项工作,包括各项计划、方案,一直与生产部门紧密联系,切实满足订单的生产需求。

(2)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良好关系,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洽商,努力为公司争取了优惠条件,有效减少采购成本。

(3)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与供应商协商,支持公司生产,并有效的建立了几家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材料在采购回来后,跟财务部门沟通比较不及时,未能迅速后清晰的报帐,致使财务部工作量加大,减慢其部门工作效率。

(2)在付款方面还没有做到更好的协调方式,导致了个别供应商不满的情绪。

四、解决的办法

(1)对支付采购费用的情况做好记录。让采购部各项支付情况清晰明了并有据可寻。

(2)库存问题的处理,需要与物控部一起协调好。主动咨询,可一起完成采购成本与库存成本的权衡分析等,更加紧密联系两个部门。

(3)对于有计划外的交易出现,预算数额与实际操作的数额相差较大,则需要与物控部、销售部、生产部沟通好,尽可能完善采购计划及采购预算。

五、本部门的工作思路

紧急采购方案篇3

一是讲政治,注重维护大局。办公室各科室积极开展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精神学习活动,全办同志思想意识高度统一,逐步形成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优良风气和浓厚氛围,实现了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认识中促进落实,在落实中推动发展。

二是讲素质,坚持务实求新。各科室采取集中学习、交流体会等形式狠抓业务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全体工作人员凝心聚力,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讲奉献,勇于吃苦耐劳。办公室同志在工作任务集中、压力大的情况下,发扬连续作战的团队精神,化压力为动力,以苦为乐,表现出了很好的职业素质和很强的敬业精神。

四是讲秩序,推进廉洁高效。办公室分工细致,制度完善,职责到位,工作中注重效率,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结合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办公室适时开展了旨在提高业务能力的效能建设,办文、办会、办事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综合秘书工作:

工作:

法制工作:

信息工作:

应急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起草《中共海曙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与流动人流沟通、协调利益、团结互助的工作平台,成立了和谐促进会,加强和谐促进员队伍建设,并在鼓楼街道试点成功。

行政工作:

采购工作: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办公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的成绩与新形势下办公室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管理的规范与有序、信息的畅通与整合、效率与效益、求精与求美、用心与创新、忠诚与奉献等,都是办公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20xx年工作要求

20xx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实施我区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这一届政府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办公室要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扎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使我们的工作群众满意、基层满意、领导满意。

(一)主要工作任务

综合秘书工作要切实做好各项领导服务,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开拓思路。在忙碌的日常工作应付的同时,积极开拓思路,探索事务服务的客观规律,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浅层服务向深层服务转变、由传统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促进工作水平上新台阶。二是苦练内功。目前综合秘书科科室里新同志多,同时也意味着新生力量强,为工作的开拓创新奠定了较好的人才基础。在充分发挥同志们个体优势的同时,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大家得到锻炼与提高。要继续通过组织学习以及开展调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同志们的理论功底,进一步促使同志们熟悉区情,了解区情,使大家的思想水平和知识结构适应城区发展的需要。

工作一是夯实基础。构建以综治中心为基础,、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互相衔接、互相补充的基层工作网络。二是畅通渠道。继续探索完善制、陪访制等创新办法,提高办事效率,争取尽快实行联合接访制度。三是源头预防。继续抓好区重大工程项目维稳工作领导负责制的评估制,完善各级问题排查预警工作机制和定期通报分析制度,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臵机制,完善预防处臵方案,落实相关责任。四是协调联动。进一步取得区政法委、公安机关对维稳工作的领导与支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切实搞好涉法涉诉案件的调处,强化各类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的维稳工作,切实维护我区社会和政治稳定。

法制和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监督,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建设法治海曙。二是要积极配合全区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做好行政审批职能的梳理与公开。三是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督办,提高办理质量。四是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加强各类案件办理,特别是行政复议及行政裁决案件

信息工作一是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增强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全面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二是力争在6月底之前完成并运行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同时建设数字档案系统,拓展安监信息系统和计生管理信息系统。三是继续做好政务信息的报送,为上级政府以及本级政务决策提供服务。四是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对20xx年以来的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梳理,组织编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

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制订和修订区级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部门、街道、社区应急预案,报区政府备案。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切实提高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应急运行机制。规范应急工作程序,协调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臵、事件调查、事后评估和信息工作。排查和监管风险隐患,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臵,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加强各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若干专项应急演练。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一是要完善网络,掌握动态。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与沟通,建立定期的工作交流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动态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二是要统筹谋划,协调整合。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抓紧制订和完善有关涉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政策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逐项抓好落实。三是要督促检查,不断推进,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

行政后勤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确保岗位职责落实到位。二是要认真抓好车管中心的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完善,规范车管中心的运行。三是要加强和新食堂承包单位的联系和衔接,确保广大机关干部的用餐环境和用餐质量。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与海光物业及联合物业的沟通,力争在保洁、保卫等方面有新的提高。五是要热情大方、细致周到,进一步提升接待工作水平。

采购工作要继续推动政府采购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一是扩大采购范围。将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延伸到公安监控系统、公务卡银行、统发工资银行、国库集支付银行、国有资产清查中介服务机构、公务车拍卖权等几个项目。二是规范采购程序。大力抓好规范化建设,规范和完善采购程序,继续充实和完善首问负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外服务承诺制度、内部沟通制度、服务公开制度等管理制度。

(二)相关工作要求

紧急采购方案篇4

一、工作任务

按照“依法依规、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完善机制、合理应对”的原则,以及物资保障组职责任务,部门联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落实应急物资保障工作。

二、组织领导

物资保障组由区工信局牵头,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研究解决物资保障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全面掌握物资保障工作综合情况,确保应急物资保障到位。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职责分工

1.工信局。负责统筹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根据区卫健局提供的防控物资需求清单,向市工信局及省工信厅申请调拨应急防控物资;了解调度省内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情况,协调采购我区应急物资;全面掌握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综合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应急物资采购,运输、储备,资金准备等工作;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保障措,跟踪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总整理情况,向区政府反馈保障信息;承担区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区卫健局。负责调度全区应急物资需求动态,并及时向省、市卫健委提出申请;负责物资采、运、资金申请及到位物资调配。

3.区财政局。负责安排落实防控应急物资(含仪器设备)紧急生产、采购(进口)、储备物资等专项资金。

4.区发改局。负责指导市场价格监测,稳定物价。

5.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保障应急防控物资(含仪器设备)采购(进口)、储备物资等工作的运输保障工作。

6.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查处违规经营应急防控物资行为,监测应急药品及医疗防护物资的市场动态,查处违规生产,维护市场秩序。

7.区商务局。负责监测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和卫生清洁用品的市场动态及供给保障工作;组织协调境外采购有关事宜。

8.铁路。负责配合做好涉及铁路货物相关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物资保障工作对全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具体保障措施,全力保障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强化责任落实

各成员单位要紧密围绕物资保障工作,结合各自任务分工,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落实责任到人,采取有力措施,统筹谋划,做好各项工作。

(三)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物资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各单位要紧密配合,横向主动加强对接联系,把各项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物资保障工作高效开展。

紧急采购方案篇5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 动员 专用技术装备资产 响应机制

执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冰雪灾害、维稳处突、公共卫生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唯有将人的因素与资产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生成战斗力、保障力和救援能力。军事行动快速动员中,资产快速而及时的响应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而专用技术资产因其专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储备和使用成本高,平时使用有限,不可能大量生产,但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又不可或缺,这就决定了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中如何实现资产快速而及时的响应非常必要。

一、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快速响应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前提

(一)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各类专用技术装备资产

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想打赢现代战争,那是痴人说梦。同样,要想赢得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成功,部队也必须得到先进装备。只不过,这里的装备更多地是指专用技术装备,即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用途,技术含量高的装备资产。

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受到救灾部队和其他救灾队伍尽心尽力,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及时配备和有效使用相应专用技术装备资产,有时候为救援被预制板压住的受灾人员,救援人员十根指头挖出血了,发挥的作用却有限,人还是难以救出。设想救援装备如果再多一些,再先进一些,便能赢得更多的时间,抢救更多的生命,减少更多的损失。血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在发生突发事件,需要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光靠人的体能是远远不够的,执行任务的军队需要大量的、能发挥人力和简易工具所不能发挥作用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譬如在抗震救灾行动中需要生命探测仪、吊装机、切割机;在治理震后堰塞湖过程需要大型挖掘机;在抗击冰雪灾害中需要特殊的铲冰车、户外作业特殊保护装置;在抗洪抢险中需要冲锋舟、大型推土机以及加固工程设施的特殊装备;军队执行维护稳定任务时往往需要配备盾牌、警棍等装备;防疫部队要有特别的防毒面具和防毒服和检疫消洗设备;森林灭火行动要配备专业的灭火装备。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到人员和资产的机动和运输,直升机甚至大型运输直升机更是不可或缺。总之,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配备各类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装备资产。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建设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快速响应机制

军事行动动员中的资产快速响应机制指的是各级政府以及具体的动员管理协调部门或直接提供资产的社会主体,在军事行动动员准备和动员实施过程中,对军队资产保障信号的收集、资产的储备、采购、运输和供应等机制。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决定了必须着力建设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快速响应机制。突发事件种类多样、行动特殊,需要加强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储备,并搞好训练使用工作;突发事件往往危害大,影响面广,需要快速反应以争取主动;突发事件往往情势危机,情况复杂,需要事先周密计划,制定和完善预案;突发事件中所动用装备资产数量大,种类多,需求急,而且可能损坏严重、消耗量巨大,所以必须完善法规,搞好补偿。而这一切工作即可纳入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中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快速相应机制建设中。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准备阶段资产响应机制建设

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中资产响应机制应该从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需求提出、资产储备、生产、研发、采购、军地协调指挥等方面加以构建,并构建法律制度提供强制力和保障力。本文主要从动员准备阶段的资产响应机制、动员实施阶段的资产响应机制和配套措施三方面的建设着手探讨。动员准备阶段应重点做好提出资产需求、组建专业部队并强化训练、建立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储备机制、进行资产潜力调查和制定资产响应预案等工作,具体从如下几方面建设。

(一)军队能快速准确提出资产需求

在动员准备阶段,军队应及时提出装备资产需求,这是部队获取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所需要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军事行动动员的牵引所在,军队一定要将此职责任务主动履行好。军队在提资产需求时,要注意目前军事部门的后勤、装备统计指标自成体系,与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不相容,因而要作好军队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统一和衔接工作,以利于下一步动员活动的顺利展开。

(二)建立专业技术部队,装备并训练使用专用技术装备

装备资产是死的,必须要与人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而人与资产的结合也并不是短时期内、不需要学习和训练就能产生战斗力、保障力和救援能力的,因而应根据可能遇到的多种安全威胁,有针对性地组建专业技术部队,如专门的医疗救援部队、森林灭火部队、公共卫生防疫部队、维稳处突部队、生化和核泄露处置部队等,并为承担任务部队配备精良的专用技术制式装备。同时强化各种专业技术装备资产使用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三)建立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储备机制

突发事件往往瞬间突然爆发,情势危机,对装备资产的需求急迫,一旦事发必须迅速将储备的装备资产投入使用,因此建立科学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储备机制是动员准备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应建立部队储备库、地方政府集中性储备库,并敦促生产厂家维持核定的储备定额。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专用技术装备一般情况下用来装备部队执行特定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队伍,譬如抗震救灾专业技术部队、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疫部队等。这些部队在平时训练中就运用了相当数量的专用技术装备,应在专业技术部队驻地基地或仓库建立相应类别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储备库,以备动员伊始即迅速装备部队,奔赴突发事件现场。

省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储备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特别是灾害频发地域、化学工厂、边境地区、重要河流、重要物资仓库区域,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储备。

与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储备相呼应,还应要求生产相应类别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厂家维持储备定额。由生产厂家储备装备是比较节省成本的做法。市场需求增加时,企业可迅速接收信息,快速灵活地扩大生产,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迅速开工生产即可及时补充储备至定额水平。对于厂家按要求维持储备定额所造成的利益损失,国家应通过多种方式给予经济上的补偿。

(四)依托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提升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研发能力、扩产转产能力

一是加大力度研制先进的专用技术装备。目前我国一些专用技术装备的科研生产能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现实需要与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还非常突出。二是建立专用技术装备制造厂家名录,保持生产、扩产和转产能力。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军队应加强与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合作,依托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整合各类装备制造行业的力量进行;及时了解相关专用技术装备研发、生产方面的国民经济潜力信息;将专用技术装备制造厂家名单纳入管理范围,对其进行动态监控,考察其是否正常生产设定种类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扩大生产能力的相应机制是否顺畅、落实。

(五)制定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中装备资产响应预案

全面、周密的装备应急动员预案是快速、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依据和关键。针对资产供应保障的组织指挥、需求预测、生产配送、运输调度、军地协同等关键环节,制定单项预案和综合预案,力求使非战争军事行动专用装备资产保障预案科学、可行、可靠,确保在紧急条件下急而不乱,处置得当。并组织部队、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以及其他相关动员主体进行经常性的资产响应预案演练,针对预案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充实和调整预案。

三、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实施阶段资产响应机制建设

进入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实施阶段,应迅速启动资产响应预案,及时开展包括储备调用、进行紧急采购、企业转扩产、征收征用资产等在内的各项工作。

(一)启动应急机制

军队和地方应急机构、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根据军事行动的任务性质、规模范围和环境条件等,各自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保障机制,迅速转入紧急状态;进行全员发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做好组织筹划、采购实施、配送保障和后续服务准备。

(二)调用储备资产

启动应急机制后,军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首先要动用储备资产,即迅速从政府的储备库和军队的基地、仓库紧急调用相应专用技术装备资产。受领任务后,国防动员系统和军队后勤系统应能够迅速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综合运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筑直通任务区的立体运输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把人员、物资、装备输送到位。这要求具有立体的机动投送能力和快速反映的指挥协调机制。

(三)组织紧急采购进行保障

政府和军队的储备仓库中储备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一般只能满足很短时期内救援队伍等对装备资产的需求,要稳定而不间断地保障装备资产,必须组织紧急采购。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模式下,突发事件应急采购保障更多采用供应商直达保障和第三方物流保障。

1.供应商直达保障,这是指军队资产采购机构督促供应商按照协定将货物直接送达突发事件现场的一种采购保障方式,这种采购保障方式不需要第三方介入,因而可以减少资产流通环节,缩短保障时间,减少资产损耗,节省运力和费用。采用供应商直达采购保障,军队需要掌握供应商应急生产情况,并把好组织物资验收关。

2.第三方物流保障,这是指军队资产采购机构在确定供应商后,选定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资产的提货、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的一种采购保障方式。这种方式可充分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优势,迅速保障部队对装备资产的需求,也能降低物流成本。此类采购保障方式着重在选择好第三方物流保障企业和达成物流保障协议。

(四)企业进行扩产、转产,开足马力生产专用技术装备

大型突发事件对装备资产的占用和消耗量大,除调用各类储备外,需要迅速组织生产。政府应急办和经动办等机构根据军队需求,迅速及时采取措施,将动员准备阶段的装备生产厂家的扩产转产潜力动员起来,利用增加工人工作时间、启封储备生产线、采购新的生产线等措施,开足马力生产装备。

(五)资产的征收征用

突发事件发生的非常时期,在紧急调用储备资产,加大装备资产生产力度的同时,往往需要就地就近征收或征用装备资产,将属于公民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的专用技术装备资产的控制权转移到政府和军队掌控中。为加强资产征收征用的有效性,可依托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征收征用工作。如对车辆的征收征用,依托交通管理局收效较大。征收征用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性地使用了公民的私有财产,因而应该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以使资产所有者拥有的权利和其义务大致平衡。

四、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中资产快速响应的配套机制建设

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除做好动员准备和动员实施中的资产响应工作外,还需要在国防动员机制和应急机制的指挥协同能力建设、动员法律制度建设、资产征收征用补偿、资产可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加大建设力度。

(一)建立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协同机制,提升动员指挥协调能力

在历次应对包括重大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国防动员机制和国家防灾救灾机制都不同程度地启动和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国防动员机制并没有与其他危机管理机制进行协同建设和使用,这影响到应急动员功能的正常发挥。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加紧构建军地联合的应急应战综合指挥体制,进一步细化军队后勤人员参与地方应急指挥机构的实施办法,精心选派熟悉情况、综合素质过硬的指挥人员,配合地方共同制定应急处突、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行动和保障方案,联合组织开展实案化训练演练,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合署办公、走访互动等工作制度,实现非战争军事后勤行动组织指挥与地方应急指挥的紧密衔接。

(二)完善动员法律制度建设

制定动员法律法规,要能为突发事件中各方行动主体(包括部队、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供应商、动员中被征收征用资产的单位和个人等)既提供强制约束力又提供保障力。以应急时期工厂加班加点赶制应急动员装备资产为例,一方面需要制定法律强制和规范对应急资产的生产运作,保障应急资产需要,换句话说,应使制造应急装备资产成为公民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种责任通过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另一方面,对在应急活动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员工以及承担生产任务的厂家,在经济上给予补偿和奖励,在精神上予以褒扬,也应通过法律明确和稳定下来。

制定动员法律法规,还要实现现行国防动员体制与国家应急体制的统筹融合。

(三)主动采取措施,保障多样化军事行动中相关动员对象的经济利益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保护个人和单位在市场中合法追逐其利益,而在多样化军事行动动员过程中,往往对公民和企业提出有可能影响其经济利益的要求,如要求企业平时封存军品生产线保留生产能力、转产生产军品等,使企业的正常经营盈利活动中断或减少;还有可能在非常时期征收征用公民或企业的资产,凡此种种情况,国家均应依法给予相应补偿和赔偿,实现动员对象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均衡。对于依托其建成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厂家和商家,政府不但要投入初始建设费用,还要陆续对这类厂家和商家维护动员保障能力所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进行评估,依法通过减免税费、多给订单等多种渠道给予经济补偿。

(四)对动员实行信息化和资产可视化管理

军事行动动员中既涉及到国民经济潜力调查、预案演练、资产储备、运送等多个环节,又涉及到军队、政府部门和供应商等主体,资产的响应保障相当复杂。必须对动员过程和资产响应实行信息化和可视化管理。既需要搭建“需求实时可知、资源实时可视、调拨实时可控”的三军联勤保障的信息化互动平台;又需要加紧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加紧推进军队后勤保障信息系统与国防动员系统的衔接与协调。

参考文献:

[1]王进良江河王尊榜.《军地一体军用物资应急采购保障方式研究》.《物资采购与物流》,2008年.第12期

[2]张哲 周东明 蒋义文.《构建基于能力的装备应急动员体系》.《军事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紧急采购方案篇6

(一)编制目的

加强粮食安全工作,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浙江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粮食应急状态下,对原粮及成品粮(含食用油,下同)采购、调拨、加工、运输、供应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行动。

(四)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据不同等级的粮食应急处置要求,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在本级粮食事权范围内,负责本地区粮食安全应急处置。

2、强化意识,预防为主。提高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加强粮食市场的跟踪监测,出现前兆及时预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防患于未然。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出现粮食应急状态时能够立即响应,迅速采取各项调控措施,在短期内制止粮食抢购风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

4、依法规范,权责一致。坚持依法行政,妥善处理应急措施与常规管理的关系。参与应急处置的单位和人员,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行使权力;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单位和人员应视情临机决断,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5、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证全市人民“有饭吃、吃饱饭”作为粮食安全应急处置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粮食应急保障工作。

二、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根据应急处置行动需要,市粮食安全工作协调小组转为市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物价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农发行*分行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市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市发展改革委分管粮食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办公室成员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

(二)市应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

1、市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负责本预案的启动或终止。

(2)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市本级和全市粮食安全应急处置行动。

(3)及时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事态发展变化情况。

(4)本预案启动后,粮食应急状态升级或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经市政府同意,报请省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指挥部)进行调控。

2、成员单位职责:

(1)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物价局):负责粮食行情的分析、购销预警信息的和应急粮源、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等相关应急措施的落实;负责粮食市场调控和供应工作,以及粮食的储备和调配;会同市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全市粮食产、销、调计划的制订;负责粮食价格监测、信息和监督检查工作,向市政府提出采取价格调控和干预措施的建议;承担市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市公安局:负责应急处置行动中粮库和粮食调运的安全保卫,维护粮食应急供应现场秩序和社会治安。

(3)市民政局:及时通报灾情,确定救济对象,组织应急救济粮的发放工作。

(4)市财政局:做好粮食应急供应经费的保障工作。

(5)市交通局:负责粮食应急运输车辆、船舶的保障和协调工作。

(6)市农业局:负责提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规模、作物、品种、布局计划及具体措施。

(7)市统计局:负责与粮食安全应急处置相关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统计监测工作。

(8)市工商局:负责对粮食经营活动中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粮食销售活动中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9)市质监局:负责粮食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10)市卫生局:负责对粮食加工、销售以及成品粮储存中的卫生监督检查。

(11)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新闻工作。

(12)农发行*分行:负责落实应急粮食采购资金贷款。

(三)县(市、区)粮食安全应急指挥机构

各县(市、区)政府根据粮食安全应急处置行动需要,比照市应急指挥部的构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安全应急处置行动,建立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和粮食应急防范处理责任制。及时上报信息,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粮食应急处置行动正常有序进行。在本县(市、区)内出现粮食应急状态时,首先启动县(市、区)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市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启动时,须按照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完成各项应急处置任务。

三、事件分级

依据《浙江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规定,粮食应急状态分为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个等级。

(一)Ⅰ级(特别重大)粮食应急状态

全省出现粮食应急状态,以及超过省政府处置能力和国务院认为需要按照部级粮食应急状态来对待的情况。

(二)Ⅱ级(重大)粮食应急状态

在全省较大范围或省会等大中城市出现粮食应急状态,以及省政府认为需要按照省级粮食应急状态来对待的情况。

(三)Ⅲ级(较大)粮食应急状态

本市行政区域内两个以上县出现粮食应急状态,以及市政府认为需要按照市级粮食应急状态来对待的情况。

(四)Ⅳ级(一般)粮食应急状态

县行政区域内两个以上乡镇出现粮食应急状态,以及县级政府认为需要按照县级粮食应急状态来对待的情况。

四、预警监测

(一)市场监测

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物价局)负责建立全市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随时掌握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收集、分析、报告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库存、流通、价格、质量等信息,为制定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措施提供依据。设立粮食零售价格“安全警戒线”,保持市场粮食销售价格的相对稳定,当监测到粮食价格波动逼近“安全警戒线”时,及时报告,发出预警信号。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实时监测,特别是要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跟踪监测,出现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二)信息报告

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物价局)建立粮食市场异常波动应急报告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市、区)粮食、价格等行政主管部门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及时逐级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1)发生洪水、地震以及其他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的。

(2)发生重大传染性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公众恐慌,造成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的。

(3)粮食价格波动逼近或超过“安全警戒线”。

(4)其他引发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

五、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程序

出现粮食市场异常波动时,有关县(市、区)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立即进行研究分析,指导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确认出现Ⅳ级粮食应急状态时,立即启动县(市、区)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应急处理,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或应急状态升级,由县(市、区)政府提请市应急指挥部进行调控。接到紧急报告后,市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分析有关情况,并做出评估和判断,确认事件等级,立即启动市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迅速做出应急响应。

(二)I级、Ⅱ级应急响应

出现I级、Ⅱ级粮食应急状态时,市、县(市、区)政府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市级、县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服从省指挥部的统一决策和调度,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职责迅速落实省指挥部确定的应急措施。

1、进入I级、Ⅱ级粮食应急状态后,24小时监测本地区粮食市场动态,重大情况要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至省指挥部办公室。

2、市、县(市、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做好粮食调配、加工和供应工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3、迅速执行省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

(三)Ⅲ级、Ⅳ级应急响应

1、预案启动

出现Ⅲ粮食应急状态时,市应急指挥部必须立即向市政府上报有关情况(最迟不超过2小时),负责启动本预案,对应急处置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必须24小时值班,及时记录并报告有关情况。出现Ⅳ粮食应急状态时,由县(市、区)启动本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

2、应急处置

本预案启动后,市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市粮食安全应急处置行动,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迅速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1)根据市应急指挥部的部署,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向市粮食收储公司下达动用成品粮、周转粮或市级储备粮出库通知书,向定点加工企业、定点供应粮店下达应急加工和应急供应通知书。及时拟定上报重点运输计划,有关部门合理安排运输,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将粮食调拨到位。

(2)在粮食应急状态下,如本级地方储备粮仍不能满足应急供应,确需动用省级储备粮进行调控的,由市发展改革委向市政府提出方案,报省政府批准。

(3)经市政府批准,市应急指挥部依法统一紧急征用粮食经营者的粮食、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并给予合理补偿。有关单位及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4)若预计出现粮食断供时,市应急指挥部报经市政府批准,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居民凭户籍或身份证,外来流动人口凭暂住证,实行以人定量供应;农村缺粮人口,由村或社区核定,以人定量供应;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饮食业等团体购粮单位,根据需求量大小核定供应。各应急供应定点粮店必须严格执行市政府统一规定的销售价格和供应办法。

(5)县(市、区)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接到市应急指挥部通知后,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迅速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服从统一调度。

(6)根据粮食应急状态发展情况,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新闻单位及时、准确、统一相关新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供求和消费,缓和社会紧张心理。

(7)粮食应急状态消除后,各级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终止本级粮食安全应急响应,恢复正常秩序。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粮食储备

1、落实周转粮库存制度。全市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周转粮库存规模,各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周转粮库存中适当安排成品粮储存。为确保周转粮库存落实到位,农发行*分行要及时安排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落实储存费用和利息补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市区周转粮、成品粮储存和粮食应急“三落实”的有关费用补贴。

2、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管理。要严格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储备粮油管理的政策规定,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确保当地政府掌握必要的应急调控资源。

3、培育发展粮食市场。市本级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抓紧规划,整合资产,建设以粮食仓储、批发、加工和信息“四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稳定和发展粮食产销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粮食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粮源基地,弥补市内粮食缺口。

4、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加强对粮食流通的管理,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许可、最低库存、出库粮食质量检验和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监督检查。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坚决取缔无照和超经营范围经营粮食,严厉打击在市场价格波动期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正常供应的行为,制止以次充好、掺杂使假,防止价格欺诈,实行公平交易,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二)粮食应急保障系统

1、建设粮食应急加工网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靠近重点销售地区、交通便利、设施较好的粮油加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指定企业,承担应急粮食的加工任务。

2、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根据城镇居民、当地驻军和城乡救济的需要,各地要选择并认定一批信誉良好的粮食零售网点、军供网点和连锁超市、商场及其他粮食零售企业,委托其承担应急粮食供应任务。原则上一个乡镇(街道)要有一至二个应急供应点。

3、确保应急粮食运输畅通。根据粮食储备、加工设施、供应网点的布局,各地要提前确定好粮食运输线路、储存地点、运输工具等,进入粮食应急状态后,对应急粮食要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运输。

4、市、县(市、区)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指定应急加工和供应企业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随时掌握这些企业的动态。应急加工和供应指定企业名单,报省和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市、县(市、区)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启动后,本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应急加工和供应企业必须服从统一安排和调度,保证应急粮食的优先加工和及时供应。

5、应急设施建设和维护。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城市及其重点地区粮食加工、供应和储运等应急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确保应急工作的需要。

6、完善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要建立一定数量的粮油信息监测点,加强粮食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应急情况发生时,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对粮食价格动态的实时监测,分析原因,科学预测市场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各地要加强对本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并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演练,保障各项应急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七、后期处置

(一)评估和改进

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对应急处置行动的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本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各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

(二)应急经费和清算

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对应急动用地方储备粮发生的价差、贷款利息和费用开支进行审核后,及时进行清算。对应急动用的地方储备粮占用的贷款,由农发行*分行会同粮食收储公司及时清算、收回贷款。

(三)应急能力恢复

根据应急状态下对粮食的需要和动用情况,及时采取促进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收购、向外采购等措施,补充地方粮食储备及商品周转库存,恢复应对粮食应急状态的能力。

(四)奖励和处罚

对参加粮食安全应急处置行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对违反本预案及其他有关规定,影响应急处置工作或者对粮食安全造成危害的,依法给予处罚。

八、附则

(一)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随着粮食安全形势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应会同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并报市政府批准。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报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紧急采购方案篇7

政府采购谈判方式一、竞争性谈判方式的适用性条款

竞争性谈判方式相对于招标方式有其明显特点,如采购过程中可以对采购要求包括实质性条款进行谈判、供应商有两次报价机会等。由于以往的规定中对竞争性谈判的约束条件较少或不明确,具体操作时具有很大灵活性,在实际工作中,较其他非招标方式应用更广泛。然而,同时也成为许多采购人放弃招标方式的理由。因此,竞争性谈判方式必须规范使用,防止滥用。

《政府采购法》第30条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本法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三)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四)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74号令对这四种适用情形的其中三种进行了限制性规定和补充说明。

(一)适用情形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出现此情形时,可以重新招标也可以经批准后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按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20xx年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xx]69号)规定,评审委员会要在采购项目招标失败时,出具招标文件是否存在不合理条款的论证意见。如招标文件存在不合理条款,应当修改招标文件后重新组织招标,即不能改变采购方式;当招标文件不存在不合理条款时,方能考虑使用竞争性谈判方式或其他采购方式。因此,74号令第28条的规定符合此情形,如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还应当提交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招标公告的证明材料、对招标文件和招标过程是否有供应商质疑及质疑处理情况的说明、评标委员会或者3名以上评审专家出具的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的论证意见。

因此,笔者以为74号令中针对此适用情形的要求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采用招标方式采购出现以下任一情况:①没有供应商投标;②没有合格标的;③只有两家供应商投标;④评标后只有两家供应商合格。二是此情况的出现并非由于招标过程和招标文件的原因。

但是在此情形下,改变采购方式并不能解决导致招标失败的投标人数量问题。因此74号令第12条规定,除了公开公告,采购人和采购机构还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邀请不少于三家供应商参加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采购活动:一是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二是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分别书面推荐。同时,74号令第27条第2款规定,招标过程中提交投标文件或者经评审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供应商只有两家时,可以改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两家采购。相应的,对提交最后报价的供应商最少家数、候选成交供应商家数由三家下调为两家。当然,此情形下采用竞争性谈判也应符合74号令第28条规定。

(二)适用情形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此情形下使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一是利用谈判过程逐步明确采购项目的详细技术数据,完善采购需求;二是采购需求直接与市场供应能力匹配,采购需求设置更合理;三是节约采购人的采购准备时间,提高采购效率。《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提出的两阶段招标正是出于这个目的,74号令对此项表述没有进行补充和修改。

(三)适用情形三: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74号令对此类情形作了限制性表述:即这种时间上的紧迫性是非采购人所能预见的原因或者非采购人拖延造成的,这种规定在于限制采购人以时间紧急为借口规避招标。笔者以为,虽然74号令作出了限制,但适用情形三仍然是个软条款,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购单位和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否则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四)适用情形四: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74号令对此项内容表述为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将此种情形下的采购标的限定在艺术品、专利、专有技术和不能确定时间数量的服务项目范围内,即除此之外的工程、货物、服务均不得以价格总额不能确定为由选用竞争性谈判方式。

二、竞争性谈判方式的时间条款

《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规文件均未明确竞争性谈判方式的各关键时间节点,这使其在实际运用中成为一个缺乏约束、可以自由定义的大采购方式。对此,74号令作了更加细化的补充,其中,规定竞争性谈判方式的时间要求有:

(1)谈判文件自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2)澄清和修改截止时间为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前。例如首次响应文件截止日为20xx年1月16日(星期四),则澄清截止时间应为20xx年1月15日(星期三)。但如果澄清和修改可能影响响应文件的编制,自澄清和修改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即在时间管理上视为重新了一份新的谈判文件;

(3)采购机构应当在评审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将评审报告送采购人确认;

(4)采购人或者采购机构应当在成交供应商确定后2个工作日内公告成交结果,同时向成交供应商发出成交通知书;

(5)未成交供应商的保证金应当在成交通知书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退还,成交供应商的保证金应当在采购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退还。

上述规定中,第(1)(2)项规定也适用于询价采购方式,第(3)(4)(5)项规定适用于其他非招标方式。

三、竞争性谈判中的退出条款

74号令第34条规定:已提交响应文件的供应商,在提交最后报价之前,可以根据谈判情况退出谈判。采购人、采购机构应当退还退出谈判的供应商的保证金。

此规定很容易被认为不合理,如果允许供应商在最后报价前退出,很容易造成供应商家数不能满足最低要求,增加了谈判失败的风险,并给了少数供应商投机钻营的机会。笔者以为,对此条规定的理解关键在于区分可以退出谈判和可以根据谈判情况退出谈判的内涵。可以退出谈判是无条件的退出,供应商不需任何理由;可以根据谈判情况退出谈判则是有条件的退出。如果根据谈判情况,采购需求并没有超出谈判文件和供应商提交的相应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或根据谈判情况最终形成的新的采购需求没有超出供应商的能力范围,那么供应商的退出是违背诚信原则而不能被接受的,应视为在递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之后撤回响应文件,采购人和采购机构可以没收其保证金。

同时,74号令第33条第2款规定,谈判文件不能详细列明采购标的的技术、服务要求,需经谈判由供应商提供最终设计方案或解决方案的,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推荐3家以上供应商的设计方案或者解决方案,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价。74号令第34条的规定其实是为提交被推荐方案供应商以外的其他供应商提供了合理的退出机制,即对提交被推荐方案的供应商,要求其提交最后报价,而其他供应商视其自身情况可以作出两种选择,一是就被推荐方案进行最后报价,二是退出裁判。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使采购人在谈判中获得供应商提供的最佳方案,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其他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政府采购法》实施之后,财政部分别了18号令、74号令,使政府采购的法制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于集中采购机构来说,深刻理解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牢牢把握其原则、目标和宗旨,在采购项目中切实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充分履行集中采购机构的职能职责,实现公开、公平和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谈判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府采购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政府采购法》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未出台,《政府采购法》只是一个框架,对具体的采购行为,未做明确的规定。政府采购的范围涉及的贷物、工程和服务,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摊贩标管理办法》对工程类采购只字未提。这就将使县(区)一级政府采购执行中缺乏法律指导,具体操作中的范例作参考,工作难以把握改度。

(二)采购活动中评审专家作用不突出。要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必须建立技术专家库来解决评委的来源,由专家评委合理地评标,现县(区)一级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在招标中也能够按照《采购法》的要求充分尊重各位专家的意见,采购监督管机构和执行机构不干涉评标活动,由评审专家小组明确中标人,但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县(区)级采购规模较小,还主要集中在货物类,招标的工程和服务一般也比较简单,因此在公开招标中,可能的技术分析比较少,尤其是型号固定且有限的几种品牌。在评标中可由评审专家商讨的余地就非常小了。例如单一来源采购或询价采购,评审专家除了对各供应商的资质和贷物的真假质疑外,基本上不再需要提出技术性指导,聘请评审专家的意义就失去了。由于县(区)级地方财力紧张,临时预算较多,采购规模较小,询价次数较多,从经济意义上和效率上讲不可能每次询价都聘请专家来提供服务。

而《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实际操作中不能为1万元左右的底价采购,而聘请几个专家,况且聘请专家的成太高。

紧急采购方案篇8

第一条*是首都,是特大粮食销区,粮食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为保证特殊情况下的粮食(含食油,下同)有效供给,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确保首都粮食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以下简预案)。

第二条本市粮食应急供给工作实行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区县政府要建立粮食应急机制,切实承担起本区县应急供给的责任,市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预案明确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三条市储备粮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市粮食应急供给以市储备粮吞吐等经济调节手段为主,特殊情况下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第二章市场监测和预警

第四条市场监测。以市粮食局信息中心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78个网点的信息监测网络。监测网络的构成:(一)10个粮食批发市场。(二)18个区县粮食局(粮办室)。(三)10个粮油购销企业。(四)30个城区连锁店(或超市)。(五)10个加入本市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库的企业。

建立信息收集和制度。正常情况下,每周出一期《粮油信息》,每月出一期《粮油综合信息》,每季度举行一次粮油市场形势分析会。特殊时期,要加大监测力度,建立信息日报制度。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全国粮油信息网等其它途径,了解和掌握全国及国际市场信息。

第五条预警。当面粉、大米、食油等主要粮油品种或单一品种,在半个月内市场价格连续上涨,涨幅20%左右,市粮食局要密切关注动态,及时向市政府做出市场价格信息分析的报告,并做好各项应急供给准备工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时,市粮食局向市政府报警,请求启动预案:

(一)本市出现居民排队集中购粮,部分监测点出现主要粮食品种脱销断档。

(二)市场粮食供应紧张,主要粮油品种零售价格不正常涨幅达30%—50%。

(三)由于战争、病疫、自然灾害、国际封锁以及其它突发事件,造成本市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出现粮食供给危机。

第三章应急措施

第六条经市政府批准,本市进入粮食应急供应状态。

第七条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安定民心。

(一)以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名义,召开新闻会,或电视广播讲话,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政策、措施及市场监测的情况,防止信息误传、谣言误导引起社会恐慌。

(二)各区县要根据市政府应急安排的精神,通过街道、居委会做好宣传、稳定工作。

第八条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启动本预案后,应急指挥网络的联系电话全天24小时开通。各区县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粮油市场的监测,建立信息日报制度。加强对重点网点的监测,及时将粮油购销及库存情况报市指挥部。

第九条抛售储备成品粮油调控市场。

(一)全市指定4家粮食批发市场抛售。同时,全面启动承担应急零售供应的连锁企业网络及其配送中心向各零售网点配货,迅速扩大供货面。

(二)市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告,公布政府抛售储备成品粮油的时间、地点、品种、价格和承担抛售任务的企业名称等相关事项。

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在市储备粮油中安排成品粮油储备1050万公斤。

第十条增加本市零售企业货源渠道、扩大市场粮油投放量。

(一)动员本市零售企业,利用原有渠道加大粮源采购力度。

(二)区县分指挥部及时上报需要安排补充货源的计划,市指挥部从市储备成品粮油中安排调剂货源,并由区县分指挥部组织本区县承担应急供应的配送中心负责配送到各连锁网点。

(三)市指挥部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可直接通知跨区县的大中型连锁企业的商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到指定地点,拉运储备成品粮油,补充跨区县连锁企业的零售粮油货源,扩大市场粮油投放量。

第十一条扩大生产,增加市场粮食可供量。

(一)组织粮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并将产品及时投放市场,增加市场粮食可供量。本市列入应急范围的面粉加工厂9个,大米加工厂2个。按月开车24天计算,月可加工出成品粮6万吨。

(二)必要时动用原粮储备。采取委托加工的办法,由企业代加工储备粮,产品由政府安排投放市场。

第十二条采取多种方式协调组织外埠成品粮油货源。

(一)发挥市粮食局竞价交易平台和粮油购销企业资源库的作用,在*粮食网站公布品种、包装规格、价格、送达时间等要求,以网上竞价的方式,集中采购市场急需的小包装粮油品种。

(二)向市政府和国家粮食主管部门报告。请粮食产区帮助本市组织成品粮或部分品种的原粮货源。

第十三条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十四条如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稳定市场,采取全市统一限价、粮源统一分配,居民定量供应等其它必要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措施。

第四章预案的启动

第十五条当粮食市场出现波动,需要启动预案时,市粮食局向市政府提出启动预案、动用市储备粮和设立市粮食应急供给指挥部的请示。全市粮食应急工作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市指挥部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一)组成

指挥:市政府主管粮食工作的副市长。

成员:市商委、市计委、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发行、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交通委员会、粮食集团、本市两家粮油批发市场、本市两家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粮食局局长担任。

(二)职责

1.根据粮食市场形势判断粮食紧急状态,提请市政府决定实施和终止预案。

2.指挥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粮食应急工作。

3.审定和批准粮食应急供给方案。

4.下达应急供给指令,组织应急供给队伍。

5.全面了解和掌握应急供给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应急供给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6.随时向市政府和国务院及国务院有部门报告事态变化情况,落实市政府下达的指令。

(三)分工

指挥:负责全市粮食应急供给的全面指挥。下达应急指令、签署应急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衔接。

市商委、市计委:协助市领导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监测粮食市场信息和组织粮源。

市财政局:负责粮食风险基金调配。

市农发行:负责市应急储备粮油所需贷款的安排。

市工商局:负责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市物价局:负责监控市场粮食价格。

市交通委员会:负责安排必要的运力。

粮食集团:负责所属企业的粮油加工和销售工作。

粮油批发市场代表:负责本市场的粮油销售工作。

零售企业代表:负责本连锁店的粮油销售工作。

第十六条区县政府设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区县分指挥部由区县相关部门组成,一名副区长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本区县的粮食应急供给工作。主要职责:

(一)负责本区县粮食市场信息监测。

(二)负责本区县粮食零售网点的安排,形成供应保障网络。

(三)负责本区县粮食应急供给队伍的组织。

(四)负责本区县应急粮食的运输。

(五)完成市指挥部交派的各项任务。

紧急采购方案篇9

第一条粮食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为保证特殊情况下的粮食(含食油,下同)有效供给,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确保粮食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以下简预案)。

第二条县粮食应急供给工作实行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县政府要建立粮食应急机制,切实承担起本县应急供给的责任,县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预案明确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三条县县级储备粮是稳定县市场的重要物质基础。县粮食应急供给以县县级储备粮吞吐等经济调节手段为主,特殊情况下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第二章市场监测和预警

第四条市场监测。以县粮食局信息中心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县78个网点的信息监测网络。监测网络的构成:(一)10个粮食批发市场。(二)18个县粮食局(粮办室)。(三)10个粮油购销企业。(四)30个城连锁店(或超县)。(五)10个加入本县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库的企业。

建立信息收集和制度。正常情况下,每周出一期《粮油信息》,每月出一期《粮油综合信息》,每季度举行一次粮油市场形势分析会。特殊时期,要加大监测力度,建立信息日报制度。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全国粮油信息网等其它途径,了解和掌握全国及国际市场信息。

第五条预警。当面粉、大米、食油等主要粮油品种或单一品种,在半个月内市场价格连续上涨,涨幅20%左右,县粮食局要密切关注动态,及时向县政府做出市场价格信息分析的报告,并做好各项应急供给准备工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时,县粮食局向县政府报警,请求启动预案:

(一)本县出现居民排队集中购粮,部分监测点出现主要粮食品种脱销断档。

(二)市场粮食供应紧张,主要粮油品种零售价格不正常涨幅达30%一50%。

(三)由于战争、病疫、自然灾害、国际封锁以及其它突发事件,造成本县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出现粮食供给危机。

第三章应急措施

第六条经县政府批准,本县进入粮食应急供应状态。

第七条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安定民心。

(一)以县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名义,召开新闻会,或电视广播讲话,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政策、措施及市场监测的情况,防止信息误传、谣言误导引起社会恐慌。

(二)各县要根据县政府应急安排的精神,通过街道、居委会做好宣传、稳定工作。

第八条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启动本预案后,应急指挥网络的联系电话全天24小时开通。各县要加强对本行政域内粮油市场的监测,建立信息日报制度。加强对重点网点的监测,及时将粮油购销及库存情况报县指挥部。

第九条抛售储备成品粮油调控市场。

(一)全县指定4家粮食批发市场抛售。同时,全面启动承担应急零售供应的连锁企业网络及其配送中心向各零售网点配货,迅速扩大供货面。

(二)县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告,公布政府抛售储备成品粮油的时间、地点、品种、价格和承担抛售任务的企业名称等相关事项。

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在县县级储备粮油中安排成品粮油储备1050万公斤。

第十条增加本县零售企业货源渠道、扩大市场粮油投放量。

(一)动员本县零售企业,利用原有渠道加大粮源采购力度。

(二)县分指挥部及时上报需要安排补充货源的计划,县指挥部从县储备成品粮油中安排调剂货源,并由县分指挥部组织本县承担应急供应的配送中心负责配送到各连锁网点。

(三)县指挥部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可直接通知跨县的大中型连锁企业的商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到指定地点,拉运储备成品粮油,补充跨县连锁企业的零售粮油货源,扩大市场粮油投放量。

第十一条扩大生产,增加市场粮食可供量。

(一)组织粮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并将产品及时投放市场,增加市场粮食可供量。本县列入应急范围的面粉加工厂9个,大米加工厂2个。按月开车24天计算,月可加工出成品粮6万吨。

(二)必要时动用原粮储备。采取委托加工的办法,由企业代加工储备粮,产品由政府安排投放市场。

第十二条采取多种方式协调组织外埠成品粮油货源。

(一)发挥县粮食局竞价交易平台和粮油购销企业资源库的作用,在北京粮食网站公布品种、包装规格、价格、送达时间等要求,以网上竞价的方式,集中采购市场急需的小包装粮油品种。

(二)向县政府和国家粮食主管部门报告。请粮食产帮助本县组织成品粮或部分品种的原粮货源。

第十三条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十四条如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稳定市场,采取全县统一限价、粮源统一分配,居民定量供应等其它必要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措施。

第四章预案的启动

第十五条当粮食市场出现波动,需要启动预案时,县粮食局向县政府提出启动预案、动用县县级储备粮和设立县粮食应急供给指挥部的请示。全县粮食应急工作在县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县指挥部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一)组成

指挥:县政府主管粮食工作的副县长。

成员:县计委、县粮食局、县财政局、县农发行、县工商局、县物价局、县交通委员会、粮食集团、本县两家粮油批发市场、本县两家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

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粮食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粮食局局长担任。

(二)职责

1、根据粮食市场形势判断粮食紧急状态,提请县政府决定实施和终止预案。

2、指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粮食应急工作。

3、审定和批准粮食应急供给方案。

4、下达应急供给指令,组织应急供给队伍。

5、全面了解和掌握应急供给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应急供给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6、随时向县政府和国务院及国务院有部门报告事态变化情况,落实县政府下达的指令。

(三)分工

指挥:负责全县粮食应急供给的全面指挥。下达应急指令、签署应急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衔接。

县计委:协助县领导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县粮食局:负责监测粮食市场信息和组织粮源。

县财政局:负责粮食风险基金调配。

紧急采购方案篇10

关键词:突发事件;粮食;应急物流

近年来,中国频繁受到各类突发事件的影响,损失严重。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不仅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因此催生出巨大的应急物流需求。而在救灾物资中的粮食关系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是生命之本,是救灾物资中的重中之重。粮食应急物流正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优化粮食应急物流势在必行。

一、粮食应急物流的概念及属性

1.粮食应急物流的概念

粮食应急物流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粮食的各种应急准备方案,为满足人们需求,降低突发事件造成伤害而提供的粮食物资采购、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

2.粮食应急物流的属性

粮食应急物流是针对突发事件对粮食物资进行调配的特殊物流活动,它作为应急物流中的一类,其属性基本与应急物流属性相同。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救援的紧迫性,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峰值性、政府起主导作用等特点。

(1)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的不同之处在于:应急物流是突发状况和事件的产物,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应急物流也同样具备这一特点。

(2)弱经济性

普通物流不仅强调物流效率,大部分更强调物流效益。而应急物流的目标在于紧急救援,所以应急物流更看重效率,解救人们于水火,以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物流效益的实现。

(3)峰值性

峰值是指一个周期内信号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它描述了值得变化范围大小。粮食应急物流具有峰值性,也就是说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粮食应急物资需求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某一时间段范围内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4)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整个应急物流过程中,政府发挥着指挥、协调、引导的作用,由于应急物流的弱经济型,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应急物流需要有政府主导,市场和企业辅助配合。随着应急物资的供应和配送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有效的管理应急物资,防止资源浪费,降低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也就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有效的政府和市场协调机制,使应急物流系统更加灵活,政府主导并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达到效率与效益兼顾的效果。

(5)时间的紧迫性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争分夺秒、节省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粮食物资配送及时,可以降低民众的焦虑感与紧迫感,挽救更多的人民生命;若粮食应急物流忽略了时间的紧迫性,配送延迟,就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灾难和损失。

二、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现状

1.中国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

我国对粮食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粮食应急物流在中国正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因此粮食应急物流发展状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粮食品种、产量分布不均,粮食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完善的粮食应急物流网络,现有设施不足等因素都致使了我国粮食应急物流反应缓慢、成本高、效率差的现状。

2.当前粮食应急物流的制约因素

(1)认识存在误区

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对应急物流的关注度不够,认为应急物流是国家的事,或者认为自己居住地物产丰富,粮食富足,因此认为粮食应急物流与自己无关,不能正确认识到粮食应急物流的重要性,全民参与意识不强。

(2)应急预案不够完善

应急预案虽有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做出,但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应急预案某些数据不能准确推算以及充分的准备物资。另一方面,各部分的业务范围欠明确,如:物资储备、配送、监督等由哪个部门进行管理,也是影响应急物流正常运行实施的影响因素。

(3)粮食储备布局待优化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党组书记包克辛曾说,中国粮食库存现在是全世界最高的,粮食总量并没有问题,现在主要需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的品种和区域结构。一方面,我国粮食品种地域分布明显,东北大豆和玉米,南方则以水稻为主,我国各地区粮食储备品种应逐渐多样化。另一方面,我国粮食目前主要矛盾是产销不平衡,东北地区是最大的粮食产地,但却因运力不足,销售不出去,价格低;而我国南方销区和大中城市消费量大,是价格形成区,人口多,需求量大,而储备库存规模比较薄弱。

(4)供应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粮食应急物流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属性,其对于时间和粮食供应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做到高效率配送,整个粮食应急物流工作流程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这就需要在粮食采购、储存和配送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与调整。当下我国供应链管理体系还有欠缺和不足的地方,与发达国家相比,反应速度较慢。

(5)软硬件设施待提高

对于突发事件来说,社会的软、硬件设施配备面临着巨大考验。如: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消息脱节等,丧失合理处理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因此软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整个应急物流的顺利、及时完成。

三、突发事件下粮食应急物流的优化

1.全民参与

国家和政府应该继续关注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从而带动全民对粮食应急物流的认识,提高参与到粮食应急物流中来的意识。全民参与,全民同心会更快推动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和实施。

2.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在突发事件一发生时很难立刻做出非常完善的方案和措施,因此完善的应急预案会使我们在突况发生时不会手足无措。应急预案制定时,需要明确部门体系与其职责,做到谁的事谁做,既不推诿又不重复,提高部门运作效率。除了正确分工,应急预案应尽量具体,比如:粮食实际需求量是多少、怎样的路线才最节省成本。预案的准确和细致性会大大缩短在面临突发事件下的反应速度。在制定应急方案时,政府可以拓展渠道,收集各类建议,做到集思广益,做到应急方案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3.建立粮食物流基地

粮食物流基地不仅可以通过资源流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起到一个功能整合、协调运作的作用。它可以发挥一个节点的作用,连接、协调各个物流区域和物流企业,从而使资源整合,改善粮食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从全国中央储备粮布局来看,现有设施仍存在不足,只有改善布局,才能做到优化储存。物流粮食基地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物流网络,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取供应基地,降低调度和运输成本,减轻政府压力,更快的将粮食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

4.运用先进供应链理论

在粮食应急物流中,粮食作为整个运作流程的主要对象,应完善粮食在采购、储存和配送方面的作业流程。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不确定,粮食的需求量也不确定,在采购时,通过预测物资需求量合理采购,避免过度库存。在储存时,应加强监管,管理好应急物资,保证粮食物资的安全和质量,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在配送时,选择合适的物流企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保证送到灾区人民手中的粮食安全、充足。

5.加强社会基础设施保障建设

基础设施可以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是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它是人民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有了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在突发事件发生下,通讯设备如果良好,就可以完成信息高速准确地传递;交通设施如果完善,物资通过海、路、空及时的送达;水电设施条件过硬,人们就可以更快的恢复正常生活。

6.保证粮食产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一定因素上说明务农人口在逐渐减少,因此政府要发挥协调作用,对农民提供更多的关怀,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建立起完善的粮食保障体系,保证土地正常利用和粮食产量的逐年提升。这样的话,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7.建立完善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

粮食的生产与流通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国近年来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和灾害,更应对粮食应急物流加以重视,因为粮食供给是救灾最直接、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为降低突发事件的损失,使其影响最小化,增强政府和社会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构建符合实情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构建粮食应急物流体系过程中,应建立在已有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充,依照粮食物流的特性,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政府是应急物流系统中的领导机构,政府在整个应急物流实施过程中应发挥领导、协调、控制的作用。整个物流系统中应包括一下部门:领导机构、协调机构、情报部、信息中心、物资管理部门、物流中心及企业等。领导机构统筹大局;协调委员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情报部及时反馈灾区情况给上级;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整合信息,及时、传递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专项物资主管部门管理物资,保障物资质量与安全,在需要时及时充足地提供;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则配合政府完成物资的运输和配送。

四、总结

现在的中国有能力将“应急物流的发展”提到日程上来,粮食是关系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大事,所以粮食应急物流应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民众的重视。只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协调和带动下,全民的积极努力和共同参与下,才能使中国现在的应急物流系统逐渐完善,建造出一个更完善、更系统的应急物流体系。未来的粮食应急物流优化之路在我们全民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必定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洪运华,粮食安全下的河南省粮食物流能力提升研究[J].物流技术,2015(7):4~6.

[2]王震宇,黄旋.基于突发事件的南昌市粮食局应急物流配送研究[J].湖南农机,2013(9):177~179.

[3]周小宁,郝海,杨勇.电子商务背景下应急物资分配优化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2015(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