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4-02-19 18:07:31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1

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1观云村辖6个村民小组,1589户,共5109人左右,两委班子成员共12名。

根据来宾镇政府的安排,观云村村财务经组织村两委自纠自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个人方面

作为一名村会计,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认真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及措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还主动学习其他多种知识及技能。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专业知识,以便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

二、财务状况:

(一)严格按财务审批程序执行。村委员会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对于农民关心的土地补偿费的发放,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进行民主决策。在清查过程中未发现除会计外的其他人代收款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日常财务收支管理制度。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为了加强这一管理,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这样财务日常工作就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建立民主理财监督管理制度。以民主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务、政务公开工作。村民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切实加强了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了政务公开一事一公开,财务公开一票一公开。使两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四)做好村级财务结报工作。我能够立足岗位,认真完成好本职工作。村财务总是村民关注的焦点,我对村务公开一直很重视,每次民主理财结束后,我都将各项收支整理好,让村民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镇政府推出了村级会计任职及工作的种种制度,使我村财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我村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报账不及时。由于各方面原因,我村财务支出项目、款额,与镇政府对接不够及时。经此次自纠自查我村两委会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努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第二,及时报账,做到与镇政府财政所及时、有效对接;

第三,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维护我村稳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勤奋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发扬我村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克服缺点和不足,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为我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2根据镇政府的安排,卢沟村财务经村两委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卢沟村共8个生产小组,510户,共2100人左右,两委班子成员共8名。村里无村办集体企业。

二、财务状况:

根据镇政府具体安排,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村两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财务检查:

1、在财务审批程序方面,村委员会都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对于农民关心的土地补偿费的发放,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按照4+2+1工作法进行决策。

在清查过程中未发现除会计外的其他人代收款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2、民主理财监督管理情况:以民主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务、政务公开工作,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了监督作用。

村理财小组成员由3人组成,不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切实加强了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了政务公开一事一公开,财务公开一票一公开。使两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3、各项收入、支出清查结果:就村委员会2011年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清查。

集体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是镇政府补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我村支出大于收入,主要的支出项目是生产性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镇政府推出了村级会计委托制、民主理财制、村级两委交叉任职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村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报账不及时。由于各方面原因,我村财务支出项目、款额,与镇政府对接不够及时。

四、对策:

通过这次清理工作,村两委对财务管理都很重视,在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上都能坚持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在财务决策上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但是我们所做的与镇党委政府要求的还很远,经此次自查我村两委会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努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2、及时报账,做到与镇政府财政所及时、有效对接。

3、建立征用地台帐,及时登记耕地变动情况,理顺往来关系。

4、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维护我村稳定。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3一、工作组织部署阶段

根据工作方案,公司对本次专项活动作出以下组织部署:成立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会室,由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实施,7月31日之前,由财务部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向各区域财务部和各子公司财务部传达深证局发[2010]109号文《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进展开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中的文件精神,和公司的工作要求,范文之整改报告:财务基础工作自查报告。

二、自查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公司全体财务职员先通过学习了解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干规章制度,熟悉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有了熟悉以后,根据《关于填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的通知》和《关于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常见题目的通报》中的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发现题目并确定整改计划。

三、整改进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进步会计信息质量。

四、自查内容、发现题目及整改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干规定,公司逐项对比《调查问卷》和《常见题目通报》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查情况:

1、财务职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1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情况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决议聘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未在其它单位兼职,不存在人事关系在其他单位情况,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1.2

会计职员岗位设置情况

会计岗位设置公道,符合内部牵制要求。制定了岗位轮换制度,并按要求执行。虽然公司有躲避制度,但未制定专门的财务职员任用躲避制度。

整改措施:在财务职员管理制度中,增加关健岗位财务职员任用躲避制度。

责任人:财务部

整改期限:10月15号之前

1.3

会计职员专业制度培训情况

公司有安排会计职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企业内外部各种专题培训,包括参加新会计准则、税务、会计职员继续教育等内部和外部的相干培训和讲座。公司制定了《员工外出培训管理规范》,财务部会计职员遵照执行,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

2.1会计凭证编制及管理情况

会计凭证由专人保管。有部份原始单据未附在记账凭证后单独装订寄存的情况(主要是银联签购单、售卡申请表等),主要是出于便于查询及管理保存的角度斟酌。自查中发现,存在少许自制原始凭证保管不完全、部份凭证或账簿打印装订不够及时的情况。

整改措施:总部财务部制定记账凭证附件要求,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未及时完成凭证装订的账簿打印的分店在10月15日之前全部整改终了。各公司财务部严格依照公司制度的规定执行,财务部不定期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凭证原始单据不齐全或凭证、账簿未及时装订的,将作为会计工作质量题目进行通报批评。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4根据____证监局《关于开展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厦证监发〔20____〕1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和要求,为切实加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会计核算水平、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公司制订了《关于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和工作方案的安排,本次专项活动时间为20____年4月至10月,分为三个阶段,4月至6月为公司自查自纠阶段、7月至9月为实施专项检查阶段、10月为整改提高阶段。

截至本自查报告日,公司完成了自查自纠的阶段性工作,形成了《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自查报告》(以下简称“《自查报告》”),并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本次专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自查内容和发现问题以及拟订的整改措施等报告如下:

一、专项活动组织与开展情况

(一)专项活动的组织

1、公司根据《通知》精神,成立了以周文贵董事长为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

2、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公司总部与子公司的分级管理:公司总部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布署、组织检查及制度完善工作;

各子公司负责本单位规范化的具体实施。

3、由财务部、审计部对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对照检查。

公司其他部门人员配合、协助本次专项活动的开展。

4、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自查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二)专项活动的开展

1、各独立核算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规定,对《____上市公司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调查表》所列的自查事项进行逐条对照,全面、深入地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在自查自纠过程中,边查边改,对可以马上解决的,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报告总部,经确认后统一整改。

2、自查自纠期间,审计委员会指派内部审计部门采取审阅资料、现场走访、约谈相关人员,对公司自查进行指导、督促、形成工作记录。

3、各独立核算单位自查结束后,公司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小组进行抽查。

4、制度梳理:根据最新指引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公司缺少的制度,加以制定。

使公司的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更有成效。

二、自查工作的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逐项对照《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公司在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资金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建设和执行、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同时按相关文件的要求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以完善,公司为此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认真加以落实。

三、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

(一)财务人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及财务人员。

2、公司按照国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选聘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公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3、公司对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为公司经营班子成员。

4、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人事关系均在本公司,未在本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领取薪酬。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不存在亲属关系,未在其他单位(上市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参股公司以外的主体)兼职。

5、公司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配备会计人员。

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明确,岗位设置符合内部牵制要求。现有财务会计人员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6、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对会计人员的离职交接做了规定,会计人员离职交接严格按制度中的规定办理。

7、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实行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但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实行有计划地轮换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8、公司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鼓励会计人员自行参加各类会计职称及执业资格考试。

公司按照国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每年组织会计人员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最低不少于24课时;并不定期多次以外派人员参加培训、向外聘请专家学者到公司讲座、以及公司内部的培训等多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9、会计人员任用实际采取了回避,但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任用回避原则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1、公司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记帐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合法有效单据齐全,部分由母公司开具的发票清单因量较大另行装订与每月的凭证一起存放。

2、采购业务记账凭证后通常附有增值税发票、应税劳务销货清单、商品验收单、进价变更单、用款申请单、付款银行回单。

原始单据齐全。.

3、记账凭证的编制:在凭证的编号上,采用按照发生经济业务的`先后顺序编号,对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两张以上记账凭证时,采取分数编号;

“摘要”填写对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将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按照先借后贷的顺序记入“会计科目”栏中的“一级科目”和“二级及明细科目”,并按应借、应贷方向分别记入“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凭证分别由有关人员签章,明确经济责任。

4、凭证的审核: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记账前由财务经理(或审核人员)对记账凭证进行严格审核,主要审核记账凭证是否有原始凭证为依据,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与记账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审核其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审核科目是否正确;凭证金额是否正确。

5、公司各科目的明细账由记账凭证自动过入系统。

6、公司使用用友NC财务系统,记帐凭证每日打印每月装订成册,总账、明细账按年打印并订装。

7、公司单体财务报表是由系统自动生成,在编制单体财务报表前都与集团内有关企业先进行对账。

8、公司每月编制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内各主体对于同一经济事项的具体核算原则一致,母公司系通过对公司各项业务制作账务处理范例而达成。

9、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际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但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估计变更须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10、对公司会计政策变更需履行哪些审批程序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须履行的审批程序

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三)资金管理和控制情况

1、公司制定了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货币资金日常管理由财务部负责,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资金的统筹、融资及预付款的审批。

对外投资、对外担保、技改基建、风险投资等审批权限分别集中于股东大会及董事会。

2、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超越权限审批。

3、公司资金管理业务的负责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构成亲属关系;

出纳人员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构成亲属关系,与上市公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不构成亲属关系。

4、公司按照《支付结算办法》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开设和管理银行账户,不存在以个人名义开设账户,财务由专人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公司开通了网上银行支付功能,支付、审核权限符合《支付结算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要求。

资金的支付审批、复核与执行岗位分离;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岗位分离;出纳人员未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5、收付原始单据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或转账付讫字样。

银行收支凭证由专门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出纳人员均有核对收付款凭证。

6、公司禁止开据加盖银行预留印鉴的空白票据。

7、公司财务印鉴有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发票专用章分人管理,避免印鉴保管风险。

8、公司日常票据主要有支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设置票据登记簿管理。支票领用人在支票存根签名,

9、个别子公司作废票据能及时注明作废字样,但仍由出纳保管备查,4月起改由会计保管备查。

(四)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1、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制订《财务管理制度》。

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下设十三个章节,包括总则、财务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流动资产管理、非流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股利政策、内部审计、事务管理等内容。同时制订了有关费用、收入、固定资产等十二项的内控制度。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利益,保证公司的资产安全。

2、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及修改,由总经理审定,董事会批准的分级审核制度。

3、公司统一制定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下属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并督促其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政策执行。

4、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履行的审批程序未作出相关规定。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须履行的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计划:在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五)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控制情况

1、公司使用用友NC版财务软件,模块运行正常,基本能满足公司目前的运营需要。

2、公司财务信息软件系统日常的管理和维护由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每周备份一次;

系统服务器由信息部专人负责维护,技术问题由用友公司负责处理,公司购买软件系统的合同条款里明确规定了专业机构的维护人员不得泄漏公司财务信息。

3、公司对用友NC软件系统访问及操作权限根据不同的职责与岗位进行了设置。

不属于财务部门的人员无法访问及获取财务信息。

4、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在结账后进行“反结账”操作时需要履行向总部财务总监申请及审批程序。

(六)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和控制情况

1、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情况

子公司财务经理为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母公司任命,其对母公司负责;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考核由子公司进行初评,母公司财务总监进行复评,最终由母公司总裁确认。

子公司其余财务人员的招聘、任免均由母公司负责。母公司对子公司一般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与母公司一致,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母公司不定期组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情况

子公司每日下班前须向母公司财务总监报送《资金日报表》,每周一报送《周资金收支预算及执行情况表》;每月、每年均需报送月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表、年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表,便于母公司了解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及运营情况;由母公司负责统筹安排资金需求。

母公司不允许下属子公司之间发生日常经营业务以外的资金往来,子公司对外拆借资金、对外担保和大额对外投资等须经母公司批准;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子公司开立银行账户须经母公司审批。

四、自查总结

通过此次专项活动的开展与自查,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认真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了整改方案及措施,规范了公司的运作水平,增强了公司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运行体制,形成促进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意识和治理水平。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5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堵塞资金安全管理的漏洞,根据区财政局《关于开展全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的通知》的精神,结合2011年5月区审计局关于审计区环保局2009年和2010年预算执行状况的审计处理意见,切实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会计核算水平,我局开展了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现将检查的组织开展状况、自查状况、以及整改状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开展状况

为使我局会计基础规范检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会计工作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我局成立了以局长彭平为组长,副局长胡铭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定了检查的主要目标,并要求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职责心,紧紧围绕会计基础规范检查的目标任务,加强统筹规范,全面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自查面要到达100%,确保会计基础规范检查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自查状况

1、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依法建帐。

2、原始凭证的格式、资料、填制方法、贴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并严格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的报账要求,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业务金额无论大小,务必由经手人填制,科室负责人证明,经单位负责人和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核无误后方可报支。

因此充分地明确了职责,做到了相互制约,公开透明。使各项业务事项得以有序进行。

3、记账凭证资料、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等贴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字迹清楚,装订整齐。

4、加强了单位财务印签的管理。

财务专用章与法人代表私章分开放置,做到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

5、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按照规定定期整理归档,妥善保管,业务往来单位需调阅有关资料时,务必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方可调阅。

6、不存在账外设账行为。

7、对两个下属单位财务内部管理每年坚持内审。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2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难点

1.资金筹集量少,保障水平低。当前合作医疗有限的政府投入及较低的农民收入和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少量的农民缴费和昂贵的医疗费用及较高的发病率使“保大病”目标在很多地方实际上难以实现,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封顶线很低,难以保障农民发生大病时的医疗需求。

2.管理成本高,县(市)级财政压力大。在地方卫生部门主管的新型合作医疗中,管理费用一般要占到总经费的10以上。中央政府为防止地方政府因为财政困难挤占合作医疗资金,规定合作医疗的管理费用不能从合作医疗资金中提取。这样一来,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维持费用就必须从同级卫生经费和财政中予以支付。受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影响,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下降,合作医疗管理列入县级财政支出,使县级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大,尤其对财政困难的贫困县。为筹集合作医疗资金,部分乡镇甚至挖东墙补西墙,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面临隐患。

3.缺少专业技术与管理资源,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农村医疗保险的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从医疗服务基础数据的搜集分析、保障范围和给付标准的设计、到费率的厘定等都需要专业的保险知识和精算技术,这些专业技术资源是政府机构和地方卫生管理部门所不具备的。此外,农村医疗保险的管理涉及到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赔付结报、定点医院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需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处理。这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难以胜任的。从目前的试点地区看,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基金没有严格实行“钱账分离”的基金管理结算办法,经办机构管账又管钱,直接进行账目审核和现金结算,基金安全存在潜在风险。一些试点地区制定的试点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出现基金沉淀过多;而有些定点医院的住院补偿区段和比例设置不够合理,使得住院医疗补偿基金沉淀或者超支;有些则在费用报销上限制较多,手续程序繁杂,而由于具体操作的合作医疗资金又不多,农民享受的报销范围和幅度都不大,对于患大病,所报销的费用根本无济于事,无形中挫伤了部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有6家保险公司参与了新农合试点工作,它们是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在诸多公司的实践中,“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引起关注。江苏江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筹资,镇政府负责征缴保费,市医疗保险领导小组负责业务管理,商业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又如,河南省新乡市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级市,2004年确立“政府组织引导,保险公司承办业务,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当地合作医疗办公室监督管理”的运作模式。保险公司不承担经营风险,主要提供日常管理服务,收取相应的管理费。

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时间不长,收到很好效果:一是提高了保障水平。目前,江阴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大病补偿最高可达6万元,医疗费报销比例也从开始时的14提高到目前的30。从2006年开始,参保人不仅可以报销部分住院费用,在各镇社区卫生院门诊就诊所发生的医药费也可以按比例报销。二是降低了管理成本。江阴市政府财政部门经过测算认为,如果由政府直接办理基金结算和支付业务,每年的管理成本需要800万元。如今政府只需为农村医保管理中心提供不到400万元,用于人员开支和办公费用的财政支出节省了一半。新乡市农村合作医疗移交中国人寿新乡市分公司后,全市从事这项工作的财政供养人员从544人减少到50人,运营费用从1038万元减少到300万元以下。加上政府支付给人寿保险公司管理费用(为保险费的百分之一,100万元),政府支付的管理费总额大体为400万元,节约至少600万元左右。三是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险公司在县(市、区)建立新农合业务管理中心,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服务窗口,聘用医保专管员或驻院代表,建立电脑信息技术平台,形成“以定点医院为基础、以医保专管员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审核报销管理体系。医保专管员通过服务窗口和业务管理中心之间的电脑联网,将参合农民的有关报销信息传送到业务管理中心,经专业人员审核后,及时完成报销支付。农民领取补助的时间由原来的10—20天缩短到目前的不超过30分钟。四是保证了资金安全。新型合作医疗按照全国一律的管理模式,以县为单位,由县政府集决策、经办、管理、监督多重角色于一身,不仅仅直接管理发生困难,更难的是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基金,公共权力不受制约,难免发生基金挪用、滞留等问题。而保险公司则有一套按规定收到资金当天上递、支付资金定额补差的管理制度,即保障资金存放安全又保证了资金使用快捷。如,在河南新乡,中国人寿

新乡分公司市县两级公司在农行开设了9个专项账户,用于新农合资金的收支结算。政府将新农合基金划拨到保险公司专项账户,实现新农合基金和政府其他资金的有效隔离;新乡分公司再将资金上划到总公司,总公司按照收支两条线统一管理,利用“网上银行”系统进行资金上缴和下拨,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到账。 三、商业保险参与是化解“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必选之策

一般认为,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属于私人保险范畴,在我国被称之为商业保险。它与社会保险属于本质特征完全不同两种制度。商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以保护遭受社会风险的人群,尤其是贫困群体为目的。商业保险以市场方式运作,社会保险由政府直接经办和管理。问题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如何认识和

理解社会保险和私人保险的关系,包括社会保险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关系,是并列对立性的还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鼓励性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政府主导和管理下,享受各级政府补贴的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而非私人保险,按照以往的经验,凡社会保险都由政府和直接隶属政府的事业机构承办,保险公司能否经办和如何经办这类保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的实验,开创了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社会保险的新制度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鉴于经济全球化、失业率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非生产性人口比例上升等原因,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均出现了财政困难。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民间保障制度来化解社会保障的危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些发达国家从80年代开始,纷纷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的趋势体现为三个转变。一是从政府统包和单一的社会保障,转变到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二是从政府垄断运作,转变到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竞争经营;三是从政府是社会保障的提供者,转变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者和监督者。在美国,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很低,绝大多数人口都被民间保险制度所覆盖。1989年,韩国实现在政府管理下的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其中商业保险计划覆盖了全国90的人口,政府只为购买不起商业保险的穷人(约占人口的10)提供免费健康保险,同时也为特定人群购买商业保险提供一定补贴。通过这种公私并举的方式,韩国全民健康保险的实现并没有对宏观经济发展增加任何重大负担,也没有明显损害特定行业发展或给小型企业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从韩国经验看,商业健康保险计划在建立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政府在为国民建立健康保险努力中并不一定要排除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

就我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而言,政府应当在管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继续为农民参合提供补贴,但具体组织、运营过程并不一定完全由政府操办。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设置新的政府管理机构不但额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特别是使税费改革后十分困难的县市财政雪上加霜,而且工作人员能力和软硬件设施等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工作要求,造成管理效率过低,成本过高。此外,政府身兼监管者和操作者的双重身份,很难避免基金被套取、挪用、截留的可能性及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与此相对应,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业务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多年来,商业保险公司在医疗产品开发与推广、核保、理赔及医疗行为规范,管控等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已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引入商业医疗保险的专业经验,合理设计保障内容,科学测算费率,可降低农保业务的经营风险。对商业保险经营主体而言,积极参与“新农合”制度建设,可将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至农村地区,为培养潜在的客户群,促进商业保险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显而易见,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合作,不仅互惠双赢,而且潜力巨大,我国应出台政策规范各方行为,实现参合农民、政府部门和商业保险公司三方的共赢。

四、有待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建设问题

1.制度设计问题。保险公司受政府部门委托承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只负责具体业务,包括资金存储、业务管理和按规定发放补助。收缴和补助的方案都由政府决策,政府自负盈亏,卫生部门负责监督。保险公司按基金的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费。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区所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避免保险公司为追求商业利益而降低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不能发挥保险公司在精算技术,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从新乡的试验看,由于不是保险公司直接经办,无法调整方案设计上的明显缺陷,导致资金沉淀过多;另外,保险公司对医疗机构的管控能力偏弱,病人可到所有的医院住院,保险公司无法利用定点医院的选择机制控制费用,且无法制衡医院以药养医、医疗行为不规范等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当保险公司要求医院履行规定时,卫生部门常常替医院说话。为此,建议民政部门组织专题小组,联合商业寿险公司和卫生部门,系统研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托管给保险公司,实行管办分开的政策险方案,规范各方的权责利益范围,使保险公司的自由经营活动不受影响。

2.合作医疗主管部门支持不力。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由卫生部门主管,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政府组织建立,其管理和运作成本完全由政府支付。由于试点地区合作医疗基金沉淀较多,卫生部门可获得一定的管理费用,所以大多数地区倾向自保,卫生部门不希望商业保险公司涉及此项业务,故不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合作医疗,甚至认为商业保险公司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可能管理好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商业化运作的部分地区,合作医疗主管部门与保险公司协商的管理费用相对不足,影响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新农合”作为涉及数亿农民利益的国家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需要很强政策支持的庞大系统工程,目前,保险公司在“新农合”中的地位尚未完全明确,有待政策层面的明确支持。

3.政府对保险公司的政策支持问题。商业保险公司开办社会保障性业务,承担着一部分与社会稳定有关的社会保险职能,风险大、成本高、经营困难,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社会保障性业务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从国际经验看,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措施很多:一是把部分法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业务委托保险公司管理;二是对鼓励发展的健康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甚至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单位在一定限额允许税前列入成本,对个人则免缴其健康保险部分的个人所得税等。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商业化运作缺乏政策法规的基础保证,政府基金也不能保证及时足额到位,给商业化运作带来经营隐患,商业化运作也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商业医疗保险特别是在农村开展商业医疗保险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现阶段,国家仅对短期(保险期不超过一年)医疗保险免征营业税。国家应鼓励保险公司更积极地介入农村医疗保险市场,在一定时期免征介入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的所得税。为配合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政府鼓励企业建立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补充医疗保险,不超过工资4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用开支可以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农民如能按相应比例采用冲减农税的办法或其它办法,让农民也同样能享受到类似城市人的待遇,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3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1〕5号)和《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河南银保监局 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展业务操作细则的通知》(豫财农水〔2021〕9号)要求,发挥好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担公司”)政策性功能作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深刻认识做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业信贷担保是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激发内生活力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撬动金融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的重要工具。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是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多元投入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对全国农担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级金融服务中心、乡级金融服务站、村级金融服务部三级金融服务组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责任共担、风险共管”原则,充分发挥河南农担公司政策性功能作用,创新政担合作机制,构建以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形成以“政银担”合作模式为基础、多种合作模式的“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机制,切实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农业信贷担保政策

各单位要准确把握农业信贷担保政策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工作。

(一)服务对象。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有产业支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先支持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适度支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服务范围。服务范围限定为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渔生产和农田建设)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指县域范围内,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资、农技、农机,农产品收购、仓储保鲜、销售、初加工,以及农业新业态等服务的项目),突出对农产品、农副产品、畜产品及特色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重点开展10万元--300万元的政策性担保业务,在保余额不得低于总担保余额的70%;政策性业务范围外的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应谨慎开展,且单户在保余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

(三)融资成本。河南农担公司对10万元-300万元政策性业务按不超过0.8%/年的优惠担保费率执行,对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担保费率进一步下调至0.5%/年;300万元-1000万元政策外业务担保费率按不超过1.5%/年执行。

三、操作流程

(一)建立项目库。县农业农村局要依托省农业农村厅搭建的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信息平台,会同县金融服务中心做好信息动态管理等工作。农担公司将有融资需求的项目推送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贷款审查审批。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担公司综合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技术,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贷款项目申请进行审查审批,提高服务效率。

(三)贷款发放。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双方审批通过的项目及时发放贷款,农担公司及时将已发贷款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名单推送至金融服务中心。

(四)贷后管理。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担公司按照各自规定对贷款项目进行贷后管理。乡级金融服务站按规定对贷款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在贷款到期前30天,督促借款主体做好还款准备,金融服务中心要做好督导和协调工作。

(五)到期还款。借款主体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偿还贷款。符合续贷条件的,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担公司继续给予信贷支持。

四、风险防控

(一)大数据风控应用。农担公司要健全完善信息系统,充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农业数据信息,应用大数据信息做好贷后风险监测预警,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提高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业务风险防控水平。

(二)日常贷后管理。县金融服务中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农担公司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做好对借款主体日常贷后管理,对借款主体出现经营、家庭和健康重大变化、未按期支付利息、还款意愿不强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情况的,要及时通报各方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贷款到期前30天贷后管理。县金融服务中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农担公司提请借款主体按时还款,对因自然灾害、疫情及其他非主观因素等造成暂时性经营困难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经合作各方会商,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主体给予还贷应急周转金、展期、无还本续贷等信贷支持;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政府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四)贷款逾期后管理。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设置的缓冲期内,各方根据不同情形分别采取续贷、催收和惩戒等风险化解措施。

(五)代偿。缓冲期结束仍未能偿还的借款启动代偿程序,农担公司对符合代偿条件的风险项目未能偿还的逾期本息,按照约定比例履行代偿责任,并从风险补偿金专户中扣划风险补偿金应承担的责任金额。

(六)风险熔断。核算各合作银行农业信贷担保贷款代偿率,对代偿率超过约定比率的合作银行,县金融服务中心、农担公司和合作银行通过会商暂停新增贷款发放,风险化解实现代偿率压降到设定指标后再恢复新增贷款发放。

(七)风险追偿。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组织负责对不良贷款进行追偿,农担公司积极配合。鼓励农业信贷担保追偿案件探索采用互联网仲裁、债权文书网上赋强公证等方式提高追偿效率。县法院要支持农业信贷担保追偿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借助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执行力度。积极通过诉前调解、人民调解等方式化解农业信贷担保纠纷。

(八)呆账核销。银行业金融机构呆账认定、核销依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办理;农担公司依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制定代偿损失核销办法。

(九)尽职免责。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容错纠错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五、明确工作任务

(一)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将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农业信贷担保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局、人民银行、供销、人社、市场监管、银行和其他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宣传、法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负责研究制定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并组织落实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实施方案;在现有金融扶贫三级服务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组织,为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组织做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考核。农业信贷担保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业务经费由县财政统筹安排,主要负责牵头拟定落实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指导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组织开展工作;组织做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考核。

(二)设立风险补偿金。县财政统筹相关资金设立首期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的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并建立风险补偿金持续补充机制,由河南农担公司托管、专户管理,对河南农担公司直接在县域内开展的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按40%比例分担风险。县财政前期已设立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的余额部分直接计入资金池,确保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三)设立还贷应急周转金。结合县财政部门已在县金财公司设立县银行续贷过桥周转金的实际,此续贷过桥周转金可作为农业信贷应急续贷周转金使用。对因自然灾害、疫情及其他非主观因素等造成暂时性经营困难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经合作各方会商,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主体依法依规给予应急续贷周转金,解决借款主体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原则上不得连续使用。

(四)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县域内开展担保业务实际发生的风险,由县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省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按照4:2:4的比例分担。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根据县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的设立和使用情况,按照不高于县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余额20倍的比例扩大信贷担保规模。

(五)健全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组织。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级金融服务中心、乡级金融服务站、村级金融服务部三级金融服务组织,要充实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人员,为金融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县财政保障三级金融服务组织的日常办公经费。

1.县级金融服务中心。由金融工作局牵头,抽调农业农村、财政、人民银行、市场监管、供销、人社、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和金融机构人员集中办公,健全内部机构设置,保障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河南农担公司驻县办事处与县金融服务中心合署办公(驻县办事处负责人同时兼任县金融服务中心副主任)。工作职责:协助农业农村局组织做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信息采集、项目库建设、信用评价、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宣介和培训等工作;协助金融机构做好项目尽调、贷后跟踪管理、风险化解和不良贷款清收等相关工作;协调县人民法院对农业信贷担保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结,通过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化解农业信贷担保纠纷,对恶意逃废债的要加大执行力度;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2.乡级金融工作站。由乡镇(街道)分管农业农村或金融工作的负责人牵头负责,抽调农办、财政所、基层人社服务机构、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专人组成固定工作人员,确保有能满足需求的办公设施、工作制度等。工作职责:协助县农业农村局等涉农部门做好辖区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信息采集和数据更新管理;按照县级金融服务中心要求协助金融机构做好项目尽调、贷后跟踪管理、项目异常情况反馈和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做好农业信贷担保不良项目人民调解工作;落实县级金融服务中心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等。

3.村级金融服务部。由村支部书记负责,乡镇(街道)包村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等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发挥农村基层熟人网络优势,收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跟踪项目贷后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乡级金融服务站,配合做好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

(六)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县农业农村局等涉农部门会同县三级金融服务组织做好县域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信息动态管理等工作。协助农业农村部门、人行、河南农担公司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信用评价体系工作。

(七)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维护农村信用环境。县三级金融服务组织要协助参与银行和河南农担公司等金融机构做好项目贷前、贷后管理和不良清收等工作。合作银行要在贷款逾期后设置70天缓冲期。以县域为单位对各参与银行建立风险熔断机制。人民法院要支持农业信贷担保追偿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借助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执行力度。积极通过诉前调解、人民调解等方式多元化解农业信贷担保纠纷。

(八)建立产业支撑体系。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六高”目标和“六化”方向要求,谋划农业产业发展,确定主导产业,建立项目库,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投融资机构投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担公司要针对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扶持,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九)加大涉农政策统筹力度。统筹相关资金和土地、环保等政策,集中打造地方特色产业链、产业集群,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信贷担保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负总责,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完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实人员在工作期间须脱离原单位工作,服从农业信贷担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和管理,其相应工资薪酬仍由原单位承担。

(二)保障工作经费。县财政要统筹安排资金,保障三级金融服务组织的日常办公场地和经费。

(三)做好宣传引导。县各有关部门和三级金融服务组织要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加强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的培育,牢固树立“失信寸步难行”的理念,共同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

 

附件:新蔡县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

      小组

 

 

 

 

 

新蔡县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振南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刘久锋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康  奇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杨  涛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春伟  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王卫华  县发展改革委主任

王雪峰  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杨  杰  县司法局局长

马  峰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薛建华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牛卫东  县人社局局长

徐  建  县审计局局长

张红旗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吴海滨  县财政局副局长

郝立武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蔡县支行行长

徐长海  中国农业银行新蔡县支行行长

闵  伟  县农商行董事长

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康奇兼任主任,马峰、吴海滨任副主任,康奇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农业信贷担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经费由县财政统筹安排。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农村低保群体,商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疾病是许多边缘低保人员踏上致富道路的障碍,虽然2003年建立推广起来的新农合在帮助低保人员克服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新农合也面临保障水平低、受益面窄、筹资层次过低和基金运行效率安全等问题,这无疑给农村低保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雪上加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督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当前政府为农村低保群体购买商业医保是在制度上的创新,它能较好地利用商业保险的优势解决社会保险所存在的问题。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

1.当前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对象参与新农合是免交参保费的,其参保费是由财政部门专项安排。一旦困难群众患病住院将由新农合和医疗救助按规定共同解决医疗费用。对于低保对象来说,新农合的参与率都比较高,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新农合基本由政府一手操办,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保障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村低保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首先体现在补偿比例上,一般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比例在30%左右,低保户自付比例大;其次是封顶线过低,一般是在2万元左右。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与低收入的低保户和有限的政府投入形成了较大反差,以致使“保大病”的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合作基金运行效率低,管理能力薄弱。卫生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风险控制能力,技术无效率将增加制度运行成本,同时缺乏控制供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措施会导致基金使用无效率。

2.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成功经验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成功经验的最典型例子是“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这两种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基金管理模式,即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提供经办服务,并收取适当的管理费用。新农合的基金赤字和基金透支风险均由政府承担,基金结余转入下一年度。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新农合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和资金筹集等工作。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保证基金的运行安全,实现了新农合的“征、管、监”分离。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承办新农合的业务管理,这样既可有效利用保险公司现有资源和技术,又能促进政府职能有效转变。第二,降低了新农合的运行成本。在江阴市由政府办理新农合日常报销等事务的管理成本800万,相比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不到400万,费用开支缩减达到一半。[1]新乡市农村合作医疗移交中国人寿新乡市分公司后,全市从事这项工作的财政供养人员从544人减少到50人,运营经费从1038万元减少到300万元以下,加上政府支付给人寿保险公司管理费100万元,政府支付的管理费总额大体为400万元,节约了至少600万元左右。[2]第三,提高了新农合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水平。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保险公司利用管理经验和精算技术及风险管控技术,规范审核、补偿支付流程,搭建了有效的信息处理平台,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3]

3.政府为农村低保群体购买商业医保的方案设想

在借鉴了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商业保险参与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的方案设想,即政府制定政策,民政部门负责监管和资金筹集,保险公司经办业务,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征、监、管”分离的模式。具体方案如下:政府制定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的方案,承担低保户医保基金的赤字和透支风险,并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有关工作的落实;民政部门与财政部门设立低保基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用财政性经费支付参保费和管理费,民政部门还应该监督整个业务操作流程,保证农村低保户的权益,同时与卫生部门共同确定试点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成立专业服中心,负责报销、结算、审核等业务,并向政府收取管理费和参保费;在基金运作方式上,财政部门通过专项基金拨付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资金管理和财务预算,并定期向民政部门报送相关报表。

4.商业保险参与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具体如下:一是缺乏政策的明确支持和法律保障,国家对低保户的政策保证其基本生活,而商业保险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保险,这会造成政府养懒,以致使政策出台的随意性,进而影响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风险控制问题,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没有与医院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致造成赔付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最终使保险公司难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三是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关系问题,保险公司在办理低保险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怎样与地方政府协商好管理费与参保费,同时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地方政府的过多地干预。

5.商业保险参与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的完善措施

5.1在法律上和政策上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险

尽快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征、管、监”相分离的运作机制的核心--政府、民政部门及保险公司三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同时对基金的运作和监管作出相应规定。保险公司应该保持有限参与的原则,积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在政策上,对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险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写入税法中。

5.2建立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保险公司应该在有关方面加强与医院的合作,建立起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比如在药品价格的协商以及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地方医院来加强合作。

5.3完善保险机制,推动模式创新

在商业保险参与低保险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可能无法掌控保险费,对于定点医院难以监控,并且保险公司的支付业务很可能受到政府的干预。[4]]为此,应该进行制度创新,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即将低保险分为两个层次:基本保险层次和补充保险层次。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基本保险层次按基金管模式运作,补充保险层次的医保基金按商业化模式运作,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自负盈亏。[5]

参考文献:

[1]夏莉艳.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6;(01).

[2]关于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函保监厅函[2005].152号,2005.8.19.

[3]邹龙.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思考[J].金融经济,2009,(10):117~118.

[4]李留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化保险运作模式探讨[J].投资于理财(理论版),2007,(05).

[5]姚俊.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模式与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08,(7):99~101.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新农保 商业委托代办 难点 建议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要求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2009年试点覆盖面达到全国10%的县,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这是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发展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对于新农保运行模式的指导意见却没有明确提出,导致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新农保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一种商业保险委托代办模式来帮助新农保更好的服务农民。

一、新农保制度运行的难点

1.地方政府的经办管理明显不足

我们知道,目前“新农保”具体业务主要由县、乡(镇)和行政村三级经办,力量薄弱、信息化程度低、各地管理模式不统一,工作效率低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农保工作的开展。据有关部门对宜宾市的调研发现在受访的2209个县、近3万个乡镇中,平均1名工作人员要管理1万至2万名农民的参保、领取和退保业务,有时连基本的保费收付都难以保证。

2.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难

新农保的基金管理机制和运营渠道,也是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目前,绝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运营集中在一般不具备相应的基金管理人才、技术和投资主体资格的区县一级,而由区县级管理农保基金存在着管理手段缺乏、规模不经济、易于受当地行政力量干预的问题。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基金投资无章可循。按规定基金主要存银行和买国债,在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时,基金难以保值。

3.基金的运营和监管不完善

新农保基金的监管也是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制度运行的初期,如果出现个别地区违规挪用新农保基金,不仅仅是基金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削弱农民参与新农保积极性,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当今对于新农保统筹层次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下,从各级财政的划拨收入、保费的收缴、存储、移交到保险金的审核、发放,数据信息庞大、经手人员多、手续复杂,监管困难,如果其中哪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整个新农保基金的顺利运营。

鉴于新农保出现的种种问题和难点,许多学者建议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新农保的工作。而商业保险公司以其特有的和意愿和优势被选中作为最佳合作对象,其原因如下:

3.1从商业保险公司的需求来说,中国农村保险市场是保险公司亟待开发的一个大市场,保险公司有很大的意愿参与其中。在同政府部门开展新农保工作的过程中保险公司既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又可以在服务农民的过程中普及保险知识,做好宣传工作。并且由于掌握了详细的客户信息,有利于保险公司降低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方面的支付风险。

3.2从保险公司的供给来看,不管是它的硬件和软件都非常适合新农保工作的开展。首先商业保险公司在专业技术、信息系统、网络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有优势,让有信誉和能力的保险公司参与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可以降低行政成本,节省财政支出。其次,商业保险公司拥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精算技术能力,不仅可以担负起新农保基金的账户管理责任,帮助基金实施有效的运行。

二、商业保险委托代办模式的内容

其基本含义就是,财政局负责基金征缴、管理,对基金实行独立建账,专户储存,封闭运行;保险公司负责参保手续办理、账户信息管理、养老待遇结算和发放;人社局负责政策制定和监督检查。钱、账分离,保证了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在该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管理新农保和经办新农保具体工作,包括新农保信息平台建设、软件开发,社保关系转移接续、账户信心管理,养老金结算发放,费用报销支付、管理专项基金等,其管理服务费用由政府财政支付,不从保障基金中提取。保险公司对本着最大谨慎人原则对基金的投资,而基金投资风险和投资风险均由政府承担,其财政兜底责任。这样一来,政府部门能减轻新设经办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的压力,节省制度实施的运作成本,而集中精力专门从事资金筹集、政策调研和业务监控等工作,实现政府从办农保向管农保的职能转变。同时,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独立于政府的市场主体,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外部干扰,充分运用商业保险的风险管控技术,对资金运作、保险金给付制定严格的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挪用保障资金、虚假给付保险金等人为风险。从保险公司角度看,可以利用自身业务平台取得中介业务收益,而且经营风险不大。

三、建立商业保险委托模式的建议参考

1.统一发展理念,加强协作

政府机关要表明态度,欢迎并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加入到新农保的工作中。不仅在新农保工作的开展过程下,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完善等各方面的的方案设计中,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的参与度,共同协作。商业保险公司凭着自身扎实的专业风险管理经验和精算知识,一定可以提高新农保制度设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降低制度设计的风险隐患,提高新农保制度保障效果和可持续性。

2.政府部门应该对参与新农保的商业保险公司加大政策倾斜,宣传,提高扶持力度。

据了解,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在参与新农保的工作中都是零利润或者是盈利极微的,因此应当给予一些财政和税收优惠的支持。一直以来,商业保险公司在有些农村的口碑并不尽如意,政府部门人员一定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提高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展工作中的不必要的碰壁。

3.抓住契机,深化农村社保体系发展

应当推动保险机构以参与新农保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在参与新农保经办工作的同时开展补充养老保险、附加保险和涉农财产保险等业务,形成新农保与其他涉农保险多元保障相统筹的模式,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整体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6

企业改制

1979年3月,晨钟村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吉章娃带领下,以50公斤面粉、10公斤清油和100元现金办起了韩城县(1984年撤县立市)第一家村办饮食企业,头两个月赢利400元。星星之火顿时点燃了晨钟村人的创业激情,新的村集体企业不断产生,其中,金塔宾馆作为韩城市第一家村办宾馆最为引人瞩目。那时,吉章娃坚持不随大流瓜分集体资产,保住了村集体家底,保住了晨钟村人的集体心,因此,村集体企业的发展没有停顿。到2001年底,晨钟村集体有11家稳定赚钱的企业,年产值达8000万元。这些企业的发展让晨钟村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也为第二次飞跃积累了资本。

2002年7月,晨钟村成立企业股份制改造(下称股改)领导小组,在上级政府帮助下确定了股改方案。2003年,晨钟村集体企业股改完成,这在陕西省农村又属第一。

股改一旦启动,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资产量化首当其冲。晨钟村将陕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其中有2条最重要,一条是“对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或投入很少本金,靠贷款发展起来的企业,其所有者权益20%归乡村集体经济组织,80%归企业职工集体所有”,另一条是“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中,允许从企业的存量净资产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劳动积累,按照职工贡献大小折股量化给企业职工,职工依据量化数额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股”。晨钟村确定了产权界定的4条主要原则:一是谁出资,谁创造,谁所有,谁受益;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三是属于村集体的资产在全体村民和职工之间量化,属于组集体的资产在组内部量化;四是可吸收增资,适当进行配股。

最后,晨钟村集体企业产权界定结果为:晨钟农工商总公司及其投资的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金塔宾馆和焦化厂等11家企业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股份在全体村民和企业职工之间分配;第1、2、3、8、9村民小组对焦化厂投资50万元,对金塔宾馆投资485万元,其股份在组内村民之间分配。

经专业机构审计、评估,晨钟村集体企业总资产4600万元,净资产1977.77万元。设置每股股金1元。

产权量化所针对的人口确定为2002年12月25日在册的晨钟村籍所有人口,共2734人;同时,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特殊方案:对独生子女户增加1个人的股份,对一方已采取绝育措施的双女户增加0.5个人的股份(父母一方为非农户的,折半),计155.25人。应分配人口合计2883.75人。

晨钟村村集体企业净资产按4∶3∶2∶1的比例进行股权分配:

净资产的40%归村集体经济组织,约791万元;

30%直接等额量化给应分配人口,约593万元;

20%面向全体村民买1配1,增资近400万元;

10%按买1配1的办法,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购买,增资近200万元。

最终,村民平均每人分配2000股,每人出资1340股,配1340股,平均每人得4680股。以户为单位,每户确定1人为股份拥有者。

在产权量化的基础上,晨钟村进行企业重组。由3个层次的企业组成晨钟置业集团:

母公司,陕西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晨钟房地产开发公司基础上,合并农工商总公司结算中心和市政工程公司,改制而成。吉章娃任董事长、总经理,全中心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5个子公司,包括金塔宾馆、建筑公司、旅行社等,为陕西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包括相对控股公司)。

3个参股公司,包括农贸西大厅、铝制品公司和饮食公司。

晨钟置业集团属于经济联合体,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职能是,以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和建设工程等产业为龙头,实现集团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集团理事会为集团议事机构,但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日常工作由母公司相关部门负责。理事会对集团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经营方针进行宏观掌控,通过互相调剂、银行贷款等方式,协助集团成员解决资金周转、投资等需要。

母公司董事会为集团的决策机构,在集团中处于主导地位,按其投入各公司的资本量享有所有者的各项权益,并承担相应义务。母公司对外代表集团,对内负责管理,具有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重职能。

各子公司、参股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名称前可冠以“韩城晨钟置业集团”名称,使用集团标志。子公司、参股公司与母公司之间通过合同进行协作生产、经营,按市场规则运行。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统一纳税。集团公司成员必须执行母公司的财务制度,接受母公司对财务人员的推荐、选派。

改制后的晨钟村实现村企分离。陕西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迅速,新增企业有阳光生活购物广场、康康食品有限公司、金鼎中介公司等,还收购了原市纺织厂生活区和啤酒厂,作为晨钟村的储备土地。在市内建起晨钟置业公司办公大楼、韩城国际酒店。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结算中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在对外融资、对内资金运作上起着支撑作用。

经过不断完善,陕西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招商部等5个部门,物资采供站等3个分公司,以及18个子公司。2010年,子公司总产值达2.2亿元,实现利税1940万元,村民分红10%。

晨钟村借村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成功地实现了村庄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一村两制”

从晨钟村集体企业改制中可以看出,新城区5个小组的村民所得股份多于旧城区4个小组的村民。这只是“一村两制”的一个方面。

早在1990年代初期,晨钟村就开启了“一村两制”的历史,即新城区(当地人的叫法)村民以街面房(门面房)的个体经营为主发展商品经济,旧城区村民则以耕地为依赖发展农业经济。一村两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不同,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一村两制”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末,当时晨钟村的土地就开始被征用。1984年,韩城撤县立市,城市大规模北扩,晨钟村第1、2、3、8、9村民小组的土地大量被征用,到1989年,被征用地达到90%。虽然晨钟村也得到一笔当时看起来数目不小的征地补偿款,但是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问题成为村中的大问题。经过考察,吉章娃和村干部们拿出为失地农民建街面房的计划书并报到市政府。3年后,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村集体投资60%)的300多套街面房建成,交付新城区5个村民小组分配。村委会成立物业公司,对商业街实行托管制,村民只需缴纳公共设施费。村集体还为这5个组的村民建起居民小区。当初为建街面房成立的街房办成为后来的晨钟村龙头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

村委会为每户村民办理了商业用房屋产权所有证,所以街面房可经营,可出租,可继承,但村委会又实施“有限产权制”――产权证由村委会委托专门机构统一保管。吉章娃说:“街面房是晨钟村的社会保障工程,只限给村民解决生存后顾之忧,是村民的固定资产,不能变成消费性资产。不然,村民因一时急用,变卖了,抵押了,他们将变成纯粹的无产者,这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今,这些街面房的价值已经从当初的10万元升值到50万元。

尽管新城区村民的经济、生活方式已经融入城市,但村民小组仍然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小组组长仍然是组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比如,第1小组村民按股份集资160万元建起农贸西大厅,后招商引资改建为超市。第2小组村民入股建成占地10.5亩的夜市。第3小组则为65户村民建起65套街面房。在城市扩张中,晨钟村新城区虽然未被及时纳入城市公共管理中,但晨钟村人却靠智慧与实力,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旧城区人口占全村的1/3,他们一边做股东,一边发展农业经济。他们组合成蔬菜组和粮棉组进行合作制的规模生产和经营,也有村民个人流转土地进行苗木、花卉的生产经营。农业组的第一目标客户就是晨钟置业集团的相关企业。

新城区街面房建成的同时,村两委带领旧城区村民到山东学习,引进了温室大棚技术种植蔬菜,村民每建成一个大棚,村委会补贴2000元,并在第一茬蔬菜上市后奖励500元。村委会多次投资建设生产路,修建水利设施,完善电力设施。村两委还积极申报,把蔬菜种植区列入全市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从政策上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2010年,晨钟村农业收入100多万元。

旧城区主街道两旁的住宅有序、整洁,很多房子租给外地人经营小企业,只不过租金比新城区的街面房少一半。

吉章娃一直为新旧城区村民的收入差距动脑筋。他说:“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到一定程度,打不破小组格局。晨钟村仍然实行集体土地小组所有制,村庄经济以小组经济为基础,新旧城区村民之间收入的差距,根源就是小组经济的差别。由于新旧城区基本情况不一样,所以发展方式也不一样。由于新旧城区出现的问题不一样,所以解决的也办法也不一样。旧城区村民想平均分配、统一发展,而新城区村民不答应。所以,近30年来,一个村庄两种村情的局面一直存在。我们支持小组局部按特色发展,与此同时,仍然要找到小组间的统一之处,强化村庄整体经济发展。”晨钟村一方面承认新旧城区的差别,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平衡两区经济的剪刀差,这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投资上,而股份分配、政策争取等措施是另一种平衡手段。

2010年,晨钟村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全体村民享有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老年福利补助、教育补贴与奖励等保障。

章程治村

尽管股份制改革让村企分离,城市扩张将一个村庄分割成城市、乡村两张面孔,但晨钟村用一部章程又将所有的晨钟村人归拢为一家人。

2007年1月6日,经全体村民反复讨论,村两委反复修订后,新的《晨钟村管理章程》(下称《章程》)由晨钟村第七届村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章程》分总则、村级组织建设、村务管理、经济管理、村民道德规范、附则6个部分,适用于所有村组织、村干部和村民,是晨钟村村民自治,村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的基本准则。《章程》明示出每一条款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条例。

村级组织职能。晨钟村党总支是村庄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总支有7名委员,下设3个支部。村委会有5人组成,向全体村民负责,要求各委员不仅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还要懂经济、会管理,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代表了中国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紧迫需要。村两委中有9人出任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职务。晨钟村设立村级资产管理公司,具体负责管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房屋租赁业务,并保管、维护村集体所有财物。晨钟农工商总公司属晨钟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村集体的投资主体,参股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代行村集体的股东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为村集体、村民等股东创造经济效益,村两委会为晨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壮大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村民代表大会对本村事务具有决策权,关系全村利益的大事要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9个村民小组负责本组集体所有土地、房屋等财产的经营管理,本组的事情由本组决策、解决。村干部必须执行“四不准”制度:不准向村集体借款,不准承包本村企业,不准从事第二职业,不准拖欠村集体款项。

村务管理。村委会设专门的人口管理部门,对本村青年配偶为非农业户口的、父母只有一方为村民的、招婿入赘的、无子女的、出嫁的等特殊情况作出详细规定。土地管理规定的重点是宅基地使用管理。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户口情况,计划生育情况,宅基地审批情况,村、组收、支、分配情况,村、组集体资产及土地使用权转移情况,村、组集体财产承包租赁情况。村务公开通过《新晨钟》报和公布栏实施,《新晨钟》报每期都要下发到每户村民。目前,晨钟村保存着近30年来的所有村务的完整档案。对新城区街面房的使用、管理也有专门的规定。

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晨钟村实行“两级财务,一级管理,互不平调”财务制度。新旧城区虽然经济发展方式不一样,却遵行统一的财务运行方式,村委会因此将全村经济纳入掌控之中。

村、组财务人员统一由村委会选聘,持证上岗,一般保持稳定,不随村、组干部变动而变动。设村总会计1人,主管全村财务;设专业会计1人,主管各组账务;设出纳1人,管理村、组资金;小组设报账员1人,管理小组收支。

村、组分收支两条线管理,即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账,村干部不许包办财务人员工作。小组财务独立核算,账目一式两套,专业会计、报账员各一套。小组报账员和主管业务人员负责收款,交给村出纳,由专业会计统一开具发票。小组取款必须由村出纳经手。各组可预留300~500元备用金。

村、组干部不能直接染指现金,村集体款必须转到开户银行账上而不能随便开设账户。村集体资金一律不得借支,不得作任何抵押、担保。村、组干部离任,必须办理财务移交手续,村委会派监督人员督办。

晨钟村的经济合同很多,凡属村集体合同,由村委主任签字、盖章后生效,小组合同先由组长签字,再由村委主任审批、签字并加盖村委会公章后生效。合同管理更能反映一个村庄的市场化、规范化程度。

分配管理制度规定,村委会收入主要用于全村公共事业、股东分红、扩大再生产和公共积累。各小组的股份分红、土地出租等收入,扣除税费,留下一定积累后,剩余部分全用于收益分配,各小组自定分配方案,报村委会审批。当年死亡人口参加集体分配,应征义务兵参加集体分配,正式考入国家大、中专学校且户口迁出者,在校期间参加小组集体分配。分配制度最能体现一个村庄的经济、政治、民主发展水平。

村民道德规范。晨钟村村民需遵守9条“村民道德规范”。每年开展“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并举办村庄体育运动会。新旧城区村民由此增进了解,增进合作,保持集体主义精神。

1986年,晨钟村人开始制定《晨钟村管理制度》《晨钟村财务管理条例》等制度,村干部手写墨印将这些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户,要求干部村民共同遵守。1997年,新一届村两委对以上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补充。2001年,《章程》正式公布执行。又经过6年的运行、总结、提炼,融入新形势、新政策、新村情,现行《章程》出台。晨钟村村民自治体系更加趋于完善。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7

一、 财务总监制模式

财务总监制的委派单位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由财政或财政与国资部门联合委派财务监,财务总监以国有股东代表人身份进入监事会,向出资人负责,独立先例财务管理监督权,并列席公司董事会,财务总监的工资、津贴及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工资基金专户,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发放。财务总监制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目前已在湖南省怀化市、江苏省盐城市等地试点。

实行财务总监制,一是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初步健全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体制。财务总监以强化基础管理和依法建帐为中心,整顿和规范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状况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等问题。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有利于强化企业外部监管机制。实行财务总监割断了其与企业在经济、人事方面的隶属关系,直接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负责,断绝由企业局部利益驱动而侵蚀国有资产权益的现象,对企业乱挤成本、隐瞒利润、收入不入帐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三是有利于出谋划策,增加为企业理财增效服务功能。财务总职能不仅是监督,而是寓监督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从科学、高效理财的角度出发,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四是有利于增企业国资管理和财务管理意识。过去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国资管理和财务管理问题。财务总监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代表驻进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其职权的到位使企业法人与管理人员感到压力大,约束国资管理、处置和财务审批方面的随意性,从而促使他们注意及时掌握和自觉遵守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增强国有资产意识、财务核算意识和资本营运意识。

二、 直接管理模式

直接管理模式的委派对象为单位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有的还包括出纳。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一是原单位产生,二是财政局现有人员选派,三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委派部门为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按照“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只能不变”的原则,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半建立和完善委派会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和奖惩制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已在湖北襄樊市、宜城市等地试点。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加强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宏观调控,规范会计行为,反腐倡廉;有利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三、 主管会计委派制模式

主管会计委派模式的很派对象是直接管理形式。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主要在原单位产生,也有从其他单位选派。委派部门是财政和主部门,一般由政府发文,财政部门委派。管理体制是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委派、分职任免”的办法,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任免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资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适用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及公有控股企业。如湖北省利川市、鹤峰县的试点。实行该模式对主管会计的责任明显增加,会计人员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得到保护,企业也较容易接受,推行起来阻力小。

四、 零户统管模式

零户统管模式是对乡镇一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的,取消单位银行帐户,财政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体制。零户统管理模式适用乡镇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统管,如湖北省宜昌市实行了试点。该形式的动作方法是:第一是“一取消”,即取消单位所有的银行帐户,各单位银行帐户均为“零”,所有帐户存款余额一律划转到财政专户,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和外单位划入资金由银行自动注入单位财政专户,单位向上解款由财政专户划转到上一级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心;二是支出从财政专户直达用款单位,不再经过单位银行帐户中转。第三是“三集中”,一是集中资金结算,单位不再设会计,其现金、转帐、收支结算业务由出纳集中到财政部门办理;二是集中会计核算;三是集中会计档案。第四是“四建立”一是设立“总会计”负责综合指标分配、调整预算、审批监督;二是设立“资金会计”在单位存存款余额内办理资金转帐、汇兑、支配现金等结算业务;三是设立“统管会计”负责办理编报报表、对帐;四是设立“单位出纳”负责单位内部收支,预算外收入进入财政专户,定期将财务收支凭证交“总会计”审核,与“统管会计”办理收支凭证结算。第五是“五建制”,一是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二是建立收支审批制度;三是建立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四是建立现金双限制度;五是建立票据管理制度。

五、 财会集中制模式

财会集中制模式是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即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的,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适用于县级行政单位,如湖北省荆注洲市沙市区实行的财会集中制模式,其动作方法类同零户统管模式。

六、“会计楼”模式

“会计楼”模式是把企业会计从内部分离出去,统一在“会计楼”办公,会计人员编制根据所属企业规模大小确定,一般为3-5人,“会计楼”人员的工资报酬由会计楼负责统一管理发放,类似于记帐的会计委派制模式。“会计楼”由经贸部门管理,适用于乡镇企业,如湖北省仙桃市的试点。该模式便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制度建设,遏制不正之风;可以有效地抵制社会上多种乱摊派、滥收费现象,使各项管理工作做到行为有规范,办事有准绳,监管有论据,查处有尺度。实行“会计楼”审核模式,变企业会计对厂长负责为对企业负责;变财务的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过去“厂长说了算”为“会计楼”报销。“会计楼” 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控,是乡镇企业的现实选择,是乡镇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适应乡镇企业反腐倡廉的客观需要。

七、 村帐站管模式

村帐站管是在不改变村合作经济性质的前提下,对村级财务采取分村分组设帐,由乡镇经管站集中管帐,经管站管帐不管钱,村会计管钱不管帐的制度。其做法是在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债权债务属村管理不变、扩大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分村分组设帐,由经管站会计集中做帐,统一管理。村出纳每月定期向村经管站会计对口报帐,所报信息处理一律实施帐前审计。现金收支在村,乡镇经管站管帐不管钱,村出纳管钱不管帐。乡镇经管站会计人员的报酬由经管站统一支付。经费来源;二是财政拨款,二是税费手续费,三是村级行政提留。该模式适用村级财务管理,如在湖北省仙桃市、宜昌市等地的试点。这种模式的具体办法是乡镇经管站根据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村设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村出纳设立现金帐。村帐站管办公室设立主管会计,由经管员担任,合同管理会计一名。村级只设一名出纳,负责村级现金收付、合同管理、农村统计报表等工作。同时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财务管理、承包合同管理、开支审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民主理财、收支预算等制度,规范村干部财务管理行为,村帐站管,办公室做帐,支书(村长)签字,出纳管理现金,实行支配权、支出权、记帐权分离,并建立年初预算、年终决算报村民代表大会审定制度。

内部委派制模式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8

上半年,我站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修养,业务素质放在第一位,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对业务知识更新。今年3月进行债权债务清理时,对全镇村级报账员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减轻农民负担条例,农村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它相关知识培训。

1、今年在“村账乡管”运行基础上,积极向“三资”规范化管理推进,严格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要求,执行民主理财制度,做到了集体资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切实加大对村、组财务监管力度,村里进行账务处理时,必须过“五关”。一过书记、主任审批关;二过民主理财关;三过会计审核关;四过民主公开关;五过登记台账关。每笔业务明明白白,增强了经办人员的责任感,较好地维护了农村集体资产。

2、强化村组财务审计,严格履行监督职能

我镇坚持财务公开,落实民主管理,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推行村组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镇把这项工作作为村组财务管理的经常性工作,起到了推进民主管理,消除群众疑虑,密切干群关系,起到维护农村稳定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以村组为单位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本村财务日常收支实施监督,定期、及时、完整的公开村、组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3、规范村级“一事一议”制度

为了规范我镇农村村级范围内兴办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一事一议”运行过程中,我镇主要做到了四点:第一、严格把握政策,明确“一事一议”的内容,筹资的内容仅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修建道路,改水等生产公益事业;第二、严格把握程序关,严把程序关是“一事一议”的工作基础。先后要经过编制方案,开会发动群众,分摊筹资任务;第三、严格把握报批关,严把报批关是对议事质量的检验。“一事一议”筹资方案应填写申报表,议事记录、签字盖章、等相关资料;第四、严格把握监督关,由村民讨论出资的“一事一议”资金属集体资金性质,必须加强对所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随意改变资金性质,防止平调、挪用,并由村民参与全过程监督管理。

4、强化农村财会队伍建设,夯实财务监督管理基础

针对财务审计中存在的财务人员变动频繁,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现状,我站在今年积极参加市农经局组织的镇、村财务人员会计业务培训。提高了财务人员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能力。

9月7日在镇政府精心组织召开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镇农经站长、包村干部、村主干、会计等相关人员参加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动员暨培训大会,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组织测绘公司业务员协同镇农经站工作人员逐村给予业务培训。通过为期15天的土地确权摸底,统计工作圆满完成,确保了登记规范、全面、详实。工作中做到了上级文件精神吃透到位,政策宣传普及到位,调查摸底户户到位,每阶段工作都稳扎稳打,确保成效。截至目前,测绘公司已经完成了10个村土地确权实地测绘,确认登记工作,其余10个村都在等待配合测绘工作,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到本月底全部完成测绘工作。

1、严格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使各村票据年检工作,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锁定村级债权债务总额并逐步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测体系。

2、加强对重点村财务管理的监控

加强举债兴办公益事业村、项目支出额度高的村、重点项目村的财务收支监控力度,定期组织人大、纪检、财政等有关部门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察。

3、继续宣传、落实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方针、政策,加大农村兴办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农村 商业保险 发展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村办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农村 小额贷款公司 监管

一 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现状

江苏省自2007年11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以来,为加强和规范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前期一系列的制度、办法1的基础上,出台了虹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在这些政策制度的指导下,各监管机构群策群力,有力地推进了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末,全省已设立小贷公司近300家,贷款余额和累放额分别超过300亿元和1000亿元,总体不良贷款率控制在4%0左右。尽管如此,江苏省农利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方面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效监管主体缺失

江苏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对当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负监管总责,各级金融办负具体监管责任。同时,金融办应协助和配合工商、财政、税务、人行、银监局等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履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同时组织和协调大额债权人、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积极履行外部监管职责,为其风险管控提供帮助。但政策层面上的理想构架难敌现实的种种不足:一是地方各级金融办编制紧张,人手不足。二是工商、财政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很难形成合力。三是大额债权人缺乏专业监管技能。四是所在地的金融机构若未对其融资,则无监管动力。五是各地或者尚未成立行业协会,或者虽然成立,但实现真正的行业自律依然任重道远。

(二)优秀监管人才匮乏

按照要求,各级金融办应当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监管人员,严格执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纪律。显然,符合条件的人员非商业银行、人民银行或者银监局的核心员工莫属。但问题在于:金融办属于事业编制,既不如人民银行或者银监局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性质,也不如商业银行能够提供的薪酬、福利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因此难以吸引到具有丰富的监管经验和专业的优秀监管人员,导致专业监管技术和能力明显不足。

(三)监管模式过于简单

目前,我国仍未出台针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江苏省也未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现在执行的最具权威的政策依据就是人行、银监会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制定的实施意见和《监管办法》,这些仅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模式主要是直接的行政控制,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和执法手段。除了考虑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差异,规定差别化准人标准(苏南、苏中、苏北最底注册资本分别为5000、3000、2000万元)和单户小额贷款的界定标准(苏南50万元以下、苏中30万元以下、苏北20万元以下)以外,其他方面对全省所有公司均采取“一刀切”式的监管模式,显然不妥,有必要在统一框架监管之下构建差异化的监管体系。

(四)监管重点不够突出

江苏省规定了由政府金融办、工商、财政、税务、人行、银监局、大额债权人、当地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公安、农业部门等十余家机构组成声势浩大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阵容。这势必产生多头监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过度监管、监管形式化,监管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事实上,自申请设立到日常经营甚至内部会计核算,事无巨细均有若干个部门虎视眈眈地密切监控,必然会使小额贷款公司疲于应付,增加经营负担,制约其提升信贷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

(五)监管手段落后

目前,金融办监管措施主要有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前者依靠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一系列财务报表、经营管理基础资料、年度工作总结,以及通过全省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小额信贷管理系统、监管系统,实时核查业务经营情况。或者通过群众举报,查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但问题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自行报送的资料、报表真实性值得推敲,报送的年度工作总结常常是报喜不报忧,谈及问题避重就轻,主观性太强,监管者难以掌握实情。后者通过现场核查计算机系统业务数据的真实性,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对有关事项作出说明,查阅、复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但问题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数据的真实性难以核查,相关人员的说明可信程度更难以考证,而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可能在监管部门登记保存之前,已经被不法处置了。

三、相关建议

(一)构建有效监管体系

在国家层面尚未指定专门监管机构,暂不能解决多头监管问题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明确金融办部门和人员监管责任的前提下,配齐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监管人员,全面履行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职责。二是财政、工商和人行、银监局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形成监管合力,突出联合监管成效。三是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在融资、信贷和结算等方面加强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协作与配合,实现互利互惠,并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管。四是对大额债权人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监管技能。五是积极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行业交流,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创新监管人才吸纳机制

世界小额贷款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教授对小额贷款的监管忧心忡忡,曾经说过“不能把监管工作留给不了解我们工作的人”。面对优秀监管人才匮乏问题,建议成立专门监督部门,引入专家咨询和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农村小贷公司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水平,杜绝“外行监管内行”现象。可以考虑用有竞争性的薪酬待遇从三部分人员中选拔优秀监管人才:一是高等院校的资深金融专家,二是曾任商业银行高级管理职务的退休人员,三是人行、银监局核心监管人员,分别利用他们丰富的金融经营、风险管理、外部监管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帮助地方政府加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职责。

(三)探索差别化监管模式

借鉴我国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差别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差别化监管模式。其一,加大准人政策差别化。在机构准人方面,根据所处经济环境,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差别化的硬件设施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在高管准人方面,应根据所处地区人员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差别化的高管人员的金融

从业年限和学历要求。其二,探索监管内容及措施差别化。按照注册资本、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等情况,对全省农村小贷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分类管理,根据评级结果,在税收优惠、改制设立村镇银行、融资比例、业务授权、业务准人、检查频率等多方面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三,实行监管指标差别化。在监管评级中充分考虑涉农业务因素,适当放宽资产质量指标要求,对于涉农不良贷款的占比和迁徙率可适当高于一般贷款。单独考核涉农业务的盈利性指标,适当调低资产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成本收入比要求。给予涉农业务提取风险拨备一定宽限期,逐年提高风险拨备水平。

(四)突出重点监管

众所周知,“只存不贷”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主要是经营行为违反规例而带来的内外部损失,公众性有限。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应该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主推合规性监管。一是严格防控农村小贷公司的政策风险,如洗钱、非法集资、商业欺诈、违规放贷、暴力收贷、账外经营、抽逃资本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高度关注农村小贷公司的经营风险,加强贷款集中度、股东贷款比例控制管理,加强贷款发放与使用的合规性、真实性检查,避免农村小贷公司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把经营风险传递到金融机构。三是密切监测贷款投向,强化“涉农性”比例的要求,警惕“挂羊头卖狗肉”,骗取财政补贴。此外,应将外部监管限制在法律明确的范围内,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小额贷款公司的自主经营。

(五)丰富监管手段

一方面保留传统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和非现场检查,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并将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监管经验,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积极探索风险评估手段创新。如英国金融监管局(FSA)的ARROW系统(Advanced Risk-Responsive Operating Framework,高级风险应对操作框架)。通过风险的评级和评估过程,分析判断一个被监管机构发生问题的概率及发生问题后的影响程度,从而计算监管密度和频率,并在对应的监管监控及响应体系中推荐可以使用的监管方式和措施,监管部门可借此配置有限的专业人员等监管资源,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再如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也开发并使用的PAIRS(概率及影响评级系统),通过风险评估,确定监管策略,指导监管行动,并通过监管行为得到的信息,开展新一轮的“风险评估――确定监管策略――采取监管行动”。同时,加大失信惩罚力度,通过增加违规成本来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利关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问题的思考U1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1期(上)

[2]李丽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政策U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5)

[3]黄锰杰浅谈浙江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问题U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