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十篇

时间:2024-02-08 18:00:59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1

——××县2003年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县位于云南省北部,是××西部一个山区农业小县。境内平均海拔在1500—1700米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金沙江沿岸河谷热风的影响,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年均气温17.8℃,日照时数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年均日照时数为2836.4小时。全县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辖六乡两镇,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3万人,含汉、彝、傣、回、傈僳等20种民族。农村经济来源主要是以农作物、烤烟、经济林果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全县拥有可养殖水面11050亩,其中库塘可养殖水面10150亩。有适宜养鱼稻田4万亩。2002年度,全县完成水产品产量386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3.7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87元。

××县的稻田养鱼,已有千年历史,但是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产量低,经济效益差。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民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发展稻田养鱼,特别是九八年以来,通过工程化稻田养鱼科技的推广,使稻田养鱼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今年××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

今年5月中旬,接到州下达的计划任务后,××县共实施稻田养鱼1.4万亩,其中工程化养殖计划推广实施500亩,实际实施完成稻田养鱼工程项目496亩。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水源较好的永定和维的两个乡镇的六个村民小组、198户农户中实施,其中永定镇小旱坝村委会上旧村57户、175亩,小旱坝村委会下旧村28户60亩,永定镇良田村委会回窝村24户81亩,良田村委会良田村29户、60亩,维的乡夜可腊村委会石腊村35户、60亩和夜可腊村委会大奋田村25户、60亩。工程项目形式采用塘田式,即在实施工程项目的稻田中亩均开挖鱼坑面积10平方米,开挖深度1.0米,田埂高60公分,并开挖鱼沟,鱼沟宽深为“40×40公分”,共完成开挖土方4800立方米。至6月10日止,完成全部工程项目田块的鱼苗投放任务,共投放1.8—2.0寸鱼苗49.6万尾。经过80至90天左右时间的管理饲养,至8月20日开始有农户捕鱼进入市场。验收工作从8月20日开始,至9月8日结束,全部工程项目以实测方式完成。经验收,实施工程项目面积496亩,实测面积496亩,共投喂饲料32.03吨,验收实测鱼产量25.68吨,单产在90公斤以上的有5户、13亩,80至89公斤的有17户、55亩,70至79公斤的有29户、85亩,60至69公斤的有23户、67亩,50至59公斤的有14户、39亩。由于7至8月份××县境内普遍干旱少雨,使得稻田养鱼受到严重干旱,工程化项目受灾面积230亩,损失鱼产量9.78吨。在未受灾的266亩面积中,验收实施产量18.76吨,最高单产96公斤,最低单产19.3公斤(未投喂饵料),平均单产70.53公斤。另外,经农科部门测产,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稻谷产量共增产16236公斤,最低增产每亩31公斤,最高增产每亩达63公斤,平均每亩增产稻谷为41公斤。

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效益分析。

××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中,共产鱼25.68吨,增产稻谷16236公斤,按市场价格鲜鱼每公斤10.00元、稻谷每公斤1.00元计算,产值为27.3万元,其中鱼产值25.68万元。未受灾害的266亩中,共投喂饵料20.93吨,产鱼18.76吨,平均亩产70.53公斤,最大个体尾重600克,最小个体尾重26克,平均尾重82克。受灾害的230亩中,共投喂饵料11.10吨,产鱼6.92吨,平均亩产30.12公斤。经计算分析,扣除鱼种放养成本亩均100元,饲料成本亩均230元,未受灾田块中亩均创利416.30元,受灾田块中亩均创利12.20元。

在未受灾的266亩田块中,投喂饵料20.93吨,产鱼18.76吨,扣除田块自然生产力,净产鱼量13.80吨,饵料系数为1.52,达到了预期的养殖目标。

(二)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既种水稻又养鱼,扩大再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利用稻田中的水体空间和水中的生物饵料,以及人工饵料,将种、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便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稻谷增产,养鱼增收的目的,既可保水增肥,以生物除虫防病,节约农药、化肥,降低种稻成本,又可充分利用稻田生物饵料。高产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不仅可直接使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扩宽了致富门路,而且使农民尝到了依靠科技的甜头。

发展科学的稻田养鱼,是农业产业结构战备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部将稻田养鱼作为“十五”期间渔业重点科技推广的八项技术之一,××县将抓住有利时机,做好推广先进高产的稻田养鱼科技措施,续继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单产。今年,××县参加稻田养工程项目的农户198户,参与农户人口749人,虽然受干旱影响,但还是为参与农户人均增加经济收入342.88元,其中未受灾部分的91户农户人均增收515.25元。因此,推广稻田养鱼,尤其是高产稻田养鱼工程项目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村群众物质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是我们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县水利局紧紧围绕省、州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把稻田养鱼工作作为局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稻田养鱼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特点,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措施,它对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丰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县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在县稻田养鱼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协调有项目的两个乡镇,将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相关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领导,做到思想早发动,措施早布置,任务早落实。

(二)精心选点,合理布局,实行示范、典型引路。

根据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要求,县水利局水产站经过全面选点,确定项目实施选择在水源、交通和群众基础条件都较好的永定镇小旱坝村委会上、下旧村,良田村委会良田和回窝、维的乡夜可腊村委会的石腊和大奋田等六个村民小组。按农户自愿的原则,不强行要求整体连片,保证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养殖条件好,农户积极性高的零星示范样板养殖户,为当地群众取到“传经送宝”的作用。我们坚持“办好一个点,巩固一个面,带动一大片”的科技推广原则,同时,定期组织农户对养殖管理较好的养殖农户参观学习,树立典型示范,为全县的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抓好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

××县对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技术方面采取在各实施点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管理方面采取层层签订《科技推广协议书》,明确责任,同时分户建立《稻田养鱼技术管理卡》,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苗种指导生产和协调调运相配合的措施。为保证苗种质量,由县水产站负责组织鱼苗厂生产后统一供给,统一发放标准及规格,全部田块放养两寸的建鲤F6,并混养2%的草鱼和白鲫苗,亩均投放1000尾,亩均投资100.00元。认真搞好技术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工程化稻养鱼技术规范实施。为了增强工程项目实施村委会、村民小组对该项目的责任心,使农户能很好的掌握稻田养鱼工程化养殖新技术和管理工作,由县水产站(委托单位)与各农户(承担单位)和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保证单位)签订《渔业科技推广协议书》,并把各项管理措施拴入协议中,分户建立《稻田养鱼技术管理卡片》指导管理,具体做法是根据各农户的田块面积,将每日的饵料投喂需要量及要求田水深度等参数填写成卡片发放给各农户,要求各农户对照卡片投喂管理。县水产站为了配合好村委会、村民小组,特别是各养殖农户管理好稻田养鱼。在完善上述管理措施及方法的同时,县水产站在每一块示范实施点上先后四次集中农户进行理论培训,在跟踪管理指导过程中,派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都在六个实施点上巡回作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农户的技术错误和补充技术知识,或调整管理卡片上不适应的技术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饵料利用率,以及避免或减少药害、肥害和逃鱼事件发生。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切实做到统计数据及时、严格真实上报,保证了整个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工作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科技成果的准确性。

(四)实施工程项目的体会。

总结××县实施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群众的思想意识是否到位,是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养殖成功的基础。只有群众的思想意识到位,他们才能够放心的投入和管理。第二,领导是否重视,是搞好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关键。第三,科技服务和指导培训全面到位是搞好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动力。另外,生产管理中,要切实保障渔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必须严惩偷、电鱼等违法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县在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养殖农户投入不足,主要是部分农户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达到预期单产目标。第二,科技推广力量不足,整体养殖水平还不高。第三,苗种供给紧张,鱼种成本高。

针对××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谨供参考。第一,对养殖户投入不足的问题,能否通过压缩工程项目面积数量,增大亩均投入资金,做到工程项目面积“少而精”,让那些有养殖经验而无投入资金的农村积极分子作为养殖示范户,让他们科技致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第二,对科技推广力量不足问题,建议省上每年举办一批水产养殖培训班,加强对县乡水产养殖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和增强工作能力。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2

众所周知,在南方夏季的水稻田里,盛产着一种专吃谷花肉质鲜嫩醇美的稻花鱼。可在淮河中游安徽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水稻田里却生长着一种专吃稻花的小龙虾。置身这个闻名遐迩的瓜果飘香鱼跃虾跳的立体有机农业生态园里,仿若进入一个现代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大车间”:水稻、蔬菜、龙虾、鳜鱼样样有,不上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不撒一颗饲料,各个都是高价货:一斤有机稻虾米10元,一斤小龙虾25元,一斤鳜鱼40元,一斤紫芋8元……1亩地在这个农场主手里一年有3次丰收的喜悦,亩均收益达5000元,而传统庄稼种植能手亩地效益只有几百元。这个传奇农场主像变魔术一样把10多种动植物集聚在一片土地上,创造出多物种种养平衡共荣零排放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爱报道工作室简介:

爱报道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初,原名京都报道工作室。由草根新闻传媒人王发财、欧阳洁共同创办。是一个面向国内各大媒体提供深度新闻稿件的民间新闻采编团队;他们秉承“传递普世价值、打造品质团队、输出优质产品”的核心价值观,经过4年精心打造,已经初步建立起采、编、写全面发展的优质公民记者团队;在武汉、济南、长沙、哈尔滨、西安等城市有稳固的采编合作伙伴。多年来,他们在各行业积累了广泛的资源,在公益、社会民生、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报道中展现活力。

建筑老板追梦水稻田

钱庙乡是淮河中游安徽凤台县典型的农业乡镇之一,长期以来,当地农民靠着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效益差收入低。1958年出生的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从小就是一个爱琢磨的人,早年靠承包建筑工程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下的第一批弄潮儿,掘得第一桶金。而这时的钱庙乡,大部分农民看天吃饭收入低。好几次回家看着乡亲们的稻子成片成片地倒在地上被病虫吞噬,被暴雨泡烂,老刘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手中有了一定积蓄,便萌发出返乡创业的念头,他决意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种植耗时耗力效益低的现状,描绘出一片属于自己梦想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蓝图来。

2004年,偏远的荒郊里,刘传光在自家和亲戚的30亩农田里搭了个简易棚,梦想扬帆启动“稻虾共育”实验。从土地的合理设计到套种的蔬菜品种,他进行精确的成本分析:每亩田改造费167元,龙虾防逃设施投入30元,种苗40元,饲料80元,蔬菜种植人工费250元……每亩成本总共不到900元,同时要使各类品种平衡生长,特性上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刘传光此时感到知识的严重缺乏,他购买了大量农业科技书籍研读,每天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一样日日潜心专研,花掉大把积蓄跑遍了大江南北去和专家们交流专业知识。也有些亲朋对他冷嘲热讽,说那是科学家干的烧钱活,刘传光的举动实在是太荒唐不知道天高地厚瞎折腾。而刘传光不为所动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头扎进了立体生态农业的钻研中,他发誓:不干出点名堂绝不收手!在这个红砖砌成的破旧小屋里,窗户没有玻璃,四面透风的墙缝里塞满了方便面袋子,一张床一张桌,桌子上堆满了各种资料。由于屋子太小,刘传光立体开发,把DVD、电视机分别放在墙壁的棚板上,这样自己就可以坐在床上看科普片了。苦心人天不负,在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专家的帮助下,刘传光历时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农田沟、垄、面相间,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试验田亩均产龙虾180千克,水稻、小麦及其他经济作物1412千克,年均亩产值8000元以上,亩均收益达5000元以上,这组震撼的数字令全县沸腾了。

稻虾共育水田产黄金

小胜不收兵,一个更大胆的创意在大脑中形成,刘传光坚定推广做大立体生态农业。2007年,他投资569万元,在张池村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租金从农民手中租赁500多亩农田,一次性支付三年租金创办了丰华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招用了102位乡亲进园打工,月收入1650元。此刻,老刘的儿子刘D和外甥董旭分别毕业于安徽建工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他们放弃了城里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农村,利用所学的现代知识帮老刘打理农业示范园。爷三个对示范园进行科学规划开发,把土地撤小田并大田集中规模经营,修整道路,配套水系,树立标牌,疏通沟渠和地下自动排水通道,以10亩为一单元,按照20%、10%、70%比例改造成“沟―埂―面”,改造后的埂坡面以毛豆、玉米、豆角、扁豆、小白菜等种植为主,一年三茬,堤坝部以种植耐旱作物西瓜、红薯、辣椒、大蒜、黄心乌等为主。田地四周开挖两米多宽1米多深的回型沟,沟内按比例放养不同数量的龙虾、鳜鱼、白鲢,田面种植优质小麦和有机水稻。

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抗病、抗虫和抗旱涝能力,刘传光将农经作物下角料养猪,然后利用猪的粪便集中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沼液、沼渣进入农田和沟槽,用于肥田肥水,沼气用于职工生活。他把每年10月份到翌年6月份列为麦虾共育期,这一时期最关键是在秋季水稻收割后,将水稻秸秆平均粉碎到2厘米长增施秸秆腐熟剂后,犁入10多厘米深的地下还田沤作有机肥,此举不仅防止了大量秸秆未经粉碎集中浅埋在田地表层,使植株无法生根站立,而且避免了浅层返田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毒杀植株,彻底将秸秆变废为宝,真正解决了秸秆出路问题。到麦子快成熟之前的次年5月中下旬,从回型沟内起捕龙虾向外销售,亩均售出龙虾25公斤左右,剩余龙虾苗按亩均4000只左右的放养量储备。经测算,“麦虾共育”期间亩均小麦产值销售达1100元以上,回型沟每亩水面培育的商品虾、龙虾种苗及其他水产品产值4000元左右。

立夏后生态园便进入黄金稻虾生态共育期,6月份小麦收割秸秆还田后,将田四周筑起小埂,从沼汽池中收集出的有机肥按每亩6000公斤洒入大田,然后犁耕深翻放水肥田。在6月中旬有机水稻栽插10天返青后,在田四周小埂每隔10米挖开通道,将回型沟繁育的龙虾种苗按每亩4000只左右让其自由进入稻田。为何精确到放养4000只虾苗?刘传光神秘地告诉记者,这是他承担一项省级研究课题多年实验得出的结论:少于4000只效益没有最大化,多于4000只虾子一多夹毁秧苗。小龙虾在水稻田里吃浮游生物有害小虫和水草等,而且虾在稻田中的活动和觅食,疏松稻田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助于稻田土壤中有害、有毒气体和土壤肥力的释放,成为稻田地得力的“清道夫”,同时龙虾将稻田中丰富的动植物及微生物转化为自身生长的营养源,将粪便排入到稻田中,培肥了稻田土质和水质。基于此,2008年刘传光与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凤台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承担了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与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此后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并顺利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成果鉴定。在7月份以后,即可用虾笼“捕大留小”,适时上市。利用该模式平均每亩稻田销售商品龙虾100公斤以上,亩均销售产值3000元,亩产优质水稻500公斤,加工成有机稻米350公斤,亩均销售产值8000元以上,加上“麦虾共育”合计每年亩综合平均产值9300元左右,年利润5200元。

记者在刘传光生态园现场看到,这里的土地利用程度极高,种植养殖结构合理:示范园的中间是稻田,四周是养龙虾的水沟,边上则是种朝天椒、蔬菜的坝埂和坡面。每亩地中稻田面积约占70%,水沟占20%,田埂和坡面占10%。由于龙虾对生长环境有要求,所以水稻不能打农药,全施农家肥,灭虫采用频振杀虫灯物理防治;园区运用远程红外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龙虾沟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可以自排;靠近水沟的田埂种上了空心菜、辣椒等作物,而其下的堤坝坡面和近水区域种植茭白、水芹及水生饲料等水生植物,该平台面又是龙虾攀爬晒阳光觅食打洞遮荫等重要活动区域,由于近水而不漫水,田埂上非常适合朝天椒的生长,构成了一幅立体现代农业的画面。

有机米何以好不叫座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3

2021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一年,今年以来,在县农业局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实行县局及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深入开展活动,全面推进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发展农业生产,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全镇农业生产持续快速的发展。

一、主要工作总结及成效

上半年来,认真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政策,做好新技术的推广与试验、示范、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走群众路线指导思想为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以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工作重心,抓好产地检疫、非洲猪瘟排查及牛结节性皮肤传染病常态化工作,开展田螺示范基地建设,肉牛、生猪标准化建设等生产项目为技术服务对象,深入村屯开展牛人工品种改良,兽医治疗等技术服务;为广大农户办理生猪、肉牛保险等其他窗口咨询服务等,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农业方面:

1.完成土地确权最后一次纠错补漏以及证书发放工作.

2.完成上半年农产品检测工作.

3.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目标的布置分配工作,落实早稻200亩种植目标数任务;完成农牧渔业生产进度目标任务数的统计。

4.落实2021年三江县耕地保护补贴政策并布置乡镇方案,并完成全镇户,亩的审核申报。

5.完成撂荒地的治理工作布置以及统计

6.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收尾工作。

7.积极做好成片茶园的栽培技术管理,宣传和引导茶农绿色发展支柱产业的发展。新植茶叶面积稳步推进,品种有老茶树、金观音、安吉白茶、福云6号等。

畜牧方面

1.水产畜牧业统计情况

截止6月10日,全镇生猪存栏1500头,其中能繁母猪130头,大牲畜存栏1300头(匹、只),其中牛存栏1200头,马100匹,羊存栏500只;家禽存栏30050只(羽),其中鸡存栏17380羽,鸭存栏12500只,鹅存栏170只;出栏肉猪880头,出栏供宰杀的肉用牛330头,出售和自宰肉羊75只,出售和自宰的家禽5523(只、羽),其中鸡羽2135;肉类总产量9.5万公斤。

2.产地检疫完成情况

截止6月10日,全镇共完成产地检疫250头,其中完成生猪产地检疫200头,牛50头。

3.黄牛品改完成情况

截止6月10日,全镇共完成黄牛品种改良人工冻配80头。

4.接受群众技术咨询服务30人次,平均每月下村为农户治疗畜禽病例5人次。

5.做好无害化上报、疫情监控、入户排查等。

下半年工作计划

农业方面:

(一)、搞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

1、做好科技示范户的工作。联系科技示范户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我镇茶叶示范户5个,每年计划分布在不同村、屯,示范面积近25亩,通过指导员、示范户的共同努力,做到了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村、屯的一些农户,起到了很好的轰动效应与效果。

3.独峒镇唐朝村和林略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创新改变传统的种田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

4.扩大发展稻田养螺示范基地,种养结合增加田块的实用性,促进增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响应脱贫攻坚的精神号召。

(二)、 积极做好耕地补贴、稻谷补贴、厕改申报工作

农业补贴是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积极配合财政所对接好全镇1.6万亩耕地力补贴,兑现这项惠农资金的核实,做到登记、录入、核实、上报等工作。做好稻谷补贴和厕改的申报、验收等工作。

(三)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农产品检测是一项复杂又严肃的工作,每个月检测任务近60个。

(四)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工作,;完成农牧渔业生产进度目标任务数的统计

(四)、配合县土肥站做好稻谷采样釆集工作

15个村共釆作物样59个,积极完成水稻、茶叶、蔬菜定点釆样任务。

(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一年来,结合县植保站预测预报:水稻完成3期,茶叶完成3期预测预报。号召农户及时防冶病虫害,选用对口的高效、低毒农药。

(六)、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利用县科技局贫困村特派员身份,一年来,分别在具盘村具河屯、岜团村、平流村、八协村、干冲村、独峒村举办了水稻、茶叶等培训班,参加学员200多人,印发资料进500份, 落实培训资金近20000元,取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七)科技发展

1、 进一步做好全镇的农业发展规划,想方设法提高全镇人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农技宝信息等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等形式,加大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做好试验、示范点,抓好示范户的作用,尽力完成上级部门年头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2、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宣传,增加水稻和茶叶培训期数,做好本单位部门、农技干部业务宗旨。

3、 争取发展茶叶基地创建500亩(创建乡镇级核心示范区);争取在平流、八协、岜团、具河等村、屯发展中稻再生稻2000亩;创建发展具河屯150亩“优质稻+再生稻+稻鱼”高产示范基地工作。力争做4个不同海拔高度再生稻试验、示范,带动全镇再生稻的发展。

畜牧方面

1、是切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县局主管部门的工作布置和要求,对照落实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为2022年工作打好基础。

2、抓好秋季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核心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点预防以禽流感(H5N7亚型)、鸡新城疫、猪瘟、口蹄疫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做好疫情监测报告:严格要求每个行政村的村级动物疫情报告员做好本村疫情监测工作。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信息跟踪收集和统计,并按照市、县规定的时间做好零报告、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等,有疫情报疫情,无疫情报平安,做到重大动物疫情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和不谎报。

4、加大市场监管:坚持采取“以报检为主”、定点补检为补,建立台账簿,做好跟踪管理服务;对兽药店,饲料店,家禽活宰点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加大市场监督工作,安排专人对牛圩交易市场管理,防范贵州、湖南跨省肉牛交易出现疫情漏洞。

5、坚持抓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主要抓好我镇20个小规模较大养殖大户列为服务管理对象,严防口蹄疫、猪瘟病在我镇境内蔓延,特别是患病母猪坚决不能上市,发现1例处理1例,并进行全场消毒。

6、是配合镇人民政府抓紧并落实独峒镇稻田生态养鱼整镇推进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完成种稻养鱼田基改造项目建设补助发放,打造“两茶一鱼”美丽独峒新目标。

7、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已经在独峒镇具盘村具河屯、林略村、平流村、唐朝村、八协村成立田螺养殖示范基地,争取把稻田鱼与田螺一起抓。

8、2021年畜牧业计划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我镇将大力引导我乡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山羊和生猪向规模经营事业方向发展,明年将在玉马、岜团、独峒、平流等村新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养殖规模达100头以上,在林略村新建山羊规模化养殖场2个,高定新建山羊规模化养殖场一个,每个场的规模达到100只山羊以上,在独峒村、里盘村、平流各成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养殖能繁母猪规模达100头以上,在干冲新建林下规模养殖1个,实现独峒土鸡年出栏量达到20000只以上。

9、业务培训和乡村兽医服务工作

争取全年共举办水产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8期,其中水产养殖技术培训4期,畜牧养殖4期,发放宣传资料1000册(份)接受培训人数400人次,接受群众技术咨询服200人次,平均每月下村为农户治疗畜禽病例10人次。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4

2019年,我科室紧密围绕全镇“两景三区”建设,以“四个万亩”升级版为工作重点,坚持以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通过与中化农业、惠尔稼种业加强合作,打造鱼米之乡休闲农业旅游品牌,结合全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我镇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重点工作如下:

一、2019年度重点工作落实

(一)牢牢把握发展契机,产业兴旺出实招

1.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工作。为进一步解决“四个万亩”建设后劲不足问题,我科室以促发展、惠民生为目标,充分发挥王稳庄“菜篮子”、“鱼篓子”等农业先天优势,结合历史上小站稻泛种植区的区位优势,先后引进了惠尔稼种业、中化集团等国内农业龙头企业与先进管理团队参与农业项目运营与管理,整体提升了全镇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建设水平。

2.全力办好全国小站稻推介活动。积极克服“天津小站稻推介活动”筹备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先后完成了环境整治、道桥施工、土方填垫及平整、木栈道搭建等基础性工程、活动方案策划、展厅搭建及布置、内部设计与展示、现场协调等创新性工作,在全员突击、争分夺秒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天津小站稻推介活动筹办工作。活动受到了国内各家媒体的高度赞扬,王稳庄万亩小站稻基地报道见诸报端、跃于荧屏,为天津市小站稻振兴乃至现代农业发展递出了一张金色名片,也为西青区树立了一块绿色品牌。

(二)紧紧围绕环境友好,生态宜居上水平

1.全面推进建新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作为2019年西青区20项民心工程之一,建新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2865.37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200m3/d)、污水管网26公里,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农村雨污分流管网系统,通过对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大大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及周边水环境水平,项目预计12月底前完工。

2.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及杂草治理工作。按照“广开渠道、加强利用、疏堵结合、朝前谋划、贯穿始终”的总体思路,扩展秸秆、杂草综合利用渠道,加强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将农作物秸秆通过还田、肥料化、饲料化等形式进行综合利用,将杂草纳入秸秆治理体系。同时投入资金885.6万元,共治理秸秆还田面积23787亩,杂草面积49200亩,有效保障了全镇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禁烧率达100%,镇域内杂草得到有效治理、防控不留死角。

3.顺利完成二侯庄尾水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535.6万元,通过跌水池、曝气池等设置改善水体质量,有效解决我镇水产养殖中尾水排放影响水质的隐患。项目初期运行后效果十分理想,大大改善了水质情况,也为未来发展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扎实推动重点工作,治理有效见实效

1.高标准推动大棚房等农业设施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区农委、区国土局关于大棚房问题的部署安排,共排查温室大棚5个片区,685个温室,整改完成存在配套用房超标、地面硬化、围墙及围栏等大棚问题35宗,同时治理整改看护房存放与农业生产无关的物品、看护房住人等情况123个,治理完成小金庄、西兰坨、小张庄三个老旧园区存在撂荒问题392个。同时建立完善了“一镇一村一册,一棚一户一档”的管理档案。并对严格全镇33个设施农业项目进行自查,整改落实了12宗改变用途及违法占用农用地项目,高标准的完成了大棚房等农业设施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2.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防治要求,制定专项紧急预案,与各村签订了关于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书并严格推进资质审查工作,共对全镇21家生猪养殖户、5331头生猪存栏进行逐一排查,发放明白纸20份,宣传材料20套,同时在涉及生猪养殖的6个村合理设立集中掩埋点,并采集40份生猪血液样本备查,有效推动非洲猪瘟疫情在我镇得到有效防控。

二、2020年度重点难点工作安排

(一)农业重点项目运营

通过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确保各大休闲农业园区运营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二)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

对34家畜禽养殖户有规划、有步骤落实退出整改工作,建立养殖小区模式、有序退出机制与进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相结合。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5

**村辖区面积7.55平方公里,林地8239亩,耕地1061亩,辖1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48户,997人,其中劳动力623个,在外务工和经商177人,2007年村财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8元。有1所卫生室,占地30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1%。有1所村级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在校学生4人,教师4人,有一个占地60平方米的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全村自来水入户率79%;通乡公路全部硬化,各自然村内巷道硬化率13%;电话(含移动电话)入户率98%,电视入户率90%。

二、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村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吴屯乡东南部,距乡仅3公里、市区2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导产业以烟叶、其他农业等产业为主。种烟户达22户,烟叶面积175亩,产值37万元,纯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261元;其他农业总产值120万元,纯收入83.7万元,人均纯收入840元。其中稻田面积900亩,产值62万元,纯收入44万元,人均纯收入441元;2007年发展养鱼和养鸭业,养殖队伍达5个,鱼塘面积42亩,鸭子数量2000羽,产值27万元,纯收入13.5元。人均纯收入135元。农业基础日臻完善。现有灌溉水渠3条,水坝3座,机耕路3条。农业专合组织建设规范发展,成立烟叶合作社。

(二)发展趋势分析

主导产业中,烤烟发展潜力较大,再生稻田面积有望继续扩大,淡水养殖可以适度发展,考虑地处水库上游,家禽养殖应控制在1万羽范围内。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产业规模偏小、链条不长、水平不高、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

三、目标要求

(一)村财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25%以上;到2013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

(二)村民人均收入持续稳步增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

(三)农业“五新”稳步推行。2010年,积极推广农业“五新”,重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力争引进新技术2项、5至6个新品种,每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户,建立农业示范基地100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70%以上;到2013年,每年引进新进新技术3项,4至5个新品种,每年培育农业示范户7户,建立农业示范基地200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75%以上。

(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2010年,做到主导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带动力较强,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村经济总量的50%以上;到2013年,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占全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

(五)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2010年,烟叶合作社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规范,会员数占种烟户总数的70%以上;到2013年,合作社制度服务到位,会员数占种烟户总数的80%以上。

(六)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0年,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以上;到2013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以上。

(七)劳动力转移收入进一步突显。2010年,90%以上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3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到2013年,95%以上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4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

总体上,2010年,产业发展各项指标均达到武夷山市新农村建设中级标准,到2013年,产业发展各项指标均达到武夷山市新农村建设高级标准。

四,主要任务

(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村地处乡东部,位于乡通往后源、麻坜、后乾、岭根、等村的主干道旁,交通优势明显。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有利机遇,结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打造烤烟、其他农业两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1、烟业。继续扩大烟业种植面积,亩产值2600元,专业化组织,机械化育苗、分级烘烤,到2010年力争达到260亩以上;2010年至2013年,民间、面积稳定在350,优化布局,重点发展古楼、岭头等自然村,争取烟基工程建设,为烟农创造良好是生产条件,为发展烤烟奠定坚定的基础。

2、其他农业。(1)种植业。继续发展优质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亩,在亩产400公斤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新成果,使粮食亩产量再创新高,使粮食亩产量再创新高。同时抓好烟后稻的种植管理,以不断改善土壤和促进增产增收。(2)养殖业。主要发展养鱼和养鸭业,在鱼塘面积42亩,鸭子数量2000羽的基础上,有计划合理地扩大鱼塘面积,重点在科学养殖上下工夫,探索建立养殖协会,重视开拓销售市场,不断壮大产业,促进增收,(3)稻花养鱼,根据我村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稻花养于鱼,做大做强我村特色渔业,2007年全村共有高山稻花鱼养殖面积60亩,年产鲜鱼1200斤,产值2.5万元,今后要有计划合理地扩大稻花鱼养殖面积,在科学养殖上下工夫,进一步完善养殖协会相关制度,重视开拓销售市场,不断壮大产业,促进增收,力争到2013年实现养殖面积150亩,年产值7.5万元。

(二)依靠农业“五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通过信息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品种,运用新技术逐步推广新品种。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3期。三是通过合作社带动,进一步加强农户协作,建立、完善协会合作制度,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四是通过资金政策倾斜,搞好新技术推广,组建“新技术推广领导小组”。五是充分发挥“土专家”、乡土人才、“六大员”作用,建立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提高农民现代实用技术培训使用

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拓展农业信息服务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数字武夷”信息平台,为农民上网查阅农业科技相关信息提供便利,帮助种、养植(殖)户,、生产加工户相关信息,推介农副工、名特优产品以及宣传报道全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新人好事,建立村、组信息网络,聘请“六大员”为信息员,通过宣传栏、《公开信》、信息机开通手机短信,根据农村、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农业科技信息;借助农民文体中心电教室这个平台,每月举行一课农事学习,请乡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人员讲解种、养植(殖)技术、方法和生产要领,播放农业科技录象专题片,逐步将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建成农村致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旱涝保收,提高耕地农业生产能力,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抓好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整治和坡瘠地改造,全村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搞好耕地灌溉体系配套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经济发展规划落实领导小组,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设立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小组,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形成合力,在村级换届调整中,做到换人不换岗,确保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将任务细化、分解到组、责任到人,实行业绩和奖惩挂钩的工作机制,把经济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6

唐代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人口南移、生产工具的进步、兴修水利、中央和某些地方官的正确指导、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等等。在这些因素中,贯穿着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知识这根主线,例如,人口南移问题,如果南移的劳动力缺乏技术训练,素质低,肯定不能对南方的农业生产起什么促进作用,反而增加人口压力,于农业生产发展不利;生产工具的进步也包含技术改革,并且以此为标志;兴修水利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劳动人民辛勤耕耘势必带来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如何从这个角度分析唐代江南农业的进步是我多年来注意的课题,现将浅见陈述如下。

(一)灌溉工具和灌溉技术的进步

唐代江南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其中旱灾和水灾相比,又以后者为甚,这是江南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不等于说旱灾的威胁不大,由于江南地多丘陵,灌溉工程并非处处都有,一逢干旱之年,旱灾仍然威胁着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所以,灌溉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问题必然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

传统的人工灌溉工具是桔槔。桔槔利用杠杆原理提水,可以事半功倍。但是,桔槔不能连续运动提水,于是有水车。水车在汉以后广泛使用了。《后汉书·宦者传》记掖庭令毕岚“作翻车、渴乌”,唐章怀太子李贤注云:“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1]农史学家以为“渴乌是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提水土工具”[2]。水车发明于北方,使从渠、井中引水机械化。从汉至唐的文献资料看,“使用翻车引水,安装坡度不能超过四十五度,提水高度一般也不能超过一丈”[3]。一般翻车显然难于从竖井中提水。而北方井灌多于渠灌,所以必须改进水车的装置。唐代邓玄挺所见水车应即为这种改进后的井水水车。“唐邓玄挺人寺行香,与诸僧观植蔬,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乃曰:法师等自踏此车,当大辛苦。答曰:遣家人挽之”[4]。水车以木桶相连,就可以从竖井中提水。但是,这种水车的结构要比原来的翻车复杂,这也说明当时机械学的知识比较丰富了。另一种水车是从河渠中汲水的手摇式或脚踏水车,其使用范围遍及南北方,而且似乎南方使用更普遍。唐史著作中多次引用的文宗大和二年(828)“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缘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5]这条资料。唐文宗从江南征发工匠到京兆府承造水车,可知这是江南通用型的水车[6]。水车的发明在北方,后来传到南方,是北方劳动人民带到南方的一种生产工具,然而在南方推广时显然有所改进。这种型号的水车主要用于塘、渠车水之用。

除水车之外,还有一种用于汲取江水的机汲,闵宗殿同志名之曰“曲柄辘轳”。为研究方便,移录刘禹锡的记载如下:“濒江之俗,不饮于凿,而皆饮之流。余谪居之明年,主人受馆于百雉之内。江水?V?V,周墉间之。一旦有工爰来,思以技自贾,且曰:观今之室庐,及江之涯,间不容亩,顾积块峙焉而前耳。请用机以汲,俾矗然之状,莫我遏已。余方异其说,且命之饬力焉。工也储思环视,相面势而经营之。由是比竹以为畚,置于流中,中植数尺之臬,辇石以壮其址,如建标焉。索绚以为组,縻于标垂,上属数仞之端,亘空以峻其势,如张弦焉。锻铁为器,外廉如鼎耳,内键如乐鼓,牝牡相函,转于两端,走于索上,且受汲具。及泉而修绠下缒,盈器而圆轴上引。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毂之易。瓶缩不羸,如博而升。枝长澜,出高岸,拂林杪,逾峻防,刳蟠木以承澍,贯修筠以达脉。走下潺潺,声寒空中,通洞环折,唯用所在,周除而沃盥以蠲,入爨而锖釜以盈。饪悚之余,移用于汤沐。涑浣之末,泄注于圃畦。虽瀵涌于庭,莫尚其霈洽也。余……观夫流水应物,植木之善建。绳以柔而有立,金以刚而无固。轴卷而能舒,竹圆而能通。合而同工,斯所以然也。”[7]

以上引文一些著作引用时未加考释,因而难详其意,所以难于说明它在机械发明史上的意义。现就个人揣摩心得试释如下。

刘禹锡《机汲记》所记年代为他谪居朗州(今湖南常德市)的第二年(元和元年,806)。他所遇见的工匠是一位发明家。工匠依地形建造汲水机械装置。首先,在江里树木桩,作为牵引支撑物,方法是以竹编畚筐作底座,运石块压牢,上插木桩,一如建标桩方法。其次是在木桩顶端(标垂)系上绳索,绳索的另一端自必系在江岸的木桩上,但是未见明确记载,只能从“亘空以竣其势,如张弦焉”句推断如此。如何提水?这是《机汲记》最费解部分。“锻铁为器,外廉如鼎耳,内键如乐鼓,牝牡相函,转于两端,走于索上,且受汲具”的是什么装置?从机械功能说,这个装置既能在索上走(滑行),又可挂上汲具(水桶之类)。在索上滑行,必须在两支木桩顶端各安装一个滑轮,横索绕两滑轮,而岸上木桩顶端的滑轮安上曲柄,以人力转动曲柄,上下横索分别向着相反方向移动,挂在下方索上的装置及汲具即顺绳索斜面向岸上方向滑行,从远处看“其来如推毂”,如推车上坡。这种绞车式装置,我国古代曾用于拖网、拉船过闸[8]。唐代工匠从其师傅处,或从民间流传经验中,或从士人口中知道绞车制造之法,并应用于汲水。如果这一推断正确的话,刘禹锡记载的汲机应命名为绞车式辘轳汲水机。

关于提水、运水装置是什么样器物,着实令人费解。所谓“锻铁为器”容易理解。该器“外廉如鼎耳”的鼎是锅,即外壳薄如锅的耳。里面的“键”,即可开闭的铁栓,它闭合时横栓在铁器上,故曰“牝牡相函”,固定在横索上,可以随索移动。这个器物下部估计有孔,穿绳悬挂汲具陶瓶。因为横索靠岸一端高于水中木桩一端,所以当摇动岸端木桩顶端曲柄时,器物顺横索向上移动,由于器物挂着盛水的陶瓶,承重较大,移动速度慢,望之如推车上坡;当器物到岸端后,陶瓶由人接去把水倒人木槽,器物减重,放开曲柄时,器物和陶瓶的自重使它顺横索下滑至水中木桩处,望之如高屋“建瓴之驶”。这时器物“修绠下缒”,悬挂着的陶瓶恰好到水面,便会自行倾斜汲水。陶瓶汲满水后,岸上的人再摇曲柄,把陶瓶提上去(见示意图一)。为什么汲水器要用陶瓶呢?这是因为陶瓶自重大,加上烧制成重心在中间的橄榄形状(肚大口小底尖)就会自行倾斜,水从瓶口进入,西安半坡出土之汲水瓶就是这个形状。陶瓶汲满水后如何“圆轴上引”呢?一种解释是岸端曲柄转动时,连着曲柄的辘轳也转动,挂着陶瓶的绳索被绞上去。从岸上看,陶瓶离水面越来越高,上升了。因为辘轳也是轴,所以辘轳转动可以叫“圆轴”。

[示意图一]李文绚副教授绘

[示意图二]李文绚副教授绘

我请教厦门大学科仪系机械学教授黄长艺同志,他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江中木桩与岸上木桩之间的绳索(或竹索)是固定的,有一个装置(我猜想,如滑轮形状,由左凹右凸两半合接而成,即所谓牝牡相函)成为一个巧妙的滑轮,通过绳索,由岸上曲柄辘转动牵引,“走于索上”。这又可备一说(见示意图二)。

提上岸的陶瓶由人接住倾水入水槽,即所谓“刳蟠木以承澍”。木槽又连着毛竹水管,曲折通到用水人家,一如现之自来水管。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记载了水的反复利用,水注入釜,以为炊饮之用;余则移于汤沐;洗涤之后,“泄注于圃畦”,灌溉蔬菜。大概是这种机汲之水,费工费力,来之不易吧,所以节水的办法应运而出,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这在一千一百九十年前是非常难得的,称得上是一项重要发明。

但从唐代江南的实际情况看,机汲是仅见现象,水车较普及,戽水、桔槔间或使用,主要灌溉方法仍然是利用河、渠、塘、浦等水源,引水灌田。

从灌溉技术角度看,唐代江南水利设施不但有灌溉作用,而且有拒潮、排水等多种功能,改变了单一的灌溉(如井灌)方式,颇具创造性。周魁一先生在《中国古代的农田水利》 (续)一文中指出:“东南沿海地区水利受海潮影响,形成一种可称之拒咸蓄淡的独特工程型式。即采用一组闸坝建筑物,抗御海潮入侵,蓄引内河淡水灌溉。唐太和七年(833)在今浙江宁波兴建的它山堰,就是这种类型的工程。它山堰为有坝灌溉枢纽,溢流坝横断大溪,用以抬高下游(似应作上游)水位和隔断下游咸潮。堰上游开渠引水灌溉农田二十四万亩。灌溉余水和灌区沥水由下游泄回鄞江,泄水人江处的闸门同样有拒咸蓄淡的作用。灌区内有日月二湖,与渠系相连。增加了灌溉水量的调节能力,整体规划相当完备。”[9]

除它山堰外,杭州湾的捍海塘也有同样功能一一拒咸蓄淡。郑肇经、查一民先生著文指出:浙江海塘在浙西沿海地段的海塘工程修筑最早,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钱唐记》载:钱塘江“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即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海塘建筑的最早记录[10]。郑、查两位先生文章的这段话所据为《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原文“旬月”这里作“旬日”,误。

唐代浙江海塘修筑工程浩大,《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盐官有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上引郑、查两位先生的文章认为《地理志》指明是“重筑”,足见唐开元以前浙西已有长距离的海塘建筑。这种推断是可信的。五代钱氏据两浙,进行了大规模筑塘工程。后梁开平四年(910),即吴越天宝三年八月,始筑杭州捍海石塘,钱?J动员了大批劳动力,并采用了“木桩竹笼”护岸结构,形成坚固堤坝,“堤植大木十余行,谓之‘晃柱’”[ll],筑海堤防御海潮袭击,保护农田;在堤内形成石塘,蓄水灌溉江滨土地,“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12]。杭州捍海石塘防海潮、蓄淡水、利泄洪,功能上较一般陂塘多。福建的一些陂塘也具有拒咸蓄淡功能,如泉州的六里陂,“筑有迂回曲折达四十里的陂道,外隔沧海之潮汐,内积来自磁灶和葛洲的溪水”,“纳清泻卤,环数十里内无田不资灌溉"[13]。

以上所举的浙东它山堰、浙西钱塘捍海石塘和泉州六里陂的共同特点是拒咸蓄淡,防止海潮对农田侵蚀,蓄水灌溉沿江、沿海土地。在这两种功能之外,还有泻卤作用。它山堰灌区的主渠道所经之处有数处堰闸,灌溉余水和灌区沥水通过闸门泄回江中。捍海石塘、六里陂也应有泄水闸。这种泄水闸作为堰(堤)区的配套工程极为重要,不但可及时泄洪,而且起了泻卤作用。因为潮浸比较严重的滨江、滨海农田,土地普遍斥卤,要改良土壤,必须排卤,而排卤的最佳方案是洗田。当洪水来时,浸泡农田,土地的盐碱经稀释后排人陂塘渠道,通过退潮时开闸泄洪,盐碱水亦排人江海中。所以六里陂古人赞其有“纳清泻卤”之功,事实上潮浸严重的滨江陂塘与滨海陂塘都有这种功能。为什么江南沿海农田的排卤问题能解决得比较好,是和它的灌溉工程具有“纳清泻卤”功能分不开的。

灌溉技术的进步还表现在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上。白居易刺杭州,制定《钱塘湖事四条》,详述用水规定利害:“钱塘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原注:州图经云:湖水溉田五百余顷,谓系田也。今按水利所及,其公私田不啻千余顷矣)。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人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原注:虽非浇田时,若官河干浅,但放湖水添注,可以立通舟船)……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原注:大约水去石函口一尺为限,过此须泄之)。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14]

白居易《钱塘湖石记》记录了周密的用水计划。他根据“春多雨,秋多旱”的特点,对用水、蓄水、泄水作了严格规定。用水则“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百姓请水有审批程序。蓄水不足是旱季的一大难题,于是决定加高堤岸,增加蓄水量。泄水则以湖水涨至“去石函口一尺为限,过此须泄之”。严禁湖边无税田田户盗泄湖水以保田地的行为,并指示把泄水与护堤联系在一起,“若水暴涨,即于(笕南)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从技术角度看,用水、蓄水和泄水计划与工程设施都比较先进,符合科学原理。比如用水量的计算“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所谓减一寸指减湖水一寸。

(二)治水治田技术的进步

唐代江南治水治田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现综合两者分区叙述如下。

1.太湖地区治水治田成绩

汪家伦先生曾对太湖地区洪涝的特征作过相当精辟的分析,其主要论点撮引如下:

太湖地区洪涝灾害并不稀少。太湖地区的严重水患是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部分,造成该地区水患的原因有:

(1)降水变率较大。太湖地区位于北纬30°—32°度之间,地处东南沿海,雨量比较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000~1400毫米。梅雨季节和台风期间。雨量多,雨日也多。这是造成水灾的根本原因。

(2)地势平衍低洼。太湖地区的基本特点是四周高仰,中部低洼。西南山峦叠嶂,丘陵起伏。东北及东南边缘环绕着长弧形冈身地带,高度4—8米。中部平衍,为湖沼洼地,高程在2~3.5米之间,通常低于汛期河湖水位。这种地形易酿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3)向外排水不畅。因为太湖地区地势过于低平,而江海潮位又相对较高,湖差较小,所以出水河港水平流缓,宣泄不畅。太湖水患显著特征是洪涝范围广、浸淫时间长和浸淹城镇次数多。

汪文在述及宋以前太湖治水的显著成就时,概括为三点:①调蓄山地径流,控制上游来水。汉至唐修筑的拦截西、南两路溪流的塘、湖,起了调节山地径流、减轻平原洼地的洪涝威胁,有重要意义。②疏治下游河港,保持了出水通畅。③建筑塘浦圩田,增强了抵御洪涝的能力[15]。

我赞成汪先生的观点,并就治水的三个方面的情况作些补充和探讨。首先是拦截西、南两路溪流工程情况。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太湖地区西北之丹阳,“有练塘,周八十里。永泰中刺史韦损,因废塘复置,以溉丹阳、金坛、延陵之田”[16]。练塘原是东晋陈敏所筑,周四十里,后废,至唐永泰中韦损重新疏浚,扩大水面一倍[17]。李华作的《润州丹阳复练塘颂并序》称颂韦损集民力“畚锸盖野,浚阜成溪,增理故塘,缭而合之,广湖为八十里”,“遐尔受利”[18]。所谓“遐尔受利”应指既有旱时灌溉之惠,又有涝时蓄洪之利,后者对于控制茅山来水,减轻太

湖东部洼地洪水威胁作用极大。

值得注意的是,练塘蓄泄能力对江南运河北段通航也有重要作用。潘镛先生指出“江南运河的水源主要靠长江和太湖,常州以上靠江潮灌注,常州以下靠太湖济运”。江南运河的北段自镇江(京口)至望亭,该段“地势自西北向南倾斜,其中镇江至丹阳段地势最为高亢,多冈陇地区。运河水在这一段的流向也以丹阳为分界。整个河段,一般汛期有江水内灌,以利舟航;冬春枯水时,长江水位低落,常患水量不足。为了维持运道水量的控制,曾设堰埭来调节”。“西晋惠帝时,遏马林溪,受高骊、长山八十四派之水,汇聚成湖,史称‘练湖’,又称‘曲阿后湖’,后称丹阳湖。湖周围四十里,其功能蓄水济运”。曲阿新丰塘与练湖地理相接,不仅能灌溉田八百余顷,而使这段运河有了一个大的蓄水库来济运,收效较为良好[19]。可见练塘及新丰塘的蓄洪是和济运、防涝联系在一起的,大抵上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时,练塘等水利工程拦截各溪流洪水,减缓对太湖低洼地的浸灌威胁;同时,部分洪水自塘泄人运河,阻遏江潮自京口内灌运河,也有减缓对低洼地的浸灌威胁作用。冬春枯水或逢旱灾之年,决泄湖水人运河,由运河导渠灌田。这种陂塘、运河并联,蓄泄并举的系统,正是唐时江南水利进步和水利知识积累的标志。

太湖西北部有一条自南而北的夹苎干渎,汪先生认为这条溪河“构成高水排的控制线,导引茅山东部的冈陂水经江阴通江诸港泄人长江”[20]。荆溪,属义兴。荆溪西通水阳江,上承胥溪。胥溪筑有五处堰坝,也控制山水东流[21]。此外太湖南面的苕溪也是南水北注太湖的重要水道。“霄溪水,一名大溪水,一名苕溪水,西南自长城、安吉两县东北流至州南与余不溪水、苎溪水合,又流人于太湖,在州北三十五里”[22]。苕溪水系的陂塘同样具有灌溉、蓄洪作用,亦有利减少泄人太湖水量。比较有名的陂塘有乌程的官池、凌波塘、蒲帆塘,长城的西湖,安吉的邸阁池、石鼓堰等[23]。

其次是太湖的泄水道治理。古时太湖出海通道号称“三江”,即吴淞江、东江、娄江。吴淞江即松江,在吴县南五十里,经昆山人海[24]。娄江在今江苏常熟与太仓之间,现名浏河。东江为太湖尾闾之一,故道自太湖之东七十里三江口分松江经白蚬湖东南流人大海[25]。娄江、东江自八世纪以来堙塞不通,于是太湖东北、东南各浦通海者就成为泄水通道。对吴淞江和各浦人海通道的治理见之于文献者有吴越天宝七年(914)十一月“置都水营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军’,亦谓之‘撩清’;命于太湖旁置‘撩清卒’四部,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河筑堤,一径下吴淞江,自急水港下淀山湖人海,居民旱则运水种田,涝则引水出田”[26]。后人对钱缪置“撩清军”“治河筑堤”一事有许多评论,在评论中补充了某些事实。如《吴郡志·水利下》引郏侨语云:“自唐至钱氏时,其来源去委,悉有堤堰防闸之制,傍分其支派支流,不使溢聚为腹内畎田之患。”又云:“某闻钱氏循汉唐法,自吴江县松江而东到于海,又沿海而北至于扬子江,又沿江而西至于常州江阴界,一河一浦,皆有堰闸,所以贼水不入,久无患害。”《吴地记》说到松江南的柘湖亦云:“湖水深广,后渐浅狭,吴越时浚柘湖及新泾塘,由小官浦人海。”[27]柘湖本海盐旧址。这些评论补充了一项重要事实,这就是钱氏的泄水计划是通过兴建堰闸、浚河开浦完成的。看来当时已充分考虑到太湖水排泄人海,一要通道(河、浦),二要设法防止江海潮倒灌的必要性,故有堰闸系统,退潮则开闸放水,涨潮则关闸御潮,“久无患害”。

复次是建设塘浦圩田,把治水治田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治理太湖洪涝过程中,把开浦挖出的泥土筑成堤一样的圩岸,圩岸内

排干积水,成为圩田;圩岸外是湖或江浦。圩岸上建闸,旱则引湖、浦水入圩灌溉,涝则闭闸以防湖、浦暴涨溢人圩内。圩内开成塘浦纵横的排灌系统,田地错落其间。对于圩田问题,缪启愉等先生有系统的研究[28]。

我想举陆龟蒙记载的治水治田经过,说明塘浦圩田建设对农业生产的作用。陆龟蒙《甫里先生传》云:“先生之居有池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畸十万步,有牛不减四十蹄,有耕夫百余指,而田圩下,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无别己田他田也。先生由是苦饥,囤仓无升斗蓄积,乃躬负畚锸,率耕夫以为具,由是岁波虽狂,不能跳吾防,溺吾稼也。”甫里先生有池塘数亩、屋三十列、田四百多亩、牛十头,雇十余人,为了防止暴雨造成的涝灾,亲自率农夫筑堤防。堤防即圩岸,可以有效地防涝,正如李伯重同志指出:“私家地主组织的小型工程技术也颇高,像陆龟蒙自建的工程,不仅可防潮浪,‘有沟通浦溆,而朝夕之潮至焉,天弗雨则轧而留之,用以涤濯灌溉,及物之功臣焉’。”[29]

2.浙江东西治水治田成绩

浙西包括太湖地区,除了上述吴淞江流域圩田系统外,湖州、嘉兴、杭州诸邑皆有大工程的记载。于?任湖州刺史,“因行县至长城方山,其下有水曰西湖,南朝疏凿,溉田在千顷,久堙废。?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杭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30]。查《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记载:“吴兴塘,太守沈攸之所建,灌田二千余顷。”《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亦称长城县有“西湖灌田二千顷”。但该书卷一七二《于顿传》则仍从《旧唐书》于顿本传,说是三千顷。又说于颐“命修复堤阏,岁获杭稻蒲鱼无虑万计”。所谓堤阏即堤圩,阏与圩同义。可见,于颐修复了西湖堤堰,使堤内(圩内)废弃农田重新垦启,大获其利。嘉兴官方屯田,也是结合治水的一个典型。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之序云:“浙西有三屯,嘉禾为大。”“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公(朱自勉)画为封疆属于海,浚其畎浍达于川,求遂氏治野之法,修稻人稼穑之政。芟以殄草,剔以除木,风以布种,雨以附根,颁其法也。冬耕春种,夏耘秋获,朝巡夕课,日考旬会,趋其时也。”颂辞又曰:“畎距于沟,沟达于川,故道既湮,变沟为田。朱公浚之,执用以先。浩浩其流,乃与湖连。上则有涂,中亦有船。旱则溉之,水则泄焉。”以上“序”、“颂”记载了嘉禾屯田的规模、范围、屯内排水系统及开垦、种植之状。从范围看,它包括今嘉兴、平湖、海盐、嘉善、桐乡广大地区,西及太湖,东至海。屯内排灌系统齐全,小沟、大浦与湖相连,“旱则溉之,水则泄焉”。农田在排灌系统的保护下,“冬耕春种,夏耘秋获”。嘉禾的收获影响到浙西民食有无。“故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31]。嘉禾屯区是唐代治水治田成功的一个范例。

就浙东而言,除了前述明州之它山堰灌区以外,还有明州境内广德湖、东钱湖、仲夏堰、普济湖、花屿湖等处;越州境内之大农湖、防海塘、越王山塘等处。其作用大抵也是蓄泄并举,农田获利。

3.江西湖南治水治田成绩

江西的水利工程,仅《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就有:洪州南昌县的东湖,“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开陂塘以溉田”。建昌县“南一里,有捍水塘”,西二里又有堤。江州浔阳县南有“甘棠湖,长庆二年刺史李渤筑,立斗门以蓄泄水势。东有秋水堤,太和三年刺史韦珩筑。西有断洪堤,会昌二年刺史张又新筑,以窒水害”。都昌县“南一里有陈令塘,咸通元年令陈可夫筑,以阻潦水”。饶州鄱阳县“东有邵父堤。东北三

里有李公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筑以捍江水。东北四里有马塘,北六里有土湖,皆刺史马植筑”[32]。江西的洪州、江州、饶州属鄱阳湖区,所以这些堤塘湖的开筑,实际上也是鄱阳湖区开发的一部分。和太湖地区的开发过程一样,堤塘湖水利工程服务于圩田(湖田)的开垦。鄱阳湖是江南三大湖(洞庭、太湖、鄱阳)之一。鄱阳湖畔低地极易围垦成圩田。“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33]。所以鄱阳湖区圩田建设自然为历代官民所重视。经过劳动人民的开垦,洪州的农田扩大了,“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34]。江州位于鄱阳湖北部,是湖与长江的接口处。白居易谪居江州,所写诗中反映了该地水稻生产的发达情况。有一天,他访李生在湖边的住宅,“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何以醒我酒,吴音呤一声。须臾进野饭,饭稻如芹英。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他的另一首诗中则有“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句[35],反映了江州水稻种植的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圩田开垦的成绩。饶州即今波阳,辖境为鄱、信二江流域,位于鄱阳湖东南隅,亦为唐时江西的一个颇为发达的农业区。鄱阳的水利对沿湖地区开发的作用自不待言。

唐时湖南水利工程相对于江西而言比较集中。《新唐书·地理志》只记载朗州武陵郡的武陵县有若干水利工程:“北有永泰渠,光宅中刺史胡处立开,通漕且为火备。西北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增修,接古专坡,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人城隍及故永泰渠,溉田千余顷。东北八十里有考功堰,长庆元年刺史李翱因故汉樊陂开,溉田千一百顷。又有右史堰,二年刺史温造增修,开后乡渠,经九十七里,溉田一千顷。又北百一十九里有津石陂,本圣历初令崔嗣业开,翱、造亦从而增之,溉田九百顷。翱以尚书考功员外郎、造以起居舍人出为刺史,故以官名。东北八十里有崔陂,东北三十五里有槎陂,亦嗣业所修以溉田,后废,大历五年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溉田千余顷。十三年以破坏,遂废。”[36]就是说,有唐一代,朗州水利工程之多冠于湖南各州,其溉田面积也大。这些渠、堰、陂治水、溉田功能都有,有利于农业生产。湘潭的涓湖可溉良田二百余顷[37],又有龟塘,拦截诸山泉,可溉田千余顷[38]。后来塘堤败坏,田芜民饥。农业对水利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在贬谪湖南期间写的诗篇对此也有反映:“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今年幸少丰,无厌?与粥。”意思是说堤坝上盛开着蓼花,陂水透着寒意显得更绿了。这时农田庄稼正收割完毕,落日的余晖,照着回村的樵夫和牧童。庆幸今年年成较好,总有稠薄米粥可供充饥。从诗中可以发现堤、陂(泛指塘、溪、河的堤坝)和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4.福建治水治田成绩

福建的中、南部沿海各邑如连江、长乐、福清、莆田、泉州和漳浦在唐时均属濒海开发地区。早在唐代,濒海各邑已着手修筑拒咸蓄淡型的水利工程,并围垦海滩。

福州虽离海还有四十公里,但它位于闽江之滨,海潮可以直抵福州城下,对福州平原的开发不利。唐大和三年,闽县令李茸在县东五里处筑海堤,“先是,每(年)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皆成良田。李茸还在侯官海堤立斗门十处,以御海潮,“旱则潴水,雨则泄水,遂成良田”[39]。西湖是福州平原的一个蓄水湖,为了增加蓄水量,王拥又在城西南开凿南湖[40]。连江、长乐、福清、莆田一带均有若干水利工程,其中以莆田的水利工程数量最多。《新唐书·地理志》载有诸泉塘、沥浔塘、永丰塘、横塘、颉洋塘、国清塘,总计溉田一千二百顷,此外又有延寿陂溉田四百余顷。元和八年(813)观察

使裴次元在红泉筑堰潴水,垦启荒地三百余顷,岁收粮食万斛[41]。泉州除莆田县外,晋江县也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较著名者有尚书塘(又名常稔塘)、天水塘、仆射塘、六里陂等处。陈鹏同志指出:尚书塘“为泉州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六里陂“筑有迂回曲折四十余里长的陂道,外隔沧海之朝夕,内积来自磁灶和葛洲的溪水”,该陂“纳清泻卤,环数千(十)里内无田不资灌溉”。明陈琛《论六里陂水利书》称其为“本县为水利之最大者,其余陂塘不能当其百分之一”[42]。六里陂创于五代,设置四斗门。

福建一些拒咸蓄淡型水利工程同时又是围垦海滩工程。它们的建成,使沿海各邑获得了大片埭田,这类埭田类似江浙圩田,外有堤坝御潮,堤上置斗门,可以开启,涨潮或遇旱则闸门下闭,既防止潮水浸灌,又可积蓄溪水;退潮或遇涝则升闸放水。堤内盐碱地导引江、溪水冲洗、灌溉,变斥卤为良田。因此,这些水利工程在技术上是很先进的,组织者、建筑者具有丰富的水利、潮汐、工程方面的科学知识。

5.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李伯重同志《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唐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为了汲取其精华,避免重复,兹撮其要如下:

(1)唐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表现为第一次出现了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农书。《四时纂要》、《耒耜经)、《茶经》就是其代表者。据守屋美都雄先生的研究,《四时纂要》所反映的主要是唐末长江流域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状况。除了这三部代表性著作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反映或涉及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文字,如杨华的《膳夫经》手录,陆龟蒙的《乌耘辨》、《渔具诗序》等。这些都显示出唐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发生了重大进步,并已经到了用文字总结的程度了(见该书72~73页)。

(2)唐代江南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对农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由于太湖上游水利工程对雨季太湖来水的控制和下游塘浦系统的形成,水旱灾发生频率较低;水利事业的发达推动了大规模的荒地开垦;改善了已有农田的灌溉条件,对建设稳产高产田起了重要作用(见该书86~87页)。

(3)唐代江南农具的改造,如炒炼熟铁技术、灌钢技术等技术进步的影响;各类农具作用和牛耕具种类已经颇为齐备,江东犁或其他形制犁的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广泛实行着牛耕(见该书87—95页)。

(4)肥料、品种、农药也较前有进步(见该书89—95页)。

(5)栽培技术和育蚕、养鱼技术的进步:水稻栽培已有移植法,出现了我国农业史上关于水稻秧田下种量的最早记载;稻田除草工具的出现与运用;桑树栽培已有修枝技术;茶树栽培已有人工种茶技术;育蚕方面原蚕(夏蚕)的饲养较普遍;养鱼方面带土取卵法运用颇广(见该书98—105页)。

(6)种植制度的改革:江南大部分稻田已经放弃了休闲制,采用一年一作制;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这种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是江南农业史上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桑树密植在晚唐桑园中出现;林茶间作有更大优越性(见该书105~125页)。

以上各点基本上反映了唐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状况,有些分析是很精辟的。现在的问题是:①有些技术进步的估价还有分歧,或者证据不够充分;②尚有一些技术进步没有述及。因此,本书不揣浅陋作若干补充和探索。

农具改革与耕作技术的进步。唐代多数农具是从前代传下来的。韩愈撰《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记李惟简在凤翔“益市耕牛,铸缚、钐、锄、斫(zhub),以给农之不能自具者,丁壮兴励,岁增田数十万亩,连八岁五种俱熟,公私有余”[43]。李白的《鲁东门观割蒲》这首诗也提到“鲁国寒事早,初霜割渚蒲。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44]。其中镰刀是收割工具。此外,唐诗中还有锄等农具的记载(韦应物《新理西斋》)。以上是文献、诗篇所记农具举例。研究唐五代农具的最形象的资料要数敦煌及河西的壁画。敦煌研究院王进玉同志的《敦煌壁画中农作图实地调查》一文,很详细地探讨了莫高窟和榆林壁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农业生产场面,如“犁耕、播种、打土块、耱地、锄草、收割、扎捆、挑运、打场、扬场、扫场、粮食装袋、牛车拉运、归仓等”。伴随着这些场面出现了数十种劳动工具,如“耕犁(单辕犁、直辕犁、双辕直辕犁、曲辕犁、三脚耧犁)、铁铧、耱、牛衡、锄头、木榔头、镰刀、裢枷、四齿叉、六齿叉、木掀、扫帚、簸箕、篮子、木斗、粮袋、牛车……”[45]

唐代江南的农具和当时北方的农具,在名称、形制上大多基本相同。但是,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这又决定同样的农具在南北方有所差别,譬如南方更小型化,或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例如犁,从壁画中反映出的犁多数是直辕犁,惟有莫高窟盛唐四百四十五窟北壁的耕犁是曲辕犁。这种曲辕犁和陆龟蒙所记江东曲辕犁有什么联系目前尚不清楚[46]。江东犁显然在构造上特别适合江南水田耕作的需要,陆龟蒙《耒耜经》指出:犁起土块用?,复土块用壁。因为草生长在土块上,“不复之无以绝其本根”,故“?表上利,壁形下圆”。?v和壁都是金属部件,显然考虑到南方耕作易磨损的需要。其他犁底、压?、策额、犁辕、犁箭、犁评、犁建、犁梢、犁盘等九个部件是木制的。关于曲辕犁的研究,杨荣垓同志的《曲辕犁新探》很有深度。他指出,陆龟蒙说:“犁,利也。”颇有点力学观的意味。犁壁不仅对起垄作亩、复土埋草等有作用,而且对减少阻力有作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曲辕代替直辕明显地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夫的体力消耗,又大大节省了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畜力。他认为:“这就是唐代曲辕犁的主要优点和巨大进步意义之所在。”因此,“曲辕犁才能成为有唐一代生产工具水平的标志”[47]。

附图(采白杨荣垓《曲辕犁新探》一文附图)

图一 《耒耜经》所记犁的结构示意图

图二、三 直辕犁和曲辕犁受力分析图

《耒耜经》除了记述江东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外,又记载了爬、砺?、?碡,“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散?z去芟者焉。爬而后有砺?焉,有?碡焉,自爬至砺砗皆有齿,?碡觚?而已,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江东之田器尽于是”[48]。

关于唐代南方的耕作技术,我以为复种、套种是比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关于稻麦复种问题,李伯重同志的论证是至今我所看到最为缜密而有力的。他认为:从经济学的观点看,需要在同一块土地上投入比实行一作制更多的人力与资本,而在唐代的江南,这个条件基本上得到满足。唐代江南户口数较前代有很大增加,这样一方面使得稻麦复种制所需的较多人力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也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提高产量,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同时,唐建立后一个多世纪内江南农民赋税负担比南朝时代减轻,有可能把较过去更多剩余劳动产品投入生产。

从农学和农艺学的观点来看,稻麦复种制必须具备农田水利、生产工具、肥料供应、栽培技术等四个条件。在唐代,上述条件已基本具备。

接着他认为:要证明唐代江南已出现稻麦复种制,必须从唐人记述中去寻找证据。而在唐代文献中,虽无直接记载,但蛛丝马迹仍可找到。他举出白居易《答刘禹锡白太守行》这首诗中“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两句为证,力陈其为稻麦复种之可能。“但稻与小麦的轮作,则为前所未有,系唐代新事物”。他指出:“更为有力的证据,是唐代关于官员替代时职田收获物处理办法的变化所体现的情况。”具体说,《唐会要·内外官职田》记载了大中元年(847)十月屯田(郎中)关于内外官职田的奏文中提出的若干开元令所没有的内容:“其元阙职田,并限六月三十日,宿麦限十二月三十日,以前上者入新人,以后上者人旧人。”他认为,所谓六月三十日为断的田,“只能是中晚稻田”。而“唐代江南水稻,一般在八九月成熟,成熟收获后,还须翻晒土地,又需要一些时间”。若是在稻田种麦,一般要到九月才行,所谓宿麦限十二月三十日,是顾及各地节候,留一个余地。所以,所谓六月三十日为断的田和以十二月三十日为断的麦田“实即同一块田一一一块实行稻麦复种的田”,也就是宣宗对该奏文而发出的诏书提到的“二稔职田”(即一年二熟田)[49]。

如何评价以上李伯重同志的论断?我以为,江南已具备稻麦复种制的条件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唐代江南小麦的种植已经比较普遍,小麦种植和众多北人南迁、南游带来的面食需求有关。问题是在生产季节,即越冬小麦生产和晚稻生产的衔接上有无可能,若可衔接,人们自然会去复种。上引白居易诗说明,宝历元年(825)五月五日白居易到苏州,“麦穗黄离离”,正值小麦收获季节。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五月五日户部关于夏秋税征纳期限的报告也称:“四十七处节候常早,大小麦、扩麦、豌豆,五月十五日起征,八月一日纳足。”[50]则苏州地区小麦收割季节和这里所记的“节候常早”地区差不多,都在农历五月上中旬。这样,农历六月种稻自无问题。中国古代水稻一般是单季稻,所以生长期一般在一百五十天[51]。中国古代在占城稻传人以前已有早熟稻的记载[52],比上述单季稻早熟一个月,即生长期为一百二十天左右。假定苏州地区农历五月初五至十五日割麦,五月二十日至六月一日插秧(秧苗在六月一日前已长成),到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一日即有一百二十天左右,稻也可收割了;若是一般单季稻,则至十月下旬方可收割。我以为假若是稻麦连作,在稻田种麦,江南田低洼,湿度大,因此在晚稻收割后需晒田,所以冬小麦的播种,可能迟至农历十一月或十二月,故以十二月三十日断,亦可理解。如此,江南稻田的稻麦复种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李伯重的论断可以成立。仅存的疑问有两个:一个是无法确凿地断定在稻田种麦,即同一块土地上连作;另一个是以十二月三十日为断还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江南稻田的稻麦复种制依然是一个推断。

茶林间作的出现。李伯重还指出:“不论从生态或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唐代江南的专业茶园,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专业茶园,而是一种林茶间作茶园。这种林茶间作的复合生态环境,比较接近森林的生态环境,比起明末以来成为我国茶园主体的茶粮间作的复合耕地生态系统,更为优越。”李氏这个论点是参照朱自振、唐荣南之说[53]。文字记载的公私茶园,可以证实茶树种植已较普遍,茶林间作亦自然而然地为人所知晓。袁高的《茶山诗》描写顾渚山茶树,多野生茶,生长在奇壁荒山上,且多向阴,所谓“阴岭芽未吐”[54]。这种野生茶自然与榛林间长,形成自然的林茶间作。孙樵所记,利州益昌县的民众“多即山树茶”[55]。这里明确记载是人工种植茶,采茶为生。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诗,有“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句[56],明白指出是在郡府园中种植茶树。陆龟蒙有一茶园:“先生嗜茶?,置小园于顾渚山下,岁人茶租十许簿,为瓯?}之费。”[57]陆龟蒙的茶园也是人工种植。资料表明人工种茶已较普遍,而《四时纂要》关于植茶的记载,表明茶林间作已是人所知晓的栽种方法。 江南桑树栽培方面,主要问题是密植的专业化桑园是否普遍存在。江南蚕桑业在六朝时期已有一定发展,至唐五代,达到一定规模。润州是蚕桑业比较兴旺地区,姚谟《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并序》记大和时大泉寺新三门落成,“宋室旧邑,桑野离离”的现象被“三门崇崇,烟霞栋梁”的景象所代替[58]。说明大和四年(830)以前,大泉寺三门旧址因门坏,成为“桑野离离”的桑园。润州是种桑较多地区,皇甫冉《寄高云》一诗有“南徐风日好,怅望昆陵道”、“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59]等句。皇甫冉生当开元至大历四五年,可见早在姚谟之前六十多年,润州至常州一带农田、桑林遍布,时令正值春分,上距冬至一百多天,临近寒食,田野萌青草而桑枝竞露新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耿讳也在《赠田家翁》与《送王秘书归江东》两首诗中,描写江南农村“老人迎客处,篱落稻畦间”(《赠田家翁》)、“回首望知音,逶迤桑柘林”的景象。韦庄在《官庄》这首诗有“桑田稻泽”的描写,也说明大户确有桑林[60]。姚谟、耿??、韦庄等人所见江南桑林,足以证明开天以后,江南栽桑是较普遍,而且成林者不少,可称之为桑园。这种桑园是否达到密植程度呢?未见到直接资料,李伯重同志依据《南唐书·烈祖纪》关于“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者,赐帛五十匹”的记载,推定每户种桑三千株,“虽然未必能达到三千株之多,但肯定也远在五十株以上”[61]。这种观点可备一说。到底南唐桑园密植是否普遍?这一点似可确定,但密植的程度尚无足够资料可以说明。

湖泊生态环境和鱼草轮作的自然状况。江南多湖泊,因无人为污染(如现代的工业排污与生活排污)和大规模围湖垦田行为,所以湖泊依然清澈如镜,水生植物和鱼蟹满地,生意盎然。举例说:白居易《湖亭望水》写江州南湖:“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南湖是清澈的,落日泛红,风定泛绿。他另一首《南湖早春》也有“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的句子,写出了南湖变幻的景色。白居易笔下的杭州西子湖,更是妖娆妩媚,如《余杭形胜》:“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下略)西湖荷花恁添十分姿色。又《湖上招客送春汛舟》有“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把西湖比作菱花镜般清澈无染。雨中的西子湖景色则另有一番情趣:“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越州的镜湖,可从元稹的诗中知道:“莫嗟虚老海埔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时镜,石帆山?m五云溪。冰销田地芦锥短,春人枝条柳眼低……”(《寄乐天》)百里镜湖,“湖色宵涵万象虚”(《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至于太湖,更是浩瀚清净,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之一:“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绕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写的《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题周殷二判官》也有“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等句[62]。

由此可见,唐时江南湖泊江浦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令人流连忘返。《状江南》组诗关于湖泊江浦中野生植物水荇、莼丝、莲花、白藕、苍芦以及柳树蛙声的记录,再一次证明了江南湖泊江浦,所到之处皆充满生机。

从生态学角度看,鱼草轮作有利生态平衡,但唐代未见人工轮作的记载,却从《状江南》组诗中发现自然的鱼草轮作环境。如孟春时,湖塘“荇叶大如钱”,为鱼类繁殖提供丰富的食物[63]。《农政全书·牧养》云:“池中先栽荇草,栽法:二三月边,旧鱼人大塘,去水洒半干,栽荇草于内,栽完,放水长草,以养新鱼。”由此可见,唐时江南湖塘之荇草肥大,有利鱼类生长。如果从水域生态农业角度来评价的话,荇草就是水生饵料生物,为草鱼提供食物;莲藕则是水生经济植物,为人提供莲子(莲蓬)和藕,用作食物。江南的水域生态环境与其经济价值关系密切。

郑概《状江南·孟秋》云:“江南孟秋天,稻花白如毡。素腕惭新藕,残妆妒晚莲。”正确地描绘出江南水稻生产的景象。唐代江南的水稻生产一般仍是单季稻,至孟秋抽穗开花,这就是粳稻。其米为粳米,为当时人主要食物。稻花色白,望之如毡。这种景象的描写亦见之于其他诗人的作品,如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题周殷二判官》有“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句,九月上半月属季秋,九月稻穗香就是指稻花香。殷尧藩《寄许浑秀才》也有“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句,他的另一首诗题为《送客游吴》亦云:“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衣逢梅雨渍,船人稻花香……”[64]这里所指的“梅雨”并非四五月(农历)间的梅雨,而是指秋雨,其连绵如同梅雨,有的诗文称作秋霖。殷尧藩是苏州嘉兴人,写的是苏州地区水稻生产情况,因其种植面积大,望之连绵千顷。船人河浦,夹岸均为稻田,如同驶入一片稻香洋溢的海洋。

水稻生产与北方旱作不同,也与南方旱作不同。水稻生产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一般农作物在几年栽种之后,会引起地力下降,土壤贫瘠化,导致植被衰败,终至土壤,遇风雨浸蚀而不断生化;而水稻生产不同,水稻生产过程中,许多杂草被壅成肥,土壤肥力易于保存,而且江南农田已种植绿肥,增加了地力,加上水田无旱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所以,水稻田的开发不易引起生态平衡破坏问题。相反,我认为有利于生态平衡。理由是:水稻种植,在保护地力的前提下,加速土壤改良,使较瘠薄土地变成肥沃的水稻土;而且水稻田的开发,为排灌需要,加速江、浦开发,完善水利系统,有利于人工生态环境的建设。例如陆龟蒙在其家乡甫里,疏浚河渠、开荒种稻、养鸭,实行多种经营,实现了生态平衡,以至于改善了生态环境。水稻及其相关的绿肥种植、禽畜饲养、综合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使江南

地区在人口不断增加下,并未出现北方那种一遇天灾人祸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景象。因此,不能一讲农业开发,就一定要联系到生态环境的破坏。江南水稻区的情况是不同的。

当然,江南也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这就是山区畲田。吕渭的《状江南·仲冬》有“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句[65]。“山用火耕田”就是焚山开荒,时人称畲田,最典型的例子不在太湖地区与浙东,而是在湖南。吕温《道州观野火》云:“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岂复辨萧艾,焉能分玉石。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积秽一荡除,和气始融液。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66]吕温用极为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烧山时的壮观景象和玉石俱焚、草木成灰、虫蛇烧烂、虎兕奔突的情况;他歌颂这把野火,因为它带来了丰收,使人无转死沟壑之忧。但是,这种耕作方法带来的恶果却是十分严重的,山林被毁,野生动物罹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垦辟出来的地,又是旱地为主,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吕渭诗中的“山用火耕田”,也就是吕温所描述的火田,自然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在浙东西地区,这却不是主要的。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官张让传》。

[2]闵宗殿(中国农史系年要录),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3][6]张泽咸《试论汉唐间的水稻生产》,载《文史》第十八辑。

[4]《太平广记》卷二五《诙谐·邓玄挺》。

[5]《唐会要》卷八十九《疏凿利人》。

[7]《刘禹锡集》卷九《机汲记》。[8]刘仙洲编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第22—23页。

[9]周魁一《中国古代的农田水利》(续),见《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第168、169页。

[10]郑肇经、查一民《江浙潮灾与海塘结构技术的演变》,见《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第163页。

[11]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

[12]《资治通鉴》卷二六七。

[13]陈鹏《唐时期泉州的农田水利建设》,见《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第71页。“环数千里”的“千”应为十。

[14]《白居易集》卷六十八《钱塘湖石记》。

[15][20]汪家伦《古代太湖地区的洪涝特征及治理方略的探讨》,载《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第146—157页。

[16][23][32][39]《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

[17][22][24]<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

[18]《文苑英华》卷七七九李华《润州丹阳县复练塘颂并序》。

[19]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第43。44、46页。

[21]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三《水源》。

[25]《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版,第57页。

[26]《十国春秋》卷七十八<武肃王世家下》。

[27]参阅诸葛计、银玉珍编著《吴越史事编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151页。

[28]缪启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载《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

[29]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30]《旧唐书》卷一五六《于?传》。

[31]《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33]《全唐诗》卷四三白居易《湖亭晚望残水》。

[34]《全唐诗》卷四九六姚合《送饶州张使君》。

[35]《全唐诗》卷四三白居易《过李生》、《烹葵》。

[36]《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37]《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

[38]《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农田》。

[40]《闽都记》卷十五。

[41]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舆地·水利》。

[42]陈鹏《唐宋时期泉州的农田水利建设》,载《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

[43]《全唐文》卷五六五。

[44]《全唐文》卷一八三。

[45]见《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第141页。

[46]王进玉文(见[45])认为:初唐中原无曲辕犁,但假定曲辕犁在中原出现,尔后于盛唐时传人敦煌完全可能。以上假定难以确信。江东犁虽是南方使用的犁,其制造技术必和北方犁的制造技术有关系,但又必然是因地制宜的产物。

[47]《农业考古》1988年第2期。

[48]《全唐文》卷八一陆龟蒙《耒耜经》。

[49]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第107。120、121页。

[50]《五代会要》卷二十五《租税》。

[51][52]参阅《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美)何炳棣《中国历史上的早熟稻》。

[53]《农业考古》1985年第l期,朱自振、唐荣南《由茶叶历史谈恢复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又李著“茶粮间作的夏令耕地生态系统”句的“夏令”二字当是“复合”二字,恐系排印之误。

[54]《全唐诗》卷三一四。

[55]《全唐文》卷七九五孙樵《书何易于》。《太平广记》云:(彭州)九陇

县人张守?,仙君山有茶园。男女佣工杂处园中。说明西川植茶极普遍。

[56]《全唐诗》卷一九三韦应物《喜园中茶生》。[57]《全唐文》卷八一陆龟蒙《甫里先生传》。

[58]《全唐文》卷七。

[59]《全唐诗》卷二四九。

[60]《全唐诗》卷二六八、六九七。

[61]上引李伯重书第122页。

[62]元、白、李诗分别见《全唐诗》卷四一七、四三九、四四、四四三、四四四、四八二。

[63]见《全唐诗》卷三七鲍防《状江南·孟春》。

[64]见《全唐诗》卷三七、四四四、四九二。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7

20*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平安渔区”、“现代渔业”和“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三条主线,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基层调研、狠抓措施落实,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海洋与渔业经济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值23.65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2.15万吨,同比减少2.59%,渔业总产值16.03亿元,同比增长8.41%,其中工副业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18.26%。全市海洋与渔业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升温,海洋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1、海洋经济工作协调能力逐步加强。进一步加强对海洋经济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强化海经办作用,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海洋经济工作联络员、信息通报、海洋项目会商等制度,从制度上形成抓海洋经济工作的合力。同时,加强与涉海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共识、促进合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牵头制定了《*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并由市委、市政府发文实施,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海洋产业逐步壮大。一是滩涂围垦工程步伐加快。*二期、*围涂工程进展顺利,其中*二期工程概算投资3.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9130万元;*围涂工程概算投资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9118万元,城市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沿海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二是临港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以华峰集团、瑞立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临海工业产业带逐步形成,并不断向飞云江下游南岸拓展。高度重视船舶修造业的发展,对全市渔业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组团赴乐清市进行学习考察,并着手编制其发展规划。三是滨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海上一日游”、海岛观光、海鲜楼阁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开发。编制完成《铜盘岛部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论证报告》,经温州市政府同意报省政府审核。

3、海域管理逐步规范。加大《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民众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境意识与海洋经济意识。制定《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市)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法定程序对滨江三期防波堤等涉海工程进行海域使用审批,全年征收海域使用金26.67万元。开展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工作,确定养殖用海面积23222亩,进一步完善养殖用海管理机制,着手编制《*市养殖用海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启动“9*”海洋专项工作,按期完成全市海域使用现状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录入,不断夯实海洋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拟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并进行选址考察,初步确定了北麂岛为选址地点。

(二)渔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新提升。

1、海洋捕捞业稳步发展。积极引导捕捞渔民开展渔船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节能、保鲜等设备,提高捕捞水平与效益,投入资金达250万元,北几、北龙各有2艘渔船引进节能设备,增效显著。全面落实国家柴油价格补贴制度,共拨付补助资金4931.86万元,大大减轻了渔民经济负担。通过项目带动和政策促动,渔民转产转业持续推进,全年共拆解渔船5艘,下拨补助专项资金13.247万元,培训转产转业渔民50多人。全市海洋捕捞产量11.33万吨,同比减少2.28%,海洋捕捞产值5.75亿元,同比减少1.29%。

2、水产养殖业全面提升。加快全市围塘改造步伐,完成省、温州市分解给我市的围塘改造任务1120亩,其中省级示范改造320亩,年作年修任务800亩。积极推广养殖新模式新品种,围塘贝类立体养殖模式进一步扩大,全市围塘泥蛤立体养殖、青子立体养殖、文蛤立体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比上年增加500多亩;围塘弹涂鱼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面积达到1500多亩,比上年增加300多亩,稻田淡水弹涂鱼养殖比上年增加100多亩;北麂网箱章鱼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北龙投资60多万元开展石斑鱼围滩养殖,长势良好;新增养殖新品种2个,分别为丁鲅鱼与美国大口胭脂鱼。山区稻田养殖掀起新的热潮,*、*、*、*等乡镇新发展稻田养殖1000多亩,其中高标准稻田养鱼面积200多亩,为全年水产养殖业的一大亮点。在全市建立了浙江省休闲渔业、*市生态渔业、*市渔业苗种生产、*市稻田养殖、*市山区围塘养殖等示范基地,并对4个省级无公害养殖基地同时进行立点示范,引导养民转变养殖方式,推进规模化、健康化生态养殖。全市海水养殖产量5116吨,同比减少7.98%,淡水养殖产量3*2吨,同比减少4.51%;海水养殖产值9350万元,同比减少7.52%,淡水养殖产值3400万元,同比增长1.31%。

3、水产加工业有所突破。以获得“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称号为动力,致力于做强做大水产加工业。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水产加工业座谈会,市委书记葛益平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我市水产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成立水产品冷冻行业协会,编制了《关于加快发展*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草案),全市水产加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华盛水产加工厂投资5600万元建造了全国第一艘海上移动水产加工船“华盛渔加1号”,于4月3日正式上水投入生产,该船引进日本先进水产品加工流水线3条,把水中捕获的鲜活鱼虾,在海上直接加工成成品、出口创汇,不仅确保了海产品的鲜度与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且减少了渔船返港销售的中间环节、节省油耗,延长海上生产时间,为渔民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创新之举得到农业部、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该船自投产以来,加工产量达400吨,创产值3000多万元。全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产量达7.*万吨,同比增长9.4%,产值7.03亿元,同比增长7.66%,其中出口创汇6050万美元,同比增长25%。

4、休闲渔业取得新发展。充分挖掘渔区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依托渔港、渔乡、养殖园区、渔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马屿石洋湖渔场累计投资200多万元,通过改造道路、增加项目,形成了集垂钓、餐饮、水上活动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好去处,成为温州市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渔业基地,并着手申报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新增1家“海上一日游”休闲渔业公司,全市达到2家,拥有休闲渔船10多艘,属于温州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休闲渔业公司,已着手申报省级规范管理单位。全市从事休闲渔业的企业发展到20多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年收入达2000万元。休闲渔业已逐渐成为渔区、渔民增收的新亮点。

5、“三位一体”建设取得新成绩。抽调局里12名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同志深入农村,与全市各大水产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结对挂钩,为他们出谋划策,指导专业合作方法,实施选苗、生产、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全年新增渔业经济合作社4家,分别为上望光隆渔业合作社、*稻田养鱼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和营前氵祭门溪水产养殖合作社。全市渔业经济合作社发展到10家,面积达3500多亩,联系养民250多户。

(三)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海洋与渔业执法呈现新局面。

1、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责任网,与各渔业公司、水产站签订了渔业安全目标责任书,加大港口渔船安全检查力度,继续实施渔船安全动态分类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实行定期不定期船厂检验制度,严格追究船厂未批先建和使用旧材料修造渔船的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防台防汛预案,努力提高防台防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共发生渔船安全生产等级事故9次,同比减少22%,死亡(失踪)3人,同比减少33%,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同比减少12%,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各项指标均低于温州乃至全省沿海各兄弟县(市、区)。

2、强化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千场无公害,万户(船)信得过”活动,进一步健全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大初级水产品检测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养殖青蟹、泥蛤、缢蛏35个批次,海捕虾14个批次的抽样检测,检查20个重点养殖场的生产记录与渔药使用记录,对违规养殖场进行了整顿。邀请养殖专家开展安全用药等健康养殖培训2期。同时,加强水产品病害防治工作,制定《20*年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方案》,确定5个测报品种(青蟹、缢蛏、文蛤、泥蚶、草鱼)与20个测报点,并对各测报点测报员的工作要求与测报工作考核制度作了明确规定。

3、加大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力度。一是渔业执法不断推进。积极探索海上渔业执法新模式,推出“整合资源、联手办案、海查陆处”制度,从5月10日开始,联合市安监局、海警三大队、海事处、港航分局、交通局、旅游局等单位,共抽调150多名执法人员,开展为期半年的海上安全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插茜作业,依法处理2名涉案人员,推动了我市*二期围涂工程的进程。二是强化伏季休渔管理。严格执行“逐只落实、动态管理、全程监控”的管理方针,全市应休渔船661艘,全部进港休渔,继续保持伏休“零违规”。三是加大海监执法力度。积极拓宽海洋监察的宽度与深度,重点对无证填海、违法用海等行为进行查处,全年共立案8起。

(四)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1、标准渔港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省、温州市标准渔港建设会议精神,成立以蒋珍明市长为组长,发改、财政、交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标准渔港建设领导小组,并在我局设立办公室。编制完成《*市标准渔港建设规划》,根据规划确定,即将动工的北麂渔港工程总投资概算为9532万元,港域面积135万m2,有效锚泊面积12万m2,可同时容纳50-300HP的渔船242艘,工期四年,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渔船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2、海洋与渔业执法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执法设施建设,投资118万元购置一艘新型渔政执法艇,投资230万元建造海洋与渔业执法船码头,海洋与渔业执法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为加大海上执法力度,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保障我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渔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加大渔业科技投入,积极引导水产加工企业与大专科研院所进行科技联姻,华盛、华忠等企业聘请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水产加工专家,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创汇能力。华盛、华忠、眯眼、香海、顶味等5家水产加工企业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科技型企业。加大渔业科技攻关力度,引进杂交太阳鲈与澳洲龙虾进行试养,长势良好。加大科技服务力度,通过为全市养殖渔民赠送《科学养鱼》杂志、发放《渔业科技简报》、发送农民信箱信息、送科技下乡、免费检测水质等活动,丰富养民科学养殖知识,有效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和养殖效益。同时,加大渔业科技培训力度,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要求,我们在培训中不断调整内容,注重把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参训渔(养)民886人。

4、渔业互保展业顺利。积极开展渔业互保政策动员、宣传,提高广大渔民渔业互助保险意识,进一步改善服务,全力拓展渔业互保覆盖面,使全市渔船财产、渔民人身和医疗附加险的互保率分别达到13%、73%和72%。全年共办理入保渔民2755人,渔船99艘,赔付金额82.92万元。

(五)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推进,服务群众意识有了新提高。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8

组建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

梨树县东河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于2008年12月11日,并在梨树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之初成员为12户,现已登记注册61户,注册资金74.3万元,带动梨树县东河镇61户农民。合作组织主要经营种植、养殖,社员种植面积0.22万亩,养殖生猪0.16万头,产品销售到辽宁省等5个市级市场。2008年12月,借着试验区建设的东风,东河镇王平房村支部书记王印联合本村12名群众,成立了东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社根据国家政策和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联合开发水稻原种吉粳105,现已取得成功,该产品成熟期123天,抗倒伏、抗病虫害、产量高,现已发展36户,种植面积795亩,亩产达到1050公斤,每公顷增收3500元,总增收18万元。生猪养殖已达到27户,年出栏生猪1600头,每户增收8000元,总增收21.5万元。种养殖合作社四年的总收入达到了51万元,到2012年8月,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120人。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王印等人还准备在2012年11月投资260万元,组建东河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广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

规模经营,最终要靠发展特色产业作支撑。东河镇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特色产业,在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农业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自己培养最新水稻原种——吉粳105系列品种,推广应用软盘育秧,机械插秧,两段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一系列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2011年,又新引进万寿菊订单农业项目,发展到3户45亩,每公顷比玉米增收1万元。2012年增加到7.5公顷,预计可以增收10万元左右。利用东辽河拆湾的水域资源发展养鱼,已发展到3户,水域面积达到75亩,年产鱼3.6万斤。

强化服务,提高运行水平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9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沿着“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锦溪和“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向北,在江苏昆山千灯镇,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生态农庄――大唐生态园。这里果树成林,绿草如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走进大唐生态园,你会发现,这个貌似植物园的生态园,其实就是一个浓缩版的现代化农业园,令人惊喜不断。

大唐生态园:多功能体验

创建于2005年的大唐生态园,地处江苏省昆山市千灯国家农业示范区内,东临千灯石浦,南接苏沪高速,西接千灯镇杨庄泾村,北靠新开河。园区总占地面积1.26万余亩,总投资2.18亿元,分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现代农业高效养殖体验区3大核心功能区,是集农业生态观光、科普展示、优质农产品生产、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会务接待于一体的都市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园。

汽车沿着千灯镇环镇路快速向东行驶,在接近千淀公路的地方,宽阔的马路南边矗立着一座大理石建筑,上面书写着“国家昆山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园”。路牌后边是一座小桥,穿过小桥你便进入了大唐生态园。

休闲观光:移步换景

坐上观光车,沿着园内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你就开始了生态园之旅。路两边郁郁葱葱,一些平日里常见的小草小花,在这里被搭配得十分精美,宛如艺术品。工作人员介绍,每到春天,生态园可美了,金黄色的小黄杨、翠绿的冬青、鲜红的月季、粉色的蝴蝶兰等,一簇一簇相依相偎,走在路上,仿佛置身花的海洋。而路边长长的灌溉水渠里,巧妙地“睡”着几朵并蒂莲,显出几分雍容和雅致。路边淡绿的蚕虫与怒放的月季相间,一红一绿,好一番风情。农作物与花卉一组合,竟变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大唐生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金荣介绍说,最令人陶醉、趣味无穷的是那路旁、坡上、河畔的果园。春暖花开季节,果园内郁郁葱葱,清香扑鼻;果园与果园之间,用一片竹林或者用不同色彩的树林相隔,尤显宁静与空灵。园中种植的果树品种颇多,驻足其间,与友共“读”众多果树知识,不失为一种雅趣。大唐生态园里共有果树种植面积645亩,种植着柑橘、枇杷、苹果、梨、桃子、柿子、石榴等60余种果树。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收获采摘、品尝果实的喜悦。

去蔬菜大棚内观赏独具特色的特种蔬菜和瓜类,是大唐生态园游的另一绝。周金荣介绍说,大唐生态园有连栋大棚56个,科博展示温室大棚9000平方米,种植着水果黄瓜、甜瓜、迷你南瓜、水果玉米、樱桃番茄、美国芦笋、西兰花、甘蓝等市场上最流行的新品种。美国芦笋的种子价格为每公斤1.4万元,这种贵重的蔬菜刚种下时,形象可真不怎么样:茎细,样子单薄,像文竹,可3个月后,它们就会长成半人高、小指粗。这种芦笋吃起来口感比一般芦笋要清爽可口,营养价值也高。瓜类则有早春红玉、西薄洛托等礼品西瓜,也有如手掌大小的礼品小南瓜等。挂果的季节,走进大棚,满眼果实,那悬挂在长长瓜藤上的一颗颗果实,犹如一个个小精灵,让人忍不住上前摸一摸,与它们来个零距离接触。

目前,大唐生态园已引进新品种瓜果类、叶菜类、茄果类20多个,通过立体栽培、水培、气雾栽培等无土栽培形式种植,无污染,已申报19个绿色食品。因为是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态园的“大唐农庄”牌农产品供不应求。据周金荣介绍,生态园每月销售各种水果、蔬菜2万箱。201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每天有1.5万人次入园。到2010年底,这里将建成以上海、苏州游客为主,辐射长三角的农业生态旅游胜地。

在大唐生态园,不仅有看的、吃的,还有玩的。在这里,游客可以去垂钓中心钓鱼,可以在凉亭中喝茶聊天,还可以去娱乐中心打牌、健身,享受生活的乐趣。市民张春燕说,刚去过一次大唐生态园,那里的环境很不错,是亲朋好友聊天聚会的好地方。餐厅装饰有特色,菜肴是地道的农家风味,供应的蔬菜全部是当天在基地采摘的,很新鲜。她说她今后会常去大唐生态园。

示范区:高产高效

观光车载着你一路前行,过了一座小桥后,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成群的白鹭在田间嬉戏,这里就是大唐生态园内的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据工作人员介绍,示范区内有4110亩优质粮油种子区,选种的都是高产优质品种,如日本月关、常优07-1水稻、扬麦16号小麦等,采用高科技栽培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生产。这里全部实行机械化种植,园内拥有3合收割机、8台插秧机、24台直播机、4台旋耕机和2台开沟机,农业机械化率达到100%。路边渠道里的水清凌凌的,小闸门一打开,水便哗哗地流进田里。田头整齐地立着小牌子的属良种实验田,放眼望去,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这里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每亩土地净利润可达7000多元。据了解,2009年,这里种植的水稻亩产接近750千克,大米价格达到6元/千克;而今年,这里种植一种新型水稻,大米价格将达到16元/千克。

沿着园内的水泥公路向东南前行,过了高效农业示范区后,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现代渔业养殖基地。这里的工人们正在辛勤工作,改造5000亩精养鱼塘。目前鱼塘已经基本改造结束,正在进行岸边绿化,做最后的扫尾工作。周金荣介绍说,现代渔业养殖基地分为苗种培育区、立体栽培养殖区、景观湖垂钓休闲区、尾水净化处理区和生产管理服务区5大功能区,主要养殖观赏鱼、甲鱼、锦鲤、台湾草虾、南美白对虾、成蟹等。鱼塘完工后,每亩租金可从三四百元提升至1000元。目前,已经有民营农业企业签约租用500亩,用于养殖生态甲鱼。这种生态甲鱼使用纯天然饲料,养殖3年后才销售,售价将达到200元/千克。

周金荣介绍说,大唐生态园科学规划,在农业资源开发规划立项的基础上,专门邀请了生态农业的设计专家进行论证和实地勘探,规划了特种蔬果种植区、休闲垂钓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农产品展示中心等。在设计理念上,本着“留一块绿地给儿孙,还一片蓝天给人类”的创意,紧扣优化生态、造福子孙这一主题,让花、草、树、鱼、鸟唱主角,山、湖、路、桥为载体,亭、台、楼、阁、榭作点缀,园中植树,空地种草,棚内种菜、湖里养鱼,林间喂鸟,立体展花,高空绕藤,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清新优雅的生态环境。

公司化运作:双赢选择

大唐生态园用地涉及大唐、大潭、吴家桥、陶家桥四个村。在生态园建设之前,吴家桥、陶家桥两村受河道阻隔出行不便,千灯镇党委副书记沈建明笑称“买了汽车也开不到村,要买飞机才行”,村民种地要“摆两次渡”,又属于低洼区,夏熟收不到什么,只能种种水稻,村民没有种地积极性。

沈建明介绍说,生态园建设之后,原有的小工厂全部搬迁,水质大幅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对河道、池塘进行治理,多出了127亩土地;村民出行便捷,现在汽车可以开到村民家门口;村里以30~50户人家为一组,采用生物降解等技术,就地实现集中处理生活污水。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了全国首批24个部级生态村,大唐村因为大唐生态园的建设而榜上有名。

沈建明说,建设生态园,政府没有赚钱,但是村民收入提高了。村民土地流转可获得每年每亩800元补偿费,另外在生态园内生产劳动的村民每天有30多元的收入。在生态园工作的夏雪林今年56岁,他说,没有生态园就没有他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沈建明分析道,30元一天,这个收入“看上去不高”,但参与者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村民,他们已经不适合进厂干活,但对农业有感情,也有经验,在本乡本土实现充分就业,大大改善了经济条件。

大唐生态园的管理既严格又有序,依托农民土地流转入股实行规模化经营,采用股份制、公司化运行机制,组织标准化生产。入股农民收入每年保底返回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再根据企业经营效益实现二次分配。另外,生态园就近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58人,年发放工资400多万元,当地农民的收入名列昆山市前茅。

稻田养鱼创业计划书篇10

“万斤圩”的前世今生

万斤圩原名十方荡,是东太湖边的一片沼泽,生长着丛丛茭草,当地用作耕牛饲料称“茭草荡”。至1941年在茭草荡了一条略高于水面的圩堤,形成了近千亩的圩田,因其比较方正,取名十方荡,种农作物后称荡田。一般抢在汛期前,栽种一熟早籼稻。由于湖水涨落,圩堤经常被洪水冲垮,当地有“三年淹两头,十年九不收”之说,故十方荡又称“十荒荡”。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以工代赈,加高加固了圩堤,初步改变了圩田经常受淹的状况。1954年,震泽县兴修水利,成立了水利工程指挥部,修筑东太湖防洪大堤4.1公里,将东太湖沿岸的小圩并成大圩,建成联圩。之后,建造防洪闸,开挖圩内排灌河渠,整修水利配套工程,建成防洪、排涝、灌溉、抗旱的工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基本上成了旱涝保收的农田。1958年时成了万斤圩。

“万斤圩”的由来

1957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的社论,要求农业“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1958年1月,震泽县召开了党代会,确定了1958年和今后10年农业生产“”的规划,提出“苦战一年实现千斤县”、“农业、渔业跃进再跃进”的目标,掀起春耕生产新高潮,拉开了的序幕。会后各地召开誓师大会,竞相“打擂台,比高产”。提出“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夏熟产量越报越高,浦庄乡联盟社上塔一队的小麦丰产田亩产455斤,比上年超过4.52倍。水稻指标层层加码,信口开河,越刮越离谱,从超千斤到超万斤。

1958年7月13日,震泽县召开“高举共产主义红旗,夺取全国水稻高额丰产冠军”万人誓师大会。浦庄乡在会上摆擂台,提出“实现水稻亩产超万斤,争取秋后上北京”。因十方荡当年是统一“水直播”,落谷多,稻苗齐,基础好;圩内土地平整,墩墩洼洼少,便于管理;荒荡变高产,政治影响大,于是确定十方荡为水稻亩产超万斤的“万斤圩”。当时十方荡面积1184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94亩。

誓师大会后,浦庄乡迅速行动。在木东公路浦庄入口处,建筑跨越公路的三门牌楼;进入十方荡的港口,搭建了跨越港口两岸的“万斤门”;圩区入口处耸立高大的“卫星门”。圩堤上搭建了数十间草房,作为万斤圩的指挥部和生活、办公用房。圩区架设了高音喇叭,到处红旗招展,歌声嘹亮。还调用了震泽县委一艘设备最好的交通艇,作连通陆路上的交通工具。7月21日,浦庄乡在万斤圩举行了“万斤大学”开学典礼,校长由县农工部长兼任,教员由中学教师、农技员担任,学员均为在此劳动的机关干部和青年农民。

万斤圩是震泽县委书记宋莲芳亲自抓的高产典型,由县委农工部长姜明山坐镇指挥。在圩内新开一条“十”字形的土路,将圩区划分成东、西、南、北4个作业区,抽调县农业局、县党校、县银行、县团委等部门的一把手担任作业区区长,并配备相应的干部,实行统一指挥,各作业区包干负责。别看县委书记有个女性化的名字,其实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山东大汉,是个吃苦耐劳、干劲足、嗓门大、生活不规律的“夜猫子”。除了开会外,绝大部分时间蹲点万斤圩,终日烟不离口,卷得高高的裤腿上沾满泥巴,开会经常到深更半夜,有时清早把干部召来开早会,使得在万斤圩工作和劳动的干部整天忙得团团转,有的困得站着也会打瞌睡。7月27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套红以“立大志、鼓大劲、摆擂台、夺冠军”为标题,报道了浦庄等7个乡大摆高产擂台,向全省发出挑战的倡议,浦庄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水稻“高产”典型。江苏省委书记刘顺元、副书记陈光、省长惠浴宇、副省长管文蔚等领导先后到浦庄乡视察。震泽县和周边县市地区,也组织到浦庄乡参观学习。苏北的对口县,还专门派出团县委书记,常驻浦庄乡学习取经。每天来参观的人一批接一批,公路上汽车、拖拉机川流不息;河港内挂机船、农船来回穿梭;万斤圩田埂上人流如织。日均参观的人数达千余人,最多时可达数千人。接待组在露天架起竹榻,排满杯子,从“老虎灶”挑了开水灌满后,任由自取。省委要求“再鼓大劲,争取更大丰收”。对“观潮派”要“开展辩论,深入批判”。无异对盛行的浮夸风、高指标火上浇油,如群众抨击:“插白旗,吃白米,插红旗,吃个屁。”

8月26日,浦庄成立,也是震泽县内首个成立的。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一级核算,权力集中,下设营、连,实行军事化管理。大兵团作战,为瞎指挥之风推波助澜,有了组织保障。

违背规律 回天乏力

万斤圩的水稻,是选用新引进的“853”晚粳品种,用盐水选种,经过“浸三(天)沥四(天)”催芽后,在5月中旬,用“水直播”直接将稻种播入大田。落谷多,基肥足,出苗整齐,大圩像一张绿色地毯,生机盎然。小暑时,稻苗分蘖,进入生长旺期,根旺叶茂,长势喜人。水稻的生长规律是“小暑长棵,大暑长粗,立秋长穗”,由于落谷多,后期没有间苗,通风不足,无效分蘖多。加上水直播未经过中耕耘耥,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到了大暑,稻杆细软,根部起黄叶,开始衰退。指挥部提出:“人定胜天”、“通风不足人工补”。将竹园中粗细适宜的竹子砍伐打通后,连接通往田中,从铁匠铺调来大风箱与空心竹管相连,人力拉动风箱,向稻田送风;后来又从工厂调来鼓风机,向稻田排风。但没能遏制水稻衰退,随着气温升高,越来越严重。到了立秋,稻叶发黄,根部发黑,开始倒伏,俗语“田里插竹头,产量打折头”。立即采取搭架撑稻,将竹子间隔一米左右搭成“田”字形的撑稻架,架住倒伏的稻苗。水稻上半部架住了,下半部根系不好,“头重脚轻”,发黄的水稻耷拉在稻架上,在烈日暴晒下,水稻根部发黑,开始腐烂,逐渐成片枯死,一天比一天严重,“病入膏肓”,回天乏力,面临全军覆没。

移苗并丘 颗粒无收

浦庄乡是江苏省水稻高产典型,万斤圩又是高产典型中的样板。媒体大张旗鼓宣传过,成千上万人来参观过,省市领导来视察过,万斤圩名声在外,一旦绝收,后果严重。指挥部为了保住万斤圩水稻高产典型,决定最后一搏,开展“移苗并丘”的“水稻搬移大会战”。将万斤圩的水稻全部拔光,平整土地后,把其他田里的水稻搬移过来。从8月29日开始,震泽县从浦庄、横泾、渡村、越溪、东山等地,抽调青壮年1万多人,农船1000余条,将稻区已孕穗的水稻移植到万斤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县各地全力支援,确保万斤圩需要。一声令下,各地迅速行动,前方、后方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移栽的稻苗除浦庄本地外,有从渡村、横泾等附近稻区选择水稻生长好,临近河港的田块,将水稻连泥铲起后,由东山养鱼地区抽调的船只负责运输到圩区。只要万斤圩需要,各地、各部门一路绿灯,保证供给,县供销社提前将化肥等物资送到田头。圩内人山人海,港内船只首尾相接,圩堤上农用物资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化肥刺鼻味。白天红旗招展,晚上汽灯通明,不分昼夜连轴干,万斤圩成了“不夜城”。

各地将水稻连泥铲起挑到河边装船,运输船日夜不停,随到随运,卸后就走,有些农民实在太疲劳了,晚上偷偷地摇进河浜内在船上睡一会。浦庄乡党委书记(当时无正职,以副代正)用县委的小汽艇,开着探照灯突击在河港内巡回检查,每夜要查获数十条偷睡的船只。也有的“汽灯满天红,冒充开夜工”,将汽灯挂在田头,人去睡觉唱“空城记”。运稻苗船一到,几十名负责搬苗的社员面对面从港边排到田头,用“蚂蚁传”揪住稻叶一棵一棵传到田里。带泥的稻苗根部重,经过数十人的抓、提、冲,到田里时稻叶大部分开裂了,有的稻杆断节、伤根,稻苗元气大伤,到田里已经发蔫了。移栽时,高度密植。单季稻一般每亩合理密植2.4―2.8万穴,万斤圩“移苗并丘”时在8万余穴以上。棵与棵之间没有棵距,紧密排列,无法栽植靠稻根吸收成活。一般要铲掉三四亩水稻才能移栽一亩万斤圩的丰产田。经过10天大会战,到处暑结束,共用了5.6万个人工,完成了万斤圩“移苗并丘”水稻大搬移。搬移后随即用竹子搭架撑稻,防止倒伏。

搬移时正值水稻拔节孕穗最娇贵的时期,亦是“火烧七月半”江南最炎热的时期。在酷暑下经过铲苗、装船、运输、卸苗、搬运、传递、移植等反复折腾,水稻已经先天不足,移栽到田里死多活少,迅速落黄,由黄变枯。到9月底,根部发软、变黑,成片倒伏,一片枯黄。高高低低像成片坍塌的茅草棚,偶尔几丛成活的水稻,像稗草一样,挺立而不抽穗。最后颗粒无收,高产神话也随之破灭。

沉痛教训 发人深省

万斤圩的损失,不仅圩内900余亩水稻颗粒无收,还涉及周边被铲掉的水稻损失。这些水稻除来自浦庄本地外,还有从横泾、渡村等稻区运来的,约有三四千亩水稻被铲光,保守估算,以亩产800斤计算,1000亩是80万斤,4000亩要失收稻谷320万斤,都是吹牛、面子工程付出的代价。损失是极其惨重的,直至1961年中央发出《关于农村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后,才得以纠正。据横泾公社统计显示:金星大队被平调210人,计3150个劳动日,红旗大队被平调130人,计1950个劳动日支援万斤圩移苗并丘大会战。尽管当时对一些平调的房屋、财物等作了清退赔偿,而万斤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退赔的,也只能从思想上引以为戒了。

当时,高举总路线、、“三面红旗”,拥护不拥护,这是立场问题。刚经过“反右”斗争,一些敢于讲真话的同志,被打成“”,造成人人自危,明哲保身,明知不对也不敢提出来。地区农业局有位工程师,整天手里拿个烟斗,忧心忡忡,自嘲是800斤的工程师。私下说:“水稻在成熟前一星期移植,靠自身养分可能会成熟。”面对报纸、广播等媒体频频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词汇和观点,干部中“宁左勿右”造假成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风气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