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概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00:37:34

建筑学概论论文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1

德、英、美等国的学者包括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同样缺乏深入研究。由于他们对马克思有关上层建筑的论述没有全面把握,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误解。本文仅对此作些剖析。

一、德国学者的上层建筑定义之缺陷

1998年,德国学者柯尔希纳、米夏利斯在《哲学概念词典》中对上层建筑是这样界说的:“上层建筑(nberbau):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国家、文化、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比喻性的集合名称,与基础(生产关系)相区别”。这个词条指出上层建筑是“比喻性”名称,但从中可以看出词条编写者没有悉心研究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所赋予的各种不同意义,以及这些不同意义之间曾发生过转变,因而导致他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出大杂烩式的说明且具有随意性。词条把马克思并没有用上层建筑概念喻指过的文化、意识形态也列举其中,又根本忽略马克思曾用上层建筑概念喻指过信用与虚拟资本这类内容,因而它貌似全面但实际存在缺陷。

其实,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时灵活多变、赋予它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有三种:思想、观念,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还曾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喻指思想、意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著作中则赋予“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柯尔希纳、米夏利斯的上层建筑定义中不仅未提及信用与虚拟资本方面的内容,也根本没有说明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曾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只是将国家、文化、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和政治等概念并列在一起,称它们是“比喻性的集合名称”。这显然失之笼统而缺乏精确。

只要具体分析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所喻指的思想、观念,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含义,就可以知道其缺陷何在。

例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文献中用上层建筑概念喻指过思想、观念,他主要是借助这一概念去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揭示社会意识是超出社会存在之上的“上层建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市民社会这种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及其作用时,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即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意义上首次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所指的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或“思想上层建筑”。他们指出真正的市民社会“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他们在该书中还有“整个思想上层建筑”的提法。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再次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赋予了更加复杂的含义。他在分析立宪共和国或议会制共和国的存在时期、共和党人与保皇党人之间的斗争时写道:“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此外,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在思想家从理论上构造上层建筑的角度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对立,使得由各个意识形态阶层构成的上层建筑成为必要……”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论及农民时,说在农民的“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作为上层建筑,形成了大量互不相同的社会政治观点”。

马克思更多的是在社会政治结构、国家政权或政治行为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这里引述一些典型的论述作为例证。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这里的“全部上层建筑”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马克思在《马志尼和拿破仑》一文中则是在“国家的政治形式”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的。在《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又有“国家全部上层建筑”的用法。他写道:“的确,要解放被压迫阶级而不损害靠压迫它过活的阶级,而不同时摧毁建立在这种阴暗社会基础上的国家全部上层建筑,是不可能的。”在《中国记事》一文中,马克思也是用政治上层建筑概念喻指国家政权。针对中国发生的太平天国革命,马克思这样评论道:“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剩余劳动的性质时,也几次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说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上层建筑”,即国家从事非直接生产活动的部门。他写道:工人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产品是除劳动阶级外的一切阶级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整个上层建筑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二稿中使用上层建筑一词时,也赋予了政治结构的意义,并有“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这一上层建筑”的提法。在正式公开发表的《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在作为阶级统治机器的国家政权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是这样表述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连同其遍布各地的机关,即常备军、警察局、官厅、教会和法院——这些机关是按照系统的和等级的分工原则建立的——起源于专制君主制时代,当时它充当了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反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18世纪法国革命的大扫帚,把所有这些过去时代的残余都扫除干净,这样就从社会基地上清除了那些妨碍建立现代国家大厦这个上层建筑的最后障碍。”马克思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也是用于揭示社会的政治结构,尽管199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将tiberbau译为“上部结构”,但该概念用于揭示社

转贴于论文联盟

会的政治结构的意义并不因此而改变。马克思是在谈及铁路发展的作用时写道:“铁路网在居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促使甚至迫使那些资本主义还局限在社会的少数点面上的国家在最短期间建立起它们的资本主义的上部结构”。

马克思用上层建筑概念喻指政治行为,是在《科布顿、布莱特和吉布森的失败》中议论英国时政,其意义具体指的是“内阁的擅权”。其行文是:“摧毁它的上层建筑,即内阁的擅权”。此外,马克思在《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中使用了“法律的上层建筑”提法,其意思就是指继承权:“我们应当同原因而不是同结果作斗争,同经济基础而不是同它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作斗争。假定生产资料从私有财产转变为公有财产,那时继承权(既然它具有某种社会意义)就会自行消亡,因为一个人死后留下的只能是他生前所有的东西”。

上层建筑概念用来喻指信用与虚拟资本、汇票等主要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文章中。例如,马克思在《贸易和财政状况》一文中,在信贷与虚拟资本如银行券、债券类的意义上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他主要是引述伦敦的政府机关刊物《经济学家》的文字:“在这种资本的狭小基础上利用信贷建立起来的巨大上层建筑,不能不使人担忧。”马克思在摘录经济学家配第的《赋税论》时,其笔录中的上层建筑概念之意义与货币流通量有关。马克思摘引的配第的原话是:“我断定,这一点是平衡和衡量各个价值的基础;但是在它的上层建筑和实际应用中,我承认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和错综复杂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的第3篇中,马克思在研究“商人资本的周转。商业利润和一般利润率”时,也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一般说来,商人和银行家自己的资本只是据以建立起巨大的上层建筑物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第25章“信用和虚拟资本”中,引用上层建筑概念具体指汇票。他引述的是威·里瑟姆在《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中的话:“汇票这个巨大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由银行券和金的总额形成的基础之上的……”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第27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中,马克思则是在信用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一个人实际拥有的或公众认为他拥有的资本本身,只是成为信用这个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在《论蒲鲁东》一文中,论及蒲鲁东主张建立无息信贷的银行并误解商品对货币的关系时,也是在信贷制度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他说:“蒲鲁东发明‘无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息信贷’和以这种信贷为基础的‘人民银行’(banque du peuple),是他在经济学上的最后的‘业绩’。……他的观点的理论基础产生于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要素即商品对货币的关系的误解,而实际的上层建筑不过是更老得多和制定得更好得多的方案的翻版而已。”

由上可见,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主要包含三种喻义:思想、观念,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马克思在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对其所赋予的含义发生过转移变迁,即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的变化,显然,说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国家、文化、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比喻性的集合名称是不周全的,它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只是与基础(生产关系)相区别。

二、德、英、美等国学者对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种种误解

柯尔希纳等人在《哲学概念词典》中对上层建筑的界说不周全表明德国学者对马克思有关上层建筑的文献缺乏系统全面的阅读,因而对上层建筑概念的理论造成误解。

对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存在误解甚至连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也不能免。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就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展开过讨论。但是该学派的学者并未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也未能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只是片面地抓住马克思的某些论述做文章,他们在用社会实践的新发展来观照马克思的学说时走人了否定这一学说的境地。例如,尤尔根·哈贝马斯即用西方工业社会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现象来否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界限。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68年)一书中,哈贝马斯这样指出:“自19世纪的后二十五年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第一,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了;国家的这种干预活动必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第二,[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这两种趋势破坏了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的子系统的原有格局;而自由发展的资本主义曾经以这种格局显示过自身的优点。于是,运用马克思根据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正确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条件消失了。正像我所认为的那样,马尔库塞的基本论点——技术和科学今天也具有统治的合法——为分析改变了的格局提供了钥匙。”“马克思在理论上揭露的公平交换的基本意识形态(diebasisideologie)实际上瓦解了。——社会的制度框架重新政治化了,它今天不再直接同生产关系,即同那种保障资本主义经济交往的私法制度相一致,以及同保障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一般措施相适应。于是,经济体制同政治体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治不再仅仅是一种上层建筑现象。如果社会不再是‘独立的’——这曾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真正新的东西——作为先于国家和给国家作基础的领域,用自我调节的方法维持自身的存在,那么,社会和国家也就不再处于马克思的理论所规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之中。”哈贝马斯在这里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就再不适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分析。他由此而出发提出了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

对上层建筑概念误解的情况在英国学者那里也同样存在。英国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基础一上层建筑这种两分法事实上是一种错误的模式”,并认为还存在“反映论的发展与基础一上层建筑的比喻缠结在一起”的问题。英国学界自20世纪30-80年代,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层建筑能否与经济基础区分开来这类问题一直在进行争论,也提出了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乔治·莱尔因(jorge larrain)在198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一书中,用专门章节讨论了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并具体侧重“讨论意识形态与基础一上层建筑比喻”。莱尔因认为,“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传统的三维表现必须在意识的生产中得到检测。虽然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似乎限定在法律的政治的层面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其他文本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上层建筑概念则包括政治和意识两者。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三维表现想要表达的理念是社会意识形式不是自主的,它们不是来自于自身,其基础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之中。”然而“不难看到,三 转贴于论文联盟

维性比喻的一些喻含意义有可能导致混乱,也确实引起与它想要说明的意义正好相抵捂。”在1986年出版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莱尔因对一些否定马克思“基础一上层建筑两分法”的学者们的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他声称:对于“反映论的发展与基础一上层建筑的比喻缠结在一起”的问题,他已在自己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中作过论述,现在有必要探讨一下“批评家们的观点”。莱尔因写道:“也许,对基础一上层建筑比喻的最常见的批评是,人们无法准确地把经济结构与法律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区分开来。这种批评的目的是要说明,如果不能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区分开来,那就不能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普兰茨认为,‘每一种社会活动都包含意识在内,因此,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对照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这种对照意味着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普兰茨,1971年,第42页)。海伯罗尔也认为,意识要素充满整个社会有机体,人们很难‘划定物质领域的界限’(海伯罗尔,1981年,第48页)。--莱夫坚持认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无法与经济结构相分离,总的说来,‘基础——层建筑这种两分法事实上是一种错误的模式’(莱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1961年,第172、174页);在费尔恩和阿克顿那里,可以看到同样的观点(费尔恩:《马克思的历史概念》,1939年,第101页;阿克顿:《时代的幻想》,1955年,第164—165、167页)”。从莱尔因所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提到的这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否定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只不过否定的角度各有不同:有的学者是因为把上层建筑理解为社会意识,把经济基础理解为社会存在而得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则认为上层建筑与经济结构本身无法分离。不过,莱尔因接着指出英国学者科亨从两个方面反击了这些指责:“第一,他说明对基础和上层建筑作出区分是可能的,因为无需借助法律概念就可对经济结构作出规定;第二,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区分开来也是可能的,因为在社会存在的定义中,不包括思想要素的运用”。但莱尔因认为科亨“把意识从上层建筑中排除出去,确实消除了基础——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某些问题,但它并没有解决怎样认识意识的决定作用这一问题”。科亨的努力不是完全没有成功,“但收效甚微”。莱尔因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也没有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因而陷入所谓“反映论的发展与基础上层建筑的比喻缠结在一起”的问题中难以自拔。

美国有些学者对上层建筑理论亦存在误解,一些对马克思的“世界观结构”理论持批判态度的美国学者更是否定马克思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理论。例如,约翰·麦克莫策(john mcmurtry)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大有问题,即它意含着技术型关系、所有权关系和市场关系。由于马克思在《(政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认为所有权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那“‘实质的’生产关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区别就会扫落在地”。如果说其中几种关系同时存在的话,这就模糊不清了,那马克思不是存心困惑我们就是存心欺骗我们。麦克莫策认为,“马克思理论中的最关键的范畴——生产关系——是一密码。当去解码时,马克思弃我们于‘混乱的地狱’。”从对生产关系的这种理解出发,麦克莫策进而指出:何谓“法律的政治上层建筑”也不清楚。一方面,这种上层建筑交叠于如在上面所说的那种生产关系的方式里,“即是说,被上层建筑规定的财产关系难以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区别。另一方面,制度的上层建筑深深契人生产力的实施之中——所有工序都受制于一些非技术类的规则和法律——这就不能认为这两者是可分开的。因法律一政治的上层建筑以某种方式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牵涉,这样马克思视它为一种明显的社会的因素就好像是在概念上变的戏法。”麦克莫策这里其实已经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可是由于他持反对马克思的立场,最后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说明,反而从他手中溜走了。

美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杰姆逊也是因为误解上层建筑理论而认为马克思对基础和上层建筑经典式的区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不能令人满意。他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这样指出:“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对异化的认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分析和文化分析最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这一理论属于十九世纪所特有的对意识的复杂性的研究成果,这一理论也许首先可以看成是弗洛伊德尔后所称的思想界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一个阶段。”但是,在社会自身发生改变的今天,“马克思经典式的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区分越来越不令人满意,这种区分似乎可以将基础和上层建筑绝然分开”。

这些西方国家的学者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复杂情况,企图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这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但他们根本否定马克思的作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概念则未免有失轻率。哈贝马斯等人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就再不适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分析,因为政治不再仅仅是一种上层建筑现象,社会不再是“独立的”作为先于国家和给国家作基础的领域。这种观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从系统观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并且只看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的一面,没有看到上层建筑仍有独立发展的一面。无论社会政治结构怎样演化,也无论怎样因政治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而使政治形式多样化、网络化,但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地带仍然是可以确定的。上层建筑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子系统的地位永远不会从社会中消失或溶解于另一个子系统经济基础中。莱夫、普兰茨等人认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无法与经济结构相分离,因为每一种社会活动都包含“意识”在内等说法,其原因是未在政治结构意义上理解上层建筑,未仔细辨别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所赋含义的转移变化;或受苏联理论界人士解释的影响,例如把社会意识置于上层建筑的核心或将其作为一种并列的上层建筑形式的影响,于是产生了莱尔因所说的那种理解困难。同样,杰姆逊也是因为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完全等同为上层建筑理论,才会产生“马克思对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区分越来越不令人满意”的看法。麦克莫策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所有权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的提法,会导致“实质的”生产关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区别“扫落在地”。他看到了被上层建筑规定的财产关系难以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区别,制度的上层建筑深深契入生产力的实施之中,却从此出发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内在相关联的一面来否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区别的一面,可惜却得出了否定上层建筑理论的错误结论。

归结起来看,国外学者所谓难以划清上层建 转贴于论文联盟

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界限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1)由于现代社会中政治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作为国家政权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的情况突出,导致他们否定上层建筑的独立存在。(2)由于对“观念的上层建筑”关注较多,又受苏联理论界尤其是斯大林有关上层建筑“定义”的影响,把社会意识看作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便产生了所谓“反映论的发展与基础上层建筑的比喻缠结在一起”的难题。其实,这个所谓的难题只需要运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和系统方法即可解决。然而,这些学者在没有弄清问题本身的前提下去否定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并且企图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这只能混淆问题而不可能解决重构的问题。

三、西方学者误解上层建筑概念的其他因素分析

百余年来,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结构或国家政权意义被学界引述、研究和争论,因为它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息息相关,涉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这不仅是西方国家学界争论的问题,也是苏联和中国学界尤其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争议不休的问题。这种情况,首先可从语言学寻找原因。考茨基在1927年出版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说明“造成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误解和解释”。“这种情况,一部分也许是由于马克思在这里使用比喻而引起的。比喻即使用得十分恰当,也永远是不完全的,会被按照字面去解释的人误解。”考茨基指出上层建筑这一比喻性概念会被按照字面去解释的人误解的看法十分正确。

确实如考茨基所说,上层建筑这一比喻性概念已造成历史性误解。这也许是语言文字的本性使然。马克思在表述上层建筑时使用了灵活多变的话语,但他使用的是传统人工语言之一的字符语言(又称书面文字语言)。这种语言虽然能够突破时空定位限制进行表意传情,但它毕竟不是数学语言(如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e=mc2)或数码语言(数字和代码语言,如计算机语言)那样内涵精确、极度抽象并呈中性化、能够完全突破时一空定位的约束。传统字符语言虽然每一独立的意符及引申外延一经约定俗成其所指意义就明确无误,有一些能够长期保持不变,但也有许多有关人类社会的意符却会随时而变。这就会造成读者对作者的误解,尤其当读者面对那些超时空的书面文字语言时,这种误解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故此,当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的著作时,由于存在巨大的时空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误读误解就在所难免。字符语言文字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仅带有情感色彩,而且还有比喻、隐喻、讽刺、影射、反语等非字面含义。如果读者与作者不处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中,或只按字面意义去进行理解,就不能准确把握作者在文字中的表意传情,准会发生误解。

当然,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学者没有全面、系统阅读马克思有关上层建筑的文献,没有把握上层建筑的全部喻义。上层建筑概念包括信用和虚拟资本、思想观念和政治结构、政治权力等含义,在争论中西方学者基本没有关注或涉及。从语言学角度说,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解释:信用与虚拟资本这些属于政治经济学、尤其是金融学领域的内容最需要的是概念明晰、观点清楚,比喻性的说法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记载这些内容的文字虽然同样含藏于马克思著作中,以文本形式存在,但并没有进入理论界的视野,理论界和哲学界将它们似乎忘却了。至少,从当年马克思的追随者和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到苏联、中国及东欧诸国的理论界和哲学界,再到现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界,几乎没有人提及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中所包含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内容。

上层建筑概念的多种含义表明,对马克思的每一次上层建筑概念具体使用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任意将其含义混淆或任意换用,也不能将其全部含义字典式地罗列起来,如不能因马克思用上层建筑喻指过信贷就把“信贷上层建筑”也列入上层建筑总概念。并且,马克思在使用上层建筑一词时,随着他思想的发展,他在对上层建筑内涵的赋予上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即从喻指思想、观念到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更加确定地赋予了“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这表明,以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发表为界,马克思在对上层建筑内涵的赋予上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和根本性的转移。也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深刻思想和巨大影响,理论界、哲学界更加关心它涉及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结构、国家政权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回顾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再次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时,是这样表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还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里,马克思的意思十分明朗: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竖立着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同时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显然,上层建筑的含义在这里发生了根本性转移和变化。马克思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已经不是用来指称社会意识,而是用来指称与经济结构相对称的政治结构。并且,上层建筑含义由意识的规定向政治结构的规定转移、变化后,在马克思那里不断得到强化。1872年,马克思在法文版《资本论》中更加明确地在“法律的政治的”结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他在《资本论》(第1辑)第1卷第1章的第31个脚注中引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这段话。但马克思在引用中作修改时不仅把直接引证变成间接引语,并且把“是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一语作了删改:“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简言之,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普遍支配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马克思的这一删改把上层建筑的规定变得简单、明白,“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一语删除后,社会意识形式不再被表述为一种独立的上层建筑形式与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并立或外在地结成一体的东西了。这同时为后人理解他的上层建筑概念意义重心的转移提供了重要文本依据。

不像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基础一上层建筑两分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 转贴于论文联盟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2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方法中十分独特的一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真正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学生的“学”和学生的“做”相结合。而中职的建筑概论恰恰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够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建筑概论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中职?建筑概论?教学方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动机、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师能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我们常说:“合适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筑概论是中职较难的课程,如何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说它是古老的,是因为广义上的项目教学法18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欧洲的工读教育就是项目教学法的前身。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美国大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说项目教学法是年轻的,是说它的真正成熟是在20世纪中后期。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来说,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一个项目的完整过程,其中包括项目任务的确定、计划的制定、具体的实施、结果的评估、归纳整理等环节。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完整地了解项目实施的步骤。就整个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它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符合新课标下对教学的要求,而且强调“学”和“做”的结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课文为依据,教学过程主要依据教科书的编排展开。项目教学法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提升知识的系统性,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设定是项目教学法的另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是符合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的,学生的地位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关注“教的过程”,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学会。项目教学法很好地改变了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地位,重视教育结果。

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之一。以前评判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现在动手实践成为检验学生能力的标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法正好满足这一现实需要。

四是项目教学法还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现在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还是分科教学,但项目教学法与之不同,它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能力集中在一个项目中,使得知识的框架性更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会因此更加紧密。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建筑的相关知识也是很多专业必须学习的内容,建筑概论是其中比较难于学习的科目之一,它包含了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属性、建筑的功用、建筑的分类、建筑史等众多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建筑的过程、实施中的问题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将项目教学法很好地运用到建筑概论的教学中,一定能够提升建筑概论的现有教学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在建筑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呢?我们将从项目设计与提出、项目的实施、评价总结三个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1.项目设计与提出

项目的设计与提出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整个项目是否能顺利实施并取得理想结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既要结合建筑概论的理论知识部分,又要考虑到项目教学法动手操作的部分。举例说明,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提出下面的教学项目:教师出示一些建筑的照片,让学生指出建筑物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家住宅,指出其中的构造名称,并分别说明这些部件在各自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这样的项目教学,考查学生对建筑构造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能够将类似这样的项目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学们的能力也会得到突飞猛进。

2.项目的实施

项目实施的环节是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点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自主完成。我们在项目教学法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强调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就建筑概论课程来说,如果整个项目由学生完全独立完成,结果可能会与我们预期的效果产生较大偏差。学生一般没有实际的建筑施工经验,所以老师要在适当时间给予一定指导,教师可以预先讲解相关知识,然后再开展项目。例如教师组织学生探讨安全生产的问题,首先要确保学生已经对安全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再让学生尝试讨论安全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落实。再比如“门窗的细部构造”相关内容学习时,首先要讲解门窗构件有哪些分类、作用,然后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教学楼所有的门窗类型和构造做法。

3.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是整个项目完成环节,好的总结才能使学生的成长经历从量到质的飞跃。评价总结分为两个部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项目完成之后,学生展示小组的项目成果,并进行答辩。老师针对学生项目成果和答辩情况综合评价学生,要注意评价学生在项目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不能只看项目完成结果。对过程和结果的分数分配问题要尽量合理,基本遵循平时成绩大于笔试成绩的原则,平时成绩可以占总成绩的70%或60%,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或40%。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概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应用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是否具有相对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

第二,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是否绝对安全,例如学生在进行建筑构造的实际考察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等。

第三,不能忽略教师在项目开展中的指导作用,教师要确保学生开展项目前已经了解了建筑概论相关知识。

四、小结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项目教学法改变了这一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建筑概论教学中会使建筑概论成为一门受到更多学生欢迎、更加有趣的课程。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龚洪浪,丁争柱.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法探讨[J].科技信息,2007(14).

[2]张党省.论职校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的角色[J].科教文汇,2006(9).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3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分析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近年来,建筑结构设计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建筑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重要影响。

1概念设计分析

概念设计是建立在历史经验、基础理论和教育基础上,概念设计符合现论的设计思想理念。比如抗震概念设计及其抗震构造措施,它建立在以往的建筑调查、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的自然规律上,概念设计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概念设计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逻辑,是建筑设计上的创新和改革,也是人类对于未来产品的一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概念通常来说是人类对于某个具体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形成的一种创新性思维结论,设计概念是设计师根据建筑结构设想的一些概念分析原理,将一些创新性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在设计前期阶段,设计师必须对将要进行设计的方案进行了解和调查,然后做出可行性报告分析。再根据客户的具体想法和要求做出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案。设计师需要对整个建筑方案的特点和内容充分了解,明确整个建筑方案的建筑目的、文化特征、建筑内涵以及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想法,才可以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构思和设计。

2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1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概念设计是将设计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概念设计是一项创新和改革,可以给设计师带来不同的灵感和想法。概念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水平。首先,概念设计改变了以往计算机设计中出现的误差,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近年来,计算机设计方案逐渐出现在建设结构设计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方案的结构设计,在方案的初步设计理念上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后期的施工和判断。由于计算机设计方案的误差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概念结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计算机设计中出现误差这一现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概念设计理论,可以明确建筑中的具体结构和建筑目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施。减少建筑中的失误,改善了计算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误差。作为一个建筑结构设计师必须掌握概念设计的基本理念,概念设计可以为设计师带来新的灵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可以避免出现概念混乱、思维错误等基本问题。概念设计可以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概念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将概念设计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去,可以使整体的建筑结构更加具有创造性。

2.2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方案选择问题以及具体设计分析方案等。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是通过专业人员计算出的地震力以及建筑结构的配比情况进行计算的,在抗震设计中,配筋数量越多会导致抗震程度越强,整体建筑结构也就会越稳定。所以,为了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程度,可以在材料配比中增加钢筋的数量,可以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概念结构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论,概念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可以扩展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改变原本的设计模式,将概念设计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去,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方案选择上,应用概念设计理论进行改革和设计,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项创新。在调查中发现,相对于传统的设计理论,将概念设计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去,符合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3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概念设计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概念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可以为设计师带来不同的灵感,扩展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将概念设计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可以使整体建筑设计更加具有创造性,改变了原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增加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概念设计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月儿.浅析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06):104-105.

[2]汤兰.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29.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概预算;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67-01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工程造价的相关概念、工程定额的原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内容,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区域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特点。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涉及理论面很广,除了介绍工程预算相关的理论之外,所涉及得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该课程的学习还涉及国家及地方有关的政策、法规等,如《全国统一基础定额》、《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而建筑工程概预算的费用计算又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随地区不同而不同,都要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所以这门课程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地区性,同时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贯穿于基本建设的整个工程阶段,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知识缺乏,课程安排欠妥。建筑工程概预算所涉及的课程中,“建筑经济学”、“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专业都不学,“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法规”等课程,都是在概预算课程之后的学期安排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概预算的过程中,施工图纸看不明白,计算规则理解不了。

(2)学生缺乏认识,课程偏科。建筑设计的学生基本上重点儿都放在建筑设计类的课程上,主要的兴趣也都在这些课程上,但是学生缺乏认识,他们设计的这些艺术形象,如果能够真正做成一个建筑产品的话,那是跟建筑工程概预算有这密切的关系的。

(3)教材内容滞后,参考资料欠缺。

教学中用的教材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及取费规定,能参考的教学资料也很欠缺。学了概预算课程,却对当地的建筑工程定额很陌生,甚至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使用了。

(4)理论课多,实践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时过多, 实践课及结合实际的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时过少。学生学了很多程序、计算规则等,但是没有实践经验,不知道如何使用。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实践优化

1.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的设置要系统,不仅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前,还要了解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其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开设时间,能够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很好完成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教学任务。

2.合理选择教材,提供参考资料。由于教材适用性差,教师可以自行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自行编写,内容以本省计价程序及相关内容为主,授课过程中根据现行的各项政策性文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使学正真正掌握建筑概预算的内容。而教学中的必备参考资料,如计价依据,变化快、价格高,让学生人手一册是不现实的,学校可以购置一定数量的计价依据,并借助学校的数字资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便于学生借阅、使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3.教学内容整合。从以往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可以增加实践课的课时,以实践课程的教学为重点,把大部分课时安排在了解施工图预算及工程量清单编制上。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一直是以定额计价方式为主要授课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处于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并轨阶段,为了密切联系实际应该兼顾两种计价方法的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在工程领域应用的深入,在工程预结算工作岗位上逐步实现了电算化,所以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增加预算软件的学习,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学习现在施工企业使用较多的广联达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和工程算量软件神机妙算,使学生基本掌握概预算软件的应用。

4.教学方法优化

(1)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技能培养为主,尽量能边教边做,多安排课堂和课后练习作业,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的运用。例如在学生学完预算定额的使用方法,了解当地造价管理部门有关编制概预算的政策与规定后,安排编制一项实际工程的施工图预算,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适当安排工地实习,培养学习兴趣。因建筑工程概预算研究对象是以工程实体为主,可以尽量的多安排学生施工现场的参观和实践学习,了解整个建设工程的程序,深刻的体会建筑工程概预算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训学生的上岗资格。通过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使学生跟将来的工作实践接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预算员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由主管部门颁发“预算员资格”上岗证书。由于在校期间学生已获得了预算员资格证书,使他们毕业后能很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也达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提高了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并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的将来从事的工作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贤国.建筑工程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s to point to in budget du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sign stage of the design document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relevant quota, index and fees standard, calculation and determine in adv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ll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iles. Building project budget review,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budget and scientific, makes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budget more tal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roject budget in this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budget; audit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的特点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具有服务性。

概预算审核是一项带有服务性质的中介咨询行为。它是一种由专业的工程概预算机构向相关委托人提供跟工程造价方面相关的的专业咨询业务。一方面,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是近几年的新兴概念,普遍接受度不高。同时,很多建筑企业不具备自己设立独立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部门。另外,除了施工的建筑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进行审核外,相关的业主方也需要知道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的具体情况。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多是由中介机构来完成。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具有技术性。

工程造价一直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包含的内容和方面很多,例如项目策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是工程造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针对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能够有效保证概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所涉及知识不仅仅包括会计以及工程项目这两个方面,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类工作。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的重点是“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项目概预算开始渐渐实现“编”和“审”的分离。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是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和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工程可能产生的费用支出进行预先估算。它是属于工程设计的一部分。而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审核,对已编制完成的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审定和核实。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公司将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混为了一谈,往往只注重了“编”,却忘了核对“编”的“审”。因此,导致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得不到保证。(四)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人员只是执行者。

工程项目的概预算,无论是在编制上,还是在审核上,都要求参与工作人员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在事实求是的同时,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跟编制人员一样,审核人员也是一个执行者。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的审核人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等。二是要执行委托方(公司的上级部门或者是业主方)的各项要求。三是要执行项目投入实际建设前相关的合同、意见书等。

二、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要在思想上进行充分重视。

部分工程建筑公司对概预算审核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将审核工作等同了编制工作。这在无形中就忽视审核工作。但事实上,两者是完全不同。概预算的编制,只是工程建筑公司工程对工程成本的一种预测,并以将这个预测做为一个指导性的原则,用以指导以后的工作行为。而概预算的审核,则是对已经完成的概预算方案的审计和核定。一是对概预算方案可行性的评测,二是对概预算方案最优性的评测,三是对概预算方案执行的监督。其重点就是“审”。建筑公司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概预算审核工作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加强公司对建筑工程项目预算审核工作的重视。实现编和审分开,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再由专门的部门对编制完成的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进行审核。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工程概预算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加强审核工作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时代进步,工程项目概预算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建筑企业所采用,越来越多的概预算造价师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概预算审核工作却刚刚起步,一方面,在职的审核人员多擅长于造价估算工作,相应的预概算审核经验和专业技巧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专业的审核人才存在大量的缺口。解决工程概预算审核工作的人员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审核人才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选取部分优秀的概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促进人才从编制型向审核型的转变。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审核工作人员就亲临施工现场。

审计工作人员亲临施工现场,是做好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方法。审核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可以了解和熟悉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内容以及施工的工序。进而对设计图、施工图以及预算方案等书面上的东西产生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认真领会项目施工的目标。有利于审核工作人员深化对概预算的理解,把控好审核工作中的关键点,做好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

(四)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引入相关先进技术和工具是必要的

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基础硬件设施尚有所欠缺。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中引入同审核工作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工具是必要的。一是要推进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二是要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专业软件的应用。在软件的选择上,有实力的大公司或相关审核机构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制作专用的审核软件。不具备实力的中小型公司或者工程概预算审核机构则可以采用市面上较为流行和通用的审核软件。此外,在软件的选用上,一定要选取市面上已经通过的审核软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接口的差异,导致的概预算审核信息的流通不便。

(五)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需要深入研究概预算审核理论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它对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就需要回到理论中去。通过对概预算审核理论进一步的挖掘,找到更新更好更完善的审核方式。如上文所说,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是近年来新兴的概念,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工作的补充。其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因此,回到概预算审核理论中去,做好理论研究,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重要前提。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是建筑企业做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保证工程按质按期完成的同时,实现建筑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有效保障。而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工作是重点。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在思想充分重视概预算审核工作,二是要做好审核人才的培养工作,三是要组织审核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四是要不断提高审核工作的工具,最后要回到理论中去,加强对预概算审核工作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小霞.试论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审核[J].中国科技纵横,2011,(14):251-252.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6

关键词:现象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现象学的学派与思潮

现象学是由德国人埃德蒙德·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哲学体系。在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哲学在十九世纪末统治欧洲大陆时,心理学家弗兰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提出了意动心理学。黑格尔学派的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总结,而意动心理学则参考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其基础上,认为二者有分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二者相关的意向性结构﹐从而离开了主张主体内在性的传统唯心主义﹐返回到原始的“现象”﹐即各类经验的“本质”1。

胡塞尔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继承了现象学的学说,但是他更多的探讨存在问题,即意识经验背后更基本的结构﹐即所谓前反思﹑前理解与前逻辑的本体论结构──此在结构2。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则彻底导致了他与胡塞尔的疏远,转向了存在哲学的范畴。

法国人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在1954年出版了《知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来自于对胡塞尔晚期现象学的解释,但是梅洛-庞蒂不同意胡塞尔把人最终还原为先验意识﹐也不同意海德格尔把人的生存还原为神秘的“存在”﹐同时,他认为“我思”必然把我显示于历史情境中﹐现象学还原的结果是先验性的“知觉世界”。他强调知觉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因而主体必然“嵌于”世界之中﹐与世界和他者混同﹐以此否认唯心主义与实在论的界限3。

此后,现象学从多种学派的对立逐渐转变为应用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潮。学术地位上并没有出现能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一较高下的领军人物。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精神病理学﹑文学理论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同样,也波及到了建筑学。

2.建筑学与现象学的对应

1950年,丹麦学者拉斯姆森(Steen E.Rasmussen)在《建筑体验》中开始强调身体与知觉对建筑空间的体验。70年代,建筑师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和城市学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都表述了感知在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这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探讨的的领域不谋而合。

真正系统引入现象学理论的是诺伯格·舒尔茨(C.Norberg.Schulz),他1980年完成了《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之后,在1985年,他又出版了《居住的概念》。这些与他后来的两部著作——《建筑中的意向》和《存在、建筑、空间》组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4

90年代,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是一位真正将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的建筑师。1989年出版的《锚固》中更多表述了海德格尔“栖居”的思想,而1994年与帕拉斯马(Johan I.Palasmma)合著的《知觉的问题-建筑的现象学》中转向了知觉现象学的描述。此外彼得·卒姆托(P.Zumthor),查尔斯·科里亚(Charles Correa)等人也不约而同在设计中多次强调“触摸”和“记忆”的重要性。

3.建筑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

从上文总结的西方建筑现象学理论路线可以看出,建筑学中的现象学理论体系主要分为两种,海德格尔-舒尔茨为代表的场所理论,和梅洛-庞蒂-霍尔为代表的知觉理论。而无论哪种理论,都离不开作为现象学最本源的胡塞尔思想方法-“还原”。现象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倡的经验判断、量化分析所圈定的死板范畴不满,因此要抛开一切“外物”,返回到事物的“本质”。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太多理论上的思辨成分,对于事物本源以朴素的方法认知,重视实用,大部分流传的是建造技术经验积累。由于严密的等级制度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工匠们对建筑缺乏整体控制的能力和权力。在实用理性的指导思想下,主观上没有还原事物的认知,但是客观上还是有与现象学思想相似的习惯与传统。下举两例分别说明场所理论和知觉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

一,场所与风水

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来自于海德格尔的栖居理论。海德格尔指出:“说到人和空间,这听来就好像人站在一边,而空间站在另一边似的。但实际上,空间决不是人的对立面。空间既不是一个外在的对象,也不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并不是有人,此外还有空间。”5除了笛卡尔体系的几何空间,还包含了人与神,成为一个复杂交织的“域”,这正是古希腊的场所概念。舒尔茨将其转译为一个名为“存在空间”的空间构成体系,其中参考了皮亚杰(Jean Piaget)的相对稳定图示概念。该体系包含了三对要素:中心及场所,方向及路径,区域与领域。同时,他认为该空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2)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3)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4)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Cognitive Space);(5)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6

与之类似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一直存在的风水概念。《葬书》中写道:“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所谓观风水(堪舆术),是指以一些固定的判断方式来判断场所。这些判断方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巫术崇拜、社会等级制度等,这样原因交织在一起,难以量化,构成一个场地的风水要素。这种复杂性与舒尔茨描述的希腊守护神守护的场所类似。但是由于风水中引入的要素太多太杂,如八卦,五行,阴阳,气等,导致它被划入神秘学的范畴。但是与海德格尔的话所表达的意味类似,风水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清代《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二,知觉与意向

除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梅洛-庞蒂还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病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的启迪, 尤其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 极大地影响了梅洛-庞蒂对知觉问题的关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的碎片而是整体,梅洛-庞蒂则更进一步,他认为被知觉物不是一个如几何学概念一样可以被智性占有的观念统一体,而是一个整体, 向着由无数视角组成的境域开放。它显示为一系列不确定视角的无限总和, 其中每一个视角都与它有关, 但任何一个视角也不能将其穷尽。7

我们认识任何外物都要通过知觉,但是并不能因此把一切的存在归结为知觉的存在。当然,也不能就此放弃知觉。柏格森(Henri Bergson)在《物质与记忆》里指出:“我们身体周围的物体反映出可能的行为。”针对感知建筑空间,霍尔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被使用的知觉素材,即“现象区”,其中包括:纠结的体验、透视空问、色彩、光影、夜空间、时间的绵延和直觉、作为现象镜的水、声音和细部等。8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积累的形制和工艺,少有的一个有创造力的方面就是“意境”。这是与文人紧密结合的概念,由诗词文化中引出,也体现在建筑层面。比如古典的文人园林,在其设计中,包含了文人诗、文人画、老庄、佛学等等思想的影响下的各种意向,如“实与虚”这对概念。这是纯粹知觉的概念,手法上无论是山石的体积,墙或地的材料触感,竹林或者水面的面积比等等,都是由文人作为感知者在其中体验“意境”得来。对于“意境”的解读可以有很多,如梅洛-庞蒂所说,是一个无限的感知总和。

4.中国传统建筑的现象学方法解读

上面所讲的是建筑现象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另一方面,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任何经过现象学训练的人都可以用现象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现象学的解读。这种条件下,根据每个人经验、认知的不同,解读结果都不会一样。缪朴在《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一文中,运用无疑是现象学“先验还原”、“本质直观”的方法,较为完整、综合的对传统建筑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隔,按人分区,微型宇宙,室内外合作,主从单元的串联,线型公共空间,接合而非转化,正格与变格并存,人工与自然分离,室内的两套尺度,简单的背境,二维的线条构图,带故事的形式9这十三个特点。对于现象学报告文本来说,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5.策略与展望

本文梳理了建筑现象学的发展过程,并解读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可能关系。这种解读除了理论体系上整合的需要,在现实上也有指导意义。建筑现象学是一门完全来自于西方的科学,并且经过霍尔、帕拉斯马等人的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实践体系。找到建筑现象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应体,就可以对照这种体系,寻找一条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映射到当今建筑设计的道路,这也是当今中国建筑界一直讨论的的话题。此外,对于大部分建筑工程仍然滞后在旧现代主义阶段的中国建筑整体,更多人文关怀要素的现象学也应该成为改变的一份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海德格尔.筑·居·思[M]//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6(挪威)诺伯格一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莫里斯·梅洛-庞蒂. 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 M] . 三联书店, 2002.

8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初议——从胡塞尔和梅洛一庞帝谈起[J].建筑学报,1998(12)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79-03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飞快的进步,房地产产业和住宅的大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兴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不仅越来越深,而且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发敏感;全国30多座城市已建或在建地铁,大冶露天铁矿开采的边坡高度达到800多米,海底隧道、煤矿开采的深度最深达到1000多米。同时,近些年我国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如杭州风情大道地铁基坑倒塌事故、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因此,我国对工程建设场地选址及场地内地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是土木工程建设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结构、桥梁、道路、岩土、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8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土木工程,具有内涵广泛、支系众多、科目复杂的特点,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1] [2]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国防工程等广泛领域。[3] [4] [5]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对刚进入大学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水文与地质专业对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桥梁建设、煤矿资源调查等项目开展初期和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对工程地质自然灾害、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调查。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的恶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如采矿导致的地面沉降、人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尾矿库对地下水的污染、水库蓄水诱发区域性地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故此在各类地质环境评价、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等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懂得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知识,而且会科学管理各种工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普遍不足。

水文与工程地质的毕业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可在大型工矿企业、城市、城镇从事给排水、地下水及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也可在有关部门从事飞机场、港口、海岸带海洋环境、铁路、公路、隧道、水库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特点

(一)涵盖内容全面

本课程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概念、建筑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飞机场工程的选址及建设、地下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桥梁工程的类型及施工工艺、道路工程的选线及种类、铁路工程、海口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等内容,其中不仅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力学内容,还涉及规划、施工及监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刚跨进高等学校大门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发展变化快

土木工程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其领域随相关学科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不断深化、不断拓展。

(三)应用性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基础形式多以桩基础等深基础为主,这不仅要求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内容的滞后

土木工程建设种类、规模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时效性,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土木工程的变化,已淘汰的施工工艺技术甚至还有可能在现有的教材中出现。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丰富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工程种类多、工程性很强。现代多媒体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涉及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过程,学生如不到工地现场则不能很好地掌握关键施工技术,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三)教学素材收集难

由于土木工程涉及交通、土建、港口、海洋等方面,其覆盖面相当广泛,要收集各种工程的典型性素材有相当的难度。

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选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开拓学生土木工程的视野、培养学生土木工程的意识、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讲课时可选择生动宏伟的建设场景和案例,如上海中心基坑施工、广州东塔基坑施工、三峡大坝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及世界各地的海底隧道工程等,以此来让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整体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实际,掌握一些现场施工的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各种如桥梁类型、隧道类型、飞机场形式等可以用静态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工程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以较少的教学时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概论内容丰富多彩,为避免课程内容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以静态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土木工程的有关概念、理论,这样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间播放一些隧道施工、深基坑维护施工的教学短片,如人工挖孔桩、港珠澳大桥施工录像、广州东塔的施工动画、管桩打入施工过程、双排桩施工过程、锚杆支护施工过程、越江隧道施工动画、边坡加固施工过程。通过教学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掌握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

(三)穿插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最新发展状况,针对新近的一些深大基坑工程、桥梁工程及土木工程方面的试验平台做专题讲座,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分析、上海中心深基坑支护工程、港珠澳大桥施工、国内外离心机试验、动态空心圆柱剪切试验等。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近年来淮南新建了一批深基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现场技术人员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做讲座,如进行过“搅拌桩维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拉森板桩维护施工”、“地下空间施工”、“打入桩施工”等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引导学生从事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

(四)知名人物及实验平台介绍

为增加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对国内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及针对部分学生今后考研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到各种土木工程时,可穿插些相关的历史人物、当代知名学者及国内的一些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如讲到桥梁工程时,可讲一讲茅以升事迹、卢沟桥事件、国内外知名高校桥梁工程专业的知名学者及同济大学的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讲到地下工程时,可介绍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离心机试验机、动态空心圆柱剪切仪;讲到铁路工程时,可介绍一下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济大学的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建筑工程时,可说一说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出成就等;讲到土木工程灾害时,可介绍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新近知名土木工程建筑介绍

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材很难跟上其发展变化。因此,在讲授土木工程概论时,应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土木工程建设进展,以增加本课程的时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土木工程材料时,可穿插装修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讲高层建筑时,可介绍国内正在建设的摩天大厦,如上海中心大厦;讲桥梁工程时,可穿插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情况;讲高铁建设工程时,可结合京福高铁来讲;讲水利工程时,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如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通过讲解一些知名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可以拉近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与土木工程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六)授课教师的优选与培养

土木工程概论涉及现有的各种工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要选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师授课本门课程。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教师数量的不足,尤其是有一批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仅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相关研究课题中,而且为了掌握土木工程的最新进展,年轻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在寒暑假期间,尽量去工地实习、锻炼,掌握现场施工的细节,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

五、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可起到几点作用:1.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兴趣、效率,激发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热情。2.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加深理解水文工程地质对各类工程的影响,以及各类工程与水文工程地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3.提高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保护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的自觉性,能够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不良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 注 释 ]

[1] 傅光耀.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5-26.

[2] 王清标,初明祥,胡永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5-77.

[3] 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3):12-14.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8

关键词:类型,类型学,建筑设计,建筑理论,建筑历史。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类型学的思想是指各种事物之间关系, 从整体上看,走向了极致,同时又和谐。它是一种与空间有关,但与时间无关的思考方式。对立的空间在边界处融合,具有合理的普遍性。基于方法论和历史诠释,自启蒙运动以来类型和类型学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启蒙哲学的类型理论

第一阶段的类型学来源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哲学。启蒙运动时期的建筑师把起初的避难所看成是人们居所的第一种类型。劳吉埃尔(1713年至1796年)在他的《论建筑》一书中最初界定了类型学的认识,类型学的理解提出了一种建筑中的自然基础属性,这种基础属性在原始茅舍的模型中可以找到。在劳吉埃尔的原始茅屋的描述中有合理化的元素和标准。他描述了四根木头,站成一个完美的正方形,完美横向的大树枝彼此穿过形成梁,俯身的树枝以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屋顶,以及山墙。简陋的小屋已经被假定是所有可能的建筑形式的起源,因此也是所有建筑的原则和尺度。

德.昆西试图通过比较“模型”和“类型”定义类型的概念,并将隐喻理论的类型第一次引入到现代建筑语言中。德.昆西的类型概念是基于以下三个内容:起源,转换和发明。德.昆西第一次在建筑历史上建立了系统明白的类型概念的理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德.昆西的建筑先例分析第一次超出了古典建筑的限制范围,类型成为普遍了。然而,在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1789年)以及工业革命时期,J. N. L. 迪朗 (1760-1834) 也像德昆西一样发展了劳吉埃尔的原则。

迪朗是巴黎高等理工学院的建筑教授,他极大的受到了当代进步的自然学科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分类学和画法几何学。他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建筑形式,并列举了数量有限的建筑元素的库存清单,像壁柱、墙体、基础。他主要工作的结果是汇编了一套类型学的建筑图集,叫做《古代与现代诸相似建筑物的类型手册》。迪朗用同一技术同一比例绘制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和剖面图。他说分类就是将建筑的功能和形态依照它们的种类,相似度进行顺序编排。他的目标是严谨的描述和分析建筑的形状以及几何规律,那些被忽视的建筑外部属性和外观。风格作为一个系统的装饰,现在被看为一个另外的裸的对象穿衣服。通过把不同的历史风格全部一个挨着一个地放到一起并排除一切风格的意义,迪朗无意识地简化了折中主义风格的先例。

对于迪朗来说,独特的经济需求才是建筑的首要目标。他简化了建筑基本元素的形式生成法则,如建筑上的成员,和配置,构成原则。迪朗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的几何组合,它们用来作为不同建筑平面类型的基础。这个表格也通常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何简化。迪朗的类型理论是第一个走向现代主义的思想的原型。

现代主义思想的类型理论

现代主义类型理论是基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和战后时代之后的大规模生产需要。这种类型的理论集中在生产过程本身寻找建筑设计的模型。认为建筑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应该为来至不同社会经济阶级群体的城市居民提供清洁和健康的生活空间。此外maisonminimum那么一个国际辩论的基本元素,最终成为人类生活的科学需求的派生类型。这种类型的认识派生于历史,同源于迪朗的类型,但是它不同于十九世纪的遗产 ,它被纯净空间所指导,这种纯净空间摆脱了灰尘充满了阳光。

从现代主义对类型概念的理解像批评刻板印象或原型一样批评促进的类型概念,现代建筑历史学家Reichlin指导我们关注勒.柯布西耶的创新贡献,勒・柯布西耶认为建筑工作是一个功能的累积,这些功能可能会经常互相矛盾的,因此这些功能首先应该通过隔离分析进行认识。这分析是需要重组这些相互冲突的功能,通过减少或甚至是消除它们之间的障碍达到相互协调。Reichlin认为这是在形式生成方法上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他特别试图揭示勒・柯布西耶的平面“libre”,这些代表了一种干扰和看起来像是否定类型的概念。然而Reichlin认为柯布所处理的是类型学问题之外的问题。事实上,柯布自己也用“类型多米诺”的术语去描述被平面“libre”影响的相关结构物。

后来被新理性主义提出的类型是对传统的扩展,它并不能创造一个伟大的变革。另一方面,平面“libre”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新概念的地面,以及因为如此,它使我们对脱离了今天给与的务实评价感兴趣。 用Reichlin的话说,柯布的设计暗含类型的思想被分裂成每一个存在的建筑工作的模型,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材料技术、分布、几何、空间、塑料和图示象征体类型。此外,它建议,设计者必须知道随之而来的原因,摩擦和使适应各类型之间的协同作用。Reichlin对柯布的类型概念理解的陈述 ,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更实证的看待现代主义类型思想的视角,同时促进一个成功的设计解决方案,来平衡和满足不同模式的建筑构件的需求。

新理性主义视角下的类型理论

新理性主义的类型理论出现在现代建筑没落的60年代后期,旨在强调形式和历史的连续性,反对机械地理解类所产生的片面性。在这个理论的中心内容在于传统的城市,和强调城市的自然发展过程,以及这种劳不可破的从房屋到街道再到街区最后城市本身的连续链。基于基本元素和整体的关系,新理性主义的方法推动了从形态分析角度去理解建筑 ,并且为类型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莫内欧的描述,这一时期类型学研究得到了最系统和最复杂的理论发展。

最早基于新理性主义类型理论的研究是Muratori的威尼斯城市肌理研究,在他的著作《可操作的威尼斯城市历史研究》中应用了类型和形态分析。在Muratori的工作中,类型思想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变成了一种中心思想,象征不同尺度规模的城市连续性。Muratori用种概念去解释威尼斯城的历史发展,这种概念可能链接了单个元素和城市整体形式。在他的研究中,类型被解释成是城市的发电机,类型包括了可以定义所有尺度的所有元素。

结论

分类是人类理解和澄清各种现象共性和区别的必要概念。虽然有些人不同意分类能达到帮助我们的程度,有时提出的类别可以成为严格的界限,这可能会限制我们的理解。同样,检查类型的概念表明,当我们处理类型理论时,建设性的方面和限制会同时显现出来。

类型学的思想和行为预先假定两件事情:第一,要识别和发现基本类型;其次要具有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互补关系的能力。像Unger(昂格尔)所认为的,“多种可能性的思想与事物和状态的形态变换思维相对应,无论它们是自然或文化的材料”。实际上,这种方式看起来可能有助于创造更多珍惜的,感激的和明智的方式去看到它们的差异,通过把它们放在一个连续体中,并认识到它们之间无形的联系,不仅在建筑话语还在一般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汪丽君. 广义建筑类型学 [博士生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2.

[2] Rossi A.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1984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体系中起着先导和启蒙作用,肩负着把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学生从综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专业教育的重任。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树立专业思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其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引导课程,编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编写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但知识点的内容却非常浅显,很多内容如基础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内容,是每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浅显,但与工程实际联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内容应该以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经济技术、建筑风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适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往往与现有的工程实际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如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样快速进行更新,导致很多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如出现在许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现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建筑界新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与工程实际的有效接轨,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成长。因此,如何在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建筑界的发展动向,灵活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读学生,甚至极个别任课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新生刚刚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其作用仅仅是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概况和基本风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见下页图1。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作为专业的职业选修课程,课时量极少(大多数院校该课程为32学时,2个学分,个别院校该课程仅仅为24学时,1.5个学分),为了将《土木工程概论》中的众多章节(一般该课程共计15章左右,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都讲完,绝大多数教师以纯理论的授课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枯燥的教学任务,缺少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土木工程法概论课程作为土建工程类各专业的先行引导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及热爱度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背离,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慢慢产生一种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兴趣极为不利,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对于任何专业任何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了教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实现,而教学中优秀的教材是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引领学生入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中不乏许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涉及面极广,但教材内容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表面问题,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接触甚少,而对于建筑领域中的新工艺、新产品及建筑的前沿学科的介绍普遍偏少,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这是因为当今我国的土木建设发展速度极快,无论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还是超长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都是日新月异的,然而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速度[2],任课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概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学安排不尽合理。(1)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安排缺乏考虑。许多高职院校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不够重视,在该课程教师的安排上,往往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交给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负责讲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工程实战经验都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讲授内容,讲授过程找不到章节的相互联系性,导致授课章节相对独立,课程的整体性较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良的结果。(2)教学学时不够,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课时普遍偏少,授课课时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学时,大多数都在30学时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部分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再涉及到,若按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讲解,如此少的教学时数,怎能达到教学计划设置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过于简单,有的院校通过做作业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为课程内容过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对本课程的总结完成,有的院校以闭卷记忆性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并未突出专业的基本特色。众多的考核形式,仅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识,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基本上全部过关,这就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学习都能过关,学好学不好都是一样[3],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很多大学生缺失了学习热情,得过且过,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与我们开设本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起到启蒙、引导作用的初衷发生背离。

4.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辅以简单的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上,任课教师陶醉于自己的讲授内容中,讲课讲得口干舌燥,而讲台下的学生却听得耐性全无,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开小差的开小差,玩手机的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训练的机会,结果使得教师“一厢情愿”的陶醉于自己卖力的课程讲授中,而学生始终不知所云[1]。此外,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传统板书教学和播放课件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要,使刚进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急剧降低,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来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应当积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处理的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断出现,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代科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要求任课教师平时注意知识的搜集、积累、整理和总结,及时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的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补充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中,跟上时代的发展。

2.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常常以理论偏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一些极为专业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甚至不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备课,在课堂上用简单、易懂、简明的教学方法使初学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任课教师应不断尝试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4],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很多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学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其教学方法的应用见下页图2。

3.提倡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很难生动地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等。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板书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弥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授课带来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行有效地反馈,可通过作业、答疑、测试,跟学生网上聊天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寻找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是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现行的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论文和期末综合论文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的考核评价机制[1]。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建筑学概论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也就是将实际经验作为依据,在没有经过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尤其是没有做出准确的力学研究的情况下,站在整体的立场去做结构设计。一般包含整体的设计方案,和针对于抗震的各个方面。概念设计主要就是展现的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工程人员应该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起到把握的作用。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就比例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设计中的力学主要就是以弹性理论为根据的,但是由于截面的设计是根据的塑性理论来进行的,这两种理论显然是相互对立的。因此,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就和实际的情况相互不符合。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来说,应该采取概念设计的合理的理念性。另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计算机的相关技术,而且对于结果所作出的科学的研究,计算机也不可能模拟整个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运用概念设计的理论做好相对于投入较少的计划。

1、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概念设计合理有效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结构工程师的实践经验,而且使其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但是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将设计的内容局限于相关的规范和设计的手册的范围之内,没有进行新技术的机遇和创新,缺乏创新性的精神和动力,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理念没有进行创新,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新意。而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和设计计算的理论中总会出现技术和实际的情况没有进行两者相互符合或者存在无法对两者进行计算的结构构件设计,这就要求概念设计结合的措施来进行结构的设计优化。而作为建筑结构的工程设计人员来说,需要综合的对于设计的理念和相关的概念进行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所以,结构工程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善结构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充分了解各种综合的性能,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的任务。

2. 概念设计过程

分析: 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数据并不能完整提供,具有信息模糊性,这就需要概念设计对数据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分析。综合: 综合的过程主要是设计师的灵感和思维起主导作用。设计师结合建筑实际条件和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经验,把建筑结构和设计意图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评估: 建筑结构设计通常提供多种方案,概念设计能够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最终选择经济可行性强、技术可行性强的方案。

3.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1、概念设计优化结构方案

概念设计的最终宗旨是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经济、适用。所以概念设计需要从结构系统的总体布置、抗震点分析、应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建筑结构设计师能够在高效合理运用概念设计关系着能够用最经济的方式创造出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建筑结构整个方案中融入概念设计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管控。首先,在建筑整体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师要和建筑师之间进行深入沟通,探索和比较适合建筑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设计方案。其次,要从宏观出发,进行整体性考虑,加强对设计中环境、使用、建筑、荷载等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再结合理论设计进行正确的判断。

3.2、总体指标控制

计算判断结构抗震是否可行的主要依据是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的限值;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范围中,总体指标对建筑物的总体判别十分有用。若刚度太大,周期太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刚度太小,结构变形太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因此,在小高层建筑房屋中,结构构件宜采用高强度材料,非结构构件和围护墙体应用轻质材料。减轻房屋自重,既减小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内力,使构件截面变小,又可减小结构刚度与地震效应,不但能节省材料,降低造价,还能增加使用空间。

3.3、合理的选择建筑的基础

根据选择好的建筑场地的地形特征和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基础的选择。如果是松软的地质且要建造高层建筑,天然的地基无法承受起荷载,需要采用桩地基,把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下面坚实的持力层中;如果建筑场地土质不均匀,为了改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抗灾能力,则可以选择箱型基础;最后一种建筑基础是筏型基础,它整体的刚性大结构稳定性好,可以解决建筑物上部的超荷载,还可以解决其压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3.4、合理的选择建筑的主体结构体系

建筑主体是一个空间的结构体系,目前我们在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工程中用了许多假定和简化理论,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通过强化概念设计,灵活运用规范,运用概念设计理论对整个结构体型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做到结构体型布局合理,受力明确,抗震性能好。结合建筑平面工程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布置,通过调整结构刚心、建筑物质心及平面形心三者之间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地靠近,以利于减小结构体系的扭转力,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能节约工程造价。

3.5、坚持合理受力的原则

从受力与变形的角度来讲,集中受力不如均匀受力的效果好,单跨简支不如多跨连续,在平面内的作用效果不如其在整个空间内的作用效果,铰接梁的受力效果不如刚性梁的连接效果好,静定的受力结构体系的受力效果明显不如超静定受力结构体系的受力效果。从受力和变形的角度来讲,应该充分使用建筑刚度的相对性、变形的协调性和连续性以及结构的对称性。不但要对其部分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还必须对其整体结构的宏观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重要的受力情况以及变形情况加以重视,对于不是很重要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可以忽视不计。

4.结构概念设计的措施

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结构概念设计所采用的措施应该从保证安全、全面防震方面下手,主要有:(1)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建筑场地条件,提高建筑物稳定性,避开不利地段或采取有效防震措施;(2)选用符合抗震要求的高强度结构材料,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延性和均质性,使建筑结构体系能达到建筑要求的抗震目的;(3)让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与概念设计的要求相符,杜绝不规则方案;(4)合理优化各结构构件的强弱,尽可能多设置抗震防线,使抗震防线在地震持续往复作用下能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5)保证抗震的构造连接与经过计算的节点连接,把握好整个构造连接在规范内的度的问题,确保结构的整体性;(6)在对抗侧移刚度的结构进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性的提高构件的延性,使得建筑物的结构可以达到合理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加强建筑物的抗震的性能;(7)在对计算机完成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运用设计的实践经验,并且需要和概念相互结合,对综合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计算,并且进行合理的调整。

结束语

在现在的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越来越被工程师所接受,对它们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保障建筑的安全。因此,结构设计师要善于创新,并合理分析结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概念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现伟.当议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18).

[2]尚玉金.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应用概念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牌,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