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体系十篇

时间:2024-02-07 18:10:00

品格教育体系

品格教育体系篇1

关键词:品格教育;公民教育;体系;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0-02

一、品格与公民教育社会参与机制释义

品格与公民教育社会参与机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是指一切有助于品格与公民教育活动开展的所有主体及其社会协作体系。其范围极其广延,几乎囊括社会所有的主体和他们为此而采取的行动、所有与此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等。本文探讨的社会参与机制重点在于家庭、政府机构、大众传媒、相关制度。

二、国外品格与公民教育社会参与机制探究

英美法德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东南亚一些经济强国和地区,其品格与公民教育在社会层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机制。

(一)国外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参与主体及其活动表现

1.政府

政府是推动品格与公民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尽管政府可能并不直接从事教育活动,但是政府的政策方针和公务人员的言行举止对公众具有间接教育性。一个廉洁自律的政府和一个腐败散乱的政府对教育对象的影响是非常显见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廉洁自律,其国家和地区品格与公民教育的成效都很显著。

政府对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领导人的言行、政府的公务活动、宏观指导和政策。如,1863年林肯总统在其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提出努力打造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1996年克林顿总统提出所有的美国学校都要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2011年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乘坐经济舱返回北京。此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都有政府开放日,公民可以免费自由参观。还有市长接待日,等等。政府通过这些举动引导百姓关心国家政治、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政治生活,从而激发爱国热情。美国总统竞选客观上也传播了公民理念,教育了美国大众。

发达国家政府通过政策或宏观指导品格与公民教育更是普遍。1985年美国政府推出“蓝带认证计划”,推行新品格教育。1991年美国总统签发了《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改革文件,公民教育成为六大目标之一。2001年布什总统公布了美国教育改革新政策,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品格教育的拨款。德国成立了隶属内务部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在11个联邦州都有分支机构,主要承担品格与公民教育任务。日本文部省专门负责公民的思想教育,有严格的干预举措及政策。

2.家庭

家庭品格与公民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教育学家哈巴特曾经讲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1]。西方家庭教育是从尊重孩子开始的,父母一般把孩子看作是平等主体,父母不随便翻看孩子的私人用品,父母要进入孩子房间首先必须敲门征得孩子同意方可。在孩子稍大一些的时候,民主原则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凡涉及家庭的一些事务,父母不能独断专行,需要同孩子协商达成共识再做决定。发达国家父母将孩子品性与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核心,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人是父母所看重的。

西方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存危机,西方孩子摔倒父母通常会要求孩子自己站起来,他们认为,就应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而不应宠着惯着。孩子到达一定年龄后就不能随便伸手向家庭要钱,而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这种劳动光荣、自食其力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家庭并代代相传。所以,到了大学,学生除了完成学业之外,多数都有社会兼职,通过打工供养自己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美国媒体曾专门介绍了美国家庭教育子女的12条原则:归属原则、力量原则、管理原则、声音原则、希望原则、榜样原则、求同原则、惩罚原则、后果原则、结构原则、20码原则、四何原则,这些原则贯穿着包容、责任、理解等品格与公民教育所期望的内容。

3.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作“第四政府部门”。英、美、法、德、日、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传媒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传媒在日本是除官僚、政党、利益集团之外的“第四种势力”,日本的纸媒体非常发达,报纸发行量居发达国家之首,广播电视拥有量也居世界前列。美国则是世界上电视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有着世界公认的数十家传媒公司。除了传统媒介外,英、美、法、德、日、新加坡等国现代信息产业也都很发达,其中,西方发达国家都很尊重传媒自由,不直接掌控媒介,而是通过一些间接手段去影响传媒。新加坡对传媒业的管控则非常严格,国家掌控大型报刊,全国只有一个印刷中心。

国外大众传媒在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抵御非主流信息的侵扰;第二,关注和反映民间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动向;第三,批评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促进政府高效廉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每天都充斥着对政府及政府要员的指责批评,目的是帮助政府改正错误,使政府工作更加有序。同时,批评也是行使公民权利的切实体现。

(二)国外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为了保证品格与公民教育的顺利推进,各个国家在制度层面都做了一些尝试。美国国会作为立法机构,下属就有道德立法委员会,不救助危难、不报告危难在美国被定为轻罪。美国高校出台了《学术权利法案》、《关于学术道德及学术失范惩戒的相关规定》,用以规范师生道德[2]。1978年美国政府通过《政府行为道德法》,其后,联邦政府、各州陆续颁布了《政府道德法》,用以强化公务员道德。英国的《地方政府雇员行为规范》、日本的《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和《国家公务员道德规程》,都对公务员职业道德有着严格规定。法国《刑法典》第223条第6款中明确规定:“任何人对处于危难中的他人,能够采取个人行动或者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处罚金7.5万欧元”。德国法律把法定或约定养护义务的人遗弃无自救能力人的行为,定为遗弃罪。

新加坡为了遏制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滑坡,不得已采用严刑峻法,法律规定也最为详细。包括公共场所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嚼口香糖、未成年人喝酒、不冲马桶、从楼上往下扔垃圾等一系列行为,处罚措施有罚款、鞭刑、拘留和坐牢。据各种媒体综合报道,在新加坡随地吐一口痰罚款200新元、往地上扔一个烟头罚款1 000新元、上完公厕后不冲水罚款1 000新元。我国香港地区专门成立廉政公署应对公务人员的以及。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政府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公务人员的表率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强自身建设,塑造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加快公务人员财产公示制度的立法,让政府在阳光下运作,让百姓看得明白,从而达到有效监督和普及公民教育的效果。其次,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应注意工作方式及言行举止,成为履行品格与公民教育的表率。尤其是在拆迁征地、城市管理过程中,政府要依法行政,防止工作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这既是我国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履行品格与公民教育的职责所在。

(二)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家长理应选择就近工作或外出务工带上孩子,以便让孩子随时感受到父母的温情,这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长随时随地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将知识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减少孩子的文化课教育,增加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公民素质养成。尤其是幼儿,应适当推迟缩短接受学前教育,给孩子独立玩耍的空间,帮助孩子在愉悦中成长。对孩子教育禁止使用一些简单有伤孩子自尊心的说教,如:“你看看,连这都不会!”“养头*都比养你强!”这些语言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容易导致孩子以后成长过程中的自卑心理,用多了更加会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个别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的极端行为。父母应尽量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将孩子看作平等主体,对孩子多用一些协商性的语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些对我国家庭品格与公民教育至关重要。

(三)大众传媒应积极肩负起品格与公民教育职责

大众传媒的教育职责主要表现在新闻报道、节目制播、媒体行为、热点引导上。大众传媒在新闻报道中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尤其是中央和各级政府所拥有的传播媒介更应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在新闻报道中多关注社会普通群体,减少有关会议、领导人活动的内容;大众传媒应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职责,多些批评少些赞许。督促政府做得更好,是媒体的职责和良心所在;禁止一些低俗的、有伤社会风气的节目内容在媒体出现,防止误导观众;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媒体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框架下,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引导舆论朝有助于公民道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媒介应加强自律意识,在从事媒体工作的过程中,其言行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四)加快社会道德领域的立法工作

为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公德危机,单靠传统的舆论约束已经不够了,道德法制化成为当前最迫切的工作。道德立法需要慎重考虑,否则适得其反。例如,“常回家看看”本来属于道德问题,现在进入法律,但老百姓并不领情。可见,此项立法就显得急促,而且缺乏来自基层的广泛调研。立法部门可以走访调研,充分倾听民意,在调研基础上先从老百姓最关注的道德问题入手进行立法试点。如,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扶不起”、让居民无法正常休息的噪音“广场舞”等等。道德立法应缓步而行,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切中时弊。不光要给道德立法,更要让损害道德者付出代价,让试图损害道德者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品格教育体系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品格教育 实施原则 实施策略

马丁・路德・金说:“智力加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学校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责任,还担负着促进学生品格发展(character development)的责任。学校可以影响一个儿童的自我概念;社会技能,特别是同伴间社会技能;价值观;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倾向和行为;道德感等等。过去十几年中,国外教育者发展了许多品格教育方案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良好品格的发展。

一、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涉及个体的态度、行为、动机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品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努力、关心他人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诚实、有担当、有正义感的行为;与他人能友好相处的社会技能。

而关于品格教育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品格教育协会(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认为,品格教育为学校、地区和国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自己及他人。管理和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认为,品格教育是教给儿童基本的人类价值,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敢、自由、平等和尊重,以使儿童成为有责任、自律的个体。品格教育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Character Education)认为,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儿童青少年变得更有爱心、有原则和责任感。

品格教育的主要倡导者Lickona认为,品格教育是努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好品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个体。Battistich (2005)认为,品格教育就是运用学校中所有资源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最佳品格发展的过程。Berkowitz和Bier(2005)提出了一个品格教育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假定:品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即有效品格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儿童一系列心理特质的发展,这些心理特质影响着儿童对待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品格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它以对儿童心理特质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和情境因素为基础。

尽管不同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概括来说,品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是使其成为人格健全者。

二、高质量品格教育实施和评价原则

Lickona为品格教育制定了11条原则,要求实施品格教育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必须遵守,并且可以通过这11条原则来评价品格教育。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1.提升作为理想品格基础的核心道德价值观(core ethical values)和支持性绩效价值(supportive performance values)。关心、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自己等核心道德价值观和勤奋、坚毅等支持性绩效价值是形成良好品格的基础,学校在实施品格教育中要立足于这些价值,努力促进儿童形成符合这些核心价值的行为。

2.须从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来定义“品格”。理想品格涉及到理解、关注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品格发展的研究就是寻求儿童在道德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品格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榜样来理解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发展移情、形成亲密关系来关注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亲社会行为来践行核心价值。

3.使用全面、系统、积极的方法进行品格教育。学校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坐等时机。要运用学校教育的所有资源。“单独”(Stand Alone)的品格教育课程一开始可能是有益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有一些有益的因素,但必须意识到不能以此取代将品格发展与学校生活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方法。

4.创建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共同体。进行品格教育就是努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文明、关爱、公平的社会系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亲密的关系。在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内,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环境会充满着关心和尊重。

5.为学生提供进行道德行为的机会。与智力学习一样,学生是道德学习的建构者,为了形成好的品格,学生需要许多机会在日常交往中来应用同情、尽责和公平等价值,使学生有机会进行道德实践。

6.包含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尊重所有儿童的学术课程,以促进他们品格的良好发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应包含积极主动式的教与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

7.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增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校在品格教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外部奖励,要让学生主动想成为一个待人友善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给予适当的认同,或提供特定的奖励来赞赏,使学生专注于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8.全员教育参与,共同指导学生的教育。全体教师员工都是学校的成员,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都必须支持、认同、遵守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要利用一切与学生共处的机会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9.争取领导的长期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部分必须要负责品格教育的计划、实施,并提供长期支持。此外,学生也要通过班会、学生会、同伴冲突调解和跨年龄指导等方式参与品格教育。

10.父母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原则。学校需要与家庭建立亲密联系以促进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来共同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

11.综合评价原则。有效品格教育必须进行质化和量化方法的评价,这种评价既要评价学校这一社群的“品格”和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者的成长与进步,也要评价学生所显示出的良好品格。

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

Berkowitz和Bier关注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青少年(K-12)的品格教育,认为品格教育既要包含促进儿童品格发展的项目,也要包含把儿童品格作为一个结果变量进行测量的项目。根据这一定义,并依据上面论述的品格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他们共选出54个品格教育项目,进一步选择出符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标准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9个项目。最后,选择那些精细设计的,有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并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3个项目。

这33个品格教育项目的效果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表明,PATHS课程有效提高了小学中的普通儿童、特殊需要儿童(包括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能力;提升健康儿童项目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社会胜任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这些项目有一个持续的效应,例如,研究发现,儿童发展项目和积极行动项目子小学实施后直到初中、高中阶段依然有显著的效果。

四、有效品格教育项目中使用的策略

总的来说,有效的品格教育能产生多种不同结果,主要包括:头脑(head)、心(heart)和手(hand)三个方面,“头脑”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思维方面,“心”主要体现在情感和动机方面,“手”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技能方面。

研究者发现,这些品格教育项目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包括:

1.专业化发展。持续的专业训练可以保证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是品格教育项目更加专业化;

2.同伴交往。所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包含同伴交往策略,在班级内或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或合作学习训练中都需要有积极的同伴交往;

3.直接教学。这种策略是较普遍的,Lickona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品格教育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4.技能训练。许多策略用于成绩社会-情感技能和能力,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个体内技能训练和个体间技能训练,如:自我管理、冲突解决;

5.明确主题。大部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的关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道德感、有的关注于价值观等等;

6.家庭和社会参与。通常品格教育项目中都包含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社会成员和机构。其中,有的项目把父母作为培养对象,有的项目让父母和社会成员参与品格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7.提供榜样。许多品格教育项目中提供了同龄人或成人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以培养学生品格的发展;

8.融入学科教育中。把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研究还发现品格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成绩;

9.多策略的应用。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中很少有使用单策略的,一般都会包含多个教育策略。

五、教育启示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和成人,而对中小学生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品格的发展与培养。而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不仅能改善中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品格的发展。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的,国内还没有系统有效的品格教育方案,这是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育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Berkowitz,M. W. The science of character education[J].Bringing in a new era in character education,2002,43-63.

[2]Battistich,V.,Schaps,E.,Watson,M.,Solomon,D.,& Lewis,C. Effects of th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 on students' drug use and other problem behaviors[J].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0,21(1),75-99.

[3]Battistich,V. Character education,prevention,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2005.

[4]Berkowitz,M. W.,& Bier,M. C. What works in character education:A research-driven guide for educators. St. Louis,MO: Character 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品格教育体系篇3

论文摘要: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单纯的追求学生的课业成绩,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优秀人才的培养是以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为前提的,高校教育要从加强大学生的品格教育出发,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成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国家道德心理学广泛关注的话题和研究领域。专家们提出了各种新的研究项目和观点,从综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到学校课程的渗透,再到旨在减少少女怀孕、青少年吸毒、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的研究项目,涉及到道德教育的很多领域。在我国,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从最初的对其课业、成绩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对其思想品质的关注。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应将品格教育引入高校的日常教育中,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品格教育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道德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既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也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而在美国和许多国家,道德教育仅包括对于学生进行是非善恶观念的教化,进而引导其正确行为的产生。品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取向。洛克伍德在“什么是品格教育”的论文中把品格教育界定为,“学校所倡导的、旨在与其它社会机构合作的活动,通过明显地影响能够产生这种行为的非相对主义的价值观,而直接和系统地塑造年轻人的行为” [1]。

1993年在美国成立的品格教育研究所则将品格教育界定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深思熟虑地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道德价值观” [2]。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品格教育注重对学生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正确的道德观是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条件。在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中,品格教育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化作用。但在这三种教化力量中,又特别强调学校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作用。

品格教育以确立和实施核心道德价值观为前提,正确的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确立是实施品格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美国的品格教育研究所针对核心道德价值观的确立,提出了著名的“有效的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 [3]。 这11条原则涉及到品格教育的基础、形成条件、实施方法等各个方面,是评价品格教育质量的级别的重要标准。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确立符合自身教育特点的品格教育原则,促进品格教育实施的量化和标准化。

二、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缺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的就业压力,使得很多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到对能力水平的发展上。考级、考证热的背后,大学生的品格教育经常被忽视。

1、教育畸形发展造成主体价值观的偏离

教育的不仅包括对于能力水平的培养,还包括对被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关注。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适龄劳动力众多,考试就成为了目前分配教育资源和选拔人才的有效形式。现实中的各种升学考试,使得大学生很自然的将考试成绩看成是一种能力的反映,是决定命运的真本事。在现实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又将考证、考级看做是未来幸福人生的敲门砖。但是在众多的考证、考级中唯独缺失了对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测试。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更多的以学历和成绩作为考评的关键。这种现实加上社会生活中能力本位的实际,使得大学生很自然地单向度地追求考试成绩追求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发展和能力中的品德品行。教育的畸形发展,使得学生们把自己的发展和能力看成是决定自我命运的关键,忽视了加强自身品格建设的重要性。在高就业率的刺激之下,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舞弊、弄虚作假行为选择视而不见。在就业中屡见不鲜“副班长”现象,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率低下,都是教育畸形发展,不重视品格教育的恶果。

2、对能力本位的错误认知导致自身能力建设的缺失

现实的压力,群体意识的缺失,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能力本位的界定上出现了偏失。很多大学生将自身的能力定义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界定本没有错。但一个社会想得到真正的发展,没有良好的道德体系作为支撑,是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的。很多大学生在自身的能力定位中,并没有把道德能力、良好品格的塑造作为自身的能力本位。关于什么是自己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很多大学生陷入了迷茫。在基本的善恶面前,很多大学生失去了自我的判断。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重要的劳动力供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型的人才,更需要具有优良品格的人才。良好品格是良好行为的前提,加强大学生的品格教育势在必行。近年来,人们对品格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考虑,认为可以把品格教育理解为综合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这种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因此,有人认为,与其说品格教育是一种研究项目,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很多关于品格发展的实验研究也证明,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群体是品格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以高校为依托,实施品格教育

1、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高校教育目前集中于对学生课业知识的传授,很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虽然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课堂教学毕竟已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很少有老师会涉及到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内容。虽然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但开设的时间较短,对大学生的品格教育并不能产生太大的帮助。伦理学上有“同理心“之说,周围人的言行会对主体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周围人怎么对待他,尤其是老师怎么对待他,会对他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要求大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之前,首先他要得到周围人同样的尊重和对待。虽然在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大学生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老师和学校对他的关爱,可以对他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的任课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当然这种关爱不是干涉,更不是控制,而是一种理性的疏导,合理的促进。

2、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等院校应该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道德楷模,并号召大家学习。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高等院校更偏重于对学生课业成绩的关注,在选拔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时多半是以优异的成绩作为选拔的标准。长此以往,高等院校的品格教育很难深入的推行下去。高等院校应该真正的重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树立道德楷模,让学生明白,做个道德上完善的人、崇高的人,和学习成绩好一样值得别人学习。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是生活中,应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道德榜样。

3、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高校的品格教育应该突破传统单向度的教育模式,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大学时期是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过度的束缚和教化只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反感,甚至是抗拒。在品格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将更有利于品格教育的推行。道德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想的范畴内,更需要实践。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品格教育的主体,更应该给予其更多的话语权,品格教育中更应体现主体的意志。

4、不规避道德问题的探讨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老师们更多的是传授课业知识,对道德问题主动探讨的不多,很多老师甚至在教学中有意无意的规避道德问题的探讨。特别是对生活中和学习中出现的不道德现象,很多老师都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首先就要确立其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明确的善恶标准。想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道德,就应该明确什么是恶、什么是不道德。在品格教育的过程中,树立道德楷模体现榜样的力量是可行的。同样的,树立反面典型,让大家认清这些不道德行为和现象也是十分必要的。高等院校可以定期的展开关于道德热点问题的座谈会、辩论赛、关于道德热点问题的征文等形式,来进行道德问题的探讨。道德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话,道德应该走下神坛,走向普通的生活。大学生应该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做一个有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加强对道德问题的探讨,可以引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为品格教育的顺利推行打下了基础。

5、给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

品格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高等院校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的机会。实践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思考的机会,身体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是品格教育的理想模式。高等院校可以加强和孤儿院、养老院的联系,给大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通过对孤儿院、养老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帮助,在实践中荡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在实践中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品格教育的重要性。高等院校还可以加强和社区的联系,让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美国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十分注重加强大学生和社区的联系。很多美国的大学生都走进了社区这个小社会,在这里他们实践着自己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理想。我国的高等院校也应该学习美国的这种社区管理模式,加强大学生和社区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的机会。道德实践不是做做样子,不可沦为形式主义。大学生要真正的投身于道德实践中,还需要高等院校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支持,如对道德实践标兵的奖励、学生道德实践进档案等。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优秀人才是以优良品格的确立为前提的,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更应具备良好的品格。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品格教育,并摸索出一套适应时展和大学生需求的品格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洛克伍德,a. t.什么是品格教育?[m]英文版(1997)180.

品格教育体系篇4

关键词: 品格教育 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传统品格教育的回归与兴盛。如火如荼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迅速发展,品格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美国当代的品格教育是对传统的品格教育的一种扬弃,它继承了智慧―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摈弃了机械灌输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反思性道德教育方式,并吸取了过去不同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因素,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色的新型道德教育理论和模式。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科特兰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前主席、美国“品格教育伙伴”负责人托马斯・里克纳(Thomas lickona)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从为什么学校要进行品德教育、价值标准的内涵、学生应当具有的美德、实施品格教育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在确立尊重与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把由道德认知、道德体会与道德行为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品格教育”视为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托马斯・里克纳提出了如何实施品德教育的十二条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审视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这些理论与实践策略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核心价值观。他指出,道德价值可分为普遍的道德价值和非普遍的道德价值。普遍的道德价值即核心价值观,它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学校应当向学生传授普遍的道德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核心的价值观呢?即是“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普遍道德价值观”。[1]

里克纳详细地论述了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普遍价值观体系的内涵。尊重意味着认真对待某人或某事的价值。它有三种主要形式: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所有形式的生命,以及滋养着它们的环境。尊重自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的生命与身体的内在价值;尊重他人,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所有的人,包括我们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及我们自己;尊重整个复杂的生命之网,要求我们的行动顾及自然环境,即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脆弱的生态系统。

里克纳认为,从尊重和责任这两个基本的美德可引申出其他相关的更为具体的美德形式,如诚信、忍让、谨慎、助人、同情、合作、勇敢、正直。诚信和谦让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谨慎和自律有助于尊重别人;助人、同情和合作有助于我们实践责任伦理;而勇敢对于勇敢和责任均有益;普遍价值观则有助于建设以尊重和责任为基础的社会。由上可见,里克纳从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分析中抽象出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美德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及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是学校的首要使命。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美国的“品格教育联盟”(CEP)认为,品格教育是一项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长期工程。良好的品格应该包括理解、互助、公平、诚实、同情心、责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等核心价值观念;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有能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体;良好的品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持续的教学、示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家庭、社区三者要通过深思熟虑的努力,帮助青少年理解(Understand)、关心(Care)和践行(Act Upon)核心伦理价值”(CEP,1999)。作为“品格教育联盟”(CEP)主席,里考纳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2],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它既是学校和其他组织实施品格教育、策划品格教育活动的准则,又是一个评价品格教育方案、著作和课程等的标准。

(1)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2)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5)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8)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9)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11)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和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近年来,人们对品格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考虑,认为可以把品格教育理解为综合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这种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因此,有人认为,与其说品格教育是一种研究项目,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很多关于品格发展的实验研究也证明,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群体是品格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的实践策略

在新品格教育的实践指导策略上,里克纳提倡“综合方法”(Comprehensive Approach)。“一旦我们有了品格的综合性概念,我们就需要一个综合性方法”[3]。如前所述,品格综合了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因素,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需要综合学校、家长、社区及教室内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以此作为影响品格发展的工具。然而“不是每个儿童都有一个稳定的家,不是每个儿童都上教堂,但每个学生都去学校――我们相信,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我们的学校必须而且能够提升儿童及国家的品格”[4]。品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里克纳在总结以往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吸收了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学说中的有益观点,由此,他提出了12种有效促进品格教育的实践指导策略。(1)教师应成为关心者、道德榜样和指导者;(2)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班集体;(3)制定并实施道德纪律;(4)创设民主的班级环境;(5)通过各种学科课程教授价值观;(6)合作学习;(7)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8)注重道德反省;(9)教会学生解决冲突的技能;(10)促进学生对班级以外世界的关心;(11)创设积极的校内道德文化;(12)注意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支持,使之成为品格教育的协助者。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新品格教育在美国许多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层次的学校中推广。不同学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学校的品格教育是通过公民课和社会课等课程的学习来进行的;一些学校则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的广泛磋商而形成一套基本的品格教育方法;一些学校是把品格教育渗透到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一些学校则是从特别安排的伦理课和价值观念课程中接受品格教育训练;一些学校开发了自身的校本品格教育资源;一些学校把社区服务作为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同情心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等。它们都基本上反映了里克纳提倡的“全面”(Comprehensive)、“整合”(Holistic)的要求,从知、情、行三个维度立体、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品格培养。可以说,在空间上,涵盖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在人员上,包括教师、家长、社区等有关人员;在课程资源上,有开发专门化的品格教育课程和发掘学术课程中的品格教育资源;在方法上,采用榜样示范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借鉴及启示

首先,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我们可以借鉴里克纳的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体系,以此作为我们基本的道德理念或原则。实际上,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其道德内容流于空泛,却忽视了基本的做人的教育。尊重和责任具有普遍性和可逆性,体现了人类所公认的道德准则,是我们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善,最根本的义务,是做人的根本。

其次,品格教育理论对道德教育目的的深刻揭示也对我们有较大启示。里克纳认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好品格的养成。“品格教育即是教授美德、培养德性的刻意努力”[5],着重于培养学生“知善”、“爱善”、“行善”的品格。具备品格的人,即使面对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诱惑,仍能保持道德判断、选择、行为的自觉性。在里克纳看来,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受教育者被动的服从,而应培养知、情、行统一的道德品格。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我国,一些道德教育工作者对灌输的教育方法情有独钟,只是追求外显行为的道德性,而忽视动机、情感的道德性;追求形式上的服从,而忽视道德品质的提高。事实是,“人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把握道德判断和选择的主动权,减少社会道德失控的可能性,从而自觉地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道德规范,并推进自己和社会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由此可知,培养道德品格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再次,品格教育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里克纳认为,品格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品格教育应注意教育方法的渗透性和全方位性。他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他的品格教育方法“综合方法”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里克纳的教育思想中具体的方法策略非常丰富,而且大都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反观我国的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课程及团队、党组织活动等来实现,方法多为教导式,学校、家庭、社会、传媒等道德教育影响的相互配合较差。所以,我国的道德教育要借鉴品格教育的“综合方法”,注重道德教育环境的培养,注重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整体大道德教育模式。

最后,里克纳品格教育方法中注重对受教育者研究的方法原则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吸取了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让儿童参与道德实践生活,从中体验,提升道德;强调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承认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反对一味地机械灌输,强调知、情、行的统一。而我国的道德教育一度无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能动性而倾向于机械灌输。这一问题应当给予认真的反思。

虽然里克纳的品格教育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没有触动美国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端。由于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企图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寻求成功的道德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但其中也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在西方道德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吸收和借鉴其合理的内核,有利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董晓航,邓海平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2,第1版.

[2]赵雪霞.二战后美国学校德育的嬗变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6):39-43.

[3]蒋一之.“生活化”: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2,(5):47-50.

品格教育体系篇5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实践智慧”是这种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实施途径多样,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凸显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对20世纪20年代传统品格教育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回归,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品格教育理念和思路,给美国的品格教育带来了较多的进步。这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我国应努力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吸取其有益之处,改进德育工作。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含义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思想方面,新品格教育更强调对当时各种流派思想精华的吸收,不再只强调教师在品格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的道德自由;在培养方法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示范、实践、文学等方法外,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自己品格发展的各种其他方式;在道德功能上,它已不再像传统品格教育那样去维持传统社会的功能,而是力图实现在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变革,改变社会道德分歧和混乱的情况,整合碎片化社会,培养现代人更多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稳定。

在这些不同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特征开始慢慢凸显。实践智慧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是关于选择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不同于技术,它不制造东西,以行为自身为目的。实践智慧就是善于策划对自身有益的“善”以及有益之事,是对人的善,是根据理性进行实践的品性。这与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德伦理相互呼应,互为依存。美德伦理为实践智慧提供了行为的目的,实践智慧为美德伦理提供了实现“善”这一目的的手段。

“实践智慧”也是美国品格定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cortland )校区教育系教授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即“它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趋向善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布贝尔也认为,品格不是“成品”,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他认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且关心着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无论是里克纳还是布贝尔的定义,他们都认为品格需要包括道德行为这一部分,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和塑造才能形成,即德育实践在品格教育中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思想渊源

1.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理论渊源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可教”思想,并将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把学习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知识;另一类是学技能和学美德。教育方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授式教育,一类是训练式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口授获得,但技能和美德必须通过训练才可以掌握。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关注。“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通过实践才能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习惯促使人的德性更加完满,最终成为个体稳定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德性一方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稳定的德性,真正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西方影响很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一直到20世纪初都是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传人、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扩大、美国社会快速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二战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当时这一思潮比较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拉斯思、哈明的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培育学生道德的善意的努力是在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大气候下进行的。对于道德教育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工作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这些学说虽然比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陷入个人相对主义的案臼。其道德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判断日常的道德行为的对错,也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导致美国在70年代末道德开始严重滑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陷人了非常糟糕的境地。在政府、公众、企业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回归,并迅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上走向深化。

2.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贡献

在品格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的传统品格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应在学校教授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理论,比较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而不是脱离现实进行品格教育。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有趣的经验—儿童参与觉悟操作,从而养成勤勉、遵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义的习惯,养成他们获得应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就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生活是主要的。学习是通过并联系这种生活进行的。”

杜威还在品格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上引人了比较新颖的心理学解释。在他看来,品格不是一种传统的僵化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体验;品格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习惯的渗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杜威的这些思想为美国从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后美国的品格教育在80年代末复兴时有了较多的反思,不是简单地接受过去传统品格教育理念,更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理性化的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表现

1.美国新品格教育实施途径多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美国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道德教育目标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复兴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提出了一些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深人提供了具体的标准,避免了美国各个地区标准的混乱。美国品格教育联合会还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用以评价学校品格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口〕。这些措施为美国品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向。

但美国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品格教育模式,而是实行课堂教学、非正式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等各种方式。这使品格教育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首先,美国较少实行统一的正式课程,更偏重于多学科的整合,适应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培养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多角度审视的能力。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其次,除了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学校还提倡教师在教授一些其他课程时渗透品格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档案袋替代性评价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等品格。最后,美国还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这些方式显示美国把品格教育渗透进学校课程教学、校园生活和社会舆论、环境渲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了“被迫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

2.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凸显了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提倡“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摒弃了过去忽视品格教育主体学生的错误做法,真正把学生的价值当做品格教育的基础,在要求学生对品格教育的标准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品格教育情感与行为,并引导他们努力超越社会生活的束缚,培养形成正确的品格。

在实践模式上,改变只注重教师主导地位的片面做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和品格实践能力。在课内,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大胆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一方式倡导下,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讨论的热烈场景。在课外,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此外,美国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包括扶贫救困、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美国品格教育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既看到过去教育方式的规范性,又在此基础上摆脱了死板的教条,把品格教育渗人生活世界,这符合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观点,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和尺度,无须借助其他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模式克服了学生在品格教育中被枯燥的教条“物化”、处于单纯的客体的缺陷,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互主体式”模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品格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自身需求。

3.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品格构建了良好的实戏环境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继承了社群主义的传统,认为“城邦之外无道德”,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道德社群,而良好的品格只能在这一社群中培养和发展。这种思想其本质是打破现代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碎片化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利益、价值的实体组织或社会关系。在这一社群中,“人们有归属感,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品格教育实践中贯彻着这一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为了保证学校能成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重要桥梁,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改革的热点。为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在社区则实行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回收废物、为无家可归者和不能承担手术费用的人捐款等各种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尊、对他人关心爱护等品格。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社群化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道德实践的环境。没有这种道德社群的建构作为前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品格总是伴随着相同的实践”这一品格教育的精髓就无从实现。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1.我国应改变德育模式单调化的现状,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多良好的道德实践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道德培养方法。虽然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的观点,又倡议研究性学习、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在现实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在开设政治课的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合力,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传播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能仅仅依赖卷面的成绩,可以把开展社区服务、写论文、问卷调查、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更多自觉自愿的道德参与机会,促使他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上更加成熟。

除了多学科道德渗透的方式之外,在德育环境上也要下些工夫,这包括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我国学校各个等级参差不齐,其校园环境有较大差别,而学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风格、学习研究风气、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方面要加强,尤其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突出。此外,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也要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核心的价值和美德。在社会环境上,我国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貌、法律规则、交往和沟通习惯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治理,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

2.我国应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接受教育的自

我国较好地吸取了美国品格教育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在2001年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德育中开始贯彻主体性原则—道德的主体本质决定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自律道德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过去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在课堂教学时,很多政治课开始尝试讨论法、角色模拟法、演讲法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除了课堂教学,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些自。比如我国的选修课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选修一些有利于提高应试成绩的科目;在学习进度上也没能做到按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基本上是按学生的年龄而不是能力分班;中小学的课余时间也很少,使得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条件,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道德实践的主体—青年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条件。

3.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传统启示我国的德育也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突破

品格教育体系篇6

:刘处长,您好。党的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教名城,成都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刘科:教育肩负着向青少年播撒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任。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大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第一,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大力培养学高身正的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骨干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培养,注重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通过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

第二,发挥课程的主阵地作用。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调整各学段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教育重点,形成循序渐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按照“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的有机融合。

第三,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绘制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多个大主题,实现“学科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精准对接。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做好全市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前不久,成都市出台了《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全面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到2020年,培养一批国内知名的德育专家。请问,成都市教育系统将通过哪些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刘科: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做事的人。教师与时俱进的能力不强,凭经验办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特点要求教师尽快转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落实者,是家校沟通的纽带,是学生成长路的指路人,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非常必要,迫在眉睫。这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一是班级建设能力,强调班级的精细常规管理,抓实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二是指导个体发展的能力,强调全面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课程育人领导力,强调学科间的配合协调、德育课程资源挖掘、活动实践育人;四是家校共育协同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增进家校沟通、家校合作;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强调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并跟进解决;六是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强调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不断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准入与研培机制,推进十大项目任务:一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全面推进班主任准入制;二是探索中小学班主任职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市、县、校三级班主任教研制度;四是建立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五是完善教科研工作网络体系;六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标准》,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七是推进市县校三级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校级常规培训、县级专题培训和市级骨干培训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八是建设50所班主任发展基地校,为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提供研修基地与平台;九是建立和完善班主任月津贴制度,绩效工资分配要向班主任倾斜,并动态调整;十是评选“班主任带头人和特级班主任”,建立50个市、县级 “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班主任工作的标准,为班主任量身打造课程和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成都心育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以一同分享?

刘科:近年来,我们坚持“分层推进、典型引路”的区域推进策略,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课程建设和灾后心理重建为重点,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素质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发展态势。市教育局成立了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详细的评估办法审核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成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已实现全覆盖,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成为了学生倾吐心声、寻求帮助、放松心灵的温馨港湾。

另外,成都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市初步建立了心理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获得C级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的教师人数占到全体班主任人数的98%,全市中小学全部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市制定了《成都市自然灾害后师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形成了灾后心理教师培训的“心理教练培养模式”和“心理危机干预种子教师培养模式”,保障了灾后心理重建有序、科学、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未来五年,成都市教育局将重点实施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心理素养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心理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主要包括学校心理辅导室(中心)建设、中小学生十项心理素质技能培育计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信息化平台建设等21个推进项目,其中多项新举措达到“全国领先,西部一流”水平。

:2012年,成都市从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家长委员会赋予了五项权利,更加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家委会作用的发挥。请您同我们介绍一下具体做法有哪些,以及下一步在家校工作上有哪些新的举措?

刘科:我们对家长委员会赋予了五项权利:重大事项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一是促进各学校加强家长委会的制度建设,完善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会议制度、议事规则、调研与沟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志愿服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促进家长委员会规范有效运作;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配证上岗,学校或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向委员、主任委员颁发家长委员会委员证,委员可随时到校调研、督查工作,现在全市学校大门随时向家长们敞开;三是建立了例会机制,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例会两次以上,年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例会两次以上,班级家长委员会全体委员会根据需要适时召开,家长不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者”,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参与者”;四是各类评价考评逐渐完善,我们定期举办家长委员会工作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评选“家长委员会建设示范学校”,对家长委员会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以推动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家委会的规范建设,明确其地位,完善结构设置,加强机制建设。如,建立健全驻校办公制度,我们要求各学校根据实际条件设立家长委员会办公室,由家长委员会代表轮流驻校办公,每天完成“六个一”工作(听一节课、谈一次话、巡一遍食堂、转一圈校园、查一项安全、提一个建议),协助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家长义工”工作模式,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开设兴趣讲座、组建校园护卫队、协助开展教育活动等。做好“动态家庭教育记录”,对各个班级学生家庭成员状况变化、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培训状态、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等情况,做到分类记录、及时更新,保证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变化,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品格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请问,成都全市以“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的品格教育是如何推进的?

刘科:品格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梳理中小学生基本的品格类别、并以阶梯课程的方式逐步提升培养。通过营造学校品格教育氛围和环境,凸显品格教育要素,如品格墙、榜样力量、升旗讲话等。形成序列化、主题式的品格训练方式,不断固化内容及方式,形成学校品格教育常态。形成品格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指南。形成成都市中小学品格教育特色教材,并推广使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

今年我们出台了《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由成都市教科院与《精神文明报・品格周刊》联合成立品格教育项目研究组,研究并推进品格教育项目包括建设品格教育实验基地校,推进项目实践与研究。研究、开发品格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同时,组建品格教育教师协作团队和家长志愿者之家,共同参与到课题的研究、推广中来。现在全市已经有近400所学校加入了课题研究,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在学校有了很好的反响。

品格教育体系篇7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材;品格;品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9-05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个体品格形成最易最快的时期,也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关键时期,更是个体健康人格养成的奠基时期。罗素认为,品格教育在孩子6岁之前就能基本完成,6岁以后,学校只要加以巩固就行了。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品格关键在于在幼儿期是否接受过良好的品格教育。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家人的宠爱于一身。过度的宠爱往往导致他们出现任性、偏激、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品格教育非常有必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我国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品格教育实质上是国家、民族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只有实施品格教育,培养出能体现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能保证国家安定,民族昌盛,社会和谐。〔1〕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品格和文化素质应体现中华民族和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经验缺乏,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他们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必须及早对他们进行品格教育。

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民族和社会普遍认可的主流价值观。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的学习内容分成了健康、科学、社会、语言以及艺术五大领域。其中,社会领域的内容作为一种显性的德育课程形态是专门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设置的。然而,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接受显性德育的课程影响,也深受隐性课程的影响。〔2〕对于幼儿的品格教育而言,除了社会领域之外,其他四个领域体现的品格教育内容都是通过隐含的方式来体现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差异和民族性,同时也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直观呈现。因此,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缘由,我们从分析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入手,试图探讨目前幼儿语言教材集中体现了哪些品格教育内容,是否反映出中华民族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某些缺失。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幼儿园教师关注幼儿的品格教育。

二、品格、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character)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Karacter,《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其定义为“品性、品行”。随着品格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对品格进行全面的分析。美国品格教育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3〕一般而言,西方学者更趋向于从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对品格进行分析。学术界对于“品格”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品格教育,因此将其与教育联系起来,即对品格教育中的“品格”进行定义。我们认为,品格教育中的“品格”,是指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并反映一定价值取向的道德品性。

关于“品格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马丁・布贝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品格教育。〔4〕丁锦宏认为,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形成)核心价值,形成社会需要的德行品质的过程。〔5〕品格教育运动领导者之一托马斯・里克纳则认为,品格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运动,倒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是道德教育活动价值(目的)取向。由此可见,品格教育不仅是一种具有教育性的活动,而且是一种重视向受教育者传递核心价值观并促使受教育者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从而形成道德品性的过程。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我们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语言教材作为分析样本。之所以以该教材作为分析样本,是因为我们认为该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分析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时,我们根据丁锦宏在《品格教育论》一书中对品格所作的六维度划分法来确定品格维度,同时在每个品格维度中分列具体的品格内容(见下表)。

根据上表所作的分类,我们对选定的幼儿语言教材所体现的品格教育内容一一加以量化分析,并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品格教育内容作进一步的讨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维度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幼儿语言教材中涉及“人与他人”品格维度的内容最多,占53.97%;其次是“人与自己”品格维度,占22.22%;“人与生态”品格维度位居第三,占17.46%;“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品格维度各占3.17%,并列第四;“人与世界”品格维度没有体现。

“人与他人”品格维度涉及的品格内容有团结友爱、合作分享、乐于助人、尊重关怀、谦虚宽容等,这些内容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主动的交往态度、良好的社会往行为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人与他人”品格维度所占的比例最大,说明该语言教材非常重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人与自己”品格维度涉及的品格内容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理以及勤俭节约、坚毅勇敢、惜时守信、聪明智慧等,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幼儿自身的成长与完善,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该品格维度所占的比例位居第二,说明该语言教材还是比较重视幼儿独立精神的培养的。

当今时代,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不容我们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这些意识的启蒙必须从小就开始。该语言教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

社会是幼儿长大以后必须面对的生活环境,而国家却是一个人的归属所在,所以教材应有这方面内容的体现。但在该语言教材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这两个品格维度的内容较少出现。是语言教材难以体现这两方面内容,还是认为幼儿年龄尚小接受不了,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该语言教材中“人与世界”内容的缺失,可说是一个遗憾。今天的孩子只接受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熏陶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有必要把世界展现给幼儿,把世界文化带进幼儿的生活当中。让幼儿从小接受世界各国文化的熏染,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初步形成多元文化意识,进而形成全球意识。

(二)幼儿语言教材中各品格维度具体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1.“人与自己”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自己”具体品格内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理”这一意在培养幼儿独立精神的内容,共出现了6次,占42.86%;其次是勤俭节约,共出现了3次,占21.43%;惜时守信与聪明智慧各出现了2次,各占14.29%;坚毅勇敢只出现了1次,占7.14%。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偏重幼儿独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作为独生子女的幼儿克服娇气、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然而,坚毅勇敢是一个人敢于面对困难或邪恶所必备的品格,但该语言教材对这一品格内容的体现比较少。

2.“人与他人”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他人”品格内容中出现频次最多是团结友爱,一共出现了12次,占35.29%;其次是尊重关怀、乐于助人和孝敬父母爱父母,各出现了5次,各占14.71%;再次是合作分享,出现了3次,占8.82%;有爱心懂礼貌出现了2次,占5.88%;出现最少的是谦虚宽容与诚实善良,各出现了1次,各占2.94%。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非常重视幼儿团结友爱这一品格的培养。同时,注重孩子之间的交往,也注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往。然而,诚实善良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只出现了1次,似乎不足以培养幼儿这方面的品格。

3.“人与社会”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社会”品格内容中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遵守规则两个内容出现的频数为1次,各占50.00%,而有责任感这一品格内容没有体现。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在引导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帮助他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这方面的教育价值追求有所体现,但频次较少,而有责任感这一品格内容尚未涉及。

4.“人与国家”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国家”品格内容中热爱祖国出现了2次,占100%,而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一内容没有出现。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重视对幼儿爱国主义教育。

5.“人与世界”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人与世界”这一品格维度在该语言教材中没有体现。

6.“人与生态”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生态”品格内容中,与自然亲近热爱自然出现的次数最多,有9次,占81.82%;保护环境这一内容出现了2次,占18.18%。该语言教材这方面内容的体现是值得肯定的。

(三)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内容的量化分析

我们在对该语言教材所有品格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时发现,团结友爱这一品格内容在所有品格内容中所占比例最高,为19.05%;与自然亲近热爱自然这一品格内容则以14.29%位居第二;第三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理这一品格内容,占9.52%。另外,该语言教材也比较重视尊重关怀、乐于助人、孝敬父母爱父母、勤俭节约以及合作分享等品格内容。相对而言,拥护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感、爱好和平、欣赏认同世界文化、坚毅勇敢、谦虚宽容、诚实善良、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内容则体现较少。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五条结论。

第一,幼儿语言教材中隐含较为丰富的品格教育资源。语言教材所隐含的品格教育资源颇为丰富,我们要善于发掘,充分利用,以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幼儿如何使用语言,而且应该注重幼儿品格的培养。幼儿语言教材不同于社会领域教材,其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更具隐含性,能否被有效利用,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挖掘。

第二,幼儿语言教材中各品格维度品格内容比例有失衡现象。就该语言教材看,非常重视幼儿有关“人与社会”品格的培养,而对于有关“人与世界”品格的培养基本忽略了。另外,有关“人与国家”“人与社会”这两方面的品格内容在该语言教材中也很少体现。这种不够平衡的品格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幼儿语言教材中各品格维度所含品格内容有缺失现象。各品格维度的品格内容中,团结友爱占的比例最高,而拥护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感、爱好和平、欣赏认同世界文化等这些品格内容在该语言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另外,坚毅勇敢、谦虚宽容、诚实善良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格内容虽有所体现,但似乎不足以帮助幼儿养成这些优良品格。

第四,幼儿语言教材体现了主流的价值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该语言教材对这些内容均有所体现。我国传统的文化非常强调爱国、人际和谐等理念,该语言教材较好地传承了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第五,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内容的现代性不明显。虽然该语言教材隐含了较为丰富的品格教育资源,但某些品格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例如“爱好和平”这一品格内容在该语言教材中没有体现。我们认为,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一些符合时展需要的新的品格教育内容可以渗入幼儿语言教材之中。

六、教育建议

马丁・路德・金恩曾经说过:“人,如果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只靠讲授,更多地应引导幼儿开展体验性学习。为了充分利用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以促进幼儿良好的品格发展,我们谨提以下五项建议。

第一,规范幼儿语言教材的开发和评审工作,建立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众所周知,我国的幼儿园教材没有全国学大纲和审定委员会。市面上面向幼儿的教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常常令选择能力并不强的幼儿园教师犯难。因此,我们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委托相关机构制定幼儿园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以利于提高幼儿园教材的编写质量,从而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也借此起到规范幼儿园教材市场的作用,鼓励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第二,要注意更新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幼儿语言教材需要对现代社会主流的价值理念,如和平、平等、公平、法制观念等有所体现,要注意拓宽幼儿的多元文化视野,以培养幼儿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第三,充分发掘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注重品格教育的渗透性。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些内容通常是隐含的,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把这些隐含的品格教育内容发掘出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教学活动进行渗透教育,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接受熏陶、明白事理。

第四,重视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内容的平衡。建议以六大品格维度为基准建构涵盖全面、内容平衡的幼儿语言教材。

第五,“家―园―社区”合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幼儿的品格形成最主要的是受所处生活场景的影响。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的内容只是给幼儿良好品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一种可能,要真正将品格教育落到实处,则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三方面共同努力。因此,教材编写中要有这方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王阳安.论品格与品格教育〔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8,(4):30.

〔2〕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3〕〔5〕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8,54-55.

〔4〕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15.

An Analytical Study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 Children’s

Textbook of Language

Lan Jiaru, Yuan Ai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品格教育体系篇8

摘 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文化的现代内涵,体育教学中的品格教育,体育活动与运动的协作性、规范性,对大学生创新意识、高尚情操培养,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培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5-0064-03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社会的、积极的、美好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一、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联系 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指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1〕。高校体育文化则是高校广大师生在校园内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一体,具有独立性与集体性特征,具有教育、娱乐、激励、审美等功能。加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高校的一切都必然打上育人的烙印,高校体育文化与培养人才、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密切联系。

1.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辞海》将“体育”一词界定为: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结合卫生措施,锻炼人的身体,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密切联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重要方面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为: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从两者对“体育”一词的界定可以看出,育人是体育的重要功能,体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密不可分。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育人活动,也必然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运用体育本身具有的教育因素,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体育手段,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2〕。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将单纯的体育课程向体育思修课程过渡,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2.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3卷第5期

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同时,也磨炼意志,陶冶性情,将自身潜在的压力和心理情绪通过运动得以舒缓调节,可见,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形成和锻炼大学生高尚情操,磨炼品格意志的。大学生们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感受到的是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特别是体育运动中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更是呼唤着大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

大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必然会发生联系。例如一场体育比赛,常常牵动着众多师生的心,观众与运动员在呐喊声中经受着道德和情操的洗礼,在娱乐中一起经受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的熏陶。校园体育赛事所追求的是真善美、诚实劳动与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要求参与者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精神互相了解,强调集体主义、团体的功能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身心、思想、道德、品德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涵盖体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体育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包括体育观念、思想、精神、道德以及体育行为习惯等。体育制度文化包括教学、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竞赛、交流等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体育物质文化包括场馆、器材、设施等与体育有关的实物。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高校体育文化从上述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1.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制度文化的重要方面。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比如,广大教师特别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遵循“利他取向”的体育教育原则。该教育原则旨在使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多从他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体验和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助人为乐的行为,形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格特征〔3〕。体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激烈的竞争对抗、频繁的人际交往和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为实施人格教育提供了平台。体育活动中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都要求参加者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建立愉快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乒乓球、网球、田径以及体操等个人项目则强调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和进步。这些体育活动特有的要求和特点,使学生可以尝试多种社会角色,培养他们团结他人、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发挥团体作用等优良品质和情操。高校体育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具体教学项目来贯穿品格教育,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品格教育体系篇9

关键词:中小学;品格教育;德育政策;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的品德教育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现如今, 随着社会、文化的都向着多元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观念以及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而品格作为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观的重要体F,培养高尚的品格必不可少。现如今,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主力军,进行品格素质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也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要作用

品格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也是礼仪之邦,中华美德一直是中华民族所传承和弘扬的,它也是做人的根本,所以,我国现代的教育中,提倡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的就排在首位,足以凸显出“德”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品格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核心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道德教育,现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顺应时代要求,以培育学生品格、提升国民素质为出发点,对全国全面推行了素质教育,中小学生是人生形成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的启蒙阶段,进行品格教育以及德育培养至关重要。其中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发挥的作用如下;其一、更好的发扬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国家,德育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能够使小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美德,使中国美德发扬光大;其二、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中小学生处于人一生中思想观念的懵懂阶段,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立足于社会;其三、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发展;中小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对我国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其终身受用,更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实施途径比较机械死板

许多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教师对德育政策的实施总是坚持老一套,保守残缺,不能够变通,导致的整个教育过程变得非常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格教育的发展。

(二)校方对于德育政策积极性和行动力不够

部分学校没有完全重视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要性,对于德育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品格教育及的德育政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在德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校方的把控力度不够,缺少行动力;同时,由于校方缺乏对于教师进行与德育相关的培训,导致有些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缺乏对品格教育的基本了解,而且部分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行动力不足,所以必然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实施过程注重生活化

学校在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不改变的品格教育初衷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创新,因为学校只是机械灌输品格相关的知识,必然会到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其内涵,从而导致品格教育的成果不佳,所以,校方可以让品格教育从书本化走向生活化,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培养孩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

(二)校方提高对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视程度

学校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对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要加大对于教师德育方面的相关培训,让老师对德育政策有深刻的了解,只有教师本身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使政策实施更加有效;同时老师在进行品格教育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要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减少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歧视或者“无根”现象,还要注重多于学生交流,对于不同性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因材施教,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许多方面都在此背景下发生着巨大个改变,我国的中小学的德育政策也不例外。纵观的中小学品格教育相关政策的发展历史,从1978年的重建探索期,再到1989年的加强改进期,最后到如今的德育变革期,我国的品格教育的内容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对推进我国的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品格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我国进行德育政策制定要理论结合实际,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和修改,完善我国的德育体系,使我国离全面小康的总目标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夏兰艳,付印芳,翟月.关子小学教育阶段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中外公民道德内容比较[J]教育探索,2005(3).

[2]谢金林,赵玉华.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道德能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品格教育体系篇10

[论文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积爪了一些成功的经脸,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如,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进德责任的整合等。

品格教育是美国中小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在美国历史上曾与知识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早在殖民时期,美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波士顿新英格兰城镇学校就将品格教育作为该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的曲折历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高潮,但其中真正有影响的、足以对以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为代表的知性德育模式构成威胁与挑战的是“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正如威尔逊所说:“今天美国公立学校里最具前瞻性且最流行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格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的再次兴起。为区别起见,本文将20世纪初的品格教育称为传统品格教育,将80年代兴起的品格教育称为现代品格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中学校长协会首次提出“品格教育”(charactereducation,又译品质教育或品德教育或人格教育),要求在公立学校推行“品格教育”。

一、美国现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

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WWw.133229.CoM

(一)品格教育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的建立

格教育成为美国全国性的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各种品格教育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不断建立,例如品格教育联盟、品格教育协会、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第4和第5r中心(传统的教育强调“读一reading、写一writing、算一arithmetic’s,共3个r,品格教育补充了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尊重一respect和责任一responsibility,它们分别称为第4和第5r)等。在由品格教育联盟编印的介绍“促进品格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资料中就列举了51个组织。这些组织帮助学校和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品格教育活动,举行品格教育师资的培训;组织学术会议、研讨班研讨品格教育的观点和策略,出版各种有关品格教育书籍与报刊。以品格教育协会为例,他们为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一套品格教育课程。教师可把所设计的课程作为社会研究课程的一部分讲授,也可以每天留出特定时间段进行。在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的指导下,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茶,品格教育课在美国中小学的传播非常迅速,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到44个州的18000个教室。

(二)民间个体对品格教育的维护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之所以开展得轰轰烈烈,是由于有众多的品格教育的维护者。品格教育的维护者有两组:一是上文所讲的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另一组则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个体,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上的道德教育冲突中,对其他道德教育理论(如价值澄清理论)进行了锐利的批评,对以美德为中心的品格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维护。

在复兴品格教育的运动中,最具有广泛基础的努力来自于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他们仍然青睐于把传统的、以美德为核心的方法作为培养良好行为的途径,即“品格教育”。其代表性人物是贝内特(williamj.bennett),他是里根时代早期“国家人道主义援助”(thenationalendowmentforthehumanities)的主任,后来成为美国教育部部长,并且是“全国学校认可计划”的发起人,这一计划也是著名的“美国蓝带学校奖励计划”。贝内特对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价值澄清理论和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状况进行了批评,表示要摆脱价值中立和没什么内容的道德教育方法,重新恢复“品格”和“品格形成”两个词,并同“内容”和“选择’,一起成为贝内特的三个“c"(即character,content,choice)。

另一位具有国际威望的美国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是里克纳。他对品格教育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著有《为品格而教:我们学校怎样教授尊敬和责任》。在这本书中,他为良好的品格下了定义,为学校品格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学校实施品格教育的12条教育策略。

(三)各级政府重视品格教育

美国品格教育首先由民间发起,后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如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还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长参与重新纳人教育计划”。在品格教育联盟和品格教育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联邦政府两党开始共同支持品格教育的发展。1994年,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无异议地采纳了支持品格教育的联合决定,指定每年的12月16日到22日为“全美品格测量周”(nationalcharac-tercountsweeks)01994年,美国国会再次批准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案》(esea),在条款中对于品格教育的资助问题增加了两个经济来源。白宫分别于1994年7月、1995年5月和1996年6月三次发起组织了关于公民与民主社会品格构建研讨会,会议重申了品格教育在全国优先发展的地位。1996年的美国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的总统《国情咨文》均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美国教育部部长赖利也指出:“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为积极推动品格教育运动,自1996年起,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拨款270万美元,资助全美数十所中小学校进行品格教育。与此同时,各州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所在地中小学进行品格教育。如1988年夏威夷州教育厅要求所有学校的所有年级设立全面的品格教育课程。19$9年,新罕布什尔州教育厅为全州公立学校编写伦理和价值观课程的计划。目前,约有20多个州的立法机构颁布了有关法规,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青少年品格教育课程。纽约、阿拉巴等10多个州还设立了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设立了青少年“荣誉墙"(dvalloffame),每年将该州30多名荣誉青少年的姓名刻在墙上,以示表彰。1999年,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开始实施“品格教育试点合作计划”,有21个州接受了美国教育部的拨款。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品格教育运动

美国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各民间团体和个人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品格教育运动,影响最大的要属1992年美国“品格教育大讨论”和1992年的“阿斯彭宣言”。1992年3月,美国“课程发展监督协会叹ascd)普林斯顿55项目(princetonproject55)和约翰逊基金会(johnsonfoundation)在威斯康星州的瑞茜恩(racine)举行了一场大范围的研讨会。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激发各个教育协会更多地关心品格教育,并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会议就“怎样在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三年级)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之多,气氛之热烈,是美国教育盛会空前绝后的。此番讨论,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开展。1992年7月,美国约瑟逊学院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aspen)召开了为期4天的会议,会议的主题为“道德与品格:应当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将要做些什么?”会议讨论的结果是“阿斯彭宣言”的诞生。“阿斯彭宣言”界定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六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并提出了将要付诸行动的品格教育计划。这一宣言的发表,引起了一系列品格教育机构的成立,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始在学校设立品格教育课程,或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品格教育。

二、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一)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

有学者在研究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时,对政府在道德教育中的政治责任中指出政府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共同存在一个间题是“很少有政府对道德问题开展全民宣传和民众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现代品格教育让美国在全世界第一个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被认为是对教育最放权的国家,但在品格教育运动中,一改以前对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放任自流的状况,频频对品格教育进行干预。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的特点基本上属于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从公立学校扩展到私立学校,从地方走向全国,主要依靠民间组织开展有关活动,至今已覆盖1500多个学区。实验和研究机构也遍布四方。为了克服地域障碍,及时掌握各地实验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而共享教育资源与科研成果,各地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并通过网络手段得到有关专家对实施中的项目进行评估与指导,其效果显著,社会反映良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自下而上的品格教育运动迅速引起了美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极大关注,后又演变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全国性运动。

美国一个品格教育项目的主席讲过,“品格教育是我们面对我们民族的品格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对策。我们要尽快在美国各个学校实施品格教育,把它作为有效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一个部分”。品格教育运动得到了克林顿总统的热情赞同,克林顿政府拨款支持制定并实施品格教育计划。自199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白宫品格教育会议”,总统及夫人分别在品格教育会议上发表演讲,同时总统还制定了品格教育的测试方案,每年拨款400万美元予以支持,美国政府用于品格教育方面的拨款已达到22亿美元。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从民间兴起的品格教育运动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运动。中小学学生“品格教育”不再属于学生家长、教师的“专利”,大学、工商界都参与到品格教育运动中来。如大学招生时,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更关心学生的品格评语。工商界的人士在录用人才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如美国的微软、福特汽车等众多大公司始终是推动品格教育运动的积极成员。

从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成为全国性的道德教育运动中,我们可获得重要的启示。我国于2001年9月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始自上而下地在全社会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活动的开展主要在学校和政府机关,还未形成全国性的运动。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把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府、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学校、社区和家庭密切结合起来,让全社会都关心公民道德建设。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有众多的民间教育机构和组织在推动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开展。我们也要建立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机构与组织,走出理论的象牙塔,走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走到公民中去,不是作理论的清谈,而是提供在理论指导下探求富有实践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策略、原则和方法,并将这些理论介绍、推广、运用到学校、社会中去,从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展开。

(二)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有以下两点启示。

1.学校道德教育的素质化

注重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素质是国际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实践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倾向。无论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目标的规定中,还是教材内容与方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格,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共同关心的问题。品格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美德”,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品格,使其形成个性。美国一位品格教育项目的主席曾说过:“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高创造性但缺乏责任心,那么美国就不能强大。”

这里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素质化取向是指把学校道德教育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高度。由于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成就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家庭生活、独立生活、社会生活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道德方面是否受过良好教育将直接影响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更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此相关,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加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如环境道德、信息技术道德等。

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经验,我们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教育的观念、目标要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校要由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做准备,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个方面做准备,即从过去单纯的智能准备转向全面的素质品格,包括智能、品德、价值、态度、情感、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准备。我国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如何做人,养成良好的品格。

2.注重心理咨询,培养良好品格

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都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真正有效,品格就包括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就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青少年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许多品格教育专家本身就是心理学家,如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里克纳就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品格教育实验,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品格教育理论与方法。美国在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注重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活动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治疗法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青少年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我国道德教育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心理教育有机整合,出现了“心理一道德教育”模式。有学者把这种颇具代表性、很有影响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归纳为“五心教育”,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也有的学者提出“六心教育”,即“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这些都提示了道德个体应具备的心性品质,揭示了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因素。

总之,重视品格的发展与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世界性的变革趋势与我们当前关于素质教育的考虑是基本一致的。我们有必要从世界的范围,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教育观念有根本的变化。

(三)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道德责任整合

学校无疑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品格是在个体的全部经历与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渐进、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因此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不仅要靠学校的教育,它还有赖于家庭、社区的有效参与。美国认为,一个人品格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社区对其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有养护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也有培养孩子,包括培养孩子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责任感、与他人和平相处、必要的文明礼貌习惯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责任。美国学校德育非常重视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各学校都成立有“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德育大计。同时,学校还同社会上有关教育单位联系,连上课时间学生上街警察也要管,地区教育局经常召开社会、学校各方及专家座谈会,研究联手抓好德育间题。

社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由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提出一些青少年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用此调整和充实学校与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2)一些地方的报纸、广播、电台开设一些道德教育的节目,针贬非道德现象,引发大家讨论;3)社区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方便,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与此相关的是,各种民间的团体如设在华盛顿附近的“全美道德教育协调中心”、设在亚利桑那州的“实际应用和职业道德发展中心”,在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积极作用。由于学生们渴望面对真实的现实问题,满足虚拟性问题。美国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了社区的品格教育资源,在学校品格教育目标的统摄下建构一个他们学习的真实性情境,促进了他们对学校要求的核心价值和美德的真切理解和体验,形成真实的行为习惯。所以,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经验,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做到学校、社区、家庭密切结合,发挥更大的系统功能。学校为社区的进步、家庭的幸福服务,社区和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工作、儿童的教育工作。这种互动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学校必须跳出校园的范围考虑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力量;而地方行政部门在这方面应做更多的协调工作,把它纳人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考虑中。

(四)道德教育研究科学化

美国近百年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教育改革运动无不是以理论反省、新理论诞生为先导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复兴就是从理论反省开始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它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案,指导着美国品格教育的多样化实际,使美国学校德育重获生机。可以这么说,没有品格教育的研究,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

从社会实际出发,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寻找德育规律,是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主要体现在:

1.致力于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更新,努力使传统的道德价值与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如美国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就是传统的品格教育在新的实际情况中的发展。

2.探讨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如探讨学生品格发展的规律,研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