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教案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1:23

大学政治教案

大学政治教案篇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新

前不久,领导向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家案例》。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此书,它由103个精选案例所组成,所有案例分为四大模块:思想导航、心灵守护、管理创新和阳光关爱。每个故事都包括:案例简介、案例分析处理、工作思考和建议、专家点评。这其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在我脑海中萦绕,让我倍受启发。这样的一本书几乎囊括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书中作者的问题处理方法以及专家的点评都能为我将来的工作提供思路,结合3年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我有以下思考:

一、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1、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程度

世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兴起,各国不同的思想文化交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造成部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混乱。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价值,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程度。

2、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

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于个人前途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生是心智并不成熟的群体,容易被外界环境感染,市场经济活动诱发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扭曲。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针对一些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心理上的不适等现象,有的放矢,寻找应对之策。

3、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人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掌握了世界”,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上传播的大量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由于一些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比较弱,容易导致一些超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或上当受骗,网络时代下的变化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90后学生的家庭特征和性格特点

当前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90后学生的家庭中单亲家庭的现象比较突出,家庭的变故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是他们大多数独身子女,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有活力,有个性,有创造力。传统思想观念在他们那里影响较小,推崇实用主义的处事哲学,所作所为有相当大的盲目性,易受他人影响和左右,追潮流的学习方式较为盛行,易于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自身学习系统性的破坏。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基本对策

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1、工作内容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其次要根据90后学生的性格特点,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积极推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正确、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普遍较大,由此可能引发较多的心理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工作载体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和文化含量。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和学生沟通的渠道。辅导员可以通过网上谈心、讨论问题,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创新情感性工作载体。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推行文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情感融入其中。三是创新人文型工作载体。针对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创新校园文化,倡导现代文明,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3、工作手段的创新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因材施教。在网络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和极强的渗透性,这些都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

4、工作机制的创新

新的形势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政治过硬、思想解放、道德水准高、心理素质好,还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需进一步创新。

看完整本书,我内心的感受是感动和感激交织着。感谢来自于学院向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书,它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出了榜样;二来感动于书中那些老师们对于学生的付出,完全的不计回报。

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人都心怀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共同协作,我们便是一个最完美的团队。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大学政治教案篇2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案例

总理将“互联网+”列入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 “互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95后的大学生依赖网络,甚至是沉迷网络,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成为他们主要的社交工具。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凭借其所特有的匿名性、公开性以及高速的传播,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以下介绍的案例即以网络为触发点的关于大一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所导致的学业类案例。

一、案例背景

适逢学院中外合作专业进入紧锣密鼓的宣传招生阶段,学院网站、贴吧、微博等的访问量都一直呈上涨态势,这些网络平台成为考生了解学校主要的途径与方法。某一天,学院的百度贴吧里出现了一则帖子,帖主小吴“痛陈”了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不靠谱”之处,包括以下两点:1.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负担很重,没有想象中的“自由”;2.出国留学纯粹是“痴人说梦”。最后,还附上了一张较模糊的照片。

这则帖子在一晚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底下有数十条留言,大多数来自于准备报名的考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帖子的浏览量在不断地增加,在贴吧里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二、案例分析

对于案例中所反映问题,本质为大一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认可度不高,缺少正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规划的学业类案例。而案例的关键点在于,发帖子的学生小吴不仅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将一直以来学业不佳的原因归咎到学校和教师身上,并且借由网络散播不实谣言,给学院的招生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小吴的了解,以及与其班主任的进一步沟通,小吴的行为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自身学习态度较差,行为习惯懒散

学生吴某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对其学业要求低,自身思想较为松懈。吴某以自我为中心,骄纵,抗压能力较差,爱出风头。入学之后,面对英语、专业课学习负担骤然加重,自感与 “自由”的大学生活相距甚远,于是心中产生怨怼情绪,一时找不到发泄的地方,因此决定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子,寻找存在感以宣泄情绪。

2.入学之前对专业了解欠缺

吴某进入学校之前,对所学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或者了解,完全是由其父母一手包办决定的。但是专业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较高,课业负担也较为沉重,吴某一入学就感觉学业难以应付。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某学习专业课困难加大,越来越力不从心。虽然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但是不符合学校规定,不具备资格条件。因此,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急需一个通道发泄。

三、解决思路及实施办法

针对吴某的具体情况与性格特点,解决思路及实施办法如下:

1.删帖

第一时间让吴某删除帖子,阻止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具体实施办法为辅导员在该帖子下留言,针对原贴的内容予以回击,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吴某的真实相关信息却并未予以揭穿。这个做法不仅威慑吴某,也使浏览帖子的新报考的考生注意到吴某的内容的虚假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学院的声誉。回帖十五分钟后,吴某迅速地删除了帖子。

2.谈话

与其班主任共同找吴某谈话,向他分析在招生阶段不利于学院帖子的后果,指出若对学院有意见或者建议,要选择正确的渠道表达,而不是通过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来中伤污蔑学校。

3.帮扶

找到吴某的专业任课教师与同寝室的同学,对吴某进行学业帮扶,使吴某尽快进入学习的正常轨道,消除学业上的畏难情绪,树立起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与兴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四、启示

1.辅导员的信息素质亟待提高

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网络已成为情感倾诉主要渠道。这让所有的辅导员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成为思政教育工具是大势所趋。

2.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必不可少

对专业认同感低、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了许多学生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生入学阶段,合理地开展新生适应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并且进一步对大学生活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及合理的安排。

3.构建一套完善的家校联动系统

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及早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有效地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并且能够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大学政治教案篇3

[关键词]诚信档案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诚信缺失正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突出问题之一。大学生诚信缺失,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具体表现为:诚信意识淡薄、爱慕虚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贷款不还、偷盗财物、奖学金评选弄虚作假,就业材料掺水、随意毁约等。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诚信,让社会对其能力产生了怀疑,在很多用人单位的心目中留下“眼高手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坏印象,大学生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直接导致招聘单位对大学生不信任,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就业,使得大学生整体声誉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必将引起就业市场中的信任危机。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主要的教育形式应是一种养成教育。在教育学生树立以诚信为“做人之本,立身之基”的观念的基础上,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辩论、写作比赛,通过墙报、案例宣传、行为辩识等途径,表彰诚信行为,无疑是强化诚信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教化的教育层次上,还应当在实施教育的动态过程中,适时把握学生的诚信状态,并根据大学生的信用情况建立起开放式的个人信用档案,形成完善有效的记录机制。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高等学校除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以外,还有责任向社会提供足以说明人才质量的资料,这些可以在诚信档案中加以反映。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可为用人单位提供查询大学生诚信的窗口,也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跟随终身的网上档案。简言之,“诚信档案”就是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第二身份证”,有了这张“第二身份证”,说明你的诚信得到肯定,找工作也将十分方便,相反就可能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社会通行证,一定要能体现学生诚信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诚信承诺书是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校《大学生诚信行为规范细则》编制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行为的一种慎重的承诺。学生自愿的在诚信承诺书上郑重地签写自己的名字,践行自己的承诺,并愿意接受监督。

2.个人基本信息,即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学号、所在院系、学历、所学专业、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及详细居住地址等。

3.个人诚信记录,即学生诚信历史资料:包括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情况、学杂费交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尽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等。

4.学习诚信记录,即学生入学以来参加各种学习、考试、借阅等活动中相关情况的历史资料。包括奖学金获得情况、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情况、英语四六八级考试通过情况、有无考试违纪、处分情况、体育成绩等。

5.社会实践诚信记录。主要记载着学生入学以来参加的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学业实践活动。如:爱心募捐、帮助孤残老人;或是获得体育、劳技、科技方面的大小奖项等情况。

6.毕业生去向记录。记录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联系方式。包括学生就业单位、升学学校、出国留学所在地,学生家庭地址、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与学生长期有联系的人的地址及学生贷款的介绍人、见证人的联系方式等。

诚信档案的建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抽象的说教到具体实践。建立诚信档案实质上是以一种契约的形式来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度。诚实守信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随着市场经济日趋规范化、法制化,诚信已日益成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源,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社会资源。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为大学生积累人生财富,铸就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竞争力。大学生涯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都还不成熟,善变而容易随波逐流。而且,他们自我意识强烈、责任感缺乏、日常生活不拘小节、控制力差等特点,又往往使以抽象教导方式为主的德育实效性不强。而诚信档案以有形的记录为新的切人点,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诚信评价的全面、动态的记录,把道德实践要求融入到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时刻提醒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断诱导他们远离失信败德行为,为德育注入实质性内容,使德育不再仅仅停留在理性教化的层面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个体身上,并最终促使大学生从他律变成自律,形成一种内在的守信用、重承诺的行为规范,使他们达到诚信的知与行统一,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

2.诚信档案的建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诚信档案的建立就是在关注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上,充分针对当今大学生希望在未来就业、立业和社会生活中拥有优势资源的心理,着手于眼前行为,着眼于未来发展,通过为大学生建立人生中的第一份信用记录过程来引导其树立牢固的诚信观念。良好的诚信档案不仅为塑造诚信大学生形象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凭证,而且将使大学生拥有一笔受益终生的宝贵资源和无形财富,成为他们就业时“无声胜有声”的自荐表、立业时优先享用社会资源的信用卡,以及发展中颇具公信力的“公证书”。有了一份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多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因此,建立和有效利用诚信档案,会使大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诚信这一美德不仅意味着一种付出和奉献,也是一种获取和得到,从而主动地实践诚信,不断警示自己时刻注意言行,在行动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自己的诚信度,珍惜和维护自己良好的诚信记录。这种既讲道理又解决实事、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着眼的举措,无疑既能有效地避免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目性,又能大大提高它的实效性。

3.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高校诚信教育的规范性、延续性。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定期的诚信舆论宣传和较为分散的诚信社会实践活动等模式出现,没有形成规范的、固定的教育机制,因此一般也没有被纳入到学校正规的管理体系中去。而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把诚信教育切切实实地融人到学校许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事务之中。在诚信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实簏与利用的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将共同参与进来。同时,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督机制和赏罚机制、诚信档案利用反馈机制等都将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一整套科学、合理、公平、操作性强的高校诚信教育管理机制将逐步地作为制度保障和完善起来,这对于把诚信教育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无疑有着显著的意义。

4.诚信档案能有效制约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加大不诚信者的“成本”,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做人都有很好的制约作用。对于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而言,自然不用担心诚信档案对自己今后的求职与发展有何不利的影响,反而因有了诚信档案,用人单位轻点鼠标就会对自己知根知底,会使今后求职少费一些口舌去证明自己。相反,那些缺诚失信的大学生求职时就再也难以夸夸其谈了。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选拔良才,降低风险,节省费用,对企业而言自然是利好。而且,当大学生们得知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表现都将记录在案,并会影响到今后的择业时,谁还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而缺诚失信呢?可以说,给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就犹如给大学生们头上套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会迫使在校大学生们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兰台世界,2006,(3).

[2]谭磊.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推动高校诚信教育.云梦学刊,2006,(4).

[3]郑凌云.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探讨.南方论刊,2006,(2).

[4]靳敏.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6,(7).

[5]秦丽君,池卫东,李虎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探索.教育探索,2007,(9).

[6]周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利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7]龚志伟.建立开放式诚信档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丽水学院学报,2008,(12).

大学政治教案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教学

初中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初中政治教学的任务。为了增强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被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来,以期有效地解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案例教学法所坚守的原则

1.坚持针对性原则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政治教师应该注意案例的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选用与初中生有关的案例,并且明确案例的指向,以便学生能够在听完案例之后,理解和吸收课本知识。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政治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将课本知识通过案例展示出来,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例如,在教学“防患于未然”这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用合适的案例,让学生明白“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性,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坚持实践性原则

学以致用是进行教学的目的,因此,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政治教学的目标。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素质和人格,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更应该注意教学的实践性,以确保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珍惜学习机会”时,政治教师可以以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例,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拥有学习机会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利用上学时间,努力学习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案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对于教学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政治教学内容,从教材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中,选取科学有效、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教师伴我成长”时,政治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上的案例: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课,一些学生却在窃窃私语,给周围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数学教师强制对一位学生进行处罚,而受处罚的学生不满数学教师的做法,致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升级。通过这一案例,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政治教师说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与学生互相讨论,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另外,政治教师需要认真筛选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准确把握时机,适当呈现案例

案例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政治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案例呈现方式,准确地把握时机,适当地呈现案例,以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政治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阅读文字资料或者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呈现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我们维护正义”时,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视频播放到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暂停播放,询问学生对视频中行为的看法和意见,然后继续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的处理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合理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思想。另外,政治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品、辩论等活动呈现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案例,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案例教学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鸿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10):54.

大学政治教案篇5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成效;思考

案例式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首创,该教学法一经问世,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其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技能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的功能和效果显示了在教学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将之作为必修课列入大学的课程体系。该课程的开设,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思想保障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将之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按照新时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编订统一教材,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实施方案(“05方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50-60年代模仿苏联课程和教学体系;70-80年代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体系;90年代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并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学虽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直存在着重理论和研究,轻实践和应用的弊端,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显得枯燥无味,导致广大青年学生缺乏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两难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选定的含有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而达到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计和激励,通过典型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案例中所隐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代需要作出的呼应,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自身特点,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内在要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比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和引起广泛关注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对问题的见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分析,用事实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上的是非,澄清理论上的迷惑,打开发散思维的天窗,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性”;四是促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将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的引用,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将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独立地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任务,也不是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的依据。同样,实施案例教学,并意味着对理论教学的全盘否定。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变革中,广大思政教育者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案例教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必要的理论教学,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论知识在模拟情境中的应用,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克服理论知识灌输传统习惯的影响,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又要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对案例分析的工具作用,不能有失偏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运用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阐述理论或概念而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描述(案例)和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理解原理、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巧用方法的目的。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的选择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决策导向性。通过案例教学,营造虚拟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参与问题的认定与问题的解决,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注重概念和理论知识灌输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达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我院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格人才,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致力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开始,选择部分教学班级进行案例教学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0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引入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入分析研究,探寻破解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办法: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取向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对课程教学的要求。调查分析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引导,不能体现政治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使得课程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实施案例教学,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意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鲜活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破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有效办法。例如在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章时,没有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而是选取了1958年10月中旬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一夜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典型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本事件产生的原因,讨论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通过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而产生对党的针对国情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二)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试点阶段和全面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注重实际调查,系统开展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专项研究,借鉴案例教学法在其他教学领域的成经验,根据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施程序、教学规范和实现步骤,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并公开发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精心编辑“三贴近”特色的典型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由“教学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外思考案例”组成的教学案例体系,实现了教学案例的模块化。正式出版了《教学案例》和《教学案例》,并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教材。及时跟踪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目标,实时修订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案例教学体系。

(三)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中心,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同步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突出能力考核。具体实施上采取理论知识学习考察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察和行为表现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考察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综合考核方法。

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障不力。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式教学的保障体系。一是投入不足,还未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财力和物力的保障。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师资培训、购置教学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编写教学案例等均需要学院提供资金和各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教学团队建设。广泛搜集资料、编写高质量教学案例,预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程序,对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批改和指导,都使教师工作量骤然增加,必须扩大教学团队,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

大学政治教案篇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更高效的培养素质型人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承担着帮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重担,政治老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初中时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意义和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案例教学;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法对政治教学的意义

初中政治学科是一门相对偏文的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多采用被动灌输式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案例教学法有别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实际生活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人物事件当做政治教学素材,这种用事实案例来开展教育教学的方法能够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详细化,能够让政治知识更有实际操作性。

2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自己的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也就是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要求。主要有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针对性就是要求政治老师在选取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到案例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够借助案例把要教授的知识内容清晰的表达出来,以此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有些时候,为了让案例更具针对性,政治老师可以在原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动,但改动后的案例不能过于脱离实际。实践性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效性是要求选取的案例最好是现实生活中近期发生的事件,这样能更加贴近现实。

3总结

总而言之,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即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真正的实现高效教学,让初中政治课堂质量大大提高。所以,政治教师一定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积极的把案例教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姚鸿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10).

[2]甘维青.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大学政治教案篇7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在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政治课教学效率。结合案例资料,通过分析理论知识了解其内部逻辑,让学生知道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此外,案例的难度需要由浅及深,将浅显易懂的案例安排在前面,并逐步提升探讨深度,避免难度跨度较大引起的理解困难。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政治课;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256-02

我国最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该方法,推动我国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案例教学法主要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对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课本教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方针、道德规范,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学校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是学生政治信仰形成的必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好马列主义、思想基础理论,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政治课程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技能知识和政治素养。学校要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使得当代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理解并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专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能培养等活动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中职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导致信念缺失和人文素质下降,这些都导致了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复杂。就现代中职学生表现而言,存在社会公德、个人道德以及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讲解社会上的典型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政治课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视频,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有关政治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政治思想教育质量。

2.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加强了政治课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的能力。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取各种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从而能够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收集时事热点,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案例能够应用于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认真看新闻类节目,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教师询问。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针对某个社会现象举行辩论比赛,既能分辨是非,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优化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措施

1.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政治课教学内容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准确的案例资料才能为教学提供帮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以及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最为重要的,对教学的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案例要具备较好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案例;此外,案例选择要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安排案例教学步骤。首先要选好案例,根据课文理论知识的实际来设计案例;其次是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根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最后是组织学生编制案例分析报告,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全面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握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丰富自身的基础知识,不断了解社会中的时政要闻,从而选择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责任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智慧时刻凸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调动、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都跟教师的适时恰当点评密切相关。课堂所选案例是否典型、真实,是否紧扣教材内容,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启发性强不强?课堂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等等,都和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关系甚大!因此,需要教师在精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授课能力。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优化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教学应用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中职政治课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洪.例案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34(4):36-36.

[2]姜富琴.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1,32(4):43-44.

[3]马震宇.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26(3):201-202.

[4]王晋艳.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32):262-263.

[5]龙霞.浅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4(18):10-12.

[6]黄瑾.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32(8):98-100.

大学政治教案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政治与生活;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29-01

《经济政治与社会》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长久的教学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趋势。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已经为社会所淘汰,照本宣书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将课堂的知识于实际社会相联系,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激情和动力,更不能立足于事实,理解与应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针对传统教学中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与实际社会脱轨等问题,教育事业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也能够发挥出本身应有的教育意义。

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中职院校的重点必修课,在众多院校中都有相关的开课安排。《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经济知识水平,综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得现代教育培养下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素养,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教育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让学生从包容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上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督促自己,发展自己,在自身得到充足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到现代会建设中去,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综上所述,《经济政治与社会》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程理论,因此,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修养很有必要,案例分析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为上好《经济政治与社会》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广大教育者与社会工作者不断摸索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为上好《经济政治与社会》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案例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运用案例教学,选取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给出自己的观点。案例分析法在具体的应用中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有很大的灵活性,教育者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选取案例,案例的来源也相当广泛,可以是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的一幕,也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正在发生的某件事。除了选材灵活多样,案例分析法应用能够有效的带动学习气氛,帮助学生的理解,因为只是简单的陈述不能让一个知识或者观点深入人心,而且学生在理解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案例分析就能充分带动学生的思绪,引发学生的思考,案例与观点结合分析的时候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深入加工,学生以实例为基点联想能够有效帮助理解,也能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案例教学法贴近生活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一门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除了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举一些我们可以看到接触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比如国家领导人的某次讲话,某个企业的发展历程,某个社区的干部选举,具体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这些都是经济政治文化,这些事都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我们能够从网络上、新闻上、生活中了解到很多这样的信息,我们对于这些案例并不陌生,这也就是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育中的一个重大优势,在对案例分析中,这样接近生活的实例能够帮助我们的理解,也能够让我们与社会更加紧密联系,从认知的角度去了解世界。

2、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举例说明或者亲身去展开调查都是案例分析法中常用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发生的事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可以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案例调研中,例如在讲述“依法行使民利”时,可以组织或者鼓励学生到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去深入调查,这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局限课本知识中,亲身实践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案例分析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教育模式的枷锁,使得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性是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条件。

3、案例教学法更加利于生活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不断能够督促学生学好课程知识,也能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因为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应用中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认知与解决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逐渐向成良好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不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深入了解社会,学会更好的行使权力,承担责任。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院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针对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开展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际脱离等问题,案例教学法等教育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得课程教育开展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在现代教育中,案例分析法能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向 芳.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大学政治教案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8101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革新挑战和契机,广大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更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也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拓展其创新思维。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对案例教学法做进一步探究。

一、案例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相关知识的重要动力,且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高中政治课较强的理论性经常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法,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帮助其调整学习状态,大幅度提升授课效率,教师应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新课导入。

比如在讲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选用以下类似的案例:“李大娘在20世纪80年代买了一台彩色电视,且一直用到现在也未出现质量问题。其子女却认为这台电视过于寒酸,现代人要与时俱进,要学会享受,所以要求换一台液晶电视。但是李大娘却认为,电视明明好好的,不用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未同意更换,从而引发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到底该不该换,以此来完成新课导入。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往往是学生经历过,且比较熟悉的内容,以此来进行课程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够为后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融入案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对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带领学生紧紧围绕案例内容做出深入、全方位的思考,并通过产生不同看法、意见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此,教师并不一定就是案例的引入者,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学习、引用与学习主题息息相关的案例,以此来增加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来进行案例的引用与思考,如“蝴蝶效应”“人类生产与环境变化”等,都与课程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由学生引入的案例,不仅能够全面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也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创新性等特点。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案例,必然是其感兴趣,并能够认真思考探究的,利用这些案例开展各项政治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引用案例,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政治教W对于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有着重要作用。在设计、组织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时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政治教材中的知识与国内外时政要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从正确角度去分析、看待世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积极传授政治知识,还要运用社会时事来考查学生的政治能力,将学生的个性化政治见解全面激发、体现出来。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要准确把握其切入点,通过节日礼仪、职场文化等,为学生呈现多样性的文化形式。在引入案例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构建尊重、接受多样文化的正确理念,使其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拓展政治学习视野。

四、巧用案例,规范学生价值观

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在设计、组织政治教学活动时,应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培养做出综合考虑,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探究相关案例,让其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来全面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大学政治教案篇1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1.与课程改革发展相适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从教育上来看,已经形成了崭新的教学看法与教育观念。从内容上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从具体的案例中能够更牢固的掌握教材内容。第二,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照本宣科的讲解教材知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学生兴趣极其低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个性能力发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有助于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效率,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能够根据自身的想法,进一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运用案例法开展教学,有助于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准备,只有做好准备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应搜集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案例资料,并且搜集的这些案例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联。其次,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科学选择,选择合理的案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从案例中获得实际的收获。最后,对于教师所编写的案例,案例应生动形象,同时,在编写案例过程中,不要太过于偏难,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真正地把精力与注意力集中到案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2.课堂实践操作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主要是针对案例进行分析与交流。其在课堂中实践操作如下,第一,教师先把本节课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为下面案例引出做好的铺垫。第二,教师将依据实际的案例运用多样化的体现方式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然后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去分析案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中的内涵与作用。第三,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案例进行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同时也激发可学生对案例的探究欲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有极大地帮助。

3.在课堂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提出案例选题的方法。

在提出有价值案例选题时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定位,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而学生起主导作用,案例选题应由学生自主提出并分析其价值。根据案例选题研究,进行三次跟踪研究,填表中均设计了分析选题的价值,第一次跟踪研究还要求学生对提出有价值选题是否成功做出判断,第二次跟踪研究还要求学生为提出案例课题的价值性需要学生做出反思,第三次跟踪研究还要求学生具体分析多提出选题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创新价值、探究价值,三次跟踪研究中学生均完成了分析,还对选题的价值性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很好地反思。三次跟表的设计也是层层递进,推动学生自主提出案例选题、自主分析选题价值的能力的上升。通过跟踪发现,由教师指导结合学生自主选题的案例选题价值效果很棒!

4.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由此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案例教学中,为了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好地学习氛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地发展,首先,应从对学生的评价着手,使学生不但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且还能成为评价的主体,主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为主,通过正确的运用这两种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长处,并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学生对自己评价应该做到合理,真实。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其他学生展现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肯定,从而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楚的了解,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发挥着极大地作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此外,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珊.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 法制博览,2016(14):292+224

[2]王清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06):63

[3]林念.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5(14):39

[4]吴美仪.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4(0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