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1:04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近年来,中央文件明确指出:重点支持涉农企业上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原动力来自农业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生产经营类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河南农业生产经营类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优秀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一、河南农业生产经营类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存在误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看成是单纯的人事管理活动,只进行简单的劳动组织、档案管理、工资分配、考核升级等低层次的管理活动,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资源,不能合理的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经营者把人力资源部门列为“损耗”部门,这种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有损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规划。现阶段中小企业经营者较看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发展战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能被动地去满足中小企业短期浮动的人力资源需求,不能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实际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很难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三)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由于现在河南的中小企业还处于一个发展到市场整合的转折阶段,每一年都有中小企业诞生和消失,在经营的过程中,领导往往注重当前企业盈利水平,而忽视对全局的管理工作,故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一个系统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是,一个企业不管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要确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中小企业整体协调发展,根据员工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工作,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在工作当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二)制定中小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规划,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规划要根据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分析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市场变化趋势,掌握科学技术革新的方向,确定各种程度的人力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等具体业务规划。

(三)建立起有效的、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就像财务、质量、生产等管理一样,须形成一个体系,才能确保其功能有效完整地发挥;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框架内分块管理,建立起一套与组织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具体如下:

1.首先要建立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了解中小企业三至五年的中短期规划,特别是发展目标及实现此目标所采取的战略手段,明确中小企业的目标与战略,设计足以实现中小企业目标并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架构,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根本基础。

2.建立职等表。确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包括界定岗位设置、部门划分、工作接口、管理路线、组织阶层及上下级关系等。确保组织架构中所设定的各岗位任务得以实现,进一步对管理组织中所有岗位的级别、责任、权利作出明确规定。以组织架构为基础,建立职等表,为制订资薪制度建立基础。

3.编写职务说明书和完成定岗定编。根据组织架构图及职等表,根据各岗位在管理组织中所处的位置、所赋予的任务、所必须实现的功能、所应承担的责任、所必需的任职资格等,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定位,编写成职务说明书。就其内容,评估纵向横向是否保持良好衔接、授予的责任是否与所处的岗位相对应等;进行岗位分析,整个管理组织架构所需的人数,完成定岗定编。

4.建立权限划分表(工作流程)。根据岗位职务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事务,规定各种事务的经办人、审核人、复核人及批准人等,当然,不是所有事务都需通过四个环节,有些两三个即可,由此形成权限划分表。建立完成各种事务的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工作接口,实现中小企业的流程规范化。

5.制订考核管理办法。根据职务说明书及权限表对各岗位职、责、权的规定,结合参照中小企业各阶段的目标及分解到各岗位的任务,考量岗位工作的主次及轻重等权重划分,制订各岗位的考核管理办法。员工工作实绩的好坏就一目了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岗位员工实行奖优罚劣,建立中小企业的激励体系。

6.制订薪资制度。根据劳动法和定编要求,编制薪资总预算及年度增长方案,参照各岗位职等、责任、工作性质、强度、难度、环境、重要性等因素,划定各岗位的工资水平及增长比例,将各岗位的总薪资分解为底薪、津贴及绩效奖等项目,保证工资公平合理性、上下浮动弹性及增长幅度空间,建立中小企业的薪资制度。

7.建立制约机制。在建立薪资制度的同时,制订试用转正管理办法,形成新进人员和晋升人员的考核机制;制订异动管理办法,范围含降级、平调、升级及调薪等内容,畅通内部人才流动的渠道;制订离职管理办法和合同管理办法等,建立薪资制度的执行可靠性,由此,形成对人才的制约机制。

8.建立保障机制。根据中小企业的用人宗旨,作为薪资制度的延伸,对员工的就业、健康、培训、安居、子女就学等公司政策予以明确,制订出福利管理办法,从情感方面吸引人才,让员工能够安居乐业,形成对员工的保障机制。

9.做好培训及人才储备。确保员工能与企业同步发展,能适应中小企业更高岗位的要求,不断提升员工自身水平,对员工教育投资做出年度预算,根据预算和员工的成长需求,按不同职等、不同部门、不同时间等因素制订出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给予员工进行现岗位和更高岗位的知识及技能教育,将员工的受训结果与薪资、晋升等机会挂钩,达到人才培养储备的目的。

10.实行干部轮调制度。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基础,稳定的员工对相关联岗位的工作长期接触,更好地实施异动管理办法,实行干部轮调制度,好处在于激活管理体制、导入竞争机制、防止管理思维固化、防止管理小圈子产生、培养综合性人才等,在中小企业不断扩大或急于用人时,不会处于被动。

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它们之间环环相扣,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只有步步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其体系作用。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中小企业必须要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建立一套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吸引、留住、使用、培养和开发优秀的人才,保证企业高速、持续、良性发展,促使“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参考文献】

[1]李书治.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民营经济,2007(02)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2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转贴于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转贴于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3结语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3

关键词:休闲农场;运营管理;问题;经营理念;规划模式;经营原则;管理模式

随着近年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的农业也在发生新的转变。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休闲农业、休闲农庄、观光休闲旅游、农家乐、民宿的新型农业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传统意义的农业赋予了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经营管理是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的需求状况,拟定研究对象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策略及其实施途径,并通过人才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控制成本以及其他措施,不断提高研究对象的经济效益,进而充分满足国家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农场是特殊的经营管理对象。农场是休闲农业的经营载体,是休闲农业具体的经营单位,其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户、农村集体组织、城市来的投资者或某些投资机构。休闲农场的类型也分很多种,按经营内容可分为采摘观光型、教育体验型、生态环境型、度假休闲型。

1休闲农场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不顺

休闲农场的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基本是一个人,或者是家族制管理方式;有实力、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休闲农场会请职业化更强的中层管理人员来协助农场运营。由于绝大部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处理不好,出现“外行管理内行”“分管人员各管一摊难以统筹协调”等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具备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但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那种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一体的传统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休闲农场经营的需要。

1.2现代化技术手段匮乏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农场运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休闲农场也要有足够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撑农业生产和休闲活动组织。许多农场管理人员认为“技术”就是产品技术,休闲农场所有者和运营者中有如此观点的也不在少数。通常认为,产品创新通过创造新的市场使企业获得独占性,因此必须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事实上,这一观点过于狭隘[1]。传统农场中生产要素的集合方式和现代农场中生产要素的集合方式可用如下关系式概括:传统农场生产要素=场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现代农场生产要素=(场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在现代化、企业化管理的农场中,场地、劳动力和资本都要受到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为现代技术的采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可用资源,并可寻找代替资源来解决资源紧缺的问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者,以及使用较多高新技术的机器设备,可以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的提高。由于目前投资休闲农场的大部分业主不是农业专业、休闲专业出身,对休闲农场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现代技术比较匮乏。与传统农场相比,农场管理的现代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技术,还可以是工艺技术、营销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客户管理技术等[2]。休闲农场的现代化管理需要通过引入新的生产管理方法或改进现有生产管理方法,使得农场生产原有产品、组织休闲活动的成本明显下降,或者引入市场的效率明显提高,才能使农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3亟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

现代企业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需要更加细致的劳动分工、更加严密的劳动协作、更加严格的计划控制,形成严密的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必须实施现代化管理,以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2休闲农场的经营理念与规划模式

2.1经营理念

在国外休闲农业的经营以农业生产、农耕景观与自然保护、观光游憩三者并重为其发展理念与原则,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虽然水平不一,但是总体目标仍需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资源提供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因此,休闲农业仍需维持真正的农业活动作为休闲农场经营的基本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违背各级政府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地方经济、保护农业环境的初衷[3]。休闲农场的开发利用行为、休闲活动组织必须与环境达动态平衡,也就是作为企业经营性盈利为目的的休闲农场开发行为不应与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冲突。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经营理念。

2.1.1认同休闲农业“生活、生产、生态”之发展理念。休闲农场属休闲农业的其中一种类型,因此经营休闲农场仍应本着休闲农业的发展理念,即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资源提供游客体验农业、休闲等生活、生产、生态之体验活动,决不能一味追求娱乐化、旅游化、建筑化等非农业类项目。只有以此理念为指导,休闲农场才不会偏离其应重视的经营主题,才能避免出现土地违规、经营受限的风险。因此,休闲农场主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理念的认同是非常基本而且重要的。

2.2.2结合农场资源与体验活动促进实现产业融合、绿色旅游的目标。休闲农场应以产业融合、绿色旅游为长远发展目标,农场除应融合当地人文和自然、充分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外,也应以合理的方式经营自然资源,且充分利用农场关键性资源,因为关键资源可能就是农场有别于其他同业的地方,也是农场特色所在[4]。因此,农场主应利用多样化的资源发挥农场特色,通过初级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休闲体验观光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农场内特有资源与现有农业经营活动来充实体验活动的内涵,进而促进农场面对竞争性高的休闲市场的抵抗力。

2.2规划模式

休闲农场的经营管理依不同经营活动项目有不同的管理工作,而且只有当农场拥有良好管理时,才能更有效地经营农场各项业务。因此,应通过各项管理工作的相互协调,来发挥农场整体经营效益。休闲农场经营除需了解外在市场环境、确立市场定位与农场竞争优势外,农场更需利用其内部优势资源来发展农场特色与活动设计主线,同时以企业化经营方式来经营休闲农场,如此才能使休闲农场管理者通过提供服务来赚取利润、获得经营报酬,达成永续经营目标。因此,休闲农场经营规划是以休闲农场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资源基础、企业化经营为基础,重点进行环境资源分析、核心策略、策略性资产、顾客关系与价值网络等内容的规划。

2.2.1核心策略。核心策略是构成经营模式的第一要素,也是休闲农场选择如何在市场上生存、竞争之根本基础,而核心资源又分功能定位、产品及市场范围、差异化基础等次要素。核心策略是休闲农场经营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因为核心策略可用来确定农场的经营理念、目标或愿景,而后才根据农场主经营理念将农场的产品与市场范围作出明确定位,最后再根据农场定位来规划农场所提供之产品、体验活动、服务与策略特色。因此,只有明确地定位农场才有机会发展出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基础,使农场具竞争优势。

2.2.2策略资源。各休闲农场的独特竞争优势均有其特定资源为其后盾,而策略性资源包含核心能力、策略性资产等次要素。核心能力主要指农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独特能力等,而策略性资产是指农场所拥有的特有资产(如合法证书、商品品牌、基础建设、顾客资料、顾客意见系统等)。因此,休闲农场管理者应多方参与研习教育训练、观摩交流来吸收学习新知识或建立新的核心能力,并将其应用至实际农场经营中,以补足农场管理者核心能力不足的地方。同时农场管理者还要对顾客资料库、品牌资源、农产品加工工艺等有价值的策略性资产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进而来增加农场的竞争优势。

2.2.3顾客关系。由于休闲农场强调农场、管理者与顾客之间互动关系,因此农场须重视顾客关系动态。因为关系动态认为情感因素会影响顾客与生产者之互动,且情感因素又可为差异化基础;而休闲农场的关系动态主要在透过与游客间解说或体验活动而产生互动,因此互动方式多为双方互动且以游客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让游客可深刻地感受到农村的生态与特有文化,进而让游客透过对其互动对农场产生忠诚度、提高游客重游意愿[5]。

2.2.4价值网络。农场经营成败的资源经常不是农场单方面可以直接控制的,因此农场合伙与结盟经营也是休闲农场经营模式的重点。因为合伙人通常可供应农场最终产品不足的互补品或解决方案,加上农场经营通常需要与其他想法类似的同业或跨界管理者结盟才能成功经营,尤其是在投资金额庞大、竞争性高的休闲市场中,农场更应着重同异业之结盟关系与策略,来共同分担市场风险、分享成功报酬。因此,休闲农场应联合合伙人发挥“相乘”的效果、带动农场发展,并与同业不同类型的农场或异业(如民宿、酒店等)结盟合作,彼此共同追求其经营目标,如此才能增加休闲农场营销、提升农场营运。此外,休闲农场经营模式随着环境资源变化,呈现不断循环回馈的状态。因为休闲农场之经营模式为动态历程,其以农场核心能力、资源条件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让农场可获利生存。在任何经营环境下,确定农场经营模式并随时加以检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农场经营才能利用最适当资源、最低成本、寻找最大消费,进而获得最大利润。

3休闲农场的经营原则与管理模式

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应有认同休闲农业生活、生产、生态之发展理念,并结合农场资源与体验活动达绿色旅游目标。因此,休闲农场在遵循上述经营理念外,应提升管理者经营能力,形塑农场特色与定位优势,以经营农业及生态体验活动为主、转向农企业经营方式等经营原则,对其经营原则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建议分述如下。

3.1提升管理者经营能力

目前,休闲农场经营型态偏向休闲旅游,已非纯粹农业生产,故休闲农场经营重点为农场营销与服务。因此,农场管理者应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并学习相关知识,多方学习以提升管理者的内部经营能力。

3.1.1秉持积极的经营态度。农场经营成败应由管理者自行负责,政府只是从旁辅导角色。因此,管理者应秉持着积极、主动的经营态度与经营理念,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补助与辅导,管理人员需主动积极地学习、改变经营方式,如此经营休闲农场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3.1.2参与教育训练及农场观摩交流。多数休闲农场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型经营,由于农民在农场经营理念上较缺乏企业经营理念与知识,故农场管理者应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与相关经营知识,加强管理者的农场经营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农场间的观摩交流来相互学习、彼此交换经营心得。

3.2转向农业企业经营方式

休闲农场应属于农业企业经营中的农业服务部门,区别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贸易型企业,属三级服务与营销型涉农企业,因此农场经营管理者应强化其运作组织化与团队经营概念,使农场朝向目标利润化、工作效率化、产品商品化及运作组织化迈进,也让农场主从管理者变为农业企业家。休闲农场企业化经营的要点具体如下。

3.2.1重视企业营销并以结盟经营为方向。休闲农场也应积极为农场建立多重营销渠道,无论自行举办活动、参与地方举办活动、传播媒体宣传、建立网站微博微信、组建策略联盟等,都能打响休闲农场的知名度;此外,由于规模较小的休闲农场一般仅能以举办小型活动或半日游、一日游的方式经营,因此需与其他同业、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结盟,以此来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进而提升游客量,获取收益。

3.2.2重视农场环境与服务质量。休闲农场的获利来源除农产品贩卖外,目前主要还是以餐饮收入为多。农场需设法吸引游客前来农场,并让游客消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进而让游客能有意愿再回到农场重游,增加农场的收入。对于休闲农场这种“乡土性”的餐旅服务,游客已经脱离了简单品尝乡土口味的阶段,需要能够给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因而也就更加地注重餐饮菜品解说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质量、顾客满意度。对于农场管理而言,应加强人才培育与训练,以高质量的服务为农场创造更多的熟客与衍生客。

3.2.3根据游客需求提供其所需服务与活动。在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周边联盟吸引力的前提下,游客需求是多种多样而且是刚性的。经营休闲农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吸引游客进入农场,然后让游客消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在其经营中又应注重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因此,无论农场提供的活动还是服务都应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为游客提供符合其需求、最适合的活动与服务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休闲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3.3利用农场现有资源塑造特色与定位优势

休闲农场的经营管理者若能清楚地定位出农场的市场范围,对于农场后续的经营特色与体验活动设计会较容易,且农场主题在同业竞争中相对也会比较明显。同时,以此作为农场的差异化基础,农场也才有与众不同的竞争策略与竞争优势存在。3.3.1寻找农场关键性资源。目前大部分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不知道如何妥善运用自身现有的农业资源、农村资源,并将其农场特色加以包装与营销,使得多数农场无法明显地展现出农场自身优势、地方特色文化。因此,找到农场关键性资源并将其发展为农场特色是非常重要的。3.3.2确定农场产品与市场范围。而当休闲农场寻出农场关键性资源并提炼出农场特色后,农场应选择目标市场,吸引此目标市场的游客前来,并为其目标市场设计合适的游程与活动,如此农场相较于其他同类型的农场才能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3.4以经营农业及生态体验活动为主

体验活动是休闲农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休闲农场应以体验活动来吸引游客,让游客透过活动参与而产生难忘、值得回忆的场景、体验。此外,农场亦应有独特的农业体验活动,尽量避免同类农场相互模仿。

3.4.1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收入。休闲农场游客量较不稳定,常有平假日、淡旺季之游客量落差的情形。因此,农场若能保有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产营收,除了可增加农业体验活动、维持农场基本营收外,农场整体运营也会较完全依赖游客收入的休闲农场更稳定。

3.4.2开发独特体验活动。目前,休闲农场所提供的体验活动无法融入农场所在地农村文化中,造成各地体验活动雷同,故农场应加强体验活动设计,并减少农场间的相互模仿抄袭。由于休闲农场经营普遍有游客量不稳定的问题,且游客量多集中于假日,故农场平日较少有游客。比如,农场平日若能以中小学或幼儿团体户外教学为经营重点,甚至结合现今九年义务教育的专栏,办理乡土或生态教学,不但可实现休闲农业科普环境教育的功能,管理者同时也能拥有较固定游客量来维持农场营运。

4结语

总体而言,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应认同休闲农业“三生”的发展理念,结合农场资源与体验活动,达到绿色旅游的目标,并了解休闲农场经营之外在环境、市场定位与农场竞争优势,农场更需善加利用其内部优势资源来发展农场特色与活动,通过提供服务来赚取利润、获得经营报酬,实现永续经营。

作者:白春明 王洪云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刘泳伦,霍国庆,鹿盟.台湾休闲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9):34-48.

[2]林国华,曾玉荣,刘荣章,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J].台湾农业探索,2007(4):16-21.

[3]陈茜.两岸产业合作之下的休闲农业合作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对策

农业产业化的综合发展是以市场发展为基础,将农产品作为商品生产的基础基地,构造出全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的全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将广大的基础农户和广阔的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使得经济效益及多方面资源利用率不断扩大,这也能够有效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自我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为有效的经营体制,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经营的有效管理。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组织的整体数量在不断扩大,各类组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实际分布的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是地域之间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大多农业产业经营的产品都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大的产品。产业虽然分布的范围较广泛,但是经济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之前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之间仍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联结是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点,与农民的基本利益之间联系紧密。其中,各类制度中的合同制与过去体制相比更具稳定性,也更加突出了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这也表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当前农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不正确

在经济体制发生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的各项管理措施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政府的管理及对资源的协调利用作用重大。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综合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大多农户在市场发展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立的状态。所以,当前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做到“少干预,多服务”。在农业产业经营的过程中可以让多个产业之间合作,促进不同产业组织形式的形成,为维护产业经营发展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政策,更好地促进生产经营的有效发展。

(二)管理力度不足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性企业在自身组织建设以及保障农民基本利益的环节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有的地区呈现出混乱无序的发展局面。比如,有的地方农业蔬菜市场分散与集中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矛盾。有许多批发商直接避开市场的管理,与农户直接进行交易,这样严重破坏了市场发展的稳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管理力度不够,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管理素质较低,责任意识较差。所以,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发展的良好秩序,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行政干预管理手段,更好地制止市场中的分散交易。

(三)未形成有效的市场运营机制

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是农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需要根据农业经营的基本规律建立起相关的市场运作方式。相关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建立相关的生产基地,过于追求大产业的发展会出现各类失误。在产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利益等分配是维护产业经营长久发展的源泉。但是,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经营的短期利益,使得农户处于被动的位置,自身的利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所以,在当前完善市场运营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三、我国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策略

(一)政府要创造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条件

政府要立足于当前农业产业经营的发展情况,积极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进行有效的改革,加快市场之间各项生产要素的交流。深化改革发展,使得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共同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此外,还要对市场中各项基本的设施进行完善,使得农业产业经营成本不断降低。要打破地区之间管理贸易的限制,使得各类生产经营信息流通速率加快,政府要完善自身发展渠道,加大各项政策的支持力度,实现各类资金的有效利用。要在实际产业经营过程中对各类大型企业各项行为进行管理,避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推动农业市场化的发展

改变过去传统农业发展的模式,根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建立全新的市场产品销售模式,使得各类生产要素能够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逐步完善市场规则,整改所有的市场垄断,规范市场化的竞争。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推动劳动力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全面有效地发展。健全农村地区市场经营管理体系,建立资本市场及投资市场。

(三)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体系

当前为了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多层面及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政府要提供全面的社会化服务,强化农业产业信息之间的服务交流,使得农户更好地掌握企业发展的市场行情。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向要更加全面,包括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化肥农药的生产供应等。应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规范市场服务经营的范围。相关农户之间可以自愿成立农协组织,为了更好地防治市场的垄断行为。政府需要在制度及措施的层面上给予农户更多的扶持,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要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就需要相关部门处理好农业和农民之间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从根本上拓宽经营的有效方式,改善农业发展的基本形态,更好地促进农村和城镇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高建浩,王彬,等.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4(2):248-252.

[2]李秀芬.靖远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5):4-5.

[3]刘纪梅.忻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12(11):58-59.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5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收益;农业公共资产;村民小组;会计核算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及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条件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经营形式的普遍运用、新型农民的兴起,出现了现代农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收益,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显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从经济的角度可以认为,农户把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或者叫做“股本”,投入到耕种土地的农业企业中,而农户根据“股本”分享农业企业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果及利润。

然而,以发展现代大农业经济为前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必将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变化,产生农户个体、农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经营组织、法人经营组织、任意经营组织等多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体并存的现象。面对这种复杂的组织关系,如果以农户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作为 “股本”的话,并任意由农户把自己那部分“股本”投入到不同企业,那么分散的股权最终会导致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失。那么,农户如何获得土地资产的长期收益,持久分享到现代大农业经济发展成果,达到国家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的呢?

因此,必须建立以村民小组组织体为单位,在村民小组范围内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联合,作为农业公共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并加强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和收益管理。

二、实行农业公共资产核算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体并存的条件下,客观上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进行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及农业投资决策,产生不同的农业成本及带来完全不同的收入,实现不相等的利润。

然而,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下,契约双方都将面临如下现实问题:第一,现有承包责任制度,农户个体分别拥有少量分散的土地使用权,由农业企业分别跟农户个体分别订立契约,使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顺利流转到农业企业形成规模,这样就会增加土地流转的契约成本;第二,农户家庭人员变动情况的准确把握,在册农户土地使用权的连续、公平性管理问题;第三,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契约管理问题;第四,承包土地流转的价格确定和收益估算;第五,在土地承包责任制下,农业生产经济资源的土地村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经营权双重制度保证性;第六,农户对流转出去土地收益的合法请求权的组织保障等。最主要的是村集体如何对农用土地、山林等农业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进行长期有效管理,将是农民生存生活长久保障的关键。

因此,为了保障农民生存生活的长久利益,客观要求建立以村民小组为主体的会计核算组织,准确确认及计量村民小组集体范围的农业公共资产,及时反映村民小组集体及农户的财政状况、土地经营权资产流转利益,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成本效益及收益管理。

三、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的模式及运行特征

在村民小组及农户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在村民小组集体范围内,把农户个体现有的土地、山林等经营权,作为集体农业公共资产确认及计量,并反映农户对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实行村民小组及农户的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确立村民小组会计核算主体

根据目前我国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政策及土地山林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权属农户所有的特点,确立以村民小组为会计核算主体,能够把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结合,并形成农业公共资产的核算及投资规模。

建立村民小组的首期会计报表,首先,对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湖泊、房屋固定资产等农业公共资产集中在会计报表中进行资产确认及计量;其次,在村民小组范围内,根据现在在册农户村民数量,把农业公共资产折合成为村民小组的总股份,在会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中记录“股本”数;再次,根据每户人口数决定每个农户家庭的股份数量,并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土地经营权资产明细账;最后,确认村民小组的负债,同时健全会计制度,为村民农户个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流转、分享农业企业的农场品生产经营成果、正确核算流转的土地收益提供基础。

(二)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与反映特征

以村民小组为核算主体的会计核算,不仅对农业公共资产进行首次确认、计量,也要对村民小组的农业公共资产的使用性质、经营范围及流转投资去向的变化进行确定和反映。

首先,明确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池塘、湖泊等农业公共资产的农用性,房屋固定资产的商用性;根据农业公共资产的基本收益,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按照农户明细账反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变化。同时,在农户“资本公积”部分反映国家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补贴额。

其次,建立农地山林经济资源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农用公共资产价值。结合土地经营现状及使用政策、农用土地山林的成本效益特征,建立农业经济资源的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流转土地现在的用途、级别及经营项目内容,预测该项资产的经营成果和土地山林资本收益,合理反映农用公共资产价值,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管理。

(三)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核算的内容特征

以村民小组为核算主体的会计核算,不仅要及时反映农业公共资产的价值,也要对农业公共资产的收益进行准确核算,以加强村民小组的农业公共资产收益管理。

由于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户流转出去的土地、山林、池塘、湖泊等农业公共资产将由龙头企业等承包商进行生产经营。其中,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销售农产品成本”、“销售林木成本”、“经济林木投产后的管护费”和农业“管理费用”等各项支出和“农产品销售收入”及与农业公共资产的“其他经营收入”形成的农业收益等都由龙头企业等承包商进行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本年度农业收益进行分配。

可见,村民小组及农户的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核算过程实际上就是核算来自土地经营权流转接收对象(如龙头企业等承包商)的本年度农业“收益分配”得到的分配额。这一分配额度就是所谓流转土地经营权股份分配的股利,也是村民小组及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投资的唯一投资收益。而村民小组及农户的这份唯一的农业公共资产投资收益数量的多少,却决定于龙头企业董事会的分配制度。根据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与利益管理运行机制,可以通过图1显示其特征内容。

因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在村民小组集体范围内形成联合,扩大流转规模,从而获得龙头企业董事会资格参与利益分配过程。还要根据流转经营权的土地等农业公共资产的使用性和经营项目内容,预测该项资产的经营成果和土地山林资本收益,全过程了解农产品收成及资产收益情况,准确把握龙头企业的利润分配,并把利润分配列入村民小组的利润管理内容中,保证农户流转土地和农业公共资产的收益归属村民小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农业增收与农民的增收保持相对一致,才能使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真正成为农民的“特殊社保”。

四、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的职能特征

建立以村民小组为主体的会计核算机制,形成以村民小组集体为资产管理整体,以有效发挥会计利益核算、资产保全、资产收益调配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职能。

(一)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农业公共资产保全的职能特征

通过以村民小组集体为单位的会计核算,能够准确核算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农业公共资产产权及农户明细资产经营权;能够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确保农业公共资产的农业专用资产性,保证农业公共资产产权及资产经营权的双重性和原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共有性质,以有效保全村民小组及农户组合集体的农业公共资产。

(二)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核算的职能特征

在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以村民小组集体为单位形成的会计组织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把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等农业资产经营权作为投资资产进行投资管理时,可以比较不同的流转对象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选择获得最佳收益的投资方案。并且继续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不断评估农业公共资产的投资收益,有效发挥资产的收益核算职能,做好农业公共资产经营权流转的投资决策。

(三)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资产收益调配的职能特征

以村民小组集体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对农业公共资产进行集中确认、计量,增大资产投资规模,能使分散的农业土地经营权形成相对规模的农业公共资产,有利于土地经营权流转时形成集中的资产投资规模,取得相对多的“长期股权投资”,从而成为投资农业龙头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参与投资的龙头企业的利润分配,有利于发挥现代会计的利益调配职能,确保本村民小组及农户全体成员的农业公共资产收益。

(四)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土地经营权流转

管理的职能特征

以村民小组集体为会计核算单位,可使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农业公共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机结合,在形成农业公共资产的同时形成流转规模;并能以村民小组集体组织的形式,与复杂的流转关系进行契约交涉,有利于发挥组织作用,节约土地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有利于加强成本效益管理,有效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

可见,通过建立以村民小组为组织的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有效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作用,将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发展需要,在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的同时,加强农业公共资产的收益管理。

五、建立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利益管理模式的作用

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保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土地经营权资产的科学流转,为实现农业资产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农业资产收益管理的方式方法及组织也客观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建立以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会计核算组织,有利于保全村民小组及农户组合集体的农业公共资产, 形成现代农业经济规模的同时,有效保证原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对其农业公共资产产权及资产经营权的双重长期所有权。

其次,以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为单位,进行农业公共资产确认计量,有利于扩大土地经营权资产的流转规模,减少流转交涉契约成本,能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增加流转力度,增强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收益分配的请求权。

再次,有效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收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加强农民社会福利的持久保障管理。通过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管理,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形成规模流转,更多地获得投资份额,自主参与农业收益分配,更多、更好地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规模流转成果。并通过村民小组集体组织再分配管理,使村民小组内的老弱病残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儿童等全体成员得到了长期、有效的社会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生产经营组织的变革必然引起会计核算组织及管理的转变。目前,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就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到既有资本实力又有技术水平的经营组织手中,从分散耕种到集中组织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市场经济。建立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利益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发挥组织的会计利益核算、资产保全、资产收益调配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职能,有效保全农业公共资产的多重属性。为此,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与管理,有利于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收益成为农民的持久“特殊社保”。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M].2004.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2000.

[3] 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M].2006.

[4] 崔之元.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产与全民分红[J].商务周刊,2006(17).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6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投入品是指农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肥料、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激素和生化制剂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生产和经营农业投入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市工商、农林、质监等部门依照各自分工,负责全市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经营管理

第五条依法对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从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的,应当取得下列许可证:

(一)从事化学危险物品的农药经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

(二)从事主要农作物和林木种子生产的,应当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

(三)从事种子经营的,应当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法》有例外规定的除外;

(四)从事兽药经营的,应当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

(五)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六)从事水产种苗生产的,应当取得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

申请人持前款所列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许可证与营业执照。

第七条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者如变更名称(字号)、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注册资本或者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到农林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或者备案。

第八条农业投入品的经营者进货时必须严格核查索取产品登记证(或者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审定证书、质量合格证等资料。经营者对上述资料要妥善保管,以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检查。

禁止经营无产品标准、无产品登记证(或者推广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生产许可证、无经营许可证、无审定证书、无质量合格证的农业投入品。

第九条禁止生产、经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明令停用、禁用或者淘汰的农业投入品或者未经审定的农业投入品。

禁止经营未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进口农业投入品。

第十条禁止在经营过程中,对所经营的农业投入品进行夸大功效等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或虚假表示。

第三章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对无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从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的,由各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因此,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有良好的村容村貌和民主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有:

2.1部分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不平衡

随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相继涌现,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收益,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有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畜力耕作为主,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生活很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2部分农民经营土地较少,种植结构单一,缺乏专业技能,收入水平仍在温饱线徘徊,很难在短时期内的达到小康水平。

2.3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还比较薄弱,部分多数农民还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环境,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2.4部分农村还没有吃上自来水,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泥草房和乡间土路还存在,农村的村容村貌还比较落后。

2.5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很难充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全面发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作用。充分运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指挥、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职能,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一、 运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指挥职能,来发展农业生产

政府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指挥和协调功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指导,改良传统的经营形式,引导分散经营个体向多户联合的新型经营主体转变,充分利用示范基地、推广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大力扶持优势产业项目,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效益算账对比来促进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发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组织职能,来提高农民的素质

组织农民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有好的乡村文化,就必须首先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进行农业技术讲座,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组织农民进行健康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助友爱氛围,让每个农民都感觉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精神面貌就会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农村的社会风气也会向健康方向发展。

第三、发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控制职能,来堵塞农村财务管理的漏洞

坚持推行农村集体经济“ 三资”管理工作,对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等的管理按照规定落到实处,严格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不许出现挤占、挪用等现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期完成;建立健全农业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农业资源发包程序,公开竞价,公平竞争,杜绝“暗箱操作”现象。凡涉及到农户切身利益的财务管理和政务管理做到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将问题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才能有效维护新农村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发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协调职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经济要健康发展,让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农民收入的提高是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种植,田间保护,农产品销售,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的建立和完善等等,都需要进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扶持,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进行基本农田改造,品种改良,优化Y源配置,都需要农业带头人的组织协调,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止,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服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组织农户进行合法的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工作,更需要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大量的规范的指导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流通渠道,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五、发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监督职能,来促进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

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包括村务管理和政务管理两个方面,因此村级的重大事项开支、例如修建村屯道路、建设公益事业、集体资产资源的变卖承包、农村低保户的补贴、困难户的补助标准等等事项都要通过村民议事会和村民理财小组以及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决定来实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公开橱窗、公示板等形式,定期公开给广大村民,以监督民主管理是否符合程序,是否有、偏亲向友、违反原则的现象发生。

4、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发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安勇.关于组织福州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探析[J].企业导报.2016(03)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8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供给的农产品符合大众的需求,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居住在农村,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或管理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挥其在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拓展新型销售渠道、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1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助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要土地适度规模集中。而我国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土地闲置率高、这种小规模、粗放的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李克强总理指出,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农民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为方向,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长期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将经营权租赁给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展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实现节本增效、降低土地的使用成本和农产品生产成本。鼓励农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保护耕地质量,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使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得到培育与锻炼,从而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助力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

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现代农业供给体系需要不断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导致许多农产品供大于求,大量滞销。有的农产品供不应求,还需从国外进口。由于农产品的品质不达标,价格难以提升,这种现象在玉米、大豆、水稻生产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普通玉米?齑婢痈卟幌拢?特用玉米和青储玉米却供不应求;大豆需求持续上涨,而大豆种植面积却持续萎缩;东北大米尽管口感好,但由于农残等问题,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这些现象都凸显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有供给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现状,因此要强化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农民学习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壮大生产规模,增加单位产出,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避免由于农产品生产过剩而导致的浪费,减少农药、化肥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注重保护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缓解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更加注重农业生产效益,由过去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

3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储备现代农业后备人才,助力农业经营体系改革

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保障,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经营体系。现阶段我国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从事现代农业的人才不断减少,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新型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大型农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经营管理、拓展市场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9

一、抢抓新农村建设发展机遇,创新新型团场发展理念

1.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加快生产发展。近几年,三团成功摸索出适合团场发展并具领先理念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积极实施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技术信息化、职工管理规模化、打造现代化农业生产新模式。目前,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机械化程度已提升到93%,科技贡献率提升到87%,劳均GDP达5万元,职均收入3.3万元,各项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超越兵团平均数,在世界上也居于领先水平。

2.从单纯农业种植向产业化经营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十五”时期,三团GDP总量为2.58亿元,一、二、三产比例为80.7:6.8:12.5。要实现2010年GDP总量5亿元的发展目标,就要靠资本经营带动战略,形成产业联动。以资本联结为纽带,促进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实现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有效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3.从农业两费自理承包向土地股份制管理转型,确保团场、职工双赢。三团积极尝试职工土地承包股份经营制度的改革,构建以团、连、职工为主体的土地经营股份制结构,形成土地承包经营利益共同体,实现团场、职工股份分红的增收双赢目的。

4.从连队危房改造向城镇化建设转型,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三团在“九五”“十五”时期,以连队职工危房改造为重点,投资7400余万元,建设三地合一住宅1060。户、文化设施4200平方米。

5.从行政管理向社会化服务转型,加强民主管理。围绕现代化农业建设,引导和推进团场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的改进,建立起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协会,把分散从事农业承包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合同契约等方式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结合机关机构改革,要求职能部门进行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引导管理、资本、技术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6.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树立文明新风。近3年,三团通过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无户临时农民工基本分流、建立职工与雇工新型劳务关系,使团场职工管理规模扩大到100亩,同时建立了一支1600人的稳定的职工队伍,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资金实力、遵纪守法的新型职工。

二、创新现代新型团场发展新模式

1.创新农业生产新模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1)创新农业信息技术,提升农业自动化管理水平。三团开通了“大漠绿岛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网,构建了“连连通”局域网,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信息技术水平。(2)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减小职工劳动强度。目前,三团棉花机械采收面积达到30%,棉田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面积达80%。(3)扩大生产管理规模,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全团农业职工人均承包面积达100亩,劳动生产率较以往提高了2.5倍。

2.创新经营团场新理念,加快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三团计划在“十一五”时期实现“两个转变”:团场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管理者从土地主人向资本主体转变;职工以土地股份制经营形式,团场以公司制经营形式,充分挖掘团场的资金、资产、资源、市场潜力,激活资本运作经营形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公司化经营,形成产业联动。

3.创新土地承包新机制,加快土地股份制改造。构建以团、连、职工为主体的土地经营股份制结构,形成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土地承包经营利益共同体,发挥土地资本经营的管理优势。把职工的土地承包自理金作为股份,解决职工承包者经营管理权失位问题,团场以土地使用费和科技设施投资人股,确定其经营主体地位,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顺应了现代化农业发展潮流。

4.创新社会化服务协会组织,加快民主管理进程。结合机关机构改革,三团准备组建的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一是农机推广促动型;二是农业信息咨询型;三是农资超市发动型;四是果业公司带动型;五是畜牧中心服务型;六是水利事务管理型。

5.创新环境建设新标准,加快公园式城镇建设。连队居民区建设标准:对连队农宅撤栋并户、撤墙透绿,达到住宅生态化、道路硬质化、环境园艺化、能源沼气化、管理社区化;城镇建设规划:整体规划绿地、湖畔、住宅,在大漠深处创建生态型人居环境。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篇10

一、当前农村市场“两个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农村市场主要的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市场“两个流通”监管、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市场“两个流通”领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经营相对分散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地域广、分散的特点使农产品生产经营监管区域大、难度高,容易产生监管和执法盲区,导致监管不到位。

2、农产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不甚理想

一是市场主体素质不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及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农村经纪人各自为战,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二是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三是农贸市场的管理不规范。目前许多农贸市场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规划建设不合理、市场内部管理混乱、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

3、农产品经营附加值低,深加工不够,尚未实现资源型向效益型转变,品牌意识淡薄

当前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大部分还是简单的种植销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够,属初级产品的资源型生产经营。缺乏深加工和升级。这样的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收益低下:并且许多经营者缺乏现代营销理念,不强调商品包装。不重视品牌开发,使一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或产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病虫害多,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极易使蔬菜、粮食中农药残留超标,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一些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被拒收、退货、终止合同和停止贸易交往等现象,以及近年来媒体曝光的瘦肉精事件、红心鸭蛋、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极大地影响了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农资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主体不规范

随着农资经营市场的放开,农资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不具备经营条件和资格的经营现象比较多。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一照多用、多家共用等现象。不少农资经营户的经营场所、专业知识、仓储设备及防护措施达不到经营种子或农药等条件要求,在既无农资《经营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从事种子或农药经营。有些有权经营的单位,以出租、转让、承包或挂靠等形式将农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单位和私人,以包代管甚至不管,造成售假行为时有发生。还有的经营者擅自改变经营方式。将零售扩大到批零兼营。或搞起总、总经销等。

2、农资经营行为不规范

一是一些农资经营企业没有把好进货关,没有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进货渠道混乱。从一些不具备农资生产资质的商家进货,质量无法保证。二是农资经营者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等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部分取得资格的个体代销店业主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未认真履行产品宣传介绍、农资使用指示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职责,农资售后服务差,时常导致农民不能正确使用农资。部分农资经营者本身由于缺乏相应的农资应用知识,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农资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现在农资市场的商品品种多样,成分复杂,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商品质量更是难以保证。而且,有些假冒伪劣、过期失效、不合格的农资由于价格优势和农民自身知识的缺乏在农村还有市场,从另一方面助长了农资的混乱经营。同时有些地方工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还不高,侧重于对经营行为和主体资格的监管,而对生产加工、执行检验标准、使用效果、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制约了执法的效能。

4、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使用。主要凭经验和经营者的介绍,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多,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农民大多在购买农资时没有索要发票,受到损失不懂得保留证据,投诉时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对农产品损失的评估没有相应的标准和办法,即使索赔,也不能弥补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5、农民消费维权难

一是农民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不高,法律法规意识不强,购买农资时遇到消费侵权问题不知维权或如何维权:二是农民居住分散。离城镇、工商所或投诉点、联络站较远,交通不便。因此放弃自身权利,自认倒霉;三是举证较难。许多农民在消费时还没养成索取有效凭证的习惯。一旦消费受损就无法举证。目前,农村大部分乡[镇、村(居)委会]都设有“一会两站”,但部分地区由于办公经费不足,维权法规知识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使“一会两站”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消费举报及维权的作用。

二、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市场“两个流通”领域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当前“农产品流通”和“农资流通”两个领域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加强和转变,建议通过以下几项具体措施来促进“两个流通”领域的服务和监管。

(一)农产品流通领域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标富农机制”

要按照“立足一个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个注册商标,带动一批特色品牌”的工作思路。一是面向农村,扩大宣传。采取公益宣传、“送法下乡”、送资料材料到企业、送服务到现场等方式,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增强商标品牌兴农意识,利用商标品牌开拓市场的意识。提高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创新机制,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所具有区域及地理特征的独特标志,上门指导服务,引导涉农企业、农民、各类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地域商标、认证商标,争创知名字号,形

成“公司+农户+商标”的模式。三是切实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依法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加大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商标打假维权保障机制,对商标侵权行为严厉查处。形成以农产品创品牌、以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式,服务新农村发展。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合同帮农机制”

加大合同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涉农合同的指导、服务,推行“订单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和帮助涉农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规范签约行为,推动“订单农业”、“契约农业”的发展。对“订单合同”实施全过程监管,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和农户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涉农合同监管、维权护农的有效机制,推行签约合同备案登记、履约联系监控、违约行政调解管理模式,切实维护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纪活农机制”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坚持“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原则,依托市场抓发展、依托产业抓培育、依托龙头企业抓带动、依托制度抓规范,引导合作组织、涉农企业规范经营,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并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农村经纪人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爱农机制”

按照建设“服务型工商”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切实把着力点转到农村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市场,积极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登记:简化登记程序。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5、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助农机制”

积极培育、繁荣和规范农村市场,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开辟涉农市场主体准人绿色通道,采取放宽政策、降低门槛等措施,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向农产品深加工、种植、养殖业、农村劳务经济及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拓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吸引更多农民就业。

(二)农资流通领域

1、加大力度整顿农资市场秩序

农资市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农资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要以整顿农资市场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手段,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目标,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积极加强服务指导,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一是清理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其配件等农资商品为重点,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市场、重点商品,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三是强化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强对农资商品的检查力度,对经检测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依法退市下架,坚决将不合格农资商品清除出市场。四是严厉查处制作、虚假农资广告和商标侵权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广告环节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通过大众传媒向农村传播。五是加强和完善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完善农资企业“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在大、中型种子经营企业实施种子留样备查公示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在清理农资企业经营主体资格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农资经营企业“经济户口”档案,对农资企业实行信用等级分类动态监管。

2、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扶农助农活动

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努力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将送法下乡与开展农村市场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电视等新闻媒介及印发宣传资料等方法,广泛宣传有关打假护农的政策法规,并深入到各乡镇现场受理农民投诉,调解农资消费纠纷,帮助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一会两站”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基层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抓、有专人管、有专人负责。协调各级政府,把“一会两站”工作纳入到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支持和配合开展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3、多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参与

加强与农业、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构筑强有力的农资质量保障屏障。建议政府牵头整合执法检测资源。互通有无,实行资源共享,降低行政执法成本,创造更有利的执法条件。充分利用群众优势。广泛搜集信息,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彻底消除农村市场监管盲区。

4、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对身处农资市场监管第一线的工商执法人员,加强农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通过聘请农资或农业专家传授农资、农产品商品基本知识,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对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鉴别能力,防止违法生产、销售经营现象的发生。

三、积极构建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搞好农村市场“两个流通”规范监管

做到农村市场的长期稳定、有效监管,制度是前提。通过基层执法实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长效监管。

(一)完善宣传引导机制

把对农村市场经营者的法治宣传和思想引导摆上突出位置,认真抓好抓实。宣传工作要体现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经营者特点,科学制定宣传计划,实行“因人施教”:要保持经常性。当作工商部门的一项常规职责,做到有管理必有宣传,坚持不懈地长年抓;要具有灵活性,通过办班培训、媒体宣传、座谈讨论、集会演讲等多种方式,使经营者喜闻乐见。积极参与;要保持实在性,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使经营者的素质得到渐进式提高。实施农村者信用建设工程。建立行业信用标准,制订诚信经营公约,开展“诚信市场”、“文明店”、“信得过业户”等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农村经营者的信用水平。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制度。帮助农村经营者整改问题,规范经营行为,保护他们合法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各类农村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二)完善巡查监管机制

以落实工商所监管执法辖区责任制为基础,健全农村市场巡查监管工作规范,明确监管对象、任务、时间、方式等内容。使管理人员熟知具体“管什么,怎么管”,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经常化和标准化。着力解决不作为和作为不到位的问题。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农村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综合农村市场主体的行业特点及信用信息。划分监管等级,明确监管重点和监管距离。对监管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提升农村市场监管效能。全面赋予工商所综合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属地商标、广告、合同以及公平交易管理。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农村市场监管快速反应机制。

(三)完善监督维权机制

进一步抓好对农村市场秩序的社会监督工作。强化政府牵头、工商主导,融媒体、人大、政协、人民团体、乡村两级组织和消费者于一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监督制度,改进监督方式,加大查访和评议力度。加强与有关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横向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实施联动执法、联手维权。进一步打造地市工商局、县区工商局和工商所12315三级执法维权平台,完善市级12315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分流申诉举报。地市局、县区局和工商所分级执法的快速反应机制。抓好基层12315维权站点建设。突出实施12315进乡村的“乡乡通”、“村村通”工程。12315站点在各乡镇和行政村既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又要做到有场所、有牌子、有负责人、有电话、有工作制度,保证受理申诉举报工作正常开展。要及时消费警示,强化维权教育,使广大农民树立科学、安全的消费理念,不断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