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十篇

时间:2024-02-02 18:16:13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两抓整推、趁势跨越、攻坚克难、再造瓜州”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精彩开局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二、目标任务

围绕投资导向、抢抓政策机遇、紧盯市场需求、结合发展实际,按照“建成一批、实施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和“深、细、实、精、准”的标准,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形成科学规范、滚动有序、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项目储备库,确保年全县新包装、策划、储备项目达到50项以上,为明年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备选项目;同时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建议书和简介的编制,为顺利实现全县“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

三、工作重点

1、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上的变化,抓住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投资重点向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公益性项目建设等方面倾斜的机遇,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快速反应,准确把握,按照各自行业规划和要求,把上级政策和我县实际结合起来,切实谋划一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保障及民生改善方面的项目,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2、围绕市场需求谋划项目。要紧盯现代社会金融资本快速流动、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化,找准县域经济在省市以及国内外市场中的位置,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区位、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谋划一批对全县经济具有支撑作用、在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重大项目。要把市场需求作为项目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要突出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注重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中谋划项目,从延长产业链条中谋划项目,从产品的替代中谋划项目,从技术的发展变革中谋划项目,从人们的精神需求出发谋划项目。

3、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划项目。要立足我县实际,充分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准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农村乡镇和农口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谋划一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经济主管部门要围绕地方资源优势发挥、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谋划一批新能源、高载能、矿产品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项目;文体、旅游部门要围绕提升文化产业、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交通、建设部门要围绕城乡道路建设、健全完善城镇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社会发展部门要围绕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改善城乡教育、卫生设施、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科技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引进、推广、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

4、围绕国家中长期规划谋划项目。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划,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科学合理地谋划项目。要与国家和省市中长期规划、各专业规划衔接配合,争取将重点项目纳入各级规划的整体布局中,要从规划中发现项目、分解项目、细化项目、延伸项目,谋划一批既符合我县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国家中长期宏观规划及产业政策的项目。要突出结构合理、布局合理,谋划的项目既要有经济发展项目,又要有社会事业项目;既要有生产性项目,又要有非生产性项目;既要有公益性项目,也要有经营性项目;既要有重点项目,又要有其他的大项目和中小项目。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项目谋划工作的主动性。项目谋划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扎实的项目谋划工作,就没有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因此,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项目谋划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做好项目谋划工作对今后项目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性,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民智、聚集民气来谋划项目,把项目谋划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常抓不懈,确保项目谋划工作再上新水平。

2、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增强项目谋划工作的规范性。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项目办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办在项目谋划、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县上关于项目办建设的要求和规定,加强项目办的建设力度,把素质高、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的工作人员充实到项目办,确保项目办有专职工作人员。要明确项目办岗位职责和目标责任,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落实办公设备和经费,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保证项目办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项目工作规范、有序进行。要将项目办分管领导及项目办主任联系方式报县发改委,以便随时联系项目谋划、建设等相关情况。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2

一、加强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首先积极参加厅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班。其次,以自学为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学习了国家的法律、

法规、方针、政策,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使自己对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原创: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并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业务学习方面,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计划、成果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并在工作中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规定。

二、工作方面,我主要承担农业科技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在处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两年被省科委评为省农村技术承包组织管理先进个人,年被厅里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农业科技计划管理方面,根据农业部和省科委有关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重点课题,两年共筛选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项,其中,向省科委推荐农业关键科技发展备选项目项,申报省科委推广计划指南项目项,申报省推广计划项,攻关计划项,星火计划项,软科学计划项,申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申报农业部“九五”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计划项。同时,对已列入省部计划的项目实行严格管理,及时跟踪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使各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前做到及时签订合同,制定实施方案;项目执行中有分年度执行情况总结;项目完结后有技术、工作总结、统计报表、效益分析报告、合同指标完成证明及效益证明等,使计划申报、合同签订、合同兑现、经费决算等管理达到规范化要求。为了尽快设立省级丰收计划,我起草了山西省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实施意见,制定了山西省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管理办法和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编制了年山西省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立项指南。在农业科技成果管理方面,按照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丰收奖、承包奖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两年共组织申报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项,获奖项,获奖率达%。其中,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奖2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率达%;申报省科技进步奖项,获奖项,其中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获奖率达%;申报省农村技术承包奖项,获奖项,其中一等奖项,

二等奖项,三等奖项,获奖率达%;申报农业部科技进步奖2项,获二等奖一项,获奖率达%;申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项,获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获奖率达%。原创:通过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显著提高了各类科技成果的获奖率,并对已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及时整理归档,两年共整理科技档案份。为了规范获奖农业科技成果二级证书的管理,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了《获奖农业科技成果二级证书的发放规定》。在抓好农业科技管理的同时,注重调查研究,撰写了《山西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振兴农业,科技为先》、《大力开展技术承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文章。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3

一、证换发的收尾工作

对全市已完成换发证书的乡镇、村、组进行了全面核查登记,一季度。对错漏证书及时进行了更正补发。二季度我局分两组对全市35个乡镇办事处农经站站务建设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工作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督促乡镇、村、组把证书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加强指导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1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范化管理。协助各个合作社搞好各项制度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盈余分配制度。今年上半年指导协助各乡镇新发展成立了22个专业合作社。

2落实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工作

局指导下,3月份。经考核初选了市车头隆裕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市丘岗种植专业合作社”两个合作社作为我市省级示范社,报送省经管局筛选。4月份,省政府农办函告市政府确定了市车头隆裕种养专业合作社”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三、准备并开始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局重新调整成立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机构,年初。制定并下发了一个有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文件。之后,对全市所辖乡镇逐个进行了农村财务审计。截至6月底,已经按要求完成了对小水、坛下、新市、哲桥、竹市、南京、马水等7个乡镇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四、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复核监管

对全市146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了复核,协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对不符合政策的项目予以否决取消。对项目奖补资金的发放和使用进行跟踪和监管。

五、对减负惠农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监督

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减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上半年我局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计划生育、民政婚姻登记、农民建房、报刊发行等方面的收费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和治理。对涉农负担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查处。

六、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

春节后,鉴于土地流转的易动性。局对全市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依照流转规模、流转用途进行分类,登记了台账。指导新签流转合同书按规范的文本填写条款及内容。

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落实减负政策。

要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负责制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涉负本门的工作责任制度;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村级报刊征订限额制度;涉负文件审核会签制度;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制度等。进一步加大对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和整治力度。要深入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和农民负担的执法检查。

二、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建设的指导

及时加强管理。要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要对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经常调研。指导和协助各类专业组织进行改造,协助他完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

三、全面开展农村财务审计

重点审计征地拆迁弥补费、惠农资金、新农村建设村、村干部任期责任审计。

四、做好年终农村合作经济统计工作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4

根据全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及总体目标,结合我街村社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好村社区建设。通过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点、文化特色、传统风貌的村社区。一手抓好社区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延伸和承接好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就能办成想办的一些日常生活需要的事情。

二、实行高标准社会保障。在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全面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继续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做好养老保险参保人群扩面提标,在率先在全省建立高标准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提高农民就业帮助服务水平。实施“利民工程”,全面启动“充分就业村”的创建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

四、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巩固区、街道、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加强疾病预防工作,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做好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

五、加强村社区文化建设。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建人才培养基地,深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三下乡”等活动,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开展“三下乡”活动,通过赠送科普图书、举办文艺演出、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等方式,改善农村社会气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六、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农村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扩大技防建设的覆盖面。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增强你们法制意识,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七、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重点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好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95%。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5

一、去年工作进展情况

二零零八年,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技术服务提高年”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力平抑出生人口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总体上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计划生育报表统计,二零零八年全省出生35.2万人。经与省统计局综合分析,人口出生率在13.4‰左右,人口自增率在6.7‰左右,计划生育率84%,农村计划生育率82%,综合节育率89.09%,顺利完成了年度人口控制计划。特别是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累计有459.16万计划生育人群,得到3.89亿元的实惠,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省委省政府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力度。二零零八年初,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省政府在第一次全体会议兑现了目标管理责任奖惩,签订了二零零八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副省长咸辉等领导先后到省人口委调研,并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重大问题。

(二)加大对计划生育项目经费保障力度。“十一五”以来,国家和省级保障各级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每年都有所增加。财政部门在我省经济发展滞后,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按照“十一五”初省上提出的落实人口计划生育经费“四纳入一保障”的要求,全力保障各级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保证了省、市下拨经费足额到位。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强县、乡计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省发改委加强对项目申报前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确保将特别困难、急需建设、带动作用大、投资效益明显的项目纳入计划生育投资计划,促进了计划生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大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在惠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在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农村低保、合作医疗、两免一补、沼气池建设、饮水工程、灾民建房、升学加分、招工招干等工作中,整合资金,对农村“两户”给予了优先优惠和倾斜照顾。省民政厅与省人口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中优先纳入农村计生“两户”的通知》,将农村“两户”危房改造优先纳入全省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范围。省扶贫办与省人口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二零零八年整村推进项目村“少生快富”扶贫工作的通知》,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指导思想,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少生快富”项目扶贫工程。农牧部门在农民培训、农村沼气建设等项目中优先照顾计生户,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村计划生育户得到了更多实惠。水利部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雨节灌工程等项目中,优先安排“两户”家庭。教育部门为“两户”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在全省高校和高中招生录取工作中,增加10—20分的优惠政策。

(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省人口委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人口计划生育示范化社区创建指导意见》,并开始在兰州市开展试点工作。继续实行“两个互考”。进一步明确街道计生办和社区专管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从房屋管理入手,以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强化了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使用国家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监管力度,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通报中再次位列全国各省区市前五名之内。利用“两节”期间农民工返乡时机积极开展了“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全省各地共为流动人口及留守老人、儿童发放实物和困难补助金、慰问金合计441.09万元。工商部门强化了对流动人口的监管措施,扩大监管范围,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安部门大力开展流动人口调查登记,及时通报在办理暂住证和常住人口落户工作中发现的计划外生育、非婚生育情况和查处“两非”违法行为,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年初,我们制定下发了《全省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年工作方案》,召开了县乡服务站所运行机制改革汇报会。规范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开展国家和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活动。各地大力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组织了科技练兵、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对已婚育龄妇女节育药具使用情况进行了普查,更换到期宫内节育器17.6万例。全年提供计划生育手术服务34万人,查环225万人次,查孕141万人次,产、术后随访74万人次。为全省360万名农村育龄妇女建立了健康档案,进行妇女病检查224万人次,确诊患病61万人。普遍实施了以一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干预,叶酸制剂投服率达到40%,优生检测7万人次。卫生部门充分利用卫生和计生工作在服务领域上的互补性,在基层卫生工作中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力度。联合开展“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筛查工作,筛查患者14093人,并将需要做手术的2092名患者送到定点医院,与美国微笑联盟国际组织联合在白银市为136名唇腭裂患者免费实施了修复手术。这种做法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药监部门不断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品药具市场的监督管理,帮助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建立药房和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网点,搞好便民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将婚育证明查验、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等工作与劳动保障业务工作一起部署安排,一起督促落实,既方便了外出务工群众,又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

(六)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强化宣传教育首位工程意识,切实加大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全年发稿量超过1500篇。针对基层换届新任分管领导和人口委(局)负责人较多的实际,举办了全省党政干部人口理论培训班。进一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活动,加强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书屋等阵地建设;以“简练、生动、人文、实用”为原则,规范、更新标语;积极主动参与冰雪灾害、抗震救灾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人口舆论宣传环境。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将男女平等与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全省农村妇女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引导全省广大适龄妇女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去年10月份,国家人口计生委对我省“十一五”人口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时,各部门领导都汇报了本部门所做的工作,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认为我省以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主的人口计生工作方式,既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也符合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代表省人口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的主要形势和任务

当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的性质没有变,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变,受人口发展惯性和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完成人口计划的难度将逐渐增大。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还在不断凸显,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计划生育工作方式方法与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之间的矛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人口计生队伍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与工作运行体制、与新任务、新要求之间的矛盾还将持续,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人口问题,还存在诸多制约

因素,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还有许多的希望,建议我们加大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力度,整合现行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扩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辐射面,适当放宽奖励受助年龄限制,提高奖励标准。在普惠政策中尽可能地体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作用,降低超生对象享受标准等问题。

针对以上形势和问题,经我们反复研究,提出二零零九年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努力平抑人口出生高峰,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以“抓典型建机制年”为契机,不断改革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目标任务是:全省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0‰以内,农村计划生育率81%以上,中东部地区育龄夫妇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90%以上,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出生缺陷干预叶酸投服率50%以上,完成住院分娩率和儿童免疫率指标。

主要工作是:突出整合农村政策资源,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四个重点,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做好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四项经常性工作,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法行政、政务公开、队伍建设四项保证措施,实现责任计生、服务计生、阳光计生和能力计生。

三、加强部门协作,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

二零零九年,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若干意见》,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通过完善部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人口发展宏观决策机制。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我们将积极配合劳动部门认真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试点工作,整合农村“两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和奖励资金,制定具体运行机制,建立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解除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障制度。请建设部门在危房改造工作中,继续将农村“两户”优先纳入,改善计划生育家庭住房条件。请国土资源部门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收益。请林业部门在林权制度改革中,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进一步激发广大计划生育家庭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家庭收入。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农村二女节育户奖励、独生子女领证户父母奖励金和村及村以下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报酬等全部纳入,并简化程序,畅通发放渠道,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二)大力开展健康项目工程,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中央投资的机遇,加快县乡服务站(所)国债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增强发展后劲。开展创建示范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活动,努力实现“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四优一满意”目标。密切配合卫生部门,认真开展“降消”项目、艾滋病综合防治、儿童计划免疫、住院分娩等工作。联合实施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做好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工作,免费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加大优生筛查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基层卫生、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领域的协作力度,共同研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研课题和建设项目,共同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将流入人口纳入现居住地经常管理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服务。请公安、工商、劳动部门和我们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开展创建示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活动。继续实行流动人口“两个互考”,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房管人、优质服务、区域协作、两地互通信息支持的新机制。分析流动人口分类服务管理中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探索工作对策,指导基层做好工作。协调做好农垦系统和移民地方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四)加强依法打击“两非”协作力度。从今年开始实施省人大颁布的《甘肃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请公安、卫生、民政、工商、药监等部门与我们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全方位的打击“两非”集中清理整治活动,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请宣传部门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对违犯《规定》的人和事要公开曝光,对贯彻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宣传报道,使全社会形成关爱女孩和倡导男女平等的良好工作氛围。请妇联、教育和涉农部门加强协作,在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中,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联合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保障女童入学,妇女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社会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五)加快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去年灾后重建和中央拉动内需建设,我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制定规划方案,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筛选论证了一批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希望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继续帮助我们,加快建设西北人口信息中心、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建设等项目,及时审批项目规划,下拨建设资金,支持基层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并联合督促检查,确保基础建设项目的质量,防止扩大建设,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6

一、编制配置和领导职数

根据区编办提出总量控制人员编制的要求,我镇行政编制数为21名,事业编制数为33名(不含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城管中队、财政所)。

乡镇领导实行交叉任职,职数为10名: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名,党委副书记兼镇长1名,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党委委员兼副镇长1名,党委委员3名,人大副主席1名,副镇长2名。镇机关所设“四办六站所”,设主任或站长一职,部分工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增设副主任或副站(所)长一职。

二、镇党委、政府的职能

镇党委、政府的职能是: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履行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努力把工作重点放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服务型政府。一是宣传法律政策,促进村民自治。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乡镇民主政治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组织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保护农民兴办各种经济组织,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组织抢险救灾、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搞好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息服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上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三、乡镇机构设置及职能编制配置

1、乡镇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为:

(1)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2)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

(4)城乡规划建设办公室

2、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

(1)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含民政、经管、统计、残疾人服务)

(2)文化广播站

(3)劳动保障事务所文化综合服务站

(4)计划生育服务站

(5)水管站

(6)乡村规划建设管护站

3、乡镇机关内设机构职能及编制配置

(1)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党委、人大、政府、纪委以及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的各项日常工作;负责党团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人事、宣传、武装;抓好国防教育、兵役、民兵、统战等工作;组织协调各项中心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8名,设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党政秘书和档案文秘管理干事1名;组织纪检干事1名;人大统战、群团、宣传干事1名、综治干事1名等岗位。

(2)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工业、农村、林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经济结构调整、项目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统计等工作,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等农村经营管理职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5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理员1名;经济发展助理员(第一、三产业)1名;工业及中小企业及安全生产助理员1名;农村经营管理及统计助理员1名等岗位。

(3)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承担人口和计划生育、村镇规划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应急抢险救灾、民族宗教、残联、教育、卫生和为民服务制等工作,负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的宣传、咨询、培训和落实,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4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人口与计划生育助理员1名;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卫生助理员1名;民族宗教和文教卫生助理员1名;为民服务制助理员1名等岗位。

(4)城乡规划建设办公室:主要承担全镇用地规划、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指导各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镇内道路建设,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核定编制4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规划助理2名,新农村建设助理1名

4、乡镇事业单位职能及编制配置

(1)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承担民政事务、民政资金发放、救济优抚、扶贫与移民事务、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农村各项统计、残疾人登记、帮扶、就业社会化服务等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9名,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民政干事2名,扶贫与移民干事1名,经管干事2名,统计干事1名,残疾人服务干事1名。

(2)文化广播站:承担乡村图书管理、广播影视、广电宣传、文化、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公益性文化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4名,设站长1名;科技推广、科普培训、青少年校外活动干事1名;乡村图书管理、广播影视、广电宣传、文化、文艺演出、体育干事1名;教育干事1名。

(3)劳动保障事务所: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资金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劳动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5名,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劳动社会干事1名,劳动技术培训干事1名,社会低保、失业登记、救助干事1名。

(4)计划生育服务站:承担计划生育“三查”、生殖保健、生育技术、生育咨询、孕情监测、计划生育宣传咨询、计划生育新技术推广、培训以及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公益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7名,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计划生育“三查”、生殖保健干事2名;生育技术、生育咨询、孕情监测、组织与实施干事1名;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咨询计划生育新技术推广干事1名;培训以及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公益组织与实施干事1名。

(5)水管站:承担全镇水利设施建设维修的规划、指导,负责全镇水费的分解与收缴及农村安全饮水等职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核定编制3名,设站长1名,水利建设干事1名,安全饮水干事1名。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7

一、抓精品,提档次,建设高品质现代城区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对接城市总体规划和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谋划好隐珠片区的产业定位及规划,分片分区改造,形成与水城遥相呼应、错位发展的态势,打造商贸繁荣、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大商业圈。以市东部新区控规为依据,整合小珠山旅游规划、片区改造规划以及北高家庄周边村庄搬迁改造规划等规划资源,对北高家庄生态小镇的发展理念、建设规模、功能布局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二)推进高水平建设。以村庄改造为契机,以养老、旅游、科技创意为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北高家庄生态小镇建设,力争将北高家庄区域打造成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发展、和谐、共融的社会转型;在全面完成村村居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北高家庄生态小镇建设,加快推进等村庄拆迁改造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村居改造工程,实施北京路、人民路两侧城中村的村居改造工作,并根据工作进展适时启动河等其他村的改造,力争能多改就多改。加快推进安置区建设,确保村年底前回迁;西卢家滩村、村安置楼年底前主体竣工。结合村居改造,全面启动圈子片区、路口西南片区、路农贸市片区企业的拆迁工作,确保庄集贸市场1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建设“靓丽北京路,优美大卢河”为主线,加快推进路东侧片区商业长廊及泰发槟城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确保隐珠公园二期工程4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前全面竣工。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执法与综合管理,对市容环境秩序、占路经营、违法建筑等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北京路片区改造,继续实施对北京路两侧门头牌匾、户外广告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营造精致有序的城市环境。持续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抓好主要街区、重点地段的环境整治、绿化提升和景观亮化,营造精致有序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结合片区改造,加大对片区等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力度,营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健全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的考核责任制,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保障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二、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全力突破项目建设。把项目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世界眼光选育项目、以国际标准营造项目发展环境、以本土优势促项目推进,着力建设一批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实现实际利用内资5亿元,到账外资1500万美元以上。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瑞馨德龙生物科技、诺凯光电玻璃等大项目建成投产,推动物流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促A级防护新材、LED节能灯等项目签约开工。

(二)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继续抓好手推车和橡胶轮胎产业提升园建设,完成泰发集团等骨干企业的退城进园、改造升级,实现优势传统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手推车、橡胶轮胎产业基地,确保产业提升园12月底前建成投产。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植壮大,依托现有中能通用机械等一批投资大、后劲强的项目,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壮大,加速形成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特色经济板块,形成集群发展态势,搭建隐珠大工业框架。坚持招大引强和择优扶强并重,加大对车辆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家。加快集团上市步伐,力争年内进入上市辅导期。突出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扶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新建一批部级、省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突出抓好橡胶轮胎、热电、电镀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更新,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大隧桥通车、同城发展优势,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充分发挥北部山、水、林等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度假村、生态植物园、生态小镇的开发建设,建设集养老、旅游、科研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区和生态植物园,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开创隐珠大旅游发展格局。围绕橡胶轮胎、手推车等主导产业的集群优势,定向引进现代物流、研发中心、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关联度高、集聚性强的服务业项目,确保润泽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惠民生,保稳定,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富民为先的工作导向,完善城乡居民创业扶持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让更多群众在创业中致富。贯彻落实好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创业贴息贷款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引导扶持更多农民自主创业。继续做好等“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培植工作,扶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及部分村庄自来水工程修复工作,解决部分村庄吃水难的问题。健全完善新农村“五化”工程维护管理常态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低保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就业转移,突出做好拆迁村居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年内举办培训班3期,转移劳动力1200人。继续抓好优抚安置工作,完善困难户家庭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高度重视村居改造搬迁群众生活保障,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实施好“学校安全保障工程”,确保校车运营安全。落实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三)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村庄、管区、职能部门三级防控体系,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着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机制,打造“三无城市”,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制,深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突出抓好打非治违、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员教育培训、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持全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送电影、送戏曲、送科技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全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将帅书画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书画、雕刻、家具、玉石等中国文化元素集聚中心、军旅书画家风格的创作中心,提供我市与著名艺术家交流的平台。积极推进度假村等旅游业大项目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能级。

四、抓基层,强基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书记抓,抓书记”作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来抓,加强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深化干部ABC角工作机制,严格工作问责制,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坚持在重点工作中锻炼干部,围绕服务保障村居改造、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引领党员干部争当先锋,干事创业。严格落实发展党员“两推、两评、三公示、两票决”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重点在生产、工作一线和“双带”能力强的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二)严格村级民主管理机制。提高农村干部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村级管理,严格按照村级事务“四审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和“五议三公开”工作法,对农村重要或重大事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民主决策,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促进村级事务决策制度化、规范化和村务运转透明化。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立足实际,重点完善社区建设规划、产业布局,除城区村外,将其它21个村庄规划建设为三个农村社区,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先期启动北高家庄社区建设,力争建成社区安置点一处。整合管理和服务资源,积极推行干部下沉服务,促使干部真正沉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8

一、指导思想:强化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监管,及时发现项目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惠民工程顺利实施。

二、检查范围:2011年和2012年度计划安排的民生教育工程、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公共卫生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及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三、检查内容:1、区财政是否将项目资金足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是否及时按计划安排新建及续建项目资金,是否按要求将项目资金足额拨付到位,是否按标准及时将各项财政补助政策资金补助到受补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补助是否补助到人;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补助是否以直通车的形式直接发放补助到对象手中。2、要求单独记账、专户管理的项目资金,是否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要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资金是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是否按照现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管理,有无挤占、截留、挪用、骗取、套取、浪费资金的行为。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等项目资金是否纳入基金管理。4、工程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依法合规进行,是否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管理。5、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是否定期向社会公开“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6、已建成项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正常投入使用,达到如期效果。

四、检查时间。从四月份开始至六月底结束。

(一)民生教育工程从4月1日开始至4月12日结束。

(二)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从4月13日开始至4月25日结束。

(三)公共卫生工程从4月26日开始至5月8日结束。

(四)社会保障工程从5月9日开始至5月21日结束。

(五)基础设施工程从5月22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

(六)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从6月5日开始至6月17日结束。

(七)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从6月18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五、检查方法。成立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组,由区纪委常委和任组长,区建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区财政局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并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开展检查工作。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和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

六、工作要求。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区纪委监察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责令认真整改。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严肃查处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附:民生工程具体项目

一、2011年15项民生工程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五保户供养。3、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7、重大传染病人医疗救治与艾滋病人生活救助。8、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9、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10、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1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13、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14、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15、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9

一、2009年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前,州委、州人民政府对各县(市)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的考核中供销合作社系统主要考核三项,即化肥销售数量、“两社一会”发展数量和实现利润3项指标,从今年起,为了贯彻落实省委云发[20*]14号、州委红发[20*]31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州委、州人民政府对县(市)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的考核中供销合作社系统考核目标任务调整为:“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发展*农产品信息基层站点。州供销社对各市县供销社的考核指标也从原来的五项增加为八项。今年上半年八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农资连锁店建设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5个,1-6月完成3个,完成计划的60%;

2、便民超市建设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24个,1-6月完成4个,完成计划的16.67%;

3、人员培训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900人,1-6月完成培训307人,完成计划的34.11%;其中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120人,1-6月完成培训105人,完成计划的87.5%。

4、发展*农产品信息网基层站点数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2个,已发展4个,完成计划的200%。

5、经营总额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27000万元,1-6月完成1*46万元,完成计划的40.17%;

6、化肥销售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52000吨,1-6月完成45161吨,完成计划数的86.85%;

7、实现利润州社下达考核指标为80万元,1-6月完成39万元,完成计划的48.75%;

8、“两社一会”发展州社下达考核指标30个,1-6月完成3个,完成计划的10%;

(二)今年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县十二届三次党代会和县十五届二次人代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查缺补漏、“2.13”警示教育,以及“六讲六弘扬”活动,强化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增强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树立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今年1-6月,共召开党委管委会议12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次,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

2、重视春耕农资供应工作,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保证农业生产需要。坚持把农资供应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认识做好化肥等农资供应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化肥等农用物资的供应工作。认真分析化肥供应形势,根据化肥库存和春耕农资市场需求情况,加强了与化肥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联系,抓紧货源采购,积极组织调运,及时补充库存,做到了敞开供应、延长营业时间、送货上门、预约销售、赊销等销售工作,确保春耕化肥调供。今年初全县供销社系统共储备各种化肥6683吨,保证了春耕生产的用肥需求。

3、加快“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14号)和《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红发[20*]31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蒙发[2009]12号)和县委、政府今年3月23日召开的全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根据“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中便民超市24个的目标任务,目前我社已完成4个便民超市的建设,分别是草坝前进村便民超市、草坝供销社便民超市、灰土寨村便民超市、老寨村便民超市;农资连锁店5个的目标任务,已完成3个*农资连锁加盟店的建设,分别是草坝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富民村加盟店、草坝供销社加盟店、灰土寨村加盟店。已建成*农产品信息网4个基层信息站点,分别是新安所益农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信息点、草坝十九村志强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信息点、余家寨壮家果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信息点、鸣鹫鸣河洋芋种植专业合作社信息点。4月7日、7月2日分别与新安所镇政府、草坝镇政府联合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2期,165人参加了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培训。

今年“两社一会”发展30个的目标任务,分别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0个、协会2个。目前已登记注册了1家专业合作社(*县蒙涯红水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2个农村综合服务社(灰土寨村综合服务社和草坝供销社综合服务社)、1家协会(*县新安所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已召开预备会议,会长、副会长、理事、秘书长已选举产生、协会章程已通过,正在办理民政登记手续。

由于我社的努力,我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凸现出亮点,6月10日,由省委农办和省供销合作社组织的全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试点州现场工作会议在*召开。现场会上,省委农办及省级相关部门、州委、州政府和*13市县的领导120余人实地参观了*县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文澜镇灰土寨便民超市,*农资连锁灰土寨加盟店、草坝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草坝供销社便民超市和*农产品信息网草坝基层站点。7月3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李成玉主任到*视察调研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在州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我社发展的灰土寨便民超市、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对我社的“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和“两社一会”发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4、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的信息工作和供销社信息宣传工作。一是加强对*农产品信息网信息站点工作的管理,充分利用*农产品信息网络的优势,快捷高效地传送有关农产品市场动态、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及国家方针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年初制定下发了蒙供发[2009]6号《关于印发2009年*农产品信息网*信息服务中心及各基层信息工作站信息目标考核办法及指标任务的通知》。目前,全县共有1个信息服务中心、9个信息采集点(其中4个为今年6月新建设的站点),1-6月共各类农产品信息6304条,对农产品的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卖好”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为宣传推介供销社,同时也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努力抓好供销社信息宣传工作,制定下发了蒙供发[2009]7号《关于做好2009年供销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对信息工作进行目标考核。1-6月共计编发《*供销信息》15期28条,其中:州供销社《信息》、《*信息》、《*政务信息》等采用4篇。

5、抓好安全生产和工作。我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督促。上半年召开安全学习、布置工作会议10次,举办安全培训1期,开展安全检查15次,检出隐患53条,整改隐患53条。做好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上半年,我社党委、管委专题召开研究分析全系统稳定会议1次,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工作业务培训会3人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并参与研究解决答复反映的突出问题。半年来,我社共接待受理上访件1件7人次,通过做工作后,至今无反映。

6、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供销社党委按照与县委、政府签订的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着力完善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理论学习,广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注重抓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结合全县开展的“2.13”警示教育、科学发展观查缺补漏、以及“六讲六弘扬”等系列活动,强化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增强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树立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支撑力度不够。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存在多部门参与,多头发展,重复发展的现象,造成了责任不清,资金分散,资源浪费,不利于工作开展及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问题。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台了扶持政策,但未落实到位,如合作社贷款问题,还有税收征管问题。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并处于发展初期,成员之间结合处于半松散状态,税收管理月申报制度是否能有所改变。

(三)扶持资金紧缺。随着供销社职能的转变,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但与实际需要的资金尚有较大差距,对已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力度不大,按照我县2009至2012年“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规划,资金紧缺仍是制约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的突出问题。

(四)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企业负债大,经营资金紧缺,部分基层社账目不清,改制前的职工短欠款难于收回,欠社会保险统筹金比较严重,分流人员的续保问题得不到解决。

三、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农用物资的供应工作和传统经营业务的开展。抓好农用物资的供应工作,依托现有营销网络,利用已发展的各类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资连锁店,开拓市场经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全县农业生产用肥。同时加强烟花爆竹、食盐的经营管理,发挥我县烟花爆竹协会和食盐协会的积极作用,严把烟花爆竹、食盐进货、储存、销售关,做大做强烟花爆竹、食盐专营工作,实现全县食盐和烟花爆竹的连锁配送,保证全县市场供应。

(二)大力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配合工商部门做好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注册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发展30个“两社一会”的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实现便民超市进村,信息服务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完成今年24个便民超市、5个农资连锁店、2个基层信息点、培训120个农产品经纪人的任务。

(三)继续抓好*农产品信息网站的信息工作,深入乡镇、市场及时掌握信息,认真分析预测,广泛农产品信息。

(四)加强社有资产的监管及运营。严格执行《*县供销社改制企业剩余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履行社有资产管理中心职能,从组织协调、服务方面与县财政共同抓好社有资产的监管工作,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农业合作社项目策划书篇10

一、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重要性

深入做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形势下推进我市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央、省、市始终把强农惠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型农村社区建设,支农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整合各渠道的支农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整合统筹安排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有利于规范我市支农资金投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促进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更好地推进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市型农村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整合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省委、省政府将市确立为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正在申请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坚持以县为主和多级次整合相结合,以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为引导,以各项强农惠农专项资金为平台,以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强农惠农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为目的,通过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强农惠农专项资金,逐步形成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强农惠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我市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整合工作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基本要求,遵循巩固成果,全面推进,存量调整、增量集中,规划先行、注重效益,抓住我市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整合工作的机遇、创机制,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强化管理、规范运行的原则。

(一)巩固成果,全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本着积极统一的原则来进行。目前主要围绕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其整合村庄对各项强农惠农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整合。

(二)存量调整、增量集中。对上级分配和本级安排的能够用于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增量部分,原则上全部纳入整合范围,用于型农村社区建设;存量部分根据部门项目资金性质用于全市重点区域和重点乡镇(办事处)的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比例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整合。

(三)规划引导、注重效益。市直有关单位在制定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时,要集中力量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乡镇369个型农村社区倾斜,把369个社区建设规划作为各部门安排使用和争取上级资金的重点,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四)抓住机遇、创机制。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将市确立为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正在申请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立足当前实际,建立强农惠农资金整合的有效方式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和信贷资本投向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的整合,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六)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支农资金整合涉及部门多、资金量大,监察、审计、农办、财政、各项目主管单位定期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和运行安全、高效。

三、整合范围

(一)财政部门当年预算内外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上级下达的强农惠农专项补助资金转移支付中用于“三农”的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超级产量大县奖励增粮食综合补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良田建设等专项资金;

(二)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的乡村道路建设及车购税用于一般公路项目、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公路建设等专项资金;

(三)教育部门管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课桌凳更配置、农村卫生校园试点工程、农村校舍建设、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救灾等专项资金;

(四)水利部门管理的农村安全用水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专项资金;

(五)发改委管理的以工代赈和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农村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

(六)农业部门管理的农业、农村沼气建设、农业产业化及合作组织资金等专项资金;

(七)广电部门管理的“村村通”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专项资金;

(八)林业部门管理的省级生态文明村以奖代补等林业专项资金;

(九)扶贫部门管理的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

(十)民政部门管理的受灾困难农户建房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福利等专项资金;

(十一)卫生部门管理的乡村卫生院(站)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校园试点工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等专项资金;

(十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就业补助等专项资金;

(十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的土地复垦和土地综合开发、耕地开发专项、土地整理等专项资金;

(十四)商务部门管理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专项资金。

(十五)供销社的农资超市资金;

(十六)电力部门的农网改造等专项资金;(十七)体育部门管理的乡村文化站及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器材配备等专项资金;

(十八)计生部门管理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农村型社区计划生育教室补助、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等专项资金;

(十九)文化部门管理的农家书屋工程、农村文化以奖代补等专项资金;

(二十)建设部门管理的型墙体材料基金;

(二十一)组织部门管理的组织部门政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专项资金;

(二十二)环保部门管理的生态村补助等专项资金;

(二十三)其他部门管理的用于“三农”的农村住宅社区基础建设、农税“一事一议”资金等其他涉农专项资金。

四、整合方法

每年年初,由市资金整合办公室对照资金整合范围,提出已启动社区年内需要安排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规划分类清单,经本级资金整合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后下达各有关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对照中央、省项目申报指南,把纳入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村、镇作为向上级申报年度项目平台,再围绕年度项目清单按照要求优先安排,提出意见报市整合办;市整合办经过审核、把关,报经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同意后,整合办予以批复,方可下达资金使用计划。

坚持资金整合工作以县为基础的原则,充分发挥县级资金整合平台的作用。各县(市)、区资金整合办公室对各部门安排项目上报资金使用计划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资金捆绑使用,优先安排型农村社区建设,避免资金重复投资分散使用。

五、资金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

整合后的项目管理仍以原项目主管单位为主,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型农村社区建设负责人负责制、实行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跟踪监督检查制、政府采购等各项管理制度,市里考核、县里管理,确保整合后的项目顺利实施。

(二)资金管理

1.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要求,对整合后的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

2.各乡镇对财政部门管理的资金,整合后要实行集中管理,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和报账制管理。每月向县级资金整合办公室和财政部门报送资金拨付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每月县级资金整合办公室向市级资金整合办和财政部门报送资金拨付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各县市区要建立以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以及群众、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检查监督体系,实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事前检查、中期检查和竣工验收相结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检查监督工作,保证整合后的项目资金安全运行、高效使用。

六、组织领导

(一)成立组织机构。市级成立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整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贾祥聚、市委农办主任刘思江、市财政局长熊西庆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发改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公路局、农业局、教育局、体育局、水利局、广电局、林业局、民政局、卫生局、人社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环保局、科技局、移民办、文化闻出版局、计生委、供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资金整合办公室,负责资金整合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贾祥聚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统筹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主管副职担任。办公室人员从市委农办、市发改委、财政局等单位抽调,实行联合办公或集中审核。为切实做好资金整合工作,市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兼任,副召集人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贾祥聚兼任。根据资金整合需要,定期不定期由召集人或副召集人组织召开由相关单位参加的资金整合联席会议,研究安排解决资金整合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相应机构,加强对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

(二)科学制定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是实施资金整合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县(市)、区要按照中央、省项目申报指南将项目科学地纳入年度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三)建立健全资金整合运行机制。各级资金整合办公室要建立一套资金整合、审核、批复、管理等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各级各部门要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打破部门利益观念,共同推进资金整合工作。凡各级各部门下达的涉农资金,都必须经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同意后下拨,市财政、发改等部门要严格把关。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支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