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十篇

时间:2024-02-01 18:10:29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1

对于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笔者完全赞成。但是,对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不敢苟同。

合作社不能成为受让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要求, “公司应当于成立后半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并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虽然与公司相比,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登记规定得十分宽松,但从法理上讲,农户把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须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否则就是出资不到位。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可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转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成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无法逾越的法律障碍。

此外,有人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条“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为依据,认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指出的是,本条所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仅具有“根据虚拟出资份额按比例分配盈余”的功能,而不涉及“设立新的民事主体”,也就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不能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依据。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完整物权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第五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第四十八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破产适用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由此可见,如果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处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且在破产清算时还有可能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清偿债务。鉴于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实上承担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然不利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为无效。”可见,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物权,允许其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其法律效力难以把握,另一方面,还可能侵害善意第三人的正当权益。

加个“地”字更科学稳妥

首先,以“承包地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符合中央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方面的基本方针。中央的方针可概括为“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以“承包地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稳定承包权”的同时,实现了“搞活经营权”,因而与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了高度一致。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度,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搞,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适时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立法建议。

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允许政府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完善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组织购买公益机制创新试点。

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3

关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关系的研究,首先可以从研究我国的法律、党的十七大报告、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近年来中央涉农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中得出如下结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2章中规定,国家引导和支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组织,通过与农民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订立合同或者建立各类企业等形式,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是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公司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这就清楚地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公司、农户等市场主体在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指示,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通过极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能力来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一大批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国家鼓励农民采取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的办法自办龙头企业。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责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引导。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给予扶持。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工协作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承贷承还、提供贷款担保等有效办法,就要集体经济组织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一起发挥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

2专家们关于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

对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冷晓明等学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及内容后认为,随着农村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加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健全,必然要求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农业产业化的实行,正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表现;合作社的推行,正是适应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农业生产关系变革的表现[1]。由此看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农业生产力的变革,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二者是相伴而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就是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联结起来,这就扩大了农业的外部规模,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质就是把农户分散的生产引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把农户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体系之中,这就扩大了农业的内部规模。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吴志雄等运用合作经济理论研究了农产品合作组织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思路后得出相似结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就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2]。

他们还通过对国外传统农产品合作组织的产业化本质与新一代合作社的产业化本质对比,得出如下启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导着农产品合作社组织形态的演变。是否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是农产品合作组织有无生命力的根本。余永龙则在畅谈农民产业化经营如何深入发展时就指出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的问题就是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制企业[3]。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因产生的背景不同而有所区别。赵玉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追求的目标进行分析后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在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产物,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在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4]。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特定组合方式,农业产业化体现的是产业环节的联合方式。从质的规定性看,合作经济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特定组合方式,谋求的是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的是规模经济,而农业产业化体现的是把农业部门与其产前部门、产后部门联合而形成一种大规模的经营系统,使广大农户纳入到这个系统之内,它谋求的是通过市场关系内部化的制度安排节约交易费用。

所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个不同的经济范畴。第三种观点认为,只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推动农业实现产业化。多数学者和专家都是基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龙头企业与分散弱小的农户衔接困难、利益难以有效分割等现实情况,一致认为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产业化的最佳组织形式就是合作制,合作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途径和资源。牛若峰在其论文《也论合作制》中探讨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并指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将来各种合作社极有可能成为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其理由是:①合作社的宗旨是为社员服务,增加社员收入,这正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所追求的目标;②合作社是农民联结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最佳中介组织;③合作社是实现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的有效形式;④合作社作为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行按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量返还利润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利益机制[5]。从直接意义上说,合作社最能体现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本质———多元主体共同利益的联结。

王勇等是从新制度经济理论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了经济学分析后,提出在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就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以达到规模经营、农民可以获取农业产业链中的平均利润等目的[6]。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基本模式中,农村合作社是主要可供选择的组织载体。戴澜等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几种联结方式的比较,以及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和机理的分析,得出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载体的结论[7]。高山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和合作经济组织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详细论述后指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最有效的载体[8]。喻国华在对农业产业化中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3种典型实践模式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专业合作组织才是农业产业化的最有效载体[9]。黄心田等则从研究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具有集连接国内外大市场、服务农民、体现农民意愿、规避农业风险、保护农民利益于一身等特定功能,提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载体[10]。李佳等从企业与市场相互替代的理论出发,解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所以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的动因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11]。

杨雍哲认为合作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途径。并解释原因有3个,分别是可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2]。高艳琴从分析农业产业化的标准要求出发,结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特点,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实行资金、技术、信息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13]。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包不了,村集体统不好,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有效途径。于爱霞更是提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14]。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已成为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桎梏。所以现阶段要以提高农民组织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李惠安等也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资源[15]。我国农村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体制,成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保障,同时,在这种经营体制下建立和发展的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欧志文指出,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16]。在发展中规范农业合作经济,必须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形式。

这是因为,龙头企业为独立实体,一旦遇到市场需求起伏而利益受到损害,就会把风险转嫁给农民;而作为农民一方,由于龙头企业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也不一定履行“订单”合约,出现谁的价格高就把产品卖给谁的违约行为。因此,有必要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嵌入一种作为媒介的合作经济组织。郑金英也在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论及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与发展方向,提出了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与龙头企业结为较为平等的生产与贸易伙伴[17]。刘慧娥等通过分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出发进行了探索,提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8]。

3学术界关于二者关系的经验总结

对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还有许多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对不同地区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后得出如下经验论断。一种观点是只有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带动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侯凤通过对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研究后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19]。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不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发展不起来;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推进。吴昭仁在对安徽省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农业产业化为重新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契机[20]。许多旗县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出现了农民拍手叫好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此他分析指出,农民不反对合作服务、共同受益的合作制。他们迫切希望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而这些正是农业产业化应有之义。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核心都要处理好相互利益关系,做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这本身就透着合作的因素。黄万辉通过对瑞安市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查取证得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发展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1]。

而且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完善的状况更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全国来讲,农业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逐步建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等。这些都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尚不完善,因此也必将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杨涛对宁夏调研后认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都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2]。农民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不会提出也不会出现专业合作组织。只有当农民的生产变为商品生产,农产品成为加工企业的原料,或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时,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才出现了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组合,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专业合作组织就应运而生了。吴志雄等在《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一书中,通过对全国9个省、12个县较大型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归纳出:要着眼于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去推动农产品合作社的发展[2]。现在所发展的农产品合作组织,是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合作经济组织,只有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要求,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革以来的实践也证明,一定的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农户间的合作与联合,引导农户和其他经济主体的合作与联合,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就是要加强这种趋势,使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等经济主体更自觉地拉动农产品合作组织的发展。

另一种观点是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结合。相比较而言,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结合更为引人注目,研究的焦点也已经从早期关于二者结合的方式、结合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对策等基本问题,演变到今天关于二者结合的实践化,并在如何走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等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李雪松等在其《论新时期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的互动发展》一文中作了分析,该文还就当前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的几种方式及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解释,最后提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结合下一步需要着力的地方[23]。罗强等则对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结合的重要性、结合模式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颇具理论性的建议[24]。赵玉良在山东省高密市召开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结合研讨会后的综述中指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结合的原则及操作要领[25]。有些学者在对农业产业化和合作制结合的几种较为典型的方式比对中,发现了目前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暴露出的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公司与合作组织结合中存在体制障碍、外部龙头企业与内部龙头企业同构等问题[26]。

为此,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一要提高认识,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二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为产业化与合作制的结合创造条件;三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业化与合作制的有效结合。叶余江等则从泰安市近几年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结合的7种典型形式的归纳分析出发对二者结合的作用作了深入研究[27]。还有一些学者明确主张应该发展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经营[28]。较典型的当属冯开文的《走向农民合作社的一体化经营》一文,该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精选关于家庭责任制、社区合作社、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民合作社等领域的经典研究成果,展示了从家庭责任制到社区合作社(劳动和资本的横向联合)以及差不多同时的乡镇企业(农业向工业的延伸),再到农民经纪人、农业企业以及龙头企业等主导的农业产业化(产加销的纵向延伸和合作社的组建)到农民合作社的农业一体化(农户的横向联合和产业、供应、营销网络的纵向延伸),中国农业一体化呈现出了复杂但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并终于走到了农民合作社实施农业一体化的今天[29]。中国农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基本脉络显示,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论的基础上,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的农业一体化是中国农业发展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共同的趋势选择,是理论和实践指出的理性选择。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4

一、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全区各级供销合作社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和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由过去单一的购销环节延伸到种养、加工、服务等各个环节,经营的层次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到20*年末,全系统用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资额为2.6亿元,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利润总额3631万元,上缴国家税费总额4269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牧户98.1万户,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27.9%,帮助农民实现收入30.6亿元。

一是龙头企业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各级供销合作社以社属企业为依托,围绕自治区六大主导产业,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特色产品,重点在农资、羊绒、羊毛、乳业、粮油、蔬菜、马铃薯、烤烟、桑蚕、中药材等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流通、加工型龙头企业。全系统现有盟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个,其中,符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5个;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重点龙头企业13个。

二是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系统通过新建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专业合作社、领办农畜产品专业协会等多种方式,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牧民增收。目前,由全区供销合作社兴办、领办、参办、引办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渗透到农畜产品种、养、加各个领域,产、加、销各个环节。到20*年末,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牵头兴办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5168个,其中:改造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556个,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75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2748个、各类行业和专业协会1066个、旗县级以上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48个,覆盖全部苏木乡镇和40%的嘎查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统一标识的有314个,拥有注册商标的有103个。有近50%的基层社由供销合作社拥有全部产权,其余由供销合作社、农牧民、社会企业共同兴办,农牧民能人大户参股兴办合作社成为一大亮点。

三是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逐步迈上新台阶。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好一套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建立商品生产基地315个。其中:种植业172个,养殖业143个。全系统商品基地联结农牧户数17.53万户,销售收入13.74亿元,帮助农牧民实现收入76271万元。目前1个基地被评为部级标准化示范项目,3个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化示范项目。

四是为农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农牧民对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为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各级供销合作社围绕实施“新网工程”和农村牧区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改造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896个,建立实验示范田15391公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0.09万公顷,组织技术、咨询服务104.8万人次。20*年,通过全区供销合作社服务网点直接为农牧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55.1亿元,收购农畜产品27.8亿元,农村牧区日用消费品经营额29.9亿元。

二、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做法

一是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各盟市供销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通过创新体制,培育扶持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社有龙头企业,成为当地政府发展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抓手。兴安盟供销合作社围绕绿色、特色、高效农牧业,组建新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化服务新平台。兴安盟农合有机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农民土地入股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户,公司现有生产有机农产品基地1万亩,去年种植红干椒3000亩,种植裸仁南瓜3000亩,建标准化猪舍3万平方米,野猪存栏达3000口。目前已投资达2700万元,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实现利润210万元。20*年8月份全国人大常委、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周声涛视察该基地时指出,兴安盟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社为全国做出了榜样,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提供了先进典型。赤峰市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坚持举绿色牌、走特色路,培育和发展了桑蚕、蔬菜、杂粮豆、畜产品加工等十大类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6万户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20*年新增桑蚕基地1万亩,大叶丰产桑总面积达5万亩,当年收购鲜蚕茧1200吨,新上6条加工生产线,实现产值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发展特色蔬菜基地1.3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备案基地8000亩。

阿鲁科尔沁旗依托龙头企业开发柞蚕养殖场3.5万亩,产蚕茧100多万斤,实现产值650万元,参与养殖的农民户均增收15000多元。喀喇沁旗供销合作社以赤峰银龙茧丝绸公司、信志达物流公司、昭隆贸易公司为龙头,通过发展蔬菜、桑蚕和粮食三大产业,构建起“多腿走路,多轮驱动,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20*年销售收入2.52亿元,实现利润935万元。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韩勿拉供销合作社蒙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紧紧抓住地区肉牛、肉羊主导产业,建立“企业加基地”、“基地带农牧户”的经营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牛羊规模养殖,订单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经济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对农牧民社员肉牛、肉羊产业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技术指导,提销信息,实现就地加工、高附加值生产,构建起了“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420万元,从业职工75人,年产值8000余万元,年屠宰加工牛羊30万头只的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牧民社员饲养肉牛、肉羊总量达20万头只,商品率达到70%,被列入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额2200万元,带动农户1万多户,累计助农增收1680多万元。

二是通过发展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引导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各级供销合作作社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增加投入、改建扩建等加快建设一批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依托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扶持发展种植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专业协会,推进标准化生产,引导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赤峰市以市果菜粮批发市场为龙头引领各类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完成市场交易额6.49亿元,增长10.6%。20*年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称号。呼和浩特市供销合作社以改造建设大型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带动全系统农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市供销合作社先后参股成立了*天富发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聚良源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0*年这两个市场帮助农民销售各类农产品1.4亿近,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带动作用。阿盟供销合作社系统采取挂靠、租赁、联合等形式,发展蔬菜交易市场、蔬菜加工企业和畜产品经营公司三家企业。在主要农牧区筹建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4个。20*年,农畜产品交易额达2300万元,其中,组织收购羊绒110吨,销售小麦300吨、啤酒大麦700吨、油葵1350吨、食葵800吨、西瓜7000吨,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三是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联结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领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牵头组建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农牧民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巴彦淖尔市供销合作社把组织农牧民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工作,全系统创办的5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进行了依法注册登记,入社社员达到11950户,带动农牧户37213户,农牧民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增收达到1.21亿元。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沟笤帚苗专业合作社,是以白音沟供销合作社为依托,联合103户农牧民兴办的专业合作组织。该社筹集资金30万元,引进“美国大青苗”等优良品种,发展种植基地2000亩,组织生产“美国大青苗”,引种成功后,专业社从山东专门购进了10台笤帚苗加工设备,从当地招收并培训农民工30人,大量回收美国大青苗进行了深加工,大幅度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全年加工成品笤帚30万把,实现产值100万元,产品销往山东、福建、吉林等省,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通过合作社的力量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绿韵蔬菜专业合作社。由种菜大户牵头联合300户农民组建而成,该社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强化信息服务建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和发展规划,适时地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上联销货商,下联农牧户,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菜农”的产业链条。组织生产的“水漩绿韵蔬菜”得到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蔬菜”的认证,成为华北地区的品牌蔬菜,产品畅销北京、广东、河南、山西、山东等7个省市,成为商都县蔬菜生产的领头雁。目前,该社拥有资产总额130万元,建立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发展入社菜农550户,吸纳社员股金10万元,年生产蔬菜15000吨,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600万元,企业年平均利润18万元,助农增收100万元。同时,他们还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238期,培训农户1.5万人次。带动周边乡村发展蔬菜生产30000多亩,带动农户15000多户,菜农3万多人,人均收入1万多元。

四是通过改造经营服务网络,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各地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农村市场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农村牧区流通网络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包头市供销合作社在参与和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加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前市社共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中心社)4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381个、专业合作社35个、组建各类农畜产品行业协会30个,以包头新合作公司为依托,改造新建110个农家店和100个新合作配送网点。乌兰察布市各级供销合作社在改造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中,将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愿意加入供销合作社的个体经营者及原基层社职工重新组织起来,挂供销合作社牌子,作为供销合作社配送农资商品、收购农畜产品的基层网点,目前通过这种形式新建基层社66个、专业合作社117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地供销合作社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尽相同,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不同。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带动力不强。目前,全系统共有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340个,其中,经济实力强、带动力强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只是勉强维持经营,且企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效益不高,距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国家、自治区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制约了供销合作社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主要的困难是国家、自治区对供销合作社没有扶持政策,供销合作社在争取农牧业产业经营、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项目以及扶持专项资金等方面难度很大,相关的优惠政策基本享受不到。四是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供销合作社正常的业务经营和发展。农业银行一般情况下不给供销合作社提供贷款;信用合作社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供销合作社业务经营的需求。

四、对策和建议

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尽快引进、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各级供销合作社应当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本和经营设施,采取引进、租赁、改造等多种形式,吸纳农牧民入股、参股,整合有效资源要素,开展多方面联合与合作,尽快培育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重点发展以当地农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让农牧民不仅得到出售农畜产品的收入,而且还要得到加工增值的收入。

二是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新建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有计划地兴建一批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加快组建农牧民各类专业协会,培育和壮大农牧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民在经济上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引导、帮助农牧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市场优势。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与农牧民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设立农牧业抗风险的保险制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固的利益联接机制,开放和开发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5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所致的土地分散、难以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难等,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发展。因此,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以集中土地,实现农地的集约化利用。近年来,土地流转出现加速的趋势,尤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之后。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践中,“土地入股”主要有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不同的模式。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拟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进行制度探析。

1两种“土地入股”模式的涵义

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指村集体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量化入股,土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或招标经营,按土地股份,村集体将土地经营所得在年终进行分配。此股份化的本质是将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虚拟产权主体明确到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即村民通过股权体现集体成员对于村集体土地所拥有的所有权,并实现对所承包土地由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持有的转变,这样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土地权益,还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或家庭推荐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以家庭承包或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数量和年限作价出资(或与货币、实物等其他出资形式并存)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鉴于《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的规定“章程和出资清单应明确记载成员出资总额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的数额与比例”,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应当计入合作社出资总额,成为合作社法人的独立财产。然而,《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第六条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中却规定“甲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收回流转的土地;甲方与发包方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甲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此股份化的本质是农户仍保留承包权,仅以经营权入股,并成为合作社法人的独立财产和责任财产。

2两种“土地入股”模式的特征比较

两种土地入股模式尽管在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土地入股组织的法律地位

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通常以村或社区为单位建立的,“实践中有的在民政、工商、农业管理部门登记,还有的到民政局社团管理部门领取了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没有工商执照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具有企业法人的独立资格,既不能在银行、税务部门开户,也不能对外签订购销合同,不能申请商标,更难获得金融贷款支持。农民持有的股权证只能作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凭证,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定。”[1]即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并取得法人资格。

2.2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变动

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是由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联合而成,合作社的社员也就是村集体成员,即村集体成员(社员)将自己所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证书上的股权,而其与村集体(合作社)之间就其所拥有土地的承包关系仍存在,村集体(合作社)仅享有集体土地的经营权。由此可见,在这种土地入股模式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未发生物权性的权属转移,仅仅是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的分离。

由前述分析可知,后一种土地入股模式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未发生物权性的权属转移,也仅是土地使用权转移给了合作社。然而,与前者相比,合作社为获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交易费用较大。

2.3土地能否真正实现规模经营

在实践中,前者能真正实现规模经营,并且交易费用相对较小;然而,后者不一定能真正实现规模经营,即使能,也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这主要是因为:农户的地块本身较细碎化;农户入社自愿;“大多数农户是把偏远土地拿来入股,进一步增加了土地集中的难度,要想土地连片集中,就牵涉农户之间的地块调整问题,如果遇到‘插花地’,而该农户不愿意调整的话,合作社也没有办法”[2]。为了促进土地集中,便于实施规模经营,浙江省一些地方财政给予土地成片流转的农户或合作社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补助,相当于承担了土地集中的部分交易费用,例如,平湖市对流转年限5年以上,一次流转面积连片100亩以上,给予农户每亩200元、合作社1~3万元的补助[3]。

2.4退出机制

为了保持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稳定,以及农户股权的集体成员身份属性,前者缺乏退出机制。实践中,浙江省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个人股权只是虚置量化,仅作为股东分红的依据,持有的股权证也是内部发行的,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同时,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股权一般只能继承,不能买卖、转让或抵押,退股也很难得到兑现”[4]。

后者在实践中并未完全遵循合作社的“退社自由”原则,而是为确保合作社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合作社章程规定成员在合作社经营期内不得退股,股权可以转让,原则上可以置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但需经理事会同意,并办理有关转让手续”[5]。

3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制度完善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两种“土地入股”模式各有千秋。试想能否整合二者,以便充分发挥两种土地入股模式的长处,并扬长避短,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笔者倾向于:以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而不是以独立农户为基础,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即村或社区范畴内的土地首先以入股的方式集中于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然后由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来经营或将成片土地的使用权按数量和年限作价出资(或与货币、实物等其他出资形式并存)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3.1明确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法人地位

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应当拥有合法的身份,这是其正常开展活动的前提。否则,其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其合法权益无从保障,这会限制或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而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采用合作社的形式,通过农民承包土地入股的方式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6]。因此,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应当取得法人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它在组织形式上类似于股份公司,但是它并非像公司一样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营利法人,而是与一般合作社一样,以服务于社员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即社员入股是取得社员资格、获得合作社服务和享受社员优惠的条件,并非以获取股金分红为目的。

总之,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且是一种非营利法人。

3.2以农户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

笔者认为以农户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较为科学稳妥的做法。这是因为:首先,以农户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符合中央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方面的基本方针(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7];其次,在城市化进程中,赋予农地使用权与城市土地使用权同等的市场地位,有利于促进我国土地资本化发展,更好的保障农户的土地权益;再次,鉴于我国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以农户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不仅打消了农户失地风险的顾虑,还保障了债权人等善意第三人在合作社终止或破产清算时的正当权益。

3.3退出机制

鉴于村民通过股权体现集体成员对于村集体土地所拥有的所有权,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例如,第四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可知,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股权可以继承、转让,而不能买卖;成员一般不能退出合作社,除非其身份发生了变动,不再是该集体成员了。

然而,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以成片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遵循一般合作社的“退社自由”原则。

参考文献:

[1] 张笑寒.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若干问题思考[J].调研世界,2009(5).

[2] 孔祥智、伍振军.土地流转的有益探索――浙江省平湖市渡船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调查[J].农村经营管理,2010(7).

[3] 陈舟风.农村土地股份化流转的实践和探索――浙江省平湖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情况调查[J].中国集体经济(下),2011(2).

[4] 赵维清、边志瑾.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抽样调查结果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杜业明.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省略/Article_Show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6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租佃制;模式

一、引言

当前,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需要依赖耕作上的“横向一体化”(即大农场)及其规模经济效益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而是需要“纵向一体化”来整合生产、加工和销售(黄宗智,2010)。但是,相当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土地流转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张曙光,2010)。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观点。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土地由谁来流转,流转的形式是什么,流转后由谁来经营,经营的项目是什么以及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如何。因此,本文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以凤阳县为例子,考察目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如何实施的,那些做法获得了成功,形成什么样的模式,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下一步的发展还需解决何种问题?

二、凤阳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凤阳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分水岭地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祥地,“小岗精神”的诞生地。国土面积1949.5平方公里,总体呈“两山一水七分田”格局。辖15个乡镇和3个省级工业园区,198个行政村、25个农村社区,总人口78.2万,其中农业人口65.66万。全县土地总面积292.02万亩,其中农用地220.16万亩,建设用地40.39万亩,未利用地31.47万亩。其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39%;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61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73%,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6万亩。全县承包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6.9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4.74万亩。改革开放后,和其他传统农区一样,凤阳县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386199”部队,即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维持着土地耕种,特别是由于农村土地分散、零乱,不少农户因此逐步放松了对离家偏远土地的经营管理,致使在少部分地方出现了土地广种薄收现象,甚至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等新的难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凤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鼓励经营者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办法》规定,对新受让流转土地50亩以上,且合同期限5年以上、已经营满1年的经营者,每亩一次性给予100元的奖励,特别是对粮食种植大户予以重奖,对单季种植粮食作物10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0.5万元奖励,单季种植粮食作物50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1万元奖励。另外,对通过土地流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经营者,也按照相应标准予以奖补。二是金融产品支持。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增强了金融机构向土地经营者融资的信心,加大了对现代农业发展融资的力度。如:县邮政储蓄银行在服务产品开发中,将金融服务农业经营大户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搭桥牵线,为一大批农业经营大户提供了发展产业的信贷支持。

三、凤阳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只有实行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关系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一种土地流转方式,可能意味着规模经营的项目、主体和效益的不同,因此而形成不同的模式。目前,凤阳县在土地流转以及规模经营上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1、农户间自发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传统农业项目大户

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一些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升,产生了流转的意愿。一部分惜土地、知市场、善经营、懂技术的农村能人,就抓住这一机会,以流转的方式将这些土地集中经营,发展规模生产。一般这种流转方式都是自发形成的,由流出方和流入方口头约定,即使有流转协议的,也是条款不齐全,权利义务不明确,当事人大多私下协商,不到发包方进行备案,只有少数的流转合同是规范和完整的。一般是流出农户出租土地给流入农户,每年都会获得租金(也有没有租金的,比如帮亲戚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的期限一般比较短,单次流转的规模小、总的流转范围大。流转后形成的经营大户主要经营传统的农业项目。经营大户在经营时,主要采用的技术是用于替代劳动的机械技术。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由原土地承包户领取,流转补贴则归经营大户所有。一般来说,这种规模经营传统农业项目,特别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方式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粮食的单产并没有显著提升。经营大户主要是以量取胜,靠多耕种土地来取得更多的收益。目前,凤阳县5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达399户,畜牧规模化养殖大户达371个。大庙镇高陈村农民周庆发,将村民不想耕种的120亩远离村庄土地统一流转到自己手中进行规模种植。总铺镇小王村种粮大户尤国友,流转了小尤村民组等3个村庄的土地统一经营,面积达1400亩。

2、政府介入土地流转,由公司(合作社)来经营新型农产品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司(合作社)除了少数是和一家一户签订流转合同外,大多数是由村集体组织在中间扮演重要角色,有的村组织提供土地信息平台,作为农户和公司(合作社)之间的桥梁,收取一点的中介费用,更多的村组织以行政力量,加上说服示范,先将承包给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再由公司(合作社)与村组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把土地租给公司(合作社)使用。公司(合作社)一般将地租先交给村集体组织,村里再将一部分地租发放给各个承包农户,村组织自身还留部分作为公共使用。这些土地流转合同期限一般比较长,单次流转的土地规模大、合同形式规范、完整。公司(合作社)流转到土地后,规模经营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农产品。这种规模经营方式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和市场化程度高,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在凤阳县有了一定的发展。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200亩土地用于美国大樱桃、蓝莓种植;安徽富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总铺镇流转土地1000亩,建立了安徽省最大的蓝莓育苗和生产基地;凤阳县官塘镇辉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官塘镇流转土地1400余亩,发展万寿菊规模生产;府城镇大王府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连片发展冬暖式大棚蔬菜;大庙镇东陵村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与苗木花卉生产;小溪河镇黄张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黄桃、葛根、蓝莓;武店镇新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用于中药材规模种植。其中,以在小岗村的“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最为典型。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由山东泰安市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5月在小岗投资兴建。金小岗公司是从镇政府租赁的土地,公司不直接对接农户,支付农民土地的租赁费用为每亩一年700斤二级粳稻,按照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折算的资金,并随着国家保护价的调整而调整。农民在土地流转之后,还可到公司来打工,一天工钱有60元到100元不等。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2300亩。公司流转土地后以有机大樱桃、蓝莓和樱花三大产品为主导,绿化苗木和旅游、生产、观光相结合的生产新模式,计划总投资2.5亿元,用3年时间在小岗村建设1万余亩现代组培中心、美国大樱桃、蓝莓、樱花苗木及农业科研基地。

四、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同模式的分析

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模式主要是因为其面临成本和收益结构的不同。一般的农民对传统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更为熟悉,特别是粮食作物。而对新型的农业产品并不熟悉,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新的加工方法和新的销售渠道,这就是说农民对新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存在着巨大的信息费用。一般的家庭农场在传统的农业产品领域中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传统的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特别是粮食作物,往往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农产品有两个基本的特性:一是收入弹性低;二是价格弹性低。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对这些农产品的增加并不多;而当这些农产品供给增加时,价格却下降很多。所以,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若是想扩大经营,一般就会考虑费用比较低的土地流转方法来实现规模经营。但是,土地是否要流出的决策不是由单个农民做出的,而是一个家庭决策的结果。一般来说,年轻的劳动力在外务工,收入要比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要高得多,他们也更加熟悉和留恋城市生活,因此,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更高,流转土地的意愿更强。传统农产品的低收益决定了家庭农场一般会采用土地流转费用最低的流转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家庭农场扩大规模经营往往采用的是自发流转的形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亲戚间的代耕代种。亲戚间的代耕代种不会改变原来经营的项目,土地流转的规模也不大,除了采用一些替代劳动的机械技术以外,生产经营方式基本上是粗放的,以量取胜。而公司(合作社)一般来说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在新的农产品生产上更具有优势,所以公司(合作社)一般会选择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二是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由于工业的用途能够很好的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而这些经济作物具有季节性影响较弱、现代科技较为可控、附加价值较高等特点,既能够实现工厂化的生产,需求弹性又较高,从而也能有效的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带来比较高的收益。

五、“小地主、大佃农”是实现规模经营的一条可取路径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7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土地合作社是由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集体组织,以土地的经营权入股、委托代耕等流转方式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的农村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2009年10月27日,北京通州首家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是一种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农民入社并自愿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后,可获土地流转费作为基本收入,还能以土地收益权入股成为股东,以红利形式分享每年土地产出,同时,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还可以到企业打工,获得薪金性收入。

土地是农民的最大财富,但按照相关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资产,不得抵押融资,这就极大限制了农民获得金融扶持。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措施瞬时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本”。入社农民以承包经营的土地通过存储方式,将土地存储租金作为出资方式。土地合作社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关系,不改变土地用途,农户按入社土地产生的效益以及跟合作社的约定获取分红收益。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郊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发展新型合作社

2009年10月27日,北京通州成立了首家土地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变身股东,获土地流转费、红利,还可到企业打工领工资,已有71户农户申请加入,流转土地面积451亩。

截至2016年5月底,全国合作社数量达164.9万家,已成为流转土地、吸引农民土地入股的重要平台。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有9737万亩耕地流转到合作社,占全部流转面积的21.8%;有1560万亩耕地入股到合作社,占股份合作面积的57.4%。

土地流转后,农民仍然和土地产出捆绑在一起,不仅保证了企业利益,而且也保证了农民利益。土地流转费保证了农户基本收入,红利可以使农户收益和当年土地产出联系在一起。这种模式相对于合作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还可以到企业打工,获得薪金性收入,成为“三金型”新型农民。

通过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可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收益低、增收慢等问题,可实现规模经营、促进都市农业发展,最终促进农民增收。

合作社不断吸收成员,壮大实力,争取更多村民的加入,村民每年可享有固定的保底分红和二次分配所取得的收益。并且寻找适合全村好项目,将更科学、更绿色的企业引进村,将先进技术带给每一个村民,实现土地流转的真正目的,改变以前贫穷落后生产方式。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鼓励和推动农村土地(不含林地)流转,规范流转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工作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晋政办发[2010]3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现就加强我县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原则。

2、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5、坚持保障和维护流转双方权益的原则。

三、完善二轮承包扫尾工作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村土地确地、确权到户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土地二轮承包扫尾工作,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地块,并依法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办解决。认真清理、规范整理和保管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逐步实现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范化。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1、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开展土地流转的重要条件。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业,加强对流出土地农户的培训;抓好劳务输出指导和服务,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树立劳务输出品牌,推动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

2、建立流出土地农户社会保障制度。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依法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允许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自愿将家庭承包土地入股进行合作经营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社不得将入股土地用于偿还债务;实行流出土地农户与社保挂钩政策,以社保换流转。对于承包土地全部流出的农户和返乡农民工优先纳入各类就业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各地要优先将流出土地的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范畴。

四、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管理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县要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要建立农村土地服务站和交易大厅,配备必要的电子屏幕等工作设备,开展土地流转信息、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及鉴证、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有关法律政策宣传等服务,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市场环境。村级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台账,由村会计担任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提供农户流转信息,反映农户流转意向;村级组织要在规模流转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乡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与农村会计委托中心合署办公。

2、规范流转合同。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的,流转双方要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以转让方式流转的须经发包方同意。流转合同应明确载明流转土地的形式、面积、四至、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违约责任等内容。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要为村委会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省农业厅制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规范文本,及时指导达成流转意向的双方签订流转合同。委托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要与被委托的组织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

3、建立鉴证、备案、登记制度。流转合同鉴证时,由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对转出方是否确地、确权,转入方流转后的用途和是否具有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法合规的合同进行鉴证。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约定,要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立即终止或变更合同。合同内容不完善的要进行完善。鉴证后的土地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各备案一份。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要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档并妥善保管,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登记簿,及时准确地记载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流转登记;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注销、变更和换发手续。

4、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途径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解决制度。乡、村要及时处理土地承包和流转中出现的上访事件。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

五、大力引导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1、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各类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受让农户流转的土地,形成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开展规模经营。鼓励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技人员联系制度,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优先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其规模经营水平。

2、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地要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新的规模经营发展模式,加强统一经营服务,加快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品牌信誉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作用,提升合作社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的能力;要依法积极推行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实物作价,保底分红”,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3、农业龙头企业。允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租赁方式流转农户承包地,建立农产品基地,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企业法人资格领办创办合作社,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带动农民增收。

六、流转双方的权利及义务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家庭承包或其它方式承包的承包方。其权利义务是:

1、承包方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以及流转的对象和方式;

2、流转价款归承包方所有;

3、承包方可以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自愿委托村级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

4、承包方须引导和监督受让方按国家产业政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5、承包方有义务理顺承包关系和配合做好农业技术辅导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流转受让方是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承包农户或其他按有关法律及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其权利义务是:

1、受让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自主经营;

2、可以享受因生产经营引起的政治荣誉和相关的经济待遇;

3、在土地流转期间,因投入而提高生产能力的,遇上级或原发包方统一规划用地需要,承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土地时应服从,受让方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标准可以在土地流转合同中约定或双方通过协商解决);

4、受让方要按国家产业政策保持土地农业用途和土地复耕能力。

七、服务组织及其职责

成立山阴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在县政务大厅设立窗口,负责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政策咨询,指导服务,权证变更登记、补发换发,评估抵押登记,信息收集和等工作,森林资产由县林权评估中心评估,具体实施办法由林业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订我县具体实施办法。各乡镇负责做好本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信息收集及上报等工作(包括供求信息、流转进度、合同协议、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等)。村级发包方在接受承包方委托的基础上,帮助做好委托流转的服务等工作。同时,分级做好流转资料申报、签证归档工作。

八、流转范围及方式

(一)流转范围。农村土地流转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集体或农民经营的耕地、林地、“四荒地”,以及其它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流转土地必须符合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流转方式。对集体统一经营的土地使用权流转,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租赁、转让等形式流转。对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承包方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符合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其中,以转让方式流转的,需经发包方同意,当事人应当变更承包关系。

1、转包:承包方自愿将自己承包期内承包的土地,以一定期限全部或部分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业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2、出租:承包方自愿将自己承包期内承包的土地,以一定期限全部或部分出租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业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3、互换:因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等需要,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承包户之间,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

4、其他: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鼓励和支持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入股等方式自愿联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发展农业合作生产。

九、流转程序

1、对村集体所有的统一经营土地,必须经村两委集体讨论形成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形成决议,按相应审批管理权限进行。

2、承包方与受让方就流转方式、期限和具体条件等自愿进行平等协商,达成流转意向,流转期限最长为30年,对“四荒地”的流转年限最长可允许50年。对农户承包经营,流转期限不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的,农户可以自行决定,依法流转;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的流转方案,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3、采用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当事人双方向发包方备案;

4、以转让方式流转的,事先向发包方提出申请;

5、涉及委托流转的,取得所有农户委托流转的委托书;

6、发包方、承包方和受让方达成一致的,签订流转合同;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7、流转双方有意向对流转合同进行公证的,由公证处公证。

8、村级及时将土地流转信息及新签订的合同等资料,报送乡镇经管站签证;

9、乡镇经营管理站将有关规范性流转书面材料及时归档,并将有关工作动态报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

十、流转合同

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土地流转必须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合同。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经营管理站各备案一份。流转合同使用全县统一的文本格式。流转价格确定提倡以实物折价,对流转期限较长的,在流转款的支付方式原则上要求采取分期交款方式(一般以一届村委会任期为宜),不提倡一次清流转费用的操作行为,以降低土地流转中的风险。

十一、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引导土地流转和促进规模经营,从今年起,县政府在土地出让金中每年都要安排一定额度的土地流转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县、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设立土地流转交易大厅,配置信息设备,开展流转服务;对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流转合同手续完备、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100亩以上,并签订3年以上流转合同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补助,用于对流转出土地农户的补偿。

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县财政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将仲裁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和调解庭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案件的受理、处理及仲裁员的培训等。

2、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对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和项目,优先扶持。规模经营主体优先享受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安排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入户等各级基建类和财务专项补助项目,充分利用规模经营主体组织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3、强化金融和保险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农用生产设备、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和创办农村资金互助社。鼓励开展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的涉农保险业务。探索建立保险公司与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政策互补、风险共担的互动机制,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分散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风险。

4、夯实农业生产配套用地政策。国土资源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因生产需要建造简易仓库、畜舍、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临时性用地,其用地在不破坏耕作层、不改变土地的权属和用途、不建造永久性建筑物的前提下,应视作农业生产用地,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由乡(镇)协调用地选址,到县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加强管理,防止改作非农用地。

十二、切实加强领导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9

【关键词】我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而言,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小规模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农业成为许多农户的“副业”,“谁来种”的问题日渐突出。当前,许多农村已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农业劳动力呈现老龄化。

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户的小生产不能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种什么”的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多数为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三是农业生产效率不高,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专业化、系统化的生产不够,经营方式粗放表现突出,“怎么种”的问题非常迫切。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户的承包地规模小且较为零碎,土地产出不高。

上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未来的兴衰,要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征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征集中表现为“四化”,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四化”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一)集约化

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较高产量和收入的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二)专业化

专业化是相对兼业化而言,是农村社会分工深化和经济联系加强的结果。专业户一般规模比较大,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开拓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化

组织化是相对分散经营而言,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横向上农户的联合与合作,旨在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能力,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二是纵向上产业链条的延伸,旨在降低市场风险,如“公司+农户”的模式。

(四)社会化

社会化是相对个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突出表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广泛参与;二是产品的社会化,即农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而不是自给自足。

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循序渐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多地少。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农户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结合国情,不应片面追求规模化,不应单一强调大公司、大农场。发展现代农业应循序渐进,不能忽视家庭经营在农业经营中的作用。

(二)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

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流转的进程中,应广泛征求农户的意见,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不可“一刀切”甚至“运动式”发展,要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

(三)工商资本进入农村要严控用途

十八界三中全会明确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为工商资本进入农村提供了政策支持。对工商资本下乡买地应加以规范,严控土地用途。工商资本流转的土地必须用于发展农业,不得变更用途开发房地产。除了在农村圈地从事现代种养业,工商资本还可发展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

(四)推进规模经营应适度

推进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农业资源的禀赋,又要考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要考虑社会公平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具备在全国推广大规模经营的条件,同时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放弃对耕地的经营。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现阶段推进耕地规模经营,要特别把握好规模的适度。

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着力点

(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应注重培养新型农民。要把培养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吸引和支持高素质人才务农创业。

二是大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要确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类财政补贴和重点项目要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

三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农业由小农户分散经营的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仍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使合作社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四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吸收社会资金、转化先进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和规范现代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共赢。

(二)稳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根据各地工业化水平、资源条件和经营能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鼓励承包地采取互换、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规模经营是逐步推进的。农业规模经营要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上,没有产业的支撑和人口的容纳,快速推进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此外,规模经营还存在“度”的问题。因此,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模经营要适度。

二是规模经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立足国情,规模经营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农户承包地的“互换并地”、社会化服务下的农户横向联合、农户间承包地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强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培育经营组织。研究扶持经营组织的政策,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农机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是支持发展生产。要注重农业产后服务,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等服务。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经营组织给予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提供仓单质押贷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等服务。

三是发展多种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资连锁企业+农技专家+农户”等服务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J].中国乡村发现,2013(1).

[2] 贾广东.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EB/OL].中国共党新闻网, 2012-12-14.

[3] 尹成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2).

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篇10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分担机制;区域农业保险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125―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各地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范围从技术、信息、农资供应向储藏、加工、流通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的又一次机制创新。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1]。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农民专业合作社亟需加强科学管理以维持生存和发展,而风险管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死存亡,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风险管理不仅势在必行,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然而,国内理论界对此还缺乏应有的关注,还没有提出完整的理论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风险管理。贾蕊等[2]分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类别,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造成严重阻碍。要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合理的利润返还机制等措施来切实防范。赵炳建和马政强[3]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族式经营模式的运营风险进行了探讨。胡琳等[4]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社员自身投入少,股权融资有限;筹资方式单一;筹资成本高,农村金融体系支持不力等风险,并提出完善规范股金管理,维护资金稳定;明晰产权,适当提高入社门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条件,建立风险基金等控制风险的措施。曾宪久[5]分析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面临自然风险和经营风险,常见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机制就要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要特别重视农业保险在风险防范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生共赢。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的研究,王文献,董思杰[6]认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制度设计限制了其筹资能力,商业银行改革、银行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不对称造成合作社筹资环境恶化,政府制度供给不足。郭红东等[7]实证分析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正规信贷可得性情况。合作社对资金借贷的需求比较大,但获得的信贷额度还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合作社要提高正规信贷可得性。

对农业保险模式的研究,学术界没有达成一致意见。Wrighit和Hewitt[8]发现,历史上农业保险多重险和一切险由私人来承担的无一成功,基本上都由政府来直接或间接经营。国内学者认为应该采取区域农业保险模式,谢家智[9]认为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是农业保险的内在要求,应制定区域性农业保险政策、选择区域性保险组织形式、设计与开发区域性的农业保险产品,厘定区域性的保险费率,形成区域性保险市场结构。冯文丽[10]认为可以根据省情建立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张跃华等[11]认为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必须有明确的政策目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品种需要分层。对于农业保险是采用商业保险模式还是合作组织形式,学术界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庹国柱和周俊生[12]提出基于广大农村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国情,更倾向于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王和和皮立波[13]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和市场这个阵地来促进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可以采用“三阶段推进”的战略:初期采用商业化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国家政策扶持;最终实现商业化经营。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农业保险应选择合作保险模式。李秉龙[14]认为,合作性农业保险具有非盈利性,其经营核心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保费中没有利润因素,所以费率较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具有的利益上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农业保险的实施质量,避免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危险。姚海明和赵锦城[15]认为,合作制可以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由于各省区域农业生产及整个经济状况很不均衡,存在很大差距,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在各省是比较合适的,目前似乎没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联合机构。

总结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学术界不仅对我国农业保险模式没有达成共识,而且大多基于农户角度进行,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风险分担机理研究较少,缺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农业保险模式研究,在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研究上忽视了农业保险机制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主要困境,研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如何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作用,分析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抵押难、贷款难的区域农业保险模式。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通过2012年底对吉林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走访,我们了解到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着两个发展困境。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风险分担机制,承担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融资瓶颈。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常是白手起家,缺少资金积累,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着系统性风险。种植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周期长,生产过程依赖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种植业的影响极大;养殖业受疾病、疫情的影响更大,一旦发生疫情,会造成“血本无归”。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本文假设专业合作社处于正常运营,不存在人为风险和道德风险因素,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面临农业自然风险和经营风险。农业保险应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分散自然风险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专业合作社是互经济组织,成员分散,开展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效益差、赔付率高,一般保险公司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时,难以承受经营风险,农业保险业务长期亏损,造成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成员保险意识薄弱,即便有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很多成员的投保意愿不强烈。目前,农业保险日趋萎缩,承保面大幅度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化解。

目前市场上的农业保险险种主是针对农户设计开发的保险产品,没有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保险需求设计的农业保险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比一般农户的风险要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一方面,专业合作社依靠技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管理科学化,可以一定程度地比一般单独生产经营的农户,具有更高地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都是采取统购、统销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要求产品具有相同的质量,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成员的生产经营水平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水平约束,因而成员比普通农户的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风险意识更强。缺乏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农业保险产品,也是农业保险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融资瓶颈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资本、土地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对合作社而言,资金始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充裕的资金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是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资金缺乏,合作社很难做大做强,合作社成员的很多事业难以开展。农业本身的风险性,必然关联到金融服务的风险。面对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农业保险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更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加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的贷款难的问题。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金融机构难以获取贷款人的信息,为避免坏账的产生,抵押品就必要存在。作为借款人违约时银行可以依法占有和处分的资产,抵押品的功能、角色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1)作为一个甄别借款人道德风险的条件;(2)作为一种保证债务契约执行的机制;(3)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缓释的工具;(4)作为信贷配给的替代机制;(5)提高企业选择违约的机会成本;(6)降低贷款违约的概率;(7)迫使企业传递其真实信息;(8)帮助银行识别借款人信用高低;(9)减轻违约发生后贷款的损失(刘等,2008)[16]。

但农村金融实践中,合格的抵押品很有限。根据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相关规定,农户的土地、宅基地、林权、水权等具有使用权的财产,无法成为完全的抵押品。而具有明确产权关系的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变现能力较差,因而大都无法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然而,专业合作社社员对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鲜活农产品具有完全产权,理论上是可用的抵押品,但是由于农业保险的缺位使其风险无法分散。这样贷款风险必然集中于金融机构,农业保险的缺失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主要原因。如养殖生猪的合作社,生猪虽然是合作社社员具有完全产权的财产,但是由于没有投保农业保险,就不能作为合格的抵押品向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那么金融机构很难提供与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及扩大再生产相适应的资金规模。

可见,完善农业保险机制,不仅可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分担机制,保障合作社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使金融机构更有信心开发农村金融市场,改进信贷评级、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构建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保险模式

创新区域农业保险模式势在必行,实现金融服务与保险服务的良性互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农村社会保险委员会副主任杜道文在2012年“合作社专家沙龙”上提出在农业保险方面国家很难大都承担起来,国家要对合作社进行明确定位鼓励和支持农业保险与合作社对接,通过农业保险介入并解决合作社的生产经营风险问题。

(一)成立省市镇“三级”农业保险合作社

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地域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其他省市或国外的先进经验。各国的农业保险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来直接或间接经营。但是,我国政府没有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而是通过一些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互助农业保险公司或通过给商业保险公司补贴的形式进行经营。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以险养险”的模式在农业保险的运行中存在机制缺陷,受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会使公司更加侧重商业保险的发展,而忽视农业保险的开展。所以,为保障农业安全,在农业保险的机构设置上,应以非营利为目的。合作保险机构是非盈利性组织,其宗旨是成员间的互助共济,具有其他保险形式不可替代的优级点,尤其是与中小经济体具有天然的兼容性。合作保险机构是由面临同样风险、具有相同的保险要求的人结合组成的保险组织,投保人同时也是保险组织的所有者。具体形式又可分为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等。借鉴日本的经验,鼓励成立市、市和镇“三级”制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在乡镇一级成立基本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展业等工作可以委托社员代表办理,损失评估和理赔也要让社员充分介入:在县级建立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在省级可以设立总社,为下级合作社提供业务指导和再保险,通过总社、联社、合作社三层两级再保险,保持各种农业保险业务收入和支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平衡。将农业风险在全省内进行分散,从而构建吉林省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因此,合作形式应成为我省农业保险的主体和基础。

(二)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模式

吉林省域内的农业保险应该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模式,具体做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经成立,即通过相应的国家农业保险补贴自动认购农业保险专业合作社股本,成为农业保险合作社的社员,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模式。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风险选择的特点是用对合作社团体的风险选择来取代对个体成员的风险选择。保险人无需在投保过程中对合作社中单个成员进行核保,只需对整个合作社的可保性做出判断,即用专业合作社团体核保来代替成员个人核保。主要的原因是:

1.专业合作社风险分散,逆选择风险小。各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成员户数的最低要求,成员的数目越多,则合作社规模越大,可以自动产生风险分散作用,所以对合作社的农业保险需要重点考虑成员的户数以及户数累计的风险规模。

2.对专业合作社保险服务管理专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投保,其对保险的要求、谈判能力往往高于个人。保险组织由原来面对单个农户的服务变成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不仅有利于简化承保、理赔和续保手续,减少了保险组织的经营成本,而且提高了保险覆盖面。

3.对专业合作社的保险计划更加灵活。与普通农户保险的保单不同,专业合作社的保险单并非是事先印制的格式保单。较大规模的专业合作社风险一般较普通单个农户的风险低,保险费率、保险条款和保险内容的制定可以与保险组织进行协商。当然,专业合作社的保单也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包括一些特定的标准条款,只是就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三)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合作社实行倾斜的金融贷款政策

对于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成产环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扩大再生产,需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融资规模。在目前贷款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村金融贷款需要贷款人提供合格抵押品是必须的。为了扶植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并能够分散贷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一些贷款政策倾斜。具体做法是对于参加了农业保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相应地降低抵押品评级。将原来不合格的抵押品视为合格的抵押品的前提是出于生产环节的种植业作物和养殖业货物必须参加足够保险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金融机构根据保险金额的一定成数来确定贷款额度。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参加农业保险不仅控制了合作社的风险而且解决了融资瓶颈的问题。金融机构也通过“金融+保险”模式分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押贷款风险。

(四)将农业保险补贴直接补贴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

目前的农业保险补贴多数是直接补贴给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所以很多保险公司即便没有把经营好农业保险作为公司的使命,而是单纯地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而经营农业保险业务,这样不但使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农业保险补贴变成了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争夺的利益,而且会降低农业保险补贴的效率。美国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农场主是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而参加农业保险。通过对吉林省专业合作社的走访,了解到多数合作社成员并不知道农业保险的保费中有政府补贴,即便知道也不清楚补贴的具体金额和比例。所以,在保险意识薄弱的农村,政府应该逐步有意识地培养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将农业保险补贴直接发放给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

为了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保障程度,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分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金融风险,需要创新区域农业保险模式,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与宏观农业发展战略的四方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推进措施[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2]贾蕊,陆迁,何学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营中的风险及其防范[J].开发研究,2006(02).

[3]赵炳建,马政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族式经营的风险防范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4]胡琳,王芸,陈叶芳.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筹资风险与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

[5]曾宪久.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服务开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6]王文献,董思杰.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形成及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8(12).

[7]郭红东,陈敏,韩树春.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1(07).

[8]Wright,B.D.,&J.D.Hewitt.All Risk Crop Insurance:Lessons from Theory and Experience.Giannini Foundation,Californi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Station,Berkeley,1990.April.

[9]谢家智.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1).

[10]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

[11]张跃华,何文炯,施红.市场失灵、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本土化模式――基于浙江、上海、苏州农业保险试点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06).

[12]庹国柱,朱俊生.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上),[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05).

[13]王和,皮立波.论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策略[J].保险研究,2004(02).

[14]李秉龙.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J].中国农村经济,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