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4-01-29 18:00:10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 师生关系 重要性

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由课堂的掌控者向着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学生则逐渐摆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在自主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这就给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更为轻松和谐的关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注意重视小学教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

一、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步入学校之前会对校园充满好奇以及畏惧的心理。此时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时机,及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迅速的获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可,给学生归属感。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双方互相熟悉与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一旦建立起这一关系,必然能够使学生更加信任与依赖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经常进行互动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受,这样能够拉近师生直接的距离。

尤其是对待刚入学的新生,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与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够逐渐打消学生对学校这一陌生环境的畏惧感,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进行学习生活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同时,师生之间距离拉近了,学生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师生距离的拉近,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乐意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与鼓励,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要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小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同时,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较深,教师需要经常就学生在校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信任教师,会在在校期间乐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家长会教育孩子一旦发生事情与教师汇报。而正是由于其年龄较小,在表达、思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只有在与教师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小学生才会更乐意将自己遇到的和看到的事情与教师交流,并在一种相对轻松的心理状态下能够更加流利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能够提供给教师更为丰富与准确的信息,教师也就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需要包含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时,第一时间向教师进行汇报,教师就可以及时予以解决。特别是一些校园安全问题,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可以使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将一些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同时,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随之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三、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是一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富有激情的进行授课,学生也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同时,教师在学生的配合下又可以将准备好的课程安排最大限度的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积极的回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励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为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同时,学生由于对教师的信任、喜爱可以主动将自己融入到课堂之中,对教师所做的每一步课堂安排都尽可能去配合,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高效完成,长期坚持下去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这一点在小学教学课堂上也是有所体现的。小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并且内容丰富,教材的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可以使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为积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就能够使大部分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四、有助于创设和谐氛围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使教师真正的关爱学生,并能够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孩子,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对学生做出合理的鼓励。同时,学生也能够足够的信任教师、爱戴教师,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进步与成长。师生在这样和谐的关系中相处,会使得整个课堂的氛围向着轻松和谐的方向发展。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学校就会感受到如家庭般的温暖,会喜欢在学校进行学习与生活,面对教师时也可以更轻松的进行交流。同时,教师在得到学生的信任之后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学生面前扮演好教师的形象,真正成为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的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使师生双方越来越亲密,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中更快乐的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教学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合理化建立,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创设和谐氛围,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可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小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这一点予以充分的认识,并真正做到在小学教育教学之中不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成绩,落实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95.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wwW.133229.COm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习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是要促进学生对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养成教育。下面文中从小学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入手,就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发挥进行了论述。

一、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到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中的很多好习惯还需要慢慢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学习中必须要注重对养成教育的重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包括了很多内容,如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在读书的时候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或是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多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课外阅读的习惯,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等。这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提升的措施

(一)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

要使得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效果得到有效地提高,那么就要对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使得学生真正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得学生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坚持才能实现的。为了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地教育,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从思想上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例如,在小学语文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时,往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要求对汉字进行笔画正确地书写,可是在课堂之外,却往往为了省事在书写时走捷径;在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中,在上课时学生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进行查阅,可是在课下阅读时,却很不容易自觉地去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写字习惯、使用工具书习惯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查阅工具书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养成习惯。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平等、_放式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养成教育的形成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学习习惯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会使得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养成教育的开展,必须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正是因为学生年纪较小,所以自制力就会较差,因此,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四)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化,制定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养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促进养成教育的实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另外,在养成教育阅读习惯的培养时,要注意的是阅读不仅限于课内阅读,更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挫折教育 素质教育 尊重 保护

近年来从大学生到小学生自杀的消息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习受挫、生活受挫、爱情受挫等,人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怎么就经不起一点挫折呢?

现在的孩子,家长从小都把他当做掌上明珠,没有人让他尝试过得不到的痛苦,养成了为所欲为的性格。有的孩子生在富裕的家庭中,在家长为他铺就的平坦大道上一帆顺风,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毛病,在他的意识里就认为家长就是他的靠山,就是他的提款机,理所应当为他付出,是父母应尽的责任。长大后,他缺乏感恩的心,一旦生活中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的痛苦就开始了。所以家长不管家庭是否富裕千万不要过分一味溺爱孩子,一味地满足他的愿望,因此孩子从小开始就应该受点挫折教育。

一、挫折教育有哪些

让学生受点挫折,不光是家长的事情,也是学校教师的责任。那么教师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呢?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顺风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常十之八九,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时不时地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向学生灌输遭受挫折的思想,例如王xx从小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受到了那样的挫折,但他在爷爷的照料下坚强地活下来了,并且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成了一名建筑师。李××父亲是当官的,从小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不料十几年前父亲由于行贿受贿,进了牢房,家里一下从天堂跌倒了地狱,从此自暴自弃,但在教师的开导下,重新做人,面对困境,勇于承受,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了挖掘机技术,挣了大钱,娶妻生子,快乐无比。

教师要经常利用身边受挫折后又挺起腰的人和事进行挫折思想灌输,使学生认识到受点挫折并不可怕,并不羞耻,是很正常的事,挫折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

其次,教师要人为地为学生设置一些挫折,让学生经历一些小的挫折,但教师要掌握尺度,不要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每次都考全校年级第一,自高自大,教师的教诲当做耳边风,于是我让他参加了全县数学竞赛,结果他没有拿到名次。让自高自大的学生尝试失败的教训,使他认识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以后他的自高自大的言行就收敛了很多。

再次,学生在生活中自己要经历一些小的挫折,从挫折中学到知识。

比如,一个学生在校外遇到了一个残疾人,模仿残疾人走路的姿势,结果被残疾人教训了一顿,路边的人看到后都说残疾人教训得好,并没有制止这种教训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教师看到后也不要立即着手处理,让学生知道嘲笑残疾人是不对的,要挨揍的,以后就不会鄙视残疾人了。

小新家的灯不亮了,爸爸在外地,妈妈束手无策,小新打电话询问爸爸,爸爸说了几种可能,小新根据爸爸的指导一一检查,最后找出是保险丝烧断了,按爸爸说的方法更换了保险丝,灯亮了,小新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快乐,同时也学到了怎样换保险丝。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如果在生活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这种伤害就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加刚毅,更坚强,更充满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惊醒,让我们从迷惑中解脱。

二、挫折教育的好处

学生受挫折教育的好处有哪些呢?

1.首先,挫折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一些小的事情,家长和教师不要一味地承担,让学生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穿衣服叠被子,收拾书包,打扫卫生等。我把打扫卫生的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自己动手,不会的教师加以指导,一个学生扫地东一扫帚,西一扫帚,扫了半天,地上还是一片狼藉,我看到后教他怎样扫地,学生终于把垃圾扫到了一块,他高兴地大叫:“我学会了扫地!”下午回家主动帮助妈妈扫地,家长看到孩子长大了,加以表扬,学生干得更加卖力了,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了知识,得到了快乐。所以,挫折教育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现在的社会光怪古离,社会很复杂,受到挫折的学生能很快地适应社会。例如,大学生的求职,经常会受到各种竞争和面试的挑剔,经常会被淘汰,有的学生面对这些挫折,泰然面对,而有的学生觉得无法面对,没被录取就是丢人,就是社会抛弃了他。有的学生被女朋友抛弃了,就感到天塌下来了,没有了追求,没有了目标,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于是选择了轻生。

3.挫折教育能使学生具有充分的适应力,学生经历的挫折多了,就产生了新的抵抗力,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思想就开放多了,不因一时气愤或是一时想不通就结束自己的生命。经历过挫折的学生抗压能力强,不因一时的不顺就垮了下来。

4.挫折教育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有的学生没有受过挫折,一路顺风,自以为自己是上帝的幸运儿,所以给自己定的目标比较高,一旦达不到目标就觉得自己很失败。而经历过挫折的学生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不会好高骛远,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不会因为一时失败一蹶不振。

5.挫折教育能使学生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适当地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于偏激,做出出格的事情。有的学生被教师冤枉了,于是产生了怨恨情绪,发发牢骚,在同学面前骂老师偏心,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学生就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产生了杀掉教师的想法,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如果这位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发泄了这种不满,随着同学的劝解,随着时间的流失,转移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自认倒霉,化解了学生的愤怒情绪,所以挫折教育可以适度地控制学生的不良情绪,知道倒霉的事经常会遇到,没什么大不了的,培养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37-02

[作者简介]袁英(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本科,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学校教师,小教一级。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国学是一门内容包罗万象的学科,万物可用一理贯通。一个义理,既可以用于修身,亦可以用于治国,还可以用于处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现今,各地中小学纷纷打出“国学特色教育”的品牌,使经典国学教育进入课堂。《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德育、语文、历史新教材。”如此一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在小学教育中占50%以上的比重,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将重新进入学生的课本。对于学校来说,授课教师有一定的国学素养,校内有学习国学的氛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展国学教育才有初步的基础。然而,自古“文史不分家”,经典诵读与中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先贤们用文字或讴歌、或鞭挞、或记录、或幻想,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情感重现和代代相传警示恒言。作为教师,面对国学经典教材,首先看到的是文字,紧接着浮现在脑海中的是文字背后的含义。随后便开始精心备课、制作课件。但是,做到这几步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也不意味着已经充分完成一堂国学课的准备过程,教师不可忽略对学生的历史观形成进行引导。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促使少年儿童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是国学诵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来看,他们缺乏从古典文学中沥出历史背景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查阅资料,挑选出学生易于接受的部分进行渗透。在教授国学知识的同时,将文字的背景用一个个生动活泼、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随着文字的律动体会到数千年前古人提笔时心中激荡的情怀。

以我校(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学校)国学教材《国韵书香》第五册宋词部分李煜的《乌夜啼》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布置学生查阅词作者李煜的资料,同时教师也翻阅资料,把握住李煜人生中几个重要拐点及事例,并且搜集其不同时期的词作。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后,上课伊始,教师请学生欣赏李煜的另一首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配乐朗诵,之后提问:“李煜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能不能从词中找一个字来概括李煜此时的心境?”学生经过阅读能够准确把握住“愁”这一词眼。此时,教师顺势继续发问:“李煜作为南唐皇帝,为何会有这样的愁思呢?在你们看来,皇帝应该有怎样的情怀?”学生踊跃发言,将自己搜集的李煜生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汇报,学生在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后完善了对李煜的了解。教师适时出示课件,将李煜不平凡的一生简约而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作者简介部分便交代了五代十国末期与宋朝建立的历史背景,更交代了李煜由得意到失意直至阶下囚,最后因赋词而死的命运,这为学生的读词做了情感铺垫。解决好历史和人物背景后,教师再引领学生诵读品味《乌夜啼》,此时,学生很容易入情入境,也极为自然地感受到词中那份浓浓的悔恨与愁苦,学生的诵读声也随之低沉起来。尤其读到“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时,看到学生们微蹙眉头、轻轻摇头的样子,笔者知道这节课不仅仅教会了学生欣赏词作的韵律美,更让词作中包含的治乱兴衰的感慨深入学生心灵,也使学生在熟读成诵这首词后得到一个重要的人生启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为人生留下人为的遗憾。

国学课堂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教师引领和讲解的地方颇多。教师在讲授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要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和设问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并乐于主动地品读典籍。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处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角度和侧重点也应该是不同的,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例如笔者在为一年级学生讲解《弟子规》时,考虑到学生年幼,喜欢用丰富多彩的历史小故事来理解文字,在“入则孝”部分,笔者分别讲了“黄香温席”“闵子骞留后母”“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冬则温,夏则”“亲憎我,孝方贤”“亲所好,力为具”。而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成人后都在历史上有所成就,芳名远播。学生听得非常入神,也纷纷表示要向先贤们学习,孝顺父母。而为二年级学生讲解《悯农(二首)》时,学生一脸疑惑地发问:“既然农田丰收了,为什么农夫还会饿死呢?”笔者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了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对平民百姓的剥削压迫,学生听后都很震惊,也不禁对当时的农民伯伯产生怜悯之情。如果不给学生深入讲解历史背景,恐怕这个疑问会持续多年,是让学生简单背诵还是使其彻底理解?笔者选择后者。三年级教材的宋词部分接连收录了李清照的四首词作,分别是李清照人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真实写照,学生先是读词,然后由笔者来发问:“这四首词风格是否相同?”学生很快便发现词风由明快到阴郁。笔者从词风变化入手,讲述了李清照一生的轨迹,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文学即人学”,“我笔写我心”,李清照将一己之家的离散和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听了这样一节课,学生不仅诵读了四首词,也明白了为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四年级教材的宋词部分――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社》则讲述了一个文人被贬南下的痛楚心情,教学时要给学生简要讲解新旧党争使得秦观接二连三惨遭贬谪的背景,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秦观千年前凄苦愤懑的心情。五年级的教材中收录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备课前,笔者想到了陆游的另一首诗――《示儿》。学生对这首诗是非常了解的,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陆游盼望“王师北定”的那一天,那么在陆游临终前的十数年里,人们是怎样期盼“王师”的呢?那种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引导学生从《示儿》的场景里倒退十几年,品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生通过熟悉的诗作展开思考,将已知的知识点和历史背景作为基础去理解新的诗作,一样的心境、一样的遗憾,教师虽然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反而仍将诗眼抓得非常准确。中、高年级的国学教学就应该这样适时放手,用同类作品引导学生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国学诵读,教师不仅应该使学生有所积累、出口成诵,更应该使学生行舟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古代先哲的经典不但能够教会后人仁、义、礼、智、信,也能够使后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总之,我们的国学教育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启蒙学生的历史观,使晦涩的古文立体生动起来。让学生热爱祖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所有国学教育工作者的更高目标,也是国学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 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6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平顶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1级和2012级4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43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9%。选取平顶山学院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2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校内指导教师79人,校外指导教师175人,得到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97.69%。

(二)研究工具

采用的问卷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状况调查表》,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维度:教育理论知识指导作用的认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课程开设的合理性。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理性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认识情况

14%的学生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46.2%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和无用。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关于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作用的认识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与大部分学生缺乏职业信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访谈中发现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不足20%,将近6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也不喜欢教师职业。指导教师中55.1%的人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2.4%,卡方检验发现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高校教师的认识程度低于小学教师。说明大多数指导教师能充分认识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但高校教师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大多是学校中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理论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指导。当前小学经常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优质课大赛等活动,赛后还要介绍自己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因此,对教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感受更加深刻。

(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

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丰富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但调查发现经常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学生仅占8.6%,指导教师占37.0%。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指导教师好于学生。目前地方高校由于良好学风的缺乏,学生自身专业意识不强,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严重脱离小学教育实际而变得抽象空洞、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与指导教师访谈中,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一系列要求的出台,现代小学生心理的复杂化,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理念,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三)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指导情况

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指导有利于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但调查发现经常想到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学生占26.6%,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查找教育理论书籍解决的占27.8%,有52.5%的学生不太清楚和不清楚如何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说明大多数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实践理性意识淡漠,能力不足。原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脱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讲授太多对学生利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其二,老师对教学行为的指导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很少涉及这些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及其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而恰恰是教育教学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最重要的。对指导教师的调查发现经常想到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占52.8%,但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查找教育理论书籍解决的仅占24.4%,这说明仍有大部分指导教师对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强。由于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较大,指导费又偏低,学校对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好坏没有任何评价和考核,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指导教师不愿在指导实习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大多凭经验进行指导。

(四)实践教学反思情况

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理性形成的关键,但调查发现实践教学活动中经常反思的学生占33.5%,指导教师占83.9%;有69.8%的学生认为自己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欠缺,有52.4%的教师认为自己此方面的能力一般。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普遍具有教学反思行为,自觉反思意识较差,反思水平较低且缺乏目的性,这与王东明等(20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反思意识较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思并没提出要求,就形成了上课听、下课忘、考试拼命背,没有养成对学习行为的反思习惯,反思能力自然也差。其次,学生对教学反思的概念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误认为他们撰写实结和评课记录的行为就是教学反思。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促进其提高教学成效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学校对此问题十分重视,不断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反思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能力较强,并普遍认识到自身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五)教育理论课程开设的合理性情况

教育理论课程开设的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太合理的学生占30.3%,指导教师占50.2%。说明小学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偏大,且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脱离,再加上课内外实践教学严重不足,落实不到位,就容易造成为确保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削弱教育实践活动,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理性的形成和提高。

三、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促进其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崇高的职业信念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教育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才能激发出自身专业化学习的动力,从而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并主动在实践教学中培养自己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基础。因此,首先应对新生做好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认同感;其次可在学生群体中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优秀教师做报告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职业认同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促进其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促进教育实践体验与理论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

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教师忽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无法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工作,其教育行为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相反,脱离了教学实践,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会导致知行不协调,降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学生实习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建构和丰富实践性知识。第一,要打破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的培养模式,以嵌入式的方式开设理论课程,将理论学习融入到教育实践过程中。第二,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真实性,学生利用教育理论解读案例的过程,有利于促使其对教育具体问题的思考,并转化为内在认识,使学生在先行后知,知而再行地不断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第三,将实践反思任务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要结合教育理论的讲授内容,自由结合每周到小学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批判性探究、沟通及反思能力。

(三)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反思工作,增强实践反思意识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模式,充分说明了实践活动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因此,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撰写教学实践活动日志,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实习生和指导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帮助他们检视自己的教育经历,理清思路、调整心态,而且有助于增强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为专业的教育思考做好准备。其次,积极开展听、说和评课活动,为其提供反思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指导教师同时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点评,将有助于师生共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素养

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需要精心的指导和良好的示范,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及素养尤为重要。首先,制定指导教师标准,做好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构建高校和小学资深教师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指导团队。其次,更新实践教学观念,确立指导教师的主体地位。教育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基础,指导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反思自身的从教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关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促进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再次,对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实习指导的专项培训,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学校的联系,采取顶岗置换的方法,使高校指导教师深入小学了解小学教育实际,小学教师到高校接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念的学习,进一步做到“地与空”的衔接和融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升课程的实践价值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7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互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72-03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拟从职前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视角出发,以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该课程的结构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掌握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必须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而且抽象、空洞,缺乏情境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力培养不给力。

2.课程结构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将来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社会教师招聘考试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但目前该课程的设置有相当多的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脱节、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实际基础教育教学脱节。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隔。理论课程结构的设置没有按照实践课程结构的设置,两者之间在时空上都缺乏全面统筹的安排,条块分割现状严重,二者缺少互融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或行为的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对课程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需要一定政策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有关政策性文件、教师教育理论、整体性结构理论等,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1.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我国2012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了“教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三大理念,设计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目标领域,并细化了每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理念和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指明了方向。[1]

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向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内在专业基本素质。它强调自主性,是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反思与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外在和被动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培训。就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为教育者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即建设小学与大学积极共赢伙伴关系,诸如专业发展学校(PDS),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情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理论的解读、反思与建构,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培养过程中先接受理论学习,再进行呆板的职业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养方式。[3]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根本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优化的主要目标。

3.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萌芽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在借鉴结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三层次说(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去把握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和“两形式说(即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虽提法不同,但他们对整体性课程结构共同看法是,不但要从课程整体到局部上去把握结构,而且着重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人的发展意义上去把握课程结构。[4]以上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5]在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笔者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专业需求与发展为基点,尝试建构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目标应是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全面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小学语文执教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基于以上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群结构应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课程结构有机结合,互融共生,组成全程性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而逐步对各个子课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1.构建完整性的理论课程结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主要是按学术理性取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纯理论性,结构单一、抽象难懂,课程内容缺乏活力。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看,课程结构应体现这样思路:教学是什么(弄清语文学科性质)――为什么教学(目的是弄清语文教学目标性问题)――教学什么(弄清小学语文到底教什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教学(弄清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来呈现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思路后,再针对每个结构环节进行实质性设计。从中观上考虑,“教学什么”这章节主要包语文课程的定名及语文课程本质认识发展历程。“为什么教学”这章节,应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世界母语课程改革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和趋势、21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知识结构。“教什么”这个知识环节也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至于“怎么教学”的知识主要是由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课程结构从宏观和中观设置后,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微观设置是我们关注重心,也是难点。微观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问题解决本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基础,把抽象、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基于特定的情境、基于特定的案例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情境、案例有机整合起来,在每个理论知识环节设置有特定情景、理论知识的感知、案例研讨和质疑探究等更细的环节结构,让学生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质疑探询,主动建构知识,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理论课程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

2.构建与理论课程互融的实践课程结构。教师职业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系统化练习而习得的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方式。教师实践课程是以关照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习中的教育体验,是以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与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沟通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将理论习得的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智慧,而且能使教师应有的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体系: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理论知识课程同步的、共融的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技能训练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以下要素:朗读技能、备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技能、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课堂观察与分析技能、教学评价技能、说课与评课技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师范院校与基地小学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基地小学为职前教师提供零距离的专业发展的真实实践情境(场地),以教育体验、职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智慧为目标的课程类型。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体现全程化,贯穿在专科三年的学习中,要现体连续性、阶段性、渐进性,形成与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观摩感知性见习、专题性见习、教育实习与反思、顶岗(就业)实习四个模块,是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基本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师范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观摩感知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每两周规定时间开展见习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小学校长、语文名师的讲座与报告,观摩小学生学习活动、观摩小学主题性活动,观察小学日常管理,听小学语文教师上课、评课,参与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等内容,设置观摩感知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小学、亲近小学、熟悉小学,感受小学教育文化,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理论课程时获得前置性教育经验,开阔学生教育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动力。

专题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或带着专题性问题任务,安排学生到基地小学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与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了解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组织与开展等,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深化,为开展校内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经验与方法的支持。

多层次的、渐进式的见习是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感知阶段,是教育实习的前奏,为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与反思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实习时间是一个月。实践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与反思、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基地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训报告。

顶岗(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到农村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顶岗实习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或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求职水平和成功率,为他们顺利入职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选修课程结构体系。选修课程是主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法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语文科学的特点、就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自主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结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方向性、实用性,同时要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程的空间,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基于这一设想,可以设置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与前沿性的课程,如世界母语课程改革趋势与教学特点及规律;可以设置教材研究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分析;可以设置小学生学法研究课程,如小学语文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别差异与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可以设置教法方面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件制作;还可以设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性课程,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4.构建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法课程结构,不仅要注意显性课程结构优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虽是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潜在性的课程,但它比显性课程的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因它与显性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转化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如果重视隐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施,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并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这是实现该课程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活动课程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隐性课程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比如成立话剧社,开展排演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对课程本剧的编导与表演能力;设立记者团,通过采访、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成立文学社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编辑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自办报刊的能力;此外还可成立书法协会、简笔绘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礼仪队等。通过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多才多艺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为以后出色地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奠定基础。

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还可以开展校外活动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基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两周一次,帮助基地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礼仪礼节教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课程辅导活动,或协助基地小学领导、教师做一些辅工作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专业意识与专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其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活动课程项目的设置要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各类活动课程的设置还要体现全程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衔接。

以上四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在时间与空间上体现了递进、交叉、互融的特性,并有计划地贯穿于专科三年的整个过程,能更有效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13,(11).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9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一,倡导以师德为先,把师德作为小学教师的第一要素。儿童具有的“向师性”等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应注重以身为范,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著名学者钱穆曾说过“:德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承担着传播德育主要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发展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基本理念二,强调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儿童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小学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需要,关爱儿童,关注儿童的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教育观。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这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使未来的小学教师们能更好理解“生本”理念,并贯穿于自身专业发展始终。基本理念三,提出能力为重,重视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实践、反思,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理论联系实际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的原则之一,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课程应有目标之一。基本理念四,要求小学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终身学习是在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对自身的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这一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要求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

《标准》的基本内容从三个维度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梳理和规范。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强调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小学教师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突出了儿童的生命教育,服务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让儿童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了解关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把握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掌握广博的通识知识,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在“专业能力”部分,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尽可能跟上时展的新需要,把握教育新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培养反思与发展能力,增强沟通与合作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提供了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也对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提供了背景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既要从现有的普遍共性的角度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辩证思维等能力,更要突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特殊性问题,这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切实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从课程的角度降低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目标,紧扣生本观念

《标准》通过倡导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基本理念,设置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涵盖十三个领域,提出五十八项基本要求,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围绕这一坐标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现有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增加体现小学教师专业特色的特殊化、具体化的教学目标,突出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比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的有关知识,包括儿童身心健康知识、有关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儿童的安全防护知识等,增加学生专业认知度。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能思会研,适应现代教育需要,促进其专业水平发展。

3.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个人。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定位于本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儿童,懂得如何处理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的发展摆在目的的位置。

4.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断奋斗的动力,引导学生更好把握小学教师教育规律,为儿童发展服务。

5.强化学生师德修养,做富有童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启迪学生心灵”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二)增补相关教学内容,体现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专业化特征

《标准》倡导师德为先,实质是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地位。以德育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针对小学教师道德专业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促进学生构建起专业道德体系,并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发的对专业道德全面践行。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关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理论部分,增加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学习。除了一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外,尤其是针对《标准》的要求,增加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体现专业化特征。其次,开展有关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政策及法律知识的学习,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尊重儿童独立人格,懂得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补充儿童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蹲下来看待儿童的世界,更懂得儿童的世界之美,并学会呵护这美的世界,实现生命的润泽。同时在课程的学习中加强学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加强对国情、党情、形势政策的了解,突出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学习,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形成“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此外,还可通过开设伦理学、普通逻辑等配套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三)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小学教师专业的“全科性”、“综合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多实践、会实践,以实践求真知,以实践促专业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把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加以强化,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机统一,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课内实践要充分利用课堂,既联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又结合小学教师专业特点。譬如,在课内实践方面可开展以下活动:主要探讨当前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热点话题的辩论活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抄报比赛;学生自主选择一段课程内容试讲的活动……多样的课内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学生提供专业道德培养、能力训练的平台。课外实践活动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力争有所为,有所思,有所得,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标准》提出了小学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尽可能跟上时展新需要的要求,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等等。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不拘一格,不断创新,不仅能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还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教学技能。比如,除传统的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之外,情景模拟法,是一种能创设情境、锻炼能力、培养道德意识的较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表演小品的方式演绎教学内容,一方面使枯燥的道德规范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被学生接受、内化,另一方面则使学生创设情境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此外,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也有助于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达到《标准》所提出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要求。比如通过学生诵读马列主义等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做一些如“同舟共济”的拓展小游戏,培养沟通、合作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手段方面,则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以论坛、QQ群、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和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联系,随时关注学生发展。

(五)构建综合考评机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评价观

《标准》提出小学教师要改变评价观念,由过去对儿童的单一评价向多元的动态发展的评价转变。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顺应这一变化,改变过去只注重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考评方式,建立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考评的内容主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全方位展开,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考核和课程的期末考试考核相结合。日常行为考核从学生的课内、课外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主要侧重学生的能力、行为、素质考核;课程的期末考试考核在内容上紧扣时代脉搏,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等。

三、结语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教育目标还是课程改革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一批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育方式。作为长沙市直属的第二十中学,也致力于新课改理念的探索,学校提出并实施了崇尚“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坚持“为明天、为幸福、为国家而准备”的办学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会做人、能做事、有爱心、敢担当”的人。

改革之初,经过深入的课堂听课与专题调研,我们发现不少课堂上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被动听死板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认真分析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讲授时间太多,没有启发性,而且唯恐学生不会,讲得非常细致,剥夺了学生思维和情感参与的空间与时间;2.为了赶进度,很多教师课堂上喜欢提问学习好、愿意发言的学生,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做观众和听众,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3.学生在学习上差异较大,但教师在提问或布置任务时却不能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致使有些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逐渐失去兴趣;4.虽然在课堂上有小组讨论活动,但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过程的组织都显得比较简单随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效果不佳;5.教师课堂上鼓励性评价不足,评价方式单一化,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十中的生源并不理想,其中大部分是周边城郊接合部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的基础相差也比较大。因此,学校主要是依据“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找到最适合“每一个”的教育方式,从而让“每一个”都成为“更好的一个”。创造性地提出了“尊重、适合、幸福”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并逐步在初中、高中六个年级的各个学科进行尝试与改进,使“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理念改革的特色。

二、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1.尊重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尊重”正逐步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尊重”反映到教育上,并成为热门话题。“尊重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模式。尊重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法。尊重教育这一高度概括的表述具有多层面的内涵,在决策层面上,它意味着尊重教育规律;在操作层面上,它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在评价层面上,它指的是要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相互尊重。

(1)尊重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个规律体系,它包括宏观的基本规律与微观的具体规律。

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与促进的规律,包括基础教育发展中义务教育的年限、质量、课程、学制等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与促进。尊重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活动的进行与展开与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可能之间的协调与促进。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与对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需要是否有完整的了解有直接的关系。

尊重教育的具体规律,包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教学的规律,如孔子概括的“学思结合”“学习结合”“学行结合”以及因材施教等。《学记》浓缩的“豫、时、孙、摩”等。今天,我们的许多教育学书籍中总结的“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书育人”“知识与能力统一”以及若干的教学原则都是教学规律的不同表现。教师在德育中要尊重德育的规律,在体育中尊重体育规律,在美育中尊重美育的规律等,也都是教师要予以尊重的具体的教育规律。

(2)尊重受教育者。第一,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正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群体,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在每一阶段的生命存在。个体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来尊重他们,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自信心也会逐渐地养成,个体在成长的每一步所经历的宝贵的情感体验将会是他们的精神财富,代表着无可重复的成长轨迹。在这一问题上,卢梭曾明确地表态,他强烈地反对轻视现在,幻想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的做法。卢梭之所以如此重视现在,就是因为他认为儿童期的生命与成年期的生命应有同样的价值和尊严,而且,未来的生活是如此不可预测,没有人可以断定为了以后的生活就一定值得放弃现在的幸福与快乐。

杜威也曾批评道:“硬要天真活泼的儿童依附或屈从各种遥远的渺茫的外加目的,儿童既不理解它,又不喜欢它,就无异于把他们捆绑在对他们毫无实际意义的链条上去折磨他们。”正如每个个体都是有别于其他个体的存在一样,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也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就再也不能拿“为孩子将来好”“以后就明白了大人的苦心”为借口而漠视学生的现实存在,不尊重学生享受属于童年的乐趣的权力,以及学生情感发展所需要的关爱、支持与鼓励。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淡化了“尊重人性”的价值观,或者说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挤压下,“尊重”在一些学校才沦为了非主流的价值观。提“尊重人格”,是由于当前孩子因被溺爱或放任不管而造成性格的普遍脆弱,传统教育重教学、轻育人的思想又容易忽视学生的人格因素,特别是过于重视尖子生的教育模式加剧了后进生的人格问题。提“尊重差异”,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缺少自由时间和自我教育机制,甚至有部分学生被主流教育边缘化。

“人格”一词有不同的解释,它可以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指人的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在尊重的教育中所说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指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该享受的权利与义务的资格。一个有着被尊重的需要的,有权利发言来表达自己的,有喜好与厌烦等情感的,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平等的人。

第三,尊重学生的差异与选择。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一文中指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这一观点也是以尊重为教育前提的。

众所周知,个体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而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都不尽相同。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尊重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是一颗宽容的心。正因为学生有着个性、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所具有的潜力就不同,他们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也会有层次上的差异。差异性是世界丰富多彩的基础,人的差异性也是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基础,更是人类生活多姿多彩的条件。我们可以说,今日学生身上的差异性就是明日各级各类人才出现的前提。尊重的教育就是要承认差异,保护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其差异性上充分发展。

2.适合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文献研究表明,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国内外教育学者以及教育一线的校长、教师,都展开了对“教育适合性”的追问。

适合的教育又称个性化教育,是指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为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需要的多样化学习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指导,使不同天赋的学生以适合自身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有学者认为,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内涵可概括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四性教育”。

第一,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性教育。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潜能发挥的教育环境(教育形式、教育活动等),使学生的潜能“外化”为行为中的现实素质或综合能力。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不是消极地适应学生发展的既有水平,而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使之从“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这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本质含义。

第三,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主体性教育。对教育资源及其配置进行重组,创造出多样的、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第四,实行教育目标定位分层次的层次性教育。促进学生在各自已有的层次水平基础上获得各自的发展。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他们的天赋和秉性、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一旦教育太注意统一性,忽略差异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和成长的无限可能。打破禁锢,创造适合的教育,是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育人为本”的实践体现。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幸福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什么是幸福教育?要理解幸福教育,就要理解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内涵。对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有学者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几种理论: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论;教育过程幸福论;幸福与教育合乎道德论。在几种理论论述中,有两种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是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论,大多数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应然追求,人的生活应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目的应该真正回到人的情感感受上,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是教育过程幸福论。教育过程幸福论认为教育过程本身是幸福的,教育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是自我体验的幸福过程。自从教育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所有活动中最具有人文性的一种,而教育要引导生命走向幸福。幸福教育既是一个目的论,又是一个方法论。

因此,可以说,幸福教育是目的和方法的统一,它既让人们在教育中获得最真实的幸福,又让人在幸福中实施切实的教育。它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让人切实地获得对自我的真实感、满意感和同一感,是将幸福感与价值观融入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或者理念。

三、改革的主要举措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用以下的方式践行“尊重、适合、幸福”的教育理念。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以自学为主,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二十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当然,自学的方法和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教师的讲解,但教师的讲解要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这是我校改革的基本思路。

(1)采取“学案”的方式,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把教材读懂、读好。“学案导学”模式,指的是以“学生”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实现效益最大化。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教他们如何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准备、导学新知、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梯度训练题、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等。对于不同的知识类型和不同课型的学案应根据情况制定出属于各个学案的侧重点。如数学课、历史课、新课、复习课等课堂学案的编写应根据各个学科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编写各个学科的学案,大体来说,学案的编制要尊重学生的特点,考虑到课程类型和知识类型,才能够适合课堂的需要。

(2)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使教成为学的促进和提升的重要方式。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凡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够掌握的内容,教师都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由“被教”转变为“自己学”,这是中学教学必须明确的理念。

第一,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即讲解学生自己学不懂、学不会的知识和问题。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说,它是一种以难点为对象的教学。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第三,就教的层次而言,它是一种立足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具体来说,教师要教学生想不到的东西,要教教材里面蕴含的思考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

当今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提倡合作学习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通过合作学习凸显学习的社会性、交往性、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分组(课内、课外)。学校采取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所谓异质分组,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异质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性别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

我们认为,小组成员间的积极互赖是组织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没有积极互赖,就没有合作学习。积极互赖是小组成员间的一种促进性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简而言之,积极互赖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积极互赖的主要内容是:①目标互赖:共同的小组目标;②奖励互赖:奖励小组而不是某一个体;③角色互赖:每个人承担相互关联的具体责任。

(2)采取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通过下面两种方式进行。讨论式。即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辩论。每个人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一致的意见则形成小组的共识;不同的意见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反的意见可以进行辩论,真理愈辩愈明。讨论式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需要进行全班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协作式。即小组成员根据任务性质、特点和内容,经过讨论进行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围绕任务分工协作、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每个成员根据角色分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要求,独立自主地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在每个成员都能完成各自任务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汇总、小结,必要的时候,进行第二次分工或修改、完善,最后提交小组任务报告。协作式一般在课外进行,我们布置的小组研究性作业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

3.让学生(小组)讲课

蒙田曾说:“老师不应该一个人想,一个人讲,也应该让他的学生讲一讲。苏格拉底及后来的阿凯西斯劳斯就先让学生讲,然后他们再说。”让学生讲课就是完整的一个主题、一章、一节或一课时的内容都由学生来主讲,学生一般是按6人或8人一个小组来共同完成主讲任务。教师在学期初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难易度,宣布本学期自己主讲的主题(章节)以及由学生(小组)主讲的主题(章节),并要求学生(小组)提前准备,上课前一周要向授课教师提交教案和PPT,教师批复后才能上台讲课。学生讲课,要求学生(小组每个成员)独立阅读教材内容,弄清楚教材的每句话、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与此同时阅读教材之外的相关论著,多角度、多侧面地解读教材的知识内容。在这样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着重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第二是怎么教?

教什么?这是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个主题究竟有哪些内容是重点,是核心知识和重要理论,是必须让学生全面掌握的;有哪些内容是难点,不好理解、不好把握的,必须特别强调并提醒学生特别注意的。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究竟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知识上、方法上、思维上、情感上、态度上各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产生什么变化,取得什么进步。

怎么教?这是研究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涉及教与学的活动安排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体来说,哪些内容主要由教师主讲、阐析,哪些内容主要由学生独立阅读,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如何做到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教学难点的化解,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上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自主备课的共性要求,学生(小组)根据这些要求撰写教案,一般要经过小组多次讨论、修订,并且明确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最后完稿提交给授课老师。

学生(小组)授课结束后,照样要留时间给教师进行点评,然后其他组的成员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学生讲课的活动,让教师更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最好的学”。听教师讲课是学习,阅读教材是学习,自己上课则是一种更深入的学习。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个个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提高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4.开展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教育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幸福教育的旨归则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因为幸福教育是德行培养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健康成长的中学生必定是道德人格完善、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教育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活动,它同时隐含着使人幸福这一功能。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其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努力创造幸福资源,正确面对幸福资源,充分享用幸福资源,鼓舞人运用智慧、调动潜能去享受成功的欢愉,去感受人际关系的亲密、诚实和真心。教育的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幸福的,它并不排斥个体从教育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享受,那种为了学生未来的幸福而剥夺学生当下的幸福,给学生造成不幸的做法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的愉悦,让学生真正在自我实现、自我调适、与人合作中享受幸福,在此基础之上,促进个体认识到自身不同层次需求的客观存在和幸福的不同层次,并且能够找到方法与途径来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力争提升自身的幸福层次,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的实现与超越。

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活动异彩纷呈。在课程设置、学习文化以及校园活动等方面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学校先后成立了20多个社团,有校园电视台、飞虹文学社、吉他社、书画社、英语社、篮球社、剪艺社、陶艺社、曲艺社、摄影社、棋社、街舞社、拉丁舞社、电声乐队等社团,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社团节等,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力促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教育,将教育融入活动中来,致力于建设学生喜欢的学校,力促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