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1:44:46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创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69

1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十三五”时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互联”为核心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以人、机器和资源间智能互联为特征,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中国高等教育除了要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亟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等理论方面的教育与辅导。这对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源于美国,其第一要旨就是要求求职者能够充分了解自我、认知社会。如,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求职者来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知到自我的各种主观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与求职岗位的匹配度时,才能有效地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大学阶段的学识和各种技术技能,简言之,即将个体的主观条件和职业需求相匹配。这一职业选择方法至今仍被全世界的求职者广泛接受和采用。再如,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在求职时首先要考虑所求职位是否与自我认同的既直观、求职动机及自我需求相适应,继霍兰德提出的“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此外,美国的职业生涯理论还包括舒伯、格林豪斯和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关于职业生涯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是谁”以及“我看起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具体涵盖了作为一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心结构和价值理念等。这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将自我认知的理解内容充分融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效实现自我价值。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将人生的职业生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中期和后期,而在这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又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职业生涯管理学家施恩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则是,他要求每个求职者都要立足于自我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本任务,把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分为成长、基础培训、早期、中期职业资格等九个阶段,而每个具体的阶段都有相应的工作重点和实现目标。

从以上简单描述的美国五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来看,大多是从一个个体的人生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视角切入,结合西方思想文化传统而形成的,这与两千年政治体系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也c中国本土文化结构和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不相契合。因此,在21世纪人类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大视野下,迫切需要建构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

2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要素

(1)建构中国特色职业生涯理论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人生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中华文化、中国民族习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构建的影响力与渗透力。

人才的培育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作为涵摄整个人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必然贯穿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整个人生跨度,而不同阶段的人生均需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因而具有整个人生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这种长期性必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视野下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中华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与中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贯彻的着重于专业教育及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较为淡化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以及职业技能方面的培植。因此,在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性时,要高度重视、精准把握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与中长期规划的辩证统一关系。2012年以来,总理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意热情高涨,各地高校和新区、工业园区内的创业创意空间纷纷涌现,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包括政策支持在内的各种有效手段激励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因此,在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七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依据这一文件指示精神,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范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认知与个性特征以及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观念,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设计上来。而不是把西方的职业生涯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本土来简单嫁接、套用。

(2)建构中国特色职业生涯理论必须注重学校的教育性与社会的职业性相结合,引导大袋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当代在校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人生课题,除了目前开设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也将是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课作为一种指导当代大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充分就业,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看似自由,实则脱离不了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远大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又能有的落差,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要将自我的远大抱负与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相对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择业、就业、创业。在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时,既要注重到社会职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和职业技术技能训练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整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相结合,积极把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专业的多元变化。统筹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体因素与社会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模仿了当时的苏联模式,造成中国的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味偏向于专业知识的教育与传授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熏习,造成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专业过硬、人文素养不足的畸形发展倾向。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美国等西方国家倡导的通识教育侧重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A man of Integrity)。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需要着重强化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法律意识、人类通识常识、深厚的历史感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多种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培育,而不仅仅只是着重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传授,中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W在这方面尤为要引起高度重视。

应当指出的是,中、西方大学生无论在认知结构、心理结构、个性特征,还是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不能简单的将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嫁接到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中。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结合每一个大学生的独特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学习兴趣、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等综合要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教学与辅导,结合中华文化特征与中国民族传承的心理特征与社会习俗,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有效指导当代中国大学毕业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及其就业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陶德胜.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彭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美]L.A.珀文.人格科学[M].周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2

当前的美术教育已成为普及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界定也日趋标准化。量化的教学标准与美术的人文特点之间的矛盾,如“前沿、前瞻”等科研标准成为美术研究的“主导思想”,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这是当前毕业论文选题和完成情况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具体到学生论文选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更认真切实地寻找原因和改进办法。选题过大、没有观点这些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缺乏写作经验、理论与语文基础差是根本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基本的写作与书面语言表达问题是当前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相当现实的问题,而没有创新,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等问题则更多的是前文所述的当前某些不恰当的美术论文指导思想,盲目地以理工学科的要求与模式为标准,不理解或忽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意义与学科特点,更不顾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导致的伪问题。当前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应该怎样应对?

笔者认为始终要把学生作为论文与创作教学的主体,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安排具体的教学指导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例如在学生选题之前,应先安排、组织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参与毕业指导的教师应为学生所熟悉。这一环节很有必要,这样安排首先体现了对学生意愿的尊重,学生在情感和主观意愿上对指导教师的认同与接受将会有利于此后的教学指导工作。所指导的学生确定后,教师应约谈所有要辅导的学生,逐一听取他们的创作和论文选题意向,然后结合学生平时作业的水平及其提供的创作、论文素材为其拟定出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与创作方向。这样安排正是考虑到学生普遍缺乏论文写作经验和缺乏客观全面的专业认识,而教师相对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和较为全面客观的判断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自拟题目出现选题过大、宽泛等问题。另外,美术学专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论文与创作的关系:该专业四年的课程里绘画实践类课程占绝大部分,理论课程则以美术史为主,相对比例较少,因此,毕业总结阶段必定是以绘画创作为主。论文选题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巩固、提高学过的美术史及其他美术理论知识,或围绕创作的主题、形式风格和技法特点做出理论与历史的阐释、溯源和分析总结。至于对本科论文的要求则更应该适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水平,观点与主题的“创新与前瞻”只能作为一种期望而不能作为指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则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术学科的实际问题,美术所属的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是对文明、文化、传统的传承、研究与发展,不可能像理、工、农、医等自然社会学科那样去研究解决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问题。

对于本科阶段的美术学理论研究与论文写作,学生能够在具备较熟练的美术技能和基本的创作能力的同时,较为深入认真地研读美术史和与绘画实践相关的技法理论,了解与美术相关的学科与社会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基础、基本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论文写作知识,并能够借助工具查阅翻译英文文献,这就是很理想的状态了。而学生的普遍状况是:从平时的理论课作业与其他文字类作业甚至以往相当数量的毕业论文看,大量的语法错误,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成为了最大的问题;美术史知识和理论常识比较欠缺,这些在以往的论文写作到答辩均有体现;对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格式生疏,很多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混乱,读起来不知所云。这种状况可能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态度有关,但近年来本科生的基本素质整体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再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创新与前瞻”不仅是空话,而且简直就是荒诞了。因此,在努力搞好平时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校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论文与创作的基本标准,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论文与创作的侧重,这样才能使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与创作课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论文与创作的选题通过开题报告会集体商讨确定后,就进入论文提纲的确定、初稿写作、创作草图与构图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有创作采风或专业考察的课程安排。由于教学大纲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安排有艺术考察课,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不理解这次采风与考察的区别与意义,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要么简单重复上一次的内容,要么就被改为集中创作辅导。但是,就大多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一教学安排很有必要,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教学与学生的欠缺与需要。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很多大城市都普遍缺乏高水平公共美术收藏展示场馆与文化艺术活动,这对学生学习美术是非常不利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四年来没有见过有一定水平的专业展览,更不要提优秀的古今中外原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和论文更像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三年级的艺术考察一般是了解地域、民族和传统遗存的文化艺术,而本次考察则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目的就是通过观摩高水平美术展馆与作品、访问知名美术院校与艺术家工作室以开阔眼界、丰富直接体验,为完成毕业创作与毕业论经验准备。考察之后就是时间最长的课程主体阶段:论文的撰写修改和创作的绘制完成。这一阶段能否顺利,除了与学生的积极自觉性有关系外,就是教师恰当的指导心态与方式了。教师的不恰当方式主要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学生。

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更具危害性。因为放任不管虽说多是教师偷懒不负责任,但对于有基础、能自觉的学生来说也未必会有多大影响,反而是管得太紧太细可能会限制学生能力与意愿的发挥,但这两种方式都可能会造成学生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恰当的方式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意愿,在提建议和评论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状态,多一些点拨和引导,少一点命令与指挥。心态决定方式,客观包容的心态对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的创作很重要。如有人认为“缺乏精神力度已成为近年来毕业创作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的人物情绪总是异常的冷漠茫然,甚至趋向某种变态或病态的心理显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朝气,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毕业作品”。这样的评论体现的正是某些教师不能客观包容的心态。作品情绪的冷漠茫然,变态病态与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并没有必然联系,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社会中的现实和时尚风潮肯定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能真实深刻地表现与反映冷漠茫然和变态、病态其实正是自尊、自信的体现,否则即使是满眼的和谐美满也只不过是假大空的自欺欺人。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阳光灿烂,在艺术表现的方式与取向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毕业创作与论文的最后阶段是毕业创作汇报展览和论文的毕业答辩。有人质疑这一环节走过场、流于形式,这只能归因于学校的组织审查方法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责任心。教师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水平如果不高,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准确精练地提出问题,客观地总结评判,教师间不能互相补充、良性辨析,毕业答辩必定会失去意义,学校对学生的答辩结果和教师的评判水平有相应的考评奖惩措施,可以从制度上为有效地完成这项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郭侈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文化;创业文化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168-02

一、大学生创业文化内涵

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指一种能够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增强创业动力,鼓励创业行为,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以及环境氛围等关于大学生创业行动的文化的综合体。它包括创业物质文化、创业行为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创业精神文化四个层次。

1.创业物质文化,是为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由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文化,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等有形设施。它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最表面层次,是创业文化向外传播的有形载体。

2.创业行为文化,是为推动创业而在广大大学生中开展的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教学与素质拓展活动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等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创业价值观的折射,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的动态体现。

3.创业制度文化,是为调节和规范高校师生员工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它既包括学校为鼓励、引导、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和开展创业实践而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也包括各级各类社会制度中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有关内容条款。

4.创业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最深层次和核心内容,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哲学以及创业价值观念等内容。如一所高校传统文化中的创业创新特质、校园文化中的创业创新内容、创业教育的学术思想及主张、蕴含创业内涵的校训和创业文化景观等。

二、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研究进展

(一)国外关于创业理论、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当前,国外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和创业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各国高校也正不断地加强创业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然而,专门关于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系统性研究仍比较少。从国外文献来看,研究创业现象和创业理论的学者比较多,而且研究领域也各不相同,如墨累·罗(Murray Low)和杨·麦克·米伦(Ian Mac Milan)合著的《创业:过去的研究和未来的挑战》,详细阐述创业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目标、理论观点、研究聚焦、分析层面、时间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六个相互关联主题;他们从不同学科特有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概念和相关术语对创业现象和创业理论进行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角度不同,可将创业理论划分为:风险学派、领导学派、创新学派、认知学派、社会学派、管理学派、战略学派与机会学派等学派。

各国高校对创业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最早源于美国。目前,美国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的创业教育已形成涵盖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本科直到研究生教育的完备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 100所美国大学至少开设一门创业学课程。英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立创业中心或创新中心,为本校创新、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和指导,并至少有45%的大学开设有一门或多门创业教育课程。日本在高等学校积极倡导创业教育,并从小学开始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可见,国外学者对创业理论、创业教育、创业文化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文化方面的研究仍较少。而且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一种理论研究,更多的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也更侧重于创业理论方面的探析,或是创业教育方面的创新研究,或是创业精神文化的分析,或是完善创业制度领域的探索。这就决定其理论和研究结论在我国创业文化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用性不够强,还需要将国外创业普遍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研究。

(二)国内关于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1-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规模扩张和外延发展转向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特性和企业对该人才的实际需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专业课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法中、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严峻的形势下,面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校确立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保证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和开拓性的特点,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起“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项结合、四方面提高”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为中心;采用模拟训练与实际运作两种方式;把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毕业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1]。

从2006年开始,我校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本专业的现代广告学、市场学、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7门专业课为例,实践学时占其相应总学时28.3%。强化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学用结合,掌握市场营销人才必备的市场营销广告设计、市场调查报告撰写、市场营销策划书设计等基本技能。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就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宗旨,以课堂教育为落脚点,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使专业课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2]。

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培养和训练,改革考试方式。在《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中加强实训。对学生营销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市场调查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广告创意技能、营销策划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进行技能实训。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市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中进行。期末考试学生按教师要求拟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市场营销策划书等作为课程的考试内容。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密切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吸引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方法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强调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发现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PBL教学法、热点问题探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课堂上重现或者虚构一个个案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所提供的案例展开的分析与辩论来寻求解决方案。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案例中,熟悉案例的背景资料,充当相应的角色,正确制定解决方案。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案例都是由真实记录组成,学生深入案例就如同进入了现实情景。这样案例教学就为学生提供了把所学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矛盾。我们选用于教学的案例,大多都具有高度的仿真性,都是针对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真实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每参加一次“案例”讨论,就相当于亲自参加了一次现代企业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高层决策。为了在案例讨论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将学生分成团队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然后由团队小组推荐两名或几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团队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各团队小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召开董事会”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今日说法”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商家名谈”的方式进行汇报,形式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其融会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特别是在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PBL教学法

PBL教学方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译为基于问题学习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在讲到市场细分这个理论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市场细分对于经营性企业的意义,在现实中举出一个具体的行业来进行市场细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讲解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3.热点问题探讨法

使用热点问题探讨法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部分的理论内容,找出一个跟它相关的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探讨并展开争论。如用某知名家具造假事件讲解公关危机如何化解、企业参与职场类节目对企业的宣传有何利弊等。在争论中学会形成多种不同的看法,各执一端,各抒己见,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引导。通过教师进行点评,澄清模糊认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明白,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我们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企业营销活动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实战型为主,力求“新”、“实”结合。“新”是指选题反映专业领域发展水平的前沿动态和专业面临的焦点问题,如我国企业的事件营销研究、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植入广告研究等都是比较新的题目;“实”是指选题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中规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如佰草集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哈尔滨乳品市场销售渠道研究等题目的选择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题目过大过深,受知识结构和毕业论文时间的限制难以按期完成;题目太小,又不能达到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要求,只有选择适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思维。

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通过论文调研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大纲,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并对其进行整理的环节,培养学生对资料挖掘、数据处理、提炼的能力;通过撰写论文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以及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文字和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确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随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方向上去指导,从总体上去把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合理的设计或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技能,同时渗透式地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和全面提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有助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晟,王金洲.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5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当前高校的长线、传统专业,相对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文学科势微、片面突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地方重视经济发展主义的今天,其命运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2011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这固然与该专业设置较有大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主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2011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能力为重”,要求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时代关键词,俗话说,花无百日红,曾经在1980年代引起“轰动”的文学,今天也遭遇了寒冬。但是,压力既是考验生存的试金石,也是转轨并绝地奋起、浴火重生的动力,因此,挑战和机会并存,新建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办学及其专业、方向设置必须牢牢抢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期,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时不我待和急、争、抢的精神,实现快速地与市场人才需求、与地方行业链、产业链的对接,及早与地方性的行业、产业老大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引进地方文化(文产)行业的大佬,对该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向、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教材体系、实践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以企业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倒逼该传统专业的改造。

一般而言,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三欢迎”(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社会欢迎),顶层设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强校”,并通俗地将其理念概括为“做武夷文章 办绿色大学”。缘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海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对新建本科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人才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而是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散播在相关行业、产业的生产部门,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直接服务。

一、毕业论文的“原创”困境与耕作盲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此外,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也进一步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这些要求的提出,既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也指出了此类学校文科毕业论文(设计)转型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我校历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讨论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多,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出台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少。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该专业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也就是说,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既不能如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最终多数通向“硕士生”、“博士生”,就业以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高层主管为主导,也不是像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行业、产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就业直接面向工厂一线车间、流水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既要适应相关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又要能迅速缩短“就业到岗”的时间,为用工单位节约员工培训资本,上岗即为熟练员工;办学方向能与今后的就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提升就业质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以行业产业要求、就业要求、职业能力素质“倒逼”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等。

按此顶层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和微观个体培养三个层面的要求,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对以往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校应以“应用型”为突破口,避开自身的弱项和“盲点”:少一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一些地域研究、特色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就要符合“应用型”、“适用型”、“技能型”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类型的要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与老本科大学中文系看齐。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的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该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拓展毕业论文选题开辟空间,打破该专业人

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从教2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就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看,学生大多阅读量少,除了极少数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学术前沿知之甚少,许多同学不是选择一度“热门”的张爱玲、严歌苓、余华、虹影、莫言、卫慧等当代作家来说事,就是选择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几大家做文章,既无法推陈出新,偶有创见,也无法另辟蹊径,洞幽烛微,陷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境地,或者干脆就是是剪刀加浆糊的干活。

从“顶层设计”层面而言,原有学生的论文选题基本脱离“应用型”的基本要求,出现“原创”的困境和创作的盲点。首先,就“原创”方面看,新建本科的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从师资看,我校长期办的是师范专科,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未来就业以当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导向,在学术研究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而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囿于课程教学,加之外出学术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学校又无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多年下来,其知识结构陈旧、学术功底薄弱,本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不甚了了,当然不可能以己之昏昏,使他人之昭昭。

此外,要注意有意识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产生新的结合点。这既是与四年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与选修课程体系、应用实践课程体系(环节)的呼应,也是检验培养方向设置效果的显示器。比如,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武夷文学中的文化创意原点和文化产业关联性研究”、“武夷文学与文化中的电视改编和绘本化”、“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化手法”、“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写作’”,等等。事实证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培养的专科人才,有较多在南平市的新闻行业集聚和“扎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平市广播电视台系统,有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近30人,他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和市场召唤,逐渐向相邻专业或者学科靠近,并将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术理论,更要学生学会“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为学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应用”要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大文学”与“大文化”、“区域性”乃至闽北“民俗学”、“地方志”等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在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学科(术)前沿的跟踪、田野调查、访谈采访、论文撰写等环节具体体现出来。

所谓的“区域性”,要求学生将论文选题切实与地方文史、武夷文化、朱子理学、茶文化、旅游文化、当代闽北作家作品、闽北神话传说及其传播、闽北历史人物研究、闽北书院文化、地方风物人情、黄峭文化、闽北地方戏曲、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学、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农民工文学阅读、当代闽北民众的“文学生活”、网络文学与文化、手机短信文学、博客原创文学、武夷学院院系学生自办文学文化刊物研究、武夷学院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创作、闽北现当代作家行至考据、武夷旅行文学等,具有“闽北地方”特点的选题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闽北政和四平戏、邵武、光泽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三角戏”、“傩舞”、中原入闽且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各国颇具影响的黄峭文化、源远流长的武夷文学、张三丰的道教文化(文学)传播、朱子理学中的文学、武夷茶文学与文化、古诗词中的“武夷”形象研究、文学中的闽北神话传说人物研究、武夷山儒释道文学研究等等,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和迫切需要切近的课题,是与武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直接价值血缘的题目,也是慷慨的“大武夷”给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更是实现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此外,南平市为了积极对接福建省十二五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攀高 攀精”的思路,在南平各县市布点,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聚集、差异化发展。武夷学院在武夷山办学,理应首选为武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武夷山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养生、商业贸易、物流产业等,特别是“武夷新区”发展的一日千里,更给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学科要注意在上述的各种产业链条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动漫产业链中的“文学故事”编辑、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文案、乡土文学人物塑造、民间传说改编以及旅游休闲产业链条中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挖掘和升华。

此外,当前南平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教研教改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良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所谓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摒弃剽窃、抄袭的恶习,杜绝“假大空”的论文选题,抛开正确的废话,告别陈陈相因的凌空虚蹈,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开展或者从事应用型科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地方工作的大局,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艺术、武夷

文化与文学、地方文史发掘整理等畛域,这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二步。毕业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选好题、选真题、选对题为标准,可以采取团队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系列题目,也可以单打独斗,集中攻破,努力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学会逐步掌握开展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采访访谈的课前准备、田野调查的进行、材料的收集、辨别本文由收集整理和使用、文献的阅读甄别、综述报告的撰写、观点的提炼、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等,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科研训练,达到既能部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会学习(论文的全程如何展开与推进)、学会应用(学以致用,用四年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在前人的应用型科研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为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更大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通过采访访谈的全过程的学习运用,学会了在未来可能的新闻、文秘工作岗位上,较为熟练地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大学四年开设选修课,较为系统地学习“期刊编辑学”、“办刊办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将应用性的就业所需能力或素质培养的端口前移。

最近,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文学评论杂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发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组7篇文学研究论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的文学教育家、文学史学家温儒敏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为题,作了开篇的导言,其他文学研究界知名学者黄万华、贺仲明等分别以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金庸武侠小说读者群调查、当下文化语境中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调查、网络文学生态调查、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调查、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为题,对“学院派”近年来少有接触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是与地方、民众具有血肉亲缘的选题,与时下某些学者关在学院围墙内,津津乐道的“现代性”、“纯文学”、“德里达”完全不搭界,也从而开启了现今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视界”——是具有革命性的、振聋发聩的召唤,来自生活和人民的感召。在学理和学术掘进的畛域,敞开了过去自命不凡的纯文学研究者所未曾识见的全新的“文学生活”。这既是新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文学研究论题,它的开启,无疑给了我们这种“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新的思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寻求。

学者张未民指出:“现实文学生活中有大量的文学现象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进入文学史了。网络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它们在文学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绝不在“精英”文学之下。《读者》发行有千万份,《故事会》发行有三百多万份。其实,这样的文学期刊还有,比如武汉的《今古传奇》,仅‘武侠版’每月销量就在40万份左右。我们凭什么把它们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有谁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另外还有大量的‘泛文学’,比如《家庭》、《知音》以及大量的‘晚报’、‘早报’,它们的虚构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论是在写作的层面,还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它们都具有文学性,所以有人说当代最好的小说在《南方周末》,这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意义上讲的,但《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故事都富于文学色彩,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这却是事实。因而,以‘新文学’为本位,用‘新文学’的标准来评价‘另类’文学,这是不公平的。”[1]

在这里,张未民实际上触及到了如何拓展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这对我们开阔思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畛域和方法。

三、毕业论文的师生参与与全程指导

由于我院学生对应用型科研的“陌生”和对区域文学文化的生疏,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外力的支持、外出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较之“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较为封闭的、自说自话的方法,具有较大的进步。

第一,以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试讲等实践活动、文艺创作与科研创新有效整合,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破解当前

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难题。

第二,以毕业论文(设计)全程化为契机,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在毕业前完成的惯例,促进学生写作心态的转变,提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改变过去简单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式的师生合作、校企、校地合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高度融合”的新型多角度、多面向的合作。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5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实践证明,在经济转型时期,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构建有利于创业的长效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仅十多年,不仅在发展阶段上远远滞后于国外,在教育理念、社会支持程度、教育效果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厘清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诸多不足,并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普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之一,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高校管理人员对创业教育的忽视,导致许多大学创业教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不仅如此,不少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创业教育本身的内涵也缺乏必要的了解。有些高校管理人员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技巧、心理和创业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满足于搞一些创业讲座、举办一些创业设计比赛等,却忽视了创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即对创业者个性与能力的培养。而不少大学生的理想是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创业乃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不仅如此,在对创业的认识方面,一些大学生将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会自己如何办企业、怎样当老板”,仅将创业教育当做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2.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缺乏系统的规划,其针对性和操作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有些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相脱节,不能发挥学科优势。创业教育课程除“创业基础”外,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而在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上,高校较为普遍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国外的创业学教材直接翻译使用,造成教材讲述的内容与中国市场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将国内外零散的创业案例稍加梳理印刷成册,造成教学内容太过“就事论事”,缺乏对创业活动普遍规律的提炼,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

3.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教师培训不足。虽然国家比较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多次举办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研讨班,但师资短缺的问题仍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师资严重短缺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课时相对于必修课而言要少得多。在当前高校教师考评机制的引导下,教师没有动力从事创业教育教学与指导。此外,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对实践性的要求也很高,对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考虑到这些因素,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也就不难理解了。

4.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教育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灵活互动。教学形式也讲究灵活多样,多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现实模拟教学等,力求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创业环境中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给学生提供模拟现实的环境与空间。学生在这种课堂上缺少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虽然大多数学生也能学到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却没有掌握实战性操作技巧。此外,一些高校没有设立稳定的创新模拟实践平台,仅仅是引进一些课程、零散地开展一些创业模拟活动,无法让学生体验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学生无法从课堂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

5.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业的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不是一项“封闭工程”。除高校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外,还需要获得政府、社会的支持,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政府支持为保障、以社会文化为支撑的互动式发展格局。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从高校的体制机制、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来看,都非常不利。从高校体制机制来看,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激励导向都没有向创业教育倾斜,没有激励教师改善创业教育质量的动力,学生缺少参与创业教育的动力。从社会文化环境来看,我国社会传统文化中具有一种尊重权威的特征,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与独立精神,使其在循规蹈矩中渐渐消磨掉了创业的激情与斗志。从政府支持来看,政府虽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并且培养了一批创业教育教师,但在支持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挂钩和为创业者构建创业融资平台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1.树立高校创业教育新理念

无论是高校管理者、创业教育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理念,树立新的创业理念,这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前提。对管理者而言,要转变传统的创业理念,不断加强对创业教育规律与特征的认识。一要重视创业教育,不断创新教学计划安排与行政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教师评价机制,真正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专业教育之中;二要重视掌握创业教育的规律与特征,使高校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对教师而言,要主动学习、不断更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一要改革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以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二要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既融入丰富的案例,又贯穿最新的创业理念与规律。对于大学生而言,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积极培养自我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要改变毕业求“稳”的传统思维,打破一种职业定终生的陈旧观念,树立更高价值的就业创业新观念。

2.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新体制

构建分类别的创业教育新体制,针对不同的学员群体开展差别化创业教育。1)分年级开展创业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以使创业教育更具针对性。针对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创业教育,要让学生及早树立起创业的意识,转变就业观念。针对大三的学生,主要传授创业知识,让学生了解何为创业、成功创业者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针对于大四的学生,主要培养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技能,为真正步入创业程序奠定基础。2)分专业开展创业教育。一般而言,文科、理科、商科、医科的学生在知识背景、思维习惯等方面是有差别的,创业教育应考虑专业的这种差异性,在做好共性的知识教育的同时,增加以专业创业为导向的专题课程。由于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面对的创业环境各不相同,开设专业创业课程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创业时及时准确地把握商机,增大其创业成功的机会。

3.设计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理论、实践两部分。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开创型个性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是设计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出发点。根据这个基本原则,可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四大类:创业意识类课程、创业知识类课程、创业心理类课程和创业技能类课程。在具体设置大学课程时,可适当结合具体的专业特征,通过公共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方式将创业类课程渗透到学生的专业教育之中。在设计正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开发一系列非正式的创业课程。例如,邀请成功创业家进行讲座、组建创业者社团或俱乐部、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实习基地、开展创业交流研讨活动和进行模拟创业活动等。高校在开发非正式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注重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既让学员真正获得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又要通过相互交流,让社会能够接受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从而形成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格局。

4.拓展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

创业教育形式灵活,内容主要来源于实践,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大纲和参考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创新教育方法,随时积累、充实、更新创业教育的案例。要想成功地培育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创业精神,否则就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激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创业的一个示范。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教师是否具备创业素质是判断一个教师能否胜任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在遴选出专职创业教育教师的同时,高校还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邀请社会上的创业教育专家、成功创业者、法律专家、经济管理领域的专家等做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构建一支动态化、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学校管理方面,应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协调创业教育师资的管理、考评和奖惩等工作。

5.培育高校创业教育新环境

要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高校要不断加强创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一方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舆论宣传、案例展示、社团活动等,营造出有利的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制度建设,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其次,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教育的力度,营造支持创业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大力宣传成功创业案例,向大众普及创业知识和创业政策,引导社会文化朝着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仅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还要创新体制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诸如融资平台、信息咨询等服务以及相关的知识讲座,具体扶持与指导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杜薇.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策[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范开菊.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及对策研究[J]. 学术论坛,2010(4).

[3]李时椿. 我国高校亟待开展正规创业教育[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0).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传统的高校培育人才的模式,重视理论文化的教育,忽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相当于事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现状教育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创业精神以及能力的培养。

1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问题

1.1大学生创业精神概述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思想的开放和观念的独特性等。大学生创业,包含对机遇的认知,以及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具有时代性。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就会跟着改变。具体的创业源于创新精神以及人们需求的推动。创新精神具有综合性,大学生创业,不止需要创新思维这一个因素,还需要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等其他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

1.2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意义

从社会方面分析,大学生创业有利于推动就业的发展,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口基数过大,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导致岗位需求大于岗位供给,或是就业人员能力以及素质不能够匹配岗位需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缓解这一现状。大学生创业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不仅考察创业精神,还需要考虑到其它因素,例如创业资金的来源或是合作伙伴的配合等多种因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相当于对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进行锻炼。同时大学生创业更具有社会意识。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贡献。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1.3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原因如下。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失去自主创业思想。传统的就业观念导致政府机关这类工作比较受大学生欢迎,因此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动力就会减少。大学内大多数采用学分制度和成绩制度来管理学生。用成绩来评判大学生的发展。但成绩并不能说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业需要精力以及时间,学生把精力放在成绩的提高,忽略对素质的要求,使得大学生创业机会降低。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对于创业教育重视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得学生创业难。高校对于创业的重视,大学生缺少创业基地,客观条件上限制了大学生创业。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的注重理论教育,但创业活动实践性较强。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单纯的理论教育无法使创业良好的进行。

2针对大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提出改进措施

2.1从创业教育的意识方面改进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够改进大学生创业少的现状。传统社会文化观念让学生容易陷入安逸的思想状态中,不能够理解严峻的就业形式。高校在就业意识培养方面,要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就业。把学生适应社会的被动型转变为主动性。把创业意识的培养扩展为创新的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如果没有良好的项目,那么在起步方面,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创新的创业意识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于机遇的把握,发现新的创业项目,提高创业的成功性。

2.2从师资以及培养方式方面改进

从师资方面进行改进。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教师选用要有严格的标准。避免选用的教师,只重视理论的培养,忽视实践的锻炼。适当的时候可以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业的实践工作进行指导。采用案例教学的培养方式同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一些企业的案例,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讨论,针对企业的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创业的实践奠定基础。从培养方式进行改进。高校可以建立创业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建立创业基地能够把创业学生集中管理,而创业学生也能够相互交流创新思想。同时创业基地还可以设置创业实习基地,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业过程中,为学生的正式创业奠定基础。高校利用社团等学生组织,进行创业示范,鼓励其它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高校可以进行与企业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参观企业的运营,吸取企业的运营方式,进行自主创业。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对于好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创业项目能够良好的运行。

2.3从政府方面改进

政府加大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方面,大学生创业一般会因为缺少运行资金而望而却步。对于能够实际运行的创业项目,政府给予资金的扶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例如税费以及办理手续等方面。尽量简化一些手续的办理,可以在创业之初,减免学生创业的税费缴纳。同时鼓励社会企业进行创业基金的捐赠和人才的输出。企业家进入高校,指导学生进行创业。

3结语

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不只是高校自身的责任,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联系。自主创业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创新意识以及适应社会的人才,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高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作者:吉尼斯 单位:山东大学( 威海校区) 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晨,魏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4):30~32.

[2]郭昱铄,张秀娥.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6,(11):125,124.

[3]毛文学.高职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5):77~79.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8

关键词 创业管理 创业教育 实践 创业教学法

0引言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不断丰富。通过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必将能够提高精神文化水平,实现人生价值及理想目标,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引下,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高等院校如何推行创业教育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1基于实践的创业教学法

21世纪是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业教育通过学习创业理解、创业准备、创业实施、创业管理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商机识别、分析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战略性思维能力等技能(贺尊,2015)。石建勋(2012)提出创业管理包括创业的时代背景、创业路径、前期准备、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计划的拟定与撰写,创业资金筹措、创业企业的管理要点、互联网创业等。关于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及创业管理的书籍很多,大多数学者侧重讨论创业的过程、阶段、步骤及创业管理知识,理论要素丰富。但是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并将课堂上的创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创业活动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内教学方法中需逐步进行改善,不断加强对创业意识及创业素养的培育,不断提高创业水平,开拓创业事业。

《如何教创业:基于实践的百森教学法》这本著作开发了基于实践论和方法论的创业教育方法,让学生和教师在操练、娱乐、探索中体会创业的诸多情境和哲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创业理论与实践进行完美地融合。此著作包括基于实践的创业教学法,创业教育的实践理论及创业教育的实践练习。每部分理知识都有相应的实践练习,以创造为例,在理论部分介绍了创造力研究简史,示例-讲授创造实践,教师的角色;在实践部分研究了清空大脑构思创意,创意空间,未来趋势与创业机会等体验式练习。每一个主题明确了描述,使用建议,学习目标,材料清单,学生的事先准备工作,理论基础,实践计划,课后作业,关键要点,教学提示,资料来源等要素,通过行动导向、行动中学习以及对模糊性的适应来传递一种创意思维和行动精神。

基于实践的创业教学方法设计完整,构思巧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行动,锻炼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在娱乐、探索中学习,创造,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是创业管理课程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教学范式。创业管理课程不仅要学习创业的理论知识,如创业是什么,创业计划的撰写,创业管理知识等,也要注重创业实践,在课堂上采取体验式教学,案例研究,情境分析,项目组探讨等多种方法灵活应用,更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在行动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创业管理课程的重要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改革趋势研究

创业管理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有效的创业教育需要采取体验式学习、行动导向、导师辅导和项目小组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创业管理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践的创业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未来的创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创业案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设计研究主题,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练习,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团队合作的热情;组织学生参观创业公司,聆听创业讲座;参加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课程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专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创业素质等,将创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中。在大数据时代,创业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国民财富,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参考文献

[1] 贺尊.创业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9

【关键词】红船精神 ;高校创业教育 ;理论逻辑; 实施策略

2015年恰逢提出“红船精神”科学论断十周年。“红船精神”与“创新创业”有着天然的内生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它是我党第一次创业的伟大成果和精神财富,是驱动创新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创业则是红船精神推进社会发展有效的外化载体和落脚点。党的十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吹响了创新创业的时代主旋律,引发了创业教育的再思考与再实践。对青年人提出了寄望:“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和新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

概念解析与问题的提出

概念解析。1921年盛夏,随着“中共一大”的闭幕,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诞生了我们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也因此而来。红船精神概述了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创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建党文化。2002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同志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并指出:接受红船文化教育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2005年6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①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其重大意义在于:启示大学生珍惜当前创业的美好时代,帮助大学生厘清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和人生观。要充分挖掘红船精神中的文化精髓引入高校创业教育,进而传承弘扬我党的红色文化,形成双向互动的反哺教育机制。问题的提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弱、创业项目层次较低、创业的行动不足等突出问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也受到了社会不良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冲击,创业价值取向模糊,功利化和拜金主义乱象盛行,出现了创业项目“同质化”、创业行为“失范化”、创业精神“虚无化”、创业文化“低俗化”等现象,缺少正向有效的精神引领,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成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功利化倾向、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十分突出。高校要从大学生走向职场和创业的现实需要,立足于时代背景、社会需求、价值取向、个体发展等诸因素,注重实效,构建多元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

红船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创业精神,是指导创业教育的思想理论高地。第一,红船精神蕴含着科学的思想理论。红船精神是我党的先进性之源,孕育着丰富而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当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些先进理论深深蕴含其中,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并取得辉煌成就。这些先进理论,也是当前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政治观点、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对创业教育加以渗透影响,使大学生形成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有利于创业实践的教育活动。第二,红船精神昭示着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红船精神彰显出的价值观,就是依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去排除万难,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我党发展的历程证明,只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正确的价值导有利于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下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第三,红船精神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目标、社会形态、公民素质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②,红船精神孕育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基本要义的中国传统道德和革命精神,为我们在当前思想多元、道德滑坡的形势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科学理论,是构筑创业价值观的精神基石。红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当代价值,是推进创业教育的应然选择。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红船精神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在特定的历史内涵中彰显出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永恒蕴意。可以在继承中培养他们敢为人先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在创业之路上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唯“GDP”发展已成过去时,国家富强“富”于文明,一定意义上说是精神的崛起,是一代人的信仰使然。二是创业精神培养。红船精神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创业精神,彰显了开拓创新的思维与实践。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训练基本的创业技术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的思维方式等隐性技能和能力。三是先进文化导引。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生生血脉,是构筑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红船精神是先进文化之源,可以有效引领创业者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借助创新创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是实现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内容。③红船精神唤起创业文化及价值的回归,互为内生的本质趋同关系。第一是趋同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一种特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只有实践才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④实践决定着价值,红船精神就是共产党的伟大实践形成的文化高地。红船精神具有开天辟地的实践性,创业同样也是一种创新的实践活动。红船精神内在地包含着开创精神,对于大学生创业培育强大的精神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第二是内生性。红船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是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中自发产生的、具有民族内生性和时代成长性的精神财富,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具有开创、大众、科学、民族等先进文化的特性。弘扬红船精神的文化性,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有助于鼓励大学生以内生的首创精神开拓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以强大的精神动能塑造自强不息的人格特质。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印证红船精神时代价值,是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创新需要。而红船精神恰恰体现民族文化“母乳”对青年学生内生动力的滋养,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化资源。第三是互动性。红船精神体现了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根本上就是精神力量,是以一定的人群为媒介,在群体性互动实践中转化为群体性精神支撑,形成具有社会效应的文化实践。红船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母体,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劳动者的精神要素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因此,红船精神的互动性不仅仅是社会层面的文化互动,也必将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并通过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创新实践中,也会不断赋予红船精神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论文篇10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4-0014-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持续增长近十五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此同时,全球性经济危机给许多中小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更是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由此出现尖锐的就业问题,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失业,将造成智力资源难以估量的损失。

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大学生创业在开拓就业方式和增加就业岗位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党的十报告也就此指出:“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以此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通过鼓励和促进创业来带动以大学毕业生为主要群体的青年就业。”在这样的语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接受“打工不如创业,创业可以做老板”的理念,选择通过创业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人生理想。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缓解就业压力,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也纷纷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但是,业已存在的校园创业实践形式主要局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学生工作室制教学创新模式等。然而,由于大多数学校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实战载体、保障制度、创业辅助资金以及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有效的创业实践锻炼。直接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道路曲折坎坷,学生们缺乏创业必要的素养、技能、资金、人力,未能建立强大的应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看待社会往往过于理想化,对行业市场调查和风险估计不足等。可想而知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

共青团组织历来是积极引领青年开拓创新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素养,搭建适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载体或平台,最终实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等问题上,共青团组织应该也有能力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完全摒弃了“说教式”传统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注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实战性,使创业教育真正与市场实战有机结合,有效整合知名企业、高等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创业资源,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支持保障体系。

一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潜在需求

1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和平年代,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扩张,“地球村”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也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超越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成为真正财富。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认为,“知识失去‘传统的价值’,而成为商品化的重要领域。”不论是知识的生产还是通过知识实现财富的积累,其本质都在于创新。因此,社会不仅需要走在研究尖端的科学家,更加需要大批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既是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转型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迫切需要,更是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

2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求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冲击和解构,社会对传统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不断下降,因此就业市场上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产业化的高等教育,生产出来的大量的、同质化的学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缺乏经验和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由此出现尖锐的就业问题,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失业,将造成智力资源难以估量的损失。

高校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寻求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大学生凭借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社会新型产业,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必须。高校着手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思想模式,高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应聘者打工者,而应该有勇气成为社会经济体的管理者、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地掌握自己的生存和职业发展。

3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说,高等学校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一次变革。学校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必须把培养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发挥创新精神等,这一培养目标和理念是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同时,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行业和社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又一体现。

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建立新的体系方法,可以想见这对高等教育的固有模式有深刻的影响。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破除惯性思维的藩篱,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机制上的灵活创新,如在招生方式、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要勇于探索和尝试,需要教育者建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时限的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体系。创业教育的开展势必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一贯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这就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的任务。

二 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

1 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诚然,“创业行为”或者“创业成果”和“创业教育”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只有理论的指导才能有正确的实践方向。因此,一般认为“创业教育”是实施创业活动的基础或前提,这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素质素养多个方面的积淀和储备。我们知道,作为基础和指导的理论并不是充分条件,不一定直接产生实践行动以及相应的成果,创业教育亦是如此。仅仅有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和先导,有了创业教育的实施开展,未必就会产生创业的实际行动和创业的成功。但我们相信,创业教育可以系统性地培养创业知识、发展创业技能。一旦有了这样的积累和沉淀,必将使得创业行为更具前瞻性、目的性和有效性,才能大大提升成功创业的可能性。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创业教育是创业实践的理论与基础,是准备阶段;没有前一阶段的思想上的教育和培养,就不会有后一阶段的行动实施和最终的成就。

2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中国吉林创业・就业论坛”上指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不应是被动安置现有劳动人口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

创业教育是创业的知识储备阶段,意味着教会学生逐步具备自己开创业绩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必要条件;也是创业预演阶段,能使大学生在离开“象牙塔”之前就经受相关锻炼,从而逐步完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素质能力的目的。在创业教育过程,大学生将通过自己的尝试与摸索,逐渐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艰苦复杂的实践中培养创业者需要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远见卓识,领会、理解和把握有关创业知识,综合运用所学创业知识处理创业实际问题,锻造个人面对失败挫折依旧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提升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信心,完善创业素质以实现自我价值,以坚定的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来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 以创业联盟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创业教育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们跨越学科专业的界限,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或需求,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学生在社团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与长远发展。随着创业教育的实施,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自发地组织了创业教育社团组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教育实践中来,开拓了自我教育的新途径。

大学生创业联盟就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创业联盟为准创业者们开设学习创业知识技能的课程,搭建与成功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不同专业领域学者等不同人流、沟通的平台,提供诸如培训、风险投资、技术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创业者可以在联盟里获得群体效应,快速高效地获得创办企业或者新创企业的各项综合素质。

当然,联盟的组建和使之得以有效运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联动,需要政府部门、风险投资机构、行业管理单位、企业、科技园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出良好的适合创业的生态环境。

1 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氛围。

具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积累和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中国,它的文化、观念、社会认同已经深深融入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保守、求稳的思想在人们身上表现得还相当明显,“学而优则仕”,对“入世”的渴求和敬仰,以及“无商不奸”这种对经商的不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要在舆论上将创业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高度,让创业典型人物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楷模和英雄,并积极利用学校校刊、广播,以及多种类的互联网媒介等多种工具,广泛宣传。其次,学校外化的制度融入到创业教育的内容中去,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长效影响的文化力量,将创业实践纳入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等体系。再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形成合理的机制,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并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形成敢于冒险突破的文化氛围。

2 提供思想交流的场所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在其《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描述了18世纪法国洛可可沙龙和英国伦敦咖啡馆的情形,这是两种当时知识分子活动的制度化场所。通过沙龙里自由的交谈,新的思想和创意便从中产生。

传统大学教育中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的,课程与课程之间具有严谨的传承、衔接的逻辑关系,每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也是十分明确的。学生和教师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学习和授课,学生不需要,当然也不具备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的权利。由于课程设置本身“科学性”的桎梏,传统高等教育不免有些滞后。

大学生创业联盟能突破这种桎梏,为学生们提供更为轻松和包容的思想交流的场所,使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在此相互沟通、自由研讨,或许好的创意就此产生。同时,这种鼓励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氛围,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那些没有创业意识的同学,并激发其创业的想法。

3 搭建锻炼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

大学生创业联盟不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创业一条街”“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些创新创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脱颖而出,鼓励大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创业成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成果提供机会和场地。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外科技成果转化成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产品,并在校园这个“小社会”环境中检验自己的想法,获得市场反馈。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敏感捕捉市场信息及市场分析的能力,经营管理及理财能力,独立思考、自主抉择、自主行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善于与客户、顾客、公众媒体、销售商、内部员工等沟通、交流、合作的心理品质,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勇于承担行为后果,善于克制个人欲望,防止行为冲动,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适应变化的能力,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等。

4 建立创业支持系统

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主要是指社会、学校以及与学校有密切联系的能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支持体系。

学习主体和客体对象相互作用获得的知识,称为直接知识,这是知识获取的最根本方法,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学生们从课堂和书本可以获得结论性的知识内容,但要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还必须理解知识的生产的过程和情景,要把知识的结论同自己的体验和已经储备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为受教育者安排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课程内容不断深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的必要途径。目前,国内外的高等院校主要通过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学生的创业实践。“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由于专业实验室和设备保有量少、使用率低等种种限制,学生并不能真正进入实战状态,他们完成的业务实践并没有按照业界的标准提升实战水平和专业技能。

高校创业联盟虽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目前其在设立创业基金、创业中心或协会、提供创业政策解读、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研究、模拟和真实的创业实践、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可谓建功不少。高校创业联盟有助于营造一种鼓励和崇尚创业的氛围,进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大军中。没有这个支持系统,创业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东艳,王艳伟,刘鸿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2]陈莹花.构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N].人民日报,2013-04-01(007).

[3]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04).

[4]张帏,高建.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特点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9).

[5]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05).

[6]吴小龙,李德平.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