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和审批的区别十篇

时间:2024-01-23 17:50:57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1

标准领导批示的定义深圳市城管局20xx年下发的《局长批示件和交办工作督办暂行规定》指出,局长批示是局长在相关文件、市政府领导批示转办件及相关载体上作出的,具有明确要求需要承办部门办理并反馈落实情况的批示。

事实上,领导批示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有的只是阅知性的领导只是在相关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一个圈(称为圈阅),那就表示同意。如果领导进一步表达意见,乃至对某项工作提出批办意见,并指名要某某同志等分管领导办理,那就需要相关部门落实办理。

问:民间对领导批示有各种传说,如批示后是句号,则要赶紧办;是省略号,则要拖着办;批示后是逗号,则不办,是这样吗?

答: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有媒体报道说,对于各级秘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此类细微差别,领会批示件的真实意图。比如,在一份请示上,批示同意和拟同意之间差别巨大。另外诸如请酌情办理,按规定办理,根据某会议决定,同意办理等批语,亦是下属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但深圳市委一位工作人员就表示,上述情况更像是传言。至少我接触到的领导批示,都是写得明明白白的。而且现在大多数部门都是电子化办公,领导的批示都在电子系统上。一个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说实在的我没关注。

拟办意见和领导批示常用语使用的不同在公文拟办意见和领导批示中常见的词语(注:下文简称拟批语)主要有:审批、审核、审阅、审定(订)、审发、审议、审处、审示、阅示、阅改、阅知、阅研、阅处、研提、研办、研复、核(转)报、核示、核批、批示、批办等。这些拟批语因受词语涵义、使用主体和公文性质等要素影响,存在些微差别。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到四个分清:

一、分清收发文

收文和发文,类型不同,在拟批语使用上各有侧重。

【例1】按照要求,我处撰写了《关于《省测绘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拟印送省人大会主任会议审议,请法工委领导审示。(注:发文,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处领导在发文呈批表上的拟办意见)

【例2】县来文报告该县工业园发展情况:该县坚持规划建设先行下阶段将重点做大建议请县政府继续做好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工作,并转市经贸局、市外经贸局阅处。妥否,呈(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同志阅示。(注:收文,所辖县向市政府汇报工作,市府办文秘提出拟办意见)

上例出现的常用拟批语有审议审示阅处阅示。其中,审示阅示,都用在结语,可概括为转呈(报)同志审示/阅示的句型,但有时根据公文是收文还是发文而区别使用。例1和例2,都提请领导示,但示前,一个用审,一个用阅。原因之一是,例1属于发文的拟办意见,例2属于收文的拟办意见。一般情况下,收文的拟办意见用阅示、发文的拟办意见用审示较为合适。因为收文,系外单位来文,不存在审的问题,只需要阅而发文则不仅仅是阅,更需要审。有时阅示亦用于发文的拟办意见,但审示一般不适用于收文的拟办意见。

和审示意思相近的拟批语还有审批。如兹送上20xx年度排水工程计划一份,请审批。审批审示,都适用于对下级呈报上级的公文进行审查批示的情形。两者应是审查批示的简化,在汉语词典中,仅有审批,未见审示,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用审批更规范。

二、分清语素义

词由语素构成,不同语素有时影响甚至决定了词语的含义。

【例3】此件系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前最后一次征求意见,请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提意见,经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审定后于12月12日前反馈市府办。(注:市政府办公厅文秘人员提出的拟办意见)

【例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县政府已原则通过,待进一步审订后下发执行。(注:县政府办公室文秘人员提出的拟办意见)

例3和例4,分别使用审定和审订,哪个更准确?两个拟批语,都含有审查、审阅的意思。审定侧重在定,审查决定或审阅评定,即审查后作出决定、评定,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审订侧重在订,审查订正,即修改、订正其中的差错,不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所以例3用语更准确。

【例5】教育部考试中心来文。文件要求要进一步加强自学考试考点管理和设置,如有在助学、办学点设置考点考场的,需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等,拟请自考处阅办,呈同志、同志阅示。请同志核示。(注:省考试院收文,院办文秘提出的拟办意见)

例2用阅处,例5用阅办,区别主要在处办之间。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阅处的事务相对于阅办的事务而言要复杂,如果阅处的事务表现为一个系统的话,阅办只表示该系统中一个环节。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可见,办理只是处理的一个环节;二是阅处,阅读后处理,有一定灵活性;阅办是阅读后办理,则有照此执行的要求。

三、分清上下级

级别不同,职责不同,拟批语使用不同。如果我们把一个单位划分为处室办事人员、处室分管领导、处室一把手、单位分管处室领导、单位一把手五个级别的话,每个级别都有与其职责相对的拟批语。如下级对上级,常用拟批语如审核(批)、审定、核示、审示、阅知等;上级对下级,常用拟批语如批办、阅处(办、研)、研办(复)、阅(悉)、圈阅等。

【例6】由于时间紧迫,建议请市委组织部牵头,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抓紧对两份征求意见稿研提意见,呈市委领导审定后直接上报省委组织部。妥否,呈(市委、组织部长)同志阅示。请(市委办公厅分管副主任)同志审核。(注:市政府办公厅文秘提出的拟办意见)

该拟批意见由市委办公厅办事人员提出,并提请市委办公厅分管领导审核。这里常涉及的拟批语有研提审定阅示审核。研提,即研究提出,后面常接意见、建议、措施、办法等。如,市编办、财政委、监察局、法制办:请对《暂行办法》研提意见,5个工作日反馈我厅。审定,即审查决定或审阅评定。如,此报告可否下发,请领导审定。阅示,即阅览批示。如,呈同志阅示。审核,即审查核定。如,请同志审核。

【例7】我处已完成了《关于《广东省专利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及草案修改二稿对照稿》,拟提交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审议,请同志审示。(注: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处领导提出的拟办意见)

同志阅示后,转请市有关部门抓紧推进落实各项合作事宜。妥否,请同志核示。(注:市政府办公厅文秘人员提出的拟办意见)

例7和例8,分别使用审示与核示,两者都适用于下级对上级行文,但又可根据个人上下级位置的相对性适用于不同群体。使用核示的主体一般为处室办事人员、处室分管领导,因为他们本身或其直接上级有核查、查对的职责;使用审示的主体一般为处室分管领导、处室一把手,因为他们的直接上级主要是审查、批示的职责。例7,处室一把手呈请单位分管处室领导和单位一把手审查批示,确定这个事情做不做。例8,处室办事人员请处室分管领导对拟办意见进行核查,确定拟办意见行不行。

例6和例8,分别使用审核核示。审核,即审查核定核示,即审核批示。两者都适用于处室办事人员提出拟办意见后,需要处室主任进一步核定拟办意见是否合适。此外,与核示意思相近的拟批用语还有核批,两者可通用。

四、分清阅批件

公文可分为阅知性公文和批办性公文。对于阅知性公文,常用拟批语如阅知、审阅、阅研、阅示等;其他拟批语则多用于批办性公文。

【例9】市政协围绕六大重点领域开展调研,形成很有质量的研究报告,请市府办再向市政协另要几份研究报告,分送各有关部门阅研,此件转报书记阅示。(注:市市长批示)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2

第一条为加强地图审核管理,保证地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出版地图、引进地图、展示、登载地图以及在生产加工的产品上附加的地图图形的审核,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地图审核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图审核工作。

第四条下列地图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一)世界性和全国性地图(含历史地图);

(二)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图;

(三)涉及国界线的省区地图;

(四)涉及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图;

(五)全国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地图;

(七)引进的境外地图;

(八)世界性和全国性示意地图。

第五条下列地图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一)涉及国界线的省级行政区域地图;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地图(不涉及国界线);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

(四)世界性和全国性示意地图。

第六条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图。

第七条下列地图无明确的审核标准和依据时,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商外交部进行相应地图内容审查:

(一)历史地图;

(二)世界性地图;

(三)时事宣传地图;

(四)其他需要商外交部审查的地图。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八条下列情况下,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申请人),应当按照本规定向地图审核部门提出地图审核申请:

(一)在地图出版、展示、登载、引进、生产、加工前;

(二)使用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标准画法地图,并对地图内容进行编辑改动的。

第九条申请人提出地图审核申请时应当填写地图审核申请表,提交需要审核的地图及下列材料:

(一)编制公开版地图(不含示意地图)的,提交经国务院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地图出版范围或者单项地图的批准文件以及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相应等级和业务范围的测绘资质证书;

(二)编制公开版世界性和全国性地图的,提交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编制地图的证明文件;

(三)涉及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配套的教学地图,提交经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编写核准的有关证明文件;

(四)涉及使用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编制的地图,提交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机构进行保密技术处理和使用保密插件的证明文件;

(五)涉及专业内容的地图,提交经过本专业保密部门审查的证明文件。

申请人送审地图时,应当提交试制样图(样品、光盘等)一式两份(彩色地图提交彩色样图;黑白地图提交原稿样图),电子版地图除提交数据等相关资料外,还应当提交与地图审核内容相关的纸质样图。

第十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出的地图审核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并送达申请人:

(一)决定受理: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要求的;

(二)告知: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审核范围的,告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告知补正;

(三)决定不受理:不属于审核范围的。

第十一条直接使用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标准画法地图,未对其地图内容进行编辑改动的,可以不送审,但应当在地图上注明地图制作单位名称。

第三章内容审查

第十二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地图内容的审查包括:

(一)保密审查;

(二)国界线、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包括中国历史疆界)和特别行政区界线;

(三)重要地理要素及名称等内容;

(四)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需要审查的其他地图内容。

审查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按地图审核权限分别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地图内容审查工作职责,应当有明确的地图内容审查工作机构承担。

第十四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地图审核申请后,应当及时将地图内容审查通知书和相关申请材料一起转地图内容审查工作机构进行审查。地图内容审查工作机构,自接到地图内容审查通知书和相关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的需要省级地图内容审查工作机构协助进行审查的地图,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协助审查任务书,省级地图内容审查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地图内容协助审查任务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并出具加盖地图内容审查专用章的地图内容审查意见书。

第十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从事地图内容审查工作:

(一)具有中级以上地图编制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从事地图内容审查工作三年以上;

(二)持有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图审查上岗证书。

第四章审批与备案

第十六条地图审核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电视、报刊及其他媒体上使用的时事宣传地图,原则上实行即送即审。

第十七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地图内容审查意见书后,在五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意见。作出批准意见的,编发审图号,发出地图审核批准通知书。

不予批准的,说明原因,发出地图审核不予批准通知书,并将申请材料退还申请人。

第十八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图号为:GS(××××年)×××号[如:GS(20**)001号]

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图号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S(××××年)×××号[如:京S(20**)0**号]

第十九条地图审核申请被批准后,申请人应当:

(一)按照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地图内容审查意见书和试制样图上的批注意见对地图进行修改;

(二)在正式出版、展示、登载、以及生产的地图产品上载明审图号;

(三)在出版发行、销售前向地图审核部门报送样图(样品、光盘等,下同)一式两份备案。

送审或者可不送审的地图样图,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一条要求备案。

第二十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网站上公告获得批准的地图名称、审图号等基本信息。

第二十一条申请材料的原始图件保管期为五年,备案样图保管期为三年。

第二十二条申请人对地图审核不予批准通知书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地图上载明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审图号的;

(二)经审核批准的地图,未按规定报送备案样图的。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送审地图的或者擅自使用未经审核批准的地图的;

(二)经审核批准的地图,未按审查意见修改的。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弄虚作假、伪造申请材料,骗取地图审核批准的;

(二)伪造或者冒用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地图审图号的。

第二十七条地图审核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图审核机构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在地图审核工作中、的;

(二)在地图审核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一定影响的;

(三)在地图审核工作中未经申请人同意,擅自将送审的地图提供他人使用的。

第六章附则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3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切实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根据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局关于*市区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绍政办发〔*〕68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建立*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联席会议职责

*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联席会议,按照依法合规、规范高效的原则设立和运行,主要负责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控制、产业准入、节能降耗和环境评价等各项前期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按各自相应的职能规范、便捷和快速地开展工作,共同推进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联席会议组成

*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联席会议,在市政府城市土地经营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市政府分管工业副秘书长牵头召集,成员单位为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监察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袍江工业区管委会、镜湖新区管委会和越城区政府,成员由各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对市区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有关工作开展调研,提出工作措施和建议;做好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工作。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处(室)负责人作为联络员。在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时,联席会议还可视情邀请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

三、工业用地招拍挂项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一)工作职责

1.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审核年度工业项目投资计划和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办理工业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及备案工作;在项目建成后,负责对项目有关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复核检查。

2.市经贸委负责编制年度工业项目投资计划;审核列入出让计划的地块上拟建设项目(或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厂房实施新的工业项目)的产业准入、投资强度、具体行业类别及节能降耗等相关指标;负责办理工业技改项目审批、核准及备案工作;在项目建成后,负责对项目有关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复核检查;参与竞买人资格审查。

3.市国土局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和土地供应信息工作;审核拟出让地块的权属等情况,并按照《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和行业类别核定相关土地利用指标;审查竞买人资格;负责编制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和报批工作;组织实施具体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及公示出让结果;负责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收缴土地出让金、会同土地所在地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及越城区政府交付土地、做好有关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工业用地出让合同履约管理和复核检查工作。

4.市规划局参与年度工业用地供应计划的编制;负责出具出让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书》及地块红线图;明确出让地块的范围、经济技术指标及其他规划控制要求,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各项规划许可并进行批后管理。

5.市环保局负责制订拟出让地块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具体负责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工作;在项目建成后,负责工业项目的环保验收。

6.市监察局负责监督相关部门在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中的履职情况;监督相关部门在工业项目审批、审核和实施过程中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7.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履行市政府已授权的市有关部门有关审批职能的,按原规定办理。

(二)工作程序

1.越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袍江工业区管委会和镜湖新区管委会根据各自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就市国土局分批公布的工业用地年度供应计划中的出让地块,提出拟建工业项目产业目录、投资强度、经济技术指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落地要求及土地出让起拍价、竞买人资格条件,送市经贸委、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等部门审核。

2.市经贸委、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等部门对送达的出让地块上拟建工业项目的落地要求,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分别进行审核,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并盖章反馈送出单位。

3.越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袍江工业区管委会和镜湖新区管委会对上述各职能部门反馈的审核意见进行汇总后分别送市国土局和经贸委。

4.市国土局编制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组织开展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的一系列相关工作,直至完成确定竞得人、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收缴土地出让金、交付土地及登记发证等工作。

5.工业用地出让竞得人或中标人拟实施的具体工业项目,凭《土地成交确认书》等资料(利用存量土地、厂房实施新工业项目的企业,凭现行规定的资料),到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规划局、建管局、环保局及工商局等部门办理工业项目各项前期手续。

各职能部门在受理企业提交的项目资料后,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就项目的投资强度、产业准入、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规划条件、环境影响、法人资格、合同章程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查,在规定的工作日内依法办结企业登记、项目备案(核准、立项)、环境评价、各类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等事项的审核审批手续。

6.项目组织实施。土地出让竞得的工业项目,其业主须与项目所在地管理部门签订《项目责任书》或《项目落户协议书》,并报市经贸委、国土局备案。市经贸委要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工业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日投产出效。

7.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项目所在地管理部门要按照《项目责任书》或《项目落户协议书》明确的内容,及时进行项目综合考核,落实奖罚措施。对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由项目业主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约复核检查的申请,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复核检查。

8.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具体工业项目各项前期建设条件审核审批与落实工作。若有关部门在开展上述第2、5、7款工作程序时,对所审核的内容出现难以把握、尚不明确、不能确定、不同意见等问题和困难,以及一个具体审核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而难以解决的,由主办部门联络员及时告知联席会议办公室,再由办公室对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后,提交联席会议进行沟通、协商和协调,形成会议纪要。对联席会议难以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请市政府城市土地经营管理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4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新开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和《市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步规范投资体制改革,依法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切实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开工建设关,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

各类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

2、已经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已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需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的项目已经批准初步设计及概算;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经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已经完成备案手续。

3、规划区内的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并依照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

4、需要申请使用土地的项目必须依法取得用地批准手续,并已经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取得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其中,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投资项目,应当依法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

5、已经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6、已经按照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7、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依照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并采取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

8、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其他相关要求。

二、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

区发改委、规划分局、建管委、财政局、房管局、环保局和统计局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

1、关于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首先向发改委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分别向规划分局、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和环保局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完成相关手续后,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论证情况向发改委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项目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向规划分局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2、关于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分别向区规划分局、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和区环保局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手续。完成相关手续后,项目单位向发改委核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项目单位依据项目核准文件向规划分局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3、关于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必须首先到发改委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再分别向规划分局、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和环保局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和环评审批手续。

发改委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和规划分局、环保局、建管委等部门都要严格遵守上述程序和规定,加强相互衔接,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按规定程序进行。对未取得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的项目,发改委不得予以审批或核准。对于未履行备案手续或者未予备案的项目,规划分局、环保局、建管委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对未按规定取得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划许可、环评审批、用地管理、招投标等相关文件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管委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财政局不得划拨建设资金。对于未按程序和规定办理审批和许可手续的,要撤消有关审批和许可文件,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新开工项目统计和信息管理

区发改委、规划分局、建管委、财政局、房管局、环保局、统计局等部门要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将各自办理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土地、环境影响评价等文件相互送达,同时抄送同级统计部门。统计部门要依据相关信息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统计检查,及时将统计的新开工项目信息抄送发改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建管委等部门。部门之间要及时交换项目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区统计局要坚持依法统计,以现行规定的标准为依据,切实做好新开工项目统计工作。要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新开工项目统计数据的质量。

区建管委等建设管理部门应在信息互通制度的基础上,为新开工项目建立管理档案,包括项目基本情况、有关手续办理情况(文件名称和文号)等内容,定期向发改委报送项目信息。在项目完成各项审批和许可手续后可以开工建设。

四、强化新开工项目的监督检查

区发改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建管委、统计局等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管理,强化对新开工项目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对新开工项目管理及有关制度、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交流和检查,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各类投资主体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投资建设程序。项目开工前,必须履行完各项建设程序,并自觉接受监督。对于以化整为零、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的项目,发改委等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要依法撤消该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并责令其停止建设。对于违反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施工许可、招投标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定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一经发现,即应停止建设,并由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建管委依法予以处罚,由此造成的损失均由项目投资者承担。对于在建设过程中不遵守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和施工许可要求的项目,要依法予以处罚,责令其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5

本文主要通过合同管理实践工作,结合广东、福建地区X销售企业在2000年至近期的经营管理情况阐述合同管理如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适应市场变化的目的。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有针对性的对广东、福建地区迅速成长的销售型企业的合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销售企业;合同管理;适应市场

广东、福建等省经济活跃、经济形式复杂多变,做为设立在该地区的销售企业,随近十几年来国家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为适应市场变化,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改革。本文以某企业广东区公司在华南地区的分支机构变化为例加以阐述。从2000年以来,该企业在华南地区跨省多次分立、整合。2004-2009年以华南区公司为主,管理本地区(广东、福建、海南)业务,人员合并办公。2010年后华南区公司各项工作重新分立为各省区公司管理。组织机构先后经历了省市级管理方式―省级公司直接管理模式(组织扁平化、垂直管理)―省地市级管理方式三个阶段模式。所辖地区也分别经历了各省独立―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合并―广东、海南两合并加福建省独立―各省独立。公司内部管理方式、管理地域范围不断变化、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需要从多方面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工作。

1 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制定

在华南区管理时期,最早结合总公司制度制定华南区合同管理制度,广东区合同管理制度是结合本区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原华南区制度基础上修订制定。并同时制定《合同管理权限及合同审查审批程序》。现行制度建立统一授权、归口把关、各负其责、相对集中的合同管理体制。公司所属各地市公司、公司本部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进行合同的论证、审查、签订、履行、监管等工作。

1.1建立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

改变原来的多部门管理,按相对集中归口把关、相对集中的方式管理。原来的由各主要业务部门各自承办合同、审核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即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模式,变为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后,成为现在的由公司所属各地市公司、机关各处室应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进行合同的论证、审查、签订、履行、监管等工作,形成职责清晰,工作明确、有效监督、规范控制的合同管理体制。

制度明确规定订立书面合同的标准要求。从基本环节控制风险。

1.2“各负其责”,严格“三项审查”制度

按照“事前预防、统一授权、相对集中管理、分专业审查把关、各负其责、全过程监督”的原则,公司所有合同在签订之前,必须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对合同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可行性、合法性、严密性、规范性、立项依据、资金渠道、技术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审查;公司法律部门及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公司签订合同实行分专业归口审查、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审查、专业技术审查、经济商务审查。对未履行三项审查及审批手续的全同,一律不得签订。

1.3公司合同审核以公司本部、地市分公司两级为审核主体

针对销售公司最基层单位人员工作性质侧重具体销售业务,法律专业人员极少,工作管理中心不同于省、市级管理性公司的特点。将合同审核的管理性工作上移至省市级分公司,即减少基层工作负担,又缩短合同审批流程、提高合同审批效率,符合各级工作侧重点。

1.4加强新业务、高风险项目的法律审查

对于招投标类合同、投资类高风险合同,公司制度明确规定:“立项、选商、谈判、会审、签订的程序进行。”“对合同项目进行必要的考察、论证、落实资金渠道、项目计划等保证合同全面履行的条件。”“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进行审查。”“进行合同谈判、组织招标、投标”。

1.5公司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工作紧密结合

广东区公司招投标管理制度规定:“招标人应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

广东区公司充分发挥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设置伊始,即将所有列入招标类别的合同审查流程设置招投标审核。所有相关合同,必须首先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招投标审核,达到招投标标准而未通过招投标审核的合同将被退回,从而避免产生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的情况发生。

2 合同管理信息化推广

以制度做保障,积极、快速推动合同信息化管理。

把合同管理进行网上审查审批等内容明确写入现行制度中。三省合并管理时期,合同数量大,公司合同管理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但按上级公司的总体安排,借助于当时的垂直管理、专业线分工的集中、统一特点,大力推动合同管理全面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人员培训,强化合同信息系统的终端用户使用。加强与当时三省各专业线、各区域和各相关处室的沟通协调,各专业线从初期的不适应信息管理方式至形成习惯、到支持认可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认识到管理三省各级合同,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有着无法比拟的时间、空间优势,即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使公司成为当时最早一批合同全面上线的企业之一,系统使用覆盖广东、福建、海南三省分公司,用户数量超过550个,合同系统运行合同管理范围下至零售网点合同上至省级公司投资项目,合同运行数量达30057份。

3 合同管理细致与效率平衡

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合同管理的细致性和对控制风险的高要求往往与合同签订效率相互制约。需要企业对合同管理审批环节的流程优化常抓不懈。公司的流程优化是从“娃娃”抓起的,基础好,也更易治理。从合同流程设置伊始,便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需要、工作效率要求,以满足于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要求为目的。除重大合同外,合同审核流程简洁、无重复的专业技术性审核。公司重视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日常治理的效果显著。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初始化的早期,流程即是一级审核即可完成三项重要审查,效率高为特点。公司的现行管理制度同时也明确“归口审查、各负其责”,在现在行制度的同时,也有明确的《合同审查权限及审查审批流程》,即避免了审查审批流程的事后确定的随意性,也免于造成流程不定的相互推委。

区分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的合同,本着实际情况,按工作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关联交易合同、有标准文本的合同 、对时限性要求高的合同,符合三项审查及审批要求为上限要求。一般只通过一级审核,少用二级审核,避免相同专业性、技术性重复审查。

使用标准文本、金额较小、对时限性要求高、法律关系简单的合同,如: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主要产品采购、零售网点销售、零售网点维修、零售网点房屋租赁等合同,实行一级审查审批,只在二级分公司完成三项审查和审批即可签订,通常不同性质的审核节点4个,在承办人及时督办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审查审批环节并签订。对于其它法律关系简单的买卖、租赁、技术服务等合同审查审批合同审核节点总数一般为5个,金额小的4个。只有投资建设类的合同,法律关系复杂、金额大、无固定的标准文本,而实行二级审核,以严控各种风险。

日常控制流程延长,由于部分工作部门的内部工作分工需要,时常有相关部门要求增加流程审核要求。日久天长,流程便会逐渐加长。为控制这一情况发生。公司流程变化、调整实行审核制,流程调整由主要负责人审批,方可增加。同时,不定时安排合同审核流程检查瘦身。达到日常控制体重,效果好于超重后服药减肥。

4 应急合同审核控制

销售企业面向市场,工作难免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对时间及价格波动异常敏感的合同也需要应对这类“突发事件”。这客观上造成了个别合同事前审核不充分,事后补办。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各类人员的加入,这类情况也随之复杂。为控制这一情况,公司将其纳入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人事业绩指标考核范围。自上而下,重视合同提前充分审批签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大限度减少这一情况发生几率。

5 合同管理薄弱环节强化

履行控制,寻找最薄弱环节,明确职责。

合同履行是一个时时变化、需要不断更新的动态管理。合同的履行环节分散、不易集中;部分履行时间长、地域分散、履行承办人员更叠、衔接不顺畅。要求合同履行的直接管理部门有高度的相关性和责任感。合同履行历来是合同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广东区现行合同管理制度,结合广东区工作实际,明确“合同承办单位全面负责合同履行”。做为销售企业,合同承办单位通过是该合同的需求部门,也是该合同的执行部门。直接掌握合同的全部履行过程,做为履行的责任部门,责无旁贷。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打造最优创业环境为目标,努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营造吸引投资兴业良好环境,在外资审批权配套下放方面有新突破。

二、实施主体

市、县(区)发改、商务、工信、环保、质监、工商、外管、国土等部门。

三、下放原则

(一)真减实放。应放尽放,能放尽放,逐步、逐级下放到位。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省、市以上审批机构审批的外商投资事项,仍按现行规定办理。

(二)依法推进。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做好外资审批权配套下放工作。要以此次外资审批权配套下放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外资审批行为,坚决杜绝违规审批、越权审批等违法违纪行为。

(三)正确引导。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的节能减排、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及审查程序。正确引导外资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降耗、环保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未经过环评、节能认定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准入条件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不予办理审批手续。

(四)权责统一。要落实谁下放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到权责统一。

四、工作目标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努力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和服务环境,进一步将外资审批权配套下放工作做好,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发展。

(一)市发改委

1、下放范围

各县(区)发改委、经济开发区经发局

2、下放权限

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批导目录》分类,总投资(包括增资额)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委托各县(区)、经济开发区核准。

3、审批要求

为加强我市外商投资项目的宏观管理,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发改部门严格按权限对外商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同时抄报上级发改委备案。禁止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类、禁止类项目当作允许类甚至鼓励类项目进行核准。上级发改委应对备案的核准文件进行审查,及时纠正核准中存在的错误和违规现象。

(二)市商务局

仍按省商务厅的下放范围、权限执行。投资总额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设立、变更审批及颁发批准证书由市商务局。

(三)市工信委

1、下放范围

各县(区)工信委、经济开发区经发局

2、下放权限

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分类,总投资(包括增资额)1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委托各县(区)、经济开发区核准。各级工信委严格按照权限内对外商投资项目进行审核,核准的项目要同时抄报上级工信委备案。

(四)市环保局

1、下放范围

各县(区)环保局、经济开发区环保局

2、下放权限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分类,鼓励类、允许类项目,按照投资主管部门权限下放及项目同级审批的原则,其环评文件由各县(区)、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审批。(《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审批的实施意见》表格中“辖区内其他项目”规定的类别除外)。

(五)市质监局

1、下放范围

各县(区)质监局

2、下放权限

严格执行审批权限和程序,除法律和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外资项目有关质监业务由市质监局审批外,其他由市质监局实施的外资项目有关质监业务审批权下放各县(区)质监局。

(六)市工商局

1、下放范围

各县(区)工商局、经济开发区工商局

2、下放权限

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一局多点,就近受理,远程核准”,县(区)工商局代市局行使相关受理权限,市局在网上进行审批,完成一切登记手续。具体是: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窗口前移,在各县(区)工商局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受理点,就近受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事务,并即时将申请人提交的符合法定形式的相关材料扫描、上传给市局外商投资注册登记窗口确认、核准后,由受理点完成登记收费、打印发照工作。

(七)市外管局

1、下放范围

南城县支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市中心支局目前只辖有南城县级支局)

2、下放权限

(1)外国投资者竞标土地使用权的保证类专用外汇账户开立、变更、注销和资金划转的核准;

(2)外国投资者产权交易外汇资金(包括价款及交易保证金)托管及结算专用外汇账户开立、变更、注销和资金划转、结汇的核准;

(3)境内企业境外放款资金付汇及资金汇回入账核准;

(4)境内个人参加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或认股期权计划资金调回及结汇的核准。

(八)市国土资源局

1、下放范围

各县(区)国土资源局、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局

2、下放权限

各县(区)国土资源局按照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权限同级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3、审批要求

各县(区)国土资源局要与同级外资项目审批机构建立联系机制,进一步简化用地预审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省授权的外资项目进行用地预审,并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备案系统备案。

五、工作要求

外资审批权配套下放工作是发展提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要求高,各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把外资审批权配套下放工作当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把工作落到实处。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7

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1.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实施细则、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情况。(1)行政审批实施细则、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符合规定时限和质量要求;(2)实施细则依法合规,符合审批时限要求,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衔接顺畅,操作性强;(3)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规范、科学、便民、清晰。2.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培训工作。(1)组织培训。根据全区统一部署,制定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优化流程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包括培训材料编写质量,培训课程授课质量,受训人员满意度等;(2)接受培训。培训活动出席情况,培训成绩考核情况。3.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受理窗口服务。受理窗口的行政效能根据其执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事项报备制的情况开展检查。4.相对集中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执行情况。(1)各部门将审批事项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2)各部门审批科室向区证照中心集中;(3)审批人员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实现“一门式”服务和“受办一体化”运作,切实提高审批效率。5.产业项目行政审批管理。(1)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效能(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及审批程序;按规定或约定完成审批;审批工作质量到达要求,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并得到有效执行;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行政审批协同、有序等);(2)有关职能部门参加“三委两局”项目评审工作情况;(3)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廉政情况。6.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信息系统方面。(1)信息系统开发前期认真参与方案调研和需求编制;(2)信息系统开发中后期认真配合系统开发和测试;(3)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负责维护有关的基础数据;(4)信息系统使用时采取必要的密码安全保护措施;(5)其他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相关工作。7.日常基础工作。(1)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会议的出席情况;(2)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信息、工作材料及其他资料报送情况;(3)区政府交办任务完成情况。8.其他产业项目行政审批相关工作。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1.建立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机构。(1)及时成立机构、组建队伍、经费保障,适应本区域产业项目审批需要;(2)代办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学。2.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培训方面。培训活动出席情况,培训成绩考核情况。3.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工作。(1)行政审批代办人员素质高、队伍稳定,工作连续性强;(2)行政审批代办工作行政效能(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按规定或约定实现完成行政审批代办工作;行政审批代办工作质量到达要求;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等);(3)服务对象满意度;(4)行政审批代办工作廉政情况。4.日常基础工作。(1)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相关会议出席情况;(2)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信息、工作材料及其他资料报送情况;(3)区政府交办任务完成情况。5.其他产业项目行政审批相关工作。

职责分工

区审改办负责对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的产业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及执行情况,对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行政审批代办机构组建、运作和管理情况开展检查。区监察局负责对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情况,对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的行政审批代办工作的行政效能开展监督检查。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对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落实全区行政审批改革的各项工作开展督办,并向区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监督方式

建立月报制度。各审批职能部门及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每月25日前,上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分别填写《产业项目行政审批进展情况表》和《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进展情况表》报送区审改办,由区审改办汇总上报区政府。全区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和审批代办工作情况,每月由区审改办在门户网站、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公开。定期检查通报。建立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例会制度,成员单位由区监察局、区政府督查室、区审改办、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和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组成,每1~2个月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和研究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根据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改革推进工作计划,结合产业项目审批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检查由区审改办、区监察局、区政府督查室负责,重点检查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比较集中的单位。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对共性的难点问题,区审改办要加强协调和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抽查情况形成专报,上报区政府,必要时在门户网站、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定期通报。社会监督检查。通过行政效能投诉、服务对象测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信箱和社会监督员监督等多种途径,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将社会监督检查情况上报区政府,并在门户网站、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公开通报。年度评比考核。年中,对各职能部门的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及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的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工作情况进行讲评,通报表扬工作好的单位,提醒批评工作落后的单位。年终,对各职能部门的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及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工作情况进行考评。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8

一、关于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的设置

1、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结合目前分工模式,将加挂的处、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处作为独立处室设置,进一步明确职能,按分工要求开展工作,人员做相应配置。

2、直属第一、第二分局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四区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

3、直属第三、第四分局参照高新分局完善内部机构和工作流程,实行块块管理,分别负责受理和承办历城、长清辖区内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审查审批和批后管理各类事项。

4、其他处室、单位按照相应“三定方案”明确职责。

二、关于处室职责调整

(一)局机关处室职责

1、办公室。组织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安全、保密、信息、督查、财务、应急管理、后勤管理服务等工作;负责城乡规划市志编纂工作;承担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政府确定的重要规划设计方案的论证和评审工作。

2、政策法规处。起草城乡规划和测绘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负责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牵头组织行政许可听证事项;牵头组织违法建设工程规划审查认定工作,协调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承办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普法教育。

3、处。负责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负责相关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负责联系特邀规划监督员;负责市政府部门公开信箱和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工作。

4、组织人事处。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组织人事、机构编制、教育培训等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局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5、综合管理处。负责市规划局审批服务窗口日常工作;负责报建项目的总收总发和督办督查;负责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及其他制式文书的校核、发放;负责项目抽查等监督检查工作;负责计划管理和业务统计;负责市政府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室转办事项、局网站咨询信箱和咨询电话的办理工作。

6、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处。负责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四区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工作;审批5公顷以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核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组织协调建设单位申报的重要项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论证和评审工作。

7、城乡规划处。负责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协调工作;组织编制市城市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参与组织编制村庄规划,负责编制成果的规划审查和报批工作;负责城市设计的审查报批工作;负责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四区5公顷以上修建性详细规划(含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报审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审批工作;负责旧村居改造项目规划策划审查审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业专项规划,具体负责编制成果的规划审查工作;负责规划设计单位的行业管理;负责各县(市)城乡规划的行业指导工作;承办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

8、选址用地处。负责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四区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承办建设用地规划意见;负责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涉及的规划管理工作;牵头办理涉及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审查工作。

9、市政规划处。负责市城市规划区内市政工程和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组织和参与交通、市政工程专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工作;负责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和管线工程的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工作;负责规划区道路红线、河道蓝线、城市黄线的标定管理工作。

10、信息和测绘管理处。负责城乡规划、勘察测绘信息的收集、利用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局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编制测绘事业发展规划和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基础测绘和其他重大测绘项目;负责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审核对外提供的基础地理数据成果;负责测绘行业管理和测绘成果的质量监督工作;牵头负责测量标志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城市勘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负责城市地理信息及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

(二)分局职责

1、直属第一、第二分局主要职责是:参与辖区内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查工作;承办辖区城镇居民私房改建、翻建规划审查工作,审核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工作,联系联审办、参与施工图联审;负责有关建设项目规划现场公示的监督工作;承担施工图备案、规划验线和规划核实工作,审核办理《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参与辖区内违法建设工程规划处理工作;配合区政府开展有关城乡规划实施工作。

2、直属第三、第四分局主要职责是:参与辖区内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查工作;负责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工作,审核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工作,负责有关建设项目规划现场公示的监督工作;承担施工图联审、备案、规划验线和规划核实工作,审核办理《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参与辖区内违法建设工程规划审查认定工作;配合区政府开展有关城乡规划工作;负责由市规划局把关和上报事项的统收统发工作。

(三)分工协作要求

1、其他部门起草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综合性文件的征求意见和会签事项,由政策法规处牵头承办,相关业务处室配合;涉及明确的业务类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见和会签事项,由相关业务处室承办。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相关事项由选址用地处牵头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相关事项由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处牵头办理。涉及其他处室业务的,由牵头处室协调办理。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9

“才花1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而且不用再去办税务登记证,真好。”11月30日,贵安新区个体户吴天安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出证窗口领取首张个体“两证合一”营业执照时感叹道。

“两证合一”即是原来由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现在通过“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次申请”,由登记机关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可。该营业执照包含税务登记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个体工商户办事创业的便利化程度。

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只是贵安新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中的一项。作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之一,贵安新区自2015年8月成立全国第二家备案的行政审批局以来,积极构建行政审批改革“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和政务服务改革“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双轮驱动新模式,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围绕“三大关键环节”

解决“三大核心问题”

试点中先行、实践中示范。贵安新区紧扣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的五项任务,围绕“一章一网一单”三大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重审批轻监管、审批监管无缝衔接、缺乏规范随意裁量“三大核心问题”,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系统集成,大胆先行突破,探索构建“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新路。

实施“一颗印章管审批”模式,把新区内设机构95%的行政许可集中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行相对集中审批,审批速度提高75%。出台实施全国第一个“审管分离”实施办法等“1+9”制度,推动原审批部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负责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和相关行业规划、政策、标准制定等工作上来,实现行政审批和行业监管既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政府职能从“严进宽管轻服务”向“宽进严管重服务”转变。

探索投资项目40天全流程审批改革,对投资项目采取“单一接口”受理、两个阶段发证、“先建后验”试点、代办用地手续、园区项目直落地等措施,将投资项目审批相对法定时限压缩85%以上,最快可在25个工作日办结。

同时,贵安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集中行政审批和监管服务应用平台,率先构建由审批云、监管云、监督云、招商云、证照云、分析云“六朵云”组成的审批服务云平台,集审批、管理、服务、监督和综合应用、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数据分析于一体,实现了对行政许可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机制进行数据化实时监控管理与联动服务。

此外,在全国率先探索编制审批服务事项权力清单和监管清单,实行“一单规范”管理,理顺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职能职责。

权力清单把保留精简后的92项行政许可事项列为“标准清单”,明确事项名称、权力来源、设定依据、受理部门、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查标准、办理时限、特殊环节、收费标准及依据等内容,对内规范管理让“政府有权不任性”,对外精确指引、模块化流水作业让群众明白办事。

监管清单针对保留、备案、取消及下放乡镇的四类170项行政许可事项,分别制定出事中事后监管流程,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措施、监管程序、年度监管计划及监管处理7项内容。

“一单规范”管理让群众知道怎么办、办事员知道如何办、监管部门怎么监管,打通行政审批和监管执法工作规范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为扩大“放管服”改革成效,加快实现“网上办事”,强化审批过程监管,让行政审批运行更加公开阳光,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一号一窗一网”审批服务新模式。今年8月,贵安新区“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正式启动,开启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政务服务改革,为群众和企业带来办事新体验。

综合窗口全面梳理涉及企业群众办事的审批服务事项,充分发挥身份号码作为唯一的、终身不变的代码作用,开发安装身份证刷卡取号系统,窗口叫号受理业务时系统自动将申请人基本信息和有关审批信息录入综合受理平台,形成企业公民电子证照库。

在证照库,身份证号和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识别标识,自动关联以自然人和法人为唯一身份认证的电子证照库,可调取办事历史数据重复利用,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照的情况。杜绝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C明”,变“群众奔波”为“信息服务”,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同时,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把原本分散在贵安新区17个部门的303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到项目建设类、企业设立类、经营管理类、综合税务类4大类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避免群众办一件事折返于多个部门、重复跑的现象。

对审批服务事项实行综合受理统一接件,审批服务部门不再直接受理事项,专职负责后台审批工作。证照批文由出证窗口统一打印发放,受理事项全部录入审批服务系统,全流程接受电子监察,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车间式流水线”审批服务,全面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消除“中梗阻”,让企业及群众“进一扇门、办全部事”。

依托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将新区17家审批服务部门、4个乡镇、2个园区、90个村(社区)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并实行联动审批,实现审批服务“全覆盖、全域化、全联动”。依托审批服务系统和综合受理平台构建企业、群众办事统一认证体系,实现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一网通办”。

审核和审批的区别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高效、科学合理、便民利民的原则,在清理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每一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等,大力精减审批条件、申报材料,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强化公开透明,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清理范围

(一)市政府威政发[2012]38号文和威政发[2013]6号文公布的市级现行有效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带许可审批性质的行政确认登记事项以及改变管理方式后的程序性工作事项。

(二)以往清理工作中保留的备案事项、年检事项、行政审批附带收费事项以及审批权限在省级以上的审查转报事项。

(三)市政府威政发[2012]38号文和威政发[2013]6号文公布的下放事项因没有下级承接部门部分市区尚由市级办理的事项。

(四)因法律、法规、规章变动新增加、变更和减少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清理原则和要求

(一)法定原则。法律、法规、规章对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有规定的,原则从其规定,如根据实际可以进行精减压缩不影响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的,可以予以精减压缩或提出精减压缩的建议。省级主管部门超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增加设定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或延长审批时限的,要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衔接,依法协商处理。市级超越法律、法规、规章和省级主管部门增加设定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的,一律取消,延长审批时限的,一律进行压缩,最长不得超过法定时限。

(二)科学设置原则。法律、法规、规章对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没有规定或仅有原则规定的,是省级主管部门设定或细化设定的,要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衔接,依法协商处理。市级自行设定或细化设定的,按照科学设置和简化优化的原则,除必须的条件、材料和流程环节外一律取消,时限不能超过行政许可法规定的20个工作日,能压缩的要压缩到最低限并作出承诺(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三)直观方便原则。对梳理后确认必须的审批流程,要细化到每一个操作环节,对每一事项都要从受理到办结全过程绘制完整、直观、可操作的办理流程图,以方便申请人咨询和办理。对适用范围,属按地域区分的要填写准确是适用全市(即全市申请事项都要市级批)还是只适用市区(环翠区、高区、经区、工业新区),或者只适用高区、经区、工业新区,或者只适用工业新区等不同情况。属按数量档次区分的,要填写明市级审批的具体数量范围。属按级别区分的,填写明属市级审批的具体范围。属按类型区分的,写明由市级审批的具体类型,等等。不需要各市、区初审市级直接受理的,填写注明市级直接受理,需要各市、区初审的,填写注明各市、区初审转报。让申请人根据所在区域等情况提前明确所申请事项是否属需要由市级审批,是否需要先到各市、区申请初审等,避免申请人多跑腿。

(四)公开公示原则。对经清理审核后确认必须的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和流程图、审批时限、审批附带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理地点和电话等,都要通过政府和部门网站、网上审批系统、印制指南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向社会公开公示,让申请人对需要办理事项到哪里去办、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准备哪些材料、一步步怎么办理等能早了解早知道,最大限度地让申请人少跑腿,快办事,真正将政府的审批权力和审批行为纳入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透明化运行。

四、工作步骤

(一)部门清理填报(3月20日―4月30日)。由有关部门参照以往清理结果(每个部门以往的清理结果同时印制发放,如需要电子版,请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联系),对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及相关内容按本次清理原则和要求进行重新清理,该取消的取消,该缩减的缩减,该规范的重新进行规范,对本次需要填报的事项按附表要求分类进行填报,对新增事项要重新按要求内容填报,对内容有变动或取消的事项等要在有关栏目中予以标明。对所有法定或上级主管部门设定的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以及时限要求等,都要附报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文件等,并标明具体的设定条款,否则按无依据自行设定对待处理。对去年清理中的合并事项以及一个审批事项中涉及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对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等有不同要求的,要分阶段分类填写。对所有确认需要市级办理的事项,对每一事项以及对同一事项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对审批流程有不同要求的,都要逐一参照附件十三的模式绘制流程图。所有填报表填写盖章和流程图绘制好后,于4月30日前将纸质和电子文档一并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审核确认(5月1日―6月31)。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部门清理填报结果逐项内容依法进行审核,就审核确认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与有关部门磋商,进一步精减不合法、不合理的事项及审批条件、材料、流程环节等,规范保留的事项及相关内容和办理流程图,并对清理审核结果进行汇编,提出有关处理意见和建议,报市政府审定。

(三)公开公示(7月1日―7月31日)。清理结果经市政府通过后,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重新印制市级行政审批指南,免费向社会发放,同步更新行政审批中心以及部门窗口的公示栏、办事指南、承诺书等,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另一方面要在具体行政审批工作中对清理结果抓好规范落实,变更电子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中有关变动事项信息,严格按照规范后的审批流程依法办理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