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十篇

时间:2024-01-23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1

关键词:林业部门;财务集中管理;问题;建议

湖南省会同县是以“广木之乡”而盛名的林区县,山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有25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设立了林业站,各乡镇林业站依法对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管理和监督,是组织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个人发展林业生产和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事业单位。会同县林业局主管25个乡镇林业站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会同县林业局于2010年1月起对各乡镇林业站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成立乡镇林业站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25个乡镇林业站取消了会计、出纳岗位,设立了报账会计岗位,通过报账会计的工作对会计进行委托记账,集中办理各乡镇林业站的会计核算业务并加以监督的制度。

一、乡镇林业部门财务集中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1 实现乡镇林业站财务集中管理后,使用财务软件处理账务,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便了,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保证了从财务收支管理到录入凭证再到形成账表这一系列工作中的准确性,提高了财务工作信息质量。在人员和资源两方面实现了集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管理人员直接属于林业局管理,不受各乡镇林业站约束,为会计管理人员独立行使会计职权、履行会计职能创造了条件。通过集中核算,严格控制签字报账手续,较好地执行了内部控制,能更严格地按照报销报账有关规定执行,避免了胡乱支出、循私支出等情况出现。2010年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汇总各乡镇林业站商品服务支出比2009年同期节约26%,各乡镇林业站资金的运行完全置于林业局的监督下,从体制上削弱了权利的随意性操作。

3 加强了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随着近年来国家增加对林业的资金投入,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显现出其重要性。通过财务集中核算和收支两条线的实行,确保了林业专项资金不被挤占、挪用、截留,能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了国家投入资金的安全。

4 有助于强化预算管理。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核算制度,可以提前介入乡镇林业站的经济活动,实时监控资金拨付和使用的整过程,不但有效强化林业局对各乡镇林业站财务活动的监督,而且加强了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可以减少超预算列支及无预算列支的现象,强化了预算管理。

二、乡镇林业部门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但因各乡镇财务集中管理才实行一年,制度未能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 收支管理不严,预算编制随意性大。没有严格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编制单位年度预算,支出的随意性较未执行财务集中管理时要小,但仍存在超标准、超范围和超预算支出现象。

2 部分乡镇林业站收支矛盾突出。财务集中管理实行之初未能及时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部分乡镇林业站抱有观望心理不能积极主动增收节支,同时因为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行,各乡镇林业站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林权制度的改革,导致部分乡镇林业站的林政收入及其他经营收入锐减,随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增长,收支矛盾突出,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财务风险规避不力,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往来账管理混乱制约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往来账款挂账时间长,长期不清理,各乡镇林业站往来账少则几十笔,多则上百笔,时间长,跨度大,回收难度大,有的无法收回。

4 各乡镇林业站普遍存在“重业务管理,轻财务管理”的现象,各乡镇林业站牵涉营林生产、林政资源、山林纠纷、林权改革等各项林业业务,在各项工作的重压之下,很自然地把财务管理工作放在不受重视的地位,不能选拔优秀人才进行财务管理。

三、加强乡镇林业部门财务集中管理的措施

1 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管理。预算是各乡镇林业站完成各项林业工作任务的保证,也是林业站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各乡镇林业站在合理确定当年收入预算的基础上,本着以收定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安排当年的预算支出,使预算科学规范,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发挥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及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强化绩效管理。鼓励各乡镇林业站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挖掘潜力,积极创办实体,开展多种经营,提高自身的发展。积极主动增收节支,提高经济实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为林业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对往来账款要定期核对及时清理。要在核准数字、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取得证据的基础上,做到该收回的收回,该付出的付出,该列支的列支,该核销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予以核销,进行账务调整。实行各乡镇林业站财务的轻装上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2

为加强对全市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的领导,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儋州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化解在农村土地确权、农垦退场改革及林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土地林地争议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儋州,为儋州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二、工作任务目标

工作任务:依法调处全市已经排查出的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1029宗(其中土地权属争议132宗,确权共有宗地566宗,林地权属争议331宗),以及今后发生的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妥善化解矛盾,维护土地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儋州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工作目标:力争每年调处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300宗,用3-5年时间基本解决已排查出的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问题。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二)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三)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

(四)坚持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尊重历史和现实,实事求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原则。

(五)坚持协商解决为主,依法裁决为辅的原则。

四、成立工作机构

(一)成立儋州市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市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处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协调、指导全市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调处的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陈正杰兼任,副主任由组成。

(二)各镇成立“镇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公室”。

主任:各镇镇长。

副主任:分管副镇长。

成员:从各镇政府相关部门抽调3名精干人员组成。

工作职责:

1、受理和调查处理镇内个人之间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

2、受理和调查处理个人与单位(不含农垦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

3、受理、调查、调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提出处理意见,报市政府做出处理决定。

(三)各国营农场要成立专门机构,抽调力量全力配合市开展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调处工作。

五、职责分工

办公室下设资料组、跨市县组、乡镇一组、乡镇二组、场社组等五个工作小组。

第一组:资料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文件起草审核、工作总结、会议材料的起草准备;经费、车辆调度、统计报表及档案资料的管理等工作。

第二组:跨市县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配合省调处组调处跨市县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

第三组:乡镇一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镇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调处。

第四组:乡镇二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镇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调处。

第五组:场社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农场与镇之间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案件调处。

六、人员组成

从业务部门抽调21人(领导小组及其成员除外),其他单位在职人员3人,机关和乡镇退居二线人员7人;乡镇在职人员85人;聘请法律顾问、打字员各一名。

七、工作措施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农村土地林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群众依法协调解决争议,为开展调处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

(二)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各工作小组、各镇要深入调查,认真梳理,摸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底数,明确工作任务。

(三)明确责任,奖惩分明。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并把完成

工作任务的情况作为各镇领导年终政绩考核的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启动每周简报、每月汇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表彰的工作机制,制定年度考核办法,每年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前三名乡镇,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任务不完成的镇,启动问责制,追究镇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全市农村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由市政府牵头,各镇政府、市国土、林业、法院、司法、公安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调处土地林地权属争议的整体合力。

七、后勤保障

1、工作经费。从2009年起,市政府将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调处案件工作经费201.8万元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划拨给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作为专项经费。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3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乡镇林业站建设;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87-1

一、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集体林权制度的现状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我国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形式已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的形式有:国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国有林场、国有采育场和其他国有单位使用;集体森林、林木和林地由国有林场、国有采育场等单位使用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使用国有的或集体所有的林地发展林业。村民使用集体林地应当支付林地使用费,使用费的标准和支付形式原则上由村委会与村民民主协商确定,但当地政府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二)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林农是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全社会共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1.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只有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真正使农民耕山有责、务林有利、致富有门。

2.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是落实中央政策,确保农村安定稳定的需要。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为了落实中央土地政策。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归集体的前提下,放活林地使用权,落实林木经营权,激发农民耕山积极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兴林致富的广阔领域,保证农村的安定稳定局面。

3.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需要。要改变目前我省森林高覆盖低产出的状况,就必须突破妨碍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激发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的经营水平。

二、林业管理的任务和政策措施

从我国林业经济落后的实际和林业建设的目标出发,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落实以下政策措施:

(一)正确执行林业的经营方针

在林区要实行以林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不能以农牧挤林,乱开滥垦,无论哪类地区,都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森林生产总方针,做到造多于采,造管并举,始终把造林、育林、护林、扩林工作抓好。

(二)调整林业生产结构

当前林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改造传统商品型林区的产业结构;建设新优势产业,利用林下资源,开发新产品;扩大林特产品的商品规模。应遵循地域分工规律,坚持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提高效益、适销对路的原则,在特色上下功夫。

(三)加强法制观念

发动群众护林。林木生长分布地域广而分散,看管保护困难,因而要有护林政策、护林制度,建立护林组织,做好森林防火、防盗等工作。在护林工作中,坚决贯彻有法必依、毁林必究、奖罚分明的原则。

(四)建立森林经营的科学秩序

要深度循环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在单位生产空间和季节里发展立体林业。使资源再生能补偿并超过资源的消耗,逐步建立起一种开放式的有很高商品率的良性生产系统,促进林业的社会化、协作化,把林业生产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影响乡镇林业生产结构的主要因素

(一)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水平是决定因素

社会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乡镇林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在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能比较好地发挥本地的优势(包括自然的和经济的),同时也往往有着较好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体系。相反,如果一个地区、一个乡镇的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水平较低、农林业生产比较落后,就会使合理的利用本地各类资源受到种种限制,往往会出现不合理的林业少产结构。

(二)乡镇人口状况是重要影响出素

乡镇林业生产结构对本地人口状况有很大的依存性。如果人口失控增加,超过土地生产力的负荷,为了保证人们对粮食这一最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就得投入更多的物力、则力和土地、这样,必然要挤掉乡镇林业和其他行业的生产,被挤占去生产必需的粮食,同时也必须满足人口剧增而大量增加的木材、薪炭林等产品的需求、不得大量发展用材林、薪炭林等,暂缓或挤掉防护林、经济林、特种林等项生产发展,或者采取“竭泽而渔”式的掠夺经营,滥砍乱伐,从而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参考文献

[1]贾治邦.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N].人民日报,2006-12-09.

[2]李敬泽,张平.不砍树也能富――伊春林改人喜林壮[N].黑龙江日报,2006-12-1.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4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前言

香格里拉县位于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延、横断山脉腹地,介于北纬26°52′―28°45′,东径99°23′―100°31′之间,是云南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份之一。全县有11个乡镇、64个村民委员会,690个村民小组,33794户,总人口136869人。森林覆盖率74.99%。境内雪山耸立,河谷深邃,蓝宝石般的高原湖泊星罗棋布。丰富的林下野生菌类资源已经成为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0年,香格里拉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1]”的政策措施,县委 政府统筹安排,组织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切实做好技术服务、监督检查、政策兑现等工作,截止2003年一共实施退耕还林4000 hm2,有力地促进了香格里拉县生态环境建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不断延伸,退耕还林周期延长补助减半,一些乡镇林农经济增长反弹、城市基建占用退耕地,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玛卡、烤烟等经济作物复耕退耕地等问题相继出现;截止2013年7月,全县退耕还林地块被复耕、占用面积达164.71 hm2,退耕还林工程的延续出现了新的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布局不规范,平均主义严重 2000年,香格里拉县坚决执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的规定,在8个乡镇实施了1000 hm2退耕还林。2001年,在10 乡镇稳步实施了666.7 hm2退耕还林。2002年,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坡度小于25度的坡耕地可以退耕还林”的新政策鼓舞下,全县11个乡镇都要求安排退耕还林项目,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政府从全局考虑给10个乡镇安排了800 hm2退耕还林任务。多数乡镇本着有项目大家干、有粮食大家吃的平均主义思想,许多村组不结合本村组实际,把退耕还林任务平均分解到户。2003年,政府安排1533.3 hm2计划任务到11个乡镇。平均主义影响下,形成了布局不规范,不考虑后续生计、零星退耕、退耕地与农地相间、平原退耕等一些不利于后期管理,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局面。

1.2 落后的管理,粗放的经营 高原坝区乡镇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是香格里拉县重要的畜牧业乡镇,畜牧业产值占社会经济收入的40%。云杉和草套种的造林模式成效显著,验收合格;粮食部门和林业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兑现了当年的钱粮。入冬之后,天气转冷牦牛下山,饲草紧缺,农民将围栏掀开放牛到退耕地内。林业部门出面制止,技术人员强调退耕地不能放牛。老百姓说牛不吃草不行,何况牛不吃树苗。牛不吃树苗,只可惜老牛不晓得树苗经不起踩踏,就这样活活踩死了。次年退耕农户再次补植补种,入冬依然踩死,周而复始。

金沙江干热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香格里拉县把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这些乡镇推广核桃、花椒、桑树等规模化种植,为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粗放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制约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在植苗后不管不问的落后习俗和靠天吃饭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入冬前后造林地灌水和树苗保暖防冻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造林保存率偏低。嫁接苗接穗死亡根部萌蘖现象十分普片。虽然进行了规模种植,但是很难形成产业。

1.3 平原退耕和城镇周边退耕 2003年退耕还林政策规定有所放宽,但是也没有说可以平原退耕,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平坝不需要退耕还林。政策规定生态林补助8年,还草补助2年,政府从群众收益的角度出发,鼓励农民林草间作,争取群众受益的年限延长。平原大面积撒草后排涝不畅、长期积水,退耕还林(草)地就成了沼泽化草甸。种植在沼泽化草地上的云杉不适应夏秋两季的水淹环境,逐渐死亡。为应付退耕还林年度检查验收,顺利拿到钱粮,每年退耕农户都不惜余力地补植补造。2010年,为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林业部门免费送苗到平原退耕地块,要求退耕农户尽快补植补造,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1.4 城镇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发展成为必然。当年在县城周边平坝上实施退耕还林,把0至5度的平地纳入退耕还林,2010年全县退耕还林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检查验收,进入延长八年的第二个周期。在此期间,香格里拉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十分普片。县城周边的土地从两三万元一亩提高到三四十万元,国家征(占)用土地赔偿也提高到八万元一亩。2005年迪庆州级机关办公区建设项目,此项目以捌万元每亩的价位征(占)用了建塘镇金龙、北门两个办事处54.3 hm2退耕还林地。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波及了周边的退耕还林地块和农户,有的农户(或村组)把退耕还林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有的农户在退耕还林地上建造住房。截止2013年7月,香格里拉县城因基础设施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达103.93 hm2。以上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地用途,造成了生态植被的破坏。

1.5 复耕现象时有发生 退耕还林生态林补助延长8年之后,补助金额只有第一个周期的一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退耕农户管护退耕地的积极性。高原坝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应经济作物玛咖的繁育。2013年已经初具规模,种植地块延伸到退耕还林地。林业部门现场勘验调查时,群众说先种两年玛咖,两年之后再搞退耕还林。金沙江河谷部分乡镇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收益较高的烟草种植。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经济利益成为农民的第一需求,部分退耕还林地被群众复耕,种上了烤烟。在林业部门的严肃制止和宣传教育下,目前没有发生大规模复耕退耕还林的情况。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今后难免再次发生复耕。单凭林业部门的制止和林业行政处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立足当地实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退耕农户经济收入;标本兼治,切实遏制退耕地复耕。

1.6 后续产业不健全、不完善 退耕还林实施伊始,香格里拉县把产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造林规划结合,在气候适宜的乡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起初几年桑树长势好、蚕桑茧优质高产,几年之后土壤肥力下降、桑叶产量降低、蚕茧质量下降,农民收入不高,觉得种桑养蚕不划算,许多村组的桑蚕产业就此搁置。同时,政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推广核桃种植,派人到大理州漾濞县进行考察,学习漾濞县核桃产业建设的经验和技术,以期形成优势产业。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香格里拉县适宜种植核桃的乡镇基本上都种植了核桃,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的核桃树已经开花结果,给退耕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是多数核桃树年年栽、年年长,就是长不大,长出来的还是根部萌蘖的夹核桃。以上诸多原因导致了香格里拉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不健全、不完善。

1.7 监督检查与现金兑现脱节 2004年以前政府和林业部门每年都要求各乡镇由分管林业副乡(镇)长带队,开展自检自查,并把自查结果报告给乡镇人民政府,政府根据自查情况通知粮食和林业部门发放钱粮,同时部署退耕还林地块的补植补造,把自查情况和兑现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给县退耕办。退耕办位对各乡镇退耕还林进行抽样检查,将检查结果如实上报给县政府、反馈给乡镇人民政府。2004年农村财政“一卡通”直接把补助款打到农户账号之后,林业部门的监督检查与政策兑现就逐步脱节了。退耕还林年度检查验收只起到检查作用,达不到验收的效果。

2 对策

2.1 合理布局,严格把关,杜绝平均主义 退耕还林实施前,切实做好摸底调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香格里拉县实情的退耕还林方案。方案细化到乡镇、村组、地块,充分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调查论证退耕之后最适合种植的树种以及如何形成规模、如何组建产业。坚持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合理布局,严格把关,杜绝政绩观左右下的平均主义对退耕还林的影响;把退耕还林地块安排到最合适退耕还林、最需要退耕还林的地方;坚决否定城镇周边退耕还林以及平原退耕倾向。

2.2 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作为党委政府的“政府工程”,退耕还林解决了全县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群众从中受益,从中得到实惠,是我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表现,其创造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了经济效益,是一项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此,在处理存在的问题时我们不能持有简单、粗放的态度,应该详细分析问题实质,找出原因,科学合理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监督检查与政策兑现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相结合,切实有效地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2.3 转变观念,科学种植,精细管理 当前林农思想僵化、观念落后,为拿国家的钱粮而退耕还林;从来没有考虑过8年以后怎么办,更弄明白以退耕还林为依托逐步实现农林产业化的发展。林农意识还是没有转变过来,经营管理达不到自觉自愿的程度,种植树苗远远不能与种粮种菜相提并论。为此,通过学习、培训、考察等手段,解放林农思想,转变林农观念,促使小农业走向大产业转变,把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经过一至二个周期(甚至更长)的补助支撑,逐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4 充分调研、适当调整,促进退耕还林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当城镇建设需要占用退耕还林地块时,首先要详细调查了解哪个乡镇有多少亩适合退耕还林的地块,相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群众的思想观念,结合当地实际分析退耕还林以后适合种植什么树种,发展什么产业,以及如何把调整过来的退耕还林与以前的产业整合。然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论证,制定相应的林农培训计划,做好作业设计。乡镇林业工作站要开设技术服务窗口,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上岗,专人负责,长期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服务。

2.5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检查验收与政策兑现紧密衔接 坚决执行退耕还林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包括村民委员会)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从种植、浇水、管理、防寒防冻等具体工作入手,严把技术指导、监督检查、质量验收关。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兑现资金的规定,杜绝行政干预、行政指挥兑现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的现象。严格按照合格面积兑现退耕还林资金;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兑现。

参考文献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殡葬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深入开展清理整顿工作,改革丧葬陋习,清理整顿非法墓地,研究制定预防和治理非法墓地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殡葬改革纵深发展。

二、工作目标

清理违法违规修建的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墓穴标准见附件二)和非法公墓,恢复土地原貌,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发动阶段(7月5日—7月15日)

各街镇乡要利用会议、政务公开栏、墙报、黑板报、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殡葬改革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增强殡葬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殡葬管理有关规定。各街镇乡要立即对辖区内非法擅自占用耕地、林地、退耕还林地修建的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和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的非法公墓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全面清理,摸清有关情况,务必于7月15日前将摸底情况报县民政局,县民政局汇总后于7月20日前报县政府。

(二)全面清理整顿阶段(7月16日—8月31日)

各街镇乡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的违法违规修建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和非法公墓进行及时整治。对活人墓要无条件予以拆除,恢复土地原貌;对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必须整改达标;对非法公墓,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各街镇乡于8月31日前将清理整顿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县民政局。

(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9月10日)

县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街镇乡的清理整顿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县民政局在9月20日前将整治结果报县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非法墓地清理整顿工作范围广,执行难度大,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真正认识此次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清理,扎实整顿,保证实效。县里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非法墓地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指挥、协调清理整顿工作。各街镇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小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行三级包干责任制,即:街镇乡领导包片、街镇乡干部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组,签订责任书,强化目标管理,要将该项工作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共同做好清理整顿工作。民政部门负责依据国家殡葬管理法规对辖区内的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和非法公墓进行界定。国土和林业部门要根据国家土地和林地管理法规,查处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和非法公墓违规占用土地、林地问题。监察部门负责依据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严肃查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个人参与修建活人墓、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和非法公墓的违纪违规行为。新闻部门负责宣传相关法规政策和整顿工作中的典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治丧新风尚。公安部门负责对阻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聚众闹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督查部门负责督促各街镇乡、有关部门清理整顿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载体宣传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清理整顿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引导群众增强殡葬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殡葬管理有关规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6

1.1编制目的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扑救控制十分困难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森林资源、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对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为有效控制森林火灾,避免酿成大的灾害,特制定*县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林业局扑救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工作规范》(试行)、《*省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响应实施意见》、《*省森林火灾扑救预案》、《*省森林消防队伍管理规定》(试行)、《长春市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过火林地面积5公顷以内的较大森林火灾,超过5公顷的较大森林火灾将上报长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启动地级扑救预案。凡发生森林火灾,都要按照行政区域管辖,由各乡镇、场圃按照本级(本单位)《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直接处理。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以下简称森防指)对下列森林火灾(Ⅲ级灾害信息)实施本预案,组织指挥扑救工作。

(1)过火有林地面积1公顷以上且火势继续蔓延,当地人力不足,需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支援的;

(2)重点森林火险区:三盛玉林场林区、杨树林林场林区、小城子林场林区、哈拉海苗圃林区、靠山苗圃林区的森林火灾;

(3)森林植被易燃程度极高或气象条件恶劣,当时无法扑救的。

1.4工作原则

本预案坚持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和就近调动,快速出动,重兵扑救及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的原则。

1.5事件分级

按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列》规定,我县将森林火灾分为特大森林火灾(I级)、重大森林火灾(II级)、较大森林火灾(III级)、一般森林火灾(IV级)。

(1)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重伤100人以上的);

(2)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一千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3)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一百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4)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一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2组织体系

各森林防火主管部门要在县政府或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森林火灾事件的应急援救工作。

2.1指挥机构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为县级森林防火指挥机关,负责全突发森林火灾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人武部部长、县林业局局长为副总指挥,森防指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县森防指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负责森林防火的日常工作(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名单见附件7.1)。

乡镇级森林防火行政主管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森林火灾事故的救援。

2.2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

当本县乡镇、场圃辖区内参加扑救森林火的扑火队紧急救援的,必须建立本级前指。当乡镇、场圃预案配置的第一、第二梯队扑火兵力全部投入仍无法控制火势的,需要出动第三梯队和请求调动其他乡镇街扑火力量时,必须设立县级前指。

2.3前指构成

县政府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可根据火场大小、扑火队伍数量及组成成立现场指挥部(简称前指)。前指由总指挥、副指挥、总调度长组成。

总指挥:由县政府或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派到火场的主要领导担任,全面负责火场的组织扑救工作,组织制定扑救预案,指挥和调度各方面的扑火力量,处置紧急情况。

副总指挥:1—3人,由在火场的其他领导担任,主要任务是分工协助总指挥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承办前指分配的工作任务。

总调度长:由县林业局领导或防火办主任担任,负责组织实施前指的各项协调工作,监督、落实扑火前指确定的各项工作方案和扑火措施,汇总各工作组的综合情况,组织起草综合调度情况报告。

扑救指挥组:组长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熟悉扑火作战的县林业局主管局长、消防大队队长及防火办主任、副主任担任,负责火场情况调度,协调组织扑火力量,落实具体的扑救措施。大火扑灭后,负责火场的检查验收。

力量调配组:组长由县森防指成员县财政局副局长、县交通局副局长担任,负责火场扑救物资的调配,协调落实交通运输与车辆等事宜。

通讯信息组:组长由县森防指办公室主管通讯的副主任担任,负责组建火场通讯网和服务工作。

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县森防指副总指挥、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担任,负责火场前线所需食品、油料等物资的调配和供给保障工作。

综合材料组:组长由县森防指成员县广电局副局长、县教育局副书记担任,负责火场综合情况的汇总,火场宣传和新闻报道工作。

火案调查组:组长由县森防指成员县公安局副局长担任,负责火灾调查及前指安全保卫工作。

救护安置组:组长由县森防指成员县卫生局副书记、县妇联副主席担任,职责是及时组织抢救伤员,搞好检疫、防疫工作。

扑火督查组:组长视情况而定,负责督查各支扑火队伍执行任务情况,督办各项任务的落实。

3运行机制

3.1预测与预警

进入森林防火期,县气象部门每天向防火办提供天气状况及火险等级。

(1)火险预警级别

火险等级共分V级。I、II级火险天气森林准燃;III级火险天气森林可燃,预警标识为黄色;IV级火险天气森林易燃,预警标识为橙色;V级火险天气森林极易燃烧,预警标识为红色。

(2)火险等级:进入防火期,县电视台在气象服务栏目中提前向社会。县防火办每天都将火险预警情况向全县森林防火部门通报,IV级以上火险信息同时上报县政府应急办。

3.2应急处置

(1)逐级报告

各乡镇、场圃接到火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县防火办报告起火时间、地点、过火面积、火势发展趋势、已出动或到达的扑救人数、火场指挥员、火场气象信息等基本情况;县防火办公室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按*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火情报告的规定向市防火办报告起火时间、地点、过火面积、火势发展趋势、已出动或到达的扑救人数、火场指挥员、火场气象信息等基本情况。接受和上报森林火灾均要在口头上报的同时,做好报告内容的记录。

(2)本级《预案》的实施程序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火办)值班员接到一般森林火灾信息(IV级灾害信息)的报告后立即上报县政府应急办,县防火办值班员接到较大森林火灾信息(III级灾害信息)后,值班员要立即向县防火办主任、县森防指副总指挥、总指挥报告,并报告县政府应急办启动信息报送程序。县防火办主任、副主任和值班员,要根据县森防指领导同志指示和火场实际情况,按预案提出兵力调动的具体方案,经批准后由县森防指副总指挥以上领导下达相关命令。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应直接或委派指挥部其他成员赶赴火场,直接督促或指挥火灾扑救工作。上述几种火情信息都必须报县森防指办公室。如火势难控制,需启动地区级扑救预案时,由县森防指向地森防指请求启动地区扑救预案。

(3)力量划分

扑火力量的动员和组织应遵循以专业队伍为主动员群众为辅,非经专业扑火培训人员一般不直接扑打火头的原则,火头直接扑打人员应以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为主,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请示长春市森防指,根据火场情况调动武警森林部队。《预案》实行扑火出动“三个梯队”制,由县森防指统一指挥,就近调动,分批次下达出动命令(情况详见附件7.6)。

(4)扑火队伍指挥调动程序

凡发生森林火灾符合本预案启动要求时,县森防指按照下列程序调动扑火队伍:

第一梯队:由县森防指下达出动命令,调动第一梯队所有兵力,赶赴火场。

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80%到达火场,火势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由县森防指决定全部或部分调动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在第一、第二梯队全部调往火场,火势还无法得到控制,并有酿成大灾的危险,急需大量兵力补充的情况下,由县森防指协调调动第三梯队。

各专业、半专业扑火队接到命令后,按有关标准出动兵力,并在指定时间内到达火场。

3.3善后处置

(1)火场清理与看守

火场清理以半专业扑火队、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义务扑火队为主;火场看守以半专业扑火队和义务扑火队为主。

(2)灾民处置

对灾民的抢救、安置、疏散以及对死亡人员的抚恤、家属安置等由当地政府(单位)处理,遇有特殊困难,可由县政府逐级请示上级政府解决。

(3)火案调查

发生森林火灾后,公安机关要立即随同扑火队人员赶赴火场立案侦察,查找第一线索,及时查明火因,对肇事者和责任者,司法机关要依法作出处理,处理结果逐级报告上级部门。

3.4信息

森林火灾发生后,新闻报道管理工作按照中央有关规定执行。较大森林火灾不予报道;对新闻媒体自行采写的报道,特别是对重大森林火灾及可能在国内外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森林火灾有关火情发展态势、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消息的各类报道,要严格按照有关归口管理和国家林业局审定的规定执行。我县发生启动本《预案》的森林火灾后,森林防火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县政府和应急办报告有关情况,并由县扑火前指据实审核。

县委宣传部负责县政府向社会公开信息的设计、组织、协调和管理,负责协调做好对境内外、媒体记者的管理和沟通工作。同时根据突发森林火灾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召开新闻会议,并做好相关筹办工作。新闻会原则上确定为县政府信息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信息两个层次。根据突出森林火灾事件的实际情况,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确定新闻会级次,各参加扑火单位不得擅发。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发言人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确定,材料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材料组负责。

4应急保障

4.1信息保障

火场联络要充分发挥常设固定通讯工具的作用。进入森林防火期,全县各场圃电台要全天开机。火灾发生时,扑火队员和赴火场人员必须携带手持机等无线通讯器材。县森防指要将装有短波、超短波无线电台、无线对讲机等设备的森林防火指挥(通讯)车立即开赴前指,建立火场与各级森防指的通讯网络。必要时,通讯部门要在前指架设临时固定电话,以便沟通火场信息。

从启用本《预案》实施森林火灾扑救时起,各乡镇、场圃和参战的扑火队要每30分钟将前指扑火进展有关情况向县森防指报告一次。县森防指每30分钟将火情上报县政府应急办。

4.2监视和预报

县气象台站负责火场地区的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并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证及时、迅速、准确地报告本级森防指。

4.3财力保障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应由县政府承担的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所必需的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承担费用。人为造成的灾害,由有关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费用,有关部门负责监督落实。财政部门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或县政府的决定对灾害损失给予补助。

各类保险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参加人身、财产等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理赔工作。

4.4扑火机具保障

各乡镇、国有场圃要根据需要在重点火险区附近储备相应的扑火机具,并保证设备完好。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专业扑火队的扑火机具,平时要配备好,战时自带;第三梯队除自带部分工具外,不足部分由县森防指负责解决。

4.5物资保障

本预案启动后,县森防指将及时调配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的扑火救援物资。同时县森防指与火灾发生地的乡镇、场圃负责协调本县林业、公安、交通、财政、卫生、通信等部门,保证扑火物资供应渠道畅通。各主要负责单位的协同职责为:

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动员系统内部力量全面开展扑救工作,承担火场态势侦查、火场地形地貌信息服务及向县政府提供有关扑救、作战方面的参考意见,组织县森防指办公室做好扑救调度及协调工作,必要时组织全局力量投入到前、后方工作运行保障中。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消防部门在扑火前指的领导下参加火灾扑救工作,组织公安机关协助做好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火场交通管制和火案侦破等工作,保证火灾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县卫生局根据市政府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启动《*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负责做好灾区紧急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扑火物资、增援人员的运输畅通,及时向来自其他地区及部门增援的扑火队伍调度所需的运输车辆。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扑火物资的调配、协调工作。

县消防大队负责火灾扑救工作及防止余火的死灰复燃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及时提供火场天气预报、天气实况和卫星遥感火情监测服务,适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做好火险预报和高火险预报及预警信号的工作。

除上述指挥部成员单位外,县人武部、县财政局、县广电局、县妇联、团县委等指挥部成员单位,在启动预案时,要视扑火救灾需要,承担相关的工作任务。

5监督管理

5.1宣传教育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县森防指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5.2培训演练

每个防火期前,各类森林防火专业人员及专业(半专业)化扑火队都要进行培训和演练。

5.3责任与奖惩

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实行火场扑火前指总指挥负责制和当地森防指成员、各扑火工作组组长、队长分工负责制,出现组织、行动和战略战术上的过失行为,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前指总指挥有权对不服从指挥、行动迟缓、贻误战机、消极怠工、工作失职的领导人员就地给予纪律处分,后履行组织程序。通讯联络、扑火调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出现问题,按情节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5.4工作评估

扑火工作结束后,县森防指要立即组织扑火战斗评估,全面查找扑火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各环节上的失误问题,确定出相应处理对策和处理意见。

5.5资料归档

县森防指办公室对上述火灾的所有相关材料必须详细归纳整理,认真归档保存,并报县政府应急办备案。

6附则

本预案由县森防指办公室负责制定,并上报县政府批准备案。

县森防指具体组织实施,预案解释权及管理权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7

刚才,几个乡镇和部门做了发言,主要是介绍本地特色林地产业的发展情况,另外特产总站宣读了《林地经济发展规划》。这次研讨会只是个开头,下一步我市林地经济怎样发展,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实际上的优势就在林地上,森林的覆盖率接近85%,现在我们的产业大多数也都是通过林业林地发展起来的。但与优势相比,现在林地产业规模的发展程度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提出来要大力发展林地经济。刚才,维义市长就相关工作作出了安排和部署,要具体量化到乡镇,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农村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工作,连续8年就农村工作出台一号文件,今年主要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未来十年,国家将要投资4万亿元,彻底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近些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一个接着一个,今年国家又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做到“两个同步”,一是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二是和城镇职工货币工资增长同步。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县,如果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不上去,那全市经济发展速度也很难提高,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抓好农村工作。对乡镇农村工作,从上到下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乡镇是党和国家在最基层的组织和政权,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村整体工作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所以说,乡镇工作做的好与坏,关系到农村稳定,关系到农业发展,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乡镇工作和农村工作做好。当前我市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思路不太清晰,盲目工作;二是对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压力、缺少合力;三是考评机制还不完善。在下步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林地经济也是特色经济。现在各乡镇几乎都有特色经济,但是这些特色做的还不大,还不够鲜明,今后每个乡镇在产业发展上都要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真正把特色农业做精做强,争取在州里、省里,甚至国家都有我们的特色品牌。关于发展特色经济有个老的概念,就是“用工业化思维来谋划农业发展”,农村的事情也可以用发展工业的思想去做,围绕特色产业包装项目,依靠外力把产业做大。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一家一户发展。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服务力度,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增强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他们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

三、建立科学考评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各项任务量化到各乡镇,比如说,发展的指标任务,环境卫生的指标任务,维护稳定的指标任务,还有社会管理等等,这些都要进行量化,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建立一整套科学考评机制。让大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了是什么结果,做不到是什么结果。现在组织部有绩效考核办,每年年底都要进行集中检查,但是我觉得,单靠这个还不够,还要结合农村工作综合性强的特点,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考评机制。今后全市每个乡镇要进行排名,前三名怎么办,有一个说法,后两名怎么办,也要有一个说法,目的是解决大家干工作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的问题。

四、关于做好乡镇换届工作。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换届期间,各乡镇党委要严格遵守纪律,按照中纪委、中组部提出的“5个严禁、18个不准、5个一律”要求,组织好换届相关工作,确保换届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同时要统筹兼顾,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决不能因班子换届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对于这次换届,还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谁都不用跑、不用找,组织上对大家工作的情况都很清楚,市委选人用人的标准,还是工作第一,一定会把人选准,把人用好。

五、关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客观地讲,我市目前信访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为此,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协调,相互沟通,把维稳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对于发生的问题,各乡镇主要领导首先要立足当地把问题解决好,尽到自己的责任,实在解决不了,再拿到市里解决。

关于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已经布置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相信大家能够把工作做好。另外,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州是占大份额的,包括刚才说的这些具体工作,都承担着重要责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工作全面做好。刚才,4个乡镇和林业局就林地经济工作从不同的产业项目和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市特产总站就林地发展《规划》向大家做了通报。我就林地经济发展,谈几点想法。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8

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按照省、吉林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总体安排和工作部署,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本着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十、百、千”工程,即抓好12个试点村屯(包括两个省级试点村屯)示范建设、100个村屯规划和880个村屯整治工作。

(一)全市新农村建设情况。上半年,全市共投入资金4278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村屯水泥路100.8公里,占计划的35.2%;砖砌围墙32715延长米,占计划的19.5%;改水、改厕、改厨、改圈5671户,占计划的18.3%;启动了“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沼气池102个,占计划的13.1%。

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围绕“三清”,投工投劳18240个,清理垃圾20264吨,清污泥16888吨,清路障42350延长米。村屯美化、绿化植树30.2万株。

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结合“农村文化共享工程”,新建村级文化室29个,占计划的38.2%,新通有线电视1746户,占计划的73.1%,新装电话2093户,占计划的51%。深入开展了“平安××”创建和“五五”普法活动,创建村务公开示范村50个,完善了农村救助救济、优抚抚恤、大病救助、五保户供养制度,全市纳入农村“低保户”5167户13482人;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第二批试点工作,参合农民达16.9万人,参合率达83%。

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要求,以项目和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上半年,全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6.12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农业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4.51亿元,同比增长89%。新建宝信稚牛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金牛饲料养殖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实际完成投资2870万元。重点建设了67个园区(基地),其中黄牛园区34个,优特粮园区11个,中药材园区9个,食用菌园区6个,其它类园区7个,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我市五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优特粮种植面积达5250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388公顷,食用菌达1887万袋,黄牛饲养量达11.92万头,林蛙放养量达7.43亿只。

(二)试点村建设情况。全市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共投入建设资金530万元。修建水泥路14.35公里,占计划的40.2%;砖砌围墙27285延长米,占计划的70%;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共计554户,占计划的13.8%;建设沼气池93个,占计划的16.8%。围绕“三清”,投工投劳4106个,清理垃圾2875吨,清污泥3738吨,清路障3050延长米;村屯美化、绿化植树4.3万株。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建设、水利等42个部门为成员的××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市编委专门批了7个事业编制,组建了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实行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制度,采取了市级领导包乡镇、市直部门和后备干部包村屯的方式,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从市、乡两级抽调了400余人,组成了12个包扶小组分层次对全市179个行政村进行包保,在规划、资金、物质、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配合村屯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后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协调会和现场调度会,具体落实了市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和试点村镇工作分工及任务。领导组织机构和办公室的建立和组建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市电视台专门开设了新农村专栏,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创办了《××市新农村建设简报》,现已出刊11期,通过专栏、简报的形式宣传我市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在全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搞好规划编制。为使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今年年初,我们就对全市179个行政村880个屯的基本情况、基础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建立了档案,在广泛听取乡镇政府及村屯干部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订,制定了《××市2006-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和《××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各乡镇和市直相关部门做了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现已编制1个乡镇10个村的规划,有66个村的规划正在编制当中。

(四)组织学习考察。为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防止我市新农村建设出偏差、走弯路,我们组织了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各乡镇(永吉街道)党委书记及其试点村村支部书记参加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团,赴江西、河北、山东、辽宁等4省11个县(市)21个点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参观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宝贵经验,对我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五)制定扶持政策。为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的扶持力度,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市2006年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在市场准入、科技服务体系、金融信贷、税收优惠、土地、供水供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扶持政策,市财政专门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六)争取省包扶部门的工作支持。为得到省级新农村建设包扶部门支持和帮助,我们积极与省国资委、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华大学及红石林业局等包扶单位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对接。省包扶部门对我市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他们多次来桦了解情况,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协调通钢和吉粮集团等省营大企业具体包扶一些乡镇。联系省通用机械厂帮助我市制作沼气池模具,办理建牛舍用地手续等。

(七)抓好督导检查。实行定期的督导检查,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按照既定方案推进、取得预期效果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制定落实了新农村建设“半月报”制度,不定期地深入乡村进行检查督导,重点加强了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跟踪检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新农村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由于受我市产业基础、地域环境、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产业化经营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层次较低,产业链条短,主导尚未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差,致使全市新农村建设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乡镇试点村屯建设进展不平衡。由于我市市、乡两级财政都很紧张,绝大多数农户收入不高,使得我市新农村建设资金和物资存在较大缺口,据初步预算,全市12个试点村屯需建设资金约2947万元,但缺口资金就达1500多万元,由于受资金的困扰,各试点村屯建设也不平衡,部分乡镇已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而有些乡镇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是农民的主体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特别是在投资投劳方面不积极、等待观望,部分农民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新产业发展等项目的投入上,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才是主体,个别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治理当成任务来完成,缺乏主动投入和参与意识,群众参政议政意识差,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再加上省级试点扶持资金没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是部分村级组织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目前部分村班子尤其是村领导组织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能力比较差。

四、下步工作安排

结合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安排是:

(一)搞好宣传发动。利用现有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势利导,通过再宣传、再发动,着力破除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存在的观望依赖思想,引导他们主动投工、投劳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继续利用我市新农村简报及时报道各乡镇、各部门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加快规划编制。按照省、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求,加快做好我市省级试点村镇和吉林市级、本市级试点乡镇村的三个规划(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及百屯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要有新观念、求特色,继承传统,着眼长远。

(三)抓好包扶工作。制定本市包扶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工作队协调各方的作用。积极争得省和吉林市包扶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使其真正为乡镇新农村建设解决项目资金和物资、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发展县域经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优特粮、中药材、食用菌、黄牛和林蛙等五大市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全力引进技术、资金、人才、项目,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同时,要注重发展冶金、矿产、页岩、水电、建材等县域支柱产业,从而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9

第二条林业站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林业站依法对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管理和监督,是组织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发展林业生产和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事业单位。

第四条林业站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或者实行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林业站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林业站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林业站的职责

第六条林业站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与贯彻执行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林业方针、政策;

(二)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和指导农村集体、个人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三)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资源调查、造林检查验收、林业统计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掌握辖区内森林资源消长和野生动植物物种变化情况;

(四)协助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林木来采伐工作、配合作好林木采伐的伐区调查设计,并参与工作;

(五)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政人民政府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六)依法保护、管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依法保护湿地资源;

(七)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

(八)协助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的乡村林场、个体林场;

(九)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乡村护林网络,负责乡村护林队伍的管理;

(十)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为林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

(十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代收和协助管理各项林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十二)承担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林业站的建设

第七条凡有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任务的地方,应当在乡镇设立林业站;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任务相对较轻的地方,可以在两个以上的乡镇设立林业站。

暂时不具备设立林业站条件的乡镇,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设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工作。

第八条林业站的设立,应当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或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协商后提出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林业站人员的编制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确定、

林业站新增人员应当主要接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实行考试与考核办法,择优录用

第十条林业站工作人员应当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应当不少于80%。

林业站负责人和主要岗位人员,应当经培训并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第十一条林业站的建设应当统一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对林业站的建设给予适当的扶持。林业站所需事业经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林业站应当具有必要的房屋、交通、通讯工具等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平调、拍卖或者出租林业站的房屋、交通、通讯工具等设施和其他资产。

第四章林业站的管理

第十三条林业站的撤销或者变更,应当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或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协商后提出意见,报原批准设立的机关批准。

第十四条林业站负责人的任免,应当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按照所在地人事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林业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林业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达到相应技术水平的人员聘任相应的技术职务。

第十六条林业站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技术承包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第十七条林业站应当建立健全人事、财务、物资管理等各项制度,并接受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林业站在做好林业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建立示范和生产基地,开展多种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林业站开展技术服务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

林业站从事的多种经营,不得影响其依法执行的公务活动。

第十九条林业站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非法摊派、乱收费或者强行提留。

乡镇林长制工作简报篇10

1、选址:项目建设部根据鸡场建设用地需要,会同乡(镇)、村(场)联合实地选址。对符合国家用地政策和村庄规划的鸡场建设要求的地块,乡(镇)、村(场)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并及时召开村(场)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和相关户代表会进行广泛征求意见。

2、申请:经大多数村民同意后,由村(场)委会向当地乡(镇)政府书面反馈用地选址征求意见情况,经建设、土地有关部门审核后并附相关村民户代表会表决同意地块租赁给建设鸡场的会议纪要和户代表签名(加盖手印),由乡(镇)统一汇总上报()公司。()公司收悉后,应及时作出决定,与村委会签订鸡场租赁用地协议书,并将上述所有资料报送乡(镇)备案。

3、规划:鸡场租赁用地协议签订后,项目建设部应及时组织人员会同用地协调小组成员对用地进行勘探测量,规划设计,绘制图纸,确定最佳建设方案。并按农业设施农用地报批程序,报送县国土、农业部门审核后,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使用。建设涉及林业用地,要办理林地审批手续。

4、放样:建设方案确定后,()公司根据鸡场平面布置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放样,定界桩,同时预留放坡的边界线。村(场)委会按照建设方案和用地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村民清理地面附着物,供()公司施工建设。同时,()公司应办理环评手续。

5、施工:鸡场建设班组进场施工,要举行简单的开工仪式,邀请用地协调小组成员和当地村民参加。施工过程中,如需对原方案变更,应征得当地村(场)委会和村(场)民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当地村民用工可优先安排,但必须事先提出并能承担的工种。

6、签订正式合同:鸡场建设完成后,()公司安排鸡场建设的二次测绘,村(场)委会派员参加现场勘界。根据二次测绘的成果,()公司与村(场)委会签订鸡场租赁用地的正式合同。

二、用地纠纷调处

1、成立用地协调小组:每个鸡场都要成立用地协调小组,组长由乡(镇)挂村领导担任,成员由乡(镇)公安派出所长、驻村干部、村(场)两委干部、村民群众代表等组成,并在鸡场路口制作统一工作牌,制定相应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沟通、协调鸡场建设过程中与农户之间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矛盾,及时调处和化解纠纷,确保鸡场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2、实行纠纷协调程序:村民如有问题,首先应向推荐的群众代表和村两委沟通反映,由村两委和群众代表共同沟通协商,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一时无法解决的,可向用地协调小组反映,由乡(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若村民对协调解决不服,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讼,由法院判决。在矛盾纠纷调处和诉讼期间,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影响和阻止项目施工。否则,公安等政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3、落实责任奖励机制:县委、县政府对积极支持项目建设的乡(镇)村,在乡镇创业竞赛考评中给予一定的奖励分值,县政府对每个新建鸡场给予乡(镇)10000元工作经费,对按期完成租赁任务再给予每个鸡场3000-6000元奖励;对尽职尽责做好建设用地协调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将在企农共建表彰会上给予重点奖励。

三、租赁用地期限和补偿标准

1、土地租用期限为50年,若涉及相关土地权证期限不满50年,各乡(镇)、村应无条件保证并协调出租方或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下一轮土地承包后,()公司续租,租金不变,不得以权证期限已满等理由拒绝与()公司续签。

2、农田耕地每年每亩的租金为500斤干稻谷,按当年国家公布的粮食收购晚稻最低保护价折算成人民币一次性支付。如遇国家取消粮食收购保护价,由县政府根据当地当年晚稻市场价决定价格。

3、山地在租赁期限内的租金按每亩3000元一次性补偿;地面附着物如松、杉、竹、果树、茶叶、油茶等经济林地和非经济林地的补偿标准详见附表。具体补偿地面附着物数量及规格以()公司项目建设部确认为准。

4、现有路面小于4.5米需拓宽或增加错车道,占用农田的,每平方米按45元一次性补偿;占用菜地的,按照原有地类分为山地和农田标准补偿,其中山地10元/平方米,农田45元/平方米;新建道路占用山地、农田均按照鸡场建设租赁用地标准执行;建蓄水池占用林地每亩按3000元一次性补偿;通往蓄水池道路占用林地每亩按1500元一次性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