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十篇

时间:2024-01-19 17:50:54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1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

           的趋向目标。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人类社会的教育就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现在是这样,过去也是这样,只是过去只重在一个“德”字,一个不同社会时代性的一个“德”字。解放以后,国家的性质不同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法。所以党和政府就总结出了这个极具概括性的“德智体美劳”的五字教育方针来。

 

            当然,具体的讲:“德智体美劳”是以“德智体”为重点的。因为“美”与“劳”这两个字的内容不能独立的表现出来,它必须要以“德智体”为依托,建立在 “德智体”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其自身的特性。

 

    比如说“美”吧,它只是一种特性的表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必须依附在物的形态上才行,好象我们说“花”是美的,这个“美”就是花托出来的;说山水美,这个“美”就是山水托出来的。离开了依托,则“美”就不存在了。上面说的是物,如果要说人的话,除了相貌,人的美就还有另一层涵义,那就是人的心地。所以看人不光是看人的长相,而是要看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就来源于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智慧。因为只有一个有崇高品德的人,才会有语言美的内涵,才有心地美的表现。而这种崇高的品德,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具备的,是要有一定知识、有一定智慧的人才懂得美的实质。所以说“美”是不能脱离德智体的基础的。

 

    同样,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字,也完全是要用“德智体”三个字来体现。因为一个德性好的人、智慧高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则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其德性好者,不但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意义,也必然会做事勤快,工作兢兢业业;反之,一个品质不良的人,就必然懒散、怕苦、怕累,总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所以,要培养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首先要培养他的良好的品德。

 

    而智和劳也是关联的,一个高智能的人,一般都善于思维、富于创造。其学习知识也好、使用知识也好,都很勤奋,都很认真。自己想到了什么、就一定会去做什么,这就形成了劳动。反之如果是一个不热爱劳动的人,也必然是智力不高的人,就象家雀和大雁,由于家雀的能力小,所以它追求的就是房前屋下人们抛撒的一粒米、一把糠皮;而大雁则由于它本领高强,因而就会放眼千里,追求着更远大的目标。人也是这样,为什么说能者多劳,就是因为他什么能做到、所以就经常有事做。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实则是智力到了那里的人。由此可说明“智”与“劳”的关系。

 

    再就是“体”与“劳”的关系。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强健的身体主要是锻炼得来的,是“劳”与“动”的结果。一个不管你四肢如何发达,不去锻炼,不去劳动,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睡得个年把半载,没病也都睡出病来了。这样也就成不了健康的人,虽然其命还活着、其身体还在,这充其量只能算作病体、残命。

 

    综上所述,我国的“德智体美劳”的五个字的教育方针,实际上是由“德智体”全部包括了的。因此,这里就专门解释一下“德智体”的问题。当然这“德智体”三个字,也绝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缠绵不断的关系的。尽管这三个字的各自用处不同,但却都紧紧联系着个人之人生与社会。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字的属向。“德”字是属于社会性,无论你个人的道德,还是社会的公德,都是属于社会性的,于个人的作用只是名誉的问题。人最属于自己的是“智”和“体”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于社会的作用次于自我的作用。我们暂且把“德”字撇下,说说属于自我的“智”和“体”两字。

 

    “智”是人的智能,即智慧和能力的统称。应该说凡人都是有智能的,就好象地球不管什么地方都是有矿藏的,只是矿种不同和有用矿物的程度不同以及开发和利用程度不同而已。凡人都有智慧,只是有什么样的智慧,智慧的高低程度以及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

 

    人的智慧的开发工具是知识,是人们用学到的知识去思维而开发出来的,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能力。所不同的是由于各人学到的知识的质和量的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各人的智慧形式不同,和行为能力不同的状况。比如学医的,所开发的是医学方面的智慧,学电脑的是开发电脑方面的智慧。这样,社会上才有了各行各业的区别。也由于学的力度不同,而导致了各人的工作能力不同。这就是为什么知识程度越高越聪明的缘故。什么钥匙开什么锁、什么藤结什么瓜,人的付出有多大,收获也就有多大。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是为繁衍后代的,都是有着其物质内在的生理规律的行为能力的,这就是智慧。所以说不能认为谁有智慧、谁没有智慧。只是有智慧的高低如何,智慧的性质与形式怎样而分”。苍蝇吃屎,蜜蜂采花,张三种田,李四打铁等,都是各自在为着自己的生存发挥着自己拥有的智慧的能量。因此人类社会对人类的教育的根本,就是增长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能,使其更好的为自己的生存和社会的建设出力,

 

    上面说的是德智体的“智”。而对于“体”来讲;其含义这里当然指的是人的身体、人的生命。人的身体是自然物。所以法律上把人叫做自然人。人在德、智、体各方面是独立存在的,不受“德、智、体”制约。无论这个人有德无德,有智无智,只要这个人还活着,这个人的“体”就必然存在。所以“体”是根本,德和智是装饰其“体”的。一个人的人生之“体”,如果不用德和智来装饰的话,其生命之“体”虽然照样存在,但却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特别是智,对人生个人犹为重要。人活在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是万万不能少的:一是身体;二是本事。比如说这个人身体很壮,但没有知识。什么都不会干。那么这人便“山大无柴烧”,白生了一个好的身体;但如果这个人有知识而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也许你的本事就发挥不出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人顾此失彼。注重身体的人特别爱惜身体。晒点太阳都怕把皮子晒脱了长不出来,流点汗都生怕自己脱水。所以不爱学习,不爱劳动。到头来变成为一个不劳而食的、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的人。而另有一些则恰恰相反,为了工作,为了学习而置身体于不顾,结果本事是学到了,但身体则垮了。这一次的工作是做好了,但下一次工作也就无法做了。这同样也是很可悲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残疾人不同样也有做大事的吗?当然有,而且还多。但我们应该明白,残疾人之本身是并不希望自己残疾的。面对现实,他(她)们只有奋争和拼搏,付出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几百倍的代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把本事和身体这两样东西摆在人的眼前,任其选择一样的话,我则宁愿选择“体”,不要“智”也,因为“体”才是人的根本。所以为了这“体”,不但要生活,而且还要锻炼才能使之强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的“体”,就不单是指人的生命之躯体,而是包含着体育事业、体育锻炼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千万不能忽视体育教育的实质。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是靠着自我的智慧而生存的,也是靠群体的力量来生存的。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准则规范来维护人类社会的秩序,来建设和保障人类社会的文明,这除了国家用法律的力量来制约以外,还需要人们的自我道德和社会公德来维护。

 

    为什么在德智体美劳教育里,把“德”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德”是社会性的;“智”和“体”都是自我之物,是在自我属性的前提下而进入社会的。但必然要用“德”的力量来推动。否则,一个人的身体再好,智慧再高,没有“德”的作用,那是只能是自我的。而且是身体越好,智慧越高,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越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德”是主宰“智”与“体”的神,是第一重要的。这里这么说可能有人会不赞同,认为“德”从属于政治、说“德”于人类社会第一重要,那是强调了政治第一的说法,是忽视了社会人才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白,大凡一个人才之本身,是必须要具备“德”的因素的。何况人才和德对于社会的关系是以“德”而定的。我们说社会的人才比比皆是,但社会之“德”却只有一种。就说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吧!不否认某个英雄人物所起的作用、但人类社会的能人很多,“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能说没有你这个人,人们就不生活了,地球就不转了。人们依然要生活下去的,地球仍然还要转的,社会的建设也照样要发展。只是可能会不是按照你的这个办法去做,而是按照另一个办法去做了而已。这就不能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太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你不做还有人来做的。死了个康熙,还有乾隆。不见得没有你就不行,这就是关于人才的形势。而德呢,社会之“德”是万万也不能少的,没有一个“德”,就会不成体统,就会造成社会混乱,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3

劳动教育;概念;定位

王毓,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迄今,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就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定位达成共识。这种情形不仅影响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影响劳动教育的定位与实践。因此,明晰界定劳动教育的概念,明确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劳动的本质是改变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难怪恩格斯指出:“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然而,人们对劳动这一概念的认识却莫衷一是。

《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一词的解读有三: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专指体力劳动。”三是“进行体力劳动。”[2]可见,劳动在现代汉语中有时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个含义,有时则单指体力劳动。无独有偶。在英语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labour”的解读为:“bodily or mental work:(身或心之)劳作;劳动。”劳动也被赋予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双重含义。马克思对“劳动”的解读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3]201-202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为了能够有饭吃,就要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也用手劳动。”[4]认可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基本沿用了这一定义:“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930文新华的界定是:劳动,“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6]这一界定只将劳动对象指向了自然物,而忽略了社会物。

综上所述,劳动是指人有目的地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或社会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可见,其一,劳动不仅包括脑力劳动,而且包括体力劳动。其二,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其三,劳动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其四,劳动对象既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物。

二、劳动教育的要义是培养完整

意义上的劳动者

关于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加以界定。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这一界定把劳动教育置于德育之中,淹没了劳动教育的独立性。

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中国百科大辞典》界定:“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从这一角度理解,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上位概念,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属于其下并列的下位概念。

三是从广狭义两个角度加以界定。例如,马开剑认为劳动教育有广狭义之分:“劳动教育的广义理解是泛指一切与劳动、生产和技术有关的教育活动。……狭义理解,即劳动教育指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即劳动者)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7]

四是把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例如,《教育大辞典》定义:“劳动教育,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抵制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倾向。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5]934国内著名劳动教育专家徐长发的界定则更进了一步:“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它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8]在他们看来,劳动教育是上位概念,技术教育是下位概念。劳动教育包括技术教育(选用的词汇为: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等)。

我们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时空中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根据其付出分为: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根据其过程分为:简单劳动教育与复杂劳动教育。根据其对象分为:生产性劳动教育(细分为:物质生产劳动教育与精神生产劳动教育)与服务性劳动教育。根据其报酬分为:有酬劳动教育与公益劳动教育。根据其范围分为:自我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等。

三、劳动教育的定位

(一)劳动教育应否列入教育构成

“教育构成”这一概念源于陈桂生先生提出的教育的构成。在他看来:“所谓教育的构成,是指通常所谓‘教育的组成部分’。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9]我们认为,删除教育的构成中之“的”,改为教育构成更为简约。

1.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实然努力

劳动教育与劳动是相伴而生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劳动教育,甚至没有教育。然而,试图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最早的当属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他要求每位青年都要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此后,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为了培养个性解放的自由人,必须注重手工劳动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使人人长于劳作,并能胜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乐,生活都有保障。”[10]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首次将工业劳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马克思继承与发展了欧文等人的思想,结合大工业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530此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等更成了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主力军。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自己执掌的帕夫雷什中学中倡导并实践了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构成,并深有感触地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11]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起重视劳动教育,力倡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也大有人在。颇有代表性的有:黄济先生指出:“劳动教育应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2]徐长发认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需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答《人民教育》记者问“您曾多次提到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的提法吗?”时,回答:“在教育方针中,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句子。因而,将五育并提,实际上是教育方针的简明表达。”[13]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这段话:“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最接近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构成的表述之一。

2.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应然思考

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教育大辞典》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界定为:“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5]1254从这个定义分析,凡是能够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成分均可列入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纪律、劳动习惯等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自然可以列为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之中。换言之,全面发展教育构成不排斥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存在并列关系。当下,有的学者把劳动教育纳入德育之中,并将其作为德育内容之一。还有的学者则把劳动教育纳入智育之中。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纳入的前提是二者必须属于包容关系。所谓包容关系就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其实,劳动教育的外延极其宽泛,绝非德育或智育的外延所能包容的。也就是说,德育或智育无法全部包容劳动教育的内容,无法完成劳动教育的所有任务等。仔细审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逻辑关系应为并列关系,所谓并列关系,就是属于同一上位概念:教育构成的各个同层次的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构成这一概念下存在着并列的几个下位概念: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这一是因为劳动教育有自己独立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其他四育无法包纳的。二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独立的作用与任务。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而这一作用与任务的完成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与创造能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三是因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是把一个自然的人逐渐转化为自然与社会统合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也就是说,依据其潜能,挖掘其潜力,张扬其个性,促成其发展,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使命。四是因为劳动教育有其独有的规律和内容。只有依据劳动教育的规律,遵循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采取劳动教育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

劳动教育与其它诸育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性。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独立性。这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区别于其它诸育的显著特征。其一,知行合一性。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以致用,是其常态。其二,体脑并用性。事实上,世上绝对的体力劳动或绝对的脑力劳动是不存在的。任何一项劳动都兼具体脑并用的特征,只不过有的体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有的脑力劳动占的比重大一些罢了。其三,人类本质性。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教育就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发展的。其四,劳动技术性。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加以支撑。“在现实社会中,离开技术的劳动教育和离开劳动的技术,都是不可行的,也是没有前途的。”[8]其五,劳动育人性。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解放人就是教育人、发展人。此外,劳动教育还具有创造性、体验性等特征。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还具有联系性。即与其它四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学者曾对劳动教育与诸育的关系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15]的确,实施劳动教育,在德育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感情、劳动体验、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在智育上,有利于学生“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16]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活学活用,生成智慧;在体育上,有利于学生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体脑结合、协调发展;在美育上,有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美产生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总之,劳动教育和其它四育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始终占有一定的位置。众所周知,教育分为:自然形态教育与学校形态教育。早期的原始的教育即属于自然形态教育。在自然形态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与劳动相伴而生的。也就是说,自从有教育以来,劳动教育就是教育构成的重要教育成分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17]伴随着这种真实的劳动分工的出现,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尽管纯粹的理论已经出现,但是学校形态教育并没有完全脱离劳动教育,淡出人们的视野。例如,在西周时期学校中学习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至少射、御、数仍与劳动教育相关。而《管子・弟子职》中的记载:“凡拼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就是对学校中洒扫之道的详细要求。

此后,劳动教育始终在自然形态教育和学校形态教育的教育构成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学习也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的定位

应特别指出的是,把教育构成划分为若干教育成分,或三育、或四育、或五育等,只是“研究者为了研究的方便与实施的便利而进行的人为的划分,事实上,它们共同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系统。”[18]

至于在教育构成中各种教育成分的定位,我们认同蔡元培与桑新民的立体观,但不赞成两人对五育及关系的见解。蔡元培曾经形象地指出:“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桑新民也提出:“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抽象层次。”[19]224

从立体的视角审视,教育构成的五个教育成分分别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五者分属立体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为体育,中间层次为德育、智育与美育,最高层次为劳动教育。

图1 教育构成层次图

由图1可见,首先,体育属于基础层次的教育。这是因为体育包含身心健康,而健康的身心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又是学生服务社会的基本保障。其次,中间层次的德育、智育与美育属于精神教育层次。这三育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德育与智育分别代表人的左右腿,只有左右腿粗细相近、长短相同,才能组成健全的人。人字上的美育,是沟通德育与智育的津梁。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不可或缺的。最后,劳动教育属于最高层次的教育。桑新民认为:“劳技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19]260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体脑结合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劳动者。同时,这些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限的逐步消失,“目的在于达到个人的身体、情感、心理及道德观念和美学价值的平衡发展,以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20]的劳动教育在教育构成中所处的最高位置日益彰显、日益巩固。

当然,我们强调劳动教育的最高地位并不排斥其它四育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五育在教育构成中虽然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所属层次也有差异,但是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各育有机地联系和统一起来,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2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5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就若干问题给临时总委员会代表的指示[C]//瞿葆奎.教育学的探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订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9-15.

[7]马开剑.国际视野中的高中技术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4.

[8]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5-06(7).

[9]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43.

[10]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73.

[1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2.

[1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5):17-22.

[13]余慧娟,李帆.2015关键词:改革 法治 落实[J].人民教育,2015(5):22-2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

[15]李建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1-10-17(2).

[1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5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36.

[18]王毓.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J].天津教育,2000(7/8):33-34.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4

一、学习贯彻《总体方案》文件,分层开展培训

1.组织参加《总体方案》专题视频报告会

2020年12月24日,区教体局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织的学习贯彻《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视频报告会。深刻了解《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方向的指挥棒,报告会解读了《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以及下一步的贯彻要求。让全体教体系统职工全面了解了《总体方案》精神实质、总体部署,及对五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

2.区教体工委及时传达学习贯彻《总体方案》文件精神

《总体方案》颁布后,我局高度重视,区教体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分别于3月24日、4月22日先后到市教体局,就《总体方案》文件精神要求,与分管部门领导进行磋商座谈。并于4月19日,徐永生第一时间主持召开班子成员、教体机关全体成员、各中学中心学校校长扩大会议,组织原文,再次原汁原味学习《总体方案》文件,也明确了督导室领导、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牵头负责,确保了这项工作有人抓。会议强调,一要强化政治担当,深刻学习领会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增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要坚持对标对表,全面对照《总体方案》,以破“五唯”为导向,破立结合,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三要抓好学习宣传。既要扎实抓好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全员培训辅导,还要注意开展面向家长、学生、社会公众的宣传引导,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3.各中学中心学校多种形式学习《总体方案》文件精神

各中学、中心学校通过班子会议、支部会议、半月例会、教职工大会、党小组会议纷纷组织学习《总体方案》文件,深刻领会关于教育评价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学习培训,做到应学尽学,应训尽训,做到人员全覆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细化的举措,坚持破立并举原则,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全面清理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省教育厅、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区教体局及下属学校对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负面清单》,对照清单,全面梳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政柔文件,凡是与《总体方案》精神不一致的各种做法规定,都必须坚决改过来,切实做到令行禁止。

依据负面清单中“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规定,将依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进行修改。

依据负面清单中“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规定,废除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试行)文件,其中设置的中考奖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测评奖。确保教育评价改革任务举措落地见效。

三、牢牢把握育人方向,加快构建特色的“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就是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多年来,我局围绕立德树人,在教育评价改革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突出德育实效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区教体工委制定《区教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对学习教育工作作出时序安排。机关党支部在统一征订学习资料的同时,编辑整理最新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每周一开展学习交流,丰富大家党史学习内容。全区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党史知识展板等宣传阵地,白泽湖中心学校采取制作党史音频、大桥中心学校罗岭初中请志愿军老战士到校上团课、讲党史,大枫初中朝阳路小学组织学生到独秀园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大桥中心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内容打造党史“云”课堂,还有的学校推出一期争当“学党史小达人”在线答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手抄报、出一期党史百年天天读主题板报、自创绘本、分享阅读、课本剧展演,以及邀请知名作家进校园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厚学生文化底蕴同时,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全区中小学校宣传员清明前夕瞻仰市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入党誓言。内容丰富多彩,学习入心入脑。此外叶祠、朝阳科普社区联合区科协、叶笃正气象科普馆联合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参观了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和气象科普馆,普及了气象科学知识,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叶笃正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科学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伟大精神,从小树立科技强国梦想。”

2、提升智育水平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区先后隆重举行2019年“文学进校园”活动和2020年小学语文课外读物讲述比赛。区教体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徐永生在致辞中指出,区“文学进校园”活动自2019年6月启动以来,先后邀请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来讲学,组织师生前往两邓故居、严凤英故居等地采风,举行妙趣横生、别开生面的中学生成语大赛和首届童书讲述比赛。特别是疫情期间,小语人开展的“停课不停学,好书伴你读”系列活动,童诗系列课程,温暖和照亮了莘莘学子。他希望全区中小学坚持阅读立校,推动“文学进校园”,让校园弥漫书香。

活动中,师生同台演绎,声情并茂地为大家呈现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稻草人》《小王子》等十多篇课外读物作品,在讲述过程中通过视频短片的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各自学校开展文学进校园的活动场景和近年来师生的文学创作成果。大桥叶祠小学程小凤、吴飞的《花朵开放的声音》和邱昱《稻草人》《舍身堵枪眼》等经典诵读更是得到精彩的演绎。本次课外读物讲述比赛得到了各级媒体记者的大力支持,引起了广泛关注。市新华传媒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区融媒体记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摄像报道。

3、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开齐开足好体育课程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桥中心学校举行“多彩童年阳光成长”庆“元旦”体育大课间视频展评暨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大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朝阳路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及七所小学带来的精彩纷呈的体育大课间视频。师生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饱满的精神,矫健有力的步伐,赢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教体工委委员、副局长马宏岱指出大桥中心学校举办的庆“元旦”体育大课间视频展评暨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表彰活动,展现了大桥新时代好少年应有的风采,大桥新时代教育的风采;无论是大小学校都动了起来,孩子们在开心的学、在练,这就是“3+X”的成果;希望各校坚持下去,将经验传授到区各校,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精神贯彻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4、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誉提升行动

“3+X”进校园如火如荼。高位起步,以黄梅戏、书法、武术三项活动为基础,以国学经典、廉政文化、科技、发展、足球体育运动等为补充,STEAM课程,结对帮扶促融合

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促进有效融合,加快STEAM课程建设,与浙江省嘉兴实验小学结对帮扶,暑期开展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精心打造“3+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品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聘请名家专业指导,引领活动纵深开展。

素质教育亮点纷呈。(1)小学生足球跻身全市四强;(2)城区小学生田径比赛,勇夺2个团体奖;(3)全市中学生社团文化节,集体、个人双丰收,5所中学、5名教师榜上有名;(4)成功举办全区“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小学生讲故事和中学生演讲比赛,并在市赛中获得二、三等奖;(5)儿童阅读研究推广风生水起,引领全区青少年儿童迈入阅读新境界。

5.加强劳动教育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劳动技能,锻炼他们的意志,砥砺他们的品行,大桥中心学校在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劳动教育现场会,研讨了《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方案》,大家一起参观了劳动活动室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分享了本校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并畅谈了今后如何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劳动教育。余金明强调各校要本着“德智体美劳,五育齐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要有意识的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校外活动中心的共性课程,开展好本校的个性化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四、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确保落地生效

有了好的方案、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于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主体,需要方方面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改革作了整体部署,文件出台后,更重要的是抓好改革落实,确保落地生效。

落实改革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各校要狠抓落实,切实破除“五唯一”顽瘴痼疾。学校可先行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各中学、中心学校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扩大辐射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专业化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困惑一:齐抓共管、通力配合

当前,高考的竞争激烈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学生的课业与心理负担未见缓解,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繁重的课外作业、上扬的学区房价等导致教育内卷愈演愈烈。各校抓管理的同时就有比拼,社会大环境还在关注高考成绩,在全社会要形成唯分数、唯升学论,还要有个过程,像一中四中高琦这样名校,生源爆满,学位紧张,以及房地产抢占先机,引进名校,提高升学率等方式吸引购房者。教育作为杠杆,只有让全社会达成一致共识,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困惑二:加强联动共同营造改革良好氛围。教育评价改革要想落地,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配合要履职尽责,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对科学用人理念和做法的宣传解读,增进社会共识;广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下一步思路举措和意见建议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充分考虑教育评价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通过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逐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完善各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

1.加强学习,共同抓好《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

扩大日常学习的范围,不囿限于教育评价方面,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支部大会、党小组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研讨,5月底前做到应学尽学、应训尽训,坚决把中央、省、市《总体方案》精神落到实处。

2.改革学校评价。“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相应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一是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二是改进中小学校评价,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内容。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5

如果说2001年中国加入WTO释放了原始的生产力,《中国制造2025》将带领中国企业走向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工业平台。在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左右夹击中,尚处于2.0时代的中国制造业能否在这一浪潮中实现后发优势将在此一举。

4.0浪潮

在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这个来自民间的概念在短时间内迅速演变成国家产业战略。工业4.0的概念产生有几个背景,一方面是德国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一部分新兴产业成长乏力;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作为德国最具优势的产业,各界致力于要把握信息通信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趋势,瞄准全球快速成长的智能工厂装备市场,确保德国企业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领先供应商”的地位。

“工业4.0”是一个基于工业价值链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机器设备、仓储系统以及制造设施被置于同一平台,共同形成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在生产环境中,三者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交换信息、触发流程以及自动控制等功能,将整个价值链上的人、机、物全部联结起来。

相对于德系的“工业4.0”,从范畴而言,美系工业互联网的外延要大,既有智能制造的部分,也具有美国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基于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共赢共生。

而目前对中国而言,当前中国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四大挑战: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在依靠大量劳动力,且产能过剩的环境中,企业不可能投资建立很多新工厂,而是更倾向于在现有的资产条件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将是一个重要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向。

在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博士看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能让企业给员工提供更高的薪酬,同时也能缓解劳动力的短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劳动力群体,即16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已经自2012年起连续第三年下滑,目前数量为9.16亿,比上年减少了370万。据预计,在2010年至2050年这四十年间,中国劳动力人群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从72%收缩至61%。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也在改变。拥有工程背景与IT技能的人才需求将会上升;对于重复性劳动以及低水平的工作人员需求则会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智能制造的发展为资历浅、低水平的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迫使他们转向其他领域,例如服务业,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究竟哪些产业具备两化融合的条件呢? 在《中国制造2025》的蓝图中,中国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进行重点突破。

“这一路径与GE工业互联网白皮书中提到的能够享受智能化利益的行业极为相似。” 通用电气(中国)软件及分析卓越中心总经理胡晓博士说。

中国“智造”的机会

在中国,大型的生产企业开始走上智能化的道路。但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亟需拔高,中国在2014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5000台,占全球总量的20%,居全球之首。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还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曾经有业内分析师预测:“互联网提速渗透制造业,2015年将是互联网化产品爆发之年”。与德国制造业强大技术基础不同,中国是在工业整体2.0的情况下,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在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陈玉东博士指出,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建立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加上了信息技术,使得自动化可以自适应的调整。中国企业学习借鉴工业4.0的过程中,尤其应当重点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人才、信息安全和制造业创新体系;把制订智能制造标准化作为智能制造的优先领域。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6

各位老师、同学:

下午好! 首先,祝所有同学六一儿童节快乐! 我想,我们不得不感慨,时间的飞逝,曾几何时,我们带着欣喜的心,来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中学----同安一中。如今,两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是初二年的学生了,今年的九月,我们就即将步入初三的生活。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长大了,我们即将告别童年。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对于我们初二的学生来说是后的一个六·一节了,可是对于初三或其它比我们高的年级的学生来说,再也没有六·一节过了,因为我们不再是儿童了,我们是青年了,这种年幼稚天真的生活已经结束了,我们将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生,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今的中学生中有很多遵循的观念是读死书,死读书,可谓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注重的是分,需要的也是分,于是形成了“在外向钱看,在校向分看”的思想观念,可是这样的所谓好学有用吗?难道国家需要的真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吗?“君自故乡来,因知故乡事”,记得一张报纸上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在学校举行面试,故将一扫帚放倒在地,过往的学生没有一个注意到了扫帚,一个男生过地将扫帚捡起,后来他被录取了,正因为他的品德,认定他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发展,社会为培养出一批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国家规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社会对我们当代青年提出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为了社会的需要,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为何不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更成熟,更懂事。在家里我们应该帮助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体谅父母,孝敬父母。在学校要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不应该斤斤计较,因为别人占了我们的小便宜,我们的却占了思想的大便宜,所以吃点小亏算什么。 我们长大了,我们的思想一天天在转变,我们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觉得,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应该的,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六班同学就做得很好。在我们班你随时可以看见有很多男女同学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在我们班,我们不男女分开,我们觉得,男女同学在一起玩是很正常的,也无顾虑。不像有的班级男女同学间总在一道看不见的沟。我们六班的同学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是因为,我们心无杂念。 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孩子,明年起我们过的就是青年节了,这就标志着我们身心应该,有一定的成长。我们不再是懵懂的女孩,和冲动的男孩,我们是青年了,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长大了。未来,我们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把自己锻炼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有一首歌儿唱得好:“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跨世纪的银号吹起来,跨世纪的星星升起来,跨世纪的火炬举起来,跟着太阳跨世纪,拥抱明天向未来,手挽手,朝前迈,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作为跨世纪新一代的青年,让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全面发展,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吧!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7

关键词:鄂伦春族;树鸡舞;素质教育;教学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总书记的演讲博古通今,对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言简意赅的精辟总结,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不胜枚举的教育学家们建立了丰功伟绩,才得以使立德树人的百年梦想天遂人愿。鄂族传统体育舞蹈作为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栉风沐雨的发展进程中历经了渤澥桑田的时代变迁,它是一种以体教人、以艺育人的独立文化形态,将体育与艺术完美的融为一体。它蕴含着深邃的儒家思想理念,渗透着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主要强调的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等内容水融。当今,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资源,使之融入教学体系已呈现出如日方升的态势,这也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夯实大学生综合素质汇聚起了磅礴正能量。本文以鄂族传统树鸡舞为主线,在理论研究的宏观层面阐述了鄂族体育舞蹈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间的共生互融关系,以期为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对鄂伦春族树鸡舞文化内涵的概述

长期的生产实践使得鄂伦春人创造出许多与狩猎相关运动项目,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无论舞蹈或体育都能反映出鄂伦春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生活。鄂族众多的舞蹈中较为经典的当属树鸡舞,它是人们为庆祝狩猎胜利时必跳的竞技型游戏舞蹈,因进山狩猎时经常接触一些野生动物,其中树鸡就是其中之一,先民们在劳作之余模仿着树鸡的动作,最后集中智慧编成了这部百世流芳的舞蹈,树鸡舞在动作编排上并不繁琐,规则也比较简单,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学习。在游戏前人们站成一排,设定好目标,舞时双腿屈膝,双手伏在膝盖上,头和肩膀左右震动,双脚前跳,两臂摆出翱翔的造型蹲跳旋转,一边舞一边唱,一边呼吸一边跳动。树鸡舞不但表现出了人们对狩猎生活的美好向往,还凝聚着先民们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生活智慧和生活情感,伟大的传承基因积淀着狩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信仰,它是鄂族延绵不息生存发展的丰富给养,已远超于普通舞蹈的本身价值。

2.鄂伦春族树鸡舞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德育教育方面

《论语•述而》中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德育观认为学校教育重在品德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情操品质优秀的圣贤之人。当今,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表现为学校、家长、社会比较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重才轻德现象严重,高校学生的犯罪率近年来有增无减,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陶汝坤的毁容门事件,李启明的李刚门事件都发人深省,这些都是因疏于德育教育造成的后果。树鸡舞主裁判发令后,一排选手同时模仿树鸡进行跳动,跳到终点的就是胜者,看似简单实际难度不小,第一名是梅花鹿,中途逃跑是臭李子,最后一名是懒鸡。其一,进行树鸡舞比赛时,学生们为了争夺梅花鹿冠军殊荣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胜利果实来之不易。通过比赛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敬业精神,他们逐渐懂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只有努力付出才能得到相应回报,不求上进懒惰的人终会被社会淘汰;其二,树鸡舞有严格明确的规则,包括场地、服装、步伐动作等,稍有失误就会违反条例,被裁判取消参赛资格,这就迫使学生们务必遵守比赛规则,时刻做到自律、自爱、自警。通过比赛使学生们认清了严以修身的重要性,无论何时何地对自己都要严格约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守住道德底线。

2.2智育教育方面

《论语•为政》中记载:“仁者人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智育观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聪明的智慧,它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与思考中形成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当今,我国应试教育使得智育的培养极端化,过于重视分数,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通过给学生不停的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会灵活应用,智力水平并没得到开发,重分轻能现象严重。树鸡舞教学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也包括一部分理论知识,即实践与理论并重,学生从各种转换步伐中了解到了鄂伦春族传统运动的特点,掌握一项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学生们在激烈的比赛中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即学生双脚前跳时要细心观察周围动向,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以防挡人、踩线、推人等犯规动作出现;想象力即学生比赛时由于情绪激昂会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提出一些游戏改进的建议,集思广益为教学改革助力;思维力即两腿步伐转换的瞬间,头脑迅速做出反应,如身体前进的快慢、角度、方向,两臂两腿的节奏、力点等需要敏捷的判断能力。树鸡舞教学对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兴趣爱好的培育都大为有益,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2.3体育教育方面

《论语•八佾》中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体育观认为射箭运动是一项学生在内必学的技能,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六艺之一,当时的国家把射箭作为全民教育内容,被称为绅士运动,可见,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古时就已然盛行。当今,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有数据表明,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下滑的趋势,因饮食的不规律和紧张的就业压力导致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人群日益增多,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树鸡舞具有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其一,由于是双脚蹲跳,对双臂和双腿都有严格的限制,前纵的距离还很长,运动效果丝毫不亚于田径运动,其特点是运动的强度和难度较大,有利于学生的柔韧、耐力、力量、速度等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在完成舞蹈动作时通常会大汗淋漓,可增强人体的心肺及各项系统功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帮助学生减掉多余的脂肪,有明显的健身功能;其二,由于树鸡舞是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游戏,并附有音乐伴奏,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缓解学生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让心情更加放松,压力得到释放,课堂上营造了欢快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4美育教育方面

《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美育观认为用诗歌来唤起内心的感情,形成真善美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自强,在音乐舞蹈教育的感染下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可见,文学艺术教育的地位在古代时期就被社会所认可。当今,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存在许多弊端,社会各类新奇事物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产生了神奇吸引力,但因缺乏教育导向性,他们过于追捧低俗的东西,超前卫的洋文化侵蚀着学生思想,一些同学为了赶时代潮流,把头发染成了绚丽缤纷的颜色,还有一些同学不顾形象素养,大街上穿着非主流相当暴露的衣服,这损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丑化了审美标准。树鸡舞是节奏感鲜明欢快、身心合一、灵肉交融的肢体跳跃运动,长期练习使学生的心灵在朴实无华的音乐中感受美好,在平淡的乡间舞步中发现美好。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综合训练,能锻炼出结实的肌肉和柔美的线条,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真切的体会到整个动作流程的美感,从双脚起跳、双臂展翅翱翔、腾空旋转、双脚落地等舞姿中会情不自禁的获得一种儒雅的风度和气质,有利于形成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体验力和观察力,培养了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使学生们具备美的情操、理想和品格,实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提高个人修养。

2.5劳育教育方面

《论语•宪问》中记载:“爱之,能勿劳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劳育观认为爱一个人,比如爱自己的子女,不是一味的放纵,要让他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可见,劳动价值观对封建社会子女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大学生性情懒惰现象在校园愈演愈烈,对于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目前已成为学习成绩下滑的主要因素,究其根源学生自身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养成了怠惰因循的习惯,安逸的生活让学生毫无压力感,及格万岁、熬夜网游、浪费、逃课、旷课、考试作弊、积攒脏衣服等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学生只会享受,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积极性。鄂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其传统舞蹈、体育都源于生产生活,树鸡舞表现出了人们劳动后喜悦的氛围,师生们在课堂上穿着鄂伦春服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树鸡舞教学能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狩猎民族的风采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精神上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舞蹈中的手位、步位、身位加之欢快的美妙旋律激励着学生勤奋好学。树鸡舞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舞蹈,而是狩猎民族坚韧、奋进、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舞蹈的整个过程都描述了一个民族在劳作之余庆祝丰收的故事,激烈的舞蹈场景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勤奋意识和理解业精于勤的道理。

3.结论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曾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鄂伦春族树鸡舞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势必对“十三五”时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开展鄂族树鸡舞教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达到启迪智慧、健康身心、以德律己、提升修养、勤苦奋进的目的,符合文化大繁荣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笔者坚信,借助校园平台优势传承与发展起来的鄂族传统舞蹈之花在教育力量的渲染下定会竞相开放,今后,要进一步凝聚人心共谋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传承大业,高举以德治国的鲜红旗帜,努力开创传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1]韩有峰.黑龙江鄂伦春族[M].哈尔滨出版社,2003.

[2]韩有峰.鄂伦春族历史、文化与发展[M].哈尔滨出版社,2003.

[3]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8

[关键词] 自然和谐 原点教育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朱永新教授提出: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美好的教育更应该从原点出发。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难题,逐步从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教育面临着一个“再出发”的问题。我们应该追问教育的原点,应该尽最大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理解教育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与思考教育的本质。

一、回归自然教育,回归原点教育的紧迫性

我们经常说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社会的四有新人,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的生命线;为子女学习挣钱,几乎成了所有家长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心甘情愿的投资;各种上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成为最热门、最畅销的书籍。中国教育界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智育表现出“不满足”;由于学生成了一部学习和考试机器,头脑中装了不少知识而能力却几乎等于零。这种片面理解教育的现象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这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首相曾批评日本教育中“智肥德瘦”的倾向。时至今日,在我们许多学校中的“英雄”仍都是“分数英雄”,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并不大重视。近年来一些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之中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现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不反思:多年的教育究竟有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心灵?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身心的和谐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体育在一些学校却成为可有可无的小课,体育的精神意义及其崇高的境界被慢慢淡化和遗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体育,呼唤体育!

在人类教育史上,对待劳动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劳动伟大,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劳动卑贱,教育应以远离生产劳动,如劳技课被取消,许多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劳动教育,呼唤劳技课的真正到来。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回归自然教育、回归原点教育的紧迫性。

二、回归自然教育、回归原点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回归自然的教育,回归原点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的、真正的“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应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鲁洁教授在论文中写道,20世纪的一切都说明人类患上了“分裂症”。在物质方面,人类已达到造物主的水平,几乎已经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但是在精神方面,在自我认识、自我把握等方面,却是如此发育不良和水平低劣。鲁教授的这一思想,就是在警示我们回归自然教育、回归原点教育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坚持“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智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包括智育在内的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总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

三、回归自然教育、回归原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维、儿童的记忆,是从赤子之爱和怜悯之心,从惊奇到赞叹,从儿童生活中发出种种事件的情感色彩开始的。教师应牢记“学校教育中的智育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教师应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须做到以人为本,符合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追求科学与人文精神文明的和谐,达到人类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一直比较喜欢自然的教育,不需要过多的准备与设计。现在学生走进自然的机会很少,要不就是去了还要写出一些文章之类的,以达到所谓的教育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觉也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然的接近、对自然美本身的感受就是教育。

培根早就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塑造人的性格。”因此,智育是服务于人格塑造的——通过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的和谐配合,让学生终身拥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拥有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并处理好其和谐关系的品质和能力,拥有一颗富有智慧的大脑,成为一个精神上永远幸福的人。这应该就是回归自然教育、回归原点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9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德智体美劳全面总结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78-02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一年后,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同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6月,在我国召开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提升到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大计的地位。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三大空想主义着关于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及其子女在智力和体力上的摧残,在道德上的毒化等等罪恶的揭露,对宗教及宗教教育的批判,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或和谐制度)教育的设想等方面的观点,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

圣西门对当时存在的宗教教育、古典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进行了尖锐和深刻的批判。傅立叶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是违反儿童的本性、需求和兴趣的。他说:“在文明制度的教育中,你在任何地方地方都找不到符合本性的方法的一点点痕迹”[1]。欧文也严厉地揭露和谴责工厂对童工的剥削和对童工的体力、智力的摧残。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揭露批判是他们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是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素材。

马克思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全面发展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去掉其人性论的杂质,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不是从人性论出发,而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的大工业水平,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角度来论证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方面,马克思肯定了欧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肯定了把废除私有制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的杰出思想。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上,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欧文把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起来的实验,并从理论上概括了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二)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等条件也是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这是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生产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近代教育和人的发展。

19世纪的30年代至四十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法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不久,德国才刚刚进入产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造就了大批日益贫困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时刻面临着失业、饥饿、死亡的威胁。面对着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压榨和摧残,无产阶级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自发的捣毁机器、厂房,到自觉的罢工、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两次起义。1844年开始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还有在英国,从1838年开始的无产阶级争取民利的的运动。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了政治舞台,但还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三﹑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阐述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从十四世纪中叶至十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经过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到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运动,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有所论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是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以上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育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想结合的可能性。”[2]也就是说,它第一次证明了,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教育的要求是社会要求的反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归根结底体现着现代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由科学技术在机器生产中的运用所决定的。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马克思以童工的教育为例,引用了工厂视察员的材料证实说,“道理很简单。他们只是半天在学校里,所以总是精力充沛,几乎随时都适于并愿意学习功课。半工半读的制度使得两种活动互为休息和调剂,因此,对儿童来说,这种制度比不间断地从事其中一中活动要合适得多。一个从清晨就坐在学校里的儿童,特别在暑天,不可能同一个从劳动中来的活泼愉快的儿童相比。……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并且往往更多。”[3]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尤其应反思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社会现象。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马克思指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内容,它是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而日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为什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中,不提德育和美育?不提德育是因为马克思在当时工人阶级尚未掌握政权的条件下,考虑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5]。所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只是强调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而不是要求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子女进行灌输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教育。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二是只有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社会不合理的分工和由此派生出来的阶级及一切压迫和剥削,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占有全面发展的生产力和交往方式。三是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到“自由王国”。

四﹑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球市场化的过程,并从而构成了全球化市场经济语境中人的生存方式。当代人面临的两大困境之一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马克思曾指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6]“人的物化”不但表现为以物的效用价值看待人,是人的价值被物化,即物成为衡量和评价人的尺度。而且在人的思想观念上反映为拜物教,“对商品和金钱的崇拜会成为一种时代性的社会心态”。[7]由此,在大众文化中也就形成了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它迫使教育一步步地走向遗忘目的理性的价值观即育人为本的境地。应试教育的盛行,其重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承载着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等各种高期望值的社会压力。这些高期望值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实际上就是学校、社会公众以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看待教育的结果。在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倡导素质教育,有利于清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对教育的干扰,进而构建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和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功能观。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从教育本体的高度,提出了“人本”的立足点,是作为终极价值(自明、自足的价值)而言的,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价值尺度,促使教育的目的和工具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

当时马克思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强调教育中第一是智育,而未提到德育。而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的经验以及根据新中国革命的需要,都强调提出要把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放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首位。实践证明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主管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8]。当前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的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大致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上达到一样的要求,至于各个人是否视其所长进行因材施教,那就顾不上了,实际上这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德、智、体、美、劳上平均发展,强求一律,这是“一刀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反应。它和马克思所要求的要使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为,由于历史、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生理遗传等各种因素,形成每个人的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才能的差异。教育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以便人尽其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种是过分强调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能,忽视首先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基本要求上大致相同。各级学校课堂,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来制定的。

第三种就是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和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当前要特别注意在教育教学安排上,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在达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进行因材施教。利用马克思所提出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条件的观点,加强和搞好班集体教学和学校各种团体的集体课外活动,使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