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2:18:46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1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的集成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儿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是资本为私有的经济制度,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私人所有,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关于社会主义的起源存在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通常是从早期现代的各种观念运动来探讨社会主义论题;第二种说法主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覆盖面广泛,效度较高。样本容量大,提高信度。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人,熟悉不同的环境,积累到不一样的经验;缺点是废卷较多,比较浪费。不好判断被调查者是否处于心情平和的状态。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对象为大连某高校的部分大学生,按照工科、理科、文科、商科和艺术科经进行分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全面的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现状的情况。(以大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因,并为开辟和提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1.大部分人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有用的,并且认为我们的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但是保持中立的人数较多,这说明对于马克思相关理论知识的欠乏,以及了解程度不够。农村与城市相比城市人口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重要性,但整体上差距不大。少数民族比汉族人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作用,且更加认可马克思主义,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政策。学生干部中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重要性了解不够深刻,有待加强。非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百分比高于学生干部,不赞成的百分比也比学生干部要低,因此,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与认知程度不够深刻,整体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干部应该有更好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重要性问题上,女生认为其重要的分布比男生更加广泛,但是在完全赞成的深度上男生高于女生。存在一个比较极端的现象,完全赞成和完全反对上男生高于女生。在学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用程度上艺术生和文科生赞成率最高,而工科生和理科生、商科就要偏弱一些,艺术生和理科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程度更好一些。

2.大多数人都赞成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认为弘扬马克思会对中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农村对于马克思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赞成比率大于城市。但两者的赞成率都超过了60%。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汉族和少数民族中赞成程度都超过了60%,但是两者相差不大。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适合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观点。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项上稍低于非学生干部,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赞成这一观点的,认为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工科生赞成的比率高但是反对的比率也比较高。文科生与艺术生对马克思了解更深一些,认为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比率更高,理科生,工科生,商科生要小一些。

3.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

大多人持有中立的态度,并偏向赞成这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少数民族和汉族百分比相差的不大,但在赞同一方,少数民族百分比较大,说明,少数民族中,还是认为思政课与现实社会关联性很大。说女生更比男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很大。在所有调查者中,大部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都持赞成一方。非学生干部持反对一方的百分比比学生干部高。但相差不大,综合来讲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比较匮乏的,比较片面,不深入。被调查者缺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另外,所有的问题回答中中立的比例都很高,说明被调查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回答问题,模棱两可,有些问题心里不赞同,但碍于学校、老师甚至国家政策等问题又不敢如实回答,也说明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了解并且是曲解的。

四、总结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创新

2009年召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首次指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思想。自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成为我国一直以来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新提出的研究课题,所以在发展空间上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同时,我国很少有学者会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同高校的理论教育相比较进行研究。

一、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

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提高学生教育的大众化程度,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加快发展起到直接作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解决大学高校提出的新课题,能更好的说服学生及掌握学生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主流的意识思想,但大学高校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比较反感。许多学生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作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这些问题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体现时代化,没有足够的知识体系来解决现代我国遇到的难题,如,社会中存在的就业问题、贫穷问题、腐败问题等,所以马克思主义没有对学生及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来说服大众。如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中央领导一直提倡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道路,推动我国大学高校的大众化水平,必须加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理论体系来正确的分析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减少大学生的反感情绪,增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同,从而进一步的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时代化进步

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需要时代化的进步。只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得以发展,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快速提高,此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涵盖了许多马克思从实践中得到的理论教育思想,所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是从属关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马克思教育时代化的进步。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时代化的进步有很好的帮助,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重要依据。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是各自所属关系,虽说没有包含的关系,但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的指导标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从属于理论范围,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是教育实践领域,两者没有共同的创新领域,是同级学科。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有着指导作用。3.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标准。在本质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化步伐一致,两者都是对理论与时代的特性着重解释,注重理论对时展的重要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与我国大学高校发展的新特性相结合,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经验,同时,教育才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成果,总结马克思理论教育整体发展规律,以科学的发展态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以实际中的教育经验发展新的教育理论。

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创新发展

从我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必须根据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发展适合大学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时代不断的发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逐渐面临更多的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致使西方国家向我国渗透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第二,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肆意传播其思想及其文化,怎样防止通过网络对大学生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又一难题。第三,面临现代化改革发展的挑战,一是大学生可能会被现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所影响,对价值观及道德观产生错误的心理。时间过长会被金钱所迷惑,自身的理想及信念容易动摇。二是我国正面临艰难的改革期和社会激烈的矛盾期,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的思想处于多变的状态,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中的难度加大。三是我国在推动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中,大学教育的自身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如政府高等教育向私有教育所转变,精英高等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所转变,集体工作到自主选择工作而转变,这些都将制约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符合大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观念。利用高科技来加大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传播。如建立校园网络,以信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递,实现网络化教学,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课程魅力。

总结

本文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并分析了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意义。但是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时代化的角度来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如,怎样协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时代化的共同发展,怎样推进马克思教育理论的时代化发展,怎样适应新社会的需求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等等。从而努力改进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文广,林美卿.网络条件下高校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导地位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4).

[2]毛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3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种解释学考察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美学思潮之一。其实,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从历史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本人关于审美、文学、艺术的论述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而从现实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运动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这种世界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美学又是后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据某种知识框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可以算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一部分,当然是比较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同样,其他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包括第二国际理论家、前苏联、东欧、中国以及西方美学家等)所做的工作也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具体的社会背景和知识框架不同,还由于作为理解对象的马克思文本出版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的理解与重建尝试。这里不妨先谈一下马克思文本作为理解和解释对象的出版问题。以哲学文本为例,马克思三部最重要的哲学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其中前两部也是马克思与美学有关的重要著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发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根据马克思生前发表且流传甚广的政治学著作《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以及恩格斯两部通俗性的论战性著作《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不仅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重建受到很大的局限,也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受到很大的局限。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早理解和重建是从第二国际理论家如梅林、普列汉诺夫等人开始的。但是限于上述情况及本人原因,他们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在历史领域的运用,进而据此出发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如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认为,只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才能建立科学的美学理论,断定艺术与经济有着因果关系,艺术起源于劳动309~311。这种理解显然有悖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表达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性的思想。这种理解模式在前苏联进一步发展为弗里契等人为代表的庸俗社会学批评。三、四十年代之后,随着马克思的主要著作陆续出版,前苏联学者里夫希茨编辑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一书,他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论马克思艺术观的发展》(中文版名为《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但很长一段时间,苏联学界对马克思本人的美学思想,特别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代表的早期著作中的美学思想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研究。由于斯大林主义在前苏联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美学被教条化、教科书化。这一时期以及后来出现的一系列著作,如齐斯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基础》、卡冈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等,变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名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核心的美学体系的注解,马克思本人的美学思考反而成了次要的东西了。西方则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年发表为契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吸取了早期马克思论著中的人本主义因素,并把它与西方形形色色的相关思潮相结合,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批判。

上述情况表明,理解对象、理解目标的不同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的解读和重建努力。一些学者如普列汉诺夫等囿于受局限的文本对象,未能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全貌,只是根据马克思其他非美学类的著作来推演马克思主义美学,自然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而前苏联不少学者则以本国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教条为理解目标,使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陷入了封闭。里夫希茨从马克思本人原著出发,对马克思的美学言论进行搜集和整理,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史上做出了贡献。但他过于局限于马克思的文本视野,未能做到以当代视野与马克思本人的视野进行融合,在某些方面不自觉地陷入了理解误区,比如他根据马克思文学阅读主要接受的是西方古典作家的情况判定马克思是坚定不移的“古典作家”23,进而指责马克思之后的现代主义艺术。殊不知马克思生前现代主义艺术刚刚萌芽,他没有来得及进行观察和体认是正常的,不能由此断定马克思一定就反对现代主义艺术,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美学只是古典艺术的推崇者。

乔治·卢卡契在肯定里夫希茨工作的成就时也指出:“如果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加以搜集和系统排列就可以产生一部美学,或者至少是构成美学的一个完整骨骼,只要加入连贯的说明性文字就能产生出一部马克思主义美学,那就完全是无稽之谈了。……因此我们处于一种似乎矛盾的境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既存在又不存在。……只有通过独立的研究并按照这种方法沿着这一途径才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即正确地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美学。”5 卢卡契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存在又不存在”,所谓“不存在”指的是马克思没有留下一部完整的美学著作,所谓“存在”是指马克思在他的大量哲学、政论和经济学著作中论及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留下了不少谈论美和艺术的片段的文字和论述,涉及一些文艺和美学问题,虽然“它们并不等于一套文学理论甚或探究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但是这些言论并未由此而显得互不连贯。它们是由其总的历史哲学贯通起来的,而且显露出可以理解的演变”288。的确,马克思的这些文字具有思考上的连贯性,可以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和重建的起点,但是对其的搜集和整理并不构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正如卢卡契所指出的,如何理解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仍然需要一定的路径和方法。

二、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以马解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四种理解与重建路径的思考

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和前苏联、东欧哲学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恩解马、以苏解马的倾向,即以恩格斯晚年和前苏联哲学教科书模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还存在着以西解马,即以西方某种学术思潮或思想理解马克思的情况,以西解马的情况后来在前苏联、东欧及中国也有体现3~167。20世纪下半叶,还出现了以马解马,即从文献学入手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情况。我们看到,与上述现象相对应,在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中,也存在着以上述几种理解路径为依归的现象,其中以恩解马的现象由来已久。第二国际的不少理论家不能全面理解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中的贡献及其局限,把恩格斯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相等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偏颇。应当看到,恩格斯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参与创立者,又是马克思主义最早的解释者。但是仅就美学而言,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美学与艺术修养并非一致,而恩格斯本人也没有阅读和研究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与美学有关的文本,因而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既有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方面,又有他自己的发挥。从理论构成上说,恩格斯关于美学的论述限于文艺美学问题,不涉及对美本身的哲学层面的探讨。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前理解,其背景和基础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以及19世纪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他发表的相关见解也是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总结。鉴于19世纪现实主义思潮已成过去,就其基本性质与主导倾向而言,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述便属于古典美学范畴,与当代审美现象与文艺思潮较少产生对接。而马克思本人的美学观念同时涵盖了哲学美学与文艺美学两个层面,囊括了浪漫主义、感性、对象化与美的创造、审美解放与人的解放、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批判等多重内容,明显地受到康德、席勒等人的影响,并不能用现实主义来加以概括,较易与当代审美现象与文艺思潮形成对接。如今在西方,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较多地接续了西方美学传统(古希腊的或弥赛亚主义的、德国古典美学的),因而还具有某种永久的当代价值,而作为典型的19世纪现实主义思潮产物的恩格斯的美学则是陈旧的并且被教条化了的,已经基本不再具有现实性362。但在前苏联、东欧及中国学界情况却完全相反,人们常常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为现实主义美学,排斥其他的美学观念、美学派别和文艺思潮。这是典型的以恩解马的理解模式的体现,它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机与活力。

以苏解马现象的形成与蔓延同前苏联美学和文艺学教科书模式有关,也和片面解读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与重建有关。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恩格斯一样,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论证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反映论。出于建立与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列宁还强调文学的党性、阶级性,所以,前苏联美学家从卢那察尔斯基等人开始便重视文学的阶级性和社会意识内容,形成了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反映论加上无产阶级政治观视角理解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模式,看重“一定阶级的需要怎样反映在文学中,阶级的结合,即阶级的矛盾或者阶级的联合,就它们在某种具体的艺术个性中得到反映而言,如何反映在文学中”82。推演到文学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就成为美学的基本问题,而“根本分歧就集中体现在对于艺术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解释上”38~39。在此基础上,虚构出根本不存在的唯物主义美学与唯心主义美学的斗争,继而虚构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斗争,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被认为符合唯物主义,它与各种以变形的方式进行创作的现代主义相对立。在斯大林主义统治时期,还进一步指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炮制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这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缺少学科本位意识,更缺乏得自马克思本人著作的学理依据,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唯物主义认识论、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混为一谈,使之成为哲学或政治的附庸,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以西解马的情况比较复杂,存在着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诸多流派。就美学领域而言,从人本主义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占据主导地位。不少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借助马克思早期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审美主义社会文化批判,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人的分析、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等,都贯穿着以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审美主义以及完善论的政治观对交换领域资本强权操控的指控。这是以西解马诸美学派别中影响最大的一支。近年来我国学者频频用社会批判理论诊断消费社会与市场经济,正说明了这种解读模式对中国的影响。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特别是人本主义思潮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的视阈,对我们全面理解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但是,以西解马的相当一部分学者存在着片面倚重马克思早期文本而低估或忽视马克思晚期文本的现象,同样使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与重建受到局限。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出现了所谓的“马克思学”,一些不对马克思主义抱有信仰态度的学者标榜客观、中立、超越意识形态,把马克思的思想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尽量从文献、生平及版本考证、思想演变等来研究马克思,可以称为以马解马。以马解马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方面的代表有《马克思与世界文学》的作者柏拉威尔、写作《席勒、黑格尔与马克思:国家、社会和古希腊的美学思想》(Schiller, Hegel and Marx: state, society, and the aesthetic idea of ancient Greece, 1982)的美国学者凯恩(Philip J. Kain)等。这类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起源与流变的复原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方法论上有可取之处,也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建努力。而且,他们的解读也并没有做到他们所声称的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中立,实际上还是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纳入某种西方文化传统中加以考察,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视之为以西解马的变种。

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模式的不同反映了各自前理解的不同。传统上,美学被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以上四类理解与重建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解读作为前理解,对理解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影响甚大。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与重建中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社会学倾向有一定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与从认识论与反映论视角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关系密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主义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和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而我国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更是与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派别——实践美学息息相关。不同的理解模式的差别还表现于与不同解读语境有关的解读取向,这种解读取向也构成了前理解的一部分。就解读取向而言,由于处于已建成的社会主义的现实语境之中,以苏解马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当做一个已完成的既定形态,人类思想包括美学到此已达至高峰甚至顶点。反之,由于处于资本主义统治的现实语境之下,以西解马主要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视为一种对资本主义体制进行批判的观念和方法论。

此外,不同解读模式的分歧还体现在如何处理理解中的复原与重建、创造之间的关系方面。以马解马强调从学术立场研究马克思,看重理解的文献学依据,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复原。前苏联的美学教科书,则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本人的美学思想成了教条化理论体系的论证。这个情况提示我们,以马解马即从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出发解读马克思仍然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理解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美学首先要回到马克思那里,注意文本自身的意义。但是理解总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我们无法完全还原马克思。马克思文本自身的意义并不独立于理解者,而是带着前理解与先见的理解者的视界在解读中与对象形成“视界融合”,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必然是复原与创造的统一。

三、问题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与重建思路

以恩解马、以苏解马和以西解马虽然在解读取向、解读路径上互有不同,但在忽视马克思著作和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整体性方面却颇为一致。以恩解马从恩格斯理解马克思,自然忽视了马克思的整体存在。以苏解马与以西解马表面上判然有别,但就基本倾向而言,在把马克思早期与晚期相割裂上却惊人相似:前者认为马克思早期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影响,是不成熟的马克思,应该重视后期;后者认为马克思后期走向经济决定论,是倒退的马克思,应该重视前期。重视文献学依据的以马解马的马克思学虽然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但在方法论和解读取向上同样把马克思解读成思想庞杂、前后矛盾的思想家。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具有连续性,马克思的思想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同一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些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不应该简单地划分前期、后期,并制造前后期的对立或不同思想表现形态的对立。在美学上尤其应该如此。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等较多涉及审美与艺术问题的著作视为早期不成熟的著作加以剔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就无法谈起。以苏解马就陷入了这样的尴尬境地。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方法论自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1-0044-07

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将文本看作“任何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现实)和出发点”,“如果在文本之外,脱离文本来研究人,那这已不是人文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以马克思的文本为依据,才能真正把握其思想真谛。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20世纪社会实践的纵深发展和哲学思维的解构与重构,身处21世纪的我们如何重新观照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以“马克思主义”为符码的社会运动和思想研究,又如何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效结合等等,都对文本解读提出了应然的要求,也对文本的解读模式提出了实然的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文本①解读的方法论自觉,是进行文本研究最重要的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的著述。自马克思诞生以来,马克思的学说经过几代人的传播和诠释、解构与重构,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文本。这些文本引发的“孰是孰非”的争论使马克思本来的形象和思想越来越模糊。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重新解读,使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原初视界呈现出来,挖掘其思想真谛,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得到发展,建构马克思主义当代形态才有正确的前提。

(一)认识马克思主义,把误解改过来

文本解读就是要还历史本来的面目,给公众呈现出真实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学者、大众无不知道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主义,却不见得认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有正确的诠释与运用,也有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情况。结合发表于2010年5月4日《光明日报》上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②一文,可以看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主要存在七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一是误解:认为马克思是只注重历史必然性而不注重人的主体性,和黑格尔一样只见物不见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高屋建瓴的阐述,并不关注日常生活世界;认为马克思强调暴力革命而不关注社会管理等。

二是肢解:制造所谓“青年马克思反对老年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等。把原本是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肢解为多元马克思主义,严重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三是曲解:把马克思当时的个别具体结论当成万能公式;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或乌托邦;要么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宗教化”,要么随意贬低马克思主义。

四是硬解:根据现实状况生发、概括出的观点,从既有的政治立场出发,到马克思的文本中去寻找论据和支持、阙失和差池,然后又借助这些论据和支持、阙失和差池,强化对自己观点和策略的信念;过分突出那些与现实观点契合或相近、疏离或相违的部分和思想,生硬地使用文本,使文本成为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种工具。

五是乱解:不从马克思写作的实际出发,随意评价马克思。如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冷战时期将它的主旨意图概括为阶级斗争、“两个决裂”和“两个不可避免”;现在又从中“读出”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史观抑或全球化思想。同一文本生发出来两种对立的观点,损害了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恒定性。

六是未解:未充分认识马克思的学说是一个整体,只重视教科书中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提出过的一些富有远见的科学观点,如关于“位于工人和资本家中间”的“数量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的论述,“一般的社会知识正在变成一种直接的生产力”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七是消解:怀疑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当前问题了、没有生命力了;者提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和“告别革命论”;一些人认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进而完全否认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显然,这七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已经严重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和理论威信,必须依靠文本解读以正本清源。文本解读就是要将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一一矫正过来,去除意识形态的色彩和政治性考量,还原真实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而才能认识真正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把未发现的找出来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实际上处于一种零散、无序的状态,缺乏宏观性、总体性的“筹划”和“设计”,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原始思想客观、完整、全面的把握和理解。

其一,马克思从少年时代便开始写作,毕生用文字表述其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留下诸多手稿,甚至还有不知数量的原始手稿没有面世,这意味着文本研究中尚存在不少空白需要填补。在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一书中,聂锦芳教授从恩格斯和列宁、不同语种的马克思全集的书目、关于马克思著述的综合书目以及MGEA2版的统计等方面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统计的结果是:“迄今为止,已知马克思一生所撰写的著述1974部(篇),其中,马克思独著1660部(篇),马克思与人合著314部(篇),马克思所写书信3099封。”并指出其中有53部著作较为重要,即“少年习作(5部),笔记世界(10部),时事评论(17部),思想创构(8部),通向《资本论》的历程(13部)”。[1]45-49显然,要对这1974部(篇)著述一一进行解读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但对于重要的53部(篇)著述的研究却是可能的、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其二,国内研究往往集中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甚至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认为,事实上,迄今为止也没有一部囊括马克思全部著述的全集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通行本俄文版50卷、中文版50卷、德文版41卷其实并不“全”。即使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研究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成型的经典著述中,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1858年草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7年手稿》、《资本论》(第一卷)、《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而对占三分之二强的笔记等手稿或略知一二,或一知半解,或囫囵吞枣,或不闻不问。

其三,即使是对已成型的经典论著的研究解读面也很窄,如对《资本论》第一卷,更多的研究局限于纯粹的文本内容,而忽视了对该卷的不同版本之间的横向比较、与其他卷的纵向比较、与马克思手稿的比较等,更不要说把透露马克思长达40余年艰辛创作历程的重要心迹的书信纳入《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中了。不仅如此,有些学者甚至断章取义地截取马克思的语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至于在不同程度上犯了上文所提及的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七种错误。

科学的文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把原先未发现的马克思主义找出来,把原来遗忘的马克思主义找出来,填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空白。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已有160余年,时序推进到21世纪,全球化、各种思潮、电子科技等冲击着人们的耳目,社会较之马克思在世时的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个他曾经参与构建和直接影响的世界早已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对于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对于中国而言,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荆棘丛生,众说纷纭。但必须意识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建构而非仅仅是对既有理论的诠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炒冷饭,而是要构建一个符合中国的理论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这一指导思想不应当也不会也不能永远停留和保持在19世纪的水准和形态,在经过20世纪的实际发展和深刻变革之后,在继承并超越的基础上必然建构起21世纪的新的形态。要实现这一建构,就必须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文本的研究,弄清楚它的原始状态和思想本质,同时应有更为展宽的视野、丰富的内容以及融汇历史与现实为一体的深刻分析。也就是说,只有将“中国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基点、研究过程的基调和理论建构的旨归,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破解“中国问题”,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发展。

(四)信仰马克思主义,让民众团结起来

当列宁1916年的断言垄断的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行将灭亡的资本主义――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却出现了在历史上少有的最为繁荣的时期时;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空间范围上前所未有地收缩时;当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与当代中国现实不相协调,马克思所批判和扬弃的市场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与共产主义价值大相径庭的商品和竞争仍存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建立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中国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时,……善良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开始内心存疑: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结论是否还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到底能走多远?我们还要不要、该不该、能不能相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基在部分人中开始动摇!

而在对以上这些重大问题的解释上,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又是不到位的,致使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减退。从而存在着一种非常反常的客观现象:一方面,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用法律的最高形式进行保护和贯彻,通过教育、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灌输,大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仍然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却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受到一些人的冷漠、奚落和拒绝,甚至一些学有专长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也不感兴趣。

文本解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正本清源,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僵化歪曲的理解,客观地评价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撰写的著述的局限性,提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认知程度,认识到马克思是人,不要神圣化也不能妖魔化;另一方面能够返本开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存在着的受封建文化影响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阵痛,甚至是剧痛,认识到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信心。

二、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方法论探寻

马克思的学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这一体系中的每一部分都倾注着马克思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要有效地获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真谛,就需要借助有效的方法论工具,实现方法论的自觉和超越。

(一)一个前提:活的马克思主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提法,马克思生前并不认同。恩格斯论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在1886年8月18日给《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信中写下的:“我可以断言:激进主义即褪了色的老牌法国社会主义在议院中的胜利,将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首先在巴黎市参议会中的胜利。啊,要是马克思能够看到,他的关于民主共和国现在无非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行决战的战场这一论点,正在法国和美国得到证实,那该有多好啊!”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深刻内容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一系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形成和确立不是几句话、几篇文章、几本书就可以解决的,19世纪40年代后,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对某些问题的探讨是持续的、承接的,又是变化的,其思想是一点一滴地构建起来的,从青年黑格尔到批判黑格尔再到维护黑格尔,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从读书撰稿到参加社会工人运动,即使在他逝世前仍在进行思考,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漫长的过程中成长、成熟乃至确立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的理论马克思不断修补完善。如唯物史观,先是提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92以后又提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16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19再到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这难道不是说,生产力在其发展中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4]152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做了较为完整的概括③。有些观点被他修正了,如对待黑格尔的认识,先是对黑格尔批判有余而肯定不足,后又接受黑格尔。“神学的批判――尽管在运动之初曾是一个真正的进步因素――归根结底不外是旧哲学的、特别是黑格尔的超验性的已被歪曲为神学漫画的顶点和结果。”[2]5 “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3]10 “如果说有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帽子,那么,有一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观念。……这个德国人就是黑格尔。柏林大学的一位专任哲学教授。”[4]136而在后来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成功地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和政治经济学领域。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修补以至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活的过程,是活的思想。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本解读必须要意识到的前提,没有这一前提,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潭死水,即便进行了深刻的文本研究,那么得出的结论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进行文本解读时要特别注意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总体性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需要对不同文本中关涉到的那些相同议题进行悉心的梳理,甄别出它们的具体含义的差别和变迁,寻求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轨迹。

(二)文本解读的两个回头

1.站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背景、环境中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提到一定历史范围之内。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书斋中的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为了回答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也就是说,必须对文本的生成环境、对话意图、写作方式等进行历史的回顾,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结合聂锦芳教授的观点,这一社会历史语境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创作的原初历史环境,他们处于19世纪,这期间最显著的是西欧与北美因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世界动荡不安,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皆逐渐成型,并影响到社会科学。

二是与马克思发生过直接关系的思想家及其派别,诸如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魏特林、威廉・沃尔弗、格律恩、蒲鲁东、拉萨尔、巴枯宁等人,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同盟、德国社会等思潮或党派的复杂纠葛及思想差异。此其一。其二是与作为马克思一生思想背景或阴影的黑格尔思想的关系。其三,与马克思处于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传统和社会环境,但思想意旨却迥然不同的思想家,比如被奉为“存在主义之父”的克尔凯郭尔,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这些比较和分析,可以凸显出人类哲学和思维探索的多元路径,以及在这杂色斑斓的图景中马克思的思想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④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方面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在任何一项马克思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这两个层次都是内在关联并互相发生作用的。任何严肃的研究者都不能无视文本背后社会历史的客观存在,都无法绕开与这一文本直接相关、围绕这一文本展开并且与社会历史现实相关联的语境。因此,还原马克思当年思考的特定历史语境,就要把马克思的思想放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把握马克思著作的写作背景和时代主题;就要把马克思的思想放到西方文化的背景中去理解,把握马克思思想的理论渊源;还要把马克思的思想放到与他同时代的其他论者的著作和文献的对比中去理解,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思路、构架及其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此外,要正确解读文本,解释者还要达到“理解的忘我境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应当如此,需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文本当作一个客观的对象来进行解读。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摆脱个人的偏见,还要融入作者当时的处境中,结合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深刻把握它产生的环境,通过对诸如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体结构、内容与思想、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以及现实价值与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领会文本作者的原义,进而揭示出其表层意义背后所隐蔽的深层意义。

2.用马克思主义的成熟文本解读马克思的不成熟的理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5]马克思认为,如果解剖了资本主义这一“高等动物”,认清其内在机制和发展动因,那么,史前社会这一“低等动物”的内在秘密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史前社会演化而来的,史前社会的遗迹常常以改变了的形式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正确的思路是先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然后才可能对古代社会的经济做出合理的说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解剖有助于深刻理解史前社会。

马克思的这一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再到更加完善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本解读,不能孤立地对某一观点进行定性的评价。“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逆向的或者说从后思索的方法,即用马克思主义成熟文本解读马克思的不成熟的理论,剖析马克思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同一观点、在同一历史时期对不同观点的阐述。因此,对马克思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时,特别是早期作品,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方法,用我们已经认识了的马克思成熟的理论,回头去看,进行比对,才能真正揭开蕴含在文本中的“那些征兆的秘密”。比如,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济思想的研究上,这时的马克思的经济思想还是不成熟的,他认为“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本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2]51 “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2]62相比较《资本论》中马克思的成熟的经济思想,如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也是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等成熟的经济思想,这时的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的思想显然是不准确的。

(三)文本解读的三个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对其文本进行解读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语言功底,如果仅凭单一学科的狭隘专业知识,如果仅凭单纯一门外国语的掌握,是很难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真谛的。因此,我们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做到三个“结合”: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显性文本和隐性精神的结合

1.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指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6]776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6]776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6]776-777

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些评价中,不难发现马克思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我们即使无法像马克思一样涉猎广泛,也要做到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是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单单是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往往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著书立说,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包含着辩证法思想,在哲学手稿中对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范畴也进行了阐述。而现实是,在当前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中,哲学研究哲学,经济学研究经济学,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不愿往来,认为哲学与经济学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学科,没有交叉性,“走不到一块去”;他们也难以往来,因为学者一般只具有单一的学科背景,跨了学科后就成为哑巴。在文本研究领域,如果只依靠一种外在的、异质的方法,再加上摘录出的只言片语、段落篇目,而不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建立起联系,不进入文本内部条分缕析,就想做出全新的阐释,进而提升文本研究的境界,这是可笑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期获得对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二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在语言上、地理位置上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上有其天然的优势,这是中国学者天生不足的地方。因此,国内学者在进行文本研究时应积极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获得有关马克思著作更为可靠的文献资料。

一是突破语言屏障。马克思主义著作原文一般用德语、法语和英语甚至拉丁语进行写作,这对中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的手稿十分不利;再加上马克思用的是19世纪的语法结构,还有俚语,这对中国学者更是难上加难。而且人文社会科学作品的翻译,不像自然科学著作那样,能够做到在不同语种之间实现词汇含义的一一对应的转换,甚至有时在另外的语种中根本找不到完全匹配的词汇,或者勉强用了一个但二者各自又有多重含义,再加上译者本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或文化观念上的考虑而造成的歧解,这些都为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思想增添了难度。目前对照马克思著述的中、俄、德三种文本,我们发现这种因一个词的翻译而导致理解上的差异的现象越来越多。词意辨析,决不是咬文嚼字的书生自娱,它涉及对马克思思想的不同解释,有些是内涵很不相同的理解。可以说,这一方面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挖掘,必将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因此,对马克思文本解读要善于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对中国的马克思研究者来说,利用马克思著作的既有中文译本是一个便捷的途径。但为了解读的准确性,研究者有时需要对照马克思的原文,必要时还需对照各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各主要语种的翻译者大都是马克思研究的专家,翻译本身就渗透了他们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因此参照主要语种的马克思著作版本,实际上也是借鉴前人的智慧,这与主动了解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新成果是同样的道理。当然,更为根本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应加强德语、法语和英语甚至拉丁语的研修,以便获得最为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不能关在国门内,闭门造车,自说自话,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研究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当前,国内马克思研究者更多只是阅读中文文献(或者译成中文的国外著作和论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多或几无了解,甚至排斥。因此,国内的马克思研究基本上仍处于与国外研究相隔绝的状态,国内学者既缺少与国外学者的对话,也感受不到与国外研究的差距。与此同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难以获得国际的认可。

因此,研究者不能囿于自己的领域思考问题,必须以比较的视野作出判断。即将所获得的作者及其文本中的思想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通过与其他流派、人物、文本的比较,凸显其内涵与特点;放在历史变迁与当代社会的格局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比照,阐发其现实价值与意义。如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普朗查斯的结构主义国家观、列菲弗尔的三种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等,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有批判,有赞同,也有扬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产。

3.显性文本与隐性精神的结合

阿尔都塞说:“一般而言,问题结构并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躲藏在思想的深处,在思想的深处发挥作用。只有不顾思想的否认和抵抗,才能够从思想深处将问题结构挖掘出来。”[7]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形态:一是见诸文字,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一是没有见诸文字,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神。前者被称为“显性理论”,是有限的;而后者被称为“隐性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无限的。

显性文本这里不多做论述,因为前文绝大部分内容就是介绍如何对显性文本进行开发、解读。这里重点强调文本中蕴含着的隐性精神。马克思各时期的著作不是凭白无故写的,更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感于当时社会历史环境而创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就其一生来说,见诸文字的思想与他们终身所作的理论思考相比,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那些没有见诸文字或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精神,后者无疑是广阔的,即如隐没于水下的冰山。而这一思想精神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因此,只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或理论境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原理,才可算是真正地回到了马克思那里,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是按照其理论本性在从事着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在进行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三、结语

文本研究所要做的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认识价值在当代得以彰显,使之能够更为清晰准确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并且为人们所接受。当然,从任何意义上说,由于时过境迁,要想原汁原味地并完整地复原马克思的思想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此为借口随意解读马克思主义或放弃尽己所能客观地了解、科学地阐释并逐渐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努力。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本来有的思想遮蔽起来,也不应把马克思本来没有的东西赋予其身上,更不能以各种方式或以各种目的曲解马克思主义,甚至无限膨胀原有思想的普世性以彰显其所谓的“当代意义”。

注释:

① 本文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指马克思、恩格斯亲笔写作的所有文字材料。

② 参见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光明日报》,2010年5月4日)。

③ 具体内容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④ 参见聂锦芳《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般图景勾勒》(《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 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5

关键词 农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策探究 大学生村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和引导农民,抵御其它社会思潮对农民的不良影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党的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农民,用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和引导农民,才能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保证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①然而,从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现状来看,农民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水平仍然偏低,对于如何提高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是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来探究提高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的对策,以破解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1 当前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地方政府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严重不足;同时部分官员由于不正确的政绩观使得他们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从物质层面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对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往往被摆在十分次要的地位。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常常在口头上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以极高的地位,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都声称要把理论宣传工作置于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不仅强调要加强理论宣传工作,并且主张讲其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然而,表面看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似乎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具体落实起来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1.2 针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形态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形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象划分的,主要分为理论形态、政治形态和大众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是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其基本内涵有两点:一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具体的理论形态;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用,这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只有大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即只有真正确立好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走向有效的实践。然而,当前针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形态还没有很好的确立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形态非大众化。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实践非大众化。

1.3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殊的难度

第一,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一定的文化水平是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而当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还存在较大差距,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易于被他们所认识和理解。第二,当前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有转向积极的一面,如法律意识增强,文明意识增强,学习意识增强等。但也仍保留许多消极的方面,如部分农民思想颓废、精神空虚,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等。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第三,农村地区落后的交通、文化娱乐设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而当前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不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提供很好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1.4 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所谓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就是理论宣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城乡和地区之间差距大、看病难看病贵等。这些社会现实问题都与农民的具体生活密切相关,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客观上造成了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然而我们在对农民进行理论宣传的时候,往往没有或很少直面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没有很好的消除他们对这些现实问题的疑惑,这样使得理论与实现的矛盾更加突出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以及我们在理论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无法赢得他们的共鸣和认同,最终使得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偏低。

除了这些主要原因之外,还有当前我们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方式方法单一和落后等等。

2 大学生村官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2.1 当前农民有较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较强烈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知识需求。第二,较强烈的精神需求。近些年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依据马人的需求理论,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的精神需求也会逐步增长。第三,当前农民在这两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村官结合在农村地区进行的精神文化传播活动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提供了很好契机和载体。

2.2 当前农村文化等基础设施日益改观

第一,农村文化、教育、娱乐等设施建设有所改观。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建设有了比较大的改观。这样就为大学生村官利用电影、广播以及其他文化体育活动等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可能。这样可以有效改变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单一的现状,进而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第二,农村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观。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水泥公路“村村通”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开展和完成,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样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也为大学生村官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能。

2.3 大学生村官受过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从当前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来看,正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贯穿于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学期间受过长时间、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备了相当程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得他们可以不经过培训或减少培训的时间直接在服务农村的工作中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当然,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所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但是,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期,大学生村官所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是能够胜任对农民的理论传播工作的。

3 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的途径

3.1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项工作机制

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许多问题,如政策着力点不明确;反馈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甚至阻碍大学生村官发挥其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项工作机制,先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保障。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项工作机制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着力点。第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服务配套机制。

3.2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大部分农村的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就目前的农村地区的现状而言,不管是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角度,还是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推进的角度,都必须继续加强农村文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撑,扩展所能利用的传播载体。同时,随着农村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必将随之不断向前发展。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广大农民必将一定程度上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进行的理论传播工作减少阻力和增加说服力。此外,加强农村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性。

3.3 各地方政府要配合好和充分支持大学生村官的理论宣传工作

各地方政府要转变对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要切实贯彻党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关决策,加大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力度,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各地方政府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足够的支持,做好服务工作;要关注和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农村工作中所遇到实际困难,使大学生村官增强归属感。

注释

① 杨素稳,李德芳.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2] 中组部.关于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意见.

[3] 中组部等.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当代中国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探索了多种大众化路径。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总结了这门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问题,都急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成为近几年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有多种思考。有人从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那里寻找启示,学习艾思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作风,以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事例和当时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深人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人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寻找突破点,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传统文化为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融人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还有人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对比,利用潜藏于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发掘隐性教育的作用,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性与排斥性,让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和路径问题的多层次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当我们对每种研究结论深入思考时,可以发现上述种种思路的局限性。从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中去“淘金”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从艾思奇那里可以汲取的只能是他的思路及其语言特色,因为社会背景和大众化的对象已经完全不同了。当时的中国处于内乱外辱、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状态,作为大众化对象的人民群众,为了进行社会斗争,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而在当代,中国处于融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全球化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大众化的对象是接受大众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需要的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文化,还必须强调现代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入现代文化场域,看作是中国化的意识形态不断进入大众文化场域的过程,以顺应大众化对象的审美趣味及接受方式。隐性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生成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与其说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不如说是文化修养的积淀。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用这种方法完成非常紧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能让人觉得鞭长莫及。

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必须抓住该问题的主要矛盾。为了揭示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多层次上的意义进行辨析。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马列理论,现在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是为了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大众化的对象就是青年学生,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把这些原理“灌输”到一般的百姓之中。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列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内容除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外,还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的大众化对象包括所有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指称,甚至可以说重点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青年学生理解、让普通老百姓认可的社会发展道路和价值追求。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让青年学生接受马列理论,充分理解并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由于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活跃于学术界,而学术界所抓的主要矛盾是广义的,所以,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就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学习不主动,理论不理解,信念不确立。有鉴于此,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必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就是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意识形态功能

把马克思主义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是由我国目前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决定的。与精英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主流理论的认可问题。如果主流理论得不到认可,就会使社会问题复杂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而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畸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

主流理论的认可问题就是知识学习问题,就是对“实利性知识”和“德性知识”的接受问题。在当代许多大学的一般观念里,“道德知识”不如“实利性知识”实用。正如刘小枫教授所言:“我们已经看到现代大学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困难,主要见于两个要点:一方面,现代大学中的‘多数人’学的是实利——技术性学科,其中并没有多少道德——政治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普及化、扩大化趋势,文科这类本来是‘少数人’学的‘专业’也变成了‘多数人’学的专业,为了适应这些‘多数人’的‘趣味’,传统上‘少数人’应当且能够受到的‘对内的’教育也变味,甚至被取消了。”其实,“道德知识”由于关涉人的行为自身,是真正的实践知识,它的实用性应该更为根本和久远。因为青年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深层次问题不是可以简单解决的,必需给予德性知识的教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德性知识的构成部分,而且,也是进行德性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德性知识形成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辩证地对待社会生活世界,不然,我们塑造的人才不仅缺失应有的德性,而且,也不能深刻地洞察社会发展的机理、把握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为德性知识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一种思想和信仰体系,过去为了获得民族解放,我们充分发挥它的革命意识形态功能。在当代,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信念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与整合功能。这体现在:~方面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获得的实利性知识运用方向的引导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把获得的实用性知识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承担着德性知识的选择问题。在当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过激和多元化,这就需要我们以什么样的信仰和价值观塑造青年学生,以培养青年学生完整的社会人格。这两方面的现实都表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能削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动摇。阿尔都塞很早就指出了这~问题的重要性:“当人们不能把意识形态的对手吸引到自己的领域,或者说还没有成熟到在对手的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基地,或者不得不降低到对手的领域时,人们就不得不在意识形态的对手的领域内进行战斗。”

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就是使意识形态对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发挥聚合作用和统领作用。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建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与共生,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整合力。当然,这种整合功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息息相关。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理解,是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从而给社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建有利于社会进步、作为社会结构而存在的意识形态氛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从内容到形式被青年学生理解认同,最终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举措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首要阵地。反过来看,把大众化的思维和语言融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以提高这门“德性知识”课的教学效果,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和尴尬局面,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的任务。

所谓大众化的思维,就是把抽象道理朴实化,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把抽象的理论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回避现实的要害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是要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朴实道理,所以,一定要改变以前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神秘玄奥的书斋式做法,“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在这方面,艾思奇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使青年学生在把握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各种原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用这些原理深人研究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哲学基础,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对话,直面现时代问题,真正做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转贴于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文本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2-0042-0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历史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此而言,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已经开始了。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沿着多个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路径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进程,始终是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自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及其言说语境的不同,就必然会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结合的问题。在这一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路径,并产生了诸多的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实践路径。按这一路径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说这一路径是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核心,就在于依此路径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始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量的中心。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始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在这一路径中展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感。以、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正是在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创造性地建构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条以革命实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路径。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性的批判理论,一传人中国,就成为中国知识精英用以分析中国社会现实、寻求民族救忘图存的有力武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史学界有关中国传统社会性质及出路的论争。这一论争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60年代。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思想领域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层面的多元化路径。

这里所谓的多元化路径,主要是就其形式而言的。因为在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中,每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领域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和建构。不但如此,在每一个学科领域,又都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的问题,也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路径。但是在这种多重路径的形式下,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始终作为经典和不可逾越的范本成为一切学科领域的指导思想,因而所谓的多元化始终不过是形式的,在理论上实质是一元的。苏联教科书体系是在苏联1929年到1930年批判德波林哲学后,“左”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形势下产生的,这种情况不能不使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遭到严重的扭曲和变形。以至于“本体论化的倾向、简单化的倾向、庸俗化的倾向、实证化的倾向、泛政治化的倾向就这样侵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肌体中,以致闹到使它是非不清、真伪莫辨的地步”,其最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了。“神圣化必然导致偶像化。偶像化的特征是:君临尘世高高在上,不谙世事不食烟火,具有无上权威却毫无生命活气。我们的哲学就是这样丢弃了科学品性,脱离了现实生活,丧失了生活活力,变成僵化的教条”。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和学理路径之间必然产生一种张力。在实践路径上所取得的理论创新必须到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中去寻找自己理论上的根据,以确证自己的正统地位;传统的教科书体系因其政治化的倾向主动为实践路径上的创新进行论证,以确证自己的主导地位。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和学理路径之间,始终没能形成真正的融贯统一,这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路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一进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而且由于我们最初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苏联的教科书体系为范本的,因而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本基础的缺失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从实践路径上来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但必须指出的是,作为革命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学理分析,他们的理论创新更多的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在实践路径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隐而不见的。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出发,阐明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成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从学理的路径来看,长期以来以正统地位自居的是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同样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但其所依据的文本主要是恩格斯和列宁等人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加之马克思一系列重要的手稿在苏联教科书体系形成之时并没有出版,因而这一体系并没有能够真正反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精神。虽然这一体系在苏联和中国曾经有过多次修订,但其基本的框架和基本的理论逻辑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也正因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实际上是开始了一个反思、批判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时期。也正是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路径才真正得以开始。但是,这种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路径导致的结果却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被割裂。

再次,即使在学理路径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不是统一的,而是表现为多学科分别发展。由于学科门类的划分导致各个不同的学科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总体中去寻找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等等不同学科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人为分割。而且由于

学科隔绝,基本谈不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如此,甚至在同一学科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哲学为例,不但存在着实践层面与学理层面的差异,而且同在学理层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如高清海先生指出的:“现在是多种哲学――至少是三种哲学――分而治之、各自为政。我称它们为:‘讲坛哲学’、‘论坛哲学’和‘实用哲学’三分天下的格局。顾名思义,‘讲坛哲学’是指专门用来教育、宣传的哲学,通行于课堂、会议、政治,即有以‘讲说’的哲学。‘实用哲学’是指实际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哲学,通行于现实社会生活甚至包括政治生活等一切实际领域。‘论坛哲学’指那种供学者研究、议论的哲学,主要表现于学术报刊文章著述之中。‘实用哲学’既然是供实用的,因而它就最富生命活力,感受时代脉搏最为敏感,流行市场最为广大,但观点也最庞杂,并且摆不到桌面、难登大雅之堂。‘论坛哲学’突破了教科书模式,因而比较接近现实社会,也能迅速反映时代变化,近年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它又难以走出学术圈子,成果大多只在学者之间交流,可谓自行消受、‘自食其果’。三者中唯讲坛哲学属大雅堂客,最为荣耀辉煌;然而它却最为保守,最远离生活,最缺乏生气,因而不能不拘守囹圄,把自己的无上权威封闭在课堂讲桌和会议台面,尽其可者通过考试获取学历证书之功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是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的。如果说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还遵循着从真理的标准问题、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主体性问题到实践问题的一致线索的话,那么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十年的研究则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

最后,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割裂、教条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些学科中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不再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学科中实际上是处于失语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学科之间的隔绝不通,不能将其它学科在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过程中所取得的全新成果吸收、运用于本学科领域。如哲学领域通过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形成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对马克思思想的全新理解已经成为哲学界的共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教科书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但历史学界对哲学界的这种巨大的突破性成果几乎是熟视无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之内。而在经济学领域虽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还占有一席之地,但被视为主流的则是西方的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据,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即将马克思针对其所生活的时代做出的具体的理论总结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而没有领会马克思思想的本质精神。

综上所述,在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虽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但由于路径的选择和目标的取向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实践性、批判性等理论品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因而,如何通过路径的选择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应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课题,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首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所谓文本研究,可以区分为以文本为对象的研究和以文本为基础的研究。以文本为对象的研究,就是要通过文献学的考证,以说明不同文本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借此实现正本清源,展示出一个本真状态的马克思主义。以文本为基础的研究,就是要在对文本的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以廓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基本品格,进而阐明其与时代的关系。文本研究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对文本的文献学研究为文本解读奠定基础,而文本解读同时也可以为文本的文献学研究成果提供理论逻辑证明。只有通过深入的文本研究,才能阐明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阐明马克思在不同言说语境中表达的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谈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社会历史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教学语境

中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问题,由于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但如何切实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合理语境”是指具有合理性并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的总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从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除了德国古典哲学和一系列科学发现提供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外,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其受残酷剥削的地位之间的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阶级进行启蒙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工人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现实需要。聚集在工厂的大批工人的极端贫困,引起具有自由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进而成为寻求解放这些贫困工人的条件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工人阶级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责任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悲惨境地的原因,并指出其走出悲惨境地的道路。

在工人阶级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地位的革命时代,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切身需要。工人阶级有了解自己处境的思想亲和力,他们的受剥削压迫地位容易使他们以一个阶级整体来意识自己。

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说,他们的“阶级的生活条件本身就给他们一种际的教育贫困教人去祈祷,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动。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种阶级整体感正是高昂的政治生活和高度的理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氛围。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理论意识远远走在他何的文化和技术教育前面。而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生活的各方面极为了解,能够将理论的深度和鲜活的生活细节充分结合起来。后来,列宁把对工人阶级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称为“灌输”,这实际上只注意到了这种教育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所忽略。

随着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工人阶级被迫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出现的条件不存在了,解放了的工人比受剥削压迫时期获得更多自由,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个人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不再像革命时代那样所指清楚,鲜活亲切,而变得所指模糊,干扁抽象。这时,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理论教育的需要大为降低,革命时代用于教育工人父辈的那些道理已经与解放了的工人有相当的距离。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是直接的,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却是间接的,因为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统治的自然需要。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个人还能够保持革命时代的阶级意识、精神整体感和理论亲和力,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强大资本主义世界外部压力下的状态,这种外部压力仍使工人阶级个人处于革命激情中,现实的物质生活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仍能被他们接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直到冷战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直接压力,使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冷战时代的结束,这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中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类型,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冷战类型,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需要了,而是说在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理解和设置。显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没能对这一新的时代语境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个人更多从阶级整体中游离出来,原来维系工人阶级个人为一个整体的直接被意识到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由市场和法律来规范的不被直接意识到的因素。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教育,以及直接的生存竞争和幸福,远远超过了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和理论意识。社会成员“主要面对一个首先是按利益原则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面对一个完全由量化的契约关系重组起来的社会”。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使中国的这种转型不断得到强化,资本主义的威胁从直接压力变成优势地位的逐步渗透。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能对这种渗透起防护作用,使受教育者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政治理论意识,又要能鼓舞面对生活的个人,使他们更能独立地面对现实。

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关键是培养中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公民,主要在于养成能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生存的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两个任务,从根本上说都依赖于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直接教育,也就是说,依赖于不知不觉形成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宣传。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必须从现实文化气氛中加强,必须变成从小就从其中感染的生活方式。由于教育语境的转换,我们对“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概念、“理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检验,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政治认同感,往往在重大的政治情境中才能被焕发和显现出来,而在平常情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独立公民的合法行为。因此,我们要营造导致政治认同感的各种环境,并使其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初不仅产生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比较尖锐的西欧,而且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文化合理对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切实建立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严肃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对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中工商业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对比较发达,政治集权化受到一定的约束。与此相反,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农业始终在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导致血缘宗族关系和自然地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商业及其组织没有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和中国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这些不同关系导致文化上的不同特质,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在社会正常发展时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分离比较彻底,个人有比较强烈的归属群体的自觉追求,这一倾向发端于希腊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到极端,由此有利于培育个人的自我意识,并发展了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在宗教影响下)比较强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西方几千年追求理想社会传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新时代条件下的继续。西方文化的这一传统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贫困民众尤其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阶级中唤醒并延续西方文化中对未来理想的、公正的社会的渴望。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主要是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不过是其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群体有一种自发依赖(或者天然地被束缚着),有比较好的亲缘归属感,容易建立一种伦理文化。这种归属感积极的方面是容易与反对宗教、追求现世理想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完整地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采取实用主义的理解态度。对个人来说,个人与群体的自然亲密感可能在个人心中会积淀一种挣脱自然群体束缚的潜在的文化心理倾向(现代化过程无疑在不断加强这种倾向),这种潜在的挣脱心理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其“灌输”方式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成效的极大障碍。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培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先是古希腊——罗马自由民的平等.然后是宗教原罪面前的平等,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古希腊文化强调自由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其结果是社会伦理规则高于自然伦理关系,这些方面尤其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法制机制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培育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探寻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条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自然关系和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中充分解放出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过程要求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封建生产方式使农民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社会的公共生活从组织到规则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弱。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切实关心公共事务,建立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中的充分发展。社会民主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能够看到经济关系对社会其他关系的决定作用,依此来划分社会阶级,分析社会结构,规定阶级斗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比较合法的斗争形式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存在着采取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和内容的重点都有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点。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集权和专制,经济之外的政治关系、宗法关系等因素长期包裹着经济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一文化特点。这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一开始就有两点变化: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有一些重心的变化。例如,对于究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决定论重要,还是作为自觉社会活动的阶级斗争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最初接受苏联革命和列宁的影响,坚持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正如西方学者评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所说的:“只有相信自觉政治行为的创造力,他才能看到尽快将中国从落后和社会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李大钊的影响下,也出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现状,毛泽东也自觉地赞同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甚至将这一关系延续到解放后,超出经济关系来划分阶级和谈论阶级斗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解不能不受当时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没有民主的、合法的渠道,只能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反过来更激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的革命特点和文化语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个例外,先是西方殖民化力量对中国的强大刺激,后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救亡图存和保卫新的革命果实的需要,激发了全民尤其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这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氛围。迄今为止,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引发的爱国之心仍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文本上看,不仅存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完整准确问题,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本与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各种理论和价值观都在传播的时代,不能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倾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能从其他思想倾向中吸收借鉴有益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是一大缺陷。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需要整理出版和翻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的作品需要翻译出版,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也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对于阐释和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有他们的文本,可以使我们更系统完整地、有时也更容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影响,对于我们提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不系统完整,这对于形成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经历先是极端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后过度赞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过程。这当然都不是合理的态度。

在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方面,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的固步自封的态度。这种固步自封态度的形成,可能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压力这一客观因素有关。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并没有持续地追踪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线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比较研究,对其文本进行有序的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较少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理论创新的活力。二是由于没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效争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挑战的自我维护能力。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未加批判和引导地涌人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度赞赏的倾向。据统计,中国20多年来出版社所出版的哲学文化论著,非马克思主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几十倍,因而受教育者所阅读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几十倍于阅读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科、教育和研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极大的隔阂,很少有人横跨这两个领域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评价、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语境

除了社会大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有一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问题。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最直接因素,也是首先可以改进的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所归纳的原理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形象相脱离。一是20世纪30代形成的教材体系沿用至今,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割为不同的课程,而且每_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材都大同小异,主要是抽出来供考试和记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和实践的生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容易变成教条。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脱节。一种理论只有深深植根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中,才有新鲜的血液不断向顶层理论结论输送,马克思由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其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鲜活的理论。而要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受教育者引导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谙熟具体科学到达抽象理论的通道。没有这种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可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所以,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路径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篇10

――美国耶鲁大学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大纲》向我们证明了马克思解释当代世界的持久能力。

――加拿大约克大学马塞罗•墨斯托

马克思的《大纲》即马克思写作于19世纪50年代、由一系列未发表的手稿构成的著述文献。1939-1941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经过编辑整理后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为名出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克思的《大纲》(Grundrisse,亦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从马克思写作《大纲》的时间,到《大纲》最后以全文的形式公开出版,中间间隔差不多快100年的时间了,而且,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纲》才真正开始在德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中文以及日文等语境中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可以说,马克思的《大纲》真正经历了一场“百年孤独”,但20世纪60至80年代,以及其后再次掀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关于《大纲》的国际学界探讨热潮,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场非常有倾向性的理论努力,那就是通过对《大纲》的文本解读,并立足于当代思考,力图呈现出“《大纲》中的马克思”形象,其基本旨趣或许就在于意大利马克思思想研究者内格里所说的,在文本解读中回到马克思,同时又在当代思考中重新激活马克思的理论努力。

对于任何一个严肃的学者和研究者来说,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与“马克思的《大纲》”有关的故事,以及关于“《大纲》中的马克思”的故事。今天,我们有了详细了解这一故事的“路线图”了,这就是近期(2011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其“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中推出的一本新译著:《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以下简称《马克思的〈大纲〉》)。

《马克思的〈大纲〉》一书的编者是意大利裔加拿大学者马塞罗•墨斯托,其主要论文贡献者则囊括了当今活跃于国际马克思思想研究界的诸位名家。正如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斯图亚特•霍尔所指出的,马赛罗主编的这本书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大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而美国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也认为该书勾画出了一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地图;同样来自英语世界的马克思思想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评价说该书很好地体现了近20年来国际学界关于马克思《大纲》的热烈讨论的最新成果。伴随着这场讨论热潮的是《大纲》的传播与接受的“全球化”进程。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马克思的著作在近20年中出版数量最大的作品”,是马克思最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大纲》全文本已被翻译成了22种语言,32个版本。不包括节选版本,它已经被刊印了50多万册。

从整体内容框架来看,《马克思的〈大纲〉》将所收入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即学界对马克思《大纲》的考证性研究(参见该书第一部分);《大纲》写作时马克思的生活与时代背景(参见该书第二部分);150年后《大纲》在全球的传播与接受。其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则包括:其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价值(以及剩余价值)、商品、生产、异化和劳动(以及劳动价值论)概念等;其二,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的划分和关系问题、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问题,以及资本主义本身的结构性演变问题等)、生态和人的解放问题,以及《大纲》所展现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其三,马克思思想的文本和文献学基础研究:《大纲》被发现的过程、其内部的编排体例和结构关系(如“资本章”和“货币章”的关系等)、《大纲》与《资本论》的关系问题、《大纲》写作时期马克思的传记研究(包括生平介绍、时代背景以及同时期“关于危机的笔记”和给《纽约论坛报》的文稿等)、《大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与接受史研究。

从其主要学术观点贡献来看,正如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在前言中所指出的,作为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一部作品,特别“是为《资本论》所做的理论努力的一部分”,《大纲》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所以完全有理由将《大纲》视为处于“最丰硕期的马克思的思想”。作为编者的马塞罗在该书中也是论文的作者之一,力图梳理马克思一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历程,指出《大纲》“尽管没有完成,但它仍然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决定性的阶段”,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许多方面都不同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主流解释者所呈现的那个马克思”。英国学者卡弗则指出,《大纲》更像《经济学哲学手稿》而不是《资本论》第一卷,因为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工作方式是随意可亲的,而在正式出版的著作中,其工作方式则更讲究技巧。但是,将这种风格、语气和表述上的差别,与任何更为复杂和基础性的变化相联系,则是过分奢望和不必要的。伍德认为,只是在《大纲》中,历史才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开始真正被人们所认识。福斯特则说,《大纲》成为将马克思的总体分析统一起来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不仅从写作年代上处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和《资本论》之间,而且还构成了两者之间在概念上的桥梁。特别是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的特点,这在他对马尔萨斯的批判中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批判在《大纲》中表现得最为锋利、最为透彻。

基于上述学术贡献,马塞罗主编的《马克思的〈大纲〉》出版后得到了英语学界的好评。美国社会学会杂志主办的《当代社会学评论》认为,马塞罗在该书中致力于让来自全球的20位马克思思想研究专家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大纲》的诸多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过去不知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线索。从而让我们开始逐渐了解了《大纲》的出版与传播对国际马克思学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所有严肃的马克思学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不仅是对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关于马克思《大纲》讨论热潮的继续,也因其所邀请作者的学术涵养和储备而为这场讨论注入了具有时代性的新鲜话语。《科学与社会》杂志上刊登的约翰•霍夫曼的评论则指出,当今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使得马克思的《大纲》及其研究成果成为当下非常应时的理论贡献。而其中的主要根源正如该书序言的提供者霍布斯鲍姆所言,实乃因为马克思在《大纲》中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至今仍然具有无法超越的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