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基地营销方案十篇

时间:2024-01-09 17:36:07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1

张先生一直想要从事餐饮业服务,苦于自己没有经验,所以一直没有做出投资决定。2006年2月8日,他与青岛上岛公司签订了《上岛咖啡加盟合同》、《上岛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上岛咖啡加盟连锁物料供应合同》、《上岛装修设计合同》。以上合同的特许人一栏中填写的是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上岛公司),青岛上岛公司作为上海上岛公司的授权人进行了盖章。合同签订的同时,原告向青岛上岛公司支付了全部加盟费、保证金。在合同签订之前,上海上岛公司和青岛上岛公司,均没有为张先生提供有关特许经营的基本信息资料、特许经营合同文本以及上岛商标和字号的涉诉情况。为开店需要,张先生于2006年2月8日承租了一套年租金80万的网点房。

2004年5月初,张先生偶然看到了某律师事务所刊登在2006年3月14日《齐鲁晚报》上的律师函,该律师函称:

一、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高行终字的111号行政判决书,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的第1207183号“上岛及图”注册商标(第30类商品商标)已于2005年7月2日被依法撤销。二、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评字[2005]第4137号裁定书,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的第1385773号“上岛及图”注册商标(第43类服务商标)已于2005年12月5日被依法撤销。三、以上判决书和裁

定均认定陈文敏先生拥有“上岛及图”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和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拥有该美术作品的独占许可使用权。律师函中严正告诫所有“上岛咖啡”的加盟业主,如继续使用“上岛及图”商标,将侵犯陈文敏先生和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的合法权益,希望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否则,陈文敏先生和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侵犯人的法律责任。

看到该消息,张先生大吃一惊,自己加盟的上岛咖啡,其商标居然被撤销了,如果继续使用还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侵权。随即张先生委托律师进行了调查,确认上述律师函内容属实,并得知陈文敏先生和杭州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已经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在山东了上海上岛公司的两个加盟店。张先生立即委托律师向上海上岛公司和青岛上岛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解释关于商标被撤销的问题,并要求解除合同。

青岛上岛公司对张先生发出的律师函进行了书面回复,在该回复中,青岛上岛公司声称上岛商标的注册没有问题,希望张先生放心使用,对商标现状和涉及诉讼问题没有做任何解释。

对该回复张先生非常不满意,2006年6月14日,张先生作为原告依法提讼,第一被告为上海上岛公司,第二被告为青岛上岛公司。诉讼请求为:解除加盟合同,退还全部加盟费、保证金,并要求赔偿给自己造成的租房损失80万元。其诉讼理由为,上海上岛公司和青岛上岛公司许可给原告的上岛商标由于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已经分别被司法撤销和行政撤销,商标权处于消灭和不稳定状态。而且由于连年的诉讼和媒体的报道,“上岛”这一商业标识的商誉已经严重受损。原告的加盟目的不能实现,前期准备全部付诸东流。并且在整个加盟的过程中,两上岛公司完全没有按照《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进行信息披露,违反商业惯例,构成对原告的欺诈。

基于目前情况,原告要求撤销加盟协议,退出加盟,退还有关费用。对在加盟过程中两上岛公司存在的欺诈行为,原告要求赔偿有关损失。

针对张先生的诉讼,两被告给予答辩,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张先生加盟的是青岛上岛公司,而非上海上岛公司,青岛上岛公司是上海上岛公司在山东地区的上岛商标独占受许可人,此外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关系;二、青岛上岛公司已经进行了信息披露(但是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没有提交任何有效证据);三、青岛上岛公司许可给张先生的是第1385773号“上岛及图”注册商标(第43类服务商标),尽管该商标被商标复审委员会做出了行政撤销裁定,但是上海上岛公司已经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了行政诉讼,该行政撤销裁定书没有生效,因此该商标继续有效;四、第1207183号“上岛及图”注册商标(第

30类商品商标)没有许可给张先生,该商标尽管已经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撤销,但是上海上岛公司已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申诉,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并马上就要审理。五、关于上岛咖啡商标纠纷案件在互联网和报纸上已经有大量的报道,张先生在加盟以前理应看到,所以不能说其加盟是违背真实意思的。因此要求张先生继续履行加盟合同。

这是一起典型的商业特许加盟信息披露纠纷案,该案件有两大焦点问题:一、特许加盟中商标许可情况和商标涉诉情况的信息披露问题;二、特许人的基本情况和关联公司基本情况的信息披露问题。这些情况的披露(或应当披露而没有披露)能否对张先生加盟行为起到决定性影响。

国务院于2007年2月6日公布、2007年5月1日实施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将特许经营中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效力提高到行政法规的高度。并在该条例的第二十三条第三项中直接规定“特许人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被特许人可以解除特许经营合同。”该条款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约定,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特许经营中被特许人的合同法定解除权。在该条例的第二十二条还将信息披露的内容做了更详尽和更合理的规定,文章篇幅原因,在这里不做赘述。

此外,为配合条例所确定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商务部于2007年4月30日还出台了《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这两部部门规章都是自2007年5月1日实施。《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对特许人的关联公司以及其信息披露内容首次做出规定,并对《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二条第一项中的前十一个条款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中应当披露的特许经营合同文本扩大到了“被特许人与特许人(或关联公司)签订其它有关特许经营的合同。”

《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对特许经营企业所要备案的内容、备案方式做了详细的规定。并第一次在部门规章中确立了特许信息网络备案制,方便社会公众对特许经营企业信息的查询。尽管目前实施的情况还不知晓,但是从立法角度讲,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按照《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张先生诉上海上岛公司、青岛上岛公司案中的法律争议问题都将不复存在。法院可以直接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判决解除合同,返还加盟费和保证金,并赔偿有关损失。由于该案件审理的时候《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还没有颁布,因此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达成了和解协议。双方解除了特许经营加盟合同,上岛公司公司返还了加盟费和保证金,张某放弃对损失的诉讼主张,案件得到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与配套的《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这三部法规规章之中通篇没有出现“知识产权”这一术语,特许经营许内容的核心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目前一个为社会广泛认知、高度概括化的概念,在这三部法规规章中使用这一概念,将会使社会公众对其法律属性和理解应用有更大的帮助,并且使立法用语更加严谨。

第二,某些规定对特许人的信息披露义务不尽合理,例如《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将应当披露的重大诉讼和仲裁限定在涉及标的额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诉讼和仲裁。有些案件可能没有标的额,但是会对加盟人的加盟决定起到重大的影响,比如本文案例中引用的两个判决,根本没有标的额,但这绝对是一个应当披露的重大诉讼。并且,尽管特许加盟中有些投资很大的项目,可是大部分特许项目都是些小项目,这些项目的特许人根本就不会涉及到50万以上的诉讼。所以这里笼统的做一个数字方面的限制,有很大的不合理性。

第三,对特许经营和其他经营模式没有做更为严格的区分。特许经营和经营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现实中有些实际上是特许经营的企业表面上宣称的却是经营。对于经营法律没有做特别的规定,随着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特许人的义务将进一步加大,我们能够预测到某些企业会采用名为经营,实为特许经营的方式发展加盟商,以逃避法律义务。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2

【关键词】高职 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营销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针对“模式二”,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2.校外社会实践收效甚微

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从长期运作的结果看,校外实习基地仅起实习场所作用而已。大多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怕泄露商业秘密。结果到实习岗位去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例如,到财务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看财务账目和做账,显然这种实习是难以达到实习效果的。

3.教师结构失衡严重,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多,而聘请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又相当困难。可以说,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这种现状,离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法:(1)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在多数教师都使用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地方性。通过团队备课,共同研讨案例来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2)体验式教学法。传统营销教学方式,“黑板上搞营销,教室里做市场”,学生只有认知,而没有体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营销岗位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只有通过对实际营销的体验、感悟,才能提高学生的营销操作水平。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2.实验室模拟教学法

通过相关实验软件,通过老师提供的模拟公司资料,学生根据公司的现状进行模拟营销的实践,包括:设计市场调研方案;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模拟谈判;模拟公关策划;促销策划方案的组织与设计;模拟营销;模拟竞争对抗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在考试、考核办法上。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推销与技巧等课程,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办法.强化实际技能的考核。如:市场营销课指导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项目,策划企划案,整个企划案占总成绩的40%。学生们集思广益,收集资料、信息,充分发挥策划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了一份份实践得来的答卷。再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营销调研,如彩电市场调研、空调市场调研、房地产市场调研等,从制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让学生亲自完成市场调研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由于考试方法灵活,学生实际动手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大了老师设计、批卷考核与学生应试的难度,从而使师生双方都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

4.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创办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在企业专业人员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固化为能力。另外,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在模拟的环境中是获得不了的。校外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得到锻炼。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强化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能创新观念,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以产、学、研的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这一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作为营销专业,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实习条件时,可以利用专业灵活、服务范围广的特点,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学校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之路。

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将营销实习落到实处

市场营销专业通常设有市场营销实习、市场调查技能实习、销售实习、营销策划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不同的实践环节培养的营销实践能力也不同。规范实习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派专业老师与企业一起管理、指导实习学生,使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形式主义,实习结束后,学校对老师和学生实习效果给与客观、准确的考核。再就是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短期的产品促销活动或与企业长期挂钩,参与营销管理或营销策划,学校尽可能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6.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任务和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使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教师也可到企业、行业等单位挂职实践,在虚心向企业员工学习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企业进行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二是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业务人员到学校担任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习。这种优势互补,不仅缩短了小课堂与大课堂的距离,同时也为专业课教师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职院校只有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使高职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3

非法保健品被查后虚假广告仍“横行”网络

触网容易下线难,专家表示目前监管仍存在漏洞与盲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互联网用户,近来非法保健品加快了“触网”步伐。在各类社交平台和医疗网站上,非法保健品以惯用的套路——贴上各类 “高大上”的标签,摇身一变成为“灵丹妙药”。尽管套路和以前一样,但在线上海量信息的掩护下,这条新的非法保健品营销渠道伸向了监管的交叉区域,呈现出 屡打不尽、屡禁难止的势头。

6月6日,台州警方通报了浙江史上最大一起有毒有害保健品案。据台州警方披露,章某波等人已非法销售“基因口服胰岛素II代”“苦瓜养胰素”“糖必平”等6种有毒有害“保健品”超过4200万盒,手机微信、互联网平台等成为重要经销渠道。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相关产品已先后在内蒙古、湖南等多地被查获。屡屡被查,却屡屡“重生”,这些非法保健品究竟有何“法宝”?

在台州警方通报发出之后,记者以案件查获的产品名“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基因口服胰岛素、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官方网站”赫 然出现在搜索结果前列。进入其“官网”,首页中展示的产品与台州警方查获的有毒有害“保健品”的外观以及虚假批准文号均相同。在其网站上,产品介绍信息 “丰富翔实”,产品实拍、订购方式等窗口中还实时滚动着客户的购买记录。

记者随即拨通网站提供的订购热线,接听电话的男子称“目前这款产品已经没货了”。当记者询问所售产品是否为警方披露的有毒有害保健品时,男子称并不清楚。随后,记者又通过微信找到该产品的销售客服,客服也未透露该产品有毒有害情况,只是称“断货很久了”。

记者注意到,该“官网”并未标注正规网站应该有的公安机关备案号,在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中也查询不到“网站”的任何信息。但该网站运行平稳,搜索引擎和安全软件均未对网站安全性进行任何提示,普通消费者很难判断其为非法虚假网站。

随后,记者搜索了其他几款已经被查获曝光的非法保健品发现,这些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同样未见任何“异样”。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4

作为拟注入资产的核心业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门槛并不高,但秦岭水泥拟注入资产却拥有非常高的毛利率,2012年高达52.05%,远高于同类上市公司,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在会计处理上,秦岭水泥拟注入资产将巨额的拆解基金补贴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而《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却发现,另外一家拟上市企业却是将同类性质的补贴确认为营业外收入,重组标的存在美化毛利率、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此外,秦岭水泥拟注入资产商业模式存隐忧,在信披方面也存在一定瑕疵。

根据草案,秦岭水泥拟向中再生等11名发行对象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洛阳公司、四川公司、唐山公司、江西公司、黑龙江公司、蕲春公司、广东公司的100%股权,以及山东公司56%股权。

截至2014年3月31日,拟购买资产的净资产账面值为5.47亿元,评估值为18.72亿元,增值率为242.38%。

与此同时,秦岭水泥原大股东冀东水泥(000401.SZ)将以人民币2945万元购买前者全部资产(含负债)及业务,本次重组拟出售资产的净资产账面值为-3639.34万元,评估值为2788.09万元,增值 6427.43万元,这意味着这笔交易将会为秦岭水泥贡献6427.43万元的营业外收入。

重组完成后,中再生取代冀东水泥成为秦岭水泥的控股股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秦岭水泥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

毛利率远超同行

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主要有两块业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废钢废纸及贸易,其中绝大部分的收入和毛利均来自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

根据重组草案,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3月,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61%、70.09%、83.10%和95.89%;2011-2013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毛利占比均超过100%;2014年1-3月,其毛利占比亦达到99.45%。

作为一家主营技术门槛并不高的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的企业,拟购买资产却拥有非常高的毛利率,2012年一度高达50%以上,令投资者咋舌。

草案显示,拟购买资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2012年、2013年、2014年1-3月的毛利率分别为52.05%、37.55%、45.64%。

作为竞争对手,格林美(002340.SZ)同样经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其旗下有4家企业,分别为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河南格林美中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4家企业已经分批次入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

财报显示,格林美“电子废弃物”业务的毛利率远远低于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

格林美“电子废弃物”业务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1.89亿元、4.52亿元、3.19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25.31%、26.94%、27.20%。

从表格中不难计算,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要分别比格林美高出26.74个百分点、10.61个百分点、18.44个百分点。

经营同样的业务,为何两者的毛利率却相差这么大呢?

对此,重组草案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截至发稿,《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仍未收到秦岭水泥方面的回复。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与关联方之间存在大额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2013年、2014年1-3月,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向关联方的采购额分别为7916.99万元、1326.77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75%、9.28%;同期,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向关联方的销售额分别为1.26亿元、2692.03万元,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11.06%、10.42%。

重组草案没有披露上述关联交易的具体产品、数量和价格情况,《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无法判断其是否具有公允性。

不过,有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最惯用的方式,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公司是通过股份制改造,经过资产剥离、分拆后发行上市的,与母公司之间存在紧密的利益关系。这就为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现利润操纵提供了条件。

根据重组草案披露的2011-2014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关联方洛阳宏润塑业有限公司(下称“洛阳宏润”)2012年、2013年、2014年一季度分别为公司贡献收入934.95万元、2093.85万元、621.54万元,合计3650.34万元,但洛阳宏润2011年不在前五大客户之列。

截至2014年3月31日,秦岭水泥拟购买资产对洛阳宏润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442万元,由此可以粗略判断,重组标的对该关联客户基本上是全额赊欠销售,而且两年之前的销售款项存在至一季报仍然没有收到的可能性。

与之相反,2013年年报显示,格林美96.39%的应收账款均在1年以内;根据Wind资讯,格林美2013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有35.46天,而秦岭水泥重组标的2013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却高达155.17天。

商业模式存隐忧

2011-2013年,秦岭水泥拟购买标的资产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16亿元、4.99亿元和11.4亿元,2014年1-3月为2.56亿元。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不过该业务的绝大部分收入依赖于拆解基金补贴,一旦国家补贴政策有所变动,将会对重组标的造成较大影响。

2012年5月21日,财政部颁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对纳入《基金补贴企业名单》的规范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为:电视机85元/台、电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房间空调器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

本次拟注入上市公司的8家标的公司均已被纳入基金补贴名单。

重组草案显示,重组标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收入包括拆解基金补贴收入和拆解物销售收入。2012年、2013年、2014年1-3月,拆解基金补贴收入占重组标的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07%、56.36%和63.21%,呈现持续不断攀升的态势。

如果没有上述拆解基金补贴收入,重组标的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呢?

根据重组草案,剔除掉拆解基金补贴后,重组标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2012年、2013年、2014年1-3月的收入分别为1.3亿元、3.05亿元、8364.43万元,而对应的营业成本却分别高达1.68亿元、5.92亿元、1.33亿元。

此外,重组标的拆解基金补贴收入确认的会计方式也存在争议。

与格林美的会计处理方式相同,重组标的也是将拆解基金补贴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不过《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一家拟IPO的同类企业却是对同样性质的补贴,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中国证监会近日公布了最新的IPO企业预披露名单,其中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鑫广绿环”)拟在上交所上市,其主要业务为固体废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公司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

自2013年起,鑫广绿环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开展电子废物回收与处理业务,当年共拆解电子废物约104.91万台,不过却是将相关补贴在核算上体现为营业外收入,会计处理上明显异于重组标的和格林美。

“将基金补贴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可以美化毛利率,而毛利率指标是一些资深投资机构及个人非常看重的指标。”有投资人士分析称。

根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鑫广绿环钢铁类产品2012年、2013年的毛利率分别为0.28%、-4.61%,塑料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9.81%、 -3.81%。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2012年还是2013年,鑫广绿环的毛利率均大幅低于重组标的和格林美。

鑫广绿环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分析称,尽管基金政策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电子废物处理的补贴标准,但由于该补贴在核算上体现为营业外收入,其无法通过增加营业收入或降低营业成本的方式来抵消采购成本上升对公司营业利润及产品毛利率的影响,由此导致公司营业利润及部分产品的毛利率明显下降。

重组草案预计,重组标的2014-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1.81亿元、1.95亿元、2.05亿元。

此外,重组标的2013年全年的净利润为1.25亿元,能否实现上述业绩承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的主要原材料,2013年以来,电子废物回收价格出现明显上升,对营业成本造成较大压力。

根据鑫广绿环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废旧电视机的收购均价已经由2012年的28.45元上升至2013年的81.58元,涨幅达186.75%。

鑫广绿环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下,国家不再对电子废物的回收规定指导价格所致。如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电子废物回收的市场价格可能继续上升,由此导致公司业绩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信披存瑕疵

根据重组草案披露的“重组标的前五大客户”,洛阳宏润2013年为重组标的贡献收入2973.43万元,不过关联交易部分却披露,洛阳宏润2013年贡献收入3136.26万元,前后相差162.8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披露的其他几家关联方客户数据均是一致的。那么,为何在同一份重组草案中洛阳宏润2013年贡献的收入会出现两个版本呢?

截至发稿,《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仍未收到秦岭水泥方面的回复。

此外,《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还发现,重组草案关联交易部分并未完整披露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涉嫌信披违规。

重组草案显示,山东临沂中再生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临沂中再生”)是重组标的2011年、2012年、2014年一季度的前五大供应商,供货额分别为1428.71万元、8762.36万元、1506.39万元。

根据工商资料,临沂中再生成立于2007年9月14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控股股东是山东中再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中再生”),而山东中再生成立于2013年2月25日,注册资本1亿元,控股股东是中再生。

值得注意的是,中再生也是重组标的的控股股东,因此临沂中再生与重组标的构成关联关系。不过,重组草案“关联交易-购买商品、接受劳务”部分并没有披露这一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企业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披露与合并范围外各关联方的关系及其交易。

此外,成立于2013年的山东中再生怎么能成为成立于2007年的临沂中再生的控股股东的呢?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本次重组拟购买资产的资产总额合计为18.92亿元,占上市公司2013年末资产总额22.32亿元的84.77%。按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本次重组不构成借壳上市。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5

    波及16个省、直辖市的“蓝十字中国保险基金”事件日前由湖南保监局率先对外披露,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于2003年底被抓获,被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正式批捕,他们采用冒用香港保险机构的名称,捏造保险产品,以传销形式售卖保险基金。此案件涉及金额280万,波及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还涉及重庆、天津、上海、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甘肃等16个省、直辖市。

    据悉,销售“蓝十字中国保险基金”的犯罪手段为:冒用香港保险机构的名称,捏造保险产品,以传销形式售卖保险基金。购买人通过当地农业银行采用无卡存款的方式向公司交款,公司收款人为个人账户;每名购买人均应购买年交2000元/份的一份或3、5、7份不等的保险基金,才可以发展3名或9、15、21名下线,若其发展后,则不仅无需再交纳保险费,而且还可从下线获得数额可观的佣金收入。该组织先后使用4个个人账户收款。

    2003年8月,北京保监局接到群众举报材料,反映2名台籍人士以传销方式在“卖保险、送基金”,非法销售蓝十字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20年定期险种“蓝十字中国保险基金”。北京保监局立即报公安部门立案,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调查,破获了这起非法销售保单案件。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于2003年底被抓获,被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正式批捕。

    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的有关人员在回答记者有关地下保单的问题时曾提到,2003年在河北、北京等地区曾发生假冒推销境外保单进行诈骗的案例,但没有对外披露案件的具体情况。

    赵燕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6

作者认为,中国营销问题的解题思路,一定要基于中国企业现实,而不是基于理想条件。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现实之一是“资源短缺”,属于弱势企业,所以那些基于有优势资源假设的“强势理论”,并不适合直接指导中国企业。如作者对基于强势资源假设的标杆理论的分析:

“标杆理论所讲的标杆,其本质是榜样。标杆理论通俗来讲就是找到榜样、学习榜样、超越榜样。它放在人力资源里面,可能还比较合适。或许有道理、有指导意义,至少有激励作用。毕竟人是有激情和理想的,即使实现不了这样的管理目标,把这些标杆当作理想去追求,未尝不可。但是,以标杆理论来指导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就要注意它的条件性了。如它指导中国企业造汽车,质量以奔驰为标杆,管理以丰田为标杆,营销以现代为标杆……,从逻辑上来说,是有道理的。然而这个理论对中国汽车企业真正有用,需要实现它的前提——强大资源。中国企业汽车质量做不好,可用德国的流水线,甚至用德国的工程师。德国工程师恋家不愿意来,没关系,用足够的钱把他全家都搬过来……然而,多数中国企业没有这个强大的资源!”

简单差异化会自取灭亡

懂营销的人都知道,模仿跟随战略不符合传统营销 “差异化” 战略的精髓。但是,现实中,却又有太多企业在运用这种理论作指导,所以各个行业都充满了同质化竞争和红海厮杀。中国中小企业用模仿跟随战略在内部杀得你死我活,然而在外部和国外大企业竞争又不在一个层面。

从本质上讲,国外大企业并不害怕中国中小企业模仿和跟随它,也不担心学习它的强项。因为它们一有资源优势,二有管理优势,还有它们在强项上的重复。从实战角度来说,行业里面的老大(强势企业)倒害怕弱小企业不跟随它而另辟蹊径(即差异化)。现实情况是,如果它们发现弱小企业走了差异化道路,而且道路正确,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打压。

《营销思维脑扫描》对上述模仿和差异化进行了深度剖析。举例讲了一个中国不发达省份某企业牙膏产品的营销实战案例。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中小企业营销失败的案例。

这个牙膏在一开始,听名字就知道它是采用跟随模仿战略,因为它叫“高力嘉”。很显然,它要模仿跟随“高露洁”、“佳洁士”等。当然,也一直没有起色。后来,这个牙膏请了中国顶尖营销实战高手出招。通过该高手的差异化营销指导,该企业认真分析牙膏市场的强势企业,发现牙膏行业一流强势企业如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牙膏等主打“保护牙齿健康”,还有一些强势企业如冷酸灵、田七等主打“保护牙龈健康”。既然这样,该企业决定运用“反细分”的差异化,提出“牙齿牙龈双重保护”发展方向,并把“高力嘉”名字改为“牙依”。

客观来讲,牙依牙膏的营销战略是高水平营销策划,就品牌名称来看,也展示了无穷魅力。可惜的是,差异化营销战略帮助了该中小企业的牙膏崛起,但是没有使得它抗住强势企业高露洁的打压。据牙依牙膏的策划者讲,作为牙膏行业老大的高露洁,大概发现了该牙膏没有跟随它,而是走了另外一条路,而这条路似乎也很正确,于是乎它推出了“高露洁360度全效牙膏”。在竞争对手高露洁的残酷打压下,牙依牙膏生存状况再次恶化。后来询问“牙齿牙龈双重保护”是什么牙膏提出的,绝大多数消费者回答都是“高露洁”!

“反方向思考”打赢差异化

中国中小企业资源短缺、行业竞争恶劣,国外企业打压毫不留情。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何营销?《营销思维脑扫描》给出了独特的解决思路。就是放弃强势的(标杆)理论,升华传统的差异化理论,而用中国“一阴一阳谓之道”、“反者道之动”智慧启发,来应对这种残酷竞争。

如作者所解构:万物有优点就必有缺点,而且优点和缺点可以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主要指“反方向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把“反方向思考”降低难度,就是“反方向提问”。

《营销思维脑扫描》认为,面对强势企业,中小企业不应该简单模仿,也不应该简单差异化,而是思考“竞争对手强势中的弱势是什么”或者思考“竞争对手优点中的缺点是什么”。然后,根据“反者道之动”来反向提问,“竞争对手的优点就是优点吗?”,或者这样反过来提问,“自己的缺点就一定是缺点吗?”。当前适合中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竞争思想是“找竞争对手的优点中的缺点超越,而不是模仿学习其优点,也不仅仅是一般差异化”。而“找竞争对手的优点中的缺点超越”的妙处正在于,竞争对手不可能直接给予打压。

《营销思维脑扫描》重新解构了通讯领域小灵通和中国移动的竞争,从中可以看出上述解题思维的实质和妙处。

当年小灵通不得不和强势的中国移动正面竞争。小灵通信号不好,遭到中国移动全面打压,移动到处传播“信号好才是真的好”、“沟通无处不在”的优势。小灵通如果简单模仿跟随中国移动,就不得不花费巨资建立网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简单差异化,也有可能落入上述牙依牙膏的命运。怎么办?根据“一阴一阳谓之道”、“反者道之动”启发,可反过来提问和思考, “信号好,就真的好吗?信号不好,就真的不好吗?”。其实,反复去思考上述问题,解法自然而然。因为,一般老百姓认为“信号好,辐射也就强”,而小灵通信号不好,确实是它的一个弱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百姓有可能认为“信号不好,可能辐射小”。加上当时小灵通费用确实比移动便宜,如此一来,就自然而然有了小灵通的精彩口号——“打多了不心痛,打久了不头痛”。面对小灵通这样的竞争法,中国移动是不可能掉头来打压小灵通。因为它不会说自己“信号不好”。

用替代法巧妙说“第一”

《营销思维脑扫描》总结了当今顶尖营销高手最实战的一招,来源于定位理论。营销高手都知道“定位定第一”的思想的强大,所谓“第一胜过最好”,因为第一才可能被记住。然而,要用这个理论解决问题,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中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在电视广告上面直接宣传“第一”。这就是中国营销现实,再好的理论,都要结合现实才能落地。怎么落地?《营销思维脑扫描》一书认为“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换一个角度,一定有解决办法。中国顶尖实战营销高手的解题思路是“用替代法巧妙说第一,然后证明第一(一般用数字来证明很有效)”。

辉煌水暖水龙头的实战案例就验证了上述思路。辉煌水暖成立于1988年2月,产地福建,经过二十来年专注发展,产品质量在中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辉煌水暖和其他众多中国企业一样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国内同行之间竞争,尤其面临跨国企业的全面打压。在科勒、美标、TOTO疯狂的广告攻势和品牌号召力之下,3000家本土龙头企业只能拼命抢夺利润率只有10%的低端市场。

面对如此情景,辉煌水暖决定营销突围。营销专家经过分析后,发现本土品牌没有一个企业采用“第一定位”,这给了辉煌巨大的机会。辉煌案例的一个关键突破口,是采取了“第一定位”,在电视媒体上巧妙地说了“第一”。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7

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嗅觉是失明的史法兰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通过香水味来识别对方的身高、发色甚至眼睛的颜色。气味图书馆中的嗅觉是具有唤起遥远记忆的“魔力”,泥土、暴风雨的味道打开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而气味营销中的嗅觉则是一种商业气息,通过寻找消费者嗅觉偏好的公约数来制造独一无二的气味,进而塑造品牌魅力。

嗅觉营销是一种古老甚至原始的营销方式,远古时代露天卖场的摊主们就是靠香味吸引顾客的。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茅台酒“一摔成名”,弥漫在展馆的酒香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酒香为媒”成为了经典的嗅觉营销案例。但在讲求传播速度和覆盖面的现代营销方式盛行的大背景下,视觉和听觉元素逐渐成为主流,覆盖半径较短的嗅觉营销一度被淡忘。然而,随着广告数量的几何级增长,视觉和听觉结合的二维传播方式在调动受众注意力上已露捉襟见肘之势,嗅觉营销顺势“复兴”。

闻香识品牌

心理学家皮特・阿兹和斯蒂芬・杰里尼克提出,气味会在潜意识上影响人类的感觉、判断及行为,这一被称为“内隐气味记忆”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之前的假设:气味是消费者购买、收集、使用某件商品的决定性因素。尽管这么说有些绝对,但起码说明了,气味对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感官品牌》一书中,作者马丁・林斯特龙列举了数个有关气味的实验。把两双完全一样的运动鞋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房间,一个房间喷洒花香,另一个则不做任何变动。结果,所有去过两个房间的被访者中,84%更喜欢有香味房间中的鞋子,并且估价也比另一双高出10.33美元。在拉斯维加斯一家进行的实验显示,刻意喷洒香水后,“香味区”的收入比其他区域高出45%。之后,该投入大量成本净化空气,而这一做法也被其他所效仿。

嗅觉无形,随着嗅觉营销的流行,将特有的气味以法律形式确定并保护显得愈加重要,参照文字、视觉、符号等品牌元素的保护方法,气味商标的申请自然被提及。注册商标要求申请元素可识别、可感知并具有显著性,而对于气味来说,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觉,其中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这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尚未承认气味商标的主要原因。但是,气味商标并非完全不可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认可气味商标的国家,要求申请者提供气味基本描述、取得方法并提供附有气味的样品。参考美国,香港地区的《商标条例》已经开始承认气味商标,要求中国商标法升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玩转嗅觉营销

理论上嗅觉营销前景美好,但如何玩转嗅觉营销却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远不是喷喷香水、烧烧香薰那么简单。嗅觉营销可以分为产品嗅觉营销和环境嗅觉营销,前者是对那些本身就有气味的商品而言,通过气味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印象,而后者则通过影响消费者在环境中的感官体验,间接左右其对于该环境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印象。世界上的气味有成千上万种,混合气味更是难以计数,对于两种嗅觉营销而言,选择合适的气味都是必须经历的挑战。

在马丁・林斯特龙提及的案例中,劳斯莱斯的“新车味”是嗅觉营销的又一个经典。过去,新车内部空间往往充斥着木头、皮革、亚麻等的混合味道,消费者把其当作新车的标志之一。后来,生产技术的进步让泡沫和塑料取代了上述材料,独特的气味也继而消失。劳斯莱斯为此收到很多客户的抱怨,认为新系列不如上一代好,而实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气味不同。劳斯莱斯随后对气味进行分析,制造出一种包含了红木、皮革、涂料等800多种不同元素的“新车味”,让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可见,挑选一种与品牌内涵深度契合的气味是嗅觉营销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电影院中的爆米花味道总是能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而这种香甜的气味很可能是电影院人工喷洒的,目的就是配合与亲密的人分享电影时的幸福感受,进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入场消费。英国高档衬衫零售商在店铺中制造了一种新鲜的、经过清洗的棉花的味道,营造一种“高档”的气氛。有时候,“合适”的气味可能会与常规的认知有所偏差,甚至这种气味可能是难闻的,例如消毒液的气味一定要非常刺鼻,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感觉。

此外,独特性也是进行嗅觉营销的基本条件,只有独一无二的气味才可以在气味和品牌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当消费者受到这种气味的刺激时自然联想到某一品牌,进而起到品牌识别的作用。推门走入任何一家香格里拉酒店的那一刻,其标志性的气味就会扑鼻而来―虽然不是人人都喜欢,但辨识度却极高,因为这是独属于香格里拉的味道。恒源祥则与美国莫耐尔化学感观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用茉莉、檀香、薰衣草等气味混合出一个旧上海的味道,来展现“恒源祥1927”品牌的旧上海风情。

在确定了气味之后,如何把其传递给潜在消费者也是不小的难题。目前来看,将嗅觉与其他推广形式结合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可口可乐在推出新品柠檬可乐时,向放置在公交车站的设备里添加香料,当有人经过,具备自动感应功能的设备便会释放香味;卡夫食品将香味嵌在杂志广告中,对页面中的某几个点进行摩擦,就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日本电信公司也曾展示过与数字电视同步产生香味的装置,可以与烹饪节目配合散发香味,当然,也可以与广告配合。

另一种“嗅觉”机会

嗅觉营销制造的另外一种机会来自于,其催热了提供专业化嗅觉营销解决方案的公司。尽管整体而言,中国的嗅觉营销解决方案市场还处于普及阶段,但近几年已有多家来自成熟市场的相关公司进入中国,而本土的公司也开始逐渐起步。

Air Aroma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澳大利亚公司,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香氛服务,其拥有的“冷空气扩香技术”专利,可以实现较大空间的香氛扩散。2008年,Air Aroma即以酒店业为切口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内已经有上百家酒店安装了其定制香氛,包括洲际、索菲特酒店等。其中国区总监周晓虎透露,Air Aroma即将成立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与品牌商对接,开发专属气味。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8

总之,混乱的终端零售价格,将会导致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失。因此,要想控制好小型零售终端,一定要管控好零售终端的价格。

通路价格要稳定

通路价格的变动最终会波及到终端零售价格的变动上,要控制好终端零售价格,就要对产品流通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要对通路价格进行管控,保证通路价格不乱。只有通路价格在厂家可控范围内,才能谈得上维持终端零售价格稳定。 厂家要防止通路价格混乱,既要抓源头,还要抓过程。抓源头就是指厂家要制定完善的价格政策,价格政策没有漏洞,不留下隐患;抓过程就是指厂家要对分销过程中各环节的价格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产品在分销过程中各环节的价格不乱。

1.价格政策要考虑整个价格体系

厂家对价格的管理和控制不能仅停留在一级经销商层面,还要对整个价格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

首先,设计好通路各环节的级差价格体系,每一级别的利润设置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容易引发降价竞争,过低调动不了中间商的积极性。其次,厂家的价格政策不仅要考虑出厂价,还要考虑产品从出厂一直到消费者整个通路各环节的价格,处理好出厂价、一批价、二批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关系,确保销售通路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成员都能获得合理的利润。

2.地区价格的差异不应造成价格体系的混乱

厂家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政策有时是必要的,但必须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不足以使价格体系造成混乱。

3.实行全国统一报价制,由厂家补贴运费

有的厂家为了防止因地区价格的差异导致价格混乱,就实行全国统一报价制,即全国统一的经销商提货价,距离远的由厂家补贴运费。

4.签订合同时就要明确规定稳定价格的条款

为了保证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价格不乱,厂家在和经销商签订合同时就要明确规定稳定价格的条款,在合同中注明级差价格体系,对各级价格进行规定和限制,并制定违反价格政策的处理办法。对于不履行价格政策的经销商,要及时严格地执行处罚。

有的厂家还从经销商所交的预付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稳定市场价格的保证金,如发现乱价行为则予以扣除。

5.供货价就是经销商的出货价

如果厂家想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大一点,又要保持价格的稳定,那么怎么办呢?有一种做法就是,厂家给经销商的供货价就是经销商的出货价,经销商平进平出,中间没有价差,经销商的利润完全来自于厂家返利。实力较强的厂家与经销商合作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要注意返利的周期要短,一般要月返或季返,经销商的经营利润要较高,而且产品要畅销。

案例:经销商的利润完全取决于厂家返利

某乳品企业采取的价格政策是这样的:厂家卖给一级经销商的价格是10.6元一袋,而一级经销商也按10.6元一袋的价格卖给下级分销商,一级经销商原则上是没有价差利润的。然后分销商以稍高于10.6元一袋的价格卖给零售商。

对于按厂家价格政策销售产品的一级经销商,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厂家按其销售数量的多少,每箱给予较高金额的返利。而对于不按厂家价格政策销售产品的一级经销商,则扣发部分返利,甚至不给返利,直至取消其经销权。

也就是说,一级经销商不是靠差价赚钱,而是靠厂家的返利赚钱。因为厂家供货价就是经销商的出货价,如果一级经销商违反了厂家的价格政策,低价出货,厂家不予返利,这就意味着,一级经销商不仅一分钱赚不到,还要自己承担降价部分的亏损,所以谁也不敢乱价。

这样就使得产品在市场上价格保持稳定,防止了竞相窜货、杀价等价格混乱现象,同时保证了经销商的利润,提高了其经营的积极性。

谨防通路促销“乱价”

为了促进销售,厂家常开展一些阶段性、区域性的通路促销活动,如向经销商提供一些费用补贴,或采用进货附赠的方式,以赠品、促销品为诱饵,刺激经销商进货。通路促销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销商的进货积极性,同时经销商为了把多进的货销出去,也会积极推荐该产品。

但是,如果通路促销力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时,经销商为取得更大销量,往往将厂家提供的促销支持和一些费用补贴变成价差补贴,经销商提前透支奖励,将取得的促销资源变成降价资源,形成阶段性价差或区域性价差。当厂家对促销推广、市场价格控制不力时,这一价差就会成为经销商降价销售的根源。

另外,通路促销刺激了经销商的进货意愿,加大了其进货量,提高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但如果过度促销,经销商大量囤货,表面上厂家的销量短期内增长很快,而实际上产品只是停留在经销商的仓库里,并没有最终被消费者购买。这不过是一种“寅食卯粮”的销量透支行为,无非是将产品从厂家仓库提前转移到经销商仓库罢了。

如果终端消化不了经销商多进的货,而形成大量库存,库存过大带来资金压力,经销商就会把价格降下来刺激销售。所以,向经销商压销量,容易造成降价销售和乱价。

案例:完成了销售目标,价格也被卖穿

有一家食品企业,为了实现2.5亿的年度销售目标,采取了类似强心针的通路促销措施,刺激经销商多进货。该企业对所有的经销商,包括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进一件产品就赠送一袋产品,一段时间后此促销措施不起作用了,就又发展到进一件送两袋产品,最后发展到进一件送三袋产品,拼命地向通路环节“压货”。

经销商肯定不愿错过这难得的赚钱机会,都争先大量进货。但终端市场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终端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产品,于是造成各级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经销商为了减少积压的库存,回笼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就低价抛售。同时,经销商也早就算好了,因获得了厂家的进货折扣,折算后即使低价抛售也不会亏。

如此导致产品四处窜货,经销商低价甩卖,产品价格越来越低。由于频繁使用通路促销来刺激经销商,没用半年时间,价格就彻底卖穿了,经销商的正常利润变得十分微薄,有些经销商就掉头去经销其它利润高的产品了。

1.应对“促销乱价”之策

①通路促销不能过于频繁,力度不能过大

通路促销力度过大,最易导致经销商间的恶性竞争。同时,促销力度过大,不但厂家利润损失较大,而且容易引起经销商过多进货,最后因库存过多而抛售,导致价格混乱。

②通路促销要与消费者促销配合

通路促销时,厂家一方面要通过把握促销力度和时间来控制中间商的库存,另一方面要与消费者促销相配合,帮助中间商消化产品。这样,中间商多进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尽快购买而使其库存消化掉。

③促销政策要形成一个闭环

要形成闭环就不能有漏洞,促销政策只有形成闭环,才不会产生短期行为和负面效果。比如,在制定激励经销商促销政策的同时,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措施和奖惩措施,如此才能形成闭环。否则,没有考核、没有制约的激励就是对短期行为的激励,只会走向反面。

别让假货冲了价格

1.假货对终端零售价格的冲击

假货成本很低,经销商或零售商从制假者手中以远低于正品供货价的价格进货,经销商或零售商有了低价的货源,就可以低价销售给下级中间商或消费者。对中间商来说,经营假货有更高的利润空间,自然就有销售假货的动力。 零售商为了加快假货的销售,往往降低终端零售价格销售。不知真假的消费者,以为产品降了价,真货价格相对假货而言要高些,消费者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自然真货就卖不动,销售也就大受影响。

案例:假露露让真露露降价

假冒露露产品层出不穷,使人真假难辨,严重影响到了真露露的利益。露露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假货占领,其损失令人痛心。

假冒露露无论从包装还是文字上,均与真露露极为相似,消费者不注意根本分辨不出来。假货偷工减料,质量低劣,严重损害了真露露的声誉。一些经销商、个体老板明知是假冒产品,却因假品牌“假得真”而纷纷进货,一时间,假露露泛滥成灾。

假露露的价格比真露露要便宜许多,导致真露露反而因“价高”滞销。某小店老板反映他卖的真露露因价格比假露露高,招来消费者的误会,以为该店总是卖高价产品。

假冒露露低价倾销,迫使真露露价格一降再降,厂家利益严重受损。

2.建立防范假货冲击体系

①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利用厂家当地的业务员监督市场,做市场秩序的监督者,防止假货的出现。同时,在销售渠道上采取措施,控制销售通道,与经销商、零售商订立合同,规定经销商有协助调查市场上假冒产品情况的义务,从渠道上堵住假货。

对销售系统中的经销商和零售商要设立一套监督体系,如发现有售假行为,即对其进行严厉地处罚,使其不敢为了一时发假货的横财而丢掉长期稳定的经营利润。

②对打假有功的消费者和中间商给予奖励

设立打假奖励基金,按年度考核,评选出打假先进业务员、经销商和消费者,激发全员的打假热情。如某厂家把打假查获的产品折价,从中提取15%,对协助厂家打假的经销商进行奖励,并把打假列为考核各级销售经理业绩考核指标之一,也鼓励和支持消费者提供假货信息。

案例:举报假冒“漫步者”有奖励

为保障“漫步者”音响的质量,厂家设立品质保证基金,消费者既可举报假冒“漫步者”的行为,也可监督正宗“漫步者”的质量,凡举报、监督属实者,一律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

案例:华帝设立消费者保护基金,鼓励打假

华帝每年拨出100万元设立消费者保护基金,如果查明是假货,华帝将从资金和人力上协助消费者和有关管理部门打假。

③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来打击假货

假货之所以盛行,就是因为经销商和零售商想获取高利润,除了对其进行重拳打击外,更要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强营销管理的力度,使经销商和零售商经营真货有合理稳定的利润,没必要去售假。

④从产品的防伪手段上规避假冒产品

厂家可以从产品的防伪手段上规避假冒产品。如娃哈哈在对付假货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它不断变换产品图案和包装,让造假者无从下手。“百年糊涂酒”为了从包装上便于消费者识别,在出厂时做了多重防伪标识,其中,外包装:激光防伪标签;酒盒:真品识别卡;瓶盖:易碎防伪标识。

防伪手段还有电话数码查询防伪系统、开通800电话,以及变码防伪等。

案例:脑白金在产品形态上打假

脑白金是由胶囊和口服液组合而成,是一种复合形态的保健品,是假冒脑白金难以效仿的形态。胶囊加口服液的特殊形态,就成了脑白金打假的护身符,相关职能部门见了没有口服液的假脑白金就没收,策划人员也可理直气壮地提醒消费者,有胶囊加口服液的脑白金才是正宗的。脑白金利用产品形态上的不同,来打击假冒产品。

⑤积极主动教育消费者

与其把钱花在打假防伪上,不如花在对消费者教育上更为合算。使他们不仅对品牌有亲和感,还有信赖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还应帮助消费者识别自己品牌的特殊防伪技术。并且,区别于他人的防伪技术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卖点。如果自己花了银子投入防伪,而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并不明白其中奥妙,形成不了信赖感,忠诚度建不起来,可就太冤枉了。

从终端入手,延伸管理三步骤

1.价格管理要延伸到零售终端各环节

厂家为了更好地控制终端零售价格,就要管理好包括经销商、二批商直到零售商的全部通路成员,管理得越细,对终端售点的价格控制力也就越强。

厂家价格管理最好还要管理到终端售点。与零售商签订协议,要求零售商打入保证金,规定不得低于指定价格销售,如经查有自行降价行为,按协议给予罚款。另外,也要从正面激励零售商遵守价格管理,可以对零售商推出价格执行奖。

用协议来制约、控制零售商的销售行为,通过赠送产品、年终赠送红包或者返利等其它方式来促进销售,这样零售商就不至于随便将价格降下来。因为降价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从而保持终端零售价格的稳定。

案例:以利益激活终端,以铁腕掌控价格

琥珀啤酒进入安阳市场多年,一直是一枝独秀,若干竞争品牌对它实施围攻歼剿,全部铩羽而归。在琥珀啤酒的销售政策中,以利益驱动终端,确保零售商的积极性是其长期畅销的关键所在。

一般厂家对零售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琥珀啤酒则采取了利益捆绑的模式缚住终端,安阳市的一万个零售终端几乎成了琥珀啤酒的独家卖场。其核心思想是将零售商视为自己的分销商,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加大利益驱动力,将零售商也纳入旗下,垄断了终端。事实证明,这种策略十分有效。

与零售点签订销售合同,采取每三个月一次返利的方式,如果超标完成,另加奖励。另外在年底视销量的大小、有无窜货,货款回笼等情况另行封赏。 零售商必须从规定的渠道进货,而且保持终端零售价格的稳定统一。否则会加大扣罚力度,不但扣罚终端,同时对对应的分销商也一并扣罚。

加大终端零售价格管理力度,使琥珀啤酒的价格体系始终稳定如一,这样既保障了分销商的利润,也保障了零售商的利润,同时也保证了厂家的利益和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2.做好终端价格监管体系

在制定了完善的价格政策以后,厂家还要严格监控价格体系,并及时处理零售商的乱价行为。厂家要派业务员进行巡视和监督,及时掌握价格状况,对于违反价格政策的零售商要坚决给予惩罚,如罚款、货源减量、停止供货、扣留返利甚至取消其经销权等。

厂家业务员在每次终端拜访过程中,都要注意产品售价的变动情况,如果遇到反常的价格变动,要及时追查原因。

案例:专职的价格监察员

某啤酒企业的啤酒在上海市场零售价为每瓶2.5元,公司要求零售商不能降低1分钱,谁违反了规则,就取消谁的经销资格。

为了及时掌握价格状况,该公司为此在下岗职工中招聘了45名“价格监察员”,这批监察员每月拿1000元的工资,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商店内巡视,监督零售商是否遵守公司的价格政策。这样,全市大小商店价格全部是统一的。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9

刚刚让出万家乐(000533.SZ)控股股东之位不久的汇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顺”),又打起了万家乐旗下核心资产的主意。

11月24日,万家乐公告称,拟将其厨卫电器业务进行剥离,将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下称“燃气具公司”)的40%、60%股权分别以现金形式转让给汇顺和张逸诚。

3月29日,汇顺将持有的1.2亿股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广州蕙富博衍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蕙富博衍”),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7.37%,交易总价为15.5亿元。5月23日,此次股份转让过户手续办理完成,蕙富博衍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万家乐表示,实现厨卫电器业务及资产变现后,上市公司将进一步调整业务,除加大对输配电设备等业务的投入外,还将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公司资源利用效率,为未来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过,《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草案修订稿中披露的燃气具公司部分财务数据与万家乐年报披露数据有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差异;而且,与燃气具公司业绩骤然“滑坡”相反的是,同类上市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业绩“喜人”,诸多疑问有待万家乐给出合理解释。

另外,2016年上半年,万家乐另一核心产品“变压器”销售收入增速及销售毛利率均出现下滑,未来销售前景堪忧。

燃气具公司的“双面”财务数据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草案修订稿中披露的燃气具公司部分财务数据与万家乐年报披露数据存在重大差异。

万家乐年报显示:2014年燃气具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11.29亿元和6.20亿元,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24.85亿元、1.71亿元和1.32亿元。

此次草案修订稿则显示:2014年末,燃气具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13.79亿元和6.56亿元,分别较年报披露金额多出了2.50亿元和3608万元;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26.18亿元、1.52亿元和1.13亿元,分别较年报披露金额多出了1.33亿元、-1916万元和-1918万元。

2015年上述差异情况再次出现。年报显示:2015年燃气具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15.99亿元、7.23亿元、24.09亿元、1.23亿元和1.04亿元,到了草案修订稿中则分别为18.34亿元、7.23亿元、25.68亿元、1.02亿元和7633万元,分别较年报披露金额差出了2.34亿元、-67万元、1.59亿元、-2048万元和-2754万元。

对此,万家乐证券事务代表张楚珊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年报中为母公司层面数据,而草案中为燃气具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合并数据。”

不仅如此,燃气具公司2016年7-8月突然亏损恐怕也另有玄机。据万家乐财报披露,2016年1-6月,燃气具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13.04亿元、5174万元和3734万元。然而,草案修订稿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1-8月,燃气具公司营业收入为16.36亿元,较上半年增长了3.32亿元,但营业利润、净利润仅为-2330万元和-1839万元,分别较上半年下降7504万元和5573万元。

万家乐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中称,2016年7-8月份燃气具公司亏损5573万元,其中包括商标减值2351万元。剔除商标减值的影响,当期经营净亏损3222万元。

“近年来,受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加大了市场营销的投放,从而导致营销费用上升,净利润持续下降,公司厨卫电器业务总体竞争力有所减弱。”万家乐如是说。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2015年燃气具公司销售费用为5.14亿元,销售费用率为20.02%,较2014年增加了2.22个百分点;2016年1-8月燃气具公司销售费用为4.10亿元,销售费用率为25.05%,较2015年全年增长5个百分点。

根据审计报告,2016年1-8月,销售费用中售后服务费、促销经费的发生额分别为1.05亿元和1.02亿元,而2015年全年分别为1.18亿元和1.07亿元。

“燃气具公司最近两年一期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特别是2016年1-8月份经营业绩下降明显,构成本次出售厨卫电器业务的重要原因。”万家乐如是说。

然而,同类上市公司2016年1-9月份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其中,老板电器(002508.SZ)2016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9.85亿元,同比增长27.6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增长了43.67%。

同样主营业务为厨卫电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万和电气(002543.SZ)2016年1-9月的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4.57亿元和2.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2.21%和14.64%;华帝股份(002035.SZ)实现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8亿元和2.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8.41%和51.69%。

而且,老板电器在2016年半年报中表示,自2016年年初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回暖的走势,在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下,2016年上半年,厨电行业整体增长情况有所好转。中怡康零售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主要厨房电器产品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销售额的增长比例分别为9.84%、4.31%、3.33%。

此外,华帝股份也表示,根据中怡康数据,2016年1-6月,厨卫产品零售规模为866亿元,同比增长12.6%。“行业产品整体呈现的特点是传统厨电稳步增长,新兴品类持续放量,整体高端趋势不变。”

然而,万家乐在此次草案修订稿中却说,“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自身投入不足,燃气具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趋于下降。”

问题是,在厨卫领域遭遇“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趋于下降”的万家乐在变压器领域就能实现突围吗?

“不景气”的输变电业务

万家乐在草案修订稿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主要聚焦在输配电设备业务;本次交易获得的现金流用于支持输配电设备业务发展的所需资金,有利于公司集聚资源、加速公司业务的优化升级和产能扩张,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但是,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万家乐“变压器系列”营业收入为6.64亿元,同比仅增长了4.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36.39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变压器系列”销售毛利率为32.85%,也较上年同期下滑了2.96个百分点。可见,万家乐“变压器产品”业绩并不理想。

Wind资讯显示,“中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特变电工(600089.SH)业绩增速也连续多年下滑,2013-2015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91.75亿元、360.75亿元和374.52亿元,增幅分别为43.54%、23.65%和3.8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28亿元、16.49亿元和18.88亿元,增幅分别为35.46%、24.11%和14.49%,业绩增速下滑明显。尤其是2016年1-9月,特变电工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4%至263.40亿元。

特变电工在财报中表示,2015年,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公司面临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转型压力较大、风险凸显等多重困难;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电力需求增长缓慢,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

另据了解,早在2013年经万家乐第七届董事会会议和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顺特电气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向施耐德电气东南亚(总部)有限公司收购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顺特设备”)10%股权。该次重大资产重组已于2013年12月27日实施完毕。截至2016年6月末,万家乐间接持有顺特设备75%股权。

成立于2009年12月的顺特设备主要从事输配电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目前万家乐还计划进一步收购顺特设备15%的股权。

据当时《评估报告书》的评估结果及交易双方协商确定,顺特设备1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72亿元。顺特电气与施耐德签署《补偿协议》,补偿对象为顺特设备的综合无形资产纯收益实际数与预测数的差额中对应顺特电气收购的10%股权部分。

按照当时预测,2013-2017年(2017年以后维持不变)顺特设备预计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1.99亿元、13.69亿元、15.71亿元、18.03亿元和20.55亿元。

露营基地营销方案篇10

伴随着财务收购的完成,惠普和3COM在产品层面的整合策略也浮出水面。据悉,惠普将会通过对3Com的网络产品和安全产品与其现有的HP ProCurve产品进行整合,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产品序列。

H3C在当日给客户的信件中指出:H3C的品牌不变,H3C将整合HP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网络营销及服务人员,统一到H3C平台,为客户提供服务。

惠普+3COM:构建“一站式”服务

按照官方给出的解释,3COM在网络产品和网络安全方面的产品,将会与惠普的ProCurve产品进行整合,而新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管理、工具和服务等在内的完整服务。

另外,3Com的TippingPoint产品组合可为惠普提供网络安全功能。如此,HP将成为能够提供市场上最广泛的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进而在将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有关产品集成的详细信息将在日后宣布。

3Com旗下的H3C拥有丰富的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市场获得广泛成功应用。并购3COM后,惠普不仅可以扩展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范围、增加路由解决方案,并且可以通过H3C显著提高惠普在中国的地位。

“一站式”服务能力现在已经成为IT巨头们的竞争利器,众厂商或是通过收购、或是通过产业链合作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借助惠普遍布全球的营销和服务资源,扩展后的产品序列将加固HP的整合基础设施战略。通过此整合,客户可以简化其网络并获得更全面的网络解决方案,增强其IT服务交付能力。

H3C将保持独立运营负责大陆、港澳网络市场

H3C作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在交易结束后,将正式并入惠普。H3C将全面负责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网络市场营销及服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惠普也将继续实施“China Out”战略,将H3C研发、生产制造的产品借助惠普的全球资源更为广泛的在海外市场进行拓展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