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0:56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1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67-02

有关研究报道,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 ,LD)学生的问题最初侧重于从医学和神经病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随着认知神经心理学及脑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和神经病理学对学习困难解释的局限性,学习困难认知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并由此引起了大量的研究,也成为特殊教育学研究的方向。

一、学习困难的含义

由于学习困难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义,本文从教育的需要出发,对学习困难的概念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广义的学习困难是指在正规教育环境中智力正常但由于各种原因(除各种残疾以外)致使学生学业成就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的现象。其判断的标准有三个:第一,具备学习潜能(智力正常);第二,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第三,这种低的学业成就并非其他残疾(如盲、聋、哑、弱智)所引起,但有可能是行为问题、情绪困扰和文化教育环境不利所致。狭义的学习困难参照了1994年全美学习困难联合会提出的新概念:学习困难作为一个普通的术语是指这样一组侯群,即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方面失调而导致这些方面出现的显著困难。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征研究

认知过程是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特别强调思考人们思维时所涉及的问题。而学困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感知觉加工特点

知觉是人们辨认、组织周围环境的刺激并使之有意义的各种加工的集合,与学习有关的感知觉加工主要包括视听知觉和知觉―运动两个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

1.视听知觉。学困生视知觉问题研究最多的是视觉空间困难,表现在这类学生的视觉分辨能力不足、视觉范围狭小,空间判断有困难,在靠视觉记忆顺序、形状和方向上存在困难,而且他们的视觉想象力差,不能对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迅速加工,存在视觉加工、视听觉协调困难。

他们的听力是正常的,问题就在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解释或再认识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听觉辨别能力差和听觉记忆能力差两个方面。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的辨别能力及辨别一组或一字词间差异的能力。一些学困生在听觉辨别这种认知加工能力上存在问题,主要在于对声音的分辨上存在困难,不能区分通过听觉通道输入的近似字母,不能分清声音上相近的字与词。听觉记忆能力是指把听到的信息进行贮存与回忆加工的能力,例如有的学困生做一件或几件事情需要多次提醒才能做完。

2.知觉―运动统合能力。知觉―运动统合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来自各个器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涉及知觉与运动中的肌肉的协调。这种能力与学习密切相关,如写字过程中的手眼协调就需要视知觉与手指的运动机能统合起来才能完成。一些学困生在知觉―运动方面存在问题,如在体育运动中基本动作协调不良、节奏感较差,明明看到了或听到了某种情况,身体却不能及时按照大脑的指示做出判断和反应等。在学习方面,存在知觉―运动问题的学困生往往存在书写困难,速度慢,笔顺错误等问题。

(二)注意特点

注意缺陷或者多动症是学困生表露出来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学困生在注意的选择上,即在挑选本应该引起他们注意的重要信息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在学习中,缺乏上课主动思考,并且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无关事物上,不能把注意力指向规定的目标,不能排除外界干扰,注意不能持久,上课时异常动作多,例如不停地玩弄笔,摇头晃脑,坐立不安,很难安静下来,有时候情绪不稳定,从而严重影响学习。

(三)元认知特点

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的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对其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也就是说,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学困生的元认知能力不足,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对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有关学习者本人特点的知识;有关学习材料特性的知识;有关学习任务的知识;有关运用策略的知识。

学困生元认知知识相对缺乏。他们不了解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风格是什么。而且他们往往不明确自己所学习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也不清楚学习任务的目的,从而很难做出合理的学习规划。

2.缺乏元认知监控技能。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主动地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制订计划、操作控制、自我评价、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学困生缺乏主动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学习任务和时间的意识,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出很好的评价,不能找出自己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不能很好地进行补救措施。

(四)学习动机和归因特点

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很低下,缺乏主动性和耐久性,并且动机不明确。此外,学困生很少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而更多是归因于运气和任务简单,对于学业失败他们更可能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很少归因于不努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他们在失败归因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习困难男生更可能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学习困难女生则更可能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

(五)记忆特点

大多研究者运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学困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这几个成分上,具体表现如下。

1.感觉记忆特点。学困生在对感觉信息的编码、提取上存在问题。例如在提取的速度方面,研究者发现学困生在对再认词进行编码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搜索记忆,这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速度,从而导致学习落后。

2.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缺陷。信息从感激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后,要进行信息的比较、组织、加工和编码,而学困生的短时记忆困难主要包括在短时间内回忆听到的或看到的信息有困难,此外,还不能运用合理的复述策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中。信息进入长时记忆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精细加工,学困生在语义编码方面存在缺陷,主要是由于他们不能把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变为有意义的信息存入长时记忆中,在回忆或提取信息方面存在困难。

3.工作记忆差。工作记忆被定义为一宗容量有限的加工资源,它一方面要进行信息的存储,同时也要对这种信息进行加工。工作记忆指数主要反映人的记忆能力、对外来信息的理解应用能力。我国学者金志成(1999)对学困生的工作记忆研究发现: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明显不如普通学生(P

(六)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是指人类解决问题和概括事物的能力。学困生的思维缺陷主要表现在:思考一个问题太冲动,没有认真去想,思维比较刻板、不灵活,而且抽象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按照次序排列信息,不会总结经验教训。思维缺陷部分来自于注意和记忆方面的困难,思维不连贯性。学困生由于其思维抽象能力受损,在理解概念和抽象事物之间关系上有困难,从而对事物难以形成概念和定义。在解决问题尤其是数学题目时,较少运用逻辑思考,常以不良的组织方式解决问题,不能从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

(七)社会性认知特点

关于学困生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这些学生缺乏大量的社会知识,不能理解社会性线索,在获得社会性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和问题。

学困生对社会事务认识不清,容易产生社会偏见,并且自我效能感低于普通学生,容易造成习得无助感,对自己、社会失去信心,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而且他们容易产生社会适应不良,情绪控制较差,因而行为问题出现相对较多,容易走上不轨之路。

据有关调查,学困生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意识,一般都是自己独来独往,朋友圈子比较小,不擅长跟人交流,关系好的同伴较少,孤单感显著偏高,所以经常表现出过激的行为也容易患抑郁症。

三、对于学习困难认知特征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学校困难领域的研究,我们发现,近年来关于学习困难方面的文章越来越多,尤其是认知类的文章相对而言增多了,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对学习困难概念的界定有歧义,例如有的用学习障碍、有的用学习不良等概念表示学习困难,概念很混淆。第二,有关学习困难的一些方面涉及太少,研究不深入,不全面,甚至没有创新点,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第三,认知特征的一些方面涉及较少,并且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是涉及皮毛,这样影响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全面教育与矫正。从学习困难认知特征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未来研究应该集中在对有关概念界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上,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上,更重要的是对认知特征的研究领域和范畴要进行扩展,这样有利于全面预防和矫正学困生。

参考文献:

[1]荆伟.近年来国内学习困难研究的新进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2

按照《中共xx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县“四群”工作会议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及早启动,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四群”教育工作初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精心研究,制定方案。在县“四群”教育工作启动后,我局对“四群”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四群”工作,成立“四群”教育领导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措施和工作要求,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开展“四群”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二)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于2012年1月4日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全体干部职工39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xx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明确了“四群”教育“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观念有新增强、机关作风有新转变、维护群众权益有新举措、解决信访问题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的目标要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届党代会、州、县、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部署上来,并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时将工作重心下移,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执政为民、发展为民、服务为民、落实为民意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三)开展好春节前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走访慰问和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局领导分为两组带队分别到东山乡干海村和余食朗村进行走访慰问,以贫困户、孤寡老人、贫困老党员等急需帮助的群众为重点,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并给他们带去了慰问金(0.4万元)。本次工作共走访群众151户。

(四)开展好村情民情分析会和民情恳谈会、群众大会。一是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到东山乡干海村、余食朗村,组织村两委、组干部、老干部代表、老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致富户代表召开了村情民情分析会,找出了各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了今后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由驻村联络员到自然村、组召开民情恳谈会,深入了解掌握群众所想所难,做好民情民声的收集上报。目前共召开民情恳谈会等会议22场次。

(五)深入开展走访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挂钩联系的127户农户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在走访活动中,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各挂钩联系户家中和群众交心谈心,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想法、困难和问题,并把各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细化记录,以户为单位形成了详细的民情日记,并常记心中,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记群众之难、解群众之忧”,并制作民情联系卡254张及时发到群众手中。走访完成后,每位干部职工都认真细致地填写了各联系户的民情台帐(共127套),并实时更新动态,随时掌握了解联系户的情况。直接驻村工作,和村、组干部一起分析各农户存在困难的原因,特别是贫困户,找准他们贫困的具体原因,并结合各户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做到“一户一分析、一户一方案”,努力帮其解决贫困问题。走访中干部职工共撰写民情日记32篇,收到意见建议16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篇高质量的村情民意调查报告和2篇发展思路报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联络员撰写调研报告7篇。找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拟定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创造了多条解决群众增收致富的经验。

(六)为挂钩联系村做实事好事,解决困难问题。在民情分析会和走访过程中一致认为解决进出村道路状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针对这一实际,我局深入各自然村现场调研道路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意向性明确了年内可以建设或改善的路段,力争为挂钩联系的两个村各争取一项交通建设项目。我局挂钩联系的两个村都属于山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工作经费较为紧张,为此我局从仅有的工作经费中挤出2万元给予各村1万元的经费补助,确保“四群”工作的顺利开展。上半年共解决困难问题8个。

(七)及时组织召开“四群”教育工作专题学习生活会。在加强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局精心组织,于3月21日召开了“四群”教育专题生活会。局领导、驻村联络员、局“四群”办全体参加了生活会。生活会议由单玉井局长主持,所有与会同志对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原因、下步整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了差距、分析了原因、明确了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局工作。

(八)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倡导文明祭祀;加强火源管理,开展隐患排查;做好扑火准备,减少火灾损失;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森林安全;大力扶持林区公路建设,改善林区交通;做好县、乡公路两侧的护林防火工作;支持、配合“四群”挂钩联系村的护林防火工作。

(九)支持、配合乡、镇、村的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深入开展“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精心组织,深入到挂钩乡、镇、村了解旱情,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尽力解决挂钩乡、镇、村的困难。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经局务会议研究,由局长负责联系禾甸镇,刘文华副局长联系余食朗村,严珑彬副局长联系干海村;给予两个村各0.7万元的资金用于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援助物资计0.74万元(其中桌椅一套0.4万元,化肥2吨50袋0.34万元。)。

(十)做好挂钩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县委的安排我局“四群”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挂钩联系村同为干海村和余食朗村,我局派驻两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四群”工作联络员兼任)。指导员驻村后深入农户走访了解困难问题、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建议、查阅资料了解村情民俗、实地查看调研基础设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的发展思路报告和调研报告,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目前争取项目2个;争取资金补助1.2万元;撰写发展思路报告2篇,调研报告2篇。

(十一)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结合交通运输局工作实际,我局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局长亲自抓,负总责,按“本部门能解决的自己解决,涉及多部门的配合主要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的原则,有力推进问题的解决。目前涉及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总体态势稳定。

(十二)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带头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和社会监督评议制等制度,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各项工作可得开展。

(十三)配合支持挂钩联系村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村组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意识,积极推进村委会和治保、调解、农技协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夯实群众工作的基层基础。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严格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思想决定行动,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会议传达与读书学习相结合,传达模式与网络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二)领导垂范,以点带面。

在工作中局领导坚持以身作则,在学习教育、走访群众、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援助资金物资、协调项目等方面率先垂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四群工作中,有力地推进了四群工作的实施。局领导驻村时间累计54天,一般职工驻村时间累计136天。走访慰问活动中最远、最困难的群众都是局领导挂钩联系,并以最大程度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三级联动,合力推进。

在工作中以联络员为桥梁,县、乡、村三级联动,做好联系沟通协调,四群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县委部署派驻的两名联络员深入走访调研,发现村、组、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结合我局实际,有能力解决的直接解决,能协调解决的明确责任领导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并通过联络员及时把处理情况与乡、村进行对接;村、组结合各自实际,提出困难、问题、发展思路,向挂钩单位和乡党委、政府汇报,请求协调解决;乡党委、政府与挂钩单位共同分析存在困难、问题和发展思路,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共同争取项目、资金、物资。

(四)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通过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全体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目前320国道改造和连接线公路建设,楚大高速公路xx段xx立交桥改扩建等项目申报工作稳步推进,清华洞至水目山景区旅游公路正在测设中,红象路油路工程顺利实施,通村通畅工程完成招投标进入施工准备阶段,覆盖城乡的路网更加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规范化推进,路政管理进一步增强,运输市场稳定有序,xx县地方公路养护中心建设、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节能降耗、旅游产业发展、禁毒、艾滋病防治、安全生产、能源建设项目、城市综合管理、信访维稳、应急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工作扎实有效。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我局“四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由于我局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任务多,人力有限,深入村、组、农户的时间不够,投入“四群”工作的时间有限。三是我局挂钩联系的两个村都是山区贫困村,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我局从局工作经费中给予两村一定的补助,但由于两村经济薄弱,运转仍然困难。四是部分职工对“四群”工作的理解认识还不到位,对“四群”工作没有热情,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进一步加强“四群”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靠的方案和措施,并狠抓落实,把我局“四群”工作进一步深化,以“四群”工作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围绕“八个一”工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

(一)继续深入调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调研报告、发展思路报告,为群众创造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经验。

(二)力争把好事实事计划全部完成,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三)配合乡、村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两委的建设。为村两委解决一定的办公经费,改善办公条件。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转变,特别是便民服务工作,完善代办制度,最大程度地服务群众。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3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云发[]18号)的精神和中共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及早启动,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四群”教育工作初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精心研究,制定方案。在县“四群”教育工作启动后,我局对“四群”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四群”工作,成立“四群”教育领导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措施和工作要求,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开展“四群”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二)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于12月27日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全体干部职工63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县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四群教育组[]2号)的文件精神,明确了“四群”教育“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观念有新增强、机关作风有新转变、维护群众权益有新举措、解决问题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的目标要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届党代会、州、县、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部署上来,并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时将工作重心下移,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执政为民、发展为民、服务为民、落实为民意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三)开展好春节前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走访慰问和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局长亲自带领第一批进村入户工作队员21人到高桥镇大村村委会进行走访慰问,以贫困户、孤寡老人、贫困老党员等急需帮助的群众为重点,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并给36户困难联系户每位慰问对象200元的慰问金、15千克大米、一包化肥、一床棉被。

(四)开展好村情民情分析会和民情恳谈会、群众大会。一是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到各自联系村组,组织村两委、组干部、老干部代表、老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致富户代表召开了村情民情分析会,找出了各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了今后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由驻村联络员到自然村、组召开民情恳谈会,深入了解掌握群众所想所难,做好民情民声的收集上报。目前共召开民情恳谈会等会议20场次。

(五)深入开展走访活动。组织第一批进村入户工作队干部职工对挂钩联系的36户农户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在走访活动中,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各挂钩联系户家中和群众交心谈心,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想法、困难和问题,并把各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细化记录,以户为单位形成了详细的民情日记,并常记心中,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记群众之难、解群众之忧”,并制作民情联系卡36张及时发到群众手中。走访完成后,每位干部职工都认真细致地填写了各联系户的民情台帐(共36套),并实时更新动态,随时掌握了解联系户的情况。直接驻村工作,和村、组干部一起分析各农户存在困难的原因,特别是贫困户,找准他们贫困的具体原因,并结合各户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做到“一户一分析、一户一方案”,努力帮其解决贫困问题。走访中干部职工共撰写民情日记180篇,收到意见建议10条。找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拟定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创造了多条解决群众增收致富的经验。

(六)为挂钩联系村做实事好事,解决困难问题。在民情分析会和走访过程中一致认为解决进出村道路状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针对这一实际,我局深入各自然村现场调研道路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50万元,打通了从高桥镇到大村村委会9.8公里的乡村水泥路。意向性明确了年内可以建设或改善的路段,力争为挂钩联系的两个村各争取一项交通建设项目。我局挂钩联系的两个村都属于山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工作经费较为紧张,为此我局从仅有的工作经费中挤出2万元给予各村1万元的经费补助,确保“四群”工作的顺利开展。上半年共解决困难问题8个。

(七)及时组织召开“四群”教育工作专题学习生活会。在加强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局精心组织,于2月20日召开了“四群”教育专题生活会。局领导、新农村指导员、局“四群”办全体参加了生活会。生活会议由刘永康局长主持,所有与会同志对领导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原因、下步整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了差距、分析了原因、明确了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局工作。

(八)支持、配合乡、镇、村的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深入开展“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精心组织,深入到挂钩村委会了解旱情,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尽力解决挂钩扶贫点的困难。局领导带头捐款购肥,将5.20吨15600元的尿素拉往扶贫联系点发给困难群众,支 持扶贫点农业中耕管理。全村委会18个村组130户585人受益。县局组织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扶贫挂钩联系点高桥镇大村村委会,走访慰问送温暖,认真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引导扶贫挂钩村群众搞好“抗旱保春耕”和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局领导班子几次深入大村村委会,走村入户实地查看群众受灾情况,了解人畜饮水安全和抗旱救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村组干部面对面分析现有水资源条件和用水需求,争取把水账算到农户、算到田块,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鼓励广大群众做好抗旱的充分准备,树立战胜旱灾的信心和决心,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把水用到我们真正需要的地方。当新农村驻点工作队员在访民情、解民意过程中了解到我县连续三年的干旱已造成高桥大村村委会大龙潭、旧衣干两个村组的水源点断流,两个村90户345人480头大牲畜的人畜饮水需到远离村庄3、4公里外的地方背、拉、驮,人蓄饮水十分困难这一情况之后,积极向局领导汇报并取得支持,3月28日,满载着县局真情扶贫的180只25升价值3960元的水桶送到了大龙潭、旧衣干两个吃水困难的村组。解决了农民运水工具不足的问题。

(九)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带头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和社会监督评议制等制度,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各项工作可得开展。

(十)配合支持挂钩联系村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村组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意识,积极推进村委会和治保、调解、农技协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夯实群众工作的基层基础。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严格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思想决定行动,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会议传达与读书学习相结合,传达模式与网络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二)领导垂范,以点带面。

在工作中局领导坚持以身作则,在学习教育、走访群众、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援助资金物资、协调项目等方面率先垂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四群工作中,有力地推进了四群工作的实施。局领导驻村时间累计20天,一般职工驻村时间每人60天。走访慰问活动中最远、最困难的群众都是局领导挂钩联系,并以最大程度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三级联动,合力推进。

在工作中以联络员为桥梁,县、镇、村三级联动,做好联系沟通协调,四群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县委要求用5年时间,每年从局机关选派1/5的干部,与省、州选派干部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村入户帮助工作,一年一轮换。我局第一批共派出21名工作队员,与36户困难群众结对。并派驻了三名新农村指导员。新农村指导员深入走访调研,发现村、组、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结合我局实际,有能力解决的直接解决,能协调解决的明确责任领导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并通过新农村指导员及时把处理情况与乡、村进行对接;村、组结合各自实际,提出困难、问题、发展思路,向挂钩单位和镇党委、政府汇报,请求协调解决;镇党委、政府与挂钩单位共同分析存在困难、问题和发展思路,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共同争取项目、资金、物资。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我局“四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少部分村民小组生产生活“四难”问题仍然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还很差。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我们走遍挂村村委会,生产过程中几乎没看见几个青年劳动力,看见的全是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文化低,劳动力弱,根本无能发展科技种养业,荒芜农田地很突出,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干部队伍对群众工作方法研究不够,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高。当前一些干部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我们一些干部,不愿到群众中去,不掌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熟悉群众语言,不研究群众工作规律,在工作中,只讲文件书本怎么说,不谈自己怎么看;只有原则怎么样,没有具体怎么办。这些问题导致我们干部密切联系群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公仆作用,还致我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力不高。五是部分职工对“四群”工作的理解认识还不到位,对“四群”工作没有热情,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进一步加强“四群”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靠的方案和措施,并狠抓落实,把我局“四群”工作进一步深化,以“四群”工作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围绕“八个一”工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

(一)继续深入调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调研报告、发展思路报告,为群众创造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经验。

(二)力争把好事实事计划全部完成,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三)配合镇、村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两委的建设。为村两委解决一定的办公经费,改善办公条件。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转变,特别是便民服务工作,完善代办制度,最大程度地服务群众。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联合镇、村、组加强社会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4

为全面了解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给困境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帮助,xx市xx区xx镇妇联组织专门的调研组,于4月中旬,对全镇15个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 、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留守儿童扶贫领导机制。

2、逐步建立健全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帮扶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农村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一是建立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城乡对接帮扶机制。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农村贫困儿童扶贫救助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儿童及其家庭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地扶持措施,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村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贫救助。三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儿童帮扶工作纳入本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不断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将此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抓下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农村儿童扶贫工作表彰大会,积极鼓励、表彰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困难毕业生就业

[作者简介]张海燕(1962-),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赵军合(1967-),男,河北灵寿人,石家庄学院学生处处长,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志勇(1980-),男,河北隆尧人,石家庄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09041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97-0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业已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其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我国都有相当数量的困难毕业生就业出现问题。因此,对严峻就业形势下困难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困难毕业生调研整体情况

困难毕业生是指基于经济、文化、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一般毕业生而言,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进而直接导致无法获取足够择业机会的毕业生。目前,高校困难毕业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根据高校工作实际,从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角度来看,困难毕业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专业水平或实践能力不过关的毕业生、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毕业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困难毕业生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对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政治与法律系、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和体育系5个院系本专科2010届、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此次调查总计向困难毕业生发放260份调查问卷,回收187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71.9%。其中,发放180份专科专业问卷,回收142份(回收率为78.9%);发放80份本科专业问卷,回收45份(回收率为56.3%)。各样本院系总计报送毕业生总数为1768人,其中,困难大学生446人,占所调查样本院系毕业生总数的25%;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176人,占所调查样本院系毕业生总数的9.9%。参与调查的样本院系中文科类毕业生的困难毕业生占其毕业生总数的8%,理科类的困难毕业生占其毕业生总数的2.5%。

二、困难毕业生调研数据信息解析

(一)社会就业环境复杂,就业压力大

在被调研的187名困难毕业生中,暂不就业的人数为48人,比例高达26%。这表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被调研的困难毕业生正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他们大都表示了对寻找工作的担忧。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可能会使他们处于劣势。因此,有33%的学生决定当年不就业,继续深造读取研究生,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窘迫,以及激烈的就业形势,使得他们对前途没有把握,感到迷惘。

(二)经济困难日渐成为困难毕业生通往求职道路的最大障碍

据调查,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衣食住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城市的生活技能和工作技能先天不足,但为了生活保障而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挣钱,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合理知识架构的构建和学业的顺利完成。家庭经济困难使部分困难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师生善意的同情,他们往往会做出抗拒的反应,从而在人际关系上也逐渐趋于封闭,主要表现为不愿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挫等,甚至有个别学生因此而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进而严重影响到就业。

(三)高校缺乏针对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指导

据调查,高达62%的困难毕业生是通过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等方式获取相关的就业信息,通过其他途径和社会人脉关系获取信息的不到6%。这说明,在求职途径方面,鉴于困难毕业生在大学自身发展阶段相对比较封闭,在信息的获取、渠道的开拓方面缺乏主动性,从社会层面来看,可为其就业提供帮助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四)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意识淡薄

在被调查的困难毕业生中,希望在省内城市就业的人数为129人,占困难大学生总数的69%;希望在外省城市就业的人数为25人,占困难大学生总数的13%;而希望去国家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和省内外农村地区就业的困难大学生比例较低均为16人,占困难大学生总数的9%。这些数据说明,困难毕业生还没有真正转变就业观念,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得还不够透彻。部分困难毕业生存在就业意识薄弱、就业技能不足、就业能力不强的问题。有些困难毕业生对学校资助目的认识不足,“等、靠、要”的现象严重,每月定期来领取资助金,资助金并未真正用到学习和充实就业技能等方面。

三、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构成

(一)从社会政策环境角度看

调查研究表明,“就业难”并不能仅仅归因于供大于求,本质上还是因为结构性矛盾导致的一种暂时性社会现象。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很多专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与此同时,对于社会中涌现的新岗位,高校又不能给予很好的应对。另一方面,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突出。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优势专业,导致热门专业人才扎堆,所谓的“冷门专业”求才无人的情况出现。

(二)从家庭经济状况角度看

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很多家庭困难学生必须承受更多的压力。一方面,他们需要顺利完成学业,以求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开始和起点;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花去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勤工俭学,以补贴自己拮据的大学生活,尽量减少对家庭的索取。这无疑会压缩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长期积累,必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质量。家庭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会使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在起点上就已经落后于其他人。调查显示,在具有明确就业意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中,有33%的学生决定当年不就业,继续深造读取研究生。这表明,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考研不失为当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拓宽就业道路的一种途径。但即便是费尽周折考上了研究生,在将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下,他们也可能不得不面临付出巨大而收益甚微的窘境。

(三)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角度看

大部分用人单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缺乏创造性和转化知识的能力。倾向于寻找仅限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对于新的工作岗位或新知识缺乏应对和适应心理。实际知识应用率低下,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知识浪费、虚化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用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周期过长的现象。据了解,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为2~3个月。

就业准备不足,职业生涯不清晰。调查显示,仅有17%的困难毕业生具有非常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37%的困难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太明确或者没有目标,只是抱着随遇而安的心理,总想着明天的事情何必今天去过问的逃避心理。一旦面临就业时机来临之时,则会出现极度恐慌心理。

(四)从困难毕业生自身状况角度看

首先,由于经济上、生活上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困难毕业生,很容易形成偏离正常轨道的人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于经济贫困等原因而产生的自卑感和虚荣心,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失落感,以及因欠缺有效沟通能力而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的孤僻自傲、自我封闭、脆弱、多虑、敏感等心理,使困难毕业生往往存在沟通障碍,独来独往、离群索居。由于心理方面的负面情绪,面对就业机会时,他们多表现出消极、悲观、失落,对前途缺乏信心。

其次,文化资本概念是由社会学家提出并拓展的,所谓文化资本是指在不同的教育行动中流动的文化物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是自幼长期、持续性积累并支付大量物质财富所获得的,具有重要人格特征,可以有效转化实用知识的资本。与一般学生相比,困难学生生存在拮据的经济环境中,他们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承较少,当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变,知识变为财富时就处于劣势,收获就少。

最后,依赖性较强,创新能力较弱。现实生活中,我国大学生主要有“六靠”现象:考大学靠管(家长督促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拍板),上大学靠供(家长供养),找工作靠人情(家长帮助跑门路),择业靠感觉(家长凭个人经验),干工作靠关照(家长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总之,大学生们在整个求学、求职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长期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心态,大学生完全独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专业、觅职业、找工作的不占多数。

四、应对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困难毕业生自身层面

提高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键之处在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学生竞争力是由学生长期的综合素质积淀而成,困难毕业生群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注意培养沟通、表达、协调等多种能力素质,以提高其就业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此外,培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化劣势为优势的逆境中求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困难毕业生还应做好自我认知,调整就业期望,端正就业态度,应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的观念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相比较一般毕业生而言,困难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压力较大,且释放方式过于内向化,因此,适时调整心理动态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承认现状,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各种求职技能,调整心态坦然面对挫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机遇。

总之,就业困难学生应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关注相关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二)学校层面

1.加强领导,增加保障,高度重视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应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周密部署,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高校困难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石家庄学院通过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统领就业工作,完善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得“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人人关心学生就业、全员参与学生就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2.落实政策,健全制度,切实做好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对困难毕业生给予适当倾斜。针对困难毕业生,学校应进一步健全针对困难毕业生的各项优惠制度,增设专项资金,加大资助力度,降低就业和创业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为困难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条件。石家庄学院通过先后制定《石家庄学院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系列规章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邀请用人单位“走进来”的方式,为困难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发动学校干部、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继续实施“一对一”帮扶的措施;困难毕业生一系列援助措施的实施,增强了困难毕业生就业意识,提升了困难毕业生就业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拓展岗位,强化服务,全面提升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做好困难毕业生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抓住求职招聘的关键阶段,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一对一”帮扶、专人辅导、优先推荐岗位、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重点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生理缺陷毕业生和心理缺陷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尽快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石家庄学院通过采集援助信息、征集“爱心就业岗位”、实施岗位匹配对接的方式积极做好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

4.思想与心理教育并重,强化对困难毕业生的教育工作。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高校的校系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班级、宿舍,及时了解高校困难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及早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在对困难毕业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困难毕业生砺志教育和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培养增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和信心。要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和动态信息预警机制,要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三)政府和社会层面

在学生和校方积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体的保障机制也应该列入重点建设范畴,帮助学生在面临就业困难时,长期和短期帮助并举,以帮助学生缓解待业的焦躁情绪,始终以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机制离不开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应当考虑到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困难和特殊性,提供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扶助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总之,要切实提高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需要毕业生自身、高校、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内外联动的合力作用下才有可能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完善其职业生涯发展,促进整个就业市场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洪湛.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2004(2).

[2]马龙生.文化资本差异同样决定学生的未来[N].人民日报,2003-09-03.

[3]商晓梅.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9]7号)[Z].2009-06-18.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6

(广西大学,南宁530004)

摘 要:对深圳162家企业为调查对象,以卡方和比较均值的统计方法检验企业所属行业和规模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和期待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企业行业和规模在现有和期待的校企合作方式、实习生的现有素质和期待素质、企业面临的合作困难和利益期待等三个方面多有显著性不同。建议政府重视中小微型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活动的独特价值,购买企业行业和规模合作服务的条件清单、正负清单,实现精细化制度和法规管理,反思实习生人文素质和职业态度分离的根源,加强实习管理,为实习生创造人文的非工作环境。

关键词 :中小微型企业;行业;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服务购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184-05

1.文献回顾和问题提出

近十多年来,从企业的角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探寻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态度和建议的成果增多。纵观这些研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围绕某个职业教育要素,(i)就某个专业人才培养调查和访谈企业从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ii)企业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态度和建议[2];(iii)企业对人才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态度和建议[3];(2)探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推动校企合作的建议[4、5、6];(3)虽然大部分研究对企业属性、企业行业和企业规模有所划分,但分析时并没有将其作为变量充分展开[7,8](4)调查数据描述分析多,统计推断的少。

本研究的调查内容聚焦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和期待,针对上述(3)和(4)的特点,做出了改进,其一,以企业行业和规模为自变量进行分类分析和对比;其二,采用统计推断的方法预测样本的分析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2.调查工具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先对10家企业进行试测,将问卷修缮后,再对深圳南宁和柳州两市162家企业进行随机调查。问卷包括11道多项选择题和7道开放式陈述题。

对所调查企业的行业分类。本研究根据我国行业分类[9]和产业分类方法[10]。将机电制造、电子、机械加工、五金、通讯、珠宝生产等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行业视为第二产业,统称制造业。其他行业归为第三产业,其中餐饮、贸易和物流为三产的第一层次,简称服务业;装修、设计、劳务公司、广告传媒等为第二层次,简称技术业;文化传播、教育培训为第三层次,简称教文业。

对所调查的企业进行规模的划分。参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办法[11],根据不同产业和行业的从业人数,将调查企业分为小微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开放式问答题的编码方法。首先对逐个访谈内容进行一级编码后转换成表格;将每一句话作为表行,进行二级编码;删除冗余词,将核心内容放入句首,应用表格中的排序功能,对排序归类后的共同

关键词 进行三级编码;合并和提炼

关键词 ,将最终的数字代码输入spss统计软件20.0中进行分析。

研究将四类企业行业和规模作为自变量;因变量设定为校企合作的实存方式和期待方式、实习生的实然素质评价和应然素质期待、校企合作的实然困境和解困的利益期待,采用二分类法(0,1)录入。

研究对实存和期待、行业和规模进行对比分析,因此采用比较均值的统计推断方法,辅助采用非参数的K方检验和相关分析。首先进行Lenvene 检验以确定是否违反了均值比较的方差齐性假设。由于企业行业和规模样本数量明显不同,如违反方差齐性,则用Games Howel进行多重对比检验(post hoc),否则采用Hochberg’s GT2(H)[12]。配对样本检验时,视是否违反了正态和齐性,分别采用T检验和Welicoxo检验。[13]

3.分析结果

3.1企业行业、企业规模和访谈者的背景信息

其一,调查对象的主体是制造业和中小微型企业。表1显示,企业行业的74%为制造业,其中微、小、中、大企业各占5%、58%、18%和25%;在企业规模中,合计80%为中小微企业,19.8%为大型企业(涵盖94%的制造业和6%的服务业)。

其二,制造业从业者的学历相对最低,但英雄不问出处。初中学历的访谈者均来自制造业,高中学历中的86%来自制造行业,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人数最少。经卡方检验,学历和所处的行业具有显著性差异,X2=17.370(9),P=0.043<0.05,但是学历和职务,X2=15.116(9),P=0.088>0.05,学历和企业规模,X2=16.510(9),P=0.057>0.05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者在各类企业规模和承担各种职位的比例没有区别。

3.2不同企业对校企合作方式的不同需求

企业在不同合作方式上的实存百分比和期望百分比具有明显差异(表2),成对样本Wilcoxon检验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表3),验证了企业希望校企合作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期待。总体上看,各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愿变化有相似的趋向,不同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深度又有着不同的期待。

3.2.1企业普遍降低“接收实习生”意愿,但大型企业和制造业的需求依旧强劲

就实存而言,合计51%企业当下的合作方式是“接收实习生”,百分比分布最高(表2),但行业倾向性明显。卡方检验表明,不同企业行业,X2=13.44(3),P=0.004<0.05,不同企业规模,X2=16.117(3),P=0.001<0.05,对“接收实习生”具有显著性差异,意味着对实习生的需求量与企业所属的行业和规模具有很大的关系,需求量最大的是制造业(55%)和服务业(58%),中型企业(70%)和大型企业(75%)。

就期待而言,企业“接收实习生”的实存百分比(51%)和期望百分比(37%)之间相差14%(表2)。Wilcoxon检验表明,这种差距具有显著性意义。Games-Howell检验表明,制造业和技术业之间,大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之间,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制造业和大型企业的愿望并没有降低。

简而言之,制造业和大型企业依旧期待“接收实习生”,而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愿望下降。

3.2.2制造业、服务业和各企业规模普遍希望职校“订单式培养学生”

就期待而言,“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实存(6%)和期待(28%)之间的百分比相差22%,仅次于“接收实习生”,位列第二高期待(表2)。Wilcoxon配对样本检验表明,实存和期待之间存在的差距具有显著性意义。制造业和技术业、服务业和技术业之间的期待具有显著性差异,技术业无此项需求(表2)。企业规模之间的期待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他们的诉求是一致的。

3.2.3教文业和小型企业更期待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

Wilcoxon配对样本检验表明,“企业将车间搬到学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简称“建立实训基地”)和”参与职校人才培养”的合作方式,实存和期待之间的差距均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了企业的期待。

多重对比分析锁定了具体的企业。就实存而言,企业行业和规模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表2的低百分比分布表明合作尚没有开发;就期待而言,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建立实训基地”和“参与职校人才培养”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小型企业愿意开展这两项合作;教文业与制造业,教文业与技术业,教文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教文业期待“参与职校人才培养”工作。反观大中型企业和制造业,其更倾向以简单的合作,如“接受实习生”、“订单式培养学生”等。

3.3不同企业对实习生素质的不同需求

企业整体对实习生素质的期待高于实存(表3)。就实存而言,排在前三位的是“受过职业教育的人学的更快更好”(简称“发展能力”)(27.5%)、“比正式员工好管理”(简称“易管理”)(24.3%),其次是积极向上的性格(简称“性格”)(19.9%)。就期待而言,排在前三位的是热爱本职工作(简称“职业态度”)(49.5%)、性格(39.6%),其次是“一来就能完成简单的任务”(简称“动手能力”)(33.6%)和“发展能力”(33.6%)。

3.3.1企业整体上满意实习生的人文素质,对职业态度的评价最低

Wilcoxon检验表明,企业行业和规模对实习生整体的性格、易管理性和发展能力的评价而言,实存和期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企业普遍而一致的认为,实习生比正式员工好管理,他们对企业忠诚、极少考虑跳槽、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和听从指挥、有上进心、谦虚好学。虽然企业期待的性格(39.6%)和实存的性格(19.9%)之间的差值较大,但仍然可视为一种偶然现象和观察上的误差。换言之,企业整体上满意实习生的人文素质。

就实习生的实存(18.9%)和期待的动手能力(33.6%)、实存(16%)和期待(49.5%)的职业态度而言,企业整体的评价和期待具有显著性差异。实存和期待的职业态度分别是是企业评价最低的素质和企业最渴望提高的素质。

3.3.2制造业和企业规模期待实习生提高动手能力和改善职业态度

对动手能力的评价与企业的生产特点有关,并不是每类企业在实存和期待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拆分“企业行业”和“企业规模”的非参数Wilcoxon对比检验表明,制造业(Z=-4.826,P=0.000<0.05)、微型企业(Z=-2.000,P=0.046<0.05)、小型企业(Z=-3.618,P=0.000<0.05)和大型企业(Z=-3.464,P=0.001<0.05)在实习生实存和期待动手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对动手能力要求不高的企业行业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例如服务业、技术业和教文业等。

制造业(Z=-6.782,P=0.000<0.05)和微型企业(Z=-2.449,P=0.014<0.05)小型企业(Z=-.427,P=0.000<0.05)、中型企业(Z=-3.742,P=0.000<0.05)和大型企业(Z=-2.449,P=0.014<0.05)均对学生实存的职业态度不满意,特别是微型企业(0%/50%)和中型企业(0%/70%)前后差距巨大,相对满意的是大型企业(6%/25%)。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的企业行业对实习生的职业态度并无前后显著性落差,换言之,制造业对学生的职业态度尤其不满意。

3.3.2技术行业期待实习生改进性格和提高发展能力

工作性质不同导致企业对性格表现的需求不同。例如,企业行业中的制造业以物为工作对象,性格显然不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由此也关注不多(表3)。技术业(10%/60%)的工作对象是顾客,因此,沟通能力、亲和力、包容性、虚心、耐心、细致等良好的性格本身就是专业能力的内涵,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因素。非参数Wilcoxon对比检验,技术业对实习生实存性格和期待性格(Z=-2.00,P=0.046<0.05)、实存发展能力和期待发展能力(Z=-2.449,P=0.014<0.05)的评价和期待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了技术业期待实习生修善自己的良好性格的诉求。虽然服务业期待和实存的百分比之差(20.5%/58%)达到了一倍以上,但由于没有通过检验,可推论服务业整体上对实习生的性格满意。

3.4.不同企业面临困难的紧迫程度各不相同

表4的数据表明,企业总体遇到的困难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培训实习生比培训学徒工的成本高”(34.8%)、“学生的实习工资和职业学校谈不拢”(31.2%)、“抽不出人管理和指导实习生”(29.4%)、“学校认为我们企业给他们的支持少”(21.7%)和“实习生的管理老师帮助不大”(14.2%)。

3.4.1制造业的显著性困难是培训成本,企业行业的人手困难最大

卡方检验表明,企业行业在实习工资(X2=6.005,DF=3,P=0.111>0.05)、协调校企利益(X2=2.547,DF=3,P=0.467>0.05)、实习带队教师的帮助(X2=3.580,DF=3,P=0.310>0.05)和人手紧张(X2=4.934,DF=3,P=0.177>0.05)的实存困难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换言之,他们普遍感到工资困难、学校实习管理困难、人手紧张困难和校企利益协调困难。

不同企业行业在培训成本的困难(X2=15.179,DF=3,P=

0.00,2<0.05)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多重分析和表6显示,制造业对培训实习生(47.5)感知的成本大于服务业(16.7%)和技术行业(0%)。虽然教文业(50%)感知的困难均高于其他行业,但是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可视为一种偶然现象。

就行业而言,企业抽不出人手管理实习生的困难百分比最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4.2大型企业显著性困难最多,中小企业分别为学校管理低效和企业人手困难

企业规模的困难比行业更为丰富,且所有的显著性困难的比较对象均为大型企业。综合多重对比分析和表6的百分比,企业规模的困难具有以下特点。

关于“学校认为我们给他们的支持少”,大型企业(43.8%)和小型企业(14.6%)的困难具有显著性差异,前者的困难大于后者2倍;关于“培训实习生比培训学徒工成本高”,大型企业(56.3%)和中型企业(20%)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型企业的困难大于中型企业将近2倍。对于“实习老师的帮助不大”,中型企业(40)的困难大于大型企业(12.5%)和小型企业(10.4%),中型企业的困难程度大于大型企和小型企业的2-3倍。对于“我们企业很难抽出人管理和指导实习生”,微型企业(50%)的困难大于小型企业(38.8%)和中型企业(0%)。

3.5不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不同期待

企业总体解困利益期待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47.3%)、“政府根据实习生的质量奖补企业”(35.6%)、“政府转移企业支付实习生工资”(33%)、“符合要求的实习生留用企业2-5年”(27.9%)和“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6.3%)。小计显示,企业所属行业和规模对政府的期待均大于对学校的,其最大和最次利益期待具有一致性,不同的是中间三项期待的位次。

3.5.1.利益期待具有丰富的行业特点,普遍希望“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

教文业期待学校提供指导和培训的百分比最高(50%),但这种观察差异并没有通过Games Howel检验,可视为一种偶然现象。制造业(18.3%)和技术业(0%)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百分比分布过低,表明制造业的期待也非常微弱。

服务业期待符合要求的实习生留用企业2-5年。教育文化行业(0%)和服务业(50)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显然,服务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为低端,需要操作熟练的员工,而教育服务行业基于自己的特点,面对“合格的实习生”而不是“优秀的实习生”显然对留用有所顾虑。

教文业和制造业希求“实习工资来自政府,由企业代付”。Games Howel检验表明,服务业(8%)和制造业(35),教育文化行业(75%)和服务业(8%)这两对企业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服务业和制造业吁求“政府根据实习生的质量奖补企业”。技术业(0%)和制造业(33.3%)、技术业(0%)和服务业(50)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服务业和制造业用工需求大,人员流动大,招工困难,产业低端,对实习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希望在管理上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补偿管理人手的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企业行业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种订单式培养是企业行业的普遍要求。

3.5.2普遍希望政府奖补企业,大型企业对各种利益的期待程度相对最大

相对于企业行业,企业规模在期待利益方面的显著性差异较为单调,程度较为一致,企业规模中的所有显著性差异的比较对象均为大型企业,这个特点和3.4.2分析中的困难具有内在一致性。

所有企业规模在渴求政府奖补方面的要求具有95%的相同性;在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方面,大型企业(68.8%)和中型企业(40%)构成显著性差异,中型企业的需求相对最为微弱;在合格的实习生留用服务上,大型企业(18.8%)和微型企业(50%)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型企业的需求相对最为低弱;大型企业(50%)要求政府转移支付实习生的工资,与微型企业(16.7%)和小型企业(28.6%)构成显著性差异。

4.讨论与建议

4.1正视影响工作态度的非素质因素,加强实习管理,创造人文的工作环境

3.3的分析表明,企业普遍高评价实习生的性格、易管理性等与人打交道的人文素质,但是低评实习生与工作有关的职业态度,这和既往研究有所不同[14、15]。人文素质和职业态度之间的分离值得反思。

由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的较为低端性和职校生的培养定位,制造业的实习工作显得单调、机械和简单,稍加训练就可操作,且制造业以物为工作对象,相对淡化人文素质的要求。鉴于这种工作性质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固定性,实习生从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学校教育进入到企业的机械操作中,他们需要表达人文素质的弹性平台以体现他们的教育价值和存在感。故建议学校的实习带队教师应帮助企业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价值,帮助他们改善工作态度。

4.2针对企业的行业和规模特点进一步细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支持措施

既往的相关研究多建议,政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减税,税务总局也出台了相关文件,[16]本研究认为,还应针对行业和规模特点进一步具体落实。

政府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质性支持应该实行精细化的制度和法规管理。政府应调整职业教育投入模式,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条件清单及其对应的落实部门。服务清单应分列不同企业行业和规模的服务项目,企业行业和规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有限选择。政府还应政、校、企、生四方责权利的正负面清单,明晰各方必须遵守和不能违反的条款,例如,实习生的劳动强度、工作质量、学习权利、劳工保障、遵约与违约等,企业的指导内容、帮教项目、质量要求、工作时间、报酬待遇等。

4.3重视对中小微型企业对职校人才培养的研究

当前,职校的合作对象多为大型企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也多是针对这些企业行业和规模。其他企业行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还需要加强进一步的研究。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17]他们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活动具有大型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比如,他们多为民营企业,其创业过程和管理模式及其创业者的个人奋斗对实习生将起到身教重于言传的榜样作用;一人多岗的现象有利于实习生熟悉各个生产岗位及其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生产周期短和产品灵活使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可以得到灵活的应用和巩固,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多种能力;紧凑的管理空间和相对灵活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在正负面清单约束下更好的发挥人文管理的价值;较小的生产规模可实施一对一或者一对二,更为个性化、细致、周到、尽责和高效的指导,有利于定位师傅的责任和荣誉,等等。中小微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义和方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蓉.如何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J].科技信息2009(26):

26-27.

[2] 尹丽英.对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态度[J].职业教育

研究 2007(10):51-52.

[3] 张静,代国忠.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企业人才需

求接轨的调查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102-104.

[4] 查吉德.广州市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意愿度的调查研究[J].高

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8):15-18.

[5] 霍丽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与调查---以河北省企业

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35-39.

[6] 王斌,张英杰.企业参与职教校企合作利益诉求调查与分析[J].

辽宁高职学院学报.2012(5):5-7.

[7] 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1):33-36.

[8] 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

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3(19):70-74.

[9]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EB/OL].

[2015-01-18].http://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10] 陈庄,刘佳伶,成卫.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5:198.

[11] 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

[2011]75号)[EB/OL].[2015-01-18]http://stats.gov.cn/

statsinfo/auto2073/201310/t20131031_450691.html.

[12]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3):481.

[13]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3):262.

[14] 史习明;;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11(4):73-75.

[15] 李静 杨海刚.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微[J].继续

教育研究.2010(4):139-140.

[16] 霍丽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与调查——以河北省企

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38.

[17]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工商总局:

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摘要)[EB/OL].[2015-01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7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体系;对策研究

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1025)的成果。

1 我国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总体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近些年的贫富差距现象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方面,则体现为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日益增加。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全国公办普通高校1 35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20%左右(有些农林、师范类院校甚至高达30% );特困学生占总人数的5% ~10%。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切实解决部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自1983年起,国家便适时地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一资助体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而,考虑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的影响,就要求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自身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进程中制定既符合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基本国情,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更具操作性、效果显著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考,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维护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适时调整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有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包含绿色通道、国家奖学金在内的资助制度等。但在一些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又遇到诸多问题和障碍,这就让部分实在难以支付学杂费的高校学生因不够别人“困难”等原因无法受助,间接造成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资助制度法制化程度低,使得资助制度在执行、监督、管理方面权威受到了质疑,权威保障产生缺失。衍生出的资金投入不足、机构不健全、无专职人员、资助偏重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就更多。对于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资助制度,更有必要加以规范我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也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成制度的资助政策,尤其是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资助方式等内容,尽快实现资助政策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有关贫困生资助的制度、法规尚不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目前己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 政府对于高校贫困生支持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作了这样的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这些法律条款由于不是针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 因而显得过于笼统, 操作性不强, 尤其是由于扶助贫困生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善, “责、权、利”模糊不清, 从而造成执行中的随意性较大, 容易形成偏差。

2.2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为内容的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客观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比如“:奖、助、免”覆盖面小;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等。

2.3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贫困生问题的日益突出, 现行体制难以发挥最好的效用, 存在明显弊端。( 1) 对贫困生缺乏科学界定标准。造成了在对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 2) 贫困生工作管理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滞后。目前, 许多高校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贫困生工作管理机构, 也没有专人负责。( 3)“扶贫”与“育人”脱节。相当多的高校没意识到贫困生资助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资助的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社会责任感的熏陶, 使资助制度无形间变成了单纯的“扶贫”性质, 只考虑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 忽略了“育人”的功能。

2.4 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及问题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高校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贫困生认定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对于真正实现社会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2.4.1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工作已经成为资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合理、高效地界定学生是否家庭经济困难,关系到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甚至会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定义是: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中,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无法支付在读期间学杂费、生活费等的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资助对象难以确定,很显然,资助工作就难以开展。

2.4.2认定环境欠缺,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并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有 45%的学生认为学校让学生填写其本人与家庭情况调查表时,由于诚信意识问题、观念心态差异等原因,有些学生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有些学生却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此外,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使得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佐证依据之一“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2.4.3认定模式落后,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支撑,以适应新时期资助工作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比较落后,没有运用认定软件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以纸质资料为主,查阅时翻箱倒柜,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困难重重。在信息处理时,如何确定不同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赋予多大的权重,用什么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等,都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高校如何提高采集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以及加工的科学性,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

3 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优化的对策

高等学校贫困生问题的出现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论从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 还是从提高效率、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 都应当对高校贫困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特殊的关爱, 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资助。

3.1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与认定过程的结合

在认定工作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这不仅仅是解决“假贫困生”的客观需要,也是充分发挥资助工作效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当前,大学校园“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和“假贫困生”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在认定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感恩情怀。引导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资助工作,牢固树立四个观念:一是人人平等观念,即每位学生的人格、权利义务和获得各项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是平等的;二是申请自由观念,即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机制框架内,每个人能够自由地行使自己的申请权利;三是助困相符观念,即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应该得到相应资助;四是相互监督观念,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资助情况,每位学生都有监督的权利与义务,确保认定结果的客观与准确。同时,要确保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3.2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文关怀与制度规范的关系

贫困生资助要走尊重学生权利、彰显人文关怀的科学管理之路,首先是要体现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的设计上。在工作体系的形成、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建立等方面,必须贯彻公正原则,用公平正义的理念指导制度的设计,并使之渗透到资助工作的各个层面。通过规范完善的充满人性关怀的制度的实施,促进日常管理模式的转变,依靠制度办事,使资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因资助工作者人员的变动而改变,切实维护每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利益。因此,在学校的资助活动中,应本着制度先行的原则,逐步完善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建立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和谐校园建设相衔接、与贫困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确保助困育人工作的规范性和长效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贫困生资助是“育人而非制器”,制度的执行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学校在组织实施有关政策制度时,要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思想,努力探索一套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未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科学程序体系。在资助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尽可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意合理性、艺术性和技巧性。通过资助工作者对贫困生的真情实感,形成贫困生健康向上的思想烙印,切实保证资助的公平、公正。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规范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协调,真心实意地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教育他们把贫困当成人生的磨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阳光的姿态挑战生活的困难。贫困生资助只有建立在人的伦理精神之上, 才能营造一种贫困资助平等互助的友爱环境,使这一高尚的道义之举在人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和谐互动,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

3.3 构建贫困生的技能支持系统

为避免贫困学生滋长依赖心理,在建立健全困难补助金、社会资助等无偿资助体系的同时,高校还要改革传统的“施予”式助人模式或“救济”式扶贫方式,与时俱进地创新资助模式,进行“开发”式的资助,“受人以鱼”不如“受之于渔”,帮助贫困生学会“自救”和“自助”,完善贫困生的自身“造血”功能。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组织一定的工作岗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自食其力,既得到锻炼,又解决生活困难。并且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岗位设置上尽量考虑到与社会的对接,与将来他们从事工作的相关性。总之,通过对贫困生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自力更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打破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循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就业方向,推动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就业搭建平台。

4 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尽力为贫困生创造充足的物质家园和丰富的精神家园,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需求,建立民主平等的资助关系,引导贫困生不断进行自我人格的完善,学会悦纳自己,悦纳周围的人和环境,培养他们成为朝气蓬勃、有所作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对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丰富与发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也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仍然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必须深入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段辉艳,王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资助政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09 (4)

[2]唐永辛.公平视野下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葛军,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路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

[4]余冲,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等教育,2008(5)

[5]王中对,潘玉基.教育公平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

[6]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7]陈丽.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模式的构建[J].思想研究,2011(3)

[8]徐二荣.教育公平理念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设想[J].社会科学(1)

[9]李爱霞.教育公平理论视野下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8

为深入推进我县工业振兴发展,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联系,我县拟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继续开展派驻党建指导员工作。为了解各规上企业负责人对此项工作的真实态度,掌握准确情况,5月7日至9日,县工信局组织工作人员,分成四个调研小组,对我县规上工业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初步收集掌握了一些情况。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指导员的职责和组成:

党建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企业的党建工作,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党建指导员原则上由我县已经退居二线的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对属于我县纳税大户(即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也可以在现任领导干部中产生。

(二)原两新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情况

2017年10月,我县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对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2017年1月,县两新组织党工委下发《关于下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兴两新工字[2017]02号)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党建指导员进企业工作。此次从各单位抽调了59名同志下派到全县各两新组织,全面负责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的全覆盖。时隔数年,当初所派的党建指导员目前已经和所挂点企业基本没有联系。

3、本次调研情况:

(1)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情况

调查人员与企业主就此项工作进行了当面交流,很多企业主表示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但对于党建指导员不感兴趣;有的说以前就搞过这项工作,基本没什么效果,意义不大;有的企业主只注重看得见的经济利益,存在见子打子的心理。

(2)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选择了全县具有代表性的规上工业企业43家,共发出调查问卷43份,收回41份,收回的调查问卷合格率100%。其中19家企业表示需要党建指导员,认为党建指导员进驻企业对自身发展有一定帮助,其余22家企业则明确表示不需要,另外两家经多次联系均未反馈问卷情况,视作不需要。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派驻党建指导员进企业,被调查企业需求接受率为44%,未达到一半。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

从前几年党建指导员进两新组织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主要表现为:不闻不问,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无任何实际行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由于各自社会经历不同,思想认识差异较大,对于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不同理解,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一时难以正确理解。二是市场竞争压力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部分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都很大。企业主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上,而对包括党建、工会在内的一些工作无暇顾及。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工业企业中,已经成立了企业党组织的企业较少,党员也不多,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党员;正常开展了党组织活动的几乎空白。

2、之前部分党建指导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存在无所谓思想,认为企业党建指导员工作比较虚,对企业作用不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认为只会给企业添负担,不被企业经营者支持,在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企业情况不熟。党建指导员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企业工作,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情况不明,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开展党建工作的结合点上,无法做到准确把握;

三是工作方法不当。很多党建指导员仅凭个人想象,而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和特点来开展党建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效果;

四是没有统筹兼顾。党建指导员大都为兼职,很多还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较忙,到企业工作的时间无法保证;

调查中多数企业认为,党建指导员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实在的经济效益,同时普遍认为本次党建指导员进企业和之前的类似活动一样,最后很可能都会流于形式,不了了之,没任何实际效果。

以上情况就是造成本次党建指导员进企业问卷调查、企业接受率仅为43.9%的主要原因。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积极引导,不断提高企业主的思想认识。

一是加强党性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对企业主进行党性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到党组织活动对企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是加大党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灌输党建思想,让企业主成分认识到各级党组织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关心重视。

三是着力挖掘典型。及时发现先进典型,积极加以宣传,让企业主真正体会到党建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奋发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使企业主从思想上、感情上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正常秩序、担心受监督、受约束的不良心理,充分调动广大企业主热爱党建、支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2、强化措施,不断加强对党建指导员的管理。

重新梳理现有规上工业企业的党建指导员工作,对于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工业企业,以及人事岗位已经调整的原派驻的党建指导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充实。

一是加强责任意识。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认识到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光荣使命,让各党建指导员明确肩上的责任重大;

二是提高业务素质。建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经济开发区、工信局党委等单位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党建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工作监督。县委组织部不定期地进行督查,检查党建指导员的在岗情况和工作效果,建立工作台账,对选派的在职干部,务必做到统筹兼顾,确保工作时间和效率。

机关干部走进企业帮扶活动调研报告二:

法院 杨勇

自全市干部进企业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市委对口帮扶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我与安站镇合肥市金山环保锅炉有限公司对口帮扶,本人一开始就积极响应上级要求,以企业需求为第一信号,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解企业所难,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利税完成情况、企业发展趋势,摸清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掌握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帮扶企业协调解决。使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加强我办作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现将我办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现状

合肥市金山环保锅炉有限公司是原合肥市泰山环

保设备总厂改制而成,公司现有占地面积约2201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办公面积约1200

平方米。公司拥有大型行车、自动切割、剪板设备、自动焊机、氩弧焊机、钻床、冲床、铣床等生产设备100余套。该公司生产节能环保设备的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主导系列产品有金山锅炉、懒汉锅炉两大系列,金山锅炉系列以承压、燃气锅炉为主,懒汉锅炉系列以倡导节能、环保、低碳为主,现已开发具有燃煤、燃气两用的新型节能环保热水锅炉。

主要产品:DZL系列单锅筒水火管燃煤蒸汽锅炉、热水锅炉;SZL系列双锅筒水火管燃煤蒸汽锅炉、热水锅炉;DZG系列手烧蒸汽锅炉、热水锅炉;WNS系列燃气蒸汽锅炉、热水锅炉;CWNS系列常压燃气热水锅炉;CDZL系列常压燃煤热水锅炉;CLHG系列手烧常压热水锅炉;CLHS系列燃煤气化懒汉锅炉;YGL、YLL系列有机热载体炉;LSC系列立式双层炉排蒸汽锅炉;JHL、CLSC系列燃煤(天然气)懒汉茶炉;太阳能锅炉、太阳能锅炉改造、智能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脱硫烟气净化器、袋式除尘器、消声器、垃圾中转箱等二十多个系列近千种规格的节能环保设备。

目前,公司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人力资源缺少、技

术力量薄弱、资金运转缓慢、机器设备老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也是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2017年,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治理雾霾天气,拆除与治理高耗能的燃煤锅炉这一强硬措施,该公司针对企业当前的情况,做到了认真分析、研究讨论,积极开发了新型脱硫除尘器,该设备具有除尘效果好、脱硫效率高,各项检测指标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最新标准。而且具有运行成本低、基建投资省,是目前我国对于治理燃煤锅炉排放的硫化物、烟尘的首选设备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把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工作取得实效,不让帮促工作变成走过场、做样子。我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查漏补缺。对查出的事故隐患,为企业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并逐条落实整改工作。

我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带着任务、带着问题扎根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在活动开展中,我能做到求真务实,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工作,和干部职工座谈,和群众座谈,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加强了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充分依托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同时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切实树立为民务实和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广泛搜集项目信息。我个人要充分发挥机关干部接触面广、联系面宽、信息量大的优势,广泛搜集信息,精心选择项目,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项目信息的跟踪落实工作。

2、加大引导帮扶力度。本人要借着这次的帮扶活动,加大组织、宣传、引导力度,让企业能够切实感觉到政府帮扶活动的真实用意,大力引导企业引人才、学技术、搞销售,促进他们尽快上项目,尽早出效益。

3、多方协调沟通,全面解决困难。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还未解决的困难问题,提出整改 的意见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困难问题在属地解决。

4、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加强与企业和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增强责任感,为企业全心全意办实事,一心一意解难事。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客观分析,认真总结。对这次帮扶活动做好分析和总结,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今后工作提供良好的范例。

2017年4月5日

干部进企业调研报告三: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县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情况,从3月份开始,县总工会按照州总工会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当前工会工作实际,开展了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以保障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为主题,以大力推进两个普遍为主线,以宣传政策法规、倾听职工诉求、协调解决困难、推动工作发展为重点,在以往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将重点放在那些生产经营困难、劳动争议比较突出、工会工作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上,深入到一线生产中以走访、座谈、问卷、慰问等形式,对我县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目前的现状

我县预置企业总数172家,私营企业共152家,有限责任公司共17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家,国有企业1家。企业职工100200人之间的企业数共7家,25100人之间的共16家,25人以下的企业147家,10人以下企业数116家。已建会企业数67家,企业建会率56%,未

建会企业105家。预置职工总数2310人,已入会职工数1206人,职工入会率52%.县级工会数1家,乡镇街道工会数15家,乡镇以下工会联合会26家,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2人。 二、存在的难点及其原因:

1、老板不支持,部分民营经济实体组建工会难 少数老板对组建工会态度消极,特别是一些伴随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而出现的民营经济实体。根源一是老板认识不足不愿建工会;二是农民工入会意识差、老板怕交会员会费;三是老板及其职工均有临时观点,认为工程项目完工其伴生经济实体则自然解体消亡。四是老板怕建立工会后,工会组织为维护职工权益,而损害老板的利益。五是怕建立工会后支出费用。

2、空壳工会较多,工会作用发挥难

部分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较为突出地存在一是人员不齐整,农民工流动性大;二是办公和活动场地缺乏;三是工会经费不落实,老板掌控财权、舍不得开支;四是工会工作难开展,老板支持不够,不给时间、人员和其它必要的条件;五是工会干部素质差,工会主席一般由老板指定,不为职工说话,而是向着老板说话。六是会员意识不强,认为入会不入会都一个样。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其工会组织地位太弱、无法开展工作,作用难以发挥。

3、经费缺乏,工作开展困难

县级工会由于地方财政和企业困难,能收缴到位的经费往往不过应收缴数的一半,乡镇工会联合会、系统工会工委、村(社区)工会根本就无经费来源,导致工会组织有心、有能力也办不了多少事。

4、缺乏坚强领导,非公企业工会工作难

多数非公企业因党员太少或没有党员,未建立党组织,因此他的工会组织缺乏具体的党组织直接领导,腰杆硬不起来,全看老板的脸色办事,工会工作无疑就难开展了。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根据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县级工会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特点及实际开展活动,因地、因企制宜,注重实效。采取深入企业、职工工作场所、生活场所、召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会、工会干部座谈会、职工代表座谈会、个案访谈、问卷调查、入户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征求生产一线职工、经营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了解职工思想和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援助和政策法规咨询等多种方式。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联系工商联等与企业相关的部门单位,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定期工会知识培训等形式,大力宣传工会知识,让老板们真正了解组建工会的作用及意义,让他们彻底放下思想包袱,重视工会工作,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工会组建难的现状。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9

干部入企服务一:

10月10日下午,市政府党组成员xxx带领市政府副秘书长xxx、市经信委主任xxx等一行六人深入我县,采取深入企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我县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县委书记xxx,政府县长李永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建民,政府副县长畅印胜等陪同调研。

xxx一行先后深入华康、朗致、汇源、佳维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每到一处,都深入车间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等。在华康公司和朗致万荣药业,xxx就药物一致性评价对企业的影响、原料药采购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xxx听取了我县干部入企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县干部入企服务工作从开始以来,由24个入企服务小组全面进驻24家企业开展工作,宣传惠企政策,截至目前共梳理问题47个,主要包括企业融资、经营等方面。同时采取边梳理、边解决的原则,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立即解决。天然气价格、外加剂企业投标保证金等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领导积极协调,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业经济通过采取强力措施,工业增加值增速从6月份开始,实现止跌回稳,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并力争三季度末,实现由负转正。

在听取汇报后,xxx对我县入企服务工作的推进情况及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干部入企服务在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是精准的、有效的。各入企服务小组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好职责,牢牢聚焦核心任务,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有效的宣传。关于下半年经济运行,xxx指出,工业经济发展要稳妥的保持目前的良好态势,围绕市委、市政府3651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万荣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xxx表示,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将针对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入企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在为企业发展服务上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3651发展战略,找准万荣定位和突破口,实现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干部入企服务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机关,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宿松县高岭乡驻企服务组于7月26日进驻宿松县好动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驻企服务工作。驻企服务组在了解宿松县好动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拟订了驻企工作计划,按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做好驻企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提高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驻企服务组工作调研总结如下:

一、驻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传达县服务活动出征动员会议精神。

进驻企业的第二天,驻企服务组立即组织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及中层管理人员会议,进一步学习了《关于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使企业干部职工了解了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这次会议上,服务组还听取了企业情况介绍、企业安排了服务组驻企服务工作,为做好驻企服务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驻企调研工作,驻企服务组拟订了调研计划,明确了调研目的、任务和方式,安排了调研日程。调研期间,通过与企业老总谈心、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发放员工调查问卷,了解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及福利待遇情况,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三)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的基础上,驻企服务组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梳理,确定由驻企服务组协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裁床管理缺失、土地纠纷、企业用电不足、用工难。

1、裁床管理缺位问题已解决:在了解基本情况(裁床是采取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者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后,通过与企业老板段程林多次沟通,讲解由于裁床管理不到位,出现产品原料不符合标准,色素不对,规格不一,尺码不准等情况,以致大量布料被浪费、后续工序平繁返工,进度缓慢、产品质量严重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影响了企业形象,更影响企业效益,严重威胁企业生存。通过服务组的分析引导,企业在与承包者进行沟通和协商后,改进承包方式基本费加激励机制,这样企业保证了质量,承包者收益得到保障,做到了双赢。

2、土地纠纷问题已解决:企业为办公需要,须在院内建一幢办公楼,但受到附近熊屋组村民的阻挠,认为好动人原租用土地是为了办厂,不是盖办公楼,驻企服务组了解后,会同乡驻村工作组和社坛村委会多次与相关村民组进行沟通,已达成解决意见。

3、企业夏天用电不足问题已得到解决:针对企业用电不足问题,服务组多次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情况。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出面协调,现已将企业主路100千伏安变压器调换成xx千伏安的变压器,缓解了企业用电压力。

4、招工问题积极应对:一是利用电视,标语,对企业招工进行多方位宣传;二是利用各种会议对企业招工进行宣传。

上述困难和问题的相续解决,使企业生产环境得到很好改善。

(四)完善了企业党建工作。

驻企服务组在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同时,非常重视企业党建工作。通过服务组自身优势,在乡党委的积极支持下,在企业党建指导员的配合下,使企业党建工作走向正常化发展。

(五)创造性开展驻企服务工作。

在工作中,驻企服务组不拘泥于上级安排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设计了企业发展环境调查问卷、生产经营情况和职工结构调查表,为全面了解公司的发展环境、生产经营情况及职工构成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调研基础上,服务组就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和贯彻落实就业政策,以及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和企业参考;努力提高自身服务企业的能力。

二、做好驻企服务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们认为,要做好驻企服务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驻企服务组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围绕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紧扣服务主题,结合企业实际,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提高自身服务企业的能力。当好宣传员、调研员和协调员,圆满完成驻企服务各项工作任务,不负县委的重托,让服务企业满意。

(二)、要有计划地开展服务工作。

进驻企业后服务组要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驻企工作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制订驻企工作计划,明确具体工作任务、统筹安排工作时间,提高服务工作效率。驻企工作结束后还要及时进行总结,肯定工作成绩、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改进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开始前要拟订调研计划,明确调研重点,合理安排调研日程。调研可采取听取情况介绍、走访有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设计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三)要因企制宜做好服务工作。

对企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明确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服务组帮助协调解决,哪些企业可以自己解决。对需要服务组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明确哪些需要马上解决,哪些可以以后解决;哪些当地可以解决,哪些需要上级统筹解决。在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过程中,要注意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做到扶助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四)要创造性开展服务工作。

根据调查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服务组应当有针对性提出一些有利于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利用服务组成员政策信息灵、社会交际广、专业知识丰富等优势,帮助企业切实解决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篇10

学习创新常抓不懈。把学习当成与时俱进的需要,当成改进工作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落实。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原创://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不断提高紧扣中心、把握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立足区情、协商参政能力。学习研究了新修订的政协章程,进一步丰富了政协理论知识,并指导于实践,在自觉服从区委领导、维护区委核心的同时,着力加强政协组织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通过兴调研、常总结、勤思索,做到理论创新。在《人民政协报》、《政协工作参考》、《湘声报》、《常德发展导刊》上发表《以人为本,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做好政务公开中的民主监督工作》等理论研究文章篇。

履行职能竭尽心智。团结带领全区政协委员,坚持“维护核心、围绕中心、凝聚人心”,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使我区政协工作更加活跃、成效更加显著。认真组织政协例会,围绕全区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多次组织视察调研,积极撰写提案,主动反映社情民意。与公检法“三长”面对面协商,促进了“公正执法”;通过对经济发展环境的视察调研,加速了全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步伐;通过撰写提案,促进了“放心食品”、“工业新区下水道”等问题的顺利解决。特别是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对售后服务车按“货的”收费问题,城区经营业主反映强烈,这一“社情民意”向市领导反映后,市政府积极关注,市长陈君文亲自过问,最后收费项目取消,广大经营业主都拍手叫好。反映的社情民意“城区两处火患亟待排除”得到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即着手解决。目前,龙港巷市场已关闭,红卫社区改造方案已经出台。作为市政协武陵区活动组组长,多次在市级会议上呼吁,反映武陵区存在的困难,并多方协调促进问题解决。活动组获××××年度全市优秀活动组称号。年末,带领本组委员深入郊区乡村调查,形成《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问题亟待解决》的调查报告,在市政协全会上发言后,引起较大反响。市长陈君文当即表示,要将此事作为××××年的重要工作来抓,专题调研、争取早日解决。

委员活动富有新意。委员活动中注重创新,发挥全体委员作用。通过举办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委员学习。通过组织活动,增进政协组织的凝聚力。换届以来,组织了春节团拜会,“学宪法、学章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开展了“我为武陵添光彩”、“政协工作创优秀、本职工作当先进”等争先创优活动。去年月,组织了庆祝人民政协暨武陵区政协成立周年系列活动,精心组织的学习报告会、知识竞赛、专场文艺演出反响大、效果好。特别是武陵王杯“共铸辉煌”专场文艺演出,得到了市区领导、全体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常德电视台”转播了三次。同时,还经常走访委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政协组织更具有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中心工作务求实效。对区委分配的中心工作,总是认真完成,落实到位。为了做好联系城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经常下到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指导工作开展。积极参与招商引资,为我区经济发展服务。在引进项目的立项、征地等事务上,原创://多次出面协调,帮助解决具体困难。通过抓项目、引资金、勤调度,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仅××××年,就带领政协机关引进项目个,其中个人引进工业项目个。引进的兴广龙新型建材厂列入省星火计划;引进的珠江新产品开发公司做到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同时社保扩面、防汛抢险、建整扶贫等工作都扎实完成。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工作中,注重民本思想,情系弱势群体,切实为民办实事。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察民情、访民声,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先后领导开展了“百户城市贫民生存现状调查”、“村转居社区存在的问题”等调查,为民鼓与呼,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同时,也竭尽所能,帮助困难群众在再就业、低保等方面办实事、解难事。组织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次,先后为光荣路社区、红卫养老院、城东街道、芦山乡水渍受灾户等捐款捐物,总金额逾万元。其中个人为城东街道熊平衡等特困户捐款近千元。特别关注贫困子女就学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为百名武陵学子捐资助学活动”,并带头捐款,使百名贫困的武陵学子得到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