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05 17:43:27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高校宿舍区 健康文化 健康文化建设

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维度。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是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而且要“学会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健康教育应同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一样成为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今的高校更多地侧重于健康知识的传播,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健康教育,而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区分开来,这势必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三者兼顾且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文化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的隐性教育。高校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建设是通过在宿舍区里创设和营造与健康相关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趋势、生活方式等方面朝向健康方面发展,从而塑造健康的身心素质的教育过程。

一、大学生群体亟需健康文化建设

进入大学后,由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弱化,某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等,一些大学生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需要接受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1.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的影响。

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会有一些不和谐,同时因为父母在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孩子未必能得到适当的教育,这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和作用。而在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经验方面的一些经历也会给心理健康留下一些问题和隐患。正因为这些,一些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身心已经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发展状态对其产生的影响。[1]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风气死灰复燃,例如价值观紊乱导致嫌贫爱富、享乐攀比,信仰缺失导致生活迷茫无目标,法律道德观念淡漠导致行为失范。大学生涉世未深,人格世界观正处于发展形成期,自制力不高,再加上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大肆宣传,使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传入大学校园,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大学生群体特殊的行为习惯。

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体育、音乐等个别专业,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事的脑力活动。不少大学生上课时伏案学习,下课后坐在电脑前,特定的行为习惯除了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之外,还会减少他们与周围同学的沟通交流,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的阶段,很多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观全面的认知评价,这导致他们不自信。在学习工作上面,存在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的倾向,这会使得他们遭遇更多的挫折感。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不能以合理的心态去应对这些挫折,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这些会导致大学生群体容易在自我认识、情绪情感、压力调试、挫折应对等方面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5.大学生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学习主要靠自觉,上课以外的时间是由自己支配的。度过了高中时紧张的高考期,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彻底放松”,形成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熬夜。很多学生成为“手机控”、“电脑控”,长期熬夜。只有少数学生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而上网,大部分学生上网只为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等。晚上睡得晚更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其他不熬夜同学的睡眠状况,更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饮食不规律。晚上睡得晚早上就可能起得晚,特别是在上午没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一觉睡到午饭点,早饭就被忽略掉了。不少学生为保持身材刻意节食减肥,有些同学把零食当正餐,这使得大学生饮食不规律的现象愈发普遍和严重。

(3)缺乏体育锻炼。大学里基本是不要求晨练早读的,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身体锻炼时间就仅仅局限于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上,大三大四体育课取消,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生命在于运动,较少的体育锻炼使得大学生身体素质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逐渐下降。

二、在学生宿舍区开展健康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1.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宿舍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交流、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观念起着重要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学生宿舍已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使以文化参与为中心内容的“宿舍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2]高校学生宿舍区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区为主要空间、以宿舍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校园文化或大学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舍为单位的大学生群体是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3]大学生是容易从众、受周围人影响的群体,以宿舍区为单位开展健康文化建设可利用学生群体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整个宿舍区的健康导向,更有助于发挥文化的熏陶、影响功能。

2.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

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群体中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宿舍园区是学生群体相对稳定又逐年更新的环境,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毕业和新生入住。新成员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宿舍区的文化氛围和活动氛围,良好的宿舍区健康文化会使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朝着大家遵循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群体认同感,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宿舍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构建高校宿舍区健康文化的内容与途径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的传播、健康环境的创造与熏染、健康心态的塑造、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等。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

1.精神层――塑造全局的健康价值理念。

精神层文化是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宿舍园区在长期发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规范体系,它表现为管理服务人员所推崇的健康理念和师生共同具有的健康价值规范。精神层的文化也是构建宿舍健康文化最关键和根本的维度,健康的宿舍风气、人文气息作为健康精神的外在体现,需要高校从整体、全局的观念出发,构建整个学校健康的校风、学风,塑造健康的大学理念。

2.制度层――构建健康健全的宿区管理制度。

制度层的内容是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得以践行和延续的保障,同时也是精神层文化的延伸和具体化。它包括宿舍区的领导体制、组织机制、管理制度、服务规则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健康健全的宿区管理制度:一是将健康这一价值追求和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在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中;二是分别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住宿大学生加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例如可以形成晨练制度、定时熄灯或者断网制度、宿舍矛盾团体解决制等;三是将健康作为对宿舍管理服务人员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一项重要考评,以评促建,以评促健。

3.行为层――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

宿舍区健康文化行为层的内容是指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在学习生活、管理服务、文娱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健康行为文化的核心是“知”和“行”,“知”不仅包括在生活、学习、管理、服务中的健康知识、健康智慧,也包括对健康知识、健康智慧的知晓、学习、传播和理解。“行”指的是生活工作在宿舍区的人的学习、生活、文娱活动,特别是在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理念影响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在宿舍区的健康文化构建中,需要对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鼓励与倡导,以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替代“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在健康行为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要贯彻这三个阶段,就要在形成健全良好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执行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学生宿舍区,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之间并非单向的管与被管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互相管理、互相监督,以巩固行为执行的效果。

4.物质层――创设健康的文化设施环境。

物质层是最表层的内容,也是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物质基础。宿舍区健康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健康优美的住宿环境和学习环境;二是建立一支拥有健康体魄和精神风貌的管理服务队伍;三是要配置必要的运动娱乐设施;四是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时处理和协调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宿舍文化是一个丰富、系统的体系,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构建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文化的这四种要素和表现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健康的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健康的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健康的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健康的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只有在宿舍管理和建设中对这四种形态的健康文化加大建设力度,统筹分配,合理协调,才能在高校校园中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凯.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10,Vol.10,(11):97-100.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党组织管理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发展

党组织是学校的政治核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负责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支持和监督校长行使职权,协调学校内部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办好学校。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党组织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更要利用自身优势,立足本校实际,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其中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党组织日常管理中是当前党组织给力教师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重要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党组织创新管理方式,以专家引领为导向,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人是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学校发展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业务素质的提高及校园和谐才能快速实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因工作、生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产生工作上的情绪化、生活中的堕落化、人际关系中的冷淡化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人力资源的内耗。

党组织作为协调学校内部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要力量,要针对社会现实的发展,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坚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心理的健康素质、舒缓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近几年来,我所在学校党支部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每学期都固定邀请全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周红五、郑日昌、钟志农、王国荣、章毓光等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协调、工作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及个别教师心理辅导,效果很好。据统计,学校原来有9位教师因工作压力而产生压抑的心理问题、有4位教师因家庭关系而产生郁闷的心理问题、有7为教师因人际关系紧张而未能在学校很好地发展,学校党组织及时邀请有关专家为他们做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几位教师都走出了阴影,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2.创新党组织管理模式,以及时充电为抓手,培养优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是学校党组织要求教师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党组织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为教师外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创造机会,同时向教师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及时为自己充电,引导全校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二是党组织要求教师不但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自我心理健康水平,这确保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先进的、前沿的科学理论指导。但是,如何把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细化、具体化为可操作知识就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必须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为此,学校党支部建议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并注意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不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撰写,为学校教师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理论和第一手资料。

在学校党组织的引导下,我所在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有作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些教师不但为同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指导,而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辅导,为校园“人和”环境建设提供了师资保障。我所在学校党组织从周一到周五都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学生做心理健康咨询或辅导,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最大的帮助。

3.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以开展活动为载体,舒缓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学校党组织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促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教职员工的注意力、兴奋点不断引导到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上,让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想。

近年来,我所在学校拨出专项资金建设了室内乒乓球、羽毛球馆、塑胶排球场、篮球场,为教师的文体活动提供场地。学校党组织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重大节假日组织教师进行登山、长跑、趣味运动会等比赛,以激发教师的潜能,挑战极限。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了教职工之间的深度融合,而且提升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文化品位,培育了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凝聚了教职员工同心同德的办学激情。

4.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以家长辅导为支点,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重要领域,家长的生活方式和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家庭夫妻关系不和谐,“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一些家庭夫妻离异;部分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手段,以错误的观念和方式来要求孩子成龙成凤等都在孩子心灵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家长构建和谐的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提高自我教育孩子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温暖舒心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所在学校党组织利用家长会、家长约谈、家访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千方百计为家长构建和谐家庭和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而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方式、理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和谐的氛围也浓了很多。

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有序开展,学生、教师、领导自然融入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全校学生没有因心理问题而产生过激行为,师生关系和谐、和睦、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培育下呈现出了蓬勃生机、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学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洪建斌.班级管理社会化的实践和思考.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学院班主任之友杂志社,2010,(1).

[2]胡亚.浅谈班级的人格化管理.教师报,2009.3.2,第三版.

[3]季诚钧.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11,第一版.

[4]李耀志.以德治校: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教师报,2008.10.30,第三版.

[5]九会.校园呼唤“人性管理”.教师报,2002-10-23,第五版.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3

2016年8月19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按照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专项基金的培训工作安排,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心血管和代谢疾病风险管理适宜技术与规范培训班,也于2016年12月16日至 17日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本次培训班以“跟踪前沿,规范实施”为主题,针对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设的实际需求,重点交流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理论及成果,系统介绍有关规范、共识与指南,普及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思路,着力提升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示范基地在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中的服务能力。同时,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状态现状调查项目也在此次培训会上宣布启动。

近日,本刊记者就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等话题,采访了江苏省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中心主任沈振海。

加强筛查与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沈振海主任介绍说,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0%,城市为42.51%。目前,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今后数十年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因此,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关口前移,加强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缓。

据了解,总医院曾强教授等对9962例北京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仅有0.5%的研究对象其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处于理想状态,26.9%的研究对象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上海交通大学毕宇芳等对201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成人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者仅占0.2%,其中男性占0.1%,女性占0.4%。

沈振海主任带领的课题组开展的基于健康体检的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苏锡常地区20~64岁中青年人群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中,处于理想状态比例最高的是总胆固醇(74.3%),其次为体质指数(64.7%)、吸烟(62.5%)、空腹血糖(55.7%)、身体活动(42.8%)、血压(38.1%)和食盐摄入(19.4%)。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者仅有133例,占总研究人群的1.2%,其中女性(2.1%)高于男性(0.6%);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为28.4%,女性(48.5%)高于男性(16.9%)。随着年龄的增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他们还注意到,理想状态比例最低的2项是食盐摄入(15.6%)和血压控制(22.5%)。既往研究也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在12 g以上,高盐膳食是中国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研究结果再次印证了血压控制和减少食盐摄入是心血管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沈振海主任说:“鉴于当前国民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不良态势,我们建议政府从人群或社区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和防控策略,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血管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

代谢综合征可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全球统一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已被国际上广泛接受。这些危险因子相互关联可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近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呈逐年攀升之势,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道,美国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达20%,我国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3%至18%。我们开展的研究发现:苏锡常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为14.5%。” 沈振海主任说,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这些主要慢病防治方面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管理”的现象,使得这些慢病持续蔓延及其风险因子飙升的态势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防治力度,但在资金、人力上存在滞后现象,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超重/肥胖等慢病防治方面还处于落后水平。在这些慢病的评估与干预水平方面,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慢病防治体系尚不健全。因此,研究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评估与干预技术,更是降低疾病风险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沈振海主任指出,由于代谢综合征有多个危险因素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的特点,因此,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生理特点不完全等同于单纯的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它既有上述疾病的临床表型,又有自身的一些特征,较单一疾病更为复杂。对代谢综合征这一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如何进行危险性预测和靶器官损害评估,国内外均在探索中。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U。Isoman等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者较无代谢综合征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加3倍,并且无论血糖正常还是糖尿病的亚组中代谢综合征患者,均伴有冠心病风险增加。随访发现,代谢综合征总病死率与心血管病死率均明显增加;但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其组分的构成,也与其靶器官损害程度和临床并发症有关。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预测存在异质性。有研究表明,不论采用哪一个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随访13年后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血管危险性明显增加,可预测心血管病死率,但心血管病死率并不高于空腹血糖受损,这主要由于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具有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双重特征,较单一因素复杂。国内的一项研究提示,代谢综合征中的各种组合与心血管病危险的关联差异较大,如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这一组合,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仅为无代谢综合征中任何危险因素人群的2倍;而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的组合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则在10倍以上。这提示不同组分的组合导致心血管病的作用明显不同。代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谱较宽泛,其危险性的高低取决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构成、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多少、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和有无相关临床并发病等。因此,如何将这些单一组分整合起来综合评估代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性,值得进一步探索。近期由Fangjian Guo等提出的心血管代谢疾病分级(Cardiometabolic Disease Staging,CMDS)系统及其评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从“市平台”到“省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将使健康保健成为当今医学的主导。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发现问题)、评价(认识问题)、干预(解决问题),直到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的循环过程,也是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沈振海主任解释说,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经过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个人患慢病的风险,同时降低医疗开支。90%的个人和(或)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未做健康管理的10%的个人或/和企业,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原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多,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确定了卫生事业优先领域筛选原则,提出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并提出了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前不久国务院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优先”作为首要原则;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为了打造一个能够为高端人才和普通民众提供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健康服务平台,沈振海主任带头申请并获得了无锡市科技局资助,构建了“无锡市健康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拥有资深的保健专家和多学科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围绕“零级预防”和中医“治未病”理念,前移慢病防控关口,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模式,并在社区居民中推广。利用电子化的慢病风险评估系统,围绕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分析健康管理对象心血管和代谢疾病致病危险因素,预测其5~10年内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患病风险,根据其疾病危险因素情况,为其提供一套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法,指导其纠正危害健康的行为,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鉴于该团队在慢病风险评估和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做出的探索和努力,2015年,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江苏省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中心。该中心正加强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融入省级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中,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汇聚,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健康江苏”的建设工作。

关注体检人群,达成专家共识

为了做好体检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健康管理工作,2014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单位共同的中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明确将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筛查与危险因素管理作为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的推荐项目。为了从跨学科层面形成学术共识,引领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与行业科学规范地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管理工作,2015年伊始,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武留信教授发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等单位,组织跨专业领域相关专家,参照美国《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指南》、中国《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和中国《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防治建议》等国内外权威文献,结合我国十余年来开展健康体检与心血管病早期筛查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

沈振海主任详细介绍说,该共识认为:(1)我国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形势严峻。应重视对其进行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风险评估和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其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减少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2)强调对体检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风险分层,采用定性、半定量和定量评估的方法;心血管病综合评估一般采用预测模型定量评估的方法,推荐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3)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评估有中度以上危险的无症状成年体检人群,推荐加做相应的专项推荐项目。(4)要重点突出零级预防观念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不断提高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拟定10年后我国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水平者达20%。(5)检后监测是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过渡的标志,是针对伴有心血管病风险的体检人群采取健康管理措施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以提高监测的可及性和有效性。(6)检后效果评估为进一步调整干预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反复周期性健康指导干预、检后监测、效果评价,形成正性循h,使心血管风险逐步降低。(7)强调对老年人亚临床心血管风险的筛查和跟踪管理,重点防止老年心血管病事件和跌倒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8)要针对女性特有生理功能变化带来的心血管问题,重点关注妊娠期和绝经后女性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采取科学有效、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沈振海主任强调说,这一专家共识紧密结合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现状与发展需求,吸纳融合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经验,是一份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规范与共识。其针对我国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特点,以筛查健康体检人群中心血管病高危个体为主要目的,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及流程,以提高筛查与危险因素干预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对于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心血管病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4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校内外体制及其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实验研究,并且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教育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摒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特点。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

人的素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的发展倾向,是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人的素质结构复杂且多层次。心理素质是基础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作用发挥。可以说心理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自身的本质和功能所需要;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需要;是我国教育方针所需要;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微观系统。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既受到国家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的掌控,也受地方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社会各种思想和潮流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学校如何发展;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达成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如何使教师有事业成就感,甘愿献身于教育事业等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科学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学校一切工作成功的保证。

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最初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由于没有必要的体制保障,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所做工作既不科学规范,也没有什么效果,没有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往往半途而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尤为偏激。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用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些学者的理想化的行为,还要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挤用了文化课的课时,实为有害无益,因而抵制。健全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可以保证教育效果,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

1.高考制度及其评价体制

“应试教育”屡禁不止,在全国范围内仍有很大的市场。影响着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考制度。高考指挥棒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重视高考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高考成绩关乎学生的人生前程,决定着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校内外的人们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凡是高考不考的科目都可以忽略或放弃。由于社会这种思想理念,导致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很多时候对危害学生健康的行为和做法置若罔闻。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一些学校列为放弃的内容。

目前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忽视全面素质要求的高考弊端。但是这些局部的做法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撼动高考成绩决定学生的一切和学校的优劣的做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以高考成绩的好坏、上线率和录取率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内部、学生家长及社会也以高考成绩为指标衡量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惟分数的评价体制下,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虽说有之,实则无之。个别教育主管部门也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听之任之。这样严重地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各类学校条件不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同,人员配置和业务水平差距很大。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很好,人员配备和业务水平较强。中小城市的学校很多只能依附于德育之中,并以德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辅导,效果很差。许多学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只是由班主任兼任心理辅导员。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学校就很少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也难受重视。全国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管理体制未健全,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铺开,快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导致教师水平相差很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悬殊。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这些人员有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会全力以赴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也有些是出于无奈或迫不得已的,他们不能自觉自主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应该从心理教师队伍中剔除出去。没有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缺失。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督导制度没有建立。督导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进行督促指导的制度。包括心理辅导员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养培训。通过专家的督导,可大大提高心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辅导水平,保证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可以帮助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他们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略。发现成绩和特色则予以肯定,激励学校发扬提高。同时还可以沟通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还没有开展。这样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督促和指导,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茫然无措,难以长足进步。

3.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岗位职称设置

到目前为止,新的高中教学计划中还没有心理健康课的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只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然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影响着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质量。

现今社会,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直接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教师的工资待遇。现在大多数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没有设立职称评定专门系列。这些教师在职称上处于尴尬的地位,只好依附于其他专业系列。由于教学和研究方向不一致,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存在许多人为的障碍,严重地打击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不完善的岗位、职称评定体制,严重干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精神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安排。有时也作为检查的一项内容,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经常相互推诿,敷衍应付。既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和具体要求,也没有有效的检查和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很不明朗,开展落实好的不予肯定推广,没有开展的也不予以批评指正,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没有人员编制,也没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职务职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职责和归属不明确,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人问津或是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教研工作,需要办公用品、图书资料、培训交流、器材器械等,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团体辅导室等场所。这些建设都需要经费,以一般学校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满足要求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现在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这项专门经费。学校由于认识和经费紧张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合理的机构、明确的目标、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策略可以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这样会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校长直接领导,担任心理教研室主任。这样建立起了以校长为首的多方人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形成了一个由心理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教研室负责研究、指导和统筹安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训练。(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4)进行心理调查,掌握师生心理动态。(5)开拓心理理论的研究和课题的实验研究。(6)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心理素质。(7)建设学校心理环境。(8)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方法。指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培训师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0)开展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工作。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培训等工作。心理教研室通过心理测量以及心理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教研室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教育目标,选择实施策略,安排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工作。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有的放矢,及时准确地进行指导。心理教研室还负责安排教师的进修,指导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心理教研室由专业、专职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育教研工作。心理教研室担负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担当了多个部级、省级的教育科研课题。同时指导教师参与实施教育科研工作。

我校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担任,课时进入课表,按时按课表上课,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初一年级每周一课时,初二年级由政治教师兼授,初三、初四年级采取团体辅导。初中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教材。高中一年级每两周一课时,高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高三年级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高中选用开明出版社心育中心所编教材。心理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辅导,情绪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教学方法采取知识讲座,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心理训练等多种形式。心理课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我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1)团体辅导:有各类讲座、报告、板报、展览等形式。还有小组辅导等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颇受欢迎。(2)个别辅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调适学生心理矛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几年来没有学生的重大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发生。学校还设立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等,迅速快捷有效地排解了师生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确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成员。由于他们与学生紧密接触,全面了解,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握学生的心态,使教育及时准确。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培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班主任负责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指导学生家长的心育工作,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心理教研室。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防止发生违背教育规律,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这样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趋人性化,科学化,从而达成随教育之风,润学生心灵,潜移默化,无形达心的教育效果。

我校建立起了以校长直接领导,学校各处室协调管理,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班主任具体实施,每一位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制定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并且规范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考量,我们认为这种体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科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机构的建立,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五、消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的对策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宗旨。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二、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

当前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力的加剧,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问题时,其心理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影响。有些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还要接受一些繁重的课外辅导课程,不仅要学习本应学习的知识,还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可以说,我国的现象教育制度的缺陷,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有些学生不堪重负,出现强迫、情绪不稳、人际关系敏感,严重的还出现自杀等心理想法,学生的这种心理的负面想法,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令学生极易犯下大错。从上述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强。在高校学生教育实践中由于意识缺乏,鲜有人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素养提高的重要手段,也鲜有人会在解决学生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用心理的手段去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只是最后才想到的解决方法。日常工作中,只要学生不出事,基本上意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一旦学生出现各种问题而用常规方法不奏效时,又寄托于心理咨询与辅导,把它看成是能“医治百病”的良方。

2.心里健康标准的混乱。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偏差时,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只是将其认作是学生青春期的表现,或者是认为学生本身的性格内向而导致的。在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时,往往会将一些高校学生的规章制度标准和道德的标准归纳到心理健康标准中,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判并不全面,也很容易出现错判的情况。另外,同一高校的不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的标准也不一致,很多高校的教师只是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同一个高校的不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看法,说明了教师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不一致,这就也就体现出了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混乱性。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学科教学”化现象。目前,承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一般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由于缺乏专业化师资,也没有定期的教研活动,任课教师得不到切实的指导,往往用传统学科教学模式或主题班会形式来施教,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中得不到感悟和体验,缺乏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一般文化学科知识灌输类同,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的完整性,课堂结构的合理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成了学科知识灌输课,学生得不到体验,反而感到乏味。

三、改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加大宣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 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要以主动, 热情的心态来进行。 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为高校学子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并形成成熟完善的工作模式。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通过科研的方式在小范围开展工作是可以的,但要在大范围开展,离开学校行政部门的推动是很困难的。高校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决定着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基本条件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所谓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即高校学生内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度,主要指校内机构的组建、管理层之间的权限分配等问题。在高校学生内部,管理体制合理与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体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讲应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3.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创造快乐与幸福。进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在高校各种教育活动之外去搞多少新花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渗透在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中因为学生的心理品质就是从高校教育的各种活动中“塑造”出来的。高校学生教育从事的一切活动者日不可避免地带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以前可能是不自觉的现在教育者要自觉地把所有教育因素都变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就要严格挑选或聘任心理咨询教师。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应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科学的管理、良好的职业道德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心理教育与日常生活教育结合起来。为此在制定高校教师培训计划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5.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创设健康的学生心理成长环境。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将其订入学科教学计划,纳入课表,每周一课时,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任课。二是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科教师在制定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方案和教学计划时,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根据主题活动和学科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是设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室,由心理教师在固定时间对有轻、中度心理问题的正常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训练;四是办好家长高校学生,家校协同,共架育人桥梁;五是开通心理热线,提高“危机干预”的机智和能力,对学生提供最全方位、最直接、最及时的心理援助;六是加强宣传,使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家长都认识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认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给学生一个心理成长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职学校生源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外部环境影响和学生群体特殊性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校地处惠州市惠阳城区这个以个体商业为主的特殊地理环境,毗邻港澳等地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卡拉OK歌厅等场所及各种网络污染;再加上自私、拜金、不遵守规则、、吸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视,缺乏爱的关怀,出现早恋、自卑等现象;又或是学校教育中因成绩不理想而被师生冷落,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束缚状态中,导致道德情感的严重缺失。于是,各种不良的因素从不同方面、不同渠道在严重侵蚀现在的中职学生。

这些不利环境决定了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学校如果还用过往的一大堆管理规定强制“灌输”给学生,德育管理部门仍沿用“警察式”的监管,必将引起学生群体的高度不满和心理抗拒,加大学校和学生的对立面,这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开展好形式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来服务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更新德育观念,多渠道、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疏导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建立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学生科、教研科组、班主任、团委、学生会为主线;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展课题研究为引领;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探索德育课、德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建立以“心灵家园――学生心灵的港湾”为主旨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立“心灵志愿者协会”,将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自省级课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立项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得到学校更大力度的支持,在软件上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在硬件上也不断完善。建立起环境优美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的服务宗旨是“尊重、理解、同感、助人、保密”,给学生一个温馨、安全的倾诉空间。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安排有心理教师值班,向全校师生开放,通过咨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如学习、就业、恋爱等问题,及时缓解学生因心理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满足了学生心理预防、心理疏导、心理诊疗三种不同心理疏导的需要。这种全方位渗透式的德育管理模式,使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除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课、心理辅导外,学校还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疏导,此举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

每学期初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很好地掌握了学生心理状况,对学生中心理有偏差倾向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排解他们心中因家庭、就业、恋爱等原因产生的心理困惑。

“心理家园志愿者协会”是我校最活跃的社团组织。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创办了自己的专刊――《心灵家园》,它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又为学生的文学创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每年都开展“5・25心理健康周”,活动形式主要有:现场心理咨询、现场心理测试、团体游戏、学生手抄报或心理论文评比、心理剧表演、校园广播、心理电影赏析等。健康周不仅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还营造一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此外,“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成员还积极走出校门,参加各级文艺表演和献爱心活动(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儿童节慰问、省运会志愿者服务等),培养他们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精神,并在活动中得到启示、成长。学校每学期对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鼓励。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如学生对学校管理认可度提高了,学生和教师对立面减少了,后进生比率也在下降。学生呈现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针对个别学生对就业的彷徨心理,心理教师的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心理教师李惠坚根据实际撰写的《中职学生心理咨询形式偏好的调查》获惠州市2010年中职学校教师论文一等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玲琳老师撰写的《一例考试焦虑案例报告》2011年获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评选二等奖、《一例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在第五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由她主持的课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获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科研立项课题。

此外,2011年,“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爱・大家”首届珠江公益节“双千一百”评议活动“千个公益项目”的荣誉称号。

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同行的认可。惠州市教育局要求我校这一做法在市、区推广宣传,吸引了上级领导、专家到我校进行德育转型调研。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社区 大学生 健康管理模式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

健康管理,就是根据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需要,通过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的过程。

高校大学生健康管理意即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对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并进行系统性的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二、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管理的意义

构建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行科学、有效、系统的健康管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发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的体重趋于正常、避免超重或者过轻,使大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大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改正或者尽量避免消极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许多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由于自身的不良习惯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及时化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社区实施的大学生健康管理就是围绕在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类健康问题,建立与校园社区卫生相适应的健康管理的运行方式和体系。所以为提高某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对某高校大学生实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健康管理,所构建的健康管理模式要基于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健康状况且要与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相结合,群体管理和个人管理并重。该健康管理模式主要由建立与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健康需求评估与干预、监测、反馈四部分组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一)建立、完善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检查是社区健康档案的重要基础,是健康监测和评价的前提。故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内安排新老生体检。体检的内容除了常规的体检之外,还应当包括心理方面的测试。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必须保证所录入的数据无虚假、无遗漏。在心理测试方面,应该采用具有权威的心理测量量表,该测试可在网上进行,设置相应的程序,使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分析结果。所得的全部信息由专业的老师进行统计分析。

(二)健康需求评估

根据健康档案,把学生进行大致的分类。可根据身体是否缺损、残障分为两类;根据是否肥胖可分为两类;根据是否患有疾病分类,这一类应该细分为干预效果显著和干预效果不显著。以上分类可以允许有重合的部分。最后参照之前的分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需求的评估。

(三)干预

干预的过程是健康管理模式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干预主要是指学校、各学院、各班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规范、引导学生,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干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身体素质管理、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疾病”管理、心理管理。

1.身体素质管理

加强宣传,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允许各个班级之间、各个专业之间、各个年级之间举办小型的体育竞赛。此外,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一直是高校财政资源配置的薄弱环节,体育设备的价格十多倍地增长,但是体育经费增长缓慢,制约了高校体育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增加在体育设备上的投入,加强本校的体育设施建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和充足的健身器材。为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充分利用本校内的体育设施,学校可以考虑给学生发放本校体育馆有截止日期的健身券。除个人券以外,考虑到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可以考虑以寝室为单位发放团体券。

2.生活方式管理

包括睡眠管理、用餐管理、环境管理、烟、酒管理、管理、消费管理。

学校必须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充足合理的午休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要求学生按时上课、准时熄灯。熄灯后以及午休期间禁止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增加食堂食物种类,改善食堂的伙食,倡导学生尽量在学校食堂内就餐是用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避免食堂拥挤,可采用错时放学的制度。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加强对外卖的管制措施。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校还可以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宣传,促进大学生饮食规律、健康。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做好引导工作,并且安排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但是检查工作的重心不应该走形式主义,应以整洁舒适为主,要求可适当放宽。检查工作可交由公寓主管和学生会共同管理。大学的教室开放性比较强,卫生问题很难保证。所以,在需要每个班的卫生委员加强对班级卫生的管理定期安排同学清洁的同时,学校、各班级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以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吸烟现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香烟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导致大学尝试吸烟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好奇、情绪影响和从众心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染上烟瘾的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吸烟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持续的影响,也会给朝夕相处的同学带来危害,甚至也可能引导其他人吸烟。所以学校应致力于打造“无烟校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力度,加重惩罚措施,严禁学生在校园范围内吸烟,也要禁止学校老师在办公室、教室甚至是实验室吸烟。学校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多举办“禁烟运动”。与此同时,规范校园超市管理,禁止校园内的超市贩卖香烟。

另外,大学生吸毒的现象虽然不多见,但是预防工作也不能忽视。学校可以开设知识课程,培养大学生认识的能力,拒绝的意识,远离。也要禁止本校生出入酒吧、歌厅、舞厅等场所。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在消费方面也有自己的准则和意愿。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和课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日常消费进行计划和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此外应当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赚钱艰辛的同时为家庭减轻负担。引导学生形成适度、理性、绿色的消费观。

3.疾病管理

这里的“疾病管理”不仅是指对患有非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进行的监测干预,也指对可能会患某种疾病的高危大学生采取干预措施。对已经患有非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干预使其病症减轻,对于尚未患有某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措施,来避免患上疾病或者延迟疾病的发生。以高血压为例。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学生,可以安排定期免费测量血压,并注意检查是否产生了由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对于尚未患高血压、但是血压非正常的大学生,同样需要定期测血压,对于这两类大学生都需要倡导其通过改善饮食结构等非药物疗法使血压趋于正常。

4.“灾难性疾病”管理

灾难性疾病通常是指对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或会导致巨大治疗费用的一类疾病。但是对于大学生的“灾难性疾病”管理除了癌症等重大疾病之外,还应该包括大学生因为疾病旷课一周以上或超过大学生自身的经济负担的疾病。学校可以与本校附属医院直接合作,设置专项资金以补贴医院的形式为本校生提供廉价的医疗服务。

5.心理管理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主要有:无法适应新环境;面临多重压力;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网络成瘾导致的心理问题;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等。故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应该围绕以上方面展开。

(四)监测、反馈

针对身体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的不同特点,可以将监测、反馈部分分为身体健康监测、反馈;心理健康监测、反馈;学生反馈三部分。

参考文献:

[1] 罗红,杜清浩,鲁会田.大学生健康管理初探[J].价值工程,2010, 29(28):178- 179.

[2] 罗旭,周凤桐,韩凤芝,等.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81- 83.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8

健康体检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检市场到底有多大?新的体检中心的出现会不会抢走原本属于医院和市体检中心的份额?目前的状况是已经饱和,各方将你消我长;还是潜力多多,大家共同发展?……新的格局的形成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市场悬疑。无论哪一方都对体检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一预测所基于的就是公众日渐提高的健康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等,这些变化无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人群已占总人口的70%左右,是许多疾病的高发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与平时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2002年7月,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称,从全国16个省、直辖市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就亚健康率而言,北京是75.31%,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这3个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京更是高居首位。

2002年5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指出:中国人口中只有15%属于健康人群;15%属于非健康人群,70%属于亚健康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如果人们能够重视“第三状态”并在疾病前期进行有效预防,那么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状态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又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科学研究证明,对这种亚健康状态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势必会减少疾病的风险,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健康水平,而这种控制和管理就是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发展

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20-30年才兴起的。健康管理行业的兴起也是由于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由于人的寿命延长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实际上,首先广泛推广健康管理服务的是美国的保险公司。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健康保险的发展以及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要求医生能更好的指导病人进行疾病预防。因而,一种以评价健康风险为目的的手段应运而生;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医生提高其与病人开展疾病预防方面的交流能力。随着健康管理组织(HMO)等管理型的保健服务组织的发展及降低医疗费用的要求,风险评估的技术得到不断改善,并被应用到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去。这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性。

如今,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HMO)中享受医疗服务,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美国健康管理研究人员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

几十年来,健康管理在规范性及普及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多种类型的服务方式。

2.广泛的应用:健康管理已被应用到大多数医疗保险项目及医疗机构的社区服务。

3.系统的研究与评价机制:美国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对健康管理的设计,技术手段及运营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这个行业按一个规范的系统运作模式来管理。

4.以公司面貌出现的、独立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是行业的支柱。

5.目前,健康管理的服务主要由众多的健康管理企业来提供。

健康管理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中国,“健康管理”在医疗系统中并不是真正的新鲜事。“健康管理”其实与我国建国之初建立起来的“高级领导保健”十分相似。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首长们的各种生物医学指标进行定期采集汇总,根据数据展开会诊,比较科学地预测出疾病的危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起居等健康保健计划。而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眼中,却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对人身体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还是个几乎不被人们了解的角落。

随着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一种被称为“健康体检”的服务应运而生,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与时俱进,国内健康体检产业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曲线几乎与GDP的增长相吻合。进入21世纪,尤其是经历了今年春天的SARS之后,国人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健康消费迅速增长,健康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总理最近指出,要在“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统筹、重在农村”的原则指导下,加速发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促进等新兴健康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慢性疾病已经由老年性疾病转变为年轻化的流行疾病。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流行蔓延的危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帮助人们及时地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何帮助个人正确地了解和预测未来患慢性疾病的概率是多少?如何帮助个人获得降低疾病危险性的健康管理目标?这将是目前我国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事实表明,仅靠医药和医院不能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人们的健康水平与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意识的强弱密切相关。如果说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把守着社会健康屏障的下限,那么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产业就决定着社会健康屏障的上限水平。因此一个国家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包含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由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及健康体检等组成健康产业的三个部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在此,切不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话题,因为这二者完全可以包容在健康体检的内涵之中。健康体检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管理,一但出了体检结果,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便在其中了。目前我们正面临“非典”过后的第一次健康大提速,这列迎着一轮朝阳飞奔的健康快车,正搭载着拥有蓬勃生命力和无比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健康体检,驶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40亿元大蛋糕香喷喷浮出水面

健康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因为一个国家男女公民的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的长短,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长,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中的新亮点也不断出现。以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代表的新兴健康产业正逐渐进入百姓生活并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今人们应该从40岁开始有固定的健康检查,至少每年一次,因为人体的激素水平在35岁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年下降。常言讲“40岁以前是人找病,40岁以后是病找人”。

据测算,仅健康体检一项,每年就有40亿元的市场。在北京,有人粗略的算了一下,北京人口1000多万,60%的人群需要体检,每个人最少花380多元,这个市场容量最低也是22亿多元。仅就专项体检的市场,北京市体检中心副主任讲,从去年本市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首先,招生体检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研究生在内一共有三十多万人;其次,参加机动车驾驶员体检的人数大约也有二百多万;最后,加上从药人员、征兵、外来人口、食品卫生等,每年仅专项体检大约就有三四百万人。

北京市卫生局下辖的各类专职体检机构就有几十家,仅婚检一项年收入达上千万元。最近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医院,建成了一座豪华的多功能体检中心,而广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要推出了高、中、低档婚检“套餐”,而婚检只是健康体检产业中小小的一个项目。

由此可以看出,健康体检犹如刚刚冲破黎明前黑暗的一轮红日,正生机勃发,前途无限。

2.追根溯源,健康体检在我国早有实践。

大约在五年前,一些健康产品企业借鉴国际巨头安利公司的以健康体检来促进产品销售的经验,会议营销开始出现在业界。安利公司以免费的健康体检作为手段,并依据体检的结果来针对性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体检的项目则因产品的不同而设定。

与此同时,健康体检作为会议营销最重要的一环便开始出现。它的做法如同安利一样,依据企业自己产品的特点来设置免费的体检项目,再以体检结果来推销产品。会议只是召集人员收集客户资源的手段;然而,当时健康体检只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非独立的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医院医疗模式的一种简化版。所不同的是,医院是病人自己找上门看病,而会议营销则需免费来收集客户资源。

这种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健康产品企业用来作为主要的营销工具之后,一些业界的精英们凭借一双光辣的慧眼,看穿了体检可作为一项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

1997年10月,北京第一家专业体检中心成立,标志着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列的以健康人群为主要体检对象的中国健康体检产业的正式诞生。特别是近几年来,健康体检业不显山露水,在不知不觉中已渐成气侯。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功能日益专业和完善。在许多行业缩小、效益下降的背景下,健康体检业一路高歌猛进、财源滚滚。据业界人士透露,北京市健康体检中心2002年3月开设第一家分店到今年8月开设第二家分店,短短一年半之中就有5万客户参加健康体检,按平均每个客户收费300元计,就有1500万元现金入帐,据说该中心2003年的体检日程已全部排满。

3.体检机构争相开放

(1)新型健康体检中心

新兴健康体检中心围绕健康体检拓展赢利亮点,根据体检者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检查项目:如发现有亚健康状态的体检者,会提供保健、调理的方案;除了常规检查外,还有专科查体;有的地方还是集查体与休闲、娱乐、渡假为一体的体检中心。形成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

包装新潮时髦的慈济门诊健康体检中心,环境整洁、舒适,体检大厅分设男、女体检流程线,划分为接待区、餐前检查区、餐后检查区、色区等。每一个检查项目分设在不同的隔间,保证了私密性。一进入体检中心有导检员带引你完成体检过程,地上也标有清楚的指示箭头。检查项目根据受检人群职业、性别、年龄段等最多分为8种类别。

九华新体检中心更是称得上超豪华,它的面积达到16000平方米,所以九华体检中心号称自己的特色是10个“第一”,其中一个“第一”是专家力量最强(副教授以上)、面积最大、项目最多(140项)、设备最先进(全套西门子和日立设备),因此“九华”把自己称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健康体检中心。在常规项目、团队项目、豪华项目之外推出了自助式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要求结合专家指导来确定体检项目。

(2)高档诊所

高档诊所也把眼光瞄向体检,例如设在幸福大厦A座的伊美尔诊所内就专门开立了商务人员体检中心,除进行周密的常规体检外,还进行男性专科和女性专科体检,该中心的特色是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特设一套针对减少威胁健康因素的个人生活及工作的保健计划。

(3)北京市体检中心

它主要承担国家规定招生、征兵、机动车驾驶员、从药人员、教师等体检,此外还接待一些社会的健康体检。

(4)医院

北京许多大医院以丰富的专业人才和齐全的查体设备为优势,再依托医院本身的资源优势进入健康体检市场,北京医院、协和医院、空军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医院都有了专门的健康体检中心。

三、健康体检的发展模式

WHO渥太华(1986年)里阐述了健康是对于社会、经济、个人的发展而不可缺少的资产,是生活素质重要的因素。里特别提到个人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产。

1.日本模式

健康体检在日本已有百年历史。日本的健康体检产业是从企业的体检开始的。英国在18世纪掀起了工业革命后,随着大机器工业化生产,大量工人患上了职业病,于是健康体检被列入健康管理之中。明治维新后,日本掀起了产业构造的变化,日本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职业病大量发生。1916年日本制定了工厂法,接着又在1929年制定了预防工厂危害以及实施卫生规则,政府从法律上确立了工厂有对工人进行健康体检的义务。二战后,日本对健康体检进行了全面立法。1988年开始推广综合健康促进计划(THP)。

当今,日本的健康诊断从工作方式发展到了生活习惯的诊断。由被动的疾病诊断发展到积极的健康促进,目标是让所有的人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运动。

日本健康体检的模式是社会体系完善、覆盖率高、立法明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进行各种各样的健康体检,几乎每个公民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日本的健康体检种类分为:

A.孕产妇、婴幼儿健康体检

地方自治体(市区町村)实施,可以用全额补助金进行检查。

B.学校健康体检

教育委员会将依据学校保健法实施,在小学、中学、高中、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等所有学校进行。

C.职业范围健康体检

依据劳动安全卫生法、公务员法、尘肺法、结核预防法,企业出资进行健康体检,所有劳动者都有接受健康体检的权利和义务。

D.居民健康体检

基于老年人保健法、结核预防法,地方自治体(市区町村)将无偿对40岁以上的没有接受过职业范围健康体检的志愿者进行检查。

F.自发进行的健康体检

根据健康保险组合等的补助金进行的健康体检,依据本人意见,由自己出资进行健康体检。

今天的日本健康体检作用已不是为了发现疾病,而是为了了解产业疾病的条件,从而去改善这些条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程序:

A.健康测定

B.运动指导

C.心理健康咨询

D.营养指导

E.保健指导

2.英美模式

英美模式与日本不同,每个企业都有安全规定,不定期进行体检。国家有完善的体检法规,健康管理由自己负责,健康管理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双方投入。

英美模式要点:

A.收集以现代医疗技术为基础的高程度数据

B.准确诊断

C.对个人健康进行综合判断

D.体检结果向个人公开

E.提供健康建议

3.目前国内模式―KYN健康管理

KYN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 (health risk factors) 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KYN”是英文Know Your Number 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了解您的数字”。这里的数字指与个人健康相关的各种生物指标。目前主要的应用范畴是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

KYN健康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疾病危险性评价系统以及个人健康改善及指导系统。

KYN健康管理的特点

A.数据库式的管理个人健康信息

B.定量评价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

C.以控制个人危险因素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处方

D.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

E.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F.为集体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手段

KYN健康管理流程

四、健康体检作为新兴产业成为政府“盘中餐”

健康体检产业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也引起了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在我国整体医疗体系尚不完善、政府对健康产业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健康体检业,在某种程度上做了政府想做而又做不了的事,成为饥饿中的政府的“盘中餐”也在情理之中。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国际健康管理高级论坛”上,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明确表示:“在卫生体系转轨之际,健康产业发展恰逢良机。健康体检产业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拿出成果来。在健康问题上,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全民健康,真正提高全民素质的有利保证。为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中央文明办、卫生部组织的“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展开,近百位健康教育专家走近百姓身边,“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已经在基层深入开展起来。

河南安阳也进行了一些试点工作来评价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健康管理运作模式,河南安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面积进行群体预防科普宣传的同时,科学有效地指导百姓结合自身健康情况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今年这项工作已经在安阳全市推广应用。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遏止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据悉,健康教育有望写入国家第11个五年发展规划中。这说明健康健康体检这一新兴产业的出现顺时应势,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健康产业大发展的软硬件因素已经成熟,剩下的就看业界同僚眼力和功力了,跑马圈地,先到为君。

五、健康体检,掀起你的盖头来

体检分为四种类型:

1.疾病体检,

2.特种体检,如保险体检、参军体检等,

3.入职体检(求职等),

4.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与传统的医疗体检不同,传统体检的作用在于发现疾病,是以医疗为目的;而健康体检的目的在于保健或提供某种特定的体检服务。健康体检是一种健康管理,它是以健康人的体检为目标,以便早期发现疾病或可能致病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发现产生疾病的条件,从而对人们的健康提出管理咨询服务。在此,我们不妨对其作一简单回顾:

1997年10月,九华山庄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独立于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当时的体检项目是普通体检,分内科、外科、眼科等16个科目,女士检测128项、男士检测121项,每年检测一次,单价380元,会员优惠。

现在的体检中心,体检项目越来越多,并开始向系列化、标准化、一站式服务方向发展。

健康体检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

1.一站式服务免去了医院体检跑上跑下、排队等侯等麻烦;医院体检者往往要跑上多次,体检中要求的空腹、留便、静卧等因为难以执行,直接影响了体检的准确性和体检者的主动性。健康体检提供的是预约服务,一些实力强的健康体检中心还有免费专车接送。

2.深受享受公费体检服务的单位的欢迎。而这些单位人数较多,在医院体检十分烦琐。

3.在健康体检中心,受检者都是健康人,不存在交叉感染问题。

交叉感染亦称为医院内感染,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着社会人群的健康。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细菌、病毒易于传播,不仅在病人之间,而且在医务人员和伤病员之间,都可以发生交叉感染。在医院内由于病人或家属之间相互接触被污染的衣服、被褥、食具和便器等生活用品,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另外,通过诊疗器械也易造成感染,如穿刺、导尿、注射等将病原体带入患者体内,导致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性病等发生。不久前,我国著名导演谢飞就是在医院进行检查身体时偶然感染上“非典”病毒。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医院内部的细菌交叉感染容易导致病人发生并发症,在美国所有住院患者中,有高达8%~10%的病人会受到交叉感染,每年约有2.8万人因此丧命。健康体检中心针对前来体检人员采取防止交叉感染的系列措施。如:备有一次性喝水杯,检查室有一次性床单等。

4.收费比医院低,会员可享受更优惠服务。

5.通过体检,引出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项服务,市场进一步拓展。

6.对顾客可早期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寻找产业疾病的条件,防患于未然。在健康体检中心,受惠的是顾客,赚钱的是业主,倡导者政府,三者统一使健康管理成为现实。

7.与保险公司联系,不断研究新的成长空间。总理曾做出重要批示:“逐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把社会保险结合起来……”。北京的慈济体检中心已与三家保险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加上其它客户资源,一年半的时间已经为50,000人提供了健康体检服务,收入甚丰。而九华体检中心开业至今已为不少于10万顾客提供了健康体检服务。

8.健康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属于市场空白点,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问题,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可容纳成千上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目前的健康体检企业,只是几个屈指可数的星星之火。欲成燎原之势,还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六、健康体检信息商机无限

一家体检中心如果积累了几十万、上百万或者更多的个人健康体检信息,那么它的商业价值毫无疑问将是十分巨大的。北京的慈济健康体检中心已开始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这些信息资源。而事实上,这些信息的价值远不止如此。例如它的统计学价值、人口资源价值、健康支出消费分析价值、各类疾病在不同人群的分布和发病周期价值、人的生活方式价值、食品营养结构价值等等,为国家制定医疗保健政策、保险业险种的推出、新药物的研发、生活方式改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和改善国人的食物营养结构都能提供科学依据。潜在的价值诸如健康食品的开发;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甚至可以带动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其前途不可限量。故业内有人说,现在是健康体检“跑马圈地”的大好时机,明眼人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而且一些业内的先行者已开始把触角伸到了社区与政府的医疗体系建设和健康工程,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进社区、进农村,与千千万万的消费者相融合,其中的商机,谁又能说得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健康产业由点到链,已开始快速发展,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核裂变。

七、健康体检将引发健康产品渠道变革

健康产品行业作为一个极为“年轻”的新兴行业,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阶段,“非典”之后又恢复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质量,对养生和保健的理解与接受也日益加深。加之医学界近200年来的由治疗医学到预防医学又到保健医学理念的重大进步,健康产业的兴旺有其客观的动力。

20世纪90年代,健康产品市场销售额每年都以15%~3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有健康产品企业1013个,年销售额500亿元,仅2000年就上缴税款100亿元,中国5亿城镇居民中有近70%的健康食品消费者,健康食品市场的潜在消费人口约3.85亿人。

在这1000多家健康食品企业中有售后服务体系的740个,占总数的73.1%,采取直销方式的企业703个,占总数的69.4%;设专营店的企业197个,占19.4%;在商场设柜台的291个,占总数的28.7%;其它方式占47.1%。健康产业比其它成熟产业更依赖自己建立营销队伍和营销渠道。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渠道决定命运。因此,各健康产品企业对渠道的建设和竞争已经到了非常残忍的程度。因为渠道的因素,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休克或死亡。

在健康体检产业出现之前,虽然也有如安利模式的体检营销和国内企业的会议体检营销,但健康体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健康体检产业出现之后,不仅标志着一个新兴健康产业的出现,而且标志着健康产品市场大洗牌的开始。这是因为对健康产品企业来说,营销渠道和营销平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但健康产品企业从来未有这一个可以搭载众多产业的公共营销渠道和平台。但健康体检产业一出现,就引发了局面的彻底改观。稍有营销常识的人都能设想:在成千上万大量的健康体检数据诱惑下,健康产品乘势搭建营销平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谁先入为主,谁就会占尽先机。这种渠道和平台的力量势必引发健康产品市场的强烈震动,拥有营销渠道和平台的企业将迅速崛起,而失去营销渠道和平台的企业将从市场退出。在这个临界点上,健康产品企业与健康体检的融合共生将不可避免,整合资源、整合渠道、搭建平台、淘汰和孕育品牌都将“山雨欲来”。

八、健康体检行业面临许多挑战

1.医院的挑战

健康体检投入不多却盈利丰厚,建一个健康体检中心,从设备到人力资源的配备几百万元足矣。低门槛进入的特点势必导致众多企业的参与,这样又将导致与医院激烈地争夺资源,从而引起医疗企业的强烈反击。

一是医院主动适应市场趋势改变经营策略,迅速跟进建立自己的体检中心,像同仁医院、友谊医院都建立了这种体检中心。医院凭借其信誉和实力又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信誉度、体检设备和人才优势:医院首先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被检查者不必为漏检而担忧;其次,医院还有先进的检查设备,保证检查科学、准确;最后,如果被检查者检查出异常后,医院可以立即联系相关科室,准备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一点是任何体检单位不能比的。

二是一些经营不善的中小医院可被改造成为体检中心,与专业健康体检中心分享市场蛋糕。

健康体检的特点就在于专业化和一站式的服务,以后的发展趋势如何,一要看政府的政策导向,二要看企业各自的经营素质。

2.先天不足,健康体检犹如反弹琵琶半遮面

主要表现:

一是政府立法滞后,健康体检机构和检测结果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但立法尚需时日。政府应尽早开展一些试点工作以评价建立在科学原则基础上的具有前瞻性的健康管理模式。

二是健康体检仍需以医疗机构名义登记造册,工商管理存在盲点。

三是健康体检行业尚无行业组织引领,缺乏行规、行业标准和有效的统一管理,存在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的隐患。

因此要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树立权威的健康管理机构,加强行业管理,要建立健康管理专业机构或组织,如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HMO),由它来建立有效的、规范化、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服务技术;制定健康体检行业管理标准和依据;为国内健康医疗责任保险及其它相关健康保险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从而推动和规范健康管理工作。

四是新兴产业尚无品牌经营,一些企业提出的全国连锁经营、创建健康体检品牌的设想缺乏软硬件支撑。

五是健康体检机构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和被不正当利用。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9

一、健康与健康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急性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祸首,取而代之的是慢性非传染病、心理疾患与亚健康状态。2002年5月,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指出:中国人口中有15%属于健康人群,15%属于非健康人群,70%属于亚健康人群。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意义上的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同时,健康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生物-心理-社会学意义上的健康=15%的遗传+7%的环境+8%的医疗保健+60%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现代社会里的健康是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预防保健的途径获得,而不像20世纪30-40年代时的疾病主要依靠医疗科技的进步而得以避免或减少。因此,当代企业才能进入一个可能实现成功的健康管理的时代,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对自身健康的普遍追求。

所谓健康管理就是一种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疾病因素进行全面干预,以实现“防患于未然”为目的管理过程,其具体做法是评价个人的健康状况,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最终使个体或群体保持可能实现的最佳健康状态。企业健康管理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科技和信息技术从社会、生理、心理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健康。

二、企业健康管理的作用与意义理论与实践表明,企业实施健康管理与“四两拨千斤”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体现如下:

1、企业健康管理能降低企业总医疗保健费用。美国的企业健康管理经验表明: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原因很简单,实施了健康管理的企业,其员工的患病率、住院率明显降低,绝大部分的疾病风险都以各种方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万一患病,也会因为“三早”(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而很快得到痊愈。因此,企业在员工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总额明显下降。

2、企业健康管理能大大减少员工因患病或健康事假而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由于实行了健康管理,企业员工不仅减少了自身患病的几率,其也会通过对家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而降低他们的患病可能性。这样,企业健康管理既减少了员工的病假工时,又减少了其为照顾家人的健康事假工时,从而大大减少了因此而给企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3、企业健康管理是一项吸引优秀员工的福利项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企业家和优秀员工的加盟,在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的时代,企业的这项福利措施无疑会吸引许多既渴求事业成功也重视自身健康的优秀人才。这必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之一。

4、企业健康管理能显著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做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人均年产出总值提高了50%以上。人力资源专家经过调研找到了原因:一方面,实施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更能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更富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项福利更能吸引优秀的员工加盟企业,这样自然就会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创新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健康管理的实施,企业员工的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员工之间更加团结互助,而这能直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转贴于

三、企业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由健康管理企业来提供,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大型医药集团为依托的健康管理公司。如三九数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企业在三九集团的背景下,联合三九医院、三九连锁药店,结合三九远程医疗系统,建立起一个连续的、全面的健康管理系统。它从个人健康信息的建档管理、分析、实施,到生病时的针对性治疗,再到治疗后的病情康复追踪,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10项:

1、为企业提供健康普及讲座1次;

2、免费为企业提供一名就近医院的健康咨询医疗顾问:员工平时有健康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3、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

4、提供企业职业病防护方案和流行疾病预防方案;

5、企业员工到合作医院看病免收普通挂号费(常见病);

6、代办大医院看病挂号、专家号(大病),联系住院。定期邀请大医院专家专门会诊;

7、优惠提供体检、疫苗接种、健康讲座服务;

8、代办购买公司消毒、保健、防护用品、代办买药;

9、代办商业医疗保险;

10、其他服务:为企业领导聘请私人医生,为普通员工家庭提供家庭医疗顾问,家庭老弱看护等等。

另一种是一些小型的健康管理机构。这种小型机构没有前者那样良好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基础,故其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些,通常重点是放在“养生与保健”上。即在建立了健康信息档案并进行评估分析后,主要通过各种调养手段改善参加者的身心状况。

对于以上两种企业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本行业特点、本企业财情和员工健康状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健康管理模式(如需要,也可以针对企业中的不同员工群体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模式),与企业健康管理相关的具体职责应该由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来担纲。

大学生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篇10

“每个人的健康投资重点实际就是15个字:管好嘴、用好腿,不抽烟、少喝酒、好心态,其中,好心态最重要。要想健康,只能靠自己,靠谁都靠不住。健康投资的精髓是‘健康在我心中’……”这样的理念,正在改变着无数国人的健康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无数家庭成为受益者。

健康的主要敌人是健康危险因素和由此带来的大量慢性病

2010年9月11日上午,参加“山西省第二届健康产业论坛暨健康管理年会与服务模式研讨会”的数百名医疗卫生产业代表在省城太原有幸聆听了黄建始教授的精彩讲座。

“30多年前,我们每餐吃饭至少花20分钟,嚼1000次,饭菜吃得多,大鱼大肉吃得少。那个时候是城里人骑自行车,农村人走路,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没有卡拉OK,更没有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那个时候,癌症和心脏病离我们很远,很少听说有人得糖尿病。医学院校教科书里也没有“脂肪肝”,几乎没有精神和心理疾病。30年前,也很少有人喝奶和吃奶粉,从来没有听说过补钙,只有过年过节才喝点酒助兴,最重要的是――几乎看不到胖子。”

黄先生风趣幽默的开场白把大家带回到30年前,引发大家的深思和共鸣。

“现在,很多人每餐吃饭最多花10分钟,能嚼500次就不错了,饭菜吃得少,大鱼大肉吃得多,还有烟酒不分家。城里人和农村人都坐车了,一天不上互联网就难受,连山区老太太都有了手机。麦当劳、肯德基在我们神州大地上更是遍地开花。”

黄教授的讲座中披露了一串让我们发人深省的数字――

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上了治不好的慢性病;

每10秒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30年里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地球上每诊断3个肺癌就有一个在中国;

地球上每3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一个在中国;

中国糖尿病人数世界排名第一;

中国精神和心理疾病人数世界排名第一;

约每5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压、高血脂;

每2个人就有一个生活在“二手烟”烟雾之中;

聆听建始先生的教诲,我们看到一个真相:21世纪健康的主要敌人是健康危险因素和由此带来的大量慢性病。

先生为打败这个敌人指明了方向:与其被动等病来,不如主动管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健康爱好者和管理者

学贯中西,学识渊博,待人诚恳是黄教授留给人们的印象。

有人讲,在一个只有6.48%人口健康素养合格,很多人宁可相信张悟本绿豆治病也不相信健康膳食宝塔的国度,说服大家去管理自己的健康会很难。

黄建始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一句话对此做了回答:“从来不用怀疑,少数有思想,有奉献精神的公民能够改变世界。”

这些年,除亲自走到百姓中间去传播健康管理理念外,建始先生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公众媒体做健康节目,累计观众和听众数亿人。同时,他还相继出版专著《最大的回报――健康投资》、《健康在我心中》等科普书籍。

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黄教授总是面带微笑,亲切而充满激情。他的演讲总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经常会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其实就是三点。第一,要想健康只能靠自己。第二,学会管理自己的健康,健康投资是你的最佳健康管理选择。第三,健康投资的精髓是健康在我心中。”黄建始抛出健康管理方案,做到15个字,远离10件事,即影响健康的十大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安全的、高血压、吸烟、喝酒、不安全的水和卫生设施及不卫生习惯、缺铁、吸入固体燃料释放的室内烟雾、摄入高胆固醇和肥胖。

“只有从生活中去掉这些因素,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精神以及社会的美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身体强壮。”黄建始说。

黄建始先生为我们总结的15字健康管理精髓是:管好嘴,用好腿,不抽烟,少喝酒,好心态。

黄先生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出“大健康模式”这个概念。他指出:今天群体健康的主要敌人是健康危险因素,而不是病。

黄先生还是我国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他指出:许多慢性病基本上是生活方式病。

比如高血压,就是心血管病和肾病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上世纪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控制高血压的药物。但是,60年来,全球高血压病人数却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为什么?吃药和治病的价值在哪里?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成“有病就有药,有药就有病。”结果是病越来越多。国际疾病分类将世界上所有已认可的病编码,近15年间就增加了13.8万种病的编码。什么屏幕脸、加班眼;耳机耳、香烟牙;鼠标手、短信指;电脑颈、焦躁心;玻璃胃、沙发臀;憋尿膀胱、经济舱腿,这些都是十年前从未听说过的。因此,黄教授呼吁大家,要以健康为中心主动出击,实现自我的健康管理。

养生学说是源于农业社会经验医学的衍生物,精华和糟粕共存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中定义:养生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衰老的发生发展、老年病的防治与增强健康,延缓衰老求得延年益寿具体措施的一门学科”。

关于什么是养生,黄先生表示:“由于缺乏现代科学证据的支持,国人很难明辨是非。这就给某些人留下了混水摸鱼的空间。林光常、刘太医、张悟本等人其实都是打着养生的旗号在反养生。绿豆治病、生吃茄子等说法本身就是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不但不符合基本的科学常识,也有悖于我国传统的养生原则。”

黄先生指出:有人戏称被小农经济包围的中国健康市场是“钱多人傻”,目前市场上打着养生旗号圈钱的人兜售的大多是应该倒掉的“洗澡水”,并非真正的传统养生精华。传统养生的具体方法是起居有常,节制,保养精神,注意饮食,养生方药,适当劳动,按摩针灸等。养生强调的是在整体上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上则具体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很显然,如果提倡只吃几种特定食品来养生,本身就违反了养生的整体原则。

黄建始教授有一个形象的类比:人类最早的饮食要求是填饱肚子,但是当这个“吃饱”的愿望实现以后,就转为关注怎么吃好了。医生最早的工作是救治伤病,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健康要求的提升,医生的职责将慢慢转向让人们不得病或者少得病,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职能转变。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镌刻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一位医生墓志铭上的话,一再被黄教授所提起。

他解释说:“治愈跟治好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如一个破损的伤口,也许我们可以让它以后长得不留疤痕,这就是治愈了。但是内部曾被破坏的组织呢?它还是发生了一些改变。更何况,还有很多疾病,现阶段的医学水平是连治愈也不能做到的。而医生更经常做的事是帮助、是安慰。帮助老百姓掌握科学的知识,尽量不要得病。这就是科普的意义――把重要的健康信息告诉老百姓,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北京协和医院的院史上,就有多位前辈泰斗热心健康科普:黄家驷、吴阶平、吴英恺……医教科研和健康科普,“业务”与“业余”相得益彰,让这些医学大家身上更添了几缕贴近普通百姓的“草根”味道。

聊起中国健康科普的发展历程,从事科普事业近30年的黄建始教授感触良深。从最初的仅仅是“普及医学知识和卫生措施”,逐步拓展到“将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旨在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学会自我管理健康”。

黄建始的健康管理理念

大健康模式决定了健康管理的实质是:科学确认评价和干预健康危险因素。

黄建始教授为我们总结出以下10个健康管理理念.:

1.健康要放在自己的手里,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来;

2. 知道影响自己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熬夜、吃饭不规律、喝酒、抽烟、不走路;

3.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4. 管好嘴,用好腿,不抽烟,少喝酒,好心态;

5. 关注“病”是错的,21世纪应该关注健康;

6. 一个人的健康应该通过主要改变环境,改变个人行为来达到的;

7.关注空气污染,让大家一起把空气污染降下来;

8. 严格来说,没有中医西医之说,只有有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分。传统医学是经验医学模式,现代医学基于生物学模式;

9. 观念决定健康。

10. 健康符合木桶原理和无缝隙原理。

黄教授也为我们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比如“管好嘴”的关键要吃对,吃对了偶然敞开肚子吃也可以,但要以植物源性食物为主。保健食品和维生素都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健康。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食物,关键在于合理搭配,膳食平衡。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膳食能量构成:碳水化合物 55%~65% ,脂肪20% ~30%, 蛋白质11% ~15%。简单说就是“一口肉,两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蔬菜。”

再说“用好腿”,一个正常人每天至少要走6000步,能坚持的运动才是最好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