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05 17:43:11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假拍;合谋;类Shapley值

中图分类号:F224.32;J124;F724.59

一、引言

2009年3月,艺术批评家朱其在个人博客里发表了《中国当代艺术“谎言共同体”》、《当代艺术拍卖的“天价做局”,以及暴利游戏》等文章,断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着艺术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天价做局”,艺术品价格被人为操纵,大部分天价作品的成交实际上是“虚假”交易。文章描述了“天价做局”的整个流程:先找到某个在艺术圈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市场价格在10万元左右的画家,签订一个三年协议,每年40张画,每张以30万元到50万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一年后就开始在拍卖会上炒作,30万元的画拍价标到100多万元,2年后再标到500万甚至1000万元一张。如果没人买,炒家就会安排“自己人”和真买家坐在一起,假装举牌竞拍,制造热拍的现场气氛。这就叫艺术拍卖会的“天价做局”。第一年在拍卖会上以高价卖掉1/10的作品,就可以将成本全部收回。剩下的画在拍卖会上慢慢用天价游戏“钓鱼”,卖出一张就是暴利。

假拍指的是虚假的拍卖行为,即拍卖品的买卖双方实际上为同一主体,只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故意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借以制造虚假成交价格的欺骗行为。Leibenstein(1950)最早分析了这种投资需求不是由于艺术品本身品质变化,而是由于价格变化所带来的外部性导致。但Leibenstein只是考察了个体独立的消费决策,Frank(1985)利用一个简单的战略式博弈分析了两个投资者可以合作决策的情形,认为对艺术品的需求将大于投资者独立决策时的需求,这就为艺术品在拍卖时可能由于投资者数目的增加而导致价格的更大幅度上升提供了依据。赵红(2007)将合作博弈问题扩展到不确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动态博弈模型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存在唯一的子博弈精炼均衡解。刘长庚、龚志勇和杨东华(2003)运用合作博弈中的核概念分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证明实质是内部人采取优超方案侵占其它利益相关者权益,防治的办法是找到各“小集体”连忙谈判达成的一个重复博弈均衡解集的中心核,使其不可优超。

本文基于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两方合谋问题讨论了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侵害问题。拍卖这种交易形式,第一,买卖双方不直接发生关系,便于幕后操作;第二,有着巨大的广告作用,常常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第三,拍卖时拍卖现场的氛围每每会影响到竞买人的意愿,使之作出情绪化的判断和非理性的决定。因此,很自然地便被一些投机资金和热衷于自我炒作的画家所看中,以之作为哄抬价位、拉高出货的工具,或作为虚假宣传、操盘做市的平台。如今在绘画作品尤其是当代画家绘画作品的拍卖活动中,假拍的现象十分普遍,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假拍这种欺骗行为,不但极大地损害了拍卖公司的诚信,败坏了画家本人的声誉,而且更严重地挫伤了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的热情和信心。

二、变量描述和合作博弈模型介绍

对于变量描述和合作博弈模型介绍,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一)变量描述及假设

第一,博弈参与者包括:艺术品持有人、内部投资者(参与艺术品虚假拍卖的投资者,即知情者)与外部投资者(不知情者)。艺术品持有人和内部投资者都是经济人,且都是风险中性。

第二,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两方参与合谋后约定拍卖真实成交价P0和落锤价格Pt(拍卖时的虚假高位),且Pt>P0,委托合谋佣金θPt,其中 0

第三,艺术品持有人合谋效用函数:

其中 x=pt-p0,表示落锤价格和真实购买价格之间的差距,u(x)表示由于落锤价格和真实购买价格之间的差距给持有人所带来的效用增加,且u'(x)>0,u''(x)

第四,货币收入作为效用的衡量,效用函数为可转移效用函数;各参与者效用具有线性可加性。

第五,参与合谋的投资者合谋效用函数:uI=θPt-c,c为投资者参与合谋所付出的成本,不合谋时获得保留支付v-p0,v表示不合谋时艺术品所带来的效用或预期效用增加。

第六,外部投资者由于合谋所遭受的损失用艺术品持有人由于合谋所带来的收益表示,即:-u(x),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不合谋时所获得保留支付为:v0。

通过假设可以得到(见表1)。

(二)模型建立

艺术品拍卖过程中有3个独立经济人参加博弈,N={1,2,3} 是全部参与人集合,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是以个体理性的满足为条件,因此,合作博弈问题是如何在不违背个体理性的条件下实现集体理性,而集体理性目标实现的实际障碍是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安排问题。

设参与人i自己单干可获得收益为Ui,合作后集体安排给他的收益为xi,要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就是要寻找一种利益安排方案,由向量X=(x1,x2,x3)表示,其充分必要条件为:

其中定义V为特征函数,Sm为N中一联盟,现在考虑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即Sm={1,2},两者一旦达成合谋协议,则该协议是有约束力的,可以保证他们采取统一的集体行动, 是其合谋保证得到的最大收益。

当艺术品持有人采取不合谋行动时,会从外部投资者利益出发,这时利益安排x=(P0,V-PO,V0)满足式(1)、(2),但不被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接受,sm可能会拒绝这一方案,而提出方案y,优超x,满足:

由式(3)、(4)和表1有:

由式(5)、(6)得到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条件为:

(三)模型分析

第一,艺术品持有人由于合谋所带来的期望收益u(x)体现了广告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者,而且制造虚假拍卖纪录拉高出货,都导致了落锤价格和购买价格之间的差距x成为影响其效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内部投资者竞拍成功后存心不付款,他们竞拍只是为了将目标拍品的价格不断抬高,艺术品持有人手中持有一批同类艺术品,如果拍品价格抬上去,投资者现持有的艺术品价值会水涨船高,可以私底下销售获取更高支付,同时艺术品持有人由于合谋所带来的期望收益u(x)必须大于其支付给内部投资者的报酬θPt。

第二,内部投资者参与艺术品假拍合谋所获得的收益θPt必须大于参与合谋所付出的成本V-P0+C,该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参与合谋所付出的成本C,另一部分是由于参与合谋的机会成本V-P0,即不参与合谋而获得的最高支付,一方面来源于购买艺术品所带来的期望效用v,另一方面来源于不合谋所付出的真实购买价格P0。

三、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根源:基于合作博弈核概念的探讨

对于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根源分析如下:

(一)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帕累托有效分配的核条件探讨

Gillies(1959)关于合作博弈中“核”概念的阐述,定义了在n人博弈中,全体优分配方案形成的集合称为博弈的核心(core),记为c(v)。现需找到sm联盟谈判达成中心核的条件,即分配方案x=(x1,x2,x3)在核心c(v)中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下:

根据式(9)、(10)和各参与者期望效用线性可加性假设可以得到:

由于(14)式中x3∈φ,即x3任意取值都不在中心核中,联盟Sm将对x3的存在进行帕累托改进,因此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必然将外部投资者排除在三人合作博弈之外,对于外部投资者的任何分配都是不稳定的,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必然合谋侵占外部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来弥补自己所付出的期望成本。

(二)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核条件求解

对于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张雪峰(2009)探讨了两方合谋核心非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线性规划(L)有解:

由(L)可以解出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中心核:

通过中心核条件(16)(17)有:

(三)中心核分析

第一,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均衡区间。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共同侵占了外部投资者应得利益,艺术品持有人所获得的合谋收益分配要满足

其收益Pt+u(x)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合谋所获得的艺术品虚假价格收益Pt,另一方面由于虚假价格导致其同类艺术品价格升高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增加u (x) 。并且该收益需要负担两方面的成本,一是由于内部投资者参与合谋所付出的成本 C,二是由于外部投资者由于选择合谋所放弃其他收益的机会成本v。合谋收益之和必须要大于其期望成本,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的中心核才存在。

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将共同期望获得收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外部投资者的收益损失(Pt+u(x)),同时将共同承担两者的期望成本(c+v),至于各自应该承担的比例将在下一部分有所讨论,但主要是依据Shapley值的核心思想:两者在合谋中的重要性决定各自收益和应承担的成本。

第二,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都以自己的固定收益为合谋的分配下限,艺术品持有人为:P0,内部投资者为:V-P0,包括不合谋的保留支付及真实购买价格的成本。

四、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实现的条件:Shapley值概念的延伸

对于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实现的条件分析如下:

(一)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中Shapley值概念的引入

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合谋进行艺术品虚假拍卖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成为必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两者合谋实现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成为监管层艺术品假拍及维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依据。

Shapley (1953)定义了n人联盟博弈v的均衡解,即Shapley值,并给出了具体表达式。Shapley值表示的是合作博弈参与人的期望贡献,即参与者可能的边际贡献(他的加入将使该排列的收益增加一定的数值),而此时的边际贡献为使一个联盟所增加的获胜可能性。这样,Shapley值所反映的是参与人在一个联盟中的“影响程度”,或参与者之间结成联盟的可能性,和作为关键加入者② 的次数的比重。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过程中,对期望合谋收益怎样进行分配,体现了两者合谋的“公平性”,也是两者合谋达成的关键。

(二)类Shapley值概念的提出及应用

Shapley值的具体表达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它不能解释当联盟中某一参与者退出联盟,但还和该联盟剩余参与者处于统一经济实体中时,该退出参与者仍然对剩余者联盟发生相互作用,他在联盟中的重要地位怎样来衡量。显然Shapley(1953)给出的具体表达式没法衡量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中,当其中一方退出合谋,但还和另一方发生相互作用时,各参与者在该合谋中的“重要性”。张雪峰(2009)提出类Shapley值(Quasi-Shapley Value)概念对Shapley值的表达式进行了修正,本文利用类Shapley值分析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行为。

类Shapley值定义在Shapley值的概念之上,对其具体表达式进行了改进,以更好解释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收益分配问题。两参与者类Shapley值具体表达为:

j为相对于i的另一参与者,0≤ri,j≤1, r为两参与者对于联盟形成的谈判力系数, VT(i)为参与者i在载体T③上的特征函数(效用函数), vt-{i}(i)为参与者i在退出联盟但还对参与者j发生作用时在载体T上的特征函数。

分子表示参与者参加联盟时给另一参与者带来的边际效用(用边际收益来衡量),分母表示两参与者各自参加联盟给对方带来的边际效用的线性组合。rj反映了参与人j对参与人i的依赖程度,当rj=0,反映参与人j对参与人i完全不依赖,在联盟中,参与人j获得全部的联盟收益;当rj=1,参与人 i获得全部的联盟收益,对于r的进一步讨论涉及到联盟中具体的谈判过程,需要用到讨价还价博弈的纳什解来解释其具体的取值及形成条件。类Shapley值也反映了合作博弈中参与人的期望贡献,即参与者可能的边际贡献,也是利用对方的收益增加来衡量自己在联盟中的重要性,只是在衡量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同时引入了联盟中的外生条件:谈判力④,将其作为衡量参与人自身对合作博弈的贡献指标。

对于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的合谋,两者的类Shapley值为:

其中re+ri=1,分母是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由于合谋所增加的期望效用的线性组合,其约束条件在前面已利用核概念进行了讨论,分子是对方的期望效用增加和谈判力系数的乘积。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部分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艺术品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在合谋假拍中利益的趋同性

艺术品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在合谋假拍中共同承担成本及分享收益,两者将共同期望获得收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外部投资者的收益损失(Pt+u(x)),同时将共同承担两者的期望成本(C+V)。

(二)Shapley值的启示

Shapley值反映出了合谋中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之间的相互约束,通过控制一方的边际效用反而能影响另一方在合谋中的“公平性”分配,监管艺术品假拍的目的就是使得两者中的一方考虑到合谋给自己带来的不公平分配而退出合谋。例如艺术品持有人对内部投资者委托合谋佣金分配比例 θ与艺术品持有人的类Shapley值呈反向变动关系⑤,那么可以通过增加委托合谋佣金分配比例θ减少艺术品持有人在合谋中的公平分配比例,从而使艺术品持有人参与合谋的积极性减少,维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注释:

①公式(11)在各参与者效用线性可加条件下为:

其中。

② “关键加入者”是指某一参与者加入某一联盟中,可使得该联盟成为获胜联盟;或该参与者在已形成的获胜联盟中退出时,该获胜联盟将因此而瓦解,从而不能成其为获胜联盟。

③ Shapley(1953)对于载体(carrier)的定义:对于给定的n人博弈,集合TN,如果 ,则称T 为此博弈的载体。

④ 谈判力:艺术品持有人与内部投资者权利地位的象征。

⑤Shapley值和类Shapley值反映的变动关系是一致的,只是具体的函数关系有差异,Shapley值也表明艺术品持有人对内部投资者委托合谋佣金分配比例 与艺术品持有人的类Shapley值 呈反向变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刘长庚,龚志勇,杨东华.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的博弈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3(10).

[2]赵红.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与均衡[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7).

[3]吴振信,张雪峰.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和管理者合谋的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09(1):55-57.

[4]Leibenstein, H. Bandwagon: Snob, and Veblen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Consumer Demand[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183-207.

[5]Shapley,Lloyd S ,Martin Shubik. Solutions of N-Person Games with Ordinal Utilities [J]. Econometrica,1953(21):348-349.

[6]Gillies, Donald B. Solutions to General Non-Zero-Sum Game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47-85.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2

寒假是一个放松的假期。在寒假里同学们可以尽情的玩耍!把平时的苦闷都发泄出来。

寒假是一个紧张的假期。在寒假里同学们可不能只顾着玩,只顾着发泄!学习还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当然,在寒假里只顾着学习也是不好的,我们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学的更扎实;玩的更开心!

寒假里的我,在这漫长的寒假里,我在思考什么?忧虑什么?我付出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

在这漫长假期的最后几站里,我应该想想我在寒假里所做的一切了!

由于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不是很理想,我又是一个要强的人,所以这个寒假里我变不停的在寻找自己的原因,是自己不要好了?还是自己笨?

都不是!只是因为我太粗心,我记得我小学的数学老师常常告诫我们:千万不能粗心,学习是容不得一点马虎的!如果你因为粗心,因为马虎所做错的就等于你一点也不懂,一定也不会做!

但为什么这个毛病这么难改呢?在假期里,我不断地寻找着方法去克服这个困难!去战胜这个困难。要是改不掉这个毛病!恐怕我的一生都会糟蹋在它手中的。所以我下定了决心!一定得改,一定要改!

这个寒假我忧虑吗?其实没有,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所以没什么事情会让我感到忧虑。再说,寒假本身就是应该让我们充满快乐的呀!我们没有理由去忧虑!我很快乐,快乐的像一只小鸟,能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让我们都快乐起来吧,快乐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让我们放下烦恼,在寒假里做一只快乐的小鸟!

有付出就必有收获!不错的!寒假里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很多……

通过寒假,我复习了上学期的功课,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以前我非常讨厌复习功课,但现在我改变了以前的这种错误看法,我喜欢复习,复习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快乐就是我的收获,复习的知识就是我的收获!

我的快乐收获还包括很多呢!我去了乡下,看到山区独有的景色,这就是快乐!我能和哥哥、弟弟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这不也是快乐吗?

我喜欢寒假,喜欢拥有快乐,寒假里的我总的说就是一个快乐的我!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3

大家好!

从明天开始,同学们就开始放寒假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老师有的还要参加继续教育;有的老师要准备下学期的新课了,同学们,你们说,我们的老师辛苦吗?我建议大家一起对老师们一学期的辛勤劳动表示真诚的感谢。让我们一起对老师说,老师,谢谢!一、二、三,一起说:老师,谢谢!

一学期来,我们的老师积极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寅霞老师的论文获江苏省一等奖;朱庆平老师和鲍丽芳老师论文获江苏省二等奖;马惠镇珍老师论文获江苏省三等奖;陆花老师论文获苏州市二等奖;姚云老师论文获昆山市一等奖;王炎老师、朱莹老师、林英老师论文获昆山市二等奖。还有很多的老师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了。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努力下,部分同学及集体在各级争先创优活动中获得了满意的成绩。我校男子手球队获苏州市团体第二名,男子小足球获昆山市第一名,游泳获昆山市第一名;庄子杰、周正、周天予、陆明睿、孙浩清、谈正源、获《小数报》一等奖;李姿悦、王鲁川、陈诚获《小数报》二等奖;陈诚同学还获综合竞赛二等奖;马文辉、王鲁川、朱鸷获综合竞赛三等奖……

本学期里,许多班级在老师的精心管理下、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年级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在此予以表彰。他们是:一(2)班、二⑵班、三⑵班、四⑶班、五(1)班和六(1)班;获得“卫生示范班级”的是:一5班、二1班、三2班、四2班、五2班、六4班;获得“公共环境模范班级”的是一3班、二4班、三4班、四4班、五3班、六2班。这学期,我们每个班级有一些同学被老师初评为“三好学生”和“文明学生”,被评到的同学,说明你们只是通过了这次老师对你的考核,只有再通过下一个学期的考核,你们才有可能成为正式的“三好学生”。希望这次被评到的同学不放弃,继续加油。

在这里,我们向被表彰的同学和班级表示祝贺,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大家以优秀学生和先进班集体为榜样,人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优良成绩。

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每位同学将怀揣着收获的果子和新年的梦想,进入充满诱惑的寒假生活,跟着家人出趟远门旅游、走亲戚;拉着妈妈的手去商场买一件心仪已久的新衣服;和同学一起酣畅淋漓地踢一场球;窝在暖暖的被窝里睡一回懒觉;还有去看看乡下的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感觉时间都分配不过来了。是的,同学们,寒假生活总是那么丰富多彩,充满幸福和快乐,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只顾高兴而忘了我们的“责任”,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

一是要保证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要在大人的指导下用火用电用气等,不做危险游戏、不吃不洁食品,不轻信陌生人教唆。

二是要成为大人喜爱的好孩子。寒假期间,家长们还是非常忙碌了,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你,所以你们要学会体谅父母,照顾好自己,使父母放心;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你们要举止文明、活泼大方,使父母称心;和父母长辈在一起,你们要主动参与做家务、招待客人,使父母舒心。懂事的孩子人人爱。

三是要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与自己的年龄一起长大。每个假期,学校大队部都会向同学们提出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要求,这实际上是为同学们在假期里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指明了方向,希望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实践。我们相信,社会实践活动一定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四是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25天的寒假生活,怎样过得开心、满意又有意义?我想每个同学都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列出一个计划,然后按计划行动。2月8日是同学们回校报名的日子,我们希望这一天每个同学带着你寒假的喜悦和收获,高高兴兴来学校,和老师同学开始一年新的学习生活。

同学们,感谢你们,时刻牢记自己的是开实小的学生,热爱学校,并使学校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感谢你们,热爱学习、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使学校的各项活动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收获多多;感谢你们,张弛有度、文明守纪、自觉自律,使2009年的学校生活一路平安、一帆风顺;感谢你们,持之以恒、刻苦训练、敢于竞争,在各项比赛中成绩辉煌,为学校争光添彩;感谢你们,纯洁美丽、活泼可爱、善解人意,在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幸福;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异像;投资策略

一、什么是行为金融学

所谓的行为金融学实际上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将心理学引入了的金融学而产生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由来是由于专家和学者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验证的过程中发现的如“日历效应”、“股票溢价之谜”“股利效应”的一些现象,不能用传统意义的金融学解释,由此就产生了行为金融学。我们再看有效市场假说,它的意思是说公司的信息不会被任何人利用来创造利润,所有的信息都是靠股票的价格来体现。我们分析其假说分3方面::1.弱势效率市场假说、2.半强势效率市场假说、3.强势效率市场假说。我们逐一介绍:一般弱势效率市场假说认为股票价格不能依靠技术来分析,而是从过去的股票价格和成交量来进行分析,得出规律;而半强势效率市场假说指的是股票价格不仅不需要技术分析,也不能从基本面中获得,而是在公司基本状况、以往的股票价格、行业基本信息、股票成交量及宏观的经济状况中获得;强势效率市场假说则是认为股票价格已经在各种信息中包括公开的和未公开的得到体现,假使这个时候投资者获得内幕消息也无法凭借其获得超额的收益。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对有效市场假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那么金融行为学的定义是什么呢?作为金融界的著名学者——李心丹是这样说的:这种学科是把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科融合的一种方法,它把心理学或别的学科的理论知识应用于金融学,从而解决许多金融难题。其内容指的是人的情绪或者心理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决策的影响作用,它是两种学科融合后的作用体现。行为金融学的观点不支持新古典金融学假说,也不支持完全市场假设,更否定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提倡的是有限理性、非完全市场和一场现象、无效市场。除此之外,行为金融学还否认了无套利均衡理论的套利策略。

二、金融投资者的心理活动

金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其基本特征包括:过度自信、可获得性、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锚定等,我们逐一进行介绍:

1、过度自信

其定义是投资者过于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往往高估。这往往会造成投资者投资过多,而收益甚低,甚至亏本很多。过度自信的心理很容易过多的进行断线投资,进而成为投机者。这种心理和锚定很像,有些人很难区。

2.可获得性

这种心理状态的特点是:当有些人对事物或者事件进行评判时,这种心理状态的人会联想出很多出事故的例子,从而改变投资。这种心理状态的人们很容易在投资中改变投资对象,从而影响收益,作出错误的决定。

3、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这种心理的特点是过度自信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当市场上出现一些预期的重大信息时投资者对信息呈现出过度反应或者对于重大消息到来的时候又呈现出对信息的反应不足。

4、代表性直觉

其定义指的是投资者心理特征是把公司的好坏作为投资股票的标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人们评估事物不够全面,只重视表面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因素。这种心理状况很容易造成投资者在数据根本没有规律的情况下还继续寻找规律。

5、精神账户

这种心理状态是指人们把资金进行分类,根据用途进行投资。在这些人们的脑海中,资金将被分为许多类型,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可能把一部分定为现金资产,另一部分定位证卷资产,有些人的分类更多。

6、锚定

其定义指的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判断时,过多的相信自己的想法,老肯定自己的决定,从而不会理智的考虑其他不利因素。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造成投资错误。

7.损失厌恶及后悔厌恶

后悔厌恶指的是人们在做出错误决策时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后悔。而损失厌恶则是指人们在面对同等收益和损失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他们对损失的心理承受力是收益的心理承受力的二倍半,这类心理状态的人们认为损失会让他们不能承受,即便他们刚刚收益了相同的价值。

8.模糊厌恶

人们厌恶主观的或模糊的不确定性,甚至讨厌客观的不确定性。这个发现常被称为“模糊厌恶”。模糊可以被定义为信息能得知却不被得知的状态,当这种模糊性是一种对未来巨大损失的可能性的时候,人们对于这种模糊性的厌恶和回避心理就更加强烈了。

三、证券市场常见的特殊现象及其分析

1、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是指金融市场内与日期相关系的非正常收益、非正常波动的现状,常分为两种:一周效应和一月效应。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他们总结出周二及周五的收益率最高,而周一的收益率会低于一周中的其他时间,但周一的收益率偏低也不是这一天的结果,而是上周五收盘和开盘的价格差,因此,这又被称为周末效应。他们继续研究,发现一月份的收益率很高,而且每年一月份的收益率都是全年中最高的,特别是小公司,这种现象更明显。我们看一下1941到1991年以来,小公司一月份的股票收益率是8.06%,而大公司却只有1.34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投资者的精神账户,他们倾向于把新年作为新的开始,那年底就成为结算的时间,这就是一月效应的解释。而周末效应则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在周五比较高昂,反之周一则比较低落。

2、赢者输者效应

1985年,塞勒找出了赢者输者效应,他是根据5年终的数据总结出来的这个规律,数据显示,未来三年中收益率最差的比收益率表现最好的高了四分之一,这组最差的股票在未来的收益率上比原来表现好的股票的收益率高的现象就是输者赢者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输者因为失败的教训而对其进行总结,所以之后获得了成功,而赢者因为之前的成功产生代表性直觉、锚定等心理特征,因而在形势变化的时候还不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走向失败。

3、规模效应

一般小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大于大公司股票的收益率,且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1月份的现象就是规模效应。产生规模效应的原因是投资者把公司大小和投资风险联系起来,投资风险又和收益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公司越大,风险越小,其收益越低;公司越小,其风险越大,其收益应该越高。

4、盈余公告效应

在有效市场理论中认为上市公司公布了赢利消息后,公司的股价马上会有变化,让投资者失去了大的收益。这种效应是由于投资者的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造成的。因为,公司上市后公布的财务情况会让投资者产生一致性的投资行为,这就造成投资者都马上就抛或者都继续等待看涨,这种心理状态就造成了盈亏公告效应,公司数据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行为。

四、根据行为金融学进行证券投资的方法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也带动了人们的投资热情。人们的正常心理状态是把几个月中收益率较差的股票卖出,把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买进,这其实就是一种反应过度心理,他们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而进行了过度自信的投资。

而机构投资者就是了解了大多数人有这种心理后而采取的相反的投资方法。我国长期存在的跟庄现状从原因上说,就是个体投资者跟随机构投资者买几年中上涨幅度小或者下跌的股票,而卖出获得较大收益的股票。

选择投资方法时,因为我国证券市场连弱势有效都无法满足的实际情况,可以用图形分析法,当大量的豆子这都相信这个方法的时候,由于羊群效应的作用,技术分析就可能会使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此外,由于赢者输者效应的存在,给投资者的启示就是,当投资者获利的时候要注意要理性的看待自己观点,不能固守成见。而当投资者亏损时也不要泄气。在形势变化时要多观察和收集信息,把握机会多改变投资方法。

短期投资者还是适合采用日历效用,周一卖出,周三买入,年末买入,次年初卖出,这种投资成本小,收益还不错,实在是很实用。投资较大者适合选择规模效应,卖出大公司股票,买入小公司股票。想获得长期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载盈余公告效应,买入好公告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争取长期获利。

对于一些第一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如果开始价格很低,长时间也没有上涨变化。这时,资金较多的投资者可以进行买进,等股票真的上涨后马上出售,可以让投资者获得大的收益,这种方法适合资金多的投资者,往往能获得丰厚收益。(作者单位:广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5

五一劳动节的微信祝福语精选1. 真心中有你,感觉美好;回忆中有你,感觉舒心;旅途中有你,感觉自豪;沉默中有你,感觉豪放;朋友中有你,我感觉不到孤独。愿五一劳动节愉快!

2. 真情五一,紧握你因劳动开满茧花的手,聆听为你而作劳动节的赞歌,送上我节日里最真心的祝福:愿健康守着你,好运恋着你,幸福不离你!

3. 我要将这世界上最美丽的五一祝福,播撒给我最可爱的朋友,像蒲公英飞满在你周围的世界,让世界上最幸运的事都降落在你的身边!祝你五一快乐!

4. 劳动节到了,祝我们这些上班上得抽筋,加班加得抽风,干活干得抽搐,领钱领得抽泣,祝福祝得抽象,耍假也得抽空的劳动人民节日快乐!

5. 五一到,假期好,短信到,来问好,烦忘掉,乐来抱,心情妙,精神好,跑一跑,身体好,健康到,永不老,聊一聊,感情好,祝福到,乐淘淘。祝五一快乐!

6. 今年过节不劳动,劳动就动手指头,发条短信送关怀,送你一心祝福,一点想念,一点眷恋。朋友收到细体会,你我情谊最可贵!祝五一快乐,天天开心!

7. 节日来临祝福多,小小短信表我心:祝你身体棒棒,容颜靓靓,丰收多多,钞票鼓鼓,美丽乐逍遥,生活乐呵呵,爱情喜滋滋,劳动节快乐!

8. 劳动节到了,祝你这个工作的打桩机,家庭的取款机,兼职的洗衣机,勤奋的扫地机,人见人爱的不劳动不舒服斯基节日快乐!再忙再累也要注意身体哦。

9. 水在流,鱼在游,忘掉所有的忧和愁,风在吹,雨在下,很想让你笑一下,天有情,地有情,祝你时刻好心情,愿劳动节开心。

10. 上帝看你工作勤奋,问你要什么,你说健康我要,钞票我要,车子我要,别墅我要,美眉我要。上帝于是送给你我要节。嘻嘻,劳动节快乐!

11. 劳动诚可贵,成功价更高。若为假期故,二者皆可抛。游也不觉苦,只把幸福找。待到山花烂漫时,站在丛中笑。五一劳动节快乐。

12. 劳动,可以磨练意志;劳动,可以净化心灵;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劳动,可以开拓未来。在劳动节前夕,祝你劳有所获,尽情拥抱美好生活!

13. 劳动,创造了价值,创造了未来,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一切。劳动节,愿你快乐吉祥,开心欢畅,幸福安康!

14. 蓝蓝的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浩瀚的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耸立的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辽阔的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劳动吧,愿你前程无量!劳动节快乐!

15. 劳动节,不劳动,放假三天好轻松。睡睡觉,喝喝茶,玩玩电脑还旅游。不论年长与年幼,逍遥快乐度假期。五一节快乐!

16. 劳动健身、劳动致富、劳动快乐、劳动幸福、劳动光荣、劳动万岁。愿你我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事业辉煌,给自己和最亲爱的人以幸福。五一劳动节快乐!

17.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祝福所有诚实劳动的同学们,丰收满满,收获满满,假期是给你们的礼物哦!请笑纳!

18.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所动,动机纯,劳之方有获;动所劳,劳逸合,动之方有果!愿你:幸福劳动,劳动带给你更多幸福!祝:劳动节快乐!

19. 劳动节了,发扬我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以逸待劳的你,献上举手之劳的祝福,愿你快乐不劳而获,幸福多劳多得,平安健康为你效犬马之劳!五一快乐!

20. 心有浪漫,天天情人节;心存感激,天天感恩节;起早贪黑,天天劳动节;能够耍你,天天狂欢节外加愚人节。愚人,节日快乐哟!

五一劳动节的微信祝福语推荐1. 真心中有你,感觉美好;回忆中有你,感觉舒心;旅途中有你,感觉自豪;沉默中有你,感觉豪放;朋友中有你,我感觉不到孤独。愿五一劳动节愉快!

2. 真情五一,紧握你因劳动开满茧花的手,聆听为你而作劳动节的赞歌,送上我节日里最真心的祝福:愿健康守着你,好运恋着你,幸福不离你!

3. 我要将这世界上最美丽的五一祝福,播撒给我最可爱的朋友,像蒲公英飞满在你周围的世界,让世界上最幸运的事都降落在你的身边!祝你五一快乐!

4. 劳动节到了,祝我们这些上班上得抽筋,加班加得抽风,干活干得抽搐,领钱领得抽泣,祝福祝得抽象,耍假也得抽空的劳动人民节日快乐!

5. 五一到,假期好,短信到,来问好,烦忘掉,乐来抱,心情妙,精神好,跑一跑,身体好,健康到,永不老,聊一聊,感情好,祝福到,乐淘淘。祝五一快乐!

6. 今年过节不劳动,劳动就动手指头,发条短信送关怀,送你一心祝福,一点想念,一点眷恋。朋友收到细体会,你我情谊最可贵!祝五一快乐,天天开心!

7. 节日来临祝福多,小小短信表我心:祝你身体棒棒,容颜靓靓,丰收多多,钞票鼓鼓,美丽乐逍遥,生活乐呵呵,爱情喜滋滋,劳动节快乐!

8. 劳动节到了,祝你这个工作的打桩机,家庭的取款机,兼职的洗衣机,勤奋的扫地机,人见人爱的不劳动不舒服斯基节日快乐!再忙再累也要注意身体哦。

9. 水在流,鱼在游,忘掉所有的忧和愁,风在吹,雨在下,很想让你笑一下,天有情,地有情,祝你时刻好心情,愿劳动节开心。

10. 上帝看你工作勤奋,问你要什么,你说健康我要,钞票我要,车子我要,别墅我要,美眉我要。上帝于是送给你我要节。嘻嘻,劳动节快乐!

11. 劳动诚可贵,成功价更高。若为假期故,二者皆可抛。游也不觉苦,只把幸福找。待到山花烂漫时,站在丛中笑。五一劳动节快乐。

12. 劳动,可以磨练意志;劳动,可以净化心灵;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劳动,可以开拓未来。在劳动节前夕,祝你劳有所获,尽情拥抱美好生活!

13. 劳动,创造了价值,创造了未来,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一切。劳动节,愿你快乐吉祥,开心欢畅,幸福安康!

14. 蓝蓝的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浩瀚的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耸立的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辽阔的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劳动吧,愿你前程无量!劳动节快乐!

15. 劳动节,不劳动,放假三天好轻松。睡睡觉,喝喝茶,玩玩电脑还旅游。不论年长与年幼,逍遥快乐度假期。五一节快乐!

16. 劳动健身、劳动致富、劳动快乐、劳动幸福、劳动光荣、劳动万岁。愿你我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事业辉煌,给自己和最亲爱的人以幸福。五一劳动节快乐!

17.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祝福所有诚实劳动的同学们,丰收满满,收获满满,假期是给你们的礼物哦!请笑纳!

18.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所动,动机纯,劳之方有获;动所劳,劳逸合,动之方有果!愿你:幸福劳动,劳动带给你更多幸福!祝:劳动节快乐!

19. 劳动节了,发扬我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以逸待劳的你,献上举手之劳的祝福,愿你快乐不劳而获,幸福多劳多得,平安健康为你效犬马之劳!五一快乐!

20. 心有浪漫,天天情人节;心存感激,天天感恩节;起早贪黑,天天劳动节;能够耍你,天天狂欢节外加愚人节。愚人,节日快乐哟!

五一劳动节的微信祝福语最新1. 五一长假将至,旅游不要疲惫,吃喝玩乐太累,餐餐美味飘香,肥腻最伤肠胃,水果蔬菜多吃,饮酒适量别醉,注意身体健康,节日快乐无忧!

2. 都说劳动最光荣,你就是履行这光荣职责的人;都说节日最快乐,你就是享受这轻松假期的人。生活就该这样的劳逸结合,五一节要到了,记得好好休息哟!

3. 五一劳动节到了,祝你:工作捞着个大升迁,收入捞着个大元宝,生活捞着个大变化,人生捞着个大转机,每天都开心快乐无人能比,祝五一劳动节快乐!

4. 勤劳致富比较难,汗水摔成八个瓣,奔波劳累没有完,收获时节笑开颜,发财不能良心坏,有钱无德品质差,半夜最怕鬼敲门。祝五一劳动节快乐!

5. 我爱劳动把钱赚,吃苦流汗心里甜,歪招发财走捷径,有毒馒头把人害,掺假制假留骂名,千秋万代遭唾弃,勤劳走上致富路,节日到来乐开怀!

6. 你是痛苦我是刀,斩断你就会乐陶陶;你是幸福我是胶,粘牢你就会没烦恼;你是快乐我是包,装上你就没法逃;祝你五一快乐,开心最好!

7. 以迟到著称的小张今天很早上班,好奇问:小张怎么今天这么早;小张答:五一要到了,今天发福利品我能不早吗;预祝劳动节快乐!

8. 五一节将要到了,我送你一辆车。请把幸福装满,把快乐塞上,哼着欢快的小调,摇着轻松的蒲扇,开上平安的大道,把烦恼撞破,把痛苦碾碎。

9. 不是开花都能结果,不是付出都有收获,不是每个花瓶都是摆设,不是每次问候都能给你快乐,不是每次我想你时你都在想我。五一了,真诚地祝你节日快乐!

10. 所有人期盼春节,欢乐;恋人盼望情人节,浪漫;妈妈喜欢母亲节,温馨;工人渴望劳动节,歇歇;游子盼望中秋,团圆;只有你最盼望儿童节,六一快乐!

11. 送给您一个吉祥,送给您一个如意,送给您一个快乐,送给您一个福气,送给您一个温暖,送给您一个顺利,把一切祝福都统统送给您,五一劳动节快乐!

12. 太阳暖暖升起,风儿沙沙作响;鸟儿哼哼唱唱,祝你心情阳光;长假匆匆忙忙,笑容依然绽放;祝你五一节日快乐,放飞心情梦想。

13. 忙,让身心憔悴,让生活疲惫,让压力倍增,让忧烦加剧。恰巧五一劳动节到了,幸福快乐委员会特准你几天假,愿你梳理身心,尽情放松;抛忧忘烦,尽情HAPPY!

14. 蜜蜂的劳动,带来了花朵的芬芳;春蚕的劳动,带来了精美的衣裳;你的劳动,带来了美好的希望。劳动节到了,愿你的生活因劳动而精彩闪亮!

15. 五月一,聚一起,发发短信常联系;劳动节,把手携,欢欢喜喜诉离别。五一愿你五个一:一群好朋友,一份好工作,一个好身体,一生好运气,一个好家庭!

16. 快乐逗你开怀,轻松为你捶背;幸福为你歌唱,平安为你祈福;健康陪你成长,惬意伴你逍遥。五一劳动节来到,愿你开怀,尽情欢愉!

17. 快乐的“五一”轻松过,走进自然,愉悦身心;轻松的“五一”甜蜜过,亲朋聚会,情暖身心;甜蜜的“五一”开心过,温馨浪漫,幸福身心!祝你劳动节愉快!

18. 人生岁月匆匆,笑谈海阔天空。事业成竹在胸,爱情如沐春风。朋友前呼后拥,爱人情深意重。从小热爱劳动,生活乐趣无穷!劳动节快乐!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债转股 道德风险 演化博弈

本文受到全国研究生创新项目(核心)资助,项目编号为CX2016SZ100。

一、引言

目前,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过高和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中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债转股作为一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应运而生。但由于企业及其经营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在申请债转股之后有可能在经营上采取“偷懒”策略,即发生道德风险。因此,弄清楚其中的演化机理是我们如何来解决债转股中企业道德风险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为了简化问题分析的过程,我们假设债转股问题中只有两大博弈主体,企业A和银行B,并且两大主体分别有两个选择。,银行出于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的考虑可以选择[B1]批准企业债转股的申请,但是,企业在银行获得了债转股的优惠后,可能会因为债务减轻而偷懒,这样下去就会导致银行对企业的债务成为坏账。为了规避企业的这种道德风险,银行的另一选择是[B2]不批准该申请。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努力[A1]与偷懒[A2],这可能会和企业的性质、经营管理者等因素有关。总之,这里我们假设企业并非完全的利益追逐者,而是具有有限理性的企业。我们进一步假设努力的企业比例为x(0

接下来,我们基于动态分析的角度继续假设:

(1)企业努力,银行批准。这种情况下,企业努力经营会获得正常收益[u1],但对于企业来说完全获得这一收益是具有一定概率的,设为q。并且企业由于债转股后债务减免会获得额外收益[u1] 。而银行不仅可以会获得债务偿还[u2q],还可以获得因为债转股,企业对银行的分红[u2]。

(2)企业努力,银行不批准。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银行分别只能获得正常收益[u1q]和正常债务偿还[u2q]。

(3)企业偷懒,银行批准。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会获得正常收益,但是可以获得因为债转股而获得的特别收益[u1] 。为了惩罚企业的偷懒行为,银行会向企业罚款d,但银行检测到企业偷懒具有一定概率p。而银行除了获得罚款[dp] 外,依然会获得一个较低的分红[e2] 。

(4)企业偷懒,银行不批准。这种情况下,企业偿还不起债务,会变卖资产来抵债,但是申请债转股的企业多是国有企业,因此,政府会出面以各种形式给予帮助,这种帮助设为企业的收益[c1] 。而银行会计提准备金b,为了不让银行破产,我们也要给予银行补贴[c2] 。

综上所述,双方的博弈收益矩阵为表1。

根据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努力和偷懒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A1]和[EA2],则

[EA1=y(u1q+u1)+(1-y)u1qEA2=y(u1-dp)+(1-y)(c1-a)]

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EA=xEA1+(1-x)EA2]

企业的复制者动态方程为

[dxdt=x(EA1-EA)=x(1-x)[u1q+a-c1+(dp+c1-a)y]] (1)

同理,银行批准与不批准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B1]和[EB2],则

[EB1=x(u2q+u2)+(1-x)(dp+e2)EB2=xu2q+(1-x)(c2-b)]

银行的期望收益为

[EB=yEB1+(1-y)EB2]

银行的复制着动态方程为

[dydt=y(EB1-EB)=y(1-y)[dp+e2+b-c2+(u2-e2-dp-b+c2)x]] (2)

因此,均衡的稳定性可由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系统的均衡点:A(0,0),B(0,1),C(1,0),D(1,1),E([x*],[y*]),其中

[x*=c2-dp-e2-bu2-e2-dp-b+c2y*=c1-u1q-adp+c1-a] (3)

τΦ难趴杀染卣笪:

[J=(1-2x)[u1q+a-c1+(dp+c1-a)y],(x-x2)(dp+c1-a)(y-y2)(u2-e2-dp-b+c2),(1-2y)[dp+e2+b-c2+(u2-e2-dp-b+c2)x]]

五个局部稳定点进行稳定性分析见下表:

表2-局部稳定点的稳定分析结果

注意,为了符合现实,我们加入假设。假设[c2-dp-e2-b>0] ,可以解释为对银行的补贴不仅要覆盖银行的计提准备金还要覆盖银行批准后所得收益;假设[dp+c1-a>0] ,来源于前文对企业不能轻易破产的假设;假设[c1-u1q-a>0] ,是说对企业的援助不仅要覆盖企业的债务还要覆盖企业的正常利益;假设[u1-e2-dp-b+c2>0] ,其中银行的补贴覆盖了计提准备金显而易见,剩下的项之和为正。

由此,五个局部均衡点中只有A点和D点是稳定的,是演化稳定策略,B点和C点是不稳定点,E点是鞍点,其具体的动态博弈过程如图1所示。

三、模型分析

从以上博弈模型可以看出,系统中存在两个稳定演化点,A(0,0)和 D(1,1)。系统最终是向A或D演化取决于鞍点E的位置。我们根据(3)式中鞍点的公式,来探寻到整个动态博弈的一个具体演化路径。

将[x*] 分别对其式子中拥有的参数b、d、p、[u2]、[e2]、[c2]求偏导数,得到

[?x*?b=-u2(u2-e2-dp-b+c2)2

[?x*?p=-u2d(u2-e2-dp-b+c2)2

可知,准备金越多,企业反而会减少努力经营的意愿;银行更高的罚金和更严格的检测力度,反而会抑制企业努力的劲头;无论何种情况,企业都不愿意过多的分红;政府对银行的补贴越多,企业更愿意努力经营。将[y*] 分别对其拥有的参数[c1]、[u1]、q、a、d、p求偏导数,得到:

[?y*?c1=dp+u1q(dp+c1-a)2>0?y*?u1=-qdp+c1-a

可知,政府的援助会提高银行批准债转股申请的信心;企业努力经营的正常收益的提高,会减少银行批准申请的概率;过高的罚金会吓退申请的企业,过高的检测成本会降低银行批准的意愿;企业变卖资产与银行批不批准毫无关系。

我们清楚地知道,该系统只有到达D点才是最好的结果,因此如何提高系统到达D点的概率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根据几何概率原理,只要提高四边形BDCE的面积就可以提高这一概率。我们进一步分析

[SBDCE=SΔBDC+SΔEDC=12(dp+u1qdp+c1-a+Δu2Δu2-Δe2-dp-b+c2)]

我们对上式中的各个参数求偏导数,

[?S?d=12[p(c1-a-u1q)(dp+c1-a)2+pΔu2(Δu2-Δe2-dp-b+c2)2]>0?S?p=12[d(c1-a-u1q)(dp+c1-a)2+dΔu2(Δu2-Δe2-dp-b+c2)2]>0?S?u1=qdp+c1-a>0?S?q=u1dp+c1-a>0?S?c1=-(dp+u1q)(dp+c1-a)2

[?S?b=Δu2(Δu2-Δe2-dp-b+c2)2>0?S?Δu2=c2-Δe2-dp-b(Δu2-Δe2-dp-b+c2)2>0?S?Δe2=Δu2(Δu2-Δe2-dp-b+c2)2>0]

由此可知,提高罚金和提高检测力度都会提高系统趋于良好状态的概率;虽然补贴可以激励两个主体,但是对整个系统来说,效果恰恰相反;企业债务和银行准备金也是如此;提高分红则会推动整个系统向良好状态发展。

四、数值模拟

假设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如下:

[u1=2,q=0.5,a=0.3,c1=1.4,d=1,p=0.5,a=1,Δe2=0.3,b=0.2,c2=1.1,Δu2=0.4]

若y

如上图所示,当批准债转股的银行比例较低时,企业仍有选择偷懒的倾向。

若y>0.5,本例中取0.8,则企业的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图如图3。

如上图所示,当批准债转股的银行比例较高时,企业的努力策略概率都会收敛于1。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病人角色,第二收获,差异性

一、病人角色理论及经验研究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51)把生病视为人类正常生理和社会状况的失调。他提出的病人角色概念是指病人为适应其情境的规范性要求而形成的一些特征性的行为。帕森斯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出发,认为病态是一种功能失调现象,病态只是对社会压力的一种反应模式。病人甚至可能希望或多或少长期保持病人角色,因为这样可以免除正常的社会责任,并获得社会给予病人的特权。帕森斯称之为“第二收获”。帕森斯的病人角色概念可归结为3个基本方面:首先,病人被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疾病越严重,被免除的活动和责任越多;其次,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状态不负有责任。患病通常被认为不是病人自己所能控制的;第三,病人应该具有康复的愿望并与医生合作。免除正常责任相对于重新获得健康的期望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此病人有康复的义务。在病人理论的第一个方面中,帕森斯注意到了病情会导致病人角色的差异性。

病人角色差异性的经验研究方面,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调查研究。首先,身份差异。如不同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病人对病人角色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麦肯尼克(Mechenic,1962)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儿童对患病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孩和大龄儿童对疾病态度比较淡薄,女孩和小龄儿童则比较在意疾病的反应;特瓦道(Twaddle,1969)对罗德岛中年已婚妇女的研究表明,宗教对病人角色产生显著影响,犹太教更加适合病人角色,而新教徒和天主教反对承认病人身份。

其次,阶层差异。病人角色模式被认为一种中产阶级的行为模式。而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并不能适应。阿鲁克等人(Arluke,1979)对纽约两大医院1000名出院病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低收入病人和老年人最不愿意放弃病人角色,而年轻人则相反。弗雷德里克等人(Fredric,1981)对北卡罗莱那一个农村县的调查研究也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更愿意保持病人角色,他们自认为是不健康人群。科尔和雷祝尼(Cole & Lejeune,1972)对纽约市接受社会救济母亲的研究表明:那些不得不接受救济的母亲倾向于接受病人角色,以便证实自认为的失败的合理性。上述研究的结论是,病人角色可以被人们用作“替代的”地位,缺乏其它社会承认的地位的人往往以病人角色来逃避正常的社会角色,减轻社会对自己失败的蔑视。

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反,卡瑟堡(Kassebaum, 1965)和安东诺夫斯基(Antonovsky,1969)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趋向于拒绝病人角色,不仅是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机会享受到“第二收获”,而且患病的穷人很有可能失去养活自己的能力和在贫困条件下生存。

第三,疾病差异性。科克汉姆(Cockerham,1996)的研究发现,诸如癌症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本身难以治愈,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暂时免除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责任是不适宜也可能是不现实的,这一类病人可能享受不到太多的“第二收获”。另外,精神病患者往往会遭受疏远、歧视等社会排斥行为。

以上经验研究指出了病人角色在病人群体内存在诸多差异。这些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病人角色的角色期望层面,即患者对病人角色的接受意愿。而对病人是否真的认为自己得到了作为病人应该享受到的特权则没有进行探讨,这涉及到病人的角色感受层面。本文也将对此层面展开讨论。

二、理论建构与研究假设

根据病人角色理论,病人的“第二收获”包括免除责任和获得照顾两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二者存在强相关,免去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可能获得更多的照顾,反之亦然。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对“所受照顾”层面进行了测量。“所受照顾”又区分为“病人期望”和“病人感受”两个层面,前者是指病人对待“所受照顾”的态度,也就是病人是否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接受亲人的照顾,是否认可“第二收获”的正当性。后者则是指病人对“所受照顾”的主观感受是否满意。根据这两个层面的划分,本研究分别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一,角色期望差异性假设。病人对“第二收获”的态度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乐意放弃责任,受到照顾;另一种情况是病人非自愿地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所受照顾心存愧疚。本文假设个人和家庭收入较高、非传染性、病情严重、突发性和子女较多的病人倾向于第一种情况,而其他病人则往往倾向于后一种情况。

假设二,角色感受差异性假设。本研究认为并非所有病人都能享受“第二收获”。一些病人会受到很好的照顾;另一些病人则可能被疏远、排斥甚至抛弃。本文假设个人和家庭收入较高、非传染性、病情严重、突发性和子女较多的病人会对受到的照顾更满意,其他病人则满意度较低。

三、验证结果分析

2007年11月上旬,笔者和同事对山东省泰安市的两所三甲级医院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收回病人有效问卷222份。从样本的分布来看,基本符合调查地区人口的特点,如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民比重较大,不信教者居多等情况。

关于病人的疾病性质、病情、病种和所需治疗时间等患病状况的资料收集,采取由调查员收回问卷时根据病人状况填写,这样既能够避免病人对自己患病状况的错误判断,又能避免病人回答此类问题时的不良心理反映。

(一) 期望差异性假设的验证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坦然接受“第二收获”的病人只占到调查总体的15.2%,比较愧疚的占61%,另有23.8%的病人表示非常愧疚。可见,对待生病时期获得的特权,多数病人没有认为是理所当然。是什么原因导致病人态度的差异呢?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病人角色期望的阶层差异不明显

前述关于病人角色阶层差异性的研究存在争议,如阿鲁克等人的调查,发现低收入病人和老年人倾向于病人角色。弗雷德里克等人也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愿意保持病人角色。相反,卡瑟堡和安东诺夫斯基认为贫困者不管病的多重,只要感觉还有工作能力,就会工作下去,履行正常的社会责任。如何解决这样的断然分歧呢?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个人收入与病人对待“第二收获”的态度程没有明显相关,个人月收入较高的病人没有更加愿意接受帕森斯意义上的病人角色。同时,研究显示家庭的年收入与病人对“第二收获”期望不存在相关性。拒绝了我们关于“期望差异性”中阶层差异性的假设。

笔者认为以往病人角色理论的经验研究和对病人角色理论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成立的,但也都失之偏颇。地位较低的病人既有依赖病人角色的一面,也有排斥病人角色的一面,原因正如双方所指出的那样。事实上,二者矛盾的存在于贫困病人身上:当希望通过病人角色获得帮助时,穷人会接受病人角色,这时病人角色就成了一种应对困难的手段;当认识到病人角色对于解决困境无补于事时,穷人又倾向于拒绝病人角色,这时,病人角色就成了无法企及的奢侈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统计结果不能支持病人角色期望阶层差异性的假设。

2. 病人角色期望的病情差异性显著

模型显示,病人的病情越严重却越倾向于拒绝“第二收获”。根据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病人患病越严重就越有权利免除更多的责任,如患轻感冒者应该照常上班,而没有人会要求晚期癌症患者继续工作。那我们怎么解释统计的结果呢?笔者认为,病情对病人角色期望的影响主要受到病人自我评价的干预。严重的病人,特别是绝症病人可能对自己价值的评价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失去了被照顾的意义。他们对于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会产生更强烈的无意义感。

转贴于 3. 病人角色期望的身份差异性

身份差异性主要是指病人在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模型通过的控制变量显示,教育程度方面,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越排斥病人角色;宗教信仰方面,信仰基督教的病人比其他病人更愿意接受亲人的照顾,(可能由于样本量的限制,这一结果与特瓦道的研究相矛盾);职业方面,商业白领人士倾向于接受,而农民则明显倾向于拒绝“第二收获”;男性比女性似乎更愿意受到照顾。这里,我们尝试对农民群体拒绝病人角色和男性更愿意接受病人角色进行探讨。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农民群体拒绝病人角色主要是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支持和经济条件较差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前面我们在讨论收入状况对病人角色期望的影响时指出,当希望通过病人角色获得帮助时,低收入者会接受病人角色;当认识到病人角色对于解决困境无补于事时,低收入者又倾向于拒绝病人角色。农民比其他群体在收入上是弱势的,长期以来又没有可以依赖的医疗保障,必然造成农民群体习惯性的拒绝“第二收获”。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展开,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受病人角色,我们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有关性别不平等的理论来回答。杰茜·伯纳德(转引自瑞泽尔,2005)认为,在几乎所有婚姻制度中,男人认为自己受到限制、有负担,但又经验了社会标准暗示的东西:权威、独立、有权接受妻子提供的家庭的、情绪的和性事的服务;而女人有必须提供家庭、情感、性事服务的义务。我们应该承认社会性别的存在和不平等。正因为此,男性似乎更愿意理所当然的接受病人角色。

(二)感受差异性假设的验证结果

关于病人对享受到照顾的感受,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较满意地享受到了“第二收获”, 84.3%的病人认为自己受到的照顾“很周到”,感觉“一般”的占13%,只有2.8%的病人感觉“不够周到”或“很不周到”。下面我们对感受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病人角色感受的阶层差异性不明显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高收入病人与低收入病人,富裕家庭和不富裕家庭的病人对所受到照顾的满意程度没有差异。根据病人角色理论推导,病人的经济地位和所患疾病的特点都会给病人所受的“第二收获”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在客观上高收入的病人比低收入病人可能会受到更好的照顾条件,如更高级的病房和更昂贵的药物和补品等,但本研究的因变量反应的是病人的主观感受,主要是对所受亲人照顾的感受。在主观感受上阶层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既说明病人角色感受反应的主要是心理满足这一事实,也突出病人角色主要是心理感受和社会认同的建构。

2. 病人角色感受的患病差异性明显

统计结果显示,需要治疗时间越长的病人对受到的照顾越不满意;非传染性病人对受到的亲人照顾比传染性病人更满意。支持了科克汉姆的研究结果。但也存在与其不一致的情况:在控制了住院期限后,我们发现慢性疾病比突发性病人对受到的照顾反而更加满意。我们尝试作出这样的解释:本调查的对象是住院病人,而不是拖延在家的慢性病患者,如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因此对于住院病人而言不存在拖延、缺少照看的情况,即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慢性病人的满意感受。此外,患者主观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慢性病人对长期照顾自己的亲人更加感激,进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程度。

另外,病情的严重程度没有显著影响病人对受照顾状况的感受。

3. 子女数量因素

“感受差异性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子女数量是病人角色感受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下,照顾病人的主要责任在病人的亲人。对于中老年病人而言,子女的数量可能直接影响到照顾状况。模型结果显著性不强可能是由于样本中年轻病人(不存在子女照顾的问题)的干扰造成的。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我们选取45岁以上的病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呈显著相关性(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3):子女数量越多,病人对受到的照顾评价越高。

四、结论与讨论

统计显示,两个回归模型的解释力分别达到了31.3%和22.7%,说明本研究找到了一定的差异性因素:疾病本身的差异性和身份的差异性对病人角色的差异性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子女数量对病人的角色感受存在正向相关性等。研究同时发现,在住院的病人中,地位因素不能引起病人角色的期望和感受差异。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调查地区和调查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样本的代表性受到影响,准确地说,本研究的结论只能用于与调查地点相似的地区。在其它地区的类似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其次,本文为对一些通过验证的身份变量未给出充分解释。笔者认为,要想解释上述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将更多变量引入到研究中来。例如,在我国,医疗保障状况可能会显著影响病人的病人角色期望,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可能使农民在得不到太多帮助的情况下作出排斥病人角色的选择。因此,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则可能增加农民对病人角色的接受程度。目前医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性的,这些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和证明。 参考文献

[1]Parsons, Talcott.1951.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2]Chalfant ,Paul & Richard Kuertz. 1971.“Alcoholics and the sick role: Assessments by social worker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2:66-72.

[3]Cole, Stephen & Robert Lejeune.1972. “Illness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failure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7:347-356.

[4]Arluke ,Arnold .1979. “Reexamining the sick-role concept: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0:30-36

[5]Mechenic,David.1962. “The concept of illness behavior.” Journal of Chronic Disease, 15:189-194.

[6]Twaddle, Andrew. 1969. “Health decisions and sick role variations: An exploratio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0:105-114.

[7]Cockerham,Walliam.1996. sociology of mental disorder,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8]Kassebaum, G. 1965. “Dimensions of the sick role in chronic illn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6:16-27

[9]Kose, John & Aaron Antonovsky.1969.Poverty and Health.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美]威廉·科克汉姆著,杨辉 等译. 医学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8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是很深的。

2.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自己设计展示方案,展示自己的暑假作品,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目标

1.通过交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生活体验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

2.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暑期趣事的交流,让学生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大家暑假过的好吗?

学生:(略)

老师:大家在暑假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你在暑假经历的趣事和感受。(过渡)

【讲授新课】

一、暑假的趣事和感受(板书)

(一)暑假的趣事(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页,我们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图中的同学们正在交流他们在暑期经历的趣事。让我们也来谈谈你所经历的趣事吧!

(让同学们自由结组,进行交流。)

学生:(略)

老师:大家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找几个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暑期参观”、“暑期活动(一)”、“暑期活动(二)”、“暑期夏令营”;图片“安全伴我过暑假”、“好书伴我过暑假”、“暑假科普”、“快乐暑假”等。)

老师:暑假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在暑假经历的趣事中,我们肯定会有一些感受深刻的事情,我们先来看一看下面这个同学在暑假经历了什么趣事,他有什么感受?(过渡)

(二)我的感受(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个同学通过暑假和爷爷摘西瓜、卖西瓜,学到了什么?他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略)

(还可给同学讲文本资源中“农村孩子如何过暑假”、“我的暑假生活”等知识。)

老师:我们大家是不是也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呢?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略)

老师:大家从这些事情中,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一些收获,下面大家把这些感受、收获记录下来吧!

学生:(略)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四页,看下面这首儿歌,跟我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略)

老师:暑假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走向社会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收获。”大家看儿歌上面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的很好,他们在展示他们的暑期作品,下面,让我们也来让我们举办一个暑期的作品展吧!(过渡)

二、暑期作品展(板书)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暑假航模赛”、“暑假手工”、“暑假学画”。)

老师: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可能也参加了好多类似的活动,做了一些自己的作品。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展示我们的暑假作品。

学生:(略)

(让同学们讨论交流,老师引导,制订一个展示方案。)

老师:下面大家把自己课下准备的作品拿出来向大家介绍、展示一下吧!

学生:(略)

(暑期作品展览,同学们谈参观后体会。)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风险态度;决策行为;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067-03

经济生活中,当经济主体面对不确定性问题时,风险态度往往会对其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风险态度与个体的心理、知识、决策内容以及所处的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在实践中较难准确获知人们的风险态度信息。风险态度除了会影响人们对金融投资组合的决策之外,还会对教育选择、职业选择和迁移选择等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学者们对风险态度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学界对风险态度的研究也开始由金融学领域逐步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如学者们开始关注风险态度对人力资本投资、迁移投资等决策行为的作用。同时,也引入更多的学科,如实验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方法来测量个体的风险态度。使得其测量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获得个体风险态度的准确信息是进行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各种风险态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与经验研究相匹配的数据。

一、基于假设性投资问题的测量方法

借助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家结合心理学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来测量个体风险态度。基于假设性投资问题的测量方法一般是在问卷调查中没置一个虚拟的投资问题,从被调查者对该问题的回答中直接获取其风险偏好信息。假设被调查者面临一种真实的场景:如果进行投资便有机会获得一笔财富,但得到这笔财富的概率和失去自己所有投资的概率是一样的,问被调查者愿意花多少钱来进行此项投资。假设性的投资问题也可以看做是参与游戏的保留价格问题,如果游戏参与者是风险规避的,那么,他对此游戏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应该低于该游戏的期望收益。Hartog etal.(2002)在荷兰通过这种方式测量了个体的风险厌恶度,Belzil&Leonardi(2007)用意大利银行1995年的居民收入与财富调查中所设置的相似问题测量个体的风险态度,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风险厌恶度与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最近,中国研究者也采用类似的虚拟场景游戏来获得个体的风险态度,研究风险态度与股票投资之间的关系(李涛、郭杰,2007)。

二、两阶段偏好揭示法

采用假设性投资问题的缺点在于,由于没有真实的货币激励,对风险态度的测量可能不准确。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研究者们采用实验方法,通过真实的货币实验来测量个体的风险态度。两阶段偏好揭示法最早由Becker et al.(1964)所设计,经过经济学家们不断改进,现在已经成为测量风险态度较为通行的做法。Becker et al.将所设计的游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100之间随机抽出一个数,如果该数大于50,游戏者将获得100美分,如果该数小于或等于50,游戏者将一无所获,问参与游戏者愿意花多少钱(保留价格)来玩这个游戏。接下来,组织者再从1~100中抽出一个数,如果该数等于或大于游戏者的保留价格,那么游戏者将获得与组织者所抽出的数值相等金额的收益并停止游戏;如果该数小于保留价格,游戏者将重新开始玩这个游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以期望效用函数理论为基础来预测个人的决策行为的。根据期望效用假说,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效用与他不同的选择行为相关。假设个体的某一行为的结果会对其产生某一数值的效用,给定一系列可能的外部事件(每一外部事件对应个体的某个选择),当我们知道某一行为所产生的效用数值和个体选择这一行为的概率时,即期望效用函数,就可以从中预测出他的选择,个体将会做出与最高期望效用相对应的决策。但直接测量给定主体的期望效用函数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参与游戏者所能获得的收益和获得收益的概率,由此便可以求出其期望效用,从而预测出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的选择。这种测量风险态度的方法后来被众多研究者所采纳,各个研究者在游戏题目的问法和数额的设置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本质上都遵循了Becker et al.的设计思想(Sasaki et al.,2008;谢识予等,2007)。

尽管如此,用两阶段偏好揭示法来测度风险态度仍然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首先,的估价可能容易受该游戏中的一些不相关参数比如估价的较高部分的影响(Bohm et al.,1997)。其次,由于只有较低的概率获得收益,游戏者没有足够的金钱激励,因此,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游戏者对的真实估价(Harrison,1989)。再次,由于该游戏设置得较为复杂,可能使游戏者在参与实验时所做出的决策与自己真实的选择存在偏差(Eckel,2005)。

三、多重价格列表法

Holt&Laury(2002)首先设计出了这种测量风险态度的方法,随后这种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应用(Dohm.en et al.,2005;丁小浩等,2008)。如Dohmen et al.(2005)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测量个体风险态度的做法如下:被调查者将被要求参与一个可能获得真实收益的实验。首先,参与该实验的游戏者被告知他们参加这个游戏将各有50%的概率获得300元或0元。接下来,游戏者会看到一个20行的表格,每一行都有一个安全值。如在第一行中安全值是0元,第二行是10元,游戏的安全值逐行递增,一直到第20行是190元。此时要求游戏者在做出一个决定:是选择一个安全值,还是继续玩游戏。游戏者被告知选择安全值与最后他们可能获得的收益是相关的。比如,如果第4行被选中,且游戏者在这一行选择了安全值而放弃玩游戏,那么他将获得40元的收益。如果他选定了这一行,但没有选择安全值,而选择了玩游戏,那么他将接受游戏的结果,也就是获得0元或300元。当游戏者选择了安全值,我们就认为他不会再参与游戏。如果他选择了玩游戏,再继续进行下一轮选择哪一行的决定,直到他在某一行选择安全值而不是玩游戏为止。我们将个人第一次选择安全值的点称为“转换点”或者是“拐点”,这个转换点传递了游戏参与者的风险态度。因为如果个体具有一致性偏好,他就会选择玩游戏直到安全值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一直选择安全值。从每个人的选择的安全值范围中可以确定出此人的风险态度。

四、自我报告式的问卷调查法

这种方法是在问卷调查中设定一些特殊的情景,让被调查者给出在此情形下对自己风险态度的主观评价。通常用0~10之间的11个整数来代表愿意冒风险的程度,0表示完全不愿意冒风险。10表示完全愿意冒风险。2004年德国社会经济调查问卷(SOEP)中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该问卷中一共包含7个关于风险态度方面的问题,其中有6个就是采用这种自我报告式的方式来对自己的风险态度进行主观评价。第一个是对一般情况下风险态度的测量,让调查对象直接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自己是否是一个愿意冒风险的人?要求被调查者用0~10之间的数值来为自己评分。另外5个问题则是设定了一些特殊的情形,包括开车、财政事务、运动与休闲、职业和健康5个方面,仍然采用0~10的评分标准来选取一个数值作为对自己在这些特殊情形下的风险态度的评价。Dohmen et al.(2005)设定选择数值5为风险中立,选择低于5的数值表示相对不愿意冒风险,高于5的数值则表示相对愿意冒风险。而Caliendo etal.(2009)在研究企业家的风险态度时则将选择0~2归为低风险,3~7归为中度风险,8~10为高风险。Bonin etal.(2007)也采用了此问卷研究了个体风险态度与其职业的横截面收入风险之间的关系。

五、评述

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篇10

一、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博弈分析

本文从政府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根据博弈论原理对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控制进行分析。下面给出模型中的符号:

a: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操纵人(个人或小集体)获得的收益; b:单个操纵行为导致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损失;c:政府对单个特定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国有资产状况的成本,如在隐性资产流失监管中投入的人力,财力等;am:操纵人操纵行为的平均获益;bm:操纵行为导致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平均损失;cm:政府实施重点检查国有资产流失状况的平均成本;F:政府对查出的国有资产隐性流失责任人进行的惩罚,包括货币部分Fc(即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金)和非货币部分Fu,如降职、追究刑事责任等;s:政府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隐性流失进行重点检查的概率;r:操纵人实施危害国有资产行为的概率。对于单个操纵人来讲这是一个零一变量,进行操纵为1,反之为0。对于总体来讲,其存在一个(0,1)之间的值,表示操纵人占管理层的比例。

1.博弈模型的相关假设

假设一:参与人是理性人。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参与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假设二:操纵人对非货币惩罚有自己的货币化的估计,并按照这个估计决定自己的行为。假设三:参与者了解的成本与收益的信息是完全的,并且成本和收益是可量化的。假设四:政府的监管机构具有较好的内部协调性,即不考虑监管机构的内部失效问题。假设五:政府一旦查处操纵人后,操纵人即获得一个收益(损失):a-F;与此同时,政府会得到一个收益(损失):Fc-c-b。非货币惩罚政府负担的成本近似为零。假设六:政府实施重点检查时,被检查对象的操纵行为必定会被发现,此时政府将有较小的负收益,同时操纵人面临较大的负收益。

2.隐性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博弈模型

模型一∶不完全信息下的管理者的行为。单个管理者的博弈对象是政府,当他行动时,他会考虑到政府的监管力度。对于管理者来讲当期的监管力度是未知的,他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得到预期的监管力度。在这个预期下根据假设,单个管理者是依照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是否进行操纵。

政府监管博弈中的参与者分别是政府和国企管理人。当政府监管部门查处操纵人,政府获得的收益为Fc-c-b,操纵人获得的收益为a-F;当操纵人规避了监管,则政府获得的收益为 -b,操纵人获得的收益为a;若操纵人不实施操纵,操纵人的收益为零,但政府依然要付出监管成本使其收益为-c。

在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下,单个管理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状况和政府当前的检查力度来被动地决定是否操纵。单个管理者的行为对操纵人的比重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操纵人的比重决定于政府的检查力度。

模型二∶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当政府行动时,政府对于当期管理者的操纵信息未知,其博弈对方是全体管理者。政府在不完全信息下,采取的策略是根据历史数据对当期的操纵比例进行估计,然后根据估计值来安排其策略。则政府检查力度的均衡点是其期望收益的极大值点:即改变检查力度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

在均衡解下,政府实现了期望收益的最大化。当处于非均衡状态时,以操纵人比重过高,政府监管不足为例:操纵人比重过高,在第一轮博弈中政府会将监管力度提高到与当前操纵比重相适应的水平,使自身的期望收益最大,导致某些操纵人的期望收益降为负值,从而操纵比重下降。同时政府监管又出现了过度现象,其期望收益偏离最大化。第二轮,政府会根据操纵比重降低监管力度,使得自身期望收益再次达到最大。政府监管力度的降低会导致操纵行为一定程度的增多,使得政府检查力度不足,偏离了最大化期望收益。第三轮:和第一轮相似,政府会提高检查力度。作用和第一轮相同。第四轮与第二轮相似。

3.博弈分析的结论

对于隐性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管,在政府各层监管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政府完全处于主动状态。政府可调节监管力度,使均衡稳定在政府的最大期望收益下(最小损失下)。政府的最小损失,会随着政府面临的平均损失bm和监管成本cm的增大而增大;也会随着惩罚力度Fc的增大而变小。

二、隐性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1.从均衡中我们发现,在政府充分了解操纵人比重的情况下,就可以在重复博弈后得出均衡解。均衡解和非货币惩罚无关,这就对非货币惩罚有效性提出了疑问。非货币惩罚的存在会导致以下的不良后果:

导致操纵人花更高成本避免惩罚,那么一方面会加大监管的成本cm,另一方面由于规避的费用来自操纵行为,因而也会加大资产隐性流失的平均损失bm,进而使得政府的均衡收益减小。

政府无法从非货币惩罚中直接获益,却要支付成本。成本cm的提高使得政府的均衡收益变小。政府应该从一种理性的角度加大货币惩罚,例如加大追查赃款的力度,同时将未追回的账款变为操纵人的债务,当其非货币惩罚结束后,监控其收入来归还债务,这一类方式的成本可能更高,但是对操纵人具有真正的震慑力。从长期来看,主要靠非货币惩罚制度会使得损失加大,政府会倾向于进一步加大惩罚力度,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直到政府的非货币惩罚力度大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上述的三点分析是建立在政府完全了解操纵人比重的情况下的得出的。实际情况下,政府并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定的非货币惩罚的震慑作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2.政府应最大限度了解和把握操纵人的操纵获益a。完善国有企业制度,使管理者的操作成本上升,减少较大操纵事件的发生。那么平均水平am,bm就会下降,政府均衡下的期望损失减小。

3.政府应在合理范围内加大货币惩罚力度Fc。政府货币惩罚力度的加大目的是要使操纵人选择操纵行为所面临的预期负收益很大,减少操纵行为。如果惩罚过大,也许会破坏管理者对工作的信心,造成国企管理人才的流失。惩罚应适度,既能使更多的管理人放弃操纵,又能保证管理人工作的积极性。

4.政府可以短期内改变操纵人预期来虚拟检查成本cs。那么政府的实际成本就会低于均衡解下的名义cm,从而政府实际获得更大的均衡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