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4-01-02 17:44:33

无机化学的认识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专业认证;化学师范;地方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2017年10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1月,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相关工作逐步在全国高校展开。笔者所在的肇庆学院积极响应师范认证号召,提交认证申请并开展了师范认证工作。肇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以“厚德、明智、博学、力行”为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本文结合笔者在从事无机化学教学中所获得的经验,探讨师范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究。

1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物质结构、反应原理、元素化学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1]。当前无机化学教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2],需参考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和认证理念进行持续改革和改进。

1.1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

化学专业师范认证要求学生“一践行三学会”,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无机化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其课程目标不应该局限于教会相关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化学教学能力,以及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

1.2教学内容未与时俱进

无机化学从最微观的原子、分子、元素到宏观的化合物,从反应热力学到电化学、配位化学,从抽象的基本原理到繁杂的元素化学,这些知识是后续高阶课程的基石,也是化学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专业基础。但是当前大多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繁杂,未对无机化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做合理选择与摈弃,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应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应用适当融入到教学中[3],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3未做到“学生中心”

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学时有限、教学方法固化等原因,导致在无机化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依然采取教师“满堂灌”的方法,未做到“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对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欠佳,难以达到“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

2师范类专业认证下无机化学课程改革措施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化学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知识体系、思想和方法,更涉及师德规范、教学能力、综合育人、沟通合作、学会反思等多个目标的达成,需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从以下方面浅谈一些无机化学课程改革措施(图1):

2.1更新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由化学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三大部分组成。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反应速度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及三大平衡的基本计算,规范地使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语言,并且使学生掌握常见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反思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将来工作打下扎实的无机化学基础。课程学习目标归纳如下: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化学学科知识与其它一些学科的相关性,学会归纳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具备运用化学专业知识解决化学相关问题、以及研究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的的能力。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理性分析自我,获得化学相关职业发展的动力。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把事业理想和道德追求融入国家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学模式多样化

2.2.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通过线上模式开展无机化学教学,现如今可以部分延续线上授课的经验,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线上教学:课前: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雨课堂等,进行学习资料共享,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的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无机化学是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互联网上有很多优质课程资源,包括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可供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在上课过程中,可利用学习app如雨课堂等,进行随堂测试,有助于学生根据当堂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也有利于教师分析学生测试结果,实时了解学习情况,并进行教学调整,对掌握薄弱的环节加以强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利用雨课堂进行随堂测试,相比于传统的给出问题进行提问的方式而言,学生对课堂更加有参与感,而不是忐忑不安、害怕被老师点名,且全部同学均参与测试,学习效果更佳。课后:在每一章的内容学习完毕之后,可布置章节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后进行测试,巩固学习效果。此外,QQ群、微信群等可以作为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主要媒介,供教师和学生之间实时交流,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为内向不敢向老师当面提问的问题。2.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已经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6],然而在无机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不听课的情况。结合无机化学内容较多、课时紧张的基本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渐转变为课堂的主体:2.2.2.1课堂小结环节每节课的前五至十分钟用于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在最初的几节课由老师示范如何进行小结,后续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小结。这样的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总结与归纳,在课上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师范专业学生必备的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把控学生进行小结的时间,避免后续教学过程无法按时完成。2.2.2.2注重师生互动多媒体技术虽然给当今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使某些教师一味对着PPT照本宣科。应营造轻松的上课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一味采用“满堂灌”式的PPT教学[7],要结合黑板板书,利用板书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在课堂上以小组积分等互动的形式进行抢答式提问,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所提问题选择上,主要针对该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2~3个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已经采取相关方法,通过回答问题获得小组积分的方式,拉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期初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后期的教学更容易开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2.2.2.3注重自主学习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原因在于:(1)无机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2)无机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仅靠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需在课堂之外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和监督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如自学并总结无机化学下册《非金属元素的通性》章节,通过手写的方式提交作业,相关材料也可供学生后续复习使用。也可布置小组作业,指定话题范围供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如生活中常用洗涤剂的成分及去污原理、氢能的发展现状、碳达峰与碳中和等,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数据、调查统计等方式完成学习,最终以小组论文或课堂PPT展示等方式完成。

2.3持续改进

师范认证的理念之一是持续改进,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持续改进:(1)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等,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对课堂教学的建议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例如部分学生提出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后习题,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留出部分时间对错误率较高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2)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每一项课程考核得分情况,评估课程目标完成度。根据达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进行持续改进。

3结论

无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化学师范生将来进入中学开展化学教学工作的基础。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本文提出从更新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样化、持续改进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目前实践效果良好,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互动增加,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丁丽娟,陈培清,赵宇侠.无机化学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1):105-106.

[2]郑泽宝,孙家锋,石智强,等.师范专业认证下地方高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20,48(5):182-184.

[3]朱亚先,匡勤,汪骋,等.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厦门大学为例[J].大学化学,2020,35(8):1-5.

[4]郭家林,王雪静.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59-69.

[5]李书肖.内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隐忧[D].曲阜师范大学,2010.

[6]杨树元,唐玲.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1,7(17):48-54.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内生化;专业认证;反向设计原则;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育培养是基于老师的权威和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模式,学生本身缺乏完善和独立的心智,考试和成绩成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导致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很难真正去感受爱与宽容。例如中国科学院的学生在国外社交媒体发表反动言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独立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其次才是自然和社会学科知识和理论。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思政教育为灵魂,体现了课程应具有育人功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等多重功能,应承载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将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2005年起,教育部积极推动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根据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和流程,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进行认证[2-3]。近年来,教育部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促进不同专业认证协调有序发展。课程是表达一所学校精神与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是一所学校的标志性产品,是学生全面成长、个性发展的保证。课程是承载理念的“地”,是专业论证的关键支撑,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课程能否有效支持相应毕业要求的达成是衡量课程体系是否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主要判据。将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支持”专业认证涉及的毕业要求的达成。现在,专业认证已然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保障“四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我们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正在申请专业认证。《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主干必修基础课程。本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相衔接,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它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根据专业认证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组合知识模块,构建知识结构树,通过深度解读知识的逻辑结构,深度发掘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实现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自然长出。

1专业认证下《无机化学》课程培养目标和思政目标

按专业认证的要求,《无机化学》课程建立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目标主要是注重科学思维和伦理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课程教学目标中解决复杂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还可以支撑专业认证的毕业指标点“8.职业规范”的达成。可以说课程思政有利于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它们目的都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

2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2.1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科学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包括普遍性方法和具体学科的特殊方法。科学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哲学指南[4]。阐述《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相关理论识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来阐明课程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超越知识层面,将所学的知识、方法、态度迁移到其他学科,就样学生就慢慢形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以支撑毕业指标点“1.工程知识”;“4.研究”的达成。

2.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约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重视我们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伦理教育。季羡林在《做人与处世》[5]的文章中指出,伦理教育简单就是处理三个方面关系,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三是处理内心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关系。阐述《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点时,寻找知识点与伦理教育的融点,如反应热与气候,元素与环境保护,有毒物质使用规范等关系,以支撑毕业指标点“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的达成。

3反向设计原则构建高效课堂

3.1课堂教学前的准备

《无机化学》是大一的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因公式多,概念多,上课进度快,感觉好难学。要达成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我们要吃透教材,领悟教材编者意力,思考新旧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及内在关联,思考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关联,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让学生先按课程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产生问题和疑惑。

3.2课堂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引入我们先要阐明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课程联系,与旧知识点的联系[7],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学习能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点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学生学习主要在线上进行,老师在课内根据知识点融合思政教育(如表2所示),与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常见问题关联,引导他们感悟、发自内心的认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程序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先开展练习设计,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模式,吸引和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与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课上小组讨论,课堂提问、对话,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并对学生讨论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化学的尽头是哲学,在引导学生深入掌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外延(点),以及深度认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线)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来(如表2所示),让学生领会教材如此编排意在突出解决问题的选择、设计与运用(面),通过几种策略的对比、反思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经历与体验中构建模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策略,以支撑专业认证要求下的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课堂知识的逻辑结构,重构课堂学习的思维导读图,将知识内化,建立的化学学科思想,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业布置实行多层性,有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寝室为单位,设置讨论互助学习组,共同进步,引导学生建立互助友爱的同学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3教学思政效果的检验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将课堂知识与思政融合,将课堂知识、方法、态度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上,课堂气氛更活跃,更有温度,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明显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明显改善。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书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发现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改革是满意的。

3.4课程成绩的评定

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计,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由作业和平时表现组成,占总成绩的40%。本课程组建立了对应课程目标设置的考核内容以及分值分配明细,课程考试试题类型分布及评分标准,平时成绩中平时表现的评分标准,并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统计分析结果,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目标(1)和(2)、(3)的平均达成度均在75%以上,达成度良好(80%~90%)以上的学生分别为35%、42%、45%。说明:命题深度、广度和题量基本合适,难度适中,反映出大多数同学都较好地掌握了这门课的知识,均较良好地完成了与各个指标点所对应的课程目标,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基本呈正态分布。但课程目标1和2达成度低于0.6的学生数有6人,该课程目标1、2达成度情况不是很好,需改进。课程目标(3)的平均达成度为0.79。大部分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小于0.75,说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化工实践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

4小结

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本课程组对《无机化学》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深度发掘知识点思政内涵,唤醒了学生的初心,唤醒了学生的梦想,唤醒了学生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追求。通过对课程达成度分析,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高于60%。说明《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改革初见成效,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已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新华网(2016年12月9日),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R].MT机械工程导报,2014.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4]吴国盛.什么是科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08.

[5]季羡林.做人与处世[M].卷四,做人与处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183-184.

[6]王萍.认知结构及教学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3

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根据市党工委安排,最近,我们对**市直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掌握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

一、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调研组走访了8个有代表性的部门和单位,发放了《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有关问题调查问卷》250份,通过开会座谈、实地调查、理论探讨,结合近几年来市直党工委对各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市直机关大多数单位能注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初显,廉政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势头。

从问卷中了解到,占83.36%的人认为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对**发展非常重要,对机关干部职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90%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所在单位的廉政文化活动。大多数部门领导干部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各单位通过廉政教育灌输廉政理念,通过“读书思廉”活动培育廉政理念,通过讲廉政课普及廉政理念,通过典型示范践行廉政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廉洁从政的制约机制。把刚性的廉政制度与柔性的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形成了有效合力。

1、系统创廉。市审计局在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上下真功,按照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活动,参加省厅组织的书画展比赛;组织领导干部到劳教所开展警示教育,现身说法:要求领导干部的家属要把好四关,即:经济活动的交际关,经济来源关,八小时以外的娱乐关,思想动态关。

2、读书思廉。中级法院建立了电子图书馆,组织干部重点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章程,学习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扩大知识层面,优化知识结构。通过开展爱岗敬业演讲比赛,写征文,组织干警参观晋江警示教育基地等,大大增强了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3、领导讲廉。市民政局领导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带头上党课,讲廉政,述责任,定期邀请党校老师和先进工作者作专题辅导讲座。并规定党委中心组学习每年至少有一次以上的廉政主题会。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导向和示范作用。

4、环境倡廉。规划局利用文化长廊,把廉政警句、廉政广告、文化精品、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工作职责、收费标准等通过文化长廊公示出来,领导干部亲自制作多媒体电化教学材料,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

5、制度束廉。市国土资源局狠抓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结合,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对重要岗位的干部及时易岗交流,开展廉政谈话,打招呼,扯袖子,用制度来管人管事,逐步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

6、活动兴廉。大多数部门都能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利用廉政格言、廉政桌牌、廉政短信、廉政台历、廉政贺卡、廉政谈话等形式,开展提醒教育。利用廉政演讲、廉政歌曲、廉政书画、廉政文艺、廉政影视、廉政摄影、廉政网页等形式,寓教于乐。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广泛实行主要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会情况报告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等等,把廉政教育主题与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文化活动促进廉政建设的良好态势。

二、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总的来看,市直机关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认识模糊,规划缺失,形式单调,结合不紧,渗透不够等问题。

1、思想认识模糊。调查中,仍然有16.8%的人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廉政文化是领导者或文化人的事,与已无关,对廉政文化的内涵、意义、本质和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廉政文化无知。对廉政文化内涵不明,概念不清,说到廉政文化,就认为只是唱唱廉政歌、搞搞廉政书画展,有10%的受访者则根本不了解廉政文化。二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无效。对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在社会整体信用缺失,道德滑坡的大背景下,廉政文化建设是做虚功,既费力耗时、又花钱耗财,约束力小,成效不明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三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与已无关。有的干部群众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对象应是领导干部或强势部门,自己无权无势,不具备腐败条件,学不学廉政文化、接不接受教育无所谓。认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让大家都参与是“领导生病、群众吃药”。

2、系统规划缺失。在调查中,有53%的人认为目前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一般,有33.4%的人认为所在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不明确。不少单位对廉政文化建设处于盲目、应付状态,无科学、完整、可操作的规划,缺乏工作主动性,导致文化建设无头绪,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组织不健全。市直机关没有全面、系统、规范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经验, 领导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党委、政府部门没有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单位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有些单位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多表现为自发性,随意性,无意识性。单位间差异较大,廉政文化建设取决于领导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二是目标不明确。没有市直机关一盘棋的思路和目标,领导不重视,干群不了解,工作无部署,任务不明确。组织者既无长远规划,也无年度计划,不少单位把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宣教活动,满足于举办几次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而对廉政文化的建设目标和长效机制,考虑不深,规划不够。三是保障不得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光靠纪委一家成不了气候,需要全市机关齐心协力,共同来促进它,尤其是要有财力的保障。但由于廉政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才提出的,绝大部分单位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因此,投入严重不足。

3、形式内容单调。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3%以上的人认为当前机关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不丰富、活动不活跃,但同时有75.3%的人认为当前在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一方面是单调的机关廉政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是干部群众对廉政文化的需求。我们认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方式方法上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文化观念滞后,教育内容一般化、教育形式单一化,活动开展模式化,主要表现:一是氛围不够浓厚。目前市直机关在廉政文化建设宣传不够,声势不大。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意识的渗透和持之以恒的引导,忽略了廉政文化的广泛性、群众性和传承性,对文化需要有渊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和家喻户晓的教育熏陶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因此,氛围难以形成。二是格调不够高雅。廉政文化作品创作乏力。具有感染力和震憾力的廉政文化教育作品甚少,比较符合机关干部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渗透力的廉政教育歌曲、格言、标语、演讲、摄影等作品创作显得乏力,廉政文化相对于其他流行文化的声音还很微弱,相对于腐败文化的主旋律还不够嘹亮,使廉政文化缺少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形式不够多样。当前各部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多为被动型,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口号式,标语式,说教式为多,深入抓落实的少,无形中步入简单说教的怪圈,致使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提不起兴致,甚至存有抵触情绪,消极应付多,狠抓落实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四是结合不够紧密。调查中,有64.4%的人认为当前机关发生腐败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或素质问题,说明廉政作为官员的必修之德,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但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价值取向在发生着变化,廉政文化被抑制,腐败文化悄然兴起,腐败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审判标准。出现了“廉官不香”、“贪官不臭”等“臭豆腐”现象。腐败现象的滋生,道德的伦丧,良心的泯灭,法治的无视,也说明了当前我们的廉政文化建设在结构上还存在缺陷,廉政文化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结合不够紧密,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效能建设、综治平安建设等各项创建活动中渗透不够。

三、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系统规划,建立机制。调查显示,有96.7%的人认为,在党政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建立一个好规划。说明了领导重视,规划先行是建设机关廉政文化的前提和保证。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纪检组织要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督促本部门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要形成“统一规划、分散运作、重在渗透、贵在坚持”的理念,让廉政文化在机关深入人心。一是强化领导机制。要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牵头,纪检、组织、宣传、文化、教育、工、青、妇组织、新闻媒体等部门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组织成员的优势,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既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二是编制系统规划。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市市直机关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操作性的系统规划,加强廉政文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变“偶尔抓”为“经常抓”。三是建立工作机制。纪检部门要抓好组织协调,要学会弹钢琴,承上启下,协调各方,要在借势、融入、结合、纳入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中央的精神和部署,自觉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融入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部门积极参与。机关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发挥优势,各展所长,资源共享,要立足本职,抓住特点,根据本单位人员素质状况,充分运用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反映党风廉政建设这一严肃的政治主题,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廉政文化的内涵以及本质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根本上消除在廉政文化认识上无知、无效、无关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使机关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机关廉政文化是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和工作人员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群众性、广泛性、传承性等本质特征。廉政文化与腐败文化根本对立,是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要消除人们对廉政文化的模糊认识,培养人们自觉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一是要消灭“无知”观念。就是要提高认识,紧扣“认识是前提、宣传是关键”这一环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文件传、开会讲,领导带,活动创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廉政文化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要消除“无效论”观念。运用一分为二观点,正确引导人们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治本之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的坚持和积蓄,同时,必须治标治本双管齐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坚决反对图形式、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表面文章。三是要消除“无关论”观念。人的头脑不被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去武装,就会被消极落后的腐败文化所占领,这两种对立的文化始终都在争夺我们的思想阵地,没有人能够摆脱其影响,因此,无论地位贵贱,职务高低,廉政文化建设都不是局外人。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无机化学探究式教学

无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其教学一直以来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高校课程的改革,各种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以及教辅手段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应用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也运用于无机化学的教学中。笔者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及作用

1.1探究式教学概念

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为中心,通过发现、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1.2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在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具有以下一系列作用。

(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由于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通过开展无机化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从而充分的提高学生对于无机化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通过在无机化学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营造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开展探究活动,更易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开展合作形式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或实验教学中将学生按照能力互补的方式进行分组协作,并对其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从而使其建构相关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

二、构建无机化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以起到一系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笔者结合教学案例来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无机化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2.1构建情境互动式的探究式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建构消化自身知识的过程,并不存在于教师上课对知识讲解的过程之中,也不存在于学生听课的过程之中,而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之中。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营造平等、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通过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展开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案例:在讲解硫酸钛酰具有氧化性、易水解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硫酸钛酰水溶液可以氧化锌粉,硫酸钛酰水溶液会与锌粉反映生成紫色的三价钛离子,但在演示实验中,学生会发现除了溶液变成紫色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气泡的产生。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实验中会产生气泡?有的学生就会回答是不是实验失败了,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不是锌粉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这时老师又可以追问学生“那为什么会有硫酸呢?这是硫酸钛酰溶液啊”。聪明的学生往往会想到硫酸钛酰容易发生水解,为了防止其水解,必须将硫酸钛酰配成强酸性。因此,放入锌粉后就会产生氢气。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实验现象来加深学生对硫酸钛酰性质的认识。

2.2构建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式教学

现代合作学习理论认为,通过构建小组,从而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合作中产生互补性,学生可以通过互补式的合作,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能力和永久记忆的精度。在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中,笔者认为也可以构建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式教学,通过做好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案例:在进行一些制备式的化学实验时,大学教师可以将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分为一组,或者几名男生几名女生分为一组,一般来说,男生对实验的兴趣较高,动手能力强,但往往操作不够规范,女生对实验的操作比较规范,数据处理比较认真,但往往对仪器的操作不够熟练,因此通过将男生、女生分在一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对无机化学问题进行探究。

2.3构建自主学习式的探究式教学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自主学习式的探究式教学,而无机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自己探索来完成实验的过程,构建自主学习式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放宽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条件和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设计与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仅起到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教学案例:教师在无机化学实验课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混合物NACL,同时给学生提示其中可能含有可溶性阳离子杂质钙离子、镁离子和铁离子以及不溶性杂质泥土砂石等等,然后要求学生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NACL进行纯化,并根据实验原理,要求学生列出实验需要的用品和实验步骤,让学生自主展开实验,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验对混合物NACL进行一定程度的纯化,但由于各自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对混合物NACL纯化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帮助其分析、寻找实验中的问题,从而使其进一步了解自己实验方案和步骤的不足,加深对于实验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高等院校无机化学教师应通过在教学中科学的运用情境互动式、小组合作式和自主学习式等教学策略,从而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笔者深信,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必然能够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巧云,徐桦。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6).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5

     但我们总是把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混为一谈。一种是“意识形态”(ideologie),一种是“意识形式”(bewuβtseinsformen),二者在来源、内涵、性质等方面存有本质区别,一味在二者之间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不仅难免郢书燕说以讹传讹,而且会过度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并极易造成乱贴“阶级”标签的粗暴学风。西方学者把意识形态作为考察社会的一个视角,在他们眼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与其说是两种制度的对峙,不如说是两大意识形态的对抗;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也是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与融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范畴。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的形成与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第三世界(特别是非洲大陆)的出现及其政治意识的觉醒,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都是培育“意识形态”研究的适宜气候与土壤。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意识形态”一词的滥用,不过同时又强化了它的语义威力。

     “意识形态”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内容最复杂、意义最含混、性质最诡异、使用最频繁的范畴之一,撒姆纳曾经归纳、总结了10种意识形态定义,伊格尔顿归纳、总结了6种意识形态定义,其中都充满了对立、矛盾和歧异。“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简单概念不同,它是一个动态复合概念,表达的是一个动态复合过程,既包括历史、社会和文化的深层互动关系,又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包括主体的认知,又包括价值的评判;既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信仰的过程;既具有理论的性质,又具有实践的品格。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无法用其他内涵清晰、外延明确的概念取而代之,因为意识形态绝非一个可有可无的“标记性术语”,而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实体性术语”。这个事实本身表明,“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重要性是无可怀疑的,缺少了它,对学术研究来说,或者课题的性质有变,或者课题的范围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构成、诸种定义、历史背景、哲学框架进行考察,对“意识形态”各种意义、各种用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省思,对“意识形态”进行“知识考古”,无疑有益于澄清围绕“意识形态”问题引发的各种混乱。意识形态是由“意识形态家”创造出来的,而“意识形态家”来自知识分子阶层。知识分子不仅拥有“知识”,而且能在“知识”的基础上创造、传播、发展、阐释某个特定的价值体系——他掌握的是一个知识系统,但这个知识系统包含着人类的欲望、幻想、想象、情感、认知、理解、评价等诸种心理因素。他们或者维持现状,或者批判现实;或者着重建设“古典世界的影象”,或者倾尽全力建构新世界的蓝图。意识形态的分类有许多种,有人分为描述意义、贬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有人分为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有人分为具体意识形态和整体意识形态,有人分为认识论意义、社会学意义、心理学意义、文化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无论哪种分类方法,它们都只能把握问题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向度。

     概念的界定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而定义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体性定义,它着重认定事物静态的本质;一种是功能性定义,它着重描述事物动态的功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实体”:18世纪末以前的意识形态通常以宗教信仰(巫术、宗教、神话、传说)为载体,19世纪初之后的意识形态通常以学术思想(思想、学说、理论、观念)为载体。即是说,意识形态本质上是某种并不特定的事物(“体”)呈现出来的功能(“用”),能够发挥意识形态这种“用”的“体”在不同的时代是各不相同的——在古代是巫术、宗教、神话、传说,在现代则是思想、学说、理论、观念。任何思想、观念、意识、理论、学说、见解……都既可以是纯粹的学理,也可以是地道的意识形态,只要它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概而言之,它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反映现实,界定情境;第二,面对现状,指引方向;第三,社会动员,付诸行动。意识形态,也只有意识形态才能发挥这样的功能:认识世界的面目,阐明现状的意义,指引前进的方向,提供解决危机的方案,强化民众的团结,进行必要的社会动员。它既能综合性地满足人类认知、情感、想象、理解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又能高效率地控制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态度与行动,并为人类生活提供适当和适度的行为模式。意识形态具有“反映现实,界定情境”、“面对现状,指引方向”、“社会动员,付诸行动”的社会功能;同样,举凡一切观念、信念、教条、理论、哲学、世界观、价值、意见、神话、乌托邦,只要具有了这样的功能,均可以称之为意识形态。

     2、历史的探源 意识形态理论得以产生的基本动机是去除意识上的蒙蔽——“去蔽”,并确立科学的观念意识。虽然如此,但只是到了近代,人类才真真切切感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从历史发展看,“意识形态”概念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特拉西阶段、马克思阶段、曼海姆阶段、列宁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阶段。特拉西的重要性在于他创造了“意识形态”一词并将其置于认识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的重要性在于他把意识形态问题从认识论的基础上置于历史社会学的基础上,曼海姆的重要性在于他把意识形态问题从历史社会学的基础上置于知识社会学的基础上,列宁的重要性在于他清除了意识形态的贬义色彩(意识形态成了阶级斗争和阶级对抗的盛大典礼,成了每个阶级用以武装自己的思想武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他们从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意识形态批判”。

     “意识形态”是特拉西在18世纪末的首创,他用“意识形态”一词命名一个新学科——观念学。马克思采用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分析19世纪德国哲学,使“意识形态”概念史发生了革命性转折,因为马克思内在地否定了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揭示真理方面的“无能为力”或“倒行逆施”。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就是“虚假意识”或“错误观念”,它源于社会角色的阶级立场:不同的人由于在经济生产中所处的位置和利益关切点不同,故而形成不同的“观念”——既包括真实观念又包括虚假观念,意识形态是特定的社会阶级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而扭曲真实的现实关系的结果,是“利令智昏”的真实写照。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的,还有两位欧洲早期的社会学家——默斯卡和帕莱托,他们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途径与马克思并不相同,却得出了和马克思极其相近的结论,并因此被人称为马克思的复仇女神。

     曼海姆在两种意识形式之间作出区分:一种是没落阶级的思想偏见——“意识形态”;一种是新兴阶级的思想观念——“乌托邦”;同时他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一种是具体意识形态,一种是整体意识形态。具体意识形态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个人的私利;整体意识形态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构架和主体的认知态度。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整体意识形态,因为只有它才能揭示出一个时代或一定团体的思维结构、一个社会的主体的认识态度是怎样形成的。曼海姆之后,盖格尔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以“理论”的形式掩饰着的原始情感、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这样,意识形态的精神分析便渐渐浮出水面,而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透视,使我们发现了另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成为曼海姆之后意识形态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弗洛伊德那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并不表现在它是某个特定阶级出于利益的考虑而对现实所作的扭曲,而是来自个体与团体无意识间的“自欺”,是人类为了抚慰心灵的伤痛而制造的“狗皮膏药”。威廉·莱希在《法西斯主义的群体心理》中精彩分析法西斯主义的起源、结构与功能等问题,对精神压抑、意识形态、社会现实三者相互关系进行了透彻分析。弗洛姆认为意识形态是“纯粹的幻想”,“意识形态批判”的使命就在于揭露掩藏在各种幻想下面的真实状态。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理论颇具特色。资本主义的长盛不衰,迫使卢卡契、科尔施、葛兰西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现实,以便解开当代资本主义“垂而不死”、“崩而不溃”、“灭而不亡”的秘密。他们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几经波折大难不死,原因很简单: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还没有觉醒,因此他们无法肩负起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只有重视意识形态问题,才能使无产阶级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才能在革命斗争中获得胜利。但随着20至30年代早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卢卡契和科尔施直接激发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努力宣告失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界再次明白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朴素道理,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阿尔都塞、伊格尔顿和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人们需要意识形态,是因为它能为人类体验世界确立某种模式,没有这种模式人类就失去了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的可能性。阿尔都塞还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这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密切相关。伊格尔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传统,以“意识形态”一词对西方种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刻剖析。最具有典范意义的还是“法兰克福学派”,他们认为只有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剔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神秘因素,才能复活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马尔库塞认为,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达不仅没有使意识形态走向终结,反而使它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得以强化,并以无形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恨之入骨,但在如何消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也是苦无良策。在这方面,哈贝马斯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判”著称于世,因此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之处在于,他志在社会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歧异之处在于,他虽然注重理论的实践性,但无力因而也无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只是试图建立一种超越性观念,以消除他所谓的“被制度扭曲了的交际”。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

     3、思潮的透视 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在形式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但在内容和功能上又不乏交叉重合之处:经历了启蒙主义的精神洗礼之后,任何意识形态都可能以一定的学术思想为根基,任何学术思想都不能排除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可能性。由学理到思想,由思想到价值,由价值到信仰,由信仰到行动……便是学术思想发挥意识形态功用的步骤和过程。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意识形态史,这与中国近现代特殊的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时代孕育危机哲学,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潮都以“危机哲学”为核心和基石。中国危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危机,亡种、亡国、亡教是中国人面临的灭顶之虞;二是文化危机,情境上难以界定,精神上流离失所,乃其典型表现。中国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时代,解决危机是全体中国人的当务之急。这就不难理解,情境的界定以及方案的制订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是多么急迫;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现代中国一切学说、理论、思想、观念都在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都高度意识形态化了。一切学说、理论、思想、观念,只有为解决中国危机“献计献策”,才有生存的可能性;一切无关乎解决中国危机的学说、理论、思想、观念都将被弃之如敝屣。

     一方面,传统的经学、史学、理学逐渐式微,这不仅因为它们无法应付西学的挑战,而且因为它们对处于危机中的中国局势束手无策,在“反映现实,界定情境”、“面对现状,指引方向”、“社会动员,付诸行动”方面完全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我们从西方引进的现代学术思想无一能够逃脱被意识形态化的命运——我们并没有接收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博大精深的学理,没有顾及孕育、产生它们的具体文化环境,只是一味在“经世致用”的驱策下对其予以“生吞活剥”。我们特别注重每一种学术思想的社会含义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可能性,对其学理漠不关心。这种华而不实、逐流而不探源的学风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学术传统,今天我们在面对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时,依然还在接受这种“传统”的“赐福”。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在中国所能发挥的功能还是相当有限的。科学主义或许可以在“反映现实,界定情境”方面发挥一定功能,但在“面对现状,指引方向”、“社会动员,付诸行动”方面却是无能为力的。它具有的只是一定的阐释职能,却无力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它可以解释自然现实,甚至可以隐喻性地分析社会政治问题(讨论民族救亡大业),解释人的生理现实和精神现象,但究竟如何进行民族救亡,它既无切实可行的方案,也无实现这方案的纲领步骤,“社会动员,付诸行动”更是无从谈起。作为科学主义之一种,进化论之所以成为一种持续发生影响的思想主流,就是因为它同时具有几项功能:第一,解释当时中国的险恶情形及其成因。第二,提出应付三千年未见之变局的策略和方法。第三,为变法维新、民主革命提供理论根据。但它最终为马克思主义所取代,其原因显然不外乎:第一,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危机的成因。第二,它提出的改变中国近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策略失之于粗疏无当。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可以弥补它的缺陷,它能告诉我们如何组成政党,如何进行阶级斗争,如何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如何打倒帝国主义,一招一式十分清晰。第三,作为变法维新、民主革命的理论依据,它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它的中心议题是以变应变,变到最后的结局将是如何?我们不知其详。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理论依据是十分完备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分期,对共产主义的构想,都使人信服,而且又有俄国革命成功的先例,于是替代进化论已经成为时代之必然。第四,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国及中国人寻找自身的意义,而进化论却做不到。在进化论那里,人只是受难者和牺牲者;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人是革命者,人的价值与光辉全都体现在解放全人类然后解放自己的革命实践之中,因而能够引发强烈的革命激情。第五,进化论一方面强调物竞天择是进化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又强调人力可恃,二者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使中国人困惑;进化论中不可避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使得一向钟情于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感到矛盾: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又不可爱。他们一方面在接受西方的学说,另一方面又时刻受到西方的威胁。中国接受进化论的历史就一直是这样矛盾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克服了这样的矛盾,在许多外力条件的作用下,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绝非偶然。它多方面地满足了中国的现实需要,深深根植于中国现实土壤之中。只要它还能多方面地满足中国的现实需要,还能深深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之中,它就会永远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4、理论的批判 不仅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意识形态史,而且一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也是一部意识形态史——文学的意识形态化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所谓“文学的意识形态化”,就是指某些人在特定的社会形势之下,在某种特定利益的驱使之下,让文学发挥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我们文学理论所强调的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其实也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功用,因为强调文学的“认识作用”就是要求文学发挥“反映现实”、“界定情境”的作用,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就是要求文学发挥“指引方向”、“社会认同”、“社会动员”、“情感沟通”的作用。我们有这样的批评传统,孔子所谓的“兴观群怨”,就把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极其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出来。从理论上讲,文学能不能发挥意识形态的功用取决于许多因素。要而言之,这首先取决于文学自身是否具有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潜质,其次取决于社会需要的内容与性质,一个危机重重、动荡不安的社会不需要“杨柳岸晓风残月”式的抒怀,一个平安富足、安乐祥和的社会也不需要“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式的悲壮。现在看来,无论就文学的性质而论,还是就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现实而言,文学的意识形态化都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一个沉痛的事实,也是一个无奈的感慨。

     化约和确立假想敌是学术思想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一个重要步骤。化约就是简化,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界定情境方面具有极强的简化、诠释功能。中国近代启蒙主义者失望于现实的政治专制,因而迁怒于政治专制的文化心理基础,把这个文化心理基础化约为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化约为传统儒家文化,把儒家文化化约为宋明理学,把宋明理学化约为几个腐儒乡愿式的标语口号(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简化的典型表现。孔子的地位在现代史上的变化可以表明假想敌的确立对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维新初期孔子名声还很不错,后来谭嗣同认为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是“秦政”,为之服务是“荀学”,可它们“罔不托之于孔”,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荀学”,把“荀学”当成封建旧礼教、旧思想、旧文化的根源。真正使孔子“斯文扫地”的是康有为。维新失败之后,变法维新的意识形态——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的合法性已经渐渐消失;袁世凯复辟打出了孔子的旗号,想以此为专制复辟寻求合法性,康有为甚至要“定孔教为国教”,这不仅使孔子之学进一步走入困境,而且迅速激发起知识分子批判儒学的政治与道德热情。“打倒孔家店!”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计算机教学 建议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实用技术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必修课。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把财会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财政部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速度的需求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硬软件市场情况,资金、硬件、软件配置问题不大,而缺乏的是既懂财会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掌握了这把“双刃剑”对于新形势下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将来从事本职工作,还是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向其他方向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为此,笔者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在学好计算机知识方面谈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要走出对计算机学习的认识误区

中职学生要真正学好计算机,首先必须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能好高骛远。中职学生的起点是初中基础,如果单纯追求高水平的微机理论知识,结果只会事倍功半。计算机软件更新快,使用周期最多几年,学生在学校无论学习什么软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或许学过的软件会被新的软件(版本)所代替。但是,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都有很好的传承及相似之处,新一代的版本都兼容了上一代的功能,升级之后只是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便捷。如果学生认真学习,即便软件更新升级,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

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必须分清自己所学专业的主次课程。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用,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

二、要认识计算机学习对会计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1世纪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让人们感受到计算机的应用无所不在。如今网络的普及,更让人们感受到计算机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会计班学生应该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好学精计算机基础课程,尤其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实际的工作并不需要有多深的会计理论知识,而是要看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以及在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汉字录入在工作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是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打字的速度影响操作软件的速度。我们不要因为打字枯燥无味而轻视它,也不要一味地上机只练习打字。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会计专业的学生能真正盲打的不多,打字速度能达到60字/分钟的就更少了,造成这种状态除了是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比例失调之外,更多的是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基本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要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

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计算机软件的种类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会计专业,在选择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内容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软件类型。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大致分为语言程序设计、图像处理、动画三维、办公软件、数据库系统及网络等。笔者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如用友)之外,还要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包括Windows,Word、Excel、数据库应用软件、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软件的安装、邮件的收发等等,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电算化为起点,不断拓展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

每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有区别的,但有些方法是相通的,具体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认真做几套相关试卷,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反复思考常见题型的知识点,充分利用上机操作加强实践运用的熟练程度。二是学习过程中要多想多问,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课堂知识多整理多回顾,做到事无巨细,刨根问底。三是认真对待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善于使用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视野。

总之,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去学精学透应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使个人的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样“一专多能”的学生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瑞君,蒋砚章.计算机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任江涛.如何学习会计电算化学科[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虚拟环境 认知机制 演变

在虚拟视阈中,人的认知机制与在现实社中有许多不同之处。人自身认知机制的形成及表现是复杂的,我们之所以选择从虚拟视阈角度来研究人的认知机制的相关现象,是基于网络时代给现实社会带来了庞大的信息量。值得注意的是,激增的信息量正在改变人们固有的认识关系和认知机制。

一、虚拟视阈中“认知机制”发生的原理

人的认识过程是认识能力从无到有的过程。当前正由信息短缺的时代进入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的时代。认识主体面临着新的困惑:在虚拟空间,人们徜徉在信息海洋之中,难于判断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信息。认知机制作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及认识能力如何提升的一种理论,在虚拟视阈中,其所面临的情形和传统的认识环境相比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1.虚拟视阈中的认知现象。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机制和虚拟环境中的认知机制是不同的。人的认知机制在现实社会中局限于人的大脑,是通过它与可感知的客观世界相联系。这是一种在物理现实世界当中的实践行为。但随着网络的出现,人的认知角度出现转变,认知的对象也在相应改变。各种智能工具的广泛运用使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机制无法在互联网中复制使用,构筑在网络基础上的认知行为取决于这个网络所拥有的信息量。在网络环境中,知识点的产生有了大规模、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加之上网的便捷性,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公开发表自己的认识成果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智慧经验,每一个人都在虚拟空间成为了知识的创造者。由于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人类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认知模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在网络上可以与不同身份的人进行交流,由网络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交际平台正在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2.互联网环境下“认知机制”的改变与“知识场”的关系更密切。人的认知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知识。从知识的来源来看,既有可以传授的显性知识,也有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拥有与否是关系到一个人日后的创新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信息的流动借助于人工智能设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通过网络这种特殊的媒介来传递,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通过这种媒介来理解。但这种媒介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固化”的载体,而仅仅是在一定空间领域内的一种物质(信息流),我们将这种情境视为“知识场”。在这样的“场”域中,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有吸收和扩散的功能,“场”域当中知识的吸收和扩散也保证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在“知识场”域中,信息技术已经介入到人们认识活动中来。这种现象已经大大促成了人的大脑进化过程。然而,由于电脑“代替”了人脑的诸多记忆功能,人的大脑认识功能也可能会慢慢退化,这是我们在虚拟环境中研究人的认知机制的发生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评价标准问题也会面临新的困境。

二、虚拟视阈中“认知机制”的特征

可以看到的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量的激增,人们在网络环境中认知形成的内在和外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人的认知起点正发生变化。在网络出现之前,人的认知现象多发生在现实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中介―客体”的认知模式广泛存在。古典哲学有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而对于认识主体间的认知关系却甚少涉及。主体间的“认知关系”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科学哲学兴起之后,尤其是分析哲学进入人们研究视阈后才被学者广泛关注。研究虚拟视阈中的认知机制的发生原理无法回避认识主体间的认识关系问题,因为在网络社会中,人机界面是认识主体和其对象相互作用的中介物。在传统的认知机制中,人们习惯于通过感知系统来获得知识。传统的感知系统(比如人们的阅读行为)会引导认识主体做更多的思考,而在人机界面中,人们的认知行为则因为网络界面上众多页面消息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在虚拟视阈中,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其认知起点都会不一样。维也纳小组成员石里克曾指出:“在体验和直观中,主体面对被体验和被直观的客体,而在认识中却存在一种复杂得多的关系……认识不是认识着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二项关系,而是主体、客体和客体所被认为的那个东西之间的三项关系。”[1]p381另有学者认为,“人类历史主体性活动包括三大中介系统,即:主体认识对象的中介――语言符号系统,主体变革自然的中介――工具操作系统,主体变革社会等客体的共同中介――社会关系系统”[2]p114。仅就这种分类来看,人机界面应该优于符号语言系统,这种观点对人类的认知科学是有深远影响的。

2.人们面对的认识客体趋于复杂。人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如果没有认识客体就不会有认识反映的过程。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指向物。由于虚拟技术的广泛运用,在网络空间中,有很多新现象及新事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客体。信息技术作为拓展人的信息能力的辅助手段,使人的思维器官得到了延伸,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的思维器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技术不仅仅是工具的,它具有认识论的力量。技术确确实实使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位置摄像机,可以让我们在真实的时间里通过屏幕观察‘思维’在我们大脑中的活动线路。”[3]p27虚拟技术对人的认识论思想的拓展有重大的影响。“虚拟实在本身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化时代实在论(本体论)研究的走向,同时也决定了数字化认识论研究的走向。”[4]p10通常说来,技术的进步总是会促进人们认识水平提高,技术也会在人的认知能力改善的基础上而得到改进。随着人的对虚拟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技术也成了人的认知结构中的认知客体的一部分。运用人的自身技术,人的思想得到传承,人们把自身的观点、信念融于物理客观世界,甚或拓展到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的边缘。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5]p209

3.认知的中介呈多样化。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人们认知结构的中介,对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种技术更近似于智能技术,其记忆、存储功能可以让人们从部分精神劳动中解脱出来,把自身的想法和语言变成可以阅读、观察的方式,这种认识技术为人们认识活动积累了经验。虚拟环境中智能技术作为认识中介物,其存在的前提是认识主体置身于其中,主体的状况决定了网络环境中客体的存在。当然,在虚拟环境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美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技术不仅体现一种理念,而且它体现的理念能够延伸、反映、复制或取代心智功能和认知过程,把这些天赋的能力送到阳光下,使之能够受到更加客观的检视[6]p209。虚拟技术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纽带,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手段,由于虚拟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感知性等特点,它可以更好地模拟客观物理世界,甚或可以模拟虚幻的情景。它可以突破认识客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对认识主体的限制,虚拟认识客体和认识主体通过虚拟空间发生交互作用。由此可知,虚拟技术作为中介系统其自身就可表现为一个虚拟场景。“从这种意义上说,虚拟技术不可能是人面对的最终客体和世界,只能是一种中介世界和中介客体。”[7]p57

三、虚拟认识实践行为所蕴涵的哲学

1.对改善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互联网带来的人们认知机制的革新,改善了人的思维方式,使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等均得到显著提升。在虚拟环境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创造、建构和设定等系列活动来显现的。在虚拟视阈中,显现是一种特定的感知,与认知主题密切相关。由于网络的关系,作为互联网中的文本、图像等特定的内容,既可以被视为人们已有的经验,也可被看做是人类思想观念创造的过程。单就技术而言,虚拟技术解决的是认识客体的再现(其中亦包括认识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关系)。在虚拟“知识场”域中认识主体可以全身心地参与进去,主体在虚拟环境里借助于中介把所有那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身体运动或状态变化转化成计算机输入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再去控制物理媒体的物理行为,而物理媒体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再反馈到我们主体的感知,形成新的感知觉――虚拟认识。[8]p183-184在人机对话的实时场景中,认识主体向电脑发出相应指令,电脑也迅速做出答复,人机互动使人的认识过程渐次展开。它“帮助”人们突破了认识客体在时空方面对认识主体的束缚,有助于认识主体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去考察、认识这个世界。

2.对提高人们认识能力的积极作用。虚拟“知识场”域,“人―机―虚拟环境”三者组成的系统中,彼此之间是一种认识关系,只是这种认识关系比较特殊。这种虚拟认识关系对现实社会认知机制是有很多影响的。由于它可以通过虚拟手段模拟人的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进程,因此,虚拟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结合体,既非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也非真正意义上的客体。若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虚拟客体与虚拟空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物理阻隔。人类既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生活,亦随时可以将虚拟现实视为人们认识的客体对象。人是无法从虚拟世界中获得满足生理需求产品的,也无法长久地生活在虚拟空间。“从这种意义上说,虚拟技术不可能是人的最终客体和世界,只能是一种中介世界和中介客体。”[7]p57在虚拟“知识场”域中,人们设定与自然界和社会一样的场景,并且进一步创设自然界、现实社会中没有的虚拟环境,这就为人们深入探讨现实世界和反思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虚拟技术的出现正促使人们从现实的世界快速进入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存的时代。人的感觉作为人的认识起点已经变得日益复杂化(例如人机的直接对话),它拓展并丰富了人的感觉系统,对人们认识能力的提升是有积极作用的。

3.对丰富人们认识形式的积极意义。人们在创设虚拟世界的过程中,人的认识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人的认识及思维模式由以往的描述慢慢地发展到一种不自觉的建构行为。“描述是对既存对象的语词说明和摹写,它与探索未知相联系;创构则是创建和构设,它与创造新物相联系。描述作为对既存对象(典型的是自然对象)的语词说明和摹写,是对既存对象的反映,属于‘发现’范畴;创构作为基于人的感官特性创设(包括实在和虚拟)出一种对于主体来说具有意义的对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创造性构建,属于‘发明’的范畴。”[4]p13人的认识形式在数字化时代开始发生转向,即由现实思维模式向虚拟思维模式转向。在虚拟“知识场”域中,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技术来描述事物,人的思维认识可以用数字化技术来描述事物,把现实物理世界中无法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来,人的认识形式就是在这种科学背景下悄然发生转向的。在现实社会中,人的认识行为重在描述和探求世界的本质及规律,即借助人自身的描述行为来理解、认识这个世界,是人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一种行为方式。而虚拟思维借助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对事物进行各种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再组合,演绎着人是如何进行思维的这一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以,虚拟思维方式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了思维的创造,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真正的创造性实践,体现了创新是我们时代的主题这一特色[9]p159。

参考文献:

[1]施太格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勒内・贝尔热.欢腾的虚拟[J].第欧根尼,1997(2).

[4]王天思.描述和创构――关于数字化时代哲学走向的两点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4(1).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胡敏中,贺明生.论虚拟技术对人类认识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物化;卢卡奇;马克思;资本主义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物化思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处于高度发展状态,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正日益突出。这样的背景下,卢卡奇以物化理论为立脚点,猛烈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比如剥削、奴役,警示无产阶级要清醒,不能被资本主义设下的面纱所迷惑,要时刻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能沦为资产阶级手中的工具。卢卡奇是通过大量阅读马克思的相关著作,提出自己的物化思想。这一思想本质上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非常接近,可以说卢卡奇对物化意识的感悟是吸收了马克思思想的精髓。

一、物化的概念

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现象,卢卡奇对物化的理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他认为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物化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本质。其研究的出发点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即商品拜物教。卢卡奇认为从商品拜物教中可以发现普遍的物化现象,他说“在人类的这一发展阶段上,没有一个问题不是最终追溯到商品这个问题,没有一个问题的解答不能在商品结构之谜的解答中找到”卢卡奇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对物化有了独到的定义,即:“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某种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东西,变成了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而控制人的东西,与人相对立。”通过深刻地分析资本主义时代商品中越来越被掩盖的物化现象,发现了隐藏在商品背后的人的物化。物化不再是单纯的指物,而是指一种社会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物化。这时,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抽象性的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现象是一种必然现象,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所决定的,普遍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也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长期存在。这时卢卡奇意识里的物化就等与异化,他的思想与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理论非常相近,而这时,《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没有问世。卢卡奇是通过阅读大量马克思的著作有此感悟的。

二、物化的具体表现

卢卡奇通过对物化的一些深入探讨,表述了物化的一些表现。首先,卢卡奇认为,物化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生产领域。工人的劳动中“人无论在客观上还是在他对劳动过程的态度上都不表现为是这个过程的真正主人,而是作为机械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工人已经不是自己的主人,变成了机械的附属物,机械从不服从人而运行,人却必须遵从机械的规律,换句话说人失去了应该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时,物化使人屈从于狭隘的社会分工范围,社会逐渐碎片化。由于人的机械的局部的劳动,人格变为了旁观者,被加入到异己的系统中。“……生产过程被机械地分成各个部分,也切断了那些在生产是‘有机’时把劳动的各种个别主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的联系。”这种机械化的生产也打破了工人与工人,工人与社会的联系,彼此都变成了一些孤立的“原子”。人的功能变为了商品,商品关系也已经非人化。

其次,物化使现实生活僵硬化、机械化。在这种经济领域物化的前提下,产生的政治、法律、国家管理等社会问题必然要与其相适应。社会职能必然随着经济领域碎片化、机械化运动相应的分成几个部分。由于分工中越来越畸形的碎片化,使得这种表面合理的安排,日益被人所接受。人们逐渐自觉的服从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习惯了依附于工作的机械化生活。生活中各个方面孤立发展,缺乏联系,机械运作,使得社会陷入一种潜在的危机机构。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第三,物化使得无产阶级在劳动中客体化和对象化,失去主体性和能动性,成为转动机器的一部分。物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最终导致官僚社会制度的形成,促使孤立静止的实证主义方法的产生。人们已然将这种物化的生活当作一种规律来遵循或遵守。无产阶级也不例外,工人在劳动中已经失去了自身本质,把自己当作机器转动的工具,甚至附属物,行为甚至思想都变得僵硬化、机械化。无产阶级开始习惯听从资产阶级的安排和剥削,认识不到自身的特殊性,日益失去了革命斗志,顺应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也就无所畏惧的压榨工人的劳动。这也为两阶级的日益分立和矛盾深化埋下根基已经习惯的被统治、被剥削,淡忘了自身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丧失了主体性和创造性。卢卡奇对物化现象和物化本质的猛烈抨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提醒无产阶级要认清资本主义真面目,肩负起革命重任。

三、物化意识的形成

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已经渗透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生活在这个背景下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而变成了一个异己的甚至反过来压抑人本身的物化的世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从手工劳作到机器大工业生产,无论是生产主体还是客体都被僵硬化的分割成了几个部分。物化的核心原则是合理化原则,生产过程的一切按照这一原则被孤立化、机械化的分割着。“由于劳动过程的合理化,工人的人的性质和特点与这些抽象的局部规律按照预先合理的估计起作用相对立,越来越表现为只是错误的源泉。”社会碎片化发展,使得现实生活僵硬化。卢卡奇说,随着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发展,工人的活动会越来越失去主动性,失去意志。工人自身的意识将变为一种“物”被安排和奴役。这样发展下去,人不再是生产的人,而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工人、主体被当作生产过程、甚至被当作这个过程中他自己劳动的一个消极的、非能动的旁观者而被丢下。”这时,人成为了机械的组成部分,人的思想和意识也逐渐被机械化了,逐渐丧失主体性、创造性和思想性。“物化的普遍性越大,人的主动性越强,人的思想也就越要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相一致,人的物化和人的思想也就越统一。”最终也就形成了物化意识,人或主体已然变得可有可无。

四、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评价

一方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卢卡奇在写《历史与阶级意识》时,个人的思想尚且不算成熟,带有“马克思主义学徒期的特征”。正如英国学者安德森写到,“《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主要范畴合理化和归属意识,是来自韦伯的,它的‘物化’论述带有西梅尔的深刻印迹,而它对自然科学的敌现—这是以往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完全没有的东西—则主要受到狄尔泰以及总的说来是德国唯心论的影响。”当然,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同时又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他把对物化的分析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非常敏感的注意到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普遍存在的,是继马克思之后最先深刻的剖析并解构物化现象的人。卢卡奇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论》中异化理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这时只是在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卢卡奇却透过物化,深入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呼吁主体性和创造性,追求无产阶级的主客体统一。这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基本理论。另外,卢卡奇发表《历史和阶级意识》时,人们尚且未见到马克思有系统论述异化理论,他完全是通过对《资本论》的深入研究悟出的,这无疑证明了作者的理论深度及其对马克思思想的专研程度。

另一方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相对马克思异化思想有些偏离。他认为要消除这种物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途径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物化意识对无产阶级的危害是最深入的,所以必须想办法扬弃物化。卢卡奇认为,关键在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通过自我意识的革命和改革突破这种奴役的局面,变为真正的主人。只要无产阶级觉醒,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激发其强烈的革命斗志。这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会联系在一起。卢卡奇简单的将无产阶级意识的革命认为是解决物化问题的关键,显然是一种空想主义,忽视了社会实践,这显然是与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违背的。马克思认为,要真正消除异化,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劳动者占有产品。因为异化的根源就在于财产私有,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因此,消除异化必须同时根除私有制。另外,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不是靠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就可以的。马克思认为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无产阶级要与资产阶级彻底革命,消除私有制。最后,机械的单一的革命只会两败俱伤,毫无发展可言的社会只能是相互压榨。所以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前提条件,才能真正实现私有制的根除。卢卡奇的途径显然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未能为资本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 周一明.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探析[J].理论界,2012(07).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五四儒学;新文化运动;累积合法性危机

一、问题

在对新文化运动反儒学原因的探讨中,学术界代表性的解释大致可以作如下概括:一种解释范式是转型时代,以张灏为代表。张灏认为在转型时代各种报刊和思想以及新式学堂的出现为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欧阳军喜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印证了这一说法:“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解释又是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自然会反思自己的文化……这种反思便会带有强烈的批判倾向,或者是强烈的民族情绪。”其他的研究尽管结论不同,但也未能超出这一解释范式。比如,林毓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辛亥革命普遍君权”,造成了“传统文化道德秩序崩溃”,“五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起来,利用这个空隙来“全盘反传统”的。

另一种解释超越于转型时代,将五四儒学的这一际遇放到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来考察,这一解释范式是由金观涛提出的。他在解释以儒学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传统一体化解体后新的一体化意识形态更替这一现象时,提出了“超稳定结构”:以儒学的哲学观、价值观为基础的上层大一统官僚机构以及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中层(乡绅自治)和下层(宗法家族组织)组成的社会政治结构。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就是这一结构在遇到外来文化时发生的转化。

就上述的两种解释来说,第一个解释无法说明新文化运动只将儒家文化作为反对的对象,而同样构成中国文化的道家、法家、墨家却没有受到明确的批判;而且也无法解释将中国文化归结为儒家文化继而化约为纲常礼教等由面到线到点的方式来加以批判这一现象。第二个解释说明了中国意识形态的更替是一体化的,对解释五四儒家文化遭到批判这一历史现象有一定的道理,它找到了儒学被整体上批判的一个来源,即和政治及其社会的同构。但是,这一范式在说明这一问题时认为实体上的儒家文化的被继替与事实不符。在新文化反儒的过程中,主要批判的是文化的纲常名教,即儒学的意识形态部分,而儒学的相当传统不仅没有受到批判,而且像陈独秀和还认为儒学的一些东西有价值。二是同时作为中国文化的法家、道家等文化也没有被批判。这些事实说明,儒学只是作为一个靶子:“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儒学作为一个靶子遭到批判这一事实体现了五四新文化健将批判儒学的主观方面,而这一主观方面的产生又与中国的大历史背景极其相关。这是上述两个范式不能解释的地方。本文尝试用一种新解释范式——累积合法性危机,这一范式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来解释五四时期的儒学危机。

二、累积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是哈贝马斯用以描述资本主义发展必然趋势的术语,指“合法性系统无法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把大众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笔者综合了诸多合法性的定义将其界定为: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个系统认为是最好的信恋。而合法性危机就可表述为失去其成员的孝忠继而被认为是一种不合序统的特性。显然,合法性不仅指对政治体系的“最好的信念”,它还包括对经济的有效性和文化系统正当性的认同。具体而言是指这样一种特性:以某种系统合法性为核心,其他的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的解释;一方的合法性和另一方的合法性相互加以解释和论证,一方的危机也可以带来另一方的合法性问题。这样一种相互转化的合法性即为累积合法性,由这种合法性引起的危机就是累积合法性危机。

哈贝马斯在解释资本主义危机时已隐约表露了这一思想:“由于经济系统在国家面前丧失了功能自主性,因此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现象也就失去了自发性……由于政府采取了行动积极避免了危机。因此,经济危机就转移到政治系统当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借用了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国家不能简单地接管文化系统,国家计划领域的膨胀实际上使得文化的自主性成了问题……用这种弥补无法满足新出现的期望,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这说明,如果经济和政治的合法性没有分离,经济的长期有效性失落在某种情况下就可能使大众将经济的有效性危机转嫁到政治体系上来,这样,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就受到了质疑。继而,为经济、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的文化系统的合理性就成了问题。

这一定义不是追求新颖,它与合法性危机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正当性还没有分离时,人们没有察觉到合法性的累积性,但在现代社会中的某些国家它们已经分离,即:政治系统通过政治参与的途径解决自身的合法性问题;经济系统通过市场经济解决自身的有效性问题;文化思想系统通过自我调整解决了自身的合理性论证。这种情况下,现代合法性就变成“发散性”的了。因此,为区别两种合法性的不同特征及其后果,本文采用了这一新的定义。

儒学在五四的际遇正是上述逻辑的结果。通过五四知识分子反传统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认定儒学五四际遇是累积合法性危机引起的,即经济的有效性丧失引起政治上的合法性危机因而使建立于其上的文化认同成了问题。这即是累积合法性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表现为整个系统的大崩盘。

三、新文化运动与儒学

儒学在五四时期整体上遭到了否定,从“打倒孔家店”和“吃人的礼教”可以看出,五四知识分子将其指责为专制主义和阻碍科学、民主的无用之物。这与经典儒学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对做人的高标准要求有关,比如《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孟子·离娄章句》中的“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弗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等。以“君子”的标准来规制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合流后就表现为思想的专制,这些思想就被化约为纲常名教,新文化健将对此激烈攻击。比如,陈独秀就认为纲常名教主要体现为三纲五常的“别尊卑明贵贱之阶级制度”:“三纲五常之名词,虽不见于经,而其学说之实质,非起自两汉,唐宋以后,则不可争之事实也。……教忠……教孝……教从,非皆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制度,三纲之实质也”。陈独秀认为这是孔教之根本教义,这种教义与西洋文明根本不相容,并将共和及其宪法、维新变法等一切新政治、新教育视为谬误。因此,要学西洋式之国家,应首先输入西洋文明,而对孔教“不可不彻底的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行不此”。吴虞将儒学侵染下的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专制主义联系在一起。他说:夫为人父,此于慈,为人子,此于孝,似乎平等:然为人子而不孝,则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于父之不慈也者,故无制裁也。“君主既握政教之权,复兼家长之责,作之君,作之师,且作民父母,于是家庭制度与君主制度遂相依附而不可分离”。

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相联系,儒教在社会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道德伦理的专制主义,在五四知识分子看来就是礼教。鲁迅指责礼教吃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吴虞也对以儒教为特征的伦理专制加以批评。他将孝道归结为专制王权的伦理基础,认为儒家以孝悌二字为两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连接之根干而不可动摇。

然而,儒学并非天然地与专制主义相关。就是采取极端立场的五四知识分子也承认儒学无论在以前还是现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比如陈独秀就承认:“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下,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说有”;“……这一价值在二千年后的今天固然一文不值,并且在历史上造过无穷的罪恶,然而在孔子立教的当时,也有他相当的价值。”温良恭俭让信义廉耻诸德,乃为世界实践道德家所固尊……”。也承认东西文化相互增进的意义,他说: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二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像两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像一个鸟一样仗着两翼,向天空飞翔一般。这两种思潮,都是人群进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儒家文化并不必然带来中国的衰败,也不该承担全部责任并指出了将儒学化约为三纲五常的谬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否对中国近代百年屈辱负有全部责任?这个问题确实相当复杂。五四激进知识分子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约化为儒家文化,又把儒家文化约化为三纲五常。在他们看来,三纲五常是为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和家长制家族主义辩护的意识形态”。实际上,“‘科学与民主’并不必然与中国文化处于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对抗状态。”

就算儒学像陈独秀中西文化之比较,梁漱溟的三种人生问题及其路向,严复、、胡适等人的中西文化的比较说明的那样:中国文化面临着人治与法治、与、宗族主义与个人主义等的冲突,这也不只是儒学的罪过。比如,就专制主义而言,儒学远比法家思想逊色。秦王赢政以来,中国的政治几近统一,表面上所奉行的是儒家思想,实际运作的却是法家思想——儒表法里:“汉以后的历代王朝一方面‘独尊儒术’,一方面‘汉承秦制’,其精神多少都有‘儒表法里’的性质:王道其表而霸道其内,德治其名而刑治其实,看似吏的儒化,实为儒的吏化”。但五四知识分子却没有对法家思想进行清算。这是由于儒学与政治的特殊关系而使之显得触目惊心,从而遭到了彻底的批判。儒学的这种特殊关系表现为:一是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显学,奉为至尊,占据了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延续了几千年;二是康有为将孔教定为国教的主张与袁世凯的复辟联系在一起,使陈独秀等人认识到“孔子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缘。”也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生也”。可以说孔教入宪和袁世凯的复辟是反孔的导火线:“从二十世纪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

实际上,“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由于嵌入政治和社会太深,使原本的精神价值失落,尤为重要的是儒学成为了专制的护身符以至成了批判的靶子。在1917年2月4日《甲寅》杂志的说法正是体现:“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之政治也。”“我不是反对要除掉孔子。我不过不要他一人高高在上,要把他请下来,和诸子百家坐在一起,讨论是非。”“我与李卓吾稍有不同,他是非孔,我是非儒,孔子是豪杰之士,用他的思想统治中国是不好的。”就中国的春秋各派等“三教九流”也应各得其所,但儒学却借助官势成为中国的大一统。

上述情况正是政治借用文化资源导致的必然结果。自从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被奉若神明,宋明理学加以发挥、注解,越来越走向专制。三纲五常被宋明理学推到极致,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儒子考试的指定书目,学术文章越来越机械化。学术文章走向八股,日渐衰微。儒学被定为一尊,这样,“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谋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正是这种名实的分离使儒家思想失去了原来的人本主义精神,也使之逐渐适应封建专制的需要,从而和专制制度融为一体,一旦政治制度受到质疑,文化就得承担连带责任。

四、结论:累积合法性危机导致儒学作为整体遭到批判

上述论及的新文化运动将儒学作为一个整体非难说明,儒学和经济、尤其是政治等系统的关系使其承担了中国政治、经济失败的罪责,使得五四知识分子反儒立场过激。这种整体性的批判使得“仁”的普世价值被抛弃了。这种不加区分彻底反传统立场的产生,是由于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改革的失败、在政治制度改革的失败产生的。这样,这些知识分子就要求为经济和政治运行提供论证的意识形态负连带责任。这正是五四知识分子反传统的结构性原因:五四知识分子对此的注意并把社会伦常与儒家思想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晚清西风东侵导引了传统社会政治秩序和文化价值秩序的连锁危机。

在这段时期,严复已经认识到国民素质对于救国的重要性。这种认识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后被大多数人充分意识到,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是集中的体现。辛亥革命了清王朝,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张勋等还借孔教之名搞复辟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陈独秀等人将目光从社会制度转移向了文化价值和国民性格”。这样,新文化运动的这些主帅们对待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激进主义”,是“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情感的示威”。因此,“五四时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攻击诚然失之过激,这是不必讳言的。”五四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是情绪化的反应。持激进主张的陈独秀后来辩解到:“他只因为自古以来汉文的书籍几乎每本每页每行都带着反对德赛两先生的臭味,又碰着许多老少汉学家开口说国粹闭口谈古说,不啻声明汉学是德赛两先生天造地设的对头……”以至于在针对检省整个五四激进时陈先生这样为自己辩护:“譬如货物买卖,讨价十元,还价三元,最后的结果是五元……社会进化上的惰性作用也是如此,改革的主张十分,社会的惰性当初只能承认五分,自然的结果只有二分五。”五四知识分子对待儒学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方式,认为儒家思想“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应于民主国宪法不生问题。”

无机化学的认识篇10

一、内隐认知的概念及其特性

内隐认知主要指无意识认知,包括内隐记忆、内隐学习与自动化加工等。内隐记忆是指在无须达到意识状态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已获得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易化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效果。内隐学习则是1978年由Reber通过人工语法学习实验最先发现的,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人类的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内隐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一种程序性而非描述性的知识。不同于外显学习过程,内隐学习机制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任何有意识的智力参与概括复杂的关系,也不需任何有意识的控制加工来完成,并难以用语言对这种学习的过程及其内容(如语法)予以描述。

国内也有研究表明无意识学习机制比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的和复杂的关系。在复杂的认知操作中,快速呈现而无准确反馈时,外显学习难以把握变量间不显著的底层规则,而内隐学习在这方面则表现得强而有力。在内隐学习的概括性、无意识性及自动产生性之外,杨治良等进一步探讨了内隐学习的“三高”特征,即高选择力、高潜力和高密度贮存三大特征[1]。

此外,相对于有计划、分阶段、按明确逻辑程序进行的外显学习活动来说,内隐学习并无确定和严密的逻辑程序,然而却具有突发性,能在一瞬间通过直觉、顿悟等方式解决问题,抽象出刺激材料隐含的潜在结构与底层规则。且其学习结果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主体虽不能像对外显学习结果那样有意识地加以提取和运用,但却能在适当的情境下自动激活,自行发挥作用。它不易受个体学习动机与情绪状态的影响,比外显记忆具有更强的持久生,而且内隐记忆成绩与外显记忆无关,二者在功能上是相对独立的。

二、内隐无意识加工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及其相关现象的理论解析

(一)婴幼儿期记忆的不可提取及其言语规则的无意识习得

人类的许多知识,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习得的。如在母语的习得中,婴幼儿一开始学说话往往是不合语法的,但却能逐渐地变得合乎语法,并能准确地表达;而孩子本人却毋须留意这些语法规则是什么,并且也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学会的,或者说意识不到学习过程的存在。即使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许多语法知识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的。这些现象都可以说是一种内隐学习。

同样,从记忆方面看,虽然成人对自己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内容几乎无法提取,但这一时期幼儿经验、技能等习性的获得却是不可低估的(上述婴幼儿对母语的习得即是一例证)。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这一时期婴幼儿对记忆信息内容的编码可以被认为是以一种无意识的自动编码方式进行的,这种不可控的编码方式不同于成人在知识获得与提取过程中所用的有意识控制性的信息编码方式。这两种编码方式的不匹配导致了成人难以有意识地以外显记忆的形式去提取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内容,但这些不可提取的记忆内容却能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对他的行为产生无意识的影响。另外,仅存在于儿童期的“记忆回涨”现象也暗示了存在着由无意识内隐记忆向有意识外显记忆的过渡阶段,在儿童的记忆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隐加工机制。

传统上将显意识心理活动的使用作为日常行为的参照,因而难以对婴幼儿期的学习与记忆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但内隐/外显认知系统的不同,却可以从生物进化论的相当简单的原则推导出[2]:内隐认知系统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早期系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而外显的有意识的认知则是人这种高级进化物种所特有的一种特殊能力,属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晚期系统。发展是从一般到具体逐步推进的,先前出现的早期系统在形式和结构上具有一些不同于晚期系统的特征,尽管从进化论角度看,后出现的外显认知系统是更高级了,但相对原始的内隐认知系统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或退化,只不过其起作用的方式不同于外显认知系统而已。这样,高级认知活动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之下内隐地进行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以生物复演论的观点看,个体的学习、记忆加工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转化为有意识的外显记忆、学习及控制性加工,这一转化过程也正复演了生物进化史上从无意识的动物进化到有意识的人类这一漫长进化历程。

(二)问题解决中直觉、灵感与顿悟的内隐加工

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由直觉、灵感与顿悟而创造出的科技成果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的环型结构。其实,即使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直觉、灵感、顿悟的现象也时常在我们头脑中发生。这些现象典型地反映了问题解决中内隐加工的特点:以相关信息节点自动激活的启动效应为基础,不受意识控制,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且不受短时记忆容量限制的快速并行加工。Wallas曾将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准备、酝酿、顿悟与验证四个阶段,并认为:“在许多困难而复杂的创造性思维中,可以通过延缓有意识思考得到更深刻而丰富的答案,并允许心理的无意识或部分意识加工的自由运作”[3]。这可以说是问题解决中内隐加工思想的早期体现。

其实,相对于分析性思维,人们在实际面临的问题解决和发现学习中,使用的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分析性思维以按一定逻辑顺序逐步地向结论推进为其特征,这其中也包含着仔细的演绎推理,以及逐步的归纳和试验过程。在这种思维过程中,人们能比较充分地意识到其间所包含的知识和运算。而直觉思维则不同,它倾向于从事看来是以对整个问题的内隐的感知为基础的那些活动,所以直觉思维者虽然可以得到答案,但却无法意识其间的认知过程。可以说直觉和酝酿是内隐加工过程的外部体现,而顿悟则是内隐加工结果的外部表现。我们只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过程。

以人类学习与思维的基础——概念形成为例,概念形成的主要理论是假设考验说,但就假设的产生过程来说,此过程则是一种内隐的心智作用过程,主体往往无法意识到他作出此假设的依据,这样就很难以传统的“口语报告分析法”来研究其心理思考过程。因为概念假设的产生也是位于意识层面下直觉内隐加工的结果,即刺激样例的相关信息使主体认知结构或语义网络中的某些节点自动激活,激活的强度累积与范围扩散达到一定程度,跨越意识阈限而为元认知所觉察,就成为意识中的概念假设,进而再对其进行控制性加工,即在元认知监控下对假设进行有意识的检验。不过,平常在我们对熟悉对象的知觉中,这种假设检验过程都是压缩的,表现为一种无意识推论的过程。只有在知觉困难时(如在识别“不可能图形”时),假设检验的有意识推论、检验过程才显现出来,并被我们觉察到。

同样,灵感的酝酿期也包含一系列的内隐的无意识加工,以对积累的内部信息和外部线索的无意识激活为基础的启动效应正是这种内隐加工的内部机制。虽然西蒙不太赞成顿悟机制的内隐无意识加工解释,从而提出问题表征方式转变理论来加以解释,认为只要通过酝酿阶段的遗忘等方式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实现问题表征方式的转变便可以解释酝酿后问题解法突然出现的现象。但这其中也含有内隐加工的思想,即他承认了当前外显意识中的问题表征(定势)对意识下潜在的新表征方式的抑制的存在,一旦这种抑制通过某种方式得以解除(如西蒙所说的遗忘),一种新的表征方式——内隐加工的结果,就有可能突破意识阈而进入主体的意识中,引发主体新的解题策略,导致顿悟答案的突现。

(三)思维决策过程中的内隐加工

人的学习与问题解决都离不开决策,决策阶段可以说是问题解决中的决定性阶段,如两难问题情境的解决与广泛存在于学习阶段的选择题备择项的取舍等。传统的决策理论是“主观效应期望理论”,它要求决策者必须对问题情境有全面、深入、透彻的了解,然后通过仔细斟酌评估,甚至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解出这些数学模型的方程,然后求出最优解。可见传统决策理论坚持认为人的决策过程必须经过大量意志努力的最优化决策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程序对问题的求解,是在清醒意识控制之下按严密逻辑顺序进行的。但目前认知科学中正在形成一种共识,即认为决策或控制的有意识体验只是很糟糕地反映了人类认知活动的真正方式,实际上的工作机制应该是并行的,并且以一种或多或少难以意识觉察的方式进行。这种决策中无意识自动加工的存在,在西蒙的“有限决策理论”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由于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因素的出现概率及其对决策的影响权重也是复杂多变的,而人类的认知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的决策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最优化决策。据此,西蒙提出了他的“有限理性说”,以“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化决策,并将基于经验的决策也纳入决策理论,强调决策理论的实用性。

按照认知经济原则,在非注意条件下,处于低卷入状态的主体一般不会费力去收集、分析各种信息,此时最可能影响决策的就是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其中外显的记忆通过信息的可得性启发式策略影响决策,而经验的内隐记忆则通过知觉流畅性、概念流畅性、偏好等自动对决策产生影响,比如“阈下广告效应”的存在即体现出深层无意识心理加工对决策的影响。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学习、接受信息时不可能对所有待接受信息都进行有意识控制加工,往往还包含大量无意识的自动加工。在教学领域也是如此,如在困难选择题模糊选项的取舍上,由于时间限制,被试在无法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并予以精细分析时,往往凭“第一感觉”或直觉作出判断。这种“第一感觉”和“直觉”可以说是内隐加工的结果,其中包含以往知识经验的内隐记忆在无意识中自动发生的作用。这种知识经验内隐记忆的无意识使用与有意识的最优化决策之间的区别类似于人类问题解决中启发式策略与算法策略的区别,虽然不能保证会得到最优结果,且会增加犯错误的可能性,但却能大大提高决策的效率。这可以对理解专家的操作与专家系统的矛盾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实际操作中,专家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占有的信息量越多,其信息提取与操作速度就越快,而这种信息量与提取速度的关系在专家系统中则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究其原因,除了其特有的启发式策略的有效运用之外,专家的内隐知识在其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有相当一部分的技巧、技能和知识是内隐的,它对人起作用,却又无法被人表征出来,或无法被人随意地提取出来,这正是矛盾的关键所在。在问题解决中,面对一个问题情境,专家内隐记忆中类似的知识经验在无意识中被快速自动激活,并对当前任务产生无意识迁移的影响,从而使其能运用相关策略去应对问题并予以快速解决。因此,现今对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不能再仅仅依据对专家的口语报告分析来进行,因为专家的内隐知识是无法直接表述为某种具体规则的,而这种内隐知识的获得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包括由内隐学习所获得的部分,也包含由外显知识的程序化、自动化转化而成的部分;当人类外显掌握的大量熟练的或自动化了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不运用时,就会逐渐积淀为一种无意识的存在,为内隐认知作用的发挥及无意识迁移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背景。

(四)学习迁移与内隐认知

由于迁移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研究角度的多样性,使得对迁移的解释存在多种不一致的结论,但正是这种研究结论的多样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与探索空间。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这已经涉及到迁移中的内隐加工。概括说与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或在于两种技能间存在共同的产生方式,亦即共同的规则。而内隐学习的研究已经表明:对于学习材料内在结构与底层规则的掌握,内隐学习有着外显学习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有实验研究也证实底层规则的顺利迁移过程无需任何有意识的控制加工来完成[4]。因此,可以从内隐加工的角度对迁移作出新的解释。

迁移作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可以被意识到,或许在无意识中产生。相应地,迁移也可以分为两类:意识迁移与无意识迁移。无意识迁移类似于内隐记忆、启动效应,人们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从某种复杂的刺激情境中习得一种复杂领域知识的抽象结构,进而将其迁移到新的环境中,自动地去控制处于新情境下的行为,甚至于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新刺激与先前学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某领域的先前经验能够影响一个人将来的表现或行为,而且是在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进行的。可见无意识地获得的知识也具有广泛的迁移效果,可以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Levett和Anderson以平面几何为材料进行解题迁移的研究结果也证实解题记忆的迁移也可能是内隐的[5]。内隐认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解题迁移的新特征,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迁移的内部机制。而有意识迁移则是在外显记忆内容基础之上通过运用相关迁移认知策略得以实现,是处于特定元认知策略的控制之下完成的。但即使是在有意识迁移中,两种学习活动中相似性或共同原则的发现与掌握过程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内隐的,比如有时只凭直觉就感悟到这两种学习活动中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表达不出作出这种判断的逻辑依据;甚至也还没有发现其相似之处,但对这两种学习材料的内隐学习却激活了意在寻找二者相似之处、为迁移准备了相关条件的可得性信息或认知策略。而这一策略的应用往往会找到以前未曾发现的相似之处或共同原理,进而指引、促进有意迁移的进行。亦即可得性信息可作为迁移的启发式,当个体元认知没有对当前的问题或迁移投入多少关注时,迁移几乎全部依靠这个启发式,于无意识中完成迁移过程;而一旦元认知(或意识)捕获到自动激活的信息,或元认知对迁移过程予以较高关注,自动激活信息就成为后继的控制性加工的起点,在意识的控制之下继续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迁移以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及其反馈又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来重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样,这种认知结构的改变也是内隐不可觉知的。

不同于有明确目的定向的、受一定认知策略控制的有意识迁移,内隐无意识迁移的进行不是线性定向的,而是呈扇形辐射发散的。即思维过程并非只沿某一特定方向发展,而是多向发散的。这样,虽然练习的迁移效果不如直接训练的效果明显(因为有限的启动资源向多方向辐射,其强度必定不如集中在直接训练的特定方向上)但这样却大大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从而易化了头脑中多种不同知识与表象的提取或调用,不断构思出新的见解与方案,大大促进了跨领域迁移的实现,表现出了高度的创造性。

三、以内隐无意识加工的观点对教学的启发与思考

基于认知理论中无意识或自动化程度越高的加工所消耗的认知资源越少这一观点,若信息或知识呈现方式更易引起人们的随意后注意,更适宜无意识加工的特点,无疑将有益于人类快速便捷地觉察、采集、记忆和理解重要的信息,并从中获取和发现有用的知识。车文博在其著作《意识与无意识》中所介绍的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诺夫的快速教学法的原理就是在主体无意识状态中使用暗示法进行教学,在催眠、半睡眠等无意识状态中利用提示法调动人的无意识活动的精神能动性,协调大脑两半球不同功能的积极性,以提高人们学习的效率。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提高人们接收信息的效率,研究内隐无意识加工问题对于找到适合人类自身特性的信息输入方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潜伏于无意识加工之中的创造性的灵感突现以及直觉的研究也对如何改进人的信息提取与利用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这就为当今的学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应使师生认识到内隐认知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

前文已经论述了内隐认知有着诸多不同于外显认知的特征,且其存在的客观性无论是在科学实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得到证实:如阈下刺激、启动效应对后继作业易化作用的普遍存在,麻醉期间学习的存在等。其实,早在19世纪末,艾宾浩斯采用重学习时的节省法来研究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时就已经发现:学习的内容即使不能回忆甚至再认,也不意味着全部遗忘,实际上仍旧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着。而且有实验研究还表明,脑外伤病人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在各任务领域都存在着具有直观性与无意识性的内隐学习效应,并且这种内隐学习效应随着不断地强化策略训练有增强和向外显转化的趋势[6]。对这种内隐无意识加工的认识,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确立一种“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有效的”的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比如对于在技能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高原期”现象,从内隐加工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或许正在内隐地进行着不为人知的整合操作,学生在此期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这一点可以从练习曲线上高原期之后作业绩效的猛增得到证实。因此,不能消极地等待高原期的消失,这也就为重复学习、强化练习这一教学原则提供了另一种心理学依据。

其实,重复对于新旧知识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己,对后者的促进作用会更大一些。也就是说重复练习的效果或许不易外显,但其实无意之中已经提高了主体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随着重复接触次数的增加会产生“纯粹接触效应”[7],即一外在刺激仅仅因为呈现次数越频繁(使个体能够接触到该刺激的机会越多,但并不必要刻意引起注意或有意地强化),个体对该刺激的印象就越深刻。个体对刺激的知觉流畅性也同时得到提高,促进了无意识迁移能力,而且这种知觉流畅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三要素之一。

(二)直觉思维的培养及心理表象在学习中的作用

直觉思维的价值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学校教育应重视直觉问题的研究与应用,但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强调通过一步步的推理进而得出结论,这种贬低直觉价值的形式主义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学生直觉理解的健全发展。所以,课程设计应从低年级起便开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在我们向学生揭示演绎和证明这种更传统的和更正式的方法以前,使其对材料能有直觉的理解,可能是头等重要的。”[8]

在直觉思维的训练方法中,启发式程序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对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尚不清楚时,往往运用启发式规则进行直觉飞跃,来简约解决问题的过程,启发式中就隐含着无意识加工。教学中经常地应用一般的启发式规则,如利用类比,使用对称,考察有限条件使解法形象化等,对直觉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其次,还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地应用直觉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区分直觉导致的错误和因愚笨或无知产生的错误之间的界限,对应用直觉的学生加以赞同并纠正其错误,使其直觉思维得以更好地发展。

此外,因为直觉思维具有视觉化映象表征的特点,而且其过程是非语言的,所以丰富学习者的想象力及心理表象能力可以使事物的诸因素以映象的形式同时直观地呈现于大脑之中,这就有助于活跃直觉思维。记忆情境效应的研究表明物理环境对信息提取线索具有自动激活的作用,当对环境的有意注意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消退时,物理环境却一直在内隐地引导着记忆习惯。但在物理情境难以真实复现的情况下,个体借助于良好的心理表象能力从心理上复现学习场合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因为心理表象与其表征对象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能现实地表征客观对象的三维空间特征及各维度上的连续细节特征。

由于直觉性的形象思维是将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处理,因而它能容纳的实际信息量是十分惊人的。“同仅靠语言记忆相比,表象记忆在数量上可以高出前者100万倍左右。”[9](p.74)因此,直觉思维能跨越空白和残缺,对一大堆相关表象同时进行并行加工处理,从而迅速、敏捷地进行整体性的全方位的思维,很少因细节上的不足而中断,在识别隐蔽和变形事物上有很大优越性。

同时,由于心理表象在无特殊需求之下对客体情境是一种概括而非精确的模拟表征,这就使在解决问题中,尤其在解决物理与几何问题中,心理表象的利用可以节约工作记忆空间,节省认知资源,利于激活问题的主要的知觉特征,成为进一步的意识加工的基础。

(三)应重视隐性课程设计

人们在不同的动机水平(或称卷入水平)下,往往以不同的方式从社会传播中学习信息。在高动机高卷入状态下,个体倾向于在外显记忆知识基础上对刺激进行精细加工,这时刺激材料所产生的影响就会因控制性加工的个体差异而很难预料。而在低动机卷入状态下,一些信息在没有积极认知加工的情况下被无意识地加工、储存,从而使材料的预期作用得以自动发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说教容易激起逆反心理而潜移默化却很容易收到预期效果。在考试中对选择题不确定选项进行取舍时的“相信第一感觉”现象也说明在较浅的加工水平或非注意动机状态下的自动加工往往不易受外界干扰;而在这种模糊决策状态下的控制性加工则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干扰作用。

情绪作为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同样也对课堂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情感通常无须特别的努力就可以自动发生,而且常常对它们的获得过程没有觉知。Murphy和Zajonc(1993)就曾指出,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比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可能更大[10],而人们又似乎无法抵抗情感的影响,而且环境氛围因素、情境启动效应等都对自动化加工起促进作用,教师或课堂环境的微妙的变化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微妙的情绪,从而对他的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隐性课程设计正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在认知及情感领域的这种内隐无意识加工,它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11]。这种隐性课程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载体的影响。同时,由于无意识迁移具有非定向性,其迁移范围广,利于实现跨领域迁移,因而隐性课程设计可将德育、智育、美育等融为一体,于潜移默化之中益智、染情和添趣,教育和改造人,提高了教学效益。因此,可通过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来充分发挥内隐无意识加工的优越性。

(四)对传统学绩评价与测量理论的思考

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使“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学的理想教育原则。虽然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把表达思想不清楚的天才与表达思想清楚的区分开来——表现为前者通过运算和结论,显示出对科学的深刻体会,但不大能够‘说出它是怎样的’;后者看上去充满恰当的词汇,却没有相应能力去利用这些词汇所代表的观念……”[8];亦即好的教育工作者凭籍其多年教学经验很快会对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做出判断。但借助于正式的测验却往往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当今的学绩测验及智力测量主要是以再认或再现方式测量学生能够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对学生的内隐学习与内隐记忆等无意识加工能力则很难测出,但这种内隐加工能力却又确实存在,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基本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对这种加工能力的测量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理解与因材施教,因为测评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优劣的标签,而是为了将儿童置于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在加强外显记忆能力训练的同时注意开发其内隐心理潜能,多方位、多侧面地进行综合培养。

经典的测验理论在整个测验的水平上分析测验结果,忽视了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项目反应模式,混淆了相同测验分数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特征。有研究表明,相同数目的正确反应很可能是由于不同反应模式的结果,而这种反应模式的差异恰恰反映出真正的心理特征或某种心理定势。现代测量理论中的潜特征理论及其发展即项目反应理论则力图克服这一缺点,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测量结果与那些不可直接观察测定的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那么,能否借鉴内隐记忆研究中的一些测量措施,比如Jacoby的排除与包含测验等认知实验方法,在教学领域中更进一步测量学生内隐加工能力的强弱也就成为有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治良,叶阁蔚.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3,(3).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司继伟.论问题解决的内隐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

[4]侯伟康,秦启庚.汉字特征内隐学习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6).

[5]杨卫星,张梅玲.迁移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心理学动态,2000,(1).

[6]张晓明,于莉莉.脑外伤患者内隐记忆康复护理可行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6,(5).

[7]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张爱卿.放射智慧之光——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9]品川嘉也.揭开记忆的奥秘.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