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的基础十篇

时间:2023-12-28 17:49:03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1

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1.物理基础不扎实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于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因家庭环境或教育原因,在物理的学习上均呈现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认知不够等现象。该现象不仅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同时也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继续求学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不利于“教育兴国”的开展,并对平衡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构成阻碍。

2.语言环境差异大

语言环境差异大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中普遍的教育模式为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教学无疑是其学习的难关所在。海南州虽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汉语普及,但是众多藏族学生的汉语能力还明显不够,加之双语教师资源的匮乏,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加大。

二、构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成因

1.少数民族教育落实难度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的现实困难进行分析,其物理基础不扎实的形成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教育落实难度较大。少数民族生活地域往往较为偏远且不发达,因此造成该地区的信息流通不畅,受教育程度不高。由于我国近年来实施“教育兴国”及促进落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开展,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学内容,扩大教育投资方面仍有大量尚待完善之处,由此造成少数民族教育落实困难,诸如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中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2.双语师资力量较匮乏

当然,学习物理基础差,语言环境差异大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教育落实难度大,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同样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根本原因。由于汉语知识薄弱,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无法接受良好的物理知识教育,到了高中后,语言差异的扩大,双语教师的匮乏,将进一步致使受教群体无法很好地了解与学习物理知识,以至于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难上加难。

三、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策略

经分析物理教学面临问题,拟定优化策略两点如下:

1.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落实

在教育环境优化开展初始,首先应考虑学生物理基础知识薄弱现象,由发散思维,寻找关联性,加强校际合作,打造初高中衔接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物理常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初中基础知识再复习环节,有效保障高中与初中间的物理知识存在共同点,并有效融合。当然,针对初中并未有良好基础知识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师可利用业余兴趣小组、自主教学、互助教学等手段,让基础知识较好学生在兴趣组、自主教学环节中辅助基础知识较差同学重新学习基础知识。利用自主教学等一系列先进教学手段,受教群体之间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可借助教授与受教这一过程巩固双方的物理知识,确保物理基础的牢固,并就此推动物理教学发展,潜移默化构筑科学教学环境,促进教育科学落实。

2.培养教育人才,确保教育深化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2

【关键词】转型;职业教育;大学物理

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改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14年3月份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国家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要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世界核心竞争力强国中,职业教育所占的比重很大,德国占到了78%,瑞士是占到了82%。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比例较低。因此,中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将有一部分向职业教育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在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将讨论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即将转型和正在转型的高校如何更好的进行大学物理这一基础课教育[1]。

1.教学目标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是培养组织、实施、保障生产(流通或服务等),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两者对比可知,教学目标并不相同,普通本科教育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职业教育要求“够用”。普通本科教育强调从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具有高技术性。两者差别明显,但两类学生都要学习基础课“大学物理”。其培养目标的差别决定了两类学生被教授大物物理时不能完全相同。在目前的大学物理教学中,普通本科教育偏重于基础理论的传授,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一般在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上做一些简单的删减,只是单纯的降低难度而已。这一教学形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没有正确体现两者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普通本科高校转变职业教育后,原来可以考入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以后要进入职业教育高校,会使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其学生整体的高考入学成绩相对以前也会明显上升。因此,进入“普转职”(即普通高校转为职业教育的高校)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会明显高于目前的高职学生,学学物理的困难程度相对目前的高职院校会有所下降,这就要求大学物理授课内容不能只是单纯降低难度和缩减内容,这一做法对这些准本科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在整个“普转职”的转型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普通本科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系统传授大学物理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适当将这些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新理论相联系,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要改变过去的“灌入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在职业教育中,在传授一定的大学物理的基础理论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基础知识与生产实践和新兴技术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延伸到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白,他们学到的不是空洞的公式,而是能够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2.硬件设施的功能转变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无论从师资上还是从硬件设施上都相差阿甚远,这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此次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即将转为职业教育高校,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其师资水平和学校硬件迅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高校的大学物理教育也理应得到快速发展。从硬件来说,一般理工科高校都有较好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转型过程中,这些实验中心的性质也将从“普转职”。作者经过对目前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教育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对比发现,高职类院校所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内容比普通本科高校要少很多,且理论和实验难度都有所降低。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实验,而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只包含了其中的一部分。按目前两类院校的教学方式,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整体从“普转职”,完全可以胜任高职教育,而且会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探索高职教育中大学物理实验新的培养方式,改变他们目前单一的实验方式,取“经”于普通本科高校,衍生于普通本科高校,将高职类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分为基础类必修实验,基础类选修实验和开放实验。第一类实验是要求学生必须做的,第二类是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而设置的不同实验。第三类实验是针对学生完全开放的,是在“普转职”高校原有丰富的实验资源基础上,学生可以任意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学生要自行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组合实验器材。在实验完成后,不管实验成功或失败,都要提交实验报告并参与答辩。作者所在的学院一直对普通本科生开展“技能研究项目”,即本科生自行联系教师,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整个过程分立项、中期和结题,学生要进行三次答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甚至取得一些科研成果,这一经历对学生以后的考研和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还有一些普通高等院校,在“普转职”过程中可能会实现部分转型,这些高校既进行普通本科生的培养,又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这些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室在保持原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将要整合和扩充资源,对两类学生分别进行教学。[2]

3.教育软件的转变与发展

大学物理是多学科的基础,其知识渗透于理工各学科之中,并有力地促进了多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全世界工科大学无一例外地将物理作为重要基础课。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看,在大学物理教育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3.1大学物理教材问题

在整个大学物理知识体系中,除近代物理以外,其它内容基本都是上个世纪甚至更早前发现并提出的理论,这与当代大学生喜欢新事物,追求新概念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以至于很多学生从心里上认为大学物理所传授的知识与时代脱节。目前,不管是普通本科高校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都存在学生不爱学学物理的现象。虽说近代物理部分离我们相对较近,但由于近代物理的知识较难,所以很多高校对这部分内容都是介绍性质的讲课,并不进行深入的讨论。在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借着改革的东风,我们要大胆创新,编写有特色的大学物理教材,在现有大学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将与这些基础知识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一线生产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引入到教材之中进行介绍和分析。尤其在学校转型为职业教育后,没有涉及生产实际的大学物理教材是难以得到学生欢迎的。在整个教材的编写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大学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并运用于实际的生产技术,而不是单纯的记住数学符号而已。

3.2教学问题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书面知识传授而不重视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使学生听起来觉得枯燥无味。实际上,大学物理所阐述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应用于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在讲述电磁感应这一章时,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可以联系到高频感应炉使金属块中产生涡流而升温冶金的技术,也可以联系到千家万户所使用的电磁炉。还可以讲解这部分理论是如何应用于火车站和机场安检时所使用的金属探测器,或者直接联系到学生头顶上的日光灯,鼓励学生分析电磁感应理论如何点亮日光灯。一定要改变过去的“灌入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问题,并与老师展开讨论。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努力的发掘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学生走进一个充满物理色彩的现实世界。

3.3授课过程与学生所学专业背景结合问题

大学物理知识宽泛,是理工类各专业的基础,学学物理的学生也来自理工科各个专业,但都使用基本相同的大学物理教材,并没有大学物理教材对物理知识与不同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论述。而一般教师只擅长本专业的知识,所以教师一般只教授课本内容,无法将物理内容延伸到学生的专业背景,造成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物理所学知识过于基础,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从而提出“为什么学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无关论”。要改变这种现象,除了编写合适的教材外,需要教师查阅学生专业背景的相关资料,与学生专业课教师积极交流。此外,在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师必须深入所教学生专业的生产一线,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一线生产技术相结合。这一结合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涉及哪些物理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如何在大学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的,以此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和专业的兴趣。

3.4因材施教和科学评价体系

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为职业教育,将使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猛增,会造成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现行高考制度下,很多省份高考试卷不同,高中物理教材不同,选学内容不同,造成学生的物理基础相差很大。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分开教学,因材施教。相应地,要改变现在的评价体系,不能再以单一的试卷来评价学生。我们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看谁公式用的好。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让学校考核发展成校企共同考核,让期末考试发展成全过程考核,让一张试卷发展成理论加技能考核。建立公正和开放的考核体系。[3]

4.师资队伍的转型与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是改革的关键。要想成功完成教育转型,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在这次“普转职”的过程中,普通本科教师队伍加入职业教师队伍中,迅速提升了职业教师的整体理论水平,但也存在实践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在转型的过程中,普通本科教师要完成以下转变:

4.1转变观念

要进行好的大学物理教育,教师的观念至关重要。高校转型是一个复杂、系统、长期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普通高校教师不愿转型这一事实。因为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普通本科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考上普通本科高校才是真正上了大学,毕业后才能有好的工作。但统计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经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市场再次起了决定作用,市场决定了一个毕业生能否就业,而不是高校。从长远来看,传统的观念终将被打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是世人皆知的,德国从法律上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其《高等教育结构法》明确规定,应用科学大学和综合大学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校。我国于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我国必将得到大力发展,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尽快转变观念,探索适合于转型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

4.2把握历史机遇,走进一线

目前从事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老师多来自国内较好的研究型大学,很少有人接触过生产一线,从生产一线走出来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反观世界强国德国,该国的“双元制”(即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培养学生)职业教育在全球享有较高的声誉。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教师有着严格的职业准入标准,在入职后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和深造。德国的法律规定,教师在任职期间,必须要参加知识更新培训和管理培训,以保证教师拥有先进的业务和管理水平,能够将最新的知识和理念传授给学生。在转型中,我们的“普转职”型教师一般都有着较好的理论功底,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这些教师是必须要走进企业,参加职业培训的。在转型期,政府和企业会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这些教师应该把握历史机遇,积极主动进入生产一线,学习一线的生产技术。作为大学物理教师,更要与企业合作,将大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产技术相结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发展生产技术。不仅仅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着促进作用,对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乃至个人的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部分普通本科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是大势所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就业结构矛盾的核心。现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学科之间的差异日益模糊,大学物理的基础理论早已与各学科相交融。如果说其它学科是高楼大厦,那么大学物理就是大厦的地基,没有好的根基,怎么立起高大的建筑,怎会产生科学的“大师”。转型刚刚开始,我们要直面改革中的困难,大胆创新,努力探索适合现阶段的大学物理教育。

【参考文献】

[1]家清.转型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J].河南教育(高教),2014,(03):1.

[2]郑永春,尹志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0).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3

一、建设目标

自1946年起,原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即现今云南师范大学已经开始培养生物科学的本专科学生,为云南省的基础教育和绿色经济建设做出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本专业建设拟以生物学科发展前沿为引领、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导,抓住教学、科研两个重点,加强理论基础、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技能的教师”为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服务云南基础教育和绿色经济建设,为“两强一堡”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推动云南省跨越式发展。

二、建设思路

以生物学科发展前沿为引导、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科研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更新为核心,加强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培养本科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着力研究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学科专业的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服务云南省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科学基础教育和“两强一堡”的绿色经济社会建设,加快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三、建设内容

(1)锤炼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标志的高素质教学研究型教师队伍;

(2)以云南省生物科学基础教育和绿色经济建设需求为依据、学科发展前沿为动力、教师教育为特色,将本专业建设为特色鲜明、在西南地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有效带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3)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将生物科学相关的学科、教育主干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为拓展学生跟踪生物科学发展前沿的能力,积极建设双语课程项目;

(4)坚持基础理论、实践实习和科学研究成果集成,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5)培养基础厚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专业发展潜力和拓展能力,服务于云南省基础生物教育、职业教育、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产(行)业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与管理专业人才。

四、建设措施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后盾、社会需求为依据,聘请资深科学家、生物学相关产(行)业专家加盟教师队伍;

(2)深入探讨以生物科学为基础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优化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生物科学师范类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相应评价体系。

本着“拓宽口径、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近年的改革探索,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和策略、培养方案等各个环节已经日趋完善。然而,随着生物学科的发展及其对教师教育内涵与标准的改革、云南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突显,“生物科学”专业的现行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针对云南的微生物资源利用、工业用酶开发、云南人群营养构成与基因组稳定性的关联、云南能源植物资源与生物能源开发、云南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产出了大量标志性科研成果,有效支撑了依托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生物学”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借助以上科研项目的实施和学科和研究平台条件的建设,完善学院整体的学科布局,促进本科教学,将产业、科研方面的优势最终转化为学院教学上的强大推动力,实现教育和产业并重,产业、科研“反哺”教学的发展局面。

如何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更加有效地引入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形成新的生物科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使本专业建设与云南省基础教育、科技和绿色经济建设更有效结合?如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云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成为高强度、高潜力的“生物专业+生物教学”的双师型人才?将是本专业的重要特色,也是本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

(3)在课程建设中,①对原有双语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进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凝练,培育省级以上双语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②在本科教学中增设《酶工程学》、《植物生物工程》、《医学分子遗传学》、《保护生物学》、《高等植物多样性》、《花卉学》、《生物伦理学》、《性健康教育学》等与学科发展前沿和地方特色紧密结合的系列特色课程。

(4)结合云南省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现状、生物资源特色和开发利用潜力,加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建设力度;

(5)结合专业特色和教育技能的发展动态,深入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与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倡体现不同学术风格、不同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

(6)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融入教师大量的科研手段和成果,20xx年,启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项目。在《发酵工程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和《遗传学实验》等4门实验课程中设立了专项基金,在20xx、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实施了“热激诱导的玉米幼苗的耐热性的现象观察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特定产物工业生产菌种的筛选、发酵及应用性质研究”、“原生生物与环境的组合及动态规律研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已成为生命科学学院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特色。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xx年我院的“生物科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然而,如何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有效地整合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之中?如何改革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如何拓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范围及研究内容?亦是本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7)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相关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发挥基地的资源优越条件,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植实践和创新能力;

(8)强化专业建设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建设之间的衔接,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构筑良好的发展潜力和适应能力。

五、预期成果

(1)形成学历、学缘、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由学者型、教育型、产业型专业人员构成的高素质教学研究型教师队伍;

(2)建成云南省领先、西南地区具引领和示范效应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3)构建更适应生物科学发展、云南基础教育和生物产业发展需求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

(4)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建设一批具有地方和学科特色的特色课程和省校以上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

(5)构建科学管理、高效运转的基础实验平台、技术实验平台和综合实验平台;

(6)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基于生物科学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综合应用、设计与创新互动的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4

医学物理作为一种独立、创新的教育机制,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目前,我国医学物理学界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有着较为科学化的创新机制,所以,应该逐渐优化传统的教育机制,为医学物理教育理念的建立树立正确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学物理;教育创新;应用实践

医学物理教学是现代化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医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物理学专业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发展,其教学模式的构建出现了很多制约性发展因素。因此,在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创新性的发展机制,通过对医学物理专业中设备系统的优化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医学物理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含义,为医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医学物理学教育机制的建立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及方法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及诊断之中,其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随着我国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以及医学影像理念的发展,面临着很多放射治疗以及医学物理成像等因素,因此,在医学物理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对医学教育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化的教育实施方案,为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与此同时,应在物理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剖析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学等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为实现医院联合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在现阶段医学物理工程监理的过程中,通过人才的培养可以为医院提供更多专业性人才,更能为医学物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2医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实践探究

2.1STS医学物理教育的思想实施

在现阶段医学物理教育事业的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应该系统的引入STS教育机制。STS是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英文缩写,它将教育思想与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转换,将其应用在医疗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开放性、人文性以及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在现代化教育技术STS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PPT课件教学体系,很多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精心选择适合的教学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完善物理知识教育体系,为创新教育理念的建立提供充分保证。课程体系实施中要充分展现物理学以及医疗教育的关联性,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实现医学实践技术的优化。例如,在物理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在讲解“液体表面现象”的过程中,添加了“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课程内容详细的介绍了肺泡中表面活性物质,并讨论了肺泡表面液体对人类呼吸的重要作用,在讲述的过程中要系统了解共振吸脂仪的工作原理,寻找适合性的人群等,从而在医疗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其潜在的物理价值。

2.2建立科学化的物理学教育体系

为了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医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建立医学物理学的教育体系,根据物理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机制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同时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机制,为教育体制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物理学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肿瘤放射治疗的人才培训计划,院校可以与有条件的医院联系,为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化的依据。与此同时,在临床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确定并培养医学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体系,实现特色化的教育机制。同时,也应该确立正确的思维体系,实现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医用物理学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实现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但是在传统教育机制中,医学物理过于注重物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忽视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的系统管理,对现代化物理医学的发展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而且,传统教学中由于物理医学教育的单一性,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会失去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医学物理学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将物理学与医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课程内容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物理学社会价值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物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体系的优化应用,为教育机制的优化分析奠定良好基础。

2.3实现医学物理教学的在职培训

在我国现阶段医学物理学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全国的放疗医师与医学物理人员的比例为5:1,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放疗医师与医学物理的人员比例为2:1,这就意味着我国医学影像以及核医学方面存在着医学物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制约了临床医生之间的合作及发展,而且,在以往医疗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很多医学物理专业的在职人员,由于职、权、利不明等现象的出现,会被很多外国医疗社会的公司聘用而离开企业,对医疗事业的运行及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医学物理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该逐渐优化在职人员培训机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科学化的依据。在我国医学物理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在一些医院中从事放射医疗工作的专业物理人员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人员,由于专业技能的缺乏造成了人才的缺失。所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构建在职培训机制,向学生介绍临床应用的新型设备、新技术以及新理念,通过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强化临床放疗工作诺的专业性,逐渐缩小我国医疗事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应该建立继续教育的在职培训模式,提升医学院校中物理教师的专业性,为人才的培养及物理专业人才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医学物理专业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学位的教育现状及发展应该得到系统性的优化。目前大型的医疗企业需人员上岗持证,应该适时推进并完善医学物理师的培训,强化继续教育工作的完善及发展,推进并完善医学物理师的培训。与此同时,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界定相关职责,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保证我国医学物理专业队伍的建立及稳定性的运行,使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以及医学物理职业资格的相互促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韩永平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曾召利,屈学民,文峻.军医大学医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03).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5

关键词 生物系 实习基地 师范生 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育实习模式是否科学、制度是否规范、方法是否得当及评价是否客观准确等对完成教育实习任务,使师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关系极大。从某种程度而言,教育实习模式是教育实习任务有效完成的基本保证。我校在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施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

1 “3+l”培养模式概述

1.1 “3+1”培养模式简介

为了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提高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实力,沈阳师范大学近年来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实施“3+1”培养模式。所谓“3+1”培养模式,是指本科教师教育的前3年为学科专业教育,最后一年为教师专业教育,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对其进行教师专业训练。学校依据“平台+模块”的设计思想,同时构建了与“3+1”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通识平台+学科专业基础模块+教育学科模块”的教学计划。

1.2 “3+1”培养模式下教育实习整体设计

学校依据“3+1”培养模式,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进行了整体设计,即实习基地建设、顶岗、置换培训一体化。为顺应高校师范教育改革的需要,缓解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短缺的矛盾,学校与辽宁省内部分贫困地区合作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由基础教育服务区提供定点实习学校。例如,辽宁省北票地处辽西偏僻地区、基础教育薄弱,通过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建基础教育服务区,双方互利双赢,既解决了高师实习基地缺乏的问题,又为教育与经济落后地区带去教育支援与服务。教育实习主要实施农村支教实习、城市基础教育实习和自主实习三种实习模式。

2 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构建

2.1 建设稳固的基础教育服务区,确保教育实习基地落实

学校与教育合作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保证质量、方便组织管理的原则,合作建立了基础教育服务区,包括辽宁北票县、辽中县、本溪县、新民县和沈阳市皇姑区等5个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区具体任务包括:开展沈师大师范生农村支教、顶岗实习;沈师大为地方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为基础教育教师开展研究生课程班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成人本(专)科教育等。上述基础教育服务区教育局在我校教育实习期间,根据沈师大的各个专业及实习人数为其提供定点实习学校。目前,已有近百所中学签约成为实习基地学校,彻底改变生物系无稳定教育实习学校的窘迫局面,使生物系系开展教育实习工作有了可靠保障。实践证明,稳定的实习基地已成为生物本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联系的纽带,营造出有利于生物教育实习生专业化成长的氛围和空间,同时帮助生物实习生感受了当地基础教育的文化环境,了解辽宁基础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他们全方位提升生物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综合训练平台,也为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优秀的高校教育与服务资源。

2.2 创新教育实习模式,确保教育实习质量

2.2.1 教育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依据学校“3+1”培养模式的主题设计思想和未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辽宁省师范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将生物系教育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确定为:通过教育实习检验学生已学的有关生物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初步能力;了解辽宁省基础教育和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对生物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增强学生从事生物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心,巩固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2.2.2 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教育实习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中学生物课程中某些单元课堂教学任务,完成讲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实验指导和分析教材、备课、评课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具体要求是完成12个生物教案的设计和12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班主任的助手,熟悉班级情况,了解和分析学生、进行家访、个别谈话、组织班会,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等,受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训练,具体要求是进行2个班队活动的设计并辅助班主任实施完成。

(3)了解实习学校教育和教学情况,并就当前基础教育和教学中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教育理论写出专题总结。或者结合教育实习中体会最深的某个问题,运用教育理论写出专题总结。

生物系教育实习形式主要有三种:

(1)农村支教实习:实习地点在5个基础教育服务区。实习期间实习生顶岗实习,把中学生物教师置换下来,组织这些中学生物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现代生物科学进展、生物实验技能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2)城市基础教育实习:主要分布在沈阳市五区、师大附属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并派专业指导教师指导。

(3)自主实习: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习学校,经本人申请后学校审批可以自主实习,学校不定期巡回检查指导。

2.2.3 教育实习的实施步骤

生物系教育实习全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教育阶段安排在小学期和进入实习学校开始实习的前一周。其间除进行教育实习动员以外,还针对实习生即将发生的角色转变,安排省基教中心生物教研员、班主任工作课程教师和教学论教师及中学优秀班就如何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班主任工作、如何备好一节生物课和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中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中学教改形势与任务等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和观摩,组织学生与教研员和优秀生物教师互动与答疑,抓住时机进行专业教育,传授教育技能和教学经验,对实习生起到引路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学生进入实习中学开始教育实习,其间实习生要完成生物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实习生完成备课评课、编写教案、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撰写教学随笔等。

第三阶段安排在完成中学实习、实习生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历返回学校后,对自身参与教育实习作全面、深刻的总结,反思挑战自我,不断收获经验、知识与技能的历程。学校聘请优秀中学教师就如何评价一节好的生物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组织研究性学习、如何做好就业应聘试讲和把握

自己在应聘中的表现等有针对性的系列专题讲座,对完成实习即将就业的学生们起到悟道、升华和就业导航的作用。

2.3 建立起一支高质量兼职导师队伍

针对生物专业教育实习工作,学校专门聘请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教研员、生物特级教师、区县专职生物教研员作为本科师范生的兼职导师。通过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长期稳定的兼职导师队伍,整合中学特级教师等优质资源,以弥补生物系在师资队伍结构方面的不足。共同落实生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关键阶段对本科生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共同参与教育实习计划的制定、教育实习的组织和完成对实习生的指导。

3 反思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涉及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以及相关个体、群体的切身利益,在备受世人关注的同时,也因各种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异常复杂。在构成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性社会事实中,既有来自各种环境的影响,又有多方不同目的趋势,加之方法的不同,使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曲折复杂,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教育改革的现状,并非在基本目标或改革理念上普遍达成共识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环境、目的和方法三方面入手,对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因素特别是不利方面进行思辨,提出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基础教育改革四个不利环境因素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部环境大致可分为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物质环境与家庭环境。

(一)制度环境

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往往体现了社会管理者的意图即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于某一事物主体的发展具有强大驱动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从推行“效率优先”到提倡“教育公平”、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上的全面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日益完善,但由于制度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的特点,社会发展往往滞后于制度本身,从而在施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线教育者一方面寄望于制度改革的“制度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社会历史惯性,对制度不适甚至是抵触的“悖论现象”。如有的人认为,考试评价制度不改,教育教学改革无法进行,一些人常提到,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是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如果改的话,最终也会走回头路。有的学校虽也强调教育教学改革与制度环境的匹配性,但他们是一边观望、一边改革,厩忌新课改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对升学考试“斤斤计较”,主张升学改多少,新课改就应改多少,新课改力度不应太大,否则的话,升学就要吃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教新的、也补旧的,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步履蹒跚的。有学者认为“科学教育、素质教育,碰到考试都会无能为力。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进行素质教育反而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类似言论助长了助长了中小学对教育改革的抵触,成为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观望改革甚至反对改革的佐证。

(二)舆论环境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基础教育改革社会舆论环境是指通过口头、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用语言、符号、图像等传播形式将对基础教育改革舆论的相关信息在社会上传播、碰撞,形成广泛的意见,让公众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并评价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所形成的外部环境。就当前社会舆论环境而言,对基础教育改革,既有正面影响,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

从正面影响来说,,上至国家政府、大众媒体,下至黎民百姓,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感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和成果,形成了强大的改革推动力,从而促进政府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制定或者修改相关政策,促发出社会对于改革的更大共鸣,形成对于改革的共识,促使和激励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

而从负面影响来说,舆论特别是传统媒体从自身需求出发,对于负面信息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正面信息,有倾向性地传播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失败个例,而一定程度上信息管理的示范,又使这种错误舆论导向经由大众传播扩散,产生不良影响,使公正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产生偏差,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三)物质环境

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环境。在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与物质投入不足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大为改善,国家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的物质环境整体改善,但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和个体差异依然明显,并在部分地区和学校之间有这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个别学校与个人陷入物质主义的误区,过于倚重和夸大物质环境的作用,凡言改变必称学校的办学条件不理想,必称“无资源可用,有劲没处使”。在他们看来有怎样的物质环境条件就能进行怎样的教育改革,物质条件优越,改革则能成功,物质条件不足或落后,改革则必然不能成功。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改革采取观望甚至拒斥的态度。如一些学校会不时地组织教师去外地,进行以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为目的的考察活动,但他们考察学习后的最大心得往往是他人的经验是无法学习的,因为自己所在学校与别的学校相比,办学条件太逊色了。所以,这样的考察、学习活动不是增强了考察者的改革意识,而是变成了纯粹的游览活动。

(四)家庭环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实际上与受教育者父母的支持与否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工业化社会兴起以来,学校教育在班级授课制的支持下迅速取代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凸现了其与工业社会的相关性,上升为使其它教育类型黯然失色的显性地位。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家长(尤其在母亲参与社会工作之后)越来越倾向于将子女的教育任务转嫁给学校,教育的私人性被抽象化了,排除了父母对公共教育的直接的教育意识。家庭在工业社会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经济实体的代表,它的教育功能被逐步边缘化,家庭往往单方面看重对于子女学校的选择,“择校风”盛行,却弱化了家庭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基础教育改革两类错误目的导向

按照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者两类主体,笔者将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大致分为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出现一股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倾向,美国是这其中的代表。改革受新公共管理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致力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一改教育领域中腐朽僵化的局面,通过学校间的竞争,达到促进各个学校发展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现在,教育凭证、特许学校等的实施,使我国看到,在教育领域改革中同样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选择权的赋予达到刺激学校改革的目的。因此,我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时候,也考虑到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行市场化倾向的调整。然而受市场利益驱动,部分学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利益改革前师资、办学条件优势,大肆扩大办学规模,打造“超级学校”,而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也有意识的加大对部分优势学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使得地区、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味“效率优先”,忽视“教育公平”,学校商业化,教育商品化、产业化,背离了传道、授业、解惑,提升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正确轨道。

(二)受教育目的

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教育,学习知识技能,提升个人素养,从而符合社会需求,本是受教育的初衷。然而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投入成本的日益加大,受教育者“教育功利化”的目的不断凸显,攀比意识增强,从而造成对于所谓“名校”的盲目追求,“择校风”盛行,期盼得以实现所谓“精英教育”。以上海为例,部分中小学“择校费”动辄数十万计,家长依然趋之若鹜,个别繁荣的背后,是大量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大面积萎缩。

三、基础教育改革三种方法存在缺陷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渐成热点,“改革方法论”的问题浮出水面,成为理解和探寻基础教育改革已行之路和将行之路的新眼光与新视角,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日益丰富,既有我国基础教育从“仿苏”到“学美”的历史性梳理,又有对基础教育改革演进、走向的具体方法论研究。笔者从基础教育改革施行的角度出发,认为改革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全面改革

即从制度、理念层面入手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形成思想理念的转变与现实支撑,在实践中大幅提高基础教育投入,转变基础教育改革思维方式,改变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固有关系和走向,综合协同,共同完善改革。但此种方法因其地区、城乡、校际差异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投入过大、协同困难的缺陷。

(二)渐进改革

分层次、分步骤改革,制度、理念先行,通过制度保障和理念推广逐步消弭改革阻力,同时逐步提高基础教育投入,消除地区、城乡、校际差异,不断巩固基础教育成果。但容易出现“添柴效应”,改革成果为社会惯性所吸收,改革成效不明显。

(三)重点改革

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广,然而容易出现前述所说的一边改革、一边观望的情况,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败个列和负面效应被无形放大,使社会、学校和公众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阻碍改革向前发展。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辨正及其改进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解决方法也是多元的,只有从环境、目的、方法三方面去正本清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确保基础教育改革成效。

(一)环境上

在重视制度、物质保障的同时,注重对教育改革思维方式的转变,防止出现路径依赖,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舆论环境导向的把握,对改革中出现的失败个例及时总结和释疑,争取社会支持、理解,强化对家庭教育者的沟通,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为基础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目的上

警惕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目的倾向,尤其是要警惕施教者对教育产业化、商品化的过度滥用和受教者“受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回归基础教育改革原有价值,理性看待教育改革。

(三)方法上

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扬长避短,善于吸收和吸纳有益的教育改革施行方法,更加关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顺应改革潮流,提高学校自身改革的能力,调动各方面改革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地向前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现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瑞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规律问题研究[D].2010.

[2]林丹.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策略转向与路线生成[J].东北师大学报.2008.

[3]张艳奎.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文学教育.2012.

[4]齐学红. 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方式[J].2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霍淑红.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舆论环境研究[D].2007.

[6]李云星 李政涛. 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法论的演进[DB/OL].

[7]孙振东. 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7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生物科学 教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教师的基地,高师学生的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中学教育的质量。新的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纵观新课程方案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我们认为,高等师范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有针对性做出改革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新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①等方面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革。目前大部分高师院校生物专业课程教学与基础教育的需要往往脱节, 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所以,高师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根据中学生物学教育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素质。

1 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提高专业教学素养

(1)高师生物专业课程的内容上进行改革。课程设置应体现拓宽基础、突出重点的原则。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进行课程设置②。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中学生物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课程内容涵盖量大之外,不仅涉及原来已有的各门基础课程,其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新的前沿性学科,如:细胞和体液免疫、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许多反映世纪生命科学进展的新内容。据我们对12所院校高师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显示:专业课程在总课程方案中占40%~49%,在专业课程中基础课程(如动物学、植物学等)占有大部分的比例,例如,植物学开设课时大部分学校在120-160之间,而分子生物学仅仅开设34~51课时。显然这种课程设置与中学生物课程要求不相吻合。因此,生物专业课程在保持传统内容的基础上,须加入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及现代生物学的相关应用知识。这就需要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拓宽知识结构、精化基础课程、扩充现代生物学课程内容,特别是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增加生物学前沿内容。如分子生物学进展、基因工程进展等,同时要注重开设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总之,要以生物新课程需要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可以说高师院校的课程教学方法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这一点是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例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积极地运用探究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可是,在高校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灌输式教学,一言堂教学,学生对什么是探究了解甚少,根本谈不上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了。众所周知,在高师院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技巧、教育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师范作用。这就要求高师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思想组织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理解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学生单一学习方式为合作学习方式,改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开设探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探究能力等。运用探究式、发现式、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高师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

(3)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指出:“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生物新课程改革重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③。尽管各个高等师范院校在实验教学中都进行了不少的改革,特别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合格评估以后,实验教学改革更是不断深入。但就目前而言,高师院校生物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问题:一是形式单一,主要以验证性试验为主,很少有探究性实验;二是内容陈旧,大多是过去传统的,经典的实验内容,很少有现代的,反应科学进展的实验内容;三是实验开出率不够,不能满足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需要。由此,我们认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要适应新课程,就要相应的改革实验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内容上,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探究型实验的比例;减少传统经典实验比例,增加现代生物学实验比例;建立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和设计实验相互协调、相互照应的实验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根据中学生物课程理念和STS教育的要求,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在实验课程设计时还需要在原来学术性较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室管理上,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要掌握实验教学能力,不只是会做实验,还要准备实验。所以,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验准备活动,让学生熟悉实验的全过程。要让学生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仪器和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建立开放管理的实验室,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自行设计实验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验以及与中学生物学相关联的实验。

2 改革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在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10%~15%。大多数学校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生物教学法三门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是:涉及面宽而内容广泛,理论基础薄弱,脱离教育实际,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缺乏时代感;三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量大,导致课时浪费,教学资源的浪费。我们认为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课时比例和教学内容的协调,注重强调学科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的衔接性和三门课程的独立性,减少课程之间的内容的重复,增加新的教育信息。注重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不断渗透新课程方案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加反映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信息、新经验、新技能的内容,为他们将来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生物教师打下理论基础。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增加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课程,使学生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本领。开设教育教学研究课程,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具有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为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进行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技能素养

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要内化为从事教育教学能力,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所以,高师课程方案中均把教学技能课堂训练和教育实习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来要求。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高,所以高师院校也必须在学生技能培养上作出相应的改革。我们认为,要想适应中学生物学新课程的要求,就必须首先要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调研,了解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师的新要求。目前,在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形式化,强调了过程而没注重质量;二是形式单一,仅仅按照教学大纲的时间安排指定学生到某一个学校渡过某一段时间而已;三是时间分配少。我们认为学生的教学技能的提高应该注重以下改革。教学技能的培养要课堂教学与说课训练两手抓。课堂教学技能要渗透在教学理论课程中,在进行某一教学理论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加以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说课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意义在于要说明怎么样教好这节课。通过说课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新课程背景下对大纲的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法的构想。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实习方面主要是改革教育实习方式 强化教育实习效果的改革。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均安排在8周左右,实习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下期。我们建议:一是增加实习的时间,可以由现在的8周延长至半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二是适当增加教育实习与见习的比重,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三是改变教育实践方式,加强和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尽早让学生接触基础教育实际和参与教学实践,采用顶岗支教既能帮助解决中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切实的锻炼了学生。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式教育实习相结合,课程安排实习与顶岗式教育实习相结合;个别指导实习与全程跟进式教育实习相结合。在这种实习模式中,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自觉转变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感。

基金资助:安徽省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编号:皖高教20100680

注释

①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63-265.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物理;模式探索

1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

当下应用物理主要目标在于让校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物理学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数学基础,掌握生物医学物理、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技术和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在物理学、光电子技术、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邮电通信等相关高校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定向型人才。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众多战略性措施的实施,对应用物理学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光学领域、第三代信息产品的发展,让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应用专业人才无法完全满足时展的需求。在新一代的科技进程中对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只有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应用物理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更多的科技产物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单一化的知识教学已跟不上科技的需求。只有培养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知识涉及面广、知识多元化、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对应用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

结合中外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市场对所需人才的调研和实际分析,我们确定了今后应用物理人才培养的几个方向。近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延续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和上世纪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我们将要求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通才教育和要求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才教育模式进行优势整合,在某些方面加强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在不必要的环节减少实践时间。针对不同的现实需求强化所需的相应能力,以发展相应的培养模式。在最近几年间,通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美国对于应用物理学的学科设置是理工结合的,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发展。众多的国家正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相比以往,在应用物理方面的专家不再是单一方面精通的技术能人或是有研究方向的知名领域人物,而是加大了专家的能力范围,对专家的知识层次要求从单一的学科理论精通扩展到了学科内多领域能力的结合。培养能力更加全面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采用了专才教育模式。在当时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优秀人才。可是不能否认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我国的大方向就业难问题来看,专业不对口是无法就业的重要原因。专才教育的弊病就在于此,更加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带来一大批专精人才的同时也让很多需要多能力结合的岗位闲置,但广大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如此尴尬的局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专才教育在我国的实行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因此当代应用物理至整个教育界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应该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育理念。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时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对教育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破教学内容单一化的格局。同样在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索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 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2.1 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从以上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主导模式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来看,只有具有多领域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才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目标人群。就此可充分结合工科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应用物理理论基础的实践型人才。在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运用能力、物理测量能力方面进行强化。培养能在理论和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技开发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加强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运用等实用领域的技能培养。

2.2 专业知识能力和毕业生能力要求

为了培养具有多元化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大结合实践的教学力度,在具有了良好的本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逐步进入到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实践阶段。应用物理学毕业生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的知识技能。并掌握符合市场需要的电子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技能。进一步深化到相应专业知识的研究细化,了解相近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以更好的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在其他方面应该了解我国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最新的科技知识产权。熟练的掌握知识检索的能力,能在生活中不断的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能够快速的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科技探索的过程中及时的查阅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的竞争需求。

3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出能适应于新时代市场经济需求以及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的实用型符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对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原来的公共基础课、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实践教学课中加入实用型的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能力水平。同时加大各学科的融合程度,开展与当下最新科技技术相关的实用课,进行时下热点的理论性论述和实践性研究。在实践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假期进厂实习,学习和理解自己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之中的应用。在另一方面,就相对于市场和整体教学而言较为简单的基础物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保证基础物理知识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实践性教育就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这样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同时注意要加强学科内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前后的衔接和串联,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环节建立完整的实践目标,从基础的实验室实验教学开始到逐步走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深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增加专业课题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为提出一些带有错误性知识的物理实践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加深印象,确保课程教学的深刻性和到位性。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现状。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在将本专业知识学好的同时,结合实时的市场需求,灵活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加强竞争力和适应力。

4 总结语

结合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和现行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找出更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时的市场反馈做出适时调整,让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共品属性;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19-03

一、古代基础教育的私人物品属性

基础教育作为私人物品或公共品,其属性的变迁有一个历史过程。在古代,正式的基础教育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而非所有社会成员的必需品。只有极少数的社会成员能享用这一物品,所教知识对社会全体成员的生活与生产影响不大,因而也不是社会的必需品。所谓曲高和寡,基础教育消费的结果对除消费者本人之外的其他人或社会影响不大,即其外部性较小。只有具有强的必需性的物品才有可能具有强的外部性。由于当时基础教育的办学规模很小,大多是私塾等私人开办的基础教育组织,资源和投入都十分有限,接受教育者必须付费,因此,基础教育在当时具有较强的消费排他性。而因当时的基础教育成本对于整个社会的总收益来说相对高昂,因而增加一个基础教育消费者,其基础教育成本的增加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收益、资源和投入来说是非常显著的,所以不能忽略每增加一个基础教育消费者的基础教育边际成本的增加,因为基础教育消费者的增加必然引起基础教育总成本的大幅上升。而投入基础教育的资源和成本增多,必然会造成本来总量就非常有限的社会总资源的显著减少。社会或国家没有给予基础教育规模性的投资,因而基础教育就不存在规范经济。因为其边际成本显著,具有显著的拥挤性或竞争性,即不存在弱的竞争性,所以,基础教育在当时不具备强的必需性和外部性、弱的排他性与竞争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品。

在以庄园、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古代社会,这些基本单位是追求私益的主体,在这些单位中发生的活动,是追求私益的活动构成了以往的非正式基础教育。如果将这些单位看作社会的一部分,则这些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追求公益主体的活动就是公益活动。因为在这些单位中受基础教育个体的收益肯定会外溢到本单位中除受教育者之外的个体成员以及整个利益集团。这些非正式的基础教育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完成,同时属于利益集团内部的必需品,但与整个国家和社会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所以也不可能成为整个社会或国家的公共品。无论从非正式还是正式基础教育来说,基础教育在历史上都非公共品,都不具备强的公共品的属性,所以将其定义为私人物品更符合史实。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都是私人提供的私人物品。

二、基础教育由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的转化

为何基础教育逐步由政府来提供,由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转化呢?西方学者对此的解释有“有益货物论”“外部性论”“社会公平论”,莫衷一是。所以罗森在《财政学》第六版中写道:“尽管基础教育通常是公共提供的,但基础教育是不是一种公共品尚不清楚。”[1]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基础教育这一传统上的私人品逐步成为具有强的个体必需性、外在性以及规模经济性,从而越来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

(一)从个体的必需性来看

现代化经济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工作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已成为个体的必需品。而由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飞速增长,只有通过正式的基础教育才能获取这些知识,因此正式的基础教育成为个人的必需品。现在人口剧增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使调节人际复杂的伦理道德文化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其解决途径只能通过正式的基础教育。从个体的公平性需要来看,随着基础教育需要在全社会中的普遍增加,其总体平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社会上全部低于平均水平的个体及与平均水平差额总量就会上升,而让尽可能多的个体接均水平。社会公平需要的最大化满意也是个体需要得到公平满足的标志,因而社会中全部个体对基础教育的公平需要总量就会大幅度上升,要满足基础教育公平需要的成本和供给或所要消耗的资源也将会大量上升。可见基础教育的必需品性极大增强,为其公共品属性得以极大增强提供必要条件。

(二)从基础教育的社会外部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来看

基础教育历来有着一定程度的外在性。因为消费基础教育的个体为基础教育投资的个体或家庭,除了直接受益外,还外溢到个体或家庭以外的社会中,这使受基础教育的个体能接受政府更好的管理,并从基础教育中更加受益,使社会更加文明与昌盛等,这都具有正的外部性。而一个不消费基础教育的个体则对社会有负的外部性。随着当下社会生产生活对知识依赖的加重,传授知识的基础教育外部性加强。基础教育社会外部性的凸显与其活动内容有关,基础教育是传播和传授知识的活动,随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影响作用的凸显,知识的社会外部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也随之加强,其公共品属性日益加强。随着知识传播与传授途径的发达,基础教育活动的社会外部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也随之加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活动或者社会私人活动的主体更多以个体为单位,而不以家庭为单位。社会各单位间的关系调整,主要表现为个体间关系的调整,因为其直接面对社会,所以个体行为更容易直接影响社会,具有更强的外部性,要规制好这些外部性,就必须使社会中的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这些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只有通过基础教育才能获得,因此基础教育的投资与消费就越来越具有社会外部性,基础教育越来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2]

综上所述,从当代基础教育的个人必需性、社会外部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强弱来看,基础教育在当代越来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

三、当代基础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

在当代,除了基础教育已成为一种公共品之外,与基础教育相关的一些减免、补贴、补助、救助与资助也成了公共物品。国家正在实行的对农村贫困学生的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与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就属于这种情况的公共品。

上述三费是普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私人物品,但当它们与义务教育联系时就成了公共品。公民接受基本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其日后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备基础,而这些专业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技能又是社会个体日后就业与创业的必备条件,所以基础教育成了社会个体生活的必需品。这类必需品还使个体所在的国家有更高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使这些国家更有竞争力。因此,社会个体对于必需品的消费,其好的效果会外溢到其所在国家中,具有较强的外在性。基础教育阶段对社会个体所传授的基本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意识形态与思想精神观念,都将更有益于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人际的和谐,这都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他人。这同样使基础教育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基础教育成了社会个体生存的必需公共品。所以,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实行免学费,即教师的基础教育活动是由国家偿付的,而非由受教育者来偿付。对于教师的基础教育活动来说,如果不借助于任何正式学校基础教育的形式和物质条件,即不用任何学校的教室与课桌椅等,则这一活动从理论上讲是非竞争性的,无论多少学生都可以不受学生数量影响地接受同一教师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例如网络教学、广播电视教学的教学效果,其不会因为增加一个学生,而有明显的基础教育边际成本出现,即边际成本为零。对基础教育活动的提供主体来说,其边际成本为零,所以从理论上讲,学生可以不为这部分活动付费,而应由政府为此付费。但对于基础教育的接受主体来说,其消费一份基础教育,还是有边际成本的,每增加一个学生,就要相应增加教学成本。即使对于网络教学、广播电视教学来说,增加一个学生,也要增加一个终端设备,其边际成本就不为零,有时甚至还很高。这一部分成本费用可归入杂费,且具有竞争性的私人品属性,应由基础教育的接受者或消费者承担费用,而非由政府承担,所以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入学。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基础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已规定免收杂费的规定可以继续执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而自行制定收费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第十八条指出依照义务教育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初级中等学校、特殊基础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理论上,我们虽然可以区分出公共品的学费与私人物品的杂费,但实际中两者并无明确界定。实施细则是对上述法规的修正和补充,也是从法律上对学校普遍收取杂费这一事实给予肯定。而且明确规定“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基础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就为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收取杂费混乱情况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当今我国义务教育收取杂费的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十分严重。全国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收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收费项目违反了省政府的规定;2.学校自立项目收费,如绿化费、柴火费、工友费、资料费、补课费与校服费等,还有的为创收而收取豆奶费、早餐费、理发费与勤工俭学费等;3.书本费比杂费多,资料费比书本费多;4.不同程度地存在“择校生”“计外生”高收费与其他超标准收费的现象;5.学校代收代管费过多,服务收费范围过大。

这些名目繁多的杂费和教材费,使许多困难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而交不起这些费,也就无法接受义务教育,仍然无法消费义务教育这一公共品。对于要住宿就读又负担不起住宿费的家庭来说,他们也无法消费义务教育这一公共品。而由前面论述已证明义务教育成为社会个体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个体无法选择又必须消费的。因此,能负担这一消费的个体会付费,无需政府免费提供,反之则只有消费由政府当作公共品来提供的这类免费的消费品,所以与义务教育公共品相关的无力负担杂费、教材费与住宿生活费的家庭提供的费用也成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国家正在实行的对农村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就在于此。

随着科技文化知识在人类生活中所处地位的增强,基础教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必需品。某些社会群体无法消费基本的必需品时,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的外部性,相反,这种必需品一旦被满足,则带来极大的正的外部性。同时随着人类科技文化知识的发展,科技文化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也日益增强,传承与传授科技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其公共品属性也日益增强。加之基础教育技术的增强,如远程基础教育与网络基础教育等,基础教育的边际生产成本日益近乎零,其公共品属性也日益增强。另外,随着我国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提供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与其他财政支出之间,某一主体对于基础教育财政的消费与另一主体之间的竞争性都日益趋向于零,完全具备由政府免费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基础教育能力。而且免费基础教育的年限可逐步由9年制扩展到包括高中在内的12年制,甚至延伸至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15年制。

参考文献:

[1] 哈维・S.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10

【关键词】化学学科现状分析基础化学教育改革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6-02

1.目前国内化学学科现状分析

(1)化学问题化学教材问题

基于我国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国家逐渐提升了对化学教学的认识。而化学问题逐渐成为化学教育研究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当前这一问题日益凸显。相关化学教育研究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反复实验表明:当前化学计算内容主要体现在化学平衡体系计算方面。通过对实验测定结果与化学计算结果相比较,由此可以发现二者在结果方面存在明显性的差异。而国内在化学学科的研究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性。主要由于我国化学学科的研究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仍然处于半经验化的研究状态。因此,鉴于化学实验当中的各种实验现象的解释还不到位,尚未形成正确的规律,仍然有漫长的道路需要走。然而,在化学体系中的使用广义上的物理定律[1],一般情况下忽视了物质运动性特点问题,并未给予该方面知识研究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化学教师当前最需要做的是物质化学运动与物理运动这两种运动模式相互结合[1]。基于当前这种方式,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成功的拜托了传统化学教学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计算的理性化发展,如若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必然会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

(2)非化学专业化学教材体系科学化问题

基于化学学科而言,学科化经院化导向问题成为非化学专业普通化学与中等化学存在的主要问题[2]。而学科化经院化导向问题,主要体现在化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并将其视为化学教学对待。基于化学教学不足的情况下,化学教育工作者会通过删节的形式,对化学作出描述,以此来满足求非化学专业普通化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基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年级的学生而言,整体上偏向于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例如,化学热力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特征,因此在该方面知识的实际应用之前,则需要对知识的起始状态、以及系统体系状态做到全面的掌握与了解,只有满足了以上的条件,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化学热力理论知识。

(3)基础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化学教育与化学实验而言,二者在具体的内容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内容过于陈旧,没有体现出新时代下化学教学教学内容。同时,诸多实验环节都没有体现出当前科技发展的情况。虽然科学技术不断的在向前发展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各种设备、仪器等发展,但是国内的化学实验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研究方式,并没有做到对进行创新发展,导致其与社会发展形势严重脱节。此外,基于国内的化学教学而言,学校并未给予化学实验足够的重视,并且目前实验室的条件相对较为简陋,化学实验室基本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无论在化学体系、还是具体的实验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没有对环境与社会层次关系给予过高的重视度[2],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基础化学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再加上从事化学教育工作者,其工作結果评价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但严重影响着化学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严重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导致基础化学教育改革整体效果不够明显。

(4)化学教学与教材中“数学化”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研究发现,现行的化学教材与非化学专业教材中,例如部分化学计算的教学内容,例如PH值、缓冲容量、溶度积,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化学平衡体系的有关计算等,其实际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明显的差距性,并且二者存在较大的悬殊,但是在化学教材当中却是连篇累牍。然而,上述这种现象在我国化学教育的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由于例如在解释化学实验现象时,仍然没有较为完善的解释规律。在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通常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等。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化学教学无法摆脱分数的制约,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完全视为高考服务的工具。基于各种各样的化学计算的影响下,以数学计算取代真正的理性化,成为化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导致化学教学与化学教材中出现了明显的“数学化”问题。但是,当前这种“数学化”的计算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化学的自身的学科特点。

2.目前我国基础化学教育改革概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