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污染十篇

时间:2023-12-28 17:48:34

温室气体污染

温室气体污染篇1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要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就必须减排,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导致臭氧层变薄,这与工业有直接的联系,其中建筑行业的因素占到50%。而建材行业的主导产品是水泥。据了解,生产一吨水泥会产生将近一吨左右的二氧化碳,而眼下全球每年使用的水泥多达25亿吨,也就意味着每年仅仅水泥就会给大气增加约25亿吨的二氧化碳。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总理在会议上郑重表态: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作为我国建材工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水泥生产企业是实现上述减排指标的重中之重。水泥企业其排放温室气体CO2的污染程度有别于其他工业企业,主要包括:1.原料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2.水泥窑传统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3.水泥窑替代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4.燃烧生物质燃料二氧化碳排放;5.由废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水泥烧制过程中,大量生成和排放出CO2。其造成的污染量是: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按消耗1.2吨生料计算,水泥原料中碳酸盐分解放出约0.5吨CO2;燃料燃烧放出约0.4吨CO2。再加上原燃料本身的烘干脱水,总计CO2排放量近1吨。也就是说没生产一吨水泥熟料就要排放到大气中近1吨的CO2,二者的比例竟然是1:1,令人触目惊心。

一、水泥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与分析

(一)世界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

据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统计报道,2004年世界排放CO2的前20位国家(地区)中,美国是CO2排放最多的国家,达57.13亿吨;其次是中国,为31.76亿吨;第三位是俄罗斯,为15.53亿吨;第四位是日本,为11.82亿吨;第五位是印度,为10.10亿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分别位居第7和第14位,分别为6.56亿吨和3.83亿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20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32倍,估计2025年前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至少排放二氧化碳38亿吨,到2030年可能到71亿吨,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总量的1/4以上。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任务十分繁重。

(二)我国水泥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的历史和现状

目前我国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节能减排空间大,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点行业。因此要实现水泥产业创新发展,必须从发展低碳水泥入手,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水泥上下工夫,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步伐。这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水泥工业CO2的减排涉及水泥生产中诸多的技术层面,包括水泥生产新工艺及节能技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泥新品种的研制等,因而与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197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水泥总产量为0.65亿吨;1985年总产量1.46亿吨,2003年,水泥年产量已达8.6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居世界第一位。

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如何?在改革开放之初,小水泥企业为主体,大中型水泥企业所占比例很小。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泥工业水泥总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312亿吨/年,近几十年来,中国水泥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水泥生产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表现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2002年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能力为1亿吨,占当年水泥总产量的16%;2005年已达到4.8亿吨,占当年水泥总产量的45%。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以原料均化、预分解窑煅烧、节能粉磨、工业自动化等为技术支撑,进而实现了水泥生产的大型化,并使水泥工业达到了除CO2之外的零排放。

二、水泥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措施

(一)减少降低烧成煤耗,多使用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天然气)等替代燃料

水泥工业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固体燃料――煤进行烧结,在煅烧过程中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污染严重。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使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生产水泥,不仅单位热值高,燃烧完全,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煤要少。除了使用液体和气体燃料外,水泥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多种废料的替代燃料;替代燃料包括化石燃料部分,如废轮胎、废油和塑料,以及生物质部分,如废木料和污水污泥。实践证明:无论是液体、气体或者废料等替代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都比固体燃料煤低。

(二)淘汰落后的生产窑型,大力发展新型工艺技术

发展低碳水泥是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我国水泥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石灰饱和系数(KH)、硅酸率(SM)和铝氧率(IM)三个率值来进行配料控制。

我国目前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中产业机构的调整计划――大力发展建设新型干法窑型,并大量关停立窑等落后生产窑型,就是最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体现。

(三)改进水泥生产工艺中的配料方案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尝试使用生石灰、粉煤灰和矿渣等原料,发现在其煅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得到明显减少。

(四)提高生料的易燃性

选择合理的熟料,提高生料细度,适量加入矿化剂或复合矿化剂合理利用微量元素,可以改善生料易燃性或加速熟料烧成,从而降低熟料热耗,减少熟料烧成煤耗,最终实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目的。

(五)大力发展散装水泥

水泥的流通和使用是以袋装和现场搅拌为主,袋装水泥需要大量包装纸,每生产1万吨包装水泥,需要包装纸60吨,折合木材330立方米,生产60吨纸需耗电7.2万千瓦时、煤炭78吨、烧碱22吨。去年全国生产的16.3亿吨水泥,如果有一半进行散装,就可节煤635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CO2近1 587.5万吨。

(六)积极推广高效粉磨设备及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粉磨工艺

武汉市天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性能先进、高效节能的水泥、生料、矿粉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可使粉磨工艺节电30%~40%,使水泥、生料、矿粉综合电耗下降20%~30%。若全国60%的球磨机由立磨或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替代,则可节电2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82万吨。若辅以对风机电机实施变频节能改造,又可节电30%。同时,推广新型高效预分解系统。先进高效预分解系统中的一级筒出口温度可降低30℃左右,每降低10℃,每吨熟料可节约1千克标煤,按比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11.4万吨。由于能源效率提高,还可实现年节约标煤17.6万吨的目标。

(七)鼓励发展余热发电

目前国内余热发电量为35千瓦时/吨

温室气体污染篇2

冬季室内环境污染的“三多一少”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多了除了装修、装饰以及家具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甲醛、氨气、苯系物和放射性物质氡以外,由于燃烧和取暖,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均比其他季节有所增高。

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了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大多数人特别是一些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致使室内污染物质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比其他季节有所增高。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增多了冬季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人们的免疫力相对比较低,而空气中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质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黏膜刺激,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很大。

室内通风换气的机会少了由于人们比较关注室内保温而忽视了室内通风换气,从而造成室内污染物质大量积聚。据调查,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

解决冬季室内空气污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注意合理通风要预防冬季室内环境污染,应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减轻空气的污染程度。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有的可飘浮长达30余小时。只有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污浊空气才可飘走,这样室内也才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空气,防止多种病毒、病菌的滋生与繁殖。家庭每天最好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用煤炉取暖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装通风装置。

室内温度过低过高对健康都不利由于冬季室外温度比较低,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不仅容易患伤风感冒,严重的还会使心脑血管病人猝死。反之,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诱发呼吸道疾病。按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冬季室内温度的标准值为16℃~24℃,达到这个标准的室内温度就是舒适的室内温度。

保持室内适宜湿度也是室内环境的关键问题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加之暖气供暖,室内环境中的湿度往往较低。在干燥的环境中,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会降低,流感病毒也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咽炎、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另外干燥的环境还容易使人皮肤干裂,甚至患上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冬季室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30%~60% 。

温室气体污染篇3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 置换通风 换气效率 节能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室内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室内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空气品质的提高。

1 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由不良室内空气品质引起的病症。sbs 的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鼻塞、胸闷、眼睛刺激、喉咙干燥、情绪消沉、紧张、急躁和记忆力下降、皮肤干燥等。出现sbs 症状的人在室内时病症加重,离开室内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导致不良室内空气品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室内污染源的影响。室内污染源包括人体内大量代谢废弃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汗液等排出体外污染室内空气。另外室内燃料燃烧可产生各种复杂的化合物,并产生大量悬浮性颗粒物。生物性燃料燃烧时还可能含有多种致癌和可疑致癌物。烹调油烟是一组混合性污染物,含有多种致突变性物质。香烟烟雾是一种含有上千种物质的气溶胶。一般来说,吸烟家庭室内气溶胶的平均质量浓度是不吸烟家庭的3倍。其次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外大气也有很大关系。粉尘、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会通过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渗入到室内。WWW.133229.coM随着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中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还主要受交通车辆散发的有害气体影响。再次,由于现代节能建筑的密闭性,空调新风量的减少,空调设计的不合理,空调系统没有进行及时维护和清理也都会导致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

2 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针对不良室内空气品质的产生原因,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2.1 种植绿色植物,净化空气 室内种植植物既可以起到美化居室的效果,又能净化空气,提高空气品质。很多种植物都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吸收室内产生的一些污染物质,净化空气。比如吊兰可在24小时内,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80%的有害物质,吸收掉86%的甲醛;能将火炉、电器、塑料制品散发的一氧化碳、过氧化氮吸收殆尽。

2.2 灶具和厨房的改进措施 家庭厨房中尽量设置排烟和吸烟装置将燃烧产生的油烟排至室外,这是完全必要的。当然这种方式只能是利用大气来稀释,并非真正去除污染物。

2.3 降低吸烟数量,建立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 我国有80%左右的人吸烟,吸烟者及周围的人,每天主动或被动地吸人大量烟雾, 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据测定,在居室内吸一支香烟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比马路上一辆行使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要大。因此,应建立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

3 置换通风(displacementve ntilation)系统的工作原理

70年代末,置换通风在北欧地区产生。1978年,置换通风系统第一次应用于德国柏林的一个车间,明显改善了车间的空气品质。到了80年代,又被用于办公室等商业建筑中,提高办公环境的空气质量。90年代,置换通风技术在

4 置换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4.1 衡量室内空气品质的常用指标有:①空气龄:空气龄是指自空气进入房间到离开房间所经历的时间。年龄越小说明空气在室内途径污染越少,空气的新鲜程度越高。②换气效率:换气效率表示室内空气被新鲜空气替代的快慢,是评价室内空气新鲜度的重要指标,是气流本身的特性参数。③通风效率:通风效率表示通风系统送风排除室内余热及有害物的快慢程度,它反映的是一个通风系统新风的有效利用情况,是衡量通风系统能量利用有效性的指标。

4.2 置换式气流与几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常用指标的比较

4.3 置换通风系统造成室内空气品质出现如下特点:①室内空气温度和污染物浓度呈层状分布。工作区污染物浓度最低,空气品质最好;顶部温度最高,余热和污染物的浓度也最高。但是,无论在工作区还是在高温区温度梯度和污染物浓度梯度均很小,整个区内均匀平和。②室内空气速度场平稳。置换通风系统送风口速度很低,送风区内无大的空气流动,新鲜空气吸收余热后慢慢上升,呈层流或低紊流状态。③由于室内无大的空气流动,污染物在工作区不扩散,而直接被上升的气流携带到顶部排风口送出。

置换通风系统将新风直接送入工作区的送风方式保证了新风的新鲜程度,提高了新风的利用效率。当污染源和热源相伴时,置换通风系统可以比传统的混合式通风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品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置换通风系统具有较高的换气效率和通风效率,在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通风方式。

5 置换通风的适用条件

置换通风一般适用于污染源与发热源相关的场所,且层高不低于2.5m,此时污浊空气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带走。置换通风在下列情形效率较高:污染物质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或密度小;供给空气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层高大的房间,例如房间层高大于3m等。因此在使用时要考虑舒适要求和经济要求之间的相互协调。

当然,置换通风系统也有很多不足。一般用来供冷风,如果供热,送风温度有可能比室内空气温度低。由于置换通风是将冷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工作区,冷空气吸收室内余热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在室内形成了下凉上暖的垂直温度梯度,容易使人产生头暖脚凉的不适感。如果送风速度太大还会导致因吹风感而引起的不舒适。由于送风温差和速度的这两个限制,使得置换通风提供的制冷量较小,这就限制了置换通风的适用范围。另外,我国生产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厂家比较少,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强,也使得置换通风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

6 结论

总之,置换通风系统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大量研究表明,合理应用置换通风还能达到空调系统节能的目的。因此,设计完善的置换通风系统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没有成熟的设计规范和其本身的限制,置换通风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多。相信随着人们对置换通风系统的深入了解以及末端产品的不断发展,置换通风这一理想的通风方式在我国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第28卷第1期.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王利霞.

[2]制冷与空调.2006年第3期.浅析置换通风与空气品质的改善.亢永等.

温室气体污染篇4

新形势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在上个世纪末,人类社会的文明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工业科技飞速进步。然而,这却是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的社会进步。如今,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却也被污染的环境深深的伤害着。在当前形势下,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

(一)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新形势下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据了解,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那么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据科学家预测,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的增加,到2100年,全球的气温将上升2~5℃。而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两极冰雪将会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没。另外,随着气温升高,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除此之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引起一些疾病的蔓延,危害人体的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成为当前形势下环境议论的焦点。

(二)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在创造财富,发展工业的同时,却也在破坏着环境。臭氧层被破坏就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人类活动致使大气层严重污染的结果。臭氧层遭到破坏之后,会使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增多,将会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并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还会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异变,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如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在80年代,科学家曾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会急剧减少,导致各种海洋生物的灭绝,1985年公布的测量结果也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浓度大大减少,臭氧层“空洞”已扩大。1987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种种调查表明,臭氧层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亟待得到解决。

(三)酸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酸雨业已成为了当前形势下又一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的形成主要是来自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和石油、天然气,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等有害物质所物造成的。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如果降落在河湖,将会致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如果酸雨降落在土壤中,也将会使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或森林生长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此外,酸雨还能够蚀建筑物、桥梁、铁轨等,就连保存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的文物古迹、碑刻石雕等也会被酸雨腐蚀得斑驳脱落、满目疮痍。由此可见,酸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

(四)固体废物所造成的污染。固体废物所造成的污染又是工业化发展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重大问题之一。固体废物的堆放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有:1.占用土地资源,损伤地表。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煤矸石、工业废渣等侵蚀了大量土地,直接地影响到了农业的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对植被造成严重的损害,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2.将会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堆放在地面的固体废物以及渗出物会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同时有毒的固体废物还会杀伤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降低土壤肥力,破坏植被生长。3.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固体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除了以大气、水体、土壤为媒介进行传播外,还会通过多种有害生物为媒介传播疾病,比如传播鼠疫等。

二、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如何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与治理当前面临的各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各国所关注的焦点。

(一)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和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一种保温效应。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众所周知,温度一般较室外温度高,不散热,对室内具有保温效用,如今的地球与地球上的大气层就像是室内外。一般而言,要想防止或者减缓温室效应,就必须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03%左右,具体做法:1. 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使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 控制工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比如春季的植树造林、夏季升高空调温度、节约用电、每人少开一天车等活动就是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二)控制酸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全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占国土面积资源的30%。酸雨的危害是众所周知,它能让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按近十年的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将失去全部森林。同时,酸雨能够对水质的污染和对人体皮肤的造成损害,将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对于酸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减少其危害:1.控制工厂和汽车尾气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发展新型能源;3. 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限制管理企业工厂的环境破坏行为,令其做好环保措施。

(三)保护环境措施。1.必须制订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工业上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氰、汞、镉、砷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2.设立和健全各级环保机构、做到专人负责;3.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坚决打击破坏“环境保护法”的人和事;4.注意工业合理布局和建厂对环境的影响,规定工业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5.大力进行污染的治理工作;6.建立系统的环境科研和监测网,建立预警制度,随时将各地污染状况通报居民和有关厂矿;7.宣传环保意识,发动群众绿化环境;8.控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等。

温室气体污染篇5

关键词:甲醛污染 室内空气 空气净化技术 防治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45-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也不断改善,由于室内装潢材料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不断加大,其中甲醛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具体重要意义。本文对室内甲醛污染的控制措施与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指导居民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以及适当投药量来控制甲醛产生的污染,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1 合理控制室内环境

装潢材料中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时间在3~15年,而且经研究发现,甲醛的释放与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室内环境质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人为的改善室内环境来加快甲醛的释放。

1.1 室内通风

室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排放,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清除甲醛,一般可以选用空气换气装置或自然通风,这样有利于室内材料中甲醛的散发和排放。改善通风状况是室内空气污染预防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可确保氧气含量;另一方面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污染物物浓度显著降低,并使空气变得清新,让人感到呼吸顺畅,精神焕发。

1.2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

经研究发现,甲醛的释放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可以适当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来促进甲醛的释放。

1.3 植物净化

指对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喷雾纯天然植物消毒剂,纯植物绿色消毒属最新绿色环保、无副作用、无毒性消毒技术,喷雾后无化学残留,对物体表面无腐蚀,气味芬芳,消毒杀菌能力强,可杀灭室内所有致病微生物。不少植物能够分解一些有毒物质,如吊兰、长青藤、银苞芋、芦荟、仙人球等,在室内放置上述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仅仅调节室内环境虽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结果,尤其在甲醛释放初期,需要采用空气净化技术。

2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采取多种方法治理室内甲醛污染,且现在已有一些产品问世。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空气净化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物理吸附技术

物理吸附技术,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利用一些物质来吸附有害物质,这种方法实施比较容易,是目前很多家庭采用的技术,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各种活性炭、多孔粘土矿石、硅胶等,目前各种物理吸附装置等空气净化器应用比较广泛。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小,家庭实施比较方便;其主要缺点是对有害物质吸附能力不强,尤其对一些高浓度有害气体效果不明显,而且还需要定期更换。

2.2 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催化作用,使有害气体直接分解,变成对人体无害的一些气体直接排放,这种技术是一种化学吸附,同物理吸附一样,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市场上的有害气体吸附器和家具吸附宝都属于这类产品,其中包括近几年研究比较多的纳米光催化技术也是其中一种技术,但是因其技术难度比较大,加上经济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3 化学中和技术

此方法是指通过络合技术来破坏有害气体的分子结构,进而达到去除有害气体的效果。目前,专家研制出了各种除味剂和甲醛捕捉剂,属于该技术类产品。该技术最好结合装修工程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2.4 空气负离子技术

其主要选用具有明显的热电效应的稀有矿物石为原料,加入到墙体材料中,在与空气接触中,电离空气及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负离子;可发生极化,并向外放电,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市场中销售的“绿诺空气离子宝”属于这种产品。

2.5 臭氧氧化法

臭氧与极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反应,导致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破裂,使臭氧分子结合在有机分子的双键上,生成臭氧化物,从而达到分解甲醛分子的目的。臭氧发生装置具有杀菌、消毒、除臭、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但臭氧法净化甲醛效率低,同时臭氧易分解,不稳定,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同时臭氧本身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国家也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如果发生量控制不好,会适得其反。

2.6 光触媒

指对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喷涂光触媒,喷涂面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光触媒施工是从空气污染源头上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施工后,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光触媒纳米透明薄膜,使得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一挥发出来就被附着在其表面的光触媒分解掉,而不会散发到室内空气中。光触媒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最新技术,目前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价格比较高,鉴于经济原因普通大众家庭采用很少,而且有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在发生作用时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对家具物体的表面产生不良影响。

2.7 生物技术

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是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其生长的碳源和能源而将其氧化、降解为无毒、无害的无机物的方法。有研究表明,通过筛选、培育的适宜微生物菌种接种挂膜制作的生物膜填料塔对入口浓度小于20mg/m3的甲醛废气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这种方法因室内温度必须维持在特定微生物的活性温度范围内,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总之,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环境意识的深入人心,室内甲醛污染的控制与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空气净化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家庭在选用时可以多比较,或者综合选择几种方式共同使用,以利于有害气体的尽快释放,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林劲冬,梁丽云,蓝仁华,等.Fe-TiO2光催化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在可见光下清除甲醛的性能表征[J].精细化工,2004,21(2):115-118.

[2] 侯一宁,王安,王燕.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混合材料净化室内甲醛污染[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36(4):41-44.

[3] 张增凤,丁慧贤.低温等离子体-催化脱除室内VOC中的甲醛[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4(1):15-24.

温室气体污染篇6

关键词: 换气系统 全热交换器系统 集中机械排风

0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住宅装修逐渐重视,室内装修趋向高档化、复杂化,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如强化木地板、纤维板、泡沫绝缘材料、大理石等广泛应用于室内。这些装饰材料本身以及粘结剂都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如甲醛、苯、TVOC、氡等,严重污染住宅的室内空气品质,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新装修的住宅,室内污染物的释放量更是大的惊人。根据2003年对上海市若干住宅气密性的调查测试显示,近5年内上海建造的住宅气密性普遍偏高,使得空气渗透量极少,远远不能满足住宅换气量的要求。通过对这些住宅中甲醛、苯及TVOC浓度的测试,结果显示92%的住宅污染物浓度超过了GB50325-2001的标准浓度,其中有些住宅的甲醛浓度超标近20倍。

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除了控制污染源,选用需用符合标准的装修材料,还应当采用恰当的方式来消除室内污染物。吸附分解是消除室内污染物的一种常用方法。各种过滤装置不但可以消除室内的尘埃、臭气,而且还可以除甲醛、VOC等有机污染物。但是这些产品都有不足之处,它们消除室内污染物的能力有限,而且它们大多只对消除一种或几种污染物有效,而且其中有些产品会产生附加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换气是消除室内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采用恰当的换气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污染物,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而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对于上海地区居民,选用何种换气方式和换气系统较为适当,是我们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国内外对住宅换气系统的研究 1.1 国外对住宅换气系统的研究

1.2 国内对住宅换气系统的研究

2 上海地区住宅换气系统的适用技术经济性分析 2.1 自然换气方式

上海处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温度为34OC,冬季通风室外设计温度为 3 OC。由于节能的需要,新近建造的住宅气密性很高,靠门窗缝隙自然渗透的空气量极小,不能满足换气要求。被动式换气系统的动力是热压,它的大小取决于室内外温差和管道进出口的垂直高差。文献[15]显示,上海地区住宅冬季室内温度集中在7~13 OC,房间的层高约为2.7m,室内外温差约为10 OC,靠热压作用不能满足换气次数要求。开窗虽然能满足换气量的要求,但是开窗换气受到风压影响很大,风压是随机变化的,因此无法控制开窗换气次数,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这与目前节能的政策是大相径庭的。而且开窗时室外空气对室内温度场造成剧烈扰动,热舒适感很差。

2.2 机械换气方式

2.2.1 机械换气方式的技术性分析

机械换气方式有(1)集中机械排风,自然送风;(2)集中机械送风,自然排风;(3)集中机械给排风,这种换气系统种通常安装能量回收装置,称为全热交换器系统;(4)复合式换气。机械换气系统一般要用管道连接,管道需要藏在吊顶以内,应此机械换气系统适用于有吊顶的住宅。对于无吊顶的住宅,可采用无管机械通风系统,这样住宅只需要局部吊顶。采用集中机械排风、自然送风的房间室内处于负压,可有效的排除室内污浊空气,换气效率高。而集中机械送风、自然排风的房间室内处于正压,排风气流组织不易控制,因此较少在住宅种使用。采用全热交换器系统的房间,在换气的同时,回收室内空气的冷(热)量,是一种节能的换气方式。复合式换气方式是将集中机械排风、自然送风和被动式自然换气方式结合起来,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式采用被动式换气方式,当自然换气动力不足时开启排风机。上海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仅为10 OC左右,不能满足自然换气要求,因此采用复合式换气方式是不适合的。

2.2.2 机械换气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对于适合上海地区采用的集中机械排风、自然送风系统和全热交换器系统,以下将从初投资、运行能耗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温室气体污染篇7

关键词:空调系统 室内空气品质 新风质量 室内空气环境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密度的增加、汽车拥有量的不断上升,不仅带来了新的污染源,也使城市污染度不断增加,室内外空气环境品质也不断恶化。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环境(Indoor Air Environment)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最初只关注热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等)的影响,到现在已经要全方位考虑热舒适、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噪声、环境视觉效果等诸多因素。

一、室内空气品质IAQ

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Indoor Climate)和室内空气品质IAQ(Indoor Air Quality),其中室内空气品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是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等空气指标的综和效应。因为人类与建筑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天中大约有80%的时间是在建筑物中度过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及身体健康程度都与建筑内环境相关。很多国内外专家都开始研究如何创造健康建筑(Healthy Building),避免病态建筑(Sick Building)的产生。所谓健康建筑,就是空调系统运行良好,并且用较低能耗,保证优良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环境。与之相反的建筑,被称为“病态建筑”。而“病态建筑综合症” (Sick Building Syndrome),是指这类建筑轻者能引起人们头脑发昏、嗜睡、眼睛受到刺激、呼吸系统不适,严重的会导致疾病的传染,造成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室内空气污染”成为第三污染时期标志。

二、空调系统设计对IAQ的影响

随着空调系统大量应用于建筑,极大地提高了室内舒适度,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很多,而空调器是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主体,空调影响IAQ的原因主要有:新风量不足、新风质量、气流组织、空调系统的二次污染、噪音等问题。

室内通风系统与空调器的根本任务是提供新鲜空气、稀释和去除室内气味、污染物,除去室内的余热余湿,创造舒适与健康的环境。通风效率用来显示送风排除室内余热及有害物质的迅速程度,它从整体上体现一个通风系统新风的有效利用情况,是衡量通风系统有效性的主要指标。通过对不同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约53%的建筑(280个)中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是由于不合适的通风。保证必要的新风量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合格的必要条件。

二次污染是指由于空调系统自身问题如盘管、凝水盘、水封、加湿器,长期处于高湿度下的空气过滤器所引起的局部积尘和高湿度(一次污染),或建筑结构与材料吸潮积尘导致细菌大量定植、繁殖,产生大量有害的代谢物,大大降低了空气品质的可接受性,使人过敏,危害健康(二次污染)。新风过滤对维护室内空气品质极为重要。一般空调系统应设置两级过滤,第一级过滤采用效率30%的初效过滤器,第二级过滤采用效率为65%~85%的中效过滤器。对于净化空调机组,应采用三级过滤,除初、中效过滤器外,还要增加亚高效过滤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新风过滤主要考虑室外颗粒污染物的除去,而室内空气品质涉及到的除室外固体污染物外,还有室外气态污染物。因此,新风处理还必须考虑室外气体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从而使新风质量达到应有的标准。

空调的换气功能也是人们关心的重点。目前市场上空调流行使用的换气类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触媒型空气净化换气类型,其中包括光触媒、冷触媒等,触媒技术对细菌、异味分解能力较强,可重复利用,属于目前净化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空调换气产品。另一种是市场上常见的离子净化型,通过负离子发生器释放负离子,杀灭细菌病毒,中和尘埃的静电使其落下,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空调的原材料也是健康空调不可忽视的要素。新型高性能吸附材料活性碳纤维具有优异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吸附性能,对各种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都能有效吸附,特别适用于低浓度物质的吸附。据悉,一般电器的原材料中都含有微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保障人体健康,欧盟首先发出了Rosh指令,规定由2006年7月1日起,所有电子电气设备均不得含铅、镉、汞、六价铬以及溴化阻燃剂PBB和PBDE等有害的物质。

三、科学合理的使用空调

温室气体污染篇8

关键词:民航发动机;污染排放;低燃烧技术

1 引言

航空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2、NOX、CO、冒烟、HC和SOX[1]等,这些有害物质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由机是在高空飞行,航空发动机在空中所排放的污染物比地面动力装置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影响更为明显,更容易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为了使民用发动机具有更高的环境友好性,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同时,必须降低油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低污染燃烧技术是促使空运迅速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为了有效控制发动机NOX排放,ICAO对发动机排放标准陆续颁布有1986,1993,1996和2004年的生效的CEAP1,2,4和6标准。因NOx的排放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有标准中对NOx的规定也日趋严格,以CEAP1基准,分别与CEAP2,4和6标准相比,相对前一个标准,后者分别降低20%,16.5%和12%[2]。

2 NOX燃烧基本规律及控制措施

航空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排气污染中主要部分是NO和NO2,NO2是由NO氧化而成的。因此,控制燃烧产生NO,就相当于控制了燃烧室的NOX排放。为了阐述低污染燃烧室的控制措施,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NO在燃烧过程中的产生机理。

2.1 燃烧过程NO的生成机理

NO的生成途径主要有热力型、瞬发型、氧化型和燃烧性生成机理。由于航空煤油中的氮含量只有0.06%[3],因此燃料型生成的NO可以忽略不计。

热力型NO生成在高温燃烧环境条件下,在火焰和火焰后的区域中,大气中的氮与氧产生反应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强吸热过程,NO的生成量是燃烧温度的指数函数,对燃烧区温度非常敏感。现在比较公认的反应机理是扩展的Zeldovich机理[4]。下面为NO的形成过程:

NO生成量由以下因素决定[5]:

其中:[N2]为N2在燃烧室中的浓度;

[O2]为O2在燃烧室中的浓度;

t为燃气在燃烧区停留时间;

K1、K2为常数。

瞬发型NO是费尼莫尔(Fenimore)[6]在1971年通过实验发现的,即碳氢化燃料在富油状态下燃烧时,在燃烧的初级阶段由碳氢燃料分解成的CH、CH2及C2H等基与空气中的N2,生成HCN基,HCN基很不稳定,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NO。瞬发机理NO主要产生于碳氢化合物较高、氧浓度较低的富燃料区。

氧化型NO生成,是在贫燃料预混燃烧中,当温度降低和压力升高,当反应温度低于1500K时,氧和氮反应生成N2O,进而氧化成NO[7]。

研究表明NO的生成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燃烧室内主燃区内燃料当量比,停留时间以及火焰温度,燃烧室进口温度,而这些因素又与发动机工作状态有关。通常NO随当量比减少而增加,当主燃区当量比接近于0.8―1.0时,由于此时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故NO排放量最大。另外,NO的排放还随着燃烧室进口温度和压力增加而增加,燃气在燃烧区内停留时间越长,NO生成率也增加,但当量比 时,因混气很贫,NO生成率太小,对时间不敏感,因而影响不大。

2.2 燃烧室低NOX排放的控制策略

影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NOX排放的主要因素有:1)主燃区温度和当量比;2)主燃区燃烧过程的均匀度;3)主燃区的停留时间;4)中间去的作用等。降低NOX的关键在于,降低燃烧区(包括局部高温区)的温度和缩短气体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其措施有:

(1)贫油主燃区,增加进入主燃区空气量,使主燃区在贫油下工作,从而使NO下降;

(2)均匀燃烧,在贫油情况下,改善燃油雾化和混合,使燃烧均匀,消除局部过热点或高温区,以降低NO;

(3)减少停留时间按,即缩短气体在高温燃烧区的停留时间。通常增加主燃内气流速度和缩短燃烧室长度来减少停留时间,从而降低NO。

3 燃气涡轮发动机低NOX排放燃烧技术

上述降低NOX排放的措施适合于对原发动机进行改造,亦可以在新设计发动机上采用,但在原发动机上改造,其结果往往是采用污染和其他性能兼顾的折中方案。因此,为了控制航空发动机NOX排放污染,发展新型发动机技术,设计先进低污染燃烧室是非常需要的,下面对几种低NOX排放燃烧室作简要的介绍。

3.1分级燃烧技术[8]

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分成两级送入,其余空气在燃烧器附近适当位置送入,使燃烧分两级完成。由于一级燃烧区空气量不足,因而火焰温度较低,从而抑制了“热力”NOX的生成,对“燃料”NOX,由于缺氧,中间产物也不可能氧化成NO,同样能抑制其增加,分级燃烧的主要技术在于一次与二次空气量的比例以及二次送入位置。

3.2贫油预混蒸发燃烧技术(Lean Premixed Prevaporized Combustor,LPP)[9][10]

LPP技术是把燃油预先蒸发,预先与空气混合,然后在主燃烧室内形成均匀贫油油混气( 0.5)进行燃烧。这样由于燃烧温度低,温度分布均匀,NOX排放明显降低,是目前NOX生成最低的燃烧技术。但这种技术存在容易回火和燃烧稳定性差的问题,在高温升燃烧室中,燃烧接近化学恰当比下进行,保持很低的油气比很困难。

3.3富油 快速淬熄 贫油燃烧技术(Rich-Burn/Quick-Quench/Lean-Burn Combustor,RQL)[11][12]

为了适应馏分放宽的烃油,减少由于燃油馏分放宽后带来“燃料”氧化氮的生成,发展了RQL燃烧室,一般该类燃烧室是是由富燃区、淬熄混合区和贫燃区三部分组成。RQL技术先将全部燃油和空气进行富油燃烧,通过降低燃烧温度来减少富油燃烧区的NOX,然后富油燃气快速与二股空气混合进行贫油燃烧。由于贫油燃烧区中有大量已燃气体,燃烧温度低,从而降低NOX生成,特别是瞬发NOX的生成,RQL技术有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火焰筒壁面不能用气膜冷却,富油燃气与空气要进行快速充分均匀的混合。

3.4双环预混旋流燃烧技术(Twin Annular Premixing Swirler,TAPS)[13]

为了进一步减低NOX的排放量且不影响其他设计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GE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燃烧室――双环预混旋流燃烧室(TAPS),其特点是:两个同轴的环形旋流射流(主旋流和值班旋流)分别由其头部的一个主混合器和值班旋流器产生,主混合器由1个轴向旋流或径向旋流器、1个空腔构成,值班旋流器由1个高流量数压力雾化喷嘴与2个围绕在其周围的同向双级旋流器组成。同向双级旋流的功用可以改善起动和低功率工况下的雾化效果,以满足点火、起动、贫油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等设计要求。

起动时,值班旋流主要受燃油喷嘴几何形状控制,后与主旋流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满足燃烧室设计要求的燃烧区。除了冷却燃烧室头部和火焰筒所需的空气外,其他空气都流经值班旋流器和主旋流器。燃油在值班级和主燃级之间分级是由燃油喷嘴完成,通过“可控压力燃油喷嘴”控制规律,按预先确定的流量分配,值班供油量可从低功率下的100%到最大功率下的5%-10%。为了使TAPS的空气和燃油在燃烧之前预先混合,从高压压气机的空气通过两个围绕在燃油喷嘴周围的同轴旋流器直接进入燃烧室。该燃烧室已经完成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将应用于GENX发动机上。与以前的喷气发动机设计相比,其燃烧温度更低,NOX也大幅度降低。

3.5催化燃烧室(Catalytic combustor)[14]

为了降低NOX,催化燃烧室已被研制,它是由预燃烧区、预混区、催化燃烧区和变几何掺混区四部分组成。在低功率工况下由主油路供油,把燃料喷入预燃烧区,在那里电话燃烧。随着发动机所需功率的增加,副油路开始供油,燃料在预混区和燃气混合,进入催化区,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燃烧。由于催化剂有效工作温度范围为623K~1373K,当在大功率时,燃烧室出口温度较高时,通过控制变几何掺混区空气流量,保持催化剂在有效范围内工作,这种催化燃烧室的优点是低NOX排放,高燃烧效率。

另一种富油催化贫油燃烧(RCL)的催化燃烧室方案,它是由一个回流环形预混器、催化反应器、后混合管和燃烧室四部分组成,回流环形预混器提供预混富油混气进入催化反应器进行催化后,在后混合管与空气混合,进入燃烧区进行燃烧,此种燃烧室可使燃气温度在13500C时NOX

3.6燃料再燃烧技术

这是国外发展了另一种分级燃烧技术,成为再燃烧法。通过对燃料分级,用来控制NOX的生成。此法将燃烧室分为三个区域:主燃区,送入80~85%燃料并以正常余气系数(1.05)进行燃烧,再燃烧区,在主燃区上部(火焰的下游)把其余的15~20%燃烧作为二次燃烧喷入,燃烧过程在还原气下进行,利用碳氢化合物基团CH等部分NO还原成N2(大约有70%~90%的NO被还原);燃尽区,送入二次空气把残余的燃料烧完。

3.7烟气再循环技术

烟气再循环法让一部分温度较低的烟气直接送入燃烧室内与燃烧用的空气混合,使燃烧区内惰性气体含量增加,稀释氧的浓度,使燃烧速度和燃烧室温度降低,从而抑制了“热力NO”的生成。氧浓度的降低减少了中间产物含氮基团和氧的反应,也有利于减少“燃料NO”的生成。

4 总结

燃料燃烧所引起的对大气环境污染,其中污染物NOX较难处理,为此,世界各国对NOX的污染给予高度重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加强,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环保性在适航要求中越来越突出;降低污染、延长寿命是民机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发展新型燃烧技术以减少NOX污染排放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ICAO Aircraft Engine Emission[S],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1993.

[2]. Mongia H C. TAPS-A4thgeneration propulsion combustor technology for low emissions [J]. AIAA 2003-2657, 2003.

[3]. 刘治中等.液体燃料的性质及应用[M],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0.

[4]. Glassman, O. Combustion[J], Academic Press, 1995.

[5]. MacKinnon, D. J. Nitric oxide form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J]. Air Pollution Control, March 1974.

[6]. Fenimore, C.P. Formation of Nitric Oxide in Premixed Hydrocarbon Flames[Z], 13th Symposium on Combustion, Vo.13, pp.373-380.1971.

[7]. Nicol, David G,Maltese, Philip C, Steele, Robert C. Simplified Models for NOX Production Rates in Lean-Premixed Combustion[J]. ASME 94-GT-142, 1994.

[8]. 赵坚行.热动力装置的排放与噪声[M], 科学出版社, 1995.

[9]. G. Marier,S. Witting.Fuel Prepara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ssure Loaded LPP Combustor[J] , AIAA 99-3774.

[10]. Y. Michou,C. Chauver,I. Gokalp.”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n Premixed Turbulent Spray Combustion”[J], AIAA 99-0332.

[11]. G.J. Micklow, S.Roychoudhury, H.L.Nguyen, M.C.Cline. Emission Reduction by Varying the Swirler Airflow Split in Advanced Gas Turbine Combustors[J] . ASME 92-3339.

[12]. N. Zarzalis, F.Joos, B.Glaeser. NOX-Reduction by Rich-Lean Combustion[J]. AIAA 92-3339.

温室气体污染篇9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 环境污染防治 关系 研究

中图分类号:[R1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209-01

一、清洁发展机制内涵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一种灵活履约机制,目的在于减缓因6种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以及六氟化硫等)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变化。由于全球的大气是一个补个分割的整体,无论地球的某个地方排放温室气体,都会都整个大气产生影响。因此,减缓各个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相当于减缓全球变暖的效应的全面实行。根据一般经济学原理,CDM就是将发达国家的减排活动安排在发展中国家。这样既能够帮助发达国家完成它们需要在《京都议定书》中承担的各种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逐渐降低,也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公约最终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行的方式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进行,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换取合作项目所产生的各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有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种减排义务的完成。CDM项目需依附在实际工程项目上,以实际的项目的载体进行。不仅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具有CDM项目潜力,节能环保、有机废弃物处理以及煤层气收集利用等很多类项目也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二、环境污染防治的涵义

大体上来说,环境污染防治就是减免那些不利于社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产生,并对已有的这些物质进行处理处置。环境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求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往所说的的污染大都是水污染、固体粉尘污染以及大气污染,因此,防治和治理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的。现如今,防治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新增了对噪声、放射性、电磁辐射等污染的防治。从影响范围看,污染可以分为全球性污染与局部区域性污染。很多人难以分清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和全球性污染问题的关系,误以为它既是全球环境问题,又是全球性污染问题。实质上不然,气候变化不是全球环境问题。由于气候变化与化石能源利用密切相关,因此,气候变化问题便超出全球环境问题范畴。对于一些并不是污染物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但是却会影响到地球气候和环境,因此,也需采取CDM等各种措施,使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得以减少。所以,尽管CDM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手段,但是它也是一种环境保护手段。

三、环境污染防治与CDM的共同核心――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的各种能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因此,于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各国纷纷认可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此这种观念便迅速成为人们解决和协调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的方针。由于CDM是气候公约的衍生物,因此,它应遵循气候公约的基本原则,追求实现“CDM的法理基础”―“气候公约”确定的目标。由于气候公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因此,CDM必然也会以可持续发展必然为其基本原则之一,这也体现在《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之中,CDM促进发达国家完成该协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此外,CDM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许多的额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CDM项目开发和实施的管理规则中,都明确的规定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京都议定书》中,也明确规定实行CDM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中国的CDM项目运行管理规则中,明确规定CDM项目必须在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实行。而且,要想申报CDM项目,必须提交描述有该项目对生态环境保护、扶贫以及就业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贡献的重要文件,还需在文件中详细填写公众意见与项目的环境影响。

要想实现环境污染防治,就需要以预防为主,防治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并且对以及存在的各种废弃物与污染物进行卫生处置、综合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安全处置,既能使资源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也能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防治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四、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新的融资渠道――CDM

众所周知。甲烷会对全球温室效应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甲烷气体的产生渠道非常的多,如垃圾填埋、有机污泥发酵、粪便处理、污水厌氧处理以及煤层气处理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实质上甲烷也是一种能源,如果将产生的这些甲烷气体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避免甲烷随意的向空气中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能有效地防止一些安全隐患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甲烷的收集需用到相应技术,收集以后便可以开发为CDM项目。对于一些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节能环保项目,都能开发为CDM项目。近年来,中国获得的与温室气体减排量相关的CDM项目逐渐增多,实现减排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而获得的外资也非常可观。现如今,中国正在快速推行工业化、城市化,也会保持较长时期,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得到提高。

五、CDM对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产生的影响

所谓的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就是指能够使固体废物、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等污染得到协调的防治的措施。CDM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下面以甲烷为例加以说明。由于甲烷既是能源气体,也是一种温室气体。CDM项目鼓励利用垃圾填埋、污水厌氧处理、粪便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以及煤层气处理等过程产生的甲烷,将其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或是用作能源气体,这样既能够使垃圾、废水及其污泥得到处理,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以及固体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在垃圾填埋项目中,对填埋气蒸发垃圾渗滤液做燃烧处理,有利于“三废”综合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目前,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的一些相关产业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焦化行业干熄焦节能环保项目以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等项目进一步向CDM项目靠拢,使“三废”综合防治效果更加的显著。

小结

总的来讲,CDM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关系非常的密切。要想更好的完成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应积极地在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开发CDM项目资源,以便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与对气候变化影响程度的降低。此外,也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部分外资,从而推动废物处理、节能减排等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传均,李丽萍,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J],中国经贸,2012,(20).

[2] 肖慈方,王洪雅,中国对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低效利用与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8).

温室气体污染篇10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

在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中,我们多以污染物的浓度,即标况下单位体积的气体中存在的污染物质量数,作为评价环境污染物多少的参数。因而,准确获知污染物的浓度在了解环境污染程度,治理污染等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在检测环境污染物浓度时,准确测定标况下气体的体积和污染物的质量,降低其不确定度成为了准确获知污染物浓度的关键。

1 确定被测标的物的量

在室内环境检测中,被测标的物为被测气体。因此,被测标的物的量采用标况下气体的体积衡量。气体的量与其体积、温度及气压密切相关。离开温度、气压谈气体体积是没有意义的。测定标况下气体的体积,目的也就是获知目标气体的量的大小。

目前,测定标况下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大气采样器间接测定。在设定时间内,令气体通过采样器的样品收集系统及流速测量系统。通过记录所得的流速及采样器工作时间得知流经采样器的气体体积,同时,以温度计、气压计测量环境温度和气压,换算成标况下气体体积。然而,在样品收集系统的气阻较大的情况下,此方法将会引入较大的测量不确定度。现通过一个实验来描述这个问题:以Tenax(苯基对苯醚)填料吸附管吸附样品,并在采样器外Tenax吸附管气体入口处外接一流量计。由于填料颗粒较细,气阻较大,启动采样器并调整流速至其自带流量计显示流速为500ml/min时,外接流量计测定气体流速仅得250~350ml/min。两处流速测定位置得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说明了流经这两个位置的气体体积不同。而此两个位置均是气路上的一点,是气体必经之路。我们知道,通过气压、温度、体积三个气体的特征参数可以确定气体的量。既然一定量的气体进入了气路,为何在气路的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呈现出两个不同的体积呢?这个情况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采集气体样品时,外部的气体进入采样器外的流量计,流经吸附管及采样器内的自带流量计,然后排空。分析此气路,将发现吸附管填料是颗粒状的,存在气阻。由于气阻的存在,吸附管两端的气压也是不同的。相同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压变化,体积会随之而变。在采样中体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在吸附管两端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不一致了。填料的孔隙率越小,气阻越大,吸附管两端的气压差就越大。而吸附管的填料孔隙率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吸附管不同,两处流量计的测量结果的比值也是不同的。由此可知,以环境温度、环境气压、采样时间和采样器内的流速来衡量采集气体的量,并不能排除吸附管气阻的影响,以该特征参数得出的标况气体体积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此,在采集气体样品时,应力求获得同一位置的温度、体积和气压等气体特征参数。根据流经吸附管气阻前后气体的量不变的原理,测量两处气体特征参数均可得出所收集的气体的量。如将吸附管和流速测量系统的位置置换,即可排除吸附管气阻的影响,顺利测定气体的标况体积。亦可从以获知目标气体的量为目的出发考虑,使用预知体积或可测定体积的气体收集袋,测定相关参数后,全部收集其所含污染物。

2 收集污染物

完全收集污染物与确定被测气体的体积同样重要。不完全收集污染物的后果无疑就是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增大了出现漏判的概率。在污染物的收集阶段中要防止穿透现象的发生。所谓穿透,即污染物没被捕获,随着被测气体通过收集系统直接排放。通常采用在收集系统后增加一个二号收集系统的方法,分析测定二号收集系统中污染物的量,若测定结果显示无污染物则认为原收集系统是可靠的。当出现穿透时,一般的解决方法有增大吸收或吸附物质的量或者降低被测气体流速等。目的是增加被测气体与吸收或吸附物质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3 测定污染物质量

比色法和色谱分析法是室内环境检测中最常用的测定方法。

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测量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有诸多优点,如设备、原理简单,操作简便,能准确定量。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没有一种方法是没有缺点的。比色法中可能对结果带来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如当分析对象是易溶或可溶时,溶剂中分析对象的含量背景;实验过程中所使用试剂的批次是否与建立回归曲线时一致且在有效期内等。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对回归曲线的影响可分为两种,一是影响截距,二是影响斜率。在截距方面,可在设计检测方法时,通过试剂空白分析,扣除试剂空白值,将其对截距的影响尽可能地降低。在斜率方面,理论上,同一种实验方法,使用相同的试剂,在相同的环境下得到回归曲线的斜率应该是一致的。当使用标准样品验证无异常,而所得斜率与过往相比变化较大时,则应慎重分析,查找斜率变化的原因。

色谱法,以响应时间定性,以峰高或面积定量,是一种对混合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十分方便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色谱法分析,仪器条件的设置十分重要。不同的仪器,不同的配件,其仪器最优条件设置均不相同。设定时,在定性分析方面,要做到有效分离各组分的响应信号;在定量分析方面,应努力增大低浓度样品的响应值。色谱理论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在此提出几个方面的要点: 1、液体样品进样时,能在进样室内瞬间汽化。2、载气流速越快,分离时间越短,但不利于组分的分离效果。3、柱温越高,分离时间越短,但不利于组分的分离效果。4、色谱柱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分离时间越长。5、分流比越大,组分分离效果越好,但会降低组分的响应值。6、灵敏度及检测器温度越高,组分的响应值越高,但干扰越大,基线不易平稳。在对色谱仪的原理和结构不十分熟悉的情况下,通过上述不同条件的组合,基本上可确定一个最优条件。

进行室内环境检测的定量分析时,所关注的重点不应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而应在于如何才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无论是比色法或是色谱法,使用时均采用设定多个标准点,建立回归曲线,对被测样品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所有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验证标准:当已知结果的标准样品符合所得回归曲线时,证明该回归曲线有效。因此,实际工作中应将关注的重点置于标准样品的验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