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6:20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1

要获得健康就不能单纯依赖医生的治疗,而是要树立较强的健康意识。健康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观念直接影响人类参与健康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加强和提高人的健康意识不仅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更有利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健康意识的途径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健康的认识论层面培养健康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健康观对健康的衡量标准已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全无病,还要求人在社会适应方面和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因此,更深层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它包括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环境健康等。只有用整体健康的观点来认识和了解健康,才能走出认识误区,才能人人享受真正的健康。现代健康意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意味着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上要做出具有根本意义的“模式转换”,意味着现代人需要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整健康。

从健康的文化层面培养健康意识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了起码的需求、有条件决定生产资料的使用方式时。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对健康的作用常常持续于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它不仅作用于个人,甚至还作用于整个人群。在经济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文化程度或受教育水平不同的人对个人收入的支配方式是不同的,因而产生的健康效果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偏重于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及精神生活的丰富,把闲暇时间作为增长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机会,能健康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收入。他们容易接受和正确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能更多地了解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的措施,主动预防并合理利用卫生服务。人是有社会性的,群体健康是一种社会资源,是生产力,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民族昌盛的标志。个人作为社会一成员。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而且要主动采取积极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去对抗周围那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尽可能达到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要关心、维护他人的健康。

从健康的经济层面培养健康意识 经济发展是保障人们健康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充足的食物营养、良好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可以使卫生投资增加,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们享受更多更完善的医疗服务;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投资,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使人人能接受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提高健康意识。但经济发展又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健康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以及对人类的自身生存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最终要殃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一项研究表明,上海市2000年由于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健康损失约占当年GDP的1.6%。此外,社会的日趋现代化及其所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所引起的“富裕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正不断加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可持续性,要考虑经济发展对人类健康的双面影响。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2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三城区160位农民工健康意识的调查,对他们的健康意识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健康意识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健康意识有三大特点:对健康内涵理解层面较浅,健康知识了解面狭隘;健康需求强烈但健康参与观念淡薄;健康责任观缺失,普遍寄期望于公共健康服务。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本身的传统观念、较弱的信息获得能力和城市的社会制度、社会网络、群众心理三方面社会排斥有关系。

关键词:农民工;健康意识;社会排斥

TheSociologicalResearchonUrban-ruralLaborers’HealthyConsciousness

——TakingThreeDistrictsofShanghaiasanExample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stotheinvestigationonone-hundredandsixtyurban-rurallaborers’healthyconsciousnessinShanghaithreecitydistricts,hasadescriptiononthepresentsituationandapproachsasubjectfromtheformationofhealthconsciousness.Accordingtotheresearch,theurban-rurallaborers’healthyconsciousnesshasthreecharacteristics:haveasuperficialviewofthemeaningofhealthy,haveanarrowunderstandingofhealthyknowledge;thehealthdemandisintense,butthesenseofparticipationisflag;thehealthyresponsibilityoutlookisdeficient,sendtheexpectationofthepublichealthservicegenerally.Thesecharacteristic''''shaveclosecontactwithtraditionalideas,weakabilityofgaininformationandtheurbansociety''''ssystem,thenetworkofsocialrelations,masspsychologythisthreekindsofsocialexclusion.

Keywords:urban-rurallaborer;healthyconsciousness;socialexclusion

引言

据最新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作为我国最大的迁移人口,农民工对人群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迁移对迁移人口本身健康的影响和对迁入地人口健康的影响,其中又以人口迁移与传染性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上海市宝山区2001-2006年甲乙类传染比流行特征的调查分析显示,[1]外来人口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区居民。如深圳市1993-1996年9月共登记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2107例,其中外来人口1601例,占涂阳病人总数的76%。[2]潘国庆等人的研究显示,流动人口是城市里感染和传播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3]从有关HIV感染的监测情况可以看出,[4]流动人口对HIV感染的疫情己产生一定的影响,感染者中,农民的比例最大。但是,由于该群体的基数庞大且流动频繁,政府和其他社会民间组织在促进农民工群体健康的作用上效果十分有限,所以该群体本身的主观意识和行为对其健康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农民工的健康意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针对“健康意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集中在健康意识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上,首先由Rosenstock提出健康信念模式(HBM),[5]HBM认为人们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改变自己的健康行为,强调运用个体的态度和信念来解释和预测各种健康行为。Rogers在“健康信念模式”的基础上,从动机因素的角度探讨健康行为。[6]该理论认为环境和个体中有关健康威胁的信息引发个体出现威胁评价和应对评价两个认知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M.Fishbein和I.Ajzen提出合理行动/计划行动理论,[7]认为人们的行为实施是以合理思考为基础,一系列的理由决定人们行动的动机,而个体的动机因素有决定特定行为的实施。[8]“计划理论”由“合理行为模式”发展而来,引入了行为控制变量,发展为“合理行动扩展理论模型”或称为“计划行为理论”[9]是目前改善健康行为的主要理论。到了80年代,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多阶段行为模式”有效地描述了人们健康意识与行为改变的不同阶段。[10]“多阶段改变理论”更多的是注重改变的过程,强调了健康的养成是动态的。

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群体健康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农民工群体的健康现状描述。刘杰对103名城区农民工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发现经济状况好的农民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的形成率高于经济状况差的工人。[11]陈朋月对81例农民工的90项症状清单(Scl-90)的评定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差。[12]第二,对农民工健康干预前后的比较研究。张雪琴、谭琳等人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治疗的心理干预发现该群体在治疗中表现出心理压力大、无助感和维权方式的不当等,从而对职业病防治、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13]林锦芬在对农民工尘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发现该群体尘肺病知识的了解对预防可控制职业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第三,健康理论的实践运用。方晓义等人认为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高危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15]朱娟蓉等人运用四象限法对餐饮业农民工健康知识和行为关联作用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价分析,并认为四象限法有较大的应用价值。[16]第四,针对改善农民工健康现状的对策研究。施卫星提出了健全保障制度、体现公平性、普及保险、加大立法和宣传教育五方面进行了阐述。[17]陈彬、杨廷忠认为政府应重视农民工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切实依托公共机构,配合社区,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18]

纵观国内学者们已做的研究,研究者对农民工的健康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统一的观点,多数停留于医学分析和教育层面上。很少从现状出发,以社会学的视角,结合农民工本身内在和社会环境的外在因素对其健康意识的影响进行解释。本课题通过对农民工的健康意识现状描述和分析对现有研究作补充,以期弥补此类研究之不足。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1、健康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健康现象在头脑中的反应,是人们对健康的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思想、观点、理论等健康的理性认识层次和心理、情绪、态度等健康的感性认识层次两个层面。本文从对健康内涵的认识、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对疾病传染途径的认识和对疾病预防方法的认识、自身健康需求状况、自觉参与健康维护观念等方面讨论健康意识。

2、健康维护: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及其疾病预示,对自身未来的健康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做出决策,从而实现维护自身生命,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以免于疾病和衰弱,体格、精神的完美状态。

(二)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全面了解农民工的总体情况、主要问题、健康现状和健康相关理论等文献。

2.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的总体为上海市所有农民工,通过多段抽样,抽取徐汇、闵行、南汇三城区,并在每个城区抽取两个街道。由于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大,抽样框难以确定,所以每个街道通过偶遇的方式发放25份问卷,构成本次调查的150个样本。

3.访谈法:本研究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另外选取10个个案,其中男性、女性农民工各5名,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情况、收集事实。

(三)资料分析方法:

1.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个案编码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10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A编码记号

a农民工性别编码:男性女性分别用英文单词“MALE”和“FEMALE”的首字母表示,如某农民工为男性,则用“M”表示,若为女性,则用“F”表示。

b个案的编码:用“个案”一词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如个案1为“C1”。

B编码方法

第一组为农民工性别编码,第二组为个案编码,比如“M-C1”表示:来自某男性农民工(M)个案1(C1)的陈述或看法。

三、结果分析

(一)样本概况

鉴于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本次调查采取了调查员辅助填答的调查方法,在必要时帮助调查对象理解问卷。发放问卷150份,回收到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7.3%。

在146名被调查者中,男性74名,女性72名,男性较女性而言更为配合。大专以上文化的占9.6%,高中或中专的占15.8%,初中文化的占56.8%,小学及以下的占17.8%。打工者的文化程度相对与农村人口应该较高,这对本身的健康意识有重要影响。其中已婚人员占58.9%,未婚及离异占41.1%。

由于老年人和文化水平非常低的农民工无法提供较多的信息,本文放弃了部分此类调查对象,所以在理解问卷提供的数据时,本文只倾向于样本容量本身的统计结果。访谈主要针对服务类、建筑类、保洁类等常见工种务工者,个案在问卷调查的以外选取。通过这样抽样方案所得出的结论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在这一问题上不做赘述。

(二)关于健康的认识

1.对健康内涵的认识

对健康内涵的认识,反应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本研究以健康概念来反映农民工群体对健康内涵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表1):有20.5%的人认为健康是“身体强壮、精神饱满”;17.8%的人认同健康是“抵抗力强、没有疾病”的观点;有28.1%的人认为健康应是心理生理的健康;有30.8%人认同“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健康的观点。由此可看出,部分农民工对健康内涵的理解仍停留在生理功能的基本正常的较为消极的健康观,但大部分农民工已把对健康的理解上升为心理、社会的协调上,个体的健康状态很多时候不为个人和家庭控制,除个体因素之外,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外在的社会环境。

表1健康内涵认识情况

变量名称频数(N)有效百分比(%)

身体强壮、精神饱满3021.1

抵抗力强、没有疾病2618.3

生理、心理都健康4128.9

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健康4531.7

总计142100.0

注:缺失值未列出

基于对健康内涵的不同认识,根据调查,有38位调查者认为自己非常健康;60位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比较健康;一般的有39位,不清楚自己健康状况的有9位。由于目前农民工群体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本身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

2.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农民工的健康重要性,研究发现,在被调查者中73.4%认为健康对自己非常重要,有21.2%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选择一般和无所谓的分别为2.7%和2.7%。访谈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像我们这一行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开门,晚上三点才休息,身体不好的人很难做到这样的,所以健康对我们十分重要。”(M-C1)不难发现,健康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打工者更关注的是生病后影响工作或赚钱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健康状态的形成认识上,有61.6%的被调查者认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在健康促进上有主要作用;另有13.7%和11.7%的人认为健康的形成主要依靠身体的发育周期和体育锻炼活动;只有6.2%和6.8%的人认为健康依赖于医疗水平和先天体制条件。(见表2)

表2对健康形成的认识情况

频数(N)百分比(%)

身体自身的发育周期合理的调配

日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发达的医学水平和医疗条件

体育锻炼

先天遗传,体质条件

总计20

90

9

17

10

14613.7

61.6

6.2

11.7

6.8

100.0

注:本题为多选题

进一步,再把健康状态的形成细分成注意饮食、保证睡眠、有规律的生活、体育活动、补充营养药物、没空顾及维护健康这事和其他七种具体方式,共有78.9%的人愿意通过前四项具体活动改善自身健康,仅有1.4%的人选择无暇顾及健康此事。显然,农民工群体在健康的形成上已认识到自身行动的重要性。

3.对疾病传播途径的认识

根据调查情况:有17位被调查者的本人或家人得过传染病,有129人没有患传染病的经历。笔者认为这一数据结果不排除部分被调查者碍于颜面而选择未得传染病情况存在的可能性。由于农民工群体本身流动性大的原因,一些农民工本身既是传染病的患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本文将健康知识的了解水平集中在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了解情况。据表3显示:农民工群体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依然较低,个案M-G7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道:“我也懂我们农民工容易得传染病,但是我们没有传染病的知识,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传染病这么多就算都弄清楚也没有用,我觉得自己稍微注意点就不会得传染病了。”传染病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其健康状况,大大加大了该群体染病的机率。因此,对农民工群体的传染病的知识普及和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以帮助该群体掌握该健康知识,控制和改变自己的高危传染行为。

表3对疾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

完全正确部分正确完全错误

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

肺结核0012887.71812.3

肝炎0014095.964.1

水痘2315.811880.853.4

痢疾32.112484.91913.0

艾滋病7853.46846.600

皮藓8961.05638.310.7

感冒12485.02114.310.7

注:完全错误包含“不知道”的回答

(三)关于维护健康的认识

1.对疾病预防方法的认识

在传染病预防方法上(表4),有53.7%的人选择提高意识,26.2%的人选择切断传播途径,有14.1%的人选择隔离病人,有6.0%的人选择其他方式。

“我觉得只要知道艾滋病这样很严重的传染病就可以了,别的我们也没那么注意,本来就没什么文化而且也想不到这些事情,国家应该控制传染病,我们老百姓自己只能注意一点。”(F-G6)

根据表3的显示,农民工群体对部分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并不全面,在本身不清楚传播途径的具体内容时切断传播途径并不能完全发挥其预防作用;同时,农民工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决定了该群体有更多的可能性接触到传染病,存在着大量传染病隐患,即使工作单位和政府机构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农民工作为防范主体的意识在行动的支配上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4传染病的预防方法认同情况

频数(N)百分比(%)

提高意识8054.8

切断传播途径3926.8

隔离病人2114.3

其他64.1

总计146100.0

由于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的多样性,本次研究把常见职业病简单划分为:石棉肺、化学中毒、物理性中毒(如中暑)、职业性皮肤病和职业性五官疾病。统计发现农民工群体对物理性中毒了解最多,占总体的69.0%,主要是因为其从事的职业多数属于高强度、高消耗的体力活,脱水、中暑这样的物理性职业病十分常见。用工制度改革后,企业劳务用工大多来自劳务公司,一些用人单位仅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而不依法和农民工签订合同,造成农民工对所从事工作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不知情,劳动保护没有保障。

“我们制鞋厂的工人都是和中介公司签的临时合同,从来没有体检过,也没有什么保险,胶水的味道很刺鼻,以前都不发口罩,现在发防毒口罩,但是还能问到味道,有时候会觉得头疼,不过你能说给谁听,都没有人管的。”(M-G9)

“我在吴泾化工厂做了很多年了,发了个防毒口罩,我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毒,天热的时候闷的厉害大家都会把口罩拿下来,倒还没有什么不舒服。”(F-G10)

我国的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科技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农民工成为职业病新的高危人群,部分用人单位提供的个人防护用品质量不过关、数量不保证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问卷和访谈结果都反应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嫌麻烦或不方便而疏于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短时间内的影响较小,而长时间从事有害职业工种的农民工成了职业危害的“牺牲品”。

2.自身健康需求状况

本研究将农民工获得自身健康的主要渠道分为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两方面(表5),有78.1%的农民工认为有必要接受健康教育,18.5%的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3.4%选择无所谓。其中希望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的占18.5%,食品卫生方面的占24.7%,慢性病预防占21.2%,合理膳食方面占19.2%,其他的占16.4%。对于健康知识的获得渠道,43.2%的人愿意通过电视学习健康知识,电视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工具,30.3%的人选择发放资料的宣传方式,3.8%的人希望通过报纸了解健康知识,读物的投入宣传会使健康教育事半功倍,选择讲座教育的有22.7%,讲座教育的简单易懂的特点更容易让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接受。

另外,有85.6%的被调查者希望接受健康服务,8.2%的人认为没有必要,6.2%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其中有50.5%的人希望提供定期免费的体检,31.0%的人希望有健康保险,17.1%的人希望得到免费的药物提供,1.4%需要基本的医疗服务。

“要是有了免费的定期检查,我也会安心许多,得了病了要健康保险也没有用啊。”(F-G9)

“健康服务当然需要,最好健康保险和定期的免费体检,我们现在都没有什么保险,就给我小孩买了保险,有的保险买来也不一定有用,再说我们没有单位,只有自己参保,全家人参保费用太高。”(M-G1)

“前年政府组织过一次免费的体检,但是做的检查很少,就抽个血什么的,现在我都不参加体检了,没用的。”(F-G3)

可以看出,农民工群体维护健康的意愿比较强烈,也有一定的参保意识,但存在着由于自身、社会等原因并没有享受到必要的健康服务的现象;由于健康保险需要自己缴纳一部分或全部费用,而不情愿参保,因此,政府提供的免费的定期检查被认为花钱少、收益多的健康维持方法,但在体检的项目上农民工已有更高的要求。

表5健康教育与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健康教育健康服务

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

有必要11478.112585.6

没必要2718.5128.2

无所谓53.496.2

总计146100.0146100.0

3.对自觉参与健康维护的观念

对农民工群体目前健康维护的参与观念的调查发现,有67.0%的男性和4.2%的女性农民工抽烟,不抽烟中已戒烟的有8.0%。戒烟原因以对自己不利,对家人不利和经济因素为主。在饮食观念方面,如表6所示:男性农民工多数偏向于是否能填饱肚子,而女性农民工更偏向与口味方面,女性关注考虑营养方面比例高于男性,可见在食品的选择上女性较男性而言更为理性。

表6性别与饮食注重情况的互交分析

口味(N)营养(N)能否填报肚子(N)无所谓(N)

男217424

女2032119

总计41395313

在锻炼参与意愿的调查中发现(表7),男性的锻炼意识高于女性,由于农民工群体青壮年人员为主,因此总体上来说多数农民工有体育需求,但多数难以满足。数据显示,选择没有时间和没有经济条件的分别占被调查者中不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原因的57.0%和34.0%,表示工作就是锻炼的占19.0%,参与度并不高。由此可见,较强的工作时间可能是影响农民工群体淡化锻炼意识的原因之一。

“我现在主要是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身体,一天下来还要算账,要是有时间的话我还是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身体太胖也不好。”(M-G1)

“我很想去健身房练瑜伽,但是价钱太贵,我又没有时间。”(F-G5)

表7性别与锻炼次数的互交分析

锻炼次数

天天锻炼(N)3次以上(N)1次左右(N)从不锻炼(N)

男991145

女841842

总计17132987

农民工的就医意愿是连接就医需要和需求之间的关键因素,对于患病时就医意愿情况的调查,对没有选择感到不适时首选到医疗机构就诊的74.0%被调查者(表8)进一步分析其选择的原因,有27.8%的被调查这认为病情不重时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60.4%的人认为费用过高,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4.3%的人对医院的医疗水平表示质疑,认为去医院也没有用,剩下7.5%的人选择其他原因。可见,农民工群体的就医意愿的首要选择是收费便宜,给他们带来的经济负担小且医疗资源的治愈性强的就医方式。

“近几年没怎么生病,也没有去医院,一般都是自己吃点药就好了,要是生病可能会去中小型医院,严重的才去大医院。”(M-C2)

表8就医意愿

频数(N)百分比(%)

去大医院106.8

去中小型医院2819.2

自己去药房买药6343.2

能扛就扛过去3524.0

其他106.8

总计146100.0

(四)影响农民工群体健康意识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上海城区的农民工群体健康意识的调查,笔者发现,其健康意识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农民工群体对健康内涵的理解层面较浅,健康知识的了解面狭隘;其次,有强烈的健康需求,健康参与观念淡薄;再次,健康责任观缺失,普遍寄期望于公共健康服务。根据城市农民工健康意识现状的分析结果,笔者将从农民工群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和社会环境外在因素几方面进行解释。

1.传统文化观念

在身份上,农民工既是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又是离乡背井的打工者,从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会造成文化上的空间分离,在知识、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认识方面产生了文化冲突。作为农村中的流出者,尽管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形式上虽完成了由农村趋向城市一种空间转换,,却仍是以农民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未能有效实现视角转换,容易在文化观念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一套属于自己的、不同于城市现代化的方式和价值观念,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健康文化匮乏的环境中,对健康这种社会意识缺乏了解和感性认识。

2.弱信息能力

农民工作为一种有行为能力的特殊群体,如果说其能力是由思维决策、劳动、社会资本、消费行为多种能力综合的话,那么信息能力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农民工的健康信息能力首先表现为其作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于健康实践过程中,并取得相应的健康效应的主观能动条件。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人口中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一部分人,一方面缺乏专业职业技能、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素质导致的认识能力相对薄弱,使他们难以接受这种有悖于传统的健康内涵和健康维护观念。部分农民工虽具备了进行健康信息活动的主观条件,但是在范围、深度、强度上的程度低,使他们在城市中成为缺乏相对正常信息能力的一类人群,在健康相关信息的获取、运用上处于弱势地位。

3.社会制度排斥与健康参与的可能性

奈拉卡伯在分析社会排斥的主体、客体和排斥的途径时指出,制度机制是社会排斥的主要动力,当制度机制系统化地拒绝对某些群体提供资源和认可,使之不能完全参与社会活动时,就导致社会排斥。我国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实施户籍制度,它对当时减少城市压力、缓解城市化速度和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相当的作用。由于户籍制度及其影响的持续存在,户籍制度已成为阻止农村人口总体与城市人口总体分享某些机会和资源的障碍,也把农民工排斥在城市“规则”的制定之外,造成农民工群体在关于健康问题没有话语权、在健康公共设施上农民工没有使用权。因此农民工表现出来的低参与率就不难理解了。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把农民工排斥在外,农民工参与健康保障主要两种渠道:第一,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保险费用;第二,个人自己承担保险费用。但就目前而言,用工单位缴纳的养老基金、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费平均是工资总额的28%,个人则需缴纳11%,而现有的各保险统筹个单位之间的政策又不统一,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使得保险关系无法顺利转移接续,农民工群体的频繁流动直接损害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的对等权益,而且反过来也影响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工资低、工作条件差、稳定性弱成为农民工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为了生存,农民工群体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4.社会关系网络的排斥与维护健康渠道的堵塞

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社会,必然经过一个社会关系再构建的过程,然而他们生活、工作圈子的封闭性和边缘性使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城市居民交往,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个人关系网络难以建立。这样,就在城市社会形成了“市民圈”和“农民工圈”。农民工在分配制度、职业分布、消费娱乐、聚集方式和社会心理等五个方面都与城市居民截然不同,显示出本地人和外地人在健康系统中形成的两种分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网络隔离,使他们与城市居民并没有很多的交往,在城市里信任的依然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网络。而造成这种隔离局面的主要原因正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城市居民对农民存在歧视和偏见,农民工则难以建立对城市居民的信任感。

不仅是城市居民存在排斥农民工的情况,部分社会机构、医疗机构也把不具有市民身份的农民工排除在服务之外。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受到排挤会导致他们更依赖初级社会关系网络,而初级社会关系网络能提供的网络资源非常有限,同时越是对初级关系网络保持密切接触,越是会拉大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距离。个人关系网络的隔离与社会组织的排斥,农民工即使有强烈的健康需求也会受到阻碍。

5.群体心理的排斥与健康责任观缺失

现实中,我们通常把社会阶层分化成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社会声望、政治权利等方面的种种分化,在这种划分基础上农民工群体和城市居民都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工,都对“市民”和“农民”存在固化的观念。在城市社会,农民工向来是作为外来人员被管制,在城市居民眼中,农民工群体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文明、没文化、没教养甚至是犯罪的代名词。城市居民见到农民工避而远之,农民工群体很容易感到被歧视感和被排斥感。这使得本农民工不仅感到在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与城市居民产生了距离,更是在精神层面与城市社会的距离由感知演进到认知,由不自觉发展到自觉,即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一种不满的认同。

在这种不满情绪不断滋长的情况下,农民工往往会成把一切责任归成外因素的现象,认为自己比城市居民得到的健康服务少,或本应得到的服务没有得到,在心理上产生自己健康权益被他人剥夺的感觉,这不仅强烈影响农民工群体对健康服务的评价,还阻碍了他们对健康服务的参与热情。因此,当其健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健康状态不佳时,便把主要原因归咎于政府在提供健康公共服务的职能缺失上而少考虑自身因素。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健康意识较低,对健康内涵的认识还处于生理层次,常见疾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高,且存在一定误区;有强烈的健康需求,但参与健康维护的观念意识淡薄,健康责任观缺失,普遍寄希望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务。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农民工本身的内在因素。农民工思维上受到农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束缚,并且由于受教育程度低造成该群体对新信息的弱接受能力。二是由于城市在社会制度、社会网络和群众心理等各方面的排斥,这些排斥使得农民工群体由于获得收入能力受到剥削以及机会的丧失,而带出低收入、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的软弱无力、社会歧视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农民工群体缺乏享有健康服务的机会,农民工更易产生被歧视感和羞愧感。

随着城市化的人流、物流的迅速增长,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也不断增长,给各种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新途径。农民工的健康意识直接支配着其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淡薄的健康意识是造成农民工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频繁流动的农民工的健康问题不仅牵涉到城市居民,更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他们的健康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袁国平,于科,金凯.上海市宝山区2001-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4):168-171.

[2]钟球,杨应周.广东省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DOTS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防疫杂志,1998,20(2):61-64.

[3]潘国庆,李勤学,张宏等.流动人口将成为急性肠道传染病控制的重要对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5,11(3):170-174.

[4]羊海涛,刘光中,倪大新.江苏省1986-1999年HIV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2000,6(5):284-285.

[5]杨佩军,田建中.健康促进中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J].皮肤病与性病,1999(4):1-3.

[6]Prentice-DunnS,RogersRW.Protectionmotivationtheoryandpreventivehealth:Beyondthehealthbeliefmodel[J].HealthEducationResearch,1996(1):127-129.

[7]FishbeinM.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BehaveIntroductiontotheoryandresearch[M].Mass:AddisWesley,1975:87-90.

[8]杨廷忠,裴晓明,马彦.合理行动理论及其扩展理论——计划行在健康行为认识和改变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2):784-782.

[9]AjzenI.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1991(2):446-450.

[10]顾荣芳.健康行为养成理论辨析[J].早期教育,2003(11):9-10.

[11]刘杰,鲁杰.103名城区工人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1996(12):36.

[12]陈朋月,姜华东,杨秀丽.对81例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1(7):19.

[13]张雪琴,谭琳.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治疗的心理干预[J].中国职业医学,2006(3):234-235.

[14]林锦芬,黄小林,卢雪梅等.农民工尘肺住院病人336例健康教育及意义[J].中国医学文摘,2007(12):370-373.

[15]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等.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位的预测[J].心理学报,2006,3(38):877-885.

[16]朱娟蓉,谭晓东,张建华等.四象限法在健康知识的行为关联研究中的运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2,1(6):1502-1505.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营养健康 影响

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科知识的繁多深入,时间紧迫,使得很多的学生在饮食方面疏忽,不注重饮食的健康、卫生以及饮食的结构,只要吃饱了就好,至于吃的好不好、科学不科学、健康不健康等没有人去注重。这给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埋下了不可预知的隐患,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故此,本文针对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旨在引起学生增强身体健康的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很多的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重,课程紧,时间短就通常将早饭省略不吃,或者随便在路上买点吃,边走边吃的习惯在高中生中习以为常。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勉强可以,但是在严寒的冬季这种饮食习惯不仅会使学生容易受凉而引发病痛,而且还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给学生的身体埋下隐患的种子。

(二)饮食结构严重不合理

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对于饮食的好恶具有强烈的感性认识,对于自己喜欢的则是暴饮暴食,对于讨厌的则是弃之一旁,从没有从饮食的营养结构方面来考虑自己的喜好。有的学生通常是早饭和午饭就随便凑合了,或者是在学校的食堂自行解决,往往也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没有营养均衡的概念和意识,不利于身体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三)学生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严重匮乏

很多的高中生多数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食物方面的营养结构知识甚少,没有多少营养健康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学校也没有相关的营养健康方面的课程,使得学生营养健康意识比较薄弱,不利于学生养成合理膳食的饮食习惯。

二、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营养健康观念影响的途径

(一)生物教学内容与营养健康理念相结合对学生产生影响

为了增强学生营养健康观念的意识,教师通过借助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干涉,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饮食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生物课程中有关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传递合理膳食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例如,教师讲授《细胞的呼吸》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体需要有氧呼吸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增强体质,通过身体的锻炼就能促进有氧呼吸,有益于身体健康。学生就会据此有意识的进行锻炼,如,跑步、快速竞走等方式增强有氧呼吸,排除身体内的有害气体。同时学生坚持身体锻炼的习惯要持之以恒,保持下去不能中断,否则不能达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加强学生营养健康理念的渗透

生物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营养健康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对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树立养成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授《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视频,如转基因的大米、玉米、大豆等,详细讲述了转基因食品对改善人体基因结构的影响,目前有很多的转基因食品的特性都是不稳定的,人们在选择食用时要慎重考虑。另外,反季节的水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且价格也高,但是学了这部分内容,我们了解到最好吃当季的水果才是最安全的,告诫人们不要盲目消费。

(三)开展生物教学实践增强学生营养健康观念的意识

现在的高中生由于接触的信息多,而且伴随各种电子产品成长,接受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干扰了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一般的说服教育已经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才能对学生有所触动,让学生自主的对营养健康重视起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去养老院看望并帮助老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在养老院看到很多患有各种病痛的老人,便会处于好奇进行病情的询问,有的是患有糖尿病、低血糖、高血压等,这些都是由于年轻的时候不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卫生而日积月累严重的,甚至有的患有艾滋病、癌症等不治之症,学生们亲眼目睹患者的病痛,给了他们很大的触动,注重身体营养健康和饮食安全的意识便深入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这比教师和家长的说教要有效的多。

(四)通过社会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增强自我营养健康保护意识

目前干扰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大因素便是雾霾带给我们的伤痛,呼吸道疾病、咳嗽、肺部相关的疾病时刻困扰着我们,这是我们环境污染给予我们的馈赠。雾霾严重的地方有很多的学校都听课了,严重影响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增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生物的知识,我们知道衡量空气质量指标的PM2.5,当其数值很高时我们出行就要带上防雾霾的口罩,在重度污染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外出的机会,以便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结束语

总之,营养健康教育是一个从传统知识到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系统过程,需要学生、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以上生物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措施,还要通过家庭教育、社会舆论的营造、媒体的宣传等方面来共同营造养增强营养健康意识的氛围,以便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戚亚平,杨三仁等.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营养健康观念的影响.专题研讨[J].2009,(6):193-194.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4

【关键词】干部健康教育;材料设计;保健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国家干部,因其特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导致健康问题频繁出现。国家干部作为引领高素质高文化的先导者,保障和维护好他们的健康尤为重要。干部比普通人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较强的接受能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因存在潜在的高危险的慢性病,所以干部对医学知识很渴望,很重视。普通的健康教育材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预防健康的保健科,应该针对干部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确定,设计合理的健康教育材料,将健康教育全面贯彻于干部人群中,全面推进干部保健事业文明健康的发展。

1干部人群自身的特点

干部群众作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强的理解能力,特殊的工作条件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很多潜在的慢性病发生,致使他们非常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对保健知识关注程度较高,能够及时对身体进行各项检查,主动进行健康咨询。由于他们自身的特点,简单的健康教育材料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对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更具体更深层次的了解。

2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上升,人们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健康教育成为医疗保健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保障干部人群的健康问题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健康的重要前提,应该对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干部群众提高健康意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3保健对象存在的问题

3.1老龄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干部人群中老年人口多,致使发病有提前的现象发生。

3.2工作及生活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饮食的变化严重危害健康。体力活动的减少,饮食的不规律导致体重的增加,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3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不及时、不普及,导致干部人群在自我保健方面方法上的不科学,致使其对常见的突发病和慢性病不了解,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治病情。

4合理的设计健康教育材料

由于干部人群的特殊性,干部人群对医疗保健要求高,保健科在为干部设计健康教育材料时,应该结合干部自身的特点即高学历、特殊的工作模式、丰富的阅历、较高的认知度、年龄大等,设计出适合干部人群的有针对性,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材料,使其更能满足干部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

4.1健康教育材料内容的选择根据保健对象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材料内容对干部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4.1.1饮食及运动方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使干部人群在生活饮食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其健康教育内容上应围绕平衡饮食、适当合理的运动,对其进行灵活多样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干部的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

4.1.2心理健康方面长期压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容易对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围绕心理健康方面对干部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干部的心理素质。

4.1.3慢性病方面目前存在于人们身体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这三大疾病。健康教育材料应对这三大常见慢性病进行宣传,结合病因实际临床经验,科学合理的展现慢性病的病因、病理,使干部人群能够了解其基本病因,做到及时防治,掌握防治办法。

4.1.4突发意外伤害方面对突发意外伤害方面的宣传,应该就意外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进行宣传,帮助干部了解如何进行实施办法,提高救护能力。

4.2明确材料的展现形式干部人群中老年人普遍居高,而且对健康教育材料的要求也高。在注重教育材料的内容同时应该对材料展现的形式进行整改。考虑到老年人年龄的问题,会存在老花眼现象,所以在文字的字号方面,应该加大,字体颜色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适应老年人眼睛,防止产生眼睛的疲劳,达到便于阅读的目的。同时应该采取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提高阅读兴趣。采用耐磨性纸张,使纸张具有耐磨损的作用。并且宣传材料上面应该印有保健科保健医师的联系电话,方面及时沟通和更深入了解病识。整个宣传材料要遵循通俗易懂、易于阅读、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要方便管理。

5健康教育材料的应用

构建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平台,才能使健康教育材料得到有效的发挥,起到宣传教育和防护的作用。干部保健科应该通过健康教育的演讲,发放问卷调查,把健康教育的材料发放到干部手中,使其广泛的推广出去,丰富的健康教育演讲结合专业性的医疗知识及趣味性的材料内容,充分调动干部人群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干部人群的健康意识,使健康教育材料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

6结束语

根据干部人群的自身特点,设计、制作健康教育材料,提高保健对象的保健意识,提高其对慢性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干部人群的健康水平,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推进干部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本淳,董蕾.平面健康教育材料设计制作使用与评价.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5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作用;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0-02

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于健康的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专业所限,人们对于保护自身身心健康的方法还未准确掌握,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将健康知识加以普及。疾病预防控制是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具有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种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作为整体体系的最基本环节,更需要开展大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并在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贯彻,真正实现政府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保证广大群众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城镇居民基本的生存权与健康权。

1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计划与组织,在社会上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将相关的健康知识加以普及,促使人们对于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自觉采纳,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予以减少或消除,对疾病进行预防,促进人们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对健康教育取得的社会效果展开科学的评价。实施健康教育,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在社会范围内促进健康意识的树立,使人们自觉摒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健康危害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健康促进是采用组织或行政方法,对社会中相关的机构、社区、街道、家庭与个人之间展开协调,促进各方对于健康责任进行良好履行,对健康进行共同维护并加以促进的社会策略与行为。

2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2.1 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有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 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是最基层的工作形式,对于疾病进行防控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与生活。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以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水平,以县为单位,以县级人群甚至镇、村等基础人群为教育对象,经过合理的计划与组织,展开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提高县镇、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意识,使其自动承担相应的健康责任,自主对于健康知识加以关注并学习,有利于县级群众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

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对群众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加以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县级群众健康知识的构建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手段,也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及水平的具体体现。

2.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展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可以使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加以科学评价,将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因素主动减少或消除,从而实现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通过教育过程中对于健康信息的传播,展开认知教育与行为干预,可以推动县级范围内健康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家庭与个人对保健知识和卫生知识加以准确掌握,促使群众自觉的舍弃自身错误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3 对于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可以有效预防 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对于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预防工作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诸多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都和生活习惯与方式的不健康有重要关联,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心脏病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有45%至47%的疾病都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要对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将这些病症给人们健康带来的损害尽可能降低,就必须在群众间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习惯,学习健康知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2.4 对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可以有效控制 在现代社会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中,有一部分传染病是和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如乙肝、性病、痢疾和艾滋病等。以艾滋病为例,众所周知,艾滋病的传播依靠的是人们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只要将自身行为适当改正,就能对这一具有严重后果的传染病加以预防,因此,在县级对于该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使家庭和个人明确自身的健康责任,对相关的健康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就可以将这一传染病有效控制。

3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措施

3.1 建立县级卫生服务中心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多学科多部门的成立县级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要有群众代表参与其中,从政策、资源和组织上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开展提供保证。

3.2 健全实施制度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长期开展。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机制,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具体实施阶段、实施过程和评估方法进行明确,保证健康教育开展的经常性、目的性与高效性。

3.3 采取经常性措施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对于基本的卫生问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要实行常抓常讲,在群众中加以普及。同时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或专题报告,根据区域疾病特征和频发时间,确定重点疾病并着力展开健康教育。另外,要对各种宣传手段加以利用,使健康教育可以真正在群众中发挥实效。

3.4 开展达标活动 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在县级疾病预控控制中展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达标活动,对县级开展这些工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加以总结,促进医院、学校和工程间形成健康联盟,促使卫生保健在各行业中普及。

参考文献

[1] 韦茂国,杨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B].中国热带医学,2007,7(9):726.

[2] 沙文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何发挥作用的探讨[A].江苏卫生保健,2006,12(4):960-962.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6

[关键词] 社区;农村老年保健;健康讲座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b)-141-02

社区老年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工作之一,辖区内老年人所占比例一般约10%[1],因此做好社区老年人保健工作,便是社区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工作之一。而社区老年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2]。针对不同群体在辖区内开展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3],也受到了患者及群众的欢迎。为了解健康教育讲座的质量,了解农村老年人对健康教育讲座的满意情况,笔者对参加我中心2008年6月~2009年6月辖区内农村老年保健讲座的村民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2009年6月参加我中心举行的“农村老年人保健系列健康讲座”活动的辖区内村民256名,其中,女性村民146人,年龄48~75岁,平均(59.2±19.2)岁,以老年居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人,中学文化78人,小学文化56人;所有女性中患有慢性病者105人。男性村民110人,年龄55~ 80岁,平均(63.4±16.5)岁,以老年居多;男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中学文化38人,小学文化41人;所有男性中患有慢性病者72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希望获得的保健知识;②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的有效性;③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④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⑤讲座对哪些方面最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问卷不记名,主要有单选及多选题。经专家评定后确定。

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授课者全部为我中心全科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大专或以上的学历,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内容

以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与保健,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及睡眠等方面,老年人娱乐活动的选择为主要课题。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256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0%。

2.2 参加讲座希望获得的老年保健知识

88.2%和84.9%的调查对象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保健。见表1。

表1 希望获得的保健知识的统计

2.3 开展护理健康讲座的有效性

83.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很有必要。见表2。

表2 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的有效性

2.4 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

以往人们对老年保健知识的了解来源于社区内墙报、宣传册的占50.4%,来源于报刊杂志的占27.6%。见表3。

表3 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

2.5 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

认为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内容的通俗、易懂性很好者占26.5%,较好者占66.7%。见表4。

表4 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

2.6 讲座对哪些方面最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有76.8%的老年人认为慢性病的防治和保健的知识最有实用性,87.0%的老年人认为在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和睡眠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见表5。

表5 讲座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

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非常迫切。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主动接受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缺乏,长期固守的陈旧理念,因此在社区开展注重对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非常有必要和指导意义。本次调查发现,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保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谱发生很大转变,即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3]。而多数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患者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学到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因此,健康教育讲座应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低文化水平的农村老年人,为他们多提供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2 讲座应注重饮食宣教

饮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合理饮食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中列第一位[4]。调查中84.9%的老年人想得到更多的饮食保健知识,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也更加重视。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宣教,使农村老年人掌握各类疾病的饮食与营养,以满足他们对健康的渴望与需求。

3.3 讲座改变了人们对社区工作的态度

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使人们认识到社区医护人员不仅仅是看病治疗,还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六位一体”工作。医护人员不仅是疾病治疗者,同样也能成为健康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从而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同和信任,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信心,更有利于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4 要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教育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发展,社区已成为推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务,对社区居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发现,83.3%的调查对象都认为社区健康讲座内容设计合理、实用、值得信赖,在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的健康教育,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为改善社区全体村(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活动,把医学保健知识、意识和能力教给社区居民,从而不断提高社区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采取健康行为,促进自身健康,最终达到预防疾病和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俊,王红红,喻俊,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10-12.

[2]孟祥臻,翟庆峰,刘晓冬,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93-795.

[3]郑小芬,郑文娴,鲁娟,等.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保健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2):90.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7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口腔科就诊的患者,男女所占比例相同。

1.2研究方法

这次研究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口腔疾病患者参与到此次调查中,以检测他们对于口腔健康观念和行为的认知程度,在完成问卷填报工作后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做出检查。检查的过程是,让有经验的口腔医师在自然光下用新探针、平面口镜、牙周探针对调查对象采取检查工作。将参与调查的人与他们的检查结果都填进一个设计好的表格当中,以做出对比、评估,对这些数据做出分析。

1.3口腔卫生指数的计算方法

观察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然后总结分析,再用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着重检查6颗具有代表性的牙齿,16、26、11、31的唇颊面及34、46的舌面。将结果记录下来,用这些数据计算口腔卫生指数(OHI)。OHI是用来评判人们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依据。

1.4调查数据的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时判定为低值;OHI值达到2或3时判定为中值;OHI值达到4或5时判定为高值。

1.5调查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方式是采用SPSS中的χ2检验。

2研究调查的结果

将所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口腔教育前后的口腔卫生OHI值制作成表格,做出对照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在进行口腔卫生教育之后,这组的OHI有着显著的变化(χ2=103.40,P<0.01),而另一组对照组两次检查后的OHI值没有什么变化(χ2=2.59,P>0.05);对实验组进行口腔教育之后的第二次检查,相较于对照组,差别更加的明显(χ2=44.41,P<0.01)。

3对此次研究的讨论

(1)口腔保健是从属于健康教育的,开展口腔保健教育,目的是让人们从根本上自我产生一种保健意识,对自己口腔健康有所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口腔健康行为,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在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医生除了为患者诊治病痛,还对患者普及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开展一些口腔健康保健宣传活动,这样就能推动人们的自我口腔保健行动,固化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对达到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牙病不被人们所重视的这种情况屡有发生,但是牙病是目前对人类健康有着很大影响的一种常见疾病。龋齿在国际上也被纳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它与心血管病、癌症并驾齐驱的列为世界重点防治非传染性疾病。牙周的健康也被世界卫生医疗组织评判人类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目前有40%的龋齿患者,牙周病更是超过了90%,但从这两项数据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目前口腔疾病的严峻情况。所以推广口腔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口腔保健行为,对于减少口腔疾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转变医学服务模式,从治疗到预防,是我们这次调研报告的主要目的。

(2)从这次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问题,所有患者在选择何种护牙用品,使用的刷牙方法,刷牙的时间都有着非常多的错误。例如这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都有使用牙签的习惯,经常性的使用牙签会扩大牙齿之间的缝隙,这样食物残渣和污垢更加容易隐藏其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卫生隐患。这些患者使用的刷牙方式也都不太正确,牙膏等护牙用品的选用更是非常的随意。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常见多发的问题,在日后的口腔健康知识普及时,要着重的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护牙用品的选择,牙线、牙签的使用危害、正确的刷牙方式。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8

【关键词】体检中心;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06-02

随着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医学护理模式也有了强大的转变,现今医院体检中心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各种肿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强大的杀手[1]。慢性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的致病因素与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有关,长期吸烟、喜爱高脂饮食、不进行锻炼、精神压力过大等。因此健康体检中心必须做到医学服务与预防保健工作相结合,能够从治疗扩展到预防保健的服务,从单纯的技术服务扩展到社会服务,从疾病服务扩展到心理服务,充分发挥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教育服务职能。如今很多医院已经开展在体检中心对体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医务人员通过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宣传保健[2]。改变人群中影响健康的多种行为和不良习惯,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保健能力与意识,并将其贯穿于疾病预防保健、护理与治疗、康复等医疗活动之中。

在健康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体检患者,体检患者分为两大人群,一种是招工、升学、调干等进行体检的人群,此类人群是被动到体检中心进行检查,大多数人对自身状况并不了解,严重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尤其是文化程度低以及农民出身的工人,会出现对体检结果并不在乎,意识不到身体中潜伏的不健康因素,因此此类体检患者只有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后,才能更加的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增加自身疾病的知晓率。另一种是自己有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体检的人群,在这类人群中的患者部分是生活条件好进行例行体检的,有些患者是由于感觉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而进行检查身体,因此这类人群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健康教育工作当中。

1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

11利用环境进行健康教育在体检室门口利用宣传窗厨口设置宣传栏,每年根据不同季节病、流行病、多发病进行宣传预防保健、治疗护理等知识,并注意采取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图片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12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体检中心将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传染病如肺结核、肝炎等;急性病如脑血管意外;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以病因,主要的临床症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及治疗和控制等内容汇编成简明易懂的小手册,并对体检人群的相关病人进行有目的地发放。

13开展健康咨询健康咨询是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手段之一[3]。大多数体检患者在取得拿到自己的检验报告单后都希望能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体检患者无法看懂化验单,他们会出现主动寻找医生进行疾病的咨询,根据这种实际的情况并且结合体检报告的结果,体检中心的医务人员主动的向患者讲解基本的疾病知识,对其纠正患者本身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这种健康教育的方式特别能得到群众的接受与认可,可以明显的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可以为患者其制定合理膳食计划,嘱患者戒酒戒烟,进行规律休息,多进行锻炼等;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建议患者低盐饮食,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合理的休息;对于高脂血症以及脂肪肝的患者要指导进行清淡的饮食少饮酒并加强体育锻炼。

14专题讲座对于单位统一组织进行的体检人群,体检中心可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总结,针对共同存在的健康问题,可以请医院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座以科普的方式对于多发病的病因、可以防治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的基本原则等进行讲解,与体检人员进行疾病的交流,对患者的疑问做好存分的回答。

15针对性的单独讲座在进行体检时,当体检医务人员发现患者有健康问题以及出现严重的个体差异时,要对个人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指导。

16开展健康咨询热线在体检中心设置健康咨询热线,每天安排有经验且知识丰富的医生进行接听来电,做到以体检质量为中心,体检人员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对于电话咨询者要全心全意的进行服务,给予热情合理的解答。

2结果

我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形式的多样与丰富的内容,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反馈的信息说明,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体检人群的喜爱,得到满意度提升,对人们提供健康的保健知识。

3体会

体检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大力的宣传普及健康科学文化知识,使国民人口健康素质得到提高,全民的健康需求得到重视,这事是我院医务人员的首要职责[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对健康的意识及需要都越来越高了,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养生保健以及护理医疗等单纯的结合,医务人员要根据体检的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体检者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我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多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孙立辉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7)

[2]席晓玲体检与健康管理中心规范化培训实践[J]新疆医学,2011,41(10)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9

健商的理念

所谓“健商”(HQ),它代表着一个人的健康层面及其对健康的全新态度。健商是一个建立在全新理念和健康知识基础之上的全面的、综合的健康概念。像智商(LQ)、情商(EQ)一样,健商是一个人的特征之一。但是与智商不同的是,健商不是先天决定的,教育、知识、毅力都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健康商数。

没有一种医疗体系可以解决医疗保健的所有问题。西方医学知道怎样利用手术和药品,却没有一个全面的框架来观察你生活的所有方面。因此,它的特点是身心分离;而东方医学把每个人当成一个独特的个体,注重人的身心合一,注重医生与病人的交流。现在,西方医学界正在逐渐认识到东方传统医学的精华,并开始向东方的传统医学、北美土著治疗方法及非洲一些古老的治疗方法学习。

健商理念认为,一个人的情感、心理状态以及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对他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健商不仅把健康定义为没有患病,而且定义为一个人良好的健康状态。从健商的定义上来讲,良好的健康状态涉及到一个人在诸多方面,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环境的和社会的,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

健商理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强调身心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认为身心之间的关系是健康的基本组成部分。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即比较平和安详而愉快的心态,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健康。

健商的构成

健商的构成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即人们已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与应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之比。

健康意识是指人们对健康的信念和观念,即人们对健康价值的态度和能否获得健康的信心。正确的健康意识认为,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事业和幸福的保证,它既是人们活动的基础,也是人各种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医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健康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危害健康的因素也可以通过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只要我们按照医学的要求去做,健康就可得到有效的保障。

健康知识包括了从生物、心理到社会的庞大知识体系。对普通人来说,那些基本的、对健康影响较大的,从衣、食、住、行到心理、家庭、工作单位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是必须掌握的。

健康能力包含了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及对可能发生的疾病的预防能力,也包括当健康出现问题时的判断能力及尽快恢复健康的能力。

明确健商的构成,对于宣传普及医学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卫生监督、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研究证明,优越的生存环境和丰厚的经济收入、良好的医疗条件并不能保证人们拥有健康。只有全社会普遍重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居民的“健商”,崇尚锻炼,开展饮食革命,合理作息,才能预防疾病,提高人均寿命和健康水平。

怎样拥有高健商

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篇10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存在问题;对策

1.产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产前健康教育不到位 我院孕妇孕期的产前保健检查及健康咨询主要是由产科门诊医生及专家门诊来完成;由于门诊医生每人的门诊人次量很大,她们只有对孕妇进行常规的检查.,而忽略了产妇及家属缺乏产科相关健康知识的问题.满足不了广大孕妇的健康教育需要,极大地降低了围产期保健质量.,使得孕妇在孕期自我健康管理不当;以至于很多孕妇孕期过度营养;导致孕妇肥胖及体重过度增涨,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1.2产科护理人员缺编 由于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及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专业技术要求高。而产科助产士的培养周期时间又长,使得产科助产士人员接替跟不上;加之产科工作繁忙、工作节奏快、急诊多、病情变化快是一个高风险的专业,使得产科助产士人员不断的流失。这均造成了产科护理人员缺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1.3产科护理人员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 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1]。产科护理重点在于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年轻的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2]。

1.4护士对健康教育缺乏自主性 由于受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影响.有一部分护士对健康教育工作不主动,对病人存在的问题也只是进行义务性的解决,不主动帮助病人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对所管理的病人未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去进行针对性的个案指导.极大地降低了健康教育质量.

1.5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 我科的年轻护理人员60%是护士专业毕业.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系统地学习产科专业理论知识,对产科的产程的各个阶段该任何处理应对缺乏专业的指导性建议;尤其是对产科的各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完善,同时又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3]。很多因为概念的混淆,很多护士只停留在单纯的卫生宣教上,达不到健康教育的层次,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解决产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做好产前健康教育

2.1.1 门诊健康教育 采用编印宣传单、小册子、开办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使得产妇了解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照护。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1.2孕妇学校 加强孕妇学校的管理,对在我院建卡的孕妇每周安排一次讲课,授课教师由高年资的助产士承担.讲课内容以孕期生理、心理卫生、饮食与营养、母乳喂养等知识进行宣传教育

2.1.3设立产科护理咨询门诊 对孕期营养进行指导,加强孕妇的体重管理。

2.2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2.2.1强化意识的教育 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念,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措施。我们要让我们的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让护理人员树立了健康教育的意识;她们才能主动地为病人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教育指导。

2.2.2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对科室护理人员特别是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年轻护士要进行强化培训;让她们掌握生理产科及病理产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专业的理论基础,才能满足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健康教育才不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卫生宣教上面。

2.2.3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整个健康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而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3]因此,对护士进行评估技巧、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及行为技巧等的培训;只有护士系统地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正确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

2.3产时健康教育的实施 对每位孕妇来说,产房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分娩又是孕妇所担心的过程。因此,孕妇进入产房时做到一对一的陪产、教育。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的阵痛,较多孕妇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语言行为,运用交谈艺术,技巧性地分散其注意力,解释吸氧及持续胎心监测的目的,鼓励其适当进食和适时排尿,正确指导有效的呼吸和屏气。耐心教导如何正确使用腹压,同时加强对分娩知识的介绍,有利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这样,不仅减轻产妇的恐惧心理,更使产妇增加安全感和信心。

2.4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按照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病人床护比例的要求标准合理配备人员,同时在母婴同室实施健康教育责任小组负责制;采用这种健康教育形式,使每天每个孕产妇都有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了以往人员缺编健康教育流余形式的现象。

3.讨论

本文针对产科病房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结的结果来看;主要问题是人的因素占主导,因为在健康教育中,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承担多种角色,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素质,护士的综合素质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要求呈高度相关性,提高健康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护士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在解决对策上着重强调了对护士的培训等方面的措施,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使护士在职业素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得到提高,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主动了解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教育的责任,保证健康教育更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极大地满足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帮助孕产妇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8,9(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