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十篇

时间:2023-11-02 18:01:52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1

关键词:践行;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紧密相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内在地规定了大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发展路向,对大学的教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引导和定向作用。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三位一体,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大学所应有的基本品格和特性。其中,大学理念是对大学这一社会存在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对大学完美本质的根本性界定和价值判断,从根本上规定并回答了“大学是什么、如何办大学、大学如何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等问题。大学精神作为对大学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炼和整合,既是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灵魂和动力。大学文化则更关注最高文化价值和对大学理想的追求,更能展现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神韵与追求。

一、“大学理念如何定位”?

大学理念即是对“大学”这一社会存在的最完美的本质和特性的规定,是其本然或应然的状态,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共性和根本规定性,它指引和决定着大学的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质,规约着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现代新的大学理念提出,大学的成果是人类的文明发展的结果,它的成果理应为全人类所共享,所以,大学应成为一个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心,体现一种多元化的碰撞和冲击,从而为建设人类最先进的文明作出贡献。

育人启智、传承文化、研究学问、推进文明、教化社会是古今大学的共同追求,构成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大学的基本职能,并由此而决定了现代大学所应具有的根本精神。

二、“大学精神如何铸造”?

大学精神蕴涵在大学理念之中,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是大学的灵魂和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并重、独立精神与自由精神的统一、包容精神与批判精神的整合、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协调是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内在地规定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1.提倡“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的人文精神。科学和人文代表了人类精神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求真”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求。人文精神是以价值和伦理为核心的精神,是一种“求善”的精神,它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它蕴含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永恒的道德精神。

2.培养“崇高”的独立精神与“探索”的自由精神。大学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它必须赋予学子以独立的人格和内在的崇高精神,鼓励他们自由地接受、自由地判断、自由地探索和思考。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品格,既是大学发展的可靠保障,又是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是大学生命的首要原则。

3.整合“融合”的包容精神与“争鸣”的批判精神。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其规模、人数、学科之大,更在于其大度能容,在于其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派、学科内容、价值观念和各种学术人才,能够吸取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有利因素,能够引导多元化的文化争鸣与融合。批判精神是指大学在求真、求善的基本价值原则下所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机构,同时又是社会精神的守望者,它以理性精神透析着社会,在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提升人性的同时还固守着社会的良知和人类的尊严。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时,还应当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敏锐性。因为现代大学精神所依凭的学术自由和坚守精神,无非是指一种反思的姿态。这就要求我们成为社会进程中的冷静观察者和积极参与者。

4.推行“开拓性”的创新精神与“进步性”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学术研究之中,就是要有开拓性精神,勇于提出新的思想、观点,以新的思想引导社会,以新的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创新精神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大学应自觉把脉时代,以时代精神作为建构自己理想的基础,创新文化理念,培养出时代所需之人才,并以自己超前性的科学预见来引领时代潮流,指明社会发展之方向。

三、“大学文化如何建构”?

大学文化就是以大学为载体,由大学人所创造、能够体现大学根本精神的文化。从广义上说,大学文化则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不同方面。大学文化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在实践层面的充分展现,是“大学精神”的现实表现形式和具体化。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规范引导着大学文化建设,决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人本思想原则。大学文化首先应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文化;是一种能体现人性自觉、唤起对人性的尊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文化。人本思想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大学文化建构的根本立足点,也是构建和谐文化校园的基本要求。大学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应该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人文价值;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应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特点,为大学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

2.学术自由原则。学术活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的根基,同时也决定了大学文化的创新程度和大学文化的底蕴。大学文化应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3.倡导多元原则。“和而不同”的多元化的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的自由精神和包容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学文化的多元性表现为文化来源的多样化和文化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大学文化的建设需要以审慎的眼光来处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在继承、整合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培植出新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高品位、国际化、现代化和多层次的校园文化。

4.引领社会原则。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和重要辐射源。因此高校文化建设要以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对社会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引领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大学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四、如何践行和弘扬大学精神和文化?

大学文化的建构、大学精神的铸造,归根到底要落脚到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同学身上来。当代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当确立良好的价值追求,追求应该追求的东西,自觉杜绝、抵制各种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一名合格、优秀、卓越的大学生呢?我想最基本的应当是以下五个方面:积淀知识、锤炼能力、铸造崇高、坚持理想、追求卓越。

1.积淀知识。一个人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首先必须有知识;知识使人聪明与高尚,无知使人愚昧以致犯罪。作为当代大学生,当然更应当把知识作为第一位的价值目标去孜孜以求。首先要掌握做人的知识,否则,“无知即罪恶”,就有可能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当代大学生首先要积淀知识,通过知识的积淀与渗透使我们逐步高尚起来,使我们健康成长起来,使我们能够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情操的人、一个懂得感恩与回报的人。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叫传授知识;同学们在底下听课,叫接受知识;、出版专著,叫研究知识;为社会服务,叫运用知识;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大学培养成为有用之人,叫传承知识。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要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学习和接受来自人民群众实践的知识。总之,知识是大学的生命之本,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价值追求。

2.锤炼能力。大学四年,既是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主要阶段,也是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的重要时期。锻炼我们的才干、增长我们的才干,培养将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本领,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的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普遍的大学之风。我们应该追求“能力本位”,不要追求“官本位”,不要追求“金钱本位”。“能力本位”既是一种社会价值,也是我们个人的价值追求。

3.铸造崇高。崇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追求崇高,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融入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

4.坚持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翅膀,有多大的理想就能飞得多高。追求理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更有现实意义。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当代大学生尤其应当把握住自我,树立理想、追求理想,而不要受浮躁之风影响而变得低俗起来、庸俗起来。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2

从根本上说,文化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真、善、美。在人类历史精神价值的坐标上,“崇高”与“渺小”是对立的两极:“崇高”表征真善美,“渺小”意味假恶丑。追求崇高的理想,献身美好的事业,完善高尚的人格,被视为社会、人生的最大的意义和最高价值。

强调文化追求,有着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价值纷争、精神困惑的时代,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理想和精神价值的挑战。某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各民族不得不为自己文化的生存而斗争,为坚守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而抗争。不断的文化纷争和冲突使得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乘势而入,并呈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文化难点,主要表现为:某些社会生活领域普遍缺少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追求感观刺激和快乐消费;真诚真意缺失,好伪作假上升;一些人的道德人格缺少价值指导和精神支撑,真善美观念越来越淡薄;一些文学、影视等文化产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趋向模糊甚至混乱。“文化”,当被加上一些特定的修饰语之后,其意义却大打折扣。“时装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鬼文化”、“麻将文化”等等不一而足,似乎只要沾上“文化”的边,就有了真善美的魂。文化如水,本来有思想有灵性有深度,可以点石成金、化生万物、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现在在有些人那里却成了一块招牌、一个幌子、一具空壳。当我们大谈特谈“文化”,并刻意去修饰、靠拢它的时候,“文化”已经变得没文化。如果以物质的繁荣掩盖精神的虚无,以经济的指标代替真善美的价值,就丧失了文化最本质的内涵。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物欲横流,没有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即使物质生活现代化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真善美的追求而言,就毫无成功可言。

事实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化追求的脚步。一般的说,主体对于真善美的追寻是分别通过人类的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来获得的。在认知活动中,主体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物的外在尺度”,从而达到对于“真”的把握。在评价活动中,主体以自身的需要,即“自身的内在尺度”来看待客体属性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从而实现对于“善”的把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感受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从而实现对“美”的把握。人追求真善美,就是通过学问的实践追求“真”,通过道德的实践追求“善”,通过艺术的实践追求“美”来达到的。而真善美又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社会和谐则是真善美的统一。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追求真善美的结晶。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至真至善至美,是我们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行文化价值导向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一种文化,只有客观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真理性认识时,才可能是“真”的。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价值导向,就必须加快建设以理论创新、科教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求真系统。“求真”主要是认识世界,它体现思想文化的科学品格,着力揭示世界的真相和本质,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求真与务实相联系,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和高尚的文化精神。能否发扬求真务实的文化精神,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社会的进退。

一种文化,只有体现了对人类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博大关爱时,才可能是“善”的。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价值导向,就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社会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求善系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解决“应是什么”、“应该如何”的问题,则是求善。“善”文化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与人性人品,决定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和作为的大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会落后挨打;而没有深厚的文化支撑,就会不打自垮。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重德求善价值取向的伦理型文化。因此,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的至善精神,从而去改造自身、完善自身、发展自身,并在这种创造和发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文化价值导向的应有之义。

一种文化,只有能够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去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美化社会,才可能是“美”的。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价值导向,就必须加强建设以文化艺术、文化生活、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求美系统。人类无不充满着爱美、求美、向美的文化追求。自然美、人工美、心灵美、社会美都是文化美的表现形式。艺术的本质在于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艺创作,都必然地赋有教人求美、向美、至美的责任和功能。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创造符合先进文化和崇高美学要求的文化善举与文化精品来达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求乐、求新、求美成为人们普遍的文化消费倾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一定要使我们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产品在让人耳目一新、情趣盎然、心灵震撼、精神激发的同时,给人以积极的思想启悟和崇高的审美愉悦。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精神;高职文化

作者简介:崔玉隆(1973-),男,江苏盐城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法规;顾坤华(1957-),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法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4-0026-03

高职院校经过前期的扩张性发展后,已进入一个以内涵建设为主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建设是内涵建设重要内容,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要进行高职文化建设,首要的是研究高职大学精神。在高职大学精神引导下,高职文化建设才能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形成合理的体系,促进高职内涵建设。

一、高职文化建设研究简述及其问题

使用高职文化一词对高职学校文化进行研究的甚少,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的是高职校园文化一词。而研究者对高职校园文化涵义是什么,解释的也很少,大多借用校园文化一词,认为高职校园文化是“以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综合,其核心内容是学校长时间形成的价值观以及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思想意识、群体目标及行为规范。”[1]其内在规定性和高职文化基本一致,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可互用。但甄别起来,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而校园文化是一种场所文化;学校文化强调整体性,校园文化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高职文化一词更能体现高职学校文化研究的共性,而高职校园文化则带有校园个性的特点。如将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一种类型,继而研究其系统文化,高职文化无疑是恰当的用词。

研究者就高职文化建设意义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研究,但对高职文化建设内容则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高职文化内容建设陷入迷思的状态。高职文化建设内容除包括职业文化、企业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外,研究者认为还应该包括行业文化,因有些高职院校具有行业背景;包括学校自身历史文化,因学校发展有一个历史沉淀的过程,挖掘本校历史沿革可促进高职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建设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创新文化,因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这看起来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高职文化建设内容不断丰富的表现,实质是将高职文化共性和高职院校个性文化混为一谈,不分层次和类别简单地把他们拼凑到高职文化当中。这反映研究者对高职文化本质缺乏认知,在这些纷繁芜杂内容的表象下,缺失的是对高职文化本质内容的探索。其次是高职文化内容建设过程中自我主体的迷失。为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研究者认为应将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将企业文化移植到高职文化当中来。在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学校管理、制度规划、行为标准、课程建设等方面全面渗透企业文化。这实质混淆了学校和企业两类不同组织。学校和企业在目标、功能、结构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从其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来看,学校久远的历史和文化沉淀远超企业。企业,尤其现代大多数企业,其生命周期相当短暂。高职文化建设全面对接企业文化岂不是本末倒置?借鉴企业文化完善高职文化建设某方面的缺失是必要的,但不能丧失学校主体地位。再次是高职文化建设途径的片面化。高职文化建设往往单纯理解为校园文化,所以高职院校在建设高职文化时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着力打造学校各项硬件设施;关注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职文化建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尽快转换成“职业人”的角色,应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场地布置、教学过程等全面企业化;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高技能型人才,因而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看成高职文化教育的核心。上述种种做法是将高职文化建设浅表化和简单化。一般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几方面。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较易显性操作,文化初期建设也以这两方面为中心,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较为隐性,但他们则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则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而高职文化建设却忽略了这两方面的内容。

诸上问题是因为研究者缺乏对高职文化建设的核心即文化精神的探索。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建设的导向。缺乏精神,文化建设就缺乏中心,高职文化建设内容就成为简单的拼凑和堆砌;缺乏精神,文化建设就缺乏方向,高职文化建设就成为率性而为的行为。所以高职文化建设的前提是高职大学精神的探索和提炼。

二、高职大学精神的探索

关于大学精神,学者们有着众多的理解和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长期积淀而成的大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2]。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价值取向,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3]。不一一例举。尽管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特质。这一精神特质导引和规范着大学师生的行为,它在本质上应是大学文化的核心。通常认为大学精神内涵主要包括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自陈寅恪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后,独立与自由精神就成为中国大学及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美国教育家A・弗莱克斯纳曾说过“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需要的东西, 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4]大学是知识聚集、思潮汇集之地,如无批判之精神,怎能提供社会所需的东西呢?大学不仅传承历史,而且要开拓未来,创新精神是大学应有之意。《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源头。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大学大多恪守这一精神,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

这些特征相互联系围绕一个核心即追求真理展开。德国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因此,它给大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是大学进步的条件。”[5]蔡元培也说过:“大学不是贩卖知识的地方,不是养成资格的地方;大学是追求精神的地方,是研究学问的地方。”[6]坚持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铸造了大学独有精神特质,使得大学在历史传承中从未中道陨落,也成为人们代代相传、始终坚守的精神。只有不受各种外在力量的束缚,保持相对独立的人格,才能真正自由地追求真理,所以独立与自由精神是坚持追求真理的前提;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破除迷思勇于创新才能无限接近真理,所以批判和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的有效途径;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至于陷入异途,我们需要完善我们的人格,所以人文精神是追求真理的保障。

高职的大学精神是什么?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上述大学精神特质也应是高职院校所遵循的。但是高职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有其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方面,因而不能简单把传统大学精神套用在高职院校上。大学精神是和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功能相吻合的。传统大学,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都是以人格完善为目标,所以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自文艺复兴以来,彰显人性光辉、追求科学真理成为目标,追求真理成为大学精神核心。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应有符合高职教育特点有别于传统大学的更为具体的高职大学精神。笔者认为应以“追求技术与服务卓越”为核心构建高职大学精神。“追求卓越”是在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中展现的一种精神。“追求卓越”是追求真理精神在高职教育的具体体现,技术与服务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两者结合展现了高职教育的追求价值。围绕这一核心,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培养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实践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高职教育要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精神是高职教育必然的要求。二是服务精神。高职教育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高职教育应培养学生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规范及职业道德。三是技术创新精神。技术是高职教育立身之本,技术创新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高职学生高素质的根本体现。这几方面内容围绕“追求技术与服务卓越”核心构成高职大学精神统一的整体。

三、大学精神引领高职文化建设

缺乏大学精神的高职文化建设犹如散乱的珍珠,而不是赏心悦目的珍珠项链,无法展现它的美丽和价值。笔者认为高职文化建设应围绕实践、服务、创新等精神展开,高职共性文化应包括实践文化、服务文化和创新文化。首先是实践文化建设。大多研究者认为企业文化是高职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企业文化和实践文化的交集在于实践,也即高职教育强调的“做”的能力。但学校实践不仅限于企业实践,还包括社会实践、团体活动等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学生就业和创业等过程中,所以建设实践文化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其次是服务文化建设。大多研究者认为职业文化是高职文化的基本形态,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职业文化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它体现在对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理念以及职业礼仪的认同和遵守。学生的活动场所是学校,其使命是学习能促其全面发展的各类知识和技能,两者是有差别的。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向“职业人”身份转化,学校可适当将职业文化引入校园,但不能替代学校文化。从职业教育的内容上看,职业教育并不是教授学生具体职业,而是教授学生将来可能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技能和服务,所以职业教育文化更为准确的来说是技术文化和服务文化。职业教育为人诟病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技能而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这种内化于心的品质不是通过课堂灌输和说教可以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下潜移默化逐步习得。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基本功能之一,我们应构建与之相符的服务文化。当高职院校真正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内在要求,高职教师真正有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大众意识,真正做到崇德敬业时,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像中等职业教育那样仅是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劳动力,也不应是职前的培训场所。高职教育应体现其“高”的特性,这个“高”的特性理应是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向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应有所突破和提升,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技术创新文化氛围,以技术创新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以技术创新作为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文化优势,展现高职教育特色,真正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自愿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文化建设是一个内容多样、层次丰富的体系。就层次来论,笔者将高职文化分为普遍、共性、个性三个层次。共性文化是指高职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所共有的文化特性。个性文化是指高职院校作为单独个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每一个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所处的行业、自己发展历程构建自己的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及校史文化。普遍文化是指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具备大学共有的文化特性,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等。一个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合理的高职文化体系建设对现阶段高职内涵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炳章,秦晋.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2):45-47.

[2]胡显章.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03-14.

[3]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9.

[4](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4

关键词:现代文学;特质;自然精神;取向

作为一种经典的存在,我国现代文学犹如历史的沉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代文学研究势必发现很多问题。如,我国现代文学能否保留其现代性?如何理解其特质?它能否在21世纪末,乃至22世纪仍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此类涉及文学生存、发展的问题,笔者始终坚持从“现代化”视角进行分析,从文学审美意识角度对现代文学的特征加以审视。对于我国现代文学而言,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立场,即自然精神,这是很多现代文学作家不倦追求的精神,是感知自然魅力的精神追求。

一、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特质

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经过多年发展始终保持着“现代化”特质,伴随时代的变迁,成为一种“发展中”的特质。文学的现代化始终跟随着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最初始于鸦片战争时期。当时,国内时局动荡,社会现代化因素萌发、凝聚,“现代化”通过器物,进入了制度,继而融入了思想文化层面[1]。尤其是维新改良运动的开始,我国文学现代化正式起步,任谁也难以将这个时期的文学、文界划到现代文学之外去。那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梁启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活动,这点和张之洞的“政治思维”截然不同,并流露出极强的“文化思维”特点。而以鲁迅、王国维为代表的哲学文艺思想,超前地关注了个体的自由、独立、解放,强调审美意识的独立,并引入了与传统文化“中庸”之美相对立的悲剧范畴,他们远离了政治,致力于借用“笔杆子”改变万千国民的思想,也推进了文化事业的独立。自此之后,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学,一种多元化、开放化地格局雏形形成,并开始以螺旋式朝着更高、更前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现代化”格局中,文学呈现出了极强的功利性、意识形态性特征,同所构建的现代化政治形成了共同体,并开始了一场长期而曲折的斗争。也有部分都市、乡土文学的出现,这同国内二元化经济的发展相互对应,成为现代文学发展中难以或缺的关键环节。到了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进入了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大潮迅速席卷了内地,在文学上的体现更是深刻,许多文学产品开始流入市场,呈现出日趋显著的商品属性。通俗文学势头迅猛,严重冲击了严肃文学,台港文学、纪实文学兴起,现代文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生存空间与形态变化,揭开了所未有的多元化共生、互动化发展的序幕。这一态势一度蔓延到了21世纪。当然,只要我国现代化进出仍在推进,现代文学的“现代化”、“发展中”特质依然延续着,在变异、稳定,创新、发展中持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文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保持契合。过去,人们对现代化的认知主要在工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政治进步等方面,而精神品格和文化品格认识相对较少。现代化不仅仅包含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还包括历史演变中民族文明结构的塑造,是政治经济向人类个性、文化素质的全面转型。当文学现代化展现现代化主题,并与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时,人类现代化既是中介,更是目的。文学现代品格的内涵包括政治、历史、社会以及时代审美意识,且反映现实历史的品格[2],同时,文学现代品格还具有多种文化选择、多种人文科学、美学爱好以及人类精神需求等视野,因此,呈现出超越自由的品格。中国的现代文学在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三大旗帜下,以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为核心,拥有个性解放、个性独立和生命意识等追求。中国新文学是形态多样、倾向鲜明的现代文学,其品格特征不仅具有时代性、艺术性的特质,还具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实现人类自由和审美自由的结合,即人类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的完美契合。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交织相融。文学的“现代化”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欧化、西化,而是在西方的借鉴下与民族传统的传承、延续下,坚持现代、发展的二分法。一国的文学现代化进程,势必需要在我国民族历史文化中,在西方、本土,传统、现代的冲突中,找到发展之路。若将反映民族、民主文化事业的文学,视为激进主义,则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不可否认,激进与现代化的方向一致。在中国这个“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西方威胁、文化示范一同出现,但受到温饱威胁、民族生存危机等局面,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度日常曲折、艰难。文明结构的转型和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是现代文学关注的重点,也是符合现代化基本主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国的关系上,它能够从中国国情的角度出发,依据中国现代化基本主题为标准,汲取和糅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基准。五四文学运动、左联文学运动、抗战文学运动以及工农兵文学运动,鲁迅、郭沫若、矛盾以及老舍等文学家,它们都是与现代文学基本主题紧密联系的,可以从现代化特征的角度来看待,从民族化、现代化的双向视野来分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二、现代文学之自然精神

我国现代文学呈现着鲜明的精神立场与倾向,包括对人性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对普世价值的取向。而自然精神始终是现代文学作家普遍追求的精神取向,以体现忠于创作的理念,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感知自然魅力、精神超脱的港湾。

(一)道法精神

道家自然精神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化文学增添了祥和、宁静的美感。道家自然精神在人类的内心构建出理想化的精神世界,从开始,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等,很多地方都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理想世界的向往。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现实世界充满了痛苦、伤感和无奈,作者生活在悲惨的环境中,但内心都在追求和向往一种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这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形成极大反差,人们的心灵在其中得到寄托,内心的伤痛也得到缓解。通过运用道家的自然精神,作者们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二)奋进精神

道法精神,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脱自然、无为之道,是效仿老子、庄子精神追求的一种价值观。而奋进精神,是建立在人性本然之欲望的基础上,追求一种能够抗衡自然的力量,不断探索人的无穷、潜在的力量。对于我国现代文学,这种奋进精神自然有了更为显著的体现,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在现代文学启蒙阶段,社会文化面临着消亡的边缘,西方思潮的冲击,使国家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在如此背景之下,传统道法那种超脱、宁静、无为的精神,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求生存和发展,中国人民必须奋起,拿起武器参加斗争。正是如此,这种奋进精神成为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者最为青睐和追求的信念。面对如此危难时刻,鲁迅、牛汉等作家提起笔杆子,打的都是这种精神下所蕴含的强大号召力。奋进精神与道法精神大相径庭,无论是心灵的抒发、追求,还是情感的爆发,在那个混乱、无序的社会,在备受生活压迫的时代,人们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这种奋进精神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是引导人民奋起斗争,是唯一能够换取自由、民主、平等生活的精神指明灯。无论是《白毛女》,还是《红灯记》等,种种作品都蕴含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呈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现状,激励着人民奋起反抗、追求美好的新生活[3]。

(三)母性精神

关于人性的自然精神,最普世的取向当属母性精神,其强调着一种自然的本能,无需后天训练自然而成。母性精神传达着人们对于母亲的崇拜、热爱,如《补天》、《女蜗》等作品的表达。当然,还有一些文学,关注相对于男性的女性精神,侧重女性的认识与女性形象的塑造。例如,莫言的《丰乳肥臀》等。早在现代文学萌芽之初,就有知识分子将女蜗写入了作品之中,并塑造了一个高尚、慈爱、怜世的女蜗形象,寓意着对传统父权至上观念的批判[4],体现了母神的无私、包容、崇高,而随着理性观念的发展,母神形象不断延伸,除了崇拜,更多的是表达热爱、尊敬,象征着新生命。

(四)后现代精神

无论是道法精神、奋进精神,还是母性精神,所传达的都是对于自然的追求,对现代生活的排斥。然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文化、文明的标志。面对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洞悉无为、抗争、救赎的苍白与无力感。很多创作者开始关注沟通,反映自我的体会,关注个人的感受,追求后现代精神。这种精神取向,在诗歌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其擅长利用讽刺、批判的方式,直率、坦白地揭示一切虚伪的东西,不亦乐哉。后现代精神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打破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开始认同现代社会,赋予了生活更多的激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代文学内涵的丰富要归功于文学作者,他们保留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中的精华。中国现代文学离不开生活和社会环境,文学作者在审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开始寻求可以满足他们自我慰藉的自然精神取向。自然精神取向的产生基础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通过分析酒神自然精神、道家自然精神、后自然精神和女性自然精神四种自然精神,也进一步说明了自然精神取向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蒋淑娴.另类写作:反本质主义的都市欲望文本[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1(05):1921-1930.

[2]沈义贞.现代文学的四个层面及其现代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11(03):219-220.

[3]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01-403.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5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精神 民主精神 科学精神 理想人格

一、 普罗米修斯精神

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塑造的著名悲剧形象普罗米修斯,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普罗米修斯作为一个天神却是时时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不怕得罪至高无上的宙斯,最终被钉在高山上忍受巨大的苦痛。从埃斯库罗斯所塑造的普罗米修斯形象来看,他已经不再是一位天神,而是一个代表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理想人格所塑造出来的一个民主战士,也就是埃斯库罗斯假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塑造出的一个代表整个平民意志的精神领袖。普罗米修斯的身上集结了人类的反抗意志、生存愿望意志、生命冲动等等生命内涵,同时它就是一种古希腊所崇尚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体,即普罗米修斯精神,最终达到并超越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提升到人类的崇高人格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净化人性的崇高人生境界。

古希腊人追求的崇尚理性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又是对崇高理想精生活的向往,并以来展开他们的社会生活,关于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方式,cm•鲍拉在《希腊的经验》中简明扼要的陈述了希腊人的理想:一个为他的国家致力的最佳方式,是在其高贵的全部领域成为他本人,而不是为了某种原因政治权力抑或权宜的抽象概念而牺牲。希腊人的人格精神体现在古希腊所进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人们得到的最高奖赏是得到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花环,他们看重的不是奖品,而是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得到荣誉,并且他们与追求理性式的生活相共通。这充分的说明在古希腊物质享乐并不是他们所崇尚的生活,真正的理想生活是能够为自己或国家带来荣誉,才能实现崇高的精神人格境界,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则一直是是古希腊人所崇尚的人性中不可压抑的生命精神。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政、誓死不屈为追求人类真理的精神中,正好与当时人们所崇尚的崇高理想精神共通,人们为了争取得到生存上的自由,思想上的理性,就要通过追求民主自由和主体理性的人生信念而存在,那么就是从个人的生命悲剧提升到普罗米修斯精神的理想人格上。在希腊人的意识中,古希腊悲剧是他们所追求的崇高人格的映照,他们追求的崇高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的超越,他们要求自身从个人的悲剧生存中超越出来,要实现自我超越就是从人类的受苦受难、生老死病、个人的基本利益中超越出来,就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自信,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要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而这一统一体就是古希腊人的要实现的为了在自己的理想中实现或完整成为他本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古希腊人格精神中所体现的主体理性思考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构建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在追求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得到人性的净化、人格的崇高。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出现正好是弥合了古希腊人所寻找的精神人格,是古希腊人寻找到的真正代表人类理想境界人格的楷模,从此人们的各种人性、生命冲动得到正常的健全发展,这其实反映了早期人类一个共同的生命冲动,即是对理想人格塑造的思考,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暗合了人类的两大生命冲动范畴。这两大生命冲动最终集中主体的人格上就是普罗米修斯精神,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形成是经过复杂的各种人类的生命活动、生存活动的激励斗争才实现的,在斗争中形成了复杂的古希腊的理想人格精神。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崇高性、圣洁性包含了人类的人性的两重性,生命冲动所带来的各种行为容易让人犯下各种错误,而为此遭受种种的苦难,感受到人类自身在大自然而然面前的渺小,在现实社会中人性又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又要受到压迫;但崇高人格的不朽价值、精神上的正义感,却是能超越出个人的悲剧,实现人格精神、牺牲自我,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塑造不朽的人生价值、理想人格,也就是普罗米修斯精神。普罗米修斯精神的诞生使古希腊人从原有的从塑造神找到精神人格到从塑造人找到了真正属于人的理想人格的本质上的转化,打破了原有的心理结构从而崇尚理想精神人格,从神话系统中摆脱出来,找到了主体理性,重新建构起新的心理结构即是人性系统。其内在的精神结构是普罗米修斯精神与埃斯库罗斯等等悲剧家内在精神人格的双重性,埃斯库罗斯等等悲剧家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中的精神体系,是在对他们所经历过的现实生活进行主体理性思考后的精神人格的呈现,同时也是在追求理想人格、崇高生命的永恒价值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牺牲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典型理想人格,冲破了个人的精神人格,创造出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其精神人格从对个人价值的各种束缚转变为古希腊人追求理想社会的需求,推进了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

普罗米修斯精神,从人性上讲是人类不甘愿在短暂人生上无所作为的生命冲动,人应该追求的是永恒的人生价值,古希腊人开始觉醒到了自我塑造、自我超越的人格崇高感,从个人的悲剧生存提升到人性的至高点。充分体现出一切追求永恒价值的人必然要经过克服人性上的各种弱点,遭受各种人类的共同苦难,以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信念来实现理想人格,要敢于与命运斗争,命运最终是要掌握在有崇高人格人的手中,命运并不是由神来作定数的,要通过与现实进行抗争来争取应有的民利,战胜一切阻碍人性正常发展、人格健全提升的异化力量,主体理性的向崇高人格提升发展。普罗米修斯精神充分体现了人类最高价值的人生指标,激励一切创造力者向这一目标迈进,打破了束缚了人性正常发展的一切不正常因素,重新塑造理想人格,顺应了整个人类不断寻求自由生命、永恒人生价值、理想人格、健全人生的生命冲动本能。

二、从“普罗米修斯精神”看理想人格的塑造

普罗米修斯精神正是理想人格塑造的人性根底,理想人格或是精神人格,其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其内在的精神体系来建构一个完整主体的人格结构,普罗米修斯精神是这种精神体系的最高人生、人性指标。理想人格的塑造归根到底是实现崇高人格的自我超越,达到完美人格的美学高度,它必然是人性得到高度净化的程度。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人类走向完善人格、建构健全人生的完整人性结构形成的过程,人性净化是一个主体不断向上提升的心理建构过程,主体就应该战胜人性中的弱点比如:惰性、贪婪、无知、生死、丑恶、贫困、非理性、无能等等,作为一个主体理性的主体,所进行的净化是拥有智慧的头脑,运用主体理性来指导人性的不提升,净化人性中非理性的因素,如但丁的《神曲》中的净界就是一个主体人性不断净化的建构人格层次,最后达到了天堂。人性净化过程是主体经历各种磨难后达到完美人格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人性中的各种弱点逐渐向正价值方向转化,惰性净化为勤奋,贪婪变为创造,无知转化为智慧,非理性转化为理性,人性中的主体理性会不断净化人性,不断向正极方向提升,努力克服人性中的负面价值作用,极力摆脱负作用的向下拉力,不断的以强大的向上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式的人生信念向理想人格方向提升,人性净化过程同时就是塑造有价值人生的过程 ,人性得到净化,主体就是一个完整人格的正常人,完整人格的形成其内在心理结构就趋向完善、理性、有序,不是用主体理性来指导一个人的健全法制发展,其中之一积极文化起到积极向上的净化作用,如荷马的《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普斯王》《美狄亚》,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等积极文化都江堰市友协理想人格的塑造起到积极参与的净化作用,这引起积极文化都是在塑造理想人格,是艺术家自身追求理想人格时所塑造出来的理想人格形象,人性净化的目的就是达到“普罗米修斯精神”是最高限价人生境界,人性坐标。

人性的净化也将是人格的净化,人性净化的结果是人性处于高度开放性的人性最佳状态,有助于人性的向上提升。开放性人性结构的形成有利于理想人格塑造,开放性人性结构是理想人格内在的心理结构基础,它可以让主体打破过去主体旧的心理结构,重新来建构全新的人生层次,它形成后主体的理想人格在人性净化过程中实现,这是人类共同的生命冲动创造出来的理想人格。人性净化的人性根底是人类共同寻求生命的不朽价值的冲动,有意识的提升人性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开放人性结构达到人性的高度自觉性,主体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得到“普罗米修斯精神”的指引,塑造理想人格,实现自我超越,追求“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的人生之路,必将是获得自我心灵的超越,也是古希腊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为荣誉而生存,为了成为理性的自我而生存,为了人生价值达到永恒有限生命向无限生命价值延伸。

理想人格的塑造同时也是主体人性结构最终实现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最终统一,也是科学主体出现的时候。但丁、歌德、马克思等等具有“普罗米修斯精神”的人在实现他们理想人格的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科学主体出现的。但丁写《神曲》就是要从主体的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来最终达到自我人格的完美结合,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但丁在天堂中实现了这一愿望也在那里实现了他的新生;歌德是通过塑造浮士德这一理想人格的形象实践者来实现其理想人格的构建,浮士德的一生追求的就是歌德理想人格的假定性人格的最佳体现者,浮士德最终达到的也是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体,浮士德的完整的一生的最终完成是歌德理想人格的实现,“浮士德塑造了歌德”;马克思为全人类平民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同时他本人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精神”式的理想人格的实现者,其一生的奋斗就是要实现一个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的理想社会。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性是理想人格达到至佳的完整人生、人性结构,科学主体的出现会自我调节内在心理结构,指引主体的理想人格塑造,理想人格的塑造又将巩固科学主体的主体地位。所以从“普罗米修斯精神”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人类共同为实现生命价值而奋斗的人生建构,不仅仅是在西方在东方也同样是存在这样的“普罗米修斯精神”,毕竟它作为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精神,一直对有理想人格塑造的人及关心人类发展的人所崇尚,并指引了这引起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在塑造的过程中实现他们的理想人格,“普罗米修斯精神”也将会作为全人类理想人格塑造的楷模激励人类的进步发展,也可以作为主体自身理想人格塑造的一种启示。

参考书目:

①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四川大学出版社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6

关键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道德

一、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倡导自学成才。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倡导自学成才。之所以将它定位自考精神文化核心内容是因为它可以鼓励有理想的社会青年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来提升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理想,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自己意志力,慢慢将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更有用处的人才,最终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我国的具体国情导致决定人才是否成才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人才个体,还包括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和自身的智商问题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决定了自考生的文化程度,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考主体的实践行动。如果学生自身拥有的条件再好,师资再强,环境再优,自己不努力,发愤图强的话也不可能成才。

2.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

自考生和谐人格的形成。自考精神文化建设是学生当前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培养。它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独立和谐人格的培养,因此它不仅是着眼于当前,更是放眼于未来。人格的养成是时间积累和自身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精神文化下培养的人才也不同,自考精神文化追求的是健康和谐,同时学生思想是否和谐也是自考文化的建设目标。这种和谐人格,既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仁、智、勇”三者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浪漫的融通。

3.自考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

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自考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自考精神文化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说告诉我们,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培养,而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前段时间报纸“高分低能”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学校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不能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更不仅仅利用人的工具性价值。全面综合发展是应社会需求而出现,包含了许多方面,包括认知、实践、反思等能力要素,又包括知、情、意等个性要素,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关系要素,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和谐统一。自考精神文化所强调的考生的自由发展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意志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自考精神文化的构建原则

1.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自考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整合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将各类文化要素进行统一的整合,协调,充分发展多种文化方式,建设更加包容,协调,内容丰富的和谐性文化,从更多的层面满足自学考试学生的文化需求。多层次文化的发展使如今社会的文化发展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来提升自己,这不仅仅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人们对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在对待多层次文化得看法方面,要实行批判性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质文化吸收过来并于自身实际相结合,与本国的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2.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最早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它们是合理性行动的两种方式。“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自考精神需要追求的两个方面,两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要成分是工具理性,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继续不断追求价值理性。自考学生要不断增加自己追求价值理性的能力,并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人生有信仰,有追求,并最终养成自己的对人生的独立思考方式,形成社会主义人生关爱情怀。社会自考生利用这种工具理性可以知道自己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社会上实际出现的问题,其次,正确的价值理性可以指导自考生如何理解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从而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实现更加有价值的未来价值。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的选择和行动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在人生价值选择上走弯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满足。

3.道德与幸福的和谐统一。

在自考精神文化建设中,幸福原则和道德原则是矛盾的双方,作为对立的两方面,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自考生需要提前明确的定义问题,是将幸福原则作为第一追求还是将道德放在第一位。当今社会人本主义发达,追求幸福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权,虽然自古以来利己主义都是主流,但是又时常有新文化,新思想的融入。另一种情况是将道德作为最终追求,道德感是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在于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方面,使人们不会为所欲为。单方面强调幸福和单方面强调道德都是不正确的,如果单纯强调幸福原则会使考生追求利益问题而忽视自己的社会义务,单纯协会求享乐主义忽视社会整体利益,相反,如果单纯强调道德原则又会压制学生自身的特性,将自身的闪光点也一并抹去。

作者:张薇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8,192-195.

[2]潘懋元,覃红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2008,(6):5-9.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7

论文关键词:学校精神 文化现象 校风 教师

学校精神的培育旨在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多元文化观念影响,当前学校精神岌岌可危,反思当前我国学校精神的迷失及重建刻不容缓。

一、学校精神的内涵及表现

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个体的文化现象。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学校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学校教育不断探索和共同教育教学追求的结果,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

学校精神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学校的一般精神,即各级各类学校带有普遍性、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精神状态,如民主和谐之风,为人师表之风,勤奋好学之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风,等等;二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个性,反映一所学校最具特色、最明显、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风貌。

二、学校精神文化现象迷失的表现

在一个一切以经济发展和利润水平为追求的社会里,在一个形同工厂的学校里,我们的学校精神文化迷失了。其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风格和学校目标追求的利益化。学校的本质目标应该是指向培养人的,是立足于人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的自由完满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与探索的文明场所。然而,当前的学校目标追求有严重的利益化倾向。教育不在是公益性的、服务于民众基本需要的部分,而是作为追求学校利润,成为一些人追求财富的场域。从而在学校上演了一场场争名夺利的闹剧。教育市场化的主张就是以学校教育的有限资源公开买卖的行为,而当前的择校现象、重点学校、985学校、211工程学校都是在教育领域体现的利益化、不平等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限制。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前我国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不再崇高与伟大、纯洁的最直接体现。

2.学校的领导作风与方式的行政化。当前我国学校行政化现象严重,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学校的领导作风与方式的行政化的体现是学校管理干部的级别化,将行政职位与工资待遇等同,职称评定的等级化,教师地位的差异化,教师待遇的不平等。加之传统等级制度文化幽灵的影响,致使当前学校的行政化倾向,更为严重的便是官僚化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师精神的体现,使教师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基础丧失了,从而沦为了当前强势话语权下的道德和生存乞求者。一个没有独立精神和自由品格的知识分子,必然无法形成时代鲜明的学校精神文化品质。

3.教师的师德与教风的庸俗化。学校精神文化迷失的重要表现就是教师师德的迷失,师德败坏,教风庸俗化,过于追求升学率,追求片面的学生学业的成功,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成就而不择手段。如《半岛晨报》所报道的某高中教师,如面对生命危险而选择逃跑的“范跑跑”等。应该说学校精神的主要建构者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而教师本身便具有榜样性、示范性的作用。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如何导致教育出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呢?而庸俗化是当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中教师文化的重要体现。

4.学生的学风与班风的功利化。在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不再追求崇高和理想的时代里,学生学习的风气普遍走向追求功利化,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而学习,为了更好的找工作而担任班干部和学生干部,为了追求奖学金而斤斤计较、尔虞我诈。已经不再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官为公,为天下”的理想壮志,失去了学习奋进,为社会的昌明、为推进人类的幸福而读书的崇高与纯洁,更多的是像市侩一般的接受纯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学校精神迷失的情况下滋养功利化的读书倾向,进而通过学校文化的传承作用,进一步影响学校学风和班风的功利化主义倾向。斯事如此,若干时代之后,我学校几无纯粹的读书之人。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重建

加强学校精神建设的实质就是要锻造学校精神,确立明确的方向、理念并坚定不移的执行,并以此贯彻到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那么怎样锻造学校精神尤为重要。学校精神的锻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岗的人有意识地使学校精神文化有可持续性,二是后人有意识地延续学校精神。由此,学校精神便可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一道兴奋剂。

1.认识学校精神的重要性并确立学校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的价值追求,当学校的价值取向成为多数教师、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时,学校精神就成为学校文化之魂。此外,学校精神也是学校文化积淀的结果。而作为当前校园文化的“核心”。只有认识其重要性并将其视作学校管理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之成为学校主体共同价值取向及文化认同。在当前师生精神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落寞,明确学校精神的重要及重新确立学校精神能够起到镇静的效果并对学校教育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2.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其一,要深入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中去,在学校的日常管理行为中贯彻学校精神。其二,加大对学校精神的宣传,使之深入全体学校师生员工心目中,作用自觉维护和规范教育自己。比如在校园一些宣传栏中粘贴,将校训等置于校园的大小角落。其三,以确立的学校精神来要求规范教育学校全体,使学校精神深入人心。学校精神只有真正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才能起到起应有的作用,否则就是“做秀”或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8

第一,精神生活是人所特有的现象,正是在精神生活世界中,人通过对客观对象的观念把握来超越现实的物质生活世界。人总是自觉地从多种可能中选择一种善的、美的理想,来引导自己的物质生活,使之趋于合乎人的本性。因此,人的生活除了物质生活外,不能不包括精神生活。人对精神生活的本能追求,对意义世界的积极建构,既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也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表现。物质生活的富足仅仅是人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的一个方面,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不但不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降低,反而更加强烈,要求也更加提高。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原因,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而且更在于精神文明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其中应有之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等,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观念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根本标志之一。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是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以这些精神引领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又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这是追求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资本主义世界所不可能具有的,它无疑也是克服资本主义世界价值观的根本缺陷、走出现代主体性困境的正确方向。可以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超越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乃至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复杂境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难题。社会主义市场化之路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探索所做出的选择。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追求利益的经济,它以个体价值实现为其内在推动力,因此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所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发展市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发财致富,而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就决定了我们既要搞市场经济,又要克服市场经济给人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以人的异化、以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为代价去发展生产。所以,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同时又要超越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堕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用超越了狭隘集体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真正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去引导、教育、启发人们,使人们真正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努力奋斗。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9

关键词: 铁人精神 青少年教育 价值体系构建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前途。青少年价值体系是个人价值体系在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存在于青少年的头脑中,还与社会生活有机联系,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机结合,与时代精神潮流有机结合。铁人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在青少年价值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发挥铁人精神对青少年价值体系构建的积极作用。

一、深刻理解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

铁人精神是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20世纪6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激发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工人火热的爱国热情。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包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革命“有利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

充分利用铁人精神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文化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能使他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和领悟爱国主义情怀,陶冶情感、升华心灵、树立精神。

二、青少年价值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我国,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处在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思想的多元化,加上信息传播的迅捷和广泛,使当代青少年受到前所未有的多方面的影响。当代青少年思想比较单纯,有很强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使得某些青少年的价值观呈多元化。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使得某些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出现危机。西方不良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使得某些青少年的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等等。青少年正确的价值体系的构建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三、弘扬铁人精神对青少年价值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1.弘扬铁人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实现民族振兴的爱国精神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忘我拼搏。弘扬铁人精神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激励他们进一步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激励他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

2.弘扬铁人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年,铁人王进喜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豪言壮语。当代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没有经历过创业时的艰难困苦,生活和学习各方面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淡化,必须通过弘扬铁人精神,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引导他们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

3.弘扬铁人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

50多年来,大庆油田的辉煌成绩,正是依靠始终保持科学求实和严细认真的作风,传承“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创造的。对青少年开展“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光荣传统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求实的精神,形成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良好作风,做探究真理、诚实守信的学生。通过弘扬铁人精神,培养青少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意志品格,引导他们积极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4.弘扬铁人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推陈出新的开拓创新精神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代青少年必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导他们像大庆石油人那样“不甘人后,勇创一流,干一流的工作,出一流的水平,创一流的业绩”,敢于“超越前人,超越自我,超越极限”。通过弘扬铁人精神,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热情,不断培养他们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业热情。

5.弘扬铁人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

贯穿铁人精神始终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铁人精神能够不断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引导青少年通过学习铁人精神,感悟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袭来,不唯金钱观,有大局意识,人民利益至上,树立为公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处理好追求物质价值与追求精神价值、追求自我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追求长期利益与追求眼前利益、追求个人理想与面对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篇10

一、 道家对 “与道为一”的追求

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道”的非实体性,使之不能对其定义,不能问其是什么,而只能加以描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所谓“生”所描述的,就是创生,就是创造。老子揭示了“道”是创生之本,创造之源,创造之境。“道”最具原创性,它可生一、生二、生三乃至万物。“道”何以能“生万物?”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 “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动表明“道”不是一个实体,它展现的世界是动态的深邃的无所不包的。“道”“有象”、“有物”、“有精”、“有真”、“有信”所描述的,都体现了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真本然,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3]。 “道”之“象”、“真”、“精”、“信”,都是对创造的基因或创造的根本的描述。庄子曾以象征比喻说“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从中可见,“道”是一种大境界,大视域,大自由,大本质,大基础,它无穷无限,无所不在。“道”可“御今之有,能知古始”[5], “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6], “道”是纯粹自然无私、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庄这些关于“道”的描述,都生动表明“道”具有最高的创造精神,是最高的创造智慧。道家认为只有以“道”为本,由“道”观物处事,才能“通于一而万事毕”,即“与道为一”,才能更好地进行人生创造,通达人生的高境。因此道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7],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8],这里的 “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来表示“道”。“为天下式”“为天下正”,都是说体“道”乃是社会人生的根本,必由之路。通观整个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与道为一”视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与道为一” 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那么,落实到现实人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创造,怎样才是“与道为一”的境界,道家对此的追求意义何在,于此有着怎样的创造智慧?我们可以通过《庄子》的一些寓言来理解这些问题。

《达生》通过“梓庆为鐻”的寓言,描述了“与道为一”的创作大境界: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齐通斋,下同)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这里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认真体悟。首先,梓庆制鐻,达到“见者惊犹鬼神”这样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境界,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有“术”,而在于“有一”。这里的 “有一”就是“有道”。如上所论道家常以“一”示“道”,“侯王得一”, “圣人抱一”, “通于一而万事毕”,其中的“一”都是表示“道”。梓庆的创作之“道”,是通过“心斋”,进入到“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所谓“心斋”就是祛除一切私欲杂念,使心灵处于高度“虚极”“静笃”、空明纯一的状态。具体说就是“不敢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忘吾有四枝(肢)形体也”。“不敢怀”和 “忘”,实质是对“功”、“名”、“己”的超越,也就是对“功”、“名”、“己”的“无”。“无”是一种自然、本真、虚静、淡泊、空灵、新鲜、生动的状态;“无”没有芥蒂、固执、成见、因袭;无挂无碍、无穷无限;“无”便能虚以应物,与道契合。“心斋”而“无”就进入了“与道为一”之境:精神上完全摆脱了功名利禄、荣辱功过的束缚,排除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干扰,达到物我两忘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我们要注意体会梓庆创作“以天合天”的深刻内涵。“以天合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蕴是以人的自然之心顺应木的自然之性。其中前一个“天”是梓庆的“天”,即梓庆的心灵完全处于纯净虚静的自然状态;第二个“天”是制鐻之木的“天”,即木的自然之质。第二层意蕴是“与天为一”。在这层意蕴中,第二个“天”是指自然之道。“以天合天”就是天人合一的浑然“与道为一”的境界。“天”在道家文化中主要喻指“自然”。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要求保持心灵自然浑沌的原生态,以人心自然顺应物之自然。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庄子思想主要是诗意表达,即是通过描述的方式,“象以尽意”,而不以抽象的概念来分析论述。庄子塑造的“象”有很大的包容性、生发性,其内涵是多层次多指向的,它给人们留下的想象联想感悟的空间极大。上面所说的“心斋”、“天”之象,就具有这种特点和意义。由此可知《庄子》的寓言形象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启发性、感悟性和创造性。从梓庆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深刻体悟到,进入到“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就可以达到创造之大成。这种“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形象表达就是 “以天合天”。如果内心充满物欲,患得患失,急功近利,图名谋利,是根本达不到这种境界的。《达生》篇说“凡外重而内拙”,太看重外在的功名利禄,就会成为创造的束缚和障碍。从梓庆的“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可以看到他对创作有一种忘掉一切的疯魔和虔诚,真正的创造非要进入梓庆那种不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 “忘吾有四枝形体”的“无功”“无名”“无己”的境界不可。道家以“无”为本,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9]”。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 [10] “梓庆为鐻”,就充分体现了 “无“最富有生机,最具原创性,是“生生”之本。“无”就是“道”。它所体现的道家创造智慧是,以“无”的宁静虚己,澄明空灵之心境去提升精神的力量,摆脱物欲的拘系,才能更好地进行人生的创造。

    《达生》中还有一则“痀偻者承蜩”的寓言,也表现了“与道为一”的创造智慧:“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痀偻丈人”之所以掌握了捕蝉“犹掇之也”的绝技,苦练技巧是其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他对“道”的修养。“痀偻丈人”在捕蝉时,“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这实际上是进入了忘物、忘俗、忘我的“与道为一”的境界。“痀偻丈人”的形象,生动地表明任何创造都需要“技”,但仅仅有“技”的层面训练是不行的,必须“由技入道”,有精神的升华,“道”的修养,才能达到创造的大成。达到了“凝于神”的“无”之境,就可以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一种人生的超脱。这种超脱能使人心境空灵平静、精神凝聚专一,心不旁鹜,专注于创造的有成。这种超脱也可以使人产生无穷的创造力,从而使生命得到超常的发挥。兴趣、智慧在自然浑沌中出,创造力也在自然浑沌中出,道家文化的这种创造智慧,为历史上所有的发明创造所证明。

道家对“与道为一”的追求,实质是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对更高创造的追求。因为进入到“与道为一”,就进入了自如自在无遮无碍的境界。这种“与道为一”的自由,在《养生主》“庖丁解牛”中有艺术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之声犹如美妙的“经首”音乐,解牛动作仿佛优美的“桑林之舞”,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一种高度的创造自由,而能达到这种自由,就在于“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即对“道”的追求超过对“技”的追求。“技至此”的根本是对“道”的把握。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他在“道法自然”,“与道为一”中获得了“游刃有余地”的创造自由。

反思当代人原创性的缺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片面重视“技”的方面训练,而忽略了体悟“道”的修养,缺乏“道”的大视野、高境界。比如现行基础教育中的应试倾向,使师生的眼睛就盯着分数的提高,精神道德品质的培养往往显得乏力。应该看到分数的提高,只是“技”的提高,倘若仅仅停留在“技”的层面,精神得不到升华,“技”就不能转化成智慧而进行创造。心胸被分数这个“物”束缚死了,创造性就难以发挥了。创造的精神前提是消除私心杂念名利诱惑,使心灵处于自然本真虚静的体“道”状态。如果功利的诱惑太多,创造就无从产生了。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科技学术研究本来应该是一种思想、理论、技术的创造,但由于功利化影响,使一些人在奔“利”的途中,不是真正作研究,而是急功近利走捷径,甚至出现买卖或抄袭学术文章的现象。如此还谈什么科技创新,还能出什么学术新思想?出现这些现象的实质是悟性被遮蔽,也就是把原创之门给关上了。正是在打开这扇门的问题上,道家思想能给人以重要启发。

二、道家文化的自由精神

道家文化的突出精神,是自由精神。尤其是《庄子》的思想,更富有追求自由的精神。道家的自由精神主要表现为突破传统、世俗、自我等束缚,开放心灵,拓宽视野,解放思想;追求“游于无穷”,“道通为一”等等。庄子常常通过超常的想象,创造极大极高极远的神奇境界,诗意地展现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如《逍遥游》塑造了大鹏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大鹏之大,大鹏之飞,高远辽阔,无阻无碍,无羁无绊,都是引导人们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无待”的自由解放。《秋水》中“望洋兴叹”的寓言形象,以大海之大,表现了这种自由精神的追求。其中河伯对自己的闭塞和自满的反思与批判,对大海的包容、无穷的赞叹和感悟,都是对打开眼界,开阔心胸的追求,也是对打破局限,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的追求。道家希望通过这种追求,引导人们达到自由之境界。

道家认为只有精神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11]才有生命的自由,才能真正地去创造。《庄子·田子方》中“真画者”的形象就生动地体现了道家这一创造思想和智慧:“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一史”未画一笔,没描一色,就被认定是“真画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与“众史”的刻意功名,巴结矫饰完全不同。他面见国君,“不趋”、“不立”,突破了权贵、世俗礼法、功名利禄的诱惑和束缚,他的“解衣般礴臝(裸)”,更是用带有原始野性的张力,冲撞着桎梏人的个性、真性的礼法规范。“解衣般礴”的实质是一种自然真实、放达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的思维活跃、灵感飞扬,可以“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技艺得到最佳发挥和创造,所以后世画论以“解衣般礴”为“最高画姿”。可知,“真画者”的形象生动体现了精神自由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没有精神的自由解放,就没有创造。

道家文化多方启示人们,打破思想僵化闭塞,摆脱世俗束缚,去获得精神自由,创造自由。《逍遥游》中庄子和惠子关于有用、无用的论辩,就是这种启示的一个方面。“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惠子因大葫芦的“无用”而将它击碎,他实际上是以“大而无当”的葫芦,隐喻庄子思想的大而无用。庄子在反驳惠子时,首先批评惠子“拙于用大”,接着以 “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为喻,形象说明有用、无用关键在于如何去用。最后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指出,惠子“拙于用大”,是受“有蓬之心”所缚,即思想僵化,心灵闭塞。惠子以大葫芦为无用,是囿于传统,受世俗实用观念的束缚,循规蹈矩,只知以葫芦盛水为瓢。惠子的葫芦之喻实际上代表了世俗实用的功利观,眼下不实用不得利便是“无用”。庄子以葫芦“浮于江湖”的形象喻示着对世俗实用价值观的突破,说明从世俗实用的功利观中提升出来,才能成就人生更高的创造。庄子“用大”的思想,实质是破传统,破僵化,破闭塞,破只有实用才有用的思维、思想。庄子的“用大”之“大”,主要指思想、精神、理想等“虚”的不实用的东西。庄子以“用大”启示人们,“无用之用”具有更大更高更远的用。超越世俗的实用功利目的,才能达到大用。突破僵化、狭隘、闭塞,才会有新追求新创造。

道家文化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重视对人的精神的涵养,认为“养生”之“主”在于“养神”。道家强调 “德全”“德充”,[12] “神全”“纯气之守”,[13]实质上都是要求人们守住“精神”这条生命之根。道家认为一旦人的精神失落了,生命就枯萎了,人就成了徒有躯壳的“几死之散人”,[14]生命的创造就停止了。道家认为“物役”“物累”是造成人的精神不自由、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只有从“物役”“物累”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来开拓创新。

道家文化的自由精神,对我们有许多创造智慧的启示。其主要是,精神自由才能突破传统、世俗观念的束缚,才能有精气神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精神自由,才能有奇思异想,才会想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对于当代人缺乏原创性的问题,自由精神的培养是重要的一维。为了培养有利于原创的自由精神,就要破除种种阻碍。例如,当今社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的长官意志、权势崇拜、奴性意识、名利诱惑等,都应当祛除之。此外,社会分工趋于细致,人们受自己的社会分工所囿,视野狭窄,这也限制了人的自由精神的发挥。造成当代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人们片面地突出物质追求,而对精神的追求缺乏应有的力度,甚至在一些人那里已经非常淡薄了。

三、道家文化对个性、真性的张扬,

道家文化的特色是强调个性任自然。如“法天贵真”之说,就显示出十分重视个性和真性。道家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也”。[15]这里的“真”就是本性、个性。道家以“万物莫不以适为得”,[16]]认为适其本性,舒其个性,才有获得人生自由的可能。反之,压抑个性,扭曲本性,“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都不可能有人生的自由和创造。与儒家文化强调“克己复礼”,要求个体与礼法规范相谐调不同,道家强调的是自然、个性,真性,主张“无以人灭天”。[17]这里的“人”指“人为”,“天”则包括自然、个性、真性等等。道家认为仁义礼法规范都具有“人为”的性质,它不是出自人的自然,而是一种外在的人为的强制力量,它对人的真性和个性都具有束缚性和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使天下“失其常然”,“莫不奔命于仁义”。[18] “失其常然”,就是失去了本真和本然这种生命的原生态,而“奔命于仁义”的实质则是“争归于利”。[19]道家认为“人为”的仁义礼法在“雕琢”规范人的理性文明的同时,使人渐渐失去真性、个性和自然,变得僵化、单调、板滞和死沉。道家在对违背自然的“人为”的批判中,大力张扬人的个性和真性。这种批判和张扬在《庄子》的许多寓言中都得到展现。如《应帝王》“浑沌之死”的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浑沌的个性和本真是无孔无窍,这是它的生命力的展现。违背自然,人为地给它凿出七窍,让它符合一般、规范、世俗,这就破坏了自然,使它失去了本然的个性,失去了“真”。个性真性不存在了,生命和灵魂也就不存在了。再如《天运》中的“丑人效颦”:“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丑人不顾自己的真性和个性,硬去效仿西施,其结果不但没有出新出美,反而丑上加丑,吓跑众人。又如《秋水》中的“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寓言形象说明,失去个性,刻意模仿,走别人的路子,最终将会一事无成。“里之丑人”的效法模仿,“寿陵余子”的亦步亦趋,都是以人为扼杀了个性真性,它生动表明片面强调一般与共性,反而泯灭了自我,丧失了创造的灵气。“丑人效颦”、“邯郸学步”都是从反面说明了个性和真性的重要性。

上述几个寓言所描述的“日凿一窍”、“丑人效颦”、“邯郸学步”,都是大伪之象,“伪”就是“真”的丧失,它给社会人生带来极大危害。道家认为是礼乐文明的异化使人迷失真性,“以伪继之”,、[20]因此道家在对礼乐文化异化的批判中,提出“复归于婴儿”,[21] “复归于素朴”。[22]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既雕既琢”后,即经过文明的洗礼后,复归于“婴儿”、“朴”。“婴儿”是人性天真纯粹、真诚自然、澄澈明净的象征隐喻,而“朴”则包涵着人性的本真和自然,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等意义。道家看到人们在世俗,物欲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这种迷失使人“茫然无家可归”。道家提出“复归”,就是启示人们回归本心,回归自我。只有回归,才能找回自我而觉悟,才能进行有价值的生命创造。

道家文化对个性真性的大力张扬,所显示的创造智慧是,有个性真性,才有生机,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才有美的社会,美的人生。个性和真性是生命的灵魂,是创造的根基。个性的缺失是当代人缺乏创造性的重要原因。例如应试教育的标准化训练,就容易导致个性的缺失,模糊了人的特色。“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个性突出的思想难以产生。人们一般是按照社会要求定位,做应该做的事,说应该说的话。个人的意愿、兴趣、爱好,特点,退到次要、边缘。突破世俗的个性,往往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挑剔,这又造成人们从众随俗的平庸心态。道家文化的创造智慧启示我们,个性真性的压抑是创造的天敌。要培养当代人的创新精神,必须充分认识:要想生命绽放出创造之花,就不能压抑个性,就要发挥个性的创造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适其个性,合其本性,才有创造的积极主动性。同样,个性舒展,才有最好的情绪,最敏感的触觉,最强的自信,才有创造的兴趣、精神和灵气。

四、道家文化的理想精神

对于道家文化,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即道家思想有出世的消极、复古落后等等。其实,就从上面我们论述的三个问题来看,无论是“与道为一”、自由精神,还是个性真性的张扬,都是具有理想精神的。从道家文化深刻的批判性和超越性,也可以看到,道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积极的,道家文化追求的“与道为一”的大境界更是一种理想境界。人们都可以感受到,老庄提出的许多思想,可以去追求,趋近它,但很难达到它。原因就在于它是理想境界。象“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23]“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24]“逍遥游”、“德充符”等等都是如此。道家文化的精神实质是理想化的。这种理想与一般的理想不同,它是上升为“道”的大理想。如同儒家文化“仁”、禅宗的“禅”、基督教的“上帝”。

在对道家文化的认识上,还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道家思想是虚无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家提出“无为”、“无功”、“无名”、“无己”,把 “有为”“功名”等世俗价值都否定了,这就表现了道家文化的虚无性。如果道家文化真的是虚无的,那它就不存在什么理想精神了。对道家文化的认识,关键要去深入体会道家的“无”。理解了道家文化“无”的真谛,就不会认为其虚无了。道家的“无”实际上是对有为、功名的异化或曰负面作用的批判和超越,“无”的实质是超越后重建。道家之“无”在否定的同时,就重建了新的价值体系。道家重建的是以“道”为最高价值,以“道法自然”、“与道为一”为最高理想的价值体系。尼采、海德格尔都认为虚无主义“是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25]道家追求的恰恰是“道”这种最高价值,批判的恰恰是最高价值的失落。对世俗价值的解构也是一种“虚无”,若说道家文化“虚无”,只能从这一点上来说。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定道家文化的理想意蕴。

 “与道为一”是道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庄子常常通过对圣人、至人、真人、神人的描述,来表现对这种理想的追求。《大宗师》描述“古之真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逍遥游》描写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这些描写虽然都神乎其神,但它却是通过浪漫的神话式的想象,表现“与道为一”境界的神奇、超俗,自由、理想。这些描写似乎都具有一种“想入非非”的性质,但恰恰是通过这种“想入非非”自由联想,以引导人们去追求理想之境界。

在道家文化的典籍中,就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是具有复古色彩的对远古生活的描写和赞美,其实质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如《庄子·马蹄》所描写的“至德之世”:“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在“山无蹊隧,泽无舟梁;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这种原始荒蛮的描述中,我们感悟到的则是社会的天然安宁和平,人性的自然率真纯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自然轻松和谐。“至德之世”是按照庄子的理想塑造的,其情其景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的物欲横流、你争我夺、尔虞我诈、道德沦丧形成鲜明对比。“至德之世”其实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栖居”。庄子视“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的社会为“至德之世”,他对这种“至德”的描写和赞美,实质是对“反朴归真”的追求。当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人性受到文明异化的侵蚀后,“反朴归真”实际上成了一种理想。“朴”和“真”都是与“道”一体的,对它的追求,就是对“道”的理想追求。可以说道家的基本思想就是对“道”境的追求,通过这种追求,建构一种“道法自然”“与道为一” 的政治、社会、人生境界,因此道家的文化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理想精神。

道家文化中有许多神奇的想象,浪漫的夸张,通过这种想象夸张,给人们展现了神奇的世界,高远的境界。道家文化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表现出神奇、博大、高远、深邃的特点,这也显示了它理想化的色彩。道家文化开启了理想之境,并引导人们超越世俗去追求大道,追求高境。道家开启的不仅是理想之境,它同时还以这种理想激发着人们的创新精神,使人“能移”“更生”,“游于无穷”。

理想的缺失也是当代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当代社会物欲膨胀,一味追求实利的趋向,使人们变得很务实很理性,不实用的即被视为“无用”而虚置,理想追求和精神信仰都被淡化了。结果是,人们在获得名利后,反而感到精神空虚,没有寄托了。道家文化的理想精神启示我们:理想的火花,才能点燃创造的激情。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就不可能激发创造性。如果连理想的梦都没有,便什么也没有了。只想今天,不想明天的人,是不会有“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的。因此,理想的激发应引起培养创新精神的充分关注。

 

 

[1]《老子·四十二章》。

[2]《老子·二十一章》。

[3]《庄子·大宗师》

[4] 《老子·十四章》

[5] 《老子·三十四章》

[6] 《庄子·天地》

[7] 《老子·二十二章》

[8] 《老子·三十九章》

[9] 《老子·四十章》。

[10] 《庄子·庚桑楚》。

[11] 《庄子·天下》。

[12] 《庄子·养生

[13] 《庄子·达生》。

[14] 《庄子·人间世》。

[15] 《庄子·渔父》。

[16] 《庄子·达生》。

[17] 《庄子·秋水》

[18] 《庄子·骈拇》

[19] 《庄子·马蹄》

[20] 《庄子·则阳》

[21] 《老子·二十八章》

[22] 《庄子·山木》

[23] 《老子·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