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生态修复措施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4:53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1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目的。以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为例,除了要重视各种植被与水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之外,还应在方案中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和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并综合利用各种工程、生物措施,使方案能够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保护措施上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和特殊性,决不能照搬所谓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应该在消化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措施方案。

    修复模式长期化的原则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慢慢的恢复以前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各项生态修复措施,将生态系统保护的观念贯彻到当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当中去,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全面设计生态修复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各个关节,并能长期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干旱地区生态破坏形式的认识,认为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工矿园区生态修复模式新疆是我国资源大省,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而目前正处于各种工矿园区的开发建设,由于气候干旱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如此,资源开发开采过程中受到开发形式、粗放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工矿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应该采取工矿生态修复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主要是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地貌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一般要求,重点做好工矿区水土保持和保水护土工作。这些措施既可以保证生态修复的进程和效果,又可以恢复干旱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植被恢复创造条件。目前,工矿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工矿区土壤的恢复,包括表土转换、土壤改良等措施。(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先锋种种植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等等,主要是合理配置工矿区的固氮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修复技术,这种生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从中找到最适合工矿区生态修复需要的措施。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2

关键词:水电站;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1引言

水电能源一直被认为是可再生的、绿色环保的。但近年来,世界水电工程的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日益产生矛盾。如今对于小水电建设项目是否“环境可承受,社会公众可接受”日益成为相关各部门研究其能否大规模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外学者对小水电建设在对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小水电工程体系”,并指出“小水电科研必须广泛涵盖生态工程,并与环境结合”。目前,国内小水电站建设发展快速,小水电站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例如,本项目研究区域内一些水电站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现在需要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问题;一些水电站的修建存在生态环境方面问题,现需全面整改,在整改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问题;一些水电站现需保留,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小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经过对研究区已建小水电站的实地调研,发现研究区小水电站大多是引水式梯级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如不及时进行生态修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2.1不满足生态流量要求。引水式水电站的建设,特别是梯级水电站首尾相连,致使整个河流存在较长的减水河段,导致河流下泄流量减少,河床,甚至导致河流断流,不满足水电站下游生态流量需求。如不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对下游水生生物的生存将会存在极大的影响。2.2存在安全隐患。经调研发现,研究区还存在一些年代久远、运行管理存权存在争执的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的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危及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及公共安全。如不及时进行安全管理,后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2.3存在水环境污染或水生态破坏。经调研发现,研究区一些建设中的水电站,由于施工组织的不利,施工弃渣场处理不当、建筑垃圾堆放不合理等,存在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或者水生态破坏。如不及时进行相关施工组织措施的修正,水电站建成后会对河流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2.4对周边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破坏。水电站工程的施工,特别是引水式电站需修建相应的引水隧道,隧道的施工以及施工弃渣对周边山体破坏严重,致使山体,植被消失,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如果不及时进行生态修复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小水电站生态修复的意义及作用

3.1小水电站生态修复的意义。本项目根据研究区小水电站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区水电站的建设及运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影响生态环境的对象、影响的范围等,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缓水电站建设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影响的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工程措施修复周边生态环境;为后期小水电站建设中的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对于今后不同地区小水电站开发建设在生态修复方面起到参考作用;从而可以减少和避免生态问题对小水电站建设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水电站生态修复,使小水电站建设达到水利防洪、发电灌溉、保护生态、改善水质、美化环境等多重功效,为发展我国的小水电站建设提供参考借鉴。3.2小水电站生态修复的作用。3.2.1减少自然灾害。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生态保护,在水电站周边造成地表水土流失,促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水电站周边进行人工生态修复可以促使地表植被快速生长,以保持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水电站上下游修建一定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的自然流态,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由此可见,适时的对小水电站进行生态修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3.2.2提高水电站经济效益。小水电站的建好后,随着水电站的运行,以及对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控制,水电站周边水土流失以及自然灾害接踵而来。这样河流水资源就会持续减少,而应用生态修复后,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需水量,不但会使水电站的使用寿命有所增加,也会大大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4生态理念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由于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应该在水电站开发设计时就引入生态理念,树立环保意识,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加入生态设计理念,以达到在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工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在水电站施工过程中,树立生态理念、环保意识,采用适当的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在水电站建成运行后要及时对周边进行生态修复,使水电站工程可持续长久发展。4.1加强水电站工程边坡防护设计。边坡防护是水电站工程开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整体建设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传统的边坡防护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喷混凝土或者浆砌石护坡的方式,该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边坡防护效果,但不利于对植被的保护,会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因此,为了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可在边坡防护设计中采用喷混植被混凝土护坡方式,即达到边坡的防护,又能有效促进植被生长,可有效地预防水土流失。此外,还可将边坡防护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结合,增加水电站工程生态景观的观赏性。4.2保持水电站工程周边水土。水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区域产生较严重的生态破坏。特别是引水式小水电站,修建引水隧洞,施工区域较长,施工时间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地表进行防护,避免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造成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在施工结束后对永久占地地表及时进行生态修复,以恢复植被。对于施工临时道路,应采取洒水等措施,以减少扬尘等风蚀危害。在施工场地的周边,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达到对水电站工程周边的保护,减少生态破坏。4.3优化工程结构设计。在传统的水电站挡水建筑物设计中,特别是对于小水电站过程,一般采用土石坝。但修建土石坝会对地表产生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所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条件满足设计要求时,优化工程结构。例如,水电站挡水建筑物设计可采用混凝土坝,或者橡胶坝,或者挡水闸门等,以此减少土石开挖,降低水土流失。再例如,在小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结构围堰代替土石围堰;引水式小水电站采用渡槽工程代替引水隧洞等。最大限度的对水电站工程进行结构优化,减少地表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小水电站工程的可持续发展。4.4树立环保意识。在小水电站工程开发建设的同时,应该从工程的开发建设到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行,自始至终贯穿环保意识,以达到对水电站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得小水电站工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首先,在小水电站工程的设计中加入生态环保理念,增加一定的水土保持生态设计,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电站修建对生态的破坏。其次,在水电站施工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对于施工地表要及时进行覆盖,施工结束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进行修复,以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再次,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也要树立环保意识,要在运行盈利的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治理,最终恢复水电站建设之前的生态环境。

5已建水电站生态修复的措施

5.1退出类水电站。针对研究区退出类水电站,水工建筑物需拆除或者整改,以实现水电站所在流域的生态景观恢复;清除河道淤塞,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这些水工建筑物在拆除的时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二次破坏以及发生一些安全生产事故等安全隐患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施工措施,以避免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5.2整改类水电站。针对研究区未拆除的水电站,但是需要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提出相应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措施。对于研究区不满足生态流量要求的水电站,需分析河流流量以及河流生态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确保下游的生态流量以保障下游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对于研究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水电站,需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工程改造措施,使其能够安全运行;对于研究区存在水环境污染或水生生态破坏的水电站,通过对水电站上下游污染水源的水质化验分析及底质化验,研究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使其水环境及水生态得到改善;对于研究区对周边山体存在严重破坏的水电站,需设计相应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积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生态修复。5.3保留类水电站。针对研究区保留及整改完成的水电站,需要监督后期的生态流量问题。提出一些生态流量监管设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以及下泄生态流量是否会导致水电站发电效益减少以及应对的措施等研究。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水电站生态环境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会使得河流流量不满足生态流量,对水电站下游河流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水电站周围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电站周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由此可知,当前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来降低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逐步实现水电站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共存。针对研究区域小水电站工程的现状,对于不同的工程采用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研究水电站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等的优化措施;对水电站周边环境生态修复加大投入,增加植被覆盖率;并进行综合恢复,重视土壤改良和植物配置;进而可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促进我国水电站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昌红.邱静.刘达.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浅议[J].广东水利水电,2010(10):33~35+39.

[2]张彦文.白龙江流域引水式电站的环境风险评估及减水河段生态系统恢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侯涛..黄滔.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88~289.

[4]王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42+44.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3

关键词:地震 , 极重灾区 ,生态修复 , 困难 , 对策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5.12" earthquake beichua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propo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restricting beichu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ut forwar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for a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arthquake, extremely tol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损失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集中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龙门山区,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北川县、汶川县等10个县(市)被国家认定为极重灾区,造成灾区内物种栖息地破碎、区内土地覆被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地震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据估计,重灾区的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林地严重退化面积29.8万hm2,草地退化面积9.4万hm2,北川、青川森林覆盖率损失面积在20%以上,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

据调查: “5.12”特大地震致使北川89.66万亩森林植被受损,占幅员面积的19.36%,占林地总面积的23.16%,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从损毁的地类分,有林地损毁43777.3 hm2,其他林地损毁16000 hm2;从损毁的林种分,生态林38573.3 hm2,商品林21200 hm2;从损毁坡度上分,25°以上47820 hm2,25°以下11953.3 hm2;从损毁程度看,地极重损毁14800 hm2,重度损毁12000 hm2,中度损毁16800 hm2,轻度损毁16173.3 hm2;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表1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情况

表2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林种损毁情况

表3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坡度损毁情况

表4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程度情况

二、地震对极重灾区生态影响

1、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重

地震造成植被大面积遭受了严重破坏、地形发生了重大改变、山体松动,加之雨量丰富,降水集中,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生的频繁,土壤侵蚀量增加、水土流失问题重,水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据调查:震后北川水土流失比震前增加272.76 km2,达1430.03 km2,占幅员面积的46.32%,比震前增加23.6%,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震前增加10%,土壤侵蚀面积达1637.38km2,占幅员面积的63.37%,比增震前增加340.95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震前的3800t/(平方公里.年)增加到5800t/(平方公里.年),河道阻塞严重,主要河流河床抬高5-10m,大量农田耕地、林地淹没损毁。

2、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地震致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部分动植物生存环境丧失,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改变、食物来源骤减。据统计:本次地震造成北川县59733.3 hm2森林植被受损,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境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部受灾,16000 hm2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栖息地受损,占栖息地面积的 21%。

3、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增加

地震致使山体裂缝、松动,地质结构发生变异,山体稳定和地质环境变差,地表创面增大,植被对土壤固着能力减弱,潜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不可预见性增加,加之北川是有名的暴雨集聚区,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到全县及下游地区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据调查,震后北川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达 881个,比震前增加843个,112个村的山体出现大裂缝, 40个村因此需整体异地搬迁,涉及3万人。

三、影响生态修复的主要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地震造成北川境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据调查:北川境内1487km道路路基损毁达90%以上,特别是通往县内13个乡镇的生命线至今仍无法通行。根据北川灾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3年内生态修复面积达59733.3 hm2,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同时,由于北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多谷深,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土质脊薄,施工强度大,增加了工程实施难度。

2、潜在次生灾害频发

震后北川境内大面积山体裂缝、松动,加之余震仍频繁发生,极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潜在的次生自然灾害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制约生态修复和实施进度,甚至对生态修复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损毁破坏,影响到生态修复成效,并威胁到重建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政策条件的限制

3.1生态修复的资金不足。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灾后生态修复预算资金严重不足。据概算:北川县生态恢复到震前需要投入3亿元,而中央预算重建资金仅35864万元,缺口达25104.8万元。

3.2生态修复的承担者与受益者不一致性。生态建设直接参与者是上游地区,直接受益者是社会和下游地区,但目前国家政策没有对生态修复的承担给予应有补偿,承担者难以从生态修复中获得收益,受益者是无偿的获得生态效益。

4、生态修复与灾后安置及产业发展矛盾

根据灾后“就近安置”的政策,灾后农民就近安置在沿河、沿路的平坝与缓坡地带,大量25°以下土地被征占用于安置,为确保人均不低于0.5亩耕地,需对林地实施土地开发以增加耕地,由此造成了灾后农民安置与生态修复用地冲突;同时,灾后发展农村产业和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需用大量土地,形成了生态修复与灾后产业发展用地矛盾。

5、技术条件制约

生态修复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土质脊薄等地段,其表层植被和土壤遭到损毁和破坏,立地条件变差、自然环境恶劣,实施生态修难度增大,运用现有一般技术措施难以恢复和实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和长期修复措施才能修复。目前,北川缺少有效技术措施对震后土质脊薄、干旱地段进行治理,以及最佳生态修复种苗品种。

四、生态修复的原则

1、坚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地质安全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大生态理念,通过环保、林业、国土、水务、农业等部门协作共同治理。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3、坚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顶层设计调整地区利益,从宏观上、长远上解决极重灾区、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政策障碍。

4、坚持先恢复后提高,注重成果巩固,确保不反弹。

5、坚持科技治理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用于生态修复治理。

6、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灾后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五、生态修复的对策

1、实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在全面分析灾区生态建设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制订生态修复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进度,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受损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震后生态修复,并将生态修复同农田水利、国土综合治理有机相结合。同时,对地震造成无法居住、震后次生灾害多发地段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对移出的地块实施由政府统一实施生态修复建设。

2、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根据生态的受损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对坡度缓、土层厚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采取人工植苗造林的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如桤木、桦木、柳杉、厚朴等树种;对坡度缓、立地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人工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以先锋树种或草种行期治理,改善期生境,再生境得到改善后再人工栽植目的树种,如树种以酸枣为主,草种以白三叶为主;对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受损程度较轻的区域以人工点播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酸枣、青杠等本地乡地树种;对坡度大、立地条件差、土层脊薄且人工措施难以实施及潜在次生灾害区域实行封山育林。

3、完善政策措施

3.1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充分利用国家灾后重建基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产业强县等资金项目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户和业主投资生态修复工程。

3.2在国家对震后生态脆弱区农户进行补偿后实施生态移民,由国家统一收购或租用实施生态修复建设;也可鼓励和支持公司租用或购买土地使用权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与产业发展;或者实行农户土地入股,公司参与建设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建设和产业发展。

3.3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完善林业金融创新改革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实施生态修复。

3.4对震后森林分类进行调整,因地震致使部分区域地质地貌发生根本性改,其森林的主体功能相应发生改变,应结合实际适时进行调整。

4、运用科技实施生态修复

有针对性的引进受损林地植被恢复的林草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生态植被恢复、林灌草给合等有利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生态复修进行技术攻关;加强生态恢复技术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县生态恢复管理技术水平。

5、实行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林业有生态功能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功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木本中药材、特色干果等林,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对因震异地搬迁后的地块实行集中规划,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以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与生态修复的矛盾;建立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机制,实行产业发展应反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6、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从政策源头上由国家制订以“东部补西部、以下游补上游”的具有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水、生物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制度,通过国家或地方转移支付对生态效益产出主体的生态建设和维持成本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4

关键词:官渡区;五采区;生态环境现状;修复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1902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工业矿区在为昆明市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破坏均直接威胁并破坏群众居住环境,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了周边群众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阻碍了全市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因此研究“五采区”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修复概述

生态修复即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的干扰,进而减轻负荷压力,凭借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和组织能力让其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也可以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再配合一定人工措施来使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1]。

3 昆明市官渡区“五采区”生态环境现状

官渡区地处滇中高原中部滇池东北岸,位于昆城区的东面,是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面跟宜良相邻,南边跟呈贡相邻,西面跟盘龙和五华两个城区相邻,昆明市官渡区“五采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最早是在2007年开始的。截止到2011年,官渡区“五采区”开展植被修复工作共计99个,修复面积高达9412亩。在逐步设施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过程中,滇池流域的面山范围内共344个采点在经过全面盘点之后,根据植被修复项目连片规划管理的原则整合了33个采区,开展了植被修复、郊野森林公园建设等,成效显著,但是因各方面因素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客观采取的破损面积大,大面积的岩石,失去了植被修复的条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超常规工程措施;②在一些采区中,因为交通不畅、土地资源匮乏、严重缺水、水电配套设施不到位以及地界产权纠纷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③关于纯植被修复治疗的采区中,缺乏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投资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有限;④生态环境修复相应的配套资金不足。

官渡区属于典型的石质山区类型,因为自身具备的山高、水资源不足、土层薄等自然条件为生态修复工作带来较大难度,然而由于生态修复的工作本身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生态修复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所以官渡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障。

4 “五采区”生态修复的对策

4.1 “五采区”生态修复的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生态修复的规划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规划要从整体入手,科学配置,充分兼顾生态修复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2)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五采区”的生态修复应该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的差异规划与之对应的建设内容,实施综合治理,并突出修复的重点和特色。

(3)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要因地制宜,科学修复,积极培育出优质树种,将灌木和乔木相结合,构建人工复层林,以实现修复的近期景观和远期效果。

(4)坚持改造并重的原则。开展绿化造林,加强对森林的经营和管护,同时规划与实施共同推进。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改并举,突出效果,保证栽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4.2 “五采区”生态修复的对策

4.2.1 面山整治和人工造林

滇池流域面山的采矿、采石、取土点(场)等“五采区”应全部关闭,并做好“五采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绿化植被恢复工作,采取超常规的工程措施推进面山石漠化、岩裸地、沙地带等难造林地的绿化建设,完成滇池面山人工造林的任务,采用低效林地改造、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多种手段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由于滇池流域“五采区”的自然条件差,水资源匮乏,再加上水资源被污染,因此在该地区造林的存活率和保存率较低,这为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所以在“五采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有必要考虑通过抗旱造林技术来实现修复。造林的季节最好选择在雨季及6、7、8三个月。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块,以选用桤木、清香木、黄连木、麻栎、滇青冈、四照花、滇朴、石楠、枫香、冬樱花以及其它适宜的具有成熟育苗基础的优良乡土树种为主,使用高规格苗木,切实保障成效。

4.2.2 水利配套措施

水资源作为“五采区”实施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在加强防洪和集雨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植被或者播种建植的植物成活率,重视植物的浇水养护工作,加强对应的配套蓄水和供水设施建设。

4.2.3 水土流失区修复措施

官渡区水土流失的重点控制区为盘龙江和宝象河流域沿岸地区。应加强流域沿岸水土保持林建设和自然林、次生林的保护。实施以松花坝水库、宝象河水库为主的生态恢复工程。通过绿化植被恢复、异地抚育、生物迁移等措施,选择速生乡土树种合理配置人工群落,在人工辅助5~6 年后,让群落按照自然更新演替方式恢复,以避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带来的土壤侵蚀和自然生产力衰退。对于已经破坏的“五采区”、荒山、山坡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并尽可能保持该区植被的原生状态。

4.2.4 加大生态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创新

要充分根据官渡区五采区具体的生态类型和修复技术集中的特性,构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另外,还需要积极探索出关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跟产业化相结合的新模式,使官渡区逐渐成为先进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中心、生态产业集散中心以及生态文明推广中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推广废弃矿山修复的成功经验,并注意保持生态建设地区跟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进而让五采区的群众都能够享受到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带来的成果。

4.2.5 发展替代产业,为生态修复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官渡区的“五采区”绝大部分在农村中,面临着产业发展不足的困境,进而农民的生计和增收问题突出,所有必须重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要将建设区域经济作为平台,充分结合官渡区的历史、自然以及文化的优势,构建“多维立体”的生态涵养类型经济发展体系。另外,还应该完善跟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不断创新生产经营和组织的方式,并积极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到旅游资源开发中,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和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最大程度地拓展当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切实解决“五采区”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为实施生态修复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生态修复工作和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5 “五采区”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

5.1 提高认识,加强政策引导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五采区”生态修复相关工作的宣传,积极号召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并参与,切实将”五采区“生态环境修复当作一项长期的治理工程来抓。

5.2 强化科技,加大技术支撑

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成熟技术,邀请各方面的专家献计献策,并积极跟本地区的各个科研所取得联系,争取得到技术支持,提高昆明市“五采区”生态环境修复水平。

5.3 广开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滇池流域“五采区”植被修复所需投资大、涉及范围广,因此在修复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主导地位,一是要继续积极地想办法,加强与上级财政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要合理调配本区财力,资金安排向生态建设方面倾斜,确保生态涵养区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加强日常支出的跟踪反馈,严格按照招投标制度和监理制度等规定程序拨付资金,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同时,要因地制宜,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寻求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6 结语

“五采区”生态修复作为一项具有复杂性及长期性的工程,应该根据滇池流域自然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在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应该根据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类型和特点,开展对应的修复措施,针对当前五采区生态环境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面山整治和人工造林、完善水利配套措施、实施水土流失区修复、加大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创新、发展替代产业等来推动我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发展,以取得长久的效益。

参考文献: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5

红壤是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经营和人类的干扰,红壤区成为江西省主要的水土流失区之一[1,2]。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恢复土壤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3-5]。井冈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水利部第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建站之初水土流失面积为土地总面积的80%,经过27年的积极治理,其间采取了多种富有开拓性的措施,已取得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本课题组已先后对不同修复措施的固碳效益和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进行了报道[6,7]。本文之所以选择凋落物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土壤肥力、有机质的形成、保证植物再生长养分的可利用性等方面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8,9],然而有关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与凋落物相互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为严重红壤侵蚀区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该区域开展生态修复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区域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内,位于东经114°52′-114°54′,北纬26°50′-26°51′,属平原面丘陵区,海拔在80~200m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3mm。无霜期288d,平均气温为18.6℃。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厚度一般为3~40m,试验地属强度侵蚀退化红壤。

2研究方法

2.1试验设计

1983年在试验地(A层土壤全部剥蚀,B层出露,地表无任何草灌,本底条件相似)种植马尾松,选取4种修复模式:模式1,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林分(无任何抚育管理措施,人为干扰强);模式2,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带状种草且开挖水平竹节沟);模式3,竹节沟马尾松林分(开挖水平竹节沟);模式4,封育马尾松林分。试验样地基本情况见参考文献[7]。

2.2凋落物收集方法

2009年1月份开始,在各样地内随机设置10个1m×1m的凋落物收集器,定期(每月底)收集落在收集器上的凋落物,装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区分落叶、落枝、树皮、落果(花、果实、种子等)及其他碎屑物(包括昆虫残体与粪便及鸟类粪便等)等组分,并把凋落物各组分在80℃恒温条件下烘干48h后称重。

2.3样品分析

采用硝酸消煮法制取凋落物各组分待测液,钼锑抗法测定P;Aglient公司77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K、Ca、Mg含量;全N用凯氏定氮仪测定。

2.4统计分析

利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以LSD多重检验法检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修复措施凋落物的组成

从表1可知,不同修复措施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267.30,3530.58,3937.67,4997.88kg/hm2,可见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其凋落物量也有所不同,封禁处理对于提高林分凋落物量作用明显,落物总量与其余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凋落物的组成中(表1),落叶占总凋落量的绝大部分(76.13%~82.30%),其次分别为落果(7.01%~12.48%)、碎屑(4.22%~5.14%)、树皮(2.60%~6.48%)和落枝(1.78%~5.90%)。

3.2凋落物量的季节动态

由图1可知,所研究的4种不同修复措施马尾松林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全年凋落物量呈现“单峰”型,均在8月份凋落物量达到最高,分别占全年总凋落物量的35.85%,20.71%,29.39%和20.27%。各组分中,叶的年凋落物量与凋落总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吻合,证明叶凋落物量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马尾林的凋落总量。果、枝、皮和碎屑物月变幅相对较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

3.3不同修复措施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归还

3.3.1凋落物的养分平均含量

各林分凋落物中养分平均含量列于表2。由于群落类型较多,而且同一林分中,凋落物的组成复杂,所以养分元素含量的规律性不甚明显,但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各组分中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N>K>Ca>Mg>P,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03~11.11g/kg、1.62~2.24g/kg、1.18~1.75g/kg、0.16~0.29g/kg和0.11~0.24g/kg。N、P、K元素在修竹节沟马尾林分中平均含量最高,Ca元素在干扰马尾松林分中含量最高,Mg元素在修沟种草马尾松林分平均含量最高。在不同修复措施马尾松林凋落物各组分中,碎屑物有较高的养分含量,这可能是因为碎屑物中中含有昆虫残体与粪便,以及鸟类粪便等物质的原因。综合来看,凋落叶的养分含量则普遍高于落枝、落果、落皮和碎屑的养分含量。

3.3.2凋落物养分归还的月动态

由图2可知,各养分元素归还的月动态与凋落物量动态比较类似,归还量在8月份达到最高,分别占N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9.07%,20.43%,31.97%和22.45%,占P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6.71%,20.57%,30.33%和28.17%,占K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3.28%,19.34%,25.49%和19.22%,占Ca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29.23%,16.51%,24.81%和18.62%,占Mg全年养分归还总量的32.41%,18.30%,25.70%和18.90%。

3.3.3凋落物养分元素的归还量

在已知凋落物及其养分含量的前提下,就可以计算凋落物的养分通量(归还量)。由表3可知,不同修复措施林分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年通量表现为:N>K>Ca>Mg>P。其中N元素的年通量变化为23.33~47.60kg/hm2,K为5.40~8.62kg/hm2,Ca为4.02~6.33kg/hm2,Mg为0.58~0.89kg/hm2,P为0.50~0.96kg/hm2。对比不同修复措施养分归还量,以封禁措施最高,修竹节沟次之,接下来为修沟种草,最小为马尾松林,说明封禁措施更有利于地力的维持。#p#分页标题#e#

4小结与讨论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6

省县,是国定重点扶贫开发县。长期以来,这里曾干旱连年,一度陷入水土流失、土地瘠薄、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近年来,该县实施“水利水保”工程,通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多处。同时还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等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大面积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创造了良好条件,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管护经验及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笔者结合在县水利局工作多年的实践,就水保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县在此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二是全面封禁,狠抓管护。(1)强化预防监管,加强水保行政执法。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查。(2)建立管护责任制。以水保局为核心,建立县、乡、村、社四级监督管护网络,逐级签订监督管护责任制,严格落实监督管护一票否决制。(3)分类管理,重抓实效。切实增强封禁管护的透明度,提高禁管质量。(4)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5)明确林权归属,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县把生态修复与林权办证和退耕还林相结合,推行林权预定制,坚持“谁封育,谁受益”的原则。群众参与生态修复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三是植树造林,全面绿化;严格按照“政府组织、群众投劳、招标采购、项目补助、分段承包、统一标准、专人负责、强化管护、加强督查、逗硬奖惩”的原则,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山头、到地块。实现了农业生产面积减少不减收。

在工作中,笔者结合实践认为:首先解决好一个矛盾;生态修复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妥善解决好生态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即首先要解决好修复区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才能确保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才能实现小范围高效开发利用、大面积封育保护的目标,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设高效基本农田、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庭园水土保持美化生活环境,同时辅以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特色林果、农家民俗旅游、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把增收贯穿于生态建设的始终,这样农民基本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能持续稳定增收。其次重点抓好两个结合;一是生态修复与精品治理相结合。二是生态修复与生态搬迁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修复区的退耕问题。同时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封与用的关系。二是封与牧的关系。饲养牲畜是农民增收的支柱,如何做到既不破坏植被,又能养畜增收,二者同步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三是封与育的关系。在封禁修复区常年补植种草,并经常采取修枝疏伐、防治病害、浇水施肥、禁牧禁伐、禁止火种进山等抚育防范措施,逐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普及封山育林、生态农业、植树种草等科普知识,建立技术服务网络,为围封抚育创造良好条件,逐步形成针阔树种混交、养灌草层次搭配、长短结合、多层次优化配置的具有最佳生态功能的林分。四是封与建的关系。大力宣传,严格执行《水保法》、《森林法》等法规,首先对修复区所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调查模底、建档立卡、清理整顿,对诸如修路等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坚决执行水保方案报告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采石取土、乱堆乱弃、乱垦滥伐、滥挖中草药等破坏活动一律予以取缔,依法促进全县生态修复工作有序、规范、持续推进,年年出成效。并狠抓建立四种机制。

就贫困山区水保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生态修复的合理实施,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优点。当前出现了一股生态修复的热潮,生态修复成了人们谈论的时髦热点话题,好像生态建设不搞生态修复就落后了,就不是与时俱进,片面地认为生态修复是一劳永逸的万能措施,不需要坡改梯、坡面水系等工程了,任何水土流失地都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治理,以致不实事求是、不因地制宜、不因时施策,出现盲目乐观、急功冒进、重修复轻治理、以修复取代一切其它措施的浮躁心态。对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以致缺乏紧迫感、威机感和责任感。二是措施上的局限性。群众对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够,简单地把生态修复等同于封禁治理。违背了生态修复的初终,致使生态修复的效果欠佳。三是科研上的薄弱性。但对县一级来说大多不具备设备、技术、人才等条件,监测工作相对滞后,有的监测小区不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监测的因子、项目也太单一等,观测数据有偏差,对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三是资金上的不足性。国家对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县,每年只有区区3.00105万元的投入,的确是杯水车薪。

应对措施我认为:一是全面理解生态/!/修复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新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保部门牵头、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多管齐下,各种措施一齐上。二是开展山水田林路园房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灵魂,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生态建设的法宝。三是加强生态修复的科研监测工作。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目的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经验和模式,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实时监测和科研,认真总结试点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四是进一步加大水保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行产权确认制,明确治理成果产权归属,项目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因地制宜推行“三制”,引进专业队进行治理,规范和强化项目管理。形成了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清晰的治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水土流失和全社会办 水保的新格局。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7

1原地浸矿工艺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

针对池浸工艺和堆浸工艺存在的诸多缺点,20世纪90年代,经过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长沙矿冶研究院、长沙矿山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科技攻关,研究出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的新工艺———原地浸矿工艺,其流程为:配制硫酸铵浸出剂注液井注液稀土原地浸出集液沟收集稀土富液碳酸氢铵或草酸沉淀稀土得碳酸稀土或草酸稀土灼烧得混合型稀土氧化物[9]。原地浸矿工艺被认为是目前最环保的一种离子型稀土开采模式,它不必采动矿体,只需要在矿区表面挖一些注液井,因而大大减轻了矿区地形、地貌的破坏和水土的流失。虽然如此,原地浸矿工艺引起的环境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13]:(1)矿区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注入矿体的浸取液会使山坡发生裂缝,加之稀土矿体赋存于渗透性较好的风化壳中,当注液井布局不合理或遇到长时间、大范围的降雨时,就可能引起山体滑坡,严重时会进一步发展为泥石流灾害。图2为某采用原地浸矿工艺的离子型稀土矿区遭遇暴雨时出现的泥石流情景。(2)对矿区植被仍有较大破坏。原地浸矿工艺需破坏矿区山体地面约1/3的植被用以配备足够数量的注液井和集液沟渠,同时硫酸铵溶液长时间地浸泡山体,会通过侧渗和毛细管作用损坏地表植被。图3为某离子型稀土矿采用原地浸矿工艺所造成的植被破坏情景。(3)污染矿区土壤和水体。残留于山体中的硫酸铵会通过淋滤作用和渗透作用污染矿区及周边环境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当发生地质灾害时,矿体内残留的硫酸铵外流会加重危害。

2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治理方法

2.1污染控制措施

2.1.1浸出过程污染控制原地浸矿工艺是现今最为环保的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但该法直接将硫酸铵浸矿剂注入矿体中,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浸出过程采取如下几点措施[14]:(1)采取清污分流和人工防渗假底措施。前者是指对原地浸矿采场的收液系统和地表汇水进行清污分流,目的是从源头上控制雨水等地表汇水进入母液系统;后者是指原地浸矿采场所有收液巷道、水平监控孔、水平集液孔、集液沟的底板均采用水泥砂浆构筑人工防渗假底,目的是从源头上控制母液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2)建立3级监控收液系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稀土矿区周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可采用3级监控收液系统收集母液,其中第1级为收液巷道监控收液系统,第2级为水平孔监控收液系统,第3级为垂直孔监控收液系统。经3级监控收液系统收液后,母液收集率可达92%以上。(3)采取地下水长期监测措施。建立由原地浸矿采场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母液处理车间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和矿区下游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组成的矿区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以掌握原地浸矿区域及周边地下水的水质变化情况,并针对不同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2.1.2废水处理稀土被提取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为避免污染,也必须对其进行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吹脱法、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等[15]。吹脱法是在汽提塔中将废水调节至碱性,然后通入空气或蒸汽,通过气液接触将废水中的游离氨吹脱至大气中[16]。该法可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沸石的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除去。该法一般适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废水处理,当NH+4离子浓度较高时,使用该法会因频繁再生离子交换膜而使过程难以持续进行[15-16]。折点氯化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投资较少等优点,但存在加氯量大、费用高的不足(对于NH+4浓度为100mg/L的废水,处理1kgNH+4-N需37.6元),且处理过程中会产酸,需要添加等量的碱来进行中和。此法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16]。

2.2工程治理措施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完毕后,矿区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须对稀土废弃地进行土地整理、建设排水系统和采用其他工程措施,为后期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土地整理的基本要求为[17]:(1)与矿区总体规划相结合,以利于矿区土地的最终利用。(2)保障坡面稳定性,避免造成坡体失稳。(3)形成适宜的坡度和微地形,以适应后期植被恢复施工作业的要求,提高植株成活率。(4)与矿区排水系统的建设等相结合。土地整理需要与排水系统工程相配合,而排水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合理布局排水管道,既要满足后期植被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要避免遭遇长时间、高强度降雨时,稀土矿区出现大面积的洪涝灾害,要能够经受住梅雨季节的考验,避免山体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罗学升等[18]对福建长汀县风流岭离子型稀土矿区进行环境治理,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土坡修建挡土墙,沟口修建拦渣坝,控制取土区周围的边坡角在25°以内,并且根据地形,将取土区和堆渣区整平为一块块的梯田。曾敏等[19]对江西安远县新龙离子型稀土矿山进行环境治理,其中针对采剥区和尾砂堆采取了削方降坡+挡土护面+排水截水坡面整理+排水截水措施,针对淤积区则通过建设拦砂坝来控制源头的水土流失,减少沟谷和河道的淤泥。

2.3生态修复技术经过工程治理后,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的边坡趋于稳定,排水系统趋于完善,立地条件趋于好转,但要从根本上遏制矿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步恢复其开采前的土壤质地和结构,甚至还原为开采前的自然景观,则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等。

2.3.1土壤改良离子型稀土矿在开采后生态系统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形成了极端的生境条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覆盖,其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是土壤基质质地和结构不良、酸性强、持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极低或十分不平衡、重金属尤其是稀土含量过高等。因此,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矿区土壤基质的改良。土壤改良的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20]:(1)物理改良措施。主要指表土保护利用和客土覆盖措施。表土保护利用是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前,将表层(30cm)和亚层(30~60cm)土壤取走加以保存,并尽量避免其结构遭到破坏,减少其养分流失,待矿区生态修复时将其返回原地加以利用。客土覆盖是将结构良好、养分充足的异地熟土覆盖于待修复的稀土矿废弃地表面,直接改良废弃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建议尽可能利用城市生活污泥或建筑工程的剥离表土,这样既可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又可减少土地侵占。(2)化学改良措施。包括提高土壤肥力、降低重金属毒性、调节土壤pH值等方法。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贫瘠,通过多次少量施加钾肥、磷肥等速效化肥和施用人畜粪便等缓释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土壤的持水保肥性能,并可以利用有机质的螯合或络合作用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通过施加碳酸钙或硫酸钙,可以利用Ca2+对重金属的拮抗作用,减少重金属被植物吸收的量,保障植物健康生长;通过施加熟石灰、碳酸钙等碱性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

2.3.2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实现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稀土矿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资料显示[21],未进行植被恢复的离子型稀土矿尾矿堆上的土壤侵蚀模数为原状植被条件下的50倍。由于即便实施了上述土壤改良措施,稀土矿废弃地的立地条件仍然较差,难以让一般植物直接定居,而且客土覆盖措施工程量大、费用高,难以大面积实施,因此,筛选出适应稀土矿区恶劣生境的耐性植物就成为决定植被恢复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适应性植物的筛选应遵循如下原则和经验[6]:(1)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乡土植物种类,这样既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可避免外来生物的入侵。(2)对于水土流失较快的区域,治理初期要选择生长快、萌芽力强的多年生草灌,如芒芭茅、百喜草、茶杆竹、山苍子、火棘等,它们可在边坡稳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选择对矿区土壤基质有改良作用的植物种类,如种植具有固氮能力的胡枝子、葛藤等豆科植物,既能改善土壤的质地、结构,又可增加土壤的养分。(4)选择能够超富集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植物,如铁芒萁能降低表层土壤的游离金属浓度,避免游离金属离子对其他植物种类生长的影响,从而为更多的植物物种在矿区定居提供较好的生境条件,进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简丽华等[22]在对福建长汀稀土废矿区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在平坦地段选择种植速生、耐寒、耐瘠薄、耐干旱、吸收NH+4能力强、根幅生长量较大的优良无性系桉树,其年生长量可达4m以上;在边坡地区选择种植复合型的草本植被,包括根系发达、耐旱性强、株丛高大的香根草、类芦等禾本科草本植物和具有固土力强、匍匐生长速度快、吸收NH+4能力强等优点的鸭拓草,其中禾本科植物可为鸭拓草提供较为有利的生境,而鸭拓草则可降低土壤中碱解氮的浓度,这样各自发挥优势,达到了良好的护坡效果。曾敏等[19]在对江西安远县新龙离子型稀土矿边坡区域进行修复时,选择金色狗尾草雀稗马塘等耐旱根系发达的植被,而在平坦地段选择种植桉树或脐橙,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总之,离子型稀土矿区的植被恢复应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并根据群落结构优化配置的多样性原则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形成“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层次分明的良好生态模式。

2.3.3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将微生物接种在新种植的植物上,对矿区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与改良,既可以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利用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重新构筑起土壤微生物体系,增加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加速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17]。目前,将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环境重构过程的报道不多,仅见李兆龙等[23]对广东省平远县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修复过程前后土壤细菌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生态修复后土壤细菌数量明显上升,土壤细菌DNA多态性有所增加。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在离子型稀土矿山生态环境重建方面加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3结语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8

[关键词] 林业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 秀美山川

[中图分类号] S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13-01

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高瞻远瞩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是全国发展战略整体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一场伟大斗争。那么如何进一步,卓有成交地治理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加快建设秀美山川的进程,根据多年的林业建设实践,只有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才能最终实现山川秀美。

一、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的重要性

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规律而进行生态系统改善的一种能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修复生态环境的自然举措。其主要优点,一是省时省工。不需要组织专门的绿化队伍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治理,也不必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既减少了劳力投入也节约了治理时间。二是投入小。由于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是依靠植物自然生长与发展恢复生态的良性发展,是一种完全依赖于自然界的力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不必采取常规意义下的造林种草,治沟打坝等治理措施,因此相对投入较小,尤其适用于贫困地区生态工程建设。三是可有效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大规模集中连片修田平地、植树造林虽然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这种措施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使原始地貌植被遭到破坏。而利用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则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基于上述优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生态自我修复的重要性,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切实把这项费省效宏的工作抓紧抓好,为再造秀美山川奠定基础。

二、积极培植生态自我修复的典型,辐射带动全局性工作

大力培植示范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积极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态自我修复的典型,增强建设秀美山川必须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具体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要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生态自我修复工作的感性认识,牢固树立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有效途径的观念,从而使生态自我修复的概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必须在培养具体典型上下功夫。要对那些思想积极,认识程度高的乡、村、农户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使其尽快形成利用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恢复植被的典型,以此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乡村及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此项工作,形成千家万户齐动手,千军万马治荒山的良好格局。

三、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快利用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的进程

制定出台一项好的政策和措施,是我们顺利开展工作的行这有效的法宝。为此,在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恢复植被,建设秀美山川的过程中,必须出台和配套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才能保证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要全面实行封禁治理,认真落实国家以粮代赈政策,及时兑现粮钱。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就封禁工作的进展情况制定必要的处罚措施。对那些对封禁工作认识不高,行动迟缓的部门和单位采取必要的组织处理从而以铁的纪律保证封禁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二是要明晰产权,以户立业。按照“谁经营、谁受益、子妇女可以继承”的原则,鼓励农民在自己的责任田内实行封山禁牧,并推行一家一户管理,做到产权明晰,责权到位,以便于管理。三是对依靠生态自我修复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典型,要从勘测规划及资金投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进行跟踪服务。特别是在技术规范方面要坚持整架山、整面坡、整条沟一次到位,集中封育,杜绝东一片、西一片,零敲碎打的不合理行为,确保封育一块见效一块。四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要按照“先选后近,辐射周边,网状开发”的指导原则,结合当地退耕情况,制定出科学性强,便于操作的依靠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恢复植被的中长期规划,依据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予以实施,切不可不讲科学,盲目蛮干,保证利用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改善植被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开展,并切切实实见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朱景波. 宜都市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长江大学,2013.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9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水体生态修复措施篇10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问题

前言

我国在最近几十年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乱砍乱伐,最终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样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具有面积广,程度严重的特点,是我国首要的环境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于水土流失给予了一定的重视。目前,我国在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破坏的速度。尽管目前,国家正在努力的进行水土保持,但是从整体上看,水土流失的问题依然很严重。不得不承认,目前,虽然我们国家对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因为发展的时间不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对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很多概念没有完全地了解,只知道一些皮毛,或者本身就存在很多的误解,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笔者认为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眼前的利益。应该将眼光放长远。用发展得眼光看待问题。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对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提出自己浅显的看法, 使得读者对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具有进一步的认识。

1 研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相关背景

关于生态修复的概念,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存在着争议。有的人认为,生态修复就是完全利用大自然的自愈能力,而不涉及人工干预,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停止正在进行的人工干扰破坏行为。还有一些专家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大自然的自愈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是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造成了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人们也必须在不对大自然造成二次破坏的情况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损失,也称水土损失。水土流失可以带走大量的土壤表层养分,而且也使一部分农田变成了荒漠,土体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空间,而且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动物和人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受到破坏,一些在森林中生活的野生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对于大自然来说,这些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生态修复范畴、区划、机制和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够深刻

实施生态修复其基础和前提是对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进行诊断和评价,土壤侵蚀强度增大、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是诊断的重要标准。生态修复与传统修复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但是,在进行修复规划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对该地区的大自然所受到的破坏进行一个初步的诊断。如果有的地区所受到的破坏在大自然自我修复的范围内,就可以不进行人工干预,因为人工干预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内容。目前还没有形成植被建设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认识。

2.2 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民效应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需要每一个人的配合,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不注重发动广泛征求和尊重治理区群众意见和意愿。生态修复的前提就是人们已经停止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如果不及时与相关地区的人们做好沟通,生态修复工程就不能顺利开展。生活中很多不自觉的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例如垃圾废弃物堆积如山,一些工厂大肆排放污水,有些牧民过度放牧等,这些都会使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坏。要让每一个人意识到,大自然的和谐稳定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2.3 科研不够成熟,技术上需要提高

生态修复是一项长久的工程,我国生态修复研究近年虽然对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已有过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恢复重建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已经总结出一些生态修复方法,并已经付诸于实践之中。通常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及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大自然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即使有高科技设备可以对大自然的情况作出预测,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会朝着预期的目标进行。而且,我国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一些研究人员对于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到位,在工作过程中,仅仅注重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其评价的研究,缺乏对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评价。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结合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探寻我国生态修复发展的最佳途径。

3 提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这句话的了解仅仅存在于表层方面,很多人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生态修复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其成功与否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加大生态修复的宣传力度,让全民参与到其中。可以采用的宣传方法有很多,网络宣传、电视宣传、海报宣传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生态修复成败关键在于管护措施的落实,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三分治七分管,治是基础,管是关键。管理体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要在工程前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时刻加强监督,发现不合理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并进行解决,在工程结束后要进行审查,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方案。各个部门一定要密切配合,在进行项目审查的时候,只要发现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就要坚决取缔。而且要对工厂的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在建厂时还要注意他们选择的厂址是否恰当。工厂尽量不要建设在河流上游,否则会使整个水域造成污染。各个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一定要负起责任,把一切污染杜绝在萌芽之中。

3.3 加强人工及政策措施的辅助

依靠封禁并非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唯一途径,其生态修复离不开人工以及政策措施的辅助。其一,可采取人工育林育草的措施加快封的生物量生长,例如:因地制宜地补植补种、防治病虫害等。同时,保证生态用水等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二,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只有将封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取得一定的成效。

3.4 加强封育造林

众所周知,对于生态系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主要是为了减轻其超负荷的压力,通过自然的修复能力来对已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整,从而恢复到最初的、未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采取封育造林技术进行治理,通过大量栽种植被提高其覆盖率,避免受到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影响,从而达到其理想的治理效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4 结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而且,水土保持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创新性举措,相关人员应该深入研究下去,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相关经验的总结。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