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发展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4:19

农旅融合发展

农旅融合发展篇1

1.加强规划引导,强调绿色引领。要结合本县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产业特色、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乡村的休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健康的食品,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美丽乡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2.促进产业聚集,树立品牌效应。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众筹、PPP等新工具和新模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道路、旅游接待、旅游服务等建设水平。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路线,建设农耕文化主题餐厅,加强传统生产技艺体验等项目。

3.完善利益联结,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在就业安排与创业机会上更多地让本地救命参与,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发挥旅游开发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协调产业部门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基础产业和弱势群体进行适度补偿。同时强化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提升农户的服务意识和旅游接待水平。

4.强化政策扶持,进行制度创新。在农旅融合发展初始阶段,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科学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整合分散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开发等领域的扶持政策,发挥资金合力的作用。在农村土地、金融等方面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优惠措施。对发展休闲农业的农户,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信用贷款,拓宽农户融资渠道。

总之,我们要在尊重农业产业功能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通过“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创新业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农旅融合发展篇2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高速稳健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人们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于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农村或郊区放慢生活节奏,探寻唐代诗人顾况诗中“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的宁静舒适。这促使旅游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愈发显著,新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模式应运而生。休闲农业主要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以及农副产品以满足游客休闲需求的新型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指在一定商业模式下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开发田园休闲娱乐的旅游功能。其二者的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能助力乡村建设,缓解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发展。但需要明确的是,该新兴融合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在探索与成长中,因此尽管前景大好,但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等待正视和解决。

1发展现状

1.1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市场拉动、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下,依托丰富的农村资源与逐渐增加的消费人群,产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且休闲农业作为一种融合了旅游与“三农”的新业态,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一定程度上为决战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提供了有效助力。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57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00亿元,增长率达40.35%(农业农村部)。此外,以云南省为例,截止2019年12月,全省已有昆明、楚雄、大理等州市开办了共1万多家“农家乐”,该消费形式已成为新兴旅游热点,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休闲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人文资源以及自然资源,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改善了人民生活状况,带动了经济发展。

1.2市场需求大

自从国家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来,城镇化进程得以加快,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以后倾向于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城市居民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小溪潺潺与袅袅炊烟比繁华的都市更具有吸引力。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仍需要依法支付工资”以及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等措施的执行,也促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以发展。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从2016年21亿人次增长至2018年30亿人次,增长率达42.86%(农业农村部),其背后蕴藏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可谓是不容小觑。

1.3弘扬民族文化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华民族始终豪迈屹立,而中华民族又是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集合,多样的民族文化就像一粒粒闪光的珍珠吸引着每一个人。我国少数民族现多以“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分布在乡村,这使得其文化传统得以稳定传承;但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的局限,大批年轻人选择到城市打工,一些不能够养家糊口的传统手艺也被渐渐湮没。因此,如何兼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弘扬传统文化成了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恰好能够结合民族文化与商业模式,通过开发传统民族文化村、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等活动形式,例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能够使游客在消费的同时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且有利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2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多元化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产品缺乏多元化,多以蔬果采摘、垂钓、农家宴为主,仅局限于观光层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新颖、多元产品的能力还不成熟,同质化产品过多也易引起同行恶性竞争。除此之外,游客在不同的农家却体验到相似的活动形式,会大大降低其满意度,想要休闲放松却变成了换一个地方吃饭。这些传统农业旅游形式间的雷同使得农业旅游产业链短,副线产品单薄,反而限制了产业发展。

2.2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缺乏科学性是一个仍在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满足基本生理需求是最根本的目标,基础设施的不完备会对实现该目标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流动卫生厕所欠缺和干净的饮用水供给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大部分乡村的问题,这使得游客在基本生理需求满足方面受到负面影响。其次,传统村落大多道路狭窄,田地较多,空旷平地少,游客驱车前往会面临停车困难以及村落路面损坏严重的困境。最后,乡村医疗条件落后,乡村旅游一方面存在饮食安全问题,另外一方面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及游客突发状况。乡村医务人才匮乏,应急经验不足,难以迅速妥善解决安全问题。

2.3人才缺口大

“农家乐”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促进了乡村旅游业这一新兴经济业态的诞生与发展,其多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经营,慢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合作经营、集体经营等模式。现在农村中的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上学或打工,经营者以及服务人员多为村干部、农民等。他们一方面普遍受教育或培训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性,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出现管理混乱、服务不周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新政策落地与市场变化反应不足,难以适应和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2.4缺乏创新性

尽管休闲农业与特色旅游的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根本性的农业产业带动不明显;经营模式固化,科技化程度低,宣传营销手段落后,多依赖当地居民口口相传、朋友推荐或导游带队,很难吸引外地游客,知名度局限于某一区域,未能较好发挥当前信息化新媒体平台的带动作用。此外,农家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旧”的产品,再加上诸多同质化的“农家乐”,很难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产生,经营规模难以扩大。此外,经营基本集中于线下,没有充分发挥新兴科技和电子商务等平台的带动作用。

3解决措施

3.1科学管理,品牌差异化

品牌差异化是树立品牌独特形象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可以打破市场单一化、同质化局面,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使之特色化的根本是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资源开发特色产品,避免同行之间过度竞争,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避免过度或恶性竞争。目前“农家乐”仍以住农家房、吃农家菜、干农活等形式占主流,普遍不具有独特性;因此可以打造主题农家园,例如蔬果园、花卉园、垂钓园、农活体验园,不求多而求精,完善和发展好某一个或某几个产品,利用好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充分挖掘该产品蕴藏的发展潜力。这不仅会促进乡村振兴,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品牌的内涵,而且为该新兴业态的发展注入了灵魂。

3.2政府加大扶植力度

乡村休闲农业完全凭借自由发展或仅靠非政府组织管理难以提升到新的发展层次和格局,因此政府财政的扶持以及新政策的出台在目前发展阶段具有广泛的积极推动作用。首先,政府财政的支持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的根本手段。解决停车难、医疗条件落后、卫生环境差等困难以后,乡村休闲旅游才能够积极健康发展。其次,政府对于经济和民俗的把握较其他层面的管理者都更加完善,最高效率地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离不开政府的调控。最后,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体,但是又融合不足,管理体制、评估制度良莠不齐,此时政府干预是确保制度制定以及执行的强有力手段。但也需注意,政策的出台以及执行是政府公信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很重要,但百姓的安乐生活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内容。

3.3培养或引进人才

执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助力乡村休闲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休闲农业多以自主策划为主,由于经营者或管理者自身具有局限性,因而运营管理存在诸多不合理以及潜在风险。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村干部、农民进行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操作规范、安全把控等方面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乡村休闲旅游业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推动;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难以满足该类人才需求,因此可以出台人才引进计划,设立创新人才激励制度,鼓励“外面的人”走进来。例如由当地政府牵头,与高校的农学、管理学、旅游学等专业或农业研究机构合作,在保障人才引进的基础上降低付出成本。

3.4创新管理方式以及产业结构

具有一个全面或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创新会带来变革与刺激新的旺盛的消费需求。因此,首先需要从观念上革新“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突破原本定义为观光、度假的局限,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形式或产品。例如英国的休闲农业发展较早且具有领先地位,其部分农庄保留了古堡建筑外貌,且经常举办如“最圆的番茄”等趣味比赛,调动游客新鲜感以及参与感。以此类推,我国农村也可以利用地热资源,与养生主题相结合举行知识竞答比赛;或举行蔬果园摄影、绘画等活动,调动游客积极性,将传统的蔬果采摘、垂钓等变为竞赛奖品;既创新了农家休闲形式,又推广了农产品。信息化是当下发展的主流趋势,互联网推广成本低、速度快、受众广;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弥补传统宣传方式的弱点。充分发挥创新性,延伸“农家乐”的内涵,参考支付宝软件通过付款等方式得到奖励以供在线种植虚拟的“树”,进而真正在沙漠中以用户的名义捐献树木;该产品不仅刺激了用户使用的欲望,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休闲农业可以参考该模式,开发在线种菜,购买虚拟肥料,最终农产品快递到家或亲自线下采摘,拓展消费渠道以及建立游客忠诚度。

农旅融合发展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一、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互动发展进程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 ・舒尔茨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到传统农业就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可以看出,传统农业受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限制,农地产出效率较低,农产品生产的社会化与协作化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缺乏统筹管理与远期规划。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和传统农业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产业体系改造和提升农业结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将经验生产转向科学生产,将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向机器生产,将小规模、分散生产转向区域化、产业化生产,以达到高产、低耗、高效生产的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与我们党的政策不谋而合。

(二)新土地政策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新土地政策的实施必将有利于土地的集约经营,有利于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使农民能集中起来学习和实践农业新科技,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从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技术保障。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收入渠道

通过入股、互换、转让等形式可以盘活土地资源,从而把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促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加强农村公益性基础建设以及农村能源建设。还可以把过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丰富农民的受益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现象,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3.健全土地制度,完善服务体系

不断强化对以土地资源为核心的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服务体系。

(三)以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升级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新土地政策允许经营权的流转,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土地产出增值、农民收入增加、村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农村地区可根据自身土地存量、气候条件、资源类型、种养历史等条件,实现区域性的大规模特色农产品生产,以区别于周边地区的农产品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宅基地可通过市场调节合理流转,这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代农业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经营,科技的植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资源基础和发展背景,提升了乡村旅游的产品和形象,为乡村旅游的升级拓展了新方向。

二、乡村旅游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路径

(一)生态治理与大地景观的融合

农业生态治理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农业景观建设结合起来,不仅要恢复自然美,也要体现人工美。在乡村景观的打造中,要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塑造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景观系统,用溪流河谷、湖泊、风土民情、方言以及生活方式等要素共同打造景观版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等景观多样性特征。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土风情的融合

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结合发展,要实现人的新农村和物的新农村齐头并进,通过旅游带来的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帮助农民向职业农民和服务业转换。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既要采用现代的建设技术,更要用现代的理念传承和保护乡土风情,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将民族村寨、古村古镇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统一起来,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村镇。

(三)科技创新与旅游业态的融合

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来改造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目前,一些没有通油路和有线宽带的乡村,许多居民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已经变得触手可及。旅游消费是移动消费,和移动互联网有机结合可以推动将旅游需求转换为旅游消费,并催生出旅游电子商务、在线物流、网络营销等新业态,形成信息消费与旅游消费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

农旅融合发展篇4

[关键词]工业;农业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41-01

一、个旧市基本情况概述

个旧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红河北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处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因为海拔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故个旧市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个旧市还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和锡材中心,相较于其它资源型城市而言,个旧市不论是在区位特点,还是在资源状况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比较典型。对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不仅对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有利,而且还能探索出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从而为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二、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环境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现如今,随着个旧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日益加大,资源枯竭的威胁已经日益明显,地表植被覆盖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现象、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导致个旧市生态环境自我补偿和可再生能力不断下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资源环境不仅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反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那么要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

个旧市产业主要是依靠有色金属采选冶,尽管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但发展还不够的合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柱产业单一、服务产业比重小的经济格局。2014年,个旧市产业结构比为17.2:45.6:37.2,其中,服务业占比37.2%,在云南省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服务业内部投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性,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偏低。

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个旧市乡镇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区域性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受生产资料价格日益上涨影响,使得农民增收渠压力加大,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农村劳动力可转移剩余空间不断减小。

(三)发展方式有待转变,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存在严重制约

当前,个旧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不大。企业缺乏较强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在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升级改造以及社会全面进步中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制机制对个旧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管理创新上拓展不足,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还未有效地转化成竞争优势。

三、发展模式推广适合区域分析

从云南全省发展角度考虑,云南曲靖、昭通(含寻甸和东川)州市都是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适合实施的区域(如图1所示),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地区都分别与贵州、广西和四川毗邻,是通向省外的必经通道,有著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山岭河谷相间交错。从气候条件看,昭通境内群山林立,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变化差异小,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候差异性明显。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温度要高于北部,湿度也比较低。而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从资源禀赋上看,首先,各地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昭通市有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不含苔藓植物),草场植被资源有174科1604种。曲靖有野生动物4纲、24目、45科、249种,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20余种,有野生食用植物178种、工业用植物236种、天然草本植物465种、花卉观赏植物285种。其次,水资源丰富。曲靖境内江河纵横,境内分布着南盘江、北盘江、珠江源牛栏江、小江等众多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6.28万千瓦。昭通境内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

四、发展模式总结

一是保存原有特色产业,利用比较优势,以建立特色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扶优扶强为切入点,以精深加工为重点,鼓励技术改造,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改造,延伸与扩展原有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接替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植入新兴产业,注重生产业配套,以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思路,以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为抓手,以“优质化、生态化”为主题,以“高科技、高效率”为重点,鼓励生态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优势再造,培育新增长点,使其成为接替产业。三是集聚资源、产业、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实力等优势,发展组合型城市群,实现工业、商贸、物流有机组合,开拓创新,联动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市场运作的机制,构筑特色工业园区产业承载体系,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约化产业发展格局。扭住特色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建设轻工产业园,以利于个旧市工业转型升级。同时继续把南、北选矿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注重重金属污染治理,并以此为切入点,建设成为循环型和科技型选矿园区。积极推进实施“七彩云南,精品个旧”保护行动,对“两高一资”建设项目加以严格控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对废矿、尾矿以及废弃物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推进创新型个旧发展

大力推进创新型个旧建设,针对性地发展个旧市全市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核心技术,建设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紧紧围绕个旧地方产业,加快产业化创新基地培育与建设,重点建设锡、铜等有色属新材料、农副产品、药材深加工等产业化创新基地;同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中介服务;不断促进个旧市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个旧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发挥“锡文化”的地域特色,打造集休闲、康体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推进“个锡之花”锡工艺鉴赏、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创造公平公开且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并以个旧及其周边城市的服务经济为纽带,形成产业城市群。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二是发展开发、建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三是开展咨询、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及仓储等新型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丁善生. 谈濮阳市华龙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措施[C]//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 2011.

[2] 张进伟. 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 农业经济, 2016(2):101-102.

[3] 胡建团.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 中外企业家, 2013(14):13-14.

农旅融合发展篇5

关键词: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互动机制

在旅游产业中,休闲养生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逐渐加快,养生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内心更加悠闲与舒适。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链能够给休闲养生旅游提供更好的发展载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将生态农业产业链与休闲养生旅游进行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缓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将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出来。此外,将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进行融合与互动,能够打造更加耦合、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1.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主要指的是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来对这两个产业进行探讨,并对原有产业链进行分解,通过模块或者产业链资源的优化与组合,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的过程。在推动两大产业融合时,要结合企业利益目标、市场实际需求、产业分工等要素,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碰撞与产业渗透,促进两个产业链裂变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融合性产业,或者形成一个产业群、产业链[1]。无论是生态农业产业链还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二者都有自身的产业中心,都有自己的技术、资本和产品,而为了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强化两个产业之间的要素交换与能量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得二者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突破固有产业界限的局限与禁锢,逐渐形成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融合性产业链,在资本、技术、产品与市场等要素之间实现替代与互补,从而打造更加先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都能够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1.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的特征

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主要注重改善人体健康,注重疾病的治疗与调养,使得人的身体、精神、灵魂和感情等更加和谐与平衡。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多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和载体,主要包括农事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和佛教养生等等,因而休闲养生旅游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养生与健康的旅游项目或者产品、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资源等。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当中,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很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具有很强的资源异质性,其依托多种资源条件,能够发展与创新出更加多样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而生态农业产业也具有持续性、高效性、资源异质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且由于生态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通过利益合作共享、循环利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更好维护,有效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农业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

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

为了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实现互动与融合,结合两个产业链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特征,不断优化与创新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与流程。重视产业链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优化等,能够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对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展开有效研究。

2.1重视两大产业生产性关联要素的融合

生产性关联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或者契合点之一。在两大产业融合与互动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主要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时,生态农业是其非常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且在旅游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于生态农业产业的空间区位有很大的依赖。同时,旅游自身的时间依赖性、旅游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农作物季节性生长与观赏等,都表现出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生态农业时间的较强依赖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服务等都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流程密切相关,如服务的创新、食品的营销、园林等生态性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关联之处,也是强化与提升两大产业生产性融合的有利条件。此外,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如专业的休闲知识、服务技能与养生服务等,能够对旅游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地分析与分类,从而掌握更为全面的生态农业、养生旅游知识,促进两大产业链更好的融合与发展[1]。

2.2重视两大产业链融合协同效应的发挥

在推动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互动的过程中,要将两大产业链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将生态农业产业、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作为产业链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通过信息、能量、物质等要素的交换,将两大产业链进行全面分解与整合,从而将协同效应发挥出来[2-3]。为了将两大产业“1+1>2”的协同效应更为全面地发挥出来,应重视两大产业优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将两大产业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生态农业资源能够更好地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形式与内容,为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打造与创新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率与发展水平。此外,两大产业链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休闲养生旅游要素逐渐融合渗透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形式与内容中,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城乡或者城镇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非常有利。

2.3健全两大产业耦合机制,发挥耦合效应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会推动事物发展向一致性、同一化的方向演变。在研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两大产业耦合机制的健全与耦合效应的呈现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经过要素的融合、资源的共享、发展方式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较为健全的耦合机制,这对于两大产业链的促进与融合非常有利,对于耦合效应的全面展示与呈现也非常有利。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两大产业耦合的实际效应更好地发挥与诠释出来,明确好两大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目标,应从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助推两大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从而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谋求两大产业链共同发展时,应重视对两大产业链中优势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两大产业链互补的内容,如生态农业中河流、湖泊、土壤、空气和光等自然要素,农作物的育苗、种植等生产过程,这些都是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旅游资源,可使得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产业业态得以创新,提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同时,在产业链融合实践过程中,生态农业资源能够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内容,而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推动生态农业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升级,推动两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5]。

2.4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转变与革新

在促融两大产业链时,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共同借力来实现产业链的更好融合。休闲养生旅游企业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要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多元化改革与多样化创新,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经营理念的创新、专业技术知识的共享,使得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得以更好地丰富,提升两大产业链的融合效应。与此同时,在融合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时,以生态发展为核心,重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将三者之间的耦合效应、协同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得两大产业链融合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推动乡村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

农旅融合发展篇6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旅游消费能力持续增强,乡村旅游已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

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远离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经济主战场,当前主要依靠农民自发推动,投入力度不够,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不到位,乡村度假养生、运动娱乐等精品业态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系列精品,从而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富民、促投资、扩消费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2我国乡村旅游融资障碍

一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缺乏抵押物。乡村旅游开发区相对偏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等价值不高,且在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内难以流转,价值难以评估,导致中小企业和农户从事旅游经营的融资抵押物种类较少,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足够大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因此,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一般不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贷款。

二是市场主体散弱,还款能力不强。乡村旅游的主?w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和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很大,客观上限制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其一,农户本身资金有限,发展乡村旅游一般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能力较差,还款能力不能保障。其二,一些乡镇旅游企业不少是从经营“农家乐”发展起来的小微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效益不稳定。这与信贷资金追逐高利润、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背道而驰,制约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发展。

三是贷款信用与担保的障碍。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散弱,在申请贷款时大多没有能力找到有效担保,这往往不符合银行的《贷款通则》,不能获得贷款支持。而且,农村地区担保机构数量少且规模都比较小,为寻求合格的担保企业,乡村旅游主体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

四是贷款门槛高、程序复杂。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多以大项目为主,主要面向大型企业,贷款额度较高,为规避风险信贷业务流程烦琐。但由于乡村旅游项目较小,难以满足银行对项目、信贷额度的要求。此外,乡村旅游主体的融资成本一般包括利息支出和筹资费用,由于其融资额度小,银行单笔业务成本高,且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无法享受优惠利率。

五是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障碍。由于乡村旅游发展主体组织散弱,信息获取能力较差,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及业务流程缺乏了解,客观造成了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的障碍。同时,金融机构对乡村旅游相关政策关注度不够,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经营管理、融资需求不甚了解,对项目前景、预期收益、风险程度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3促进乡村旅游投融资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31丰富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信贷抵押物类型

一是加快农村土地资产确权,成为旅游开发最重要的贷款抵押物。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选取部分县(市、区)开展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抵押贷款,大力推广土地经营权、收益权抵押保证贷款,推动“土地变资本”。

二是进一步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丰富乡村旅游融资抵押物类型。目前,全国多地正试点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农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农村贷款抵押品(见下表)。进一步创新推行农机具、牲畜、存货等农村,以及农户自有贵金属、理财产品、债权、各类票据等多形式的抵(质)押贷款。

三是推进各类乡村景区点、旅游经营户预期收益折算抵押。乡村旅游各类景区点、旅游经营户具有一定的预期收益,在经过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后,可将预期收益作为银行贷款抵押。

四是以政府平台拥有财产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贷款的抵押物。地方政府平台拥有国有土地、办公用房等多类资产,以及与旅游业相关的有国有景区资源、宾馆饭店、康疗设施等,可采取政府平台资产抵押贷款方式,将贷款发放给旅游扶贫开发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户)。

32提高乡村旅游主体的合作化经营和还款能力

一是探索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壮大信贷主体。根据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开发地区的产业基础、特色资源、发展实际、扶贫类型,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形成规模化、较稳定的信贷主体。坚持农民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核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至少占乡村旅游合作社成员总数的80%,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全力为成员提供管理、经营、营销等服务。

具体发展方式有:①在具有规模化经营企业(大户)的地区,要引导和鼓励农村能人、经营企业、专业大户牵头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②在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和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不发达的地区,引导农民以闲置房屋、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出资入股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③在已有乡村旅游合作组织的地区,要积极稳妥地推动向法人社转型,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④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开发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乡村旅游产品和特色商品。⑤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组织开展跨类型、跨区域合作与兼并重组,做大主体规模。

二是提高乡村旅游主体的合作化经营和还款能力。灵活利用多种合作方式,提高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能力和意愿,增强还款能力。如协调旅游企业帮扶,帮助农户进行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组织农户生产并负责回购产品,通过企业渠道进行销售。

三是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户的金融知识培训。除旅游经营管理技能培训外,重点要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金融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还款周期。

33采取多种方式为乡村旅游融资提供担保

一是政府担保。“三农”发展涉及面广,农林、水利、建设、环保等各政府部门都有专项资金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大。在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地方政府应全面整合涉农和扶贫资金,出资成立担保公司或乡村旅游信贷基金,为乡村旅游中小企业和经营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或贴息,放大政府资金的效用。

二是集体经济担保。在乡村旅游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或其他产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乡、村集体组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可由集体经济为从事乡村旅游的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担保。

三是联合担保。乡村社会家族、亲友联系紧密,一部分致富带头人已经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可采取大户带小户、农户联保等多?N方式联合担保,共同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

四是专业企业担保。地方政府引导,成立乡村旅游保险或担保公司,借款人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签订贷款保证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证,如违约由保险公司赔付银行贷款本息,为乡村旅游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担保。

34针对性开发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信贷业务

一是降低贷款门槛。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主体和开发项目的小、散特征,金融机构应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开发针对中小企业和旅游经营户的额度较小的信贷产品。

二是简化贷款程序。中小企业和旅游经营户一般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和专门人才,因此应简化信贷程序和业务流程,为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便利。

三是增加对贫困村(户)的免息或低息贷款。乡村旅游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形式,金融支持乡村旅游扶贫作用大、效果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要有专项信贷政策和举措,特别是针对贫困户应增加低息、免息贷款。

四是适当延长还款周期。针对乡村旅游投资周期长、还款能力较弱的情况,政策性金融机构推出还款周期较长的信贷产品业务。

35缩小乡村旅游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障碍

利用多种方式,缩小金融机构和乡村旅游融资项目、主体的信息不对称。

一是利用乡村旅游经营户信用评级信息针对性贷款。农业银行根据农户农业生产进行的贷款和还款情况,对部分农户已经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将农户信用划分为优秀级、良好级、一般级、观察级、违约级。其他金融机构可与农业银行等建立联系,共享农户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等级信息库。根据农户不同信用级别,对其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抵押、担保、贷款额度和还款要求等进行差异化区分,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农旅融合发展篇7

关键词:茶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旅游

国内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产业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足,以及与普罗大众希冀从旅游过程中满足的需求不相匹配。成为了如今严重制约旅游产业持续扩大经营发展规模的重要掣肘。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其关键在于要为传统旅游产业注入贴合实际以及需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感,方能持续收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背景探究

传统旅游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便需要与其他有价值的元素积极融合,以组合的方式为自身塑造更多价值点,满足游客多元的需求。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兼具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包含丰富的农业元素,也符合如今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游客们可以前往各地旅游景区,在静谧的乡村旅游景点忘却城市的烦恼,过几日陶渊明般的悠闲生活。可以说乡村农业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如何深度挖掘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价值点,使其与广大受众需求契合,成为旅游产业管理人以及地方政府人员亟须考虑并落实解决的问题。当然,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是对旅游产业的革新,同时也是对当地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是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旅游活动的创新、发展而言,受众更加关注旅游背后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以及休闲价值。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积极融合多元化的内容,通过组合的方式获取产业发展最优解。具体到该产业的发展,其中蕴含的直观理念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休闲等元素,相比其他种类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该类型产业发展模式比较欠缺的是文化内涵,因此要积极与地方特色融合,与时代特性融合,使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

2茶文化创意理念解析

茶文化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以茶为物质载体,文化既是指茶道的文化,也是指茶道的精神,而这也正是茶文化千百年来吸引无数拥趸的核心所在。随着多元要素的融合创新,在产业要素融合的背景下,茶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紧密融合,二者先天有一定的融合优势——茶产自专业的种茶乡村基地,在大范围推广茶种植之余,结合茶文化开展融合创意旅游产业,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振兴旅游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在物质消费基础上,更加关注精神消费。从茶文化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内容来看,茶文化极具精神消费价值,因此茶文化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价值。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一方面涉及到地方茶叶种植以及匹配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内容的融合,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广泛的宣传以及针对本地茶农的思想宣教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这些环节没有明显短板,环环相扣,方能有序推动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茶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同时,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

3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体验式构建

3.1注重直观体验的传达

对选择茶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旅游模式的受众而言,他们希望在常规旅游获得的体验基础上,能够深入了解旅游地独特的茶文化,而这也与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体验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体验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ames等人提出,他们指出体验经济的核心为服务,商品为载体,通过商品这一载体为受众营造具有回忆感的体验。从这一概念解析可知,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首先要为受众营造一种直观的全新体验,在景区游玩过程中感官能够受到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的新鲜感,在这种感觉的烘托下受众的消费体验才能得到提升。作为产业管理人员,应立足茶文化创意产业元素的攫取,打造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乡村生态旅游基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方面面凸显茶文化创意与茶文化元素,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即便在日后想起这段旅行经历,也能清晰地回忆起旅游时茶文化主题旅游基地为其带来的冲击感。

3.2注重场景化体验的塑造

体验经济离不开气氛的烘托以及对应场景氛围的打造。场景化体验是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前期市场调研来看,有很多游客表示之所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参观和游玩,并非只因为想品尝当地的特色茶饮,更是想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融入茶文化代表的静谧生活场景,与茶农一道在结束一天的摘茶、制茶等流程后,能够端起一杯真正属于自己的茶。既是品茶,也是在品味生活。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他们的追求超脱了基本的物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要注重茶文化场景的构建,以及参观旅游流程的精心塑造。既要完美还原茶农一天辛劳的原貌,也要积极融合本地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在质朴的地方文化基础之上融入更加现代化的元素。

3.3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体验

游客的旅游体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产业管理人员,需要审慎分析游客的体验需求,结合游客需求有的放矢的设计旅游项目的内容和流程。虽然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主打茶文化,以茶文化为内核,以旅游基地以及旅游服务为载体,满足游客对茶文化主题的生态旅游的诉求,但也要关注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在前述诉求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化元素的融入,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多元性,如增加地方特色美食、民族歌舞以及疗养康体等内容。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基地打造成为综合性的地方旅游名片。

4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4.1加强茶文化融合产业旅游基地的宣传推广

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外部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潜在受众了解茶文化生态旅游,喜欢上茶文化生态旅游。对部分人群而言,茶文化生态旅游尚属小众旅游项目,且茶文化生态旅游传达的理念与实际赋予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人们潜在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一差异正是决定茶文化生态融合产业的发展高度的关键。作为产业融合管理人员以及地方政府人员,要立足消费者角度实施茶文化融合产业旅游的宣传与推广,找寻潜在受众的诉求,满足其痛点,刺激其消费需求,逐步变更潜在受众的消费观念。具体来看,在宣传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也要积极依托新媒体传播的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等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等广泛宣扬茶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以及融合生态旅游产业等。立足多视角、多层次,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产业以及茶文化融合生态旅游的好处,持续推广本地旅游特色,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消费。预算充足还可考虑聘请名人或意见领袖做代言,提升茶文化旅游生态基地影响力。

4.2融合多元素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正如前文所述,虽然主打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满足游客们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诉求,但融合产业的根本依然是旅游产业,即服务业,而服务业便要面向客户需求,依据客户需求动态性的调整旅游项目的服务内容。如果单纯以茶文化为宣传卖点,只能吸引一部分的游客,且单一的宣传卖点容易让人感觉单调,因此要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附属的休闲元素紧密融合。茶文化产业所在的地区往往空气质量优异、环境优美,而这些条件正符合康养休闲的标准。茶文化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便要以茶文化为基底,向着康养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积极建设与康养休闲相关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4.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以茶文化创意产业为基底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服务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耗资甚巨,需要在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初期做好统筹规划,依据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将旅游项目基地打造成为综合性的茶文化主题的地方旅游名片。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产业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足,以及与普罗大众希冀从旅游过程中满足的需求不相匹配。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求通过旅游的方式获取身心的放松与愉悦,希冀通过有特色的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情趣。基于以上,本文以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展开探究,分析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融合体验式构建,提出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沁灵,曾芳芳.福建龙岩武平绿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1):102-104.

农旅融合发展篇8

(铜仁市委党校,铜仁 554300)

摘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旅一体化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西部地区,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现代旅游和以山地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各有优劣,二者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本文以西部地区A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旅一体化带来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现代农业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 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现代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06-02

作者简介:王慜(1983-),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现为铜仁市委党校讲师。

0 引言

农旅一体化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完善而促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过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传统农业是以产品生产为主,重点是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着眼于以耕地为基地的农户经营,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相对低水平的发展形式。现代农业则是一种满足基本粮食需要基地上的商品生产,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旨在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全区域的生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 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1.1 农旅一体化的范畴界定

农旅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乡互动的基础上,开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栖化经营模式,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一种发展方式。具体来说,农旅一体化有农旅合一、乡村景区化、产业立体化、经营共生化等方式。农旅一体化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1.2 农旅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化的一种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断产生矛盾冲突,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旅一体化产业项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1.3 农旅一体化使农业和旅游业实现双赢

农旅一体化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农业与旅游两者的有机融合让该村找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休闲避暑旅游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正踏上这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向着幸福新生活迈进。

2 A区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A区旅游产业资源丰富

A区是地市级城市所在地,下辖5个街道、4个镇、5个民族乡,具有“黔东门户”、“黔东宝镇”之称,这里自然、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多,其中部级风景名胜区2处,还有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周逸群故居、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文笔峰公园等景区,距离佛教名山梵净山80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55公里。近年来,A区所在地级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新建了一批星级宾馆,更促进了A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农业产业基础良好

A区优质稻种植面积65023亩,总产量28800吨;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25473亩,总产量41232吨;花生种植面积11141亩,总产量1060吨;油菜种植面积36144亩,产量4880吨;油茶种植面积24570亩,占油料类种植面积的34%,产量36吨(油茶处于发展初期);蔬菜产业,目前全区在2011年以后种植蔬菜面积超过46369亩,不包括食用菌;精品水果产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亩;中药材产业处于发展中,畜牧与水产业现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发展,其中水产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

3 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

以“农旅一体化”为目标,为农业生产导入现代旅游服务要素,重点打造三个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实现“农业景观化、园区景区化、生产定制化、生活乡村化”的一体化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连片开发、整体提升,带动其他乡镇新农村建设提升,推动A区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A区生态农业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以农为本、农旅结合、突出特色、提升跨越”的指导方针,围绕“生态化的山区环境、品质化的农业产品、创意化的产业体系”三大核心,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项目进行“一心一环一区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适当增设生态农业对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和人文价值提升功能,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与体验产业和农业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四大产业对接,使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增效。

4 农旅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4.1 农业发展向由循环生产型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现代农业应该摆脱以往通过生产粮食、副产品等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发展模式,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将现有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利用旅游产业为农业产业打开市场,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提供旅游观光和调剂劳动以及学习、享用农产品的现代旅游农业。

农旅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和优化要以旅游企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产业运作方式,通过多产业融合整合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单一的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4.2 农产品类型由传统初级产品向特色品质产品升级

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鲜农产品。传统农业以满足温饱为目的,只提供缺乏特色和亮点的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增值空间不大,无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农产品销售模式比较落后,致使产品打不开市场,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要对农产品进行创意加工,实现碧江区文化的物化,着力实现产业转型。在销售环节,应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让农副产品真正规模化、标准化。

4.3 发展质量农业,提供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

引入绿色生态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优价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就现代农业而言,除了要增产,更应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以无公害、有机、绿色生产为切入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品牌优势。另外,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执法机构应该对农产品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4.4 加强组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合理规划。根据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整体布局,打造品牌产业,促使农业与生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以此形成优势产业;规划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时,应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资源,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体系。另外,要积极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农,逐渐构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和运转方式。

5 对策效果分析

现A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品牌,组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专家技术服务团,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以点带面带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目前,A区现代农业园区共计完成投资30012万元,占年度计划数的100.04%,据2012年统计数据:建成专业蔬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2.3万亩,竹林基地0.9万亩,中药材基地0.2万亩,粮经比由6:4调整为4:6,农森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9%。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而是以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农业生产种类不仅是传统的农产品,而且包括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及展望,确定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农业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农旅融合发展篇9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

一、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是文化振兴,而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如何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农业三者进行有机融合,并推进文、旅、农一体化融合发展,解决此问题的落实落地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体系是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开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乡村振兴需依托乡土特色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创建乡土文化旅游品牌,并促进乡村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利用“文化+产业+旅游”的多元模式,使其成为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内外的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公共理论研究为基础,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和实践性研究较少,而在重点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方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提供借鉴。国内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的提出,专家们已着手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的方式、类型和机制,以期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困境,寻求其解决途径,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为公共文化事业和农、文、旅产业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二、文旅融合的节点

“文旅融合”作为一个热点话题,与多方关联。“文”与“旅”融合中的“融合”有具体业务工作深度整合的意思,真正为验证职能机构合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产生。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文化产业具备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助推旅游产业拥有更强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因此需要我们本着“宜融则融”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两个产业链上找到能够融合的节点(见图1),勾画出文旅融合的原则、产品与服务、宣传与营销等运作机制。(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点。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在文旅融合成为热门话题前就存在的,从图1可看出,在宏观上文化与旅游的耦合性。首先,我们通过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引导功能,去实现旅游产业从业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从业者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旅游者从旅游产品和服务中获得附加的体验感知价值,并得以提升自我文化认知和遵守行为方式准则。其次,通过多方参与的手段,治理旅游行业主体准入门槛低所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为旅游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最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政策治理的目标借助旅游经济实现途径而达成,从而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促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文化资源中的经济功能日益体现,各种文化资源需要依托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其经济价值[1]。文化以旅游为载体,最终可以结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促互利的硕果。(二)文旅融合是全面的融合。按照通常的价值观,追求文化与旅游的全面融合是必然的,与其说是技术问题倒不如说是价值观问题。但是,从实践层面,文化与旅游的局部融合比全面融合更容易,按照“能融尽融”或“宜融则融”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性原则,我们应该把两种类型的融合看作是不同阶段的融合,两项产业在不同领域的“理念融合、交流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职能融合、服务融合”等科学、合理的全面融合。(三)文旅融合是内在需求的融合。当我们笼统地讲文旅融合时,“文”的内涵往往不太明确,在以往的解释中,文化是以人文特色资源、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式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而“旅”的释义比较明确,专指旅游产业。在各地区打破文化与旅游的体制分割障碍发展的形势下,历史文化的优势转化成文旅产业的优势,并为旅游产品的增值提供服务。从文旅融合落实落地角度来考量,我们最终是以旅游产品的形态落地,其实它是一个融合文化产品属性的旅游产品。因为文化产品本身无法完成空间位移,如果不与旅游融合,文化产品只是一种地域性产品。借助旅游,文化产品才可以移动起来。从静态发展区域性传统文化产品,到构建动态的多元移动传播渠道,乡村努力吸引大量旅游者到访当地,使传统历史文化更好地转化成产品,形成产业链,促成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文旅融合的语境下,文化不应该只是一种元素,而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催化剂。本着“全域覆盖、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文化与旅游产业链之间发生了“点线面”的互通交融。这种“文”与“旅”的全方位融合,从落地、实效层面来看必须依托旅游者和居民的需求来实现。旅游产业为文化产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文化产业的奋起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一座城市带来人气,进而激活经济,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刻意的文旅融合,它是全面、真实、立体的融合,是统筹文化发展渠道,使其步入良性运作的循环轨道。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原则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国家与地方文化建设持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各地仍依靠财政支持,缺乏活力和自适应能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为地方协调和统合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并为文化资源丰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带来旅游市场开拓的经济动能,激活了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从文旅融合的角度看,文化是包括旅游产业与公共文化事业的融合,而乡村旅游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可以是两种方向: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构建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形成民俗文化的研学基地创建模式。那么,站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立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挖掘乡村文化内在的深度价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并惠及更广大老百姓。(一)合理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发展关系,旅游与公共服务的融合空间上有较大的融通性。我们归纳出旅游公共服务主要内容的四个方面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便民惠民服务,由此得出旅游公共服务只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是为了政府与其他社会职能机构协助旅游产业发展或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并向旅游者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全部内容[2]。总而言之,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旅游公共服务虽不是核心构成,但也是公共服务框架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有效、便捷的帮助,使其愉悦地完成整个旅游活动。旅游公共服务是整个旅游产业的附属部分,它能够使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成为和谐的整体。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链条上,需要真正找到适宜的契合点,保证其合理性。(二)公平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正在寻求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点,而其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融合模式有所创新,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把旅游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分支进行排列组合并操作落地,产生了多个“融合”项目或成果,但随着各类型组装项目的运行与落地,很多问题慢慢浮出水面。如很少有专家学者对融合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考量,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公益性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选择探究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节点时,应该秉持坚定、公平的立场,确保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资源是面向所有受众的,保证其共享文旅服务的公平性。融合的合理方式是让公共文化服务面向所有人,公共空间具有公平性和共享性。

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保护和利用机制的缺位。个体乡村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时,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依托农业资源的多样化旅游项目,或在发展中大量引入外来资源模仿照搬,同质化发展严重,导致乡村手工技艺、物质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缺失。近几年,造成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无序和保护不利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青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乡村人口空心化,逐步丧失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二是未健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才的培育机制,最终导致传统文化技艺部分传承的断代;三是在农村商业化的开发中忽视对传统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致使传统乡村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二)忽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游客使用。需求的吻合度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标准化和基础性建设为导向,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忽略了旅游的功能适用性,未来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样本、传统文化“双创示范”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旅项目建设为基础,不仅满足村民文化的需求,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趋势下,旅游者的需求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与旅游者的需求难以吻合。(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乡村文化产品与服务供需转化率低,以致与文旅融合的主要要求和大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发展被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联结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政策与农民文化需求的纽带,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乡村旅游信息整合挖掘及传播上具有一定的地方优势,农村多数的旅游信息推送和宣传推广依托官方渠道和社群渠道,未能明确文化产品定位、品牌定位、目标游客定位和竞争定位,需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宜传统特色的实体文化的推广渠道。2.新闻自媒体和视频自媒体利用率极低,未能制定合理的推广渠道组合以及音乐舞台表演作品、技艺文化资源档案等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设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做到从不同视角拉动乡村公共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使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在线下呈现丰富多彩的形式。3.专职文旅管理工作人员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人才缺乏,团队运营管理经验不足,开展实操规划团队的特色性、创新性开发设计不足,从业人员稳定性差、流动频繁,从事文旅行业的人员大部分为兼职,直接影响农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进展。(四)缺少文艺表演团体的培育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形式和内容均有提升,村民自建文艺表演团体初步形成,本地村民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在自建团队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受限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识淡漠,主动参与性差;地方政府疏于组织、管理和引导,使自发团体数量与质量无法把控;旅游演艺人员变动频繁、总体旅游展演品质不高,工作开展很难达到高品质、常规化的文化遗产旅游艺术活动的要求[3]。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应以文化惠民为导向,村民是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和输出方,让他们逐步成为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角,但现在面向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与面向游客的游历体验活动处于割裂状态,无法衔接,不利于村民和游客共享文化旅游的优良成果。

五、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途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带动文旅融合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和整合,还要注重特色文化内涵的创新挖掘。本文结合对文旅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文化实践特征与成因分析,以及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关于“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指导依据,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路径。(一)建立传统物质文化历史遗产档案。乡村众多传统技艺只有村中少数老人掌握,缺少传承人。因此,应及时建立乡村传统技艺传承人数据库,创办各市、县传统文化技艺传承协会聚集人才,并记录、传播、打造传统文化传承技艺活态化的场景,让传统手工技艺者有更多机会和场合施展传统手艺绝活,让更多人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技艺,让经典的文化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及时开展文化旅游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档案。将大量文物古建、农业生产遗存、器物锻造工艺和技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登记、归类、梳理,建立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电子数据库,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提供大量数据信息服务。以民俗文化的研学基地为基础,保存整理完善乡村博物馆、村史馆、民俗民风展示馆等大量历史资料,为修编乡村史志,制定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制度,确保乡土文化原真性和完整性而采取举措[4]。(二)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科技性。农村公共文化旅游设施的设计以满足本地村民文化需求为基础,并兼具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求。改建以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结合线下和线上展开,创建以公益性文化服务与经营性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创新型旅居共享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内容如下:1.改造原有的村史馆、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为乡村民俗文化展演与游客特色服务融合的乡村文旅集散中心。2.依托影视、动画等载体开发线上文化体验模式,将乡村特色旅游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数字化产品相结合,突出线下旅游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延伸类服务。3.构建乡村文化旅游的地标性建筑,凝聚区域核心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展示场馆的创新设计感,形成特色文化标识。4.镶嵌乡村传统文化“双创”和文化孵化空间至旅游景区,如“乡村民宿+文化创业园”的模式,根据游客需求配置相关文化创意展示,并依据民宿主题,设置文化遗产创意产品和展演。5.融进科技创意元素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计中,通过智能数据信息设备呈现,使游客获取独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三)建立村际文化资源共享体系。各个村落文化资源存储量先天条件不一,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各乡村之间可依据区域和产业的集聚原则,进行资源的共享和共建。如整合流动演出团、借用村际之间场地、共享会员等形式,构建村际文旅圈层,完善村与村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性,以提升社会文化旅游服务的效益。(四)培育志愿者和村民文艺表演团体。动员社会志愿者力量,以解决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人才短缺的问题,据此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公共管理保障体制。将人才选拔范围扩展至各大高等院校,并有针对性地与高校合作,开设乡村研学旅游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主题课程,招募大专院校的学生做管理实践生和志愿者,形成“政、教、研”融合式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村民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的主力军,又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深入培育乡村文化技术人才,培育村民文艺表演团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文旅活动,并丰富村民自建的文艺表演团队的表演内容,开展村民与游客互动参与的体验活动,提升当地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5]。(五)扩展外部宣传渠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职能部门依托主流媒体,以图片、音视频形式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努力培植“互联网+”的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互联网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各个村落设立文化旅游导向的电子宣传栏和演示屏,重视文化旅游宣传渠道的建立和拓展,让广大农村居民早日拥有数字时代的发展活力与科技文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加强当地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让当地百姓近距离感受乡村传统文脉。这样会更有效地打开乡村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吸引旅游者的到来。(六)建设乡村智慧文化旅游的服务平台。针对当前缺乏面向乡村文化旅游精准指引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大胆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利用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大力培植“互联网+”的乡村文化。通过对旅游基本信息、行为信息、旅游情境信息的整理分析,描绘个性化、标签化的特色旅游者群体画像,推送游客需要的文旅资源和服务信息;创建乡村智慧文化旅游服务示范样板,提供在线体验、预约、查询、投诉等服务,打造乡村智慧文化旅游的服务平台。

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旅融合实践创新

我国农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立足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创新供给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将成为旅游者的强烈需求,而有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十分缺乏。这就可以发挥公共图书馆自身优势,将新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运行,纳入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筹,进一步强化图书馆专业指导,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根据区域实际使用效果,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开发的创新项目孵化、阅读推广培育、旅游指南信息服务等,以“服务活动化”的理念,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开放和提供适用便捷的服务信息。以研学活动促进服务,激发旅游者居民阅读兴趣,提升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效能。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各市、县的公共阅读空间在旅游服务和生活信息的挖掘、收集、整合传播上下功夫,创新供给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成为以“图书馆+”为突破口的专业建设模式,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实践[6]。(二)创新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融合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了适应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不少旅游资源富足的村落将建设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用地紧张、内容单一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地域范围的村落,采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的融合的发展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来说,新型的乡村服务融合体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是从组织体系、服务对象、设施设备、人员等多角度的全方位融合,为乡村旅游服务和乡村基层文化服务创造了多赢的新局面。将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内设文史展示厅、乡创工作坊、艺普讲习所等全新内容板块,能够为游客提供影视体验、文创产品展示、数字阅读、文旅信息等服务,为布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新型乡村旅游服务空间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文旅服务集散中心拥有文化和旅游双重服务功能,为乡村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的融合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三)创新构建旅居共享的公益场所。旅游景区景点或服务中心的建设也未充分考虑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移入旅游景区景点。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让其嵌入老百姓的生活空间,进一步编实织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体验和日常阅读形成一种氛围;设立文创体验馆、非遗文化体验馆等嵌入到人流密集的公共文化区域,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享和重塑,需要从形式设计到内容选配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而不是简单地把城市所需的设施设备移入旅游景区[7]。我们必须深入探讨旅游者的需求、把握科学规律、合理适度供给,使嵌入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旅居共享的公益场所。(四)创新发展文旅多元化模式。随着《国民休闲纲要(2021—2035年)》的推出,政策红利下的市场也意味着巨大机遇。利用乡村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展研学课程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乡村研学旅游市场的开发,以期学校课堂延伸至乡村,激发乡村活力,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互动性、实践性和教育性,促进研学旅行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乡村发展需要城市支持和关注,城市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乡村视野。在乡村建立民俗文化研学基地,开展德育和乡村民俗类研学课程可以延伸至农事操作、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认知的农耕文化体验和非遗手工技艺等实践课堂教育上。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研学游需依托优秀乡土传统文化资源和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来综合建设研学旅游基地。大多数非遗传承和农耕基地都建在乡村,这需要我们在“学”和“研”上动脑筋、出创意、想办法、见实效做足文章,不能仅提供一个“游”的场所,必须将文化生活体验和课本知识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呈现方式、内容挖掘、活动设计等方面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以增强乡村研学旅行的创造力和吸引力,这是未来农耕展示场所、非遗传承场所、公共文化阅读空间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多元、创新发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五)创新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路径。目前各地涌现不少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年轻人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乡村通过打造农产品展示馆、农事操作场地、非遗传承场所、村史馆等,设计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馆,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到访和参观,成为人文旅游的又一批热门目的地,也成为了乡村研学旅游的重要景点。我们将这些具有一定辨识度、标志性鲜明的公共文化设施连点成线,串联标志性乡村特色文化设施就是为了形成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精品线路,丰富乡村全域旅游产品线,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这是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又一有机独特的结合点。

七、结语

中国的乡村旅游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广泛,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处处可见,乡村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者置身其中可以体验真实的乡土文化带来的淳朴情景。城乡文化发展的品质提升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特色乡土文化展现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唤醒城市公共文化的创造力和生机,推动乡村文旅融合的举措,应以落实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为重任;应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在遵循规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发挥专长。本文通过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的方式、类型和机制,从而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困境,并寻求其运行规则,进而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密切联系着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的深度挖掘。文化民生能够驱动文旅融合,形成特色区域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推动从区域内部实现综合发展目标的行动框架和实践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理财,郭璐.文旅融合的三重耦合性:价值、效能与路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2-71.

[2]李超平,杨剑.文旅融合之“融合点”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原则[J].图书与情报,2020(4):74-78.

[3]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9(10):29-33.

[4]毕绪龙.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和路径思考[J].文化艺术研究,2020(4):1-7.

[5]李梅.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05-108.

[6]许秦田.文化资本视角下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动因、空间、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农旅融合发展篇10

产业化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一种集约经营的运行机制。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不尽相同。余方镇学者在《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系统构建及运作协调》一文中的阐述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按照其阐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和运转机制。余方镇认为: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一个包含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经济合作组织子系统、农产品加工子系统、市场销售子系统组成的高级复合系统。

如果把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看成是传统农业系统,农业产业化实际就是打破传统农业生产与其他系统相分割(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等)的局面,实现社会分工逐步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通过产业化把各个分离的产业链接起来,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商品化的开放式农业系统,使农业系统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而且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内涵

我们构建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共包括七个子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和经济组织四个子系统;软件系统包括技术、文化、信息三个子系统。软件系统为硬件系统提供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硬件系统不断向软件系统扩展,与软件系统的联系更加密切。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新”主要表现在: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的相隔离的局面。它既体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也体现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和旅游业在“三农”问题上找到了结合点。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独特之处是强调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进行技术创新并融入文化因素,不断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成为现代产业链不断延伸的动力源泉。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集合了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新、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等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不断扩展、涉及更大产业链、更为高级的复合型开放系统。随着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系统不仅需要传统产业间的整合,而且需要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背景,不断扩展、涉及新兴产业,增强其“动态性”。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一种更加注重“服务型”产业的系统。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更倾向于向现代服务业扩展,如旅游业、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信息服务等等。这种系统适应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将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很强的竞争优势。

三、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探索――成都“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所谓“五朵金花”是指成都锦江区在东郊三圣乡建设成的5个农业产业化基地: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其中,“花乡农居”以观光、赏花为主题,主要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幸福梅林”通过展现以梅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将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农耕文化的休闲产业;“东篱菊园”突出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主要种植观赏性荷花,形成大面积的生态荷塘景观和优美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基地。“五朵金花”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并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对于“五朵金花”的模式,主要提法有两种:乡村旅游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这两种提法经常被混用。其实,二者的内涵大致相同,都是以农村和农业为基础,将产业延伸至旅游业,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因此,从产业化的角度,我们认为“五朵金花”构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在农业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旅游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即“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业”。

(二)“五朵金花”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

“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现代服务业得到重视。锦江区在2007年通过的《成都市锦江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07―2011)》中,将现代商贸、金融、专业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七大领域划定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并将形成“一个核心、两条经济带、三大功能板块、四个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三大功能板块之一的旅游休闲功能板块将以三圣乡为核心区域,不断探索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模式,积极打造休闲旅游业集聚区。

“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条以旅带农、农旅互补的新道路。它巧妙地将旅游业与农业进行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大田种植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它还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实现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完美结合,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增加。“五朵金花”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有机的结合起来,整合了农村旅游资源,提高了旅游总体实力,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促进了农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形成了农业发展新模式。

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将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上文构建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按照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农业的发展融入了现代服务业,将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并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新的方向。同时,农业产业化系统融入技术、文化、信息服务等子系统的因素,将为农业产业化系统增添新的内容,并为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