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十篇

时间:2023-12-25 17:48:21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1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关系,重要因素,矛盾与挑战,共同课题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5-0072-06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当代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不少国家,政府曾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有些国家,政府后来又成为了导致经济人为衰退的重要根源。如何把握与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介入程度与努力方向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新世纪以来,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都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政府与市场关系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在这个时期,相对而言,发达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麻烦更多一些,而新兴国家抓住了更多的机会。将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这些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比较,找出造成这种差别的多方面原因,并与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新时期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世界经济格局在新世纪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后,以美、日、德、法、英、意、加组成的七国集团代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主导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则处在发达国家的附属地位。但经过多年的发展,21世纪初期世界各国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大国间的经济力量对比以及支配他国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

2007年,“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8%” 〔1 〕, “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总量造成重大影响,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下降到23%” 〔2 〕。根据2012年4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世界各国gdp统计排名计算,2011年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则进一步下降到了21.67%。七国集团gdp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更是节节下滑,由20世纪90年代初近70%下降到了2011年的48.33%。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迎来了强劲的增长与集体性崛起,金砖四国成为了新兴经济体的突出代表。2000年到2008年间,“以美元计算,金砖四国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高达30%” 〔3 〕。2011年,金砖四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了19.12%左右,其中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重更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2%左右一跃达到2011年的10.48%。经统计,自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约80%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贡献率仅为20%左右。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新兴经济体更是完全支撑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发达经济体的贡献率分别仅为0.04%和-0.07%。

各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决定了新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走向,正如g.john ikenberry所言:“财富和权力正在从北方和西方转向东方和南方,美国和欧洲主导的旧秩序正在让位于由新兴非西方国家共享的新秩序。” 〔4 〕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七国集团及其主要执行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遭遇了治理乏力困境与合法性危机,而二十国集团则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最主要的治理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度平台与形式。由于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组织)经济实力的强弱,所以随着各国(组织)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的变化必然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连锁改变。从“七国集团”时代向“二十国集团”时代的重大转变,标志着21世纪初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致使世界经济格局从“七国集团”向“二十国集团”时代的重大转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变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所导致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的变化无疑是引发

这种格局改变的内在重要因素。

一方面,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形成合作与互补的友好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一国(或联盟)经济规模的进一步壮大。一国(或联盟)政府与市场友好关系的形成能在大体保证市场对资源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前提下,将政府所提供的稳定的政局、高效的办事效率、长期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应对市场经济出现各种问题与危机的及时、有效的措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并能恰当、适时的以政府干预去弥补市场自主调节的短处、用市场自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政府干预的不足来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稳定增长,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经济规模的增大。这在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另一方面,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出现政府长期的过度干预或者放任市场行为就容易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和孕育经济危机的风险,从而抑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经济规模的提升。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中,政府对市场进行长期过度干预容易对市场系统产生诸多破坏:一是政府对市场的长期过度干预限制了企业的自由发展空间,抑制了市场发展的活力,导致企业对政府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最终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本国产业进行过度保护,扭曲了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增大了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三是政府强力干预市场经济多会形成“政商勾结”权力寻租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抑制和扭曲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进而影响经济持续发展与经济规模的稳定增长。同样,放任市场行为容易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孕育经济危机。市场与政府相比虽然在资源配置方面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存在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且不完全具备自我修复的功能,放任市场行为等于政府坐视市场的诸多缺点而放弃自身的责任,最终必然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在美国政府近几年面对持续膨胀的金融产品以及无孔不入的金融投机活动时,放弃政府监管责任最终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而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得到了鲜活的体现。因此说,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趋势将对未来各国经济产生影响。各国变化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在近二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引致了各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并在21世纪初期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在未来发展中,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趋势也必然将会对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或可将其称之为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国家(或联盟)经济实力发展层面上的“马太效应”,即对于当前政府与市场关系处于相对友好状态的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将在政府对市场体制的持续改革与调整中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与增大;而对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中政府采取过度干预或过度放任市场自由行为致使市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一时难以脱离泥潭的国家而言,其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在不稳定的政府或混乱的市场秩序中遭遇到更多的困境,经济实力将更难在短时期内得到大的提升。“马太效应”将在未来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和逐渐衰落的七国集团的发展中得到更直观的体现。以中国和日本为例: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五年规划”战略为经济的发展设定若干阶段性的定性方向,尤其是自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三十多年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中国政府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公开平等的市场竞争规则体系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供给,促进市场基础性功能的发挥。同时,政府主动承担行政体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管、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市场微观主体的实力并持续改善微观经济环境,大体形成了政府与市场的友好关系。由于政府与市场良性关系的推进,在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仍在继续提高与增强,2011年gdp总量约占世界gdp总量的10.48%,并且在2012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发展一片黯淡中仍保持近8%的增长速度,体现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活力。而作为西方传统发达国家的日本,其政局在新世纪长期动荡不稳。从2006年9月到2011年9月,短短5年时间就有5位首相快速当选而又闪电离职。政府频繁更迭导致政治调整迟迟无法到位,且日本每届政府上台组阁之后在发展经济和治理市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实施扩大公共事业投资、增加财政投入以及

行减息等财政与货币政策,经常使得经济政策出现变化导致很多政策无法实行以及大多数长期政策的付诸东流,最终使市场调整难以到位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日本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导致:(1)财政赤字对gdp之比过高。一般认为财政赤字对gdp之比应保持在3%以下,而统计日本政府多年的财政赤字(不含社会福利基金)与gdp之比基本都在5%以上。(2)公共债务依存度过高。“日本的公共债务(包括国债、借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余额在2010年底为919.15万亿日元,2011年底已经增长至985.36万亿日元。” 〔5 〕 (3)政府长期债务余额对gdp之比过高。这些对日本的整体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积重难返,政府对政治制度与市场的改革由于阻力重重而进展缓慢,这进一步遏制了日本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2011年日本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下滑到了8.43%,而下滑的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明显。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在现时期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政府与市场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在各国经济的发展中既烙下了独特的国家发展个性,但变化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在新时期又使各国面临着许多类似的矛盾与挑战:

(一)市场的活跃性与政府管理体制相对稳定性的矛盾。进入21世纪,活跃的市场在动态变化中实现着多样化的发展,且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中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起伏而时刻变动着。由于市场的变动具有极快的传递性与连锁性,这往往需要政府进行随机的快速应对反应来化解市场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但相对于活跃市场极快的动态变化而言,各国政府的管理体制(包括企业制度管理机制等)大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各国政府通常采取以往解决市场经济问题的习惯性做法,并根据这些习惯性的做法制定、形成处理市场经济问题的规则与制度,以应对动态市场的问题。世界各国大多数政府对于市场制度的修改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变革具有主观惰性,在处置市场失灵或经济危机等问题时行动上具有滞后性。在新的经济问题爆发之前,政府一般缺乏能动性改革市场的持久动力和持续性措施,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性。从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来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稳定、老化的美国企业制度对次贷危机爆发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次贷危机发展进程中的大量事实已经表明,美国的企业制度、银行信贷、保险体制、投行杠杆、交易规则、信用评级、公司破产、ceo奖惩、会计审计、存款保险、失业救济等,几乎全都难辞其咎。” 〔6 〕可以说,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论是美欧日传统发达国家,还是大多数的新兴经济体在解决动态市场的问题时,都暴露出了政府管理体制相对稳定所带来应对滞后问题的挑战。

(二)金融危机对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的挑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各国(联盟组织)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美国来说,由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次级贷款以及各类衍生产品在发行的规模与数量上少有控制,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松懈并忽视自由市场过度竞争所导致的潜在金融风险,加上美国监管机构对市场评级机构监管不严,导致评级机构对次贷相关产品评级主观性过大,使得次贷危机最终爆发。毫无疑问,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金融管理体制及美国政府市场监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欧盟在这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棘手问题。由于欧盟在银行及金融市场监管方面缺乏统一的监控体系,各成员国对自身金融市场进行独立的监管、政府间的松散合作与不太畅通的信息交流,使得欧盟统一大市场的监管在面对形式各异的个体国情时失去预想的干预效果,从而导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目前仍不见好转的欧债危机进一步挑战了欧盟对市场的监管能力。相比美欧发达国家,中国、俄罗斯、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具体问题。这些国家的市场监管体制建设尚处于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市场监管中的不足和漏洞,监管机制不健全以及从事交易的个人权力过大等问题十分突出,面临着尽快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的紧迫任务。

(三)现时期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矛盾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在新时期,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矛盾在各个国家(政治联盟)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主要以下面两种形式体现出来:

其一,在政治联盟中联盟的“整体利益”与加盟成员国的“个体利益”矛盾对

市场发展的影响。21世纪欧盟的共同利益是寻求欧盟的整体昌盛并能在国际舞台上弘扬欧盟的个性,使欧盟成为当今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但由于欧盟各成员国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依然存在,各成员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其核心国家与国家在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政策一体化等多方面的利益更是有着不同的诉求。在向欧盟交出部分经济与政治主权实现一体化的同时,成员国个体利益与欧盟整体利益之间产生了种种冲突和矛盾。2010年,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欧盟核心国家(德法等国)与国家的多种矛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欧盟内部对市场救助意见的分歧与迟疑对欧盟统一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恶化了欧洲的金融市场局面。

其二,在一个主权国家中,中央政府利益(联邦政府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州政府或邦政府)存在的很多分歧与矛盾对市场发展的影响。中央政府(联邦政府)为了全国的整体利益往往会在各地方政府(州政府或邦政府)间实行平衡性或者特殊照顾性的政策以求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各地方政府(州政府或邦政府)同时面临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兑现对选民或居民的政治承诺以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样就会使国家的整体利益与地方政府(州政府或邦政府)的个体利益产生矛盾与冲突,其中又交织着中央政府(联邦政府)控制的企业与地方政府(州政府或邦政府)控制的企业之间在市场经济中的博弈与矛盾,这些对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印度不同党派竞争执政时常导致联邦政府与各邦政府政令不统一,印度一些邦政府所热衷的事情在联邦政府时常遭遇麻烦,往往由于联邦政府与邦政府意见不一而受到牵制。当印度联邦政府与邦政府互相扯皮的时候,其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市场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与制约。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矛盾在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这种矛盾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四)传统政治体制对现实市场机制的制约。在新世纪初期,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在运用市场体制发展本国经济时,都遇到了政治制度与市场体制矛盾所带来的挑战,目前这两种政治制度与市场机制都没有能够实现完美的契合。

其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政党制、普选制、分权与制衡、代议制等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截至2011年5月16日,美国联邦政府欠债已达14.29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的“法定债务上限”,使得美国政府在2011年8月面临了主权债务违约的巨大风险。而债务上限谈判僵局的形成,即是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为了2012年大选需要进行的现实较量以及两党长期利益的激烈博弈。卡门·莱因哈特与肯尼思·罗戈夫研究显示,当一国债务总额占gdp比例超过90%后该国经济将陷入增长迟滞” 〔7 〕,这一结论显然为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但美国的政党竞争制、普选制等制度组成的政治体制很难有效解决其债务问题,美国的政治体制对市场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制约。而对于欧盟而言,欧盟的财政主权归各成员国政府所有,财政预算各自负责,成员国间财政政策的协调由欧洲委员会和各成员国的财政部长通过非正式的论坛形式进行。而财政纪律的松散与缺失,导致欧盟各成员国在面临国家利益选择时,各国的财政政策往往各行其是。这种财政体制破坏了统一大市场的协调机制与创造效应,干扰了欧盟统一市场的正常运转。显然,欧盟复杂的政治架构对现实市场机制形成严重制约。日本由于自身的政治体制导致政府频繁更迭,这致使与经济发展和市场调整相关的多部重要法案难以获得其“扭曲国会” (指执政党阵营未能确保参议院过半议席,总参两院多数会派相异的国会格局)的通过,政党间和派别势力在国会的角力加大了日本政府对市场进行及时、有效调整的难度,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其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对市场体制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以我国为例,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起步较晚,也还在不断发育成长阶段,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在磨合之中。受社会主义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政府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习惯于过多地运用行政力量来处理市场竞争中的问题。行政权力过多干预微观市场活动,严重影响了市

场公平竞争秩序的有效形成,对市场机制造成很大的损害。

三、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

正是由于政府与市场关系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重大作用,且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都面临着大量矛盾与挑战,所以调整、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就成了世界各国政府在新时期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现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诸多矛盾与挑战的凸显给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政府与市场关系再度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各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进一步改善变化中的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美国政府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体会到了虚拟经济的脆弱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奥巴马政府强调从依靠金融信贷的高消费模式转向出口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2010年8月,美国公布《制造业促进法案》《复兴与再投资法案》《清洁能源法案》等大量重振制造业的法案,2012年2月,美国宣布“建设更强大经济”计划,宣布企业税改方案,鼓励在美国国内投资,同时,美国政府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金融市场监管措施,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通过这些改变来改善美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欧盟在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充分认识到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分散化无助于提高欧盟单一大市场的金融稳定性,在2011年不得不批准成立“欧洲金融监管体系”,设立了“欧洲银行业监管局、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监管局、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和欧洲系统性风险局”四个机构,以求对欧盟大市场建成统一有效的监控体系;2011年5月,针对频繁的主权降级给欧盟纾困努力造成的麻烦,欧盟对《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条例》进行更加严格的修订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欧盟加强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建设。印度由于在近两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严重,通胀持续高位运行,经济结构存在不平衡缺陷。2012年9月,印度总理辛格宣布推动新一轮经济改革,进一步开放印度零售、航空、光电等行业并增加外资在这些行业的持股比例上限,同时出售大型国有公司股份,以此来进一步改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对在新时期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更加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2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与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以及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重点清理,政府逐步交还企业和市场的应有职能,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由此不难看出,新时期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政府与市场良好关系的构建。  (二)各国政府对新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形成了许多共识。尽管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治理都有自己独特的国家发展特色,但新时期以来面对变化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各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上逐步形成了许多比较明确的共识,主要有:

首先,形成了政府主动调整应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挑战的共识。一方面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矛盾与挑战使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只有主动推动国内政治与管理体制的逐步调整与改革,才能减小对市场经济发展产生进一步的制约。各国政治与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虽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取得巨大成效的,但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就必须逐步改变当前本国政治与管理体制中对市场发展的制度性束缚。虽然各国改革的力度和时间早晚不同,但在需要主动推动这些改革才能应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挑战的问题上,还是形成了共识。另一方面需要尽力化解不同层级政府利益矛盾对市场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同层级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中央政府(联盟委员会或联邦政府)对于市场的调控,中央政府需要主动调和与地方政府间的不同利益需求,只有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大体平衡,减少地方政府对于中央决策的阻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其次,形成了提高法治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共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大都遭遇了政府对市场监管缺失或者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其市场经

济发展造成的重大冲击,这促使各国政府在发展与市场关系时逐渐达成进一步提高法治水平以构建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共识。由于市场发展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存在,法律制度对于确立市场活动中的财产权利、制定和遵守经济合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政府提高法治建设是加强与提高监管市场的保障。政府提高市场建设的法治水平,建构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对于应对经济危机、解决市场失序问题具有重大的预防作用,而以公开的程序按照法律授权让政府的监管机构对市场实行专业化的监管,更能提高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水平。

再次,形成了全面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互补关系的共识。从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政府与市场双方存在着合作的利益基础并且互相依赖于对方,所以全面建立起长期的政府与市场合作与互补的友好关系,就成了世界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又一个共识。一方面,各国政府正在逐步完善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逐渐退出微观经济市场的竞争参与,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与管理功能,并以不同形式支持与扶持市场新兴产业,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来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了全面建立起政府与市场间合作与互补的友好关系,各国积极研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与优势措施,努力提高自身应对市场问题的能力。

(三)把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同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开展的改革创新将决定各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世界经济格局与各国经济实力的强弱必将随着未来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新的重大改变。一方面,世界各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同经验,是各国在处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有益总结,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一国(或联盟)通过与这种共同经验的比较以及对共同经验有益成分的选择性吸收,将能帮助其发现和弥补本国(或联盟)在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不足与漏洞;另一方面,一国(或联盟)的具体国情与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是其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条件。因为毕竟世界各国具体的历史文化、政治传统、经济所有制结构、主导经济理念、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阶段、政权稳固程度、经济运行健康程度等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性,与其他国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只有充分认识自身的基本国情,才能够找出适合自身具体发展阶段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才能有的放矢地吸收各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共同经经验中适合在本国运用的有益成分。由于当前世界各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都面临着许多矛盾与挑战,谁能率先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同经验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主动进行改革创新来解决国内传统政治体制、管理体制、市场监管、政府层级间利益冲突等政府与市场关系间的矛盾与挑战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与束缚,谁就能尽早提高政府的效率、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进一步释放市场的能量与活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进而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中取得优势地位,并获得一定的支配他国经济的权力。换句话说,把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同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开展的改革创新将决定各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纪 军.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2〕jonathan broder.“power playing with others”〔j〕.cq weekly,2009(4).

〔3〕〔美〕吉姆·奥尼尔.金砖四国有望提前统领世界经济风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2-26.

〔4〕g.john ikenberry.“the future of liberal world order” 〔j〕.foreign affairs, 2011(6).

〔5〕李 薇.2012年野田政权面临的挑战〔j〕.日本学刊,2012(2).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必要性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现状来看,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占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通过市场可以有效的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但真正实现繁荣经济目标的,都是建立起规范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备以下特征:独立的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的政府职能、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法治基础。

二、宏观调控目标及手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也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的基础之上。第二,增加就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把增加就业作为长期的战略和政策。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价格的紊乱,必然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它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健康和平衡。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必须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首次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两手并用的运行模式,明确地展现出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特点。这个经济理论观点,使我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关系,特别是国家干预,是当今时代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存在的。市场机制虽具有巨大的活力,但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失灵的缺陷,必须需要国家予以干预,使国家制定的计划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 当代,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并用的市场经济,国家干预与市场作用同时并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大波动,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必须发挥更积极、更主动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经济,必须深刻明确这一点,而且还要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更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把计划与市场、干预与自由共融一体,两手并用运作的新特点,转变传统的市场经济观念,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应予以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社会化大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其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来保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如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等。随着社会化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协作关系日益密切,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整个国民经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此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分工协作关系不断扩大,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调节各种经济关系,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并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公平分配的需要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私有制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在于:私有制使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单纯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地取得一份收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劳动者群体,劳动者个人无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索取不劳而获的收益。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就需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把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很好地联系和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需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需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协调和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分配是以效率为原则进行的,但由于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天赋、才能和技能等是不均等的,以此为分配依据的分配结果是不平等的。收入不公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富裕阶层中财富的浪费、社会冲突、低收入者得不到发展和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因此,进行收入再分配是必要的,而且这一任务只能交由政府来对市场调节的结果进行再一次高层次的调节。就我国收入分配情况来看,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二是区域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三是行业和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四是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差距过大,就可能引起不同阶层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公平分配的基本要求就是所有人能够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社会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缩小这种差距,使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里,一要完善税收制度。通过税收调节收入过高者的收入,同时取缔非法收入。二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使分配倾向贫困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三是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这些措施,达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三)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的客观要求,是减少市场调节成本、弥补市场失灵、修复市场残缺的需要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本身还有许多功能性缺陷。例如,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自发性,难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妨碍重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分化性,难以避免贫富分化,等等。因此,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必然要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的核心是竞争与价格机制。竞争与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和框架条件,而这些基础性的条件必须通过政府的协助才能充分建立起来。这些基础性的条件包括: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完备的市场竞争制度和相对独立灵活的银行体系。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转轨经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我国历史和经济地位的原因,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国家计划的调节功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充分结合,利用市场与计划二者之长,弥补二者自身固有缺陷,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进行,企业只有在国家正确的宏观干预下进入市场,才能充满活力,创造盈利,国民经济才能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3

【关键词】经济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二分法”的经济法体系也是目前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根据对于目前经济法体系研究现状及成果,本文将从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方面对经济法的体系问题加以探讨。

一、市场规制法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择手段,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甚至滥用其取得的市场优势地位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利益。长此以往,市场秩序将无以维持以致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同时鉴于政府失灵的存在,需要国家采取法律手段对市场秩序进行规制。

所谓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国家对市场竞争及其他不公平交易行为进行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规制法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市场竞争法,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市场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平竞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是衡量市场交易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4)要素市场管理法,主要包括对各类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范,如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二、宏观调控法

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同时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竞争日益导致供大与求和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消费力失衡这一冲突的出现;更为严重的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时有发生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良性和稳定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这些不良后果的遏制单凭微观的规制、个体的力量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因此需要由国家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由此应运而生。

所谓宏观经济法是指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运行,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侧重于宏观层次,国家通过政府及经济管理机关,以市场为基础,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国际收支平衡等法律,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而调整这些经济活动的法律即为宏观经济法。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国家同各级政府和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机关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关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关同企业、事业等社会组织或公民之间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具体说来,学界目前较为一致地认为宏观调控法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财政法(包括预算法)、金融法、税收法、产业政策法、投资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等。其中计划法主要调整计划主体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的政策目标等国家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法,这些法律制度主要规范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采用的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法律手段,同时也是对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进行的规范。产业政策法则主要调整为了实施国家计划,在如何确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外贸易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则是国家在对外贸易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旨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二者的关系分析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调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法律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对于市场经济的建设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联系可以说市场规制法是宏观调控法的基础,市场规制法能否良好的执行对于宏观调控法目标的最终实现有一定的影响。而宏观调控法调控目标的转变也会直接影响到市场规制法相关制度的变更。然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显然的。它们在产生顺序、解决问题、功能作用、调整性质、调整原则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二者产生的顺序不同。中国的法律制度特别是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多是从国外引进的,而这其中的社会历史因素自不必言。因而经济法作为中国引进的一项法律制度虽在现在看来极具中国特色,但从渊源上说来,其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相对应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由于高度的自由竞争使得国家不得不对竞争秩序进行规制,由此市场规制法产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垄断逐渐形成且其实力日益强大,严重的限制了自由竞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至此宏观调控法产生。所以说市场规制法先于宏观调控法产生,这一点,从自由竞争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先后盛行即得到印证。

其次,二者对于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原则不同。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原则是效率优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制法体现、认可和保障个体权利,维护个体合法的营利活动,使社会关系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合法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作为主体的人和组织的空前的创造力和活力,同时对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进行确认、规范和保障。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原则则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实现社会公正,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二者的功能作用不同。市场规制法的作用在于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对

市场进行干预,通过行政机关管理市场,以保障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以及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宏观调控法的作用则在于规范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实现引导经济发展的目标。

目前,虽然“二分法”是经济法体系的主流观点,但经济法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其体系的构建要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并在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同时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加以考量,以实证主义的态度来研究这一问题。这样的经济法才更能实现其对于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价值目标,才更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邢娜.浅谈经济法体系构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2]左剑君.论市场规制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4

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从全球范围内看,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亚、中东欧等国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战后经济发展经验的反思,开始了由国家动员和配置资源以启动发展的体制转向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改革;即使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也开始对各自长期实施的市场管制、干预和保护体制进行体制结构调整。正由于世界各国对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市场化改革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经济全球化才可能得以顺利发展。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大主题。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现有的以国际组织、多边协定、非政府组织和地区组织构成的国际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但冷战后形成的一霸多强的国际格局,使和平的国际环境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9·11”事件之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一项主要议题,使全球多极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出现了新的转机。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冷战结束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已明显不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就必须建立全球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约束机制(制约以实力替代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等问题),就必须确定危机发生时的全球调整责任和解决机制(全球预防危机的政策协调等问题),就必须管理和协调全球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稳定增长问题(全球的宏观调控),就必须建立促进发展和保护弱者利益的再调节机制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全球经济协调体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早解决,一旦各种矛盾交织激化到一定程度,全球化进程仍可能会出现逆转和倒退。

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谁来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过去全球利益矛盾的激化往往导致武力和战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的全球利益矛盾和冲突应更多采取谈判与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即使如此,当今的全球市场机制和规则,并不能有效解决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和国际合作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全球发展机制中的政策协调问题。如果全球贫富不均的“马太效应”日益扩大,被边缘化的国家、组织及弱势群体势必将成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一个主要根源。因此,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要逐渐形成一套国际通行的市场开放规则和规范,另一方面在新规则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制约用实力誊代规则的不良倾向。中国入世后,将在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建设和新规则制定做出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现有体制的新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全球开放,这就必然加剧全球竞争,改变现有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格局,形成对世界各国现有体制的激烈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它不仅要求世界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和开放市场,而且市场开放的范围从传统的货物市场扩大到服务市场、农产品市场、知识产权市场、金融市场、电信市场以及各类要素市场,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市场开放;不仅要求有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以便利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要求各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财产结构对外开放,以适应企业跨国并购,建立全球生产和经营网络的需要;不仅要求开放贸易、投资和生产等经营性活动,而且要求开放各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通讯和金融基础设施,以适应IT革命、物流革命、组织管理革命以及推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还要求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必须是开放透明的,实行非歧视原则,并接受国际监督。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正面临着重大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综合国力的较量已取代军备竞赛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贸易体制、科技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形成改善供给效率,挖掘增长潜力,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平台;就要求各国调整本国的企业制度、企业组织管理、企业创新机制,形成适应全球化的微观基础;就要求开放本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电信、物流等领域,发展全球竞争力。

在现阶段的全球竞争中,金融创新和跨境金融联系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全球化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跨国并购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发展全球生产和经营网络,已成为全球化中“超国家”的重要力量;提升全球综合物流的运作能力,重视人才、知识管理和创新活动,已成为现代企业取得竞争能力的关键。这一系列变化,对各国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两个方面对民族国家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经济在逐步让渡给“超国家”的组织和机构。这包括:(1)国际多边协议和规则要求民族国家的经济部分让渡。如WTO规定的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实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多边贸易协定;IMF规定的实行货币可兑换、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健全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等规定。(2)各种国际机构规定的经济部分让渡。如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劳工和妇女权利保护等,都会制约本国政策的实施和有效范围。(3)地区一体化组织规定的自由贸易协定、经济一体化协定以及各种跨境宏观政策约束等项规定。在欧洲,已明显出现了各民族国家融合为大邦联经济体的趋势。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经济正面对着微观组织变化的蚕食。如跨国公司、非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微观组织形成的对民族国家政府作用的影响和制约等;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产生的跨境扩散及影响,对民族国家的传统管理方式也带来诸多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从历史上看,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当代,一方面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化为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如美国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欧洲大陆的福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其他国家实施的各种混合体制的市场经济;同时,全球化也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大拓展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也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制度竞争成败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必然是各种不同的市场体制相互混合、相互竞争,各种体制同时并存、不断变革的时代。只要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存在,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就不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各国经济管理体制能否适应未来的变化,能否通过体制创新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新体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制上。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客观上迫切要求加快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

本轮经济全球化仍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这就必然涉及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如何保持和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既处于全球化的上升阶段,同时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也不会消失,而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激化和爆发。因此,从长期看,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中获得复兴而不是终结。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一是加剧了制度竞争,必然形成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压力。在没有可供借鉴的现成模式和发展经验的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制度创新。

二是加剧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竞争,必然形成综合国力较量的压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调整束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机制和政策,建立与中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能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中国科技创新的重点:一方面是把国外和本国自主开发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并应用创新科技改善传统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另一方面,则迫切要求提高中国的全民族文明素质,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

三是加剧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必然加大社会经济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压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微观基础和产权结构的改革,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扶持和提升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实力及能力。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及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尤其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健制度、扶助贫困地区及弱势人群的社会自愿援助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等。

在中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从实际出发,把富民强国放在首位,充分利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和发达国家创造的先进生产力来发展自己。同时,要在全球体制竞争中保持、发展和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

(二)经济全球化对完善中国市场体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新变化,势必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扩大丁市场配置资源的边界,使大企业有条件在本国、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选择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微观规制改革,放松政府管制巳成为各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重大政策调整;股东资本主义正替代法人资本主义,促使各国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势必对僵硬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冲击。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不仅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开放,而且要求中国未来的体制对全球变化趋势有更灵活的反应能力和调整弹性。

二是将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导致国际经济环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国内经济,从而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国际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周期的影响。如全球经济减速甚至陷入衰退,将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股市、汇市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等渠道对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产生严重影响。(2)政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占世界经济总量大的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宏观经济形势而采取的货币、财政收支、利率、汇率政策以及对外经贸政策,都会通过国际传递机制对中国宏观政策产生影响。(3)外部冲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外部冲击主要影响中国宏观增长态势。而在中国结构转型和大的体制调整过程中,外部冲击很可能加剧国内经济的不稳定。(4)产业的影响。当国际上出现大的结构转换时,国际产业新分工体系及产业转移,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调整及创新浪潮,都将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中国及早建立适应全球化变化的新调控体系,从对内均衡与对外均衡、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需求变化与增长潜力等方面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抵御和消除国际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三是对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化环境中,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占据主体地位。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创造更便利的企业创业环境,更宽松的企业创新体制条件,更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平台,以及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为中心的微观规制制度。现阶段,西方跨国公司的竞争力重点已转向了服务经济、知识管理以及发展全球运营和管理网络体系的阶段;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跨国公司,其竞争力重点也开始转向高增值制造业、应用和创新科技产业以及为大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制造、营销与研发等领域。发展中等技术、中等增值含量的制造业,发展精细、高效,特色的多元化现代农业,发展金融、电信、物流和专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中国下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将转变为全球化的综合战略。这将对中国传统的微观经济管理体系提出更大的挑战。

四是将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金融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力。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贸易全球化规则体系,正在向建立在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方向转变,由此将引发全球经济体系的根本变化。在金融、技术和服务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手段的条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在内的风险管理市场体系,发展与国际连接的信用、结算和信息网络体系,有效打击网络诈骗和犯罪,加快金融和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都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新的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影响

本轮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统的进口替代体制或出口导向体制开始转向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无疑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基准。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建立一个对内外资、内外贸、内外企业都适用的非歧视性的、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市场体制,既是WTO规则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从国际的一般发展规律看,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首先要求国内有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运作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共同适用的竞争政策,比较完善的市场秩序管理规则体系。国内市场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才能更有效。而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则是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推进的,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全球化环境中发展开放型经济,比在国内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加入WT0后所面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和难度,甚至超过了1979年的改革开放。

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规则的基础上,要及早研究和制定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发展阶段和长远目标的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战略。这包括:一是始终把握住市场开放不能损害中国根本利益的原则;在短期内不能形成对中国主要产业、企业、就业和国际收支的过度冲击;不能危及中国的金融安全、产业安全和制度安全的底线,做好应对预案。二是在全面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的基础上,下大气力从体制上解决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创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制定以供给效率为中心的税收、外汇、信贷、研发支持等激励机制,完善定位明确、廉洁高效的政府职能。三是研究和制定开放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扶持和保护政策体系。充分利用WTO的例外条款、特别保障条款以及发展中国家特殊对待的相应条款,在履行承诺和重守诚信的条件下,通过立法、行政和社会力量,扶持和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基础产业和敏感产业。同时通过立法制定相应的扶持和保护措施的执行、终止、奖惩、修订及监督程序,以及这些措施有效性的评估机制。四是要建立宏观预警、监控和保障机制,把可能发生的外部冲击、内部不确定性扰动以及中长期结构转型时期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的范围内。同时,进一步完善微观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建立抵御外汇风险、资产风险、价格风险等风险的管理工具。

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全球化竞争中,体制竞争是第一位的。要建立有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体制软环境,政府职能转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我们以加入WTO为契机,把企业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尽快地归还企业;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和完善。目前,中国现行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政策手段,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这个要求。包括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一些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比较严重;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行政管理体制、方式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应对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法律规范和保障,经济运行和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调整、清理和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国企业应对外部竞争压力的能力。因此,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建立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在未来5-8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建立新的产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求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要有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又要求所有制结构是开放的,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到国内来投资办厂,并且会同更多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合资企业。因此,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持所有制结构的开放性,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外国企业到国内投资的需要。实际上,包括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有利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也要有利于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要由国家控股外,鼓励非国有制企业、个人和境外投资者以适当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再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全球化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及相关立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更大、范围更广、任务更加艰巨,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宏观调控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的对内均衡与对外均衡,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后,参与经济全球化还要求建立和完善同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有利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的差别,主要在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除了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其他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按照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立同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规则,便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五、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体制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体制,在外贸体制、利用外商投资和扩大对外投资,汇率制度和形成机制,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等方面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在外贸体制改革方面,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关税、减少数量限制和规范配额管理,按照非歧视原则对外国产品和服务实行国民待遇。同时要借鉴和采用国际标准,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健康、安全、卫生和环保等方面的检查检疫和疫情监控,防止有害物质和生物通过贸易渠道入境。针对当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等手段,加强对外国反倾销、反补贴的磋商和应诉,维护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制度,逐步实现放开各类企业的外贸经营权,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贸易体系,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增大对外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中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其次,在利用外资方面应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国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外,取消对其他企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型企业,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探索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和投资基金等各种方式来促进利用外资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鼓励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发展等。继续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用好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出口信贷等国际商业贷款。强化外债的全口径管理,加强外债的监测和短期资本监管,保持合理的外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健全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5

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从全球范围内看,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亚、中东欧等国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战后经济发展经验的反思,开始了由国家动员和配置资源以启动发展的体制转向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改革;即使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也开始对各自长期实施的市场管制、干预和保护体制进行体制结构调整。正由于世界各国对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市场化改革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经济全球化才可能得以顺利发展。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大主题。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现有的以国际组织、多边协定、非政府组织和地区组织构成的国际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但冷战后形成的一霸多强的国际格局,使和平的国际环境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9·11”事件之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一项主要议题,使全球多极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出现了新的转机。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冷战结束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已明显不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就必须建立全球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约束机制(制约以实力替代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等问题),就必须确定危机发生时的全球调整责任和解决机制(全球预防危机的政策协调等问题),就必须管理和协调全球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稳定增长问题(全球的宏观调控),就必须建立促进发展和保护弱者利益的再调节机制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全球经济协调体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早解决,一旦各种矛盾交织激化到一定程度,全球化进程仍可能会出现逆转和倒退。

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谁来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过去全球利益矛盾的激化往往导致武力和战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的全球利益矛盾和冲突应更多采取谈判与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即使如此,当今的全球市场机制和规则,并不能有效解决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和国际合作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全球发展机制中的政策协调问题。如果全球贫富不均的“马太效应”日益扩大,被边缘化的国家、组织及弱势群体势必将成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一个主要根源。因此,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要逐渐形成一套国际通行的市场开放规则和规范,另一方面在新规则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制约用实力誊代规则的不良倾向。中国入世后,将在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建设和新规则制定做出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现有体制的新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全球开放,这就必然加剧全球竞争,改变现有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格局,形成对世界各国现有体制的激烈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它不仅要求世界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和开放市场,而且市场开放的范围从传统的货物市场扩大到服务市场、农产品市场、知识产权市场、金融市场、电信市场以及各类要素市场,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市场开放;不仅要求有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以便利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要求各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财产结构对外开放,以适应企业跨国并购,建立全球生产和经营网络的需要;不仅要求开放贸易、投资和生产等经营性活动,而且要求开放各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通讯和金融基础设施,以适应IT革命、物流革命、组织管理革命以及推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还要求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必须是开放透明的,实行非歧视原则,并接受国际监督。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正面临着重大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综合国力的较量已取代军备竞赛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贸易体制、科技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形成改善供给效率,挖掘增长潜力,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平台;就要求各国调整本国的企业制度、企业组织管理、企业创新机制,形成适应全球化的微观基础;就要求开放本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电信、物流等领域,发展全球竞争力。

在现阶段的全球竞争中,金融创新和跨境金融联系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全球化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跨国并购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发展全球生产和经营网络,已成为全球化中“超国家”的重要力量;提升全球综合物流的运作能力,重视人才、知识管理和创新活动,已成为现代企业取得竞争能力的关键。这一系列变化,对各国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两个方面对民族国家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经济在逐步让渡给“超国家”的组织和机构。这包括:(1)国际多边协议和规则要求民族国家的经济部分让渡。如WTO规定的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实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多边贸易协定;IMF规定的实行货币可兑换、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健全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等规定。(2)各种国际机构规定的经济部分让渡。如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劳工和妇女权利保护等,都会制约本国政策的实施和有效范围。(3)地区一体化组织规定的自由贸易协定、经济一体化协定以及各种跨境宏观政策约束等项规定。在欧洲,已明显出现了各民族国家融合为大邦联经济体的趋势。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经济正面对着微观组织变化的蚕食。如跨国公司、非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微观组织形成的对民族国家政府作用的影响和制约等;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产生的跨境扩散及影响,对民族国家的传统管理方式也带来诸多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从历史上看,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当代,一方面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化为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如美国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欧洲大陆的福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其他国家实施的各种混合体制的市场经济;同时,全球化也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大拓展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也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制度竞争成败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必然是各种不同的市场体制相互混合、相互竞争,各种体制同时并存、不断变革的时代。只要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存在,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就不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各国经济管理体制能否适应未来的变化,能否通过体制创新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新体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制上。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客观上迫切要求加快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

本轮经济全球化仍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这就必然涉及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如何保持和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既处于全球化的上升阶段,同时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也不会消失,而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激化和爆发。因此,从长期看,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中获得复兴而不是终结。

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一是加剧了制度竞争,必然形成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压力。在没有可供借鉴的现成模式和发展经验的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制度创新。

二是加剧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竞争,必然形成综合国力较量的压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调整束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机制和政策,建立与中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能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中国科技创新的重点:一方面是把国外和本国自主开发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并应用创新科技改善传统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另一方面,则迫切要求提高中国的全民族文明素质,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

三是加剧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必然加大社会经济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压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微观基础和产权结构的改革,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扶持和提升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实力及能力。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及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尤其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健制度、扶助贫困地区及弱势人群的社会自愿援助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等。

在中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从实际出发,把富民强国放在首位,充分利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和发达国家创造的先进生产力来发展自己。同时,要在全球体制竞争中保持、发展和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

(二)经济全

中国球化对完善中国市场体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新变化,势必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扩大丁市场配置资源的边界,使大企业有条件在本国、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选择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微观规制改革,放松政府管制巳成为各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重大政策调整;股东资本主义正替代法人资本主义,促使各国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势必对僵硬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冲击。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不仅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开放,而且要求中国未来的体制对全球变化趋势有更灵活的反应能力和调整弹性。

二是将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导致国际经济环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国内经济,从而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国际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周期的影响。如全球经济减速甚至陷入衰退,将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股市、汇市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等渠道对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产生严重影响。(2)政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占世界经济总量大的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宏观经济形势而采取的货币、财政收支、利率、汇率政策以及对外经贸政策,都会通过国际传递机制对中国宏观政策产生影响。(3)外部冲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外部冲击主要影响中国宏观增长态势。而在中国结构转型和大的体制调整过程中,外部冲击很可能加剧国内经济的不稳定。(4)产业的影响。当国际上出现大的结构转换时,国际产业新分工体系及产业转移,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调整及创新浪潮,都将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中国及早建立适应全球化变化的新调控体系,从对内均衡与对外均衡、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需求变化与增长潜力等方面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抵御和消除国际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三是对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化环境中,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占据主体地位。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创造更便利的企业创业环境,更宽松的企业创新体制条件,更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平台,以及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为中心的微观规制制度。现阶段,西方跨国公司的竞争力重点已转向了服务经济、知识管理以及发展全球运营和管理网络体系的阶段;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跨国公司,其竞争力重点也开始转向高增值制造业、应用和创新科技产业以及为大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制造、营销与研发等领域。发展中等技术、中等增值含量的制造业,发展精细、高效,特色的多元化现代农业,发展金融、电信、物流和专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中国下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将转变为全球化的综合战略。这将对中国传统的微观经济管理体系提出更大的挑战。四是将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金融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力。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贸易全球化规则体系,正在向建立在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方向转变,由此将引发全球经济体系的根本变化。在金融、技术和服务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手段的条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在内的风险管理市场体系,发展与国际连接的信用、结算和信息网络体系,有效打击网络诈骗和犯罪,加快金融和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都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新的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影响

本轮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统的进口替代体制或出口导向体制开始转向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无疑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基准。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建立一个对内外资、内外贸、内外企业都适用的非歧视性的、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市场体制,既是WTO规则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从国际的一般发展规律看,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首先要求国内有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运作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共同适用的竞争政策,比较完善的市场秩序管理规则体系。国内市场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才能更有效。而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则是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推进的,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全球化环境中发展开放型经济,比在国内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加入WT0后所面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和难度,甚至超过了1979年的改革开放。

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规则的基础上,要及早研究和制定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发展阶段和长远目标的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战略。这包括:一是始终把握住市场开放不能损害中国根本利益的原则;在短期内不能形成对中国主要产业、企业、就业和国际收支的过度冲击;不能危及中国的金融安全、产业安全和制度安全的底线,做好应对预案。二是在全面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的基础上,下大气力从体制上解决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创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制定以供给效率为中心的税收、外汇、信贷、研发支持等激励机制,完善定位明确、廉洁高效的政府职能。三是研究和制定开放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扶持和保护政策体系。充分利用WTO的例外条款、特别保障条款以及发展中国家特殊对待的相应条款,在履行承诺和重守诚信的条件下,通过立法、行政和社会力量,扶持和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基础产业和敏感产业。同时通过立法制定相应的扶持和保护措施的执行、终止、奖惩、修订及监督程序,以及这些措施有效性的评估机制。四是要建立宏观预警、监控和保障机制,把可能发生的外部冲击、内部不确定性扰动以及中长期结构转型时期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的范围内。同时,进一步完善微观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建立抵御外汇风险、资产风险、价格风险等风险的管理工具。

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全球化竞争中,体制竞争是第一位的。要建立有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体制软环境,政府职能转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我们以加入WTO为契机,把企业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尽快地归还企业;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和完善。目前,中国现行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政策手段,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这个要求。包括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一些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比较严重;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行政管理体制、方式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应对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法律规范和保障,经济运行和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调整、清理和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国企业应对外部竞争压力的能力。因此,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建立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在未来5-8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建立新的产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求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要有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又要求所有制结构是开放的,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到国内来投资办厂,并且会同更多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合资企业。因此,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持所有制结构的开放性,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外国企业到国内投资的需要。实际上,包括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有利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也要有利于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要由国家控股外,鼓励非国有制企业、个人和境外投资者以适当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再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全球化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及相关立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更大、范围更广、任务更加艰巨,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宏观调控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的对内均衡与对外均衡,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后,参与经济全球化还要求建立和完善同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有利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的差别,主要在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除了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其他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按照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立同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规则,便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五、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体制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

中国改革和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体制,在外贸体制、利用外商投资和扩大对外投资,汇率制度和形成机制,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等方面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在外贸体制改革方面,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关税、减少数量限制和规范配额管理,按照非歧视原则对外国产品和服务实行国民待遇。同时要借鉴和采用国际标准,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健康、安全、卫生和环保等方面的检查检疫和疫情监控,防止有害物质和生物通过贸易渠道入境。针对当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等手段,加强对外国反倾销、反补贴的磋商和应诉,维护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制度,逐步实现放开各类企业的外贸经营权,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贸易体系,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增大对外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中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

其次,在利用外资方面应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国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外,取消对其他企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型企业,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探索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和投资基金等各种方式来促进利用外资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鼓励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发展等。继续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用好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出口信贷等国际商业贷款。强化外债的全口径管理,加强外债的监测和短期资本监管,保持合理的外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健全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6

关键词:研究阶段;区域转轨;区域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21-02

1.研究阶段总结

市场化研究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成熟。美国传统基金会、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的自由化研究成果为各国市场化研究者所推崇并广泛应用。尽管有学者主张中国的市场化研究应以自由化研究为主旨[1],但由于中国特殊的转轨改革,国内市场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别于以自由化为主旨的研究,而是与转轨改革联系在一起。因此,国内市场化研究具有双重工具理性,它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计程计价器,另一方面是判断转轨进程的一个尺度。国内市场化研究从1992年开始以来,横向的研究领域与纵向的时间进程相结合,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理论界定与框架初构阶段

对市场化的理论界定,主要包括市场化的概念、内涵、类型、条件、形式、动力、研究方法、测度指标体系等,盛洪、卢中原、胡鞍钢、贾明德等的研究成果是该阶段的代表性文献。

1992年11月,中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久,盛洪即开始了对市场化的研究。在对市场化进行理论解释的基础上,从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与边界分析出发,界定了市场化的条件、限度与形式[2]。该文虽是对一般意义上市场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界定,但对国内学者从理论上认识市场化有重要启示意义,从而开启了国内的市场化研究。1993年,卢中原、胡鞍钢首次运用市场化指数对市场化与经济稳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粗线条的测度指标体系,首次对国内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度。虽然其测度结果过于乐观,说明指标的设置尚不尽合理,但其研究开了市场化测度的先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贾明德对市场化诸多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理论研究。研究者从东西方市场化道路的比较分析出发,对中国市场化的动力、类型、方式、道路等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中国市场化的东方道路”这一命题并进行了阐述。

上述研究不仅对中国市场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界定,而且也确立了我国市场化研究的理论框架雏形,为以后的市场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属国内市场化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1.2实证测度与制度改进阶段

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进行实证测度,以测度过程和结果为依据进行分析,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转轨国家进行体制比较,探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缺陷并加以改进,是该阶段研究的主体。陈宗胜、樊纲、顾海兵等的研究成果是该阶段的代表性文献。陈宗胜等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运用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体制总体市场化进程、经济体制各构成部分的市场化进程、经济中主要产业部门的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度。依据对测度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各该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4]。其研究成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被光称为近年来市场化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其研究“具有一定开创性,不仅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5]。在陈宗胜等进行市场化绝对值测度的基础上,樊纲等联合全国各省、区、市30多位专家进行了“中国各地区2001年市场化进程”课题研究。该研究运用各地区各阶段相对指数对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进行了测度,排列了各省、市、自治区市场化进程的相对序列。此前,樊纲、王小鲁等还就中国2000年市场化指数进行过专门研究[6]。在测度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形成及其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上述研究中前者采用的是市场化绝对数值测度法,后者采用的是市场化相对指数测度法,分别代表了近年来我国市场化测度的两种方法。在市场化测度结果的判断方面,顾海兵根据国际通用判定标准,依据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体系[7]。

1.3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佐证阶段

适应加入WTO后国家及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需要,为中国及其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提供学理依据,是该阶段研究的主旨。2002年,李晓西等接受原外经贸部委托,借鉴国外权威机构的研究方法,立足中国市场构成及演进的特点,对中国市场化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得出“中国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结论[8]。因其成果被学术界及政府相关部门广泛采纳,作为中国回应反倾销诉讼的学理依据,所以,其研究所具有的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

2.区域市场化:一个研究趋势

从最终趋势来说,转轨完成后,国内市场化研究的主旨无疑应是自由化。但中国的转轨在目前看来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趋势研究的边界仍存在于转轨进程中。因而,既适应改革实践需要,又能充分发挥理论指归功能的理论命题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市场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2.1区域转轨:一个新的理论命题

在全球存在二十多个转轨国家的情势下,国家转轨是理论视野之内的当然命题。然而,对一个转轨国家,尤其如中国内部的区域而言,是否存在转轨任务抑或转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呢?或者说,提出区域转轨这一命题在理论上是否成立?这是一个转轨经济学的新命题。本文认为,这一命题是成立的,成立的依据与意义在于:(1)当前,中国经济形态表现为典型的“非平衡转轨经济”[9]。国家是由区域构成的,国家的转轨进程亦是由不同区域的转轨进程构成的。(2)国家的转轨是宏观意义的、体制的转轨,而区域转轨更多是中微观意义的、市场主体意识及行为方式的转轨。由于客观的区位资源因素及主观的政策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但反映区域转轨进程的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在于区域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及行为方式适应市场化的程度。因此,国家转轨主要取决于制度建设力,而区域转轨主要取决于制度实施力、制度促进力。(3)国家与区域(政府)均是制度供给组织。此前的转轨过程中,区域倾斜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形成产生了较大作用,国家(中央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主导性角色。加入WTO后,政策倾斜将由区域转向产业进而转向阶层,在经济发展中,区域政府将更多地扮演主导性角色。区域政府主导性的凸现使区域转轨成为一个更显见的理论命题。(4)转轨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国二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不同区域均体现出一定的制度变迁特色。区域转轨命题的提出与研究,可为不同区域探寻制度变迁路径,调整制度变迁走向提供依据。

正是区域转轨这一命题的成立,为区域市场化研究提供了前提。区域市场化研究的工具理性因而体现在四个方面:(1)以区域市场化程度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程度;(2)以区域市场化程度反映区域转轨进程;(3)通过市场化研究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转轨进程之间的关系;(4)为区域间制度变迁提供借鉴、依据。

2.2市场化研究的必然走向

对国内十数年来市场化研究的文献回溯表明,以国家整体作为对象的市场化研究在我国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市场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测度框架,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市场化研究的理论指归功能,但是,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区域经济问题和加入WTO后区域发展的新态势,国内学者并未根据区域的中微观特点进行市场化研究。至于根据国内不同区域的类型、性质,运用制度范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度改进策略者更是少见。一些研究虽涉及了对区域市场化的零星研究,但研究的体系、方法仍是与国家市场化相同的。如在市场化测度中,一些学者用国家市场化测度指标与方法对区域的市场化程度进行测度。因测度对象的层次、性质迥异,其结果的客观性自然值得怀疑。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天则研究所2000年3月12日召开的“关于省区市场化的测度”研讨会上,众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我国省区之间的市场化存在着显著的差距”,“省区制度变迁的不平衡性既源于中央政府的策略性考虑,也来源于地方各级政府改革推进努力程度的不同”。“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显然有益于我国的改革实践。”[10]这一认识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改革实践对区域市场化研究的需要,从而进一步说明,当国家整体的体制转轨进入既定轨道后,区域的转轨便成为了改革的中心议题,而区域市场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成为了市场化研究的必然走向。

3.结语:区域市场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区域转轨进而区域市场化这一理论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区域市场化研究应着重考虑以下一些重要的问题:

3.1立足市场化研究既有成果,厘清国家与区域在制度安排、实施与变迁中的性质与特点

国家对制度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制度建设力,而区域对制度的影响与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区域所具有的制度实施力与促进力方面。这一特点是区域市场化有别于国家市场化的根本之处,决定着区域市场化研究的方向。

3.2构建区域市场化理论体系

根据国家市场化在各个方面所表现的特征,构建区域市场化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区域市场化的主体、动力、条件、方式,道路等。

3.3指标设置与实证测度

指标设置应以区域市场化的性质与特点为基础。与国家市场化相比,除设置反映经济一般特点的基础指标外,应重点设置反映区域市场主体市场意识与行为方式的指标。同时,将区域文化传统、特色经济等作为重要内容在指标体系中加以反映。对区域而言,数据资料的收集相对较国家容易,因此,在测度中更应注重实证调查,以保证数据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应注重不同区域市场化测度过程与结果的比较分析,以探寻相应区域制度安排与实施中的缺陷,从而加以改进。同时,通过区域间比较,了解区域转轨进程,进而对区域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这是区域市场化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5]光,赵农.市场化及其测度――兼评.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J].经济研究,2000,(10):73-77.

[2]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71-79.

[3]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3,(12):49-55.

[4]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9-18.

[7]顾海兵.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展望[J].改革,2000,(5):29-32.

[8]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9]吕炜.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4):4-17.

[10]赵农.天则会议纪要.载关于市场化测度若干问题的看法[DB/0L]http:www.unirule.org.cn/.2003.4.28/2005.1.20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7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市场经济秩序 规范 法律制度

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上,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系统严密的经济法规,各经济主体活动无法可依,市场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就不能得到维护,市场竞争作用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一片混乱。因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程。

一、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产生原因

建立和谐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产权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这些都需要法律规范加以引导和约束。当前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中,在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和市场监管等各环节,仍存在种种不和谐现象,例如:一些市场主体只讲权利,不履行法定义务;市场竞争无序,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屡禁不止;市场交易不讲诚信,制假售假;土地、房地产开发、建筑市场违规经营问题严重;市场主体违法经营,执法部门查处不力等等。

本文认为造成以上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严格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一是市场主体,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个体工商业户,其行为短期化倾向明显,缺乏依法经营意识,加上造假成本低,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为追逐利润而故意违法经营,并采取种种手段逃避打击。二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做到严格执法,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行为的现象司空见惯,政府的一纸文件、一次会议纪要,领导的一个批示往往可以凌驾所有的法律、政策。三是消费者缺乏正义感、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为贪图便宜仍然购买和使用,为造假售假提供了市场。

2.市场经济立法不完善

一是立法空白仍然存在。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形成仅是“初步”,部分领域的立法存在空白。二是有些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在大规模的法律创制中,存在一些法律“白条”现象。三是部分法律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亟待修改。

3.行政执法不严

一是部分人在思想上缺乏严格执法的意识,导致缺乏严格执法的决心而对违法经营行为采取放任或纵容的态度,甚至把守法经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与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素质低下。行政机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浮于事,怠于履行法定职责,从而出现“监督真空”。

4.司法审判工作存在公平问题

目前有些法院对有关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存在有案不收、久拖不决的现象,没有真正支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行为,没有通过开展行政审判工作遏制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对于刑法新增的虚假投资罪、抽逃出资罪、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罪、串通投票罪、虚假广告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与非罪的界限把握不准,审判经验不足。或处理过宽,或将犯罪行为认定为一般违法行为,导致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从而放纵了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自由竞争,这就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法治措施来实现。法律制度在维护市场规范的规则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并非其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所可替代的。市场经济社会的主导性规范只能是法律,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须通过法律来强制规范,用普遍性、强制性和确定性的法律制度惩处违规行为,用法律明确市场主体的行为边界,从而强化市场规则,保护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和和谐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二、采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过程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制度应以充分尊重其特有的规律性为基点,作为体现规律性的经济规范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不能代市场而为之。因此,在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时,要处理好以下几对重要关系。

1.法律制度的“保护职能与市场法则”关系

要重视法律对市场秩序的引导、调节、预测等积极功能,强调用法治来组织、管理经济,使法治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利用法律制度真正使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干预,,为市场提供规范的外在环境。提高社会分配关系的公正性,兼顾效益公平,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既要看到法治与市场经济统一和协调的一面,又要看到法治与市场法则斗争和冲突的一面,捍卫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的各项权利,清晰各自权利边界,使处于同一规则下的各市场主体可以事先知道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从而大大减少了不确定性、成本和外部性等问题。用法治克服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和其他秩序问题,这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期尤为需要。

2.法治手段的“功能性与目的性”关系

要明确法治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是一个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互动过程,法治的目的是规范秩序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是独立于市场之外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防止为满足社会一时之需而目光短浅地追求所谓完善的法治。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必须反映和服务于市场经济。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要自觉抵制限制市场的消极方面。这表明法律来自于市场主体在市场相互活动时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法律法规来源于市场秩序并服务于市场秩序,法律的运做应以市场内在竞争秩序的自发形成为指导思想。

3.法律规范的“投入成本与实际收益”关系

法治作为一种治理市场经济秩序的方式和价值观念己成为一种共同的选择,但法治也在消耗着社会经济有限的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法律本身是一种资源,它如同土地、机器等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要素。法治也已成为一种经济行为,它消耗着社会经济资源,也存在着机会成本等问题,具体而言,有立法成本、程序成本、执法成本、司法成本、制度成本等。法治应侧重于健全法律秩序和公平规则,减少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既要高扬法治的价值观念,也要注意社会的承受能力,降低法治成本;既要注意左右法治成本的经济要素,又要注意非经济要素对法治成本的影响,使立法、执法成本成为立法、执法决策的必要内容,使法治建设以最少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收益。

三、新时期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法治对策

新时期我国市场秩序规范化过程是一个市场经济和法治的互动过程,必须通过法治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新时期的法治补救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必然会引发现有法律与社会客观现实局部脱节的现象,暴露出不少缺陷、漏洞和薄弱环节。所以,必须采取法治补救措施和其他各种社会补救措施,严厉制裁各种违法犯罪、投机冒险活动。一是加强法律制度的修改补充工作,修改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的法律制度,补充为新的形势任务所需要的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加强授权立法工作,授权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暂行性的行政法规、条例、办法、措施等,调节新的社会关系,控制和防止混乱、失控现象,保持法律秩序的平衡与稳定。二是在对解决某一方面新的社会问题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时,可以先制定一些单行性的法规,以解决急需的向题,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再创制完整的法律。三是加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工作,针对新的形势任务的需要,适当扩展现有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充实现有法律规范的内涵,增强法律调整机制的社会适应性,以加强对社会变迁时期出现新问题的法律调控。四是充分发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指导作用,弥补法制手段的缺陷与不足。

2.建立完善市场诚信法则和信用机制

诚实信用不仅是市场主体自我约束的道德准则,它更应该是一项交易法则。为使其充分发挥规范市场交易,约束市场主体的作用,必须从正式制度的层面对待诚信问题,用法治维护市场诚信,建立市场诚信法则,以解决我国市场交易中存在的的诚信危机,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成熟。特别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将信用机制的完善纳入法治的轨道,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市场信用体系,用通过国家强制力约束、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实现公平、公开和平等,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一种强有力的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与社会信用缺失有着密切关系,必须将信用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制定有关法规,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完善市场信用机制,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3.加强经济执法环节的建设与保障

全面的经济执法活动,是在和谐社会发展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法律制度的实现,主要靠守法和执法活动完成。从近些年来的现实情况看,法律实施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制定出来的许多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地变成各级各方面国家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违法乱纪现象十分严重。要建设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就必须完善强化经济执法机制,而完善强化经济执法机制的根本问题,在于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一是通过改革理顺政企关系,彻底改变企业是政府附属物的地位,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二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将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从经济管理体制上杜绝、违法乱纪行为。三是在各种经济实体中建立健全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四是完善强化行政法制监督机制,严格监督和制裁经济执法活动中的违法乱纪、营私舞弊行为。

4.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

法治观念是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法治观念淡薄,是目前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因此,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观念,在公众中树立守法意识,培养公民依法办事的习惯和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强化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严格杜绝执法人员利用特权侵害公民正当权益。要重树社会正义,维护社会正义是法律的基本功能。通过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权力的监督,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抵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营造健康良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丁 杨:基于法律经济学角度分析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J].知识经济,2007(8)

[2]李建华 张善: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J].哲学动态,2005(4)

[3]周院生: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4(9)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8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通常市场经济也叫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及需求水平;经济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

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两个阶段

1.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阶段

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是经济运行的唯一调节手段。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仅限于维持法律和秩序,至多也只是承担某些公共工程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只是充当所谓的“守夜人”的角色,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市场为轴心,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展开的。

2.宏观管理的现代市场经济阶段

政府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参与构造、干预和调节市场,参与市场的发育、整合和市场机制创新;政府作为国家垄断代表介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阶段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资源配置,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政府作为经济运行的协调者,制订经济计划,实施经济政策,运用各种调节手段协调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调节产业结构,影响经济运行的周期。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国家干预主要侧重于宏观领域,目的在于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的均衡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则作用于微观领域,目的在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刺激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在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是一致的,市场机制是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而有效的宏观调控又都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基础之上的。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9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现代市场体系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改革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深刻诠释了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市场作用这一经济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范围不断扩大,作用不断增强,推动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提法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在突出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事实也证明,消除旧市场经济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符合现代经济运行要求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久发展的基础。

一、不断升级的市场地位

回顾35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重要形式的作用发挥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之路其实就是重新定义市场概念之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与确立之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艰难探索之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搜寻,难觅“市场”二字,解决建国以来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是该阶段的首要问题。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逐步推进,完全排除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观念开始松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1981年,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顺道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市场调节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使“市场”这一词汇重新出现在了经济活动和人们视野之中。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强调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充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难以跨越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增强企业活力,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新提法的不断演变,表明了新的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市场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较大提升和普遍认可。同时,在对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的困难和矛盾,与此同时,遭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事业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疑惑,如何将市场经济体制推向更快更好发展,需要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为标志,其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归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错误思想束缚,释放了人们对改革开放前途的担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就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报告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了理论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基础和总布局,其中对“市场”的认识和定义有了重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基础性作用”奠定了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性作用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突出和巩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所未有的重新定义了市场作用,升级了市场地位。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变动,点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不仅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政府系统性的宏观调控能力,对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中国改革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改革纲领。

二、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是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纲领性方针和指导性意见。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需要有一系列对产权关系进行有效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通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当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不断增强其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尤其需要高度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所有制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有资本等相互融合,实现各类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市需要发展,农村也需要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通过农民对集体财产股份所有权,宅基地用益物权以及其他产权的确权保护和流转交易,推进农村变革,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在这发展过程之中,贯穿着一个核心命题“公有制经济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不可侵犯”。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使各类社会财富创造主体享有财富持有与增值保值之法律保护,解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财富之活力。

(二)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需要转变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需要进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整个社会的运转,需要在三者之间维持一个平衡态势,即通过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实现。首先,实行统一完备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资本投资利用效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就是对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一个探索。其次,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凡是市场能够形成价格的交给市场,政府不应当进行不当干预,推进自然垄断领域和和竞争性领域的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在制定全国统一反垄断法与各行各业反垄断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严格执法,消除各类地区垄断、行政垄断,使政府调控、市场功能和社会作用各司其职,正常发挥。

(三)以“两个市场”为切入推进专门市场体系建设

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将得到推广。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新提及了“两个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和金融市场。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发展,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和配套法规政策,我国的土地要素市场发展不平衡、不统一、不完善,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得不到有效维护。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需要对要素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市场的准入、运行和退出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一个的面向全球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等的规范化金融体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动力。同时,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定价、汇率市场以及金融的监管改革,进行专门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规范,以保障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稳定和高效运行。因此,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突破口,推进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是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关键举措。

(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是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绝对不能有否定或者弱化政府作用的倾向。在现代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就会短腿和失衡。但是需要认识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内涵不同,市场对资源配置器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是根本性的一面,而政府是引导和调控资源配置,是间接性的一面;在两者关系上,是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作用。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以财政和货币、价格和产业等政策手段为推手,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同时,从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2]夏小依:“决定性地位”重新定位市场作用――经济学家热解《决定》[J].中国金融家,2013(12)

[3]刘国光: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再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J].江淮论坛,2013(5)

[4]郭占恒.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J].观察与思考,2004(1)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篇10

(一)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企业市场营销操作是指企业在产品营销活动策划与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有利于市场销售的营销理论与营销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现代化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制定企业营销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环境因素分析;目标市场的营销管理战略;企业产品策略;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网络营销。4P营销理论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关于4P营销理论,可以将其具体归纳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产品(Product)—价格(Price)—管道(Place)—宣传(Promotion)”。之所以将其称为4P营销组合,主要是由于“产品”、“价格”、“管道”、“宣传”这四个词的英文字母开头都是P,我们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规划与制定过程中,通常将其称为“4Ps”,其中的S是指Strategy—“策略”。

(二)经济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环境是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环境,主要是指构成市场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这些外在的市场经济环境,都严重影响与制约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支出模式,如图1所示。

二、经济环境构成及其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构成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关于企业市场营销中经济环境的构成因素,主要分为消费者收入、消费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与信贷、现代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1.消费者收入。关于消费者的收入,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工资、红利、租金、退休金、社会保障补贴等各种经济收入与来源。在消费者经济来源及收入中,又可以将其分为“可支配的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的个人收入”两个部分。从货币资金以及实际收入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可支配收入”部分对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决定性作用。2.消费支出模式。关于消费者支出模式的思考,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支出模式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经济能力的影响。根据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定律”可以认识到,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模式主要受制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通常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到家庭收入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同时,用于住宅建筑的家庭收入,在消费者家庭总收入中所占到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而消费者家庭娱乐、卫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中占到的比重会大幅度上升。3.消费者储蓄与信贷。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某一个社会经济时期内,市场中消费者储蓄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决定消费者的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之所以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比较关键的部分,主要是因为储蓄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内,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同时还包括储蓄额、储蓄率、储蓄增长率三个经济指标。4.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前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客观要求并促使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也会导致全球市场一体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国际上潜在的经济环境因素。在国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以及社会失业情况不断出现,在短时间内又得不到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支持,将会严重降低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造成企业产品价格的增长,从而影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

(二)经济环境的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市场营销操作过程中,所受到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其特点表现如下:相关性。相关性是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中与经济环境之间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指构成企业市场营销操作的各个要素指标之间,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其中任何一个经济指标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导致其他各要素随之发生变化;客观性。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中的客观性、企业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首先就证明了它们基本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受社会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决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操作管理机制;不可控性。其主要体现在本身的不均衡性、客观性。不均衡性是指企业市场营销中经济环境的变动具有不可控性,包括一些有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也有一些不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这些不同性质的经济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均衡性。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模式,对于企业实现市场营销操作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成分、不同的产业结构经济部门以及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国民经济体。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社会经济分配制度、社会经济消费制度、技术结构、交换结构、产业结构。

(四)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和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1.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发达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的支柱与经济核心,替代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地区,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严峻的市场外在因素的冲击与挑战。从国际经济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可以具体从我国的企业市场消费结构的基本状况来探索,因为一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市场内,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购买行为等,都可以准确、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国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规定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同行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国内企业与地方各级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通俗点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中,经济体制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府或者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些经济管理政策、手段,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围绕着市场销售,规划并制定有利于企业全局发展战略的市场营销活动方案及措施。

三、当前国内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现状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心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重点发展城镇经济以及城镇化建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城镇地区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上的不公平、经济体制的缺陷等方面。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社会消费者群体:高收入消费者群体、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低收入消费者群体。根据2013年度经济统计年鉴文献资料信息得知,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3884元,其中家庭年均收入为61520元,占到我国城市人口的12%,其市场产品购买力占到全社会市场消费购买力总和的18%。因此,这类消费者群体是企业市场营销重点发展的。在消费者的储蓄与信贷方面,我国广大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储蓄习惯,随之带来的就是储蓄总额的增加以及储蓄增长率的增长。这也是制约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发挥效益的最大阻碍因素,因为我国居民将收入储蓄起来,主要目的就是用于供养子女、老人、婚丧嫁娶等,包括对父母的赡养、对子女的教育支出等。因此,随着消费者储蓄总额的增加,我国企业的产品价值就很难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这也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经济环境中最为头疼的问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充分的调动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出企业市场营销操作的预期目标,甚至超越企业的市场目标。

(二)市场营销经济环境发展趋势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促使着国内企业在服务行销市场中的竞争度将会变得更加的激烈。包括国际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决定了全球市场一体化、全球科技一体化。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先进的生产应用技术早已公开,各行业、各公司的产品质量、品牌也更加趋向于统一,在这种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独占鳌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企业只能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把握住经济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这种市场世界里走出去,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次,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企业要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市场营销道路。关于这一点,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着重于“服务型营销模式”的构建,包括售前服务站、售中服务站、售后服务站等,这也是当前新时期经济环境下,市场服务行销全球化的本质和必然要求。

四、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理念与创新

新时期,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市场时代,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企业只有改变传统、陈旧的市场营销理念,创新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思想与营销手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营销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才能在新经济环境下,实现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建立一套与经济环境各要素指标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的企业本身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问题,而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有的那一套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造成企业知名度下降和市场占有率降低。在新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各市场及其产品、服务需求都在不间歇的发生着改变,所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操作体系也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运用先进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创新市场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