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技术十篇

时间:2023-04-06 13:02:46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篇1

【关键词】:意义现状容器育苗种类问题

中图分类号:S6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化的发展,产生大量的苗栽需求,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对于苗栽的需求。

二.研究内容及成果

世界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生产,到80年代容器苗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以高纬度地区应用最为成功,如加拿大、瑞典、挪威等,芬兰、南非、巴西的容器苗比例也较大。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东就已开始桉树、木麻黄等容器育苗。到70年代后期,容器育苗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研制和使用了多种类型的育苗容器,基质配制和容器苗培育技术也逐步趋于完善。

容器育苗的技术关键在于容器类型、规格、形状的选择及苗木与基质的配比。现今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苗树种、苗木规格、容器选择、基质选择、容器苗根系的变形及培育技术等方面,对大规格园林绿化苗木的研究则少有报道。现代育苗技术是指在育苗方式、方法和规模上,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设施和现代的经营理念进行园林苗木繁育,以满足园艺植物生产的苗木需求,如要求质量高、种性一致、不分季节等。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为代表的现代育苗技术有别于传统的育苗技术(嫁接、扦插和压条等),其要点是育苗技术科学化,育苗操作管理省力化、机械化和自动化苗木及生产标准化。

容器育苗种类

育苗容器

容器种类很多,据报道已有各种类型的容器50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容器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容器在土中被水、植物根系所分散或被微生物所分解,如泥炭容器、粘土营养杯、蜂窝式纸杯和细毡纸营养杯等;另一类是容器不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移苗时可将苗木从容器中取出,然后栽植,如塑料容器和金属容器等。现在国内外使用育苗的规格不一,一般高度为7~25cm,其中以8~20cm较多,直径为3~12cm,其中用7~lOcm的较多。

(1)育苗钵(营养钵)

为钵状育苗容器的统称,主要有:

①塑料杯。是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一般高度8~20cm,直径5~12cm,四周有排水通气孔,这种容器在国内外应用较广。我国还用无底的塑料薄膜钵(塑料薄膜筒)育苗。

②泥炭钵。大多是用泥炭和纸浆粘合而成。泥炭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有利苗根的呼吸和生长,同时定植后苗根也容易穿过容器壁而扎根入土壤中。泥炭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有许多型号,如方形容器有3×6(cm)、5×8(cm)等规格。泥炭钵通常是10几个至几十个容器压制成一盘。

③泥浆稻草杯。是用泥浆和切碎的稻草充分混拌,做成的高约15cm,直径lOcm的圆柱形土杯。做时将稻草和泥浆混合均匀糊在木模(可用酒瓶、竹筒或木棒)上,并封上底,然后将模型取出晒干制成土杯。泥浆稻草杯育苗移栽后,根能穿过土杯进入土中。

④纸钵。纸质袋营养杯通常用旧报纸粘合而成,每张报纸可做高约12cm、口径约8cm的双层纸袋8个,如果用于草本花卉的则可用再小的型号。纸杯与纸杯可以用溶解胶粘连形成蜂窝状,所以在日本又叫蜂窝纸杯,不用时可以折叠成册。纸杯中装上营养土,即可播种。纸杯容易腐烂,不妨碍苗根生长,苗根能穿过纸杯进入土中,正常生长。

(2)育苗土块(营养砖)

将培养土(营养土)压制成型,用于育苗的土块称为育苗土块或营养土。这种土块外形多为立方体,中间有小孔,可播种或移植。这种营养土块多采用机械化制作,并适于机械化育苗和管理。土块配制材料用量大,所以大多就地取材。用结构疏松含腐殖质较高的砂壤土,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每立方米拌杂肥50kg,过磷酸钙lkg,腐熟猪粪5kg,均匀混合后,加水拌成浆状,然后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厚15cm,待1~2天稍干后,用刀切成砖块,一般为7×7×15(cm),即制成营养砖。随即在每个砖的中央压一个直径为2~3cm、深约6cm的穴,装上营养土后即可播种。目前营养砖已实行机械化生产。

四.现今控根育苗技术开发所需研究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有:

(1)培养基质的国产化和主要配料的当地化研究。培养基质对控根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和澳大利亚以及国外不同,只有针对我国树种找出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培养基质,才能到达想要的控根作用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如果实现配料的当地化,对节约输送成本很有现实意义。

(2)控根容器的改良和提高。为了降低控根容器育苗的成本,就必须降低控根容器的生产成本。澳大利亚的育苗容器原材料是聚乙烯,如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用再生塑料,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当前的研究趋势是研究新型容器材料或研发出可直接当作花盆观赏的美观实用的控根育苗容器,从而大大减少育苗成本,节约资源。

五.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绿化美化越来越重视。而我国现存的荒山面积仍旧很大,据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荒山面积为8亿亩,造林绿化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绿化苗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容器苗的成本低,造林成活率高,相比于裸根苗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利用前景,所以值得我们大力推广和深入研究。现在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加强对育苗容器和基质的研究。针对不同树种开发专用容器和专用基质,研究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作业的育苗容器和基质,开展轻型基质和方便容器的研究,以方便野外造林的携带;针对目前园林绿化产业和经济林发展的要求,加强绿化大苗和经济林大苗培育中的大容器和基质的研究。

(2)加强对容器育苗工厂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国内尽管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产品,但与生产实际和规模化应用存在一定的距离。

(3)加强对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和调控机理的研究。这也是目前国内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质量调控技术和调控机理的研究,以培育出质量更高的容器苗,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服务。同时,应加强容器苗质量评价体系和容器苗生产标准的研究,制定出统一、科学的容器苗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环境标准和苗木质量评价体系,以利于容器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现代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对绿化苗栽的需要,大大提高了苗栽的成活率,为城市绿化改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绿化的进程和环境的改善,因此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我国的绿化工作者们还要继续加强研究,不断的改进城市绿化育苗的技术,用更好的技术来培育更多的适合我国城市绿化的苗栽,为改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砖添瓦,共同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谭绍满,钟绍威,刘如鸿华南地区的容器育苗[J]广东林业科技1991(2):17~22

[2]邹诚,李勇江,甘福丁纸筒育苗造林配套应用技术推广[J]广西林业科技1998,27(3):154~158

[3]马常耕世界容器育苗研究、生产现状和我国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1994(5):33-41.

[4]奥小平,富裕华,郝向春,等容器育苗基质组成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96(2):1-4.

容器育苗技术篇2

摘要从圃地选择与整理、基质配制及装袋、催芽播种、日常管理、嫁接、出圃等方面介绍了香榧容器育苗技术,以期指导香榧的繁育,提高其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香榧;容器育苗;圃地选择;基质配制;嫁接

香榧是优良的经济树种,近年来发展迅猛。生产上一般于春季造林,适宜时间在2月至3月上旬,由于正值新春佳节,造林时间往往被推迟;加之香榧苗根系为肉质,极为幼嫩,裸根移栽很容易失水造成横向干裂,使苗木萎蔫,影响成活率,造林困难已成为香榧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容器苗的根系在容器中形成,运输、造林时苗木带有完整的根团,根系不易损伤,造林不受季节限制,栽入造林地后成活率高,没有缓苗期[1-4]。

1圃地选择与整理

为了便于运输和管理,在选择苗圃地时,首先要考虑交通、水利条件;其次要求整个苗圃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好,不要在低洼地、易积水地、易被水和风冲击的地块育苗。在育苗地块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后平整土地,做床宽1.2m,步道宽30cm,床高25cm。香榧苗期需遮荫,应在育苗前用毛竹、遮阳网、铁丝等材料建好遮阳大棚。先在苗圃地固定好1.8~2.0m高的毛竹桩,根据苗圃地形和遮阳网宽度布成方形的桩柱阵,将铁丝架在桩柱的上端,四周边桩用铁丝斜拉固定,盖上遮阳网,遮阳网两端用铁丝扣紧。

2基质配制及装袋

通常15cm×15cm的塑料容器能满足二年生香榧嫁接苗的生长,期间不用换容器。如需培育大苗,应更换大的容器,四年生以上应移植用30cm×30cm的塑料容器。基质配制是培育容器苗的重要环节,基质的配比直接影响容器苗的生长,同时也应考虑取材的难易、育苗成本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等。笔者选用筛选过的细黄心土、焦泥灰和腐熟猪粪作基质。配制比例为:细黄心土60%、焦泥灰30%、腐熟猪粪10%、复合肥0.5%,将配制的基质1m3拌入200g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充分拌匀后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2d备用。在装基质时要注意填实,基质应离容器上口3~5cm,完成后将容器整齐地排放在苗床上,尽量减少容器间的空隙,同时用湿土垒边以防容器倒翻及高温时基质干燥。

3催芽播种

将充分成熟的细榧或实生种子沙藏于朝南背风向阳、无积水的场地,坑深15~20cm。选用纯净的清水河沙,沙的含水量以手捏成团不滴水,手松开后一触即散为度。种子与沙的体积比为1∶3,沙与种子间隔堆放,堆放高度不超过50cm,外层不能暴露种子,并用稻草覆盖。30d翻藏1次,将开裂露白的种子挑出播种。香榧种子开裂露白即可播种,每容器播种1粒,播种深度3~5cm,用同配方基质覆盖。

4日常管理

种植后应及时遮荫,整个苗期都应经常检查盆土的干湿状况,以保持盆土湿润,梅雨季节要及时排除积水;发现容器内基质流失或下沉或种子应及时填补基质。每年追肥3~4次。幼苗期进行根外追肥效果较好,种肥以去渣的稀薄猪粪水为好。5~6月结合根腐病防治可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9~10月根外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容器育苗一般不会有大量杂草生长,出苗后应人工拔除杂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3~8月在播前用10%硫磷粉粒剂75kg/hm2毒土,用50%硫磷乳剂1 000倍液11.25l/hm2行中浇灌,用炒菜饼、甘蔗等饵料、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0%毒死蜱乳剂等药剂诱杀小地老虎、蛴螬,同时早、晚人工捕杀。6~7月整地时用生石灰对土壤消毒,防治根腐病。挖除病株与根际土壤,并喷浇5%~10%硫酸铜溶液防止该病蔓延。7~8月通过搭棚遮荫、加强肥水管理、根际覆草等措施防治茎腐病,并根据发病程度施放硫酸亚铁50~150kg/hm2控制。

5嫁接

香榧容器苗培育2年便可嫁接。接穗应从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树龄在50年左右的榧树上采取,要求穗条粗壮,直径为2.5~4.0mm,定芽充实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叶色新鲜不变色、无落叶现象。嫁接应避开隆冬天气,可在2月至3月中旬嫁接,若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嫁接,定芽萌发抽梢能力变弱,仅1个顶芽抽梢的现象增多。采用劈接,穗条粗度应与砧木匹配,先将塑料容器翻挖出来,等嫁接好后重新排放,这样可增强透气性和肥水的渗透性。嫁接后盆面上撒施复合肥150kg/hm2,在做好肥水管理的同时应及时除萌。

6出圃

嫁接管理1年后,当苗木达到出圃规格时可以出圃。出圃容器苗应根团完整、叶片色泽正常、整体发育整齐、无病虫、无损伤。苗高>25cm、地径≥8mm、新梢数>8个的为ⅰ级苗,苗高>20cm、地径≥6mm、新梢数>5个的为ⅱ级苗。在苗木出圃前2d浇透水。为减少运输成本,在装车时可在2株苗之间竖向垒叠,最多可垒叠4~5层,注意不能压到苗木。

7参考文献

[1] 朱锦茹,江波,袁位高,等.阔叶树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728-733.

[2] 邹桂霞,任丽华.石灰苗床阔叶树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5):439-442.

容器育苗技术篇3

关键词黄连木;容器;育苗技术

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属漆树科黄连木属乔木,原产我国,北自河北、山东,南至广东、广西,东到台湾,西南至四川、云南广大地区,其中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黄连木抗逆性强,为干旱石灰岩山地造林的重要油料、木材兼用树种[1]。黄连木果实含油率在35%左右,果肉含油率在50%左右,种子含油率在25%左右。黄连木油可食用,也可制作肥皂、润滑油,治疗牛皮癣等。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碳链长度集中在C17~C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极为接近,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用黄连木种子2.5 t可产生物柴油1 t。黄连木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致,可供建筑、农具、家具和雕刻等用材[2]。树冠高大圆满、叶形细长柔美,秋后叶色鲜红、果实蓝红相间,亦可做城市观赏绿化树种。其嫩叶可制茶,树皮、茎可入药。

近年来,受市场和育苗技术的影响,黄连木苗木需求不断升温。为切实搞好基地建设,尽快形成黄连木规模化生产、加工产业链条,黄连木苗木培育、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同时成为生产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黄连木种子含油高、表皮腊质层处理、育苗成功率低的问题,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和物力、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效果显著的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1圃地选择及处理

为减少运输,节省圃地,提倡“育苗绕着造林山头转”,即尽量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地势平坦、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就近造林、育苗,就近取土。

在平整的圃地,划分苗床与步道,苗床一般宽1.0~1.2 m,床长不限,可依地形而定,步道宽40 cm。宜采用低床[3]。

2育苗容器选择

容器材料要求质轻价廉,通气、透水性能好,稳固性和解体性能好。可采用圆柱形有底塑料薄膜容器,直径13 cm、高20 cm,薄膜厚度为0.02~0.06 mm,在其中间均匀打4~6个直径0.5 cm的小孔,以利透气。

3营养基质的配制、消毒和装袋

营养基质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采用的营养基质主要成分为利于透水、透气、保持水肥的森林土、草皮土、耕作土、生黄土等,适当配些蛭石、珍珠岩、锯末、树皮粉、河沙、木屑等,以保证苗木根系生长、呼吸及其吸收养分、水分,重量轻的基质还可便于起苗和造林运输。大面积推广应用时,主要采用耕作层的表土,配加一定的腐熟厩肥、堆肥以及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等化肥。选择一般的土壤,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用0.5%高锰酸钾溶液,每100 kg营养土喷洒5 kg),以减少土壤杂菌感染,并根据土壤情况,配施杀虫剂。

配制的营养基质各成分要混拌均匀,干湿要适中,以手攥不粘手、土成团为好。装袋前要过筛,保证土壤细碎。装填容器营养基质要压实,手提不漏、浇水不塌陷为准。装填营养基质应以容器上沿2 cm处为宜,以利播种覆土和育苗洒水。袋装满后,顺苗床紧密排列整齐,袋与袋之间空隙用细土填上,否则将影响苗木出土、生长和管理。

4播种

4.1种子处理

3月初将种子用60~70 ℃的清水浸泡24 h,然后再换1次常温清水浸泡2~3 d。等种皮充分软化后,用力搓4~5遍,将种皮及种子外腊质层完全搓掉,然后用驱避剂处理,以防冬季鸟兽危害[4]。用炉渣灰拌种、装入编织袋,白天经太阳曝晒,晚上搬至室内保持温度,15 d左右种子开始裂口发芽,80%以上的种子开裂、1/3露白时,及时播种[5]。

4.2播种量

黄连木种子千粒重92 g左右,容器育苗7 500 m2/hm2(除去40 cm的步道),约170袋/m2,每袋播种子3~4粒,需种量为375~450 kg/hm2。

4.3播种方法

播种时将种子集中在容器中央,不要重叠,覆盖种子的土层厚度为1.5 cm。播后浇足底水,浇水时要小水漫灌,并注意控制水头流量,防止水速过快而冲走种子和基质。及时覆盖细碎秸秆、干草或地膜。

5苗期管理

5.1除盖

当出苗量达到50%以上后,可视气温情况逐步揭膜或揭去覆草。连续晴天高温时,可将覆膜不定距划破放风,防烧苗;大部分出苗后,逐渐将覆膜全部划破;当苗充分锻炼、出苗整齐后,将覆膜或覆草揭去。

5.2间苗

在幼苗出齐1周后,间除过多的幼苗。每一容器内可保留1~2株。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间苗和补苗后要及时浇水。

5.3追肥

当苗高15 cm时,开始追肥。采用叶面喷施,用0.2%~0.5%尿素水溶液,速生期共喷2~3次。追肥宜在傍晚进行,切忌午间高温时施肥。

5.4浇水

浇水要及时适量,播种或移植后随即浇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成长期要多次适量勤浇,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

5.5除草

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圃地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

5.6整床

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满,以防根系外露。及时防治病虫害。

5.7防止日灼害

主要表现为幼苗出土后因日灼导致苗木根颈处腐烂,可喷水降温,在晴天中午地面温度升高前及时喷水降温;遮荫处理,可采用搭荫棚或使用遮荫网[6]。

6起苗运输

起苗造林前1周浇水1次,既可增加塑膜容器内土壤的湿度,又能保持塑膜容器土壤的紧密性,不致松散。起苗、运输时勿挤压,确保营养土团完整无损。剪断容器外的根系。

7参考文献

[1] 刘玉龙,石质红.太行山区黄连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成效对比试验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9(8):17-18.

[2] 徐金燕,石玉琴.中国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1,19(4):35.

[3] 刘克锋,柳振亮,石爱平,等.黄连木容器育苗及其抗旱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2):27-30.

[4] 赵和文,柳振亮,于建军,等.黄连木种子处理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3):42-45.

容器育苗技术篇4

油松属于松科,属于常绿乔木。喜光,耐贫瘠,适合生长在干冷的气候地区,但是不耐水涝和盐碱。油松的生长速度快,成材率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油松的这些特性也注定成为西北地区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宜君县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十分适合油松的生长特性。这也是我们研究油松育容器苗技术的主要原因。

2大田苗和容器苗生长量、成活率比较

2.1生长量对比

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一块地一半为油松大田育苗,一半为油松容器育苗,对照试验,统计油松幼苗的生长量,大田苗比容器苗幼苗生长量减少8.03cm,容器苗比大田苗生长快63%。

2.2大田苗木与容器育苗越冬的成活率对比

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一块地一半为油松大田育苗,一半为油松容器育苗,对照试验,统计油松越冬情况,大田育苗平均成活率比容器育苗平均成活率低30.33%。

3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3.1育苗地块选择

油松容器育苗的苗圃可以选择大田,应选择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向阳、避风、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作为苗圃地,盐碱地和下湿地不宜选用。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在保护地进行育苗。如果没有合适的大田进行育苗,我们应该选择温室或者大棚等保护地中进行油松育苗。

3.2育苗土壤配制

育苗选择在温室或大田都可进行,结合深翻施用硫酸亚铁580kg·hm~2,甲拌磷4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和消灭地下害虫,育苗易采用直筒式蜂窝容器,此容器的优点是渗水性好,不团根,通气性好和移植成活率高等特点。山皮土与耕地土1:3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少量珍珠岩改良土壤,混合土用敌克松或多菌灵按1400:1的体积比进行消毒,消毒后进行装土,高度为离容器顶端2cm。

3.3育苗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使用0.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油松种子10~25min。或者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浸泡后应该及时捞出油松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使用40℃的温水浸种24h后,把处理完成的种子放置在容器内,并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用温水冲洗一次。一般情况下,3~5天种子露白裂嘴就可以进行播种了。还可以选择使用沙培法催芽,就是使用种子和沙子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放置在温室中进行催芽,并不断进行翻动混匀,1/3的种子露白裂嘴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4播种技术

油松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我们一般会选择在春季进行播种。在播种前,根据表一选平均温度在10℃以上的时间段进行播种,根据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和发芽率等这些因素来确定最终的种子量。催芽的种子每个容器中种植2~4粒为宜,种子种植的深度控制在0.2~1.0cm之间。最后,覆盖树枝在容器上面,也可以选择草帘或者搭遮阴网。同时,要保证土壤的湿度,在播种后6~12天方可出苗。或者选择细沙土进行覆盖,覆盖的沙土要超出容器1.0cm左右,注意一定不要太厚,太厚容易影响油松的出芽率。同时,油松容器育苗采用喷灌方式保证土壤湿度,点种后可以按照苗床的宽度安装喷头,出苗前每日9点前进行,喷水时间控制在8min左右,让苗床始终保持潮湿,如果遇上潮湿多雨天气应减少喷水次数。

3.5苗期管理播种完成后,如果遇到强光照射,可以使用遮阴网进行遮荫。经过催芽的油松种子一般在播种后6~9天就开始发芽生长出土,这一时期我们应该加强苗期管理。

3.5.1 浇水。油松幼苗耐干旱、怕涝、怕淤,对幼苗进行喷水时应该适当控制,喷水时间要固定在10:30前和15:00后进行。如果遇到天气持续高温,可选择增加喷水次数但水量不宜过多,只要降低土壤表面温度即可,喷水方式多选择微喷方式。

3.5.2 防鸟害。油松种子发芽出土后,种壳脱落前要注意防鸟害。防止出现断垄缺苗的严重后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结合搭遮荫棚,将苗床上部用遮荫全部覆盖住,并且使用丝网把周围包裹住。

3.5.3 遮荫。油松在幼苗期很容易受到日灼伤害,最佳播种期是春季,出苗期有时恰逢进入伏天。所以,对油松苗床进行遮荫来降低苗床温度和减弱光照强度。做遮荫防护的时候多选择搭建高1.5m以上,遮光率60%~70%的遮阴网进行遮荫。

3.5.4 治猝倒病。为了更好的防治猝倒病,在苗木出齐的一周后。就开始每隔7天喷洒1次0.6%~1.2%等量式波尔多液或者0.4%~1.4%硫酸亚铁溶液。一直到7月份苗茎的基部开始半木质化,不见猝倒病症出现或蔓延即可停止喷药。

3.5.5 除草。油松育苗容器易于杂草生长,与油松幼苗抢夺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直接影响到油松幼苗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及时去除杂草等到其根系变大时,拔除杂草时极易带出幼苗。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尽快的清除杂草,避免杂草庞大的根系影响到幼苗的生长。除去杂草的主要方式为人工除草,在进行除草工作前应该对苗床进行浇水,杂草除完以后要对苗床进行二次喷水,防止伤害到幼苗让其得到充足的水分,尽快恢复根系生长。

3.5.6 补种与间苗。播种14~25天幼苗基本出齐。开始进行第一次间苗,在每一个容器中留下2~4株壮苗,拔出那些发育不良和病虫侵害的幼苗。采用苗芽移植的方式进行补种。从幼苗长势良好且植株多的容器中,移出多余的幼苗,移植到没有出苗的容器。进行移出工作时要注意植株的完整,放入幼苗后压紧,进行浇水定根,在移植的过程中手法一定要迅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移植苗的湿润而不会被风干。在出苗后的1个月后,要进行第二次间苗,这时的苗木都处于稳定阶段,选择保留健壮的1株苗木即可,同时也要进行除草工作。

3.5.7 施肥。油松幼苗当年生长量较小,根系并不发达,要严格控制施肥量,幼苗的生长前期不需要进行施肥,中期应该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选择性追施尿素1~2次,最好采用溶液喷雾式进行喷洒,可选用尿素10kg/hm2对水1000kg/hm2,尿素充分溶解以后,分3次喷施在苗叶上面,在第一年的7月下旬,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第二年的6~8月份开始追施硫酸铵、硝酸铵等氮素肥料,施用量控制在100~150kg/hm2,施肥后要进行浇水工作防止肥料烧苗。进入6月以后油松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容器苗这一时期应该选用适当的氮肥和磷复合肥进行施肥。选择在阴天或者天气潮湿的早上或者傍晚最好,这个时间有利于苗木更好的吸收肥料的养分。

3.5.8 苗木越冬。为防止幼苗第二年出现生理性干旱,必须选择在每年土壤封冻前做好幼苗越冬的保护工作。一般情形下,选择在土壤封冻前开始对圃地进行灌水工作,让其有充足的冬水存留。如果当时正直土壤干燥时,在苗木的周围壅土1~3cm。同时,还可以使用麦草和秸秆把苗木覆盖起来,这样也能更好的防止苗木被冻伤。利于苗木更好的安全度过冬天。

4总结

容器育苗技术篇5

1林业育苗中采用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

1.1容器育苗技术不受季节的限制

与传统的育苗技术相比,容器育苗技术通常是在温室中进行。随着季节变化对林业育苗的局限被削弱,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幼苗,育苗效率就会有所提升。

1.2实现机械化育苗

吉林通化引进容器育苗技术,促使机械化育苗得以实现。采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确保播种均匀。从操作的角度而言,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大量实施,并获得良好的育苗效果。

1.3苗木种的成活率提高

容器育苗技术可以使树种的成活率有所提升。按照传统的播种方法,通常都是一个苗坑中放入2-3个种苗。如果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并不会存在传统播种方法的局限,而是在容器育苗箱中,一个容器中放进一个苗种即可。当树种发芽后,幼苗根部就会大量地吸收容器中的所有养分。从养分流失的状况来看,苗木的根系发达,对所吸收的养分能够充分利用[2]。可见,只要树种的根部健康,就无需经过缓苗期,苗木生产全年化,不仅延长了造林的实践,还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2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

2.1建立苗圃

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通常都用于大棚中,给容器育苗提供了生长空间。在大棚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二氧化碳以及水分的含量等等,都可以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控制。如果育苗条件不允许,容器育苗技术也可以室外育苗。为了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所育苗的场地要平整,且具有较长的日照时间。

2.2种子催芽

按照种子种植规律,种子要发芽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出芽时间。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打破树种的休眠期,不仅缩短了树种的出苗期,而且还使出苗质量有所提高。不同的树种都具有不同的休眠特性,对这些特性充分把握,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催芽。通常种子的催芽都是在种子层积处,可以避免种子受到生理发芽抑制物的影响而导致种子的胚胎生理后熟[3]。

2.3育苗容器的选择

在选择育苗容器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种类、苗木的规格、育苗的周期等等。如果是大粒种子,可以选择子可以选用20×20厘米的无纺布网袋;如果是小粒种子,无纺布网袋的规格则要小一些,6×10厘米即可。对此,林业部门还进行过实验,对适合当地生长的松科树种,就需要选择大规格的容器育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育苗效果稳定,对培育珍贵树种非常有利。

2.4育苗技术

应用容器育苗,育苗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先将种子用水浸泡催芽之后,放入到已经浇透的育苗容器中,当种子出土之后,土壤中的水分就要很好地控制,最好是采用定期浇水的方式,以确保土壤干湿适度。在培育容器中的土壤量为容器的90%即可。种子经过催芽后,将已经发芽的苗种移植到容器中,用土壤覆盖好。土壤的覆盖厚度要根据种子生长特点决定。为了确保基质的湿度,当苗木进入到生长期,就要相应地降低土壤水分含,保持土壤湿度适中。当进行苗木移植的时候,就要停止浇水,以利于移植[4]。

2.5种苗移栽后的管理

当种苗被成功移栽之后,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利于种苗成活。种苗移栽后的半个月之内,在注意保证水分充足的同时,还要施加氮肥。当种苗被移栽超过一个月,就可以施加复合肥了。为了确保苗木能够健康成长,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病虫害措施。如果在苗期已经出现了病虫害,就要根据虫害的种类选择杀虫剂。

3结论

容器育苗技术篇6

收稿日期:2011-03-22

作者简介:常 芳(1982―),女,云南陆良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容器;技术;滇朴

中图分类号:S7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69-02

1 引言

滇朴(celtis yunnanensus Sehneid.)亦称四蕊朴(C.tetrandra Roxb.),属于榆科(Ulmaeeae)朴属(Celtis)。该科植物世界有16属,约230种。中国有8属,46种,10变种;云南有5属,28种,5变种[1],滇朴属乔木,高达30m,树皮灰白色;果梗常2~3枚(少有单生)生于叶腋,其中一枚果梗(实为总梗)常有2果(少有多至4果)其它的具1果,无毛或被短柔毛,长7~17cm;果成熟时黄色至橙黄色,近球形,直径8mm,核近球形,直径5mm,具4条肋,表面有网孔状凹陷;花期3~4月,果期9~10月[2]。滇朴具有树型优美、成长迅速及文化内涵深厚等特点,在滇中、滇东的昆明、曲靖、楚雄等地作为乡土园林绿化树种大量种植。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多采用的是大树移植,导致野生资源大量破坏。因此,近几年,人工繁育开始大量出现。

容器育苗技术是在母床上播种,当小苗长至5~6片真叶时假植到营养袋中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容器育苗由母床育苗和子床育苗两个阶段组成。容器育苗具有移栽成活率高、能抗旱移栽、提早移栽时间、耐长途运输等特点,目前在造林工作中已经广泛应用。由于传统育苗方法移栽时间受限,而且成活率较低,笔者指导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4家大型绿化苗木经营企业及几十家育苗户,采用该技术在2007~2010年进行育苗实践,现将其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出来,供同行们在今后工作中借鉴。

2 材料与方法

2.1 采种

选择1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在9~10月,果实变为黄色至橙黄色时及时采收。

2.2 果实处理及贮藏

采集的滇朴果实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堆放后熟,至假种皮变为黑色时立即进行搓洗,经数次清水漂洗,漂去假种皮和果肉后,用0.5%高锰酸钾消毒2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阴干,通风干燥环境装袋干藏或湿沙层积贮藏。

2.3 苗圃地选择与建立

2.3.1 圃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壤土,pH值为6.0~8.0为宜。苗圃地应选择无病虫害地方,应该避开发生过苗木病虫害的地方,避免重茬。

2.3.2 圃地的建立

(1)母床整理。秋末,先清除苗圃地杂草,全面翻垦,深25~35cm,7d后用干燥的秸秆或柴草堆放在翻耕过的圃地里焚烧,使土壤表层加温,杀灭杂草的种子、线虫和病原菌,既可消毒,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冬初,每亩施用1 000kg腐熟的农家肥+20kg钙镁磷肥,进行耙耕,平整土地,要求整细,并捡去石块、杂草,同时用肤腩丹25kg杀虫,0.5%高锰酸钾消毒杀菌,细致作床。苗床一般采用高床方式,苗床宽100~120cm;床面土壤要细平、疏松;步道沟深20~30cm,宽30~35cm;长度依地形而定。

(2)子床准备。子床采用低床方式,苗床宽100~120cm;床面要求平整、压实;步道高4~5cm,宽30~35cm;长度5~8m。为减小营养袋间的缝隙,增加密实度,营养袋应于假植前20~30d装袋完成。营养袋采用单头开口的塑料袋,规格依据培育时间长度而定,一般1年生的株行距为8~10cm。营养土装袋要均匀,松紧适宜。竖直、贴紧的排列在苗床内,排列时营养袋上口要平,以利于幼苗的浇水管理。

营养土的配制一般选用干净、质地疏松的土壤与细碎腐熟的农家肥(100kg加2kg复合肥)按3:1的比例混合均匀,用斯美地50倍覆膜熏蒸7~10d,揭膜通风2~3d即可。

2.4 播种育苗

2.4.1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一般在1月上、中旬,白天气温12℃左右时。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

2.4.2 播种量

撒播的播种量为20~25kg/667m2,若发芽率低,则要适当加大播种量。

2.4.3 种子处理

湿沙贮藏种子无须处理。干藏种子则将45~50℃温水倒入盛种的容器内(水∶种=3∶1),不断搅拌至环境温度,放置5h,捞出;也可用100mg/L的稀土溶液浸种6h,可提高种子发芽率15%~20%(据研究表明稀土能调节种胚的活性,调动种子幼胚氨基酸的转化)。

2.4.4 播种盖膜

采用撒播方法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播后覆土1cm,用70%多菌灵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1 000倍液均匀喷洒(20kg/667m2),然后覆盖稻草或松针1cm,喷洒浇水至土壤相对含水量达75%以上,无地表径流为宜。播种后用树枝、藤条、竹片或钢筋制作圆形拱架盖透明塑料薄膜,拱架高15~20cm,长宽与母床一致,薄膜四周压实。

3 播后育苗管理

3.1 出苗期管理

播种时地温较低,出苗时间长,一般需10~15d。此时管理要点是拱棚内湿度控制,要保持白天棚内湿度80%左右。

3.2 幼苗期管理

待幼苗出土后,选择阴天或傍晚揭草。应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必须在早、晚进行;对棚内温度进行控制,温度必须控制在15~18℃,棚内温度过高时,必须通风降温(将小拱棚两端的薄膜揭开);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针对白粉病及蛴螬类地下害虫。防治方法一般采用70%多菌灵1 000倍液每隔10d喷药1次。防治地下害虫采用毒饵诱杀;松土除草应选择土壤湿润时进行;施肥应根据幼苗长势追施肥料,此时施肥以壮苗为原则,应选择速效肥,施肥量较小,且移植前10d不能施肥 。一般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追肥时间应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或阴天进行,喷施以叶片背面为主。

4 移植育苗

4.1 移植时间

移植时间一般在2月中、下旬,苗龄35~40d,白天气温18℃左右时。选择上午和下午进行,中午气温过高不宜移植。

4.2 移植方法

移植前1d,用水将营养杯的土淋透,幼苗有3~4片真叶时,用前段钝圆的小竹片将幼苗根部直接插入营养杯培育,移植完1个小区后浇水。

4.3 炼苗

容器苗上山造林前必须经过炼苗,简单的方法是造林前一个月,逐渐减少淋水的次数和淋水量,去遮阳网及防寒膜。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参考文献:

容器育苗技术篇7

关键词:意义现状容器育苗种类问题

引 言

城市化的发展,产生大量的苗栽需求,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对于苗栽的需求。

容器育苗种类

育苗容器

容器种类很多,据报道已有各种类型的容器50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容器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容器在土中被水、植物根系所分散或被微生物所分解,如泥炭容器、粘土营养杯、蜂窝式纸杯和细毡纸营养杯等;另一类是容器不与苗木一起栽入土中,移苗时可将苗木从容器中取出,然后栽植,如塑料容器和金属容器等。现在国内外使用育苗的规格不一,一般高度为7~25cm,其中以8~20cm较多,直径为3~12cm,其中用7~lOcm的较多。

(1)育苗钵(营养钵)

为钵状育苗容器的统称,主要有:

①塑料杯。是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一般高度8~20cm,直径5~12cm,四周有排水通气孔,这种容器在国内外应用较广。我国还用无底的塑料薄膜钵(塑料薄膜筒)育苗。

②泥炭钵。大多是用泥炭和纸浆粘合而成。泥炭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有利苗根的呼吸和生长,同时定植后苗根也容易穿过容器壁而扎根入土壤中。泥炭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有许多型号,如方形容器有3×6(cm)、5×8(cm)等规格。泥炭钵通常是10几个至几十个容器压制成一盘。

③泥浆稻草杯。是用泥浆和切碎的稻草充分混拌,做成的高约15cm,直径lOcm的圆柱形土杯。做时将稻草和泥浆混合均匀糊在木模(可用酒瓶、竹筒或木棒)上,并封上底,然后将模型取出晒干制成土杯。泥浆稻草杯育苗移栽后,根能穿过土杯进入土中。

④纸钵。纸质袋营养杯通常用旧报纸粘合而成,每张报纸可做高约12cm、口径约8cm的双层纸袋8个,如果用于草本花卉的则可用再小的型号。纸杯与纸杯可以用溶解胶粘连形成蜂窝状,所以在日本又叫蜂窝纸杯,不用时可以折叠成册。纸杯中装上营养土,即可播种。纸杯容易腐烂,不妨碍苗根生长,苗根能穿过纸杯进入土中,正常生长。

(2)育苗土块(营养砖)

将培养土(营养土)压制成型,用于育苗的土块称为育苗土块或营养土。这种土块外形多为立方体,中间有小孔,可播种或移植。这种营养土块多采用机械化制作,并适于机械化育苗和管理。土块配制材料用量大,所以大多就地取材。用结构疏松含腐殖质较高的砂壤土,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每立方米拌杂肥50kg,过磷酸钙lkg,腐熟猪粪5kg,均匀混合后,加水拌成浆状,然后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厚15cm,待1~2天稍干后,用刀切成砖块,一般为7×7×15(cm),即制成营养砖。随即在每个砖的中央压一个直径为2~3cm、深约6cm的穴,装上营养土后即可播种。目前营养砖已实行机械化生产。

四.现今控根育苗技术开发所需研究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有:

(1)培养基质的国产化和主要配料的当地化研究。培养基质对控根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和澳大利亚以及国外不同,只有针对我国树种找出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培养基质,才能到达想要的控根作用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如果实现配料的当地化,对节约输送成本很有现实意义。

(2)控根容器的改良和提高。为了降低控根容器育苗的成本,就必须降低控根容器的生产成本。澳大利亚的育苗容器原材料是聚乙烯,如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用再生塑料,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当前的研究趋势是研究新型容器材料或研发出可直接当作花盆观赏的美观实用的控根育苗容器,从而大大减少育苗成本,节约资源。

五.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绿化美化越来越重视。而我国现存的荒山面积仍旧很大,据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荒山面积为8亿亩,造林绿化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绿化苗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容器苗的成本低,造林成活率高,相比于裸根苗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利用前景,所以值得我们大力推广和深入研究。现在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加强对育苗容器和基质的研究。针对不同树种开发专用容器和专用基质,研究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作业的育苗容器和基质,开展轻型基质和方便容器的研究,以方便野外造林的携带;针对目前园林绿化产业和经济林发展的要求,加强绿化大苗和经济林大苗培育中的大容器和基质的研究。

(2)加强对容器育苗工厂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国内尽管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些产品,但与生产实际和规模化应用存在一定的距离。

(3)加强对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和调控机理的研究。这也是目前国内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质量调控技术和调控机理的研究,以培育出质量更高的容器苗,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服务。同时,应加强容器苗质量评价体系和容器苗生产标准的研究,制定出统一、科学的容器苗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环境标准和苗木质量评价体系,以利于容器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现代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对绿化苗栽的需要,大大提高了苗栽的成活率,为城市绿化改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绿化的进程和环境的改善,因此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我国的绿化工作者们还要继续加强研究,不断的改进城市绿化育苗的技术,用更好的技术来培育更多的适合我国城市绿化的苗栽,为改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砖添瓦,共同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谭绍满,钟绍威,刘如鸿华南地区的容器育苗[J]广东林业科技1991(2):17~22

容器育苗技术篇8

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产;容器育苗;优势;应用

随可持续生态化林业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对苗木需求越来越多。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因苗期短、苗圃战地少、种子存活率高、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在林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林业生产中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

到目前为止,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效显著。容器育苗技术取得如此成效是因为此技术具有下列优势:

1.1 减少根系破坏,促进苗木生长

容器育苗技术引入后,可以让苗木根系维持良好结构,同容器育苗技术引入之前相比较,苗木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且容器育苗技术使用时,苗木移栽过程中,苗木根系破坏少,栽种后,苗木可以正常生长。苗木根系破坏少,对营养可方便汲取,拥有较强适应能力,缓苗期短,根系恢复快,可汲取土壤深层营养,因此在营养不足土地上也拥有至少90%的成活率,苗木成活率有保障[1]。

1.2 满足育苗机械化作业需求

容器育苗技术满足育苗机械化作业需求,施行机械化育苗,育苗效率高,苗木成活率高,育苗工作质量有保障。机械化育苗劳动力耗费少,更多工人被解放,育苗工作在人员、资金上投入少,工程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容器育苗技术操作简单、方便,上手容易,施工人员都可轻松操作。被解放的劳动力投入到育苗管理中,苗木成活率及后期效益得到大大提高。

1.3 满足全年生产需求

容器育苗技术育苗在温室大棚或者是日光温室中完成,管理方便,管理不受外界环境及气候因素干扰,苗木生长快。排除了外界环境、气候因素干扰,容器育苗技术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实施,可全年生产,推动了我国林业工程稳定健康发展。

1.4 全面控制苗木营养

容器育苗技术育苗通过营养土完成,营养土内营养元素丰富,能够满足苗木生长需求,苗木发育迅速,可快速生长。育苗过程中,苗木营养得到有效控制,苗木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苗木工程可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 林业生产中容器育苗技术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2.1 林业生产中容器育苗技术的不足

2.1.1成本高

容器育苗技术要求高,要让此技术得到广泛性应用,需要众多科技人员及先进设备,这需要耗费庞大成本支出,且种苗长成幼苗之后,移植运输费用也是一笔不小开销,而一旦育苗成本高出收入成本,此技术也就难以广泛应用到林业生产中。

2.1.2技术复杂

容器育苗技术同普通的育苗技术比较,容器育苗技术更复杂,幼苗的根部局限到容器中,对营养成分有较高要求,同一般育苗技术比,育苗过程中劳动力及育苗成本更高,且育苗管理要求更为严格。

2.1.3生产环境要求高

容器育苗,幼苗需在容器内生长,容器需在条件适宜室内或者大棚存放,如环境不适宜容器育苗将不能进行。

2.2 解决方法

要解决容器育苗技术推行中的上述问题,国家需加大扶持力度,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且需多开放育苗基地,让更多人可以对容器育苗技术有深入了解,相关部分也需要对容器育苗技术加大资金投入,为技术发展提供方便,不断扩大容器育苗范围领域,这样才能够让容器育苗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3 、林业生产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林业生产中容器育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容器育苗技术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无土育苗及手工生产。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培育基地选取

育苗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不稳定,容器育苗技术只能在条件适宜室内或者大棚中进行,需要对水含量,对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百分比严格控制,让环境保持最佳,幼苗才能健康生长,如培养选在室外,容器育苗就将难以成功[2]。

3.2 育苗容器选取

容器育苗过程中,幼苗种类不同,生长过程中对根部长度及大小都有不同要求,培育中对培育容器高度、大小均有较高要求。目前无纺布忘袋为林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育苗容器。

3.3 育苗容器内的营养配比

容器育苗过程中,容器内的营养成分配比为育苗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容器中不仅要有苗木成长所需要的水分,同时还需要具备多种营养成分,需要按照不同幼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要求对容器内营养成分进行配比,还可以按照苗木幼苗生长特性对各种灾害进行针对性防范。

3.4 育苗管理

容器育苗过程中,培育幼苗为技术主要过程。育苗过程中需要将幼苗独立分装到不同的容器内,随后要对容器内土壤含量进行控制,随后将种子用土壤覆盖严实,适量浇水施肥。但要注意的是苗木自种子长成到幼苗的不同生长时期中对土壤内营养成分要求也是不同的,对水分含量要求更严格[3]。但是当幼苗度过了生长期之后容器内土壤中水分含量就可以适量减少,在幼苗移植之前可以停止施肥及浇水。

3.5 补足造林工程不足

当前我国可持续生态化林业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大面积造林,对苗木需求越来越多。造林工程过程中可以对容器内幼苗进行大量移植来进行补缺。这样在造林中就能够避免幼苗不足,使容器育苗需求量大大降低,造林工程成本极大降低。且通过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对当下很珍稀植物进行培育,植物成本有效降低,从我国生态造林形势啥好难过分析,将自然植物还有容器育苗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林业发展的最好方法[4]。

总之,容器育苗技术机械化程度高,苗木成活率高,在林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我国造林绿化进程大大加快,林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军, 周志权, 叶景丰,等. 西伯利亚花楸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16(11):24-25.

[2] 黎明, 韦叶桥, 蒙愈,等. 不同基质和育苗容器规格对格木幼苗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9):1646-1650.

容器育苗技术篇9

关键词:林业;工程;容器育苗;技术

目前,人们对社会环境问题比较关注,特别是社建设中的绿化建设,因此,苗木的培育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对林业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使用容器育苗技术,能够保证林木的高成活率,同时,育苗的时间比较短,运输过程也比较方便,因此,在当前的林业工程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林木容器育苗概念以及实践意义

林木容器育苗通俗地讲,就是利用各种特制的容器装上配置好的培养基后进行树种育苗作业,这种技术在我国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容器选择、培养基配置、育苗管理。林木容器育苗技术自推广运用以来,对苗木培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环境恶劣地区的植树造林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退耕还林,发展生态林业的过程中,林木容器育苗技术的运用不但明显提高了苗木的培育质量,还实现了经济高效的林业发展目标。

二、容器育苗在林业发展中的优势

1、有利于林木的根系发育

在容器内进行林木的培育,能够使林木得到很好的发育,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有利于林业工程的展开,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进行起苗的过程中,不会对苗木的根系造成破坏,进行苗木的移植也不用经过长时间的缓苗期,苗木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在一些贫瘠的林地中,苗木的成活率还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2、实现了机械化的育苗方式

进行林木的容器育苗方式,可以实现机械化的育苗过程,因此,有效的减少了育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林木育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机械化的育苗方式,实现了苗木种子的控制,节省了许多的成本,同时,苗木培育的管理过程也变得比较简单。

3、对苗木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很好的控制

进行容器育苗,一般都是在用营养土进行苗木的培育,因此,其中的营养元素相对比较丰富,能够为苗木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苗木的质量。另外,对苗木成长的营养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相应的缩短苗木的生长周期,为实现规模化的苗木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4、实现了全年化的生产

进行容器育苗,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大棚或者是在日光温室中进行苗木的培育,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比较小,同时,对苗木的培育管理也更加方便,进行容易育苗,最主要的是能够实现全年化的苗木生产,也延长了造林工程的持续时间,促进了造林工程的发展。

三、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1、容易育苗要选择合适的苗木培育场地

目前,进行容器育苗工作主要是在大棚中或者是在日光温室中完成,这种培育方式能够实现人工的有效管理,比如控制苗木生长的温度、空气的湿度、苗木的水分以及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等。这种环境下,进行苗木的培育,能够充分的保证苗木的生长需求,提高苗木的成活率[1]。所以,进行苗木培育场所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一些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同时,日照时间也要相对较长。

2、要选择比较合适的育苗容器

一般,育苗的容器选择,要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育苗的规格和育苗的周期差异进行容器的选择。在当前的林木容器育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育苗容器就是无纺布网袋,然后根据苗木种子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规格。一般种子颗粒比较大的,选择20cm*20cm的无纺布网袋,苗木种子比较小的,选择6cm*10cm的网袋,这些容器的选择,对苗木的成长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

3、配置合理的苗木营养基质

营养基质是进行苗木培育的重要基础,为苗木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营养成分,在进行营养基质的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苗木的不同性质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营养基质。通常情况下,营养基质的培养要选择一些质量好的,不含病虫害的种子,同时,营养基质要保水性能好,透气性强[2]。苗木进行培育,一般需要选择一些轻型的培养基质,为苗木种子的生长发育提高合适的营养成分。

4、进行容器方式的育苗

一般,将营养基质放入塑料杯,填入量是杯子的95%左右,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然后进行覆盖。需要注意的是,播种完成就进行浇水,保证足够的水分,等到种子发芽之后,浇水次数要相应的增加。另外,苗木的施肥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种苗移植栽种以后,要施加一定量的氮肥,一个月之后使用复合肥。同时,对苗木出现和存在的病虫害现象,要进行有效的杀毒处理,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容器育苗技术篇10

[关键词] 松树 容器育苗 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17-01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在我国上世纪中期开始兴起,后期逐渐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之中,如今已逐步得到广泛应用[1]。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等工程的逐步落实,其对苗木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传统的育苗技术在造林时间方面和造林成活率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需要采用先进的容器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是在特殊的容器中对苗木进行培育,在起苗以及运送的过程中不会伤害苗根,运送时不易导致死亡,造林后没有缓苗期,其适应性较强,造林成活率较高,并且不易受季节的制约,育苗时可以更好地掌控环境,极大地缩减了育苗时间,提高了圃地的利用效率[2-3]。

一、容器育苗技术

1.苗圃地的位置选择

苗圃地的位置最好选择在造林地周围或其中心地带,并且保证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污染小,排水性能好,交通便利,选择质地疏松而肥沃的半阳坡;避免使用种植过农作物的熟地,特别是收割之后的蔬菜地或马铃薯地,以防止感染上病虫害,更不能在盐碱地上育苗。

2.整地作床

待苗圃地选好之后进行平整前,要在前一个雨季深翻泥土,耙碎土块, 清理杂草根和碎石,结合整地,每100平方米施有机肥750kg,施硫酸亚铁3kg;次年, 作床前要提前2周翻动苗圃地1次, 依据墒情浇水保墒;待土壤手握成团但没明显湿痕时作床,将其平整成凹形苗床,床宽1.2米,深10厘米,长度视情况而定,但切勿过长, 以利排水。

3.营养土的配制与装袋

选择40%的黄心土、30%的菌根土(松树林表层土)、28%的火土灰和2%的过磷酸钙作为营养土,保证做到细、净、润、匀;营养土配制完成堆沤7 日后在整好的苗床内进行装袋,袋内必须装满营养土,并且要沉实,营养袋排列必须保持在同一高度,如此可以保证覆土一致,出苗整齐;按次序靠紧摆放,在苗床附近用细土或沙围好。

4.种子的处理与播种

一般松树种子出芽率比较低, 因此要育好苗应当选择良种;松树种子选好后,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喷洒种子进行消毒,喷洒后用清水洗净,之后把种子放进温度适宜的水中浸种1d,除去瘪种后将种子捞出并再次冲洗干净, 把种子放入坑内催芽大约2~3 d;催芽时应使种子保持湿润状态,待?的种子壳裂开后即可进行播种。

春季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进行播种,秋季一般在9月份进行播种;可选择种子直播或者芽苗移植的方式。种子直播,即每袋播种约2~3粒,用过筛的火土灰、黄心土混合进行覆盖, 再用压板加以镇压,让种子与土贴合,接着再拱架盖遮阳网;芽苗移栽,即在苗床上铺约5厘米厚的黄心土,再将种子均匀地洒在苗床上,每平方米播种约5千粒,待幼苗出土后种壳未脱时转移至营养袋中,苗床装满后覆盖遮阳网,喷水,并放置农药,以防止害虫。

5.苗床期管理

追肥:容器育苗追肥与浇水可同时操作,待出现真叶后,可用0.1%尿素溶液喷洒,每月喷洒3次;春季苗9月底后与秋季苗11月上旬后切勿施肥。

浇水:喷浇的水温应当与苗床内的温度相同,依据气温状况来确定每周喷浇的次数,确保苗床保持湿润,水分不宜过多,在出圃前应减少浇水,以形成根团方便运送,避免栽植时营养钵出现脱落的现象。

揭草与间苗:除草应坚持适度适时原则, 揭草早会导致种子难发芽,揭草晚, 幼苗抵抗力弱, 遭风吹日晒,会导致死去,在揭草时, 注意幼苗根处的小草不要除去;后期, 待苗茎变红后, 分两次撤去遮荫物, 可用除草剂除去杂草;对过于密集的苗木, 可适当间苗;在苗床期应依据幼苗长势,每袋选留1株健壮苗。

光照与温度管理:种子播种后10 d左右、芽苗移栽5d后选择阴天或晴天移除遮阳网;如果突遇降温天气或长期冰冻,应覆膜保温。

病虫害防治:在播种或芽苗移植后应喷洒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2次进行消毒杀菌;在生长期间若出现刺蛾、蚜虫、卷叶蛾等害虫,可用80%敌敌畏1000~1200倍液喷洒。

二、造林技术

1.造林时间

依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尽量选择雨季,最好是雨季初期,造林后恰逢高湿、高温季节,此时苗木成活率高,且苗木生长期更长。

2.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采伐迹地或杂灌木地,在造林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相对集中连片,逐渐形成商品林基地。

3.整地

在12月到次年3月期间进行全面清理烧山,首先砍去造林地杂草和灌木,晒干,再放火将其烧净,挖栽植坑,这是因为烧山后的造林地卫生状况较好,土壤中的矿物养料也随之增加,且病虫害减少,有利于幼林的生长。

4.苗木出圃

从播种到符合造林苗木需3~4个月,待苗高15~20厘米,地径0.2~0.3厘米,可出圃造林;起苗前3~5 d苗床应浇透水,苗木出圃后必须分级包装,不可损伤苗梢,尽量现出现植,未能及时栽植完毕的应放于庇阴处。

5.栽植

在坑底斜面上方大约1/3处挖坑,把容器苗放于坑内,四周填细土,踏实封严,栽植深度约1厘米,过浅或位置靠坑外沿易导致死亡,过深或植于坑底易导致雨水冲淤。

6.幼林抚育

造林的秋季应铲草抚育,此后依据具体状况每年夏季和秋季各砍草抚育1次,待幼林完全郁闭后停止抚育;幼林时期避免牲畜践踏、火灾或人为破坏。

三、结语

松树容器育苗造林是应用于大面积造林的一项新技术, 该项技术成果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态效益, 又能最大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有力地支配了农村劳动力,缓解了农田作业与造林作业之间争劳力的矛盾,对加快造林绿化的步伐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同生.浅谈容器苗的培育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2,(6):43-44.

[2]黎万芳.干旱地区造林保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