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世界文化十篇

时间:2023-12-22 17:51:01

多样的世界文化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1

大家早安!我非常荣幸也很高兴有机会回到我们祖先的家乡——福建省。我爸爸妈妈一直在讲“我们是南少林的子弟”,所以我从小就学拳,可惜一直打得不好。最重要的事情是,在这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我今天要讲的其实是在世界的这么多变化之中,能够维持的一个新的中心思想——宋明理学,尤其是在作为国家宋明理学重点研究中心的武夷学院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我们今天有机会在这里,来体认正在发生的世界大事。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时空距离越来越短。不久以前,我因为会议的原因,在世界绕了一圈。我算了算我走的路程,如果算飞机的里程,从台北到南美,再到其他各个地方,最后回到台湾,用了不到48个小时。但是假如我们回想几十年以前,或者是我们长大的时候曾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做《环游世界80天》,你会发现48个小时跟80天可谓天壤之别。这个世界的变动越来越快,其中,很重要的变动是经济的、金融的变动,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想想看,很多年以前,所有的资金、投资、存款,特别是大企业家的资金,几乎都是在欧美的银行里。但是,我们发现,经过多年的考验以后,欧美的银行是不可靠的,从198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很多地方的经济都发生了崩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所以,我们看到,人们现在不再把钱全部投在欧美,经济的很多变动开始放在云里面去——所谓的云端经济。在云端里面,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规模一直在流动。现在大家已经很清楚地看到,它已经放在亚洲的市场,很多资金都在往亚洲流动。这也就是不久以前,加拿大总理访问了两次中国、亚洲之后,回去给他国家的咨政会上谈到的“为什么加拿大一定要和亚洲、和中国靠拢”的原因。如果加拿大不向亚洲靠拢,完全走欧美的模式,将来在全世界的竞争力量必会减弱。

所以,我们看看当前亚洲、中国这几个地方的变动。很多以前的模式,我们很多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都是跟着欧美走的。现在,大家慢慢体认到,你还是要回归到自己原来的社会文化里,才能活得更开心,才能活得更愉快、更幸福。

什么叫做自己社会文化的特性?在这个地方,我想各位大学校长们聚在一起,应该开始在思考,我们怎么样把我们文化里面的内核,里面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跟现在社会的变动进行整合。而经过这样一种整合之后,我相信新的模式将会出现,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宋明理学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我们也能看到世界的变化很快,比如我们生存的方式。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在说:“这个不晓得可不可以吃”。食物安全问题,已经对台湾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几天台湾的各种报纸新闻中很多都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

我们已经看到,台湾过去一直遵循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城市的集中化造成了现在的很多危机。在这种危机里面,台湾的民间力量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活的活力。现在,台湾民间提倡的“慢活”、“乐活”是有一定原因的,他们希望在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大家都沿着西方现在的模式去走的话,我们真的会有危机的,台湾现在就在遭遇这样的危机。城市化导致人们想办法用现代科技去制造更多的食物,但是制造的安全问题也更多。类似的危机还有很多。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2

关键词:世界市场;传统民族文化;双面效应;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51-02

目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步伐加快,能够形成这样的世界背景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领导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预言到了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世界历史上的世界。他们在这篇著作中还指出资本主义的竞争及其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的交往与贸易和殖民占领推动了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该著作中还指出世界市场的内容或者说是形式主要包括世界物质生产,即世界经济;世界文明,即世界政治;世界精神交往,即文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已经预言到未来世界即我们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未来国际环境会是世界性的市场与历史,并且文化这种精神性的产品也将走向国际化和世界性。这样的观点不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在后来于1848年2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也有相关性的明确论述,这些相关内容的阐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问题做了更为具体的阐释,认为未来各民族和地方性的文学会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学,并且提出全球化存在双效应的问题,全球化会推动各民族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民族工业带有民族文化性质,所以各民族必须保护民族文化,全球化会对民族工业和民族文化造成严重的破坏。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论述观点,具有各民族、各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也会走向世界,而现实世界中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就比如说风靡已久的韩流,不仅仅是在韩国本国内受到热烈追捧,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再比如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传统节日情人节、万圣节和圣诞节等亦是风靡全球,在每年的圣诞节时节,不只是那些把这个节日视为传统节日的国家,甚至我国在圣诞节期间,也大街小巷热闹非常,诸如这些带有民族文化性的节日、服饰、饮食等均逐渐走向了世界,带有了世界性。当然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有这样的趋势,带有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也逐步走向了世界,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把汉语言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二种外语进行教授,而且还有很多国家建有孔子学院,学习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及其文化。在服饰上也有这样的趋势,我国民国时期盛行的旗袍至今还深受许多国家女性的喜爱。还有我国的茶文化亦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这样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所以我国才能形成这般五彩缤纷、异常繁荣的景象,也使得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兼容性。

我国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不仅仅是对我国,甚至对世界来说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

对我国本身来说。第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充实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在先秦时期就出现过“百家争鸣”这样繁荣的文化时期,现在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庭生活着56个民族,民族文化亦是精彩纷呈。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汲取了更多世界先进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我国本民族的文化更加充实和坚固,创造出新的适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第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国自古以来就主张以“和”为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最敬爱的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国所展示的“和”字方阵表演等等,这些都体现出我国和平、和谐的民族精神。这些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范围内树立了“和”的国际形象,确立了更高的国际威望,增强了我国的对外的文化软实力。第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工业。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很多形式的传统民族文化,比如我国的刺绣文化和剪纸文化都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来负责这些传统技艺,使其得以继承和发展。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国外友人慕名来向我国民间高人学习刺绣、剪纸技艺,购买刺绣、剪纸作品。还有我国的茶文化、食品文化、旗袍文化等传统民族文化逐步走入世界各国,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目前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工业性的形式得到继承和发展。

对世界、国际来说。第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国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纷纷走向了世界,加快了世界性文化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的多样的传统文化的国家走向世界以后为世界文化增添新了的篇章,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了世界文化繁荣景象的形成,加快了形成世界文化多样性。第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建立“和平及和谐世界”的美好局面。世界及各国人民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受的损失和重创数不胜数,全世界人民都盼望和平、和谐的国际环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而我国一贯主张和平共处及思想方针,这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得到了各国人民的认可,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平及和谐世界”的美好局面。这些种种均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对国际及世界各国的积极影响。

虽说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不仅对我国自身,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无可代替的影响。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对我国及我国人民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致使我国部分国民对我国本民族的文化重视度不够,甚至是轻视了我国的文化。与此同时,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增多,我国人民越来越重视外来的新鲜文化和思想,却出现轻视甚至是摒弃我国本民族文化的趋势。就拿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课程来说,许多家长和同学特别重视英语的学习,觉得学好英语就可以出国深造,走遍世界都不怕。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是中国人,如果连本民族的文化和知识都掌握不好,即使将来走出国门也会遭到他人的轻视和嘲笑。第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丧失了价值理念和实用价值。早些年韩国向联合国申请中国的端午节成为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并且取得了成功。这一点已经让我国人民觉得脸上无光,没有保护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继而韩国又向联合国申请中国的春节为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这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渐丧失。这种种都印证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逐渐丧失了这些文化所蕴含的特有的价值理念,将其实用价值抛之脑后,这属于忘本的行为。第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使得我国文化遭受了挑战和侵蚀。我国的文化方针、政策及现状是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路线的,自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受到诸多挑战,尤其是一些组织在我国肆意宣传一些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违背甚至是主义的言论,蛊惑我国人民的心智,诸如此类的现象使得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和侵蚀。

以上三点均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对我国及我国人民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说这些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这些消极影响,这些现实困境,我们党,我们中国人不能无动于衷,要尽快采取措施,将这些消极影响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为下列几点。

第一,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对我国人民从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实践,不能只注重理论教育,要加强实践要求,让我国人民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牢牢记在心里并能付诸实践。我国应该从国情出发,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加强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普及力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的爱国情怀,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当然还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用技术来加强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并能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创造出更加适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的文化。第二,对我国社会来说,各种新闻媒体、媒介应恰当地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宣传其正能量。比如于2013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引起了很多国民的反思,作为中国人经常说话用的词、字要用手写的时候写不出来,这确实值得我们中国人民进行深刻的反思。诸如此类宣传和加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电视节目可以多开播几种,以加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第三,对我国人民个人来说,作为炎黄子孙,应肩负起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对于外来文化应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十六字方针和原则,自觉摒弃糟粕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利的文化和言论。我国只有在国家、社会、个人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据以上所论,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趋势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性的影响和优势,尽量规避其消极性的影响,努力解决现实困境,继承、发展、创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创造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和政策,也使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能够以更加完善的形象传播到全世界各国,能够得到各国人民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3

    一、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是多元文化贯穿发展的一百年,也是多元文化理论经过漫长的萌芽期之后,逶迤形成、巍然建立、迅猛发展的一百年。其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造成的劳动力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架构的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后殖民主义时期世界各国在民族团结的前提下致力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兴,促进了各国国内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多元文化战争”。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从1992年《美国研究》第3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到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国内学术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成为了自1900年以后在中、美文化融合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衍生

    音乐作为文化内涵描述的载体之一,其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从理论上形成世界认同是上世纪末的事。多元文化发展理论架构的建立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形成对艺术领域冲击产生的最直接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世界范围内音乐文化多元性的认同。

    1.欧洲音乐中心论覆灭和美国民族乐派兴起——多元文化理论的萌芽和形成

    15世纪欧洲大陆的北欧和西欧的经济迅速崛起;新航线的开辟为欧洲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推行自身价值理念和欧系文化观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以“欧洲为中心”核心价值观确立并得以蔓延。殖民主义者在倾销欧洲文化价值标准的同时也不断攫取他族文化的精义为己用,这也是当代史学家所论及的该时期欧洲文化呈现多元性的重要原因,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展。至19世纪下半叶,民族音乐的发展也进入了比较音乐学的新阶段。1885年,英国音乐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兼语言学家艾利斯发表了《论诸民族的音阶》,该文在音乐领域第一次冲击了欧洲音乐中心论,他用物理的方法将研究对象(诸民族)的音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世界各民族的音阶、调式无先进和落后之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在民族的文化背景”的论断。

    20世纪50年代,以斯通普夫为代表的德国柏林学派,以巴托克为代表的匈牙利民族乐派,相继对“我族音乐”和“他族音乐”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FieldWork和DeskWork深入乡间,对民间流传的音乐材料进行了田野收集和案头整理,促进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以弗克斯为代表的崭新的美国民族音乐学派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根基。其中鲍亚斯提出“世界上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一律平等”,其主张的文化相对论彻底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观念架构,促使世界音乐呈现多极化发展的外部形态。为多元音乐文化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必要的准备。19世纪中下半叶的后殖民状态和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在西方社会也引起了阶段性的大变动,这就是以后现代性为标志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性大大促进了各种“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了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过去统率一切的“普遍规律”和宰制各个地区的“大叙述”面临挑战。欧洲音乐中心论及其架构也随着后现代的反叛而崩塌,而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论架构经过五百多年的萌芽在与欧洲中心论的抗争中得以确立。

    2.世界多元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当今社会若按种群关系划分,其基本单位不外乎民族,由于各民族生成过程和所形成的文化背景的相异导致了其在文化之一支——民族音乐的多样呈现。早在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在《食人的蛮族部落》一书中介绍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土着民族的民歌;1650年德国博物学家基歇尔通过《世界音乐》一书向欧洲人展示了美洲土着的舞蹈和音乐形式。虽然书中充满了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强势文化姿态,但也算是关于世界音乐最早的记录了。历经比较音乐学思潮的洗礼进入民族音乐学发展阶段后,世界音乐借助日趋完善的多元文化理论和日益强大的大众媒介的强势传播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并逐步凝聚成焦点。1960年美国威斯礼安大学首开了世界音乐课程;1980年世界音乐样品出现在国际音乐展销会上引起了学者的关注;1990年《BachToAfrica》将古典音乐与非洲民族音乐进行了融合性尝试,取得了成功;2000年后,相继由日本和中国等国的多位作曲家在世界音乐领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喜多郎和马友友合作的《NewSilkRoad》、谭盾的《Map》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不仅突现了世界音乐外延的多元发展的特性,而且也将世界音乐观念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音乐组织结构的多样性、音乐文化环境的多样性、民族乐器的多样性等特点也逐一呈现。

    3.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形成

    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派别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论争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理论架构逐步形成,多元文化理论在艺术领域的渗入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的形成扫除了藩篱。世界音乐领域的多元理论也逐步建立起来。从世界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元文化理论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悄然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石,正是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佐证了世界音乐多样性的客观事实。三、中国汉族音乐中心论的完结——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个案我们可以把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作为讨论议题的个案之一进行研究。纵观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由于历代帝王中汉人居多,且胡人为帝亦离不开启用汉人为官来管理庞大的汉族种群,所以官修音乐历史实际上多为汉族音乐发展的历史,所载少数民族的音乐少且不详。导致近现代以修习前人古籍实现传承文化之目的的学者极易萌生大汉族主义的观念。这是历史上产生音乐文化一元论的始作俑。音乐文化一元论一方面刺激了汉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为若隐若现的多元化积蓄力量。元、明、清三朝由于各民族进一步融合使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为音乐文化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彻底完结了大汉族中心论,艺术领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早在1938年,刘咸之就完成了《海南黎人口琴之研究》一文;1942年,黄友棣写就了《连阳瑶人的音乐》,这两篇早期文献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萌芽,1980年,“南京会议”确立了民族音乐学学科地位,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实现了从创建向拓展的转型。1984年在贵阳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后以两年或三年为周期分别在北京、黑龙江、云南、内蒙古、辽宁、广西、贵州、新疆等地如期举行。每次研讨会均有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应该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已经走出了汉族中心论的阴霾,踏上了多元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且使中华文化踏上了伟大的复兴之旅。由56个民族共同谱就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在国内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既有处于主流地位的中国民族音乐,也有俗乐性质的中国流行音乐,还有外来的欧美古典音乐。作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大家族的一员——中国多元音乐文化也跨过开放之门实现了于国门之外的世界他族音乐的融合。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4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浩瀚博深,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应该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之城。而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端正思想,理性、客观地认识和汲取他国的成功经验,真正把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世界文化城市:思想与艺术的集聚之地

叶:前些日子,我到欧洲去转了两个月,巴黎、罗马、柏林这些享誉世界的名都,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令人赞叹不已。但另外有些城市,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德国的纽伦堡和慕尼黑,捷克的布拉格、波兰的华沙和克拉科夫,他们所拥有的城市文化内容,亦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我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中,尤其是在快速推进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城市是否也有不可忽视、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蒯: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将纽约、伦敦、巴黎等称为“世界文化城市”,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还有一些城市,论人口、规模,并不算大,说经济实力,也未到龙头魁首的地位,但它们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思想和艺术的集聚之地,是世界上一批最有思想、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集聚之地,这些城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尚和文化精神。你上述的那些城市,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的人文优势,才使这些城市的大名如雷贯耳,并确立了在世界上不可动摇的文化地位。

比如,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城市规模并不大,但它却是举世闻名“音乐之都”。莫扎特、舒伯特和施特劳斯这些音乐巨擘的灿烂光辉,使这座城市始终笼罩在一片温馨迷人的气氛中。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金色大厅”现已成为古典音乐的象征,也成了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象征。然而,维也纳的光荣还不止于此,在这座城市里还诞生了或生活过一连串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卡尔・波普尔和弗里德利希・哈耶克,还可以再加上门格尔、米塞斯、熊彼特、贡布里希和茨威格等人。曾有人感叹:一座不大的城市,甚至可以说只是一所大学——维也纳大学,能够为20世纪人类知识遗产提供这样一份名单,大概也只有巴黎出产的大知识分子数量能与之媲美。

叶:我喜欢音乐,所以我去德国的慕尼黑时,特地绕道维也纳,前往瞻仰金色大厅和音乐公园。在那些乐坛巨匠的雕像前,我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受。欧洲像维也纳这样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城有好几个,而且有的城市还诞生了闻名于世的学术流派,您认为这样的城市可不可以跻身于世界文化城市的行列?

蒯:当然可以。比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就诞生了一个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前半叶,法兰克福集聚了一批最有创见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霍克海默、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这个学派使法兰克福成为国际思想界的重镇,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法兰克福还是欧洲商品交易和展览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也是欧洲大陆最繁忙的会议中心。据悉,每年至少有5万个会议在这里召开,260万观光客涌入此地参加各种高层会议。法兰克福还拥有“德国最大的书柜”——德意志图书馆,大约有500个出版公司集中于此,完全称得上是世界图书业的中心。每年世界最大、最有名的书展都在法兰克福举行,吸引了大约800多家参展商和25万名参观者。正是这些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使法兰克福成为全球闻名的世界文化城市之一。

当然,世人对法兰克福的记忆还在于她是大文豪歌德的诞生地。

世界文化城市: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之都

叶:世界文化城市,被世人公认的先决条件,就是她在文化层面上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超过了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换句话说,或许这座城市曾产生过政治强人、经济巨头、军事枭雄,但人们记住的,更多的还是文化方面的名人和闻名寰宇的文化活动,而且在数量和名声地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性。我想,这大概是文化城市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点所在?

蒯:可以这么理解。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希腊的雅典。

公元前5世纪、4世纪前后,雅典经济繁荣,政治上相对自由,公民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所以,雅典在艺术、哲学、法律、科学诸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雅典的极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大师。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以及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这些光辉的名字使雅典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吸引力。希腊各地的精英被吸引到雅典来,他们又把雅典的文化传播到希腊各地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雅典的文化影响超过了它的政治影响,雅典是当时相对意义上的“世界文化城市”。为此,古代雅典还成了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的一砖一瓦闪烁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光辉。在其影响下,希腊许多城邦也孕育出了类似雅典的政治、社会、文化底蕴。

尽管后来罗马帝国建立了无可争议的政治霸权,但雅典的文化影响仍然不可抗拒。在罗马帝国,要想出人头地,总要懂得些希腊文。罗马的上层社会也有一种仰慕希腊文化的风尚,他们把希腊哲学、文学和艺术奉为圭臬。罗马较为富裕的人家,指望青年子弟将来能有所作为,在受完教育后,总要到希腊文化的中心雅典去周游一趟,带回一些希腊艺术品来装饰自己的屋子……

叶:我以前求学时听欧洲文学史课,老师着重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而对古罗马神话则是一笔带过,因为古罗马神话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古希腊神话的翻版,而罗马神话中的那些神,也只是换了名字而已,有的甚至没换,比如太阳神阿波罗。今天,您从某个侧面再次印证了雅典文化的历史意义。这次我在雅典住了三天,第一天就去拜谒了雅典学院,因为我仰慕古希腊的先贤,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我一直奉他们为精神导师。

蒯:实际上,类似雅典这种城市的文化中心现象,在古代西亚和东亚亦有范例。公元前2000年,人类早期文明史上最著名的城市古巴比伦建成,后因战火被毁。公元前61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废墟上重建巴比伦城,他这样宣告:“庄严华美的巴比伦,我视你一如我的生命……我愿尽我的力量,使你成为空前绝后、无比繁华、无比昌盛的大城。你将接受万国的进贡,以及全人类的膜拜。”

我们中国,公元7世纪和8世纪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特别是对亚洲具有重大影响。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源源不断输向中亚和欧洲,同时,大量被唐人称为“西域胡人”的外国人来到长安、洛阳等各大城市。长安成为胡商、胡僧、胡姬们集聚之地。比如,来自异国的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融入中土的雅乐、古乐,成为盛唐之音。长安城成了周边国家心目中的典范。日本仿照长安城建造了平城京、平安京作奈良、平安时代的首都。朝鲜半岛上新罗王城的规划,也以长安为蓝本。

从人类文明史角度看,所谓世界文化城市,就是世界文明之花。世界文化城市是世界文化地图上令人瞩目的地标,而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文明则是这些伟大城市的底色。

叶:按照汤因比的说法,人类社会曾诞生过二十多种文明,但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的没落了,有的进步了。所以,世界文化城市的形成,也有她自身发展的一个逻辑关系,不单是“强力进行文化建设”或“大力营造文化氛围”所能功成名就的,这和一夜可以暴富、三代才能培养贵族是一个道理。但有一点我想请教,像纽约、洛杉矶等北美新大陆的一些城市,虽然城史不长,文化底蕴也不如欧亚大陆的城市那么丰厚,但人们仍不得不首肯她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在这个问题上,您有什么见解?

蒯:资本主义文明起源于欧洲,随着欧洲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以及随后欧洲殖民主义的迅猛扩张,这种特殊的文明在19世纪以后便逐渐被普遍化了。所谓世界城市和世界文化城市,都是在世界强势文明的土壤上长出的参天大树。先是伦敦和巴黎,后来是纽约。“要是你对伦敦厌倦了,那么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倦了。”当18世纪英国文豪约翰逊说出这样的话时,语气里充满了大英帝国公民的自豪。这种自豪,也是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自豪。“美国左右着全球的议论、全球的认识和全球教育上的相互影响。外国模仿美国已成为全世界的现象。”当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1993年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深感美国的强大。这种强大,也是世界资本主义文明的强大。

总而言之,世界文明发展大势是风云流转、变动不居的,一如整部世界史所显示的那样。当某一文明的土壤慢慢肥沃起来,在其中便孕育着世界城市和世界文化城市的未来。

叶:除了在文化上的强势地位,作为世界文化城市还有哪些方面的标志?

蒯:凡强健的文明肯定都是自信的,因而最重要的标志是多元和宽容。当年鲁迅从箱底翻出几面汉代铜镜,背面刻着葡萄、跳跃的鼯鼠和小飞禽。这些葡萄、鼯鼠等,都是外来的。他感慨道:“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无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所以,充满自信的文明无一例外都是多元的、宽容的,而作为“文明之花”的国际大都市也无一不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在这方面最直观的城市就是纽约。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有移民在纽约。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约市的居民中,在国外出生的占35.9%。纽约市民来自230个种族,120个国家,使用115种语言。你若细察纽约的人文地理,纽约就像是由一个个小“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全城遍布唐人街、印度街、德国城、俄国城、小意大利、小韩国、小哥伦比亚、犹太人区、爱尔兰人区等等。纽约的曼哈顿没有中轴线,没有单一的民族特色。但它有许许多多局部的轴线,许许多多民族的特色。聚集2000多万人口的纽约大都市区,多种族多文化多阶层共存,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既是刺激竞争的催化剂,同时也是阻碍发展的摩擦力,当然,更是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所以,世界文化城市作为最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地方,作为各种文化相互作用最频繁最充分的地方,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文化创造力的中心。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5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全球本土化音乐教育;本土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30-2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

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 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

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四、结语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6

论文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 经济 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 发展 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 中国 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 政治 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 现代 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 交通 工具克服了 自然 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 教育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 发展 。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 自然 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 历史 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 哲学 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 科学 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 中国 、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 艺术 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7

全球化,一词在本世纪倍受关注并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然而学者们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人对:全球化,的众多定义中我最赞同的是下面的观点:里斯本小组,世纪年代后期欧洲委员会建立了由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和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里斯本小组集中进行全球化问题研究并于。年出版了-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的学者对此有这样的权威界说-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全球化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于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因此全球化包括两种不同的现象即作用范围或扩大和强烈程度或者深化它包括空间范围的内容和彼此交往交换横向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进一步加强但是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统一经济上完成了一体化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质化。恰恰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十分矛盾的过程无论就它的影响范围还是它的多种多样的结果而言。这个定义的优点是很全面更具有合理性。

从这个解释中可以看出:全球化,既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它自身也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强调世界各地之间的广泛联系性同时又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和文化上的同质化而是有着多样性的结果。多样性的结果在文化领域方面表现的是最明显的这一点的指出也是此定义区别于别的定义的关键之处。

二、文学全球化的到来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运用在经济领域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学全球化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词产生前全球化这一进程就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悠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家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里的。世界文学也就是全球化的结果是文学的全球化)文学的世界化和文学的全球化是一个意思指代相同的内容在文章的后面部分若是二者共用时就不再作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由于市场经济的世界化必然带来了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的世界化民族的文学将向世界文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世界各民族文化:文学广泛交汇的时代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是从经济)物质方面影响精神文化方面的角度来谈的由此看到文学的全球化的时代的到来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歌德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文学全球化时代将要到来中国传奇,风月好逑传-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经典之作可是"年月日歌德读后却对其秘书爱克曼发表了这样的议论.。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0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没有强烈的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因此和我写的,赫尔曼与窦绿台-以及英国查理生写的小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00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从中国传奇,风月好逑传-中了解到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与德国人一样都是同类人1认为中国的文学与他的小说以及英国查理生的小说有很多类似之处他找到了世界文学形成必然的另一基础并由此发出世界文学早日到来的呼唤文学的世界化:全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单是从马恩和歌德的话语中看到还有一个必然的原因这就是人类在精神文化方面有很多趋同性由此导致了文学的趋同化和全球化有相同的2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3生存与困境战争与和平幸福与灾难理性与反理性孤独与焦虑绝望与希望富有与贫困生与死爱与恨男女老幼等等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类的趋同性的精神文化导致文学的趋同性才使文学能够从民族走向世界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为别国或别的民族所认可与接受从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文学全球化的特殊性

文学全球化虽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到来的但是它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简单的说经济全球化就是要求经济的一体化这已经为大家所认同1而文学全球化却远远地比这复杂想强制文学全球化也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形成文学的一体化这是万万不行的也是万万不可能的文学的全球化包括两个方面.趋同化和趋异化这两个方面就是文学全球化的方向2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阐明的看似奇特实际统一的两个现象.一旦民族本土化进入全球多元化:多层次:多中心的文化格局就会一方面促使人们自觉地面向世界形成一种全球意识1另一方面促使人们自觉保持自身文化特点形成一种寻根意识

斯宾格勒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有两个结果即文化的全球意识和文化的寻根意识文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当然也会产生这两方面的结果文学全球化中产生了世界文学民族文学为了迎合这个潮流一些界限被模糊了表现出了很强的世界意识这就是趋同性1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它的协世界化和协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又激发了文学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寻根意识使文学表现出了趋异化在这个文学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它的双面性只关注文学表现出的趋同性:世界化倾向但文学全球化中的趋异化:民族性则往往被忽视了一些学者认为在世界文学的时代就应该强调文学的趋同性而模糊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性针对当前这种情况为了使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就更应该强调和突显出民族文学的趋异性:民族性的地位因此我呼唤.

把保护文学的民族性当成各个民族文学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对待吧4文学的全球化不仅给文学带来积极的影响还应看到它的否定的负面影响全球化过程中对某些民族文学的民族性的压抑与解构)一方面强势民族文学对弱势民族文学的绝对同化表现为文化殖民主义或后殖民主义同时剥夺弱势民族的文学话语权1另一方面弱势民族文学对强势民族文学的一味欣赏与趋鹜和对本土文学的一味自我贬低削弱他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就会导致强势民族文学由于对自我的绝对欣赏其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对弱势民族文学的侵蚀污染并且还会使弱势民族文学中优秀进步的东西被弃置被消解如果弱势民族的文学民族性被完全的同化掉了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东西被消解掉了这不仅是民族的损失更是全世界的损失世界文学就会因此失去很多东西减少了其繁荣的程度了各民族是平等的当然各民族的文学也应该是平等的为了使世界文学是各个民族文学的世界文学不至于被一些强势民族的文学所独霸成为一枝独秀或几枝独秀我们应该加强文学的民族性提高民族文学的竞争力使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学都在世界文学这个大花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世界文学的大花园将是一个盛开着万紫千红的大花园

四、文学民族性的涵义及存在的必然性

到"世纪"年代基本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看法认为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语言等特点所形成的特色。它包括主客观两个因素客观因素指民族生活主观因素指作家的民族意识。文学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作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民族文学成熟的标志。文学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读者所喜爱)文学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获得世界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不矛盾的

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保持文学的民族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对某个民族国家的文学有重要意义就是对整个世界文学也是不可缺少的时下有一句流行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很好地说明了民族性对文学的重要性民族性是文学的生命力的体现文学的相互交流与对话价值的共享和相互影响但不可能形成全球的同一化或一体化这是由文化文学的本性决定的。首先文化文学总是一定区域和民族的文化文学成为该区域该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精神家园具有长久的历史传统和很强的稳定性其个性特色是很难消除的即使是信息社会也无法完全办到其次语言是某些文化形成的载体更是文学的生命语言本身鲜明突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必将顽强地存在下去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实现同一化再次文学是独特的审美创造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不仅一部作品有其独特性一位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有其独特性这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无不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正是这样文学才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从而满足着人们多样的文化需要进一步说文学艺术对于人类共同共通的东西还得通过作家和作品人物由他们所表述的感悟感情思想和掌握的技巧来表现的这个作家必然是一定民族国家的成员如荒诞剧使用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人类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生存处境的荒诞感但读者仍然从作品中体味到一种法国的或者是英国民族文学的韵味因为别的国家没有这样的哲学文化与这种如此深刻的文化生存的体验如果文学失去了个性化表现为同一化从而也就失去了文学自身何来的文学全球化:中国当代文学就走了弯路先是完全学习苏联后又是学习西方一直到"年代谈论的还是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西方文学话语当代文学在全球化的冲突中过分淡化了自己文学民族性不知不觉中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学话语对西方的学习与模仿虽然革新了他们的创作方法观念及艺术形式但是追随西方模仿得再好也不是独创仍存在别人的影子因为各民族的生活本身有其固有的特征各民族作家又都带有一定的民族气质因此反映各民族生活的文学也就有了独特的民族烙印西方作家描写的文学具有西方各民族生活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特征中国作家也应写出有自己民族性的作品来马克思认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它民族

歌德也称赞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比欧洲人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因而中国的文学作品特别注重主人公在道德和礼仪上的修养整个中国艺术都是在追求一种整洁雅致的风格歌德称赞的也就是中国文学的民族性这是应该发扬的作家进行真正的创作总是以其民族文化精神为指导的就是他要描写国外现象为此也应该了解其它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精神是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价值体系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理性精神诗性智慧道德品格思想风貌进取求新的处世原则它在不同的人群身上表现各异但综合起来却是整体精神的体现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气度面貌而民族性正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如果一种文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民族立足点描写的没有具体的民族的人物的生存处境和价值观念那么全人类世界性以及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是无从得以体现的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他是既不属于哪个国家也不属于哪个民族在文学史上凡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杰作无一例外的都是立足于本土。描写那时本国社会现实的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法国社会的卓越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对俄国社会的描述,鲁迅的阿正传:对当时中国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的刻画以及福克纳的喧华与骚动:中对美国南部生活的立体透视无不浸透着浓烈的民族特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泰戈尔和马尔克斯等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是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国作家为何没能获此殊荣是应该好好反思的用不着怨天忧人.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8

 

论文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结语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9

论文摘要:站在世界的视角上,从中国出发来思考世界,由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给世界以“世界启示”;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关系的状况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时代机遇”。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和谐应该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同时,和谐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形式。

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我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我们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新思想。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它不仅具有中国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图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一、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带给世界的新理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产品十分丰富、社会充分发展、各方面关系都十分和谐适应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之间、自然、人和社会之间互相融洽、彼此协调、关系良好、有机整合、社会运行没有冲突的状态,这是有机统一、和谐互动、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中国是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的和谐,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大业。

协调处理好利益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这场改革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秩序,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伟大祖国巨大的发展的成果,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和谐中国”是现阶段我们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在现阶段要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互相和谐、适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6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这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的理念,而应该成为区域的发展理念。“和谐亚洲”就是为了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尊重各国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和谐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其中,这是合乎亚洲实际的,因为亚洲各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实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和谐是最佳的理念。

和谐世界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是把和谐理念扩展到世界范围,这是站在世界视角上推广这一新理念,它适应了当今世界的现实。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他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的特征是和平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多样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多种差异的世界,怎样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和谐”与“中庸”、“和合”和“天人合一”等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从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给了“世界启示”,和谐理念有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二、和谐世界:中国复兴的时代条件

从中国思考世界来看,中国给了“世界启示”;从世界思考中国来看,世界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机遇”,即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有利于中国复兴的国际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上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战争与冲突,但一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是主旋律。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之后,更加珍惜和平环境和和平的生活,这是世界和平的群众基础。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日益向着多极化的发展,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使和平有了力量保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虽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却更加坚定了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因此,和平是时代主题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一体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能在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和平也有它的辩证法,当前的和平的环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又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个主题之一,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发展,两者面临相同的主题。同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而且更需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些。然而,世界发展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贫富差别日益悬殊,贫困与饥饿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世界分化在扩大;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摩擦频繁不断。当前,全球化时代的贫困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那样是“丰裕中的贫困”,一些国家丰裕,另一些国家极端贫困,丰裕和贫困并存,富裕与贫穷同在,穷与富对比鲜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的共同的普遍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广大不发达国家极端贫困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的国际环境中也不可能长久。所以,当前世界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理念来指导,即和谐发展。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契合的,中国的主流与世界的主流“合二为一”,必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尽管世界还不安宁,局部战争曾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时表现的很突出,恐怖主义和贩毒、国际犯罪等还影响着国际社会,但是,国际形势比以前缓和得多了,那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势不存在了,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国际竞争。目前,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科学与技术和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比以前更有活力。在国际关系中,解决矛盾、冲突和摩擦等问题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靠对话来解决,并且大量的国际组织(例如伙伴关系)为此提供平台。国际关系中虽有对立和矛盾,但共同利益却日渐增多。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理念。

中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复兴的一部分,是世界走向全面复兴和共同复兴的必要步骤。这与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特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共同和全面的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行。

三、和谐:现代化的历史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股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转变。自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作的问世,人们对现代化现象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在此后,现代化的步伐被推动得进一步加快了,理论成果也大大丰富了。

现代化是什么呢?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了,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993年,A.R.德塞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尽管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当代社会最先进特征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等,特别是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目的,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能动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是无主体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不断向更先进和更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考察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和谐是现代化到今天的必然的内容,因为早期的现代化是片面的,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形势是单一的,因而是不和谐的。现代化到现在应该是渐渐走向全面和多样,因而,和谐应是其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现代化最初的开始,一方面,人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人对人是狼”的局面,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不仅使人被极端异化了,而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地对立,同时,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对立和对抗时时发生,现代化异化成了人的对立面。然而,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持续紧张是危险的。因此,现代化一路风雨走到现在,再也不应该是它最初的样子,和谐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历史选择了现代化,现代化选择和谐,和谐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既是世界的又是历史的,和谐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到现在的历史特征。

四、和谐社会:人类进入自由王国入口

文明是人类的特有现象,因为有了文明,人类才告别了野蛮、无知和愚昧的状态,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开端,人类才开始用文明来书写自己的历史。考察人类的文明的历史,人类的文明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和谐文明、对抗文明、和谐文明和自由文明。人类文明的4次转型告诉我们:人类现阶段的和谐文明是人走向自由王国的人口,和谐文明是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准备,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必经的阶段。

文明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的成果的综合和总和。文明是人类自由自觉地活动的结晶,是实践的产物,因此,文明是人的主体性的实体化和对象化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它是物,也是人的本质力量。文明具有积累性,人类生生不息,一代代地创造,是后一代人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进行,文明一代代地积累文明具有扩大性。文明程度与人的自由程度是一致的,所以,文明是人的自由的尺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文明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次是原始的和谐文明,这是与人类的不发达的状态是相对应的。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类还没有从自然中完全脱离出来,还没有把自己与动物完全区别开来,这时,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居优势和支配作用,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无能为力,还受自然的奴役和支配,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活动还带着自然的性质而存在。人的活动显现出整体的原始性、自然性,人与客观对象浑然于自然的一体中,为了生存和面对自然,人只能相互依赖,“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

多样的世界文化篇10

论文摘要:站在世界的视角上,从中国出发来思考世界,由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给世界以“世界启示”;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关系的状况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时代机遇”。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和谐应该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同时,和谐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形式。

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我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我们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新思想。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它不仅具有中国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图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一、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带给世界的新理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产品十分丰富、社会充分发展、各方面关系都十分和谐适应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之间、自然、人和社会之间互相融洽、彼此协调、关系良好、有机整合、社会运行没有冲突的状态,这是有机统一、和谐互动、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中国是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的和谐,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大业。

协调处理好利益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这场改革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秩序,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伟大祖国巨大的发展的成果,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和谐中国”是现阶段我们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在现阶段要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互相和谐、适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6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国家主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这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的理念,而应该成为区域的发展理念。“和谐亚洲”就是为了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尊重各国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和谐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其中,这是合乎亚洲实际的,因为亚洲各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实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和谐是最佳的理念。

和谐世界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是把和谐理念扩展到世界范围,这是站在世界视角上推广这一新理念,它适应了当今世界的现实。2006年,主席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他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的特征是和平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多样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多种差异的世界,怎样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和谐”与“中庸”、“和合”和“天人合一”等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从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给了“世界启示”,和谐理念有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二、和谐世界:中国复兴的时代条件

从中国思考世界来看,中国给了“世界启示”;从世界思考中国来看,世界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机遇”,即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有利于中国复兴的国际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上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战争与冲突,但一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是主旋律。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之后,更加珍惜和平环境和和平的生活,这是世界和平的群众基础。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日益向着多极化的发展,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使和平有了力量保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虽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却更加坚定了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因此,和平是时代主题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一体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能在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和平也有它的辩证法,当前的和平的环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又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个主题之一,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发展,两者面临相同的主题。同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而且更需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些。然而,世界发展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贫富差别日益悬殊,贫困与饥饿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世界分化在扩大;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摩擦频繁不断。当前,全球化时代的贫困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那样是“丰裕中的贫困”,一些国家丰裕,另一些国家极端贫困,丰裕和贫困并存,富裕与贫穷同在,穷与富对比鲜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的共同的普遍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广大不发达国家极端贫困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的国际环境中也不可能长久。所以,当前世界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理念来指导,即和谐发展。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契合的,中国的主流与世界的主流“合二为一”,必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尽管世界还不安宁,局部战争曾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时表现的很突出,恐怖主义和贩毒、国际犯罪等还影响着国际社会,但是,国际形势比以前缓和得多了,那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势不存在了,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国际竞争。目前,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科学与技术和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比以前更有活力。在国际关系中,解决矛盾、冲突和摩擦等问题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靠对话来解决,并且大量的国际组织(例如伙伴关系)为此提供平台。国际关系中虽有对立和矛盾,但共同利益却日渐增多。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理念。

中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复兴的一部分,是世界走向全面复兴和共同复兴的必要步骤。这与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特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共同和全面的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行。

三、和谐:现代化的历史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股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转变。自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作的问世,人们对现代化现象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在此后,现代化的步伐被推动得进一步加快了,理论成果也大大丰富了。

现代化是什么呢?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了,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993年,a.r.德塞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尽管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当代社会最先进特征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等,特别是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目的,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能动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是无主体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不断向更先进和更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考察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和谐是现代化到今天的必然的内容,因为早期的现代化是片面的,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形势是单一的,因而是不和谐的。现代化到现在应该是渐渐走向全面和多样,因而,和谐应是其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现代化最初的开始,一方面,人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人对人是狼”的局面,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不仅使人被极端异化了,而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地对立,同时,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对立和对抗时时发生,现代化异化成了人的对立面。然而,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持续紧张是危险的。因此,现代化一路风雨走到现在,再也不应该是它最初的样子,和谐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历史选择了现代化,现代化选择和谐,和谐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既是世界的又是历史的,和谐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到现在的历史特征。

四、和谐社会:人类进入自由王国入口

文明是人类的特有现象,因为有了文明,人类才告别了野蛮、无知和愚昧的状态,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开端,人类才开始用文明来书写自己的历史。考察人类的文明的历史,人类的文明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和谐文明、对抗文明、和谐文明和自由文明。人类文明的4次转型告诉我们:人类现阶段的和谐文明是人走向自由王国的人口,和谐文明是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准备,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必经的阶段。

文明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的成果的综合和总和。文明是人类自由自觉地活动的结晶,是实践的产物,因此,文明是人的主体性的实体化和对象化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它是物,也是人的本质力量。文明具有积累性,人类生生不息,一代代地创造,是后一代人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进行,文明一代代地积累文明具有扩大性。文明程度与人的自由程度是一致的,所以,文明是人的自由的尺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文明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次是原始的和谐文明,这是与人类的不发达的状态是相对应的。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类还没有从自然中完全脱离出来,还没有把自己与动物完全区别开来,这时,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居优势和支配作用,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无能为力,还受自然的奴役和支配,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活动还带着自然的性质而存在。人的活动显现出整体的原始性、自然性,人与客观对象浑然于自然的一体中,为了生存和面对自然,人只能相互依赖,“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