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劳务管理十篇

时间:2023-12-20 17:56:05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1

关键词:劳务管理;劳务市场;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步伐加快和建筑市场的繁荣,农民施工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多,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80年代的施工企业班组分工,到90年代的单一工种承包,到后来的包工头整体承包等各种劳务承包形式不断出现,从管理、成本等方面实施效果看各有利弊。与此同时暴露出如劳务市场不规范、民工操作技能不齐、受过培训和持证上岗的人数极少以及基本权益得不到保证等管理困难,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务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

1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现状

在过去一定时期,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作业层是由企业自身的劳动管理处来具体管理和组织安排,各工种工人在施工企业的各在建施工项目间有序的流动和施工作业。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经济的运行,原有建筑企业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员逐渐退出舞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逐步变成了施工企业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施工现场的作业工人都换成了清一色的农民工。出现了从早期的单一工种承包,到后来的包工头整体承包等各种劳务承包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在乡镇建筑企业的夹击下,原国营的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大大减弱,施工项目承包制落实到变成了个人承包,后来直接成了包工头承包,这样的结果是大部分施工企业已成为无自己施工劳务队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或专业分包资质的企业。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企业注入了新型的劳动力资源,也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筑劳务市场管理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虽然出台了相关规定,但令行不通、监督不够,造成建筑劳务市场鱼目混杂。在利益的驱动下,催生出诸多以“包工头”组建的施工劳务队伍和“散兵游勇”的同时,随意用工、管理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工程质量、造价和安全带来较多的问题,已阻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劳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目标是要在全国逐步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施工的农民工都将被专业化、有资质的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工程的业务将基本被禁止。也就是所有施工企业进行劳务分包时,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的建筑劳务企业,严禁将建筑劳务作业分包给无资质的企业、劳务召集人、带头人或者包工头。但从现实情况看,距离上述目标任重而道远。目前,尽管现在劳务公司众多,但良莠不齐,许多甚至有名无实,还存在挂靠、再转包等,落脚点依然是包工头控制的包工队。

2.1包工头依然存在

建筑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巨大,吸纳的农民工多,约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这么多的农民工都要靠政府规定的正规渠道安排就业不是立即就能实现的,加上许多农民工受所处的环境与掌握的信息所限,独自出门谋生面临很多困难,而包工头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包工头通过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关系,在劳务输出和施工企业之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成为农民工的经纪人。

同时建筑公司也需要包工头,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公司目前已没有了自己的劳务队,而目前劳务公司数量有限且要价也高,大量的用工缺口只能由包工队来填补。同时包工头熟悉农民工的情况,建筑公司也需要通过包工头来具体对农民工进行管理。更为突出的是许多建筑公司由于机制不灵活接不到工程,要靠包工头接工程挂靠收管理费来维持。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达不到劳务管理全面正规化的条件,如果非要用行政的手段强制要求劳务管理立即全面正规化,那样可能会欲速则不达,甚至起到负面效果。

2.2 劳务公司的问题

目前的劳务分包企业一种是由原有施工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组建的,另一种是自行组建的建筑劳务分包公司。而各劳务企业由于自身的管理能力有限,企业负责人普遍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较差,绝大部分还是以前的劳务队长或者包工头等,一些有实体能力的劳务队,在申报劳务企业的过程中持观望态度,举步不前;而已经注册的劳务企业,因税收、劳动保障等相关管理专业知识较差,而止步观望,即便有资质也不敢使用,仍借挂靠来作应付。这样就使相当多的用工企业,无视国家规定,不与劳务企业发生劳务关系,仍与包工头签订“合同”,因为这些施工队不交税、保险等。如在广东某地区仅300家建筑企业中,有劳务资质的企业只有10余家,且这些劳务企业也是靠出卖资质收取包工头挂靠费来维持的。

3规范劳务用工的具体途径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劳务市场用工体系势在必行。要将劳务输出地、劳务公司、工程承包企业、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劳务输出培训、劳务企业接收和安排用工、政府职能部门统一协调的劳务市场用工体系。

3.1 施工企业拥有部分自己的劳务施工队

企业内部拥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部分主要的劳务施工队,每个工人班组中甚至有若干名相对固定的骨干工人和班组长。由于有了施工企业内部部分劳务人员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这些劳务工人得到有效的培训,逐步培养成熟练的作业工人;而相对稳定、相互信任的组织关系,才使这些劳务工人会有归属感和劳动积极性;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避免了层层分包、层层盘剥,降低了中间成本,改善了劳资关系,加强了企业对一线作业的控制力和精细化管理,使项目目标能顺利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我国部分施工企业,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公司中已经存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集团公司内部的劳务公司

大型建筑集团公司的劳务公司,由于公司有较多的工程业务,可以保证劳务人员有饱满的工作量,从而保证劳务人员的稳定和收入待遇,劳务公司可负责对工人进行具体的培训和管理,同时集团公司可以提供技术、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注意的问题

4.1 要搞好对建筑农民工的培训

劳务人员的培训是劳务分包企业发展的基础,要形成“先培训鉴定、后就业输出”的农民工就业体系。目前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自己交费去培训取得“上岗证”,而政府的许多培训学习也流于形式,许多专业的培训单位数量少、水平低且培训手段落后。因此要以用工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实际、实用的原则,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同时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必须是全免费的,政府要投入专项资金,还要采用现代先进的手段来提高培训的水平,充分调动受训人员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培训质量。而劳务人员的技术、素质的提高,对保证工程质量,为劳务企业打造品牌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4.2 劳务企业自身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劳务企业要结合建筑劳务自身的特色,建立良好的企业制度,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储备或引进劳务人员,并依据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拉开劳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等。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2

关键词:管理;建筑施工;劳务分包

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巨大。建筑劳务分包市场是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建筑业吸纳农民工的主要市场。2001年建设部出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明确建筑业设置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系。2004年以来建设部相继出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等文件,鼓励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发展,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劳务分包市场、促进劳务分包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劳务分包市场发展。然而,由于市场监管机制缺乏,建筑生产流动大,以及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稳定性差、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劳务分包的基本概念

“劳务分包”最先由《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提出,2001年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从行业法规角度提出建筑劳务分包的概念,为劳务分包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确认了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2004年10月25日最高院《工程案件司法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具有劳务作业法定资质的承包人与总承包人、分包人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当事人以转包建设工程违反法律规定为由请求确认无效的,不予支持”,进一步明确了劳务分包合同不属违法转包的法律性质。自2004年开始,建设部将完善劳务分包制度作为建筑业市场管理的重点之一,相继制定出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等文件,对于劳务分包概念,不同的文章对该定义虽其意思大同小异但仍存在某种差异,笔者比较认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著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的劳务分包概念的诠释:“劳务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即劳务作业发包人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承包企业即劳务作业承包人完成的活动”。建设部《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明确了劳务分包包括木工作业、砌筑作业、抹灰作业、石制作业、油漆作业、钢筋作业、混凝土作业、脚手架搭设、模板作业、焊接作业工程作业等13种类别劳务作业范围。

二、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推行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的时间较短,劳务分包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立之中,业内各方认识不到位,仍存在着:一是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重总包、轻劳务”的观念,忽视了对建筑劳务分包的政策宣传、引导和研究,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部分地区有形建筑市场服务范围仅涵盖建设工程承发包,尚未将劳务分包真正纳入监管和服务范围。加之,国家对劳务分包仅停留在企业资质管理层面,缺乏明确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依据,缺乏足够的市场监管制度,造成劳务分包市场的发展滞后;二是劳务分包活动偏失,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对“包工头”队伍存在较强的依附性,习惯让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包工头”队伍或零散劳务班组承担施工作业任务,挤占了大量的劳务分包资源和市场空间,制约劳务分包行业的发展。一些劳务分包公司为维持企业的发展,违规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是以收取管理费的名义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帮助总承包企业及“包工头”逃避政府监管,使劳务分包活动严重偏失;三是劳务分包队伍参差不齐,目前,组建劳务分包公司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原来大中型或国有施工企业投资组建的,这种类型公司的管理较为规范,管理制度健全,施工队伍及人员稳定,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较高。第二种类型是依托“包工头”等零散劳务队伍组建而成的劳务公司,此类企业大多还保留“包工头”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比较混乱,人员流动频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加上劳务分包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劳务分包企业一旦出现经营亏损或在建筑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法定代表人很容易逃匿,不利于维护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务院 “要健全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加快发展成建制的劳务企业,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加强劳务分包管理,有利于培育并形成一批合理流动、专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劳务分包企业,从而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包工头”式用工和零散用工的混乱现象,进一步提高建筑业整体素质,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也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与维护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四、强化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劳务分包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促进劳务分包市场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强建筑劳务分包管理法规建设,准确界定建筑施工劳务分包与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区分,细化违法劳务分包、转包的法律责任。二是研究出台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导则,明晰工程承包人和施工作业分包人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分包价款支付等方面权利和义务,指导规范劳务分包活动。三是完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在注重施工分包合同履约过程管理的同时,细化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作业人员权益保障等相关内容。

(二)加强劳务分包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是促进劳务分包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一是加强对劳务分包交易行为的监管,积极拓展现有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功能,把对劳务分包活动的监管和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融指导、监督、管理为一体的建筑业市场化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对劳务分包市场行为的监管,规范劳务分包行为,禁止“包工头”承揽分包工程业务,提高劳务分包企业在建筑劳务分包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三是加强对劳务分包市场的监督检查,经常性开展执法检查,对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直接雇用农民工、使用零散施工队伍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查处。

(三)扶持劳务分包企业发展

改变当前劳务分包企业发展状况,必须依靠政府、行业协会等从不同层面予以指导和扶持。一是将劳务分包情况与工程项目评优评奖工作挂钩,对参与优质工程建设的劳务分包企业予以表彰奖励;通过开展劳务用工规范化工地及劳务企业评比活动,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企业争优创先,推进劳务分包行业发展。二是改善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环境,劳动部门将劳务分包企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保障体系,使企业享受到用工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工伤养老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建设、工商、税务等部门在企业申办、年检等工作予以大力支持,简化办事程序,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地方建筑业协会在搭建劳务企业沟通交流平台的同时,积极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维权、劳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切实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3

关键词:劳务分包企业;经营管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建筑劳务是指建筑劳动力的商品化形态,在建筑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筑劳务企业从2001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003年全国开始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这加速了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进程。

2001年建设部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首次提出了劳务分包企业的概念。建设部将建筑施工企业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3个层次。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呈现日益扩张态势,同时建筑业对劳务作业人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一、我国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现状

(一)劳务分包企业已成为建筑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提出劳务分包企业的概念至今,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数量已达7,500家之多。截至2007年底,全国具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约为11.9万家,其中总承包企业43,802家,占总数的36.7%;专业承包企业60,033家,占总数的50.4%;劳务分包企业15,415家,占总数的12.9%,建筑业从业人数3,800多万人。

数据表明,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建筑业的良性发展和解决农民工就业方面贡献突出。建筑业历来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分包企业的诞生细分了建筑业的市场,对于规范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劳务分包企业吸纳了农民工进城人口的30%以上,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劳务分包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目前,建筑市场劳务队伍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成立的劳务分包企业,提供劳务分包服务;二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自有的劳务作业班组;三是“包工头”带队的零散用工。

劳务分包企业是三种类型当中的发展重点。成立专业的劳务分包企业,有助于建筑业的细化分工,同时也有利于建筑劳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发展。就目前而言,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自带劳务队的形式逐渐减少,这些企业已经把重心放在了施工管理层面上。而长期以来充斥劳务市场的“包工头”带队的零散用工形式,由于其管理混乱、工程质量和安全难以保障,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规范也在逐渐萎缩,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有正规劳务分包企业的参与。

二、我国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经营与管理问题分析

(一)有组织、无保障。劳务分包企业的员工组织一般比较松散,承接到工程项目后就招聘工人,组成劳务队开始展开工作,形成有组织的劳务队伍。一旦劳务分包企业承接的项目没有保障,随时都有可能与工人解除劳务关系。这种组织松散的模式是劳务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症结所在。在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类建筑业企业中,只有劳务分包企业没有形成与员工的固定合同关系,造成劳务工人的流动量非常大,一个工人这次是甲劳务企业的成员,下次可能就变成乙劳务企业的成员。在这种形式下,不管对于企业还是工人而言,都是没有固定的组织保障的,因此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也将异常艰难。

另外,劳务分包企业与工人签订的往往是短期或者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由于企业只关注经济利益,对于员工的人文和经济关怀不足,工人的“五险一金”大多无从谈起,同时员工的企业认同感非常薄弱,无法形成行业的凝聚力。

就施工现场而言,经常存在施工现场环境脏乱差、安全防护不到位、现场生活质量差等情况,农民工的人身、生活以及人文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有企业、无管理。大多数劳务分包企业中,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没有固定成熟的管理班子建设,没有立足长远的战略目标。经营管理常常沿用传统的“关系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很容易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事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监督,熟悉谁重用谁、喜欢谁重用谁,组织结构混乱,责权分配不明,一旦出现问题则相互推诿。

另外,企业资质是劳务分包企业区分于“包工头”劳务队的重要资源。然而,许多劳务分包企业不珍惜企业资质,使得劳务分包流于形式,劳务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以收取管理费名义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工程的情况屡禁不止。一方面扰乱了劳务分包市场;另一方面也在隐形地削弱劳务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远来看损害了劳务分包企业的利益。

(三)有员工、缺培训。劳务企业的成员以进城农民工为主体,其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为使这些农民工转化成职业的建筑业劳动者,往往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并且需要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譬如脚手架、升降机、爆破拆除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要从业人员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上岗证。然而,劳务分包企业为了减少经济支出,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使得员工只能从事基本的体力劳动,或者凭经验从事建筑业生产,造成劳务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十分低下。同时,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以及管理混乱,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四)缺乏长远战略眼光。部分劳务分包企业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缺乏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劳务分包企业和总承包企业签订合同,通常总承包企业不是一次性支付劳务分包企业所有工程款,而是在施工过程中按工程进度付款。当总承包企业未按时支付工程款时,劳务分包企业便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样不仅侵犯了农民工的权益,而且对企业本身的信誉和长期经营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发展不利。

三、我国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经营与管理对策探讨

(一)规范化发展,建立完善的管理及运营机制。目前,大部分劳务分包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运营机制不顺畅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采用“人治”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弊端,也无法适应企业的良性发展需求。因此,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机制和运营体系是劳务分包企业做大做强的首要条件,企业要发展,制度必须先行。在管理方面,应当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手段,真正做到能者居之,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从业的规范化是劳务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基础,如何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建立一套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操作流程,并进行规范化处理,是劳务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专业化发展,培育市场竞争力。众所周知,建筑业市场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行业,一个劳务分包企业不可能具有承接所有类型建筑工程的劳务工作,因此劳务分包企业应当在实践中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在市场上逐渐确立自己的行业优势,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如建筑工程劳务公司、装饰装修工程劳务公司、安装工程劳务公司、市政工程劳务公司、园林绿化劳务公司等。各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走特色化经营之路。

(三)协同化发展,注重培训,关爱务工人员。首先,应当保证施工现场的规范有序,提供合格的生活、居住条件,切实改善务工人员生产生活条件,丰富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应当健全各种保障制度,严格实行劳动合同制度,除必需的工伤、医疗保险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劳务企业应当考虑为务工人员办理基本社会保险,以稳定建筑业务工人员队伍。

劳务分包企业应当履行责任,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与鉴定,从源头上重点开展务工人员的初级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另外,可考虑对建筑劳务企业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培养工长等方面的管理人才。

(四)品牌化战略,立足长远,诚信经营。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不能只关注目前的经济效益,还应当立足长远,制定适合自身发挥的战略目标。企业经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立足长远,一步一步用心经营,用心管理。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应牢牢树立诚信经营的观念。劳务分包企业一方面要对员工诚信,不拖欠员工工资,不做损害员工利益的事,不断壮大自身队伍;另一方面对总承包企业讲求诚信,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工程任务。劳务分包企业是以工程质量来打造自身的品牌,企业应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实施质量管理战略,以利于树立自身的品牌。

四、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我国建筑劳务企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反省自我,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建立完善的现代管理体制、培育核心竞争力、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等手段,完善劳务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建立一大批有实力的建筑劳务企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我国建筑劳务分包和劳务企业发展现状[J].建筑,2009.23.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4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劳务市场;自主;制度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yunnan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yunnan building the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base construction labor services several Suggestions.

Keywords: construction; Building the labor market; Independ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云南建筑劳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建筑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据云南省发改委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到2007年云南累积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36.3487亿元,年均增长13.7%,2008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建筑业完成产值559.22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11.9%,建筑业增加值230.87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19.2%,在整个“十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平均为7.6%,在西部省市中,云南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的速度快于其它西部省市,持续保持着支柱产业的地位。目前虽然我省劳务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济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

1.1观念问题

尽管社会对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初步的共识,但一部分人对进一步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济仍存在片面认识。他们认为,劳务输出只是权宜之计、短期行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农村土地实行责任制后,农民务工务农自主,外出务工是农民自主行为,政府无需引导和组织,也难以服务和管理;部分地方政府因劳务输出所得对地方财政收入的直接贡献不明显,担心打工造成土地抛荒,影响当地农业发展等等,由于这些片面的理解,因而对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济工作重视不够,对劳务输出采取消极对待、放任自流的态度,缺乏主动。

1.2制度问题

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根源所在。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分隔为两个阶层,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能力较差,安全意识普遍较低,不能与城市的产业多样化、智能化相适应,使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得不到城市的吸纳和保护,得不到同等的居民待遇和社会保障,影响了农民工的顺利就业。

1.3管理问题

政府在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管理范围过宽、监管机制建设滞后、管理边界模糊、管理资源浪费、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忽视市场机制的准入和调节作用等问题。在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上,至今没有职责明确的专门管理机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也极不清晰,在政策制定上缺乏积极主动管控。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我省劳务基地建设、劳务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农民宁愿守在家中过穷日子,也不愿外出打工。

2加强建筑劳务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明确劳务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1)发展思路: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健全建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重点培育,政策倾斜,组织输出,跟踪服务”的发展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着力促进建筑劳务基地率先发展,推动全省建筑劳务基地建设,扩大劳务输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推动我省建筑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省建筑劳务经济发展的引擎。

(2)工作目标: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基地建设,对已形成劳务输出的地区要有计划地选择条件好的市、县、乡、镇、村开发劳动力资源,横向扩大劳务基地规模,切实抓好劳务培训基地建设和务工人员的输出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逐年递增,加快建立劳务基地的工作力度,做好调查研究,切实推进建筑劳务经济发展。

2.2 抓好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济的工作重点

加快我省建筑劳务基地的建立,发展劳务经济。我们认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借鉴发达地区建筑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建筑劳务市场建设发展的成绩经验,着力找准工作差距和存在问题,立足现有发展基础,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研究制订建筑劳务基地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推动建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发展建筑劳务基地的领导机构,明确建设、财政、劳动、税务等相关部门及市、县、乡、镇、村政府职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工作经费。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要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劳务基地所在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切实做好牵头组织、指导服务工作,延伸管理服务触角,建立健全劳务基地基层管理工作平台。要制定和实施“建筑业强州(市)、建筑业强县(区)、建筑业劳务输出基地县”带动战略,对省内像曲靖、玉溪、保山等潜力好的州县,率先建立建筑劳务基地,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2)要大力改善建筑劳务用工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监管,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大劳资纠纷调解力度,保障建筑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结合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状况监管,促进施工工地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建立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机制,对已输出人员的姓名、从业地点、工种要逐人登记,造册管理,建立健全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倾听外出务工人员诉求以及劳务用工单位反馈的意见,及时弥补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维护劳务用工企业和劳务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帮助其解决子女就学、就医、农忙季节家庭劳力不足等实际问题,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解除后顾之忧。

(3)要强化对市场拓展的组织指导,创建用工信息平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搭建劳务用工对接平台,积极做好施工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及劳务基地之间的对接和推介工作,大力增进劳务基地与大型企业集团、工程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的沟通联系,引导企业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发展建筑劳务协作关系,促进本地优势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与其建立长期合作、互助双赢的关系。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5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工程备案 规范管理 网络监管

一、规范劳务分包工程备案管理程序

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二级市场已经确立,经过多年摸索,我们探索出劳务分包六个管理:一是采用统一的建筑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二是严把注册资质关,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接工程;三是加大对劳务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督办力度,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承接工程;四是劳务人员技能持证率达不到相应比例不得承接该项劳务工程;五是加强对工业项目采取零收费、简化程序、即时办理的方式;六是简化备案程序,限时办结。

二、强化桩基等专业承包工程的监管

桩基工程事关工程项目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四项举措加强对桩基工程的监管:一是严禁肢解发包行为。《建筑法》规定,桩基工程应由和主体一起同时公开招包,但长期以来桩基工程均由建设单位肢解发包,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二是采取多方联动的模式,积极联合安全站要求桩基工程开工时要做好基坑支护,临边防护等安全措施,办理安全生产监督手续后方可办理桩基工程备案进行施工,有效地预防了基础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抓好桩基工程现场管理,要求企业必须派驻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现场管理指导施工,改变过去只有工人施工,现场无人管理的现象。四是无证施工查处从基础施工抓起,未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禁止桩基机械进场施工。

三、大力促进建筑二级市场规范发展

劳务企业是建筑二级市场的基础,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大力培育、扶持劳务企业,无偿提供咨询和指导,推动劳务企业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一是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对施工总承包企业、各工程项目部使用有资质劳务企业的宣传力度,同时严厉打击使用包工头等违法分包行为。二是积极宣传,通过劳务分包备案管理,农民工资支付检查,从业人员培训等手段宣传、培育、扶持劳务企业的申办,并为劳务企业的建立设立绿色通道,便捷、高效地为企业服务,提供咨询和指导,通过大力扶持、发展壮大劳务分包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行业组织结构。三是倾听企业意见,共同促进二级市场的繁荣规范。我市二级市场基本已进入良性轨道。通过多年来多我市建筑劳务市场的扶持和培育,我市的建筑业劳务企业出现几家较为优异的劳务企业,其中襄阳增元建筑劳务公司获得的“全国优秀建筑业劳务企业”的光荣称号。

劳务分包企业的主要构成是一线技能工人,他们的素质和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对农民工实行有序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操作技术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水平的必要条件。我们结合劳务分包备案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工程项目技术工人持证比率。同时,采取市场检查督办、部门联动等方式,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促使教育经费使用向一线工人倾斜。

四、严格项目经理及技术人员在岗监督机制。

项目经理及其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是工程安全质量、规范管理的保证,也是查处工程项目是否挂靠、转包、肢解发包的最要依据。关键在两点:一是在市场巡查中,重点核查项目经理及五大员是否与中标通知书相一致,对项目经理到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检。二是处罚有力。对一次不在岗的项目经理予以警告,二次不在岗的予以扣分,三次不在岗项目经理予以通报、计入不良行为记录,对于长期不在岗的项目经理,本地企业的项目经理报请城建委停止招投资格,外地企业项目经理不予办理人员进襄阳备案。三是要求企业在变更项目经理或五大员时需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及时上报变更手续,作为日常项目经理部人员检查的依据。

五、夯实建筑企业诚信平台,推行网络监管。

加强建筑市场诚信平台建设,使违规违纪行为无处可藏。我们升级网站配置,配备了信息专班,制定了信息上报与考核制度,积极充实平台内容,实时上传管理动态、企业动态、业界新闻、诚信曝光,公开了举报电话、主任信箱。现所有在建项目、外地入樊施工企业法定手续办理情况均已上网公示,时时更新,以高度的透明,接受社会各界查询。

同时,全力打造“襄阳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实名制网络平台”,全面收集我市建筑业企业的人员资料信息,逐步实现资料信息化。对执法工作中发现的施工现场人员到岗情况,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将抽查情况进行公示。

七、对当前建筑市场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的探讨

1、《建筑法》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需办理《施工许可证》方能开工,但在市区建设工程中,无证施工的现象时有存在,虽然我们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但仍然有企业存侥幸心理,故而屡禁不止。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缩短市区在建工程的巡查周期,特别是背街面。发现即将开工的项目,及时的予以宣传,并下达《事先告知书》,变事后督促、查处为事前预防。同时,对无证项目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进入行政处罚程序立案。加大市场巡查力度,

2、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的现象依然存在。应对襄阳市区的在建工程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核查项目经理及五大员等主要技术人员是否与投标申报的人员一致,是否有任意变更项目经理的行为。同时,通过项目经理部跟踪管理,清理资质挂靠企业;加大对建筑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这“三级”资质的检查力度,查是否存在签订工程阴阳合同、肢解工程承、发包,超越资质范围和等级承包工程的现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建筑企业资质动态监管不到位,不良及不诚信企业的信息不能及时公示。进一步加强施工企业的资质动态监管工作,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并有效缩短信息在网站的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环节,及时公示相关信息。对从外地入樊的建筑企业,在登记时应出具企业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诚信证明》及银行部门的《信用证明》,以减少管理漏洞,对有不良或不诚信记录的企业坚决按照《建筑法》的规定不予或有限制地参与市场活动。

4、在建工地项目班子实名制建设已走上正规,但是项目经理等主要管理人员长期不到岗的现象很严重,很多人都是上级部门要检查了才来,不检查就不来,这些岗位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是极其不负责的,质量、安全的隐患很大。解决办法:一是对在建工程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对不到岗或到岗履职率不高的人员予以登记,对有2次以上不到岗的予以通报批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暂停一个时期的投标资格;二是在工地与管理部门之间开通网上远程考勤,实时监督。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6

一、劳务分包的定义及本质

所谓劳务分包指的是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劳务分包指向的对象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劳务作业,计取的是工程费用中的人工费及相应管理费。劳务分包企业与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而非雇佣关系,与业主(甲方)无直接的法律关系。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进行劳务分包时无须业主(甲方)同意。

二、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历程

2001年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第一次明确将“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当时的劳务分包企业的主力是从建筑业企业分离的劳务层以及大批农村务工人员。2005年建设部颁布《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中要求“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当时的建筑业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一方面是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农民工队伍素质较低,庞大松散,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隐患。2015年住建部释放政策红利,颁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提出“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国家鼓励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拥有独资或者控股的劳务企业。”同时对劳务企业换证工作进一步放宽。劳务资质部分类别和等级,打破了原本基于房建工程划分劳务资质分类和等级的局限,放开了劳务分包的自由度,有利于拓宽劳务企业的市场空间,提升劳务企业创收增收能力。

三、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的现状分析

(一)以包代管现象比较普遍

建筑业企业将所承揽工程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与之签订单价形式的劳务分包合同,在实际进场施工后,粗放式管理,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存在巨大隐患,劳务分包再转包现象也屡有发生。

(二)劳务分包企业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劳务分包企业一线用工多为农民工,流动性强,数量大,队伍稳定性差,技术水平差,管理难度很大。劳务分包企业大多没有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拖欠农民工工资时有发生

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与农民工无直接法律关系,由劳务分包企业对农民工进行直接管理。由于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一旦发生拖欠工资劳务纠纷时,往往采取堵门、示威等极端手段,给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探索建筑业企业分包管理新模式

(一)规范劳务分包管理,建筑业企业应多措并举

建筑业企业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劳务分包风险防控体系,成立劳务分包专项管理小组。建立整套的劳务分包企业准入及考核制度,建立本企业的劳务分包商诚信资源库。入网的劳务分包企业参与劳务分包工程投标、通过劳务分包审批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中对工作内容、数量、工期、质量要求、结算方式、违约责任都应约定明确,尤其是应约定“劳务分包人应按月向工程承包人报告农民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并及时支付其工资;如因迟延支付或无理由不支付农民工工资,造成农民工上访或其他有损工程承包人企业形象的事项发生,劳务分包人承担由此给工程承包人造成的全部损失。劳务分包人应与工程承包人签订《农民工工资发放承诺书》。”

建筑业企业还应大力加强对劳务分包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项目部要切实安排能力强、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向劳务分包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下达施工任务指令,对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随时跟踪工程整体施工进度,针对劳务分包管理中的质量、安全、进度问题及时纠正,杜绝违章作业,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和整体进度。为防止出现劳务分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寻衅滋事的情形,项目部应与劳务分包企业核实每个劳务人员的劳动合同,要求劳务分包企业每月将农民工工资发放记录给项目部进行备案,切实从根本上杜绝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堵门上访事件。

(二)把握建筑业企业资质调整契机,探索成立劳务公司新模式

整个建筑业企业的用工现状来看,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的工人队伍,从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但是用工成本逐年增大,企业效益偏低,且存在用工结构的变化,老工人逐步转入管理层,一线用工量不足需要新鲜血液输入;另一方面,建筑业企业承揽工程的劳务作业以劳务分包的形式分包给具有资质的劳务公司。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7

主要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20%,行业从业人数保持在6万人上下。

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行业管理与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加大对本地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县建筑业整体竞争力。

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制度规范年”活动

用制度约束行政监管行为,用制度规范建设主体行为,用制度促进我县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监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完善现行制度内容。

1、按照《市建筑市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103号)、《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规定》加大对建筑和监理企业监管力度。

2、按照《市建设工程合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建设领域务工作业人员信息化实名管理实施办法》加大建设工程合同和建设领域务工作业人员管理。

3、根据《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加大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体系管理的执行力度。

二、坚持发展建筑业不动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4、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制度,积极为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资质升级晋位创造条件。提高企业资质申报材料质量和申报通过率。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改组、兼并、重组、联合等有效方式提升企业资质等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5、在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全县建筑业企业进行摸底排队工作,合理调配全县建筑业资源,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帮扶企业资质升级,扩大高等级资质企业数量。积极引导本地中小施工企业参与龙头企业承建项目的分包、劳务,主动与这些大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借力发展。

6、鼓励企业继续坚持走“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经营建筑”的理念,加快促使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原始积累,开展资本运作,积极开拓环保、机电安装、能源、矿山、水利、路桥、交通等今后国家投资热点和发展热点的领域。

7、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我县建筑业总承包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继续坚持培育“龙头”建筑业企业,支持总承包企业拓宽经营领域,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鼓励符合投资发展要求的专业承包企业做出特色,做精做专;引导和支持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专业承包方向发展。

8、进一步完善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的产业组织体系。

9、严格控制新增房建总承包、预拌商品混凝土等企业数量,支持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水利、公路、通信、电力、机电安装、矿山等资质。

10、开展全县先进建筑业企业、混凝土企业及优秀项目经理、优秀总监理工程师等评选活动。

11、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提升建造师、监理师队伍的整体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营造有利于优秀建造师、监理师及科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对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在市场准入、服务事项、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12、整合优势劳务资源,千方百计实施输出兴业战略。支持我县优势建筑业企业巩固并开拓市外、省外及境外建筑市场,支持他们在外做大做强,为更多的我县建筑业企业积极开拓外埠市场提供优质有效服务。

三、强化市场联动,严格行政执法,加大市场清出力度

13、强化建筑业管理与质监站、安全办等市场场联动监管,通过进一步强化市建委与县等多方位、多环节、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运行有效的内外、上下联动监管工作力度。建立建筑市场监管(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年安排2-3次对建筑市场监管(季度)联席会议。

14、认真贯彻住建部建市[2011]8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严格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施工许可证管理和变更审批制度。全年计划安排1-2次对重点建设工程市场行为专项检查。

按照《市建设工程合同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合同的管理,动态掌握合同履约情况,强化对监理合同以及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合同及重大合同变更的备案管理,强化合同履约监管。

15、认真贯彻住建部建市[2010]128号文件《关于加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完善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制度的指导意见》,按照2012年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按照差别化原则,采取月度抽查,季度通报,市县联动的方式,全年计划安排1-2次开展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检查。逐步建立企业资质能升能降,能增能减,市场准入能进能出,能奖能罚的准入清出机制。

16、根据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监理企业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最低标准的意见》,规范监理单位在现场监理机构建立、人员配备和监理人员从业行为,严肃处理监理单位和项目总监不履责行为。全年计划安排1-2次对监理企业专项检查。

17、严格建筑劳务企业管理。严格劳务企业资质许可条件,对新办劳务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开展对劳务企业专项整顿,进一步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用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18、规范用工管理,落实用工责任,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劳务企业健康发展。督促建筑业企业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切实抓好对劳务队伍上岗前的职业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根本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19、认真执行《省省外建设工程企业进皖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对外地进我县建筑业企业市场行为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外地进我县企业动态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企业从严限制市场准入,问题严重企业清除我县市场;对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禁止市场准入,并坚决予以清除我县市场。全年安排1-2次对外地进我县建筑业企业的专项检查。

20、贯彻落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建造师管理工作的意见》(建市〔2012〕30号),按照《市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执业行为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建造师等注册人员的执业管理工作,规范注册人员的执业行为,着力解决建造师在注册、执业等方面仍然存在的无序流动、履责不力等突出问题。

21、组织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检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按照市建委《关于整顿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的若干意见》,严肃查处建设各方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综合运用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信用评价、经济处罚、市场准入清出等手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高工程各方责任主体依法建设的意识,落实好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施工许可、企业资质、个人执业资格的动态监管制度,建立重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约谈制度,严厉打击处罚各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

四、发挥监管合力,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22、按照《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企业库、人员库、项目三个基础数据库建设,强化信用信息的采集、录入、审核、及使用管理,会同质监站、安全办将在施工许可证发放、质量安全监督、农民工维权、专项检查、行政执法、竣工验收备案、企业资质核查、执业行为检查等环节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信用管理系统平台转化为信用记录,并实现在建设网上统一集中对社会,实现网上查询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使各种失信行为的代价得到充分体现,充分发挥信用平台在建筑市场监管中的辅助作用,进一步强化我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每月上报1次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8

2014年7月1日,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指明了今后 个时期内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作为国有建筑业的施工企业,经过对《意见》的研读之后,笔者有如下三方面体会。

不能靠投机中标。当前,在市场机制运作下,投标是施工企业获取生产任务的主要方式。今后,一方面,住建部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这就保证了市场进入的公开、平等;另 方面,住建部强调”建设单位对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这就保证了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企业责任的共担。基于以上两方面,必然使得投标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建设单位由于考虑责任的承担问题,在招标过程中必然会侧重承建能力的考虑。投机取巧的行为必将得到遏制。

不能放任管理。 《意见》中强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当前,施工单位拿来工程之后放任管理的情况很多。今后, 方面强调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另一方面,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考评制度,项目安全标准化考评结果作为企业标准化考评的主要依据。基于以上两方面,必然强化了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质量的管理。因为,项目安全标准化考核结果作为企业标准化考评的主要依据,真正体现了”现场保市场”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企业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目标。否则,直接影响企业下一步参与市场。对建筑企业也形成了有力的约束。

不能一成不变。当前,缺乏劳动技能的建筑劳务人员大量充斥建筑市场。建筑工地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手段。 《意见》强调充分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劳务培训体系。劳务基地化建设要先培训后输出、先持证后上岗。今后,劳务作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的具备必将得到保障,从而使用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务人员作业,也必将保障劳动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有利于推行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应用。基于以上的变化,今后,施工企业必然要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提前与建筑劳务基地取得联系,而避免使用散兵游勇的情况。同时,对应的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也要提前学习,做好软、硬件的准备,掌握相关要求,以适应今后的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9

[关键词]:建筑业劳务分包现状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从21世纪来,在政府的引导,企业的经营下,一线施工人员逐步的从施工单位的合同制职工转变为专业劳务分包,在一定的时期和程度上,施工单位节约了劳动力资源上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随着一线务工人员的不断减少,建筑业流动性大等因素,劳务市场良莠不齐,加之施工单位对劳务分包的缺乏管理,总包单位与劳务分包的矛盾不断突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体现,工程质量下降,劳务纠纷频发,少数施工单位坚持自己传统的固定劳务模式管理,反而在建筑市场上是一枝独秀、稳步发展,体现自己的竞争力,本人从事多年一线的施工管理,从以下几点谈谈目前劳务市场的现状。

1、大部分劳务公司没有自己的固定职工,实质就是个中介单位,接到业务后也是临时找包工头挂靠,直接和包工头签订一下承包协议,或者是包工头接到业务后挂靠一个劳务公司,交纳一定的挂靠费,再以劳务公司的名义和总包单位签订承包协议,所以工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多数劳务公司也没有和职工签订劳务合同,就直接上岗了,这就要求总包单位选择劳务单位时做好前期的调研考察工作,签订好劳务合同后方可进场,并做好劳务工的进场关,确保每个职工有劳务公司的用工合同,并做好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培训等工作。

2、好多总承包单位为了减少劳务公司的挂靠费,直接和包工头签订合同,工人就进场施工了,有的以总承包单位自己名义和职工签订了用工合同,有的就没有签订合同,这些都给总承包单位留下了风险,一旦出现工伤安全事故或劳务纠纷,总包单位都负有主要责任,因为和包工头签订的合同只能作为一个结算凭证,包工头并不承担多少其它责任。

3、许多分包单位都是低价中标,签订合同时,什么条件都承诺,进场后,由于分包单位多,交差作业多,所以有的分包劳务就会找出种种理由或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要提高价格,或进度不能满足要求,或做到中途干脆停工了,提出当时的承包价格是亏本的,不能继续做了,要提高单价,退场还要补偿一定的退场费用,总包单位因为和分包耗不起,往往是花钱解决事情,种种情况,给总包单位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4、目前建筑市场大多数是总承包管理单位与劳务二级分离,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劳务市场人工费一路走高,当然这和建筑职工劳动强度的特殊性和建筑市场劳务的供需比有一定的关系,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是社会发展文明的趋势,但建筑市场人工费的一路上扬也和劳务和单位的二级分离,造成包工头的垄断和总承包单位劳务荒也有一定的关系。

5、劳务工的去向掌握在包工头手上,所以许多包工头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许多工人都是昨天还在家里拿链刀种地,今天就拿瓦刀砌墙,工人缺少培训,这样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再者,现在劳务工人的工资发放、考核权都在包工头的手上,所以一定程度也造成了现场操作工人质量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现场管理人员的指示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建筑产品分项工程多,交差作业多,隐蔽工程多,问题追溯难,所以一个环节控制不到位,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6、分包结算时,往往在合同上有争议,或中途由于种种原因退场,或结算时总包认为质量、进度等没有达到预期的合同要求,扣除部分工程款,也有包工头未将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中,造成的合同纠纷和欠薪现象屡见不鲜,如何保障一线职工的工资,企业是多法并举,政府也是伤筋劳神。

我公司针对目前的劳务现状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合格劳务分包台帐

签订好劳务分包合同

签订好劳务分包合同是管好劳务的前题,合同内容要全面,对质量、进度、安全、价格、文明施工各方面都要涵盖,以及违约的处理方面都要有针对性。

把好进场关

项目部有专门的人事管理人员,对新进场的劳务人员要把好以下几关:身份证登记、用工合同、相关操作证、体检证明、三级安全教育、上岗前的技术交底、工资发放记录。确保每人一档案。

做好动态管理

做好每一个劳务工的进出场记录,出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

严把工序质量关:每一项工序完成后,要有劳务分包、项目部质量员、技术员共同签字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避免发生扯皮现象,不留质量隐患,此验收单也是劳务结算的依据之一。

所有的工资发放要直接发放到劳务工人,确保劳务工人的合法收入。

做好宣传工作:平时通过开会、坐谈会、黑板报等形式表扬先进,批评落后,项目部安排专项资金,奖励先进,多奖少罚,让职工有荣誉感、责任感。

建筑市场劳务管理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的战略地位

提升建筑也劳务管理战略地位,实现管理模式四个转变。承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要明确和强化劳务分包管理的指导思想,重心是要在目前的管理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

1、总承包企业对劳务分包的管理应该转变为长期的战略合作,而不是之前的短期的、临时性的搭档式合作;

2、要将之前简单粗放的传统劳务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的、流程化的科学系统管理,并且要确定PDCA管理模式,加快形成劳务企业和农民工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而强化工作过程控制及其细节管理,强化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3、要用政府主管部门规范的劳务管理规程取代各企业自行的劳务管理模式。此外,还要积极地总结归纳各地的的劳务管理经验,借此经验提升劳务管理水平,颁布规范化的管理规程,主要包括实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相适应的规程;

4、此外,劳务分包企业还要实现三提高和两稳定,即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实力,稳定技术工人,稳定主要技术和管理骨干。

劳务分包的规程化管理主要是对以下九大部分的管理,即计划管理、战略合作企业管理、招投标管理、人员管理、督察管理、结算与兑付管理、统计分析管理、考核管理和综合评价,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二、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思路

劳务管理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企业减轻管理负担、提升竞争力、实现向管理型、技术型的转化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劳务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速分离,顺利进入市场。即要加快管理层、技术层与劳务层的分离,是劳务层进入市场;也可以借助内部劳务公司统一管理固定工人,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合同,进而将固定工人剥离出公司直接进入市场;

2、劳动作业需持证上岗。内部劳务市场和社会劳务市场的劳动力在签订合同前必须仔细地、逐一地进行技术考核。凡是上岗人员必须拥有相关证件,无证拒用,并严防冒名顶替,还要逐渐实行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称制度;

3、实施培训。对进入到劳务公司的工人进行有针对性地岗前教育和技术培训;

4、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劳动安全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考核制度等。每一个制度都必须要达到“三个有利于”的目标:有利于劳动力的科学使用,有利于企业进行安全施工,确保人员及建筑物的安全,有利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三、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建筑企业劳务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劳务人员的流动性太大,导致管理的无序和无效,因为,劳务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人员的新进与辞退非常频繁,如果建筑企业没有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有序进行,及整个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及质量。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经验,先将三个有效措施总结如下:

1、完善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实行劳务人员管理的机制,为了解决劳务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建立建筑劳务市场和劳务人员进入的统一凭证,具体地说,就要建立统一的劳务人员登记档案,规范劳务人员的个人信息记录,例如给劳务人员建立统一的劳动手册,劳动诚信记录等,使得技能保证劳务人员在建筑市场的合理流动,又能维护雇佣双方的合理权益,使得建筑企业在招收新的劳务人员时,可以对此劳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诚信度,技能水平等信息有详细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得很多管理上面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此外,还应该建立统一的建筑企业劳务人员的教育登记培训制度。要规范劳务市场的人员管理,提高劳务人员自身的教育水平及技能水平是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在建立人员信息档案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登记好。因为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劳务工人技能偏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规范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及遵纪守法意识。使得管理过程中更能依法办事,有章可循,减低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有利于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保护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2、优化劳务人员结构配置

针对建筑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结构优化:

年龄结构化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年龄结构化对其管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中,形成一个呈金字塔状的“老中青”结构。按照年龄划分老年比例在塔顶,中年比例做支撑,青年比例是基石。

能力结构化

能力结构化就是多公司各个管理和技术岗位进行招标,筛选出优秀的人才。都说“能者居上”,对于“能者”给予优待,对于“弱者”,“强者”给予辅助,这样在公司各个岗位之间形成“强帮弱”的能力结构。并且要能突显出各个岗位中素质高、能力强的核心人物,也就是业务骨干,让其能发挥自己所长进行“一帮多”的能力展示。

专业结构化

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有自己所在部门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更能进行公司整体的结构的系统了解。这就需要公司在优化专业结构配置的同时,进行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选拔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将其调整到关键岗位或破格提拔到管理岗位,让管理层、技术层以及基层人员的结构比例达到最优状态,为公司的整体发展铺好道路。

3、完善激励机制

在某建筑企业的劳务人员战略管理中,激励机制从两个方面进行建立和完善:

(1)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薪酬机制。对于公司基本员工继续采用岗位技能效益工资制,但在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比例上要有一个较大的调整,浮动工资所占的比例要越来越大,而且浮动工资与员工平时的表现和工作绩效密切挂钩,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年薪制:年薪=基薪+风险收入,风险收入在年薪中所占的比例要越来越大,充分调动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才智。

(2)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新的竞争机制。健全和完善“末位淘汰”和“竞聘上岗”制度,以实现淘汰冗余,精兵强将,引入竞争,能者居之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得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提高了企业劳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增长。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社会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劳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抓好人才资源的管理,因为这是一项具体战略意义的任务,并且需要长期坚持。建筑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必须抓紧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并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只有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曾肇河,建筑企业劳务资源开发与管理[J];建筑管理;2012年07期

[2]伍明辉、张原,建筑企业实施直管劳务的可行性探讨[J];建筑管理;2011年11期

[3]顾纪云,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作业队伍建设及发展方向[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