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

篇1

>> 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群设置 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研究 探讨应用型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设置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专业群建设探讨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探讨 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设置比例的探讨 中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探讨 探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教学模式 高校计算机类课程远程教育探讨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探讨 面向岗位需求的信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群建设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群电类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设置研究 非计算机专业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试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浅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究 海外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尹方,刘想德. 应用技术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刍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93-794.

[3] 陈智罡,刘臻,金苒,等.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20):97-98,49.

[4] 李普聪. 计算机网络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75-77.

[5] 刘彦保.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7(3):78-81.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s Courses-Setting-Scheme of Network in Computer-related Specialty

GU Xiang, WANG Jie-hua, CAO L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篇2

1.1专业定位欠准确,职业方向不明确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多,每个职业岗位在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计算机知识、技能体系较庞大,学生在三年时间内不太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学生毕业后似乎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样样可做,但一涉及到具体岗位时却似曾相识,很难较快进入角色。

1.2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由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乃至课程内容大多参照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过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性强,甚至课程内容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急需的,应用前沿所需的课程没能及时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造成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1.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实训方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学生动手机会较少,而且这种“动手”多为一种模拟的或是辅助理论学习的过程,真正的动手或实践教学占的比重就更少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方针。当前,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与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脱节,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内容往往没有与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完全对口,甚至存在着学生到工厂车间的流水线实习或顶岗实习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多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难以较快适应行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环境。

1.4教材选用偏重理论,缺乏职业针对性

很多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多选用通用的相关教材,甚至选用本科院校的教材。由于通用教材考虑的是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而缺少与行业的关联性,没有考虑侧重点,缺乏职业行业针对性。

1.5考核方式陈旧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尽管一些院校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课程考试方式仍然较为传统,考核内容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涉及的较少。上述考核方式和社会对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目前社会急需的是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弱的就是动手能力,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困难。1.6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教师专业素质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换代迅速,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中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缺乏或无行业从业经验,动手能力欠缺,难以满足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教学需要。1.7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偏低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一边是用人单位或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另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是大多数毕业生不能较快适应单位或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环境,快则需要两三个月,慢则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或适应期,而单位或企业一般又不乐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经费来培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近几年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毕业生大幅增加;其次,学生就业的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再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发展,既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又满足不了社会的人才需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

2.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改革构想

2.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突出应用特色,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去向明确的实用课程;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类专业适应的职业岗位群,研究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明确各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和院校自身目前的师资和设施优势确定课程结构,选定合适的岗位群,确定几个职业方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也要跟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建立动态课程体系,适时更新和调整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2.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各职业方向所需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六个阶段:课堂上机练习或实验、课程综合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在这六个阶段中,都要进行精心规划和安排,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高职高专院校应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形成相应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以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送培现有教师,选送具有某个主攻职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每位专任教师至少主攻一个职业方向,精通该方向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努力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某一职业方向的行家、专家或能手。加强校企合作,接收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通过合作,也能更好地了解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2.5加强适合职业特点的教材建设

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行业要求或行业实际工作流程、工作项目编写适合职业特点的特色教材和实验手册。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教学特色,编写自己的特色讲义或教材。

2.6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特点,不只限于笔试,可采取机试、设计、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另外,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或通过面试、作业、项目调查、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考试形式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能力需求;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

一、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体系现状

软件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学习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必修课程。就目前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由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还处在发展初期,缺少先进的课程体系作为参考和借鉴,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系统定位时,过于重视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忽视学生具体学习需求。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导致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不能支撑具体岗位的能力需求。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所规划和安排课程内容不均衡,理论性内容占比远高于实践类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将学生固定在教室内,缺少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结合,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理论性知识的实践转化,无法在网络环境中胜任软件岗位。由于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具有综合性,课程内容包含多方面知识,不仅包含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内容,还包含新兴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软件知识的整体认识,以此来保障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能力需求下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路为改善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产业需求下实现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发展,需要相关院校以需求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建设思路,构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思路是指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计算机行业对软件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完成对课程体系的完整设计。利用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来激发学生职业发展潜力,保障学生在进入实际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以能力为核心的构建思路是指课程体系要能够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围绕相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训练内容,保障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相关企业共同设计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将计算机产业中生产标准和开发流程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进一步扩大产教融合的深入和广度,实现合作育人模式的进一步的发展。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专业人才;培养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是计算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类型之一,其主要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结构、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具有独立承担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各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发展明显落后于软件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教学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中人才培养。

1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2_--,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在硬件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特色

高校中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一般分为2类:一类是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程序编写等偏软件人才,如各类软件工程师等。另一类是偏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结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人才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广而不精”,学生在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专业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硬件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一门发展较快的专业门类,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时刻紧跟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技术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各高校中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更多地面向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如软件开发、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等计算机专业中的各个相关专业,而缺乏专门针对硬件类人才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硬件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不少高校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庞杂,课程与课程之间在知识结构、内容等方面缺乏联系和衔接,没有及时更新现有的硬件类课程内容,课程脉络较为模糊,影响了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

1.2学生硬件动手能力不足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所学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因而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硬件类专业要培养的就是有较强的硬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硬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在相关实训设备、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有较大的投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在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设备不足、相关的人员不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性缺失等情况,较为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硬件方面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1.3师资不足,尤以“双师型”教师紧缺

制约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因素是师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硬件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需要有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拥有硬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高校中硬件类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各高校毕业的硕博人员,其特点是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长期的理论灌输也使得学生的专业热情降低,影响了培养质量。虽然不少高校也注意到了应培养和招聘更多的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但是受制于工资待遇、教师编制等现实性因素,高校硬件类专业教师师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2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当前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深刻地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也影响到整个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因此改进高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应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应对当前高校中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缺乏特色的问题予以清理,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专业从事计算机硬件类的设计、技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人才,要和软件类人才区别开来,明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独立从事硬件类方面的专业工作,拥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2.2根据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针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面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针对性不足、结构冗余、内容落后的现状,应根据计算机硬件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构硬件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覆盖硬件类专业内容从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到创新课程的纵向分层体系,明确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创新课程各自的功能和内容,形成3类课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依据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合理充实现有的硬件类课程体系的内容,促使课程内容紧跟时展,夯实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基础。完善后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大致如表1所示。

2.3完善现有的硬件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成为今后硬件类人才培养改进的重点,因其在硬件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有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素养等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在硬件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被降低甚至有所忽略,因此在今后应着力于推进硬件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进,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硬件类专业人才。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硬件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实训计划、顶岗实习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和校外2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方面,加大对学生硬件类实验硬件建设的投入、师资配备,在课时分配、课程评价等方面向实践教学倾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硬件类的竞赛活动等;校外方面,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因地制宜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4加强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硬件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方面,针对现有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践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相关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研究项目等,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完善现有的教师招聘标准和教师评价办法,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吸引拥有计算机硬件方面学科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双师型”人才进入高校任教,充实高校计算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群体整体专业素养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校企合作”是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及组织模式研究两方面。校企合作是国家行为,这种行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本质特征,而且明确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这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对校企合作进行相关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还处于各抒己见的状态。国内多数文献大多介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将科研机构纳入其中,诞生了“产学研合作”新说法,在实际应用上与校企合作是一致的。

2.研究的主要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职业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传统办学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探索出一套内容全新的、代表时代特征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人士研究的主要话题。

在传统教学中,企业只是起辅助作用,这就导致专业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目标不一致,这就形成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的瓶颈(招生难、实习难、就业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应运而生,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这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选择。黑龙江职业学院通过近几年的高职教育发展和实践,顺应市场办教育,结合企业搞实训,积极摸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3.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虽然,现存的有关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这其中,基于理论框架阐述的很多,基于现实环境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很少,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讨。笔者试图从我院的办学模式入手,从实际出发,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我院实施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运行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深入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对策,并为我院更好地实施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创新型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模式是解决同类问题的一种方法,把实践中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在产业和教育之间、实际生产过程和教育活动过程之间建立非常密切的联系,利用学院、产业、行业、企业等单位各自优势,把以间接知识(课堂传授)为主的环境和直接知识(现场实践)为主的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产学结合,是指在政府的协调和资助下,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专业、制定计划、教学大纲和开发课程,为企业培养合乎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互聘教师,学校聘任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学生更加实用、技能的知识。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优先录用学校优秀毕业生,利用学校优良的教学环境、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项目、研究课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和技术攻关科研课题,真正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不但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熟练工人,而且积极开展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并增强行业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性,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研究的价值

1)创新点 校企合作双方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基准,采取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1)订单式培养的校企结合;(2)专业方向设置与教学内容设计的校企结合;(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校企结合;(4)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的校企结合;(5)校内外实训条件不断完善的校企结合。

其最终能够达到校企合作推进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落实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促进订单培养的目的。

2)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己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对于身处于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转型期,且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之路,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选择。

3)应用价值 实施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3.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思路、框架:结合我国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问题,阐述我国高职院校为什么要落实并执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分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意义等;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对我院现有的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研究,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类型;最后,找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4.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工作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

1)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调研,找到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制定完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报告做准备。

其中包括:

(1)现行的法律对于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规定处于盲点;(2)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校企联合办学发展;(3)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开展;(4)经济社会发展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在拉力不足,还未真正体现市场的引导作用。

2)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后,逐条论证,形成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其中包括:

(1)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

①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作用,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的社会氛围;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畅发展;③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学生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2)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①协调和巩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利益;②培养“双师型”教师。

(3)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

①学校的管理资源优势;②企业的管理资源优势。

将以上的研究过程将被应用于我院相关专业,并通过与其他未实行的专业进行对比研究,以验证该方案的可执行性。并总结出一整套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方案。

5.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文献法:通过查阅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以各种形式(如:书信交往、电话联系、发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等方式)向合作企业进行封闭式或开放式调查,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市场调查、企业走访等方式,了解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情况,做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以便于进一步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3)分析比较法: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研究机构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管理经验,对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情况进一步进行分析,并利用文献法和调研法的成果,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方案。

最后,将此方案应用到试点计算机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通过比较来验证本课题的可行性。

篇6

关键词:编程能力;教学改革;计算机

作者简介:侯春明(1979-),男,白族,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计算机课程群教学中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63-02

高校信息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课程体系中,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重。常见的专业课有“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等。由于信息类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强调技术实现,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据统计,普通二本高校信息类毕业生,除了小部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绝大部分都在毕业后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虽然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编程能力的要求和应用领域各有不同,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和物联网工程更侧重对硬件的控制和嵌入式方向,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专业更侧重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信息类专业都对学生的编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相关课程群应该在课程实训环节进行改进,以求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2]

一、计算机课程群实训课的特点与不足

计算机课程群的实训课程是连接理论课程与编程能力的桥梁,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对编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状态,面临诸多困难。

1.课时不足

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全面改进,为了宽口径的培养学生,以便学生将来能有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信息类的各个专业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课程,程序设计类课程也面临着课时紧缩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理论课的讲授与教学,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提高。这样理论课程的时间显得非常紧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把该语言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保证他们能有足够的课时在实训课环节完成相关的实训内容,为此在时间和教学上就要合理安排。

2.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类专业发展速度迅猛,很多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快速的诞生和崛起。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是侧重对基本语法的掌握和中小规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比如运用一些经典的算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并编程实现。这样的培养模式的结果是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上IT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教师的教学负担很重,除了要完成各种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从全局来看,高校的信息类专业是新兴专业,很多高校的该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部分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造,比如攻读博士、博士后、做访问学者、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等。因此,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的实训课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教师辅导数十人学生。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计算机课程群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建议

1.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有重点的课程设计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编程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环节。[3]虽然信息类的不同专业都会开设各种程序设计课程,但是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明显不同,比如电子信息、电子科技、物联网等专业,从专业培养目标上看更接近对硬件的控制。在实训课的综合训练项目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的培养环节上,可以考虑做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中的项目。将编程能力训练放到具体的硬件控制项目中,既符合相关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将程序设计课程与硬件类课程群进行融合,既提高了编程能力,又提高了综合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如果只是反复的训练经典的算法和习题,编程能力的提高还是有限。但是如果学生完成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对C语言在单片机控制或嵌入式中的应用开发能力就会快速增强。当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网络工程这样的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更偏向于上层应用,也可以选择相关的实用性的软件开发项目(如数据库系统等)来训练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相应专业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编程能力。

2.充分调动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能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调动不同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比如现在很多高校都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学位证挂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才能顺利获得学位证。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应该将针对等级考试的训练合理的放入到实训环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多做等级考试的习题,并在上机实训的过程中多做题库中的题。一方面可以提升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通过等级考试的概率。

最近几年,高校程序设计比赛以及其他的一些设计类比赛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的重视。对于有志于参加全校、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级比赛的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可以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训练。比如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实训环节中,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多练习ACM题库中的习题,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而立志参加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学生,也可以主动去编写一些嵌入式环境中的程序。使学生群体在提高自身编程水平的同时,也能更加接近相应大赛的要求,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还有一些学生,立志于从事应用系统的开发,比如网站系统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电子商务系统、智能手机应用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该学生群体对学习的实用性比较看重,更愿意在毕业前就找到专业领域的一个主攻方向,孜孜不倦地钻研该方向,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这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应该在相关的实训训练和课程设计中鼓励他们多动手写程序,进而力争做出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系统。在提升了编程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多的为社会作出贡献。

3.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考察,计算机类课程群也不例外。一门专业课学习完成后,最常见的考核方式就是闭卷考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但是对编程类的课程群来说,闭卷考试很难全面考核学生的编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书本知识掌握良好但上机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了促使学生参与编程能力训练,应该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比如组织上机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到整体的考核成绩中;也可以鼓励学生提交应用软件系统。但是上机考试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普通考试,一个班级只要2个监考教师即可,但为了避免学生作弊,计算机上机考试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监考。另外,如果是固定的几个习题,在机房的环境中不便于监考,而如果是从海量题库中随机抽题,又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因为有的学生可能抽到较为容易的题目,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抽到较困难的题目。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为了提高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加强对编程能力的考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4.在校企合作中加强编程能力的培养

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就业领域是IT企业,如何培养适应现代IT企业的合格毕业生,一直是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外部社会和技术变化越来越快,高校中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和外部接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选择一些专业对口的大企业,以实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去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基本编程能力的培养,而各类IT公司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研发能力。高校应该尽量和IT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但是实现起来也有诸多困难,比如:高校的课程安排紧凑,学生要挤出较长的时间参与企业的软件研发,时间上比较困难;有的高校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所在城市很难找到能提供相应机会的企业;低年级学生没有技术实力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中,而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又面临找工作的就业压力,到处参加面试也会给相关的实训和实习工作造成影响。

三、在提高学生编程能力上的一些实践

作为二本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作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作为班主任,在自己管理的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分类,钻研应用技术的学生,鼓励他们组成兴趣小组(比如嵌入开发小组、电子设计小组、信息安全技术小组、数据库应用技术小组等),在实际项目的研发中提高编程能力。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成长为国内一些IT企业的技术骨干,而将来选择从事IT领域非研发方向(如管理、市场、技术支持类工作岗位)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学好基础知识,扩宽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其他的一些技术类证书考试。为他们收集大量的考试资料,调动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多通过相应考试。对于立志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更多的将精力放到比赛的训练和准备上来,并指导部分学生获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

四、结论

针对高等院校尤其是二本高校计算机课程群的实训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针对程序设计能力不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实训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并总结了为提升学生编程能力所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以期为广大的工作在教学岗位的计算机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建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改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9,(5):112-113.

篇7

关键词:分层递进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1 分层递进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最初是由上海市教科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的理论。分层递进教学源于个别化教学,在现实班级授课制实施的大前提下实则为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在学校就意味着要因材施教,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孔子便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全员关怀。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分层递进教学主要目的是想探索解决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面对学生之间的显著差异,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2 本科独立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计算机文化素质与应用技能的要求,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最基本的课程。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是一所应用型独立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即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主要针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实施,大一年级上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一课程,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常用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下学期根据专业不同,分方向开设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一个方向是理学类专业围绕着数据库开设的高级Access应用,另一个方向是文科类专业围绕着办公软件开设的高级Office应用。

3 分层递进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实施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要求教师要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因为“分层递进教学”实施的基础,首先在于教师承认人有差异,然后进行因材施教。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我们要鼓励个性发展,缩短不良差异。

现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对分层递进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实施进行分析。

1、差异的存在

首先,由于全国各个大学生源都较为丰富,造成了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储备存在差异。一方面,有的学生所在的初高中已经开设了基本的计算机课程,有的学生所在的初高中则并未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父母或多或少地传递了一些计算机知识给学生,有的学生则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知识。这样种种的原因都使学生形成了一定差异。

此外,学生个体本身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获得发展。

2、如何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学生学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除了习得计算机相关理论外,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习能够获得计算机操作的一些技能,如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查资料,能够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辅助自己学习其他课程,毕业后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如何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首先,在课程设置时候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既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也认识到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性。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在大一年级下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中,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就业的不同,分别开设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例如理学类专业学生,如会计专业就围绕着数据库开设了高级Access应用,进一步学习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等,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而且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结合自身从事的专业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文科类专业学生围绕着办公软件开设的高级Office应用,系统地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而艺术类专业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一结束后就不再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留下更多时间给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非常重要,由此应该将课程分成两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将课程设置成理论加实验的形式,在教师理论知识传授结束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使用计算机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实际运用学到的相关知识。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其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各高校理工科、电子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也都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大学生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就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试科目。对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不同的,而电子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更应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本文基于我校电子类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对实践教学这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1网络技术的新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空前活跃的大背景下,电子、电器产品也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不断增多,网络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电子行业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支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方面:

1.1测控技术网络化是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已越来越成为测控技术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支撑。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相关技术日益完善,产生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测控新领域。工业现场测控网络、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高档测量仪器设备资源的远程实时调用、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四表(电、水、燃气、热能等)的自动抄

表远传、网络化分布式智能测控等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网关、路由器、中继器及网络接口芯片等网络互联设备的不断进步,又方便了Internet、不同类型测控网络、企业网络间的互联[2]。

1.2互联网与消费电子创新融合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产品、计算机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向3C融合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种类繁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还在不断涌现,3G手机、多媒体数字家庭电脑、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电子产品就已经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去年起,康佳、TCL、长虹等宣布停产部分非互联网电视,将互联网功能定为电视的标准配置[3]。家庭网络技术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家庭电器上网不再是一种梦想。

1.3物联网――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可以使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从技术上讲,物联网首先是一个传感网络,即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物”的识别。其次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或未来的NGN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家庭医疗等多个领域[4-5]。

2电子类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问题

2.1纯理论教学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教学型大学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中,有些院校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采用纯理论教学方式。主要注重网络的模型、分层思想及各层协议,理论性强、抽象,内容侧重基本原理,教师讲授困难,学生对真实的网络环境又缺乏了解,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给学生的感觉是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2.2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开设的网络课程实验大部分采用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与管理,内容比较单一,与课上的理论内容关系不够密切,没有让学生从应用的角度理解每层协议,完成对各层协议的验证,学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以后进行项目开发的潜力不够。局域网组网与配置只是网络技术的一部分,与电子类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毕业设计、项目开发的关系不密切,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科及专业方向的调整。

3计算机网络实验涉及的内容

目前,从实践的角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分类

3.1简单网络配置与管理实验

安装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或Linux环境)和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与管理。实验内容包括网线的制作、局域网组网入门、用户管理、文件共享和安全性;搭建各种应用服务器及其应用,如DNS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3.2网络工程类实验

学会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通过网络硬件设备或使用模拟实验软件组建中小型的网络。建立网络硬件实验室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与资金,在一般的高校很难做到,所以可以考虑采用仿真软件,如利用Cisco官方模拟器Packet Tracer、网络协议分析器Ethereal、网络模拟软件OPENET等。

3.3网络协议类实验

在深入学习网络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编程实现一些基本的协议和服务,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并且精通编程语言。实验内容包括应用层协议分析和编程,重点在于理解协议的概念、应用和编制简单的网络协议,实现简单网络应用。

对于计算机或网络专业,有些学校会专门开设协议类和网络编程的课程,网络专业还有专门的路由与交换和其他相关课程。对电子类专业教师来说,如何在有限的网络课程里传授给学生更多实用的知识,成为关键所在。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来的电子产品很多要与网络相连,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在电子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定的网络基础,技术就会落伍,产品就会被淘汰。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性。

4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从电子专业新需求的角度考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除了应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模型和层次结构外,还应该注重对协议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TCP/IP协议、数据包的传送,包括它的封装和拆装。按照这种思路,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电子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改变以往所有电子类专业单一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实验项目进行了分析和筛选,构建了一个适合于电子类专业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通过演示实验、实际操作和弹性实践方式来适应课程本身的发展变化,突出能力培养和实用技能,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色。由于课程实践学时的限制,可以按照实践体系设计验证型、设计型、创新型等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采用理论课演示实验、课内实验、课外自选实验、课外兴趣小组、竞赛和学生科研项目等弹性实践方式。学生可根据兴趣,在指定范围内自主选题,完成实验项目。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改革

对体育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重视体育专项教育,还应重视学科知识教育,例如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生理学、解剖学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而体育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符合学生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一、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历,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部分是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较早的接触计算机,对办公自动化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频视频软件等能够熟练操作;另一部分学生学习过计算机相关知识,但只停留在对办公软件的简单应用以及网络游戏、聊天、电子邮件的应用上;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操作几乎没有基础,不会使用操作系统及其他常用软件,但近两年这部分学生数量已经非常少,多数大学生属于第二部分。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重体轻文的思想,对术科学习和专项学习较为感兴趣,而对学科知识不感兴趣,学习和做作业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并且认为只要考试前突击复习、背诵知识就能够通过考试。在学习方法上停留在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缺乏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学习效率低。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通常采取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和教师布置实践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学生和检查结果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完成对基本知识的学习,达到基本教学目标,但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够让学生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中,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想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制定的主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并以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在当今社会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熟悉、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衡量其知识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也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该贯彻我院“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改思想,探索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环境相融合。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实际工作的情境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3.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具有独立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实际工作的要求。

四、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的几点建议

1.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根据专业特点引入“专业模块”分类法

由于专业不同,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单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把计算机基础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类,可以加强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基础,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 2003,Excel 2003,Power Point 2003),网络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可以看作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模块”。考虑我院学生专业特点,删去程序设计内容,略去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的相关内容。“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侧重点、内容深浅也应该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考虑不同专业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中应增加和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模块”。例如运动、系武术系的运动训练专业可以增加Flas设计模块;体育艺术系可以增加音频、视频软件应用模块;体育教育专业可以增加课件制作软件模块;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可以增加Excel中数据分析模块,社会体育类专业可以增加Excel中数据分析模块、Access数据库设计模块。

2.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用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

基于不同专业学生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基础、适当延伸、侧重应用,服务于专业,建立适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式教学模式。任课教师搜集在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应用方面的经典案例,并将案例科学整合,应用具有专业特色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为教学内容,例如在Word课堂教学中引用编辑报纸的案例,将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Word图文混排知识相结合,排版一份报纸。在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改变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

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知识层次和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中可以引用情境教学模式

在体育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变原来的教师布置实践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和检查结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企业、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设计情境教学背景。采用以真实情境下任务驱动为主基调,每个情境通过“任务布置、分析讨论、任务理解、计划实施、考核评价”的五步教学法来进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根据我院学生专业特点可以设计的教学情境如:简历设计、制作企业报表、企业宣传短片等,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将企业、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实际工作的要求。

4.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主要采用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进行。通过上机考试的方式,学生考试时考试系统会从题库中抽取试题,避免试题重复。考试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应用操作为主,避免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背诵的情况。考试成绩采取将上机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按权值展开相加得到最终的考试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阶段考核、人文素质几个方面。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种考核模式能够更好的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考试系统中的考试模块还不够全面,主要以Word、Excel、Power Point为主,希望在学院的支持下,考试模块能够进行更新与扩充,例如增加Access,Flash等考试模块,扩大考试系统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计算机考试系统。

5.教材改革

教材特色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心。本校教师编写的《计算机基础与信息社会》是一本根据体育类专业学生特点,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信息社会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五、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等同于英语和数学知识的教育。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是日益增加,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加强体育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根据体育类专业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使体育类大学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顾卫杰.引入“专业模块”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情境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1):102-105

[2]侯秀红,郑文奎.基于不同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98-101

[3]马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8-200

[4]李慧.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2):114-116

[5]尹建新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7-120

篇10

按照教育部电气信息类专业目录和定位,电气信息类专业方向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从学科内涵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由此决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以电气工程为背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号分析和处理为手段;以计算机、电子技术为核心。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从总体上来说,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引用、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管理与决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集成、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3]当然,对于归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下的各个子专业来说,根据其主干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业务、能力和素质方面应提出以下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军政素质;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含电工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简称专业课)三部分。[4]公共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展开,包括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及能力培养课程类。公共课程是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针对该类专业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获得较宽泛的公共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基础课程涵盖非常广,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要求中提到的电路理论、电工理论、电磁场、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原理及对应的实验和设计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根据电气信息类下属各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接触相应学科的学术前沿。综上所述,从课程体系来看,各个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始终以教师为中心”的统一的教学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与课程对应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各种相关技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效果。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中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本专业知识框架体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题,真正参与到一些没有借鉴的实际开发类项目中,与教师或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并实施项目方案,了解电气信息类项目的整体实现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校教师在学校主页上本科学生招聘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现目标和要求、具体负责任务、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查找学校教师的招聘信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联系相应教师,申请相关职位;教师收到学生申请要求后,组织面试;学生面试通过后正式加入该教师项目组,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国内高校,近年大量出现“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即各企业在相关网页上暑期实习职位,相关专业大学生递交个人简历,申请企业提供的实习职位;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简历筛选、笔试以及几轮面试,通过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这种“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就业的相关知识、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还能锻炼其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需要实际的项目或任务支撑。为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借鉴上述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可以引入“项目实习制”,引导学生尽早、更频繁地接触实际项目工作,感受专业氛围。另外,目前国内高校中一些青年教师指导的学生比较少。一方面,没有指导的研究生或者研究生数目比较少;另一方面,本科生毕业设计有时间限制(与项目进展不同步,缺乏延续性),因此导致教师有实际的科研项目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实现。“项目实习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解决青年教师项目人员缺少的现状,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策略。

本文介绍的“项目实习制”具体如下:1.实施方法高校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内网站等)项目实习职位需求,相关专业的各年级大学生可以应聘感兴趣的职位,教师经过考核后聘用适合的学生。聘用后的学生要按项目进度完成教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出现问题可以查阅资料、与课题组其他组员以及教师商讨。以“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项目为例,学生首先需要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水压试验机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流程,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WinCC等软件编程方法,同时针对该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要考虑方法的时效特性。2.管理方法高校制定有关使“项目实习制”进入正规化渠道。学校制定学生实习津贴标准,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划分为五档:A档(考核成绩90分),B档(80分,考核成绩<90分),C档(70分,考核成绩<80分),D档(60分,考核成绩<70分),E档(考核成绩<60分)。根据学校规定的标准以及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教师从项目人力资源经费中支出学生的津贴。3.实施过程和效果在项目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身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与高年级学生以及教师交流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习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也非常有益。相比而言,“项目实习制”比“大学生暑期实际计划”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综上所述,通过这种“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可以跟随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以及博士、硕士资源,把课堂“填鸭式”教学扩展为现场教学,为本科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接触多个研究方向,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明确自身爱好所在,为学生继续求学或就业指明方向。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