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成分分析十篇

时间:2023-12-20 17:32:17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1

建筑企业新型材料,主要是指在传统的建筑材料基础之上,产生的新型建筑材料,具体表现为新型的墙体材料、密封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以及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保温、装饰以及节能等特点,采用新型的建材不仅可以使房屋的功能大大改善,而且还可以使建筑结构表现出现代气息,从而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及审美要求。

1 新型材料成本控制的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控制工作应着眼于目标,而不是出现偏差时才去控制。由于项目控制有个滞后问题,所以控制系统应以前馈控制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管理人员就能够采取各类有效预防偏差。通过对目标的制定、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目标检查、目标修正等不同阶段来进行控制。

系统控制原则。系统控制就是全系统全员全过程的控制。由于项目是个系统工程,在进行控制活动时,必须将构成项目的要素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将可能影响项目目标的因素充分进行分析。对于作为项目管理与组织的人来说,全员控制就是要树立成本意识,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在所分管或从事的工作上,不发生项目目标的偏差。

主观能动性原则。主观能动性原则是指在项目本文由收集整理运行与控制中,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变要你管理为你要管理。建立健全各类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与成果的质量。从大处着想,在细微处着手。在管理中要研究人的个性与能力,配备好的项目领导班子与管理人员。避免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工作个性不合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

动态控制原则。任何系统都是动态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建设工程要把设计蓝图变为可满足人们需要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由于地质条件、天气、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原来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与方法很有可能要发生变化或很大变化,这时就需要随着项目的推进,定时调整项目成本计划与目标,以便为下一步成本控制做准备。

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主要管理人员应着眼于计划实施中的例外偏差(超出一般情况的好或特别的坏),对于控制标准以内的问题,不必事无巨细,样样都控制。对于与成本目标差异较大或经常发生差异或可能引起性质严重问题的部位或因素,应重点检查,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实时控制原则。成本发生过程的控制越短越好,边干边算,实时控制。某一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自我核算。项目成本控制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一定的偏差,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防止偏差的扩大或造成其他不良的影响。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时控制,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实际成本偏离预算成本。

2 新型材料成本控制的依据

项目预算成本,也称费用预算计划。它主要是按照投标文件要求,中标后所编制的费用分解计划。主要包含预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用、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等构成。由于项目中标价格不一,因此,费用计算也不尽相同。

项目计划成本,也称考核成本或目标成本。就是项目中标后,按照所在地区的市场价格经测算后,要求项目所要达到的成本。项目合同及项目技术资料,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由于投标书、合同等是与业主发生关系的主要凭据。因此,合同、投标资料、施工图纸等是制定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是组织管理层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的明确项目经理部应达到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与环境等管理目标及其承担的责任,是作为项目完成后考核评价的依据。项目管理目标制定要能满足管理目标和合同的要求,考虑相关风险,具体并要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项目成本管理策划,这是在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在公司的指导下,编制的项目策划之一。也就是项目部按照合同及与企业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的项目成本目标分解,具体

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

3 新型材料成本控制的方法

事前策划。从工程投标到工程竣工结算前,各阶段的成本数据都应有事前的计划成本,包括投标预算成本、项目经理部的目标责任成本、施工期间的预算及计划、施工成本等等。因此,项目成本的控制是个动态控制过程,只有在对项目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才能对已完工程的工作任务或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实际成本偏差的分析。

成本控制由于工程实施过程复杂、时间长。需要借助许多图表、数据、公式等来进行分析和管理。因此,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对项目成本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概率。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如下。

(1) 目标成本预测法

目标成本预测法就是指在项目实施前期,投标及工程洽谈阶段,根据工程图纸、地质情况、招标文件、价款支付条件,对拟实施的项目计算出预算成本及市场成本,根据企业所要达到的项目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项目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2) 财务成本分析表法

项目财务成本分析表法,就是利用财务报表的形式将工程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财务分析表能清楚地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表格有施工企业合同项目成本情况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 通过将合同收入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节超额与节超率。可以按月度分析,也可以按年度、季度进行分析。将一套报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有效。 比较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按照构成工程成本的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直接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进行。

(3)成本因素分析法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材料优化选择

1 概述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在国际上做出了不少的承诺,要做出努力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的压力和严峻的国内现状要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按照之前学者的研究,建筑物(包括民用建筑,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能源消耗已经占到全部能源消耗的60%到70%,因此考虑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化来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来保护我国的环境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然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建筑物的绿色化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本文的现实意义就是在于资金限制的情况下通过优选建筑材料让建筑物更加的绿色、环保与节能。理论上来说,将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和绿色建筑评价标注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实上来说,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材料优化选择方法。

2 绿色认证体系

2.1 绿色认证体系介绍

(1)中国环境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是一种官方的产品证中国环境标志(China Environmental Labelling)明性商标,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获准使用标志的产品,不仅要质量合格,而且其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均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势。

中国环境标志计划诞生于1993年,2003年9月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认证中心,承接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的职能,成为国家授权的唯一环境标志认证机构。目前, 900多家企业18000多种产品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产值近700亿元人民币。

(2)香港环保标志

香港环保标志计划由香港环境保护总会(HKFEP)主办。香港环保标志是一种附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为避免形成地区性贸易壁垒,并尽量与国际接轨,香港政府及各行业一直避免制定本地标准。香港环保标志同样遵循这一精神,尽量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如无国际标准,则采用中国国家标准或其他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准。

(3)台湾环保标志

台湾环保标志计划是1992年由台湾环境保护署(EPA)发起的自愿性环境标签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染以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指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鼓励制造商设计和提供有益于环境的产品,台湾环保标志目前由私有机构—环境和发展基金(EDF)管理。

2.2 《绿色建筑标准》条款分析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中对于民用建筑的评价指标条款一共有40条,分布在六个不同的类别中。并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将绿色建筑分成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绿色建筑的要求不尽相同。本文已经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六个类别中的条款进行了分析,每个类别中只有一部分条款与建筑材料相关。如图2.1所示,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涉及建筑材料的相关项在节材与材料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两项分类中的条款包含了此类的所有条款,能够较好的反应被评价建筑的绿色程度,而与材料相关项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运营管理中所占的比例都略小,仅仅有不到1/3的比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全寿命周期和全过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光对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绿色程度提出了要求,而是从建筑前期选址开始,包括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竣工后运营管理的绿色程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民用建筑的众多条款中,只有一部分与建筑材料相关。本文对七大类指标中的涉及建筑材料的条款进行了具体分析,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做出了每个条款的详细解释,进一步列出此条款涉及的一些主要建筑材料,详见表2.1(为了节省篇幅,仅列出了节地与室外环境类别的条款)。

3 绿色建筑材料优化方法选择

根据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款的分析,对条款中涉及的材料指标变量建立函数变量。L为材料种类个数,根据实证分析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排序,那么L=(a,b,c,......n)。Km;m∈L为每类备选材料个数,根据实证分析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排序,那么Km=(1,2,3);m=a。Dij;i∈L,j∈Km为具体每种材料使用的需求量,Cij;i∈L,j∈Km;为具体每种材料的价格。Pij;i∈L,j∈Km为某种具体材料的使用比例。Sij;i∈L,j∈Km为某种具体材料节水率或节能率。Wij;I∈L,j∈Km为某种具体材料单位重量。Rij;i∈L,j∈Km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为再循环材料,若为再循环材料则Rij=1否则Rij=0。Mij;i∈L,j∈Km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为以废物为原料,若以废弃物为原材料则Mij=1,否则Mij=0。Uij;i∈L,j∈Km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可以再利用,若可以再利用则Uij=1,否则Uij=0。Qij;i∈L,j∈Km 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可以再利用,若可以再利用则Qij=1,否则Qij=0。根据以上函数变量体系的函数变量,可以建立本文的函数规划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具体如下:

(8)

公式(1)是目标函数,通过函数可以将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材料的成本和费用保持在最小。公式(2)规定了每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百分比都在0%-100%的范围内。公式(3)规定了每一个大类的建筑材料中具体的每种建筑材料使用比例之和必须为100%。公式(4)满足率对某些整体节能或者节水的条款进行的具体规定,如《绿色建筑标准》中条款4.3.3规定整体节水率需要达到80%,通过公式(4)可以确保在节水率达到80%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建筑费用成本。公式(5)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可以再循环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10%以上。公式(6)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以废物为原材料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30%以上。公式(7)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可以再利用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5%以上。公式(8)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距离施工现场500km以内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70%以上。

4 实证分析

4.1 建筑材料优化选择

本文选择了西安外国语学院15号32层住宅楼进行实证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每个类别的材料提供了3种具体材料方案(为了节省篇幅,仅列出了前两项材料)。

根据上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运算,便能够最终确定出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运算过程中,顺利计算出了西安外国语学院15号高层住宅的建筑材料需求表。

在所有的材料类别中都产生了最优的材料选择方案,根据当前结果,项目适用当前材料的费用一共是17,786,484.2元,而如果选择经过优化的建筑材料所产生的费用则为24,768,741.78元,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会产生6,982,257.58的费用增加,比当前建筑总造价多出了10.60%,取得了15分的绿色得分。

4.2敏感性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看出,项目为了满足所有条款的要求,获得15分的绿色得分需要多支出6,982,257.58的费用。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这些选项,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项对费用和绿色得分的敏感度进行分析,本文对所有被选择材料的费用增长敏感度(费用增长敏感度=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增加的费用/当前项目使用材料费用),绿色费用敏感度(绿色费用敏感度=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增加的费用/此项目获得的绿色得分)进行了计算。

不同材料获得的打分有较大的差异。根据绿色费用敏感图曲线和费用增加敏感度曲线可以看出,负离子材料的绿色费用名感度最高,为了获得此项绿色得分,需要支出较高的成本代价。其它各项指标在绿色费用敏感度中的排名均比负离子材料低很多。并且通过图标可以看出,如果选用植草砖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获得绿色得分,而且可以通过使用植草砖为建筑材料来降低项目的总体成本费用,因此是优先选项。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个条款的分析,提取了涉及建筑材料条款。运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函数变量体系和数学运算模型。本文在得出使用绿色建筑工程材料成本占项目建造总成本的比重可能在30%左右;进一步把采暖、制冷、给排水等设备成本占项目建设总成本计算在内,比重在50%到60%之间。绿色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是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我国传统建筑进行绿色化后获得相当于一级绿色建筑的绿色得分。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传统建筑进行绿色化后成本上升10%左右。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对传统建筑进行绿色化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对某些项目对成本影响较大的项目,可以放缓对此项目的绿色化。

参考文献:

[1]杨茜,章易.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J].中国住宅设施,2006,2,27-29.

[2]习周晓兵,车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LEED标准关于雨洪控制利用的比较[s].给水排水Vol,35No3,2009·

[3]张向荣,杜佳,刘斐.国内外建筑节能标准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及未来与发展2008,第2期.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3

关键词:住宅工程 建筑材料 质量控制 分析 评价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057-01

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住宅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而实施的一项相关活动,它是贯穿整个住宅建筑过程中的基本任务。进行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建筑过程中各个独立的工序及整个施工过程。其控制的主要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在采取相应技术手段后最终保证住宅的质量。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繁琐,在检测过程中,从订购原材料、加工、包装、运输及流通到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工作,才能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合格。

1 住宅建筑工程材料的类型和分类依据

原材料的质量监控与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对材料的质检是对整个工程质检的基础。在施工的总体费用中,原材料的使用费用占一半以上,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所以控制好建筑原材料的成本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总体成本。

1.1 根据用途分类

每一种建筑的原材料都有各自的用途,根据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装饰原材料、结构原材料和功能性原材料。其中,装饰原材料又可以分为地砖、墙砖等。功能性原材料又可以分为防火原材料、防潮原材料、防火水原材料、隔音原材料等。

1.2 根据使用位置分类

不用的建筑原材料会用于建筑过程中不同的位置,主要可以分为地面建筑原材料、屋面建筑原材料、墙体所用原材料、吊顶所用原材料等。

1.3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每种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都不一样,主要分为有机原材料、无机原材料、复合原材料(即有机原材料和无机原材料混合)三类。有机原材料包含油漆、沥青、木质建材、高分子建材等。无机原材料包含石头、混凝土、水泥等。复合原材料包含聚合混凝土等。

1.4 根据材料重要性分类

分为主要原材料和次要原材料。另外依据住宅建筑工程材料的标准还有很多分类方式和分类方案,比如可以依照制造工艺或者建筑工程种类,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就要看在实际的住宅建筑工程中哪一种分类方式更符合建筑单位的特点,可以灵活选择。但是一般情况下,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分类会按照化学成分分类。

2 对住宅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方式和程序研究

2.1 建筑工程质检控制方法分析

(1)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检查验收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基础工具来检测原材料外观是否合格的方法,原材料的重量、高度、尺寸等外观条件都是显示出是否符合标准的特性。

(2)测验方法。这是质检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质检人员经过具体的测试操作和采取较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建筑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这种方法更具备科学性和说服力。

(3)技术管理方法。原材料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储存过程,在这个期间内,仍然不能放松对建筑原材料的质检,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原材料发生变潮、变质、生锈或者损坏遗失等情况。

(4)联合监控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对建筑原材料质量检测的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联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多方的互相配合协作,从而在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上更有效实施质量监管,实现对原材料质量完全控制。

2.2 建筑工程质检基本程序

任何一家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都要在正式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做好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工期顺利进行。这时会将原材料简单的分为重要原材料和一般原材料。对于重要原材料,要求由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的工作人员,同时对生产原材料的厂商进行考核,确定生产厂商的技术硬件和生产产品的质量已达到建筑质量的要求时,进行小规模小批量的样品生产,再将样品由监理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这样的建筑原材料,才能流通到施工单位。在建筑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以后,一部分直接用于建筑使用,另一部分则需要暂时性的储存。在储存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建筑原材料有质量问题,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都要从头进行测试,再次检验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3 建筑原材料在住宅建筑工程中使用范围的划分

3.1 住宅工程建筑中的常用材料

通常住宅工程建筑的原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石头、混凝土、砖瓦、石油沥青、砂浆等等。

3.2 建筑原材料质量控制主要依据

建筑原材料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控制时要考虑几种依据:第一,国家、政府及住宅建筑行业的标准要求;第二,设计单位要在图纸设计方面提出相应要求;第三,施工单位要与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第四,要向国家和省市级政府上交产品质量说明书、质检检测报告和质检复试报告。

3.3 建筑原材料质量控制评价的标准分析

对待建筑原材料质量控制评价的标准分析,主要依据原材料不同的分类等级,例如水泥的质量等级可以分成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和废品。钢筋的质量等级可以分成Ⅰ、Ⅱ、Ⅲ、Ⅳ、Ⅴ级。混凝土合格产品按质量可以分成粗砂、中砂和细砂。防水材料的合格品可以按照外观质量、尺寸大小分成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 结语

近些年来,具备质检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资质的机构在逐年增加,提高机构的质检技术水平,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过关的基础。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关系到住宅工程建设的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人员的生命。作为住宅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信责任的态度,要有责任和义务为施工单位提供质检合格的建筑原材料。作为检测住宅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建设单位,把好建筑原材料质量关,也是对业主安心入住优质工程的一种服务,保证千家万户的住宅安全,是所有建筑相关企业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谢勤娟.抓质量管理,创精品工程[J].工程质量,2001(5).

[2] 文建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3] 胡进福.浅谈施工质量的样板管理[J].广东建筑装饰,2006(1).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运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higher and higher, especially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requiring it not only meeting the basic heat preservation function, and also its beautiful apperearance and flame retardant function. In order to better satisfy growing demands of material and culture, we should make analysis on the materials of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from the reality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material, so as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life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i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fireproofing material in high-rise build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properties of exteri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fireproofing material, the common thermal insulation and fireproofing material and the exteri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refractory material in high-rise building.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fireproofing materials; applicatio

中图分类号:TU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业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发展。虽然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高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高层建筑较普通建筑要高,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扑灭,甚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而要想更好解决上述问题,就应该做好外墙保温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护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并应用。如何更好的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的运用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性能及常见保温防火材料

在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材料基本性能、阻燃性及火灾发生时段进行相应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保温材料越来越重视,要求其在具备基本保温功能的同时,也应该具备美观、防火、节能环保需求。目前来看,一些绝热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这些绝热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能满足住户基本采暖和防热需求,同时也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浪费。因此,要想使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更好的应用在高层建筑中,有必要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

1.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防火材料性能进行分析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材料是有一定特性的。绝热性能就是能最大限度的阻抗热流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相应材料有较大的热阻和较小的导热系数。就材料组成角度来看,其有机高分子导热系数要高于无机材料,而非金属导热系数则较无机材料小,气态物质导热系数与液态物质也要小,固态物质则高于液态物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那些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定型材料,以更好发挥材料保温绝热作用;就材料结构而言,材料密度、孔隙对保温材料性能的发挥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材料密度低、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就小。而要想使保温材料的更好满足保温绝热材料需求,必须保证其最佳密度。一旦保温材料有孔隙存在,尤其是潮湿环境下,材料会吸水,再加上水的导热系数要比空气的导热系数高,使得材料的含水量增大和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加。为了降低材料含水量,有必要对防水材料进行相应处理。同时保温绝热材料也应该有一定的冲击荷载和与环境一致的机械强度、较强的粘结性、较小的收缩率、耐久性等。

2.对常见高层建筑保温材料阻燃性和火灾发生时段进行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高层建筑使用的外墙保温防火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岩棉板和玻璃棉粘及聚苯颗粒保温料等。这些保温材料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其内部有大量的封闭孔,密度也相对较小,有较强的隔热保温性能,但是这些材料能否能满足实际需求,除了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外,还应该对火灾材料阻燃性和火灾发生时段进行相应分析。矿物棉、玻璃棉作为无机保温材料,其不具备燃烧性能,聚苯颗粒为主的无机保温材料,其最大优势是很难燃烧,而聚苯板材料等作为有机保温材料,其可燃性却很强。因此,在选用外墙保温防火材料时,应该尽量选那些隔热、保温且不易燃烧的防火材料。而要想将高层建筑外层保温防火材料更好应用在高层建筑中,还应该对火灾发生时段进行分析。一般当保温防火材料进场码放时期易发生火灾,保温材料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火灾隐患,保温材料在墙上使用阶段也容易发生火灾。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高层建筑外墙防火材料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最佳高层建筑外墙防火材料,以避免不必要的火灾隐患。

二、外墙保温防火材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5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钢材;水泥;工作细节;检测项目;操作;检测数据

一、前言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筑的范围及建筑规模逐渐扩大,这也表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十分乐观。在建筑行业的作业内容中,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不容忽视,它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目前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一些主要的常见的建筑材料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钢材、水泥及其它的主要建筑材料,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建筑材料的检测不合格,结果不够准确等现象,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由此看来,应该从建筑材料的检测细节中入手,重新设置一下建筑材料需要检测的项目种类,将建筑材料的检测和操作进行规范,科学合理的处理建筑材料检测数据,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的效率,保证建筑施工正常有利的进行。

二、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1钢材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钢材的检测中,由于很多企业存在着对钢材的检测不够重视的现象,导致了对钢材的检测不准确,检测结果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在进行钢筋的焊接试验过程中,相关的检测单位没有提前做好试验的有关准备,没有在众多的钢筋中抽取检测的样品,也没有根据钢筋的试件合理的选择取样的频率,这样就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

2水泥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很多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实际情况和工作细节问题,本来水泥的品种就十分的丰富,类型众多,在选择上难度较大。有些企业在检测水泥的过程中选取没有将连续场的、同一批号、强度、品种和厂家的水泥作为取样样品,这样的检测结果就不够准确,因为选取的水泥检测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由于水泥本身的特性,检测起来十分耗时耗力,尤其是水泥技术性能的检测时间更长,这就致使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时间,不影响建筑施工进度,没有取得水泥检测报告就开始施工,这样大量经过检测的不合格的水泥样品就会流入到施工工地,不符合施工要求,严重的影响施工质量,甚至出现危险事故。还有一些企业不注重建筑材料的存放,对水泥存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数日,存放日期严重的超出了存放期限,然后相关的管理人员经常忽视这一问题,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在存放的过程中水泥的强度及稳定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施工单位并不觉得这是十分重要的,仍然将这些水泥投入使用,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有些企业并没有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袋装水泥的重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成本,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各种原料的配比程度,最终会导致砌体砂浆和混凝土强度降低。

3其他材料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建筑企业盲目的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将粗砂换成细砂进行检测,在检测的期间也没有及时的调整砂子的含水量,也没有严格的按照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来进行配级,他们认为检测建筑材料只抽质量较好的建筑材料,不去考虑砖材掉角缺棱的问题,而且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检测建筑材料的抗压程度,这样就会引起质量问题。

三、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1控制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细节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细节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过程,应该重点加强对检测温度及湿度的控制,这是两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在检测这两项内容的时候,应该根据建筑材料本身的性质,严格的把握建筑材料的温度及湿度,将建筑材料的检测误差减少到最小值,使检测更加全面和准确,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科学准确。

2设置科学的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科学合理的设置检测项目是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科学合理的设置检测参数能够确保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也会有利于在检测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本身建筑材料就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检测之前就要制定一个检测计划,这样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达到检测的目标。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行业检测标准来进行,设置一定的检测体系以便更好的完成检测过程。例如,在检测水泥时,需要重点检测细度和标号;在检测骨料的时候需要重点检测等级、含泥量及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质量要求。如果有特殊的建筑材料,应该保证检测项目的完整,控制材料的性质和质量保持在一定的检测范围之内。

3规范进行建筑材料检测和操作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规范和严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决定建筑材料检测的保证,尤其是在建筑材料的结构多样,建筑工程施工复杂的情况下,相关的检测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检测技术,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认定。建立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责任体系,树立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检测人员按照规范和要求制定检测方案,使检测工作按照一定的方案进行,保证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

4科学处理建筑材料检测数据

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具有很多特点,例如分散性、专业性的特点,再加上建筑材料的种类较多,使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较为分散,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也是正常的现象。所以要对检测的数据做出科学的处理。全面有效的分析检测结果的偏差,及时找出偏差的原因,做到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的有效认定,使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回归到建筑材料真实的状态和性能,以便建筑施工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因建筑材料检测数据而产生的建筑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

四、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技术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工程材料的种类逐渐变多,工程技术也变得难起来,这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目前从系统和结构的角度考虑,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由此看来要强化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这就需要从建筑材料的主体出发,重点分析建筑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的检测、分析,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从建筑材料的检测细节、项目、操作和处理入手,逐一的展开有效的分析,确保建筑材料的检测合理科学,按照规范和要求的进行。在能够保证建筑材料检测质量,逐步提升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更加稳定、规范,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向着更加宽广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王明芳.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效益;提升;对策

建筑工程中经济效益的提升无外乎减少投入与控制损耗,从当今的现状我们也能看到,缓和目前僵局需要各部门和施工人员同时努力,对自身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以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全新的建筑行业新格局,展现低投入高效率的风采。建筑行业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枢纽位置。而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众多,业内业外皆有存在,笔者就行业内部因素造成建筑工程低效益的具体分析如下。

1.1 项目成本方面

每一项工程都是一个项目,包括材料、人工等各种成本,涵盖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各式作业流程等,项目成本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具体而言,项目成本含建设和运用某项工程或技术项目生产效益过程所支付的货币金额,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的社会投入的劳动消耗价值包括建筑项目初次投资的费用、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费,经营中使用的设备的折旧费和维护费,向国家交付的税金以及使用终期的残值等。如何借助经济分析,综合权衡各种成本名目,选择最优成本方案,从而最大化的节省项目成本,这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效益至关重要。

1.2 建筑材料方面

材料贯穿建筑工程的始终,是建筑工程的根本,材料的质量、数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成效。从建筑行业现状来看,高投入问题明显出在材料上,具体而言,大致集中在材料采购和材料使用方面,如最佳采购量不能合理确定导致浪费严重,工程负责人都过于草率,包括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材料数量和种类的确定等方面,后续工程跟进没有做好。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施工人员对材料的节约意识普遍不强,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完全没有得到有力保证,导致最终材料很浪费的情况下工程质量还不理想,同时工程竣工后也没有对材料进行及时回收处理,建筑废料或垃圾遍地都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3 管理方式方面

整个工程项目存在许多管理环节,如施工现场管理、材料采购管理、作业流程管理等,如果一项工程的实施没有做好对应的管理工作,规则的要求与实际的落实就大相径庭,原先所谓的硬性指标也就只是一纸空文。纵观整个建筑行业格局,很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使得政策的落实很难得到保障。近年来工程事故频频发生,偷工减料的野豆腐渣冶工程无不反映出管理层次的重大问题,施工过程中缺乏管理人员的引导和规划,是演变成低经济效益甚至亏损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造价审计方面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审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资金预算、实施方案、工程验收等都在该项工作范围内。相关调查表明,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往往局现于建筑行业的期资金预算方面,其它方面关注甚少。加上审计人员本身因素,他们有时消极怠工,对于前期方案没有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与优化,直接导致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了前期计划的初衷。更严重的是造价审计方面还存在的严重现象,资金没有如实记录、施工要求只做表面文章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

2.建筑工程经济的具体效益提升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为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

发展,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的效益。

2.1 加强经济分析,严控各项成本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方案可能有多个,一个方案的技术组织方法又可能有多种,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方案可比条件和经济效果的差别,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建筑工程方案组织实施。具体而言,在施工准备阶段,应结合实际施工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它相关资料,科学编制实施性强的施工计划,通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阶段,充分考虑各种成本费用预算,如劳动定额、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对比严控。在其它工作程序上,必须在一切可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为经济有利的方案付诸实施,保证最小投入满足预期目标。

2.2 注重建筑材料管理

根据前面分析,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本,贯穿工程始终,材料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效,在材料的采购管理方面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前期材料采购过程中,工程负责人及相应采购人员等均应高度重视,对于供应商的材料质量与价格都要做出全面考虑,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材料管理的最低投入。为此,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监督管理体系,对于采购部门加以监管,保证采购过程的规范性,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下,加强对后续材料运输校核、库存管理等把关,在原材料方面做好相关控制工作。同时,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节约意识的普及,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材料,杜绝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后期材料回收,要保证处理的合理性、实效性。在运输过程中也应加大对材料的保护程度,最小化运输损耗。在优投入、低投入的前提下,确保高效益。

2.3 引进人员先进管理方式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如何加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直接关系着整个施工项目的效益。人员在工程项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何改进管理方式,确保工作效率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院一是人事部门严格筛选施人员,在源头上确保人员的素质水平;二是加强考核培训,进一步提升现有人员的素质水平;三是加大考核激励或淘汰力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四是传播企业文化,培养员工节约、负责、谨慎的工作态度。在此基础上,定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团队,提升工程效益。

2.4 抓好工程造价审计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要想达到最优化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必须有力的贯穿其中。工程负责人必须全程跟进,掌握工程的实时情况,确保工程的有序推进,如前期预算阶段必须经过实地考察与精密计算,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投入等做出相应记录,并根据实际进度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优化,保证最优最高效的投资方案,以便最大化地降低材料损耗、成本投入,保证工程按最优方案稳步推进。。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投入成本与工程质量的关系,从当今的现状来看,要想缓和当前建筑业的困局,更需要项目方、施工方等共同努力,严格要求各环节,以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建筑业的全新格局,提升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岳.建筑工程经济分析对施工成本控制的贡献性刍议[J].城市桥梁与防洪,2013(5)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7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23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使得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得到了不断完善。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约占总费用的60~70%,为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加强材料管理,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后期这三个阶段展开探析,加强材料管理,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 http://

关键词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费用是工程施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经营成本与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不对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就会出现管理漏洞,致使建筑材料采购价格不合格、材料质量低劣等问题频发,不仅出现极大的浪费,还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加强材料管理,从而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材料管理

(一)建立与完善建筑材料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建筑单位的材料管理水平,需要设立建筑材料管理组织,对材料管理职责予以明确,并且合理控制建筑材料的成本,构建完善的建筑材料管理制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建筑材料组织的协调工作,保证材料管理监督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预算采购管理,严把质量关

建筑材料采购部门必须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在材料采购环节中实施预算管理。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有计划的采购建筑材料,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在采购建筑材料的时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多看多走,货比三家,对主材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对辅材实行询价湿度,全面了解建筑材料价格与质量。及时了解建筑市场物价变化,掌握采购主动权。在采购建筑材料之前,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与各部门沟通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建筑材料浪费的现象。同时,因地制宜,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确定建筑材料种类与数量。在建筑材料采购中,尽量本着就近原则,严把质量关,确保建筑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达标。

二、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

(一)材料配备

材料配备指的就是对建筑材料计划购买质量与数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材料配备的同时,强化相关人员的参与,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并且根据施工设计规范与要求,编制材料购买方案。

(二)材料验收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验收是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要求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建筑材料采购方案与工程合同,对建筑材料质量予以检查和验收,并且清点现场材料数量,做好验收记录。

(三)材料保存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大部分建筑材料均是开工之前购买的,进而要求管理部门予以合理保存。特别是水泥、钢筋、管材等不宜保存的建筑材料,必须严格按照有关保存制度执行,予以分类放置,做好防潮、防水、防腐等工作,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比如,建筑材料水泥,标号有带R的,有不带R的,有防水的,有不防水的;建筑材料钢筋,直径不同用途不同,并且外观有带肋的,有不带肋的。如果乱放、乱用,不仅浪费材料,增加施工成本,还会影响施工质量。

(四)材料使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中,材料费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必须予以有效控制。所以,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检查与监督,保证材料使用合理,防止浪费。同时,在工程施工中,培养施工人员的节约意识,减少因为误操作、重复施工而出现的材料浪费情况。

(五)材料核算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核算主要就是对材料的定额管理。根据施工单位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对材料使用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提高材料管理水平,保证建筑材料的定额使用。

三、施工后期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管理

(一)对剩余建筑材料进行分类整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后期,对剩余建筑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且予以统一存放。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剩余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还可以避免材料浪费,节省了施工成本。与此同时,对预防材料丢失与损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租赁与外借的建筑材料来说,可以在完工之后申请退料,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可以马上退货的材料进行整理与清点,联系供应商统一退货,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

(二)回收废弃材料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必然会出现材料损坏的情况,此时,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废弃材料回收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回收,对各种材料的回收率予以计算,并且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与此同时,根据废弃材料的作用与种类,加强废弃材料的利用,减少相关材料的使用,进而减少施工成本。除此之外,制定废弃材料考核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完善材料入库、出库制度,保证材料的充分利用。

(三)总结材料损耗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竣工验收之后,按照材料账目记录,对建筑材料使用情况予以核对,进而总结材料损耗情况。同时,对材料使用情况予以重新审核,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材料管理方法,减少材料的损耗,提高材料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做好材料剩余记录,对材料仓库进行防火、防腐等管理,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加强建筑材料流通,避免建筑材料长期积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管理工作的优劣对建筑企业生产、施工技术、财务管理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主要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后期这三个阶段予以控制,提高材料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http://

参考文献

[1]薛艳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郭建军,闫立群,郭利琴,等.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7).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8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 C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市场也随之广泛发展和应用。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在施工中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实际建筑材料检测中,不能以偏概全,即不能使用个别建筑材料的测验结果来代替全部建筑材料的测验结果,严格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通过科学的方式使全部建筑材料处于监测监控之中。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国家相关的质量试验标准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建筑材料依据,通过数据处理后获得代表建筑工程质量特征的数据,客观、全面反映建筑工程的真实质量水平,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建筑材料在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通过分析其常见误差原因和性质,及其结果评定方式,提出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材料的合格率和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

1建筑材料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分析

建筑材料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可根据误差的性质常分为三种:一是系统误差,二是过失误差,三是偶然误差。

1.1建筑材料检测中的系统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可分为两类:固定系统误差和变化系统误差。固定系统误差是指在检测中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偏差,即得到的试验值和实际数据差距不变,如试验机械设备的零点不准和漂移引起的固定系统误差;变化系统误差是外界的环境变化导致的系统偏差变化,如在水泥试验中,一般都会明确规定其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其试验工具也要与室内温度和湿度一致,而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系统误差的变化。有时候试验条件无法达到或消除、试验方法不正确等都会造成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可根据其规律找出误差原因及改善试验方法,并引入正值修正测量数据,消减建筑材料检测中的系统误差。因此在发现系统误差时,需要找出其原因和规律,判断测量数据,改进试验条件和方法等,加强仪器仪表的检定,修正测量数据,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系统误差往往不易发现,因此测量对象需要使用几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检测仪器,从而将得到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数据变化和偏差规律,减小因环境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系统误差。

1.2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过失误差分析

过失误差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粗心大意引起的,又称“粗差”。质检人员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容易凭经验来断症,使数据试验值与实际数据相差大,造成过失误差,如数据记录错误、仪表刻度读错等。为防止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过失误差,采用正态分布理论,按照正态分布规律比较鉴别值和测定值的偏差,使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3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偶然误差分析

自然界总存在许多偶然因素不被控制,使测量值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带有随机性质,由于一些突发性的试验因素导致测量结果失误,一般在数据最后一位数字存在差异。如测量某仪器时,因线路损耗而电源电压不稳,影响了测量结果,造成的偶然误差,还有周围环境的干扰,偶然因素是试验人员无法度量的。为有效防止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偶然误差,也需要遵循正态分布规律,删除数据误差过大的因素,减少人为误差,减小额外实验工作量。

2建筑材料检测中的数据处理系统

2.1数据处理系统的参数

数据真值与数据误差之和就是数据的测量值,数据误差具有随机性质,是个随机变量,致使数据测量值也变成随机变量。因此数据处理系统具有三个重要的统计参数:算数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样本实验一般采用算术平均值,它是样本数据的重要标志,也是样本数据的集中位置,反映了样本随机变量的平均值。通常误差有正数也有负数,通过采用算术平均值处理后,有效消减了数据误差,找出样本数据的集中位置,消除样本数据中的局部波动,得到与实际数值相应的数据。

标准差又有标准误差、标准离差、样本均方差等称法,通过计算各个测量值的误差,反映数据的分布状况和数据间相对的距离。在数据处理系统中,仅仅知道样本算数平均值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即是了解测量值在算数平均值周围的分布情况和偏差程度,标准差越大,样本的数据分布越离散,反之标准差越小,样本的数据分布就越集中。

变异系数是衡量一组数据的相对偏差程度,反映了标准差和算数平均值的比值。即是指在两组同性质的样本数据中,若其标准差相同,其平均值的偏差程度也相同,它与平均值大小无关,反映数据的相对偏差。

2.2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果评定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根据不同的试验对象及其试验标准要求确定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因建筑材料的性质、几何尺寸等不同使试验样本有一定的离散性,因此应正确评价其物理性能,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应的试验标准而定,根据不同的试验对象及其试验标准确定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例如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的结果评定方式。第一、砂石颗粒的结果评定方式。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取样本进行两次试验,再取样本算数平均值作为数据检测值,然后进行筛选试验,若筛选值与试验检测值之差高于1%,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检测。第二、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结果评定方式。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取三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抗压强度的数据值,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不能超过15%,即是说若测试中有两测试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15%,则试验无效。第三、烧结普通砖强度的结果评定方式。采用相应的试验标准,取10个烧结普通砖样本,若变异系数低于0.21,则依据算数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评定,但若变异系数比0.21高时,就要按照算数平均值和其最小的强度值进行评定。

3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构和展望

3.1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构

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包含若干子系统,如砂石颗粒、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烧结普通砖强度、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等,根据其不同的试验标准采取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再由子系统进行原始记录、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检测结果、查询数据等模块。

3.2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检测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在不断更新,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数据处理系统中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和升级。目前,建筑材料检测中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建筑材料检测规范化和标准化,测量信息准确化,从而更好的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材料测量的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及其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作了简要的分析。建筑材料的检测需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减少试验各个环节的误差,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取得代表建筑材料质量特征的真值,才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少勇.建材检测中的误差分许与数据处理[J].工业设计,2011(12).

[2]许志斌.常见建材检测中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0(9).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土木工程;节能环保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建筑物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绿色性能与节能性能是人们衡量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现状下,新型绿色材料的应用市场得到了全面拓展。相比于传统建筑材料,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保温性、节能性和低碳性方面优势明显。土木工程施工中这类材料的使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应用效能,具有良好的低碳性和经济性。此外,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顺应了我国绿色施工理念的要求,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从而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概述

1.1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

从材料的环保性能层面进行分析,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特点如下:①这类材料的应用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比较低,能够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问题,通常情况下,绿色建筑材料的制作对技术和工艺的要求相对较高;②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对能源的消耗相对较少,当前大多数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能耗相对较低,而且其强度高、防水性能良好,在施工过程中,这类材料的搬运费要远远比传统材料低;③从材料的性能层面分析,相比于传统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表现优异,比如轻质高强混凝土,这类材料的配置强度计算公式如式(1)。fcu,o=fcu,k+1.645σ(1)式中fcu,o-混凝土施工配置强度,MPa;fcu,k-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和传统混凝土相比,轻质混凝土的强度更高,而且表观密度为1560kg/m3~1950kg/m3,相比于传统混凝土减轻了20%~40%,强度可达到甚至是超过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

1.2土木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性

1.2.1绿色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与绿色建筑材料相关的指标有材料规格、品种、色彩以及质量等多个方面,各项性能指标都是材料种类的具体体现,根据其参数指标的不同可将材料划分为多种类型,建筑物的耐久性、适用性以及艺术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性能指标的影响。加大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创新和发展力度,是实现城乡建设,改善居住条件的关键[1]。1.2.2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投资和造价为充分发挥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效果,在具体应用时必须重视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从全局角度出发,以此来达到全面提升社会效益的目的。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费用的投入占到了总投资的50%~60%,尤其是特殊工程材料,其费用消耗更高。合理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工程项目造价,同时,还具有拓宽材料应用广度的目的,有利于向更多人普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优势。1.2.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纷纷投入到建设中。然而,如果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开展大规模的土木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还会加剧环境污染程度,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对此,就需要使用性能达标且满足环保理念要求的材料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2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建材市场中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有机保温材料、复合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各类常见材料优缺点见表1。近年来,各类新型纳米微粒建筑材料开始研发生产与应用,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应用性能,还具备良好的导热性、抗磨性、抗高温性,此类材料当前主要是在各个区域环境治理、施工混凝性、护结构施工、门窗施工中应用,是今后建筑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3]。

3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4栋居民楼构成。其中,1~3#栋的建筑高度为76.65m,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24层,1层层高4.5m,2层层高5.6m,3层层高3.4m,4~24层层高3.0m;4#栋建筑高度84.90m,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28层,地上1层层高3.4m,4~28层层高3.0m。

3.2顶端设计中的运用

将绿色材料用在土木工程项目的顶端设计中,以绿色建筑突出的设计优势,再加上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尽管绿色建筑材料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材料的应用效果,在设计的时候仍然需要结合客观施工规律和使用环境[4]。在具体开展该工程项目顶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明确不同类型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了解建筑项目对材料的主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确定需要选择的建筑材料。比如,高层建筑的顶层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城市的建设规划进行设计,对建筑材料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分析[5]。

3.3外部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各类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应用于建筑外墙中的保温材料类型也随之增加,不仅大大提升了节能降耗效果,同时还充分发挥出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降温涂料以其价格低廉、性能优异且易于施工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降温涂料的使用能够在住宅建筑制冷能耗方面节约10%~30%,不仅能够从整体上降低市区气温,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3.4内部装修中的应用

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除了具备居住用途之外,对居住舒适度和美观性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相对较低,因此,在受到重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不仅无法保障其质量,同时还严重威胁着居住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隔热效果良好,同时还具有防噪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6]。

4土木工程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方式

4.1合理应用结构型绿色建筑材料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绿色建筑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外通过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在整体上提高了建筑物的建设效益。主要是因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刚性和韧性非常强,将其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牢固性和稳定性的作用。绿色建筑材料的类型非常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材料的应用效果,就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且要严格按照使用规范做到科学应用,从而为建设高质量的土木工程提供可靠的保障。

4.2加强对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

在城市改造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的前提下,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具体建设工作的开展,为了能够积极响应节能理念的号召,就需要用到大量的绿色建筑材料,而材料的应用还会伴随建筑垃圾的出现,对此,必须做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对于具备满足二次使用条件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二次利用,以此来达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7]。

4.3加强对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合理应用

新型保温隔热环保材料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尽可能降低温度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而传统的隔热保温材料因其使用效果不佳,所以无法满足当前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所以,应该加大对岩棉以及玻璃棉等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力度,通过进一步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来尽可能减少热能损失,为建设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5绿色建筑材料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5.1施工方面

首先,在正式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全面落实施工现场勘察工作,明确详细的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以便能够编制出更为精准的施工方案。同时,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入手,使其能够全面掌握各类绿色建筑材料以及相关材料的应用方法,以便能够为材料性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不仅具有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大大节省成本。此外,施工单位应该在专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下规范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严格管控材料质量。

5.2工程验收方面

在工程项目验收环节,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各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并且深入分析所有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指标,以免在细节处出现问题。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管理人员的考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员管理工作,以便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6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在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内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就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科学合理应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再生建筑材料,通过进一步提高绿色材料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春梅.土木建筑材料中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绿色材料的研究[J].居舍,2021(16):31-32.

[2]吕泓光.浅析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2):167+169.

[3]李红云.对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28):25.

[4]刘桥平.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09):140+142.

[5]王菊新.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48-49.

[6]周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211.

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篇10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甲方供材”指的是建筑投资建设方、建筑施工方就所用建筑材料的供应、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及整体核算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施工招投标进行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与某一施工单位进行合同签订时,投资开发商作为甲方,开发商(甲方)按照合同的规定负责统一购入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主要材料,依照实际的价格对统一购入的材料价款进行结算,对建筑材料数量的结算依照开发商(甲方)规定的对施工单位(乙方)的调拨数量来进行。“甲方材料”具体方法中,甲方(开发商)要承担材料的价格风险,乙方(施工单位)要承担建筑材料的使用数量风险。开发单位提供施工图并计算出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总需要量,同时列出建筑材料的供应清单。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情况及工程总体进度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具体用量进行预算并要提前上报给开发单位,由开发单位负责材料的统一购入,工程款结算过程中,从结算总额中剔除这部分建筑材料用款。

“甲方材料”有关开具发票问题分析。 一般说来,包工不包料的施工过程中,税务机关按照劳务费金额开票给施工单位。但是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需要税务人员先对施工料工费之和进行调查,项目等级制及合同备案制的执行需要建筑施工单位来完成,进行建筑业发票和纳税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就有无甲方供材的问题出具相关的证明。税务人员对出具的证明要进行调查和核对,调查核对无误后按照劳务费金额开票,劳务费金额发票开具之后,施工单位对营业税的缴纳应当按照料工费全额进行。

二、甲方供材会计处理分析

通常的处理方式中,在对房地产企业的混合销售进行探讨时,都是由建筑企业角度进行考虑,其中供应建筑材料的模式、模式的可操作性和税务影响方面入手的。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高新材料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一般需要高新材料的生产企业进行安装,于是在房地产企业中又加了一条新的供应链,即材料生产企业。现如今在对房地产企业对材料的供应模式、操作性、税务影响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到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供应商在对建筑材料统一采购时往往有三种方法,其一,由甲方供应所用材料,其二,甲方指定所用材料,其三,乙方统一采购所用材料。其中甲方供应材料说的是在签订施工合同中,建设单位为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包括建筑所用、安装所用、维护修缮所用、装饰所用工程材料等。这种方式的应用对降低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有效保障和工程总体质量的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建设单位如果采用此种方法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同时还需对经济、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承担,不能够有效的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和损耗等。建设单位对材料的指定是说所用材料,在建筑投标阶段,甲方对施工材料的生产制造企业、使用产品的质量、规格等方面进行统一的指定,施工单位根据指定的地点、材料去采购。建设单位如果采用直接付款的方式购买材料,得到丙方的开票后,同样的视为甲方供应建筑材料。下文将对甲方供材中,采用的会计处理模式做具体的分析。

(一)通常情况下对会计处理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一般来讲,施工方(乙方)作为生产性企业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施工方是生产性企业,需要考虑适用增值税进行。因此这里讨论乙方作为建筑企业情况下会计模式的分析和应用。会计处理模式的表现方式有两种。

[例]某房地公司投资一个项目时,计算该项目的总造价如果为5000万元,同时,甲方提供的材料费为2000万元,投资企业将建筑材料提供给施工单位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讨论的核心所在。在会计处理的实际运用中一般包括两种方式:(1)第一种处理方法:拟定借款:预付工程账款 2000万元,拟定贷款:工程物资用款2000万元。会计处理中,如果运用这种方式进行,那么不管哪方提供建筑材料,核算工程总造价要包括所用使用材料的总价款。核算工程总造价过程中,计税后所用的建筑材料才能算入工程总造价中。总造价通过相关的确认之后,这是施工方应当得到的建设方支付的账款。现款支付时需要做预付账款处理,同理,建设方为施工方供给材料时同样需要做预付账款处理,排除其他误差的存在,无论企业使用现金支付方式还是用实物代替的方式,结算的总价款应为5000万元。(2)第二种处理方法:拟定借款:企业开发成本 2000万元,拟定贷款:工程物资用款 2000万元。运用这种方式进行会计处理时,是出于项目自身需要,建设方为施工方供给建筑所需物资,因此要直接在项目成本中计入。

(二)不同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 (1)在核算方向的比较。由于运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因此开具建筑业施工方发票过程中存在着下列问题:第一种处理方法的运用,不管哪方提供建筑材料,核算工程总造价要包括所用使用材料的总价款。核算工程总造价过程中,计税后所用的建筑材料才能算入工程总造价中。因此施工方开具的建筑业发票应为5000万元,缴纳营业税是仍然按照5000万元的金额来进行。第二种处理方法的运用,是出于项目自身需要,建设方为施工方供给建筑所需物资,因此要直接在项目成本中计入。从建筑企业方面来说,排除因税务管理不到位等引起的避税问题,比较适合运用第一种处理方法。建筑单位在为施工单位提供建筑材料时,项目建设中并没有立即用到这些建筑材料或者是建筑材料没有全部应用,只是保管地点有了转移,由建设方保管到施工方保管。第二种处理方法,将会被直接计入开发成本中去,这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同时,由于施工方在进行材料的接收和发出时并没有做会计处理工作,这样将增大建设单位供应建筑材料的工作的难度。

(2)在税务监管方向的比较。一般来说,施工单位的开票金额无论是按照5000万元来算还是按照3000万元来计算,对征收营业税的计算是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材料必须计入到乙方的营业额中,即营业税的征收必须按照5000万元来计算。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施工单位交纳营业税总值是不变的。作为一种流转税,营业税具有可转嫁性,这种特性成为了营业税缴纳金额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甲方供应的这部分材料则不需要开票,甚至工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中,进行的工程决算对甲方提供的这部分材料不需并入工程总造价中。考虑税务监管工作中的问题,适宜采用第二种处理模式。但是施工方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这是因为建设单位无论使用哪种会计处理方法,施工方都是纳税义务人,关于建设单位为施工单位提供材料没有计税这个问题,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寻求工商管理部门或与施工单位协商以解决上述问题。从税务机关方面分析,应用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更适宜。

三、甲方供材税务处理简析

《营业税暂行实施条例实施细则》中的具体规定如何征收营业税是甲方供材中的一个关键探讨对象。纳税人中从事工程修缮、建筑、工程装饰作业的营业额的计算都应将原材料、工程物资、应用动力等价款包括在内,而无论对方怎样结算结果。出现这种税法规定的原因是,它能够有效的防止纳税义务人将建筑工程中的“包工包料”以甲方购买原材料的名义,逃避营业税的征收。

(1)征收营业税时装饰工程的甲方供材不并入营业额中。如果提供装饰劳务是以清包的形式来进行的话,那么客户需要对建筑装饰税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装饰劳务中对人工费、材料辅助费和管理费的收取方式是纳税人直接向客户收取。因此,“建筑业”中税目的征收只表现在“建筑”、“工程安装”、“相关工程作业”等方面营业税的征收甲方供材并入乙方计税营业额中。

(2)简单分析设备营业税的征收问题。纳税人中从事工程修缮、建筑、工程装饰作业的营业额的计算都应将原材料、工程物资、应用动力等价款包括在内,而无论对方怎样结算结果。在安装工作进行中,计入安装工程的产值中如果包括安装设备产生的价值,对营业额的计算,需要将设备自身的价款包括在内,相反,如果其没有计入到安装工程的产值中,则不征收营业税。这是《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国家相关方面新规定下达之后,征收营业税时,甲方提供的材料要并入总营业额中,但是设备的本身并不计入营业额中。这就说明了上述问题的核心部分就是对建筑材料和设别的界定。

(3)所得税计算方法浅探及税收风险。从税收负担方向分析,国家现行的税法中,无论乙方开具发票的金额是3000万还是5000万,对乙方进行营业税的征收时,甲方供材要并入计税营业额中,也就是说在对乙方进行营业税征收时,计税的营业额为5000万。理论上来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乙方的征收金额是不会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甲方应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不同的开票金额会使乙方的税务处理和账务处理不同。建筑企业开具发票时施工单位按5000万开票金额给甲方,确认收入时按照5000万元,但是施工企业则不能取得甲方供材中的部分供材发票,因而无法计入成本。关于施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的选用及扣除是一个大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的探讨。

对于施工单位在理论上来说,不管会计处理采用的是哪种方式来进行,所需要承担的税收负担是固定不变的,开票的金额会因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而不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将会被转嫁到建设单位身上,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流转税,营业税具有可转嫁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第二种方式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比较适宜。运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建设单位的工程成本中会直接计入甲方供材,这样施工单位就不会有开票了。再加上税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工程总造价中可能会计入这部分没有提税的甲方供材。从这方面来说比较有利于建设单位。但是这种方式的处理,使风险落到了施工单位身上。税务出现了问题仍需要甲方供材缴纳营业税。

(4)施工企业如何扣除所得税。双方在工程结束时,乙方就甲方供材发票的计入问题在决算报告产生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决算报告和甲方统一购买的施工材料清单在乙方的工程成本中计入,且可以在纳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