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运维管理十篇

时间:2023-12-18 17:5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运维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运维管理

建筑运维管理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维护;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222-01

一、智能建筑概述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内部建设起来的一种规模较大、具有综合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多种系统或计算机组成的操作平台,具有语音、数据、文字、图像及多媒体传输、信息处理和显示的大型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建筑的水准是衡量建筑物智商水平的指标,它相当于人的大脑神经网络,能量巨大。

(二)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按功能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用于照明的低电压电能,是由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控制电压等,它有交流与直流之分,交流36V,直流电压小于24V。另一类是载有语音、视频、图像、数据等信息的网络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为大楼内部人员提供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大楼内适宜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参数指标;保障水、电、冷、热等能源供应;提供优美的背景音乐和信息显示满足大楼内部各部门之间和与外部互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及时为大楼内人员提供大楼内部信息,为大楼管理者提供物业管理信息等功能。

(三)智能建筑弱电维护行业现状。国外智能建筑行业从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进入我国后,与国内的一些建设公司形成了互补作用,而且也促进了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智能建筑已在我国商务楼建设中普及,且运转多年一直效果良好。但在智能建筑的运营一直存在很大缺陷:智能建筑相关设备系统的使用寿命远远小于建筑物实体的寿命。据英国DEGW公司研究报道,建筑物生命周期一般为50至70年,机电设施的寿命一般为15年,通信设施寿命只有3年,这就意味着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更新换代频繁这一问题。这样一来,相比建筑物管理,对智能建筑设备的管理更为困难。所以,智能建设要重视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问题,不能只重视“建”而忽略了“管”。目前,国内智能建筑行业对设备系统后期的维护服务,尤其是对弱电维护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智能建筑弱电维护系统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维护行业的运营管理简介

(一)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维护公司寻找业务的流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维护企业寻找业务的流程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客户需求、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提供服务方案、承认并接受维修服务。一些专注于维修服务领域的知名企业已全面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挖掘客户对维修服务项目的潜在需求,对客户满意度及时调查问卷或回访,并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案,以最优质的服务回馈社会。更有一些具有先进的客户管理理念的公司将自己的业务销售模式直接定义为客户管理,针对一类客户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对其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维修需求服务,以保持固定的客源。在售后维修服务行业中,以客户管理界定的维修服务模式是一种非常前言销售和市场运营管理模式。

(二)智能建筑弱电行业维护服务企业自身管理内容:

1.智能建筑弱电维护服务公司的结构。智能建筑弱电维护公司主要有行政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客户服务中心、工程服务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共同完成客户的弱电维护需求。

2.智能建筑弱电维护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更好服务于业主和相关的智能建筑行业,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维修服务企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并对自己的技术、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弱电维护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板块。

3.智能建筑弱电维护系统的库管。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库存管理不仅是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也是公司采购管理部门的重点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对公司物品和一些施工材料进行入库和出库管理,分派物流,及时清查仓库内物品,对积压过久的物品进行相应的处理等。

三、弱电系统维护的成本控制

(一)维护服务人员的工作特性分析。维护服务人员是维护服务公司的基本构成。任何一个智能建筑行业的维护服务公司,想要提供做事效率并达到利益最大化,都要对自己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服务中工作特性,工作效率进行计划和安排。要有效合理的评估员工的成本和利润,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发挥其工作潜力,做好享受服务过程最短、感受最好、服务成本最低的效果。

(二)维修人员的工作定额计算。人工成本包括直接生产人工成本、间接生产人工成本、管理人员成本、销售人员成本。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人工成本进行动态规划和分析,从而推导出,在对服务行业需求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维护行业的人力资源分配模式,以更好的满足服务性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益,节约公司的人工成本。

(三)维护等项目售前的成本预算。对维护等项目售前的成本进行预算时,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维护服务人力的成本预算和维护项目中非人工成本预算两部分。维护服务的人力成本预算和非人工成本预算一般发生在智能建筑销售活动中,且在维护服务合同签订前这段时间。在这个环节中,维护服务行业的销售人员根据将要服务的对象和目标、工作的性质、工作量情况、客户对服务内容的要求等并结合工作定额对人力成本进行估算,并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投入。这样既能满足客户对服务方案选择和定制的要求,对为智能建筑弱电行业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其自身的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标准化。

非人工成本是指与生产活动有关,而与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无关的其他成本。对于智能建筑弱电维护行业来讲,非人工成本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维护的物料成本、物料等运输费、储存费、发票费、客户培训费、办公费、物质损耗费等。这些费用项目多而复杂,变化因素较多,不易控制。因此要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额预算。

四、结语

目前,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该行业发展较快,且有国家对智能建筑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财力、人力的支持,因此,对智能建筑弱电行业进行全面、规范化服务管理,是一件很有前景的发展领域。相关企业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维护服务质,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建筑运维管理篇2

关键词:校园,建筑设备,运营管理,BIM

1概述

目前,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被建筑行业所接受,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了建筑从设计规划、建设施工,到运营使用和最终的废除四个阶段,由于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在这四个阶段中,运营使用阶段成本占据了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成本的80%以上[1]。校园建筑一直以来结构简单,使用功能单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内建筑物使用功能趋于复杂,不但要满足多媒体化的教学、信息化的办公,还对室内的温湿度、含尘量、防静电等级等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校园建筑引入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包含了各种空调、电梯、节能控制装置等,在装设阶段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运营维护阶段更是对运营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以往在建筑设备的运营管理时,管理方多采用的方案是将施工方、设备供应商等提供的资料和设计图纸以纸质方法保存,这些信息存储分散,很难进行各个方面的关联,更新困难也容易丢失损坏,在信息查询时,往往需要翻阅大堆的资料和图纸。

2校园建筑设备运营管理系统

以上问题导致了在后期运营管理阶段,往往会因为校内建筑设备的信息不完整,图纸过于专业,无法实时的快速准确的维护好运营中的设备,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被浪费在无意义的资料查找和读图识图中,使得管理效率极其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校内建筑设备的运营管理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和数据库调用技术的建筑设备信息运营管理方案。BIM技术因其完善的信息融合能力,在行业内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对于BIM技术的使用主要是由施工方牵头设计方跟进,在造价和施工管理上使用较多,在后期的运营管理时,由于工程图集本身没有整合到建筑内部设备的合同信息、状态信息、维护管理信息等,往往不能发挥有效的效用,管理方也就忽视了在建筑设备运营维护时使用BIM的信息集成及可视化功能的可能,既浪费了前期的设计投入,又增加了后期的运营成本。本方案是利用BIM的信息融合能力和3D视图方法,将设计方和施工方提供的建设工程BIM图集进一步精细化,通过通用数据库接口,将复杂的建筑设备的信息,引入到BIM的数据库中,再利用VB建立一个登录及管理程序,简化整个程序的使用难度。研究该方案能够使复杂的建筑设备信息被整合,便于快速查询;使建筑设备信息在管理终端上实时共享,无损传递;使得原本复杂平面的建筑设备信息变成3D可视化的图像,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快速的掌握建筑设备信息;综合建筑设备的基本信息,方便对于建筑设备运营维护的综合管理,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效率和整体的管理水平。

3建筑设备管理

建筑设备管理,是指应用多种理论方法,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得建筑内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增强其使用寿命,减缓设备损耗,发挥出各类设备的综合价值,以提高经济收入,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科学管理[2]。在校园建筑运营使用中,设备管理需要详细记录各方面信息,制成表格,形成一个数据库,表格内容主要包含: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维修信息、合同信息、成本信息四项内容[3]。其中,设备的基本信息记录了设备的最基本性能和使用组别等,是设备基本功能的体现,也是设备运营管理的依据;维护维修信息记录着设备的日常维护状态,体现了设备的使用状态,这个信息不但需要保持实时性和共享性,还应包含维护人员和厂商的讯息;合同信息的引入能够完善建筑设备的基础信息,明确管理中的责权和内容,对于维护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成本信息是最后一个信息,它是建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记载了整个设备从购买安装到投入使用,维护维修和最终废止这一过程中的全部成本,是建筑设备管理经济性的体现[4]。这四个方面的信息,能够基本表示出校内建筑设备方方面面的情况,以往这些数据被分类汇总保存在不同的地方,但通过BIM软件,这些信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保存在建筑模型中,不但便于观看还能够便于查询,生成表格,如表1所示建筑设备的基本信息。

4基于BIM的校园建筑设备运营管理模型

本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BIM能够在三维图纸上汇总建筑信息的特点[5],利用施工方最终提交的BIM图集,把能够输入到BIM自有数据库的建筑设备基本信息输入进数据库中,在模型中实时体现,让管理人员能够方便的查询到校园建筑内每个设备的基础信息,运行状态。把运营维护阶段大量复杂无法整合进BIM的管理信息,利用Access数据库建立表格,在BIM中利用内含的开放数据库互联软件接口调用Access数据,使得管理者能够在BIM中查看合同信息等不属于建筑模型基本信息的内容。

5校内综合楼模拟运营管理

根据上文所述的方案和程序调用关系,本文采用了已有校内综合楼交付的BIM工程图集和工程资料建立了一个运营管理系统,对该楼进行了模拟运营管理,如图2所示为在VB程序中观察中央空调F8-1的状态展示图。

6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运营阶段设备管理的方案,并在实践中开发了具体系统,模拟运营管理,该系统能够实时的观测到全楼的设备状态,汇集全部建筑信息,方便建筑设备运营管理,尤其适合应用于学校多栋大楼的综合管理。

作者:义勇正 单位:山西大学后勤管理处

参考文献:

[2]董晋兴.现代建筑设备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5.

建筑运维管理篇3

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最大化地实现了建筑设备实时监控与信息系统的集成,有效实现了对建筑设备的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建筑设备管理体系以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以及人工录入内容为其主要信息来源,通过对两者的集成交互,减少了多余的转换和接口,最大化地实现了数据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全面位地实现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维修及管理。

2信息化系统功能

信息化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建筑设备的信息基础之上的。其对建筑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模块,即设备信息管理模块、设备运营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以及文档报表管理模块。每个管理模块又分别针对不同的内容详细进行管理控制。

(1)设备信息管理模块。设备信息管理模块可以分为设备基础信息和故障报警信息两项内容。设备基础信息主要是采取编码的方式,对建筑设备的各项特征数据,如设备的型号、设备出厂的批次、设备类别以及设备的安装技术、使用部门、相关图纸及建筑设备的各种配件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更加方便在多种条件下对设备的有效查询和管理。故障报警信息是系统通过自动的方式或者通过手动操作生成建筑设备运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的发生原因、事故类别、设备故障的原因及其类别、故障的等级等数据,从而更好地对建筑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

(2)设备运营管理模块。设备运营管理模块可以分为实时数据与统计和设备诊断维护两项内容。建筑设备的实时数据与统计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实现的。通过信息化建筑设备管理体系的自动化实时监控系统,可以提供建筑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实时数据,如建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转速、温度、电流、压力、电压、设备累计运行时间、设备的累计动作次数等,还能对建筑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次数等进行统计,这样就能全方位地、及时有效地对建筑设备采取一定的预防和管理措施等,防止设备故障造成损失。

(3)文档报表管理模块。文档报表管理模块可以分为文档管理、统计报表和计划任务三项内容。文档管理主要是建筑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采取统一分类管理的方式,将建筑设备相关的操作手册和相关的管理规定等资料进行统一的分门别类,使设备管理人员能够随时对相关设备进行查询和管理,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建筑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通过对设备的各项性能(如设备的维修情况、设备的运行时间、设备的运行状况等)进行统计,通过多种方法的统计分析,生成相关的统计报表,更能使设备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更好地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建筑设备信息化系统还能生成相关的维护计划任务。

(4)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分为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三项内容。信息化建筑设备管理体系能够对设备的管理部门、人员、岗位职责和类别、管理权限等分别进行设定和管理,系统还能够将用户的各种操作生成记录,通过操作的相关日志能够随时了解以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

3结语

建筑运维管理篇4

关键词:排水建筑物耐久性对策

引言

目前,作为城市的基础产业的排水工程正以大规模、高质量、高速度的势头发展。2O世纪70年代之前建设的排水工程,每年以损失几百亿元的速度破损跨塌,同时,全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每年又需要几百亿元来维护。如何提高城市排水建筑物耐久性这个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原因分析在进行原因分析之前,首先应该了解城市排水建筑物的种类和建筑材料。城市排水建筑物的种类主要有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闸、排水泵站、渠道、堤防、污水处理厂、截洪沟以及泄、输水建筑物的配套设施等。而建筑材料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混凝土以及土、砂、砌石、碎石、毛石等材料。

影响城市排水建筑物耐久性的原因很多。

设计标准不规范我国排水建筑物设计标准问题是影响城市排水建筑物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前,在建设排水工程时,较少考虑抗冻防渗等因素,而是执行着按强度设计的模式,但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相对偏低,未考虑后期的排水泵站、堤防、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因素,以至于在面对现今问题时,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冻融不够等问题。

排水建筑物质量差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设计规范、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现今,很多排水建筑物都存在质量差的问题,在设计上不按耐久性的规定进行,施工时偷工减料,以至于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炭化等危害,在加上环境作用引起结构材料性能劣化、腐蚀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质量差的排水建筑物不久就崩溃,工程寿命相当短,损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日常管理维护不足影响排水建筑物耐久性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日常管理维护费用不足,或者是维修不当,这些都降低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很多地方不注重排水建筑物的维护工作,这其中也包含着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低,对排水建筑物缺乏正确的管理维护方式,有时候维护不够及时,从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炭化等原因,有时也会造成碱骨料反应破坏,这些都将降低排水混凝土的耐久性。

解决方案提高城市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不仅与设计规范有关,还与建筑物材料有关,也与设计、施工、日常运行和管理等密切相关。要想提高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制定合适的设计规范,提高城市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根据现行的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作了明确规定,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提出了最大水灰比、最低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最小水泥用量、抗冻等级等措施及要求,以此来保证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目前,在城市排水建筑物设计中,能够严格执行

另外,在进行城市排水建筑物的设计时,除严格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执行外,还应该考虑到排水建筑物正常使用过程中建筑物的日常检测、维护及更换等工作。因此,建筑物设计不仅满足强度、稳定等要求,还应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所以,在制定城市排水建筑物的设计规范时候,应该更具体、更严格、更科学,只有多方考虑,才是一个耐久性较好的完美设计。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排水建筑物材料的选择水平要提高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我们应该重视施工管理,严把材料质量关,城市排水建筑物的施工,应严格执行工程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制度,尤其要进行耐久性专项质量检验。对混凝土结构中的原材料、掺合料的性质、品质、外加剂、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应通过实验报告来确定。在城市排水工程施工中,还应该克服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否则,表面裂缝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为深层裂缝,甚至产生贯穿性裂缝。

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防止结构构件裂缝的产生。早期保水养护不足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均有不利影响,无论普通混凝土还是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的水养护对其性能都是至关重要,尤其是掺入大量细掺料的高性能混凝土更需要尽早保水养护,否则会增加不可逆的自干燥收缩,引起开裂,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另外,在施工管理中还要抓住湿度和温度两方面来养护。防止因干燥或温度差而引起裂痕。还应该摒弃传统观念和做法,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来降低混凝土龟裂和提高它耐久性。

比如掺入外加剂粉煤灰后的早期强度往往有所降低,而抗氯盐侵入的耐久性却能成倍增长。还有一方面,钢筋锈蚀也是排水工程混凝土主要的耐久性病害,我们需要从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质量和施工养护等方面下功夫来防止钢筋锈蚀。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和构件的特点,拿出具体方案,施工中加强监督和管理。分部工程验收时也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检测。

提高城市排水建筑物的日常管理水平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是提高城市排水建筑物耐久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必须按设计规定的情况运行和管理,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进行,不应该超出设计范围运行。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对某些特殊的运行情况应该加强实时检测,建立健全完善的日常管理检测和维护制度,及时更换不能正常运行的混凝土构件,以免产生因日常检测、维护和修复不到位而降低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维护费用,用于排水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时,还要对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定期考核,确保维护和管理人员是符合专业需求的人员,以免因维护不当而降低排水建筑物的耐久性。

再者,在进行城市排水建筑物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三勤”,也就是勤检查、勤维护、勤修复,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也包括构件更换等,这些都是提高城市排水建筑物耐久性的必要手段。

建筑运维管理篇5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1、建筑消防设施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加强火灾危险性预防和应对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厂房、商场、仓库以及文化娱乐场所和办公场所等,基本上都引入了自动消防设施。虽然我国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和应用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在具体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比如消防产品质量、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和运维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会导致已安装的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必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比如,2015年1月2日,哈尔滨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火灾事故,造成5名消防战士死亡,13人受伤;2015年1月19日,南京鼓楼一民房凌晨突发火灾,起火地点为三层仓库,过火面积1.1万平方米,楼房坍塌3000平方米,造成4人死亡;2015年5月17日,张家口市仅有的三家四星级酒店之一,位于桥东区胜利路和五一路交叉口,总投资达一亿元的涉外旅游商务型酒店东升大酒店发生火灾,当地消防部门紧急调动6个消防中队、十几部消防车紧急灭火,过火面积260平米左右。上述类似火灾事故每年具有发生,而且造成的影响非常的大,因此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2、建筑消防设施问题

2.1建设方面的问题

从当前国内消防设施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历程为单纯引进消防设备、技术装备引进、技术消化和创新以及自我发展。目前国内建筑消防设施建设,正处于引进设备与技术创新阶段。然而,就实践来看,要想真正地吃透和消化建筑消防设施新技术,使其功能更加的安全可靠、完善,逐渐趋于合理,必须对消防设施、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2.2应用方面的问题

在建筑消防设施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火灾探测设备没有及时的进行维修、更换,严重影响了探测设备的灵敏度。当电源故障发生时,自动报警装置主备电源难以实现自动投切。在建筑消防设施增加配置、设备更新过程中,因设计不科学而导致与原设备系统难以实现有效的联动;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存在着擅自拆除以及随意遮挡探测器、火灾事故广播以及报警器和火灾显示盘等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故障,主要是因为有损坏、老化以及潮湿和断线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单位对故障问题及其维修做的不够及时,实践中多采取封号火灾切断回路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

2.3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消防控制室内的人员配备不足,而且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双人值班目的难以实现;同时,很多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性能、操作以及运维和保养等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旦发生故障问题、或者出现误报现象,必然会影响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效率。当消火栓泵、稳压泵以及喷淋泵和防排烟风机处于手动控制状态,消防控制室出现火灾事故时,无法实现联动控制。建筑消防设施未进行有效维保。通过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发现,多数高层建筑消防设整体情况良好,但是少部分设施仍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比如,部分固定消防设施长期带病运行;有些消防设施生产厂家已经不复存在,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难以进行及时的修复。

3、加强建筑消防设施运维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建筑消防设施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强思想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筑消防设施运维管理,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运行安全可靠性,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建筑消防设施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建筑消防设施建设提供保障。在建筑消防设施运维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经费有保障、工作有机制和透明化原则,通过不断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提升资金预算管理水平;从实战需求出发,采购和装备高精尖消防装备,以确保国内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北京市区(县)两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十二五期间市财政累计投入消防业务经费31.6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消防投入21.22亿元增长了48.9%;有了资金保障,建筑消防设施运维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3.2强化消防安全责任,提高消防人员的能力

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增强建筑物自身的火灾抗御能力,应当明确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提高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将工程报送消防机构进行审核、备案,做好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测、维护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消防安全人员的能力,确保建筑消防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在不断提高消防设施保护人员以及适于操作人性化设计因素的同时,还应当全面考虑提高消防指战员在装备方面的技战术应用水平。

3.3 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严把源头关

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把审核、备案抽查关,尤其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从源头上严格把关,有效执行和落实消防技术标准及强制性要求,坚决避免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放宽条件的现象发生,更不能进行无责任盖章,以免引发先天患。同时,还要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在全面掌握新技术的同时,提高个人的业务技术水平。在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依法监督、依法办事,绝不留下一点安全隐患。在建筑设消防设施运维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生产、销售以及使用伪劣产品或者违规施工的单位,一点要严格的查处,充分发挥安防单位的职能和作用。比如,对于建筑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限期无法整改或者拒不整改的单位及个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对其进行坚决惩办,把好源头关。

3.4对消防维保机构行为进行规范化管控

在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调试以后,需对其投入运行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如果维保单位签订了维保协议,则维保机构一定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化管控。在实践中,应当统一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建筑维保单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向建筑消防机构报告消防设施的运维状况,在难以制定统一标准情况下,建筑消防机构应当与有关部门一起制定本地建筑消防设施运维保养技术统一标准,并且以技术参数为基础,定量、定性地反映建筑消防设施的运维情况,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运维和管理水平。此外,建筑消防设施难以得到制度的维护、保养,主要原因在于保养费太高。以空调通风系统为例,实践中维护、保养缺乏统一定额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规范收费定额和标准价格,并用以对市场收费情况进行规范。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消防设施产品质量问题、施工安装以及运维管理不善,均会导致故障问题,以致于建筑消防设施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会造成悲剧。本研究了建筑消防设施突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消防设施建设、日常维护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以期我国建设消防设施更加的完善,提高火灾事故预防和控制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蜻.论建筑消防设施施工中的相关问题[J].广东科技,2013(06).

[2]魏伟平.探讨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控制与对策[J].门窗,2012(06).

[3]杨再林.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建设,2012(06).

建筑运维管理篇6

关键词:建筑单位;工程管理;思维模式分析

建筑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多项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了这些,还必须了解很多的先进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相对于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先进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显得更为重要。打个比方来说,在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就像是主要躯干,而思维模式和思想结构就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这两部分是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的关系,本文结合前人从工程管理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对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的多种思维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工作指导,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程管理奠定基础。

一、工程进行中实际管理的理工科思维模式

(一)根据工程进行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寻求最适合建筑单位管理的思维模式

很多建筑单位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经营后得到了结论: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工程管理相关技术人员要具有相当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需要建筑单位工程管理层人员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仅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是远远达不到管理要求的,还需要有与它们相对应的具有科学性的工程管理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因为在建筑单位工对于工程的管理过程,不仅仅是针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程施工活动,还有针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际关系、经济关系等全方面的管理。所以身为建筑单位工程管理层的中层管理人员既需要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有科学的管理思维模式和管理思维结构。如果只懂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懂科学管理思维模式和思维结构,这样的工程管理就是单纯意义上的为了工程管理而管理,为技术而管理,为工作而管理,根本谈不上工程管理的优秀标准。

那么建筑单位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要怎样建立一个优秀的适合每个建筑单位的思想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呢?在目前的工程管理中,尤其是进入真正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会遇到很多问题,几乎涵盖理建筑行业中的技术知识。而遇到的这些问题几乎每个都具有其特殊性,处理时都很具体并且相对的独立。如果将建筑工程看成一个系统的话,它下面包含很多子目录,当子目录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工程管理就不再是单纯的工程管理了,处理起来就会发生这样那样棘手的问题。这时候,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构建工程管理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二)工程管理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内涵

理工科的思维模式顾名思义有两方面的的意义:首先是”理”字,它是介于理论构架和知识系统的范围,是从事物的本身状态去对它的基本原理有个认知;其次是“工”字,是指实际动手,通过“理”字的理论基础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际动手操作。举例来说,工程管理中有一台设备工作时遇到了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正常施工,要立即处理问题。遵从理工科的思维模式,第一步就是了解分析设备的功能和各项指标、参数。从理论上分析它的问题,在把设备“理”字搞明白后,进行第二步,拿出一套关于解决设备问题的“工”字方案。

理工科的工程管理思维模式是针对问题首先进行分析,就分析结果再进行处理。分析问题需要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得到多组数据,将所得到的数据统计后再用一目了然的图、表等有效形式表现出来。分析、统计后做出的处理方案必须经过全方位的考虑,必须具有足够的实际可行性。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建筑工程中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思维过程和管理者的个人特点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就工程问题本身而言,这种思维方式确实是解决问题最具体的、最快捷的方法。

(三)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理工科思维模式实行的意义

理工科思维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在问题一出现,就能立即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能帮助中层管理人员用最少的时间解决最大的问题。不只这样,在处理问题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尽快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避免延误时间以致耽误工程,延误工期。

建筑工程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其中的管理工作更是繁重而又精细。运用理工科管理思维能对遇到的问题理性的进行深入分析,再统计得到数据,从深层次解决问题,不流于表面,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分析和统计数据的过程也是管理人员理工科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高的过程。因为这个运用理工科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其基本原理进行深层次分析,就是弄清楚其本质 ,这就需要动用之前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然后再遇到的新问题上实施或者举一反三的实施,这样既“温了故”又“知了新”,并且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在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之后,养成了运用理工科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管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虽然,我们不否认工程管理中理工科思维模式的巨大作用,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接下来就谈谈另外一种与理工科思维互补的统筹管理哲学思维模式。

二、建筑单位工程统筹管理中的哲学思维模式

(一)建筑工程需要哲学思维模式的原因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管理者的惯性思维会让他们习惯性的从理性的工程角度考虑问题,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问题。例如,就工程管理的本质而言,它包含了工程立项、可行性调查、设计图纸、实施施工、竣工验收、工程移交等一系列活动,这整个工程周期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其中遇到的问题复杂性、多元性可想而知,而仅仅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样一个近似于系统的工程周期,要求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管理能力,必须对这个系统进行精密的哲学思维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过程,有地产商和上级单位之间的矛盾,有施工方和地产商之间的矛盾,有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有短期效益和长效利益之间的矛盾,有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之间的矛盾等等。这时候,解决这些矛盾就不能只运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了,要采用同样科学的哲学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要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时也要了解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只有充分的认识到矛盾的特性,才能理顺矛盾的根本,解决再发生矛盾的循环逻辑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矛盾的特性,才能抓住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关键,了解不同工期所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才能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工作。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无论工程大小与否,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不同分工的人们一起努力合作的结晶,是各种产品和各种科学技术的一个集中体现。所以说建筑工程管理既需要管理技术、管理人才,还需要切实的管理资源。

(二)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哲学性思维模式分析起到的作用

和理工科思维模式不一样,哲学性思维模式虽然也是从研究事物的基本原理开始,但是它会考虑事物的全部过程,注重研究事物本质。上文说到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作,圆满完成这个工作要涉及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不进行精密的哲学性思维模式思考会大大影响到工程的各项指标和进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哲学性思考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对立统一的分析、统计,仔细观察前提条件不变,矛盾的变化或者前提条件改变,矛盾的变化,在静止中求发展,在动态中求进步。管理人员不合理运用哲学性思维模式分析工程问题,其管理理念就会固定在一个模式上,难以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中抓住机会。

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还有许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工程款问题,内行管理外行,外行管理内行等等,利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只有利用哲学性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从工程技术角度自然是外行尊重内行,而从工程管理角度自然是内行为主。但是这两种关系往往难以调和,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合理运用哲学性思维模式来解决了。

建筑运维管理篇7

摘 要:随着医疗建筑的不断发展,象征着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许多标志工程也为日后的维护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巡视服务为着眼点,立足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改造和维护维修质量,才能确保医疗建筑健康稳定地运行。

关键词:巡视 维护维修 医疗建筑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buildings, many signs project as symbols of a modern hospital building put a higher demand for futur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Focus on the inspection service and based 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ools,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maintain service quality in order to ensure Medical building in the healthy and stable operation.

Keywords: Inspection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edical building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1.10.003

随着医疗建筑的陆续投入使用,综合布线、安技消防、中央空调、医用气体、洁净手术部、数据传输、特殊专用设备的放射防护等专项工程都依托医疗建筑而结合在一起。而这些象征着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标志工程也为日后的维护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

巡视服务是通过走动巡视与多工种技术配合,使医院楼宇和公共区域设施设备在出现隐患问题时能得到及时修复,使其恢复基本功能,随时保障一线工作环境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也是将过去零星维修的救火式服务转换成定期循环式的直接面对临床科室的及时维护维修服务模式,以巡视的方式凸显维护维修的及时性。巡视工作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理顺工作流程,转变服务理念

目前,很多医院较重要设施的维修维护服务还处在自行管理的状态,由于维修班组之间缺乏横向互动管理机制,分工过细、相对独立、各自为阵的现象普遍存在。当维修事件需要协调解决或者专业界限处于模糊状态时,工作就会脱节、相互推诿,致使管理成本也在增加。现代医疗建筑对维护保养的需求已远远超过单纯事后维修的工作范畴,对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远远超过单纯按专业班组分工的工作范畴,而现行的日常维修模式还只是以事后维修为主,等电话、等故障。

这样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量现代化楼宇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后对维护管理的需求,建立医疗建筑巡视服务新机制,将医护人员回归医疗工作,把各种繁杂的维修需求、分类处理交由巡视人员以记录的方式处理,不仅保证了工作的高效性,而且还提高了维修的精准率。

二、强化整体观念,实施系统化管理

医疗建筑维护维修工作涉及面广,运行保障工作涵盖了建筑、给排水、强弱电、集中供氧、室内外装修等内容。巡视服务须从关联性角度看问题,防止顾此失彼。以人、机、物、环境等方面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通过巡视,定期对医疗建筑中的强电间、弱电间、管道间、设备间(层)、管道、电力、仪器设备和设施等采取主动保养和预防性维修措施,使之防患于未然,以此提高医疗建筑的有效使用功能和设备使用年限。

三、强化过程环节,实施制度化管理

要把巡视服务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医疗建筑的巡视范围、巡视流程、巡视目标、巡视质量,要求服务对象在巡视任务单上予以评价,并签字确认。明确落实人员、实施对象、实施效果、实施责任,加强工作的可操作性,从而避免走马观花和走过场。对所巡视的内容和改造维修的质量实行标准化考核,执行统一标准,健全管理细则,不流于形式。同时还要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巡视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全院职工和病患者对此工作的信任感和支持度。

四、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建筑本身就是综合性应用工程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维修都需要一批有技术技能的人员来完成。医疗建筑巡视服务涉及内容多、涵盖面广,有些改造或维修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大量的协调配合工作,因此还必须尊重科学,不能仅凭老经验、老观念去做,所以必须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巡视人员的整体素质,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对医院改造和维护维修的管理水平。

同时,对于巡视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就提前介入,尽早熟悉医疗建筑中各部分组成及设备的使用要求,并创造一切机会,请设计单位交底、请设备厂家人员对相关人员现场培训;安排骨干人员去厂家培训或参加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对医院建筑有充分的熟悉和认知度。努力营造一个“临床为患者服务,我为临床服务”的和谐工作氛围,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来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

五、与医院节能降耗紧密结合

水、电、空调、采暖、送新风、蒸汽、医疗气体等是维持医院运作的基本要素。医院的运行既要保证服务人群的安全性,又要维持医院的能源供应,保证各种设施的配备具备高保障性和高品质。

医院改造维修工作中,管理者应实时了解医院各环节的运行规律,将总量控制、论证调整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医疗建筑管理的全过程中;遵循节约型社会的主张,采用系统工程的概念,运用科学理念与决策来进行规划。在改造和维护维修措施上应着重于建筑、电气、动力设备、给排水、暖通、办公及辅助工作系统的节能效果,建立节能投资分析模型,加强综合效率核算,为积极探索节能降耗提供有力途径。

六、跟踪服务,建立档案

随着医疗建筑使用年限的增长,许多功能和设施也还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好日常维修保养记录,建立改造维修工作档案不仅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也为日后的基建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将来的改造、维护维修提供便利条件。

七、结束语

巡视服务是医疗建筑维护维修工作的基石,只有建立起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们还应当认识到,通过组织架构的变革和流程再造,以过去在维修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既往维修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数据论证建立的管理方案和流程,将过去的“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维护”,这是对过去维修服务模式进行的改革,它不仅能使医护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还真正实现了为临床着想的格局。

(责任编辑 许译心)

参考文献

建筑运维管理篇8

一、BlM技术的简要概述

BIM技术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仿真技术将建筑工程的实际信息进行模拟,能够运用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维护过程中,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还确保施工安全性,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建立与收集,从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设计,并建立信息模型,从而有效地把握以及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同环节。在三维技术的基础上,BIM技术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收集与展示数据的平台,从而确保了建筑工程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继而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确保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建筑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具体来说,BIM技术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模拟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以详细、准确的信息为基础。BIM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供动态实时的数据,同时还能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4D技术的运用来模拟建筑工程,从而将三维模型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互相结合起来,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管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从而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方面的成本,提高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效果。二是可视化管理,运用BIM技术能够将三维数据模型提供给使用者,同时能够对建筑工程进行模拟施工,通过对三维立体实物的管理,能够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同时可视化的特点还能够实现全过程的反馈与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二、BIM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 BIM在前期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在成本管理中,BIM技术能够运用在前期成本预测中。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招标方提供投标清单以及施工图纸,投标方需要以此为根据预测建筑工程项目的支出,这对于清单准确性的要求很高,同时对预算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较高,因此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产生的费用存在极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前期成本预测失算。而BIM技术的数据库拥有构建级标准的数据粒度,在建筑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BIM技术都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各种相应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工程前期成本预测中预测量的准确度,同时也能够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同专业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在前期成本预算中运用BIM技术,通过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关联,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进行计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同时在前期成本预算中,BIM技术还能够提高准确度更高的数据基础。

2. BIM在项目中标后成本计划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标后,BIM技术可以应用于成本计划中。在中标之后,建筑工程投标方需要根据中标的预算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来计划组织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成本计划与实际情况无法很好的结合。在成本计划中运用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材料等都可以通过BIM技术中的构件级功能来提供具体的数据量,且准确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能够与施工协同起来,通过三维可视化功能的发挥来快速模拟工程整个的施工计划以及过程,从而与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在对工程实际施工计划以及过程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总的来说,在成本计划中运用BIM技术,不但能够大大减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问题,还能够起到优化工程设计的作用,从而降低工程返工与整改的问题,并且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

3.运用BIM控制工程过程成本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还能有效控制成本,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内部结算方面,BIM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控制对材料的采购,从而避免采购量超过预算量的问题,从而避免了收入大于支出的现象。另一方面是限额领料方面,BIM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控制材料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是限额领料,对于劳务队的领料需要严格根据施工预算来实行,但是很多材料员与施工员没有对项目预算情况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在施工时间节点的推进下,从而很难执行限额领料的制度。而BIM技术能够根据时间节点来预测实际施工时间节点,同时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快速准确地将施工工程基础数据提供给管理人员,从而为工程施工中的材料员与施工员在实施限额领料方面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支撑。

4.运用BIM辅助期中成本核算

BIM技术还可以运用在辅助期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从现阶段来看,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只能对施工预算的节点进行分析,而不能够准确地分析时间跨度较大的项目成本运用与经济运行阶段中工程总进度的百分比,不能够清晰地把握工程盈亏点。运用BIM技?g则能够有效解决这种问题,BIM的数据库能够在工程的任何节点将准确的工程信息快速地提供出来,同时能够实现数据的多算对比,其中包括了分项单价、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除此之外,BIM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有效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消耗量超标与否,项目运营的盈亏等问题,这样有利于严格管理于控制施工项目成本风险。

5.运用BIM辅助竣工结算

BIM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的竣工结算中,作为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重点与关键,竣工结算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总成本进行确定的关键环节。在竣工阶段过程中,核算工作量较大。在以往的工程量核对中,都是通过二维图纸来对每个构建进行的,但是这种核算方式会由于实际图纸的变更或者信息缺损等问题而缺乏准确性。而BIM技术的参数化设计,能够让整个工程的各个构建都被赋予了几何、空间、地理方位、工程量数据、工程进度、成本信息等属性。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BIM的模型也会随着设计与施工进行变更,并对各项信息进行录入与更新,在建筑工程竣工时期,BIM模型能够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信息模型全部包含进来,通过对BIM模型的检索,业主能够查看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效率,并有效节约项目结算的成本。

建筑运维管理篇9

【关键词】建筑企业机械设备;设备管理:维护

1 引言

当今社会的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只有化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增长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机械设备必须以其快速、便捷的方式,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目前在机械设备运行当中,设备会出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以产品质量,有时建筑企业机械设备被严重损坏甚至报废,企业的收益明显下降。因此,致力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机械设备保养技术的研究格外重要的。

2 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制度不够健全

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做好内部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必不可少。只有机构健全,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维护责任制度,明确不同人员的个人责任,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由于受轻管理、重使用思想的影响,尚未形成一套严格、完整的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制度,对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技术资料档案、台账等记录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设备管理维护使用上,建筑企业虽然制订了定责任、定机、定人等制度,但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进而导致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出现混乱。

2.2 管理及维护人员素质偏低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大力发展,所需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而我国的建筑工人慢慢由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临时工作性质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成,而以前的由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己经渐渐消失,这样虽然满足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这些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而且其素质也参差不齐。在建筑企业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以此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再加上部分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有的操作人员甚至违章操作,更导致机械设备的加速磨损老化。除此之外在工程结束后,也没能按规定认真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维护,或者立即又被调配到另一个的工程项目,导致设备一再出现故障。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2.3 机械设备陈旧,功能落后、老化

在建筑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保持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立足,建筑企业必须下大力度保证工程的品质和进度。而决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设备和人才之间产生的竞争。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很多建筑企业所拥有的设备十分陈旧和落后,没有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更新,甚至有些企业没有更新的经济实力,使得整体的机械技术价值处于落后的老化时期,阻碍了企业进行某些高端项目的投标,限制了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根据当前的建筑市场的行情看,建筑企业也亟需进行先进设备的引进来节省人力和物力,加快工程进度,提升工程品质。所以,企业应该及时更换陈旧的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设备水平。

3 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合理措施

3.1 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要求

维护人员作为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主体,其素质、专业水平、能力等方面直接决定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效果。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对维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使维护人员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在进行设备管理维护的过程中认真的对待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性文件合理的、规范的标准的进行维护与养护,坚决杜绝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机械设备维护,避免因维护效果不佳而未能彻底的处理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导致机械设备无法高效的运行。

3.2 建立强制的维护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对机械设备的保养要做到硬性的规定。按照设备的性能和说明按时进行,避免由于工程的进度而耽误对设备的保养。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者首先要有这种意识,懂得如果忽视对设备的保养最终导致的是:增加各种零件的费用支出、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等等,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再根据实际建立一些强制的保养措施。建筑企业要保证依据制定的制度定期对建筑企业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努力降低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制定合理的管理维护计划

在建筑企业中,设备管理与维护往往和生产产生矛盾,这就要求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要按照机械维护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维护计划。注意要认真的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设备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维护措施。为了降低故障出现的频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要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管理维护情况作为依据,与施工生产密切配合,遵循机械设备核定的运转周期,按时做好各项管理与维护的工作。

对于新机械设备,可以将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水平、加强维护作为工作重点,从而切实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和使用性能。对于老旧机械设备,则要将及时修理、消除隐患、保证运行作为重点。而价格昂贵且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其高技术含量,仅凭普通工具与经验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管理维护,因此应该加强与专业维修机构以及生产厂家的合作,采取“视情修理法”,即跟设备的磨损大小、使用功能以及工作环境,在对其技术情况、损坏、故障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维修、状态维护,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并且使之能够在正常使用的同时,其工作效率可以最大程度的得以发挥,杜绝机械故障时才维修或无法再维修的被动现象出现。

3.4 设备的维护和设备的保养技术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意外伤损不可避免,定时的检测机械设备的每一个部分,能够降低此种情况。如果破损的零件能够被及时替换,并且设备的维修技术进一步提高,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延长。

机械设备的维护阶段中设备的保养是不可被忽视的部分。为了确保械设备的清洁和机械设备的卫生,经常性的对设备进行清洗,擦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判断设备的各个零件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5 及时进行机械设备技术维护,推行技术维护及修理规程化

技术维护是指设备按规定用途存放、待用、使用和运输时,为保持设备的工作性能或良好状态而进行的一套作业或某项作业,图1是技术维护和修理制度的结构示意图。建筑企业推行规程化维修,能够大大提高机械设备的作业质量和效率,降低因突发故障造成设备停机事故率。另外通过技术维护,将技术效率低下、耗能较高、性能落后,已无法实现正常使用目的的机械设备,及时予以淘汰更新,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和科学维护对建筑企业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当了解并掌握对建筑企业机械性能造成影响的自然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不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策略,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体系,提高管理与维护人员以及职工的专业管理与维护技能和素质,最大程度地保证机械的高效率使用,将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最终很好地达成工程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治才.浅谈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1(08).

建筑运维管理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验收;维护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推动,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中的比较常见的施工项目。消防设施与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功能结构部分,对于建筑的使用与安全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高层建筑来讲,随着建设楼层数量的增多以及使用人数量的增多,不仅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功能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求更加的严格,并且建筑消防安全也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消防系统中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进行建筑消防设施与自动化系统的验收与维护管理,就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对于建筑消防系统运行与消防安全的作用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的验收管理情况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1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验收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根据对于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的验收情况来看,验收常见问题主要集中于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消火栓给水系统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分隔系统等重要的消防设施与自动灭火系统结构部分。

1.1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常见问题

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验收验收问题,主要体现在消防水池以及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消防水箱与消火栓等系统结构与设备之中。①在消防水池结构部分主要表现为,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比较小、合用消防水池没有专用消防技术措施、大容量消防水池没有进行分隔设置等;②在消防水箱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建筑屋顶合用消防水箱没有消防管网结构的直通水管、没有消防水专用措施等;而在进行消火栓给水系统中的消火栓以及消火栓通道中,主要表现为消火栓阀门关闭不严、室外消火栓出现冻裂以及消火栓开启过程中剧烈震动、消火栓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消火栓管道直径较小、管道焊接不符合要求、消火栓管道锈蚀情况比较严重等,则是消火栓管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1.2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常见问题

在进行高层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稳压系统以及湿式报警阀、喷头、泄压阀等设施中。其中,在稳压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压泵的流量设置比较大、稳压泵位置的施工设置不符合相关施工设置要求等;湿式报警阀验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湿式报警阀的位置设置不合适、没有进行供水控制阀的设置等;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喷头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于喷水的喷头型号质量选择不符合要求、喷头位置设置过于靠近大功率发热灯具或者是通风管的风口位置等;没有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进行泄压阀的安装设置,或者是进行安装的泄压阀没有进行冲洗、试压以及保压测试等,不能正常进行使用,则是泄压阀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的气体灭火系统验收中,则容易出现高层建筑气体灭火系统围构物件的抗压强度设置不足,或者是在进行火灾灭火应用过程中,气体灭火系统中的联动控制不能进行关闭开口以及风机停止控制实现等。此外,在进行高层建筑气体灭火系统的验收中,还存在有气体灭火系统中的喷嘴安装位置与间距设置不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对于气体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等。

此外,在高层建筑的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验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防火分隔等消防系统设施中,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验收问题,对于建筑自动消防与灭火系统的运行使用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关系。

2 高层建筑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的验收重点

根据相关要求,在进行高层建筑消火栓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的验收过程中,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的这些消防系统与设施的设计与安装施工质量进行检测,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建筑消防安全产生影响。

2.1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与设备验收重点

首先,进行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部分的验收中,应注意结合建筑消火栓施工设计的图纸以及资料等,在对于这些设计图纸、资料等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对于消火栓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设计以及变更等情况进行了解掌握,然后在进行现场安装施工情况的验收时,注意进行对照审查,以保证建筑消火栓的安装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在进行完对于高层建筑消火栓的上述验收工作之后,就需要进行消火栓设备与系统安装施工的一般性审查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消火栓系统与设备功能的综合性验收检测。在进行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与设备安装施工的一般性验收中,主要是对于消防水泵以及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闸阀等的安装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中的安装施工设计进行对照,保证安装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于这些系统设备的安装功能进行应用检测,保证能够正常使用。此外还应注意对于消火栓系统设备中的相关标志设置情况与设备外观有无明显损坏等,进行检查验收,避免对于建筑消防系统与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而对于消火栓系统设备的综合性检测验收,则是要根据消火栓的不同设计要求,在以手动、自动或者是远程等各种形式的试验下,对于性能与正常使用情况进行检测验收。

2.2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验收重点

对于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验收审查中,主要就是根据建筑消防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与安装要点等,对于建筑消防自动灭火系统的整体施工安装情况,进行与设计图样对比验收的情况下,对于建筑消防自动灭火系统中各系统、设备的性能与运行应用情况等检测实现,保证建筑消防自动灭火系统的正常消防灭火应用,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验收的建筑消防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隔火分隔、防排烟通风系统等,只有在对于建筑消防自动灭火系统中的这些各个系统、设备的验收审查与运行保证下,才能对于建筑消防中的整个自动灭火系统的运行使用进行保障。

3 高层建筑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的维护管理

根据上述高层建筑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运行应用中的常见故障问题,除了在对于高层建筑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的安装施工重点进行验收把握外,还应注意从维护管理上,进行高层建筑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应用安全等进行保障。进行高层建筑消火栓与自动灭火系统的维护管理:①应注意从培养和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行为上,进行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实施。通常情况下,对于建筑消防设置的维护管理,多是由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中介进行维护管理与保养实施,因此,在进行消防设施维护与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对于中介的保养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与控制,保证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质量。⑦应注意从健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上,严格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提高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水平,保证对于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质量。此外,进行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还需要通过建立严格维护管理审查与监督制度,以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督促与监督实施,保证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范并且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