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安全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安全规章制度

篇1

中图分类号:TU992.0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一)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壮大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建筑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建筑业快速增长的潜力强大,彰显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实力。建筑业为我国增强国防实力、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完整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国民经济之支柱。然而,现行的建筑市场产业结构设置合理性有待提升,无证经营、串标围标、规避招标、偷工减料等现象亟需进行市场规范,过度竞争现象普遍存在,信用体系有待建立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过度竞争的特性十分明显,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低下且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建筑市场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严重影响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必须给予解决。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其一,根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所颁发且实施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在250项上下,对于规范建筑市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建筑安全法律制度、部门规章制度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建筑行业管理,现行的规章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可操作性差、体系不健全,如安全法规的内容仅针对某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施工阶段进行管理,没有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职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控,应当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其二,建筑企业的领导安全意识薄弱,企业法人片面追求生产的规模、经济的利益而规避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从而导致的重生产轻安全现象,导致施工现场仅下达生产指标而不提供安全保障,或安全措施未能落实到位,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一味的蛮干、乱干,在侥幸当中求安全生产的现象普遍存在。重生产而轻安全思想的普遍存在导致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环节薄弱,为安全管理工作埋下极大的隐患。

2、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责任主体行为有待规范

其一,目前政府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方式基本上为突击性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缺乏日常的监控管理,造成安全监管不全面、不彻底、不专业、不突出,安全执法监管力度不足,且流于形式。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完善且没有针对性,监管资金未落实到位、监管力度不足和监管手段落后,难以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此外,安全监管部门仅仅注重施工过程的实体安全,忽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忽视对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管理情况检查。监管部门在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常采用以罚代管,且对所查出问题忽视进行整改处理的指导与落实,从而导致安全监管的严肃性、权威性、公信力减弱。

其二,应进一步规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等责任主体的行为,制定安全政策、计划和措施,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检查体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使得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安全施工活动实时处于监管状态。例如,对于承包商违法转包或分包工程,中标后设备和安全设施等费用被缩减,因安全防护用品的投入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资金未落实到位而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的状况,应给与制止。以保证建筑市场顺利正常的进行。

3、作业人员素质较低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建筑业市场的80%劳动力来自于农村劳务人员,这些人员因地域、文化、素质不同,进入建筑市场之前普遍缺乏施工现场安全知识,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从而致使施工生产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普遍不高。此外,施工单位对这些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强,且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多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建筑行业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低下,难以满足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此外,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行业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必然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与环节薄弱。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策略

1、建筑安全之评价方式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系统的分析、预测、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之原理以及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当中潜在或者固有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的建筑企业安全控制系统,针对项目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安全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经济损失,进行最优的安全投资。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与决策科学化之基础,是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事故预防的具体呈现。造成建设工程不安全的因素很多,经分析安全隐患归结于三方面: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组织的管理缺陷。专家打分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害分析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等方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评价方式,在项目施工前应注重事前控制,针对项目的特点建立安全体系、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控制措施、安全应急预案;在项目施工中应严格做好事中控制,安排专人监管现场、针对事态发展实行动态控制;重视事后控制在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性,出现安全事故时井然有序地启动应急预案以减少人员的伤亡与经济损失,控制事态发展,项目完工时汇总收集相关资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建筑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和重点,是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的工作控制中心,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办法

(1)依法管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规章制度的建设滞后于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需要,现行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各种安全行为和安全责任上具有局限性,违法行为处罚的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且容易引发行政处罚的纠纷。因而,应当加强相关章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明确制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等各方的责任主体、安全责任及行为等等方面的内容,对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制定明确的追究方法、处罚程度,制定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等等,使得规章制度切实可行,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提供引导、促进、管制作用。让建筑市场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施工中严格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按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各责任主体有法必依;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进行依法管制,严格地追究失职行为,确保各法律、规章在建筑市场得到落实。

(2)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与事前安全监控,落实企业主体职责

其一,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基层是项目,基础是现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安全方针,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进行施工现场事前监控实现安全生产之标准化管理。同时,应当强化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引导、监督安全生产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于安全监管停留于突击性安全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的这一现状,建筑业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全面的安全检查、日常的安全检查以及要害重点部位专查管理体系,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重心前移,形成制度化模式,从源头上杜绝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二,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应当制定有效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操作人员上岗持证制度、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建全安全检查制度,根据项目规模及专业特点配备安全监督管理组和专业安全监管人员,作为企业领导得确保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建筑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得落实安全措施费用有效使用,使得各项安全措施机制在施工现场生产当中落到实处。

(3)加强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他们的知识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低下应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知识教育培养的重点,且建筑施工现场错中复杂、每个建筑物具有单一性造就员工应当在改变施工工艺、变换岗位、上岗前需要经过公司、项目、班组等三级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特种作业人员需按国家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含安全生产法律与法规、通用安全技术,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项目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含项目概况、安全生产状况各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事故及措施、案例及应急处理措施;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含遵章守纪、岗位操作规程、工序衔接及安全事项、典型事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具的性能及使用。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与管理,做到持证上岗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三、结语

我国的建筑业获得巨大的成就,建设规模处于逐年扩大的状态,是国家的一大支柱产业。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建筑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十分不协调,对国家、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为有效遏制、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应当深入、全面、客观的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建筑行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燕.王国际等.建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管理[J].土木工程学报.2003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在目前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 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 重大施工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监督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素质低,监督工作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到点了上。

(2) 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同时,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 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对这些规章制度, 许多从业人员没有了解和掌握, 形同虚设, 即使知道一点, 也是了解一点皮毛, 思想认识不足, 措施不力。造成制度与实施严重脱节。企业只是片面追求产值利润, 在施工中抢速度、拼体力、拼设备, 忽视安全生产, 注重进度和效益。

(3) 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按照规定, 新工人进单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 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大多数企业招收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教育, 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 安全操作水平低下, 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 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 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 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因此,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 而出事才是必然的。

(4)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生产在资金投入上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 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需要。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根本没有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 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 安全条件无法保证。大部分工程实行低价中标, 施工单位互相攀比, 竞相压价,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 造成恶性循环, 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 往往挤占安全费用, 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 能省的省、能拖的拖, 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另外有些承包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 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5) 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监督力度不够。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检查上, 而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强制性措施。主要表现在: 施工现场设施不齐全或滞后, 安全条件恶劣, 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施工安全设施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测。施工安全检查或巡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逐级交底, 针对性不强, 不具体, 不明确, 不履行书面签字记录。安全危险源没建立档案, 无控制、处理方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不健全, 一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事故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素质差. 法律法规常识不熟悉, 原则性不强。监督管理任务不明确。监督管理手段不强硬。对违法违规行为不按规定严格执行处罚, 造成有法不依的混乱局面。

2主要对策

(1) 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现象。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及时掌握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 安全评价, 安全设施使用、检测情况等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 强制各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执行, 严格履行安全职责。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单位, 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绝不手软, 及时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手段, 并召集违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说服教育, 直至有关单位和人员彻底落实人工、资金、期限整改, 同时, 按相关程序处罚和落实专人复查。

(2) 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原则, 懂法执法。不管什么原因, 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 一律不准进入建筑市场, 杜绝无证施工等现象。严禁违法发包、越级承包和违法分包等现象。严格建筑施工队伍准入请出制度。对施工单位年审不合格或没取得安全施工许可证的,不准其参加施工招投标, 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凡参与工程分包的队伍, 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强制实行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和推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效保障劳动者安全和权益。

(3)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建立健全其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 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 一律持证上岗。此事应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指标。让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和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建筑从业人员学习的网络。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学校, 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全员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更多有志于参与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4) 施工单位严格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采购、验收工作, 杜绝唯利是图, 使用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等现象。保证安全资金投人和工程进度款正常拨付, 主管部门严格督促, 不准挪作他用、或拖欠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严格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建立事故危险源档案, 发现安全隐患, 制定有效措施, 定期、定人整改, 及时消除隐患。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并做好演练和记录工作。健全重大事故报告和信息处理系统, 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 不让违法违规企业进人建筑市场。

(5)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 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稳步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好转。

篇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另外一方面,建筑施工作为高危行业每年却要发生许多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建筑伤亡事故达1500多起,每年由伤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800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不仅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能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成本增加,其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是实现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具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进度的变化而改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建筑施工现场成为一个施工事故多发的场所。控制一切不利危险源,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消除一切施工事故,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中。对于建筑施工现场而言,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工程师及管理人员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设计施工文件及有关合同等,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行为,运用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材料与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行为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消除事故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从而有利于控制施工事故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城乡建设规模急剧增大,建筑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由于建筑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再加上一线作业人员素质较差等,导致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危险因素仍然存在:

1)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已不能相适应,暴露出了较多的弊病和缺陷。尽管《建筑法》已经实施,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于建筑安全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落实其安全责任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也不够具体,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目前一些施工企业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仍有部分企业没有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一旦工程中标后,全部或部分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造成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部分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3)由于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恶意压低投标价格,最终导致安全生产管理的经费减少,从而导致中标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工具、材料等在一定程度上能省则省,致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偏低,安全设备陈旧、老化,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用品缺乏。再者,为了减少施工成本,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着质量管理兼管安全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片面追求生产规模,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将安全生产过于形式化,有时甚至回避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5)当今,农民工已成为建筑施工现场劳动力的主体,他们安全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上岗培训,在思想上对安全心存侥幸心理,不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从而为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6)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专职监管人员少,有些安全监督人员只着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监督覆盖面小。而且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基本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和措施,现有的安全检查监督力度明显不足。正因为如此,目前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严峻,建筑施工现场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施工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4.1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安全生产法》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分级负责管理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个班组、岗位、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办法,并与奖励制度挂钩,更好地鼓励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在不同层面上抓好安全生产、重视安全管理。同时,在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和作业人员进行有关工程安全的详细说明,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本工程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等。安全技术交底需达到全面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准确性的要求。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和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施工企业应对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和安全文化等。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工种的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培训,对新员工实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奖励制度、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是实施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罚分明。

4.2加强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特征、规模,充分考虑可能导致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及财产损失等的风险,进行搜集、整理和识别危险源,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找出其中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的重大危险源。通过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由工程技术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响应及风险控制,制定出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消除不安全因素,从而避免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项目安全施工。

4.3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在工程开工前,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工期、施工方法、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资料,在熟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等前提下,编制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于大中型工程项目、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编制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详细说明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和措施。对土方开挖、爆破、拆除、基坑支护和降水、起重吊装、脚手架、模板等危险较大的作业,还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在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时,应尽可能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考虑周全,制定出的对策措施方案力求全面、具体、可靠,达到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地避免事故的发生,目前的安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有效预测和预防所有事故的程度,鉴于此,施工技术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括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的各种应急设施、人员逃生和救援预案。重视和认真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加强对突发事故的处理,努力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同时,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以及各省市有关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文明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制度、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4.4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在施工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施和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根据施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有关规范标准及实施办法,定期进行。由于施工现场涉及的工种较多,各工种有时需要交叉作业,而且施工的环境也在不停的变化,所以为了有效的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应当重视安全检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机械设备、查安全防护、查隐患、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等,通过安全检查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落实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保证安全施工。

4.5健全法制、加强安全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施工企业自身也应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同时,国家必须加强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政府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可以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经济手段进行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在监督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各级监督机构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问题剖析;应对策略;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果不仅是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的根本,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建筑企业管理,就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激励,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任务的完成。建筑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除了体现在工程业务上,更是体现在建筑企业的管理上。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科学管理。

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管理规范程度不够,观念陈旧

企业管理规范程度不够,观念陈旧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规范化管理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基础,如果建筑企业管理规范程度不够,则容易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甚至会给建筑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节约劳动力费用等较为落后的思想观念占主导地位,建筑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管理漏洞。其中一点是为节省成本,建筑企业往往随便撤销管理部门,以减少员工人数,这样就容易导致管理部门人员分配不足的现象,同时也会出现无效管理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责任不明确,在设计、施工等环节缺少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大大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不规范的管理体制很容易引起劳动工人的不满,降低劳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建筑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1.2 建筑管理安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我国安全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之一,在各行业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排名中,建筑企业仅次于采矿行业,名列第二。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但损害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同时会延误建筑项目施工的进度。尽管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控制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建筑安全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不分析、不研究、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往往会将安全生产排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在主观上增加了安全管理实现的难度。

1.3 建筑质量管理水平低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企业要想出好产品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但是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首先我国建筑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建筑项目采用封闭式管理,缺少有效的外界监督管理。其次部分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减少建筑成本,往往忽略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不仅对建筑企业自身信誉造成影响,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最后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机制尚不健全,部分建筑企业违反建筑市场规定,进行私下交易等行为,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解决建筑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管理制度规范化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保持长久优势,一定要有相应的、良好的体制和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完整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指挥机关管理职能作用,保障企业追求经营利润较大化目标的实现。首先是完整性。各种规章制度用严格的规范形式固定下来,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规章和制度体系,使企业运作有章可循。其次是实用性。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发挥管理职能效应,满足精干、高效、优质科学、快捷原则的需要。最后是操作性。企业的规章制度切合实际,操作方便,使目标、措施得到全面、彻底的贯彻执行。管理制度要易于落实,还要具有一定的硬性和弹性。

2.2 推进科技创新

随着建筑设计的日益复杂,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加,传统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建筑施工的需求。所以,加强科技创新已经势在必行。为了尽快利用当前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和新技术,赶上时展的潮流,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激励企业员工创造性地为企业,也为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要而工作,这样的企业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中必将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新建树,这既是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个性特征,更是企业树立外部形象的基础。

2.3 重视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也是必要的。通过岗前培训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 增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4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建筑企业要想持久地创造出优质的工程项目,就应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国际管理的适用方式为导向,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实施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创建以质量优先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文化,把企业纳入完整的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模式。同时,建筑企业必须层层建立质量责任制,突出质量否决权,并实行重奖重罚,使职工的切身利益、企业的兴衰和产品质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总而言之,从目前建筑企业现状来看,为了赶上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筑企业必须大胆吸收各种有利的经验,不断创新,明确和把握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正确面对如今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正确面对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途径,从而完善建筑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马纯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颖.建筑企业管理[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卓,刘靖寰.关于建筑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18).

[4] 杨文虎.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9(7).

篇5

关键词 安全问题 发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名誉和管理工作的优劣。近几年来,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室外露天高空作业,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且流动性大,属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形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以下谈谈发生事故原因几种情况。

1、材料机具质量不合格

塔机吊钩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索落下,砸伤地面工作人员。安全网质量差,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2、安全意识差,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关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民工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上脚手脚进行操作作业,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进行大规模施工,强令民工连续作业,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不集中。

3、施工人员素质低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民工,这些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来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4、法制不健全

目前建筑市场较为混乱,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谈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制不健全,跟不上形热发展的需要,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二、针对以上原因,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班组安全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规范建筑业分包及完善安全法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一个项目,严禁业主方肢解分包,严禁多次转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加强安全法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施工企业在目前已有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加强安全性教育。

坚持安全教育的经常性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认真组织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及作业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现场标准化管理为重点,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定期、不定期和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从而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通用安全知识培训: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建筑施工主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同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事故的培训。专项安全知识培训:岗位安全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

4、注重安全行为的规范性。

注重安全行为的规范性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程和标准,作为施工现场组织施工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从两个层面上规范其行为:一是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前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安全员每天巡查落实;二是要求作业层次和作业工人遵守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严禁违章操作,不准冒险蛮干,构筑起施工现场专群结合的安全保证体系。

5、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先行,早规划、早安排,做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施工前我们把上述项目定为省双优工地进行目标管理,在开工前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及制度,做到事前防患。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遵守操作规程教育;其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员工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大督查的力度和幅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管理者应熟悉施工现场的点点滴滴。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管理 生产 安全

中图分类号:X5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88-01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建筑安全事故作为建筑施工中影响最为恶劣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企业经济损失,更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也成为建筑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念

所谓的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以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基础,以企业管理规章和制度为依据,以现代化管理技术为手段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控制和约束的活动,是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建章立制的重要手段,是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做好安全施工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职工在施工建设中的安全与健康,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是贯穿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首先,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从项目准备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开始着手的管理流程。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从设计的角度提出安全控制管理方法。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心,是贯穿于工程各环节的综合性控制模式,是衡量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依据。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员工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还要协调和处理好复杂的安全关系,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力深的工作模式。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1、资金、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当今的施工安全生产当中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小、技术薄弱的特点。尤其是在投标竞标制度的影响下,低价竞标、低价定额标准的出现更是影响了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使得建筑安全投入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是导致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多数施工企业为了得到一个工程不断的压低工程成本,这就使得原本利润较小的工程项目变得更加利润更加低,使得工程单位不得不降低安全保障金、人力投入以及技术研究,同时也有不少施工企业在不完全具备安全生产和操作的条件下违章、违规的带领工人进入工地施工。

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工作中都将经济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在企业管理中,工作利益永远都是排在首位的,从而习惯性的忽视管理工作,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也有一些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着侥幸心理,对于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于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着严重的违章、违规现象,甚至连最基本的制度落实要求都无法保障,更别说控制施工质量了。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一支专业性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多数都是外雇人员,这部分员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在作业时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在发生危险时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的较少, 而且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不仅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 同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了解,因此,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处于薄弱地带。

三、加强建筑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加强管理,加大安全的投入

加大安全的投入, 是工地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也是安全生产的最根本保障。因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文化素质大部分比较低下,大部分是“昨天还在家种田, 今天跑建筑施工的工地来干活”的一些农民工们,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差,须加大安全教育,熟悉安全知识与相关操作的技能且签署符合国家规定施工劳务合同。双方各自明确在安全生产中权利与义务。由于施工一线安全隐患与死角比较多,施工企业需加强检查力度,使得安全生产能够引起相关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 且及时整改,对于整改不严者,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罚款和批评等有效措施,到整改到位为止。

2、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实行合理施工是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 也是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基础的工作内容。所以,施工过程中,应坚持以相关法规为标准,来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消除所有物的任何不安全的状态。落实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法规。

3、建筑施工安全培训教育

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别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按实加强培训。加强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法律知识和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真正达到任职要求。对建筑施工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持证上岗,抓实抓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要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

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

3.2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

3.3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体验;

3.4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

3.5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4、完善建筑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彻底解决当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执法资格等问题。其次,建立村镇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农村建设市场异军突起,许多工程不具备相应的开工手续。因此,应该尽快出台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再次,应建立一种新的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制度,实行过程控制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全面评价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考核政府安全监管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强化安全管理,能够保护施工人员安全,同时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而对建筑企业而言, 这也无形中加强了其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红英,康香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难点[J].煤炭技术,2011(06).

篇7

关键词:建筑业; 施工; 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建筑业都是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建筑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安全生产,是建筑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工业部门之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导致生产率、成本、质量、建设周期以及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类伤害与损失,就成为我们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地方法规的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及工程监理制的推行,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本文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筑施工安全涵盖了在作业过程中所有的安全问题并且涉及管理、财务及后勤保障等相关内容。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生产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工程建设行业的人员及单位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建筑工程是事故风险较高的行业,政府对建筑安全问题极为重视,并制定了“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方针。近年来建设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加大并要求所有建筑工程从建设单位到分包单位配备安全员,并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实行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和高危岗位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考试后持证上岗。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轻伤事故,杜绝发生重大事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在生产中应遵守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本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已经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工程竣工的速度,一定要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认识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控制的现状、重要性,加强安全监理控制,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做好建筑工程项目。

2 加强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必要性的认识

2.1 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有利于扩大开放和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外商兴建的项目越来越多,已构成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项目的建设,投资者或贷款方基本上都要求实行国际通行的建设监理制度。但我国以前监理工作不到位.常常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多数工程的建设不得不由外国人来监理。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立并推广建设监理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 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有利于建设领域的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各参与者的独立地位得到了增强,但建筑市场由于追求局部利益的趋势日益突出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有的建设项目资金未筹足、设计未完成、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就仓促上马;有些建设项目,设计标准一再提高。预算造价屡次突破;一些承建单位违反竞争原则,用非法手段索取建设任务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投资规模失控、建筑质量低劣、拖欠工程款、损失浪费严重和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都与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有关。为了建立建设领域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必须实行建设监理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有效控制。

2.3 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有利于施工顺利进行和提高工程质量

一方面通过工程设计的监理,科学确定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使用功能、施工周期、技术水平和投资额,对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及设计成果进行监督和控制,把握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则,使得工程在“质”层面上达到业主的要求。

3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现状

《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理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正路道;基本形成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标准体系和框架,基本建成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了安全工作信息化管理。然而现在建筑安全监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企业领导长期重视经济效益,而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违章指挥,加上部分工人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安全监理的底子薄,一些事故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谈薄,不明白速度,效益,发展是与安全密不可分的。关于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还不适应生产实际,对建筑安全主要技术的研究还相当落后。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标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对人员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

(3)我国尽管制定了不少关于安全施工、劳动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问题,如今的建筑安全监理规定对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与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规企业的惩治力度不够,细则不够明晰,操作起来不够方便。

(4)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要大力加强监管执法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监理队伍的建设,现在我国行之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最终形成,安全监督手段和管理方法还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建设规模的需要,对安全监管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目前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生产工人没有掌握安全的操作方法,对操作流程拿不准,对规章制度缺乏认同,对违章作业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并且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员工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以为然,工作中麻痹大意,随意性太强。第三,企业对员工的宣传教育缺乏力度,具体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有的虽然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施工中没有严格执行。

4 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的要点

施工过程质量监督一般情况下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必须熟悉和掌握监督的范围及其要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质量监控的内容可分为:

4.1 审查设计图纸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4.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甚至垮塌。严重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严格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

篇9

关键词:安全视角;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一.安全视角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性;其二,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是处于安全的状态。其次,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符合合同规定,满足市场需求的,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所谓安全视角是指在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条件下,去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以实现建筑施工处于安全,高质量的运转状态。显然安全视角下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将注意力集中在安全性和质量性上,其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的将安全管理融入到施工质量管理中去,从而使得两者的管理质量不断提高。由此我们去理解安全视角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其一,有利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于降低安全成本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二,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有着促进作用;其三,有利于建筑工程综合管理结构的升级,构建更加全面化的管理体系。

二.现阶段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1质量管理的安全观念淡薄

从理论上来讲,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工程的质量,这是建筑工程管理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现阶段很多的建筑工程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安全意识,比较明显的原本存在的安全科和质量科被人为的合并成为一个内部岗位,从而使得企业丧失了大量专业化的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质量安全监督意识淡薄,很少由企业在内部设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很多情况下只是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形成质量安全管理的惰性,一旦相关监督部门放松监督力度,其安全质量管理就陷入混乱的局面。

2.2建筑施工队伍资质不符

目前,建筑市场中普遍缺乏对于建筑施工资质的审查和考核,由此使得很多施工技术差,责任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足的施工队伍进入到建筑项目中去,从而使得建筑项目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利益驱使下,很多的建筑施工队伍只是关注于建筑结果,往往忽视对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导致建筑工程存在大量潜在的安全隐患。

2.3建筑施工人员技术不强

总体来讲,目前从事建筑施工建设第一线工作的还是以农民工为主,他们往往知识水平有限,素质较差,对于新出现的安全技术,质量要求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化,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够。因此,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不按照工序进行,施工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建筑工程面临着极大的安全和质量风险。

2.4建筑施工安全质量制度不健全

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忽视,使得安全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难以健全。这就使得施工过程陷入到无秩序的状态,存在很强的随意性,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果长期不做出调整和改善,将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降低。

三.如何在安全视角下强化建筑质量管理工作

总而言之,目前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需要调整和改善的地方,我们应该积极树立安全观念,保证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开展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牵涉的利益群体比较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有效的保证两者的有效性,就要从如下方面入手:

3.1强化宣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质量管理意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树立正确的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健康的安全质量企业文化,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平台,以板报,横幅,座谈会,员工大会的形式去强化安全质量管理认识水平,不断营造其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其二,注重领导的自我学习,树立安全质量管理的意识,以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对于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以便在企业内部形成楷模,以促进安全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

3.2注重制度和规章,形成良好的安全质量管理氛围

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持久性,需要以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对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其一,以安全质量管理负责人,企业管理者和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小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建筑工程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其二,以岗位责任制度去界定安全质量管理的义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问责和整修,保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其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安全质量管理的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以激发员参与到安全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3.3强化培训和教育,组建专业化程度强的施工队伍

专业化程度强的施工队伍,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对此,首先,建立严格的施工人员准入机制,从根本上控制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健全施工人员的培训机制,将平时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从而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以更加安全更加高质量的标准去开展施工操作,从而保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将员工的施工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保证以安全性和质量性为基本要求,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技术氛围。

3.4注重监督和管理,发挥国家监督部门的监督作用

首先,国家监督结构应该明确自身权责,保证做到依法执行监督职能,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违法的情况要严格审查,并要求其进行整改的同时,给出一定的惩罚;其次,不断将国家关于安全质量管理的政策告之于建筑施工企业,要求其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法规;最后,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于相关政策中的缺陷和不足,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调整和改善,从而保证其监督职权的有效发挥。

四.结束语

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都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都对于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倡导以安全视角去审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罗伟青,李钢,孟夫良. 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管理[J].中华建设.2008(07)

[2]李杰,陈宝祥.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04)

篇10

中国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意识政府监管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关注,安全事故造成个人和家庭、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巨大损失。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对建筑业至关重要。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 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 。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手段落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低下,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不到位 , 安全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或监督力度不够、不作为等原因,当前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建设一线人员90%以匕是农民工,放下锄头拿砖刀,使这些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培训的人员没有得到培训,特别是新人场工人大多没有受到过安全教育,班前活动没有进行;二是“三类人”、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技能工种、企业三级教育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对策就是严格教育培训。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i是刘.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具体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这样的教育及培训要坚持不懈、切实可行地深入到第一线每—个施工作业人员,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2.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不少建筑企业、单位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之前,也会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但是就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来说,仍然差强人意。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仅使得安全制度的拟定毫无意义,更使得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既没有良好的约束施工行为,又不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性,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混乱、无序的现象发生。

2.3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局限于大检查、标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督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带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2.4施工安全监理方面的问题

某些地方要求监理单位负责安全监理工作,这对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是有利的。但目前应该说还缺乏法律依据。在法律未明确规定监理单位安全责任或监理单位非自愿承担安全监理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地方政府强行规定要求安全监理是不合适的。相反政府应该鼓励建设单位将安全监理工作通过合同形式委托监理单位依照合同实施。不过,现在监理单位也同样缺乏熟悉安全管理的监理人员。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全过程包括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一般来说,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关键是做好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也便有了保证。关于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许多业界同行已有了很好的经验,笔者在此不再重复介绍。而是另辟蹊径,从人本原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3.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拟定,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工作开展的安全性,也是为了能够确保工作可以真正的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关于这一点,国家已经积极的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颁布了相关规章制度,比如说《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等等,而建筑企业、单位在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之前,也应该先拟定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度。

3.3强化监督,严格执法,杜绝腐败

监管部门应改变只重视突击性检查的结果,而忽视日常管理的结果,在日常生产作业中,只有重视日常的安全作业管理,才可以养成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习惯,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监管部门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4加强对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的监理

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更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首先,作为监理机构,要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学习,在编制的监理规划中,明确安全监理内容和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结合施工单位的相关制度,制定安全监理的各项制度、监理方案、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并结合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监理的实施细则。其次,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理。

4.结论

安全管理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工具的安全使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安全管理

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严峻的管理工作,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更应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不利局面。相信通过以上各条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齐抓共管,一定能够形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严密有效的控制网络,使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施工企业有机协调运行,最终形成安全管理有序、到位、高效的运行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海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创新思考 [J].现代企业文化,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