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赏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4:12:29

建筑赏析论文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1

关键字:建筑特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有用作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前端有平?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由于防不能动又称不系舟。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但是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庄子说了“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适世隐居之意。因为古代有相当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他们的逍遥伏游,多半是买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所以防在园林中往往含有隐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而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这中间建筑对意境的表现手法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而且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钟、晓月、樵唱、渔歌等无不可借,计成认为“触情俱是”。

“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种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4、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是封建礼教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的体现。

5、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是搭建临时的建筑,称“幕屋”、“市肆”。花期一过,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建筑。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的建造时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主,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巨商和当地官员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扬州园林在审美情趣上,更重视形式美的表现。这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江南园林自唐宋以来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圆风格。

四.结论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2

一、析文以情发现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应析文以情诱发学生的美感。通过生动的范读,朗诵诱发美感。作家魏巍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蔡云芝老师读的诗句和音调。”从中可以想到蔡云芝老师读诗一定很美、很有魅力,所以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以至于多年以后,学生还能如此深刻的记忆。如果教师能用标准的发音、清晰的吐字、动听的朗诵、文雅的语言讲课,那么课堂就能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吹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阅读和赏析的兴趣,使他们在不自觉之中进入美的境界,受到美感熏陶。例如,中学教材中有很多篇目的诗词赏析,包括现当代诗歌和古代诗词。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一味地解释字词,势必给学生种下不愿学习诗歌的种子,让学生讨厌单纯的诗歌背诵。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范读、朗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诵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学生学得满意,教师教得轻松,师生都感到心情轻松、愉快,语文课堂成为欢乐的课堂。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借助优秀播音员的录音朗诵辅助教学,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西大汉”气概表现出来。用自身雄浑宽厚、字正腔圆的声音读出激昂的感情、磅礴的气势,学生从朗诵中被感染,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二、以文感人激发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处于平等、互相交流的状态,而美育也是可交流的。读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一文时,笔者被作者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求知的渴望及真挚的爱心所感染。上课时,笔者深情地向学生讲述海伦•凯勒的事迹,当讲到海伦•凯勒作为一位盲人、聋人、哑人,仍然渊博的知识、绮丽的想象描绘了假如获得三天视力后的所见所闻时,学生的眼角湿润了。于是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有关“如何看待生命”的讨论,学生的思想在讨论中慢慢改变了。

三、寓教于乐深入美

寓教于乐就是在课堂上用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加知识并能认识美、创造美。例如,罗贯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笔者充分利用班级男生多,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学生也多的特点,在班级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表演课。同学们兴致高涨,演周瑜的同学把周瑜的在非醉非醒间的神情演得活灵活现,极具欣赏力。学生活跃了,课堂活跃了,课文也理解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教于乐确实是课堂教学中消除疲惫、厌倦心理,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四、后续强化创造美

发现美和渗透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这是从“个别到一般之后,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完成转换、补充、再创造。“一个人不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就不可能变成高尚的有教养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而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的活动。以课堂为中心,延续深入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组织课堂讨论和口头作文,借助班会活动的形式展开。例如,《我的母亲》一文,笔者把握住学生对作者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感动之情,对母亲“最会吃亏但不软弱”精神的钦佩之情,提出让学生说一说“母亲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同学们都不假思索地举手发言。课后,他们对笔者说,他们觉得母亲做的事情很琐碎甚至有时候还有些唠叨,但经过这堂课以后才知道,原来在琐碎的小事中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细节。又如,学完《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描写自然的精美散文后,同学们感知到朱自清笔下别具风格的荷塘、月色,想象到李乐薇笔下的“独立”“安静”“远离尘嚣”的空中楼阁,能鉴赏这些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生活理念。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借鉴两篇课文,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美的素材,将材料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文中处处都有美。议论文的证明、反驳透射逻辑美;说明文中的解说让人享受、顿悟美;连那一篇篇应用文也无处不显示布局美、情理美。语文教学不仅体现思想、文化的价值,也体现审美价值。它能让当代中学生走出审美误区,促使学生走向美好的自由地,让学生学会探寻美的奥妙,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最高尚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世界。

总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审美条件,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趣”中求知,在“乐”中受熏陶,在实践、探新中增长才干。

作者:叶红美 单位: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吴华.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

[2]沈海燕.谈谈说明文教学中的美育[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1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4

时在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的鲁迅,于1913年提交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写道“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纪念,次更及诸地方”。曾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普及社会的、公开的美术馆或博物院”。而曾留学法国,对国外美术馆印象深刻的徐悲鸿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国家唯一奖励美术之道,乃在设立美术馆”,“因其为民众集合之所,可以增进人民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而画家的画作“其作品乃代表精神,或申诉人民痛苦,或传写历史光荣,国家苟不购致之,不特一国之文化一部分将付阙如,即不世之天才,亦将终致烟灭,其损失不可计偿”。林风眠于1932年撰文《美术馆之功用》,平实地探讨了美术馆对于认识历史、教化民众、促进艺术以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的问题。可见,当时的中国文化人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美术馆是一个国家形象工程,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和保藏、研究艺术文化的功能。

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强烈呼吁声中,中国第一个国立美术馆——国立美术陈列馆于1936年落成。事实上,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要建立和发展一个收藏及陈列众多艺术品的国家美术馆是一件十分艰难和不现实的事情。新中国的部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也是在新中国建国近10年之后才破土动工的。而中国美术馆从建馆到如今,也走过了一段颇不平静的道路。事实上,直到2003年,内部全面翻修的中国美术馆重新开馆,一个真正具有艺术博物馆性质的部级美术馆才出现在我们眼前。

上述的简短回顾,可以看到,中国的美术馆发展之路并不顺畅。这种不顺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一种文化修正的矛盾心态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长期处于革命、改革的大氛围之下,艺术的独立性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使得中国的美术馆难以从本位出发创造自己的前途。

美术馆在中国发展的这种状况,也直接地反映到了美术馆的研究状况当中。了解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状况,最直接和直观的方法就是搜索其研究成果。下文的表、图是根据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目录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的一个粗略统计,统计时间截止于2005年:

表一、图一表明,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美术馆主题图书最全的图书馆,其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数目仅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术馆主题图书的1/7。这个检索结果提醒我们有必要对中美两国的美术馆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进行一番比较。

在上述检索的基础上,以藏书最丰的国家图书馆的中文数据库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为基础,进一步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表二、图二,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美术馆专著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7%。数量最多的是赏析导览类图书,占到了总数的74%。而在笔者2004年所做的“中国国家图书馆1978年—2004年美术著作统计表”中,仅是1978至2004年的美术理论著作就有2753本。此外,美术馆主题的赏析导览类图书的优势比例一方面表明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含量偏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欣赏、游览上。国内对美术馆的研究处于一种单薄、零散的状况。而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这种比较单薄、零散的关注和认识,反过来也影响和制约了国内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从数量上看,在国家图书馆的100册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海外中文图书(48本)几乎占了数目的一半,与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图书平分秋色。从类型上看,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最能反映美术馆理论研究水平的专著全部是海外中文图书,而国内的美术馆主题专著数目为零;在理论辑刊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31.5%,国内图书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在赏析导览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47.2%,数目上与国内图书基本持平。通过比较这些海外中文图书(主要是我国台湾图书)与内地图书在国图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所占的比例说明,港台地区及海外的华人圈在美术馆主题专著理论写作方面领先于国内。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重点集中在理论辑刊类,主要表现为年鉴写作、馆刊、论文结集等。

1977年以前,国家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中文藏书几乎是空白的,这说明国内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写作以及对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关注,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的。2000年之后,美术馆主题图书写作趋势得到加强。

从1980年开始,美术馆主题文章基本上持续增长。这些文章、信息主要集中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世界建筑》等刊物上,而在《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则非常少见。这些文章主要集中于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思潮辨析、美术馆建筑、审美教育研究四部分,大都以与美术馆相关的一个枝节问题延展讨论,直接与美术馆学相关的理论文章极少,全面地从文化上探讨美术馆的文章极少。

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自觉努力。美术馆主题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术馆的出版物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美术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取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理论写作对美术馆主题的忽视。从理想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空间)的美术馆应该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中国国内的实际理论写作情况,却与美术馆应该获得的关注不相符合。审视这一研究现状,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馆主题研究应该得到国内理论写作更多的关注、反思与开拓。

内容摘要: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自觉努力。美术馆主题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术馆的出版物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美术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取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理论写作对美术馆主题的忽视。

关键词:美术馆文化研究

注释:

①(美)卡若·邓肯.文明化的仪式·公共美术馆之内[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45.

②马鸿增.20世纪我国美术馆的发展轨迹与思考[J].美术观察,2000年第4期.

③④同上。

⑤该统计时间对2005年年内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图书藏书量有效,不包括2005年以后图书馆引进的2005年出版图书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美术馆文化研究

190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两次上书清朝廷未果的情况下,自费在家乡办了“南通博物苑”,内分自然、历史、美术三部分,这是中国第一个兼具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1914年,辛亥革命之后,清故宫更名为“古物陈列所”(1925年更名为“故宫博物院”,确立了故宫的博物馆性质)向公众开放,这实际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这一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立可以看作是效仿西方民主革命的一个政治、文化举措。这一举措是针对通过革命手段颠覆了封建王朝之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塑政治、文化身份的问题。正如卡若·邓肯在谈到法国卢浮宫的转型时所说:“它因此成为一个旧统治结束、新秩序开始的生动象征”,故宫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事实上,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故宫博物院作为旧秩序结束的象征有余,但作为新秩序开始的象征却不足,它身上所沉积的旧中国审美趣味与当时中国新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是极不相衬的。因此,对一个新的国家艺术造型博物馆的呼唤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艺术界十分强烈。鲁迅、蔡元培、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林凤梁等当时中国文化界的名人纷纷上书或撰文呼吁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国立美术馆。

时在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的鲁迅,于1913年提交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写道“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纪念,次更及诸地方”。曾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普及社会的、公开的美术馆或博物院”。而曾留学法国,对国外美术馆印象深刻的徐悲鸿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国家唯一奖励美术之道,乃在设立美术馆”,“因其为民众集合之所,可以增进人民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而画家的画作“其作品乃代表精神,或申诉人民痛苦,或传写历史光荣,国家苟不购致之,不特一国之文化一部分将付阙如,即不世之天才,亦将终致烟灭,其损失不可计偿”。林风眠于1932年撰文《美术馆之功用》,平实地探讨了美术馆对于认识历史、教化民众、促进艺术以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的问题。可见,当时的中国文化人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美术馆是一个国家形象工程,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和保藏、研究艺术文化的功能。

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强烈呼吁声中,中国第一个国立美术馆——国立美术陈列馆于1936年落成。事实上,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要建立和发展一个收藏及陈列众多艺术品的国家美术馆是一件十分艰难和不现实的事情。新中国的部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也是在新中国建国近10年之后才破土动工的。而中国美术馆从建馆到如今,也走过了一段颇不平静的道路。事实上,直到2003年,内部全面翻修的中国美术馆重新开馆,一个真正具有艺术博物馆性质的部级美术馆才出现在我们眼前。

上述的简短回顾,可以看到,中国的美术馆发展之路并不顺畅。这种不顺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一种文化修正的矛盾心态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长期处于革命、改革的大氛围之下,艺术的独立性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使得中国的美术馆难以从本位出发创造自己的前途。

美术馆在中国发展的这种状况,也直接地反映到了美术馆的研究状况当中。了解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状况,最直接和直观的方法就是搜索其研究成果。下文的表、图是根据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目录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的一个粗略统计,统计时间截止于2005年:

表一、图一表明,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美术馆主题图书最全的图书馆,其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数目仅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术馆主题图书的1/7。这个检索结果提醒我们有必要对中美两国的美术馆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进行一番比较

在上述检索的基础上,以藏书最丰的国家图书馆的中文数据库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为基础,进一步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表二、图二,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美术馆专著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7%。数量最多的是赏析导览类图书,占到了总数的74%。而在笔者2004年所做的“中国国家图书馆1978年—2004年美术著作统计表”中,仅是1978至2004年的美术理论著作就有2753本。此外,美术馆主题的赏析导览类图书的优势比例一方面表明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含量偏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欣赏、游览上。国内对美术馆的研究处于一种单薄、零散的状况。而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这种比较单薄、零散的关注和认识,反过来也影响和制约了国内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从数量上看,在国家图书馆的100册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海外中文图书(48本)几乎占了数目的一半,与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图书平分秋色。从类型上看,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最能反映美术馆理论研究水平的专著全部是海外中文图书,而国内的美术馆主题专著数目为零;在理论辑刊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31.5%,国内图书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在赏析导览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47.2%,数目上与国内图书基本持平。通过比较这些海外中文图书(主要是我国台湾图书)与内地图书在国图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所占的比例说明,港台地区及海外的华人圈在美术馆主题专著理论写作方面领先于国内。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重点集中在理论辑刊类,主要表现为年鉴写作、馆刊、论文结集等。

1977年以前,国家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中文藏书几乎是空白的,这说明国内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写作以及对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关注,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的。2000年之后,美术馆主题图书写作趋势得到加强。

从1980年开始,美术馆主题文章基本上持续增长。这些文章、信息主要集中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世界建筑》等刊物上,而在《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则非常少见。这些文章主要集中于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思潮辨析、美术馆建筑、审美教育研究四部分,大都以与美术馆相关的一个枝节问题延展讨论,直接与美术馆学相关的理论文章极少,全面地从文化上探讨美术馆的文章极少。

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自觉努力。美术馆主题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术馆的出版物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美术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取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理论写作对美术馆主题的忽视。从理想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空间)的美术馆应该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中国国内的实际理论写作情况,却与美术馆应该获得的关注不相符合。审视这一研究现状,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馆主题研究应该得到国内理论写作更多的关注、反思与开拓。

注释:

①(美)卡若·邓肯.文明化的仪式·公共美术馆之内[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45.

②马鸿增.20世纪我国美术馆的发展轨迹与思考[J].美术观察,2000年第4期.

③④同上。

⑤该统计时间对2005年年内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图书藏书量有效,不包括2005年以后图书馆引进的2005年出版图书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6

国内多数设计作品依旧止步于单纯的元素堆砌,禅风室内空间,却缺乏寓禅理于设计。如果把设计比作写文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体:淤记叙文的形式,应当使空间表达具备连贯性,有始有终,此种形式适用于博物馆设计等以时间为脉络的设计;于散文的形式,应当注重空间氛围的烘托,此种形式适用于店铺装修设计等,以烘托产品格调为主;盂议论文的形式,设计主题鲜明,空间中以核心部位的凸显为要义,比较适合于高档茶楼,以及禅文化爱好者的住宅空间。这三种禅风室内设计的表达形式,都需要依托室内装饰才能充分展现。近年,国家倡导装配式建筑结构,装配式建筑着重于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最大化稳固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避免二次施工造成的建筑破损。装配式建筑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装饰环节,既要实现设计个性化,又要满足对实用性的需求,这意味着对禅风室内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的空间结构、整体环境、风水、风格以及色彩的搭配限制多,需要通过装饰进行弥补,否则将出现“千屋一面”的局面。

2禅风室内装饰中的艺术设计范畴

要符合审美特征,在进行装饰设计前,应当不断加深和细化对题材的把控,主要借鉴的风格是中式和日式,但只要相得益彰并不排除其他艺术形式。明确设计中将要采用的形式、特色构件等,依据室内装饰设计范畴,展开设计构思,禅风室内装饰中的艺术设计范畴包括:家具,包括支撑类、储藏类、装饰类家具。禅风家具造型上可以借用中式、日式家具,其中中式以宋代家具的借用为宜,但要在此基础上增加非对称性的元素。饰品,一般为摆件和挂件。禅风室内装饰中主要使用藤编工艺品摆件、陶瓷摆件、木质摆件,以木为主的铁镶摆件。挂件类主要指软笔书法、国画、漆画、壁画等。灯饰,包括吊灯、台灯、射灯等。不仅起着照明的作用,还兼顾渲染环境气氛和提升室内情调的作用。禅风设计对灯饰的造型限制为不用或少用欧式灯品。布艺织物,包括窗帘、床上用品、地毯、桌布、桌旗、靠垫等。禅风布艺除黑白灰色外,可适度加入正红色或黄色进行点缀。花艺及绿化造景,包括装饰花艺、鲜花、干花、艺术插花、绿化植物、盆景园艺等。这是禅风装饰的点睛之笔,也是最便于调整空间氛围的部分,随着季节不同,甚至可营造出不同的景。

3禅风室内装饰的设计原则

禅风室内设计表达应把“禅境”展现出来,要将物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禅宗思想是综合佛、儒、道的观念而产生,也是区分禅风与传统中式风格的区别所在,在中式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禅宗的“空观”,即看空的人格。禅意空间是自然主义,禅悟大多都是从自然中学来的,这里的自然主义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主义有很大区别,都是主“空”的观点,一方面保留了儒道两家的自然观,另一方面自然是看空了的自然,是心化的自然,所以禅对自然的看法发生了质变。“禅”具备“止观”、“沉思”、“静虑”的特征,最关心和最重视的是人的心境。因此,禅风室内装饰的设计要遵循意在语先、塑光造意、以色造景的设计原则。

4禅风室内装饰的方法

设计前期,资料收集阶段应按照三部分来准备:历史资料、人文资料,若是进行设计改造工作,还应收集过往设计图纸资料。究其设计的具体方法,则是从玄学五感的维度进行设计。玄学五感即“形、声、闻、味、触”,对应的是人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4.1“形”形,指形态,包括形状和颜色。与极简主义比较接近,须有留白的空间。禅风室内装饰旨在解构光与物的立体关系,处理心象与禅境。“禅”在设计中会用到对称的形式,但非对称的设计反而更具有禅意的美感,非对称的设计体现了禅风中道家的审美意识,弱化了人工雕饰痕迹。山、石、沙、水等的动态与静态都成为设计元素,对于其他设计风格而言,禅风室内设计的色彩跳跃性及对比关系被弱化,禅风室内空间贴近大地色系,以黑白灰、棕、原木色为主调,辅以红、黄色为点缀色。形态需通过光线来塑造,禅风室内设计讲求光环境的朦胧性,为营造氛围,通常搭配雾化效果,照度、亮度、色温需做到有层次起伏。禅韵的空间要静谧稳重、含蓄内敛。因此,禅风室内空间的照度要比普通空间低1至2个梯度,较其他设计风格的同部位少近20%~50%照度值。依据功能来分,门厅、休息区等空间的照度应设定在100~150lx,走廊、过道灯则是50~100lx,大厅、包厢则是150~200lx,桌表、前台设定在200~500lx,展示陈列物品的区域则需要达到800~1000lx。尽管为了烘托黑暗至光明的过程,但禅风设计要尽可能少的使灯光出现明暗对比过于强烈。色温需要保持在较高水平才能营造出适合的气氛,局部需使用低色温,在色温上进行对比,而不是照度上进行对比。通常情况下,低照度使用低色温比较适合,但一些情况下需要适应空间的具体要求,创造出特殊的效果,这种特殊情况下,高照度也能使用低色温,比如,为了让陈设品更加具备观赏性,利用色温较高的灯具达到目的。如果一定要给禅风室内设计的色温定下保守的参考值,色温可以控制在4000~5000k近日光的色温。4.2“声”声,指声音。在室内设计中也是一景,称为声景。声景设计包括自然声、器乐声、人声。自然声、电乐声、活动声、机械声,好感度和协调度都遵循由前至后声景配置越来越弱为宜。禅风室内装饰中可以使用的自然声包括:虫鸣、鸟叫、蛙声,风、雨、雷电声。水声的运用最为广泛,形式也是最多的,例如潺潺溪水声、水波拍石岸声、瀑布声等。器乐声主要指琴笛声,还包括古钟声,的敲木鱼声。人声的运用则是为了体现恰到好处的氛围,例如僧侣诵读声、喧闹的人声,体现宗教信仰或世外桃源等。4.3“闻”闻,指嗅觉,设计中主要指香味。包括香道、精油、墨香味等。4.4“味”味,指味道,包括苦、辣、酸、甜、咸鲜等各种味道。室内设计中的味主要通过色彩和灯光进行烘托,如粉色有甜味的感觉,蓝色有海水的味道等。4.5“触”触,指触感。室内设计中主要指材质的冷热触感、软硬触感等,禅风室内装饰大面积采用的是热触感、软质地的材料,例如木材、竹材。但也必须在小面积使用到冷触感、硬质地的材料,在空间中形成对比效果,起到点睛的对比效果,例如石材。在禅风室内空间中,切忌断章取义式的摘抄禅元素,既使空间显得无设计感,也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禅韵。因此塑造禅风室内效果,应多看多思考,提炼出精髓,再依据玄学五感入手,回归人性化的设计要义。

参考文献

[1]朱梅.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5(7):30-31.

[2]沈福煦.扬州的个园与何园赏析[J].园林,1999(4):12-13.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7

一、根据课程特点,更新教学内容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文学教育公选课一般是30学时,相对短暂的教学学时和教学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文学教育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它有较强的灵活性。我们以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为蓝本,每学期对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局部更新,尽可能地将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带进课堂,做到经典性和时尚性兼顾。90后的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对时尚性表达的偏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引领他们鉴赏那些以前教材中、课堂上未被关注的文学样式,如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等,我们把其中适合做教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阅读观。例如: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插入当红男旦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歌曲,这是一首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很多学生都爱听爱唱,“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我们引导学生就这几句歌词从原诗里找到相应的表达,并说说各自写法的妙处。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导语”中有这样的话“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流行音乐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影视与当代文学课程讲到知青题材的小说时,把网络上红火的“最温馨感人的情感读物”——《山楂树之恋》推介给学生在线阅读,让学生把小说文本和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进行比较,思考这部小说所写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法国小说欣赏课程讲莫泊桑作品时,把当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阅读,比较二者表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和“救赎的主题”。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学文本与流行音乐进行参照阅读阐释,“可扩展课堂容量,充实教材中一成不变的内容,使得教学对象在文学体验之路上获得更多知识”[1]。我们还密切关注当代文坛发展动态,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国内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国外的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奖项的获奖作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强化主体意识,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工科学校公选课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课,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人们常常将讲授法与灌输式、填鸭式联系在一起,并把教学的呆板、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看作是讲授法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造成这些弊病的不是因为使用了讲授法,而是运用得不恰当,即方法本身未能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环境相协调[2]P269。讲授法对教师的表述语言要求较高。90后大学生“他们对图像化与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种种轻巧、有趣的表达非常热衷,对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更是驾轻就熟”[3]。教师讲授语言应尽量适应这样一个教学群体的阅读风尚和欣赏旨趣,可以适当采用戏仿、戏谑式议论、调侃式转译等表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为“悦读”过程。“在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这就要求“教师讲解声调要有抑扬顿挫,语言应精炼、优美、富有情绪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内容、适当制造悬念、适时提出问题、适度穿插花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使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教师要对讲授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并实现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指导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情景,获得美的体验和人生启迪。“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与互动是文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且对经过十多年应试语文学习的工科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的要求是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自己的认识放在课堂中与大家交流,以便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6]。所以要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情感的大量高扬,而不是无视甚而压抑。教学属于文科教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是认识论上的判断、机会、视界,以让文科教学固有的大开大合的教学场,承载大学生真实生活自我解放的性灵之声”[7]。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师生一起探索未知的过程。“在大学阶段,教师降低的是认识尊严”,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真正放下身段与学生对话交流,实现彼此精神的相遇、心灵的共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表现冷漠、教师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三、开放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

对文学阅读经验有限的工科学生来说,多媒的教学手段可以让看似静止的文字变得活色生香,产生“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应。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寻求文本和音像媒介的最佳结合点,用丰富、鲜活的感性材料充分展示文学作品美的内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音频、视频播放只是手段,不能代替学生个体对文字的含英咀华,因此在插入音像媒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适当、适时、适度,不能本末倒置,不无原则地迎合学生。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板书。课堂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信息场,蕴含着师生巨大的生命张力,具有丰富的现场生成性。事先设计得再完美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面面俱到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那些师生思想碰撞的点滴火花,那些对文本的独特解读,那些对突发事件的即兴发挥等,面对这些情况,做好的课件不便即时修改,简便快捷的板书就成了不可取代的辅助记录手段。对文学类课程教师而言,精心设计的具有书法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板书,不仅能够辅助教学,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滋养,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态度。有创意的板书和多媒体交错使用,可以消除审美疲劳,刺激学生注意力集中。信息时代的标志的网络,是文学课程教学的有力助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多媒体教室基本都可以上网,我们充分利用此便利条件,提前在课件里做好链接,课堂上随时点击相关网站,例如《红楼梦》导读课程,在讲到红楼梦的版本时,我们链接“红楼资料网站”,此网站对红楼梦的版本介绍较全,并且清代至民国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应有尽有;在需要引用脂评本原文资料时,我们链接“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网站”,它在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基础上,吸取了甲戌本、王府本、戚序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它保存脂批文字相对较完整。把网络引进课堂,既能了解有关本课程最新最鲜活的资讯,引导学生熟悉对文学作品多元、多样、多视角的解读,启示学生获得自我的评判;又能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并学会从海量信息里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把文学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针对学生特点,巧抓课堂管理

如何防止学生“必逃”,硬性点名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方法,对大班来说费时且效率不高。我们的做法是:课堂考勤在做到常规化的同时注意方式的多样化。例如,我们允许学生请一次假,但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这样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平时采取抽点名、签到等方式检查到课情况,课堂做随机小练习、即兴提问也是一种变相的考勤方式。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现教传媒曾对全国五大区域的八大城市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7%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达30分钟以上,大学生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的比例比中学生低将近17个百分点。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自习时比上课时,能集中精神的时间都更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冯伯麟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老师授课方式、课程内容是否有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8]。由此可见,教师如果始终让自己的课讲得生动有趣那么就能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意识,要加强业务进修,吸纳本专业、相关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课堂管理在做到规范化的同时注意实施时的人性化。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较强,那些动辄训斥讽刺甚至打压学生的做法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既要治学严谨又要有亲和力,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以旁敲侧击以语言暗示,也可以用小幽默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注意力回归,或者借机生发,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从学生角度看,好的课堂纪律让他们受益,我们在与学生访谈时了解到,学生对课堂管理不力的教师很有意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好的课堂纪律能够让他们学起来更轻松,更有效果。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美术教育;能力

近年来,我国中职院校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随着学校的迅速发展和生源的扩大,各专业技能课程也日益增多。同时,中职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更好地适应时展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中职美术教学中,主要存在缺少审美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有待明确

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明确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美术学为基础,结合现实应用,培养学生将美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忽略了美术学科的艺术性,造成一些中职学生虽然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但设计的作品缺少新意、没有灵魂。

2.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大力扶持,中职院校办学水平也得到持续提升。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等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有较强的依赖心理,整堂课都借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直观的展示,连简笔画教学都用多媒体进行呈现,久而久之,学生对手绘的艺术美感缺乏真实体验。此外,持续以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开展美术教学,也容易削弱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3.未重视审美能力培养

受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就业方向的影响,一些中职学校在美术教学中,片面关注学生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部分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的技能,如,在进行中外建筑美术教学时,自顾自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先入为主地向学生灌输作品的思想,学生思维被束缚,无法以创新的、发展的视角产生新的见解,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等的培养都产生了抑制。

二、对中职美术教学的一些建议

1.优化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学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如,针对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其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有扎实美术基础与专业技能、艺术创造与表达能力的人才。而与美术专业关联较少的专业,教学目标则更应当关注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将艺术与实际相结合等能力的培养。中职教师在设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地安排教学重点,科学地开展美术教学,以保证每个专业的每名学生都能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

2.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部分中职学生因美术课程与专业知识关联性不大而忽视美术课程,在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激发。要改变学生的思想状态,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美术技能水平以及美术素养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写生,到博物馆欣赏艺术珍品,等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让他们通过持续的观察与学习提升美术素养。与此同时,根据中职学校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美术知识与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针对不同专业的美术知识需求灵活开展教学,选择教学重点,为中职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保驾护航。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时期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中职美术教学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关注中职学生理论与技能的教学,与此同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在赏析《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对作品进行赏析,教师发挥引导与点拨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艺术美的真谛,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条件。结语美术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利就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中职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美术教师需要清晰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模式,提升中职美术教学的效率,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徐凯 单位:江苏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颖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9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首次提出,虽然与媒介融合有一字之差,但立意、内涵却完全不同。按照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DeSolaPoo)的观点,所谓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也就是说,一种媒介拥有多种功能。而按照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观点,“媒体融合”是媒体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从而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也就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个媒介平台,以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作业模式,有效结合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及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介质新媒体的传播通道,实现资源共享和集中处理,再以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各种媒介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融合发展模式。这种全媒体平台的传播形态,受众群体更广,也更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对建筑行业来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展示业内最新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成果的窗口平台,建筑学术期刊在学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学术期刊的传播形态越发丰富,出版方式已不再局限于纸媒,而是呈现期刊+互联网的多平台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融合发展方向。本文即主要结合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特点与现状,重点分析建筑学术期刊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发展之路。

2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特点

在数字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新一代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媒体融合已具有多维视角,不仅是包括媒体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体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体之间的技术逐渐模糊,同时也日渐促成了传统纸媒转向新型媒体产业的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2.1技术化与全能化

无传播不技术,无技术不传播。技术赋能成为新媒体建设的核心推手。正是基于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方位应用,传统媒体界限逐渐模糊,新兴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网站、独立开发的App等,都有赖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这些新兴媒体的浪潮下,许多传统学术期刊开始尝试新媒体运营,同时继续兼顾纸媒出版,传播内容互有渗透与借鉴,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从而使整个媒体产业呈现全能化。

2.2集约化与全民化

媒体融合改变了媒体的生产、传播及消费方式,尤其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以新旧媒体融合下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来说,与传统纸媒出版发行方式相比,多种媒体联合运作下的科技内容传播具有更多渠道和更多的形态,例如,同一技术专家的采访可以通过一次内容集约化生产,同时在纸媒出版、在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等平台。此外,新兴媒体的出现,让普通公民也获得了参与发声和传播的能力,很多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开始自媒体运营,自发参与行业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2.3融合与跨界

从融合主体来看,媒体融合主要存在同业间、跨媒体、全媒体、跨行业融合这四种形态,既包括了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也有媒体产业与信息产业间的跨行业融合。其中,学术期刊的内容融合多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物理形态的融合,渠道融合则是依赖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背景,经过内容整合可以同时进入网络平台及移动终端平台,也可以结合活动公司,开放线上与线下定期讲座与论坛,打破地域界限及媒体界限,打造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传媒产业发展。

3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

3.1学术期刊媒体一体化成为趋势

从我国传媒行业发展来看,最初以单一媒体平台居多,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随后则以横向联合(如报纸、杂志等多种传媒平台联合)和纵向联合(如报刊与广告、印刷等机构联合联合)为主,近期则以混合交叉式(传媒产业及相关产业与非相关产业联合)为发展趋向。因此,应当看到,传统媒体走向多媒体一体化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及发展轨迹的必然结果。尤其在学术期刊领域,因为是专业媒体,受众群体多是相关专业领域的从业者,相比大众媒体,受众人数相对较少,而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利用多元化、一体化传播实现优势互补,将极大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为学术期刊发展开拓新机遇。

3.2专业学术媒体平台多样化共存

为应对新时代媒体发展需求,传统媒体积极求变,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站、微博等平台开通各种专业学术媒体账号,独立开发网站、App等,生产内容从文字、图片、H5、视频的简单叠加到“中央厨房”、手机客户端、云平台等媒体融合核心产品,使得传播形态呈现社群化、传播内容趋向个性化。以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为例,《建筑技艺》杂志社作为传统期刊出版机构,利用专业优势和互联网背景,逐渐开放了“建筑技艺杂志”微信公众号、“AT资讯站”微信服务号、“建筑技艺杂志”微信视频号、“《建筑技艺》杂志”抖音号、“建筑技艺·云学堂”网页、“建科”App等媒体平台,推出了各种专题文章、在线访谈、互动沙龙、视频直播、建筑赏析等内容产品,这样多样化平台的联动运营,受到了行业人员及业余“发烧友”的一致好评。

4建筑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战略转型

4.1传统学术期刊媒体面临多方面变化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各种新兴媒体开始涌现并迅速抢占市场,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媒体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的生态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包括内容生产、运营机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变化。其中,在内容生产方面,基于互联网媒介环境和技术发展的激烈竞争,如建筑行业学术期刊,无论是从生产流程还是从栏目策划执行方面,都开始偏重呈现文字、图文、图表、视频、直播等多端化、社区化、多元化变革。此外,在运营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互联网+”的运营及营销变化也为多元经营、衍生产品开发等传统广告之外的市场布局提供了有效指引;在企业管理尤其是人才管理方面,基于互联网媒介环境,除业务型人才外,更需要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这也促进了诸如建筑行业学术期刊等一批专业传媒机构的制度、组织架构及运营管理变革等。

4.2传媒机构新旧业务的深度融合与流程再造

在媒体融合时代,如果只是单独再增设一个新媒体业务部门,且与传统业务部门各自为政,仍不能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只有通过各方合作,自上而下进行彻底的组织机构与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优化采编与运营流程,着重采编流程的一体化、采编与运营一体化,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从而产生品牌叠加放大效应。在采编流程方面,融合型学术期刊可以通过采编团队的整合、技术设备的改造以及信息渠道的分销等机制变革形成工作合力,即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打破传统学术期刊时效性不强、互动性不足等瓶颈。以纸媒上刊登的一篇学术论文为例,同一内容可以同时在纸媒和新媒体平台进行不同格式的生成,进行线上及线下的多线传播、广泛覆盖。在产品与内容运营方面,针对媒体用户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的时间碎片化、使用需求个性化、使用场景移动化等特点,产品不再是单一的文章、视频、图片概念,可以是集图片、文字、视频、直播外链接于一体的多元化优质内容。目前开设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微博号、头条号等的新媒体机构非常多,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统一产品和内容的管理运营也成为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互碰撞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只停留在内容价值或者传播渠道上,而是要遵从“渠道和内容皆为王”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实现多个媒体平台用户的数据反哺。

4.3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建设中考评体系待完善

媒体融合建设需要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形成激励机制保障。唯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合理、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融媒体产品生产制作转型,不断推动媒体人员全面提高策划和制作融媒体产品的能力。目前,媒体融合相关的考核机制不健全,考评体系不完善,有待建立适应和推动融媒体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很多媒体以点击量等指标为主进行考评。这种标准既不准确,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在建筑行业专业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上,往往事件性新闻的吸引力比之技术类内容较低,相对的浏览量和传播量也会有所偏重。因此,在考核考评方面,需要解决考核之中所面临的平衡性、激励性、统一标准等问题。

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篇10

一、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内在逻辑性

根据对我省上述几所高校的调研发现,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是有关音乐、美术、摄影、书法、舞蹈、文学六大类,其中85.6%以上的学校都只是理论课程,仅有14.4%的高校真正涉及到艺术实践(或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切实使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走进校乐队、器乐技能实践训练、校合唱队、校戏剧团、校合唱团等团体,但是在这14.4%中也明显存在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在结构设置缺乏横向及纵向的逻辑性,97.8%以上的学校都把公共艺术课程规定进了全校通识平台限选或任选课程中,仅有2.2%的高校把《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归为通识平台的必修课程,其余六门课程以及更多课程分别为限选课程、任选课程。24.5%的高校是要求在一年级修完教育部规定的2学分,46.4%的高校是每学期滚动开设,29.1%的高校是规定课程分别于春、秋季学期滚动开设。即使在上述97.8%的高校中,无论是以一年修完还是滚动开设的方式,都会造成在选择稍有难度的任选课时,例如:《交响音乐世界》或《油画赏析》每班会出现修过《音乐鉴赏》或《美术鉴赏》有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和毫无音乐、美术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这种每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平等性,导致了课程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层次。

二、教学内容单一性

在对学校文、理、工科学生抽样听课中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在课堂讲授内容上都偏向于对经典音乐、绘画作品的赏析各时期流派的演进等传统知识,讲授的都是大多是权威性的评论,缺乏引导、启发学生能动性地学习如何鉴赏“美”的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因人设课”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设置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涉及领域范围较窄,缺乏运用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审美的能力。最后,缺乏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以及中原地区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甚至有些高校呈现空白的状态。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辱传承、发展历史的使命,更使艺术教育与民族民间脱离了最本质的保护和传承的关系,同时丧失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设课程门类较少

我省99.8%的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限选、任选课程都在15门以下,而截至到2006年,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门数大约就分别达到29门、48门、37门之多,更不能与之一向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国外著名院校相对比。在我省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明显倾向于单一性,在针对课程门类这项选择题进行问卷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较少,大部分院校都是根据教育部要求的课程或根据自己教师的特长而设置课程,在对学生音乐、美术基础进行调查时发现在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竟然有13%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有过3-5年不等的专业学习经历,以此看来,目前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期望,更造成很多学生中断学习艺术的机会。另外,课程门类较少很容易引起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去选择相关课程,而是应付性质去选择一门较容易考试过关的课程,同时连带还会造成同一门课程由于选择人数较多而出现班级人数过多的现象。例如,在抽样听课的过程中,某校《影视鉴赏》就出现了二百余人的大课堂。在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表示“可以取消一部分例如《影视鉴赏》中播放影片的课时,来增加一门乐器的实践学习”或者是“希望多举办一些高规格的交响音乐会或高品质的艺术讲座”等。

四、教学方法陈旧

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是以多媒体课件的讲授以及影像资料的播放为主,“分组讨论”虽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相比之下并不多,在抽样听课中,可以得知即便是“分组讨论”也是仅仅流于形式、肤浅层次的相关课堂内容的再次陈述,并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更不用提及创新思维的建立。另外,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还是表示“喜欢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课堂形式,更多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不满也是出于课堂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的原因,教学方法的陈旧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广泛运用于非艺术课程的时代,“互联网+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成为每一位承担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唯有这样才能突出艺术课程自由发挥想象的特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五、师资队伍学科结构方向不平衡

从我省部分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调查来看,82.3%以上的学校仍是以音乐、美术为主线,相应的舞蹈、戏曲、戏剧、影视、建筑等方面课程比较少,93.6%以上的学生反映开设的课程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兴趣需求,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偏于音乐、美术方向,呈现出多门学科不平衡,其他专业方向人才稀缺的现状。在调查中27.3%的学生反映不愿意上公共艺术课程的原因是教师综合艺术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低下、缺少人格魅力,大多是哗众取宠、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由此说明,首先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的态度不够端正和重视;其次,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引领学科建设发展的高水平优秀教师。

六、评价体系不完善

我省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和非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致的,由试卷或论文的形式来呈现,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机制,既缺乏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专业人才来进行评价,也缺乏完善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而这两种形式其实都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日常学习努力的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收益成就。首先,笔试试卷的形式,多数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构建。而论文评价方式,更是无法以一个真实、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形式的,96%以上的学生都存在有抄袭现象。同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呈现出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满。可见,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根据笔试或平时的出勤率等评价出来的成绩,显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见证鉴赏、审美等能力的提高程度,如此结果也导致了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最终考核评价机制的全然不满意。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姚思源.论音乐与音乐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