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十篇

时间:2023-12-16 16:33:00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1

关键词:校园暴力;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在安全的环境、良好的风气中学习的权利。而创造这种环境与风气便是国家是学校是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而随着近来越来越多校园欺凌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校园暴力已成为大家重点关注与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我们需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分析现状出发,对当今各个地区的校园暴力的情况做了大致了解调查,深入探讨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校园暴力的近况,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校园暴力等问题。

一、何为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含义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一系列行为。具体有例如发生在校园内及周边地区,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包含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人格的发展。

二、校园暴力的近况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暴力事件,这是世界上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的校园暴力近况

在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发生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暴力程度也是越来越严重,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来,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暴力表现出团伙性、报复性、残忍性等特点。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1]:49.2%的同学承认对他人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3%的同学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

(二)美国的校园暴力近况

校园暴力在每个国家都有发生,而美国属于较为严重的国家。据美国国家学校安全中心的统计和调查[2],在2007-2008学年,美国K-12年级供油5570万学生,在该学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中共有43人死亡。在2007年有150多万12-18岁的青少年受到非致命的校园暴力伤害,包括82.68万盗窃和68.41万暴力。10%的男中学生和5%的女中学生在校园遭到过武器威胁,32%的学生遭到过欺辱。85%公立学校至少发生过一例暴力犯罪、盗窃或其他罪行。

(三)日本的校园暴力近况

在日本,根据一项调查显示,16%的日本学生做过欺负别人的事,35%的人被欺负过,即欺负别人又被别人欺负的占38%,两者都没有的仅占12%[3],校园欺负问题已成为日本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经常受欺负的孩子通常会情绪低落、感到孤独、由此引起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继而发展成逃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欺负者来讲,欺负他人很容易形成相当稳定的习惯,导致以后的暴力犯罪。[2]

三、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个体因素

年龄是影响暴力的最大因素之一,暴力的类型与年龄相关。这种相关性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其生活经历相联系的。此外,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是影响暴力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超出常规的行为、学习成绩差、控制力弱等因素对暴力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报作用,早期吸烟、吸毒、女生缺乏自尊等问题都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危险性。

(二)家庭因素

由于现代工作压力,很多双职工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使孩子缺少家庭关爱,甚至存在家暴等原因,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干扰其人格和观念的发展。Flannery和Williams研究[4]表明,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在成人以前要比没有受过虐待和忽视的儿童超出38%的可能性因为暴力犯罪而被逮捕。

(三)校园文化的影响

现今社会是一个注重学历和文凭的现实社会,青少年面对主要的高考压力,课业成为他们的巨大负担。教师和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与成绩,使其过早承受过重的学业负担,于是当紧张和压迫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便会通过暴力行为发泄出来,即表现为校园暴力的形式。

一些学校的分班措施,或是老师对优生差生的区别对待严重伤害大多数学生自尊,容易引发厌学情绪,对学校和老师反感。由于课业上屡遭挫折,丧失学习兴趣后行为愈发堕落。在外游荡,拉帮结派,结交社会的不良人员。由于青少年期处于叛逆且大胆时期,容易受到哥们义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并逐渐在老师看不到的暗处形成不良氛围,导致其价值观和主流社会产生较大偏差。由此,开始产生校园暴力。据某省少年犯管教所的调查[5]显示,72%的少年犯在校时就是备受冷落的“差生”。

(四)社会文化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然而在广泛传播的信息中也包含很多不良信息,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有暴力倾向的信息有很强的敏感性,心智不成熟的他们便会盲目效仿。据调查显示,约有40%的青少年实施暴力的方法是通过媒体上犯罪新闻获悉的。由此可见,带有暴力倾向的媒体渲染对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校园暴力的防控措施

(一)家庭防控

家庭环境也是导致暴力倾向的一大缘由。因此,家庭防控应当作为第一应重视的防控。家长应该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对子女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依赖;家长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的心理惩罚,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事应正确引导而不是打骂或体罚;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教育子女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友善他人。

(二)学校防控

学校是学生除家以外,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及其相应组织应当作为防控校园暴力犯罪发生的源头。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对于暴力行为进行惩处;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在校学生呢个的自我保护;加强门卫制度,严禁校外人员无故进入校园;学校也应设立课堂教会学生如何让正确处理校园暴力。

(三)社会防控

针对引发校园暴力犯罪的外在因素,社会防控亟待解决。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及教育力度,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对于暴力的传播。

五、结束语

校园暴力是一个严重严肃的问题,想要有效防控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我们应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行开导与教育,将暴力事件降到最低。(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宏飞,叶映华.杭州市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

[2] 李云鹏.美国保卫校园的安全机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

[3] 文部科学省.平成21年度(2010年)[R].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2

关键词:大学;校园暴力;防控。

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各类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交技能等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校园暴力概述。

(一)大学校园暴力现状。

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有各种心理疾患,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94%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1]北京市有关部门最近对1万余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在校内外遭遇过同学和社会青年索要钱物”。[2]

为了进一步清除高校不稳定因素,建设和谐、温馨的大学校园,我们对G市高校200名学生就校园暴力的现状、形式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做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4%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普遍存在,49%的学生认为存在少数校园暴力,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校园暴力。29%的学生承认自己或朋友曾遭受校园暴力侵害,男生占62.06%。在校园里频繁出现的暴力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普遍关注。

(二)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及类型划分。

暴力泛指凶恶、残酷,即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其中校园暴力是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行为人(包括在校学生、老师及校外人员)在学校管辖范围内,对在校学生或老师的心理、身体及财产等实施迫害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受害人深受身心伤害的暴力行为。

根据暴力对象不同,可将校园暴力划分为四类:校外人员与在校学生或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根据暴力采用的方式不同,可将校园暴力分为语言攻击(即使用嘲笑、蔑视、谩骂、诋毁等歧视、侮辱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心理及精神上受到侵犯和损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和行为攻击(即使用打架斗殴、勒索财务、谋杀等凶恶、暴力性的行为,致使他人在身体及财务上遭到伤害和损失,属于身体伤害的范畴)两种类型。

二、引发大学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

当前在校大学生一般为18-25岁,正处于青年中期,其个性特征基本形成,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并非几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矫正,其根本原因在入学前就已潜伏。

(一)个体因素。

1.人格发展不健全。一般来说,个体的性格特征在暴力攻击的启动阶段发挥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用。具有暴力或攻击倾向的个体一般属于以下性格类型:第一种指说话和行动节奏快,性子急,缺乏泰然自若的态度,争强好胜,容易发火,常常充满失落感和懊恼情绪,总是迫使自己处于紧张的状态。[3]517第二种指性格内向孤僻,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与人交流,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研究表明,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个体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在愤怒或受到挑衅时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暴力,目的是让对方受到身体或心理的伤痛而一泄心中不快。第二种类型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把平时所有的怨恨和愤怒都积压在内心深处,等到内心不堪重负、怨恨四溢时,个体将通过一个极端暴力的途径来发泄内心的积怨,因此此类个体在报复时更具有危害性。

2.自我认知不和谐。认知不和谐(又叫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4]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受到朋友侮辱时会了解缘由后原谅好友,但14.5%的学生会采取与朋友绝交,6.5%的学生则会持“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态度。以马加爵事件为例,因打牌事件使马加爵对好友和“敌人”产生认知偏差,他试图想通过某种方式改变这种状况,但现实无法满足他这种心理需求,因此心理不和谐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心理压力也愈来愈大,最终导致人格失常和离轨行为。

3.对挫折的耐受力差。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或者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时,因其目标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剧烈的挫折可能激发个体直接的、指向挫折来源的攻击行为;而较弱的、来源不明的挫折只引起间接性的、替代性的攻击行为。[3]509据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乐观面对,26.5%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5.5%的学生会选择逃避,2.5%的学生则会悲观失望。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生个体受挫折后,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那么内心将保留遗留的挫折,并时刻有一种准备发泄或攻击的状态;此后,随着挫折的不断积累,达到某一饱和点后,会激发更剧烈的反应。

4.对挑衅缺乏理智。挑衅是“用言语或行动引起冲突、纠纷或某种情绪”。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挑衅时会克制怒气,以后找机会再向对方说清楚,但是10.5%学生则表示会当场以牙还牙,5.5%的学生持“好汉不吃眼前亏,以后再伺机报复”的观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给我一拳,我必定还你一脚,再捎带给你一个大耳光,让你长长记性。”一些行为偏激的个体往往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当其受到直接的挑衅或被激怒时,往往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初生牛犊不畏虎是他们此阶段的真实写照,他们可以为朋友义愤填膺、两肋插刀,而对于挑衅者则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及人格特征等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内化的方式成为儿童及其成年后的思维定势。调查结果显示, 65%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为民主型,13%为专制型,5%为溺爱型,17%为放任型。因此,如果家庭对儿童过分溺爱,对其行为放任不管,则致使儿童道德观念薄弱,法制意识欠缺,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事一意孤行,为所欲为,社会适应困难,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个体往往和同学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导致学习不良现象的发生。

2.家庭冲突和暴力。如果个体从小生长在充满暴力攻击和冲突的家庭中,通过观察父母的暴力行为及后果而潜移默化为自己遇挫后的首选策略,致使儿童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错误认知和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因此家庭冲突和暴力是儿童接触暴力的第一课堂,并时刻影响其日后的人际交往模式。

(三)社会因素。

1.个体成长及同伴环境。若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处的街道、社区的居民粗暴、野蛮、横行霸道、打斗成风,那么个体生长在此环境必定受其影响,遇挫后的习惯性解决策略极有可能选择暴力性攻击方式;除此之外,个体还可以从喜好惹事生非、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的同伴那里学会暴力性攻击行为。

2.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研究表明,经常观看暴力性影视节目极有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结构和日常交往方式。当暴力影视节目中的场景在现实中再现,个体就会无意识的沉醉于剧情中并模仿剧中人物,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增加或发生。此外,暴力电子游戏为个体提供了学习攻击行为的机会和练习攻击方案的场所。对于长期沉溺于网络暴力电子游戏的大学生个体,通过反复练习新的脚本而掌握了各种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知识结构,在现实与游戏相冲突的情境下,其暴力性攻击行为有可能被唤起和使用,从而增加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社会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生源的扩招,国家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每年有大批的莘莘学子常常为谋求一份高薪工作而忙的焦头烂额,毕业前的雄心壮志被残酷的现实所摧残,以至于形成意志消沉、心情浮躁等不良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能为发泄心中不满而寻找发泄对象,以致于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

(四)学校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剧增,而相应配套的软、硬件设备没有及时跟上,致使高校在对学生监督管理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具体表现为:对学生平时发生的人际矛盾和心理摩擦不能及时发现或进行疏导化解;对具有暴力倾向、惹事生非、打斗成风等特性的“问题学生”不能及时排查或开展心理教育;对校园周边环境不能及时进行规制和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高校重学生就业率、轻学生素质,重共性发展、轻个性培养等观念仍大有市场,把教育降格到人类只是掌握知识的工具,忽视大学生社交技能、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三、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防控。

(一)就大学生个体而言。

1.提升个体认知水平。认知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三个方面。如果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总是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就会导致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相反就会卑躬屈膝、畏畏缩缩、自愧不如。[5]267因此具有暴力倾向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应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至专业学习、业余爱好、理想事业等方面,并不断深刻剖析自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来满足自尊。

2.加强个体社交技能。在校大学生发生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良好的社交技能有助于他们免遭对抗性事件、暴力事件和攻击行为的伤害。因此,那些社会交往技能欠缺,且具有高攻击倾向的大学生个体应有意识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必将减少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发生。

3.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大学生个体受挫时可主动找朋友、亲人、老师等倾诉内心积怨,从那里得到理解和支持,从而平衡内心的怨恨与不满,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此外,个体也可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内心愤怒,例如:参加大量消耗体能的对抗性运动(指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击剑等运动项目),参加激烈性的体育运动(指跑步、爬山、棒球、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向无生命的替代品进行攻击等,将有助于减少个体可能的暴力或攻击行为。

(二)就高校而言。

1.丰富法制教育课堂内容,强化大学生法制意识。如果高校仅仅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对于“问题学生”更是杯水车薪。因此高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法院庭审、集体观看法制影视资料和进行劳教观摩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结构,明确其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矫正其错误言行,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

2.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青春激扬、魅力四射、激流勇进、勇于拼搏等是他们此阶段的特点,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一代,当理想与现实交叉闪光时,无疑会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为实现理想人生而奋斗。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立足专业、全面发展”、“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为主题的讲座来激励大学生;开展“路在脚下”为主题的才艺表演、专业作品设计大赛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有效应用心理疏导方法,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疏导是通过环境、说服、解释、启发、教育等手段,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种心理引导方法。[6]各班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内部,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对具有暴力倾向、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排查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学会鲁莽行事之前先设想后果,从而促使自己内心醒悟,自觉消解怨恨,恰当的处理同学间矛盾,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4.及时、适度惩罚校园暴力事件的肇事者。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而易于意气用事,大学生群体中易出现帮派之争、打群架等现象。因此高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以此警告其它预谋实施暴力事件的大学生个体要悬崖勒马,以此为戒,从而起到惩前毖后,杀一儆百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就家庭及社会而言。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及时关注子女心理变化,并做好沟通与疏导工作,使其正视困难、摆正心态和纠正心理偏差,从而避免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发生;在社会方面应注重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新闻特报、电视广告、网络游戏、网络博客等宣传社会公德和人间正义,使大学生在视线范围内所看到和听到的都是人间美德,从而净化心灵,从思想上驱除暴力、攻击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人格品质。

总之,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需要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只有各环节齐心协力、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校园暴力的发生,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3

一、高校校园暴力产生的背景及含

现阶段,青少年生活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了思想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学校,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老师们过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重视远远不够。在家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算尽到责任,而很少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书本、网络、影视作品中不乏刀光剑影的暴力场面,宣扬“以暴制暴”的江湖规矩,在潜移默化中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生理、心理的伤害等。社会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龄层下降。

二、高校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众说纷纭,但大体上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中介。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思想政治教育在事件爆发前后存在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忙于事务性的工作

现如今,高校辅导员除了承担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工作。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辅导员对接着学校大大小小各个部门,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学生中的暴力倾向和暴力因子不能及时发现。

2.受教育者:“左耳进右耳出”

在学校进行相关校园安全教育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能够完完全全渗入人心。

3.教育方法:陈旧过时

现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达。然而,在目前我国的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对滞后,大部分仍然采取的是口头讲授,方法陈旧过时,且教育效果滞后,教育面相对狭窄。

4.教育内容:单一死板

教育的内容单一、片面,思想政治教育刻板,导致学生们学起来索然无味。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变化发展的,但是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理论方面尚未能与时俱进,陈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和思维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安全教育和相关心理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5.教育中介:商业气息浓重

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学校内部以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商机。如今的高校已然不是原先的世外桃源了,而是出于喧嚣的商业圈包围之中。大学校园内外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投机宝地,娱乐场所例如网吧等商业网点交叉林立,但是周围的治理未能跟上,各种隐患频发。进而造成暴力因子频发,不安全因素不断积聚。高校在校园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对校外却是鞭长莫及。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校园暴力的对策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般有三阶段,事件爆发前期、事件爆发中期、事件爆发后期。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帮助辅导员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思政教育网络,优化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人格教育、生命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平时的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高校管理中。

2.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对校园暴力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讲究工作方法、讲究艺术,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对暴力事件的“主谋”进行柔性教育,以防其再次做出过激行为,对受害者进行安抚,防止其对学校以及对大学生活丧失信心;二、对学校其他成员以及社会成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减少负面报道,降低负面影响,维护校园稳定;三、有效利用媒体,一方面控制网络谣言,另一方面占领网络舆论高地,构建和谐氛围。

3.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消除影响,引以为戒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4

一、校园暴力及其危害

1.校园暴力的内涵

校园暴力是近年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校园暴力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因此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的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2.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很多媒体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教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处理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简而言之,校园暴力的危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而对于教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对施暴者,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人格,走上犯罪道路。

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小知法、守法,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如果这种校园暴力的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受到严重侵害而感受不到法律的作用,那么不但受害者本人会对法律失去信心,就连他们的家人、同学等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

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法律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究其原因,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生面临的学习、升学、就业等多重压力,教师对学生的暴行,学校对校园暴力事件处理、简单粗暴等,都是造成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

在竞争激烈、信息庞杂、消费多元、家庭结构失调的现实生活中,社会对校园的影响日益加剧,不可避免地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成人社会的某些阴影,学生纯洁的心灵留下一些灰色的空间。某些家长“有钱便是娘”“有权决定一切”的言传身教,“惯子如杀子”的溺爱,单亲家庭薄弱的管教和心理疏导;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社会小青年的滋扰,学校监管不力等,都是造成校园风气不正的原因。轻者如作业、班干部贿选、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重者则发展成拉帮结派,崇尚校园暴力,甚至酿成悲剧。

中小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升学、未来就业、经济比照、人格贬低、被孤立、被强体力者欺负、校园内帮派势力、家庭及社会暴力等多重压力,而他们本身又具有好奇、敏感、心理褊狭、好占上风、爱模仿的性格特点。当受到班级小霸王、“少年黑社会”的欺诈、“剪径”后,不少孩子稚嫩的心灵不足以辨别事件的性质,不足以承受思想的重创。一方面自尊、自卑交织,不敢说与家长、教师;另一方面默默地将屈辱、“愤恨”发酵,将自身遭遇与影视情节相对照以寻找出路。当再次面对“”时,有的继续选择做“沉默的羔羊”,有的头脑一热,不惜“以暴抗暴”……当孩子们发现“暴力决定一切”的“黑道原则”可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哥儿们义气、“拜把子”,便顺势滋生,原来的“弱势人群”很容易地变成了“高危人群”。

2.教师方面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暴行不容忽视:最近发生的12岁小学生考试漏做题,教师指使同学殴打致残;上课说话令女老师生气,全班被喝令互相打耳光等,这一切,无疑使学生受到了身心伤害。校园暴力事件偶然发生,学校重视不够,处理软弱,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身心健康。面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的校长重智轻德、息事宁人,教师睁眼闭眼,轻描淡写,不仅使教育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及形象严重受损,而且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

三、校园暴力防治的具体措施

1.家庭

家庭功能的健全发挥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未成年人树立良好人格,顺利完成社化过程的先导。校园暴力的家庭预防应做好以下工作:(1)父母应言传身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做孩子的表率,以免对子女产生消极影响。(2)父母应以科学、文明的教育方式教育塑造子女,既不能一味迁就、过分溺爱,也不能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更不能打骂相加,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培养其健康的心性。(3)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其有一个民主、健康、安全、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4)父母要规范子女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观察、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遏制其继续发展。(5)父母还应该培养子女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使子女培养起高尚的情操,精力得到合理的释放。这些积极的爱好能强化子女的成就感和自尊心,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从而消除暴力隐患。(6)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提高家长家教水平,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

2.学校

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阵地,自然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防线。为了把校园暴力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学校必须转变智育为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应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和标准化德育评价体系,真正将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生命价值、女生生理心理和防范暴力教育为重点,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还应充分依靠当地党政和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让学生自觉远离暴力。

关注教师心理,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要合理,消除教师的心理失衡感,并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抓好校园安全稳定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建立检讨奖惩制度;关注学生交友情况,开展帮教活动,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健全校园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学校保卫组织,主动保持与警方的联系。

学校要通过家长定期联系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加强与社区、与工青妇等组织的联系,建成以学校为主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网络。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致力于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即使少数行为不端正的学生,也会自惭形秽。

通过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分散学生注意力,规范学生行为,宣泄学生压力,疏导学生精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提高思想水平,净化灵魂,规范自己的言行。

3.社会

社会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的直接外因,社会对校园暴力的防治应担起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力度,同公安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切实解决青少年帮派问题,建立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校园暴力专项整治工作,使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功能互补,形成防治校园暴力的合力。

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预防青少年犯罪长效机制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地方党政领导进一步的关心重视,提高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教育体制的改革要加速进行。应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对教学设备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力求不同素质学生的合理分配,尽量减少因学校设施、教师水平、学生素质较差的“第三世界”学校的数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特别是重视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的社会保障,从源头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坚决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净化社会环境,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抑制暴力文化传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增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多建一些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使其有释放充沛能量的地方,减少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宜进入的场所的可能性。

社会公益团体如妇联共青团或其他社区团体应帮助破碎家庭孩子,帮助问题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矫正其不良行为,端正其不良心理等。

社会还应加强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以便为政府决策和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指导以及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建立因校园暴力而受损害的家庭的法律救济。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面对在校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严峻事实,防范校园暴力,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是防范校园暴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常规管理,用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舆论导向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要做到三者联动,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强有力的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才能更好地防范校园暴力的发生。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5

本文阐述了校园暴力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发挥家长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加强学校教育,净化社会环境。

【关键词】

高职学生;校园暴力;原因;预防对策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备受社会瞩目和期待。但由于高职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其中校园暴力的发生正是异常心理和行为的表现。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并因网络之力而广受关注。在昆明,某高校女生因怀疑舍友偷内衣,邀来同伙殴打舍友,强迫其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在广东,某高校七名学生结成“七姐妹”,邀四个男生同班同学,并把殴打和场面录制下来传到网络上。在杭州,某高职院校女生遭同学围殴的视频被上传到土豆网,而上传这个视频的正是殴打事件的幕后“导演”。在这段15分钟的视频中,一名女生被她的同学们堵在了学校附近,七八名身穿校服的女同学轮番对其掌掴,并撕衣、辱骂。现场,一位男生充当起了这场打人视频的“导演”,不停的发出指令,指挥“要这样打才方便拍摄”。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见诸互联网和报刊,甚至越来越多的女生已经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让人们在愤怒和痛心之余,也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

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主要以在校师生为主要施加对象,由各种人为因素对在校师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并导致其身体和心理伤害以及威胁其财产安全的行为。根据暴力对象不同,可将校园暴力划分为三类: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有的学生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加入一些不良群体,以此来反抗校园暴力侵袭;有的学生为了自卫,不得不带上棍棒、刀具,以防不测;有的则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暴力不是近年来的产物,只是这种暴力行为已经从一般的打架斗殴发展成为杀人、抢劫等刑事犯罪案件。这一趋势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校园师生之间的暴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体罚,动手打学生耳光,用脚踢学生,对学生身心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此外有些道德品质恶劣的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批评教育怀恨在心,纠结社会闲散人员一起对老师实施暴力,辱骂、动手殴打老师。三是校外人员与在校学生或老师之间的暴力行为。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校外的一些社会非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勒索钱财,弄得这些学生往往害怕而不知所措的报道。学生上学受到社会非法势力的勒索和敲诈,已不是某所学校所独有的现象,而是某些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犯罪现象。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身体暴力。身体暴力主要是指用打架、斗殴、勒索等暴力行为,损害他人的身体及财产,这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二是心理暴力。心理暴力指的是主要通过孤立或者侮辱人格等手段对学生精神造成严重伤害的侵害行为。三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指的是主要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带有侮辱、歧视性质的语言,给他人心理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摧残和损害。对于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不仅仅是教育一方面的原因,而应把它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虑。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做整体的考虑,使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

高职学生正处于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即青年期,大多处于18―23岁这个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但由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呈现出:法律意识淡漠、道德情感缺失、人际关系协调性差、自尊心强、心理比较脆弱,遇事不冷静,易冲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也不与他人沟通,而是自己默默承受,因此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走极端,引发校园暴力。高职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往往因为自己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而感觉到自己比其他考入到二本院校甚至考入到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要低人一等,加上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其貌不扬等产生自卑心理,当受到外界刺激后易出现暴力心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他们刚刚通过紧张的高考阶段,同时把大学生活想象的过于完美,而步入到大学校园以后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很大,很难承受压力和挫折,这时候自己往往意志消沉、做事情缺乏理性,自暴自弃,易冲动从而产生过激想法。当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在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这在高职院校相当普遍,甚至在女生当中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这种靠暴力解决问题的手段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让个人处于孤立和焦虑之中,担心事情一旦暴露被家长知道被学校知道会产生严重后果。当问题再次出现时,继续选择暴力,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家庭氛围、家长行为以及家庭周围的环境。不良的家庭教育、家长的素质和不良行为,父母离异都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影响。目前的在校高职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对于孩子所要求的一切都给予满足。长期以往,这种无人约束、任其发展的教育,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特征。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在校园里一旦受到一点委屈或者受到挫折往往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很容易在校园发生暴力事件。通过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凡是经常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大多属于问题家庭,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现象严重。有些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由奶奶爷爷照看,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根本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从而造成了孩子从小就缺乏管教、性格叛逆等特征,在加上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青年沾染一些不良习气都容易诱发校园暴力行为。

3、学校因素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不够,一些教师不注意自身的师德修养,随意打骂学生和体罚学生,使得学生的道德不健全仇视周围的人,为校园暴力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些学校和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区别对待,对学习好的学生偏爱有加,对学习差的学生采用错误的态度,讽刺、挖苦学习差的学生,甚至使用驱赶的手段劝这些学习差的学生转校或者退学,这无疑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引发厌学情绪,对学校及老师产生反感,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在他们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暴力信息的影响、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游戏的影响、不良社区环境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等都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便会形成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的看法。部分大学生与网络、暴力游戏接触时间过多,缺少人际交流以及与父母、老师缺乏沟通,助长了他们的暴力主义,这些都应该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

1、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职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高职学生应学会正确面对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养成经常与家长、老师沟通的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诉说自己内心当中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开导和帮助,化解心中的不满,从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其次,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高职学生同校外恶势力及不良社会青年划清界限,从而自我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再次,增强高职学生法制观念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一名学法、懂法、遵守法律法规的好青年。最后,加强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大学生时常感到孤独无助,受人排斥是发生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排斥感,使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校园生活当中。同时高职学生应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课外兴趣,合理宣泄自己的精力,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远离校园暴力。

2、发挥家长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所接触的最早的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避免其心理上、性格上出现偏差。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素质,端正自己的行为。凡事讲道理、举止文明、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教育,这样就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加强学校教育

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学校要加强老师责任心与爱心教育,使他们对学生不区别对待、同等关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懂法。加强对学校安保方面的建设,定期进行巡逻,特别是夜间巡逻,防止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入学校,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净化社会环境

在不良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便会形成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的观念。因此政府和社会应担负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打击不良社会风气、净化网络环境,文化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禁止含有暴力、色情的影视作品发行,学校周边不得存在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政府和社会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正确利用媒体优势,在新闻报刊、公益广告、网络中去宣传社会公德和人间正义,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远离暴力,自觉从心理上抵制暴力,从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高职学生校园暴力因其形成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对该问题的处理必须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入手,并且这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从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波.高校校园暴力诱因及对策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1(12).

[2]王琴.校园暴力的分析和防控[J].法制与社会,2012(21).

[3]邵晶.远离语言暴力 构造文明校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

[4]王美娟.高职院校学生校园暴力的心里成因[J].江西教育,2011(27).

[5]朱晓春.实施体育育人功能 完善学生的人格[J].黑龙江教育,2011(10).

[6]宋艳丽,王余.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社会学分析[J].才智,2011(35).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6

关键词:校园暴力;情绪;意志

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暴力是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等)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受损、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言语和行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这就意味着这个时期的学生会遇到许多压力、矛盾和危机。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增加了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难度。要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心理机制。

一、认知偏差:中学校园暴力的认知成因

认知活动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人通过认知活动习得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特定家风家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等,实现人的社会化,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形成理性思维,学会与人交往相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通过文化人培养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每个人对人、对事的积极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从不同角度教导人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这一过程使人改善认知结构、培养理性思维、提升品德修养,逐步形成考虑周全、宽容大度、周济贫寒、广行方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优秀品质。期间如果受到错误观念、不合理信念、非理性思维的误导,出现认知偏差,容易诱发暴力行为。

1.错误观念

中学生如果受到“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冤冤相报”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内心难得阳光明朗,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幻想和实验报复的内容,易出现报复性校园暴力。

2.不合理信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ABC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不是外界事件本身(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B),B是真正导致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不合理信念。中学生如果在交往中形成“以偏概全”“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就容易导致攻击行为。例如,“小W”同学违纪犯错,正常人会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并非十全十美,就能原谅他的违纪犯错,而“以偏概全”者往往拿一件事评价一个人,认为“小W”一无是处、罪不可赦,便用异样的目光敌视“小W”。“绝对化要求”者在学习生活中违背“黄金法则”,认为“大家对你好,你必须对我好,或者你应该要对我好”,否则便采取言语性暴力或者肢体性暴力来攻击他人。案例“遭殴打留遗书嘉峪关高三学生从15楼跳下”表明,“糟糕至极”者如果当众受辱,则认为尊严扫地,寻死觅活,出现自残甚至是自杀。

3.非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表现为用“非白即黑”“不对即错”“不好即坏”等方式来思考和解释生活中的事情,用“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事件进行分类,也表现为容易冲动、任性、鲁莽、武断等随心所欲的情绪化暴力。个别中学生在交往特别是异往中,合得来时爱得死去活来、形影不离,合不来时则恨得咬牙切齿、水火不容,甚至采取极端暴力行为了结关系。

二、情绪失控:中学校园暴力的情绪成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周围的人、事、物等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则引起积极的情绪,否则引起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状态下,人看问题容易悲观,懒于追求,但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引起中学校园暴力的情绪除消极激情之外,还有相对持久的叛逆心理、嫉妒心理、攀比心理、侥幸心理、报复心理等情绪。

1.消极激情

人的情绪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称之为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情绪主要是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消极情绪,当一个人的需要特别是不合理需要不能满足时,最初人就会表现出不满。如果他人同样以消极情绪信号予以反馈,则诱发生气、发怒、大怒、暴怒等强度逐步升级的愤怒情绪,表现为虎视眈眈、痛心疾首,甚至演化为肢体性暴力。

2.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中学生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老师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其实质是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表现为与家长、老师斗气、敌对,甚至器械性暴力,导致家长、老师受伤或丧命。

3.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的处事情绪态度。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当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时,认为“可能、也许、估计”不被人发现,心存侥幸,制造麻烦,找熟悉的朋友或社会闲散人员欺凌侮辱他人。

4.报复心理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以攻击的方式对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具有轻微报复心理者,可能会损坏被报复者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物品。具有严重报复心理者,会准备刀具、强酸、酒精、汽油等,伺机报仇,实施暴力,暗害他人,诱发严重的刑事犯罪。

5.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人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比”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中学生而言,“比”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看比什么,怎么比。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一般来说,中学生攀比的内容更多地指向表面、外在、物质和即时的东西,如从比吃、穿、用到比交友。如果争风吃醋,盲目攀比,结果可想而知。

6.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荣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较浅的嫉妒心理往往深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他人察觉。较深的嫉妒心理已由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讽刺、疏远嫉妒对象,严重的还会攻击、造谣中伤他人,目的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非常强烈的嫉妒心理已经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表现为猖狂进攻、杀人或自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意志薄弱:中学校园暴力的意志成因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叫意志行动。人的一生困难和挫折被喻为“不请自到的常客。”一个成熟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分析发现,如果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比较薄弱,在困难、挫折、委屈、冤枉时不能控制言行,倾向于要么对问题和困难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单凭经验和想象主观臆断的“武断从事”;要么遇事不能抓住机会采取果断决定,而是瞎碰、鲁莽、草率的“鲁莽草率”;要么表面上看似乎具有坚持性,其实是不因外在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适应环境,而是一味钻牛角尖,不放过别人的失误和过失的“执拗”;要么不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也不管是否有利于达成目的,而是只凭兴趣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任性”等,这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导致校园暴力的心理成因包括认知偏差、情绪失控和意志薄弱等三个主要方面。如下图所示:

中学校园暴力心理成因机制示意图

要做到科学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教育管理者还需要深入研究诱发中学校园暴力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危险因素。第一,家庭教育要防止问题家庭容易“造就”问题儿童,必须让家庭切实履行在青少年成长中的责任,减少失和、失教、失德、失才家庭的数量。第二,学校教育要发挥在“三教一体”教育体制构建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中小学寄宿制办学的背景下,切实加强对家长的培训与引导,搭建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开展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亲子教育活动,拉近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同时,学校应该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把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养成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心态阳光、品德高尚的新一代。第三,社会教育要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多一些正面教育,少一些暴力渲染,不断净化网络和荧屏中的色情、血腥和暴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多地宣传同龄人中的模范榜样,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为真正培育年轻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辛永林.国内校园暴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问题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113-115.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07:70,252.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7

关键词:暴力倾向; 学校; 家庭; 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10-001

我发现我校近几年校园内各类暴力事件发生率在上升,询问兄弟学校,得知这俨然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学校必须了解引发暴力倾向的主要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了解引发暴力倾向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个体因素

1.人格发展不健全。10多年的德育教育经验告诉我,如果个体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在愤怒或受到挑衅时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暴力,目的是让对方受到身体或心理的伤痛而一泄心中不快。

2.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部分学生个体受挫折后,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那么内心将保留遗留的挫折,并时刻有一种准备发泄或攻击的状态,此后,随着挫折的不断积累,达到某一饱和点后,会激发更剧烈的反应。

3.对挑衅缺乏理智。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在遇到挑衅时会表现为克制怒气,以后找机会再向对方说清楚,但是少数学生则会表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观点。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及人格特征等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内化的方式成为儿童及其成年后的思维定势。如果家庭对儿童过分溺爱,对其行为放任不管,则致使儿童道德观念薄弱,法制意识欠缺,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事一意孤行,为所欲为,社会适应困难,在此环境下长大的个体往往和同学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家庭冲突和暴力。如果个体从小生长在充满暴力攻击和冲突的家庭中,通过观察父母的暴力行为及后果而潜移默化为自己遇挫后的首选策略。

(三)社会因素

经常观看暴力性影视节目,极有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结构和日常交往方式。当暴力影视节目中的场景在现实中再现,个体就会无意识的沉醉于剧情中并模仿剧中人物,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增加或发生。

(四)学校因素

对学生平时发生的人际矛盾和心理摩擦不能及时发现或进行疏导化解;对具有暴力倾向、惹事生非、打斗成风等特性的“问题学生”不能及时排查或开展心理教育;对校园周边环境不能及时进行整治和管理;忽视中学生社交技能、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埋下祸根。

二、学校如何教育有暴力倾向的学生

1.学校要努力提升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如果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总是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就会导致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相反就会卑躬屈膝、畏畏缩缩、自愧不如。因此具有暴力倾向或攻击行为的中学生个体,应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至文化学习、业余爱好等方面,并不断深刻剖析自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来满足自尊。

2.学校应加强学生之间友谊交流教育。在校中学生发生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同学交往能力,良好的同学交往能力有助于他们免遭对抗性事件、暴力事件和攻击行为的伤害。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对具有高攻击倾向的中学生个体进行同学交往能力训练,让其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必将减少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发生。

3.学校要丰富法制教育课堂内容,强化中学生法制意识。如果学校仅仅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丰富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对于“问题学生”更是杯水车薪。因此学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法院庭审、集体观看法制影视资料等活动,使中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结构,明确其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矫正其错误言行,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

4.学校要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青春激扬、激流勇进、勇于拼搏等是他们此阶段的特点,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当理想与现实交叉闪光时,无疑会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为实现理想人生而努力学习。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为主题的讲座来激励中学生;开展“路在脚下”为主题的才艺表演等,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学校应使用有效心理疏导方法,消除中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疏导是通过环境、说服、解释、启发、教育等手段,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种心理引导方法。班主任应深入学生内部,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对具有暴力倾向、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排查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学会鲁莽行事之前先设想后果,从而促使自己内心醒悟,自觉消解怨恨,恰当的处理同学间矛盾,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6.学校应及时、适度惩罚校园暴力事件的肇事者。学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以此警告其他预谋实施暴力事件的学生个体要悬崖勒马,以此为戒,从而起到惩前毖后,杀一儆百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7.努力构建完善的家校合作体系。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家长应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及时关注子女心理变化,双方做好沟通并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使其正视困难、摆正心态和纠正心理偏差,从而避免暴力事件或攻击行为的发生。

8.学校呼吁社会关注,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新闻特报、网络游戏、网络博客等宣传社会公德和人间正义,使中学生在视线范围内所看到和听到的都是人间美德,从而净化心灵,从思想上驱除暴力、攻击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人格品质。

总之,学校教育有暴力倾向的学生,需要与家庭、社会及其个人等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只有各环节齐心协力、相辅相成,才能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8

关键词:初中生;暴力行为;相应措施

中学生暴力行为,是指中学生违反纪律道德规范或国家法令所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暴力行为,可分为一般暴力行为和暴力犯罪行为。最近几年,媒体报道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自问:当今的中学生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崇尚暴力?如何恢复我们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简单分析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初中生的暴力倾向是受到了社会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暴力文化越来越冲刺着当下人们的浮躁的心,尤其以初中生为主要群体的青少年更是暴力文化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影视、音像制品、电子游戏里暴力情节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初中生来说,暴力文化很有可能一步一步地扭曲了初中生的价值观,因此,可以说暴力文化是校园暴力的催化剂。

缺失和错误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暴力性格的形成。家庭治疗师海灵格说过:“孩子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父母”。 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可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固执暴躁的性格无形中滋生了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性格倾向;有的家长经常忙于事业,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出现不良思想不能及早发现并加以控制;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直接根源,喜欢用暴力惩罚子女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最易产生攻击行为。家长管教方法过于严厉或家庭气氛紧张等家庭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如此一来,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暴力行为来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到位是校园暴力的主要根源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校园暴力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面镜子。然而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老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面前,道德教育只能为升学、分数让路,无形中就被被冷落或忽略掉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暴力倾向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甚至会愈演愈烈,由此校园暴力事件就很难避免了。另外,学校对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往往采用不当的处理方式来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如打骂、惩罚、特别是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都会滋生初中生的暴力倾向。

学生自我辨别能力差,是非观念不清也是导致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之一。一些初中生分不清善恶丑、黑与白,他们中有的认为同学友谊就是哥儿们义气;有的认为学雷锋、助人为乐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认为勇敢就是斗殴、干危险的事等等。这些错误的思想意识常会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面对频发的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社会各界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学校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与辅导室,聘请心理专业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制定校园暴力发生的应急预案;设立正规严格的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安装摄像头等。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以身作则。作为一个教师,言行举止是最容易被学生效仿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真正做到进德修业,为人师表。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做好某件事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当孩子做错某件事时,不应采取打骂的错误教育方法,应耐心地教导,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自信地成长,快乐地成长。另外,家长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学习的重要,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良好的榜样。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9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园 校园暴力 防控

一、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及其后果

校园暴力(School Violence,简称SV)是指在校园及其周边所发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校外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仅1999年就有4998名15~24岁的青少年被谋杀,平均每天14人,他杀已经成为该年龄段的第二位死因。在我国,即使是在中小学,近年也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事件。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10省市的校园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校外人员、社会人士对学校师生的伤害在抬头。云南省西畴县一个代号为“跨世纪集团”的黑社会组织,经常闯进校园寻衅滋事,向学生强行索要“保护费”,还殴打学生和学校保卫人员,甚至挟持女生在校外;河南省犯罪嫌疑人黄勇,采取诱骗中小学生到其家中的手法,先后杀死17人,并将尸体掩埋室内和院内;河南省汝州市一犯罪嫌疑人窜入第二高中男生公寓,疯狂杀戮沉睡的学生,致使9人死亡、3人受伤;湖北省大冶市多名歹徒冲进罗家桥中学的学生宿舍抢劫,并砍伤15名学生;山东省莒县犯罪嫌疑人持菜刀闯入第一实验小学,砍伤小学生25名。仅2004年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团伙1358个,查破刑事、治安案件1843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69名。2005年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磊在校门外一家美容院前等候接送车时,被一名男青年持刀割脖而死;9月20日晚,25岁的王锐翻墙进入云南省宣威市第四小学内的教师宿舍楼下,将自制的遥控爆炸装置挂在一辆丰田花冠轿车底部,导致车主浦某在启动轿车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2010年3月23日,被辞退的社区医生郑民生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2010年4月12日,40岁左右的精神病患者杨家钦在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追砍路人,造成一名8岁小学生和一名老年妇女死亡,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受伤。2010年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教师陈康炳携带长约40厘米的钢刀进入雷城第一小学砍杀师生,致重伤2人、轻伤8人、轻微伤7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并点燃汽油自焚身亡。

据调查,我国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威胁,94%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75.12%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已成为暴力发生的高危环境;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也会遭遇校园暴力事件。

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师生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一些师生的生命丧失和严重的身体伤害,也给众多师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一些曾在放学路上遭到暴力袭击的同学说,“现在,我一走到那个地方,心情就紧张,害怕再受骚扰,心有余悸。”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它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创伤,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的暗示,这是相当危险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指出,“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显示校园安全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校外人员频频施暴中小学校园的原因

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很多,除了报复、成帮结伙之外,50.11%的中学生认为,是学生有意模仿电影和电视情节,47.15%的中学生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影响,37.18%的认为,是外来人员惹事,22.18%的认为,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当,19.16%的认为,是校园周边环境差。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曾指出,化解校园暴力最有力的因素,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而是新闻娱乐业,许多娱乐节目充斥枪杀、校园暴力内容,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所以加强枪支管理并不能有效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些美国民众也认为,电视是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一些向青少年传递校园暴力文化的娱乐节目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教育者”。在我国,大量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也充斥暴力血腥场面,对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形成极大的杀伤力,让他们不崇拜惩恶扬善、具有民族感和正义感的英雄,反而对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黑社会老大佩服得五体投地。网络也成为校园暴力的助推器,网络上处处充斥、色情、暴力等内容,网络本身形成的虚拟空间无拘无束、无法无天,令许多青少年心向神往,网络游戏的格斗、拼杀更令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沉迷其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形成攻击性极强的性格。

然而,面对复杂的校内外环境和不断恶化的校园暴力趋势,有关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响应。

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虽然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但所有有关校园安全的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暴力治理,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2006年7月17日提请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第22条第一款曾经有“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制度,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的表述,但正式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删除了“校园暴力”的表述。

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和广大师生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缺乏,预防措施不能落实,即使发生暴力事件,也很少主动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而是千方百计掩盖、息事宁人。一项调查发现,目睹暴力事件发生时,15.13%的学生会选择默默走开,10%的学生会袖手旁观,13.19%的学生会帮助受害人求救,3.15%的学生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高达55.16%的学生会视暴力发生时的情况而定。这无疑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纵容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家庭和教养上的缺陷和失控,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忙于应付工作、生活,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及时发现、教育和纠正子女的各种错误;有些家长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唯我独尊、目空一切,遇事只考虑自己,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有些家长处理人际关系方法简单粗暴,让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不信任身边朋友和同学,也不善于沟通;有些家庭本身就充满了暴力,“拳头可以解决一切”,让孩子潜移默化形成了暴力倾向。香港大学对325名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尤其是父亲苛刻严厉的教育方式对男孩的攻击行为影响很大。另一项调查表明,近50%的学生认为,学习差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父母离异及父母不全或正在服刑的中学生因为缺少母爱和父爱,常常会有行为、情绪、社会与健康问题,部分学生生活消极、性格孤僻,容易结交不良朋友。调查发现,校外人员施暴学校往往与学生、教师是有一定关联的,部分事件还是由在校学生纠集校外不良少年施暴。在浙江永嘉破获的一个案件,就是由在校学生与校外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的矛盾引起的。某中学一学生因与校外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团伙有纠葛,就在校内组织了一个由在校学生组成的团伙,并购置了枪弹,准备与社会上的团伙对抗,幸好被及时破获,避免酿成惨祸。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已要求各政府部门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但落实不够。学校面临的政治、治安形势和多发的治安案件要求社区警务走进校园,尽早介入、及时破案,但现实中的校园治安主要还是依靠学校内部。公安机关因为警力、经费、时间等因素限制,经常无暇顾及校内发生的案件,只是在校园内部发生案件或接到通知才匆匆赶到。校园治安工作松懈、边缘化,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

中小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和分辨能力差,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要求设置保安加强保护,多次发生的校外人员闯入校园行凶事件已说明保安的重要,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并没有设置保安。校门是防止师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学校也只安排一些大爷看门,他们保护师生安全的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无人关注,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绝大多数连门卫也没有,校外人员可以随意进出。

三、防控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的措施

防范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友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媒体、卫生等部门,必须站在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校外人员施暴校园对师生生命安全、对国家和个人财产、对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进一步突出重点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决按照“三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标准)要求,切实履行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狠抓校园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防范措施的落实,杜绝校外人员施暴事件再度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公安机关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强力打击犯罪,全面排除隐患

防范和打击校外人员施暴校园需要公安部门的力量,校园治安不应排斥警察,中小学校更需要警察。公安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部门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八条措施”,切实做好“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向学校派驻保安员”等工作,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秩序,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要依法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员的治安管理,要在集中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分类治疗和管控机制;要坚持严防严打,防得犯罪分子不能对师生下手,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师生下手,对于暴力劫持、持械行凶、严重危及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现场处置的民警和武警可以依法果断击毙,对我行我素、屡教不改者,也要给以重罚。

文化、工商、公安、交通、卫生、质检等部门,要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清理整顿和取缔非法经营的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各类流动摊点。按照要求对洗浴场所、网吧等经营单位,限其远离学校,搬迁学校周边人员杂乱的集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禁止游商小贩在学校附近出售物品,等等。公安、文化、出版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影视、报刊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刊物,查处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引导媒体正确传递伤害和暴力的信息,严控影视和书刊中对暴力的描述和渲染;要加强化学物品(农药、毒鼠药等)、药品和枪械的管理。

总之,要尽快由公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构建以校园社区警务为平台、校园犯罪打击为关键的校园暴力管理格局,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学校自身尽快落实防控措施,准确理解、科学应对施暴事件

防控校外人员施暴校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各类中小学必须高度关注学校师生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各类中小学校都要构建校园安全责任制,明确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法律顾问或法制副校长、外聘的专家、邻校代表、派出所民警和社区代表等组成的校园暴力管理小组,研判周边治安信息、特殊人员信息和外来流动人员信息,预测可能引起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并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领导和指导下,迅速、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和力量,提早发现、阻止、处置校园暴力事件。

各类中小学要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专职保安力量、防护器材和报警设备,实行专业化的安全管理。驻校保安员、学校保安要严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学校要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专职保安要加强校园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效处置校园暴力。在一些重要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确保一有警情发生公安机关能够快速反应。

要加强值班门卫的配备,落实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加强学校出入人员的登记管理,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减少外来人员对校园的骚扰,防止外来人员闯入校园制造事端。要加强门卫制度建设,改变一些学校由老弱病残来担任学校门卫的不正常现象。

中小学校必须能够冷静、理智、迅速处置校外人员施暴校园等暴力事件,能防止事态继续蔓延,控制损害扩大。为此,学校应指定一位发言人,由其成为所有正确信息的唯一来源,负责对社会和媒体信息,不要多方面对外非正式的声明或表态;不要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保持沉默,或回避问题;要以妥善解决事件为主要目标,不要做无谓的争论,推卸责任;要善于把握各类人员的心理,合理调控全体师生的情绪;要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一些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但政府尚未意识的危机事件,力争做出书面分析和汇报。

3.学校自身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保障师生心理健康

中小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基本教育范畴,由专业人员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安全教育教材和实践、实验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自防、自卫和自救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学会发生冲突后如何控制自己;要告诫学生自觉抵制暴力色情荧屏对自己的毒害,不到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害的场所去,不要接触不良的电视和录像。各类中小学还要定期对师生员工进行包括危机案例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危机预控知识教育等在内的校园暴力危机教育,必要时还应针对一些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开展模拟演练应对,让师生懂得应付各种灾祸的常识和方法,掌握避免伤害、躲避危险和自我防护的基本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和逃生的本领,做到发生突发暴力事件时能处险不乱,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加强师生法制教育,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师生应加强《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和防范校园暴力。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特点,以案说法,以例释法,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团课、少先队活动等途径,通过播放录像、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读书竞赛、歌咏比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以及旁听审判、到监狱劳教所听违法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等,开展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应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官、警察、心理专家等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

中小学校还必须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要克服一切困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合格的心理医生或者设立心理辅导教师,主动、及时发现、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利用教育和信息宣传的优势,通过张贴栏、电视、广播、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及其他手段和途径,实施宣传攻势;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教育学生如何利用投诉信、匿名电话等举报方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远离那些流落街头、肇事校园的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发生暴力事件后,还应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受暴学生或暴力事件亲历者开展心理诊疗,通过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和诊疗工作,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老师,实现校园安全也是空话。

4.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民众疾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社会善待特殊人群

人们在痛斥凶徒施暴校园、残杀无辜师生的同时,也有不少声音呼吁,关注校园凶案的深层次原因。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凶杀案中的郑民生,原本是一个“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稍显内向的男人”,但就是他,一夜之间成为十恶不赦的恶魔,所有人都“想不到杀人狂魔会是他”。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的救人“天使”蜕变为杀人“狂魔”?原来,他遭到了一系列的不幸:一是饱受“嫌贫爱富”风气困扰。医生本是一个很有“钱”途、容易发财致富的行业,也许是脑袋少根弦或不太会处人际关系,作为主刀外科医生的他显得相当另类,不仅没有发财,反而与同事尤其是院长关系不睦而不得不辞职,谈了多个女朋友都因贫穷而告吹,甚至一些同事也嫌他穷,看不起他,一些邻居和身边人员还常闲言刺激或作弄他。二是饱受房子之苦,42岁还是单身的郑民生和三哥一家三口以及70岁的母亲住在一套两居室,冬睡客厅、夏睡阳台,想靠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买套老房子,不吃不喝也得十年。三是遭遇就业困难,2009年6月辞职后多次谋工均告失败。一系列遭遇让他越来越心灰意冷,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继而报复社会,以至于在他行凶被按倒制服时,嘴里还在念叨“我对社会不满”。

广西合浦的行凶男子杨家钦在2005年即被家人发现患有精神病,当年及2008年两次被送到合浦县专科医院检查治疗,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他平时不常出门,有点怕生人。2010年4月9日晚9时30分,其父与同村伍姓老人发生摩擦后,他便拿着刀跑到伍家,打破伍的头,打坏伍家的门。10日上午,辖区西场边防派出所民警受理此案来调查时,其妻称丈夫有精神问题,希望民警不要刺激,并联系好医院打算13日送去治疗,没想到惨案在12日下午就发生了。

广东雷州市凶杀案中的陈康炳本是一名教师,33岁时被查出乙肝,病休在家,同事因怕乙肝不愿与他一起吃饭或说话,女友也与他不欢而散。极度失意的他在南湖广场闲逛时,因怀疑身穿雷城第一小学校服的几名小学生对其指手画脚、说其坏话,遂产生报复雷城第一小学学生的念头,并砍伤师生17名。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10

校园暴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法制化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校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在我国,10~19岁青少年人数近2亿人(2009年统计数据),校园暴力行为的频发已经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亟须应对的社会问题。

一、校园暴力的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教育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中暴力观念的传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多元利益冲突集中爆发,严重冲击着社会公众的是非观、价值观。部分青少年父母在遭遇矛盾冲突和利益纷争之时,限于自身认知、评判、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头脑简单、意气用事、暴力维权,而不能理性思维、审慎判断、依法维权;并在日常生活中将以暴制暴、暴力维权的观念传输给子女,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防治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家庭暴力氛围的潜移默化。家庭暴力氛围对青少年实施校园暴力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显示,遭受过父母打骂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暴力经历的学生。许多施暴者都是从受害经历中学会对他人施暴的,由于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在受到暴力侵害时简单地通过暴力反击、“以暴治暴”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二、防治校园暴力的家庭教育法制化路径

(一)理论思辨:家庭教育的公益性和公权介入的有限性

1.家庭教育的私益性与公益性。家庭教育是否专属于私人领域和空间?对此,我们需要从家庭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考量。古代社会,基于维持生存、繁衍子孙的需要,家庭教育主要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和原始科学技术,家庭教育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家庭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涵盖了为人、为官、为事诸方面。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逐步改变,家庭教育逐渐被认为兼具私益和公益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化特征已覆盖了生活的各个层面,很难找到完全不受任何法律干预的纯私人领域,家庭、家庭教育亦然。因此,推进家庭教育立法,以法律形式规范家庭教育,从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防治校园暴力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2.公权力介入的有限性。既然家庭教育兼具公益和私益的性质,家庭教育立法作为公权以公益为名干预私权的法律形式有其合理性。同时,家庭教育立法并非事无巨细包罗万象,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也要有一个“度”的限制,不能以立法形式剥夺家庭成员依据宪法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论研究有一种错误认识,即家庭教育立法是以法律形式规范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责任、义务等的法律制度,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家庭教育立法的误解。实际上,家庭教育立法应理解为国家据以推展家庭教育的法律,即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家庭教育的机构、家庭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和选聘、家庭教育的经费保障以及家庭教育的运行体制机制等,是对政府及相关机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切实履行职责提出的要求;而对于家庭本身来讲,立法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指导,以倡导性规范为原则。

(二)经验借鉴:台湾地区家庭教育立法概要

2003年初,台湾地区颁布《家庭教育法》。该法包含二十条,其内容主要涉及立法背景和目的、家庭教育事项的实施范围、家庭教育中央与地方主管机关及职责、家庭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任务、家庭教育的推展机构和推展方式、推展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家庭教育服务对象、家庭教育课程、教材的研发以及家庭教育的经费保障等。2004年,台湾《家庭教育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该细则共九条,对家庭教育法的相关概念、家庭教育推展的原则、学校家庭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开展、各级主管机关家庭教育的推展、对实施家庭教育机构的奖助与评鉴等逐一进行了阐述。

(三)探索实践: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化,有效防治校园暴力

1.家庭教育立法的原则和理念

理论和实务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校园暴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乏力,因此,要以立法形式规范家庭教育,以国家强制力推进家庭教育;对于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家长或父母,要依法强制其履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承担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效防治校园暴力。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立法来解决,一遇到问题就想到立法其实是立法依赖者的体现,实际上是浪费立法资源,增大社会成本。上述截然不同的观点缘于对家庭教育立法的错误理解和认识。本文认为,以立法形式规范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立法势在必行;同时,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立法亦然,社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多方合力。

2.家庭教育理论指导及实务推展

一是要加强法制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校园暴力行为的逐年上升态势与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乏力、青少年法律素质低下不无关系。勒索财物、人身伤害、犯等案件都属于广义上的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涉及刑事责任的承担;即使行为人因达不到法定年龄、缺乏责任能力而不承担法律责任,其行为本身也已经构成了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因此,在家长法律素质提升的前提下,有效推进青少年家庭法制教育,非常必要。

二是要加强生命权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生命的尊崇和敬畏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当前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加之各种影视作品对暴力血腥场面的渲染,青少年对生命表现出不应有的漠视。校园伤害案件频发,校园虐待动物事件频现网络的事实不断考验我们的承受力。生命权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三是要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软肋。因此,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重点引导青少年父母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引,对青少年子女实施家庭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是要加强青少年社会交往与矛盾纠纷处理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与矛盾纠纷处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人具有社会性,总是处于与他人不断交往的过程中。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导致在学校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出现表达障碍和情感障碍;在发生矛盾纠纷时,不能理性分析,妥善解决;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动辄发生口角甚至暴力伤害事件。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以及家庭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注重青少年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培席等.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43-946.

[2]Tennesse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Crime jumps on tennessee college campuses.Black Issues Higher Edueation,2004,(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