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3:35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1

关键词:“互联网+”;党校工作;档案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引言

互联网自出现以来,开始应用于各个行业工作中,例如企业管理、学校管理、医院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优势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表现的尤为显著。党校作为有别于一般学校的特殊单位,有着机关以及学校的双重性质。而“互联网+”环境下党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诸多的调整,必须强化大家的互联网常识以及素养,才能保证“互联网+”环境下党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党校档案、特点

党校档案是针对教学、科研以及活动等形式所形成的对于社发展有益的历史记录,其形式多样,例如文字、图表、声像。相对于一般档案而言,党校的档案与其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党校档案不但有党政机关档案的特点,也有高校档案的特点。而这一特殊性,是由党校的职能所决定的。

二、“互联网+”对党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党校有“学校”和“机关”的双重特性,所以“互联网+”环境下,也具有双重叠加性、增加效应。

就学校角度进行分析,传统的党校教学工作还在沿袭面对面式、灌输式教学,而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教学被互联网教育、培训、学习所替代。传统的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室中,而互联网环境下教学不再仅依靠教师和教室,可以借助网络课程来完成学习,所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更具多样性、自由性、灵活性特点。但是,就当前党校互联网应用情况来看,部分还仅仅停留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原始学习模式,技术相对滞后。另外从学习模式上看,还停留在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以及简单网络资料的整合,没有突出互联网模式下的互动性特点,更没有综合学员的知识需求、岗位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

就机关角度进行分析,“互联网+”对调查、决策、执行环节均产生明显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碎片化”。“碎片化”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获取信息的碎片化(信息渠道较多,且简短快捷,还有部分信息是碎片化的形式,借助超链接将原本无联系的碎片化信息进行组织)。其二,可供支配时间的碎片化(人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加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时间分割明显,集中时间学习相对较难)。

三、“互联网+”环境下党校档案工作特点

(一)来源多样

首先,生源信息多样性。党校学习人员可以是来自不同地区、层级、单位、年龄、岗位、背景的学院,所以在档案的记录各方面都相对丰富多样;其次,教学差异性。由于学院都是来自不同单位以及部门的,其所学的知识也不尽相同,所以最终呈现的教学内容以及要求等都不相同,在档案记录上也会类型较多。再次,记录庞杂。在和不同级别单位人员进行信息沟通时,系统产生的信息内容较多且庞杂,所以使得档案的记录来源具有多样性特点。最后,学员工作多样性。由于党校学习的成员,其所属具体工作职责不同,所以学习过程中的档案信息也不一致。

(二)载体脆弱

“互联网+”环境档案记录告别了传统的文字形式,开始存贮于硬盘、U盘等介质上,这些介质的存储空间增加,且价格下降。但是却出现了寿命、稳定性降低的问题,经常出现硬盘损坏,资料无法找回的问题。

(三)记录及时

互联网+环境下,在进行信息采集时,指需要收集后提交、保存、归档即可。但是此操作中任何一个步骤执行不准确都会造成信息丢失。

(四)利用便利

互联网+环境下只要是工作需要,且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同意,就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环境下获取想要的信息。打破了传统档案信息获得的地域、时间上的局限性。

(五)保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的获得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只需要通过电子媒介即可获得,但这也增加了档案保管工作的风险性。例如黑客或者病毒、恶意篡改等都会造成档案缺失,增加了保管工作的难度性。

四、“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素养要求

(一)明确互联网常识

互联网作为媒介,其也是一种工具,所以想要运用互联网,前提条件是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能够掌握互联网常识。就互联网常识进行分析,其涉及到小知识点较多,例如IP地址、网关、域名、服务器、客等。档案管理人员如果无法一一具备这些互联网常识,那么一旦出现互联网问题,就会畏首畏尾,无法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培养互联网能力

所谓互联网能力,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中,档案机构及工作人员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档案信息传输、转移以及开发、利用的一种能力。很显然,互联网背景下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必须具备互联网能力。

(三)遵守互联网规则

互联网的良好运行,前提也需要有既定的规则。而就互联网特点来说,其规则有技术、接入、传输、使用以及保密等等。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规则进行了解,在成功掌握的基础上良好的遵守。

(四)掌握互联网方法

互联网方法,是指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借助互联网去发现问题并成功的解决问题。例如运用互联网查询、收集、处理以及分析信息等。

五、结语

互联网+环境已经成为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党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适应新环境下的特点,改变负面影响,不断提高互联网素养,为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晓艳.关于做好党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工作的思考[J].卷宗,2015,(8):19-19. [2]闫瑞英,李剑峰.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及网络会计在学校财务工作中的实现[J].黑龙江史志,2011,(3):15,17.

[3]孔晓.基于"互联网+"的党校档案管理问题研究[J].档案管理,2016,(3):86-87.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2

核心产品观:奉承拿来主义,进一步微创新

若要论中国的互联网的核心产品观,那当属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极度奉承拿来主义,通过复制外国成熟的产品或者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模式进行微创新,关于这方面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QQ在早期成功地模仿了微软的MSN,并根据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对QQ进行改良和微创新,围绕着QQ推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周边产品,依靠此微创新的方式QQ后来居上打败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微软MSN。

纵观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在最初都是照搬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或者模式,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微创新,成就了符合国人使用、具备中国特色的产品,这已经成了国内大部分企业崛起的必经之路。然而有些产品做得很出色,经过微创新和改良后已经完全适应中国市场,如QQ,而有些产品则只是模仿了表面,深层的精髓却没能模仿,显得有些不适应中国市场,如人人网。

特色:着重打造外壳,用户体验是亮点

由于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和产品观,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通常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抄袭内核,着重打造外壳,在操作习惯上简单易用,国内的浏览器便是最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最初的微软IE6显得过于简陋,且在使用上显得有些繁琐,但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基于IE内核的三方浏览器遨游浏览器在用户界面和操作习惯上相对于IE有了极大的改进,于是该浏览器一经,在没有任何推广行为的自然条件下迅速获得数百万用户,获得了大批用户的青睐。

目前炙手可热的360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都是直接照搬国外浏览器的内核,然后打造出漂亮的用户界面以及易用的操作界面来博取用户的欢心,就目前而言用户很少直接使用IE浏览器,而是使用经过包装和外壳加工的第三浏览器,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产品最大的特色。总的来说,中国的用户似乎对内在的东西不太感兴趣,而是对能看到的摸得着的东西感兴趣,管你是什么样的内核,只要用得舒服,用户就喜欢,因此由于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往往很简单易用,用户体验水平往往会很高。

影响:符合国人使用习惯,国外产品很难进入国内市场

正是这种特殊的市场环境,造就了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产品,用户更多的是追求和谐的外观和简易的操作,再加上中西方用户审美观、操作习惯上的不同以及国外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本土的特色互联网环境理解不够,造成了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外的互联网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中站稳脚跟。试想一下一个在国外的新鲜产品未经发展壮大就已经被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复制,当该企业在国外发展壮大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被复制的产品已经在国内拥有了相当成熟的用户规模和盈利模式了,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显得有些不可能。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3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互联网;生态治理;“人文科技”;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93-05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科技问题上都主张科技要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但人自身不能在此过程中被科技束缚。而推动“互联网+”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互联网不再是作为最初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像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伟大科学技术一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为改进生态治理思路,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创见。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人类尺度”的思想核心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有关科技的思想对解决现实问题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马克思的这种“人文科技”思想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巧妙融合,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科技不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脱离人的单纯工具,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治理就不是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生态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用马克思的科技观点分析当下互联网技术仍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尤其是在对技术非理性使用的批判尤为深刻,提出了许多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思想。

1.反对科技“控制自然”导致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既反对单纯依靠科技的进步就能够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也反对认为科技进步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生态危机发生之初,一些思想家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就激烈批评了把科技和控制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科技履行控制自然的功能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由此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3]科学技术不能再被视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而是可以发展一种理智地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环境。[4]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科学技术,而是必须改变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本质上仍然要从人自身找到生态问题的原因。

2.主张科技的“生态化”需要发挥科技的多重价值。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自利和自然应有的价值权利的尊重之上。即使是持“科技并非中性”观点的安德瑞・高兹也认为,科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高度评价了当时还处在发展萌芽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化和机器人技术,认为这是以尽可能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特征。[5]高兹所主张的“经济理性”和生态观念的普及,这也正是可以通过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只看到并运用了科技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科技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会导致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多重价值,让经济价值的实现以科技的“生态化”为前提,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实现科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之间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科技发展中,这种多重价值也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认为科技必须遵循“人类尺度”,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詹姆斯・奥康纳就认为高度集中化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应该向科技发展的“分散化”与“民主化”转型,使生产过程也可以分散化、民主化。本・阿格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组织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稳态经济”并不是让大部分人回到过去那种以穷l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生活环境中,而是要把现代技术分散地运用于环境之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直接阐明技术在“某种特定生产和积累方式”中是无法为我们独自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须要结合“人民和社会”的需求。[6]这些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人文科技”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质任务就是必须遵循“人类尺度”,使用具有“人性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个体参与其中,核心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在此之后的戴维・佩珀也强调了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以前的名义上是把人而实际上是把技术至于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自身精神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依赖于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的交往。这实际上与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同义,即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互联网科技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角下的重新考量

从马克思主义及生态马克思对待科技问题的观点来看,以生态与人文视角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将当下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置于生态治理之中进行重新考量,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真正的“善治”就有了新一层的内容和意义。

1.互联网自身具有“人性的技术”特点。互联网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类似,虽然在基础设备制造和上游能源利用环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自身环节并不产生环境问题,属于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描述的可以使用的具有“人性的技术”, 或者是一种“软技术”。首先,互联网具备“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信息交流极为通常,每个地方、每个个人的诉求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其次,互联网渗透多领域的特点使科技的多重价值得到深刻体现。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渗透到生态环境领域,从改造制造业到环保产业趋向柔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对不同国家、地方环境数据的监控与整合,又可以减少生态治理的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互联网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为重要特点就是“大众化”和“去中心化”,这同样符合生态马克思主义要求科技“民主化”“非官僚化”的特征。所谓“去中心化”并不是中心与实质的丧失,而是多核心多实质的“共治”。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的发展仅仅是“小众拥有”,是社会精英们娱乐的工具,还谈不上网民共享,更不可能有什么“共治”。但当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共享共治”自然也有了必要性,在生态治理方面也不例外。在未来,互联网的共享共治精神也会逐渐趋向理性,对改善生态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2.对互联网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尺度”与“人的解放”。马克思论述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而人类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科技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他人依赖”到“工具依赖”到“人的解放”三个层次,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大致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在一开始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互联网仅H是把其作为传递生态治理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实际上还是处在互联网最初的应用阶段。而在其后发展到较高一层次后,人们开始把互联网当作自己达成生态治理目的某种“渠道”和“基础设施”,[7]这时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治理工具,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审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导致缺乏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工具的治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动性等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不再只是人类单纯利用进行治理的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它已经不是处于某一层次的发展之中,而是整个层次的包含之中。此时人们已经习惯社会治理活动中网络工具的存在,互联网科技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人们在利用科技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而科技是实实在在地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

3.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紧密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就是人借之将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转移至劳动对象的力量和手段,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技术,是人自身局限性的反映,生态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8]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的生态维度是很有价值的,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只有真正把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到生态治理之中,实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在生态层面上的改善,才能使人摆脱“科技异化”,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互联网科技也不例外,最终都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去。不单单是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参与生态治理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是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生态治理本身之中,让科技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态治理也能“互联互通”,实现生态治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达到“共享共治”,即每个人都是生态治理的主体,这也就达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最高一层。

三、互联网科技在生态治理中的路径转变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截止2015年,全球网民已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9]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环境治理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体基础。互联网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发明,但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能够造就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辉煌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增强生态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也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念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科技不仅可以发挥提高相关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同时也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行动,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就是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10]整个生态治理动态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此过程中的“共享共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人的解放”。

1.纳态治理区域个体决策到“互联互通”。互联网表现出来的科技形态几乎是无形的,但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却是有形的。人类惊人的创造力再次通过发明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廉价的接入设备为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如同马克思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简单地让其成员知道自己的某些努力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用的,而且这种努力不是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社会契约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们知道有些任务和成就只能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同互联网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随着接入互联网地区和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科技在国家生态治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无视地域、没有边界的特点使得每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环境问题,整个“地球村”中的“一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自然地理领域,而且还可以在人类社会领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倒逼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政策改革,同时也要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世界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问题就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生态治理的相关决策不会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区域性行动,同时,人们在网络上也自发形成了环保型组织共同监督不同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治理的“互联互通”。

2.从生态治理政府组织主导到“共享共治”。互联网科技虽然使社会更加多样化,但社会成员因为使用互联网仍然要共同遵守规则,仍然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政府转型与 “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2]在未来,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大多数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身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展,以自身智慧汇聚集体智慧,将用于任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13]个人自发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庞大的体系,最后形成“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集体网络”和“智慧型的共同体”,这就为“共享共治”提供了基础。这种“共治共享”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动机与形式上。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人的交往空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哪怕只是取得的些许成就,也会让人很有“获得感”。此时,经济利益的满足已经不再是人们首要或者唯一的行动目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生态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使每个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环保群体可以表达意愿,创新了进行环保活动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形成环保组织的门槛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宣传成本,同时一些互联网最新的创新成果――“互联网众筹”模式与“环保”相结合,其开放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环境保护运动更加透明和高效,给了生态治理以新的生命,从而实现了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环境治理的“共享共治”。

3.从生态治理的科学技术依赖到“人的解放”。生态污染、传统意义上“美”的丧失,这些从来都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问题,科技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奇妙的东西,这需要我们用新的文化重新塑造技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但我们可以强化与我们真正想要的所对应的目标,从而决定我们真正想要到达何处。[14]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这种科技式生存方式,各种问题无论缘由如何,其改善和解决都不可能再离开科技的影响。但也绝非简单地依赖科技,互联网科技也不再仅仅是人类进入网络领域的工具,而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系统造成的整体性效果和价值取向。[15]无论在哪个系统中,其价值取向的根本是指向“人的解放”,这是未来利用互联网改造生态治理体系所应采取的最根本路径。

互联网创造的和而不同的局面可以让每个社会成员的意志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生态治理三者良性互动。这种生态科技文明可以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中心”,不再被互联网科技本身所束缚,而是能够掌握其中,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互联网也将真正融入人的思想文化之中,成为马克思所论述的“人文科技”那样,与科学的人道主义统一于生态治理的实践中,并可以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作用。每个治理的主体可以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感知力、洞察力,最终达到治理过程中的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人生的真正价值。

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看待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始终都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充斥着运算法则或者简单工具的冰冷世界,[16]最终人类自身还是要扮演“解放者”的角色。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治理过程就是要让其融合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去,真正实现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基础上的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3]俞吾金,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47、666.

[4]解保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名著导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22.

[5]万希平.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86.

[6]马兰,吴宁.生态视域的科学技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78-279.

[8]王芳.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82-84.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10]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1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55-256.

[12]彭芬兰,邓集文.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J].理论导刊,2016,(2).

[13][挪]乔根・兰德斯.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M].秦雪征,谭静,叶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206.

[14][美]迈克尔・贝尔.环境社会学的邀请[M].昌敦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4-107.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93-05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科技问题上都主张科技要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但人自身不能在此过程中被科技束缚。而推动“互联网+”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互联网不再是作为最初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像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伟大科学技术一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为改进生态治理思路,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创见。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人类尺度”的思想核心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有关科技的思想对解决现实问题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马克思的这种“人文科技”思想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巧妙融合,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科技不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脱离人的单纯工具,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治理就不是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生态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用马克思的科技观点分析当下互联网技术仍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尤其是在对技术非理性使用的批判尤为深刻,提出了许多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思想。

1.反对科技“控制自然”导致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既反对单纯依靠科技的进步就能够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也反对认为科技进步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生态危机发生之初,一些思想家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就激烈批评了把科技和控制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科技履行控制自然的功能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由此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3]科学技术不能再被视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而是可以发展一种理智地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环境。[4]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科学技术,而是必须改变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本质上仍然要从人自身找到生态问题的原因。

2.主张科技的“生态化”需要发挥科技的多重价值。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自主权利和自然应有的价值权利的尊重之上。即使是持“科技并非中性”观点的安德瑞?高兹也认为,科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高度评价了当时还处在发展萌芽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化和机器人技术,认为这是以尽可能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特征。[5]高兹所主张的“经济理性”和生态观念的普及,这也正是可以通过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只看到并运用了科技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科技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会导致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多重价值,让经济价值的实现以科技的“生态化”为前提,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实现科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之间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科技发展中,这种多重价值也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认为科技必须遵循“人类尺度”,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詹姆斯?奥康纳就认为高度集中化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应该向科技发展的“分散化”与“民主化”转型,使生产过程也可以分散化、民主化。本?阿格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组织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稳态经济”并不是让大部分人回到过去那种以穷?l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生活环境中,而是要把现代技术分散地运用于环境之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直接阐明技术在“某种特定生产和积累方式”中是无法为我们独自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须要结合“人民和社会”的需求。[6]这些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人文科技”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质任务就是必须遵循“人类尺度”,使用具有“人性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个体参与其中,核心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在此之后的戴维?佩珀也强调了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以前的名义上是把人而实际上是把技术至于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自身精神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依赖于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的交往。这实际上与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同义,即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互联网科技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角下的重新考量

从马克思主义及生态马克思对待科技问题的观点来看,以生态与人文视角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将当下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置于生态治理之中进行重新考量,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真正的“善治”就有了新一层的内容和意义。

1.互联网自身具有“人性的技术”特点。互联网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类似,虽然在基础设备制造和上游能源利用环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自身环节并不产生环境问题,属于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描述的可以使用的具有“人性的技术”, 或者是一种“软技术”。首先,互联网具备“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信息交流极为通常,每个地方、每个个人的诉求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其次,互联网渗透多领域的特点使科技的多重价值得到深刻体现。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渗透到生态环境领域,从改造制造业到环保产业趋向柔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对不同国家、地方环境数据的监控与整合,又可以减少生态治理的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互联网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为重要特点就是“大众化”和“去中心化”,这同样符合生态马克思主义要求科技“民主化”“非官僚化”的特征。所谓“去中心化”并不是中心与实质的丧失,而是多核心多实质的“共治”。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的发展仅仅是“小众拥有”,是社会精英们娱乐的工具,还谈不上网民共享,更不可能有什么“共治”。但当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共享共治”自然也有了必要性,在生态治理方面也不例外。在未来,互联网的共享共治精神也会逐渐趋向理性,对改善生态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2.对互联网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尺度”与“人的解放”。马克思论述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而人类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科技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他人依赖”到“工具依赖”到“人的解放”三个层次,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大致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在一开始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互联网仅?H是把其作为传递生态治理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实际上还是处在互联网最初的应用阶段。而在其后发展到较高一层次后,人们开始把互联网当作自己达成生态治理目的某种“渠道”和“基础设施”,[7]这时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治理工具,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审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导致缺乏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工具的治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动性等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不再只是人类单纯利用进行治理的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它已经不是处于某一层次的发展之中,而是整个层次的包含之中。此时人们已经习惯社会治理活动中网络工具的存在,互联网科技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人们在利用科技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而科技是实实在在地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

3.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紧密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就是人借之将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转移至劳动对象的力量和手段,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技术,是人自身局限性的反映,生态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8]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的生态维度是很有价值的,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只有真正把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到生态治理之中,实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在生态层面上的改善,才能使人摆脱“科技异化”,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互联网科技也不例外,最终都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去。不单单是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参与生态治理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是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生态治理本身之中,让科技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态治理也能“互联互通”,实现生态治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达到“共享共治”,即每个人都是生态治理的主体,这也就达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最高一层。

三、互联网科技在生态治理中的路径转变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截止2015年,全球网民已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9]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环境治理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体基础。互联网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发明,但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能够造就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辉煌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增强生态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也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念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科技不仅可以发挥提高相关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同时也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行动,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就是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10]整个生态治理动态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此过程中的“共享共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人的解放”。

1.?纳?态治理区域个体决策到“互联互通”。互联网表现出来的科技形态几乎是无形的,但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却是有形的。人类惊人的创造力再次通过发明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廉价的接入设备为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如同马克思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简单地让其成员知道自己的某些努力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用的,而且这种努力不是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社会契约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们知道有些任务和成就只能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同互联网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随着接入互联网地区和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科技在国家生态治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无视地域、没有边界的特点使得每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环境问题,整个“地球村”中的“一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自然地理领域,而且还可以在人类社会领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倒逼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政策改革,同时也要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世界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问题就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生态治理的相关决策不会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区域性行动,同时,人们在网络上也自发形成了环保型组织共同监督不同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治理的“互联互通”。

2.从生态治理政府组织主导到“共享共治”。互联网科技虽然使社会更加多样化,但社会成员因为使用互联网仍然要共同遵守规则,仍然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政府转型与 “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2]在未来,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大多数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身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展,以自身智慧汇聚集体智慧,将用于任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13]个人自发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庞大的体系,最后形成“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集体网络”和“智慧型的共同体”,这就为“共享共治”提供了基础。这种“共治共享”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动机与形式上。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人的交往空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哪怕只是取得的些许成就,也会让人很有“获得感”。此时,经济利益的满足已经不再是人们首要或者唯一的行动目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生态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使每个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环保群体可以表达意愿,创新了进行环保活动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形成环保组织的门槛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宣传成本,同时一些互联网最新的创新成果――“互联网众筹”模式与“环保”相结合,其开放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环境保护运动更加透明和高效,给了生态治理以新的生命,从而实现了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环境治理的“共享共治”。

3.从生态治理的科学技术依赖到“人的解放”。生态污染、传统意义上“美”的丧失,这些从来都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问题,科技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奇妙的东西,这需要我们用新的文化重新塑造技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但我们可以强化与我们真正想要的所对应的目标,从而决定我们真正想要到达何处。[14]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这种科技式生存方式,各种问题无论缘由如何,其改善和解决都不可能再离开科技的影响。但也绝非简单地依赖科技,互联网科技也不再仅仅是人类进入网络领域的工具,而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系统造成的整体性效果和价值取向。[15]无论在哪个系统中,其价值取向的根本是指向“人的解放”,这是未来利用互联网改造生态治理体系所应采取的最根本路径。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5

P键词:互联网+教育;挑战;教学改革

当今时代,“互联网+”方兴未艾,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业的影响有目共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从我市、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行动中感受到了“互联网+”教育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环境的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由于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我校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教学环境:

1.综合多媒体电教室。主要设备有: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2.多媒体CAI网络教室。这种教学环境建有几十个学生计算机工作站,并配有耳机等。网络教室功能强大,主要功能有广播教学、演示教学、分组教学、在线讨论等;3.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备课室、校园网等综合型电教设备。其功能强大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4.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网、录像机、VCD、计算机等设备,主要适应教学中播放音像资料。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提供了平台。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从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桌椅、黑板、粉笔的现实环境,变革成了以互联网为媒体,现实的学生为主体的新形式,教学中运用许多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地呈现过程,收到良好的成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变成随时随地地交流与讨论,避免一些教师不善于表达,学生不善于沟通的缺点。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微课程、二维码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教学方式更加便利,并进一步引发了师生思维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颠倒的课堂(即翻转课堂),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和学生的喜欢。教师从开放教学、分享式课堂、班级管理、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特色课程用手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成微课,并生成码书。把固定的课堂,变成随时可视的教学资源。

三、教师职能的转变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作为教师仅具备自己专业的能力,已远远不能胜任。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不再采用简单的教学设备及工具,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转变成领路者、服务者,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创造广阔的、多样化的、互动的、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教师使用信息技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对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与把握,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地扩大,对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学生的变革

“互联网 + 教育”打破了流水线式传统教育模式,让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实现了与学生在网络上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工具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与研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空间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问题,在线与网络上的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形成讨论空间,营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协助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并主动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优势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轻松与愉快。学习之外,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在我校所构建的“互联网”环境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总之,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抓住“互联网+”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在教学一线形成教学改革突破口,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够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但是目前传统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技术虽然对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相比于其他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仅仅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究其原因还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远景,为我们前行指明了方向。但是,路还在脚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去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平和光,现代教育管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2016.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6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互联网;侵权行为

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无时无刻不在改变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的方式,随之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商业形态,不仅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新的机遇,也给其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使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断的提高、逐渐的增强,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也层出不穷,但是经过多年的治理,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工作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护了知识产权人的权益。

1、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特点以及侵权类型

在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知识产权除了保留以往的一些特点之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具网络的发展特征。主题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1)在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知识产权主要呈现出虚拟化的特征,对于一些知识产权来说,无论是其的产生,还是知识产权的应用,都具备有虚拟化这一特点,这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难度,也使得知识产权的法律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网络知识产权产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产权,它可以被直接复制,因此它具备可复制的特征,网络知识可以被直接复制、下载网络上的文献资料和文件资源,便可以直接使用。操作起来方法简单、方便,而且使用成本也非常的低,使得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面临新的挑战。(3)在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知识产权没有明显的地域方面的特征,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传播也随之越来越快,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知识产权将会跨地域的受到侵权,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知识产权维权的难度,当发生了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时,很难确定应该依据哪个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那么对其保护就非常的难。

2、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侵权类型

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侵权与传统的知识产权的侵权类型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在侵权方式上也大同小异。在侵权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侵权方式:以著作权、商标权等侵权的行为为主要的侵权方式,对于专利权的侵权还是很少的。侵权的领域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侵权方式:其一,网络侵犯著作权,由于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机网络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很多作者会选择直接在网络上粘贴复制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行自己的创作,并且将自己的作品直接或者间接的传播或者卖给收益人群,从而从中获取利益。虽然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这种复杂而又混乱的背景下,导致这样的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而且侵权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样的行为制止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屡禁不止。比如:有的作者已明确声明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复制,但是一些法律意识比较单薄的人,就会肆意转发并且抄袭他人的作品,有的还会将他人的作品稍微改动,这些人认为,在网络上直接复制粘贴他人的作品是最简便的一种方式,根本不需要通过作者本人的许可,这就直接导致网络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其二,在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侵犯商标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侵犯商标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在网络上抄袭并利用知名商标或者他人的商标,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手段,直接将自己的产品与知名商标或他人的商标联系起来,误导消费者和公众,使其在查询知名商标的过程中,误入他人的网站,这样就会构成侵权行为的发生。

3、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害。纵观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的立法层面来讲,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为网络的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障。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很迅速,但是其环境是相当的复杂和繁琐,网络知识产权在法律层面上保护的难度是非常的大的,涉及到很多的保护内容和保护要素。而也由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的特征,用户的知识产权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多,而且内容广泛、种类也特别的复杂,他人直接在网络上下载、粘贴、复制相关有用的内容也非常的方便,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作者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侵权者自身的法律认知不如,这两名的原因就导致侵权事件的发生。因为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不规范,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毫无依据可言的,这项工作仍然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讨论,这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4、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的方法对策

众所周知,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侵权事件屡见不鲜,由于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机网络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受广大人们的喜爱,使得政府监管以及执法的力度加大难度,而由于公民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在线识别非常的困难,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对网络发展环境下的维护知识产权权益的行为产生了制约的作用。据数据的统计,2017年,全国法院接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有近二十四万件,其中审结的案件有二十二万件之多,比2016年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在这其中著作权的侵权案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商业发展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形形色色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不断的涌现出来。这对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我国一些地方开始纷纷设立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法,而且设立有专门的审判机构和审判人员,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在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1)不断的加快知识产权权益的保护,加强立法工作。依据当前的推行的知识产权的立法体系可知,对于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没有出台和制定相关的规定和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单独的条例对这一项工作进行规范。上述情况下,互联网发展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维权共组难度逐渐的增大。相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来看,我国的网络知识产权的立法的保障存在的很明显的滞后的现象。因此必须改善这一情况,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互联网安全的维护工作和加大互联网的维护力度,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和维护知识产权的权益。同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网络知识产权的维护提供法律保障。

(2)增强我国公民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在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不管是知识产权人的法律意识淡薄,而且侵权人的法律意识也是非常的淡薄。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网民,都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在第一时间内寻求法律的保护。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增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优化网络环境,降低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的频繁发生。同时,还要通过技术提升来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除此之外,我国的法律还要时刻宣传,加大网络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强化网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规范的网络运行环境,使广大人民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还要做到不侵权,为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奠定良好基础。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环境;《网络营销》推广

一、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推广的原因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依靠其强大的信息存储、共享、处理能力;便捷的通讯能力;快速及时的信息共享能力;全球化的覆盖范围等巨大优势,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工作方式,众多企业借助互联网宣传产品,扩大企业业务覆盖范围,开展全球化生产、销售合作。网络营销推广这一新型营销方式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众多企业主流的营销方式,相比传统的营销模式,网络营销具有更高的开放程度,包括更高的信息开放程度、更高的地域开放程度、信息接收者限制条件更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诸如电脑和更加方便的智能手机等,浏览全世界信息,不再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更强大的信息分享能力,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和信息平台自由信息,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领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实现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经济,与传统运营渠道和媒体信息平台相比,大部分网络资源都是免费使用的,信息的门槛也十分低。综合以上这些优势,网络营销已成为现代主流营销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电商从业者,《网络营销》的主体已经由高校学生走向平民百姓。《网络营销》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环境,而向更加贴合大众,时间场地安排更加灵活的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过度。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营销》推广的开发与设计策略

(一)全面认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开发与设计的特点

1、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推广的影响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在册的电商从业者已经突破250万人,隐性电商从业人数已经超过1800万人。由于电商平台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较实体经济的市场准入门槛低,所以电商从业人员构成情况也十分复杂,既有专职的电商从业人员,也有大量的兼职电商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水平。市场经济知识水平,已有营销水平基础更是参差不齐,电商从业人员的经营项目等更是十分复杂。这就要求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营销》的主体不能仅仅对准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经济教育系统性比较强的高校学生,而要将标准的适用范围延伸,覆盖范围变广。所以这就要求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营销》开发与设计必须做好课程层次划分,既有对准普通大众的通识化教育和入门教育,又要有对准专业研究人才、相关知识基础较强的人员的。

2、全面认识营销工作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营销》开发与设计的基础

就概念本身来讲,营销就是经营主体为实现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所采取的经营活动。本质即是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因素扩大自身的价值影响,通过内部资源整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综合效益价值的最优。传统的市场营销渠道主要有三个,从经济学意义上看,企业营销的结果涉及到诸多影响要素,最主要的包括企业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以及连接需求和产品的诸如宣传等媒介性因素。所以传统的营销渠道主要有三个:最重要的是产品营销。产品营销主要是指通过提高营销主体输出的产品质量来实现营销,产品质量是影响营销的本质性因素;其次,市场环境和信息化环境下,媒体营销对于营销工作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大众信息渠道来源广,市场竞争激烈,依靠媒体进行营销对于营销成败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也是最具有自发性的营销渠道,即消费者营销。消费者营销是消费者获得良好的需求满足后所进行的宣传,大都带有自发性。

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的推广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首先,由课堂推广向网络平台推广的转变,原因我们在2.2.1我们已经进行分析。但是网络推广在具有其自身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实践性不足等。《网络营销》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实践性价值更强的推广模式,实践性的缺失对于推广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的复杂性是以往市场经济活动所难以比拟的,所以移动互联网环境本身也给网络营销推广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鲜活的案例。

(二)突出《网络营销》推广内容特色,注重推广效果

1、转变营销理念是《网络营销》推广开发与设计的重点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较传统营销有着很大联系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必须辩证的对待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关系。首先,网络营销虽然在营销方式营销理念上和传统营销有很大区别,但是产品营销依然是网络营销中的决定性因素。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推广开发与设计仍应引导学习者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营销理念,看到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推广应使学习者看到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媒体营销特别是互联网媒体营销多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习者掌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平台扩大产品品牌影响,品牌价值的方法和技巧;最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要使学习者树立全新的消费者营销理念,过去的消费者营销由于消费者范围制约,影响范围往往有限。但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的消费者群体得到空前扩大,消费者观点的影响力也得到空前加强,特别是名人效应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推广内容及方式应与时俱进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众多市场主体借助网络平台进入电商市场,其中既有白手起家获得成功的案例,也有在新的营销环境下惨痛的失败教训。所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营销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应注意引入这些鲜活案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给后面的人以具体化感受。另外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推广开发与设计也不应该忽视实践性,但实践性推广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例如运用现代化技术让学习者模拟进行网络经营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者网络营销的能力水平。

三、总结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既要有课程精神的坚持,也要有推广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其最终目的都在于使学习者全面掌握网络营销的特点和技巧,为其经营活动提供帮助。(作者单位:云浮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吕芹.移动广告:动起来的价值[J].互联网周刊,2014(11).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8

关键词 互联网;学习能力;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37-02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人生存的另一空间,对远程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环境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应用互联网学习的优势

互联网教育中教材被数字化,网络系统中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料、教学信息。教师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时可以方便地从互联网中获得资料,并且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料上传到互联网中,实现整个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传统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特点。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互联网上观看教学视频或者在线向其他学习者或教师寻求帮助,从而实现随时随地地学习。

教学资源更加多元化,支持共享 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更加多元化,更加容易共享。数字信息具有保存时间长、传输方便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互联网教育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有很多知名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课堂,让很多没有机会在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在家里上网,与名师面对面交流,起到实际课堂上一样的效果。

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自信心 生活中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学生。任何学生都不可能一次就掌握每一部分学习内容,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一遍遍复习那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深的理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老师的讲解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羞于提出,这样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知识,老师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活动都受到影响。而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以对老师的讲解反复观看,直到自己学会为止。他们通过不断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而获得了自信,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 网络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不仅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要掌握互联网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能运用它们满足各种学习行为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习能力既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也影响获取知识的量。因此,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学习技能外,还要具备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些特殊学习能力。

网上分享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网上知识和信息的分享是在学习过程中各个体希望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来交换别人的经验和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想法引发的。从传播的观点来看,使用者不再是独自与网上的文件资源进行自我交互,或者是仅仅与某一个专家和学者进行交互,而是与任何已经掌握网上讨论和组织能力、并且需要分享观念和信息的各个体进行联系,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要达成这一愿望,首先要建立一个自己的主页,拥有自己的网址,储存许多人们感兴趣的可供选择的知识和信息,在适当时候通过互联网传送给特定小组的全体成员或提供对这一主题感兴趣的人访问索取。因此,任何想在网上提供信息的人必须有两种类型的知识和技能:管理计算机文件的能力;在网上信息的基本能力。

信息评价能力 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海量的,学生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判断哪些是对学习有用的信息,哪些信息是哪门学科的信息,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是有误的,这些都要求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评价信息的能力。

信息管理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评价体系从互联网获得大量有用的学习资源后,如何管理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学生仅仅是把这些教学信息直接就保存到电脑里肯定是不可取,这时候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去管理信息。比如可以按照学科去管理、或者按照信息的类型去管理等,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管理信息是为了增强认知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查找利用提供方便。

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其学习的方式也与传统学习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互联网包含多种媒体信息,所以学生在很多时候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比如要掌握将多种信息整合在一起的方法,同时也要具备将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源进行加工再利用的能力。

交流和协作能力 在互联网上学习,学生除了要掌握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学会借助一些网络工具(如QQ、BBS、微博、微信等)与别人协作学习,具有相应的团队精神。

3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文化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持久的甚至终身的影响。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些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但是他们无法感受到学校氛围和校园文化。为此我们可以尝试采取组织学生交流、开展名师讲座等环节,使学生时时感受到学校氛围和校园文化,通过这些环节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有效补充。

互联网学习意识的淡薄 根据相关调查,我国的学生使用互联网绝大多数以娱乐为主,而美国的学生上网主要是获取学习资料、开展网上研究性学习等,从中美两国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用途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还没有把互联网当作学习工具,更多的是当作娱乐工具,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培养学生互联网学习意识。

虚拟不能与现实脱节 任何一项新的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也不例外。学习者不能沉迷在互联网所带来的“虚拟”空间中,要把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要提高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也不能放松现实生活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虚拟”和“现实”的结合,发挥互联网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克服负面影响。

4 结束语

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要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鉴别和勇于创新。虚拟互联网空间对学生学习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本文没有涉及到的地方,笔者也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9

摘要:在全面剖析互联网特点、为群众路线开辟新平台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互联网为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包括网络舆情复杂化使党的舆论引导权面临挑战,群众对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大,互联网信息规范存在困难等;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创新的保障措施,包括提高网民素质、培育互联网道德、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等。

关键词 :网络环境;群众工作;创新;保障措施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互联网的运用就是其重要表现之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改变了党和政府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但也带来了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互联网为党的群众工作创设了新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6.18 亿,相比2012 年底增加了5358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比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①。互联网是全球性的,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流,是大众传媒的一种。

1.互联网的特点

(1)参与主体广泛。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大都通过专门途径,信息生产者大都是某个领域的人才。他们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大都被社会大众认可、接受,成为特定时期的社会主流意识。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可利用网络媒体生产、信息,表达思想观点。网络信息生产者、信息交流参与者的范围,甚至没有国别和地区的限制,也没有信仰、立场、观点的限制,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是以往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2)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传统信息主要通过纸介、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成本高、周期长、传播速度慢。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生产者通过电脑、手机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各种信息,提高了传播速度,使广大群众可以更快了解到最新的信息。

(3)内容的丰富性。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因为受到种类、版面、时长等因素的限制,所传播的内容有限。互联网摆脱了他们受到的限制,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可以大容量存储,包含的信息时间跨度长,便于查询、整理,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

(4)强调个性化与全球化。传统的信息生产者大多根据自己的倾向性决定信息内容,广大群众只能被动接受。而互联网则使受众群体可以主动从网上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自主选择。另外,在互联网上,不同民族、国家的人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就学习、生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交流,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

2.互联网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了新平台

(1)互联网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新渠道。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互联网恰好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开拓了新渠道。一方面群众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另一方面,党的组织、政府机关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查询、收集信息,更好地集中群众的智慧,了解群众的诉求。同时,党员干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群众即时交流。

(2)互联网是保障党和政府决策质量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通过互联网直接与群众交流、征集群众的建议,可以使制定的决策更加科学可行,提高了决策质量,减少决策失误,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将决策民主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由于党和政府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了党务、政务的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了群众监督,从而强化了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同时也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3)互联网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新手段。近年来,互联网对揭发官员腐败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被互联网揭发的案件大都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互联网不仅在揭发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作用,还应该在让群众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活动,在预防腐败问题发生方面有所作为,最大限度实施互联网监督,让那些经不起诱惑者在群众监督下不敢腐败、不能腐败。

(4)互联网是增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新方式。我们党在长期的群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光荣传统。但随着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和手中掌握权力的增多,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高高在上、远离群众的倾向。互联网更强调其交流主体之间的平等性,能够使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以一颗平常心与群众开展网络互动,展示亲和力,增强亲密感。

二、互联网为党的群众工作带来新问题

1.网络舆情复杂化使党的舆论引导权面临挑战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近现代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也有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音存在。目前,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中,10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1.9万个,百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3300个,千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200个。这些互联网名人“粉丝”成堆,话语分贝更高、话语权更大。有的“粉丝”对“大V”崇拜、盲从。还有一些人,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好奇心理,惯于在“大V”发声后跟风发帖,极尽煽动之能事。在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引导问题已经成为我党急待解决的问题。

2.群众对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大

由于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使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得以更好地体现。但如果有关部门处理不当,或者有人借机混淆视听,很容易激发群众情绪,引发互联网突发公共事件②。2009年11月,一则题为《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的帖子在网上引起关注。帖子称,11月3日,5个月大的孩子徐某因眼眶蜂窝组织炎在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晚上因病情恶化几次向值班医生求救,却因医生睡觉、上网玩游戏等不负责行为延误了抢救时机,次日宣告死亡。市儿童医院的调查结果:孩子是因重度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结果一公布,网上议论纷纷,网民提出了各种质疑。11日下午,南京市卫生局成立了包括部门领导、医疗专家、电脑专家、媒体代表、网民代表共14人的联合调查组,最终调查结果为:患儿家属所述情况基本属实,市儿童医院调查手法简单,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医院领导受到了处分,当事医生被吊照开除。

3.互联网信息规范存在困难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性和虚拟性以及网民和传播信息不可避免的片面性、极端性,互联网极易引起社会混乱,甚至诱发社会犯罪。2013年8月19日,“秦火火”因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损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在沈阳被北京警方抓获。他曾在“7.23动车事故”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人民币天价赔偿外籍旅客”谣言,煽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而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建立互联网秩序、规范互联网行为任重而道远。

三、互联网环境下群众工作创新的对策

1.提高运用互联网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

目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互联网互动做好群众工作,要转变理念:一是贯彻中心工作少用行政命令多用教育引导;二是解决群众问题避免被动等待,转向主动服务;三是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复杂问题;五是工作力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注重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格局。

2.互联网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

(1)互联网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容创新。一是政府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了解百姓心声,反映群众诉求。二是政府建立了一些特色网站教导网民如何识别虚假信息、虚假图片。三是许多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官方网站开始尝试事件发生的同时,利用视频为网民做直播、现场连线报道,使网民可以更快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

(2)互联网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的形式、方法创新。针对互联网的特点,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开通了互联网信访平台,通过电子信箱、互联网留言板等与网民互动,接受群众监督。2010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及官员开通微博,与网民互动更为直接。作为一种集信息公开、即时互动、流程透明于一体的新媒体,微博为政府与群众提供了更有效的沟通互动平台,开辟了互联网信访的新格局。后来,为了可以与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国家政府或有关部门又开通了互联网视频信访平台,使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与领导见面,向接访的领导面对面反映问题。

(3)学会妥善处理好互联网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因为此类事件发生的时间、规模、方式、后果都难以预料,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处理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党和政府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事件爆发初期就应迅速而准确地判定事件性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平时,党和政府也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消除可能引发事件的因素,避免事件的发生③。

3.互联网环境下群众工作创新的保障措施

(1)提高网民素质,引导网民正确使用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人群占比从11.2%上升到11.9%;初中人群占比从35.6%上升到36.0 %;高中、中专、技校人群占比保持不变,从32.3%下降到31.2%;大专人群占比从9.8%上升为10.1%;大学本科以上人群占比从11.3%下降到10.8%。说明,我国的网民以初、高中、中专、技校人群为主,且低学历人群呈扩散趋势,这就需要党和政府部门加强教育,提高网民素质。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教育提高网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互联网宣传,向大家普及互联网知识及相关法律政策,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引导网民正确使用互联网。

(2)培育网络道德,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现代社会经常会带给人们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许多网民喜欢在网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有人出于某些目的编造一些虚假信息;有人喜欢媚富人、炫富……这些信息一旦,经过网民转载,极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应大力加强互联网道德建设,通过互联网道德引导和规范实现以恶扬善的目的,营造出一种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环境。

(3)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自觉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如有的党员干部骂“群众就是给脸不要脸”等言行,给工作造成损失,给党抹了黑。二是要应对及时。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拖拉,办事推诿,效率低下,不仅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威信,还会引起社会不稳定事件。三是要实事求是。防止本来不大的事情,由于得不到实事真相,酿成大事。四是要切实为群众负责。最近网络报道交警救人脱岗的事情、公交车司机把公交车开到医院送病人的事情,经过网络的宣传,成为社会正能量。五是要清正廉洁,洁身自爱。要想经得起网络时代的监督,就必须自身硬起来。

(4)加强法治建设,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在互联网言论监管、著作权、隐私权、互联网虚拟财产保护、互联网信贷等领域还存在法律空白。因此,党和政府要加快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对互联网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要依法惩处,捍卫法律的权威,构建良好有序的网络法制环境。

引文注释

①第33次中国互联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4(1):1-23.

②杜飞进.互联网时代与群众工作——略论互联网环境下群众工作的变革与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2(9):1-9.

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 图书采编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020-01

图书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给广大群众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而进行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采编使得工作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能够让群众从更多的途径获取知识。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采编工作还是面临了较多的困难,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采编方式,长久以来形成的工作形式使其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相关人员应该加深对互联网工作形式的了解,克服困难,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源以及更便捷的阅读方式。

一、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采编工作中的作用

1.实现了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图书采编的基础表现形式,但是很多图书资源的相关信息由于受到地域和时间的影响经常都会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图书资源不能及时共享。互联网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信息经过互联网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中,这就很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使得图书采编能够满足越来越人的需求,为图书采编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2.解放了手工操作

在传统的图书采编工作过程中,采编人员一般是应用图纸进行此相关的记录的,图书采编工作是一项繁杂并且容易出错的工作,传统的采编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并且在查询相关图书记录时也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这种工作方式给图书采编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内容,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在互联网环境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采编,用电脑记录与采编相关的工作内容,能够解放手工操作,并且使得图书采编工作更加顺利、快捷地进行。

3.满足了读者需求

图书采编是为所有人服务的,而很多人的阅读喜好以及内容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区别,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图书采编工作能够使得不同的读者快速找到自己要阅读的读物以及内容,读者可以在电脑上输入自己想要的读物的关键词,然后电脑系统会自动根据读者的要求进行筛选,使得图书馆采编人员能够快速找到读者需要的读物,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简化了图书采编工作的形式。

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互联网技术是近年来才引进图书采编工作中的,很多图书采编人员都从事这项工作很久了,导致传统的图书采编观念根深蒂固,使得采编人员难以改变原有的采编形式以及工作内容,给图书采编工作带来了较多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采编人员的工作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并且在过程中采编人员一般只会根据工作内容以及要求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好,不会与读者进行交流,而现代化的互联网采编工作要求采编人员能够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到位的服务,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一工作要求的实施。

2.采编工作效率不高

图书采编要求工作人员对读者的阅读需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根据读者的喜好进行图书采编,传统的采编方式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进行线下购买,但是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群众的阅读需求。很多采编人员都是具有一定经验的,但是经验是根据往年的读者的需求所积累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变,采编人员的网络技术相对比较低下,使其不能及时了解读者的喜好变化,导致采编工作效率不高。

3.采编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图书采编工作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为图书采编工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采编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一旦不足,就会使得相关的图书信息出现错误。就目前我国的图书采编情况来说,很多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很多采编人员的责任感以及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其在采编工作过程中不认真,并且业务能力也有所欠缺,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差,使其在互联网环境下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形式的转变。

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采编工作的对策

1.树立现代网络意识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采编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以人为主的思想,这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网络意识体现,也是图书采编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的一种服务思想。现代网络是为群众服务的,而图书采编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要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采编人员要树立现代网络意识,最大程度地以人为主开展工作,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下采编人员要将工作形式转换为网络办公,使得图书采编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中的优点,更快捷方便地提供相关服务。

2.优化采编工作流程

原有的采编工作的流程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互联网采编工作的发展,原有的线下购买的采编方式使得很多读者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在互联网环境下,采编人员应该要优化采编工作的流程,根据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开展网络采购模式,这种形式的采购相比于传统的采购方式具有明显的快捷方便性,能够使得读者更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读物。由于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所以采编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现代教学中学生需要的读物类型,并根据学科以及教学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图书采编服务,让学生以及教师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3.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

根据新时代的图书采编工作的要求,图书馆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对采编工作进行创新以及改进,让其应用专业的知识对当下的图书采编工作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市场调查掌握当代社会中最需要的图书类型,并且进行图书分类,以专业素质服务读者,使得图书采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采编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以及读者类型的区别提供不同的服务,实现网络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升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为读者提供更加到位的服务,这样才能推动图书采编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睿.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图书情报导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