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3:16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互联网;理财产品;利与弊;调查分析

新时期的互联网时代无时无刻为我们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奇迹,让人们应接不暇。众所周知,2013年被专家学者广泛的称为“互联网金融”年,这是源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问世。这一理财产品在后来的短时间内快速的占据金融市场大量的份额,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理财思维。然而,这一发展趋势到底是好是坏,专家学者各持观点,下文通过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点分析研究,阐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利与弊。

一、互联网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分析

互联网理财产品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两会的召开使得互联网金融逐渐正规化,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中明确表示了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这一报告的提出代表了互联网金融正式的成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一部分,国家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发展,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正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求,所以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次是互联网的便捷性符合用户需求,利用互联网打通资金链条,可以大大降低理财产品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聚合个人用户的零散资金,在提高互联网理财运营商谈判地位的同时使个人获取最大利益回报,这种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与大众需要完美切合,因此得到快速发展。最后是合理的购买渠道推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由于互联网理财产品自身的特点,使得其购买多依赖于人们经常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这样既为用户购买提供便捷,也保障了用户的资金安全。

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托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互联网理财产品必须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购买,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支付同样方便快捷,具有线上交易的特征。2.流动性较高,用户可以随时赎回资金进行支付和提取,有助于提高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3.属于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推动了基金的发展,有利于金融知识的普及,促进金融经济发展。

二、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利与弊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巨大的争议,互联网理财产品也不例外。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理财产品具有双重特点,利弊均有,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事物。

首先我们分析它的有利因素:1.互联网理财产品作为金融业发展的一部分,它的兴起增进了竞争的激烈性,推动了金融业的创新与变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资金的流进流出,占据到市场的一定份额,随着它的发展壮大,或多或少的会危及到原有金融业中企业的发展,加大金融业的竞争力度,其他产品如果要想继续发展,必须积极创新,研发能够更优的满足用户的产品,这种竞争的存在会使金融业良性发展,推动金融业的创新。2.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收益的理财方式。互联网理财产品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主要是由于它的方便与高收益,没有购买的门槛限制,非常适合中小资金拥有者进行理财,同时可以获取高额的利益,这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主要有利方面。3.加快金融体系的改革,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加大了金融的范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国家所未能监管到的区域,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壮大使国家意识到监管的不足,加快了金融业制度和规则的建立,推动了金融体系的改革。

其次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弊端,主要包括:1.投资的风险大,任何理财产品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互联网理财产品由于渠道的单一性,会收到银行和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影响,一旦银行对其叫停,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其次同类型产品的增多也使得高收益难以维持,导致风险的加大。2.发展没有统一的秩序要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互联网理财产品中,无论是哪一种类,我们都可以发现它的收益非常高,这一部分是由于盲目跟风导致的,这种不良的发展行为产生的过高收益极有可能造成市场的混乱,初期的过度热炒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发展的弊端。3.互联网理财产品会引发融资成本的上升,它将银行活期的存款转入中间账户,又回归到银行,中间账户的存在,使得其与金融机构中直接的借贷相比多了一次加息的可能,这样就提高了融资的成本,不利于金融的良好发展。

三、小结

总而言之,互联网理财产品作为新时期的一种理财模式,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的看待,既要肯定它的有利因素,推进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变革,又要及时发现它的弊端所在,通过制度的建立与国家的监督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改进。任何新事物的出现我们都不能以偏概全,要意识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我们能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积极研究探索,不断推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青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较量――以余额宝的产生和发展为例.《时代金融(中旬)》.2014年10期.

[2]赵翌,潘焕学.浅析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以余额宝为例.《金融经济(理论版)》 .2014年7期 .

[3]英天舒,何萝罚英天舒.何萝非程赣喽畋Φ然醣一金式理财产品对消费者市场的影响.《大陆桥视野》.2015年2期.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2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作弊行为;防治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纸化考试在考试系统的比例越来越重,由于无纸化考试具有自动组卷、出卷效率较高、自动评分以及公平公正的优势特点,为学校考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逐步受到学生与教师的认可,但是无纸化考试在考试中也逐步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主观试题在考试中受到限制、机房数量不足以及各种作弊问题的出现,使无纸化考试发展陷入了困境,其中无纸化考试作弊手段给考试监管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导致考试失去了公平公正性,这就需要从作弊的根源入手予以解决。

一、无纸化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种考试中,无纸化考试逐渐替代了传统考试,无纸化考试具有很多的优势,逐渐受到教师与考生的亲睐,虽然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应用,给考试环境带来了很大而改变,但是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根治,甚至作弊手段更加的隐蔽,这给监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无纸化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手机的作弊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升以及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不在单纯的被人们当成是通信工具,很多手机都具备了拍照存储功能、上网搜索以及电子词典等功能,很多学生利用手机的这些功能进行无纸化考试作弊,比如说:利用手机的存储功能记录笔记以及考题等,或者是利用手机的传输功能去传输答案等,这些作弊的手段在无纸考试中比较常见。虽然在考试中经常明令学生禁止携带手机,但是由于手机提及相对较小很容易被其他的物体遮挡,不利于考试的监管。

(二)利用通信软件的作弊

主要是利用微信、QQ、MSN以及电子邮件等工具软件进行作弊,一般情况下学校机房都能够连接到互联网或者是进行局部联网,在考试期间如果没有切断网络连接等,很可能就会使这些通讯工具成为考生作弊的手段,考生可以利用网络将试题以及答案等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局域网等传输给其他考生,给监管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串通作弊

由于考试系统并不能够鉴别学生的头像信息,仅是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等,在考试中即使学生更换考试的账号也很难被监考老师发现,考生往往会利用这一弊端,相互串通,在考试时进行账户交换,甚至是帮助其他考生登录账号完成试卷等,而且此种作弊的方式非常隐蔽,是作弊学生经常会选用的手段。

(四)U盘作弊手段

U盘作为一种工具软件,能够很方便的的插入到考试的计算机中,而且U盘的体积小,容量有比较大,更便于携带,有些学生会把考试信息内容复制到U盘中然后再利用U盘复制到计算机系统中,学校机房的计算机一般也会安装有还原卡或者是软件等,在计算机重启以后复制的这些内容会自动还原,因此很难发现学生的作弊行为,这也给考试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防治策略

无纸化考试改善了传统考试环境,给考试带来很大的便利,并且无纸化考试系统中也带有一些防止作弊的功能,比如说:自动组建试卷、自动编排作为编号等以及具有摄像头监控等,但是这些防止作弊的功能仅是防止相邻学生进行的作弊,并不能够防止其他的作弊行为,比如说:串通作弊等,不仅给监考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导致考试失去的公平公正性,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方式作弊行为的发生。

(一)防止手机作弊的措施

针对收集作弊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对手机设备进行信号屏蔽,比如:可以利用手机信号干扰仪器等使手机信号弱化,但是这样有违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另外可以利用手机检测仪器检查进入考场的学生,杜绝学生带手机设备进入考场,但是这就会无形中增加无纸化考试的成本,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是监场老师在监场中拒绝学生使用手机,并进一步加大对手机作弊手段的惩处,使学生在自身的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

(二)防范通信软件的作弊

对于QQ、微信以及电子邮件等及时的互联网通信软件的作弊行为,可以采取在考试期间,对学校机房内的局域网以及互联网进行有效的隔离,也可以用检测作弊的软件靠对作弊行为进行检测,但是检测作弊软件的设计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也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网络监听软件等来对作弊性进行监管,有效的避免作弊行为的发生。

(三)防止串通作弊的措施

首先可以改进考试系统,可以在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屏幕中的明显的位置标注考生的考生姓名、考号以及照片等相关的信息,以便监考老师的检查核对,防止串通作弊行为的发生。其次可以对考试系统软件段进行调整,比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一台计算机只能够允许一个账户进行登录,如果要退出登录需要管理员的许可才可以,对于已经提交试卷的考生,系统拒绝再次进行登录,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弊行为的发生。

(四)对于U盘作弊的防范措施

首先,可以切断计算机的外部接口,所有的外部接口既不能够使用了,但是这需要采取拆除硬件的方式,但是也可以采用修改BIOS设置,在计算机中的BIOS将USB接口等设置成为disabled,并为防止非法用户对设置进行更改可以对BIOS进行密码设置,这就可以有效的防范U盘作弊行为的发生。

总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普遍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的普遍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无纸化考试系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得说来利大于弊。而且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给广大的师生带来更大的便利,当然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甄别与选拔优秀的学生,在考试试题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具针对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考试的内容以及题型,增强考试信心,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考生的作弊行为,有效的提升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成效。

参考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工会工作;发展趋势

一、深入了解与明确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互联网络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现实环境,互联网更具数字化、技术性、开放性、虚拟性、家户型与高效性等等一些特征。互联网的发展无疑是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说到底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时代。

(一)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近些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几乎是非常迅速的,它的存在已经推动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是整个社会在信息技术与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产物,短短的10年时间里,互联网以其飞快的速度发展并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自由性、迅速性和广泛性等等特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人们原本较为简单的生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及其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互联网在其信息传播上的速度非常之快,有人曾经预言,如果能够掌控互联网系统下的网络和信息,机会就能拥有整个世界。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二)互联网的无界性导致其逐渐成为新世纪的巨媒体

互联网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无论是短距离还是远距离,其资源共享的速度都非常快。互联网就类似于一张巨大的“网”,它是以数字媒介为主体将世界人民联结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之下,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在这张“网”内实现资源的分享与利用,并可以进行无无穷无尽的信息交流。随着社会科技力量的逐步发展,互联网现在已经是一种主流形势的大众媒体,是一个集民心、民声、民意于一体的超大容量信息平台。

(三)互联网的互动开放性有利也有弊

互联网发展的有利之处人人显而易见,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弊端,给人类带来的挑战着实不小。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网络安全问题,现在一系列的网络病毒扩散、网络人身攻击、网络犯罪行为、不良信息的传播等等,都会给社会进步与发展带来威胁,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给社会稳定团结造成影响。在看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利益的同时,这些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要严格打击一切的互联网犯罪行为,使之给我们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二、互联网给与工会工作带来的发展机会及其新的挑战

工会的四大职能分别是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与教育职能。其中,工会的维护职能就是工会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工会的建设职能是指工会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工会的参与职能就是工会要发挥职工群众参政议政民主渠道作用,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力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和机关的民主管理。工会的教育职能是指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一)加快了公户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1.工会工作空间打大大提升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正是由于其特定的属性与功能,才加快了工会工作的发展脚步。首先,它既使得工会工作的对象及其活动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也为工会面向社会化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者,互联网的全民参与性可以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更方便的搜集民意、听取民心,使得原本较为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节约其工作成本。

2.工会工作形式得到丰富

相较于电视、报纸、广播等相对而言比较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则显得更为及时与广泛,而且其独特的优势---数字化、多媒体、及时性、交互性、传播极富感染力等等,都使之区别于传统媒体而高于传统媒体。在工会工作中加入互联网的应用,将会使其原本的工作形式更为丰富多彩,更加有吸引力。

3.工会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互联网本身就具有高速度传播信息的功能,其工作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而传统的工会工作仅仅依靠会议来传达思想及其理念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其速度比较慢,接收反馈的时间较长,再者会导致工会工作效率降低。相反地,在工会工作中加入互联新,则会大大改善这一问题:工会成员可以利用互联网自助获取所需要的工会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即时高效的进行信息反馈。这种有针对性的工作模式将会使得工会工字钢效率大大提升,方便与工会开展更多的工作。

(二)互联网环境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

1.对工会工作的发展路线构成威胁

我国工会的发展路线一直都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由于互联网在其信息传播时会夹杂很多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样就会对工会成员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冲击。部分的西方国家就会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征,恶意将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思想生活刻意进行“西方化”,甚至会批判我国现有制度,给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巨大影响。

2.互联网信息繁多,易造成工会成员思想混乱

互联网中信息全球化共享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在互联网的信息中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大,其中就包括有情绪化的认识、思想认识偏差、敌对势力的对抗等等,这些信息相互交融就很容易造成信息的真假难辨、对错难辨,甚至有的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一点进行恶意的造谣与炒作,制造混乱的现象,给工会的内部造成动荡。

3.互联网有害信息扩散快,易改变工会成员道德观

互联网的有害信息非常多,其中包括有色情、暴力杀人、封建迷信、文化等的,这些信息的传播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在工会中有很多青年职工就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再者,互联网中的虚拟性也导致很多人的自我约束力变差,很多人就借由虚拟性的存在,钻法律的空子,自我放逐,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存在,很多人就会恶意破坏社会道德。

4.互联网传播信息速递快,加速了职工的发展

互联网存在的另一弊端就是难以掌控,由于参与互联网活动的人数较多,针对每个不同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当有人在互联网上为自身的不正当利益进行恶意炒作时,将很容易激起整个社会的矛盾化,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群体化动乱,威胁社会稳定。

三、互联网给工会工作带来的创新与发展

(一)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中的紧迫责任感

虽然互联网发展有利也有弊,但是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来认识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要看到互联网发展给工会的发展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跟随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能够认识到自我的责任感,并有效的利用互联新信息技术,推动工会的进步。

(二)实施互联网的规划与培训

目前,我国针对电子政务以及有了基础的网络系统,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能够根据这一系统指定规范标准的工会网址体现,使其管理、服务能够集于一体,并构建合理的外网系统。同时,还有针对工会中的各级干部进行互联网知识培训,使之信息处理与接受能力能够有所增长,而不容易遭受互联网中不利信息的冲击,能够有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三)优化互联网功能,提高其服务能力

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是非常好的现象,作为工会组织,要很好的将这一优点利用起来。在网站中开设相关的电子交流平台,使职工及其群众能够自由的发表个人意见,参与评论到。同时,要在此电子交流平台中增加投诉站,能够实时了解职工的内心想法,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四)工会工作线上线下的创新做法

要实现工会工作的线上创新,就要交结合现代科技,联合国家的电子政务基础,实施“网上工会”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与标准,建立统一的工会系统网站体系、网上工作平台、业务系统、服务系统及其信息资源等等,使工会系统能够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实现工会系统内外网共存。

工会工作的线下创新就要做到对工会干部进行能力培训,从原本不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工会工作到能熟练的利用信息科技技术简化工作流程,从而节约时间及其人力资源。在对工会干部进行能力培训时要注重信息技术知识的普及,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培养网络信息的获取、整理、分析来实现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4

比如,打车软件解决了城市打车难问题。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出行最怕遇上上下班高峰期,住在偏远城区也同样困扰。问计政府,无动力解决;问计出租车公司,没有能力改变,长期以来这几乎成了一个无解的困局。然而,最近流行起来的两款打车软件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在一无政府和专家的方案指导、二无公共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巧妙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解决了这一城市的“死结”。打车软件以及与之绑定的支付平台,其实是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消除了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

再比如,互联网金融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中国居民存款实际负利率背后,是被银行垄断的高额利差。无奈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缓慢,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存在银行的钱,一年一年地不断缩水。横空出世的余额宝、理财通等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灵活快捷的移动支付平台和高于银行数倍的理财收益率,成功“转移”了几千亿居民活期存款,逼得银行纷纷提高利率,并谋求向互联网金融转型。

近期,一些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腾讯和阿里)开始涉足在线教育市场,它们从中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中看到了巨大的社会需求。自由、开放、平等的互联网精神与教育理念的诉求不谋而合,在线教育企业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和定制化服务,实践上述教育理念,使焦虑的家长、教师和学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摆脱体制之困。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5

互联网公司大型交互设计部门的被拆分似乎成了一种宿命,伴随着谣言、悲情、猜疑、不舍蔓延开来。虽然多数人做的可能不是真理,但在目前的互联网产品环境下,设计部门拆分进产品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为什么互联网大型设计部门会被拆分

在产品经理大行其道的今天,UI虽然是用户体验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产品面前还是大大被弱化,逐渐成为一个类似于乙方的公司内服务部门。很多有能力的UI都有自己的设计习惯于用户体验理解,但当设计与产品的理念发生冲突时,往往以产品完胜收场,因为设计的BOSS没有产品的BOSS强势。而互联网产品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对流水线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往往就被整合进了产品组,管理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设计部门拆分进产品组的利与弊

拆分设计部门进入产品组,确实有利于促进设计对产品的理解,加强产品和设计互相理解,加快产品上线速度,这些都是有利的一面。但带来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在产品线丰富的互联网公司,这样的设置特别容易造成产品UI不统一,给用户混乱的感觉。而本来就容易以小作坊形式出现的各个产品就更加小作坊化了,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公司整体出现问题。谷歌就有独立的交互设计部门,用来把关所有产品的交互设计,所以谷歌的产品交互一致化做的非常好。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6

1、网络的优点:二十一世纪是属于计算机的时代和互联网的时代,伴随着时代会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伴随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使用互联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手机端,PC端等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例如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更为广泛的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办公人员可以动一动鼠标就可以得到自己需用的东西,大千世界尽收眼底。

2、网络的弊端: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便利与舒适的同时又会对人们的生活及各方面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如今,互联网高度发展,人们的方方面面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一些网络“高手”利用这些东西盗取人们的隐私秘密,例如,人们使用网上支付工具去到网上购买所需的用品,而人们的银行卡号等等会因此与之绑定,这样,不法分子会利用一些网络漏洞来截取账号和密码等等,这样会对人们的隐私产生危害。

(来源:文章屋网 )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7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迷恋网络的危害。

2.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活动准备】

1.小品的道具(小头儿子的头饰、桌子、键盘等)。

2.有关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危害的材料。

【活动背景】

现在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对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影响越来越大。就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约有1/4的家庭有电脑。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主持人甲:现在社会和科技飞速发展,使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网络生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影响日趋明显。

主持人乙:现在我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如何对待网络问题是今天我们班会活动的主题。

二、正反辩论 据理争

1.欣赏小品

主持人甲:下面请欣赏小品《小头儿子的苦恼》。

(大意是:小头儿子因迷恋网络,精神恍惚而闹了许多笑话。)

(表演过程略)

2.引入辩论

生齐说:电脑网络。

主持人甲:由此看来,网络的危害是大家公认的,对于网络我们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主持人乙:是好是坏你说了不算,得问问大伙。今天我们就来辩论一下网络的利与弊,正方的观点是网络的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网络的弊大于利。

下面我们推选出6位代表,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3.辩论过程

(1)队员入场。

(2)介绍参赛队员及其所持立场。

正方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3)介绍评委。

(4)全班按学生所持观点分为正反两队。

(每位学生陈词不超过2分钟,台下学生在本组代表发言后,可随时举手发言补充。)

(5)比赛开始。

正方:我认为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反方:我反对,网络里虽然能学到知识,但是里面有许多网络游戏,一旦玩几次就上瘾,许多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天津市塘沽区13岁的花季少年张潇艺,因上网玩游戏成瘾,而跳楼自杀。

正方:张潇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去否认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上面可以聊天、看视频、听歌曲、读书看报等。

……

反方:网络危害巨大,它不但能摧毁我们的身体,还会使人性格发生可怕的变化,充满暴力倾向,漠视亲情。2006年3月,甘肃省青年许福斌因有网瘾,残忍将父母杀害。

反方:2009年2月11日,新学期开学前一天,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竟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

正方: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有害就谈网色变。我认为网络就像电一样,我们不因它能电死人,就忘记它的好处,试问一下同学们谁家不用电?请反方回答我的这个问题。

反方:网络里的视频有许多的东西,许多学生因抵制不了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悲剧,毁掉了许多家庭的幸福。

……

(6)评委点评。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8

从有了网络,就有了上网的人;有了上网的人,便有人说上网的利弊。今天,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是如何看待大学生上网的呢?我觉得应当一分为二的看。

网络最初是运用于企业的,用来查阅公司所需的资料,也用来洽谈生意。这时的网络尚未普及,可是,它的作用是积极的。此时的网络除了尚不完善外,我想还没有什么利弊之分。

随着技术的提高,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更适应大众的需要,有了网络游戏,有了QQ,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更多了,当然有大学生。大学生上网,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了寻找一位网友以打发时间;有的为了网络游戏而不分昼夜;有的为了网上电影以此来“充实”生活。当然,也有为了学习的。我就亲耳听说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为了画图而包了两次夜。暂不说他包夜的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于身体不益,单说他对网络的利用,他在利用网络。我不得不插一句,何为“利用”呢?我觉得,在这,利用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运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于电脑,利用于网络,可以做成许多过去不能做或不易做的事。这是利?是弊?

作为一个旅游系的学生,我也是常上网的。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旅游的信息。有景点的介绍,有旅游信息的,有国家对旅游业政策的公布。这些,可以说是最新、最快的。对于旅游业这样一个敏感的行业来说,早一步得到信息便意味着早一步抓住机遇。这是利?是弊?当然,网上也不全是可靠的信息,也有谣言,有谬论,如果不加辨别,一概采纳接受,并且因此而酿成巨大的失误。这又是利?还是弊呢?

网络是四通八达的,上了网,可以认识很多人。本地的、外地的、中国的、外国的,当然也会有好人、坏人。上了网,有了网友,互通有无,彼此相互联络,提供彼此意见、建议,建立一种良好的网上友谊。这是利?还是弊?整天沉迷于网上聊天,不上课,什么事也不干,只为了网上冲浪,与网络那端的人虚无缥缈地扯上半天,最后还有可能误入歧途。这是利?是弊?

人人都说网络奇妙,它能在瞬息之间把你想知道的东西呈现出来;可以搜索到一本你一直想找但苦觅不着的老版杂志;可以搜索到一些书本、报刊上还未出现的前沿知识。你可以用它来丰富自己,真正达到一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的境界,达到一种一台机便知前沿科学的境界。这是利?还是弊?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有着卓越的网络知识,利用网络来发财,一种不义之财。当然,这里的利用就不是我前文所提到的利用了,这也是一种运用,不过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运用。如此说是利?是弊?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9

【关键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优势 弊端 网络建设

一、探索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发展、教育革新的必然要求

“网络”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和使用的普及性,极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群体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网络技术本身以及具有网络互动特点的通讯、交流、娱乐方式,已然越来越多的介入青少年的生活,甚至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形式下,如果心理教育工作者们只依靠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甚至终将被时展所淘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和着时代律动的脉搏,抢滩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新阵地,开辟心理教育工作新途径。

(二)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迫切要求

互联网在当代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全面介入,对新时期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正进行着全方位的重大影响。青少年在享用网络资讯的巨大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个可能戕害身心的强大诱惑和危险陷阱。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他们叛逆、独立、富于冒险精神但又缺乏理性思考、正确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他们极易迷失自己;再加上当代青少年心理承受水平低、抗挫折能力弱,于是,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问题行为,以及不成熟的网络心理造成的一个个事故甚至悲剧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网络心理危机——严重困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又一大障碍,这是任何一个心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二、全面解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网络心育的优势与弊端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至少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1)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心理教育过程,网络被视为心理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2)网络心理教育是开发、利用和再生网络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平台,是超越时空界限的“超级教室”;(3)网络心理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之一,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并利用网络资源、条件和方式予以矫正。网络心理教育既是信息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又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它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心理教育的现代内容,又是心理教育的新方式。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和操作困难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依托网络资源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即来自网络环境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求必须建立、构筑高品质的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工作者要求拥有性能卓越、内容科学而贴近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网络传播载体,辅导者和来访者也必须具备能够使用这一载体的认知水平和条件。网络,除了强大的功能优势,也有它客观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此,依托网络而生的网络心育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它本身的一些弊端。

1.在网络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中,网络交互的速度取决于双方录入的速度,这远比双方面对面的言语交流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者和受辅者双方的信息交流除了言语通道外,还有非言语通道。非言语信息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这些非言语信息或伴随着言语行为出现、补充、修正言语内容;或独立地出现,传达了“言未能尽或”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信息。在目前网络心理咨询(辅导)中,上述非言语信息还不能为咨询双方所感知,而主要靠言语(图)来达到咨访双方的沟通。而大量对心理咨询(辅导)有价值的非言语信息都被屏蔽了。

3.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局限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使得互联网上侵害行为层出不穷,而电子邮件的泄密问题,收发对不上号的乱码问题也屡见不鲜。这种互联网本身的安全隐患对网络心理教育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重视网络建设,不断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网站,携手共筑优质的网络心育平台

一方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确实在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知识能力在提高,另一方面,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不能没有专门的心理网站或心理专题主页。只有依托心理网站或主页这样一个基本的平台,心理教育工作者才可能有效的组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活动;否则,就如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离开了粉笔黑板、课本教参,完全失去了从事教育活动的工具和载体,搞起教育来岂非寸步难行!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可考虑在其网站上设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主页。在此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共同构筑起高品质的网络心育平台。

(二)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功能,整合网络资源

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开发网络的各项功能,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把心育工作的触角伸向各个方面:1.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辅导与咨询、在线交流与讨论,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多种形式的整体配合。2.重视应用网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与辅导工作。3.开展家校联网工作,如为学生家庭提供必须的学生心理健康资料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正反面家教实例、家庭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重视网络工作者素质的培训与提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来访者有一定的文化和技术,能通晓电脑操作的基本程序。而对于网络心理教育的主导者——从事这项工作的心育教师来说,其要求当更高——除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技术知识外,还需要初步的网站管理更新技术,以维护心理网站的正常运行;拥有基本的网络危机应变能力,能从容应对诸如遭遇病毒入侵、误拆“邮件炸弹”或“QQ炸弹”等突然事件;能解决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如大到系统崩溃、网站瘫痪,小至辅导过程中突然“死机”等等。因此,通过专门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提高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的网络文化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是当务之急。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要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拘囿,求新、求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充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工作模式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网络文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管理,200,7.

[2]孙有福.中学生网络迷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2.

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68-01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媒体重新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因而为传统媒体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未来社会,媒体将以何种形态后形式出现,现在都还难以想象,面对新挑战与新形势,传统媒体该如何改变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而新媒体在发展过程总也存在一些缺陷,因而无法仅仅靠它的力量来推动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

一、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状况

(一) 互联网影响下的传统媒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电子时代的到来,在电子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也不再局限于新闻广播、电视以及报刊,而是拥有了更多的平台,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空间价值。传统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媒体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直到现在仍然具备广阔的群众基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应时而生,此时,传统媒体也在这一时期历经了改革与更新的重要过程。传统媒体本身具备十分厚实的品牌意识,且其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因而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广告利益都非常大,比如,电视媒介便具有用户信用率高,所传达的信息可靠真实以及受众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也越来越趋向于老龄化方向发展,其用户大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大部门不太懂网络,因而也不常使用新媒体。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传统媒体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创新以及改革,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 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媒体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影响下,以传统媒体为基础所形成的新媒介,比如,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可以说,新媒体将传统媒体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延伸与升华。高速与及时是新媒体具备的显著特征,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时速度相当快,并且可进行及时的互动,而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常常是前日发生,见报时间却是明日,因而新媒体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差。与此同时,新媒体本身与具备一定的弊端,自从新媒体问世以来,一些虚假性的信息多次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并且各种各样的虚构、丑化以及造谣的时间也接二连三的出现。比如,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便是新媒体的网络监管力度不足而造成的,不仅使广大民众造成恐慌心理,更出现了疯狂抢购蜡烛等一系列混乱局面。

(三) 互联网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新媒体在其中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就目前而言,移动电视、数字报刊、微信、微博、手机短信、手机媒体、博客、播客等新媒体逐渐崛起,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网民接近7亿人,在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也达到8亿多人,微博使用人数更是达到了3亿之多,越来越多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基本不关注一些主流媒体了,而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因而,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加强新媒体建设的思想宣传工作,以便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与此同时,拥有广大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也并不可能一下子消亡,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与壮大,两者之间务必会出现摩擦与融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可以说是两者不同文化的融合,早融合之前务必充分认识到各自的特点与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其优势与劣势,为了更好的促进媒体的发展,应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惠互利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进行高度聚集和传播,传统媒体的改革与更新速度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它目前还无法完全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弊端,而新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因而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的这一优势,从而加速媒体的扩散范围以及传播力度,使信息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增强。比如,新媒体微博便在较强的时效性,140字的短语中能够充分说明信息,通过转发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使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然而,新媒体缺乏传统媒体中十分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虽然信息能够快速传播,但其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却有待考证。因此,在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过程中,务必对两种媒体方式进行扬长避短,从而促进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全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子时代也被称为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具备全方位发展的媒体。全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需借助互联网,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有序且高速的发展。全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循该行业具体的规则,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特点,及时制定出发展目标与模式。

例如,传统媒体具备传播速度慢、用户年龄趋向老化、管理制度严格以及受众群体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等特点,而新媒体却具备传播速度非常快、受众群体较年轻、网络管理存在较多弊端以及用户间互动频繁等特征,因此,人们开始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许多报刊杂志,如《南方周报》、《人民日报》、《半月谈》等,不仅具有纸质的实物报刊,也同时出现了一些虚拟的电子类型,如网络杂志、微信公共平台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另外,电视媒体也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网络电视,比如CNTV所研发的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PPLive网络电视、UUSee网络电视、QQlive、云电视以及数字媒体等。将多元化网络电视同传统电视台进行同步播放,不仅充分扩展了各自的受众群体,更加强了群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了客户群体,也在一定意义上使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需有效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根据两种方式各种的利弊选择出促进媒体发展的模式,从而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争个你死我活”或者此消彼长的过程,而是新媒体的出现让传统媒体正视自身的传统思维,对其传播方式与能力进行改革与创新;而传统媒体的严谨性,更让新媒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强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了加快我国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应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与配合,这样才嫩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通过互补互助的过程,实现我国媒体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军.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J]. 新闻传播,2014,15:69.

[2] 万雪琪.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 张新月.从现时代特征出发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5.

[4] 汪E.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