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2-15 17:33:09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1

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形式美法则是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通用性特征。展示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够使这一法则在展示设计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从而突出室内空间设计与陈设的整体效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本文在对该问题分析过程中,侧重于空间与陈列问题,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

形式美法则;室内展示设计;空间;陈列

在进行室内展示设计过程中,空间与陈列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体设计的格局。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形式美法则在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的关系,能够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处理,将文化艺术底蕴和审美品位在设计中进行有效体现,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形式美法则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到从整体着手,能够对空间与陈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这样一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艺术和舒适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形式美法则下的室内空间设计与陈列,注重带给人较好的视觉感观享受,提升空间设计效果和水平。同时,设计过程中,形式美法则注重提升创造力,强化审美感受力。

一、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规划问题

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要注重整体设计的艺术化特征,将一些鲜活的元素融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在设计中,突出“美”这一理念。形式美法则应用于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规划时,体现出了变化统一、对称均衡、比例尺度三个方面内容。在设计时,还要注重把握整体规划的流动性、空间的暗示和引导、空间有效分割比例等内容,这样一来,在室内空间设计与陈设时,才能够突出设计效果。

(一)形式美法则的变化统一与空间规划的暗示引导。形式美法则的变化是指制造差异,使设计更具丰富性,能够以多样化的手段,突出整体美感[1]。统一则是对矛盾进行弱化和调和,将不同性质的物体进行并置,降低其在整体环境中的对立感,让人感觉到物体摆放和陈设的和谐统一。在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规划问题上,形式美法则的变化统一与空间规划的暗示引导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例如在空间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物体的摆放,并在摆放时,位置以及格局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弯曲的墙面暗示着另一个空间的存在;天花板的图案设置,能够对人流方向进行暗示;墙面的色彩、材质、商品的摆放位置,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带给人较好的心理感受。

(二)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与空间规划的流动性。形式美法则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这样一来,其在应用过程中,就不可缺少“对称均衡”的特征[2]。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应用,突出了“对称”和“均衡”的特征,所谓的对称,主要是指画面中心线的左右对称,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要保证左右的对称。空间规划中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进行了把握,同时,又兼具引导性和创意性,能够对空间大小、材质、色彩进行合理地调控。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均衡应用于空间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结构体的虚实、凹凸以及曲线变化来实现,在体现对称均衡时,又要注重自然过渡,避免生硬化。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室内空间规划设计时,体现出对称均衡的同时,也注重于空间规划的流动性,避免了生硬,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这种设计方式,带给人较好的审美感官享受。

(三)形式美法则的比例尺度与空间分割。在空间展示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空间的比例以及各个部分设计的尺度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果。这样一来,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往往会根据一定的比例尺大小,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审美感受。空间规划过程中,空间分割,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在空间分割过程中,可以应用隔断进行。隔断又分为实体和虚体两个部分,实体和虚体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对空间的一种有效分割方式,但是虚体隔断在分割时,不会影响视线。实体分割时,则是对视线的阻挡,将空间分为若干个部分。在进行空间分割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合理的比例尺度,保证空间分割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不会对审美造成太大的影响。如图3所示,是深圳一家音乐厅的天窗分割方式,这种分割模式,对整体空间的影响较小,但却起到了空间分割作用,让人在室内空间中,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同时,在进行分割过程中,采取了虚体分割的方式,对人们的视线影响极小。

二、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陈列设计分析

(一)基于形式美法则的静态陈列。一般来说,在进行商品陈列过程中,陈列的区位主要有地面陈列、柱面陈列、壁面陈列、架上陈列、空间陈列、置放陈列、壁贴陈列等几种形式。这几种陈列形式在商品室内展示陈列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设计,以突出效果。在进行陈列设计时,基于形式美法则的陈列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体积、面积造型的不同特点,并能够根据比例设计原理,获取较好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对参观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并能够对空间展示的形态特征进行把握,这是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1)地面陈设:通过利用钢架橱柜或是利用模特架、道具支架等,对产品进行陈列。这种陈列方式,能够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地应用,保证展示过程中,将重要信息进行传递。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地面陈设,要注重陈设的比例尺度,并能够从整体角度把握陈设的艺术性和实用性。(2)柱面陈列:该陈列主要应用了柱面进行壁贴,对商品进行展示;(3)壁面陈列:在进行壁面陈列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壁面陈列的效果,我们可以辅助灯光,这样一来,可以在展示陈列设计时,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效果。(4)架上陈设:在商品展示设计过程中,架上陈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陈列方式,主要通过利用支架,将商品、灯饰、广告物等进行展示,对顾客进行有效地引导,并能够对整体展示空间进行装饰,突出较好的审美效果;(5)空间陈设:空间陈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悬挂商品,对整体展示空间进行装点,能够给顾客一种较强的动感和轻,使顾客在浏览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愉悦的心态;(6)置放陈列:将产品摆放在地名、床面上,进行陈列,将产品的造型和质地展现在顾客面前。(7)壁贴陈列:这种陈列方式主要是指对一些带有花纹的产品进行展示,例如一些印刷品、桌布、体育用品等,这些商品多采用壁贴陈列的方式。总之,基于形态美法则的静态陈列设计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商品展示需求的同时,能够给顾客带来较大的审美感官,以视觉冲击力,影响顾客的眼球。

(二)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动态陈列。动态陈列模式在当下商品展示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这种陈列设计方式,能够对产品本身的性质进行突出,并且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产品特色。形式美法则在当下展示空间陈列设计中应用时,通过对点、线、面、色、光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加生动地突出展示特色,这种设计,多以博物馆、展览馆应用较多。在陈设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形式美法则,并对高新技术以及现代展示手段进行结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在动态展示陈设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静态展示更加动态化,能够给顾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动态陈列设计,注重对环境以及气氛的渲染,并结合技术手段,以生动的方式,将产品展现在顾客面前。通过对产品信息进行动态展示,可以让顾客更好地对产品进行了解。同时,这种展示方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顾客,勾起顾客的好奇心,具有较好的展示效果。动态陈列设计过程中,关键在于产品的动态展示,在突出产品本身特性的同时,又能够恰如其分地对其功能进行展示,是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一种突出特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直接影响到了展示的最终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与技术不断地实现了结合,并且突出了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特征。在进行室内展示设计空间与陈列问题研究时,我们要注重把握形式美法则的本质,突出展示设计的关键效果,能够带给顾客更好地审美感观体验,综合应用形式美法则的相关内容,保证设计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对此,在日后的展示设计中,要注重正确处理空间与陈列的关系,把握布局的关键,突出设计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张璐.论形式美法则与购物环境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22-23.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2

关键词: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原则;方法;特点;公共空间设计

提升展陈水平,展示文博魅力,提升展示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发展活力,有效地提升了博物馆展陈的内涵,展示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全方位地展示传统文化、风俗习尚和生活画面,并充分利用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展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博物馆事业,展示了当地丰厚的历史与人文积淀,彰显了城市文化的品格与魅力。

一、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原则

现代文博馆的设计,应不同于一般性的文物展览馆。在设计伊始,我们通过反复思考受众群体和认真研读布展大纲,认为它应该是一个集展示文物,解读历史,科普教育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陈列以“展览内容科普化,陈列形式艺术化”为宗旨,使用新型环保材料,精心设计,追求陈列的形式美及强烈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陈列。设计原则如下:

第一,展品和空间环境相和谐的原则。通过和展厅内部的版面、视频、机构等各种展陈手段相互呼应而创造出一种气氛和意境,全方位的诉说文物展品价值个包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展品内容的原则。采用简洁的造型装饰手法,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通过关键节点的精心设计来营造文物馆的氛围。

第三,文物展品保护与照明适度和节能的原则。合理控制展柜中的照度与展柜外周围环境照度关系,所有展厅的照度均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标准执行,在无人时会自动关闭或降低照度,更好的保护文物和节约能源。

二、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特点

1、室内与室外的结合。作为地方的综合性文博馆,馆内拥有大量的文化宣传资源及丰富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自然标本藏品;并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对文物年代、用途等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做好室外绿化工作,通过室内与室外的完美结合,有效地拓展了市民和游客的观光、旅游的空间和内容。

2、被动与互动的结合。过去,博物馆因受场地、经费、观念等方面的限制,大多仅能做到日常正常开放,坐等游客和市民上门。如今,一批新的博物馆的落成开放,也使得展陈手段变得更为丰富和灵活。除每年的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日,还可举办系列宣传、咨询服务或专场文艺演出、开设文物鉴赏讲座;组织部分市民、学生外出活动外,还要在寒暑假组织“博物馆一日游”、“青少教育专题讲座”、“青少年夏令营”、“小小讲解员”等主题活动,打造出了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一系列知名品牌,有效地提升了博物馆展陈的内涵,增加了博物馆传递历史文化知识的受众面。与此同时,博物馆还能与市内外的大中小学共同建设实践和教学基地,为在校学生、志愿者提供继续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场所,并对他们进行博物馆相关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

1、公共空间设计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在保证空间整体、大气的基础下,充分考虑文博馆的特性,将具有中原文化的符号通过整合、放大、并置等一些列手法融入整体空间之中。如在场馆入口设计的木质花窗、前厅墙面上设计的一组放映中原文化的浮雕装饰以及二层前厅空间中的主体浮雕都为空间增加了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考虑到文物馆的受众群体,可在楼梯交通空间的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了展览导视系统,方便参观。而多媒体留言系统的导入,提高了参观者的参与体验,有效的提升了场馆在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利用在墙面上设计的展板,展出文物馆在此次布展前的一些照片和布展资料让参观者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还能看到老一辈的文物馆工作者为了这座场馆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2、通史展陈空间设计

由于展厅建筑面积有限,而展示内容较多时间跨度较大的情况,在空间的处理上,使用了并置的手法,通过统一简洁的段首处理,结合展线的有序调度,控制参观节奏。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娓娓道来。通过对称的构成设计,石材与木材不同材质质感对比与碰撞,并结合一面气势恢弘的浮雕背景。使观众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空间形态中感受和认知历史文化。巧妙的将展柜设计其中,使得展品在历史环境的衬托下,更加的生动鲜活。在其后的展线布置上采用了主展线副展线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材料和结构的手法上统一每一个章节内容,使得观众循序渐进的了解和认知一系列主题内容,并在整个展览参观过程中保持视觉和谐性,并精选出最具时代表征的文物置于独立展柜之中,并结合副展线设置的复原模型、视频播放机构和多媒体查询结构,保证了展览序列的完整性延续了文物展品的内容,同时强化了每一个展览主题。

3、瓷器展陈空间设计

展品以馆藏瓷器为主,在色调选择、空间造型、陈列方式、材质运用方面、及展示的手法方面都是为了衬托文物的精美,突出所要展示的文物的造型和质感,及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整个展厅的设计,为了更好的掌握展示的节奏,以时间为轴,合理的分区布局。在展现手法中采用图片解说、多媒体投影,视频播放等技术,将瓷器在不同时期的繁荣景象以及沧桑变幻的表现得以生动的展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是从文博馆开始的。一座文博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是本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城市格调与品位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任仲伦.上海电影博物馆展陈规划与功能定位[J]. 电影新作. 2012(05).

[2] 王炯.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3

关键词:革命历史;博物馆;空间氛围;陈列展示;设计

一 引言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主要依托于革命遗址而建立,在于保护那些极为珍贵的历史的、革命的遗址、遗物,通过纪念馆建筑的原状陈列再现重大事件的概貌以及再现伟大人物的活动事迹,给予观众“如临其境、如临其事、如见其人”的真实感受。

作为观众,刚进入博物馆最先感受到的是整个空间环境氛围给人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而不是某个展品的艺术魅力。在陈列设计中,巧妙合理地设计空间氛围,才能打动观众,传递展览信息。

二 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内涵

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是指:“在博物馆建筑内部、外部用来进行展示及其与展示相关的区域空间。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的陈列厅、序厅、过厅、休息室、通道、楼梯等,以及建筑外部被展示所利用以及制造展示宣传气氛的环境空间。”①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按照其不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陈列空间

陈列空间是整个博物馆的主体,是展品存在的基础。陈列室在博物馆空间中所占比重最大,其设计的优劣关系着整个展览空间的成败。设计过程中对于陈列密度、展览流线、空间组合等都需要详细计划。

(二)核心空间

核心空间可以理解为整个博物馆空间的高潮部分或表现主题、营造氛围的特定空间,在整个展览空间中能突出主题和陈列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建川博物馆中的不屈战俘馆,其入口设计为一条挂满抗俘照片的狭长走道,两边的高墙上挂满了战俘各种神情的照片,抬头凝视这些抗俘的脸,他们的表情令人震撼,一张张面孔汇聚一起,强烈表现了抗日期间日军大屠杀的残忍行径。(图1)

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的核心空间:“三层高的见证厅,设计者詹姆斯・英格・弗瑞德把它称为‘记忆的共鸣器,反省的舞台’,厅内探照灯式的灯具、扭曲的屋架、焚尸炉式的门洞,都强烈地表现着二战期间犹太人被法西斯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

(三)交通空间

主要包括楼梯、走道以及自动扶梯、坡道等专用空间,其作用是组织和引导观众参观。有时可以将走道的距离加以拓宽、收窄等变化,以此改变线性空间的单调;或者运用适当手法将其进行艺术化处理,营造某种氛围或渲染丰富效果,如建川博物馆中红色年代陈列馆的入口设计为一段直线走道,地面上的文字记录了的十年历史时期,整个空间被渲染成深红色,突出红色年代这一主题(如图2)。

三 展陈空间氛围营造表现方式

空间氛围能引起人的回味和思索,唤起人的共鸣,这一过程涉及到人的感知体验与外界环境的刺激因素。如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的空间氛围营造(如图3):“整个建筑从内到外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如撕裂般支离破碎,馆内甚至找不到任何一处水平和垂直的结构。设计者用这种方式表现出犹太人在德国所经历的苦难,虽然展示过程中没有设计直接表现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场景,但馆内弯曲转折的通道、压抑的色调和灯光都给人精神和心灵上的撞击”。

氛围营造即通过对客观环境的精心组织,运用空间、色彩、材质、造型、光、声音等陈列语言刺激观众的感官以使人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以下是营造空间氛围的一些手段和方法。

(一)空间环境再现

革命历史类陈列通常会运用“场景或者布景箱”的方式来表现一些特定的历史场景。这种方法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还原历史场景的表现手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复原陈列

复原陈列,“通过科学处理和艺术加工,使已经消失或局部被破坏的文物标本或文化遗迹再现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复原陈列不是艺术创作,复原对象必须具有真实性”。②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井冈山会师” 大型体验式场景的设计,将场景复原、绘画、仿真雕塑以及多屏影像演示综合运用,把会师的历史瞬间再现在观众眼前,灯光、音响的联合演示把会师的气氛推向高潮,创造出逼真的会师现场效果。③

2.原状陈列

按照遗迹和文物标本的现存状况布置,这种陈列形式不允许现代人工制品进入,一切物品须按照原来位置陈放,不可随意挪动改变位置和随意增减。这多见于遗址博物馆和故居陈列室,如故居中的一些房间场景复原,也完全按照原先使用时的状态布置在陈列室内。

3.摹拟陈列(景观陈列)

“以实物、模型、雕塑、绘画、音响、照明、电脑等结合或单独使用,来表现特定主题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常见的有沙盘、模型、布景画、巨幕电影等。” 也称之为景观陈列。如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中表现“长征出发”场景的设计,将一段革命历史进程,用几个相互衔接的场景进行表现,观众通过观看这种浓缩式的、跨时空的组合场面,了解整个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让氛围更加逼真,幻影成像、舞台效果展示等技术被逐渐运用到展示设计中。用多媒体将虚拟场景与文物陈列相结合,充分展现历史原貌,激活观众心灵,让陈列产生最大值的感染效果,创造出令人回味向往的历史环境和氛围。

(二)隐喻象征

隐喻和象征都是以某种事物来表示另外一种事物,是用具体的视觉形象来暗示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来表达意义的一种设计方法。通过表现形式,传达出设计者的主观愿望,从而感染观众。

1.色彩应用

展陈中色彩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色彩,提炼出适合本馆陈列的色彩,彰显出自身独特的色彩个性。如周代青铜文物展色调应是冷峻凝重的;展现唐代的历史风貌应该是气场恢弘的;革命文物则是高歌张扬的……

2.图案、造型元素提炼

特定历史时期的图案,符号和造型最能体现当时的时代背景。如在汉阳陵陈列馆中,用铜镜(背面)造型做序厅顶部装饰;用瓦当纹饰做展柜点缀;用汉代样式的木灯做照明灯具,创造汉代社会的历史气氛……用最具代表性的符号、造型来强化效果,营造出汉代历史景象,使观众步入一种威严、厚重的历史氛围中。

3.灯光设计

展览照明除了对造型、质感、色彩的表现,同时还可以用渲染气氛,创造特定的情调。将照明的灯光加以色彩处理,可以制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不同强弱的光对环境的影响是差异很大。

4.材质表现

博物馆室内材质的运用除了要衬托文物,符合整体环境,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各种材质的运用不仅表现出陈列的主题和内涵,且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木质材料给人亲切温和的感觉,玻璃给人现代、简洁之感,金属有厚重、冷酷的质感……不同材质与空间结合会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环境氛围营造是一项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将各部分内容联系成整体的过程,是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氛围可以增进展览与观众的情感沟通,促进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展陈空间总体氛围营造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更多的设计手法,我们期待更多符合革命精神、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朱晓敏.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5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4

[关键词] 商业空间 商品展示设计 营销力 静态陈列 动态展示

商品展示设计就是指商家为了促进销售,有目的地对商品的陈列和视觉传达以及销售和购物环境进行综合的构想、计划与实施,以达到宣传商品、推销商品,满足生产者、推销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出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环境的总体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与生活层次的提升,“商品展示设计”已成为商业经营的一项策略。商家经过商品展示设计,使得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商业行为更为活跃,这已成为目前激烈的商业销售竞争中的一把“利器”。因此,好的商品展示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商业空间的营销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静态陈列

一般商业空间的商品展示多以静态为主,消费者购买商品,能否清晰、准确地感知商品形象,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陈列状况。要使商品陈列做到醒目、便利、美观、实用,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开放陈列

传统商业空间的商品陈列形式为封闭式,即售货员在柜台内,顾客在柜台外。顾客不能自由、直接接触商品而只能通过售货员了解商品。现代商品陈列已然打破了这种形式而采用开放式陈列,即商品的摆放,为消费者观察、触摸以及选购提供最大便利,以便减少心理疑虑,坚定购买信心。当然,珠宝首饰等贵重商品除外。

2.醒目陈列

商品的摆放应力求醒目突出,以便迅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以下要点:

(1)合理摆放高度。消费者进店,经常会无意识地环视四周,根据人体工学,无意识的展望高度是0.7至1.7米。同视觉轴大约30度角上的商品最易让人清晰感知,60度角范围内的商品次之。在1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平均宽度为1.64米;在2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达3.3米;在5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8.2米;到8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就扩大到16.4米。因此,商品摆放高度要根据商品大小和消费者的视线、视角来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摆放高度应以1米至1.7米为宜,与消费者的距离约为2米至5米,视场宽度保持在3.3米至8.2米。在这个范围内摆放,可以提高商品的能视度,使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商品形象。

(2)保持商品量感。所谓量感,是指陈列的商品数量要充足,给消费者以丰满、丰富的印象。量感可以使消费者产生有充分挑选余地的心理感受,进而激发购买欲望。这样,就要求合理确定库存、架存的关系,并及时补充架存商品。

(3)突出商品特点。商品的功能和特点是消费者关注并产生兴趣的因素。将商品独特的性能、质量、款式、造型、包装等特殊性在陈列中突出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把款式新颖的商品摆放在最能吸引消费者视线的位置;把多功能的商品摆在消费者易于接触观察的位置,都可以起到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心理效应。

3.节令陈列

可以在季节更换和重大节日来临前,根据消费需求陈列出适应季节及节日需求的商品,并随季节的变化不断调整陈列方式和色调,尽量减少店内外环境的反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节令商品的销售,而且使消费者产生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愉悦顺畅的心理感受。

4.艺术陈列

通过商品组合的艺术造型进行陈列。各种商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陈列中,应在保持商品独立美感的前提下,通过艺术造型,使各种商品巧妙布局,达到整体美的艺术效果。可采用形象式、艺术字式、单双层式、多层式、均衡式、斜坡式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摆放,赋予商品陈列以高雅的艺术品位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从而对消费者产生强大吸引力。

5.连带陈列

许多商品在使用上具有连带性,如牙膏和牙刷。为了引起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方便其购买相关商品,可采用连带陈列方式,把具有连带关系的商品相邻摆放,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6.顺序陈列

同一种商品通常会有不同的分类。顺序陈列就是按商品规格的大小、等级优劣、花色繁简、使用对象、品牌产地等顺序进行陈列,给人品种繁多、排列有序、选择空间大的心里感受,便于顾客选购。

7.重点陈列

现代商业空间商品种类繁多,尤其是大型零售超市,品类多,每个品类又有许多单品。要使全部商品都引人注目是不可能的,可以选择消费者大量需要的或新产品为陈列重点,展示在特殊而突出的位置,使消费者在先对重点商品产生注意后,附带关注到大批次要产品,以此带动次要商品的购买。

8.场景陈列

将商品布置在主题环境或背景中营造某一场景。这在卖点很强的节令展示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如圣诞节将松树、圣诞老人、各种小摆件营造在同一卖场;雨季可以以雨伞为主展现一家三口举着美丽的雨伞共同撑起一片晴空的温馨情景,效果都不错。

以上每种静态陈列法都有各自的特色,在商业展示中往往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所做的商品展示设计才能有效地促进商业空间的营销力。

二、动态展示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手法各种各样,展示形式也不定向化,动态展示是现代展示中倍受青睐的展示形式,它不同于常见的静态陈列,采用的是活动式、操作式、互动式等动态展示,消费者不但可以触摸商品,操作商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商品互动,更加直接生动地了解商品的功能和特点。由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能调动顾客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商业展示活动更精彩,营销效果更好。

商品展示设计实际上就是处理顾客、商品、道具、空间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动态展示也可以从这四方面入手。

1.顾客的流动

合理的顾客流能增加顾客在卖场停留的时间以及接触商品的数量,从而直接促进商品的销售,而顾客的流动合理与否取决于卖场顾客通道的设计,一般来说,通道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斜线式,这种通道的优点在于它能使顾客随意浏览,气氛活跃,方便顾客观看商品。

(2)格子式,是指所有的柜台设备在摆放时互成直角,构成曲径通道。

(3)自由式,这种布局是根据商品和设备特点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组合,或独立、或聚合,没有固定或专设的布局形式,销售形式也不固定。

2.商品的流动

(1)利用商品本身的特性,进行运动,在运动中展示自身的特色。

(2)运用一些特殊的动态展架,使商品放在上面可以有规律的运动、旋转。

(3)巧妙运用灯光照明的变换效果使人产生静止物体动态化的效果,如服装的展示,可以运用绚彩的闪烁灯光和流动照明使人产生一种模特在动的幻觉。

(4)在无流动特性的商品中增加流动特征性,如书籍的动态展示,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书籍展开的方式、旁加解说的方式等。

3.道具的流动

可以采用一些带自动装置的展示道具使商品呈现运动状态,常见的有:

(1)旋转展架,旋转展架主要是在纵面上转动,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高层空间。

(2)旋转展台,台座装有电动机,大的旋转展台可以放置汽车,小的可放置饰品珠宝、手机、电脑等,其优点在于无论顾客处于任何位置都可以全方位地观看商品。

(3)电动模型,人、动物、机器和交通工具均可做成电动模型,并按照展示的需要而运动,如穿越山洞的火车,发射升空的火箭等,以小见大,营造活跃的气氛,增加顾客的兴趣和好感。

(4)机器人服务员,通过机器人的行动、说话、发出音乐等与顾客进行交流,或做些简单的服务等程序的设定,使展示更为生动有趣。

(5)半景画和全景画,在实物后面绘制立体感很强的画面或者利用高科技大屏幕投影等手段配置一个假远景,制造真实的空间感,使顾客感觉身临其境。

4.空间的流动

空间的流动有两种,一是虚拟的空间流动,即通过高新技术影象等手段形成一种空间上的变化,使空间成为一种流动的空间,让人感觉漫游其中;二是真实的空间流动,比如销售空间的旋转,广告宣传车的四处流动,这些都增加了商品与顾客的接触,更好地为商品做了宣传促销。

当然,现代商品展示不能拘泥于单一的展示形式,而是应该营造一个完整的人性化空间,包括商品空间、服务空间和顾客空间。要在整个展示空间中调动一切有用因素,在造型、色彩、照明、装饰手法上力求别出心裁,在布置方式上将陈列生活化、人性化、现场化,在参观方式上提倡参与性和互动性,使人把观看商品当作一种高层次的享受。这样才能够加深顾客对商品的了解,提高对商品的记忆,增加对商品甚至品牌的好感,进而刺激消费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商业空间营销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伟雄:商品展示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5

[关键词]商业空间商品展示设计营销力静态陈列动态展示

商品展示设计就是指商家为了促进销售,有目的地对商品的陈列和视觉传达以及销售和购物环境进行综合的构想、计划与实施,以达到宣传商品、推销商品,满足生产者、推销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出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环境的总体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与生活层次的提升,“商品展示设计”已成为商业经营的一项策略。商家经过商品展示设计,使得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商业行为更为活跃,这已成为目前激烈的商业销售竞争中的一把“利器”。因此,好的商品展示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商业空间的营销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静态陈列

一般商业空间的商品展示多以静态为主,消费者购买商品,能否清晰、准确地感知商品形象,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陈列状况。要使商品陈列做到醒目、便利、美观、实用,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开放陈列

传统商业空间的商品陈列形式为封闭式,即售货员在柜台内,顾客在柜台外。顾客不能自由、直接接触商品而只能通过售货员了解商品。现代商品陈列已然打破了这种形式而采用开放式陈列,即商品的摆放,为消费者观察、触摸以及选购提供最大便利,以便减少心理疑虑,坚定购买信心。当然,珠宝首饰等贵重商品除外。

2.醒目陈列

商品的摆放应力求醒目突出,以便迅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以下要点:

(1)合理摆放高度。消费者进店,经常会无意识地环视四周,根据人体工学,无意识的展望高度是0.7至1.7米。同视觉轴大约30度角上的商品最易让人清晰感知,60度角范围内的商品次之。在1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平均宽度为1.64米;在2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达3.3米;在5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8.2米;到8米的距离内,视觉范围就扩大到16.4米。因此,商品摆放高度要根据商品大小和消费者的视线、视角来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摆放高度应以1米至1.7米为宜,与消费者的距离约为2米至5米,视场宽度保持在3.3米至8.2米。在这个范围内摆放,可以提高商品的能视度,使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商品形象。

(2)保持商品量感。所谓量感,是指陈列的商品数量要充足,给消费者以丰满、丰富的印象。量感可以使消费者产生有充分挑选余地的心理感受,进而激发购买欲望。这样,就要求合理确定库存、架存的关系,并及时补充架存商品。

(3)突出商品特点。商品的功能和特点是消费者关注并产生兴趣的因素。将商品独特的性能、质量、款式、造型、包装等特殊性在陈列中突出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把款式新颖的商品摆放在最能吸引消费者视线的位置;把多功能的商品摆在消费者易于接触观察的位置,都可以起到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心理效应。

3.节令陈列

可以在季节更换和重大节日来临前,根据消费需求陈列出适应季节及节日需求的商品,并随季节的变化不断调整陈列方式和色调,尽量减少店内外环境的反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节令商品的销售,而且使消费者产生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愉悦顺畅的心理感受。

4.艺术陈列

通过商品组合的艺术造型进行陈列。各种商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陈列中,应在保持商品独立美感的前提下,通过艺术造型,使各种商品巧妙布局,达到整体美的艺术效果。可采用形象式、艺术字式、单双层式、多层式、均衡式、斜坡式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摆放,赋予商品陈列以高雅的艺术品位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从而对消费者产生强大吸引力。

5.连带陈列

许多商品在使用上具有连带性,如牙膏和牙刷。为了引起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方便其购买相关商品,可采用连带陈列方式,把具有连带关系的商品相邻摆放,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6.顺序陈列

同一种商品通常会有不同的分类。顺序陈列就是按商品规格的大小、等级优劣、花色繁简、使用对象、品牌产地等顺序进行陈列,给人品种繁多、排列有序、选择空间大的心里感受,便于顾客选购。

7.重点陈列

现代商业空间商品种类繁多,尤其是大型零售超市,品类多,每个品类又有许多单品。要使全部商品都引人注目是不可能的,可以选择消费者大量需要的或新产品为陈列重点,展示在特殊而突出的位置,使消费者在先对重点商品产生注意后,附带关注到大批次要产品,以此带动次要商品的购买。

8.场景陈列

将商品布置在主题环境或背景中营造某一场景。这在卖点很强的节令展示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如圣诞节将松树、圣诞老人、各种小摆件营造在同一卖场;雨季可以以雨伞为主展现一家三口举着美丽的雨伞共同撑起一片晴空的温馨情景,效果都不错。

以上每种静态陈列法都有各自的特色,在商业展示中往往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所做的商品展示设计才能有效地促进商业空间的营销力。

二、动态展示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手法各种各样,展示形式也不定向化,动态展示是现代展示中倍受青睐的展示形式,它不同于常见的静态陈列,采用的是活动式、操作式、互动式等动态展示,消费者不但可以触摸商品,操作商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商品互动,更加直接生动地了解商品的功能和特点。由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能调动顾客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商业展示活动更精彩,营销效果更好。

商品展示设计实际上就是处理顾客、商品、道具、空间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动态展示也可以从这四方面入手。

1.顾客的流动

合理的顾客流能增加顾客在卖场停留的时间以及接触商品的数量,从而直接促进商品的销售,而顾客的流动合理与否取决于卖场顾客通道的设计,一般来说,通道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斜线式,这种通道的优点在于它能使顾客随意浏览,气氛活跃,方便顾客观看商品。

(2)格子式,是指所有的柜台设备在摆放时互成直角,构成曲径通道。

(3)自由式,这种布局是根据商品和设备特点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组合,或独立、或聚合,没有固定或专设的布局形式,销售形式也不固定。

2.商品的流动

(1)利用商品本身的特性,进行运动,在运动中展示自身的特色。

(2)运用一些特殊的动态展架,使商品放在上面可以有规律的运动、旋转。

(3)巧妙运用灯光照明的变换效果使人产生静止物体动态化的效果,如服装的展示,可以运用绚彩的闪烁灯光和流动照明使人产生一种模特在动的幻觉。

(4)在无流动特性的商品中增加流动特征性,如书籍的动态展示,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书籍展开的方式、旁加解说的方式等。

3.道具的流动

可以采用一些带自动装置的展示道具使商品呈现运动状态,常见的有:

(1)旋转展架,旋转展架主要是在纵面上转动,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高层空间。

(2)旋转展台,台座装有电动机,大的旋转展台可以放置汽车,小的可放置饰品珠宝、手机、电脑等,其优点在于无论顾客处于任何位置都可以全方位地观看商品。

(3)电动模型,人、动物、机器和交通工具均可做成电动模型,并按照展示的需要而运动,如穿越山洞的火车,发射升空的火箭等,以小见大,营造活跃的气氛,增加顾客的兴趣和好感。

(4)机器人服务员,通过机器人的行动、说话、发出音乐等与顾客进行交流,或做些简单的服务等程序的设定,使展示更为生动有趣。

(5)半景画和全景画,在实物后面绘制立体感很强的画面或者利用高科技大屏幕投影等手段配置一个假远景,制造真实的空间感,使顾客感觉身临其境。

4.空间的流动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6

【关键词】儿童心理;观展者行为分析;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展示策划;陈列设计

在我国,儿童教育正在步入一个比拼学业成绩的怪圈。家长们过于关注各种培训班、补习班,而冷落了科技馆、博物馆、自然馆等儿童游乐学习的公共场所,其后果则是童真的扼杀和童年快乐的减少。相反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和家长都充分认识到了对展览、展示对儿童的教育重要性。从1899年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开始到现在,各国不断涌现优秀的儿童教育的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等。美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仅儿童博物馆就有几百所,这些博物馆几乎都将儿童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就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而言,注重发展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儿童教育的设计是十分欠缺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设计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艺术馆的展示设计,此外还包括儿童展览活动中心设计、展馆中亲子会展活动的策划等等。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的儿童教育不同于学校课堂知识输入试的教育,更多的是开发儿童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的儿童教育主要分为学前儿童(一般指0-6岁)和小学儿童(一般指6-12岁)两个阶段的儿童教育。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因其特殊的功能性和知识性,容易给于儿童新奇多彩充满乐趣的学习拓展体验。另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也是增进亲子关系很好的场所。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展或是一起参加会展活动都是增进家长与孩子感情有效的粘合剂。

1.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特点

1.1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

面向儿童展示陈列的目的是要通过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的展出从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是面向儿童教育展示内容的基本特点,展示从内容到方式各方面都应为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2展陈方式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

观展者主体为儿童这决定了展陈方式需要足够开放和提高互动性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只有加强儿童的主观参与性,通过一些互动场景建立提供拍照合影机会或组织互动游戏,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才能充分调动儿童观展的积极性。

1.3展陈空间的色彩具有丰富欢快且明亮的特点

根据儿童的色彩心理角度出发,展陈空间的色彩需要给儿童带来活泼、融洽、愉快的感受。儿童通常对色彩鲜艳、明度纯度相对高的色彩有较深的印象和感触,所以面向儿童的展陈空间通常都充满积极阳光温暖之感、具有色彩丰富且明亮的特点(如图表1)。北京蒲蒲兰绘本馆就是通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的绒毯依次平铺,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梦幻彩虹世界。

1.4展示陈列符合情感体验设计的要求

情感体验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体现出人本因素中。在展示陈列中情感体验的建立,能够激发儿童对新鲜事物求知探索欲望,提高儿童对该展示空间的参与热情,是面向儿童教育的展陈设计的重要要求。在展示陈列中,随着情感体验在展陈设计中的融入,儿童容易被展览内容所吸引,感受整个展陈空间,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求知学习探索的观展活动中去。

图表1

2.研究儿童心理及家长观展行为促进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人性化设计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问答法、访谈法等系统的调研研究,得出一系列有关儿童教育方面儿童心理以及家长行为的调研结论,从而可以有效的根据儿童心理需求及家长教育行为对展示陈列进行有效的人性化的设计。

2.1在参观展览中儿童心理的调研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儿童的注意稳定性较差,集中于某一件事情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7―10岁的儿童可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的约30分钟。低年级的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注意容易集中和稳定。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调的,刻板的对象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与集中性,与其年龄、兴趣、健康及情绪有关。根据调研结果得出,设计师可以适当在展会中活动上多设置一些充满期待感,多变化性的,趣味性的互动娱乐环节,帮助开阔儿童的思维和其兴趣。

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卡通形象等一些虚拟元素是深得儿童喜爱的。在展示陈列中多建立一些虚拟场景或者卡通形象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展示空间的灵动性。每个卡通形象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展示陈列中一些积极向上充满寓意童话故事中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有助于激励儿童正面乐观的成长。例如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先生笔下的龙猫、善意友好充满爱心,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克服软弱最终修炼成顶级战士,等等。

2.2在观展中家长行为及期望的调研分析

对于面向儿童的展览活动中,通常是需要成年人陪同前往的,而这之中家长无疑占据了监护陪同人群的主要部分。由此家长的观展期望及观展行为也是展示陈列的人性化设计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带孩子观展的家长对展览活动所期望的、注重的还是活动或展览的教育性,其次是娱乐性(如图表2)。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面对年龄偏大儿童的观展家庭,需要展览具备的显性教育功能大一些,而面对拥有较小年龄儿童的家庭则更多的是注重一种从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来启发孩子,拓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展陈设计和策划中同时注重娱乐性和亲子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的展览活动应该是既受家长们的喜爱,又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通过促进亲子之

间的感情,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图表2

3.面向儿童教育展示设计的具体研究

3.1科技馆、自然馆、博物馆、美术馆中儿童教育展示空间的设计

儿童时期的记忆是深刻的,又是最容易受启迪的,博物馆在陈列展示设计中更应注重引导孩子的兴趣,满足儿童的心理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博物馆展示空间面向儿童的人性化设计。

(1)注重儿童友好型的空间设计

从空间尺度来讲,一方面,大体量的物品能够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科普类博物馆的大型实物展品是吸引儿童的关键,柏林技术博物馆和德意志博物馆中的飞机、船只、列车都是最受儿童喜爱的展品。另一方面,小尺度的空间可以给儿童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儿童领域相关理论:不同于成人的亲昵尺度为3m,儿童的亲昵尺度为1m;成人公共距离为3.75~8.00m,而儿童为1~3m。在空间营造上,高度为1m 左右的门洞可以为儿童提供亲切感。如犹太人博物馆为儿童专设的娱乐空间中,儿童入口的尺度基本上为成人入口尺度的一半。

在空间色彩方面,有研究表明儿童对色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由暖色调向冷色调推移的倾向。学前儿童在博物馆中需要感官刺激来激发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在注重儿童感性认知和主动参与的空间中,相关的色彩设计可多应用一些他们相对喜爱的红色和黄色。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则需要在博物馆参观中学到知识,在注重儿童思考学习知识和需要专人指导的空间中,相应的在一些针对大孩子的讲解展示空间中可多应用这个年龄段儿童偏爱的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此外,在一个博物馆内不同的展区使用不同的主题色彩也会丰富儿童的参观感受。

(2)注重丰富儿童的视听体验

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展示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达到丰富的视听体验已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展示方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视听设备儿童可以方便利用这些设备查询和了解博物馆展品的更多内容。这样的设备在可以较多的运用在自然科普类和专题历史类博物馆中。通过球形银幕、环形银幕、3D银幕等放映一些科普短片也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展示手法。

(3)“参与式”展示

“参与式”展示为儿童提供模型制作空间、加强触摸实践体验。“参与式”展示的出现,大幅改变了博物馆与观者的关系;传统禁止触摸、仅可观看的博物馆戒律被打破了,观众不仅可以自由自在的触碰、操作展示品。参与式的展示对于儿童观众的博物馆学习是具有正面影响和帮助的,透过展品在操做过程的趣味性及高参与性,能引发儿童学习的意愿与需求。博物馆展览中采用多种参与式展示形式,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更有易于让孩子们沉浸于科学艺术氛围中。参与式展示形式主要包括观看式展示、倾听式展示、闻嗅式展示、互动式展示、体验式展示,使其参与度不断提升。参与式展品有时是以激发儿童的知性经验为主要目的,如:观看各种错视图案,尝试坐在不同材质的椅子上,观察流体流动的轨迹等。此类展示往往可以得到孩子更用心的体验和参与。在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儿童可以使用挖掘工具模拟考古,像考古学家一样对文物碎片进行编号、拼接、修复、组装;在陶艺区儿童可以亲手制作陶塑,将陶泥变成一个个艺术品,从而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

3.2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设计策划

除了博物馆、专卖店,一些临时的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也是展示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会展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性和较强的活动性。例如动漫节、乐高积木展、几米漫画展、立体书展、Kitty猫纪念展等等。这些展览活动往往是家长与孩子周末的好去处,不但娱乐性强而且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良好的亲子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1)空间布景

这些会展活动的临时性决定了它们通常是举办在一些已有建筑环境内,例如大型购物中心、图书馆、社区中心等。所有这些空间都是可以进行内部装饰、改造从而使其更个性化、更活泼、更容易得到儿童的喜爱。例如上海浦东嘉里中心的圣诞活动布景,为孩子们搭建出一个精美奇妙的精灵王国场景,孩子们可以穿梭在其中,钻进城堡里合影拍照。

(2)让儿童边学边玩的游戏活动

在面对儿童的会展活动中想要高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讲故事和做游戏是最好的方法。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对展示主题更加熟悉。然后由故事转变为游戏,创造一个环境或任务增强孩子与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亲子关系的“推动者”。游戏不但能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也能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

城市公共空间中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的过程中,儿童会用所有的感官来体验、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儿童在参加会展游戏活动中也能使自己的肢体协调和运动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中面向儿童的展示陈列设计,应该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只有以儿童的角度来规划空间、设计陈列道具,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展示展览空间。

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在运用儿童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亲子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对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空间的设计做了初步的理论总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儿童和社会对展示陈列空间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存在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也要不断的改善。因此,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的。

参考文献:

[1][加]安妮・萨瑟兰著 儿童经济[M]王树勇译 中信出版社2003.3.1

[2][西]西蒙・托伦茨・费尔南德斯.徐侃.古颖著 会展活动的创意与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0

[3]高维甄.亲子生活空间设计100[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3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7

关键词:纪念性;整合;展示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184-02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共三大会址房屋毁于1938年10月侵华日军飞机对广州的轰炸中,基址于1972年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到广州实地考察初步确认,2006年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勘查完全确认,三大会址纪念馆2006年7月1日建党85周年之际,正式落成对公众开放,她是广东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教育基地。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包括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和旧民居5号楼几部分。设计者针对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纪念性并结合具体场地条件的分析,选择以简洁、现代的手法处理历史环境中的问题,同时注重对建筑造型及空间的梳理,力求摆脱简单的符号附会,充分发掘纪念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纪念性。

一、基地现状分析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这一片区是广州市著名的“东山洋房”别墅区,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山便集中了许多权门显宦,达官贵人们纷纷在此兴建别墅和官邸,形成了散落在新河浦、龟岗一带600多栋中西合璧的红砖小洋楼。这一系列融合了岭南和西洋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后被称作“东山洋房”。其中的春园、明园、简园、逵园和隅园,被称为东山“五大侨园”。几乎每一座别墅都留存有一个望族或政要名人的故事。宋子文、孙科、白崇禧、于右任、阎锡山等等,分别在合群路、美华路、烟敦路、新河浦一带,修建别墅公馆。解放后,洋楼最早的主人陆续都出了国,散布在世界各地。东山洋房或空置或已几经转手,如今大多已为商用,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或开辟为咖啡馆或为私人高档会所,会址正对面的逵园成为了私人艺术馆,不定期的举办私人作品展。

在有着如此浓厚的人文环境地段内,如何使纪念馆这样的新建筑融合于周边的环境,无疑给设计增加了难度。但从另一方面考虑,这些要素恰恰给了设计者以灵感,是很好的切入点。正是由于复杂的地貌及现状,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整合;正是由于纪念性主题和随处可见的历史素材,需要营造纪念氛围以强化主题。

(一)外部空间环境的整合

站在中共三大会址上,首先看到的是逵园。三层高的仿西洋古典式建筑,独门小院、阳台两侧立仿罗马式圆柱。整座红砖小楼掩映在竹丛里,光影晃动、摇曳生姿。乍看小楼的外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刻在楼顶门楣的“1922”字样。

逵园正是建设于1922年。这个数字成为建国后文物部门到处寻找中共三大会址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当年的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记得,他们在会议休息时就站在窗前,能看到逵园顶部的“1922”的年份。因此,刻有“1922”的逵园就成了确定中共三大旧址的重要坐标。

毁于日军轰炸的三大会址遗址清理出会址基础和残存地面,为保持历史的真实,会址楼房并未复建,而是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修缮,加盖钢化玻璃顶以保护基础,人们可以通过玻璃参观文物。并设立纪念碑,供人们瞻仰。会址转变为遗址广场,站在广场上,正对面就是有着醒目“1922”字样的逵园,如此身临其境,比任何复原场景都要来的真实,来的震撼。地下的残砖烂瓦使观者深刻的意识到“勿忘国耻,兴我中华”的历史使命。

在会址西侧依次是旧民居5号楼和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顺着恤孤院路往南,行至新河浦路22、24、26号,便可以看到3幢一字排开的洋房,24号楼便是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

当年参加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开完会后去春园休息,如今观者参观完历史陈列馆,再沿着革命前辈走过的路前往春园参观。这一观展流程在室内外的不断变换中,在新馆与旧址的互动中,形成了时空交叠的“场”。如此独特的历史轨迹和场所构造,具有深刻的纪念性。

(二)纪念氛围的营造

本身建筑场地就置身于有强烈历史痕迹和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周围遍布有悠久历史的小洋房,清一色的红砖外墙是最直观的视觉呈现。所以纪念馆的陈列馆外墙设计也是红色,使之融合于大环境;建筑外立面设计是四四方方的几何形体,低调简洁,给人以庄严的感觉;另外周边都是低密度小洋楼,纪念馆为配合周边的建筑高度,只设计了三层,公共建筑层高远高于住宅,所以特意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即符合纪念馆室内空间的展示高度要求,又能保持建筑外立面高度与环境一致,没有高大建筑的唐突反而显得格外亲切。新旧建筑很好的融合为一体。

战争使会址不复存在,但残留的地基片段构成了强有力的场所特征,反映了内在的精神。挖掘后用玻璃保护起来,使参观者能最直观的了解当年的一些历史片段,给参观者以强烈的感染。遗址广场―历史陈列馆―机关旧址串联起来的线性组合空间序列带来了良好的参观节奏感,及由此产生的纪念氛围。

二、内部展示空间的设计

纪念馆除了作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她也是一个城市的会客厅,她的室内空间首先应该是温暖和明媚的。因为她常常是一个外来者了解一个城市的第一步,也是本地居民的聚会社区。她的空间,不是板着面孔向观众微言大义,而是如同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对观众把历史娓娓道来,随时为游客提供学习和休闲的场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比较特别,首先她不是一栋独体建筑,而是几个建筑的组合体,且每个建筑都有其独立功能;再则她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筑群,而是分散在马路两端,由陈列馆与遗址广场到机关旧址需要步行一段距离。如何设计每个建筑内的历史陈列主题,如何串联起几个建筑间的线路都是难点所在。

(一)展示空间的功能划分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几个组成部分做了以下功能设置: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展示的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相关历史知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是复原当年与会代表们的生活场景;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是纪念性的开放空间;旧民居5号楼作为临时展览厅。

具体到每一个展馆,又划分为信息空间(展示展品)与公共空间、辅助空间。

公共空间包括服务区、休息室、大厅、通道、楼梯、残疾人通道等,应该是有文化品位、舒适方便的场所,在设计上尽量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去掉多余的东西,使观众有高度的自由感和舒适感,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各个展馆虽小,却都具备了以上功能,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和思考的场所。

接待空间、工作人员办公室、储藏空间这些辅助空间都安排在了旧民居5号楼,这栋楼主要是做临时展览,设置辅助功能在这里,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其他展馆的展览空间,又便于工作人员的管理。

(二)展示空间的实体部分

以历史陈列馆为例,在参观路线的设置上为串联式组合设计,就是主要使用空间一个接一个地相互串通、直接相连。特点是:(1)把交通联系空间寓于使用空间之内;(2)各主要使用空间关系紧密,并有良好的连贯性。这样的组合形式非常适合中小型纪念馆,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

每一层的空间均为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空间设置有变化、有起伏、有节奏,主要目标是营造一个不断引人入胜、有明确导向、丰富多彩的陈列空间,用场景点缀特殊空间。观众置身陈列环境中,步移景换、不断获得新鲜感,忘却疲劳,获得一种特别的感受。

由于展馆较小,室内运用墙体多设计围隔,把一个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空间,增加展示的面积,拉长展线,给人以丰富饱满的空间感。并且采用临边的设计方法,就是把陈列内容依墙体而设置,尽量少占用交通空间,需要特别强调的部分做重点展示。这样有松有紧,有缓有驰,使参观者不感到疲惫。另外封闭展示和露置展示相结合,灵活的展示形式让观众更贴近文物,倍感亲切,展示空间也变得丰富多彩。

(三)展示空间的虚体部分(灯光色彩)

纪念馆以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结合,设计感应照明系统,减少光对文物的损害。为了改变狭小的空间,有效利用色调和暖光源、冷光源增强空间的感觉。

而各种博物馆空间里,最适合采用自然光的空间就是名人故居。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虽只是与会代表短暂居住的场所,不是何人的故居,但是一样适用。因为在这样的空间里没有设计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没有过多的灯光,一切恢复原状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小桌子,老藤椅,窗外洒进来温暖的阳光,这个空间呈现的是当时的生活状态,是对历史的浓缩与展示。

(四)展示空间的感知部分

创造意境、烘托主题、感染观众情绪中起“点睛”的功能,是将陈列内容高度集中概括,运用艺术表现力去创造生动的典型形象,而场景再造是用的比较多的方式,如:人物模型加道具构成有故事性的场景、复原街景或生活街市。力图做到以简洁的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的陈列形象,用高雅的艺术形式再现历史。

(五)展示空间的组织形式

这里重点描述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在建筑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竖向型空间构成能最大限度利用面积,三层空间弥补了展馆空间狭小的不足,叠加的构成方法即增加了展线,又活跃了空间。

参观时最先下到负一层,并没有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而是设置了一个缓冲的过厅空间,接着才是前言部分,顺着展板浏览,到末端又设置了一个小过厅,暗示着另外一个空间的存在,利用楼梯把人流引导至上一层空间。引导处理得自然,从而使人不经意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直至参观完整个展览,再搭乘电梯下来大厅。不需要走回头路,参观线路流畅自然。

(六)展示空间的丰富与扩展

与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一样,由于受限于布展空间不足,能展出的展品仅占极少部分,而大部分深藏在库房中。而且一件展品的说明牌往往只有少量信息,无法扩展内涵。多媒体技术辅助实物展出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在适当的场景配合实物向观众形象、生动地讲述历史。解决了传统布展很难表达、枯燥的知识点,通过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形式丰富、扩展了展示内容。尤其是历史纪录片和动画类的题材,常常能吸引观众长时间驻留观看,达到很好的传播宣传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工作日益重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作为记录广州这座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载体,具有极大的纪念意义。纪念馆空间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与历史文化要素对建筑的限定,采用协调为主、对比为辅的方式,在表达对历史环境尊重的同时,尽可能增强空间的展示功能。通过协调各展示空间的主次,分割功能空间,尤其是将交通性空间与展示空间的结合,并利用内外空间的交融与遗址广场纪念化的设计方式,形成了良好的纪念氛围,而又不流于过分严肃,符合当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8

关键词:航海;定位;理念;陈列手段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2010年7月正式向民众开放。正值开馆两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和紧扣航海主题,也是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7周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了《海上两万里,馆方航海文物展》。该展共分航洋气象观测、计划航线、航行、信号、船舶舱室复原、画中的船等六大板块。展出了大量国内外罕见的航海仪器、油画等,使观众对西方航海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 关于展览定位与设计理念

对于展览的首要任务是需要定位参观人群,内容策划就会在此基础来挖掘深度,形式设计师就会做相应设计定位。此次展览的观众定位为具有航海专业背景知识的参观者。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此展览定位在以表现航海历史文化展览上。首先,此次展览表现的是19世纪末的西方航海时期,所以设计师运用西方复古为此展览的主基调,以此来烘托出金属展品的特有特征。其次,根据展品体量与内容板块,设计师把空间共分成六大板块来展出。空间与空间之间又有穿透,这样能使观众在有限的空间中与展品有足够的交流。

二、关于内容大纲与展品

《海上两万里,馆方航海文物展》共涉及展品150余件,主要以航海仪器居多,材质以金属类、纸质类为主,展品有成系列的车钟、天文钟、怀表、望远镜、信号枪、六分仪等。此次展览对于航海爱好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关于内容大纲:展览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海洋气象观测部分,共展出了16件展品,包括温度计、气压计、潜水设备等。第二部分是计划航线部分,共展出了20件,包括海图及作业工具、航海日志。第三部分是航行部分,共展出了79件,包括罗经、舵、车钟、测距仪、望远镜、船钟、怀表等展品。第四部分是信号部分,共展出了11件展品,包括船号、航标灯、信号灯、信号枪。第五部分是海员舱室场景。第六部分是油画部分,关于帆船、机帆船、机动船共展出了15件精美油画。对于500平米的小型展览来说,将近150件的展品已经颇显丰富。此次展览的展品类型多样,并以大型、重量级展品居多,因此设计师在色彩运用、陈列方式上做了更多功夫。

三、关于此展览的陈列手段

(一)色彩在陈列中运用

色彩在陈列设计中是最具有倾向性、最活跃、最有特色的元素。色彩的运用表现在展柜与展品、道具与展品、灯光色温与展品、环境与展品上。由此表明,一切元素都是围绕物而展开,一切物的设计又是以人的感受而展开的。比如我们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此次展览表现的是19世纪末的西方航海时期,所以设计师运用表现历史的复古黄、表现航海元素的深蓝为展览的主基调,以此来烘托出金属展品的特有特征。在灯光上运用暖色调,来表现展品的历史感。

(二)展品的陈列方式

此次临展共展出了150余件展品与大量图文版。设计师运用了壁龛、裸展、场景、独立柜的展示手法来安排展品,并运用图文、图表、说明牌来说明展品的年代、名称、用途等信息。设计师在考虑到临展的时效性,选材上使用便于布展而又不影响效果的新材料,新工艺。

基于展品的体量与数量,内容设计师与形式设计师挑选出重要展品布置在特制的精品柜中,展品在独立柜中展示更突出,使观众看起来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第一, 其次,出于对展品的保护与空间的分隔考虑,本次展览运用了七个通体大壁龛,展品在壁龛中或悬于空中,或放于体块上,或挂于展墙上,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并运用了定制的不同尺寸的体块营造出富有节奏感的展示效果(见图二)。

第二, 考虑到展品的体量与观众的互动性,设计师也运用了裸展的方式展出系列大体量展品,这样增大了展品的冲击力,使展品与观众的对话也更直接了。虽说是裸展,但设计师也考虑到展品的设计感,运用各种尺寸的体块衬托出展品的精致,运用特别设计的隔断增加了展览的装饰性,见右图。

第三, 场景复原在展览中广泛应用,也是当代博物馆常用的展示手法。根据现有文物及相关史料,在有限的空间布局中,把原有场面按比例地在空间中表现。比如此次展览复原了海员舱室的情景,场景中布置了19世纪初,真实船上使用的床、床头柜、写字台、衣柜、洗漱台等,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自体验海员在船上的生活。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9

象征性符号是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以传达某种情感和精神为目的的图示符号,符号的情感内容不是 “标示”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的。象征性符号本身的形式是先于含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受、欣赏,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象征性符号的深刻内涵,但仅是其构成形式就可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到心里的愉悦。

作为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之中,常常运用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强调他的历史性与文化性,而这种隐喻强调的是社会文化及拥有者的文化要求,这些文化的得出是参照历史原貌得出的,但并不是简单的将过去用过的历史符号照搬过来加以使用,而是经过思考,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地挑选有意义,有美感的符号,经过简化、变形等重新设计,并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法或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出来。象征的运用一些历史性及地方性的符号,通过这种“符号性的呈现”来表达。

展示设计符号系统的构建可以借鉴数学、几何学、拓扑学等科学学科的形式法则和造型规律,注重造型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能对空间上产生主导或中立性的影响,以及对观者的运动趋向上产生发散或集中的引导行为。

从象征性符号学角度来看,任何博物馆设计的过程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超级符号系统的组合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系统,包含了指示的方向系统、图片的造型系统、象征符号的延伸系统等。博物馆展示设计符号中的图像符号的“图像性”所设计的内容,在物质这个环节上必须要依赖于各种构成要素,依赖于作为展示主题的结构或形式,这个展示主题可以是一段故事或者是一个概念。同样,对于出现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符号,其指示性的强弱程度由设计师对展示主题内涵理解给出。一个符号的“象征性”会随着展示主题概念的抽象程度的不同而获得相应地变化。由此可知,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作为涉及符号的“图像性”具有一致性或重叠性的鲜明特征,而象征性则赋予一种自由的、独立的或分离的特殊意义,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

人们希望从博物馆中看到具有个性、历史感和地方传统的空间意境,博物馆的陈展手段需要赋予陈列以新意和灵气,应该具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个性鲜明的特点。

如何在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中体现出其自身特有的“个性符号特征”,需要设计师从当代博物馆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人文特点及博物馆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提取和挖掘设计元素。为了更好的让观众解读博物馆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底韵,让观众领略到展陈内容主题的精神实质,需要设计师严密而精彩地处理很多的设计元素,提炼主题,打破传统常规的展陈设计手段,通过巧妙、直观的元素符号来突出展览的主题内涵,将元素的主题性、经典型、标志性、当代性、前瞻性、原创性及人文性相融合,结合色彩与材料工艺上的完美整合,构建起人与空间的理想关系。在精确地分析、把握参观者心理的基础之上,运用一切设计手段和方法来塑造展馆的空间品质。博物馆设计中符号的运用要得当,那种为符号而符号,或为了某种精神上的功能而忽视甚至损害使用功能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创作者要考虑到欣赏者的认识水平,把握能为人所理解和欣赏的尺度,使符号真正起到了传达信息和美的作用。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篇10

通过对展示空间环境的创造和商品陈列的有序设计,突出商品的美感,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商品的陈列与展示必须具备形式美和意境美等审美特征,使人产生亲切、愉悦等心理感受。一个人性化的纺织品展示,是指符合人审美意识需求和情感内涵的商品展示形式。

二、色彩在纺织品终端陈列中的作用

1.色彩的寓意:不同的色彩有其象征意义及心理效应,尤其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深层次效应,色彩具有寓意、识别和记忆功能,帮助设计者表达设计理念,展现商品陈列的整体风格。

2.色彩的氛围营造:色彩设计首先服务卖场气氛的营造,不同的色彩能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气氛。

3.色彩的节奏及层次:不同的色彩组合能让商品陈列具有节奏感与层次,色彩搭配的节奏感可以打破卖场中平淡的局面,让空间充满生机。

三、陈列色彩规划的成因分析

对于色彩的良好利用,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的重新解读,使得品牌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播和认同。品牌色彩要想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除了标准色彩的运用外,要综合品牌理念、消费人群、风格、季节性等因素。

1.消费人群:纺织品的消费人群以女性居多,主要有成人类及孩童类。孩童类纺织品陈列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常采用高明度为主、低明度次之,色彩纯度则是以低纯度为主,中纯度次之,整个空间用色具有软和感和温馨感。

2.风格:每个品牌的家纺展品都有自己的风格定位、目标客户群,不同风格的纺织品陈列需要不同的色彩表现,来强调其品牌定位。

3.季节:纺织品展示虽不像服装类商品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征,但也需考虑此因素。例如春夏季和秋冬季的商品在色彩上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同时强化节日氛围特征来对商品进行陈列展示。

四、纺织品陈列色彩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纺织品终端陈列在进行企业和品牌文化定位后,可结合流行趋势和市场信息,依据风格及主题定位进行商品的展示,明确陈列色彩的基本方向,理清造型、材质及其与色彩之间的关系。明确商品及环境的主体色、辅助色和点缀色,通过改变色相、明度、冷暖、纯度、面积、肌理等来调整色调变化,色彩运用注意统一中有变化、均衡中求和谐。

1.橱窗展示的色彩设计

纺织品的橱窗展示,应重点在于风格及氛围的营造,借助于展具、装饰物和背景环境处理对商品进行巧妙的布置,结合色彩、照明等手段,营造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消费者在逛店时,在远处观察某个卖场形象不错,从品牌色彩刺激马上就会引导消费者的第一感官———视觉,随之会考虑进入这家卖场。这就达到销售的第一阶段。橱窗照明是针对来往行人设计的,因此,橱窗内的亮度要比店铺内高出2~4倍,整体色彩可根据主题、季节性、节日文化氛围的变化进行调整。

2.光源环境的色彩设计

陈列空间的装饰照明设计可运用不同色光,营造光环境色彩,烘托陈列空间气氛。展示气氛与光色密不可分,色温的冷暖变化可带给人温馨、热烈抑或凉爽、轻快等不同心理感受。结合光源的形状、面积大小,可营造多层次的陈列效果。

3.商品配置的色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