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典文学的看法十篇

时间:2023-12-07 18:02:44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1

1 教师对经典的理解

对问题“您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涉及的‘经典’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的回答,通过问卷调查能够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典指的是古诗词,其次是古文,再次是古典小说和现代文,最后是外国作品,其他选项主要包括《三字经》《大学》《孟子》。其中低年段选择古诗词的比例大于中高年段,而中高年段选择古文、古小说、现代文、外国作品的比例则高于低年段。在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中,古文、古典小说、现代文、外国作品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外阅读中更是多有涉及,尤其是对中高年段而言。

2 教师对诵读的理解

对问题“您怎样理解经典诵读中诵读的含义”的回答,绝大部分教师都将吟诵看作诵读的主体内容,其次是背诵、朗读。在这里,教师将吟诵当做诵读的主体,说明教师主要还是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习方法,界定为学生的个体行为。由此可见,教师对经典诵读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并不清晰。教师受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的影响很大,并没能真正厘清当前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教学与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的区别。

3 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

对问题“您认为经典诵读是”的选择结果可以看出,65.8%的教师都认为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而28.8%的认为是一种特殊课程,21.07%的教师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这说明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其中以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认识居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学习方法广义的理解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大部分教师还是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生的个人行为,认为经典诵读是学生个人的选择,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这说明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是学习者学的方式,也是教授者教的方式。

4 调查结果分析

经典诵读教学要想真正成为一种学校行为,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因为教是经典诵读教学开展的主体力量,只有教师对经典诵读及其教学有了正确清晰的认识,才能保证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4.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目前,教师对经典诵读含义的理解还不十分清晰,这必然导致教学中目的不清,目标不明。教师对经典的理解也还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上,教学目的依然是为常规的语文课堂服务,在他们眼里,经典诵读仅仅是语文课的衍生物,不具有独立品格。因此,他们大多认为学的经典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是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是容易看到成效的,而这其实是经典诵读外衣下的语文古诗教学,并非完全的经典诵读。可见,教师对于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要么还没有真正把握,要么就是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但由于真正经典诵读开展与否并不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就算学校要求开展,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学懂。当他们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经典时,就显得很困惑,并且建议选择简单易懂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从思想上为教师厘清什么是经典诵读,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追求,以及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可以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其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心得体验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到的问题;还可以派相关教师去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考察、学习。

4.2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较高,又无固定的教学参考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自我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素养。这对已经适应于统编教材教学的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应该会教、会背,还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使教师有足够的涵养应付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可以组织教师在假期集中学习,还可以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查,促使教师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2

一、词源谱系和文化权力中的

生成空间

经典的形成既有文本自身的资源状况,又有文本形成和被接受的文化语境,是历史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典”是一个标明历史的词语。“经”与“典”是两个词,据考证,“经”始见于周代铜器,金文里作经、泾、径等。《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经”的最初含义是指织物,表示织物的纵线,并引申出“规范”、“标准”等义,历久不变的常道,不刊之论和经书,如“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由此可以判断出“经”的本义与“纵”相关。“经”在战国以后有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经典”的意义。《释名·释典义》认为:“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篇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说明天、地、人的常理的这种书叫做“经”;所谓“经”,就是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具有可以被人反复引用和反复阐发的文化价值,引申为可充当典范、法则的重要书籍。古典文献的“典”是指重要文献书籍,等等。

“经”与“典”二者结合,大约从汉魏时期开始使用,“经典”的涵义一是指经书,如《后汉书·孙宝传》中有“周公大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二是指宗教典籍。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把“圣贤述作”统称为“经典”(《内篇·叙事第二十二》)。后来“经典”的范围从儒家典籍扩大到宗教经籍的范围内,涵括了佛道诸教的重要典籍。所谓“经典”,就是承载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①吴林伯在《〈文心雕龙〉字义疏证》中考订,在《文心雕龙》中,除了直接使用“经典”一词外,可与之同义互训的还有“经”、“典”、“经诰”、“典诰”等。“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中国基本可以通用。②古代中国是一个崇经的国度,“宗经征圣”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典籍与政权的权威性相关,赋予文学一种绝对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经过漫长的演化,经典这一词语具有现代“经典”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词典》对“经典”的界定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③

在英文里,与汉语中的“经典”语义相当的单词有classic,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故一般译为经典,classic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④sutra专指宗教文本;canon与基督教有关,canon从古希腊语的kanon(意为“棍子”或“芦苇”)逐渐变成度量的工具,引申出“规则”、“律条”等义,然后指圣经或与圣经相关的各种正统的、记录了神圣真理的文本,可见,canon这一概念原初具有浓烈的宗教意味。经典代表选取经书文本和作者的原则;经典还指教会的文件、律法和教令。公元4世纪,经典开始代表合法的经书、律法和典籍,特别与《圣经》新、旧约以及教会规章制度有关。⑤大约从18世纪之后,其使用范围才逐渐扩大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于是也就有了文学的经典(literarycanon)。可见,经典是一个语义范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体现于文学领域之中,而且是宗教性与政治意识形态性的活动,如西方的《圣经》与中国的“四书五经”等。“文学经典”概念的起源要晚于宗教性与政治性的经典,其最早获得命名应在文学获得自身的自觉与独立意识之后,我们今天称之为文学经典的古代“经典”,如《诗经》,最初所获得的“经典”地位并非来自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而是来自其政治意识形态性。⑥

二、充满诠释潜能张力的内涵空间

文学经典体现作者隽永深刻的思想与艺术天赋,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在西方,历史上不断有学者对经典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荷兰著名比较文学学者佛克马和蚁布思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总结了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提供参照系的作用;第二种认为经典主要是指在文学实践活动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第三种指一种文化所拥有的人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⑦这涉及到有关经典的范围、经典的标准、经典的确立、经典的接受、经典的作用等问题。

对经典的标准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英国著名人文学者阿德勒在1992年提出了选定名著的六条标准:内容能长久地吸引读者,不是流行一时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常销书;面向大众,通俗易懂,而不是面向少数专家学者,局限于文艺沙龙;永远不落后于时代,决不会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化而失去观照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隽永深刻,有时一页上的内容多于许多成本宏论的思想内容;有独到的见解,能言前人所未言;探讨人生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在当代中国,黄曼君先生在《回到经典,重释经典》一文中,从思、诗、史三个方面对经典作了界定: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艺术审美来看,文学经典应该有着“诗性”的内涵;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还往往在民族文学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具有“史”的价值。有人把经典看作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普适性的文学文本,体现作为个体的文学文本对历史的穿越,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那些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⑧

从美学的标准看,文学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标志和审美趣味理想的尺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典作品是精英文化在审美方面的代表。从范围看,文学经典首先指作为典范的儒家典籍,最著名的就是五经,就文学意义而言,则是指以风骚为旨归的已经载入史册的典范的文学作品;其次,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讲话》为指向确定的革命文艺经典作品,即“红色经典”。⑨从生存方式来看,文学经典相对于“流行”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经典经常被人提及和阅读,换言之,“经典就是不退的流行”。可见,文学经典是一种具有开创性、能够提供特定的意义范式、叙事范式乃至创作——生产模式,在历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艺术思想、审美与当下影响的文本。

三、凝聚审美编码的思想空间

文学经典丰厚的思想内涵,首先体现在文学经典有深厚的哲学文化背景和深邃的思想意义,文学经典因独特的话语形态及表现力而建立起恒久、深远的话语与思想空间。其次,文学经典以作者自身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心灵的感动,丰富和拓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反映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表现出人类特定阶段对人的本质和生存状况的认识,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如中国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为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对崇德修身的执著和颖悟。文学经典的人文情怀是一种恒久性的蕴蓄深厚的精神价值,是由人间温情、世俗关怀和价值追问熔铸而成的生命意向和价值热望。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如一,对自然的崇拜之情达到了宗教化程度,寄寓着固守精神家园的道德思考。在人性回归、超然尘世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统一。

经典具有艺术独创性。文学的创造性指一部文学作品在艺术审美形式探索中所体现的首创性特征。文学经典以独特艺术形象表现着深刻而普遍的思想意蕴,建立的是一个具有内在深度和超越意义的意象世界,生命内涵的恬淡与潇洒,生命感觉的自在与圆融,生命能量的扩张与放荡,生命本真回归的诗性精神在艺术创造中从容呈现。人类文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有生命力、有创造性的文学经典,总是通过对人的生存,通过对民族命运的揭示来反映人类和世界共同的处境。可以说,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经典是在对外来的或民族传统的艺术借鉴中的一种创造性的转化产物,是作家的艺术化心灵对中外传统艺术的一种改造、激活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过去的审美传统和对未来的审美理想在一位伟大作家某部作品中的体现,这既反映了一个民族过去的审美传统,又预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的审美理想,因而文学经典当然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经典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度,文学经典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之文本,它具有穿越时代背景而涵括后世的历史超越性。在一代代接受者的阐释过程中,一些浮于表层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期汰变中被不断播撒和流失,时过境迁而丧失其价值,那些蕴藏着经典作家独特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包含了人类的共同思想价值和审美意识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规范能历久弥新,它“是文明传承、文化运作的最基本的模式,是整个社会权力话语的最有力的支配者,成了他们难以释怀驻足向往的乌托邦,在穿越历史隧道中经得起时间淘洗的稳定性。”⑩正如本·琼生赞美莎士比亚时所说的那样,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经典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段仍能够激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这是由于其所蕴藏的意义是隐含的和潜在的,它需要人们持续的解读和发现,而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人们对它的解读是不同的,历史情境是无穷的,对它解读的可能性也是无穷的,这就构成了一个有无穷的可生发性和可阐释性的充满张力的开放空间,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就是那些具有可写性的文本。文学经典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其超越时空的力量是历史的和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它们在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关系,既是过去文明的见证,又对后来的时挥着持续的影响。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0606015A])

①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⑧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③参考胡怀亮、刘丽波《关于“经典”一词》,《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第9期。

④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⑤刘意青《经典》,《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⑥杨春忠《本事迁移理论视界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

⑦参见[荷]佛龙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3

关键词:新闻学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新闻经典 经典焦虑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新闻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一个已经拥有博士甚至博士后授予权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的“新闻无学论”至今仍此起彼伏。基于此,有学者从词源上予以考察,“新闻学的原名叫Journalism,这个词的词尾是ism,这三个字母是‘方法’的意思。不过在普通外国的科学名词,它们的词尾,后面都是logy,而新闻学的名词却独异。在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外国学者对于新闻学的这个东西,并不把它列于科学的地位”。①新闻学科之幼稚乃在于是“器”而非“道”。因此,有学者提出建构新闻经典是升华新闻学科的首要任务。②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盲目人为建构经典的历史合法性与合理性,即经典的建构是否基于人类认知的需要,黑格尔坦言:“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③对于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而言,经典乃是一种启蒙、召唤、塑造,跨越时空的创造性,是一种认同的想象。

经典的建构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也不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认定的。“那些具有经典或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但是自后现代转向以来,面对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大师缺场的尴尬,我们更相信经典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跨越时代的过程,是历史集体认同、多种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之比较

关于经典的定义,前人已论述颇多,本文不再赘述。文学与新闻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其关于经典的标准也许会有不同,但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脱胎于18世纪英国文学的新闻学始终都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必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即“……经典的作品必须首先具有原创魅力”。⑤但是为何在当今中国新闻学界新闻经典的建构不温不火,除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束缚之外,恐怕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几乎同时诞生,且处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之下,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让我们回到经典性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来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特质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相异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思想启蒙的划时代意义,这一点中国现代新闻经典不能与之比肩。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许多领域重构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康德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后经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阐发,意图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特征的共和政府。

自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特别是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西学在东方的传播贡献颇多,西学东渐局面日盛。“”前期,中国思想界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了挑战,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自创始起,新文化运动就显示了其激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矛头直指封建儒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高呼要打倒孔家店的旗手则首推文学。1917年,《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自新文化运动至整个20世纪20年代,在一种全新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感召之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集体建构开始了对封建守旧思想观念的颠覆并开始树立一种以重新发现现代人独立价值观与生命体验的意识形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这种意识形态对现代中国整体演进的最大促进作用即是对国民的启蒙。“启的不是家族体系的‘子民’之蒙,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民’之蒙。”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国民的启蒙是基于对人的灵魂的拷问与重塑,并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了偌大的具有封建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性转变,在“求新”、“求变”思潮的冲击之下,国民迫切需要的是立足于社会改造、精神更新、人的现代性转变的领航者,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恰恰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

反观同时期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此后涌现出一批新闻学经典作品,如徐宝璜的《新闻学》,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由黄远生友人林宰平编辑的《远生遗著》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新闻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为何未能担当起像文学一样思想启蒙的引领者的角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新闻学传入中国不久,发展并不成熟,还处在向国外学习以及自身探索阶段;其二,这些著作本身或者是对当时历史政治现状进行宏观的客观描述,或者是有关新闻采访方法及新闻思想的介绍,两种都没有对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三,最重要的恐怕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国度,新闻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未普及,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或报人,有着根深蒂固文学情结的国人更认同文学的表达方式。

经典的建构有赖于经典本身的多元阐释空间,这种阐释是基于对经典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意蕴的多重解读。也就是说,经典的建构过程并非单一方面的结果,除了经典文本本身具备经典的特质以外,还需要有后人给予经典的多元阐释。“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互动的结果。”⑦当然,二者之中,文本所具有的经典性才是根本,这种经典性体现在文本作者对世界本身深邃的思索与追问,并且能够穿越时代的隔膜激发后人的想象。

相对于文学,新闻首要的特点是真实,新闻专业主义所信奉的是客观、真实、不带偏见地报道新闻。以备受新闻学界所推崇的《西行漫记》来看,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新闻学著作,同时也蕴涵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果它比大多数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那是因为它不单单是抢先获得的独家新闻而昙花一现,更深的理由则是它客观地记录了许多永恒的历史事实。”⑧然而正是其不容否定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限制了《西行漫记》的多元化阐释空间,作为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西行漫记》被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对其意义的表达只有一种解读方式,即作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的价值而存在。

与之相比,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则构成了一个意义表达空间非常广阔的张力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于狂飙突进的历史背景之下,对封建儒学的彻底否定与批判在当时曾招致诸多质疑。除了对封建残余的批判之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镇在于对“人”的重现发现,是一代知识分子不断地在矛盾和苦闷中思索的结果,他们的表达与诉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摹写,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意蕴与文化内涵的逐层解剖之上,他们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的结晶,已经创造了堪称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经典,它是这个时代人民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它已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最高水平,无论今后的历史会进步到什么程度,当人们需要了解20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命运、苦难、境况、挣扎以及情感方式时,他还是会打开现代文学的著作。”⑨不同的读者在对经典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都会获得各自的审美体验,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每个中国读者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并进一步反思个体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而且这种反思是随着历史发展向后无限延宕的。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

随着新闻学科的逐渐成熟,新闻学的经典焦虑也开始凸显。焦虑的表征之一在于新闻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地位。

从历史上看,经典的建构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鉴于新闻学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位置,新闻经典的建构更多地受到来自主流权力话语的影响。话语权力中蕴涵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将会大大强化新闻经典的建构标准,甚至,在这种标准建构下,新闻作品本身的特质会退居次席。

受众的认同同样对新闻经典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众文化的流行,审美日常化时代来临,受众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主流权力话语的建构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解构必定会出现巨大的价值断裂空间。在这一点上,从“”时期所树立的“样板戏”的命运便可窥见一斑,因此,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所面临的是“动态经典”与“恒态经典”的问题。

处于夹缝中的新闻学遇到了相当大的困惑,人为地强行建构经典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经典本身必须是开放性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被阐释,甚至被质疑。照此来看,中国目前新闻学界所推崇的“新闻经典”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这与它们产生的历史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闻经典本身大多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它们似乎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然,由于新闻学学科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用文学经典的标准来衡量新闻经典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无论如何,产生于同一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已经证明了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⑩照此来看,新闻学的经典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学的经典焦虑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

注释:

①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的合法性建构――“新闻有学无学”论争新解》,《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第52页。

②蔡尚伟、刘锐:《“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第152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页。

④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2),第48页。

⑤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⑥⑦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3),第152页,第150页。

⑧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美国1968年版自序。

⑨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⑩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4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

国学在近年风靡一时,甚至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外的孔子学院纷纷建起。国学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最终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主要探讨如何将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结合。

1.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1.1拓展学生的视野,积累语言知识

将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的积累量不断增加,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此外,将两者有效的融合,有助于拓展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国学经典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初中生学习了国学经典之后,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使知识面得到充分地拓展,并增加了阅读数量。经典中包含很多优美的文字,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能丰富自身的词汇量,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1.2 让学生学会诗意生活

我国的文化历经千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著作中含有更多的文化元素。学生通过不断地诵读,能了解到经典的魅力,并被其吸引,在诵读之后,形成了对世界外物不一样的看法和感受。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文上所学的知识,还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加强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形成诗意的生活意识,陶冶了情操。比如,我们这学期组织学生去秋游,来到离学校不远处的西溪村的水库边,当学生看到此处的风景时,能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小桥流水人家”“清泉石上流”等诗句,而不是只会说“哇,好地方”“不错耶”等俗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学会诗意生活。

2.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2.1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材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汲取了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涉及了国学经典的韵文、诗歌以及散文等。语文教材内容与国学经典的结合要充分地遵循点面结合原则,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其具有音域美[3]。在教W时,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诗歌阅读,课后进行背诵训练,使学生的诗歌音韵感及语感得到提高。此外,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诗歌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形成阅读积累,最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很多国学经典著作,其中截取了《史记》、四书五经等经典片段。此中涵盖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及表现手法。例如:在讲解《陈涉世家》这一内容时,讲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此句,并仔细分析,此句中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分析作者的豪情壮志。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采用此句中所应用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并鼓励其在今后的写作中使用这种表现手法。通过诵读经典,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2 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方法相结合

语文教学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中国古代教育过程中也衍生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借鉴古代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现代语文教学方式相结合。诵读国学经典时,要强调学生对诗歌中的意境的地把握,主张诗歌与画的同质性。文人借助文字将画面呈现出来,其中蕴含着意境,所以,学生要学会将诗文想象成画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或者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将画面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诗文的意境中,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以提高。其次,让学生反复地诵读经典,古代教育方法便是强调学生在自主诵读中渐渐体会诗文的意境,语文教学本身强调学生学会读写的能力。最后,古代教育习惯让学生进行抄写,反复抄写训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例如:在讲解唐诗《泊秦淮》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初略地诵读几遍,让学生对此有初步地印象。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如今的秦淮河与唐代的秦淮河的状况相比较,教师简要地介绍一下诗歌的背景。其次,教师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让学生进一步地诵读诗文,深入地对此诗进行分析,从中形成自身的感悟。最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进行系统性地讲解,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课堂结束后,让学生背诵诗文,通过边抄写边的记忆方式,想象诗中的情境。最终,让学生渐渐地领悟经典中的内涵,提高语文的感悟能力。

2.3建立有利于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环境

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环境。国学经典中的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进行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国学经典的学习环境,尽可能搭建良好的平台。在教学中加强经典文化地教学,广泛地传播经典,让学生在浓厚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家长的传统文化的观念,使家长重视学生经典文化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监督的作用。

例如:为创设一个国学经典学习的环境,学校或者班级可以定期地举行国学经典比赛,让学生在全校或全班进行诗歌朗读、讲述国学经典中的故事,或者以表演的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展现出来。如:《唐雎不辱使命》这样的内容,学生可以自编自导,将这一内容的场景表演出来。选择好剧中各个角色。剧中所涉及到的头饰等,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学生想要表演好这一内容,便需要充分地理解教材内容,分析唐雎、秦王的性格特点等。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国学经典地理解,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再如:讲解《陈涉世家》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陈涉”性格特点的分析,模仿陈涉的语气,单独让学生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进行诵读。比一比哪位学生学得最像。

2.4采用其它教学方法进行语文国学经典教学

语文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处理以上提到的几种,教师还可以借助更多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例如:在讲解到《鱼,我所欲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预习的时候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收集有关孟子的资料,对孟子的观点以及文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有利于学生充分地理解这篇文章。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效地衔接相同题材的诗词,与之相比较。再如:在讲到《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并思考他们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小组间展开充分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水浒传》,去了解更多的英雄好汉。在课上,让学生讲解有关《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故事,或者开展“读书会”“故事会”,让他们交流读后感受。再如:定期地在班级举行《弟子规》背诵接龙的活动,让学生轮流地背诵课文。背诵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弟子规》中的内容。例如:守孝悌是什么意思。其对现今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其中的规定?通过这样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个更加充分地理解。另者,在进行诗文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配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李清照的诗时对应地播放低沉的曲调,读李白的诗词时,对应的是高亢的曲调。通过曲调与朗读对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空暇时间看看跟国学经典有关的综艺节目,如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步答题,给他们一次“学以致用”的机会,以此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舞台上的擂主们真正的是“腹有书气自华”!

3.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有效整合,有效地传播国学经典文化,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材有机整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内容,并进行充分地分析,加深对经典的理解程度。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方法相结合,强调诵读的作用,适当地进行抄写练习,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图片,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内容。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在进行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国学经典的学习环境,通过举办国学经典的比赛活动、进行表演、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充分地分析,在浓厚的国学经典学习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国学经典的学习,以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周艳红. 探讨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 新课程学习:上,2015,49,19(03):77―86.

[2]陈军令. 成才视野下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探讨[J]. 成才之路,2015,66(09):102―113.

[3]马琳萍.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体化策略研究[J]. 时代教育,2015,16(03):77―83.

[4]王君.以经典阅读为纲,建设学生高品味的阅读生活[J].语文教学通讯,2014,36(03):69―75.

[5]王水涓.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J]. 散文百家:下,2014,16(07):102―106.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23-03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岁月的淘洗,流传下了诸子百家著作、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光辉典籍。这些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滋养,而且其所蕴涵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也成为唤起新一代少年儿童对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认同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经典诵读”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也开始反思如何在当今社会和全球范围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小学都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而这一活动也逐步被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主渠道中,这对于小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小学生“经典诵读”的含义及意义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尔雅・释言》曰:“典,经也。”可见,“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而对“经典”一词《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1)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2)古代儒家经典。也泛指宗教的经书。”《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典”的解释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和“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由此可见,“经典”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典籍中是专指儒家学说的著作,后来随着词义的逐渐扩大,则不再局限于儒家学说,而泛指一切精彩、精华的思想萌动,具有独特意义的理念。但不管“经典”的内涵如何发展扩大,我们都可以这样认为:“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文化精髓,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是经久不衰的。

在古代,“诵”“读”二字都有诵读义。“诵”是大声朗读和背诵,“读”是看着文章念或不出声地阅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诵”的意思是“读出声音来”,“读”的意思是“看着文字念出声音”,而“诵读”的解释是“念(诗文)”。总之,“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可见,诵读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背诵;诵读具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课文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遍布全身的多方面感知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其“经典诵读”多侧重于广为流传的古典诗文名篇,并通过熟背唐诗宋词、经典美文,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其意义深远。正如著名教育家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所言:“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也如我国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所言:“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要让学生大致浏览和把握人类文明中经典、精华的内容。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读书行为,它对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

二、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误区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小学都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在多背诵、少理解的诵读观念下,总结出一些指导方法,如游戏法、背诵法、童谣法等,但就方法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等并没有做出理性的分析。所以,很多小学生诵读日久,便产生不耐烦之感。教师对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误区通常有以下几种。

1.诵读形式单一,缺乏实效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本应营造一个浓郁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去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形式比较单一,如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让全班齐读,而缺少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读得是否准确、有没有感情,教师也没有给予指导、纠正等。这样,时间一久,学生就会觉得乏味而对诵读失去兴趣,甚至导致诵读活动的中断。

实际上,诵读经典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领读、自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同时,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得经典诵读得到进一步地强化。

2.教师指导缺位,学生缺少兴趣

教师在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如能对古诗文作导语性的介绍,可以使学生对诗人作品及写作时代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对文章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使“经典诵读”事半功倍。但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学校的“经典诵读”中,教师的指导常常处于缺位状态。小学生对经典著作接触很少,对著作的背景等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在教师指导缺位的状态下,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时,对断句、语调、语气等都把握不准。并逐渐失去了诵读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对经典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经典诵读”成了学生的思想包袱。

3.分析讲解过多,本末倒置

古人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读书的一种方法。但经典诗文毕竟离现代生活年代久远,所以在学生诵读时教师做适当的讲解或指导是有必要的,老师可以讲解经典诗文中的一些字词的古义,也可以对作品的背景或作者的生平做些介绍,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读诗文回答问题的形式促进理解,或是把古诗文的今义出示给学生,让他们对照着读一读,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文的意境。教师的讲解或者指导一定要注意适度,如果分析讲解过多,反而导致学生诵读机会过少,本末倒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典诗文大多对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不必过多担心学生不懂古义,只要指导学生正确地反复地放声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经典古诗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学生自然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感受到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三、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经典对他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经典诵读”收到较好的诵读效果,光靠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从方法上给予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诵读呢?

(一)游戏激趣诵读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从而产生内动力,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才会使学生努力去寻求阅读的机会,并从中获得阅读的满足,也才能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更容易在游戏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通过各种游戏来提高和保持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游戏诵读方法。

1.“捉泥鳅”:教师伸出一手食指做“泥鳅”,另一手张开做网,把“泥鳅”放在其他学生的“网”下面,把自己的“网”放在其他学生的“泥鳅”上面。学生齐读课本内容,当读到某处教师说“停”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立刻用“网”捉“泥鳅”,看看哪条“泥鳅”被捉住了。

2.“传山芋”:找任意玩具当做“山芋”,学生一边齐读课文,一边依次传递“山芋”,也可以读一句再往下传。当喊“停”的时候,看看“山芋”在谁的手里。

3.“诵读大转盘”:找来几张椅子,学生分小组玩游戏。椅子总数要比人数少一个,椅背在里,学生围成圈。学生一边齐读课文,一边围绕椅子走动,当教师喊“停”的时候,学生找到椅子坐下,坐不到椅子的学生被淘汰。

此外,还有“语句接龙”“木头人”“拍掌”等游戏都可以融入诵读活动中,这样可以让学生边玩边背,在乐中学,在乐中背,为诵读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

(二)熟读成诵法

南宋教育家朱熹提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正所谓“好诗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指导学生多读、熟读,进而自然“成诵”。教师既可指导学生琅琅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还可“不求甚解”地诵读,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律美、音律美;更可以变化多种形式去读,如集体读、个别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品味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学生在进行多种形式“经典诵读”时,不易在反复诵读中感到乏味,反而激发诵读的兴趣。这样,读的遍数虽多,学生却不累,在熟读中自然成诵。

(三)配乐诵读法

诗是有声的画,是有韵律的歌。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配上一首曲子,为学生创设诵读的氛围,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如诵读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的音乐;诵读离别愁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诵读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时,配以优美抒情的曲子。配乐诵读,能够更好地投入诗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更深地领悟经典诗文的内涵,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从中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总之,教师用配乐的形式创设诵读情境,能为学生构建特有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配乐中体会经典诗文的内涵,走进文字背后的意境。

(四)诗配画诵读法

“诗情画意”常常令人陶醉,诗句和图画的对照,往往能激起思维的涟漪。正因如此,教师指导学生给诗配画,可让学生在优美的画卷中欣赏经典诗文,在富有韵味的古诗中欣赏祖国的旖旎风光,使“经典诵读”得到升华。如《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想象,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又如古诗《咏鹅》,可指导学生绘成这样一幅画:白鹅浮在碧绿的湖面中,橘红色的脚掌在水中划动,水波涟漪。如此美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铭刻脑中。有了画,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在全班一边展示自己的画,一边诵读古诗。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化抽象文字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又能通过画面记忆诗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彰显学生的个性,达到较好的诵读效果。

(五)表演诵读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可以把经典诗文中一些篇目加以创新,并组织学生以课本剧、小品、舞蹈等形式将经典诗文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让学生领略诗文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剧作家曹禺曾说过:“演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以课本剧为表演形式的诵读,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经典诗文内容改编成剧本,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和动作展现经典诗文的内涵,让古诗文更鲜活,更具感染力。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加深对经典诗文的印象,促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如表演诵读《望庐山瀑布》,当学生读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注意诵读的语气,还可以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飞流直下的动态。

(六)抄写背诵法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读与写的关系密不可分。摘抄不仅是一种积累的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诵读习惯的很好途径。学生在诵读经典诗文时,一边读一边写,能调动学生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有效巩固学生已经背诵的内容,从而使背诵水到渠成。同时,通过抄写的方式进行诵读,也能够锻炼学生书写能力,并使学生在抄写过程中对经典加深理解和内化,使经典诵读得到进一步升华。

(七)归类诵读法

“归类诵读”,就是将众多经典诗文根据某方面的共性特点加以分类,并按类进行诵读。如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诵读,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当春天来临,春光烂漫,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即可指导学生诵读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春》《春晓》《咏柳》《清明》等;当盛夏来临之际,可让学生诵读与夏天有关的诗文,如《夏日》《小池》《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步入了秋的高远,可让学生诵读《秋夕》《山行》《枫桥夜泊》《明月几时有》等;当隆冬到来时,可让学生诵读《卜算子・咏梅》《梅花》《南秦雪》《江雪》等。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把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在对比诵读中强化记忆效果,激起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除了上述几种指导方法外,小学教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对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如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分低、中、高学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经典诵读的效果。同时,还可重视积累和运用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进行指导。另外,教师也可从自身的导读能力对学生经典诵读的影响进行探究。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6

经典美文指的是不存在任何目的性的直接供人阅读与欣赏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艺术作品大多采用写景抒情或者寓情于景的写作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比如白居易的古典诗词《忆江南》、当代散文《桂林山水》等皆是。当然,诸如《火烧云》等精美的说明文和《亡羊补牢》等流播千古的寓言故事也是。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美文,有利于引导学生融情入境,感受经典美文的艺术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感,提升文学作品鉴赏品位,拓展想象思维,美化心灵。那么,教学时,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充分鉴赏经典美文呢?

一、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浓厚兴趣。

1.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教学《桂林山水》前,我将从网络下载的11张表现桂林山水的图片做出PPT动画课件,并在每一张图片下方配上课文中诸如“漓江的水真静啊”等概括性极强的语句或者短语。新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为学生播放了上述PPT,带领学生在动态感极强的PPT图片中免费游览了桂林的山山水水,感受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之美。继之,风行轻音乐队演奏的《桂林山水》音乐响起。在悠扬而又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教室里飘荡着学生充满深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联系生活,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故此,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顺利走进课文,并与作者寄寓于课文中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火烧云》时,我说:“同学们都看见过天上的云彩吗?”学生叽叽喳喳地说:“见过”,“每天都见”。我再问:“请同学说说自己看见的天上的云彩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当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观察所得之后,我说:“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天上的‘火烧云’的。”如此,将学生轻易地带进了课文。

二、诵读美文,品味内蕴之美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学习中的诵读环节:“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强烈的直觉性。而学生在阅读鉴赏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等均能够突然地、直接地“顿悟”经典美文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和丰富意蕴。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诵读经典美文,可以给学生的上述 “顿悟”创造条件:学生在“眼看―口读―耳听―思维”等一系列鉴赏活动中,往往会求得最新的感悟和发现。 经典美文教学过程中的诵读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如何操作呢?下面我以教学《燕子》为例,谈谈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的具体操作方法。

1.初读

要求学生在扫清“俊俏”、“凑”、“拂”、“增”、“掠”、“偶”、“沾”、“漾”、“谱”等字词障碍的前提下低声初读课文。

2.在整体把握《燕子》大意的基础上大声熟读课文

3.在探究《燕子》丰富意蕴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诵读阅读

如此,学生对课文的每一次朗读都体现出学生理解和顿悟课文的进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理解课文和感悟课文的进程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真正有效的诵读经典美文。

三、读写结合,创作“经典美文”

人们表达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创造美。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水平提升了,只能说明学生学会了怎样诵读经典美文、怎样欣赏经典美文,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学会了创作经典美文。也许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写作尤其是学习创作经典美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可以引导学生化难为易,顺利创作出与学生经典美文鉴赏知识储备相近甚至高于经典美文鉴赏知识储备的佳作来。下面,我谈谈引导学生创作“山寨版”经典美文的方法。

1.仿写名段名篇

以教学《桂林的山水》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深思课文第2自然段或者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请学生选择上述其中一个自然段进行仿写;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深思全文的基础上,以《家乡山水》为题,仿写整篇课文。

2.补白课文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7

事实上,不论是英语、俄语、韩语,还是日语、德语、法语,目前都有在线翻译网站,遇到不懂的单词,只需点击几下就可轻松获得答案!

英文字典――爱词霸

爱词霸齐全的资料库任你查

就外文字典而言,目前英文在线字典是最多的。像Google、雅虎等大型网站都提供了英文在线翻译功能。这里推荐金山词霸的在线词典――爱词霸,理由是资料齐全,很早就为大众所熟知!

爱词霸提供的在线翻译功能相当齐全,包含70多个专业的近百本词典数据,超过1000万词条。支持英文单词翻译(英汉互译)查询、短句翻译查询(英汉互译)、翻译(文章翻译,支持英汉互译)。操作上非常简单,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所要查找的字或者词组,并按一下《词霸查词》按钮,爱词霸就会自动查出对应的词义、解释和资料。爱词霸会寻找所有符合全部查询条件的资料,并把比较常用的词义解释展开排在最前面,即便你忘记了单词的完整拼写也没有关系,借助模糊查询功能(*号代替零到多个字母,?号代表一个字母)同样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另外,金山词霸在线还提供了英文MP3歌曲在线欣赏,以及英文祝福等娱乐功能,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韩文字典――韩语在线翻译

“韩语在线翻译”是“韩国设计”网站下的一个词典类频道,其不但提供了在线翻译功能,还提供了:韩文学会词典、中韩韩中词典、韩文汉字词典、中日韩英词典、Encyber韩国英语学习词典、韩日日韩词典、韩国地名词典、韩中医学词典等多种词典。不但资料齐全。而且专业性强。如果你工作中经常接触韩文,那么该网站绝对值得一看,因为其不但单单提供了词典功能,而是针对韩国全面打造:韩国网站排行榜、韩国地名一览、韩国在线电视台、韩国企业公司、韩国网上购物等一应俱全。综合来看,该网站旨在帮助浏览者解决韩语阅读难题,提高韩语水平,了解韩国现状!

日文字典――中日在线翻译

“中日在线翻译”提供了支持中文和日文之间的翻译,对于词语或者语法简单的短句尤为精准,如句子较复杂,可尝试进行简化后再试。和其他在线词典不同,当输入一个目标词语后,该系统在查询结果中不会给出与该词相关的联想词语的翻译,而是尽可能地给出唯一的答案。虽然该系统对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不是很理想,但却提供了网页翻译功能,使用者只需给出网页地址,点击《网页翻译》按钮即可,该功能对于那些经常在网上查日文资料的朋友特别实用。另外,“中日在线翻译”还提供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论坛,设置了“你问我答”、“日语学习资源版”、“日语考试”、“日语歌词翻译”等交互性非常强的讨论版块,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资料,尽管道来!

俄文字典――在线汉俄词典

“在线汉俄词典”提供了在线汉俄词典、中俄词典、汉译俄字典三大功能版块,严格地说,这是一个网友自建自用的汉语翻译俄语的分类词典,特点是具有在线查询,随时添加新词,遇到词库中没有的单词,网友可以通过汉俄通网站《俄语新词求解》栏目,把你的问题登到网上,等待网友的解答。目前汉俄通在线汉俄词典/汉俄辞典/汉俄字典中新词收录中,电脑、电讯方面收录的比较多。对于喜爱俄语的朋友来说,参与该网站不但可以借助大家的力量解决难题,更可以体验到其他在线词典所不能体验到的成就感,因为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提问,该词典从此又多了一个新词收录!

如果你想了解更专业的俄文知识,可去主页/看看,功能绝对不比“韩国设计”网站逊色呦!

德文字典――迈迪汉德在线

迈迪汉德在线翻译系统主要支持德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查询,同时还支持德德、法汉、汉法、英汉、汉英之间的翻译。在翻译前,只要选择翻译语种即可。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系统会根据输入的关键字给出联想词语的翻译,例如在“汉德”模式下输入“人”,搜索结果页面中还可以看到“人物”、“人生”等相关词语。除了单词翻译外,系统还提供了全文翻译,而且可以买现德灭汉全文互译。另外,迈迪汉德在线还提供了WAP查询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访问该网站来进行实时查询,对提供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8

文汇报记者 任思蕴

曾先后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留学的张汝伦,回国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并十分注重讲授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原著。

张汝伦说,注释《存在与时间》是对自己多年来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一次检验。因为“《存在与时间》本身是一部内含丰富的巨著”,他希望尽己所能把自己对这部著作的理解写清楚,所以最终写成的《释义》共有120万字。他强调,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对自身传统的浸润非常深厚,他们思考的很多问题都经过长时期历史的积淀而来,有些看上去非常平常的提问,背后都蕴含着西方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思考这些问题时所遇困惑的积累。因此,读者在直接阅读这类哲学经典的原著时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无论是专业的哲学研究者,还是普通的哲学爱好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写《〈存在与时间〉释义》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这两类读者解决他们阅读原著时遇到的困难。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哲学教育的高校教师,张汝伦非常强调当前阅读经典并正确理解经典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海德格尔另一部与《存在与时间》一样伟大的著作是他全集的第65卷《哲学贡献》。张汝伦在德国

位老人每天风雨无阻,冒着德国冬季的严寒到学校听课,不为学位,也不为职称,只是“为真理而真理”。这位老人给张汝伦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国能出那么多大家,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内在质量非常高。”最近几年,张汝伦在复旦上课时,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到课堂听他讲哲学,虽然完全理解这些内容有些困难,但他们还是坚持听讲和记笔记。“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重视经典的价值。”在张汝伦看来,这也体现着中国社会正在进步。(图/莫非)

读原著总会遇到困难,但却最有效

文汇报:您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存在与时间〉释义》最近正式出版了。像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和他们公认难读的著作,现在依然如此重要么?

张汝伦:经典著作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少有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包括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他们本身就是伟大的哲学家,且所处历史地位特别有利——西方哲学在他们之前经历过大发展,积累了大量成就,也留下了大量问题。这些伟大人物都有过人的才智,一方面能对前辈的成就批判地加以吸收,另一方面,对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问题又极为敏感,并且都能用相当革命性的方法和思路给予回答。

需要强调的是,西方哲学史在我看来有三个大繁荣大发展时期。一是古希腊时期,一直到亚里士多德为止,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时代,其繁荣程度相当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时代。二是德国古典哲学时代。三就是现代西方哲学,从19世纪末开始又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但现在看来,这个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因为上世纪50年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海德格尔这样有影响力的人,今后几百年里是否再现也很难说。

文汇报:您的这部《释义》写了120万字,您设想过这部书会拥有怎样的一个读者群?对《存在与时间》释义,您又试图解决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张汝伦:哲学会有两类读者:一类是专业研究人员,一类是对哲学感兴趣、希望从哲学那里获得智慧和启迪的读者。根据我从事西方哲学研究和教学的经验来看,两类人都遇到一个共同问题,即读西方哲学原著时感到十分困难。并非仅仅是哲学爱好者会有此感,事实上,专业学者看哲学原著有时也非常困难。西方哲学原著的确特别艰深,因此阻挡了很多人对之的理解。

我在写《〈存在与时间〉释义》的时候就考虑过,这本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只要是愿意读书、天资和文化水平尚可的人,耐心地读这本书,就可以由此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有比较好的接近和理解,就可以直接过渡到读原著的程度。写这部书是为了解决读者读原著时碰到的具体困难。

西方人也写过很多原著导读性质的书,这些书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帮助中国学生解决困难。因此,我就想,能不能像康普·斯密(Kemp Smith)注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那样,用一段一段很地道的注释对《存在与时间》加以解读,这或许能对初学者提供很多帮助。我的初衷是尽可能把我能够考虑到的中国人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掉。

文汇报:您还有计划写另外一本书的注释吗,比如《精神现象学》?

张汝伦:《精神现象学》的确也很重要,读者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也有兴趣注释这本书,但接下去我更想尝试一下作中国哲学经典的注释。现在有很多人觉得,中国古代哲学是属于古代的东西,和现代没有关系。有一位台湾教授告诉我,他尽了最大努力,可是他的学生还是觉得中国哲学不如西方哲学吸引人。复旦有那么多读书小组在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读古代哲学,而是觉得这些著作和当今的世界完全有关联;可是读《孟子》、《诗经》的小组,天然地觉得这些只是中国的古典,并不能对今天的问题有所回答。

我在复旦上《精神现象学》课的时候,同学们听完后认为,黑格尔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其思考都在回答当代的问题。而我想尝试的正是,能不能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解读,让同学们也发现,我们自己的祖先也能够回答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我既不想用托古改制派的方式,也不想就古典说古典;我希望能忠实于著作本身,又能让大家明白中国古典哲学也是对当代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文汇报:对于类似的西方哲学经典,是直接读原文,还是最好先看一些注释本或二手研究材料?在大学里,有关经典的教学究竟应该如何进行?

张汝伦:回顾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学的接受不可谓不热,一心想拥抱它,但实际上接受状况并不好。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其中。西方人至今一直认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不仅哲学家,西方的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们也都这样认为。在古希腊,除了数学和天文学等少数学科之外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归在哲学的大类之中。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无论是艺术、文学还是历史,不懂西方哲学是不行的。但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理解非常令人沮丧,基本上只满足于翻译。而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基础,翻译本身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视读原著若畏途。而如果不读原著,只是读一些更加靠不住的作品,更是永远无法进入西方哲学的堂奥了。

我曾在德国留学,德国大学教授开课,常常会指导学生读原著,而不是闭门造车地思考“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之类的空虚话题。为什么老师指导学生读原著如此重要?其一,因为原著才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领域,老师能帮助他们加深对原著的理解,这才是很实际的教学;其二,哲学专业到了研究生阶段的话,不读原著还能读什么呢?如果哲学系的学生连原著都没有好好读,那就是哲学教育的失败。

但是在国内,至少在我看来,读原著的课很少。要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们解决最困难的问题,而学哲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原著下手。因此,从德国回来以后,我给研究生上的课都涉及重要的原著,包括康德的“三大批判”,《精神现象学》和《存在与时间》。

让你付出代价越大的书,给你的回报也越大

文汇报:在您看来,在当代的中国,阅读经典的意义何在?

张汝伦:读经典绝对不能有一种把玩古玩的心态。我还是比较认同中国古人对待哲学的态度。海德格尔和黑格尔都认为,学哲学是人生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古人也认为,读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途径和过程,是一种存在方式。这与西方哲学家的态度是一样的。

我是学院哲学的坚定反对者。或许有人认为,讲康德和海德格尔,就应该把他们和他们的著作作为研究对象和客观知识。我个人不采取这种方式。我与中国古代哲学家一样,也认为哲学就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而这样的存在方式具有普遍性。西方人会在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里发现阿奎那似乎看到了现代人的许多盲点。西方人可以这样对待他们的古书,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什么我们不能认为王阳明的思想同我们现在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商品社会、信息社会的人有关呢?为什么我们读自己的经典却只是觉得是在读古书,只能带着某种“好古”的态度?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中国古代哲学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关联呢?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文汇报:不用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大家现在似乎各说各的、莫衷一是。这是否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张汝伦:这种情况其实在西方也一样。比如,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著作,有神学或基督教背景的专家会比较偏向于以基督教的传统来理解;而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会从哲学革命的角度来理解。大家都是借用传统的资源为己所用。

今天中国的问题在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带着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态度。一类人倡导建立一个儒教的中国;一类人认为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道德沦丧,需要通过学习古代哲学来提升道德水准。这些其实都没有把中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来。如何祛除狭隘的、急功近利的诠释,对诠释者也有很大的挑战。

原来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相联系,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这样了。很多中国哲学的研究者根本不认为哲学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关联,而仅仅把它当作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进入先人的精神世界,能否和先人共有一个精神世界。表面的模仿很容易,难的是真正体会先人的苦心孤诣。

文汇报: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曾提出衡量经典的标准:经典是指“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东西。在您看来,怎样的作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经典?

张汝伦:我们一定要读那些在历史中的确产生了深远、广泛影响的作品。深远性可以从作品经历的时间来衡量。广泛性则是指,它不仅在自身领域,而且对其他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比如孔孟、老庄、墨家、宋明理学等。这些经典作品是千锤百炼、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而且历史将不断证明这些作品是站得住脚的,以至于许多具有相当高文化程度的其他领域的人也觉得自己必须去读。人类会不断从这些经典里寻找智慧、寻求安慰,人类正因为有这些伟大的经典著作才觉得还有希望。这样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反复读,一代一代人都去读,因为它们形成了我们的精神遗传基因,也是人类思想和精神不断成长所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这样的经典,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文汇报:从现实情形来看,经典很多,人们的时间毕竟又很有限,对中国经典与外国经典、古代经典与近现代经典以及不同学科领域里的经典,人们应该如何做出取舍?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通人该如何读经典,是兴之所至全凭感觉,还是有所计划和选择?

张汝伦:普通人可以选一部自己最感兴趣的经典来读。但要记住的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困难。海德格尔的才智毋庸置疑,但是他读他的老师胡塞尔的《逻辑研究》,读了5年还是没有感觉,直到胡塞尔受聘到弗莱堡大学,他得以就近向胡塞尔请益后,才读懂了老师的书,读懂以后,他就开始批判胡塞尔。所以,即使是天资极好的人,读经典也未必没有问题。

经典为什么难读?第一,经典的作者都是人类历史的传承者,他们身上有着伟大传统的结晶,他们的作品当然会有很丰富的内涵。人们说杜甫的诗是“无一字无来历”,他的诗歌中蕴含了大量典故,因此很难读懂。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把杜诗几乎所有的渊源都理清楚了,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第二,大师的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历史上开创一个时代。比如黑格尔,就非常明确自己处在一个开拓者的位置上;康德更加明确这一点,以哥白尼来暗喻自己的哲学革命。因此,他们在表达形式上不会采用一般人的方式,否则就难以表达他们的革命性思想。康德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他的书却写得晦涩难懂,在他看来,他想要表述的问题必须得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清楚。海德格尔也说,如果用传统的表达方式,就无法克服他试图要克服的问题,最终就会落得与他所要批判和反对的人同样的下场。尼采也使用他自成一体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他的革命性思想。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当然不能指望那些经典很容易读。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让你付出代价越大的书,一旦读懂后,它给你的回报也就越大。经典面前人人平等。面对经典,谁都会遭遇困难,不能一有困难就打退堂鼓。

对经典的胡乱普及无异于“自毁长城”

文汇报:我们更应该看重的应该是读经典的过程,而不是功利的结果,是这样吗?

张汝伦:在读经典的过程中,你会知道,人世间什么叫伟大,什么叫人类文明。如果我随便念几段康德、黑格尔的原著,你或许未必完全理解,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崇高,你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这些经典所感动。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人类的崇高始终是存在的。黑格尔口才很差,表达也不流利,但他上课的时候照样听众甚多,尽管不是人人都能理解。黑格尔去世前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他的一个弟子探身过去,想问这个人是谁。黑格尔叹了口气说,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李白的一句诗是对此的最好写照:“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是巨人,走得太超前。但如果我们跟着巨人的脚步,即使不能成为圣人,庶几可以有所接近。

如今,德国本土的古典哲学研究也不是很景气。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都不愿研究这些又艰苦又看似无用的东西了。在我的母校图宾根大学,德国古典哲学的课程寥若晨星,这所黑格尔的母校如今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黑格尔哲学的需求了。但是,总得要有人把这种经典和智慧的薪火传下去,总有一天,人类会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

文汇报:如何阅读经典,在方法上也有很多争论。在您看来,读经典的过程中是否需要适当地对一些内容加以背诵?

张汝伦:很有必要。世界上的经典,要想百分之百理解是不可能的。金克木先生曾和我说过:汉字很美,李商隐的无题诗,就算一句也不理解,那些字凑在一起,你也会有所感觉。经典著作也是这样,一开始读会有所感觉,后来会懂得更多,但是要完全懂,恐怕不大可能。柏拉图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是否完全读懂了呢?我看也未必,而且也没必要,因为这是无法量化的。重要的是,人们在读经典的过程中获得了养料,使自己的精神和思维水平有所提高。

文汇报:阅读经典,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您多年来在复旦大学讲授通识教育课程,效果如何?目前国内大学通识教育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呢?

张汝伦:通识教育现在在各学校的重视之下都有了很大发展,广度是顾及到了,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还不够精致。我所指的精并不是深,而是精到。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就讲得很精到,一首《春江花月夜》,讲得并不是很深,但是很到位。我们的通识教育,比如讲唐诗,未必要面面俱到,如果能把杜甫的某一组诗讲透,就可以有不错的效果了,如果能举一反三地使学生对唐诗的风格、深度和诗人本身有更具体的认识,那么这门通识课就有效了。

此外,我们或许还要进一步明确通识课的含义。“通识”的“识”,并不是知识,而是见识,通识课培养的是学生的见识。如果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后,在喜欢金庸、古龙的小说外,能够发现吴敬梓作品的意义;在喜欢《三个火》的同时,也能喜欢卡夫卡的《审判》和《城堡》,那么通识教育的意义就真正体现出来了。当然,这都需要有好的老师来引导。现在有些课程未必是通识课,像陶艺、书法和京剧欣赏课等,或许称之为才艺课更合适,这些课程,学生们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了解和掌握,没有必要占据大学学习的时间。

文汇报:讲到这里,其实涉及经典如何普及的问题。您如何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诠释和传播经典的方式?经典阅读和现代传媒是否应该相结合?最近,一些媒体也在尝试通过微博引导经典阅读,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

张汝伦:或许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一种知识普及形式,聊胜于无。我认为,正确的普及当然有必要,但是,歪曲的普及,还不如没有。

德国和日本的电视上也有经典课程,但都很严肃。德国学者赫费(Otfried H ffe)的《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一书就是来自他在德国电视二台的讲课。这让我们深受启发——看到一个尊重文明的民族是如何来要求国家的电视课程的。我们不能只考虑收视率,也不能一味迎合听众。电视课程体现一国的精神高度,应该是严肃的。电视作为媒体应该起到引领作用;电视节目本来就不缺少娱乐性内容,没有必要把文化普及的节目也加以娱乐化。

我至今仍然坚持精英主义的路线。世界上文化先进的国家都是如此。请教授到电视上讲名著,这本是文化普及很好的手段,但是,如果讲课者只是为了取悦和迎合大众而一味戏说,这种水平的普及毫无意义。

也有人认为,对于经典,首先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加以普及,才能吸引更多人对其感兴趣。正因此,现在的历史类书籍写得越来越邪门,长此以往,以后大家恐怕无法分辨历史的真假。现在很多对文化有需求的年轻人,没空看《资治通鉴》,就去看一些戏说历史的书,看完后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历史,并且还要讲给身边的人听,长此以往,是要出问题的。

以前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就是,我们的历史意识是最早出现的。古希腊长期以来没有历史意识,直到修昔底德的时候,希腊人才意识到要把真实和虚构区分开来。古代印度人也是没有历史意识和历史著作的。中国人则很早就有意识地把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而如今,对历史的胡乱普及和戏说,岂不是在“自毁长城”?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9

查字典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查字典的要求分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三个层次。这是一个持续性的逐步掌握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也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查字典的技能,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教会方法,逐一过关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三种查字典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检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从二年级起,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后,练习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来查。因此,让学生熟记字母表,掌握字母的排列顺序,这对加快学生查字典速度很关键。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慢,因此,初教学生查字典,要特别耐心细致。查字典时,师生齐动手。如查“美”时,先确定字母“M”,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mei,看清页码,再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找到上声mei。这种查字典法适用于查能念出音节的字。在教部首检字法时,我告诉学生先要判断某字在什么部。查到了部首,再按字的笔画去查字,这里字的笔画指除部首外的笔画。如“瀑”,共十八画,除去部首外,还有十五画。学完一种查字法后,为了了解学生查字典的情况,我事先把要查的字写在小纸条上,把它们折好,然后让学生随便抽一张,打开后当场查给老师看,发现掌握不够的或不会查的,就手把手地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查字典。这样做对老师来说是费劲了点,但我相信磨刀是不负砍柴工的。

二、教给规律,提高速度

音序查字法是按音序排列,只要对音序排列熟悉,加以多查,便能提高查字速度,但部首查字法与之相比较为复杂些。为了使学生查得正确、迅速。在查字典过程中,我教给学生查找部首的一般规律。

1.上下结构的字,从上到下取部首。上下都有部首的,取上不取下,如“字”,查“宀”,不查“子”。

2.左右都有部首的,取左不取右,如“牧”查“牛”,不查“攵”。

3.半包围结构或全包围结构的字,从外到内取部首。内外部都有部首,取外不取内,如“闻”,查“门”,不查“耳”部。

4.中座和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中座,不取左上角。如“坐”,查“土”部,不查“人”部。

5.在同一部位有多笔和少笔几种部首互相迭合的,取多笔部首,不取少笔部首。如“究”,有“丶、冖、穴”三个部首,就要查“穴”。

6.单笔部首和多笔部首都有的,宜取单笔部首,不取复笔部首,如“旧”,有“丨、日”两个部首,就查“丨”部。

三、联系词语,据词定义

查字典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弄清字(词)的音、形,重要的是弄清字(词)的义。由于汉字多音又多义,字(词)的意思随语境的不同而改变,学生查到这个字(词)时,面对多种解释,不知选哪种意思,这是学生查字典时遇到的拦路虎,也是老师最需要加以帮助指导的地方。例如《蛇与庄稼》一文中出现了两个“奇怪”,“……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大家觉得很奇怪”。“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预习课文时,我要学生查《新华字典》里的“奇”字,再联系上下文,确定两个“奇怪”的各自项义。第一句中的“奇怪”为(2)义项,“惊异”,引以为奇,第二句中的“奇怪”为(1)义项,“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

学生在查字典时有时也会出现某些字词解释放在句中不确切,讲不通的现象。如《少年闰土》一文中,“他和我仿佛年纪。”“仿佛”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好像、类似”。很明显,这两种解释放在句中都不贴切。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想出符合文章的解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这里的“仿佛”应理解为“差不多”。

字典上的解释有时比较深奥,学生不易懂,如果只是抄一遍,虽是查对了,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例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他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句中的“浏览”字典上解释是“泛泛地阅读”,而“泛泛地”对学生来说又是个新词,所以这里虽查到了解释,但还是不理解“浏览”的意思。这时,我要求学生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字词。学生经过思考,解释成“粗略地看,大略地看”,这时学生才真懂这个词的意思了。

总之,学生在查字典过程中做到既动手,又能够动脑,引导他们勤思考,善辨别,才能不断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

四、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学生的能力是经过练习才逐步形成的,练习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上,我经常把字典带进课堂,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和学生一起查字典,创设一种查字典的氛围。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查字典,阅读课外读物时也要求学生查不懂的字词。写作时,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问我,我总是说“先请教一下字典老师吧!”为了提高练习效果,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还在班里开展了查字典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查得快,看谁查得准,对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就在这样的训练中扎实有效地提高了。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篇10

从起初的民法学界小范围内(少数几个学者之间)开始进行的论争,现在已经逐渐广泛波及到整个民商法学界,并逐渐引起整个法学界的关注。好戏已经开锣,按照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表演体系——傩剧的演绎方式,那么就意味着没有消极的观众或旁观者,凡有兴趣者均可加入之。其中只有中心角色与边缘角色的差别。甚至,角色的差异也会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被淡化。但是,民法典编纂论争非纯粹戏剧,它不接纳任意演绎者的任性,它要求规范的学术推敲和论证。在已有的论争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博大、深邃、严谨以及灵性。因此,我担心我的边缘化角色与边缘化的观点(台词)不受欢迎。然而,我发现在论争的中心角色之间,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已经产生了最可怕的同化或趋同化。同化就是已经达成了共识。如果真的像徐教授所讲的那样,只是“人文主义内部的派别之争”,那么,难道说号称“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的第四大论战”,就如此迅速地草草地偃旗息鼓了?!或者说,人文主义已经在中国民法学界胜利了?!

可以观察到,这个同化的标志:一切民法(典)都是人文主义的。我们是否可以将该判断置换为这样的表述:所有的民法规范都是人文主义的。这个判断似乎说的是“应该”,而现实中却不尽然。

一、 立法中有没有物文主义?

例一:《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让我们尝试着进行解释:1、加害人侵害国家的财产,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加害人侵害集体的财产,应当承担民事责任;3、加害人侵害他人的财产应当承担民事责任;4、加害人侵害他人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样一个令人厌烦的顺次排列可以让我们迅速看到,法律优先保护什么。

不比较不知道。《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则规定:“因故意或者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负赔偿义务。”《德国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显然”与我国《民法通则》中的规定相异。然而,从技术的层面上看,我国的规定与德国的规定没有什么差别。我们甚至可以指责德国忽略了国家和集体,谴责这个拥有整体主义(日耳曼团体精神)传统的民族偏离了航向,德国的规定完全是个人主义者的论调,或者说原子化倾向。可是一旦我们越过了技术层面,就发现了不同。这种不同所反映出来的是观念上的差异甚至悬殊。

我们必须强调,中国的立法者其首要关注的是国家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条,1982年颁行,1999年修订),《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实质上是《宪法》第12条的一个具体化表现。在中国,国家利益被强化,保护国家财产的法律使命必然要使得针对国家财产的侵害行为首先受到追究。保护财产的法律条款处于显要位置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因此,逻辑的发展就是,侵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财产被置于侵害他人人身之前来加以规定。诚如徐国栋教授所指出的,法律规定行文的次序就像梁山英雄交椅的排列顺序一样重要。它所彰明的就是优先与劣后,或尊与卑的关系。次序表达秩序。程咬金被瓦岗寨众英雄推举(实际上是尊奉)为皇帝,理由就是因为他是大哥。皇位就是天下第一把交椅。也就是说,将财产保护列于优先地位绝不是随意的,相反倒是刻意追求的。所以,“物文主义”是存在的,至少存在于《民法通则》之中。然而,认为仅仅存在于《民法通则》之中,是肤浅的。“物文主义”存在于观念之中。然后,它才体现在立法之中和司法实践之中。

至此,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悲哀:钱比人贵。让我们遥想当年。在十八世纪,欧洲工厂法是保护工厂主的法律。当发生工矿事故时,受害人要举证证明工厂主有过错,否则法律不予认定。这就是所谓“危险自担说”。马克思曾经严厉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吸血”和“榨取”,应该与存在这种法律原则有关。再往前看,在中世纪,意大利诸城市国家商业繁荣,如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商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商业组织形式——海上合伙(康枚达)。这种合伙中包含了一种新的要素:有限责任。凡有钱而不能、不愿或不敢到地中海(尽管相对于大西洋来说,它几乎是风平浪静的,但航海的风险依旧有:风浪、暗礁和海盗等)去冒险的人,均可以将自己的金钱投资到海上合伙中,投资人仅以其投资额为限承担生意风险。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进一步讨论有限责任原则的贡献和危害。我们要指出的是,海上合伙的分配比例,金钱投资人获取八成,而人力(包括生命、航海技能、贸易技能和勇气等)投资人只能获取二成。这两个例子都可以证明钱比人贵,即物比人珍贵。

因此,今天的所谓“物文主义”,只不过是由来已久的人类错误(误识)的再现。尽管经过了罗马法复兴的指引,尽管得到了文艺复兴的召唤,尽管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启迪,尽管经历了宗教革命的洗礼,尽管这一切让我们确知发现了“人”,但几百年过去了,“人”还是被“器物”所排斥、遮盖甚至淹没。发现了这一点,我们应当善待人的权利,为权利而斗争,而绝不能为不人道的规则去辩护。

二、司法现状检讨

在中国司法实践中,人的尊严(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被剥夺而不能得到司法的救济与补偿,其实例可谓罄竹难书。以侵权行为法中的所谓精神损害赔偿为切入点,试看,例二:某少女与另一游客在王府井大街玩儿“高空蹦椅”,结果因蹦椅失控而滞留空中(离地15米)长达四十分钟,经消防队员解救方得脱险。事后,两受害人以受到惊吓为由诉诸法庭,共索赔精神损失费9万元。法庭判曰:该事故未造成实际损害结果,系纯心理健康受损,不符合有关精神赔偿的法律规定,故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我们且不讨论瑕疵履行的违约责任(毋庸置疑),也不讨论违约与侵权的竟合(不可排除)。常识就能指明经营者要赔偿。甘冒风险并不包括毫无预期的“滞留空中”。英美判例法系合同法认为,当事人一方违反约定而造成相对人失望、苦恼、精神痛苦、机会丧失等精神压力、惊恐,这些无形损失或精神损害,必须估计给付实质性赔偿。而英美判例法系合同法所确立的这一原则,并非针对如本例所述的侵害,而是针对雇主未经与雇员协商而擅自变更雇员的工作岗位的违约行为,即便工作内容和报酬丝毫未动,雇员因此而生的苦恼将获法律救济;或者游客未能依约享受旅游合同中约定的诸如烛光晚餐、篝火舞会等机会丧失,法律照例给予精神损害上的抚慰。依照法律的“举重名轻”原理,顾客被“滞留空中”当然要给予法律上的人文关注。

然而,在中国有大量的人身伤害(实际的),在精神损害上得不到法律的救济,遑论所谓“纯粹的精神损害”。尽管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精神损害也是实实在在的伤害。联合国卫生组织颁布的健康标准中就包含了精神健康。但是我们目前的司法当局所关照的仅仅只是“实际的”物质性损害。看样子,我们中国对人的尊严的认识,尚须假以时日。

三、扫描行政领域

近几年来,沈阳、上海、武汉、济南、中山、深圳等城市,先后出台了所谓新的“交通事故定责规则”。这些地方性行政法规,无一例外地是要贯彻“加大管理力度”的思路,彻底整治混乱的公共交通秩序。出发点(动机)无疑是好的。警方认为,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均享有公共交通设施的平等通行权。因此,在特定的地点或者区域(不包括高速公路),当非机动车辆、行人违章并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辆一方免责。尽管这些新的规则被新闻媒体戏谑地称为“撞了白撞”规则,尽管学者批评了“新规则”,但是它们都顺利地生效了,实施了。学者们分析并抨击了这些行政立法的反人文主义(反人道主义)倾向。但这些努力丝毫没有改变一些地方行政立法的轨迹。

针对这种地方立法,有的学者从《立法法》的角度审视其适法性,质疑其是否符合《立法法》的精神,并再次引起了有关违宪(司法)审查的思考。

让我们用眼球扫描一下其他行政行为:新城区开发、旧城改造及居民拆迁、城市道路建设及市容整治、垃圾处理、饮用水改造等工程,尽管给市民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但是市民毕竟有时感到所得到的是“嗟来之食”,有一种被“呼来唤去”的感觉。而一些“面子工程”更是缺乏人性化色彩,是做给上面的人、外地的人、外国的人看的,比如有的北方城市要在其广场上营造所谓椰岛风情,而以金属锻铸的“椰树”代之。昔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的讽刺,而今则有“树,以钢为贵,木则不富”的揶揄。而那种树,在我看来,直挺挺、硬苍苍、铿锵锵、冷冰冰,毫无婀娜的飘逸感,将人类置于机器人的环境。一言以蔽之,浪费纳税人的钱。

如果搬运工对货物采取野蛮装卸的方式进行装卸,货主是绝对不高兴的。如果政府的行政行为也是如此唐突、粗暴,而市民得不到人性化关注,那么能够说政府行为的尺度是人文主义的吗?

社会的管理者(政府),在督导别人做文明市民的时候,是否要先以文明“包装”、“打造”、“夯实”一下自己?!驾车(正如牧羊)的人哪,请你礼遇那些行人,想一想不开车时,你也是一个行人。你握着方向盘时,要谨慎驾驶;当你步踱的时候,别人当会同样待你。黄金法则劝戒说:你要让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么你当怎样对待别人。也许你说你不信教,这是你的自由,但是别人信教,这也是别人的自由。也许我们都可以不信“神的”教,但是我们必须信“人的”教。正如康德所言: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任何手段。在人类社会的维度,人自身就是唯一的目的,这就是人的尊严。

四、人文主义:一种逐渐异化的观念

人文主义或者人道主义问题,是一个哲学命题。从人文主义最初的观念“人是万物的尺度”出发,人文主义即人道主义,英语谓之为“humanism”。在理解上,它是一个存在严重分歧或歧义的词汇。我们知道,语言的特征不仅具有共时性,而且具有历时性。而正是历时性特征,语言呈现出极其强烈的时代性。语言的这种特征具体到言语也是如此。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含义,这是由于不同的观念包含在其中。人道主义一语就浸染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在中世纪晚期,由于古典文化的教师们或学生们热衷于文艺的复兴,即一种向古代文明的回归。在这种回归中,古典研究中的“人性”被用来反对想象中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野蛮性”。

学者指出,在拉丁语中,“野蛮的”(barbarus)是指外族的或者操其他语言的;而“人的” (humanus)是指人们熟知及有教养的。由于古典研究是“人的”,所以十四世纪和十五世纪的意大利人被称为“人文派”(umaniti)的。而实际上,关键的词是“人文研究”(studia humanitats);而且有证据证明,意大利词“人文学派”(umanista)在十五世纪以前没有被使用过(最早出现于1512年)。人道主义的(Umanismo)一词甚至是更晚一些被造出来的。人道主义这个词的文学-哲学意义是在十九世纪后期才完全确立起来。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所复兴的,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或理性主义。然而,人类并没有回归古希腊。“古代文化仍是现代世界的实质性基因之一,它通过晚期中世纪文化和文艺复兴而成为近代世界的形成因素,尽管复兴的古代文化已不再纯粹,但正因为如此,新古典主义(或新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的交织关系,才使近代现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起初,当希腊之风吹来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挣脱神权束缚之后的那种喜悦,人的发现就是人们重新找到了自己,自我意识开始走出“童年状态”,然而人类的世俗化的进程也就这样开始了。世俗化导致人类丧失神性,缺乏宗教上的、道德上的崇高感,于是失去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信仰。于是,人类再一次失去了乐园:心灵的乐园。这一次的迷失较之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被上帝抛弃,具有更为强烈的失落感,尽管这一次是人类主动抛弃了上帝。人文主义起初表现的是人的精神的解放,然后是肉体的解放。在基督教的神威之下,以宗教的观念来看,这种解放就意味着放荡、邪恶、。人的精神与肉体的解放,演变到今天,却已经变成了物质(器物)主义。当然这一演变过程是漫长的。人文主义最大的异化表现就是物质(器物)主义。人的物化,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制度化的。

人文主义的物质主义化在19世纪就受到学者的批评。在20世纪上半叶,俄国的托尔斯泰就曾与中国的辜鸿铭讨论过对策:抵御现代物质主义文明的破坏力量。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直接支持在于:人定胜天,理性的人可能支配、改造并战胜一切的万物。物质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异化是从科学与艺术的分化开始的。这种分化催生了心智与心灵断裂。当我们重新评估人类的精神生活时,我们发现,人们的心智越来越发达,生活就变成了单纯的心智生活,一切都围绕着物质的占有与支配,而人的心灵却越来越苍白。当今社会之中,人们的空虚与无聊就源于心灵生活的贫乏,甚至丧失。经过新古典主义的改造,人文主义的要素之一:理性主义逐渐演化为工具理性主义。当弗朗西斯??培根揭示出“知识就是力量(权力)”之后,力量或者说权力就可以通过获取知识而得到。而对知识即权力的崇拜经常表现为对武力或暴力的崇拜,对武力的崇拜顺理成章地成为对武器的崇拜。进而,“战争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of war)当然就是这种所谓进化模式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将战争工业化模式作了全面的演示和实践,最后以投向长崎、广岛的原子弹暂告段落。然而,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向我们所展示的战争模式,则是“E时代的E化战争”(借用徐国栋教授的妙语:E时代的E方法)。杀人的手法已经愈越精妙、精准。而这些成就难道与新人文主义(新理性主义)没有联系?试问,徐国栋教授的新人文主义是否与这种新理性主义一脉相承或不同?或者学者们已经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

也许,我宁可相信徐国栋教授所秉持的人文主义是一种所谓“新新人文主义”。那么,“新新人文主义”就应该是心灵生活的复兴。而民法典不具有拯救灵魂的功能,至少没有直接的功效。尽管我们可以对自己所热爱的专业抱以宗教般的热忱,甚至可以像拿破仑一样把《民法典》当作“圣匣”对待,但《民法典》毕竟是世俗生活的法典。因此,通过《民法典》来实现心灵生活复兴的“新新人文主义”方案是行不通的。否则,《民法典》就成为“新新约”。

五、突破单维度进路,放眼多维度

合同法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立法经验,后来的立法本应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可操作性、科学性。但是,近几年,在负责起草物权法、民法典部分章节的时候,梁慧星教授说他深深地感到,民法典制定的科学化还不够:没有拟定立法方案,没有讨论民法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方针、价值取向,还存在着由于个人因素人为破坏逻辑性的现象。梁教授说的“没有讨论价值取向”这段话引人深思。

我们必须追问什么是民法的观念或理念?罗马法、日耳曼法的理念是什么?法国民法的理念是什么?德国民法的理念是什么?英美法之私法的理念是什么?英国哲学家A.N.怀特海在其著作《观念的冒险》(Adventures of Ideas)中说:“在思考观念史的过程中,应该从我们头脑中清除出去,因为知识总是伴随着情感及目的等等附件。同时我们也必须记住,观念是有各种不同级别的区分的。因此,一个一般观念是以各种不同的特殊形式出现于历史上的,这些形式是为不同种族的、不同文明阶段的种种特殊情况所决定的。较高级的一般观念很少接受精确的语言表达形式。人们用适用于该时代的特殊形式来暗示它们。同样的,之所以有情感的伴随物,这部分地是由于人们在高级的一般观念中朦胧地感受到了某中重要的东西,部分地则是由于人们对观念呈现的特殊形式有特殊兴趣。一些人激动于某面旗帜、某首国歌;另一些人激动则是由于朦胧地感觉到了他们的国家所代表的那种文明的形式。对于大多数的人,这两种情感来源是混合为一体的。”(第5页)

笔者以为,中国民法典制定需要从四个维度进行深度思考:

第一,从政治维度上来看,民法中有政治,民法典草案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生活。民法在稳定私人生活秩序之后,政治也会稳定。例如,民法中对雇佣契约进行完善的规定会对公司的运行和社会责任产生作用。从政治维度,我们还可以看到民法典的政治目的和政治功能。卡尔。拉伦茨说:“《德国民法典》的制定,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的一个政治结果。”(《德国民法通论》第15页)在此之前,德国的私法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这种状态阻碍了德意志各地区之间的商业和交易,也阻碍了个法律区域的法学家之间的交流。(第17页)另外,我们不能忘记,德意志在1861年制定了《德意志普通商法典》,它是今天适用的、 1897年颁布的《德国商法典》的先导。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统一的商法典促进了德国的政治统一。或者认为,德国的统一是通过商法的统一开始实现的。因为商法最需要统一,而且最容易统一,商法的技术性决定了其统一上的方便。然而,我们追随德国法,却忽视了德国民法典在实现德意志帝国(今联邦)在政治上实现实质统一的历史功勋。我们应该学习德国法学家的政治智慧。1990年10月3日两个德国统一后,《德国民法典》适用于整个德国。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德国民法典对德国进行的第二次统一。我要质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敢在探讨民法典制定的问题上提出:以民法典统一中国!

第二,从历史维度。我国民法学者能够古代法至现代法典中进行研究,但是许多基本的含义上因为历史的变迁多有不同。例如,“权利”在法国民法典中是指个人权利,到了德国民法典中受到日耳曼传统中的团体主义的影响,权利的主体包含团体权利。二战以后,现代民法的权利概念是个人权利为常态,社会公共利益为非常态。否则将会造成个人权利被湮没的后果。而且二战以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主体,如跨国公司就是一例,对其理解时就不能适用单纯的人的理解。因此,审视二战以后的变化,应当对人进行重新考察。

第三,从哲学维度上看,人是否享有天然的权利,这是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争论之点。我们认为,虽然在国家主义之下,实证法学的观点居于重要的地位,但是自然法学关于私人权利的维护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人作为人,享有一种与生命、自由、财产相关联的天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