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发展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2:43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1

关键词:会展经济 西安 发展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高效益、强带动、无污染的独特优势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正在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看好和重点发展的支柱性朝阳产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会展经济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在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区域经济体系中,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地区繁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古城和旅游都市,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良好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把会展经济作为西安市的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是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正确决策。

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一般来说,只有当会展产业在一个区域的宏观经济体系中起主导和支柱性作用,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和资本增值的主要创造性力量时,才标志着该区域会展经济的形成。

会展经济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律区别于现有经济形态而独立存在。一方面,会展经济是多种生产要素和多个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等传统的有形生产要素,还涉及知识、技术、信息、商誉、市场环境、政府行为等无形要素;不仅涉及诸多的自然资源,还涉及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所以说,多种要素的组合和配置是会展经济形成和运行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会展经济以特定的空间和区位为依托,任何会展活动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空间和区位而独立存在,并受区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

会展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0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的德国位居世界会展之首,每年世界上最重要的150多个专业展览会中有近120个在德国举行,世界四大展览中心有三个在德国,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都是国际著名的展览城市,它们都把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吸引参展商和观众。北美是世界会展经济的后起之秀,美国和加拿大的会展经济都相当发达,每年举办各种会展活动近万个,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展模式和风格,其中会展活动最为著名的城市有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波土顿等。相对来说,亚洲会展经济的规模和水平总体上次于欧美,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凭借地理上的区位优势和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世界会展领域占有一席之位。

会展经济带动西安经济全面发展

会展经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会展经济是一种高收入、高盈利的经济形式,一般来说,会展产业的利润率大约在20%-25%之间。全球每年国际性会展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每年展会营业额达85亿法郎。素有“展览之都”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每年超过1000万人的游客中,约有30%的人是参加各种贸易展览和会议的,有2万多个企业直接参展,有20多万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在此签下订单。近年来,西安市通过举办国内大型的会展活动,各方面收益颇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展经济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国外专家测算,国际上会展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即会展活动如果使会展场馆的直接收入是1,则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是9。我国上海市测算,上海展览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1:9,会展经济对上海的GDP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同时,会展经济不仅可以培育新兴的产业群,而且还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首先,各种大型会展活动的开展,必然使大量的外来人员涌入,客观上要求并促进了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的改善和发展。其次,大量的客商在参展的同时,住宿、就餐、旅游、购物,带动“第三产业消费链”,为这些行业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再次,会展产业的发展,需要电信、广告业、印刷业、装饰业、咨询服务业为之服务,与之配套,使这些行业收益,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此外,会展活动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1996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在香港,一年的会展活动可为香港居民提供大约9000多个就业机会。

会展经济为广大工商企业的营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方面,企业通过会展活动展示自己的产品,特别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寻找新客户,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销售额;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各种会展活动,能够快速、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地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产品结构,制定营销策略,提升综合竞争力。

会展经济在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更新观念方面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会展活动具有便捷性、集中性和快速性的特点,因而在推广新技术、展示新产品、新工艺、传播新理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会展活动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社会主体之间的沟通,从而起到论坛性作用。

会展经济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国内外都有不少的城市因展而兴,因会而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西安发展会展业的条件分析

根据世界会展经济的发展经验,开展会展活动,发展会展经济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会展活动不但不能顺利地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不大,而且还会带来消极影响。

区位条件

所谓区位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空间位置、资源状况、地理条件是否满足会展活动的需要,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开展会展活动的基础。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商贸、医疗和教育中心,在西部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地缘优势;西安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13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历史人文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此旅游,从而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西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趋于完善,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经济实力

会展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可能举办一些大型的会展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以高新技术、旅游、军工、航天航空、高等教育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日益显化,区域经济结构日趋合理,骨干龙头型企业快速增长,为会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经济和企业承载的保障。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与管理水平是影响会展活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会展活动成败的关键。近几年西安市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有影响的会展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但总体上说还比较缺乏组织大型化、国际化、规范化的会展活动的管理经验。

专业性人力资源

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大型化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人才,是成功举办大型国际性会展的关键。西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居全国前首,但会展方面的中介机构和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会展经济的要求,制约西安会展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会展活动的开展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现代会展活动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就不可能举办一些技术性高、专业性强的会展活动,特别是一些与科技交流相关的会展活动,更要有足够的科技储备。西安在国内大、中城市中,科技发展水平较为先进,对会展经济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于西安发展会展经济的建议

明确定位,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要根据西安的实际情况,确定会展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是使西安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会展中心,中期目标是发展成为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会展产业发达城市并驾齐驱的国内会展中心。同时要发展具有西安自身特色的会展经济,在会展内容上应有侧重,类似于广州的广交会,上海的国际会议中心,北京的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大连的服装博览会等,西安应以文化、旅游、高科技为重点,形成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以专见长,以专取胜。

以市场化运行方式经营会展业

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专业性的中介组织、企业为主导,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切忌以政代企,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营适良好的氛围和适宜的环境,建立和完善审批制度及市场准入,制定运行规则和行业自律,加强展会硬件建设,加强宏观性调控和管理,制定发展战略并监督运行,使会展经济的发展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和内在规律。

培育本土中介机构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坚持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开阔视野,夯实基础,使西安的会展业能够稳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01年第2期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2

关键词:林下经济;存在问题;建议

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节约土地资源、加快林业发展、实现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好丰富的林地资源,进一步加快林下资源综合开发,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1 镇巴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统计年报显示,镇巴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3.81万hm2,涉及农户68128户,年产值达73214万元。2011年镇巴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687元,其中属林下经济收入212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5%。但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该县尚处于起步萌芽阶段。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

1.1 林下养殖 目前全县发展种养殖业等林下经济的农户有44173户,占全县农户数的64%,年产值25482万元。主要有森林鸡、森林猪和马、牛、羊、蜂等。这些种养殖户中,年林下经济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农户30200户,占68.44%;年林下经济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有11690户,占26.4%;年林下经济收入在10000~20000元的有2081户,占4.7%;年林下经济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有202户,占0.46%。

1.2 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0.77万hm2,涉及农户13744户,年产值22016万元。主要林下种植品种有绿化苗木,杜仲、木瓜、厚朴、金银花、大黄、党参、天麻、柴胡等中药材及魔芋,香菇、木耳、平菇等食用菌。

1.3 林下采集 林下采集以蕨类、车前草、灰灰菜、鱼腥草等山野菜和核桃、板栗干杂果、茶叶、水果为主,面积达1.98万hm2,年产量达13872t,涉及农户50211户,产值25536万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巴县发展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2.1 规模小且品种单一 林下养殖多是一些养殖散户,一方面存栏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缺少龙头产业,无法起到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

2.2 市场化程度较低 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畅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喜好追捧热点,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产品经营中,多数种养户只能坐等外地经销者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3 管理水平不高 大多数农户仍沿用传统的林下种养方式,缺乏科学种养规模发展理念和技术,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2.4 资金严重短缺 大多数农户虽然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加之贷款门槛又高,发展之初就受到了限制。而现有一些养殖、种植户,也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5 发展基础条件较差 虽然这些年加大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但仍存在水、电、路不完善、不配套问题,从而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6 指导服务跟不上 由于林下经济发展点多面广,加之技术力量薄弱,使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科技推广范围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订单林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并且农户在种养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

3 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镇巴县林地资源丰富,现有林地28.87万hm2,核桃、板栗等经济林达1.03万hm2,用材林8.80万hm2,竹林0.69万hm2,气候优越,发展林下经济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通过林改,把23.60万hm2集体林地的使用权交给6.9万户农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林下经济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单位产值和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适应于该县林下发展的产业较多,可以概括为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大类,林下种植主要种植以天麻、柴胡、大黄为主的中药材和魔芋、食用菌等,林下养殖主要养殖以森林鸡为主的禽养殖、放养猪、牛、羊等畜牧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农户在实际发展中,还可根据林木生长状况,结合自身经济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条件灵活选择。

4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发展林下经济,要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创新机制,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使其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4.1 搞好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宣传,让广大林农认识到发展林下经济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广泛宣传引导,各级政府应倾注人力、财力、物力,从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培育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4.2 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长远规划,确定任务目标,避免盲目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林产业化相结合,与农林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资金、多角度、深层次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要根据群众意愿,围绕林下养殖和林间种植做文章,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加强引导,切忌政府包办,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致使群众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4.3 加强科技指导,搞好产业服务 要着力创建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园,创新林下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搞好疫病预防和控制,保证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全县“科技110”的服务作用,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林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地搞好服务,手把手地指导生产、传授技术。同时,要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采取技术承包等形式,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以带动农民靠林下经济发家致富。

4.4 健全产业体系,拉长产业链条 要鼓励发展壮大全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林农、林下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服务领域向产前的良种供应、信息提供、产中的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和产后的加工、流通等领域拓展,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龙头。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3

今天,人们对“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经济学”、“石油峰值的持续冲突”等议题如雷贯耳。全球化下,这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都有了中国的维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未来。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三农”问题等宏观经济领域既是解决当前就业和增长突出问题的核心领域,也是解决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竞争优势问题的重点领域。

面对机遇和困境,国家和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开拓创新解决问题。以自主创新解决问题意味着:要跳出框框、解放思想,做到三个最基本的“不能”:不能在西方战略框架下思考自主创新;不能相信西方走过的路我们就一定要重复;不能对人才有地域、年龄、性别、学历、国籍等的歧视。

基于以上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农”问题、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几个思考和建议:

应将“发展知识经济”提升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

一个不创新的国家或企业可以生存,但难以繁荣。繁荣与有钱不同,繁荣是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而发展知识经济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的一条创新之路,也是有效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共同框架。我们应把这三个领域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知识经济的工作重点。

知识经济作为解决问题的框架是指:“创造知识+知识产业化+产业知识化。”创造知识不是指多写几本书,而是国家和企业要在社会的各个范畴和空间创造价值――最终创造就业和消费;知识产业化意味着将创造的知识转换成技术、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这种转换可以是农业、工业、服务业――最终转换成就业和消费;发展知识经济并非要放弃制造业,因此,产业知识化就是要将现有先进知识和新创造的知识(包括先进技术、管理诀窍、商业模式、营运流程等)应用到现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升级和改造――最终转换成促进就业和消费的催化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均属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范畴结果。发展知识经济将带来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就业、新的消费、新的增长和模式,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大力投资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将是驱动内需经济增长的新起点

开发中国农村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低,简单地把产品推向农村以带动消费很难解决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投资以下三个方面的农村“基本生产要素”,将既有助于扩大内需,又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

1.投资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而非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要以经济活动作为基础媒介。将公路、桥梁、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延伸到最偏远的村寨,使农村与城市发展相连接、与国民经济相连接,结束农村封闭的现状,是促进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使他们获得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应该指出,“农村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基于“跟随工业化”的思路――征地、建厂房、招工人,是短期行为;而后者是基于发展知识经济和“创造价值”的思路,是可持续的行为。因此,要科学地规划新农村建设,而非简单地征地、盖房、建加工厂。另外,要考虑为这些地区提供家庭用清洁能源和工业用水。

2.大力投资无形的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母亲教育”,以帮助农民提升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母亲对幼儿的教育将强烈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母亲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孩子的素质。面对中国8亿农村人口,大多数农村母亲没有得到与城市人同样的教育机会,因此低文化的母亲是影响农村人口低文化和低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母亲教育”应确立“母亲职业”的地位。除了提高母亲和准母亲作为初级“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特点,引导她们在完成对幼儿和学前儿童的初级教育后,进入社会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村商业服务等)或创业,从而进入就业和消费的循环圈。

3.扶持农民创业,允许农村、社区集中金融资源创造各种金融机构。过去,农村为发达地区提供了超过1亿5千万的农民工,这些受过职业培训和见过“世面”的农民因金融危机而返回农村,他们是最有条件在农村创业的一支队伍。农民创业不但是农村居民参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跟进路径,而且,农民创业将扩大中小企业的队伍,刺激一系列就业和消费循环发展。

发展知识经济下“农业安全”的头等问题是“保护耕地的可持续性”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中国农业来说意味着粮食的基本自给能力只能提升、不能放弃。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这一原则不能改变。因此,粮食安全是“农业安全”的核心,而保护耕地不受荒漠化、水土流失、农药污染和城市化侵犯的损失,是“农业安全”的战略性关键。

保护“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靠知识经济的先进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来解决:中国平均人口拥有土地面积非常之少,如何在增加单位耕地面积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同时,确保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此,创新的焦点在于:

1.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种植。例如,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提供长期的天气预报资料、农田水分的分析情况、详细的卫星地图地形分析以及每日市场价格、期货合约、先进农作物品种、肥料、虫害控制、设备选择等等内容。当然,教育和建设一支农民专家队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对于影响农业安全的粮食生产,应将国家政策保护和市场经营相结合。例如,一方面开放市场,增强公共和私人对农业的投资。通过竞争允许私有经营(拥有和经营不同)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农民或经营农业的企业要获得政府项目,其条件应包括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业务要有商业规模。另一方面,政府要认真研究能激励农民的合理价格、收入、补贴(包括农闲时的补贴),以确保农民不受价格动荡带来的损失,出口管制和关税是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同时,政府要有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任何因短期利润诱惑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行为。

发展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保证是要建立“T型”人才体系和变革教育制度

一个企业或组织产业创新能力的强弱表现在创造价值(如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和获取价值(如创新商业模式、制定竞争规则等)的能力。这不仅仅需要前沿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经验的变革管理、战略思想创新型人才。前者为自然科学类,后者为软科学类,二者合称为“T型”人才。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两类人才作用不同,缺一不可。

吸引和留住“T型”人才应是中国各个领域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评估人才却是我国现有人才体制的缺陷,现有的评估体制往往会将思想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创造力扼杀,而滋长了盲目追求文凭的风气。“创新型思想人才”和“创造型人才”意味着他们靠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从现实意义来讲,中国更需要这类人才。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4

关键词:舟曲县;经济林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6-0032-02

经济林果业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强大的生态社会效益,它所提供的果品、副产品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相辅相成的产业。为此舟曲县应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名、优、特”林果产业。

1 舟曲县发展经济林果业的优势

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舟曲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温暖带交错地带,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白龙江流域海拔2 200 m,拱坝河流域海拔2 000 m以下,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热量丰富,水利条件相对较好,特别适宜花椒、核桃、桃、梨、葡萄等经济林果的生长发育,发展林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2 丰富的自然资源

舟曲县宜林地和果树资源丰富。白龙江河谷地带的群众历史上就有栽培果树的优良习惯,其中花椒、核桃已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史,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当地大部分种植地区适宜于经济林果树种尤其是核桃的生长发育,加之四旁地、庭院、地埂等闲散地,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优势。经济林果业已初步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舟曲的林果产品由于质优价廉,运销省内外,尤其是花椒、核桃、柿子、石榴已成为舟曲县的代名词。

2 舟曲县经济林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舟曲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如同全国一样,受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了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大力抓特色经济建设,把发展经济林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有效地促进了资源开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上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使舟曲县经济林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林果业已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3 舟曲县经济林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济林果产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果园老化,品种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落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舟曲县经济林果业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表现在林果业长期被视为辅生产的观念意识尚未根本消除;水利、道路、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靠天吃饭”的现象仍较为普遍;现有的林果种植品种多、规模小、能当家的品种少;发展后劲不足,政府的扶持能力有限,群众的发展意识和能力不强。

3.2 经济林果业产业化势头不明显,经济效益不高

首先是经济林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舟曲县的果树虽品种繁多,但由于缺乏集约经营,优势果品栽植的规模过小;其次,科技含量不高,名、优、特果品少,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舟曲县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信息不畅,果树优良品种引进、选育、推广工作相对滞后,果品生产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舟曲县的核桃、花椒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是由于全县没有花椒、核桃加工厂,只能以原材料的形式被周边地区收购,经济效益很难提高。

3.3 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能力不足

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完善,服务能力不足,也是阻碍林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科技、信息、市场方面服务不足和金融信贷渠道不畅,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成本持续走高,自然灾害频繁、抵御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推进新发展的难度日趋突出。面对这些难题,如果说各级政府过去的工作主要侧重于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兴起发展热潮。而今,发展的路子已经走出来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保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州县政府应该从转变职能入手,着重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工作效率,保障林果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切实把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尤其是对基层服务网络的建设。二是要着重在科技、信息、信贷、防灾抗灾等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通过优质的服务实现良好的发展。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舟曲县经济林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4.1 全面评估,夯实基础

对全县林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认真地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剖析矛盾问题,结合民意,确立产业地位,注重科学发展,改善发展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不断打牢基础。注重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在林果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土地资源优势,种植建设苹果、梨、桃、葡萄等优化水果,大力发展以花椒、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建设。

4.2 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因地制宜,分区实施,加大林果基地建设规模。舟曲县白龙江沿岸的巴藏、立节、憨班、丰迭、城关、江盘、大川、南峪8乡(镇),拱坝河沿岸曲告纳、拱坝2乡(镇)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应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用水浇地地埂、山旱地、山间台地、荒山荒坡大规模栽植“大红袍”花椒。在结构调整上,实行农工贸并举、产加销同步,围绕林果业,切实加大力度发展加工、保鲜、包装、运销,以及旅游观光等产业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以相关产业的大发展来不断带动种植业的新发展。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5

关键词:地方政府;地区经济;投资误区;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前言

政府投资在地区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对市场经济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政府要有一定的投资政策和完善的投资体制,来确保地区产业结构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最大程度体现出好的影响。一旦地方政府投资影响了地方的经济增长,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政策。

一、地方政府投资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1.过渡招商。招商对地方经济的增长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也背负着发展当地经济与对抗其他地区竞争的双重压力,同时地方存量资本和资源的有限性又制约了地方财政增长,为了在较短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招商引资效率,致使各个地方政府推出大量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然而这些政策有些甚至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社会矛盾的加深。

2.盲目投资和重复性建设。近年来中央对财政实行了分权,所以地方政府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最大利益,也推出了很多有利于扩大自身利益的发展政策,如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在任期内实现政绩的快速增长,更加倾向于增加项目投资和选择较大规模的项目,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规模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造成了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也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3.地区经济的粗放增长。由于地方政府具有投资审批的权限,所以对当地国有资本投资决择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多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站住脚,也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和政府搞好关系,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才能有更足的底气上项目,这种现象就会导致地方经济粗放增长起来。

4.低效益投资,风险加剧。不少地方政府主导进行的投资和建设通常都会受到预算和资源的约束,违背市场规律,缺乏可行性论证,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又缺乏明确的问责机制,这些都可能导致政府投资效益不高,出现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另外,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短缺,在城市基础建设时不得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如果举债投入的项目出现问题,那么政府所承担的债务压力就增大,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二、对完善地方政府投资的一系列建议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消除改革现有的体制障碍,才能真正使投资体制改革深入下去。经过多次改革,我国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职能转变也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改革体制的加深,政府在职能方面必然会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政府机构调整和部门职能划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促进政府职能的履行为前提,切实解决一切阻碍体制改革步伐的问题,政府的主要工作在于调控、监管和服务上,只有政府的职能真正得到发挥,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确定好地方政府适度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前,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财政情况,再结合产业结构是否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因为政府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所担负的责任很大,因此要尽量投资一些周期短、效益高和竞争性小的公共产品以及支柱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对经济效益好、见效快以及对环境污染少的项目进行政策性支持。投资规模上,应先综合考虑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资金,正确区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身份,政府自身应退出一般经营性项目,注重政策工具的运用,用较小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注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3.对不同产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上,政府则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吸引资金,扩大资金的投入来源,积极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基础设施短缺的状况,如许多发达国家的民间资本也可以参与一些国家垄断项目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支柱产业的投资上,地方政府可以统一协调和规划本地的产业布局,增强投资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投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上;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政府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完善的股权投资以及一些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完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民间投资要进行积极引导,选择实力较大的公司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同时还可邀请海外风险投资进入地区市场。

4.打开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境。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属于民营,大部分的民间资本可以说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要想推动民间投资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为了体现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更好地获得信贷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创新,如项目投融资模式;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但同时应完善制度,以规范融资行为。

5.建设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资服务体系。政府可设立担保机构,健全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将盈利性较强的资产整合并注入投融资平台,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产质量和信誉,同时,加强资本运作力度,筹集资金,使投融资平台实力增强;清理和区分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并进行动态的监测和评估,防范金融风险。

三、结语

总之,政府投资行为因有很强的行政特征,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体制改革、投资控制、产业结构优化、融资保障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实现政府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静.地方政府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1,12.

[2]王传孟.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与投资管理体制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13,04.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6

一、牢固树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激励区域经济增长为条件,以改善区域内部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是区域发展的最佳选择。它的基本内涵是使“区域保持长期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树立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要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点: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可持续方式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三是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这些物质的循环、吸收和无害处理速度。

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

(一)必须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

要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应建立在对不同区域等各方面情况的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

(二)各地各行业在制订发展决策规划时,必须对规划进行环评

所谓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过去只注重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建设项目只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也不能指导政策或规划的发展方向,更不能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宏观影响、间接影响、二次影响、累积影响。

(三)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创建综合决策机制

战略环评的核心和目的,是使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样能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是实施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对潜在的危害和影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出适合长时期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产业化是以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但是,如果不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而进行盲目经营,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为此,第一,要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现有工业体系改造升级中要严格限制和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第二,从实际情况出发,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三,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过去人们治理污染物只是改变了特定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经济是一种生产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模式,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资资料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作为资源或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环境准入

环境影响评价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关口,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一把“利剑”。强化环评制度重在落实,要以整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必须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未审批就开工、不审批也建设的局面,切实做到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控制新污染源,将开发区环境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同时,要建立环境监管的后督察制度,未执行环评审批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未按环保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而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坚决关停。

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

近年来,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注重城乡发展的系统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采取严格措施,有效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污染向郊县转移。特别要加大整治乡镇工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解决农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要努力把握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律,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七、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绿色GDP考核制度

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政府环保责任的制度保障,是各部门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约束机制。必须明确责任,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引导各级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为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统计方法,使统计结果不仅反映实物变化,也体现出国民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的变化。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应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7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政策,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以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加大对旱改水的扶持力度,把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末,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50万亩以上,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种植模式,打造出具有饶河特色的水稻品牌。通过预算,50万亩水稻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约6.5亿元;同等面积玉米总产量为20万吨,总产值约为3.2亿元。同等面积水稻总产值是玉米的两倍,由此可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农业的项目投资,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以项目资金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完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统筹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提升实施水平,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北黑蜂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完善标准,提高效益。依托我县生态、口岸优势,以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强有力的措施,培育壮大具有饶河特色的对俄果蔬出口产业发展,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征地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黑蜂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3 建立完善补贴政策

坚持“多予不取”原则不动摇。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深入推进农村家电、农机补贴政策,开展新的补贴种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工作步伐,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要达到70万亩以上。

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主导农产品科技投入,重点增加农业节本增效、产品加工增值、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水平。加快场县共建步伐,充分发挥地方和周边农场在农机装备、农业科技、动物防检疫、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5 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政补贴,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本,政府为盾,各方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6 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抓好当前的农村工作,首要的就是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解决好农村干部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应把干部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到服务上来。一是当好引路人。进一步强化对农民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通过网上招商、网络销售、信息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二是当好明白人。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不仅要全面掌握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工作的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工业基本知识,还要善于让农民掌握科学致富的本领。通过典型宣传、教育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让农民也具有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三是当好经纪人。发挥干部信息灵、联系广、门路多的优势,积极为农民抓定单、找销路,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格。四是当好带头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首先要会干、能干,会富、能富,才能领导和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应继续倡导乡村干部直接领办、参办项目,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为有项目的干部创造条件,出台专项政策,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8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示范效应与外部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其内部的制度安排和经营机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参照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所有的企业,不论所有制成份如何,都必须面向市场,在同一个市场条件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所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对国有经济形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外部压力,推动着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从民营经济的性质和定义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构造了新的主体,诱发并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发育,民营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次,要使市场经济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不仅要求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包括其派生形式: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也要求开放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民营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要求实现人才自由,资金自由、货物自由和服务自由,这对政府职能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政府对现行各种进入规制进行放松、调整、撤消和废除;要求其取消大量不必要的许可认可项目和环节,由许可制向申报制转变,批准和处理的时间要尽可能缩短。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政府机构改革要实现全面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政府管理体制的目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需要。民营经济不需政府投资,涉及的领域广,覆盖的行业范围宽,就业的容量和潜力大。民营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源泉。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使下岗职工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有职工”“铁饭碗”的禁锢中彻底解脱出来,真正树立就业的新观念。

二、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县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数达7792户,比2004年增长11.3%。其中私营企业84户,增长7.7%。原创:民营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民营经济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2005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5294万元(第一产业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不计算),增长11.2%,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56.9%提高到57.8%,上升0.9个百分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明显上升,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二)民营经济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5年底,全县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个体户已达852个,广泛涉及饲料、饮料、纺织、皮革、造纸、中药材、竹木加工等10多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26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3.6%。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民营企业湖北大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鲜冷藏冻肉2213吨,实现总产值2180万元,增长32.0%,并投入资金800万元完成了技术改造,预计今年可完成产值5000万元,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

民营经济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全县民营工业增加值(包括全部规模以下工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6088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0%,比2004年提高6.7个百分点,超过国有工业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

从规模以上工业看,截止2005年底,在全县规模14个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12个,比上年末净增3个,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85.7%。民营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768万元,增长24.6%,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在全县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为83.4%。

(三)民营经济增强了县域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县民营经济投资快速发展,打破了国有经济垄断投资领域的局面,投资领域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2005年,全县民间投资总额已超过国有经济投资总量,民营经济投资完成60112万元,增长33.7%,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为81.6%,比2004年上升7.1个百分点。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不断拓宽,逐步由非生产性投资向生产性投资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所从事的行业由比较单一的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发展,经营范围由传统的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大型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方向拓展。一些个体私营业主主动上山下乡,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开发绿色产业,农业开发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一批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初露头角,如湖北大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嘉龙贡果有限责任公司、金鹰公司、西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综艺公司××县分公司等,正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挺进。在服务业领域,也由一般业向经纪人、广告业、信息咨询等高层次发展。经营形式向多元化发展。经营范围的逐步放开,民营经济由单一买卖小本经营、小规模投入资金向承包、兼并、购买国有、集体企业等形式发展。一批优势企业开始跨地区、跨所有制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如山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购买恩施州莲珠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四)民营经济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完善。到2005年底,全县以个体从业人员为主的各种农贸产品市场和工业品交易市场26个,其中专业市场5个。各种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完善。2005年,包括个体私营贸易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商贸流通企业零售额达到37930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9%。

(五)民营经济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民营经济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2005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为18.1万人,其中,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2.7万人,占14.9%,比2004年提高5.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进一步优化,一批民营企业家初步涌现。民营经济发展初期,从业人员多为社会待业人员,闲散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几年来,市场经济大潮迅速荡涤着人们陈旧择业观念,民营经济已由一种生存选择发展到职业选择,成为许多人士追求事业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部分高中等院校毕业生,部队退役人员纷纷加入民营经济队伍,大大优化了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结构。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并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有的是州、县人大代表,有的是州、县政协委员,有的多次受到省、州党政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

三、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县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自身素质不高,制约了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是民营经济企业主整体素质不够。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企业主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偏低,不懂现代传媒与管理,法律知识匮乏,大多数企业主,整天忙事务,没深入钻研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则等,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二是企业制度滞后。民营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大部分是实行的家族化管理模式,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中以家庭成员居多,以致形不成管理优势,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创业发展。三是统筹安排差。一些企业主受农业文明的影响,热衷于对与土地的本质特征相近的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追求,对公司设立缺乏科学、稳健的财务安排,办厂伊始不问产品生命周期,一上马就跑马圈地、盖厂房、买机器,结果固定资产投入很多,流动资产难以为继,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四是企业主存在依赖心理。一些在争取财政、计划的无偿支持项目上投入精力过多,而用于研究市场、加强营销和内部管理上投入精力较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五是人文环境不优。全县民营企业普遍缺乏人才,没有形成人才优势。参加劳动和医疗保险是每个企业员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来××民营企业职工参保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民营业主没有为员工保险,使得一些人才对民营企业感到无安全感,企业员工缺乏事业目标与成就感,走人现象颇多,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及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全县民营企业目前最需要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欠缺成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最大阻碍之一。

(二)服务与政策不到位。××县虽然出台了许多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具体落实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如:一是一些部门仍然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实际工作中没能很好地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乱收费、乱罚款等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不规范,没有形成公平的经营环境。三是部分执法、执收部门,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执行甚至抵制县里的政策,四是社会信用缺失,部门、单位、个人拖欠甚至恶意逃废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民营经济规模小。尽管近年来××县民营企业规模正在逐步壮大,但相比较而言规模偏小。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较少,使用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市场竞争力差,企业发展能力不强,易于解体,不太稳定。

(四)融资难制约企业的发展。目前,各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民营经济融资步履艰难,原因有:一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人格信用差;二是无可用以抵押的资产;三是金融界对民营企业贷款有认识误区,认为贷款市场风险及个人前途风险与所有制密切,倾向国有企业。四是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们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更多关注风险防范,很难满足中小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以及技术开发对资金的需求;五是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担保手续繁、周期长,综合借贷成本较高;六是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与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私营企业也不能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等财政优惠政策。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以致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虽然看好,却苦于资金不足而难以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重要因素。

(五)传统行业比重大。近年来,民营经济不断向新领域拓展,逐步涉入房地产、科技与信息开发、生物医药等行业,在商业贸易、餐饮娱乐、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传统产业仍相对集中,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寿命和市场份额的预期风险较高。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很少。

(六)知名企业缺乏。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在总量上,更大程度反映到“叫得响”企业的拥有量上,××县民营经济缺乏像鹤峰八峰药业总公司、长友食品公司、华龙集团等在全州叫得响的企业,更缺乏像红桃k集团、娃哈哈集团等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与知名企业缺乏相伴而行的是名牌产品的缺乏。名牌产品的创建要借助产品自身的科含量,更须借助现代工具系列运作。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和政府扶持两方面努力。

(一)加强民营企业的能力建设,从整体上推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明晰,市场机制鲜明等特点。在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下,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是大势所趋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因此,当前加强民营企业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市场竞争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问题,突破阻碍发展的“瓶颈”,促使民营企业“强身健体”,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民营经济与本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结合点,重点着力四个能力的提高。

一是着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在现代企业里,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一样,都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依托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然而,不重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简单粗放,是××民营企业的通病。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认真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在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建立起好的企业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是采用亲情化、友情化管理模式,自觉地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的企业还比较少。这在企业初创阶段是必要的,适合企业当时的发展要求。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或者以制度化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其他管理模式的优点,构建一种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本框架的混合式管理模式,为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打好基础。二要切实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等。这些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财务、生产、质量、营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在做好这几方面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物流管理。三要切实抓好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民营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谋划与活动。民营企业家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从本县生产力的基础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策略等要素,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战略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上。四要认真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因素,人才兴、则事业兴。办企业需要建立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和财会人才四支队伍。在选拔人才、借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取得新的突破,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发展。还要加强人才培养,这是改变民营企业人才紧缺状况的根本途径。

二是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民营企业必须实现由个人经验型决策向民主科学决策转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民营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企业决策者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决策者的水平和能力是科学决策的关键。从整体上说,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由于很多人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低,致使个人综合素质偏低。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综合素质。作为企业决策者,要自觉提高政策水平,努力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保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善用政策,用好政策,充分运用政策赋予的权力促进企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构筑企业科学决策机制。着力点要放在决策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上。要优化组织功能,在企业班子结构上,要实现优势互补,重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运用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优化反馈功能,在企业的某项决策目标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要严密组织,明确分工,科学指导,加强检查督促,切实抓好决策反馈;要优化计划功能,善于运用综合计划,制定科学决策,对每项决策,要结合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决策项目要坚决取消。

三是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参与国内外竞争成败的关键。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要进行体制创新。目前,民营经济资本主要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难以扩大规模,创出名牌。因此,民营企业要适应发展的要求,主动从家族式管理向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管理模式转变,有条件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关系,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争取早日上规模、上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适应民营经济现有生产力状况的。民营企业要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主动开展科技创新,使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变,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要进行组织创新。民营经济组织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企业分散、管理粗放,低水平重复生产成为普遍行为,极大地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实施组织创新,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群,发展规模民营经济。一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主动通过资本联合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

四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乏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和原有基础,因地制宜,制定结构优化、优势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略。要在继续兴办投资少、见效快、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运输、中介、修理、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同时,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逐步构建以城市为依托的容量大、吞吐大、集散大的民营经济大市场框架,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趋同化。要拓宽经营领域,做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既需要民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素质,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同时,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配置资源的角色转变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干事创业、壮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激浊扬清、鞭策促进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要坚持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教育,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发达地区超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缩小比较差距的希望所在。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积极宣传民营经济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提高生产力水平,这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围。

二是加大服务力度,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从三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民营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结合××的实际,研究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使民营企业在企业设立、税费标准、融资信贷、市场准、对外交往、中介服务以及生产要素配置、保护财产合法权利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有平等的地位。二是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进一步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改变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界人士的合法权益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坚决取消和制止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商讨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三是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方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民营企业疏通融资渠道。一方面,要广辟融资渠道,可以尝试建立商业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业务。同时,民营企业也要提高素质,不断提高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9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特点;实施建议;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提要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以陕西省西安、铜川、咸阳、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该地区发展任务重,潜力大,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于2009年6月编制的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该规划以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改革开放、政策措施为纲要,详细阐述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下,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做出相应部署。

二、典型区域规划理论的运用

规划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包含两个内涵: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发展。

(二)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突出各级中小城镇的作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使区域发展各要素形成有机整体,形成开放式发展态势。“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三)辐射理论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 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线为轴线,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 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天水至平凉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线为轴线,向西北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以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为依托,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和甘肃陇南等地区发展。

三、规划特点概述

(一)根据发展优势多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潜力

1、区位优势突出。作为我国内陆中心,亚欧大陆桥重要支点,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重要枢纽和西部连通东中部的重要门户,其区位优势是区域与周边相互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战略决策的依据。

2、科教基础雄厚。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部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的支撑势必极大地促进经济区规划的实施。

3、工业基础扎实。拥有部级和省级开发区2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5个和大学科技园区3个,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

4、文化资源富集。经济区所在地域系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孕育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关中-天水人民。区域内古城遗址、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地貌等众多人文自然资源是经济区文化优势的亮点。其中西安是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源头。

5、城镇化发展迅速。2007年底,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二)明确区域历史发展机遇与发展方向

1、政策带动明显。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为区域跨越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国内需求亟待扩大。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进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将实现经济要素在经济区的集聚和优化。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发展新契机。经济区凭借要素成本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当前,该规划已实施两年,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4、建设创新型社会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带来机遇。

(三)科学分析面临的挑战

《规划》提到:当前,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提升空间潜力大,但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城乡统筹任务重;民生问题严峻;资源利用率低,生态保护仍需加强;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从国家层面看,地区发展不平衡;针对区域内部,发展程度差异也很大。

四、针对《规划》的实施建议:

(一)灵活解读政策,大胆创新

《规划》提出,国家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央财政将加大引导性投入,促进经济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加快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因而,经济区应灵活解读国家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整合科技资源,调动高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融资渠道,加强民间资本准入,借鉴和汲取国际国内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经济区发展的特色路子。

(二)全面加强经济区硬软环境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硬件实力,重视项目落地率;全面贯彻新型的区域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政府运转效率;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度,营造区域良好的发展氛围,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全方位,高效率,大跨度发展。

(三)深化经济区交流与合作

树立“合作、融合、共赢、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强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交流对接,促成区域内城市之间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专项协议,在工业、农业、交通、文化、旅游、商贸等各领域实现融合与发展。

(四)加快经济区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完善中小企业配套水平,加快推进产业园建设,着力谋划支撑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合理确定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区域交流协作。

(五)统筹兼顾,突破发展瓶颈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10

关键词:经济区;现代农业;驱动作用;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50-02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蓝黄”经济区建设必将对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

一、“蓝黄”经济区建设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政策倾斜为山东省现代农业配置了发展引擎。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加速实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民政部、国家海洋局等部委相继与山东省政府签订了部省合作协议,使得山东省现代农业不仅在土地、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而且还被赋予了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驱动力,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人才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更好地支持“蓝黄”经济区建设,山东省出台了有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意见,加快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中心、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集聚力度,并重点选派经济区发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赴海外进修培训,积极打造人才高地。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工作,为经济区建设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向农业等产业的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3.资金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为支持“蓝黄”经济区建设,山东省在增加“蓝黄”经济区信贷投放的同时,设立了“蓝黄”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推动银政、银企合作,与全国十多家银行和多家保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温州、香港、首尔等地组织召开商务合作招商恳谈会和推介会,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促进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外来资金、民间资本、风险资金的集聚。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共引进高效生态农业项目132个,合同资金195亿元[1]。2011年山东省政府又安排16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蓝黄”经济区内包括高效生态农业和滨海特色农业在内的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2]。大规模的资金集聚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投入,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4.科技支撑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增加了助推器。为更好地支持“蓝黄”经济区建设,山东省提出以重点高校和部级科研机构为依托,全面整合区域科技资源,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建成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构筑一批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以建设创新型海洋科技示范基地、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国家高效生态农牧业开发区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充分体现科技的支撑作用,全面提高“蓝黄”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二、“蓝黄”经济区建设把发展现代渔业和现代畜牧业放在重要位置,为山东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保障食物安全提供了有利条件

1.渔业和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山东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涵盖山东省全部海域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逐步改变目前我国以近海、浅海、海面养殖为重点的传统渔业生产模式,通过建设海底人工渔礁、海洋牧场、远洋渔业基地和扩大现代化专业远洋渔船建造规模,大力推进渔业生产由海面向海底、由浅海向深海、由近海向远洋的全方位拓展,全面实现传统低效渔业向现代高效渔业的转变。现代畜牧业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依托黄河三角洲百万亩天然草场资源,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沿黄肉牛、滨海奶牛、西部肉羊、中部肉禽、北部生猪等畜牧产业带,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3],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农牧渔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有效保障了山东省的食物安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海域资源是“蓝黄”经济区的突出优势,因此“蓝黄”经济区建设不仅不会因局部土地开发利用危及山东省的粮食生产,而且还能通过土地整理、盐碱地改造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增加粮食产能。并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渔业,大幅度提高畜产品和水产品的产量,从而从量上有效保障了山东省的食物安全。高效生态农业是“蓝黄”经济区农业发展的模式定位,随着“蓝黄”经济区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将在畜牧业和渔业中得以全面推广应用,这不仅有利于畜牧和水产养殖业产量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畜产品和水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质上有效保障了山东省的食物安全。

三、“蓝黄”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提高山东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山东省农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