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十篇

时间:2023-12-04 18:02:20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1

颅颈交界区疾病的综合诊治张珏王勇(200)

儿童脊髓髓内肿瘤的特点洪国良钟跃(204)

^1H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李爱军白亮彩张永权张建生(207)

放射治疗诱发颅内肿瘤的探讨龚杰刘伟国(210)

氨基酸载体系统与脑肿瘤PET显像张川杨树源(214)

IL-13R与脑胶质瘤的关系章剑剑郑伟明(217)

脑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王存祖赵鹏尤永平傅震(220)

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相关问题及策略王启弘周良辅(224)

家族性脑动脉瘤研究进展周良学游潮(227)

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与脑创伤李爱林只达石黄慧玲(231)

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研究进展鞠文翠林志雄李德锐(23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研究进展白雪王金环(238)

各类神经递质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王忠杨天明(241)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李学锋王慧君(245)

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赵秀鹤迟兆富(248)

去甲肾上腺素对皮质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李红梅肖农周江堡(252)

基因干扰及其在神经科学的应用杨天华周东(254)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封菲丁美萍(258)

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吞噬作用的研究进展郭秀明唐荣华(261)

芹菜素对中枢神经作用的研究进展刘婵陈翔(264)

基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赵翠萍张成(267)

多发性肌炎的研究现状蔡秀英金蕾方琪董万利(271)

X-连锁凋亡蛋白通路调控及在脑缺血中的表达曹立梅毕桂南(273)

书写痉挛研究现状王莉胡兴越(277)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叶小菊胡兴越(280)

Rasmussen’s综合征新进展黎佳思丁素菊(283)

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体内外调控机制杨晶谢祁阳(286)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神经营养和保护因子李锐盛文利(289)

尼莫地平对帕金森病模型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Bc1-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费娜许丽珍(393)

神经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周琼汤永红赵书鹤陈艳华欧大明(397)

神经肽Y受体在人垂体腺瘤中的基因表达马景鑑陈来照(402)

消息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401)

第八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知(401)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2007年招生简章(413)

讲座

帕金森病痴呆与路易体痴呆周子懿吕磊蔡定芳(408)

病例报告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陈丽丽曹亦宾(412)

综述

颅内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李志强(综述)石祥恩(审校)张永力(审校)(414)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自然病程与处理张更申(综述)孙国柱(审校)(418)

眶上“锁孔”入路的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王雷波(综述)岳树源(审校)(42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进展朱蔚林(综述)漆松涛(审校)(425)

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王振忠(综述)诸葛启钏(审校)(430)

脑磁图语言区定位技术在癫痫外科的应用价值刁芳明(综述)康维礼(综述)黄勤(审校)(434)

偶极子定位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李连(综述)黄勤(审校)(43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颅神经的放射耐受性郭毅(综述)范振增(审校)(441)

创伤后脑缺血与脑血管损伤李建(综述)刘绍明(审校)(444)

儿童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井然(综述)尹飞(审校)(446)

5-脂氧合酶与缺血性脑损伤涂献坤(综述)杨卫忠(审校)石松生(审校)(450)

皮质下失语的影像学研究傅永旺(综述)毛永军(审校)刘罡(审校)(454)

偏头痛与精神障碍赵斌(综述)章军建(审校)(456)

重症肌无力的有关遗传基因研究姬文珍(综述)杨丽(审校)(460)

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现状白龙梅(综述)李学忠(综述)刘春风(审校)(463)

LRRK2与帕金森病张婷(综述)曹立(综述)陈生弟(审校)(46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王艳(综述)侯德仁(审校)(471)

丰富环境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陆澄秋(综述)钟乐(审校)颜崇淮(审校)沈晓明(审校)(474)

p38MAPK介导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范丽苑(综述)涂玲(审校)(477)

多巴胺系统与亨廷顿舞蹈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徐华燕(综述)张宝荣(审校)(481)

腓骨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赵圣杰(综述)赵永波(审校)(484)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与脑损伤神经修复苏秋妮(综述)陈敏(审校)(487)

MSCTA及DSA对模型兔颈动脉狭窄的评价刘恒方杨期东李新华宋喜明董洪林齐尚书张福全(1)

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吕雅丽刘学东王波刘俊华赵钢(5)

中国云南基诺族癫痫流行病学调查任惠俞志鹏常履华甘林芝李燕玲(10)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三家系临床特点分析龙莉莉肖波王康李国良曾艺刘卫平(13)

会议

首届全国运动障碍性疾病与癫痫的诊治新进展会议通知(9)

消息HttP://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12)

综述

颅脑肿瘤手术中神经功能区的定位技术田永吉(综述)赵继宗(审校)(17)

纤维束示踪成像导航技术的应用苏少波(综述)张建宁(审校)(20)

磁共振成像在颅脑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朱锡德(综述)费昶(审校)朱涛(审校)(24)

前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吴磊(综述)姚鑫(审校)(27)

前床突脑膜瘤手术治疗进展杨治荣(综述)周凯华(综述)居世明(综述)卢亦成(审校(31)

内窥镜经鼻蝶扩展入路的研究进展黄小平(综述)陈建良(审校)(3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巫嘉陵(综述)安中平(审校)(38)

内皮抑素与肿瘤(综述)夏祥国(审校)(41)

干细胞对脑胶质瘤定向迁移的研究进展毛更生(综述)只达石(审校)(44)

NF—κB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姚轶群(综述)崔承志(综述)徐英辉(审校)罗其中(审校(48)

CD105与脑肿瘤研究进展胡殿峰(综述)杨福兵(审校)(51)

垂体腺瘤卒中并发蝶窦粘膜增厚王明栋(综述)史彦芳(审校)王洪(审校)任祖渊(审校)(55)

Cobb’s综合征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鲁刚(综述)张晓龙(审校)(57)

中枢神经系统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张丹奎(综述)张建民(审校)(61)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邢岩(综述)崔丽英(审校)(64)

具有听觉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局灶性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夏程(综述)郎森阳(审校)(68)

癫痫儿童的注意功能研究进展董斌(综述)周农(审校)汪凯(审校)(72)

灰质异位症范秉林(综述)周东(审校)(75)

癫痫与PET分子显像丁瑶(综述)丁美萍(审校)(79)

帕金森病核医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胡丹(综述)曹卫(审校)孙圣刚(审校)(83)

帕金森病与内质网应激王虎(综述)蔡定芳(审校)(86)

铜离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王琳媛(综述)刘献增(审校)(90)

上跳性眼震与下跳性眼震王晔(综述)郭大文(综述)王德生(审校)(93)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2

关键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具有前沿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掌握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其重点逐步经历了由教育制度完善到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六大发展改革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指标是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质量。目前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评价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与舆论关注的热点。

1研究背景

博士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是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及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选取其中已有中医学博士毕业生的14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以下简称“评阅意见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2.2评价指标名称统一化

对各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评价指标名称描述的统一性问题,参照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对同义的名称信息进行统一。“论文选题、选题价值、选题”统一名称“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统一名称“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总结提炼、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写作能力”统一名称“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研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作风”统一名称“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基础、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统一名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论文综述、文献综述、综述”统一名称“论文综述”;“论文价值、实用价值”统一名称“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统一名称“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3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和分析

将14所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统一处理后,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满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选题”(92.86%)、“论文的创新点”(85.71%)、“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85.71%)、“科学研究的能力”(71.43%)、“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71.43%)、“论文综述”(64.29%)、“论文价值”(14.29%)、“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4.29%)、“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7.14%)、“工作难度和工作量”(7.14%)及“论文规范性”(7.14%)。

指标重要性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的创新点”(28.75€?3.6)、“科学研究的能力”(26.2€?.69)、“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1.37€?.23)、“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20€?.92)、“论文价值”(18.4€?.43)、“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8.4€?.34)、“论文综述”(17.967€?.467)、“论文选题”(17.438€?.166)、“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12.725€?.41)、“工作难度和工作量”(10€?.71)及“论文规范性”(10€?.70)。

权重满分比大于50%的指标有6个,包括“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医药院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时都选用“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等常用指标,这些常用指标中“论文的创新点”、“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赋值均比较高,是影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权重满分比小于50%的指標有5个,包括“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及“论文规范性”。说明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各院校也有一些特异性的差异,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尤其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和“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两个指标。

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4.1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1.1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本研究收集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国内普遍认为培养质量较高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涵盖目前国内中医药类高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各个标准。具(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有较高的权威性,协调程度较高,充分显示了评价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4.1.2指标体系侧重中医学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相比中医专业学位型博士,学术学位型侧重于中医学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中医学科学研究人员为目标,其学位论文应更注重研究创新性,对中医学领域在知识和认识上能作出独特而有意义的贡献。指标“论文的创新点”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该各评价体系中给予了较高的权重,这也充分显示了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4.2问题与建议

4.2.1采取多元模式,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把握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也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高校须以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目的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博士研究生,分类构建学术学位型和专业学位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对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4.2.2進一步探索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针对现有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缺陷,突出量化评分作用,有利于更清晰、更精确有效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这也是评价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就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和创新性而言,描述性评价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评审意见的指向性和主导性仍是显著的、有价值的,对培养单位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认为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发挥量化评价的有益作用,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4.2.3鼓励专家及导师参与,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3

关键词:纵向项目 地方高校 申报

高校是社会组成的有机部分。知识经济的到来使高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全方位地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进步。随着高校的跨越式发展,科研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高校间竞争的加剧,以及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使地方高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急迫感,怎样发挥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引导和服务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地方高校纷纷进行着深入细致的规划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其中基于现实、讲求策略、积极争取纵向项目立项是地方高校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1 纵向项目立项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

地方高校在生存和发展面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此,众多专家、学者和大学管理者的一致看法是: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办学特色。其实这一看法的同一表述应该是通过优势学科和办学特色向社会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纵向项目立项往往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科研评价体系中,也具有比横向项目更高的权重系数。地方高校要体现自己拥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获得崇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学术声望,就必须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聚集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加强具有比较优势学科的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争取站在该学科领域的最前沿,获得更多的该学科领域的纵向项目立项。

在地方高校争取纵向项目立项的过程中,原有的许多潜在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比如,地方高校教师对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教学和科研本来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果教师忽略科研创新而单纯完成教学任务,那么高校不仅会失去在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也难以实现高等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然而,许多地方高校教师满足于给学生授课、搞培训讲座,对于科学研究活动缺乏积极性,这种状况不仅对实现高校的整体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也对教学水平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还有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自发性和研究方向分散性问题。在传统的体制和制度框架约束下,地方高校教师科研的自发性较为突出。主要采取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模式,没有形成联合攻关的协作机制,更缺乏跨学科、跨单位的科研合作,不仅使研究方向分散,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也使本来就力量薄弱的科研难以聚集合力实现在某一研究领域的突破。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地方高校争取纵向项目立项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出来,使地方高校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开始逐一寻求解决措施,以不断推动地方高校的进步。

2 影响地方高校纵向项目立项的因素分析

地方高校在争取纵向项目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众多,有学术水平、管理经验、研究力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也有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社会声誉等方面的,还有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等方面的。但是,下列因素是影响地方高校纵向项目立项的最主要因素:

第一,科研优势和特色是否突出。纵向项目一般要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现实性、针对性,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发挥研究者的主体作用。激励研究者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潜能,营造稳定支持、长期积累、鼓励探索、保护创新的环境,促进创新思想竞相进发。可见,纵向项目的申报要求研究老围绕自身的科研优势和特色提出。

第二,科研方向是否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纵向项目的申报要紧密适应社会需要及其发展规划,地方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来制定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真正把高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才有可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凝练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科研方向,逐步参与、渗透和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流,并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项目论证是否科学、合理、充分。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地方高校在纵向项目申报论证中存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充分性问题。比如,研究基础的薄弱和前期研究积累的不足必然导致项目论证的乏力,不能从变化和发展趋势角度准确把握项目的制高点,更难以清晰阐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也会导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逻辑不清。甚至脱离实际。

第四,研究团队是否具备协同攻坚能力。各种纵向项目都在逐步完善联合资助机制,发挥导向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促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纵向项目的申报在研究团队的组建上是否符合上述导向,具备协同攻坚能力是评定项目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五,科研政策是否能产生足够的激励作用。虽然众多高校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都有相应的奖励办法,但主要集中在对科研成果的奖励上,而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及过程缺少有效的量化考核办法,为科研所付出的劳动难以计入工作量,这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项目申报的前期投入和申报的数量。如果地方高校能够对一些优秀选题给以必要的前期资助,并对一些虽然落选但具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校内立项推动研究。那么将为纵向项目的立项形成必要的积累和激励。

3 地方高校申报纵向项目的策略选择

3.1地方高校方面的策略选择

(1)开放入主流。地方高校要积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社会需求、国家目标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高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是其培育优势学科、塑造社会声誉、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在优势学科领域抢占制高点的现实选择。同时,地方高校要鼓励校内各院系、各学科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主动吸纳校外优秀科研人才加盟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科研创新体系。这是地方高校争取纵向项目的环境条件。

(2)整合出特色。重视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具有比较优势学科的基础研究,从而站在本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形成本国或世界一流的学科,是综合性大学能够办出特色的成功经验。地方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也能够办出特色,但其

关键不在独创而在于整合。这种整合应该包括校内院系之间、不同高校之间以及地方高校和社会资源之间三个层面的整合,整合的目的在于紧密结合、团队攻坚,优势互补、强强协作,相互融合、互利共赢。通过整合,使地方高校在某一或某几个学科领域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从而为地方高校争取纵向项目提供实力条件。

(3)激励上水平。如果说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落后是机制和体制问题,恐怕多数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都会认同。固守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意识,缺乏适应新形势的制度创新。没有坚定的改革开放心态,是地方高校科研水平落后的症结所在。从发展的角度讲,没有科研体制的创新就不会有科学研究的创新和进步,解决地方高校科研水平落后的问题应该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宗旨、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广大教师踏实积累、凝聚力量、突出重点,以率先在某些优势领域产生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而带动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这是地方高校争取纵向项目的制度条件。

3.2科研人员方面的策略选择

(1)认真做好申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第一,认真研读相关文件。确立申报选题前应认真研读“管理条例”和“项目指南”等相关文件,准确把握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申报范围和申报要求。第二,查阅有关信息。把握历年立项的基本情况,以免重复选题;查阅文献信息,经过梳理总结、权衡比较,确定研究方向。第三,确定选题大致方向。结合本院校的研究优势、自己的研究专长,合理确定研究选题,选题应符合文件的主旨思想。

(2)周密设计申报书主体框架。这是纵向项目申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应该做好五个方面的设计。

第一。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好的题目既要体现自己的研究专长,又要围绕“项目指南”,抓住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并突出新颖性。题目应紧跟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倡小题大作、小题精作、小中见大,以突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般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的题目比较受欢迎。

第二。立项依据要充分。研究的意义不能含糊其辞,要直接精炼地概括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要综述的是研究的现状而不是问题的现状,避免跑题;二、全面概括、突出重点。能清晰地反映申请人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要体现综述清晰,就必然要对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并且要使用一些过渡词句;三、对文献综述一定要进行评价,评价要有理有据,评价时避免使用“极不深入”、“填补空白”等容易引起误解的词,参考文献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外文文献,应有较新的文献,要尽量引用权威性来源的文献。

第三。研究内容要详述。详述不是要长篇大论,是要所想一定要有所言,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全面阐述。阐述过程应把握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翔实具体、重点突出的原则,准确精炼地告诉评阅专家自己准备做什么、如何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紧扣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且不宜太多。最好不要超过3个。否则专家会对项目能否完成产生质疑。但不能没有或含糊其词,否则专家会对申请者的研究能力产生质疑。

第四。研究方案、工作思路和可行性分析要准确清晰。研究方案要周密、具体,文风上体现简洁明快,避免使用宣传性的语言。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实施项目的办法,包括理论分析、实验论证、操作程序等一套完整的计划方案,应注意突出方法的新颖性和可行性。技术路线最好用流程图,以显得思路清晰。可行性分析的重点要放在研究方案、研究思路的分析上,而不是仅仅说明学校在人财物方面对项目的支持。

第五,研究特色及创新点要鲜明。不仅要体现近期的研究成果,更要突出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应从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实验方案等方面进行概括,要从本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方面明确回答创新在何处,避免盲目使用“填补空白”、“国内外首创”等词。研究特色及创新点不可过多,一般不超过3个较好,关键在“特色”和“创新”上。

(3)组建优势研究团队。要切实整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才,要考虑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和前期研究成果是否与拟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相吻合。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等搭配要合理,既要注重综合实力的展现,又要注重与拟申报项目的相关性。一般说来,主要成员8人左右合适。高级、中级、一般技术人员及研究生都要占一定比例。组建研究团队成员时要注意一些项目申报的限项要求。

现在的项目越来越看重多单位联合申报,应力争同其他有关单位加强信息交流,组织联合串报,做到取长补短,强强合作。提高项目获取的竞争力和开展研究的综合实力。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

一、前言

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就提出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大科研力度,为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大学生做出贡献。显而易见,国家对高校的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又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的科研工作的具体践行者就是高校教师。同时,据我国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综上所述,作为高校的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就更应该加强科研工作,努力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就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二、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

在研究过程中,对江西省10所高校315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以下简称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对问卷统计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endall`s W方法”进行了总体检验得出以下结果:体育教师主观认为自身理论不够、科研能力不强是影响自己进行科研工作的前两位因素。

在体育教师学历方面,不同学历组在制约因素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程度,而总体的一致性程度又表现出较高的差异性,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做出一个逻辑推理,反映出制约科研因素中个体科研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对不同学历组的排序进行再次进行Kendall`s W平均秩的统计,从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人群在主观评价制约科研发展因素的Kendall`s W检验平均秩时结果都不一样,本科及本科以下把自己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不够、课题难申请、学校管理问题;放在Kendall`s W检验平均秩的前三位,但研究生组在主观评价制约科研发展因素的Kendall`s W检验平均秩时却把课题难申请、科研经费不足、学校管理问题放在Kendall`s W检验平均秩的前三位。

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及立项都较其它学科教师少,发表学术论文的年均篇数亦远远低于其它专业教师。

三、高校体育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1.体育教师应当端正学术态度,杜绝学术腐败

教师应当有端正的学术态度,杜绝学术腐败。这也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最起码职业道德。体育教师作为教师大家庭的一员,也应当认真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这样才会使人进步,否则将会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

2.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何一栋高楼大厦没有坚实的基础都是行不通的,那么做学问搞科研工作亦是如此,在对调查问卷回收统计时发现,有63%的教师在空闲时间的主要活动是娱乐或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有21%的人表示在空闲时间会看看书,只有16%的体育教师表示会经常看看专业书籍或是撰写学术论文,并且这16%的教师多集中在讲师与副教授。这表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的学习是不重视的,这也导致了部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明显老化,并从未得到系统提升。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现代体育科研方法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基础,否则提高科研人是一句空话。

3.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科研方向,并展开文献综述撰写工作

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从事运动项目特点、教学训练经历、运动竞赛经历等影响因素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待方向确定之后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开始进行查阅相关方向的文献综述;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可以查阅到自己所确定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前人”是否研究过,即使是有人已经有过研究,他的研究是否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或者是大环境变了,大背景变了,该方向是否有重新研究的价值?

在查阅文献并撰写综述的同时,体育教师就要开始思考并检验,自己确定的研究方向是否有创新性,没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是无科研价值的,也是避免重复研究的标志。若在撰写文献综述的同时,体育教师发现自己先前的研究方向或领域目前已被“前人”研究得比较透彻了,也无法再找到创新之处,那么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就要另寻找科研方向。

4.根据既定的科研方向,建立科研大纲,并展开全面的科研工作

通过前期的工作,在确定了是有一定创新科研方向之后,体育教师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制定科研大纲,对整个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包括提出科研假设、选用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同时虚心请教有科研经验的教师,收集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确定好科研的时间计划表,认真严谨地开展科研工作。

特别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们对问卷的设计和检验要认真,因为问卷的调查数据是开展科研的第一手资料,若问卷没有做好或是信度、效度没有进行检验,导致的结果就是统计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

四、结论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意为再艰难的旅程,只要脚踏实地地去行动,一定会取得成绩。同样高校体育教师们只要端正科研态度、认真加强理论学习,严谨地开展科学研究相信一定会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取得很好地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壮健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强.影响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发展的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08).

[2]李月红.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的制约因素[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3).

[3]廖玫.提高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科研水平的策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8).

[4]阎小虎.对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0(03).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5

自幼勤奋好学 酷爱绘画地理

陈述彭于1920年2月28日(农历正月初九)出生在湘赣交界的偏僻山村――江西萍乡白竺,乳名石坚。5岁时他便跟着当教师的父亲陈幼园在泰和庵小学认字。随父亲在腊树下的培英小学念高小时,为了争全班第一名,他常常半夜从父亲身边偷偷地爬起来,点亮煤油灯,复习功课。他和一些同学的作文和图画经常被老师张贴在墙上,作为鼓励和示范。在当时只有初中的萍乡中学读书时,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美术老师的“茅屋子”。这位老师对学生们的艺术启蒙教育是在黑板上画一间茅屋,启发大家在二维平面上怎样用三组不同的线条,勾画出三维的立体形象。老师还带同学们到郊区写生,五彩斑斓的大自然让同学们受到陶冶。陈述彭对他非常佩服,如饥似渴地跟他学素描、水彩、油画的初步技法。老师为他提供各种纸张、彩色颜料,让他尽情练习。学校校庆时,还专门为他开辟一间美术展览室。陈述彭认为,科学与艺术的思维是彼此相通的,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他在为纪念萍乡中学百年校庆写的回忆文章中说:“后来我编写《地景素描法》(地质出版社,1957年)和编绘《中国地形鸟瞰图集》(新华地图社,1957年),都是凭借在萍乡中学打下的初步基础。”

陈述彭的高中生活是在离萍乡不算太远的湖南长沙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度过的。这所学校的前身即长沙第一师范(同志的母校)。陈述彭在地理考试时,用几幅简单的地图回答完了全部考卷,得到校长的重视和喜爱。后来他在校刊上发表的南岳游记文章,又受到教师、校长的鼓励与赏识。

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陈述彭进入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学习。虽然由于战火不断,时局不稳,学校几经迁移,学习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学校名家云集,师资力量十分雄厚,特别是校长竺可桢的言传身教,使他受益匪浅。竺校长鼓励学生们学习徐霞客不畏艰险、长途跋涉、认识自然、探索真理的拼搏献身精神,号召大家力争为国家为民族多作贡献。他受到叶良辅、张其昀、涂长望、任美锷、谭其骧、黄秉维等著名教授的教导,获得了系统的地学知识和严格的野外考察基本训练。

大学毕业以后,陈述彭留校任叶良辅教授的助手兼在职研究生。他把保管的近万幅从国内外收集来的地形图和一些教学参考图集整理得井井有条,还主动绘制了校园图和城市地图,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地理模型。竺可桢校长有时还带领嘉宾参观陈述彭的作品。他还争取担任了在重庆的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从事经济地理研究和矿产地图编绘。他交出了优秀论文《云南螳螂的地文与人生》,研究生生活获得了工作、进修双丰收。

学以致用 贡献卓越

新中国成立后,陈述彭作为第一批研究人员,进入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他参与筹建并继而领导了地图研究室。1954年夏天,他与同事周延儒、施雅风一起从烟台步行数千里到湛江。在大别山,他感染了痢疾,拄着拐杖每天坚持行走50里,测绘剖面图。因为他们衣衫褴褛,面目黎黑,胡须很长,又带着罗盘地图,“东张西望”,走到湘西溆浦地带,被当地政府当成“土匪”拘留。直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从北京拍来电报,才解除误会。陈述彭认为,这次踏勘工作虽然艰苦,但大有收获,主要体现在:落实了秦岭、大别山、淮河、南岭、十万大山以及雪峰山这些热带、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填补了当时地理学上的一些空白。他参加编绘完成我国第一幅景观地图、第一本鸟瞰地图集、第一幅1:400万全国地势图,参与组织我国国家大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创建了普通地图、专门地图、航空像片分析判读、制图自动化学科组及航空像片综合利用与地图制印工艺实验室。他的实验比墨西哥的国家计划早8年,当时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1972年,陈述彭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制图调研组组长。1975年,任地理研究所航空像片判读利用研究室业务领导小组成员,从事遥感应用技术的开拓发展。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成立了由他领导的遥感应用技术与制图自动化实验中心(即地理研究所二部)。1978年10月,他倡议并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专业委员会。他组织领导在云南腾冲开展我国第一次大型综合性的航空遥感实验。这一实验是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陈述彭认为其意义在于:1、一次实验,多方受益。全国70多个专家通过学科交叉、信息共享,完成了30多项专题,获得了一批新成果。2、事前组织培训。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提倡团队精神。3、自力更生,打破国际垄断。

1979年6月,陈述彭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在他领导下,该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在地物波谱分析、航空遥感数据获取、数字和光学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应用分析、计算机辅助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方面具有实战能力的研究技术队伍。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81年3月,受聘为国家科委国家遥感中心顾问兼研究发展部主任。还相继兼任云南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陈述彭院士继续推动遥感应用的发展。主持《天津城市环境质量图集》和《陆地卫星影像中国地学分析图集》的编制;积极开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验,创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领导开展了江河洪涝灾害预警系统等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尤其是“黄河下游洪水险情预警信息系统”和“洞庭湖堤垸信息系统”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通过地理信息的规范化研究和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推动了我国地理信息的发展。90年代,陈述彭院士积极倡导发展和建立地球信息科学,使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更紧密结合,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技术支撑体系,更好地为解决人地系统调控、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等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积极开展数字地球的研究与应用,倡导反映时空规律的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等。他还不顾耄耋之年,担任“遥感信息传输机理和成像规律”这一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统率10多位科学家和30多名博士,为开创我国又一新兴领域――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而奋斗。

由于贡献突出,陈述彭院士获得了一系列荣誉:1956年为江苏省先进生产者,1958年为国家测绘总局红旗手,1963年和1977年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78年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1990年为全国重点开放实验室先进工作者,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还再次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和国家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生机勃勃 自强不息

笔者与陈述彭院士是同乡,也是萍乡中学的校友。在萍乡中学北京校友聚会时,笔者多次见到陈老。他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亲切和蔼,向大家讲话时,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曾经切除右肾的米寿(88岁)老人!

陈老曾因过重的学习、工作和艰苦贫困的生活条件,健康恶化,患了严重的肾病,29岁刚念完研究生时不得不切除了右肾。手术后,竺可桢校长拿着一本科学家的传记,在病床前深情地对他说:“述彭啊,坚强些。这本书上写的一位科学家割了肾脏仍活到70多岁哩。”

竺可桢校长的话语一直深深地扎根在陈述彭的心里。在与病魔的坚强斗争中,在人生与事业的征程上,他不仅了解到天、地与人的演化历史,而且树立了豁达的世界观。他奋斗目标明确,积极热情地工作,心情宽广地生活,生机勃勃,奋斗不止。陈老认为,“人们往往把少一只胳膊断一条腿的人当成残疾,却不会把少一个肾的人当成残疾。自己也就以健康人自居,自强不息,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勇攀高峰。”2004年7月,陈老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认为自己是“乐天派”,并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黎明即起,学习、研究和写作,完成朋友们指定的‘家庭作业’。春蚕到死丝方尽,不待扬鞭自奋蹄。至今坚持,积习难改,自得其乐。”

故土深情 服务桑梓

陈述彭院士对家乡的红土地怀有很深的感情,时时思念着父老乡亲们,愿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1992年,应时任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邀请,他专程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为江西的建设出谋献策。他担任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委员会的高级顾问,策划建设江西全省遥感与地理系统,并建议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1985年鄱阳湖区的防洪减灾遥感监测和昌九工业走廊投资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他和刘天泉院士一起写信向10多位萍乡籍知名科学家约稿,建议编辑出版《萍乡市资源与投资环境》文集,探讨煤矿资源的深度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他还担任萍乡高等专科学校的名誉校长。2004年5月,他到这所学校并对师生们说:“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要急功近利抢热门。要把一些公共科目、操作性强的科目提到一个更高的标准来要求。”2006年5月,陈老为萍乡中学百年校庆题词:“萍水相逢,岂是过客;一日为师,终身乃父;乡土情怀,世代相传;百年树人,为国育才。”

陈述彭院士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不应奢望当代的荣誉和理解,需要的是对国家、对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要顶天立地,锐意创新,勇敢超前,去追求真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一生奋斗不止的真实写照。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6

关键词:工程硕士;计算机;学位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474-03

自设立计算机类工程硕士以来,工程硕士在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改变了计算机学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为满足我国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工程硕士的培养包括课程教学、工程实践、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本文就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现状、工程硕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1.1 论文相对简单

国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中指出:论文选题一般应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同时应具有先进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论文大部分与工程硕士从事的工作相关,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有实际的应用背景和使用价值,但深度不够。就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约占80%,硬件设计约占10%,图形图像处理约占5%,其它约占5%。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分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比较简单。所使用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工作量相对不足。

1.2 论文选题有一定的重复

工程硕士论文选题有一定的重复,相近题目较多,有的相关题目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做。这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工程硕士来自不同单位的同一部门或同一单位的同一部门,他们的工作背景十分相似,工作内容十分相似,所开发使用的系统在功能、技术上都有相似之处。

1.3 论文对国内外现状不了解,先进性不足

工程硕士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英文文献较少,有的论文中几乎没有;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文献相对较少;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时间较旧;一些学生在论文中很少提相关研究工作。这些都反映出工程硕士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缺乏了解,所做论文先进性不足,创新少或基本没有创新。

1.4 论文写作不够规范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各培养单位都给出了统一的格式。但是从提交上的论文来看,工程硕士论文写作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英文摘要翻译错误较多,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未标出,论文内容格式不一致,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等。有的工程硕士论文中不区分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为一谈,不突出重点。

2 原因分析

2.1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考取工程硕士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学成后为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做出贡献。但是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或为了评职称、或为了涨工资、或为了升职,只想拿一个文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学习,在做论文过程中不认真做论文,甚至有找人替做论文的现象。

2.2 导师指导不到位

工程硕士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毕业论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导师实行双导师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师指导体制,可以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方优势共同指导工程硕士。但是在实际指导过程中这种体制却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校外导师基本不起作用,有的学生在提交论文之前临时找一个校外导师。在整个论文阶段,工程硕士和导师联系很少。

2.3 培养单位管理欠缺

高校作为培养的主导单位,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地过程管理体制,以利于对每个工程硕士培养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要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角度去重视这个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把工程硕士办成一个产业,一味扩大规模,追求效益,而忽视了质量。

2.4 企事业单位应重视

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扶持。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作为工程硕士的实际使用方,对高层次人才有需求。企事业单位应该为自己单位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给予一定的脱产学习时间,尽早为工程硕士配备校外导师等。

2.5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配合不到位

企事业单位需要人才,派遣相关员工到高校参加工程硕士学习,高校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纽带,给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只有双方联合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好工程硕士。但实际工作中,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配合较少,基本处于脱节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3 应采取的措施

采取培养单位、企事业单位、导师(校内导师和单位导师)、学生等多方面齐抓共管,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3.1 学生自身

选题时,多阅读相关文献,对论文的国内外研究工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解在相关方面国内外研究已到达何种水平。多思考别人已经研究的问题我们能否改进或采用其它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别人研究的问题我们能否加以拓展,别人在其它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能否应用到我们的研究中改进我们的工作。尽量做一些带有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工作,不要做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研究工作。

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将别人的研究工作和自己的研究工作分开,首先阐述别人的研究工作,然后重点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别人的不同和创新。

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规范意识,按照培养单位要求的规范格式来写,参考文献在论文正文的引用位置一定要标出,参考文献引用位置要与引文内容一致。英文翻译一定要合乎语法规则,专业名词一定要使用恰当。

3.2 导师职责

指导老师负责工程硕士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导师的指导、监管和治学作风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工程硕士在职的特点, 充分发挥校内老师理论知识扎实和校外导师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各自优势,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是双导师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培养单位在选拔工程硕士导师时应当注重工程硕士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在遴选时使用不同的遴选条件,在工程硕士校内导师遴选时要注重学术水平和实际项目经验并重,尽量选取两者兼而有之的作为工程硕士导师。不要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导师不加遴选直接作为工程硕士导师,这样做没有注意到工程硕士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不同,不利于工程硕士质量的提高。没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导师指导工程硕士是不合适的,但指导高校教师可以。

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的遴选现在没有完善的机制。培养单位应该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一起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实际情况确定遴选标准。工程硕士的培养对企事业和培养单位都是有利的。企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自身人才素质的提高,培养单位可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工程硕士校外导师应选择企事业单位中实际参加项目的高级技术负责人,由培养单位应该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共同遴选,发放聘任证书并给予较好的待遇。

工程硕士、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应经常互动,交流意见,共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虽然身处异地,但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技术的普及,使得异地在线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尤其是对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电子邮件、飞信等为异地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3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规范论文过程管理

培养单位应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规范培养流程,对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1)开题答辩

开题是论文工作的开始,是学生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调研,写出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后进行的工作,开题工作目的是对学生选题的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难度、工作量、先进性等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题目。

开题工作应由培养单位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开题小组由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内的其它校内、校外专家参加,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列席旁听,可以参与讨论。开题工作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学生先对自己选题的内容做阐述,然后开题小组的校内、企事业单位专家提问,提出意见和建议。选题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阶段。开题工作要当场形成集体评议,开题小组专家、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要在集体评议书上签字确认。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的集体评议书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存档。

2)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应在两位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完成。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定期(每周一次)交流,交流阶段性的进展、在论文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不需要每次都见面交流,可以共同通过网络交流。每次交流要形成论文定期工作报告,内容包括论文进展、期间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论文定期工作报告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都要存档,作为对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考核的依据。

3)论文

剽窃别人论文、科技成果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必须防止。为防止剽窃论文等不良学术行为,一些部门开发了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软件。培养单位应当购买相应软件,学生提出论文答辩申请后要求学生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并使用防剽窃软件对学位论文进行。发现抄袭行为,不允许答辩,培养单位和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情况对学生和校内导师、企事业单位导师予以处罚。

4)论文盲评

论文写作完成后,答辩前培养单位要组织学生论文盲评,盲评一般要两份论文,为了盲评效果少受其它因素影响,最好两份都校外盲评。盲评两份都不及格,不能答辩,根据盲评意见继续修改论文。盲评两份都合格,可以参加答辩。盲评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要再送第三份盲评,第三份盲评不合格,不能答辩,第三份盲评合格,可以参加答辩。所有盲评意见反馈给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备案存档。

5)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论文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由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内的其它其它校内、校外专家参加。首先由学生针对论文内容陈述,然后专家提问,学生回答,最后专家根据论文写作情况、答辩情况、培养单位提供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集体评议书、论文定期工作报告,综合后给学生论文成绩。论文成绩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论文和答辩给出。论文工作是一个过程,应该结合论文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给出论文成绩,这样才更加合理。从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发现论文工作的整个轨迹,才能发现学生写出的论文是否是学生本人所作,是否是学生本人的创新。答辩形成集体决议,由答辩专家集体签字。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存档。

6)加强考核制度

对导师的考核。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当联合对校内、校外导师考核,对指导认真,水平高的导师应予以奖励,鼓励先进,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不认真负责,水平较差的导师应予以惩罚,甚至取消导师资格。

对学生的考核。对于学习认真,成绩优秀,论文质量高,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论文有抄袭,找别人做论文等不良学术行为的学生应予以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总结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借鉴优秀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先进经验。把现有工程硕士教育办好,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使工程硕士真正得到企事业和社会的肯定和欢迎。

参考文献:

[1] 王伟,吴信岚.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环境工程硕士的文献需求[J].情报探索,2010(10):79-82.

[2] 郑林华,袁继兵,向良军,等.对指挥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44-46.

[3] 王霁,杜Z.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5):86-89.

[4] 刘伟,郑永果,闫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点问题的探讨[J].才智,2008(5):7-14.

[5] 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 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7

【关键词】 近三十年;农村教育问题;著作;论文;研究综述

一、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著作综述

通过对有关农村教育著作梳理归类,从农村教育著作研究层次进行划分,发现农村教育研究著作主要涵盖农村教育整体概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以及农村教育典型案例选编等内容。

1、关于农村教育整体概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中央对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实施,农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翻阅中国共产党历次文献汇编可以发现有许多相关文章开始对农村教育进行关注和研判,只不过是以农村教育命名书籍很少。后来,关于农村教育详述的有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新世纪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政策读本编委会编著的《农村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段振榜著的《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以上主要是对于农村教育较为详细概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出现和不断变化的,与党和政府政策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2、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农村教育也开启改革探索之旅,主要著作有:吴畏、李少元主编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国家教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遍的《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大趋势――农村教育国际研讨论文集 (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藤纯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战略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进入新世纪,农村教育研究也步入快车道,不同的是研究层次和深度有所提高,主要著作有庞守兴著的《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廖其发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项蕾著的《论农村教育与“三农”问题》(贵州教育出版社2007年),张锦华、吴方卫著的《中国农村教育平等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书籍一般都是立足农村教育现状或者是农村教育未来发展道路以及城乡农村教育差异化增加的视角对农村教育问题提出来改革的路径。

3、关于农村教育典型案例

囿于区域发展快慢和资源富乏现状,农村教育也不可能取得“共同富裕”,当然本着“先富带动后富”思想,农村教育还是出现一些发展典型,对之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汇编的《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体育研习班讲稿汇编》(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1990年),何东昌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伟大实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案例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较多是处于试验,而新千年以来却是更为深入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以及从地方到中央的反映,一些先进农村教育发展典型不断涌现,对之研究的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主要著作有陈乃林主编的《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李少元主编的《新世纪小康农村教育建设的范例与蓝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雷万鹏著的《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尚立富著的《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柯玲著的《农村教育共同体构建:基于成都郫县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论文综述

依据中国知网(CNKI)对题名“农村教育”进行搜索,可得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总共有约22500篇(检索时间截止为2016年9月1日)。研究年份上以2005年、2006年(1102篇)、2006年(1552)、2007年(1785篇)最为集中;研究层次上以基础性研究为主,最为集中的是基础研究(社科)(13878篇,占比约为62%)、行业指导(社科)(2602篇,占比约为11.56%)、政策研究(社科)(1444篇,占比约为6%)这前三个学科;研究学科结构上以理论管理层面研究居多(6654篇,占比约为29.57%),其次为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4235篇,占比约为18.82%)和中等教育(3104篇,占比约为13%);研究机构上总体(39所)上以师范类(26所)和农业类(8所)院校为重,其中师范类院校研究排在前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265篇)、西北师范大学(250篇)、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224篇)。

同时,本文又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以题名“农村教育研究”进行检索,选取了被引排列前且每篇文章、论文被引次数皆大于等于200次。这其中包括赵耀辉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1997);周宗奎等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2005);范先佐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05);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2003);周逸先、崔玉平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2001);庞丽娟、韩小雨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2006);陈敬朴的《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1999);蒋平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2005)等以及一些近年来被引用较多的,如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2011);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2012);刘晓红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路向》(2012);范先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段成荣等人的《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2014)等一系列对农村教育研究较为深入的文章。

三、小结

综上对农村教育研究层次、学科、机构的分析得出:一是农村教育研究较为集中于“十一五”期间,2007年达到了“抛物线”顶点,对农村教育研究较多集中于基础和职业层次上,对成人教育研究较少,尽管农村教育从内涵上是包涵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内涵,仔细分析梳理发现其中也存在着对具体内涵理解和把握不清、概念模糊,“在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时,存在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者概念的界定不清,有的文章论述现状,等同于论述存在问题”;[1]二是关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成为研究重点领域,农村教育研究主要以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推动为主,县域具有实践话语权的一线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较少;三是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较多立足于典型的或者说是广为人知的区域进行分析探索,真正结合各个地区的全面研究依然没有全面呈现,必须“突破束缚转变观念深入解读研究对象”,[2]地域特色研究不突出;四是对农村教育资金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较为集中,农村社区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多;五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调查研究实效性有待加强。要想取得政策对地区发展的实效性作用,就必须对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解读、对具体问题给予解答,“应加强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3]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近三年来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2] 于金翠,乔仁洁.近十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 李志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8(9).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8

对读者权利和读者义务的再思考

――快乐阅读与读者权利、读者义务关系之探讨马小红,周翠萍 1:1―3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词频分析看我国读者工作及藏书建设的发展陆华娟 1:4―6

高校数字图书馆引进SNS的研究分析张 琳 1:7―8,21

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崔海峰 1:9―11

《图书馆战争》――日本式“图书馆自由”精神的体现梁文婕 1:12―13,54

论数据库版权的保护温 泉,黄继兰 2:1―2,17

知识价值链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探析陈丽翎 2:3―75

晋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架构颉艳萍 2:6―8

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策略探析万文娟 2:9―11

关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和思考宋国忠 2:12―14

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赠书的质量引导及控制甘 新 2:15―17

论新形势下科技查新的协作创新李 彦,刘玉莲 2:18―20

结构洞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的应用宋 洁 3:1―3

浅论公共图书馆的共享特征周会会 3:4,7

时间成本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效用李凤英 3:5―7

图书馆与低碳经济陈蜀园 3:8―9,22

合作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馆员保障杜文娟 3:10―11,29

论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李玲 3:12―13,18

论图书馆发展的外在动力――信息技术的驱动李 欣 4:1―3,9

试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知识地图构建庄青青 4:4―6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研究刘梦琦,郭 磊 4:7―9

图书馆在云计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黎意慧 4:10―12

论影视艺术院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陈中国 4:13―15

论电子图书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发展对策梁宏霞,黎维玲 4:16―18

论图书馆价值关系的本质丁国顺 5:1―2

云存储影响下的数字图书馆黄 燕 5:3―4,10

公共性与学术性的两难选择

――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一些思考蔡 彦,王以俭 5:5―7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运营研究祝 磊,孙 哲,胡 石 5:8―10

基于web环境下的数字化书包――电子书包张 倩,章祥峰 5:11―13

信息服务理论基础浅析艾新革 5:14―16

试论馆藏知识的使用价值庞桂香 5:17―18,94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自觉林忠娜,葛丹阳 6:1―3

关联数据特点及研究胡明玲,王建涛 6:4―6

基于语义技术的搜索引擎平台搭建的可行性研究王清飞 6:7―9,28

公共图书馆公益的路径选择

――以北海市县图书馆公益服务现实分析为例李建民 6:10―12,31

移动图书馆在大学校园的发展概况及影响宋 飞 6:13―15

•科研项目•

广西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建设效应研究姚 倩 1:14―18

图书馆中的多模态应用彭建武,于晓燕,齐 伟 1:19―21

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分布式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探讨唐 迪,蔡 敏,黎 琳 1:22―24

安徽古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朱开忠 1:25―27

知识服务的条件与内容研究石聿根 1:28―30

广西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享调查报告廖 球,赖 群,莫崇菊 1:31―33,78

Web2.0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实证调查与分析

――以南通大学为例黄 静 1:34―37

数字图书馆互操作协议比较研究吴育芳 1:38―41

物联网在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中应用初探唐小新 2:64―68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罗木华 2:69―71

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

――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王芙容 2:72―75

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社区的策略探讨晏 磊 2:76―78

重庆市现存抗战大后方文献及其特点王志昆 3:58―61

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探讨杨 丽 3:62―63

复合图书馆应对云计算的发展思路郭丽英 3:64―65,85

实施文献资源质量工程的设想与探索张芳宁 3:66―68

中学图书馆资源建设探讨

――广雅中学教学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谢 晗 3:69―71

浅谈《中华再造善本》的分类与读者服务绩效

――以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唐咸明 3:72―73

湛江本土文化研究文献的调查与分析罗 莹 3:74―76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以广西高校图书馆为例王 虹 4:25―28

图书采访中错配图书的成因及对策

――以淮海工学院图书馆为例夏咏梅 4:29―30,40

高校图书馆对新生代外来工知识援助的研究

――以佛山市新生代外来工为例陈响坤 4:31―33

学位论文管理系统论文自动更新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侯 辉,周力青,张兴旺 4:34―36,66

基于教学科研用户服务的高职院图书馆供需矛盾探析王 玲 5:19―21

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思考

――以“广艺资源网”特色数据库为例陈美芝,李 华 5:22―24,31

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探析卢 山 5:25―27

基于熵权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邓爱东 6:16―19

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的变化与发展杨小凤,冯向春 6:20―22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宏观发展状况分析程春焱,龙 心,欧阳周遐,王昭勇 6:23―28

基于网络分析的期刊引用关系研究杜秀英 6:29―31

基于Internet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投标研究张 静 6:32―35

山西省高校图书馆电子服务品牌建设刘金玉 6:36―39

•综述论坛•

图书馆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现状述评唐吉深 1:42―44,66

袁崇焕研究文献综述何锦奋 1:45―48

我国图书馆期刊工作(2005―2009年)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徐 婷 2:79―88

2000―2009年国内链接分析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曾晶晶,王亚平,奉国和 2:82―88

图书馆之“首问负责制”研究:基于中文期刊数据库的实证分析李 伟 2:89―92

面向肢体残疾群体的阅读疗法研究综述李 婧 5:35―37

2005―2010年我国“农民工与图书馆”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胡 军 6:48―51

1992―2010年我国联合参考咨询领域文献的计量分析郭 磊 6:52―55

•古籍研究•

《东华录》版本述略娄明辉 1:49―50

试论《论衡》的文献价值杨妍静 1:51―54

谈“则天革命”时期的图书编撰李巧爱 4:19―21

民国时期广西经济期刊特点评介廖晓云 4:22―24

《闽书》明朝科第与人物传记正误十七则程妹芳 5:28―31

近代湖南私家藏书综述刘雪平 5:32―34

《明史记》编纂考论展 龙,耿 勇 6:40―44,51

颜之推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探析樊 普 6:45―47

•工作研讨•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举措:重点文献入藏调研与补充

――以东莞图书馆为例李正祥,陈秀琴 1:55―57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史立慧 1:58―60

少年儿童图书馆特殊儿童群体服务研究王永丹 1:61―63

中国图书出版发行业的发展变革与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对策熊 鹰 1:64―66

中小型图书馆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张 梅 1:67―69

Interlib系统的使用技巧及问题解析范春玲 1:70―71

从我国南方的古籍保护工作谈起王 芹,肖晓梅,魏笑英 1:72―74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权限相关问题探析蔡丽萍 1:75―78

说说馆员的“传帮带”张亚军 1:79―80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研究刘琳琳,洪 跃 1:81―82

中国―东盟博览会文献专业馆采访探索黄祖彬 1:83―85

试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部分注释示例的几个问题肖 燕 1:86―88

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践与探索徐欣禄 2:21―27

图书馆剪报服务的思考林 岫 2:24―27

发挥民间阅读组织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高小军 2:28―30

电子书的认知与使用

――基于北京科技大学读者调查赵秀君 2:31―34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应用性研究

――以重庆图书馆为例王宁远 2:35―37

图书馆开展3G手机服务的探讨徐 静 2:38―40

从视障用户的信息需求思考无障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杨俊英,赵林静,郑 宏 2:41―92

浅谈图书馆学术论文的写作赖辉荣 2:44―46

关于修订《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的刍议喻登科,徐 敏 2:47―68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概述与搜集利用

――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王 华 2:50―52

高校图书馆预约图书复本量探析侯 茜 2:53―60

浅谈阅读跨越

――“听书”:读者阅读的新选择谈 苹 2:55―71

也谈公共图书馆的自我展示谈沁焱 2:57―58

校园一卡通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徐金满 2:59―60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创新实践

――以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王 捷 2:61―63

省级图书馆学会工作的创新思考

――以广西图书馆学会为例贾 莹 3:14―18

浅析读者知识库的构建黄 勇,徐翔鹏 3:19―22

对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社会效益的思考李志慧 3:23―25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冯春英,盛兴军 3:26―29

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体系构建

――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为例乔 杨 3:30―33

现代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动态清点工作

――以MELINETS为例王晋月 3:34―36

南宁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周 明 3:37―39

图书馆岗位轮换策略探析

――以南开大学图书馆为例林红状,张伯山 3:40―42

试论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服务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9

摘 要:隋代《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书,对后世影响极大,有“证治之津梁”的美誉。后世对《病源》一书研究成果极多,现汇集各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分类探索不同研究思路及成果结论。目前研究,或为语词版本、段落考证的文献学研究,或结合临床、实验进行研究,或是从学术史的高度进行研究。但以《诸病源候论》一书结合晋唐时期方书的研究尚未深入,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诸病源候论》的思路之一。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文献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0-04

The Actualities and Futur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in Zhubing Yuanhou Lun

YAO Jie-min,advisor: YAN Shi-yun

(Basis Medical Colle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Zhubing Yuanhou Lun is the earliest Chinese specialist literature in cause of disease and pathogenesis, which named as "backbone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for the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 of TCM. Aftertime,there have be so many researches on this book, such abund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brought up, which impossibly sumed up in one single treatise. Thus, the methods of different researches were gathered and categori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methods and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a new visual angle for research in Zhubing Yuanhou Lun was provided.

Key words:Zhubing Yuanhou Lun;literature research;thought and method;summary

收稿日期:2010-11-17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医史文献重点(培育)学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各家学说重点学科项目;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项目(S30301);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0YS63);上海市严世芸名医工作室研究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名师研究室项目

作者简介:姚洁敏(1979-),女,江苏常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史、晋唐医学理论的实践运用。

《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书,全书50卷,分为71门,载述1739候,由于临床分科门类齐全,病因证候论述详尽,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证治之津梁”。大型医籍如《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幼幼新书》、《普济方》以及《医心方》中有关病因病机的论述,大多本于《病源》。这些医籍对《病源》的大量引用,进一步深化了《病源》一书对于临床的影响,使得诸多学者纷纷研究此书,形成研究《病源》的诸多成果。现将研究《病源》一书的不同思路与方法归类分析如下。

1 对《病源》本书的研究

1.1 对著者的考证

即考证著者,考察著者生平及背景环境的研究。此类研究方法源远流长,《四库全书提要》就曾对本书著者进行考证,日本丹波元胤也曾进行过类似研究[1]。孙溥泉[2]等对较为公认的本书作者巢元方的生平活动进行了考证,认为巢氏医术十分高明,尤其精通病因病理,对于病源的探讨和疾病的证候了解得非常细致,并通过《开河记》中的记载和隋炀帝敕令其治愈麻叔谋风湿病病案来加以说明。

1.2 从文献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1.2.1 版本流传考证 多位学者从版本学角度进行考证研究,分析本书的历史流传过程。乔文彪等[3]对本书目前已知的流传版本做了详细的考证。宋白杨[4]对《病源》的版本流传情况和各种版本之互相关系,以“一源二流”概括之:一源指北宋刊本;二流是南宋坊刻本和元刻本两个流传系统。乔、宋分别以“详”和“要”的方式对版本流传作了论述。

1.2.2 语词研究 点校注释 从文字学角度进行研究,既有语词研究[5-6]等语词层面的探讨,也有点校、注释等段落篇章层面的研究。近年点校专著有日本原孝市等的编集本(1981年)[6],鲁兆麟主校、黄作阵点校本(1997年)[7]和刘晓峰点校本(2006年)[8];注释著作有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1980年)[9]和丁光迪主编的《诸病源候论校注》(1992年)[10]。这些研究成果,或致力本书原貌,或便于现代读者阅读理解,为进一步研究其中深蕴的医学思想提供了基础。

1.2.3 辑佚、辑要 如宋白杨[11]曾对《外台秘要》中的《病源》条文进行辑佚,统计出《外台秘要》中共引用《病源》370候,并从《外台》中辑出3条不见于《病源》的病候以及10条篇幅较长的佚文。

以上主要是从版本学文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注重“信”、“达”,或为研究者提供更可信的材料,或为方便后人正确理解原著者的意图,相对较少涉及医学学术思想。但这些研究力求忠实于原著原貌,对深入探索《病源》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献基础。

1.3 挖掘学术思想研究

已有相当多的学者从不同层面、以不同视角对《病源》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挖掘和讨论。其中,有用相同的方法对不同部分内容进行研究,也有用不同方法对相同原文进行研究。其种类繁多,众妙纷呈,不一而足,经过归纳,研究思路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1.3.1 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专病专科研究 《病源》一书的临床实用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研讨最广的方向是临床方向。此类研究数量庞大,涉及面宽广,诸多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专病专科角度,结合《病源》论述做了大量的专题研究。目前已涉及内科、外科[12]、妇科[13]、男科[14]、儿科[15]、精神科[16]、骨伤科[17]、五官科[18]、急症[19]等专科。

这些研究有的从学科角度归类研究总结。例如郭振球[13]全面论述了本书在妇科学上的成就,对妇人杂病经水诸候、将产难产产后病诸候、带下漏下崩中诸候、妊娠无子诸候等证候的病因病机做了归纳整理和比较研究,认为如此可从整体上把握妇科病病因病机过程,便于临床鉴别诊断。曹烨民等[12]探讨了隋代外科学水平,认为当时外科重视寒邪发病病因,独倡“虫感”学说,并已认识到发病与否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外科诊断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系统化的分类,这些分类即使从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亦较为合理,说明了隋代外科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

更多的研究从单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角度入手,较为细致地整理了书中对于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经进行的专病研究有虚劳[20]、肺胀[21]、血证[22]、消渴[23]、外感热病[24、25]、痰饮[26]、中风[27]、痹病[28]、黄疸[29]、麻风[30]、毒病[31]、小便病[32]、不孕[33]、鼻病[18]等,对肿瘤[34]、血吸虫病[35]、神志病[36]、乃至新兴的睡眠医学[37]也有了研究论述。如舒鸿飞、潘桂娟等对痰饮病[26-27]的论述,不仅注意到《病源》首创“痰、饮”分论,首次构建了痰病的理论框架,还列举了痰病的复杂临床表现,归纳出痰病“其候非一”的特点。徐肇生等更认为《病源》实为痰病学说的奠基之作[38]。

对于外感热病,王秀莲[24]认为《病源》在病因上将温病、疫疠病、热病、时气病、伤寒病一一分列,提出“其冬夏有非节之暖,名为冬温,毒与伤寒大异也”,实已创立了“乖戾之气”的概念,而《病源》一书阐述温病病机的关键是“热结阴伤”。程磐基等[25]认为本书首创将伤寒病、时气病、热病、温病列为外感热病常见的四大病证, 并详细探讨了对于四大病证病因病机认识的渊源。王氏论病机,高度概括令人一见知其关键;程氏论病机,详细周到令人益能明其源流。

本类研究具有共同的特征:研究过程中注意关注首创性,立足于临床实用,为临床认识专科专病提供思路。此种研究,结论见仁见智,研究所得不仅与医籍有关,还与研究者当时的临床经历、临证经验密切相关。不仅可以此指导临证,规范证治;还可以进而得启发创新,发展理论与治疗。

1.3.2 与基础学科紧密结合的专题研究 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李翠娟等从中医体质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病源》的贡献,认为《病源》已经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39]。而郭丽娃等对《病源》饮食致病说在中医病因学上的贡献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40]。

从中医生理病理角度:王旭东[41]将《病源》对膀胱、心包生理的论述归纳总结,认为可以补充《内经》在此方面论述过少之不足。魏守健[42]认为《病源》不仅详尽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候与病源,还对五脏生理病理既宗经旨而又多有发挥,丰富和发展了藏象理论。

从中医诊断学角度:杨徐杭等[43]详细讨论了书中的五脏病诊断思想,通过对五脏病机理和证候分类的分析、诊察五脏病脉象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五脏病诊断观对中医诊断学的证候分类等有重要参考价值。韩宇霞[44]研究论述了书中“腹诊”的情况,认为《病源》一书详细分述了腹症的部位,对腹痛、腹胀、腹水、腹块等进行了辨别,并描述了腹痛的性质、程度及放射方向;书中还对腹诊手法进行分类;对积、聚、癞、瘕等腹块的描述已注意到肿物大小、硬度、形状、压痛、活动度,虽无腹诊之名,已有腹诊之实。

此类研究将文献与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紧密结合,部分运用了实验手段和检测技术,从基础理论的层面试图将中医病因病机描述与现代医学沟通融合,不失为一项颇有意义的尝试。

1.3.3 与外治技术及养生医学密切相关的特色研究 《病源》对方药治疗并未涉及,然对外治如外科手术、针灸按摩、导引气功、养生康复等方法记录翔实,成为本书一大特色。

本书对外科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有相当详细的记载。覃纯初[45]探讨了书中动脉结扎术和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护理的经验。李经纬[46]考察了书中缝合法的记载,发现其中使用的缝合法就是“8”字缝合法或分层连续缝合,与现代医学外科手术缝合法有惊人的相似!

《病源》中养生方导引法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兴趣。丁光迪等对“养生方导引法”作有专题研究,出版《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一书,认为原著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功”的证治体系[47],一改从前各家导引养生法各自师承,不仅可与辨证用药证治体系相媲美,而且还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涵,将辨证论治核心思想运用得更广泛。陶晓雁等、杨道建等分别对胃病导引法[48]和脚气病脉缓弱候的导引疗法[49]作了详细阐述。朱伟常[50]认为书中以吐纳按摩治疗虚劳乃正以“养气”、“练精”之法补虚益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虚损之渐或药石无功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效用。

此类研究抓住《病源》的外治及养生特色展开研究,自成一体。养生法在两汉晋唐医学中占据了极大比例,而流传至今的相关资料却为数不多。《病源》中有关养生法的记述翔实而富有可操作性,无疑对研究早期中医养生医学具有颇高的参考价值。

1.3.4 对全书的综合研究评价 分为两种,其一是对全书做总结概括研究,如翟叔正[30]对全书进行扼要的综述,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书中的病因、症候、养生诸内容进行探讨。另一种是进行述评,如李经纬[46]评价了《病源》在医学科技史上的贡献,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对全书的历史功绩做出了评价,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2 结合其他医学文献的联合研究

2.1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某一专题的前代与/或后世的相关论述,勾勒出其历史发展轨迹。

2.1.1 探讨学术理论渊源 《病源》中的病因证候多直接来源于丰富的临床观察,对于疾病的分类、病因病机认识和症候记录多为中医学术史上首创。然对于先秦两汉已有较多理论论述的部分,《病源》一书在以自身观察为主的记录中也不可避免地有前人思想的痕迹。如程磐基等[25]讨论了本书温病热盛伤阴的病机,认为其主要来源是《素问・评热病篇》和《针灸甲乙经》;温病病邪理论方面收载了《难经・风病・风邪候》中的相关内容。而伤寒病病机的论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则渊源于王叔和。

2.1.2 某一专题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1)病、证命名发展研究:李其忠等[51]曾考证古今病证命名由来,发现隋唐时医籍的病证命名有其共同点。在《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中,共同存在一种将脏腑、官窍名称冠以“病”的命名现象。如《病源》中列“五脏六腑病诸候”及“目病诸候”、“耳病诸候”等专篇;《备急千金要方》列“七窍病”上、下两篇;《外台秘要》卷二十三亦列“耳、鼻、牙齿、唇、口、舌、喉、咽病”。这种以“脏腑病”、“官窍病”为门类著书论医方法对后世颇有影响。(2)病因病机学的发展研究:俞慈韵等[52]通过汉代医籍《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隋唐医籍《病源》、《千金》、《外台》,结合后世的病源研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历史作了概述研究。(3)临床学科及学说的发展过程研究:吴鸿洲[53]对古代中医急症学的发展及成就作了探究,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扁鹊对急症治疗已积累了相当经验;继《伤寒卒病论》、《肘后救卒方》后,成书于隋代的《病源》,虽是病因病机学的专著,但对急症的记述竟已达三百多条,反映出当时急症学发展已经达到相当水准,也为后世急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学说发展方面,如朱锦善[54]认为最早提出小儿“变蒸”的是王叔和,但其论语焉不详;至《病源》对变蒸的论述较为详尽,从此开始了对变蒸诸方面认识的逐步深入,拉开了学术争鸣的序幕。

2.2 横向研究

横向联合研究是指对于学术思想特征较为相似的数本著作的相关方面研究,以得出某一方面的共同特点。

2.2.1 中医辨证方法角度 邹世洁[55]等将《病源》舌象特点与《千金方》作比较探讨,并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赵瑞珍[56]通过对《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中脏腑辨证特征来探索隋唐时期脏腑辨证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时脏腑辨证方法学的十大特点。认为本阶段奠定了脏腑辨证形成的基础,为脏腑辨证的真正形成打下基石,其贡献不可磨灭。

2.2.2 疾病个性研究 李兴民[57]提出可从疾病个性研究的角度对隋唐医书进行考察研究。研究《病源》对某一疾病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应《千金》、《外台》等方书的治疗方剂,可对疾病个性进行研究,反映疾病发展全过程和当时侧重病源的治疗手段。然而用此种思路进行研究的学者尚不多,仅在温病学领域有类似的研究[58]。

2.3 全面综合研究

亦即综合纵、横向两种研究方法,对书中学术思想作纵横交错的研究。严世芸主编的《中医学术发展史》[59],将《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作为研究元素,置于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长卷中,进行断代学术史研究。这些研究元素的某一方面,在学术发展史中,代表着当时该方面的最高水平。通过描绘这些最高水平的点,积点成线,勾勒出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3 讨论与展望

以上是对当前研究《病源》一书的各种文献研究方法的概述。从研究素材看,这些研究有以单本书为切入点的,有以数本书为联合研究对象。从研究角度看,有语词版本、段落考证的文献学学科角度研究;也有从中医学术角度的研究,其中又分临床角度研究和实验角度研究,但更多的是不可避免地放到当时的时代中进行学术研究。

由于《病源》一书的临床实用性,大量临床学者从各个不同专病专科角度进行挖掘整理并密切联系临证。其中产生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推广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不一定完全成熟,但都是对《病源》文献学研究方法论的有益探讨。有些思路可以给我们以进一步启发,如针对隋唐时疾病个性理法方药的联合研究,可以将《病源》一书的病机理论与稍后的《千金方》、《外台秘要》中记录的大量方剂相联系,探索蕴涵其中的内在联系。这种研究思路在目前所见的文献中没有出现,仅横向研究中的“个性疾病研究”与之有相似之处。将这些内在联系的结论,也就是隋唐理法方药使用经验,与当今中医内科学使用理法方药的经验相比较,定能发现古人遣方用药与今日之不同。如能从中重新发现目前临床已经不太常用的治法方药,将其重新运用于现代疾病的治疗,则必可为当今之中医临床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21.

[2] 孙溥泉.巢元方及其《诸病源候论》[J].陕西中医,1981,2(1):44-45.

[3] 乔文彪,孙理军.《诸病源候论》版本流传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43.

[4] 宋白杨.《诸病源候论》病候考源[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7.

[5]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 原孝市,编集.诸病源候论[M].东京: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

[7]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鲁兆麟主校,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8]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刘晓峰点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

[9]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0.

[10]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11] 宋白杨.《外台秘要》中《诸病源候论》条文辑佚[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4-5.

[12] 曹烨民,赵小英.从《诸病源候论》看隋代的外科学水平[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4):8-9.

[13] 郭振球.《诸病源候论》在妇科学中的成就[J].中医函授通讯,1989(4):26-27.

[14] 周聪和.浅述《诸病源候论》男科学术成就[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14-15.

[15] 牛敏国.《诸病源候论》对儿科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1):8.

[16] 黄健.《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古代精神病学发展的贡献[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07-210.

[17] 魏贻光.关于《诸病源候论》对于骨伤病症综合疗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6):48-50.

[18] 丁虹.《诸病源候论》鼻病病因病机解析[J].中医研究,2010,23(2):75-77

[19] 黄星垣.《诸病源候论》对急症的论述和贡献[J].辽宁中医杂志,1986,13(4):14-15;(5):3-5;(6):17-18.

[20] 吴华强.《诸病源候论》虚劳侯提要[J].中医临床与保健,1989,1(2):47-50.

[21] 陈宪海,陈召华,周钦荣.《诸病源候论》论治肺胀特色及对现代临床的启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503-505.

[22] 陆志强.《诸病源候论》血病诊治思想的探讨[J].中医药学报,1990(2):12-14.

[23] 喻嵘,吴勇军,陈大舜.隋唐医家对消渴病的论治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443-444.

[24] 王秀莲.试论《诸病源候论》对温病学的贡献[J].天津中医药,1988(4):39.

[25] 程磐基,张再良,刘俊.《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2(4):28-30.

[26] 舒鸿飞.讨论《诸病源候论》对痰与饮的贡献[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4):17-19.

[27] 潘桂娟,金兰香.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学术发展的贡献[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9-11;63.

[28] 黄俊卿.论《诸病源候论》的痹病理论体系[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6):2-3.

[29] 江晁佑.唐代御撰方书黄疸病证治探讨[D].天津:天津中医学院,2005.

[30] 翟书正.《诸病源候论》略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8(2):208-216.

[31] 喻自成.对《诸病源候论》“毒病”之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87(5):40-42.

[32] 阳晓,朱文锋.《诸病源候论》小便病候辨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1):7-8.

[33] 张建伟.《诸病源候论》不孕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医文献杂志,2008(3):15-17.

[34] 钱伯文.浅谈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J].中成药研究,1982(4):22-23.

[35] 江凤枝,袁文武.《诸病源候论》血吸虫病文献考述[J].1997,19(2):11-12.

[36] 徐爱良.《诸病源候论》神志病变与脑病辩证[J].山西中医,1996,12(1):52-53.

[37] 刘艳骄.《诸病源候论》对睡眠医学的贡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52-57.

[38] 徐肇生,谭成钢.痰病学说奠基之作《诸病源候论》[J].四川中医,2008,26(6):31-33.

[39] 李翠娟,孙理军.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体质理论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5-6.

[40] 郭丽娃,黄健.《诸病源候论》饮食致病说对中医病因学的贡献[J].北京中医药,2009,28(8):599-601.

[41] 王旭东,尚良翠.《诸病源候论》对膀胱、心包功能的认识[J].中医研究,1991,4(3):13-14.

[42] 魏守健.《诸病源候论》对五脏生理病理的认识[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2):7-8.

[43] 杨许杭,汶医宁,杨天成.《诸病源候论》五脏病诊断思想述略[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3.

[44] 韩宇霞.浅谈《诸病源候论》之腹诊[J].新中医,2007,39(8):98-99.

[45] 覃纯初.《诸病源候论》对开放性创伤合并症与并发症的认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1(4):1-2.

[46] 李经纬.《诸病源候论》在医学科技上的贡献[J].新医药学杂志,1978,(8):31-35.

[47]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48] 陶晓雁,陶源,李媛,等.《诸病源候论》胃痛导引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2):56-58.

[49] 杨道建,顾一煌.浅谈《诸病源候论》中“脚气病脉缓弱侯”的导引法[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4):7.

[50] 朱伟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晋唐医家虚劳方钩玄[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0):6-8.

[51] 李其忠,李孝刚,胡东裴,等.中医古今病、证命名源流辨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1):8-11.

[52] 俞慈韵,俞敏.中医病源学说发展概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14;234.

[53] 吴鸿洲.古代中医急症学的发展及其成就[J].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5,9(2):1.

[54] 朱锦善.小儿变蒸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1):3-6.

[55] 邹世洁,邹外一.《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舌象特点探讨和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14(7):488-490.

[56] 赵瑞珍.晋隋唐时期脏腑辩证方法学研究[D].天津:天津中医学院,2003.

[57] 李兴民.晋唐医家对疾病个性研究的成就和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1983(5):1-4.

小学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10

Abstract: Campu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has undertaken big reform from resource economy and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and knowledge economy and campus integrated management not only develop, but also efficiently, innovatively and practically develop. The author adopted Marxism philosophy, using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comparison, case studies and statistical surveys and studies related to a comprehensive campus environmental work and proposed macroeconomic considerations, the overall planning; perfect organization,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law; distinguish regional responsibilities, prominent regional role; persistent regional governance junction; careful deployment management process, highligh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vice.

关键词:高校;管理;综合治理;安全;稳定

Key words: college;management;comprehensive control;security;st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248-02

1研究背景

高校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在资源经济和计划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大潮下,也经历着重大变革,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不仅要开展,更要高效、创新、务实的开展。

综合治理校园环境是符合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思想和高校稳定压倒一切方针政策的,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是社会和谐状况的晴雨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分子和研究社会各种问题的社会科学家大量集中在高校。他们是第一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前沿社会问题的发现和研究者。作为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场所,高校有责任通过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来保持校园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否则必将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和舆论等活动,给整个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2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方法

宏观上运用马克是主义哲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恪守人文、人本思想。微观上。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和相关统计方法。

3前人研究成果和案例

3.1 前人研究成果简述一些教育管理研究对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有借鉴意义。校园应该多样化。不仅学术各高校应该突出特色、自主创新,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也应该突出高校特色,坚持多样化,在社会大潮中维护高校尊严。组建“安全校园环境小组”。通过组建“安全校园环境小组”,管理者找出学生忧心的问题,商讨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是一种实用的、行之有效的、易于理解的、成本低其成效高的维护校园安全办法。

3.2 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的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受到了中央综合治理办公室、北京市和海淀区等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肯定。自2003年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校园、指明宏观方向、分清区域职责、突出校园文化、办出北航特色,先后完成了教学区和休闲绿地禁行机动车和自行车,实行步行区管理,学生生活区机动车禁行,实行半步行区管理,教职工生活区社区化,建立功能完善的小区;实施科技创安工程,在休闲区安置全自动报警亭,打造校园安全防护天网;校园实施交通管制,实现高峰时间段人车分流管理,教职员工生活区实行机动车限速管理;治理主干道沿线违章停车行为,全校机动车停车实行专业管理,运用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和聘请停车场专业管理公司入校统一管理,规划停车位,划定校园交通标线和安置交通警示标志;治理违章建筑,清除学生生活区和教职员工生活区临时违章建筑,取缔无照经营的自行车维修店、自行车出售点、餐饮服务点、网吧、打印复印点、照相点;治理流动摊点,清理各类饮食、生活用品流动出售摊点;建立流动人口档案,规范务工流动人口生活区域;组建电器火灾监控系统,拆除私拉电网电线等综合治理项目。基本实现了校园功能区域职责明确、特点突出、服务齐全。

4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

4.1 丰富高校管理理论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内涵丰富,覆盖的方面很广,对其探讨和研究可以从一体化视野中认识社会发展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改善校园环境对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辅助作用,探索高校从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新方向。

4.2 提升高校校园环境育人能力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是在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既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场景,也涉及到教师置身于其中的周围社区环境。社区资源的价值具体功能主要在于扩充教师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对社区的认识能力,丰富教师的社区情感,增强教育的自觉性。上述内容阐述了社区环境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同样,社区环境对学生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高校在校园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用统一管理,高质量、温馨的标准服务代替零碎和流动的违章摊点式服务,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念和创新能力;通过高质量和标准化的服务,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

4.3 促进构建和谐校园进程高校通过有效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把校园功能区域合理分开,统一建立和管理社区服务机构替代违章摊点和流动摊点,规范各类工程务工人员的生活区域,实行交通管制和停车场制度,解决了工作、学习和生活区域交叉带来的各种问题,削弱了社会贫富差距给校园带来的安全隐患,高峰时间人车分流确保了步行者的交通安全,有效地促进了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

4.4 促进高校扮演好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过渡环境的角色在观念认同的基础上,社区资源重要性的研究会是高师院校把社区纳入学生的发展环境,理顺高师院校同社区之间的关系,建构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促进两者优势互补。特别有助于教师参与社区调查,在了解社区现实过程中寻找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下的社会问题,如社区群体对教育的价值取向、邻里关系、社区治安问题以及不同阶层社会心态等等。上述内容阐述了社区资源对高师院校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其他高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综合治理后的良好校园环境向教师和学生展示出积极向上、符合时展的社会大环境,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科研和工作态度,削弱消极思想和偏激片面的社会认识,潜移默化地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4.5 保护青少年成长青少年的周围生活环境,平时接触的各种人和事,都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积极的影响可以陶冶高尚情操,消极颓废影响则容易熏染社会的危害者。高校通过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取缔了黑网吧,电子游戏厅、黑书摊,流动音响销售点等不良场所和摊点,避免了不健康、低级的环境对高校学生的侵蚀。

5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几点建议

5.1 宏观考虑,整体规划高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应该订立长远和宏观的发展方向,以突出本校特点、办出本身特色,从大局着眼,整体规划综合治理工作,周密部署,合理分配资源。教学区和生活区分别发挥不同的区域功能,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安逸的生活气息,严谨的学习作息时间和休闲的生活松散节奏,激情活力的年轻人和老年化生活社区等多对矛盾造成两区混杂的校园环境难以管理。

5.2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治理有助于长效实施综合治理。通过建立由校主管领导负责的综合治理办公室,挑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可以有效地节省开支,集中力量地开展治理工作。在开始,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工作总是会遇到较大阻力,制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克服综合治理工作在早期遇到的阻力。通过领导人带头,制度约束,综合治理工作深入进行下去便会赢得人心。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依法办事,大部分高校保卫处等职能单位没有执法权,在综合治理过程中不能违法行事,应该严格按照法律,依靠法律手段不断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是高校综合治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长期的开展下去。

5.3 分清区域职责,突出区域作用各个区域职责明确,集中和突出地发挥各自功能,减轻了学校负担,为学校管理带来很大方便,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治安环境、安全状况、交通压力和政保工作也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理后的校园治安发案率下降,破案率上升,不稳定因素(、反面舆论等)进一步下降,安全防火工作隐患得以清除,防护力量能够充分集中,交通道路主次分明,停车场规划有序,道路通行状况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