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形势十篇

时间:2023-12-01 17:31:03

科技创新形势

科技创新形势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现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145

0 前言

电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所以电力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电力生产的管理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途径之一,同样也是维护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举措。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需要电力公司加紧科技创新,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

1 电力企业的现状

随着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民、政府以及国家愈发认识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响应国家的号召,近年来,电力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力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通过对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设计、对过程进行管控和疏导,来推动电力企业在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鼓励电力企业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科学领域的创新。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宏观调控,注重对电力企业的利益引导,通过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来构建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展示科研成果以及进行表彰活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科技人员的最大价值,从人才角度解决科技创新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着眼于为了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技术效益。虽然在社会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1]。

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进行调整,进行科技创新。但是一些电力企业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还不够彻底,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科技兴企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所以电力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发展技术,通过技术革新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关的发展方针,来指导企业自身的发展。

2 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方向

在认识了科技兴企的重要性后,要根据社会现实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科研队伍的作用,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认知,以应对电力公司体制改革将会出现的问题[2]。电力公司应认识到技术及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培养出一批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有系统的创新型人才,从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让创新型人才成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能够地理自主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科研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之外,要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电力企业的生产中去,避免工作成果转化落后导致工作进程严重落后。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配合的和谐场面,要把科研成果的转化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保证企业产品是先进技术的集成,要认识到市场是业主也就是人民的需求,是专业技术的体现,是市场的需求。

还要制定科学、客观的企业规划,全面客观的对外界环境,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找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清楚明白地反思自己,从而确定自己发展的目标,找准方向确定要开展的工作[3]。规划工作时,要认清企业的现状,要从覆盖全企业的技术领域出发,敢于暴露缺点,发现缺点,才能改正不足,在方向上明确科学发展的目标,确定要开展的工作。要牢记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是紧密结合的,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为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反之电力企业的发展依托与科技的创新,所以决不能脱离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去单独搞科技创新。明确科技创新与生产的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生产应该是来源于生产发生转变到成为服务生产到最终的引领生产。

科技创新的首要目的在于保证生产,也要解决生产过程中要面临的技术问题。所以,科技创新要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而是应该在满足生产的需求之后,仍要加以创新,要保证创新的成果要超越生产的需求,要有更多的额外价值,加强企业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积极力量。

3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电力企业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科技管理工作的新课题。时代的发展,使企业在发展前景上提出了一定的发展景愿,迫切地需要提升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但是迫切的需要仍面临挑战,科技创新并没有全面的推广实施,科技力量仍然薄弱,并不能满足于发展需要。

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优化,创新资源也有待整合,创新型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依旧存在。

但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存在发展的优势。随着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新能源的应用、大网的运行、电网的优化等方面研究持续开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为电力企业的法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具有资源优势,例如拥有优良的试验设备、各级工作室,相关专家队伍的形成,设备的安全,人才的投入,都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语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的地位日趋重要,在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最大化的结合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产值外,还要推动企业的转型,要正确对待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时机还要正视自身,扫清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完成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燕平.化工企业成本统计核算与控制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16(36):35-36.

[2]张光玉.化工企业成本统计核算与控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6(02):221.

科技创新形势篇2

【关键词】水利施工;科技创新;有效应用

水利工程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项目之一,主要负责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障下游及工程周边区域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与支撑作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利施工技术也进行着不断的创新与变革,为提升水利施工技术的先进性,本文对新型施工技术及其科技创新在水利施工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

1水利施工技术中新型科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正在朝向高效率与大容量并进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满足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1]。由于部分水利施工单位对科技的运用及技术的创新缺乏重视,导致现阶段的水利施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设备、器械老化,原因可概括为设备长期闲置及施工企业的维护资金有限等;第二,技术落后,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利施工技术的更新则相对较慢,原因包括水利施工技术适于长期使用,更新成本较高,因此部分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较少。为提升水利施工技术的科技性、先进性,下文对目前出现的新型水利施工技术进行的探究,并提出有效应用策略。

1.1 水利施工中的滑膜技术

滑膜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较为常见,该技术通过成组的液压千斤顶,获得滑升动力,依照初步成型的模板或混凝土面进行浇灌[2]。滑膜浇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混凝土混合物的挑选须严格遵照的施工图纸或施工计划中的要求,保障的混合物原料的质量符合施工建造条件;第二,混凝土的调配比例需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在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注重施工过程的经济效益;第三,浇筑前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测试,并评估其对施工的影响性;第四,滑膜浇筑技术对混凝土的运输及保温情况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的应注重对其坍塌程度及初凝时间进行控制与记录;第五,浇筑过程需保证混凝土无污染,浇筑速度要求均匀、平缓,并进行分层振捣;第六,该技术适宜进行20cm-30cm的浇筑,在此高度范围中进行浇筑,可充分发挥分层振捣的效果,保障滑膜浇筑质量达到预期;第七,浇筑完成后的纠正工作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建筑的安全性,保障滑膜浇筑技术的效果。滑膜浇筑技术具有浇筑周期短、混凝土表面光洁度好、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材料消耗少、安全性强等优势,因此在水利施工建设中得到了越发广泛的运用。

1.2 水利施工技术中的土石坝技术

土石坝施工技术在早期的水利工程施工已开始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施工技术在材料选择与工程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发展[3]。在材料选择中,土石坝的建造材料要求具备防渗透性与高承载性,其中,防渗透性要求材料的渗透指数≤1×10-5cm/s,高承载性则要求土石坝材料中不含超硬材料,且含水量接近最优指数,保障材料压实过程的顺利进行。土石坝材料的开采根据开采土层的厚度可分为立面开采与平面开采,土层厚实度较高、层次繁多时适宜采用立采方式,土层稀薄、层次均匀且数量较少时适用平采方式。土石坝材料的加工同样是材料的选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加工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石料的含水量,使其满足参与施工建设的条件。含水量提升可采用填筑堆放法、斜面铺料法、传输机掺水法等,含水量减少的方式则较为简单,多采用烘烤、自然蒸发、反复日晒等。土石坝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坝基处理、坝面铺压及质检等。坝基处理主要是将坝基周边的各类障碍物(如淤泥、碎石、ρ

1.3 水利施工技术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是水利施工建设的基础,土层中的淤泥及类似松软土质的承重能力较弱(通常最高为50KN/m2),含水量大,抗剪性高,无法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条件,施工区域的溶洞也为工程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针对该类问题进行地基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现阶段的新型地基处理技术涵盖了岩基处理、覆盖层处理及垂直防渗等三个方面,其中岩基处理中出现了岩溶灌浆法,在部分山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逐渐开始被应用。该技术采用高压灌浆法将速凝熔浆灌入特制的模具袋中,以模具袋置入溶洞钻孔,实现对岩溶通道的阻滞,通常可帮助建造长度50m,深度100m,厚度2.5m的防渗墙,保障水库地基稳固定性。近年来的覆盖层技术开始尝试应用帷幕灌浆法。以某地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的覆盖层灌浆为例,该工程采用自上而下的帷幕灌浆顺序,对钻孔进行循环钻灌,上下分段及钻灌压力见表1。垂直防渗透技术中,建造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新型的防渗技术,该技术适宜在堤基中进行运作,通过钻掘机开钻出连续沟槽或槽孔,再将塑性混凝土注入其中,从而增加地基的防渗透性,提升地基的稳固力。

2 水利施工新型技术的有效应用

科技创新带动了水利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积极地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能够为水利施工建设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施工单位内部还需对自身的施工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创造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良好的主观条件,提升新型技术的应用效果[4]。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第一,重视对设备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定期派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同时还可在某特定项目完工后对机械中的零部件进行针对性检查,替换磨损较为严重的元件,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第二,提升对技术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现代化技术虽弱化了施工中的部分人力工作,但机械设备本质上依然依赖于人工操作,因此施工单位应强化提升施工人员的科技知识水平,提升其对先进技术的认知程度与实施能力,培训方式可通过定期开办理论知识课程,制定实践能力考核制度等方式进行。水利施工技术的科技创新不仅依赖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还需改善施工单位内部的技术管理方式,从而全面提升水利施工的科技水平。

3 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水利施工也出现了各类新型技术,包括滑膜浇筑技术、土石坝技术及地基处理技术。水利施工单位在积极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还需加强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使新型科技能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发挥出自身作用。通过将科技创新与有效应用策略紧密结合,促进新形势下水利施工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颖姑.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3 (03).

[2]胡白清.探析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以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3 (05).

科技创新形势篇3

关键词 科技;传媒;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00-00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不断出现,企业要想要在发展大潮中站稳脚跟,科技创新永远是激发企业发展原动力,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依靠科技,勇于创新,夯实基础。新形势下,科技迅猛发展、传播途径快速增加,企业在壮大自己的同时,还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武装自己,推销自己,借助新的传媒手段,让企业在科技浪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利用科技传媒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利用科技传媒的新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多角度、多途径向企业提供新科技咨询和最新的市场形势;同样的,科技传媒也会及时宣传企业的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将企业很好地推到市场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着企业的命脉,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企业要审时度势,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转变职能;在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同时,善于吐旧迎新,从根本上抓起,寻找新的创新突破口。工作中,应该时时坚持“四个创新”。

1.1思想观念上创新

落后、保守的观念一直是困扰我们前行的障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要破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扩大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传媒要利用自己的传媒,引进和吸收最新的思想观念,为企业发展及时提供新的方向。

企业领导人要大胆探索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科技与人才的路子,重视人才,狠抓管理,狠抓科技项目,解决制约高新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1.2企业所有人员的服务方式要不断创新,不能一成不变

企业的所有人员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封闭服务为全面、开放服务。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健全的体质和完善的服务,这样的发展才能是和谐的发展模式。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与本地实际相匹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中心的

建立于扶持力度,拓展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主的服务范围与服务水平。

1.3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上要及时创新。

企业领导人员作为企业的公仆、领军人物,必须以科学的管理和严谨的工作原则来要求自己。创新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应该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人物区别对付。不能一成不变地统一粗放式管理,必须做到区别对待、精致管理。

1.4多项举措发展和壮大企业,发展方式上积极创新。

企业发展中,要及时发掘和开发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积极培养和开拓自己的优势。坚持把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与实施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把科技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作为工作的重点。

2 利用科技传播媒介,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大幅度地提高社会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科技传媒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普法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指导管理。指导和支持企业、个人对具备申请专利条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及时申请专利,继续加大对授权专利的奖励和实施专利的扶持力度。

深入开展保护专项行动。采取专项整治与经常查处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查处打击专利侵权、假冒专利行为,净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各方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要善于利用科技传媒的力量,重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的规范和建设和科技文化氛围的创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力,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血液,企业要发展必须不断给自己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也要定期的更换和保护自己的血液,这样才能保鲜、有活力。

要利用科技传媒的力量,吸引和吸收社会各界有用之才,引进和激励人才,同时要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对企业忠实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后背力量。为企业储备一批有胆有谋、敢于承担责任、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有用之人。

同时,要广纳贤才、拓宽视野和地域范围,加大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度,发现和培育关键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4 以科技为本,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将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富有实力和发展前途的新兴潜力产业,不断引进和开发新的潜力产业发展,形成一批研发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极具地方优势产业特色的产业集群。

新形势下,科技传媒的广泛传播手段、便捷的传播方式、多样的传播途径以及独特的传播效果,使其在企业发展中不得不委以重任。企业的创新科技通过更多渠道、更多方式才能让其得到充分认可;高效、合理地利用科技传媒,才能让创新科技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助力扬帆。

参考文献

[1]陈功玉,邓晓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内部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

[2]陈丹红.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构建与微观实施[J].企业经济,2006(10).

[3]沈国红.新闻媒体对促进中小城市企业发展的作用[J].新闻传播,2009(9).

科技创新形势篇4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档案;应用

中图分类号:G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42-01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前“互联网+”政策已经为国家政府所推动执行,各行各业都开始需求与互联网的结合手段,挖掘需求,顺应时展潮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因其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基础,在引入“互联网+”手段之后,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来实现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充分的利用大数据和共享等技术手段来推动科技档案的管理,更好地的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服务。

一、“互联网+”形势下的科技档案的现状与不足

1、管理功能不到位、归档率较低

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档案在管理方面普遍认识不到位,归档率也较低,很多大型科技活动和项目的档案只存有立项档案,对于项目全过程缺乏数据等重要信息的记录,部分项目甚至连验收记录都有缺失。这导致很多科技档案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信息缺失,也不具备共享的条件。

2、时效性较差,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科技档案的管理在时效性方面较差,同时缺少完善的立法和执行,立法重c和立法目的也不明确。目前我国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对保密法规、具体保密制度进行规定的法律,在我国整个保密法律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相比,滞后性较强,这既限制了互联网技术在科技档案管理方面功能的发挥,同时也给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瓶颈和限制,保密工作也存在大量的隐患,科技档案的管理和保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执行不能有效贯彻。

3、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目前的档案管理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利用率较低,与实际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也春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这就造成了目前档案管理难以实现质的突破的现状。同时,很多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年龄较大,综合素质较低,在专业技能方面不能够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大部分机构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还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互联网技术对于科技档案的介入还比较初级,互联网技术在科技档案的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科技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1.全面收集档案,建立专门数据库

档案的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准确是有价值的档案的基本属性。所以说,在进行科技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平台和管理中心,形成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由上而下的的档案收集体系,使各个部门、各个人员之间保存的档案能够得到汇集。要明确科技档案的收集规范,划定收集范围和手机档案的内容,每个部门和机构确定档案管理的联系人员。统一归档时间,梳理每一项科技档案文件目录,采集科研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记录信息,收集阶段性、总结性、鉴定性等归档材料。要加强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维护和升级,同时改善档案管理技术的软件设施,形成可搜索,可追溯,可扩充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各种类别的数据库,发挥互联网络平台的特性和技术优势,从而加速推进科技档案管理的进程。而对于大型的科技研究机构来说,它们具有庞大的信息资料和科技档案,而这些档案和数据无法通过人力来实现完整的整理和保存,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并且结合互联网技术来处理,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平台对于科技档案的大数据收集和整理,并应用于生产之中,提升科研工作的效率,降低各类研发成本。

2.转变思想认识,实施专业化管理

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服务于科研和生产,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支持,这就需要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与机构的研究和生产工作相结合,实现有效互动。在当前互联网+渗入各行各业的大环境下,要明确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事情,要列入单位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作为单位整体的重要工作来落实。同时,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相关部门和个人之间进行广泛传播,为机构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进步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理论环境。在管理模式方面,要严格档案管理的准入原则,让那些具备专业技能、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从而满足互联网+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相关要求。

3、重置流程管理,健全机制

在进行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改革之后,要将科技档案管理的全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重新安排,对应相关岗位和相关职能,提升技术和管理的契合程度,提升科技档案管理的效率。要扎实推进切实推进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标准制度化、档案管理工作环节标准化等。要围绕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思路创新来推动管理流程和管理思路的转变,在实践过程中善于总结和推广转化,在做好档案管理的同时,要将档案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之价值不断放大和体现。

四、结语

科技档案与互联网+的融合,既强调基础工作,又要求系统的功能性、实用性相结合。只有打造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重视科技资料在搜集和保存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升级,才能够调动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互联网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杜志宏.二维码技术在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天地,2014,S1:51-53.

[2] 王芝萍.关于科技档案实体管理与现代化档案信息技术融合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22:255-256.

科技创新形势篇5

关键词:创新;科技园区;江苏经济;增长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8/09-0113-06

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既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导向,也是落实江苏自主创新战略、打造江苏经济重要增长极的伟大实践。

一、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推动科技园区实施“二次创业”,不断优化科技园区创业环境,建立新型研发体系,是提升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全省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因此,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1.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是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当前江苏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江苏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存在着资源约束加剧、环境负荷加重、人口压力加大等瓶颈制约。促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要以科技园区为引领,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努力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是江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举措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06年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江苏的科教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使江苏成为具有强大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省份。促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园区业已形成的科技、产业和人才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人力资源开发、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多元科技投入等事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点领域作出新的探索,以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而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创新型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栖息地、海内外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创优的有效载体,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引领自主创新,大力建设一批创新型科技园区核心区,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转型发展先行区,将有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3.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是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苏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认识发展新兴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为重点,加快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型科技园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锋队、主力军。高新园区、创意园、孵化器,是江苏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抓手,尤其是其中的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引擎,发展阶段明显超前于所在区域其他板块。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占无锡全市40%以上;苏州工业园区内就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80多家,形成了遍布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赖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4.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是江苏从整体上加快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科技园区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事关江苏能否提升国际竞争力,事关江苏能否继续走在全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前列。促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要发挥科技园区的辐射作用,切实把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作为各级各类科技园区的重要发展方向,着力促进科技园区发展路径的战略性、根本性转变,推动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园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江苏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要素投入和资源支撑。从江苏发展实际看,各种创新要素互动耦合良好,多维度优势逐步形成,已具备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

1.政府、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可以提供坚实的支持

(1)1989年,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2006年又确立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2)江苏企业研发投入连年高速增长,2009年达到560亿元,居全国第一,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3%,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目前江苏51%的大中型企业都建有内部研发机构,有2000多家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形成了165家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4717家高新技术企业、22000家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创新“三大梯队”,培育出一批创新型企业群,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打下了坚实基础。(3)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2所,有国家“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11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7所,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9个(覆盖1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全省共建有部级教学示范中心26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29个;建成部级高职实训基地31个,部级特色专业131个。全省拥有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950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由于政府、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固有的优势与良好的互动耦合,江苏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2009年,在科技部的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江苏首次获得综合排名第一,打破了京、沪、粤连续7年占据前三的格局,同时,江苏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重要单项指标上也名列前茅。

2.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衔接良好

(1)江苏传统产业规模大、基础好,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2)新兴产业迅猛成长,逐步成为支柱产业。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新兴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增长的突出亮点,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6%以上,其中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的20%以上、全国的60%以上。江苏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集中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光伏、风电、生物医药等90%以上的高技术新兴产业都是从高新区内成长起来,充分显示了园区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也显示了高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巨大潜力。

3.科研投入、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1)江苏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可达1300亿元,其中R&D经费68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2)截至2009年底,全省拥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92人,在校研究生11.4万人,在省“双创引进计划”带动下,2009年全省投入引才专项资金10亿元,资助引进人才1000多名。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推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4.外部环境十分有利

(1)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日趋活跃,为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江苏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优势,大力吸引国际研发机构在省内落户,截至2009年,已有超过200家外资研发机构落户江苏。(2)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5.科技园区自身已具有了突出的地位

(1)聚集创新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2009年,全省科技园区已形成3万家企业群体,从业人员70万人,营业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光伏、软件、生物制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产值已占全省总量的60%-80%,带动全省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70%和4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域。科技园区人均GDP超30万元,万元GDP能耗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每平方公里GDP近50亿元。2009年,营业总收入年增长25.9%,工业销售产值年增长24.2%,工业总产值年增长24.0%,工业增加值年增长24.9%,净利润年增长32.8%;实现上缴税额年增长224%,出口创汇年增长21.9%。近10年高新区研发支出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至2009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7%。2009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的资金总额已达到200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0%;高新区企业已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000件,占全省企业发明授权专利的45%,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为56.8件。全省高新园区累计承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3项,占全省的1/4,获得资助资金超过10亿元。(3)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全省科技园区累计吸引外资超400亿美元,年出口额从2000年的4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超100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408%。科技园区成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力量。高新区初步搭建了一些国际化平台,尚德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省科技园区有海外上市企业达15家。

三、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存在的不足

江苏科技园区发展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多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照国家的新要求、兄弟省份的新做法、国际创新园区发展的新潮流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新形势,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还存在一些较明显的不足。

1.部分科技园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紧迫感不强

当前,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仍处于大调整之中,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摆脱低迷状态,总体呈现调整增长趋势,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制造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产业上游研发及下游营销服务业等都将向更宽领域拓展、向纵深延伸,这为科技园区新一轮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机遇。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创新型经济一系列战略部署,为科技园区明确了历史性的使命。但部分科技园区未能在更高的战略层面定位和推动科技园区的新一轮大发展,对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推动产业更新周期不断加快、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对园区经济总量扩张中掩盖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内涵不丰富等问题认识不足,抓机遇、调结构,抢速度、促转型的紧迫感还不强;对政府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主导作用认识不到位。为此,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动力不足。

2.部分科技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朗,产业集聚载体建设步伐不快

科技园区担负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任,但江苏部分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其中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约为24%左右,外资企业的利税率仅为6.75%,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特征不够明显。科技园区产业门类比较杂、分布比较散,主导产业优势不鲜明,对如何聚焦重点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链,思路不够明确。孵化、集聚科技产业的“园中园”建设步伐不快,大多数还停留在规划阶段。与此同时,江苏由于高新园区较多,地方利益穿插其中,产业发展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

3.在解决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瓶颈难题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

科技园区是以政策优势所形成的成本洼地效应发展起来的。1991年国务院12号文件给予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外商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高新区集聚发展。当前,国家将以引导生产要素为主的区域性政策调整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产业性政策,从“特惠”走向“普惠”,科技园区政策优势可能会逐渐弱化。新的形势一方面要求高新园区加大工作力度,率先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成为落实政策的先行区;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新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向高新区集聚。但是,两方面的要求目前尚未充分落实,所以一些科技园区的新优势尚未形成。由于缺乏新的优势,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瓶颈难题就被凸显出来:支撑主导产业的领军企业、一流研发团队偏少;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健全,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还不完善,孵化器建设水平不够高;新媒介的开发建设尚未摆上议事日程,等等。

4.江苏科技优势尚未能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中突显

国内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区,都很好地激发了当地高校院所创新能量,形成了知识经济发展强势。江苏拥有普通高校122所,在校生数量居全国第一,科教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但相比北京、西安,江苏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根据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要求,必须着力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活动进入科技园区,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高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高校产业园等产学研联合体,在高新园区更多地培育出诸如东大金智、工大中圣高科、苏大维格、南瑞继保、14所恩瑞特、55所国盛等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的高科技企业。

5.科技园区的国际合作层次不够高

技术全球化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是东部沿海省市高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跨国公司仍然是绝大多数先进技术的载体、前沿技术的创新者和技术转移与扩散的主体,与跨国公司开展有效合作依然是我们获得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全省园区中外资企业的研发本土化进程还不快,比重还较低。

6.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创新

随着科技园区功能的转变,现有管理体制已不适应要求。主要是政经不分,行政管理职能和经济运行职能混为一体,造成“两个不到位”:行政、社会事务日益繁琐,行政管理难以到位;作为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主体,经济活动大多采用行政手段,已成立的开发总公司,多数作用于土地抵押贷款,企业的诸多功能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的市场化不到位。

四、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

结合国家对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要求、理论标准和实践的经验,综合考虑江苏有关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优势和问题,江苏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全方位吸引和聚集科技园区创新要素

(1)强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各个高新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吸引社会投资力量,加速创新载体开发速度,大幅提升科技创新的承载力,使创新基础设施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工业基础设施的形态;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大力提升、优化江苏的环境形象,结合人文历史积淀的保护和开发,打造人文历史、生态环境与创新创业三者良性互动的和谐园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提高带宽水平,充分利用不断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类型,打造知识高效流动的高速公路。

(2)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开发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步伐,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事业的投入和引导力度。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在创新型科技园区全面建设期间,各级要大幅度增加对园区科技创新的总投入。同时,以财政投入为杠杆,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园区科技创新,重点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

(3)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加强与本地高校合作的同时,要拓展与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实施与重点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计划。着眼于大学与高新区联系日趋紧密的发展趋势,建设综合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高新区在全球范围内大学创新资源的高度整合,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形成区域间联合创新与超越空间的创新组织,诱导新型创新网络的成长发育。

(4)加大高层次知识载体引进力度。结合区域内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和发展知识、技术和信息等组织和机构。继续扩大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研究机构、培训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院、标准检测认证机构等到创新型科技园区落户或创建分支机构,招纳和吸引相关产业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团队,提高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知识层次和高智力资源的密集度,从而提升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知识消化、吸收和创造能力。大力促进由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举办的合作研究中心,提高创新型科技园区知识创造的能力并形成知识流动的良性氛围。

(5)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集聚知识产权、资本运作、中介服务等创新要素,以重质量、打名牌、创品牌为重点,不断提高创新型科技园区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优化专利质量,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着力提升发明专利比重。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产出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企业专利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专利信息和服务网络。

(6)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活居住、工作选择、价值创造、信息沟通、知识交流等环境条件,协同园区各方力量,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长效机制。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抓好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结合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主导产业,建立高级人才库。运作好人才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研发和创业型领军人才,对来园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利用各种政策扶持手段,积极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设立专门机构建立面向海外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的人才库、联系形式和网络联系渠道。

2.加强园区的产业组织创新

(1)培育创新载体。第一,加强知识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园区建设研发基地,积极引进国外研发机构来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重点发展以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新产品(药品)创制中心等为载体的技术研发平台;加强大学和研发机构等的组织建设。第二,重点打造中试孵化、科技资源共享、产品创新服务、成果转化服务、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服务平台。第三,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培育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成长型企业,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的领头企业,具有创新战略和创新文化的标志性企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2)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要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和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产业创新。第一,促进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演进。重点促进电子信息领域、先进制造领域、新材料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产品发展。第二,加快发展知识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技术研发、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有机融合。第三,积极促进科技兴贸。大力发展以软件外包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业,完善工业外包服务体系。第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延长产业链条。

(3)促进形成创新型优势产业集群。一是要引领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在高新区要着眼于本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探索建设专业园,以专业园为依托搭建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专业化集中的创新创业、促进研发和形成知识产权、推进行业标准和形成行业技术与品牌优势。通过专业园的龙头引领进一步提高在区域内的产业聚集。二是要提升集群的组织创新能力。

3.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从世界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的核心。江苏省新型科技园区具有良好的跨国企业和科技企业基础,只有通过推动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增强跨国公司根植性,以及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创新型科技园区才有望在优势产业上形成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龙头和创新高地,并形成跨国公司和创新能力较强的本土企业的良性互动。

(1)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科技孵化体制,建立“参股”、“风投”利益驱动机制,推进综合孵化向专业孵化、创业中心向创新中心、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转变。创新科技政策体系,全面梳理、整合、落实已出台的各项科技扶持、创新鼓励政策,建立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创新科技市场环境,通过投融资、企业信用、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2)实施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利用开放型经济优势及外资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采取配套协作、合作开发、购买专利等方式,大力引进优势产业主导技术、关键技术,通过二次开发、技术集成力求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另一方面着力推动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支持外资企业建立本土化的科技团队和科研机构,鼓励独立或联合投资建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推动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互动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双方在项目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入合作。

(3)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天使计划”。实施以鼓励中小企业创业成长为内容的“天使计划”,与金融机构联合设立种子基金,每年由财政安排种子基金支持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动漫、光电、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先进制造业等的发展。

(4)加快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为满足高成长企业空间和配套服务需求,分别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的试点区和科技企业加速器示范区。在光伏、光电等特色领域形成区域特色创新点,引领这些行业在国内的发展,通过规模集聚和集群效应凸显加速器对国家的贡献。加快实施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和路线图计划,为风险投资提供方便,为高成长性企业的迅速壮大提供支撑,致力打造中国创业板的“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民营科技板块”。

4.打造开放型创新模式

江苏创新型科技园区必须采取开放型创新模式,要通过多重开放创新,形成鲜明的园区品牌、产业旗舰和企业明星,创造强大的创新资源磁吸效应和创新成果溢出效应,打造人文历史、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三元良性互动的宜居园区。

(1)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打造创新环境,包括配套产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建设,不只是一个科技园区的事,而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因此要区域一盘棋,这样既能集中力量,也能相互配合。创新型科技园区要参与和推动创新资源的区域融合,支持和鼓励园区创新资源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有机衔接,建立与区域其他经济体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促进形成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

(2)加强国际合作,嵌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发挥创新型科技园区产业高度开放的优势,加强与国际创新机构、知名大学、跨国公司等的合作与交流,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举办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和讲座,积极举办大型的国际性科技展览和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园区交流合作活动,申请加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APEC科技园区协会等国际组织。依托创新型科技园区与美国三角科技园、英国圣约翰创新中心等国际友好园区,对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区域建设等进行主题探讨和交流,始终保持创新型科技园区与国际创新发展大环境相协调适应。

(3)强化产业扩散与辐射。支持创建跨区域的产业联合协会等组织,协调产业内关系,整合产业内资源,对产业长期的发展进行战略指导,大力支持贷款担保机构,建立企业信用中心,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有效渠道。加强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区域范围内规模和效率上的领先优势和在关键产业片段上的控制地位,推动创新型科技园区产业和技术向区域外扩散,通过兴建重点产业展览馆、发掘产品文化内涵、推广创新品牌等多种措施,力争成为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区域整体力量,把产业品牌与园区品牌结合起来,将产品和品牌同时推向市场,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钟文.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钟书华,许顽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顾朝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4]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肖伟科.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J].系统工程,2007(5).

[5]国家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06-29.

[6]吴林海.科技园区的创新应该是集成创新[N].新华日报,2001-01-07.

[7]刘莹,王宇红.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

[8]常玉,董秋玲.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06(2).

科技创新形势篇6

关键词: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企业优势

0 引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根据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亟待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团队管理创新,合理设计团队管理创新的宏观布局。这就需要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强新兴的科技团队管理创新的探索,及时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科学的实施科技团队管理创新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

1 团队理论

团队又叫工作团队、项目工作团队,是西方组织中广泛采用的管理形式之一,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员工根据功能性任务组成的工作单位。采用团队管理创新,团队成员间可以发现彼此的谬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彼此的方法进行评价,及时交流进而共同提高。

不同研究者根据各自出发点,提出了多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团队是指由组织中的正式关系而使各成员联合起来形成的,在行为上有彼此影响的交互作用,在心理上能充分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并有相互归属的感受和协作精神的集体。也有研究者提出,团队是由这样一些个体组成,他们因任务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团队成员认可自己归属于该团队,外部人员也视这些个体为该团队的成员,这些人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和组织绩效目标。这里所说的“相互补充的技能”,是指三个方面的技能:技术或职能专长,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所谓“共同的目的和绩效目标”,是指可以使团队具有良好状态和动力机制的共同目的,而特定的绩效目标则是共同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需要为此发展出一种共同的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并且相互之间承担责任,即“对构成团队成员基础的两个关键方面,我们对我们自己和其他人作出承诺;承担义务并相互信任。”

团队与群体是有区别的,具体见表1,说明了群体与团队在上述方面的基本区别。

2 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优势

2.1 技创新团队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1)科技创新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在技能上可以互补,这为各成员在彼此合作中受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相互间帮助和支持,不仅对增加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使队员拥有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提高队员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工作的协同开展,减少了不必要的内耗和不协同作业造成的延搁,产生比个体简单综合高得多的生产效率。(2)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他们相互理解完成共同目标,从而有效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团队目标;与此同时,那些工作敷衍塞责的人会感到因团队工作气氛而产生的外在压力,促使团队成员承诺他们的共同目标,为团队的荣誉努力工作。(3)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通过在研究课题中的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频度极大地提高了,通过交流与共享,不仅能很好的完成研究课题,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本研究领域的应用,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4)科技创新团队还能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采用团队形式,尤其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者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搞好战略规划。

2.2 科技创新团队可以有效提升各类组织的竞争实力

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团队不同,其主要目的是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如果缺乏良好有力的组织管理,即使拥有再多的科技人才,科研人员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

3 搞好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3.1 明确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

提出一个清晰的、有吸引力的奋斗方向是关乎一个团队组建和成长的关键。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可以是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优势。也可以围绕重大目标,结合原有优势开拓出的新方向,无论怎样,团队成员都应该人人对其承诺和负责。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必须现实而合理、明确而可量化、富于意义并具有挑战性。科技创新团队核心的研究方向必须相对稳定,至少应该呈现出阶段的稳定性。同时,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也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调整。

3.2 营造环境、激发团队的潜能

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使科技创新团队快速成长,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可能的被激发。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团队借以在其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其中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尤其重要,政策环境是导向;法制环境是保障;而社会环境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又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这几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影响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外在因素和成长环境。

3.3 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一般而言,科技创新团队梯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团队发展目标,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团队整体队伍数量、素质、结构的调整及优化配置。其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衡量:一是有公认的学术带头人;二是学科梯队中职务比例配备适当,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能正常地开展工作;三是在规划期内取得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果;四是学科梯队内全体成员团结合作,学术思想活跃,作风民主,能出色完成科技创新的任务。梯队构成的前提是团队成员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差异互补性。梯队人员的结构系统,应符合个体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团队梯队人员整合、结构优化的规律,包括比较合理的层次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使团队成员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以使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4 因势利导、逐步培育领头人才

(1)要在发现有前景、有希望的科技创新团队雏形时,对其跟踪关注,因势利导,逐步培育,并在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扶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2)应认识到科技创新团队成熟度的差别,尊重科技创新团队的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不管。只有这样,才能使科技创新团队的及培育思路。其中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学术带头人以及团队的梯队结构等因素是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本着营造环境与激发潜能、因势利导与逐步培育、智力整合与知识共享、合理评价与适度激励等原则,积极培育高效的科技创新团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确立高绩效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科研管理与创新管理相协同的运行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达到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灵活合理的培养人、使用人的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对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最佳效果和理想状态,从而发挥企业优势和建立强势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形势篇7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上海、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上海园区集聚的跨国公司是该行业享有一定地位和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上海化工区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在该园区集聚投资。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国际知名芯片公司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目前该园区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45%。苏州沿苏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吸引世界﹁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在无锡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目前无锡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月更新一次。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通用电气、柯达、索尼、阿斯利康等30家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的世界500强企业集聚进入,建立了41家企业,总投资14亿美元。全市又新批日资企业93家,协议注册外资4亿美元,同比增长88.5%,占全市比重11.4%。进入世界500强前30位的12家日资企业中,有8家投资无锡;无锡电子产品如电容器的集群就是世界最优秀的多家日本企业无锡区域集群发展的结果。外国有技术竞争力跨国公司团队模式的形成,表明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条件体系已得到较大程度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配套体系相对完善。

必须指出,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世界跨国公司吸引集聚能力正在形成预期的溢出效应,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开发,提高了长江三角洲分工和合作的水平,也相应提高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合作水平。昆山外商投资企业的集聚为提供了3100亿元的配套总量。目前,昆山地方民企累计超过7万家。这进一步提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因为依据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某些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供给条件,是一国产业获得长久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国家而言,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机制(mechanism)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跨国公司集聚溢出效应的扩散,将会提高和改善区域某些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供给条件,改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国际分工和合作体系中的地位。

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区域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对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培育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几乎所有15个长江三角洲城市都没有发展所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和能力。这不仅因为这个区域不可能提供相应的研究与开发供给能力,而且因为这地区也不可能具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条件体系及产业配套体系。因此,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必须科学定位,合理选择,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有限1-3个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重点集群孵化和服务,促进相应的微观基础和制度安排的形成和创新,在此基础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江苏省虽然在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方面不具备历史优势,但由于该我省依托国家高新区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规划建设了4个火炬计划软件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吸引了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500余家及15000余名软件从业人员的集聚。据初步统计,这个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带集聚了该省50%以上软件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集群规模效应基本形成,产品链和上下游关联企业链机制也已形成,在江苏沿江地区初步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其设备、现代通信和数字音频”等五大类上下游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体系,鼠标、显示器、激光视盘机、通讯光缆等产业集群优势也正在形成。南通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位于南通的联合国农药剂型开发中心是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农药剂型开发中心,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农药剂型开发的仪器设备,完成了多项世界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依托该中心的7家孵化器和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南通化工新材料特色基地的成果转化和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江阴和海门是两个县级市,正是通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才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县域经济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2002年江阴市新材料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80亿元,江阴沿江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全国新材料产业规模最大、新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多、集聚的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最密的县等;全国第一家产业基地——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2002年以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利税5.2亿元,新材料成为海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推动区域高新技术转移和辐射的最有效途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相继建设,直接形成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方面,这扩大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升级的“机会窗口”,这特别对于科技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的长江三角洲以下诸城市如舟山市、湖州市、泰州市、嘉兴市、绍兴市、常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和扬州市地区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借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优势得以迅速形成。而这又是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提高的重要来源。

科技经济一体化将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

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的方向。科技经济一体化是指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和相互依赖的过程和机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前提和基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所共同决定的,如新经济的崛起、国际直接投资竞争压力递增的环境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科技资源的不平衡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

基于FDI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要素跨国流动吸引能力和集聚规模十分依赖。而如何形成相应的制度优势,这是影响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的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长江三角洲除了建立城市群各自制度竞争优势外,还要建立起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优势,既包括对密集国际贸易和大规模要素流动的被动反应,更为主要的是指为成功地竞争市场份额和国际可流动要素而对制度进行的预先调整。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将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创业景气提升为主要目标,加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功能开发,提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资源全球一体化配置能力,是长江三角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导向。

沪苏浙共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乃大势所趋。浙江省科技厅在2004年4月份出台了《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浙江省与上海、江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分工协作,联合制定“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形成优势互补、制度互动的区域创新新体系。这无疑会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为此,各地在形成与上海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措施上大胆进行了相关制度创新。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和高科技中心的长三角其它14城市战略功能定位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形成的基础,也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府促进行为转换和创新的支点。苏州近10年的高速增长正是因为苏州形成了与上海十分密切的经济联系。地缘优势是苏州全面接轨上海先声夺人,而形成“错位发展”产业战略(“上海做的,苏州就不做;而苏州要做的,是上海不想做的”)则是苏州政府行为创新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招商引资上,苏州避免在石化、钢铁、汽车制造等行业上与上海的同构,而积极促进以电子、IT业为主的电子产品、机电一体化产业、生物医药、家用电器和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2001年,苏州市利用外资竟高于上海。这也充分利用了苏州土地成本、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无锡也提出了“对上海的产业进行配套”的集群战略。无锡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就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由中国华源集团、无锡市人民政府、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无锡惠山生命科技园区,则以建设21世纪大上海经济圈、发展大上海知识经济和生命科学的对外窗口为己任。常州确立了上海工业的后方基地为目标,把常州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2002年底出台的《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亚上海”的目标。扬州也提出要成为“北上海”。南京定位为承接和延伸上海的辐射,成为长三角地区向中部省份辐射的一个“中转加油站”。嘉兴把接轨上海作为发展的首选战略,争当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建成“半小时交通圈”。湖州欲成为浙江省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城市”。绍兴作为中国的轻纺名城提出“接轨上海,就是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就是接轨世界,就为自身的发展抢抓了机遇,打造了较高定位的借力平台。”宁波积极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机遇,融入沪杭甬之间2小时交通的“金三角”。

郊县在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载体功能将进一步显著

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近年来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高速增强,与郊县经济活力形成和不断提升几乎一一对应。2003年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县域经济总量已经占到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在2003年12月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长三角地区就有49个,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前10位中更是占了8个席位。2003年江阴市的GDP突破5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达到68.61亿元;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比地区平均水平高出了百分点。2003年江阴、常熟、张家港、吴江等地的GDP增幅都在20%左右,昆山更是高达32%。另外,郊县经济的富有生机也使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利用外资能力迅速提高。城郊县域经济规模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也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力促动。苏州的经验表明,郊县域正在成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富有竞争优势的载体,没有县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的构建,就不可能有苏州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的产生。昆山抓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先进制造业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重点转移的契机,提高引进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共识,构造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后发优势。道达尔•菲纳、利乐、诺华、通力、耐斯迪、DSM、丹尼斯克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一批行业领先的国际知名企业、财团和跨国公司在昆山投资,并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为主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到2003年底昆山市已累计批准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600多个,全年一年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2003年昆山工业总产值达到938亿元。昆山通过仁宝、DELL等世界六大笔记本生产基地集群落户的优势,大力发展信息电子产业集群,昆山已形成了以笔记本电脑产品为主体、电脑、鼠标、显示器等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品链。目前,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已占到国际市场总量的1/3,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地方政府促进行为创新是长江三角洲县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准增长极”或“亚增长极”功能开发的重要条件。这方面,长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官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表明政府科技合作正在由过去的单纯口号宣传、优惠政策激励向区域创新条件体系、创业条件体系建设、有效制度安排等方向转变。这将推动着新经济条件下政府科技行为的全面创新。推动国家重大高科技成果和地方高技术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必须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的官产学研合作形式,建设区域产业集群平台,形成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优势产品、特色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集群。昆山传感器产业集群基地就量昆山市和中国科学院官产研合作建设的成果,通过昆山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与中国科学院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有机结合,昆山形成了吸引国内外各类从事传感器研发的人才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和条件体系,形成了传感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目前昆山已集聚15家传感器应用开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形成了压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七大系列传感器产品群。昆山传感器产品95%销往美欧和东南亚地区,红外传感器销售量已占国际市场的70%,光电传感器占国际市场的20%。这表明,昆山传感器产业集群对国际市场正在产生重要影响。

分工与合作的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开发,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分工与合作的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以及配套能力开发,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域竞争优势建设十分重要。价值链将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其一,客观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主体是“小而精”或“大而专”的科技型企业,这与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结构具有明显区别。其二,产品链和产业链的形成是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形成的基础条件,这对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对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集中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三,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的形成构造了集群微观主体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的新机制,这既提高了区域学习效率,也放大了集群载体的“集体效应”。其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依赖于其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其五,新型分工与合作的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有助于提高区域专业分工水平。其六,产品价值链扩张是跨国公司产业整体转移的基本方式之一。调查表明,不少跨国公司在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过程中采取了投资链和产品链等模式,产品链、企业链、以及生产、研发、销售链发展迅速。索尼在无锡新区打造其全球制造业基地,将研发中心、笔记本电脑的软件研究等都集聚在该区域。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建立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和提高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能力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吸引国际先进产业转移的成功手段。苏州市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与国际先进制造业区域集群优势构建之间的互强机制,积极筹划民企与外企的配套协调会,以提升地区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能力为重点,开拓吸引国际先进制造业区域集群的新路径。昆山市地方民企为本地区集群的台资和其他外资企业提供了3100亿元的配套总量,昆山地方民企累计超过7万家,同时也大大降低外来投资企业昆山集群的商务成本,成为昆山企业集群最大的竞争优势所在。

通过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来提高本土企业国际化水平。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为本土企业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更为本土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开拓了崭新的思路和途径。无锡积极引导地方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在形成与区域特色产业和骨干外商投资配套体系上大做文章,拓宽了本土企业学习机会。同时还通过民企与外资嫁接和融合,提高了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效率。这方面尤以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为代表。这为本土企业学习能力提升和接受先进技术辐射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随着昆山制造业发展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大公司,在昆山建立研发中心。目前昆山集群了微星科技、通力电梯、恩克斯、统一食品、台湾神达等30多家研发中心。这标志着长江三角洲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正在走上一个新台阶。

地方政府在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与传统集群不同,决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优势高低的主要因素不是区位因素或市场因素,更多是新型人力资本因素和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因素等。因此,决定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竞争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已由传统的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向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和能力因素转变。而人力资本条件和创业文化制度条件等都是影响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完善和能力提升的基本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主要以劳力密集型为主和中小企业为主。2000年下半年以来,台商投资开始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大中企业为主导新格局。这使推动台资实现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城市区位转移的重要背景。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本积累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和创业制度优势等推动了台资的上述“区域大转移”。2001年,设立在福州马尾的台湾中华映管由于当地不具有产业配套体系能力,不得不到江苏吴江再投资8亿美元,生产液晶显象管,与投资昆山的台商笔记本电脑厂家实现产业链配套。台湾高科技产业加速在长三角地区聚集,苏州新区、昆山已形成台资电子信息企业的产业链,无锡新区已成为台湾光电企业的基地。苏州和无锡等地方政府较早地形成了这种战略性认识,积极提高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水平,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的有为创新。长江三角洲不少城市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凸显,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内各地政府行为在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上的有效定位上。这是提高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促进行为定位的准确性和政府行为效率性的前提。上海市通过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促进中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张江集中度,构造生物新药创新体系和产业化体系。目前,张江“药谷”初步形成以“一所七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集聚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等14家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机构,集群了350多名高层次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和90多家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包括世界医药产业前20强的罗氏、史可必成、勃林格殷格翰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等)、吸引了注册资金15亿元的近50家风险投资机构、CRO药物开发临床服务机构、通用GMP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等专业服务机构等的集聚。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是微观基础建设和制度创新安排的互动过程,这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其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的优劣最终会在集群微观基础和制度安排的优劣上体现出来,会在集群微观基础与制度安排的互动性上体现出来。

其二,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和制度安排建设具有明显的外商直接投资导向。这既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某种竞争优势,也是一种劣势。

其三,在形成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本土化特别是企业微观基础本土化和研发机构本土化方面,长江三角洲还任重道远。一方面,目前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集群微观基础格局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竞争力;另一方面,FDI导向的制度安排体系导致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路径依赖,难以从根本上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开发。

其四,形成FDI和内资企业兼顾的高新技术产品微观基础再造的制度安排将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的重点、这对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机制,对区域创业文化和创新环境的培育和地区高新技术集群景气度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和制度创新安排将是一个长期行为,不能低估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和制度创新安排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FDI在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主导功能将会持续10-15年时间

外商投资企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企业微观基础。长江三角洲不少先进城市如苏州、无锡已形成FDI“结伴”集群现象,如苏南地区的“台资群”现象、“日资群”现象、“韩资群”现象等。考虑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本土微观基础如企业、研发机构的成长客观上有一个起步周期,同时这些本土集群微观基础国际竞争力提升也需要时间积累。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FDI在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功能还会持续甚至加强下去。如果本土集群微观基础如企业、研发机构和地方政府在这场接受国际技术转移和先进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预期提高,这种时间周期会更长。这种FDI长周期作用模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研究表明,在美国,拥有内部R&D机构的许多企业不愿意采购外部的技术创新。这种现象被称为“非本处发明”(NotInventdeHere,NIH)综合症。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FDI主导功能长周期模式容易形成对本土创新基础和外部创新信息的“排他”现象。这表明,如何缩短FDI在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导功能作用周期,也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得以迅速形成的关键。而这必须借助本土集群微观基础如企业、研发机构和地方政府有效的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持续积累,借助积极响应和超越FDI导向的集群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提高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近期,特别以提高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更为迫切。所谓技术能力,是指对于外部技术价值的认识、模仿和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能力。这也说明,构造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构造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样重要,也是构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后发优势”的基础。

不遗余力地推进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的总体制度框架

接轨上海,实现共赢,推进长三角科技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各地政府的共识,成为政府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原来江浙各地对地方著名企业“孔雀上海飞”,变相采取种种阻碍手段。现在不少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政府不再视为“挖墙脚”举动。虽然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政府之间一体化合作的制度安排还没有产生,但不少城市政府却进行了有为而大胆的探索。长三角科技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而这首先需要长江三角洲城市政府间的合作,这才是激发企业间科技经济一体化合作的重要保障。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科技经济一体化,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全新创新,而且是一种战略创新。从长远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得和提升就在于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长三角科技经济一体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创新过程,各城市政府领导一体化口号与相应的制度安排还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具有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导向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供给还大多处于“缺位”状态。再加上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的限制,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诸多利益主体矛盾的客观的存在,长三角“诸侯经济缺陷”还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特别是利用外资的竞争将日趋剧烈,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难度在递增。上海提出绝不走“产业空心化”之路,而要成为国际大都市中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如何协调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利用外资和产业集群竞争中的深层次利益矛盾,是摆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必须全面推动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由区域比较优势向区域竞争优势的跨越

科技创新形势篇8

即在获取市场上有关产品的供求信息方面具有优势。此方面的信息越充分,往往能使研发成果与现实需要越贴近。若某微观主体(如中介机构)仅具此优势,则在不开展合作研发时,该主体将进行信息出售。研发优势。即在科研队伍和实验条件方面具有优势。若微观主体(如科研机构)仅具此优势而无其他优势,则其在不开展合作研发时将进行技术转让,不过,因为研发非市场导向,可转让的技术占比偏低。内部化优势。即在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并将新产品进行营销推广方面具有优势。若微观主体(如某转型企业)仅具此优势而无其他优势,则其在不开展合作研发时将进行技术外包。

2在开展实验室经济的背景下,具有不同优势的微观主体

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合作研发模式来最大化创新效益当一微观主体具有市场优势,另一微观主体具有研发优势,则两个微观主体可以开展以下合作:具市场优势者委托具科研优势者研发后再进行技术转让,该模式能相对提高创新成果市场化的比例。比如,科技中介委托高校进行技术研发,并将取得的技术成果再转让。当一微观主体具有市场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科研力量时,则其可和具有较强研发优势的另一微观主体共享实验室,并在合作研发后进行技术转让,此举可增强研发的针对性并降低创新成本。比如,公司制的科研所与高校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后,再转让技术成果。当一微观主体具备市场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研发优势薄弱时,则可与具有研发优势的另一微观主体共建实验室,并将研发成果直接进行产业化,此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可提升创新效率。比如,中小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当一微观主体同时具备市场优势、研发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则宜自建实验室,并将研发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线,以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比如,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企业通过自建实验室来持续维持技术的领先地位。

3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验室经济的现实背景

承前所述,通过有效构建实验室经济来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方略。应该看到,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验室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作为建国初重点建设的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等重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株洲现已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汽车整车生产及零部件产业、航空技术装备产业、服装加工产业、陶瓷加工产业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并已建成国家火炬计划传感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等部级自主创新平台。另外,株洲科技实力雄厚。截至2013年,全市拥有各类技术人才24.9万人,其中,两院院士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9人。全市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7家。株洲先后8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5]。与此同时,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以下问题:①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株洲七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外,其他产业产品结构较单一,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部分传统企业以组装加工为主,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仍依赖于进口。②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尚待增强。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其研发意识和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多数企业仅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技术创新也大多限于产品和工艺的改进,而在重大技术创新方面缺乏同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导致标志性成果偏少。③投融资体制及中介服务亟待改善。由于技术研发的成果出炉及其市场价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发展实验室经济的风险成本较高,客观上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中介服务。目前,在研发资金来源方面,株洲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政策性专项支持资金的力度也不大,加上株洲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区域内的投融资渠道不健全,尤其是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基金还不发达,这些束缚直接制约了实验室经济的发展。

4促进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验室经济的方略

4.1厘清区域内的优势资源,搞好规划布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从宏观上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领推动作用,着力于打造以株洲优势和特色企业为主体,以国家高科园为载体,以实验室经济为抓手,以项目和资金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新格局。首先,要制定重大科技专项规划,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综合利用株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风电等动力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聚集优势,打造“中国动力谷”。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食品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其技术开发、工程化及市场应用等实验室经济诸环节,推动区域内的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其次,要搭建一批成果开发与转化平台,推动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作联动。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参与的原则,致力于新建一批产业研发机构,增设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基地,使更多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为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

4.2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为推动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验室经济,政府应颁布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中介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如技术成果入股管理条例、知识产权权利质押办法等)。建立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有效利用期权、股权、分红权、技术入股等激励手段,完善知识产权转移和交易的利益保障与实现机制[2]。同时,还要健全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降低企业研发的风险成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要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就核心技术研发共建实验室,要从建设用地、财税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并支持企业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金融租赁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4.3培育交易平台,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科技创新形势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

自20世纪90年代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出现后,近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园区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仍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亟待提升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功能。因此,正确把握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内涵,研究其科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园区的技术集成创新基本功能,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确保农业园区新时期在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现代生产力水平、产业竞争力以及农村经济水平中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

1园区的科技创新功能分析

根据国家科技部在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规定,农业科科技园区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在《“十二五”国家农业科技园管理办法》中又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园区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孵化基地”。按照国家科技部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有关规定,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功能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1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创新

“集成”是指将某类事物中各个好的、精华的部分集中、组合在一起,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集成的各要素相互耦合、优势互补,产生较好的组合效应。“农业高新技术集成”是指将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的高新技术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一个能够发挥效益的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是通过创新主体将“技术集成”中相关技术要素耦合优化,以最优的态势结合在一起,使集成技术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农业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例如,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农艺和农业机械化技术融合问题,本质上就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融合问题。早期我国为了促进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和农机部门各自自成一体,迟迟未能有效地突破机械化插秧这一技术瓶颈。而在通过育秧模式的改进后,有效地将育秧技术和机械化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融合,农艺和农机融合,这一技术瓶颈得以突破,插秧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农业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单一技术的融合交叉配合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一种常态模式。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创新人力资源基础以及创新基地、创新条件、试验示范基地和成果应用条件等物质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经费的资金保障,创新信息的信息基础,以及科学管理的管理基础,能够对农业高新技术进行有效集地成示范创新。因此,农业科技园是我国现阶段较具优势的农业科技技术集成创新的有效平台。

1.2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包括新品种、新农艺、新装备等,一般以项目成果鉴定、项目验收或专利申请等作为成果形成的表现形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将潜在的和理论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和物质形态生产力的过程,也就是科研部门、企业和农户之间以农业科技成果为媒介建立的供给和需求过程[1]。农业科技园区这一新的农业业态形式,将科研部门(含院校)、农业企业、农户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符合市场机制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园区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法人运行机制,管理运作规范,在政府的引导下,追求前沿化的生产技术,即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其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在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体制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

1.3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展示

“技术”是指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示范”是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管理模式、农民素质等因素千差万别,一项农业高新技术在一地适用而在另一地并非适用。特别是农民朴实的心理作用,在看不到技术实际应用的结果前,一般是不会选择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某一项新技术的。因此,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对某项技术在某一地的成功推广应用至关重要。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均需一定面积和范围的技术应用,从而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样板”实例。园区通过生产实际应用,使农民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技术应用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提升、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等实际效果,真正从心里接受推广的技术。农业科技园区由于追求利益的驱动,宣传其拥有的“农业高新技术”,做出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样板”,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展示,成为其一种必然的行为。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为了所拥有的农业高新技术的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宣传其所拥有的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必使其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展示的有效平台。

1.4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辐射

“推广”意为扩大施行或作用范围,“辐射”意为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一地农业高新技术的成功应用,通过其示范展示效应,能够使生产条件相近的不同区域产生对该项技术产生应用的冲动,其结果会使该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项新技术的推广辐射,需要有技术供体、媒介和技术受体,三者形成技术扩散体系,并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农业科技园区所进行的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其目的除了用于园区的生产,提升自身生产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外,更重要的是将园区示范成功的、先进适用的农业高新技术普及、推广,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得到应用,这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利益所在。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目的。农业科技园区追求利益和和政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方面形成了高度契合。为了追求园区利益,农业园区作为技术供体,通过技术推广企业或各种信息渠道的媒介,向广大农民受体传输农业高新技术,是其一种必然的市场行为。因此,农业科技园区追求经济利益的使然,将使其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辐射的有效平台。

2园区的创新模式探讨

科技园创新模式是指园区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发展激励及其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制度特征,主要包括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融资机制、创新主体、创新协作机制、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及创新的文化氛围等内容[2]。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差异,园区的科技创新模式亦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2.1以全领域创新为发展极的创新模式

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在园区内集聚了较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园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能够迅速物化并及时转移到企业,如江苏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就是这类园区的典型代表。实力雄厚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省中科院植物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机局等一批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基地落户区内,园区将建立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和博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10余个,集聚涉农科技人员1000名以上,新增涉农科技企业50家以上,形成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农林牧渔产前、产中、产后等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创新,建设成引领农业现代化、全国一流的农业硅谷。该模式加速了农业高科技的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增强了农业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1)运行机制。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总公司负责制。园区设管委会,园区与镇实行“园镇合一”的运行机制,园区管委会下设“一办五局”,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科技人才局、国土规划建设局、现代农业发展局、财政和资产管理局。(2)园区建设。由省、市、县和科教单位共建,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成员单位负责制,其中创新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省、市投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区投资为主,创新核心区的创新内容建设以各入园科教单位为主。(3)政策环境。南京“科技九条”、南京“1+8”、南京“321”引进计划、溧水区“1+5”等计划的实施,为园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南京市把该园区定位为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出台了加强科技人才资金向园区集聚的实施意见,为园区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持。南京市政府、溧水区委区政府分别专门出台了支持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产业发展、土地保障、组织领导保障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3]。(4)主要特点。该类型创新模式主要特点是全产业领域创新,入园创新主体实力雄厚。但园区地理位置较特殊,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周边,且周边集聚较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2.2以某一特色领域创新为吸引极的创新模式

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在园区内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或某一创新主体与该区域长期合作,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且创新成果具有快速扩散的网络,如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就是这类园区的典型代表。该园区内的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及推广工作,特别是在水稻育种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水稻育种团队被确定为江苏省太湖稻区杂交晚粳稻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三系杂交粳稻优质高产品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该研究所还被确定为国家杂交水稻高产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国家(常熟)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国家发改委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科技支撑实验室、江苏省杂交晚稻高产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推广示范基地等等,并同省内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合作创新关系,园区已建成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大学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园区的科技创新以该研究所为创新极,通过与区外有关高校院所的广泛合作,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运行机制。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科技公司负责制,具体负责园区科技创新、资金筹措、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产管理、经营开发等工作。

(2)园区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资金为主,园区其他建设以企业和社会资金为主。园区积极配套国家、省市各类建设项目,在着重完善园区技术设施建设的基础的同时,注重园区的信息化、生产加工配套、产销对接和园区的平台建设。2014年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质性运行和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

(3)政策环境。常熟市科技局给予一定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费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担市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并积极推荐承担部级、省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园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连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能力的提升,推动科技金融加速融合。2015年苏州市实施了“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对包括现代农业领域在内的创业的科技团队给予创业补助和创业项目资助。

(4)主要特点。该类园区的主要特点是园区区域内拥有农业某一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且该创新主体在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3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引力极的创新模式

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园区及周边区域具有独特的资源,资源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如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国家盐土农业科技园区就是这类园区的典型代表。园区所在地大丰市地处黄海之滨,沿海滩涂生物资源多样,物种丰富,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大丰拥有112km海岸线,滩涂面积9.20×104hm2,每年还以0.13×104hm2的速度在继续於长。大丰独特的滩涂资源优势,使得大丰在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的有关盐土农业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入住园区。2012年园区与大丰市政府、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组建了海洋科学研究院,下设海洋滩涂生物资源、海洋活性物质、海洋微藻生物技术、海洋食品、海产养殖、海洋分子生物学与海岸经济等10个研究中心,并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省中科院植物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创建了“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农业大学微藻中心”、“中科院微藻研发基地”,聘请了3位院士并引进了一批拔尖人才,重点围绕盐土农业、盐土生物技术、盐土食品加工、盐土农业工程等技术领域,构建体制顺、机制灵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大大增强了园区的有关盐土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1)运行机制。组建了江苏省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直属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园区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

(2)园区建设。大丰市将园区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财政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同时集聚各部门争取的资金和项目,集中向园区企业和基地投资。同时,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和省级投资机构的资金,并广泛吸引国营、民营、外资等多方面的资金投入。

(3)政策环境。一是完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政策,通过土地出租、反包、倒包和拍卖“四荒”等形式,促进土地资源向园区集中,同时入园企业在享受大丰市工业用地最低价格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类型和投资额度,享受不同的土地价格。二是扶持龙头企业政策,鼓励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并对龙头企业用地列入土地用地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年度规划,并优先审批。三是实施税费减免奖励政策,按项目投资额度大小,对入园企业分不同年度、不同比例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补贴。

(4)主要特点。该类园区的主要特点是园区及周边具有某一资源优势或优势产业。

3结论与建议

3.1技术集成创新是园区建设之魂

科技部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中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4],是“农业创新高地和产业密集区,示范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5]。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在于农业高新技术的集聚、集成、创新、扩散与辐射,其建设的宗旨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因此,技术集成创新是园区规划和建设之魂,农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必定要始终坚守引领农业科技进步的理念,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效模式和科技支撑。

3.2优势资源(产业)是园区立园之本

科技部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关于园区建设指导思想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农业园区建设要“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是指超过同类事物中其他情况的形势,既可以是有形物质,也可以是无形物质,如特殊的土壤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等等;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因此,优势资源(产业)是立园之本,园区规划和建设必须要突出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纵观国内各地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建设,均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只有突出了园区的优势和特色,园区的发展才能稳定、持续,科技示范带动作业才能正常发挥。从上论述中的几个园区看,江苏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突出了交通优势及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区位优势,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突出了育种科技优势,盐城市大丰国家盐土农业科技园区突出了盐土(滩涂)资源优势。

3.3市场机制是园区生存之道

为了能使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科技部在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文件中均明确要求“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管理服务公司或园区投资管理公司,以市场机制管理园区发展”,其目的就是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做到政府“服务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干涉”,避免政府对园区在经营决策上的干扰,保证园区建设和运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真正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主导”的运作机制,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经营运作应按照市场机制规范运作,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因此,按市场机制运作园区是园区生存之道。在上述的三类园区中,均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管理公司,独立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4政策环境是园区发展之基

跨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内农产品出现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现象,同时国内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亟待提高,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型主体。农业科技型园区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科技园区同农业生产具有相同的产业性质,特别是农业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集成创新,投入多、建设期长、风险大、收益慢,又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世界各国对农业园区均给予了不同的政策扶持。完善的政策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并能够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土地的规划、基础设施的投入、税收的减免、科研项目的扶持等方法激励农业科技园区积极进行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的创新行为。因此,政策环境是园区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在上述的三类园区中,各园区均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给予了园区的不同政策扶持,促进了园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幸学俊,谭胤静.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运营机制探讨[J].北方园艺,2015(5):196-202.

[2]陈翁翔,林喜庆.科技园区创新模式比较与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10):113-115.

[3]严雪凤.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和建议[Z].溧水党政干部论坛,2014.

[4]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实行)>的通知》(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A].北京:科学技术部,2001.

科技创新形势篇10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创新团队 创新平台 创新管理 创新模式 优势学科

长江大学是20D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原江汉石油学院为主体,联合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石油学科特色鲜明、农学学科优势突出、荆楚文化享有盛誉”为特点的多学科体系,为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在秉承原四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两大办学特色。

1 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构建产学研创新团队

高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长江大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针对学科门类多的特点,学校对优势学科给予重点扶持,加强重点人才引进,由重量级人才领军、组织大团队、构建研究大平台、申请大项目、攻关大课题、获取大成果,步入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1.1创新思路,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

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思想观念、工作途径和政策制度三个创新,以学科为依托。把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的人才队伍。构建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具体做法是:以“楚天学者岗位”扩大优秀人才总量。构建创新团队;以“长大特聘教授岗位”锻炼中青年人才,构建学科梯队;实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夯实基础培育人才,搭建良好的人才梯队。

1.2创新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长江大学在人才兴校强校的战略选择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三个观念: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科学的人才观以及人才强校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形成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局面。

1.3创新模式,造就一流的学术大师

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要培养和汇聚一批帅才、将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要在学科发展的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造就一流的学术大师。

2 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创新产学研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1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构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以学科优势和特色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着力建设好重点学科。建立一批学科交叉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相互依托和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同时,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此外,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逐渐形成“拳头”学科,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2.2面向企业科研生产一线,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与成果转化平台

长江大学的石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鲜明的石油特色。学校与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论是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行业重点、横向科技任务,还是基础研究任务,学校一直都明确地为石油石化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与石油石化企业保持着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科技人员的科研任务许多来自油田和生产第一线。

2.3瞄准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瞄准企业人才市场需求,以务实为基础,以双赢为目的,以需求为动力,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基地、两种资源,丰富学校的办学路子,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程。学校加大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现建有82个实验室,16个校内实习基地,320个校外实习基地,还建立了10余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形成了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创新基地)网络。

2.4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产学研信息化平台

根据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大信息化工程的投入,运用计算机集群,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创新产学研信息化平台。有力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长江大学的石油科学与技术学科较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在研究和传承过去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校企、校地多方位合作”的办学理念,通过“共建教育科研基地”等合作教育形式。把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扎实地向前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新格局。

3.1遵循市场和教育规律,建立政府保障机制

为了推进学校与企业的顺利合作,必须建立政府保障机制,以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研讨解决冲突的途径等,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法规条例的约束下正常行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有力地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3.2坚持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

坚持在互惠互利条件下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通过合作教育、共建科学园、建立大学一企业联合研究中心、人才交流、相互提供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两个创新基地、两种资源,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向纵深发展。

4 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长江大学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门类和培养目标上,都进行了客观的定位,探索适合学校发展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

4.1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构

长江大学经过15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产学研管理模式,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校地合作委员会;另外,学校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进行日常合作事务的管理,制定了5个章程,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上规范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丰富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校企、校地间多方合作,谋求双边发展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