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十篇

时间:2023-12-01 17:30:55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1

摘要:

甘肃青海两省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但许多资源点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对该区域的温泉开发序位进行评价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前提。本文分析了甘青两省温泉资源的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从温泉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两方面共20个指标构建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体系,并首次探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因子评分标准。以甘青两省22个市州80处温泉为例进行评价,将80处温泉分为优先开发、次优开发和不宜开发3个级别。针对优先开发和次优开发的温泉给出差异性的开发策略,并指出不宜开发温泉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温泉旅游地;层次分析法;开发序位

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温泉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各地温泉旅游开发也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不仅造成温泉资源的无序开发,而且对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温泉是一种可再生性较差的资源,由于开采过量或自封闭作用,会造成温泉水温降低、矿物质元素浓度降低,医疗保健作用减弱,甚至有的温泉出现干涸的现象。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甘肃、青海温泉资源的开发也掺进了越来越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温泉资源较丰富的甘肃省天水地区,随着开采量的增大,天然泉眼大部分断流,人工钻孔的流量也在逐年减少,温泉旅游所依赖的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青海省个别温泉也因旅游开发引起水循环过程的改变,影响了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甘青两省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区域性的干旱气候是温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1]。温泉旅游的开发受资源、经济、区位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个温泉都适合开发。因此,对温泉的开发序位进行评价,可使温泉旅游开发在时空上优化布局。本研究以甘青两省80处温泉为例,判定各温泉开发潜力的大小及开发序位,为温泉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提供依据。

1研究进展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保护和有效开发的前提,旅游开发序位评价属于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在旅游开发序位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GREENH利用特尔菲法评价旅游的环境效应[2]。DENGJY从资源、周边吸引力、可进入性、社区环境、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对澳大利亚国立、州立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进行等级次序评定[3]。BLAN-CASFJ从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3个方面对西班牙海滨旅游目的地进行序位评价[4]。PHIL-LIPSMR以英国威尔士的7个海滩旅游地为例,从自然、生物、人类影响3个因子共50个指标评价海滩旅游地的序位[5]。PRISKINJ从吸引物、可进入性、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四个因子评价西澳大利亚的中部海滨地区65个旅游景点的资源潜力[6]。国外对温泉旅游资源的量化评估较鲜见,而国内已有学者开始探索温泉旅游资源的潜力评价,他们的评价模式各有特色和优点,也存在不足。这些研究成果也是本文的重要基础。张蕾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广东龙门县的温泉旅游资源进行了尝试性评估,评价模型中一级指标包含生态条件,而一级指标区域条件下属的5个指标中又有生态环境条件,造成指标选取的重复,而且把耕地面积作为生态条件的下属指标缺乏通用性[7]。程曦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翠丰温泉和云南腾冲温泉旅游资源进行对比评价。其中评价模型中旅游资源的脆弱度和旅游环境容量两个指标概念有待明晰,可进入性和与客源地距离本来是包含的关系,却被列为并列指标[8]。熊继红对武汉城市圈温泉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评价模型简明扼要,对地理区位指标评分标准的实用性有待商榷[9]。钟林生对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全面和专业化,该模型非常适合对较大区域的温泉资源总体形势的评价[10]。总体而言,这些学者对温泉旅游资源的量化评价做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研究,但是,还未构建针对性强、普适性广、可操作性强的温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也未开展探讨各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和评分标准。本研究以甘青两省温泉为例,构建温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分标准,以期对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的理论和其他地区温泉旅游资源评价的实践有所裨益。

2甘青两省温泉概况

温泉是地热活动在地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受大地构造及所处构造部位的控制,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在地壳活动地带,即目前公认的全球板块的边界,而低温地热资源广泛分布于板块内部[11]。深居内陆的甘肃远离板块边缘,属于板块内部的低温水热系统,水热活动强度不大。受区域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甘肃省地热水主要分布在天水—武都南北向构造带、陇东盆地和祁连山造山带,显示出明显的区域性。甘肃省有温泉和地热钻孔25处,其中25~40℃的低温温泉有21处,40~60℃的中温温泉有4处,它们都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我国规定25℃以上的地热水为温泉)。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在北部地区的响应区,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在青海省三山三盆的盆山构造格局中,地热水主要分布在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和共和—贵德盆地。青海省有温泉和地热钻孔55处,其中25~40℃的低温温泉有35处,40~60℃的中温温泉有9处,60℃以上的高温温泉有11处,温度最高的可达93.5℃(贵德扎仓温泉)。由分析可知,甘青两省温泉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较广。然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长期落后的经济和交通使甘青两省很多温泉还处于待开发状态。目前,开发运营的温泉仅有十余处,有些地区的温泉受水质、水量、区位等条件限制,仅作简单的洗浴和灌溉养殖,有些偏远山区的温泉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而白白流失。已开发运营的十余处温泉中,甘肃武山温泉乡温泉、天水温家峡温泉、泾川何家坪温泉和青海湟中药水滩温泉属于重碳酸盐型矿泉(表1)。其中,武山温泉乡温泉中氡含量达到294Bq•L-1,与广州从化温泉、陕西临潼华清池温泉同属于我国优质氡泉。甘肃清水汤浴河温泉、通渭汤池沟温泉、武威药王泉和青海贵德扎仓温泉属于硫酸盐型矿泉。其中,清水温泉中被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含量居全国名泉之冠;通渭温泉中铁含量达到35mg•L-1,与黑龙江五大连池矿泉、云南腾冲迭水河矿泉同属我国最著名的三大“铁泉”;贵德扎仓温泉利用热浴治病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种泉水对风湿劳损、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属于藏区名泉。由此可知,甘青两省已开发的温泉温度较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医疗保健价值高,温泉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甘青两省温泉所在地经济落后、区位偏远、环境条件差使得温泉旅游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影响了其经济潜能的发挥。本研究中的甘肃省温泉资料来源于2013年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察院的地热资料,其中表1中的甘肃省六个温泉的出露温度是作者2013年实地勘测,水化学类型是实地取样后在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量得出。青海省温泉资料来源于2014年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地热资料。

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过程

3.1构建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体系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温泉旅游地开发序位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对甘青两省温泉的实地考察,参考了专家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所确立的评价因子,综合考虑温泉的游览价值、医疗保健价值、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客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构建了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温泉的游览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和生态环境条件是影响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因素,直接关系到温泉资源的品味高低及旅游产品的质量优劣。社会经济条件、客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是温泉资源开发的外在驱动力,决定了温泉资源开发的速度和规模,同时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3.1.1温泉旅游资源条件指标分析宜人的温泉度假区应该是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在观光中休闲,在休闲中观光应成为未来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温泉旅游地丰富的景观会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温泉悠久的历史会让游客感受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温泉的形成原因及温泉与地震及板块构造的关系等地质科普知识可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教育。因此,选取温泉的观光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来评价温泉的游览价值(C1)。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地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受温度、流量和矿物含量3个因素的综合影响[12],温度越高,流量越大,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含量越多,温泉的医疗价值就越大。因此,选取温度、流量和矿物元素含量3个因子来评价温泉的医疗保健价值(C2)。与传统的观光旅游者相比,休闲度假旅游者更加强调消遣性和舒畅性,重视旅游环境(或设施)质量与游憩功能[13]。因此,环境质量是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中的核心吸引力的要素之一。对温泉休闲度假旅游而言,生态环境不只是旅游资源的背景,而是温泉旅游地的绝对吸引因素,尤其是气候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14]。这里选取森林覆盖率和气候舒适度两个因子来评价温泉所在地的环境质量(C3)。

3.1.2温泉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指标分析温泉的开发是一种利用温泉资源再开发的高投入项目,其所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温泉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和消费层次[12]。旅游业作为外向型服务产业,其发展水平受到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因此选取人均GDP、第三产业主导性、GDP增长率和资本开放度四个指标评价温泉地社会经济条件(C4)。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温泉旅游地需要依托较理想的城镇群才能达到维持经营的门槛游客量。目前,我国还处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城镇居民仍然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客源地的出游潜力[15]。因此,选取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的客源规模和城市化水平两个指标评价客源条件(C5)。旅游区位条件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及周边旅游地的相关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地位和条件。密度大、连接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条件可以减小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空间阻力。旅游目的地与周边区域的竞合关系对区域旅游地整体优势发挥也有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合作共赢或替代竞争对旅游地的整体发展有正面或负面的导向作用。因此,选取温泉地与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的交通连接度、交通通达度、与周边景区地域组合关系来评价温泉地的区位条件(C6)。基础设施是旅游载体,完善的基础设施会提高人们的旅游意愿或重游几率[16]。通达便利的区内交通和通讯设施是旅游者能否顺利进出旅游地的重要条件。旅游服务设施也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服务质量和设施可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其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地收入。因此,选取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三个指标评价温泉地的基础设施状况(C7)。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等原则,选取温泉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两个综合评价层(B层),B层分别由3个和4个项目层(C层)组成,7个项目层分别由20个因子层(D层)构成。遵照层次分析法计算原理,构建温泉旅游地开发序位评价指标体系(A层)(图1)。

3.2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影响温泉地序位开发的因子很多,但各因子的影响方式和强度不同。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先向旅游局、高等院校的旅游和地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发放35份征询问卷,然后请他们对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重要程度判断比较,最后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利用Matlab矩阵运算软件求出各因子的权重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为保证判断矩阵中两两比较取值的严谨性,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CR≤0.01,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表2中可看出,温泉旅游开发条件的权重值仅比温泉资源的权重值低近10个百分点。相比较于观光旅游地的评价,旅游开发条件所占的权重较大,说明虽然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离开了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依托,对温泉资源的加工再造也就无从谈起。在温泉资源条件方面,环境质量的权重远高于温泉的游览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这与王莹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中得出的结论—72%的旅游者认为自然环境质量是休闲度假者最看重的要素[17]相符合,也显示了温泉度假旅游发展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市场需求导向。在温泉旅游开发条件方面,社会经济条件的权重最大,这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历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成正相关,经济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催化剂。

3.3评价因子赋值人们主观给评价因子赋值,评价结果难免缺乏客观性,因此应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以期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完善整个体系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选取尽可能多的可量化指标,以国家和地区权威机构公开发行的数据为依据,构建温泉旅游开发序位评价的评分体系。本文以甘青两省温泉为例对各评价因子赋值作以说明(表3)。以交通通达度为例,考虑到甘青两省的温泉客源市场都以短距离的省内游客为主,乘火车的游客所占比例非常少,所以以客车的时间表作为基础数据。选取距离和时间两个指标,并赋予两个指标同样的权重来计算交通通达性。交通通达度(D16)分别采用甘肃温泉到甘肃省14个市州行政中心或青海温泉到青海8个市州行政中心的最短路径的距离和时间总和来表示,距离与时间总和越小,通达度越高,因此对交通通达度的计算结果要进行倒数换算。

4甘青两省温泉地开发序位评价结果

本研究以甘青两省80处温泉为例进行序位评价。综合评价值选择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即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分值。

4.1优先开发温泉及对策经分析评价,排在前8位的温泉主要分布在甘肃的天水、武威、平凉、定西和青海的海东、海南。这些地区的大多数温泉资源价值高,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好,温泉开发有一定的基础,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甘肃清水汤浴河温泉、通渭汤池沟温泉、武山温泉乡温泉、泾川何家坪温泉和青海贵德扎仓温泉都属于优质温泉,温泉的资源价值很高。甘肃天水温家峡温泉、武威药王泉、永登药水沟温泉和青海湟中药水滩温泉依托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温泉旅游的综合开发条件很好。这8个温泉属于优先开发级别,是旅游开发的理想区,但目前还处于“温泉+宾馆”的初级开发阶段,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未来主要的开发策略有:(1)深化产品开发,丰富温泉旅游产品。首先须深入挖掘温泉的文化内涵,可根据温泉地所负载的地域文化和养生文化,开发设计花草温泉、酒温泉、咖啡温泉等众多趣味性的温泉浸浴形式。其次,重视温泉体验产品和休闲娱乐产品开发,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受。最后,重视温泉旅游商品开发,增加温泉所在地的经济收入。(2)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温泉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迎合度假旅游者回归自然、关注环境的需求,应改善环境质量得分较低的温泉地的环境质量,体现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的基础构成要素的理念。(3)温泉旅游地在开发过程中可与周边高知名度的景点联合开发,形成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客源共享、整体旅游竞争力提高的态势;(4)由于甘青两省温泉旅游的现状客源市场以短距离的省内市内游客为主,将来应注重中长距离客源市场的开拓,应积极开展文化营销、网络营销、价格营销等多样化的营销模式吸引游客,提高温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考虑到干旱气候对温泉流量衰减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应采取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措施,实现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次优开发温泉地及策略次优开发级别的温泉有21处,温泉资源价值和综合开发条件明显劣于优先开发级别的温泉。这些温泉主要分布在甘肃的庆阳、兰州和青海的海北、黄南。这21处温泉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1)加大资本投入力度,完善温泉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温泉的可达性。可依托主要的国道、铁路和航空,优先考虑开发距离交通干线较近的温泉。(2)受区域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直接影响,温泉资源的分布在空间上较集中,多个同质性的温泉资源出现在同一地域必然引起竞争。天水中滩温泉、通渭义岗温泉、永登龙王沟温泉和贵德曲乃亥温泉分别受已开发的知名度较高的天水温家峡温泉、通渭汤池沟温泉、永登药水沟温泉和贵德扎仓温泉的屏蔽影响,在未来的开发中要准确定位,可选择热水养殖、矿泉饮用水等多种开发途径。4.3不宜开发的温泉剩余的51处温泉得分非常低,属于不宜开发的温泉。这些温泉主要分布在甘肃的甘南、陇南、张掖、酒泉和青海的海西、玉树。首先,温泉储量决定了其流量,进而影响温泉旅游开发的容量规模及可持续开发能力。对于可再生性较差的温泉来说,流量小直接限制它们的开发利用价值,所以将流量小于1L•s-1的温泉列为不宜开发型。其次,温泉开发要依托人口较密集的城镇。一些远离经济发达城镇、偏离交通干线、处在高海拔祁连山区或青南高原的温泉也不宜开发。最后,温泉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温泉开发的重要因素。位于气候舒适度低、环境质量差、适游期短的内陆荒漠区和高寒山区的温泉也不宜开发。上述温泉受种种条件限制,暂不宜开发,应以保护为主。

5结论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2

[关键词]旅游产业;初始条件;转型;张家界。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明显变化。概括地说,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战略提升期、矛盾凸显期。”[1]旅游产业转型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经济体制转型的总体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趋势(马波,1999)、产业政策(唐留雄,2006)、面临的问题(马波,2007)、发展模式(夏卫红,刘嗣明,2008)等方面,此外,张辉等(2005)对转型时期的环境、制度与模式等问题予以关注。上述成果实际上讨论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假设条件下旅游产业转型的共性特征,然而共性特征并不能掩盖旅游产业发展初始条件的差异所造成的转型路径与绩效的差异,因此,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及其对转型的影响是研究旅游产业转型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

中国的旅游产业转型在本质上是一个以产业现代化为目的的旅游体制转换过程,体制转型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体制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产业发展也为体制转型创造条件和动力,它们共同统一于旅游产业转型过程当中。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初始条件是自然科学经常使用的一个学术术语,它是指产生某个结果的所有原始条件的总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初始条件主要是指转轨国家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最初形态,如转轨开始时的人力资本存量、法律结构、法制意识及经济结构等。转型经济学也注重对初始条件的研究。“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运动,它涉及多个方面的制度变迁,而各个小的变迁又与变迁的初始条件、变迁的过程,以及变迁的结果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相联系,这就决定了社会转型必定是异常复杂的,甚至难以从纯经济一个方面加以解释。”[2]在旅游产业转型研究中初始条件与世界银行所讲的初始条件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这里,初始条件是指转型初期的资源、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产业结构、制度等的总称,它既是旅游产业转型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前提。

(一)资源因素。

旅游产业研究中的资源是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传统旅游业的旅游资源观比较典型的是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前者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后者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现代旅游业中除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外更注重挖掘当代各种社会资源(工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康体、重大节事、现代科技成就、军事工程等等),依托整个现代城乡环境,依托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不断扩大旅游供给的品种和质量。社会资源无限论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旅游资源的禀赋的差别形成区域旅游的特色。张家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可以从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其资源品质的一系列认定中见出:1982年被批准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1年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又被国际地质联合会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目前,张家界以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为核心,以茅岩河、黄龙洞、天门山、普光禅寺等为卫星景区,景区总面积达500km,融山、水、洞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是中国少有的大规模、高品位的旅游风景区。魏小安等(2002)在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时认为,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市场拓展的重要品牌,是发展全国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3]。张家界因拥有世界自然遗产而使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开发张家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不仅充分展现了自然景观,增加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挖掘了旅游潜力,创造了宣传效应,更重要的了丰富了旅游品种,形成了新的旅游社会资源。直升机两次飞跃天门山的惊险表演,通过电视的直观报道,吸引了世人的注目,激发了旅游者的探险心理。这个事件和由此生成的话题,已成为附加于天门山自然资源之上的新的社会资源,由此产生的旅游产业效益是可观的。飞行事件是无形的资源,而横跨山峰的观光索道及观光电梯,则是有形的新资源。张家界奇峰林立,神奇秀美,索道实现了多角度的观览,最大程度的展现了自然资源的特殊禀赋与其观赏价值,“无限风光在险峰”,现代科技使游客的观览、猎奇心理得以满足,而它本身也是新的旅游社会资源。土家风情园和大庸府城则很好地展现了土家民俗风情。据统计,张家界

开发旅游以来,游客人数由1989年56.5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18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从1989年的249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1.12亿元。张家界旅游经济效益是独有的自然资源、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的人文资源和和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出来的新的社会资源合力的结果。

(二)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因素。

历史文化传统与地缘因素渗透在社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之中,使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作出不同的反应。它们对旅游产业转型方式和绩效的影响更为深远,有可能加速或迟滞产业转型的过程,进而影响了产业转型的路径和绩效。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传统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制度变迁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张家界地处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结合部,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2007年末总人口162.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就达117.68万人,其中土家族103.17万人、白族11.38万人、苗族2.71万人。张家界在开发旅游前区位闭塞,经济落后。由于世代依山而居,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稳定思维习惯,旅游景区的开发,打破了长期的封闭,部分居民抵触心理严重,不愿搬迁下山,影响了景区的开发速度和整体规范。因此,开发初期,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以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适应了现实情况,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这是其后产业转型的必经阶段。

(三)产业结构因素。

这里研究的产业结构包括三大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张家界1989年建市之时,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7.0%,第二产业为18.7%,第三产业为34.3%,是典型的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到1993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1.0%;第二产业为18.4%;第三产业为40.6%。也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张家界的旅游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速度缓慢,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虽有下降但仍然占据最大份额。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张家界的第一产业的产值为22.7%;第二产业为21.1%;第三产业56.2%。从中可知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已经完全确立。2006年三次产业比重由47∶18.7∶34.3调整为16.4∶24.2∶59.4。2007年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6.8%、23.8%、59.4%。从中可以看出张家界国民经济增长从建市时的第一产业带动演变为第三产业带动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旅游产业具有门槛低、就业容量大而且灵活、产业带动型强等特征,相比较而言在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

张家界旅游产业内部的所有制结构从一开始就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张家界旅游开发是在改革政策实施以后进行的,地方和部门成为旅游产业经济运行中极其活跃的利益主体,在投资、上项目等方面拥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张家界是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为满足发展需要从一开始就大力引进资金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开发,产生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既是旅游产业转型的结果,也是其加快转型力度的积极因素。

(四)制度因素。

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旅游立市的定位以后得到快速发展的,地方政府在发展初期担当了“先驱者”,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中国特殊的所有权制度使得很多旅游资源和产品归政府所有,并且在政府内部又有多个管理主体。首先,不同资源性质的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具体管理。如,1988年国务院正式确立武陵源为部级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贺龙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光禅寺、玉皇洞石窟群、老院子”等8处人文古迹由文化部门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风景名胜区”体系在旅游资源管理中占据主体。其次,具有不同资源特征的同一旅游资源同时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具体管理。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在管理上呈现“多龙治水”,旅游、规划、林业、国土、文化、宗教、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权限。

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管理体制在旅游发展的前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是需求推动型产业,政府主导模式下不可避免要发生诸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企业发育水平低、产业效益水平低等问题,并且容易形成狭隘的利益集团。这是由于在旅游资源管理中,政府的各级各个管理部门都在扮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是资源性资产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二是国家行政管理者。这两种角色存在一定矛盾,影响了旅游产业转型的速度和产业效益的增加。如黄龙洞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谈判就长达8年之久。

二、旅游产业转型初始条件对产业转型。

的影响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影响基本符合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规律,即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各种制度选择将会对未来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与绩效产生影响,从而加速或迟滞制度变迁的过程[4]。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转型的路径和绩效的影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始条件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旅游业是一项极富特色的产业,是集“游、购、娱、吃、住、行”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旅游开发必然带动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成长。张家界依赖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政府推动下发展旅游业,尤其在1993年以后随着市场体制的确立,为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列的制度创新,如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使旅游也迅速成为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由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成长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地区,对于属于典型“老、少、边、穷”地区的张家界,这种变化显示了产业转型的效益,体现在旅游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在2001年以后比重不断增加,到2007年达到了60.3%。张家界地区在旅游开发之前除农业以外仅有的产业是林业,属于一种资源输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也取得了经济的一定增长,但环境退化、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抗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差,对独特的地域文化加以保护和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在旅游开发之后,随着旅游产业转型进程的步伐,张家界不仅摆脱了旧的发展模式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互为依存。第二,初始条件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这些生产要素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这就是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演进过程。它反映了一定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一定水平的产业结构的密切相关,即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高附加价值化”的趋势,高附加价值的部门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19年来张家界的产业结构变化,正体现了上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向。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相应变化。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排序由第一、第三、第二产业转变为更为高级的第三、第二、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共同协调得到成长的,即政府理性构建与市场主体自发演进共同作用调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②张家界是以独特的山水风光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来张家界的旅游者大多数是观光而来,但是随着旅游需求的形式与规模的变化会带来行业结构的调整。③张家界开发初期的多元主体所形成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形式为旅游产业结构顺利转型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三,初始条件对旅游客流及收入的影响。20多年来,随着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开通,华天、最佳西方等高档次酒店的进入等,使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趋于成熟。1989年以来,张家界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6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0.13亿元,尤其在加入WTO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迅速。由统计数据可知,张家界旅游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客流增长,旅游收入增长与游客数量增长成正比。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和农民的收入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明显提高。张家界旅游业的主导地位虽然十分突出,但目前客流量已达到甚至超过旅游承载能力,受旅游环境容量限制,依靠增加客流增加旅游收入将受到限制,必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路径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中国旅游产业转型是两种力量推动的结果:一是受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发生转型,这是旅游产业外部力量推动形成的制度上的转型;二是受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旅游需求变化的决定,旅游产业发生转型,而这种转型是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是一种旅游产业发展自身的变型。由于初始条件的差异,旅游产业转型的具体路径也呈现多样性特征。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最初的结构性安排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由于存在充分竞争的完全市场和交易费用高昂的不完全市场以及制度报酬递增产生的自我强化机制,制度变迁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条是相互依存的路径,经济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另一条是闭锁路径,指制度向好的方向关闭了。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内生的,它无法超越“制度可能性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张家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是其经济的增长高地,成了经济要素的集聚之所。在其巨大的吸纳力作用下,各种经济要素被固化在旅游产业领域,与此相对比,其他产业处于弱质和从属地位,难以形成产业吸引力,发展机会明显减小。当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时,单纯观光型资源的张家界旅游产业竞争力降低就不可避免。由于锁定效应,观光资源型旅游产业发展的应变性、适应性均较差,相反却具有较大的发展惯性和超稳态性,不能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张家界旅游业是依托山水自然风光以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是目前张家界理想的运作方式。同时,由于受自身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特征的制约,其转型在遵循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原则下,按照“初级阶段单纯观光旅游———高级阶段品质型综合型观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旅游”,“点线旅游———板块旅游”的发展思路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提高张家界旅游产业素质。

三、结语。

首先,从旅游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的绩效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初始条件并不能完全决定产业转型的绩效。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开放系统,旅游产业转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等。其次,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应该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应偏重初始条件对转型绩效某一方面的影响。张家界在发展旅游业之初,落后的农业经济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于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进入旅游业又影响了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客观上阻碍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影响产业转型的绩效。综上所述,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应当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加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要根据特定的初始条件制定符合本地区的转型战略,这样才能克服初始条件的不利影响,或者充分利用初始条件的有利方面推动旅游产业转型的顺利进行,相反,盲目克隆是注定失败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4).

[2]王黎民.转型经济的初始条件[J].上海经济研究,2003,(9).

[3]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N].中国旅游报,2002-12-11.

[4]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于立新,孙根年.从张家界的旅游开发看旅游城镇的形成发展[J].调研世界

[6]徐慧.试论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J].学术论坛,1987,(3).

[7]景维民.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演化与相对市场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6.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3

论文摘要: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存在以牺牲旅游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旅游大发展的众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对策。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生活方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为旅游业利用而产生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事物。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既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实践中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更是旅游消费的客体对象。不论是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贵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4

关键词:县域旅游;旅游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90-02

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当地资源、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县域都根据自身特色优势,选择某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实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其中不少县域通过旅游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县域旅游经济概述

(一)县域旅游经济的概念

县域旅游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存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整合联动作用,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提高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资源本身的质量,而且需要依托多种因素及多个产业的协调配合。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意义在于通过改进、培养和提高县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逐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县域旅游经济水平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而且能够改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作用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应该结合实际,根据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第一、第二产业长期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县域可能出现经济增速缓慢或者遭遇发展的瓶颈。因此,很多地区通过扶植和鼓励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来实现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

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然而随着乡村旅游兴起与发展,许多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乡村度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县域为了发展旅游业,通过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了农村村容风貌,加快了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3.拓宽农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当地吸收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不足等问题,造成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使当地有效劳动力大量流失,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通过发展县域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未就业人员,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有效解决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高实际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实现县域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县域旅游经济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六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否雄厚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域发展旅游业具有充实的资金基础,能够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基础雄厚可以较好解决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经济条件。

(二)政府行为

政府对旅游业所起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差异,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些县域政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有些则作为服务者,负责协调旅游开发中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行为。

(三)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游客在多个旅游目的地,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之间做出选择,对某个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意愿及购买水平。县域旅游开发首先需要了解游客需求,采取策略吸引客源市场,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四)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指经过开发建设能够为县域旅游业发展所利用的一切资源表现形式。旅游资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一切客观事物均是旅游资源。它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旅游特色,构成对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旅游业的竞争性还表现在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五)企业运作

旅游企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及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弱,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感受评价,从而决定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六)区位环境

区位环境是指县域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所处的相对地理位置,以及县域地区与周边地区所表现的竞合关系。它影响到县域地区距离中心城市和客源市场的远近,以及客源市场距离目的地的交通便捷程度。

三、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

不同县域由于旅游业地位、资源质量、客源市场、区位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现状及优势,选择不同特色的县域旅游经济模式。本文通过对比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通过强效的行政干预管理,在县域旅游发展中对资源开发建设、产品宣传营销、行业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宏观调控。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县域旅游开发初期政府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有效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规模的初步形成。但是,县域旅游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仅仅依靠政府主导就会影响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运行,制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可能造成投融资渠道过于狭窄,阻碍旅游开发进度,不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主动积极性。

栾川模式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典型代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表现在政府统筹主导、资源特色明显、市场营销有力。栾川模式的成功经验能够为那些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都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县域给予参考借鉴。

(二)市场运作型

市场运作型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对县域内优良资源进行招商开发建设,以此带动县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转让企业经营权,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开发,激发旅游企业参与竞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以内资吸引外资,外引内联的旅游投资模式,提高了县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积极吸纳民营资本投入,有效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激活市场主体的竞争参与性。然而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作用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市场经济的无序性、自发性和事后性决定的。政府仍然需要发挥必要的监督管理职能来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投资者的各种短视经营行为,积极保护资源与环境质量。

婺源模式作为市场运作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旅游的优势在于灵活运用市场手段,以乡村性旅游资源作为特色。其成功经验是秉持“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经营思想,积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例如,婺源旅游集团公司的民营股份占了绝大多数,国有股份仅占27%。采用多种投资方式促成了企业、政府、社会资本合力发展旅游业。

(三)资源优势型

资源优势型是指依赖于具有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资源强烈的吸引力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较快增长。这种模式要求旅游资源具有较高质量品级,县域地区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整合资源开发配套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相对竞争优势。但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不具有永久性,随着游客经验的丰富以及消费趋势的变化,即便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育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强化长久性的吸引力。

九寨沟模式作为资源优势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在于优质独特的资源条件产生了强烈的市场需求。九寨沟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资源保护极为重视,当地政府明确永续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为前提进行开发建设。在缓冲区保留藏族村寨,实行沟内游和沟外住相结合。

(四)产业协作型

产业协作型是指县域地区最初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力量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区域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积累之后,县域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再转而以其他产业基础条件带动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三大产业间优化互动的特色发展道路。

永安模式作为产业协作型的典型代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在于依靠工业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经济基础,加上稳定农业经济的支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以保障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第一、第二产业给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足够资金资源支持,而旅游业发展又促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县域旅游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

本文结合实例重点分析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四种基本类型。随着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县域旅游经济模式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发展,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资源导向弱化,品牌意识增强

从县域旅游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不同县域都较为重视优势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建设,将其作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数量有限,资源吸引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县域将更加重视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形象,使自身能够从众多县域中脱颖而出,增强竞争实力。

(二)模式动态变化,呈现多样类型

县域由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政府行为及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现状及特色,因而不同县域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路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县域旅游经济模式不会一成不变,而是表现出动态变化趋势。

(三)注重质量提升,相互融合借鉴

目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大多数仍然处于数量扩张阶段,随着今后旅游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调整,县域旅游发展会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县域通过主动思考自身旅游经济模式的不足之处,积极借鉴其他成功模式经验,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借鉴。

本文通过明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深入梳理总结了县域旅游经济四种基本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以及这些模式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期望县域能够摸索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6).

[2] 周霄,肖智磊.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栾川和江苏常熟为例[J].江苏商论,2007,(10).

[3] 钟睿,姚治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0,(5).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5

论文关键词: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AHP,福清市东壁岛

 

0 引言:多数国内学者对于滨海旅游资源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特色、分区、整合和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而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有陈明生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和特尔菲法(Delphi)对滨海城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1];曲丽梅,仲桂清,李晶对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分区后,运用数学模型和综合评分的方式,再对各区进行定量分析[2];程胜龙,文军,张颖,尚丽娜利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的大量数据资料,应用SPSS软件和ARCVIEW软件,采用聚类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及其空间分布、组合,旅游资源分区等进行了定量研究,为今后滨海旅游开发提供了基础工作[3]等;。本文旨在对目前定量化研究较少的滨海潜在旅游资源,尝试建立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然后选择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通过这一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评价指标的内容的细化,使评价体系将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评价结果也将更为科学和合理。[1]

1.对潜在旅游资源的界定

潜在旅游资源(potential tour resources)是指在目前尚不具备开发条件或开发程度不够或目前不被确认为旅游资源的事物,但将来很有可能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一个景观能否成为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决定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感观需求、发现时机、开发能力、宣传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变化[4]。

本研究的潜在旅游资源具有的含义:

(1)具有一定的开发深度,但还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景点)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资源(景点)只开发了自然资源,或者只开发了资源的自然方面,而忽视了人文资源或者资源的人文方面优势。

第二种情况是,还有些景点或资源具有开发新的旅游业态或与其他产业交叉结合的潜能,如休闲渔业,工业旅游等。

第三种情况是福清市东壁岛,与国内发达地区,或者国际上同类景点或资源相比,在开发上深度还不够,还有继续深度开发的空间。

(2)低度开发的旅游资源或(景点)

这类景点只是做了低度的开发,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不完善,游客量较少,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空间大。

(3)未被发现或未被开发的资源

这类资源,由于远离市场或者地处偏远,没有被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被开发。这类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繁荣,逐渐将被开发。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海潜在旅游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模糊信息和定性资料进行量化,最后利用这一评价体系对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进行评价。

2.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首先筛选评价因素,本文按照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分层评价体系。

本文构建了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 层为目标层,即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第2层为项目层,包括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源内在状况、资源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资源环境因素;第3层为因素层,包括影响和构成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4项价值指标的影响因素。其中, 资源内在状况指标中, 设置了生物多样性、资源稀缺性、集聚度和规模与丰度4个评价项目;资源价值指标,设置了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生态保存价值4个项目; 资源开发条件指标中,设置了可进入性、区位联系、当地社区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评价项目; 资源环境因素指标中,设置了知名度、关联事物2个评价项目。

综合考虑以上与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制约因素,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AHP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1)。

图1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thecoastal potential tourism resources

2.2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针对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项目难以量化的特点,采用能综合处理多种决策因素,较好消除主观判断与决策属性的不确定性的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1) 层次分析方法。用1~9标度方法(表1)将判断定量化,形成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并通过归一化处理,即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同时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5-8]。

表1 标度含义

Table 1 Scale means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重要得多

9

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其重要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6

【关键词】长株潭一体化 休闲旅游 协同发展 战略

近年来,休闲旅游区域合作成为国内区域旅游发展的热点与趋势,出现了许多区域休闲旅游合作组织。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如袁新华针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对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树民对区域旅游的合作动力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旅游深度协作。我们认为,休闲旅游合作的高级阶段也是如此,必须加大协同发展的力度。在经济学领域,协同发展研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如黎鹏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行了的基础研究。冷志明对湘鄂渝黔区域的经济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尹少华、冷志明以武夷山区相关行政区为例,分析了边缘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朱俊成结合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角度研究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制和模式。但就休闲旅游协同发展问题,还较少见到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以长株潭市区为中心,以各景区为支撑的休闲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然而,由于三市在行政上并没有实现合并,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整个城市群的区域休闲旅游市场还难以建立,地方利益难协调,休闲旅游产品趋同现象普遍,各地休闲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休闲旅游经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综合效益不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和指导,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并提出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战略对策,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未来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经济一体化指原先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通过某种形式结合成一个经济联合体的过程和状态, 地理上的关联是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长株潭休闲旅游一体化也就是长沙、株洲、湘潭的休闲旅游商品和休闲旅游生产要素由各自相对独立的区域空间向整合的区域空间转化的动态过程, 它的额外支出成本等于零。长株潭休闲旅游一体化说到底是3市休闲旅游运行秩序的调整和优化, 一体化协同发展可以解决好3市旅游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分割、重复建设、地方保护、行政封锁等一系列政策问题。

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包括3大城市, 12个县市, 177个建制镇,人口1238 万。长株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的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将3市整合起来, 构筑湖南的经济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 有利于全省经济的发展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大力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把长株潭构筑成为现代化的网络城市,有助于长株潭成为带动湖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湖南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长株潭3市是湖南旅游业的中心和重轴,号称“金三角”,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占全省一半以上。3市旅游资源种类齐、品位高、配套精、组合优,是湖南旅游实现“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四条黄金线”战略的中心和重点。如果3市能互动起来, 将旅游资源有效地整合, 在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率先推进休闲旅游一体化,便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联合―大旅游―大市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配套基础设施相应建成―整个经济合为一体”的良性循环,不仅有助于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对打造湖南休闲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协同学理论及其对长株潭一体化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

(一)协同学及其基本原理

协同学主要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如何合作以产生新的宏观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并分析在一个系统发生变化时,因为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从而引起宏观结构的质变,进而产生总系统新的结构和功能。协同学的这种统一的观点处理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终导致总系统的宏观水平上结构和功能的协同。笔者认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系统是一个巨系统,它包括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管理结构、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人口素质等子系统。由于“人口素质”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因此必须把“人”这一要素(子系统)纳入到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系统这种“自组织”过程中,以便使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系统及各子系统的运动发展能更好地得到调控与引导,确保协同发展的顺利实现。

(二)协同学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

(1)协同发展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必经之路。协同学理论认为,当一个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从无序变为有序,从分散变为整合,从抵触变为协作时,协同效益便开始产生了,并形成合力,产生整体功能;反之则无法形成合力和产生整体功能,不能发挥整体效益。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每个城市又包括县(市) ,其下又有镇、村等等子子系统,层次多,数量大,如果不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内部子系统就变得“无序”,内部消耗巨大,对城市群内各地区、各层次的休闲旅游业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协同发展才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之路。

(2)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要建立良好的自组织。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是一个巨系统, 包括许多子休闲旅游系统, 同时, 由于休闲旅游业的综合性, 还包括不同行业的诸多企业组织,它们都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子“系统”中。所有的系统,包括大系统及子系统,都应该充分发挥其包含的子系统的自主性(自组织)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产生协同效应。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的协同发展必须避免政府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性干预,要清除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区休闲旅游经济、行政性休闲旅游市场壁垒等不合理现象,建立良好的自组织环境。

(3)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要建立开放系统。协同学理论所指的系统是全面开放的系统,所有子系统应向同一层次及上下层次的其他系统全方位开放,具体包括在空间、时间及组成要素上的开放等等。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各系统及子系统只有全面开放才能不断使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进行物质、资源、能量、科技、信息、管理、人才等的方面交换和流动,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分散走向整合,从抵触走向协作, 从冲突走向融合, 从而形成更有利整个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新的系统结构与组织功能,使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同时走向最大化。

(4)注重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综合效应。在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县区、乡镇、景区等作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必须认识到自身在休闲旅游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并根据自身特征,充分发挥优势,为整个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大系统的高效协同作出最大贡献,从而产生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协同效应。

三、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与瓶颈

(一)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1)区位与交通条件。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省“金三角”。从全省看,三市处于湖南的心脏地带,成“品”字形分布,地域相接,山水相依,依江相连,两两相距在50千米内。从全国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处在中国中部腹地,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承东启西、接北进南。在交通条件方面,长株潭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并进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2)休闲旅游资源条件。长株潭城市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多样,集神奇的伟人故里、悠久的湖湘文化、浪漫的都市风情、迷人的自然山水于一身,具有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森林公园、部级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而且它们之间休闲旅游资源结构合理,地域组合优良,各地休闲旅游资源存在着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其中长沙休闲旅游资源以人文休闲旅游资源,尤以都市休闲、历史文化见长,株洲以先祖文化、工业休闲旅游为特色,湘潭以伟人故里为最大特色。丰富多样、优势互补的休闲旅游资源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基础设施条件。从1997年启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开始,湖南省委、省政府及时组织编制了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等5个专题网络规划,基础设施注重共建共享。通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取得了巨大成就。除了前面所述的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外,在电力、金融、信息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长足进展,初步达到了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的目标。基础设施条件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4)一体化管理体制。从2006年在长沙成功举办第一届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开始,长株潭城市群联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促进了三市一体化发展管理。2007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一步加速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2009年初成立了长株潭“两型办”,行政级别为正厅级。“两型办”负责全面统筹、谋划、协调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中的规划引领、产业发展、资源利用、体系建设、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两型办”的设立标志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管理体制开始形成,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保证。

(二)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瓶颈

虽然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已具备了诸多条件,但还存在较多障碍因素,只有有效克服这些障碍,才能更好地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

(1)地区利益障碍。政府在区域休闲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行政区经济还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各级政府仍是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包括政策制订、规划建设、市场促销等等,这自然会产生一些地方休闲旅游管理部门为了地方利益、短期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长株潭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各市参与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导致在休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认真考虑自身在横向合作的区际分工,导致休闲旅游产品趋同化,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

(2)体制及制度障碍。由于行政区划管理的原因,在管理体制上,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仍归属于各自的休闲旅游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管理,这些旅游主管部门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还是一种横向关系。这样,难免有些行政官员为了尽快体现政绩,“急功近利”地只顾眼前利益和辖区内的局部利益,并为了本地方利益,不惜大肆掠夺式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争夺休闲旅游资金、大建雷同休闲旅游项目,抢占休闲旅游市场,争夺客源、各自为政、互筑壁垒、画地为牢,人为割断休闲旅游经济联系,形成行政区休闲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和格局,不去考虑三市之间的休闲旅游协同发展;难免有些地方休闲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保证地方眼前利益,制订不合理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这样城市群的休闲旅游资源不能优化整合,规模效应难以实现,城市群区际之间有序整合、协同发展流于形式和口号,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3)促销机制障碍。由于现有休闲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还缺乏统一休闲旅游促销机制。目前的情况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分别进行促销,各自宣传自己的主题口号、各自促销自己辖区内的休闲旅游形象和休闲旅游产品、各自宣传自己的旅游线路。宣传促销上没有形成合力,缺乏整体性,没有形成统一休闲旅游形象和休闲旅游品牌,极大地降低了休闲旅游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促销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休闲旅游线路也未能很好地实现整合。

四、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战略对策

要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需要各子系统从多层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树立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各市(区、县、镇、村)的资源特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以市场交易为协同方式,以政府机制为协同保障”发展道路,其中协同途径包括企业跨区联营、各区联合促销、分享信息资源、共建网络平台、共推休闲旅游线路等方面的内容; 协同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体制一体化、休闲旅游资源一体化、空间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人才培育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实现自组织的良性发展,进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目标。

(一)树立协同观念,建立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管理机制

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需有通畅的管理机制、组织协调机构和合理的组织协调机制。建议依托现有的“两型办”,成立“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执行委员会”和“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执行机构,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具体开始各地的各项活动。咨询委员会由各成员区前政府人士、专家。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组成,不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就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相关重要事务提出咨询和建议。

(二)整合休闲旅游资源,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但在分散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利益主义”等方面影响下, 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资源处于分散状态,不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聚集效益。因此需要树立“大休闲旅游”思想,按休闲旅游协同发展要求, 本着“高起点、上档次、成规模、有特点”原则, 整合长株潭城市群内所有休闲旅游资源,实现休闲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各地根据自身休闲旅游资源特征,对重点休闲旅游区进行重点和详细规划,开发出特色各异的休闲旅游产品,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全面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要以湖湘文化、名人名城、风景名胜等资源特色为脉络,围绕“一个中心”、“两个休闲旅游集散地”、“四条特色旅游带”的空间布局,一个龙头即为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突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其“山、水、洲、城”的奇特灵气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利用省会城市的重要窗口作用,广为宣传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产品,成为带动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龙头;两个休闲旅游集散地即是把湘潭和株洲建设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大重要的休闲旅游客源集散地;四条特色休闲旅游带是青年之旅、红三角之旅、长株潭绿色休闲之旅和长株潭文化溯源之旅。强化长株潭城市群整体休闲旅游形象,增强吸引力,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三)制定政策法规,营造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环境

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合作行为能否发生,休闲旅游协同发展能否实现,很在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群内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尤以软环境的改善最为重要,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确保,制订并出台《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管理办法》、《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条例,规范相应的休闲旅游协同发展过程中各组织(子系统)的行为规则,尤其是要建立完整的衡量城市群内休闲旅游发展与考核办法。要求城市群内各级政府树立强烈的休闲旅游协同发展意识,能有效处理自身与他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把握自身在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应起的作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完善联合市场机制,积极培育长株潭区域休闲旅游特色产品

实现长株潭旅游一体化, 要完善旅游景区建设, 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整合3 市旅游资源,打造红太阳之旅、湖湘文化之旅、农耕文化之旅、现代文明工业之旅、自然山水风光之旅5大品牌,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休闲旅游产品。

(五)加强基础建设,构筑长株潭休闲旅游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长株潭区域大交通体系由对外交通、市际交通、市区交通3个层次组成。其基本框架为一场(机场)、一轨(轻轨)、一江(湘江航道)和七铁(铁路)、三高(高速公路)、两环(公路内、外环)以及3 市城市道路和站场换乘中心所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市际交通规划包括市际公路、铁路。公路:3市之间的原107国道、320国道和形成的Y形公路与3市主干道相融合, 按城市道路标准进行拓宽拉直、改造, 使其成为双向6车道快速公路;建设长潭西线高速, 株洲至黄花机场3市外环线;建设湘江沿江大道。铁路:建设长潭线, 形成3市铁路交通网。水运:整顿、疏导湘江航道。这样,构建成外有环线,内有京珠高速、潭邵高速、107国道、320 国道、湘江沿江大道形成的Y字形公路和轻轨、铁路、水运的综合交通体系。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y of synergetics, analyses the integration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bottleneck, on this basis discusses the leisure tourism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way.

Key words: Changzhutan integration Leisure touris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ic

参考文献:

[1]袁新华.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湖南休闲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休闲旅游学刊,2005.

[2]李树民.区域休闲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休闲旅游学刊,2005.

[3]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

[4]冷志明.湘鄂渝黔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

[5]尹少华,冷志明.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以武夷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8.

[6]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

[7]杨洪等.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J].热带地理,2012.

[8]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9]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7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资源束缚观。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几十年来旅游产品结构一直是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单一结构,由此形成了只有具有观光价值的事物才是旅游资源的片面性观点,造成衡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是否丰富仅以该地区的资源是否符合观光旅游者的需求为标准。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古迹丰富,具有观赏价值才称得上是旅游资源丰富已成为一个传统标准。而缺少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地区则被人们认为旅游资源贫乏,成为旅游资源非优区。

(二)旅游开发条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受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旅游的态度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使旅游资源非优区不具备旅游所达到的基本外部开发条件或因旅游资源非优区本身景点分散,资源品位较低,数量较少,总体条件较为逊色而难以产生达到门槛游客数量的旅游吸引力,因而成为旅游资源非优区。

(三)资源组合状况。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是否成功,旅游业发展能否兴旺及兴旺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景区资源的绝对价值,更取决于资源的相对价值,即该地在空间位置中与临近区域资源的组合关系。有些旅游景点、景区由于周边其他景区资源组合出现抑制或替代的问题,影响到其市场机会的重新分配,使得某些旅游区沦为旅游资源非优区。

(四)宣传营销力度。对于旅游宣传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景区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旅游促销意识薄弱,促销力度不够,而且宣传形式单一老套,很难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和兴趣,旅游市场规模小、效益少、旅游开发难成功,因而,尽管旅游资源丰富,还是摆脱不了沦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尴尬境地。

二、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条件分析

(一)具有相对优越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旅游资源本身的品位是旅游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资源非优区并非没有资源,而是指与优越的资源相比,非优区的资源品位较低,数量较少,总体较为逊色。但非优区内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同等劣质的,其中也会有相对较强吸引力的资源“亮点”。对于大多数旅游资源非优区来说,没有一定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难于实现预期目标的。

(二)具有坚实的经济后盾。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面极广,对旅游业的开发不仅仅只包括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还应包括地区旅游的整体环境如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社区环境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 交通条件的改善与旅游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至关重要,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从供给方来看,发达的地区经济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交通条件、接待服务设施、通讯设施、财力资源和服务管理能力,非常有利于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从需求方来看,经济状况决定居民的出游力,经济越发达,出游力越高,旅游需求越强,则位于这些地区附近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价值越大。

(三)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部门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在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过程中旅游规划、旅游管理、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等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主导。政府具有动员全社会资源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功能,它不但能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搭建发展平台,还能够为其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另外,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这些都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所以要想开发旅游资源非优区,就必须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河源市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良好交通状况。近年来,河源市交通状况大为改善,交通十分便利。贯通我国南北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斜穿广东的广梅汕铁路,均在河源市境内通过并接轨,205国道、105国道贯通本市,东江水运上至龙川,下通惠州、东莞、广州。河源市距广州198公里、距深圳163公里、距东莞183公里、距汕头396公里,已全面形成一个两小时的经济圈。

(二)产业比较优势。河源市作为广东省一个贫困的山区城市,国民经济一向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因此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回归自然、回归生态的绿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河源可以将旅游业作为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带动河源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三)客源市场条件。根据河源市所处的客源区位来看,河源的客源主要是省内游客及少数省外游客。广州市、深圳市到河源仅两小时分钟的车程,河源市处于珠江三角洲居民周末休闲旅游圈内,今后河源市将是珠江三角洲市居民的假日主要休闲地。珠江三角洲市民将成为河源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源旅游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产品竞争优势。目前河源市推出的旅游产品大多是单一结构的旅游产品,或是人文旅游资源或是自然景观资源,而很少有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河源客家文化特色与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资源组合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河源具备旅游开发的内外部条件,因而其开发是可行的。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有助于增强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实现旅游资源非优区良性发展,贯彻中国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与实践.《经济地理》,1999年第(1)期116-119页.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旅游;整合发展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为了保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从而对整个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和联动开发。

一、区域旅游整合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各地方分散、独立的发展进入到不同层次的地域合作、协同发展。所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要,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的合作化发展的必走之路。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思想指导下,我国各地相继进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在我各地广泛开展起来,如环渤海旅游圈,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中快速发展形成比较强的阵势。在理论上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也逐渐宽泛,包括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类型、方法、动力机制、整合模式和途径等方面,并出版了许多研究文献,使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有了理论借鉴。

二、区域旅游整合的条件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每一个旅游资源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同时也具有其他个体的相似的共性。区域旅游整合是指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旅游系统中各旅游要素相互吸引、凝聚、协同、融合的趋势或状态,其结果是形成有一个跨区域的,具有新结构新功能的旅游系统或旅游地域综合体,所以旅游地域综合体的形成也是以旅游资源要素整合为基础的,没有旅游资源要素的整合或整合的不好,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域综合体的形成。旅游资源的整合,整合效果如何又主要看旅游资源是否具有互补性,互补性越强,就越容易整合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产品和项目,也就越容易逐步形成新的旅游地域综合体。反之,区域旅游资源相互缺乏互补性或互补性不强,就不易形成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也就谈不上区域之间的旅游整合,因为缺乏基础。所以,旅游资源互补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重要条件。旅游资源互补就是指相邻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正的近邻效应,即资源个体的吸引力因其他个体在其附近出现更加强,这就是正的近邻效应。旅游资源互补既加强了各个资源本身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源互补加强该区域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丰富、独特的旅游形象,从而实现旅游整合。

(二)客源市场

市场经济环境下,旅游企业总是首先注意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并根据旅游者的要求进行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但不同客源市场,其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及需求、空间活动等特点各不相同。只有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客源市场是产业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市场的目标、功能定位是区域旅游开发整合方向的决定因素、因此要了解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规模、特点和规律及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决策行为、需求类型和消费水平。这些都是制订区域旅游市场目标重点、结构、整合策略和设计旅游产品的出发点和前提。如果没有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充分的调研,区域旅游开发整合就会变成无的之矢,成为一般项目和内容的胡乱堆砌,最终结果是整合的失败。由于市场的扩大和改变,具有前后的延续性,故区域旅游开发整合中的市场整合内容必须以目前的市场基础为依托,稳定老市场,开拓新市场,以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一旦得到客源市场的肯定,区域旅游整合就会从概念变为现实,区域旅游要素都会在此基础上实现整合,从而保障旅游地域综合体的逐步形成。

(三)区位条件

区位关系主要指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旅游地与客源市场的空间关系和旅游区内的交通关系。良好的区位关系具体体现为:一是各区域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处于一种正相邻的关系,所谓正相邻关系是指资源的互补性强,替代性弱。负相邻关系是指资源趋同,替代性强。如果各区域间资源处于正相邻的关系,将容易形成旅游开发合作关系,也就容易进行区域旅游整合。二是各区域的空间关系有利于客源的互流和旅游大市场的形成,三是各旅游区的交通关系有利于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是区域旅游整合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区域旅游整合形成的重要因素。旅游线路的基础是旅游交通。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必须要以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做保证。

(四)发展环境

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环境,这一点己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和产业布局;软环境是指政府发展旅游的决心和意识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环境保障。区域旅游发展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环境的规定性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获得发展机会和资源的多少。区域旅游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区域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扮有很重要的角色,政府对旅游整合的重视以及投入资源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了区域旅游整合的进展和最终的成败。政府的发展战略不是随便确定的,它是在对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后,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作出的。因此,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容易形成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而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有利于进行区域合作。所以,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环境保障。

三、区域旅游整合的实施战略

(一)资源整合为旅游大整合奠定基础

旅游资源整合是指从区域整合角度对资源点和资源区进行重新划分和评价。原有的资源划分和评价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大,许多有机统一的旅游资源被行政区界分割,造成资源的不完整性和资源价值的降低,使我们的资源开发出现误区。在区域旅游整合条件下,资源点价值评价不仅要考虑资源点自身的价值,更要从资源互补的角度考虑资源点的价值,不仅要考虑资源点在本区域内的空间位置关系,更应从大的整合区域来考虑资源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样,资源区的划分和评价也要考虑资源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各个资源在整合区域中的空间位置关系。旅游资源整合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对旅游资源点和资源区进行划分和评价,更能科学地评价出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开发潜力,为区域旅游开发奠定一个客观真实的基础;旅游资源整合奠定了未来旅游地域综合体的资源开发格局,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的起点;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市场整合在资源布局上的反映,整合能否成功,关系到市场对整个区域旅游整合的认可;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形象整合的一个重要根据,资源点和资源区的重新评价将影响旅游形象对“地方性”和“文脉”的判断总之,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就是要形成大资源观,为区域旅游大整合奠定基础。

(二)市场整合形成区域旅游大市场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目的地的客源。从空间范围来讲,一般旅游目的地的客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专门前来目的地的外地游客,二是从外地前来,把目的地作为一个过境地,只做短暂的停留和游览的游客,三是目的地本地的游客。旅游市场整合就是要利用各自区域的原有的市场关系(三种市场关系),通过畅通游客的进出通道和旅游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促使客源在不同旅游区之间流动,从而扩大各个区域原有的市场范围,即“你的市场是我的市场,我的市场也是你的市场,大家共享大市场”。通过市场整合,每个区域都可以利用客源互流系统,将其他区域的客源变成自己的客源。同时将自己的本地客源和过境客源通过客源互流系统发送到其他整合区域中去;旅游市场整合将扩大旅游区的接待规模,将刺激旅游区的扩展,而旅游区的扩展必须根据旅游资源整合的要求进行,所以旅游市场整合将促进各地资源整合;旅游市场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客源互流的通道建立了就可以使客源互流,客源互流有一个前提就是旅游产品要整合,没有产品整合,不符合旅游者决策行为规律和旅游空间行为规律,旅游市场整合无法完成:旅游市场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顺利进行和旅游地域综合体最终形成的根本保证,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旅游整合必须得到市场认可,如果市场整合不能形成,区域旅游整合和旅游地域综合体将永远是一个概念,游市场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主体推动整合的主要动力,不能实现市场整合,或市场整合太失衡,都将影响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区域旅游整合的进行。

(三)形象整合为区域旅游整合指明方向

1.旅游形象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是指在原有各个区域的旅游形象基础上,通过对新的自然地理特征、新的历史过程分析和新的民俗考察,重新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分析,以达到原有形象的突破和提升。一方面通过旅游形象整合增强了区域的可识别性,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强化了与竞争地的差异性;一方面通过旅游形象整合为区域旅游产品和项目设计与整合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区域旅游整合的深入进行,区域旅游形象整合的最终完成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重要标志,最后通过区域旅游形象整合,有利于减少各个区域的恶性形象竞争,因为区域旅游形象整合就是在承认各个区域形象差异的基础上,综合各个区域的形象优势,形成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旅游形象,她的存在就是对各个区域特色的肯定。

2.旅游形象整合类型。由于进行整合的各个区域形象条件不一样,所以旅游形象整合的类型与方法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旅游形象整合的类型有三种,相应方法也有三种。第一,“强强”整合。即参与整合的区域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形象整合中很难说哪个区域占有绝对优势,在没有更高层次的旅游形象进行提升时(旅游形象不能太抽象,太抽象也就太普通,也就缺乏特色和个性),整合方法多采用“并列”式,将各自特色形象并列地呈现在游客面前。第二,“强弱”整合。即整合中一方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另外一方受资源本身的限制,旅游形象独特性不强,容易受人家的“形象干扰”。这种情况在形象整合时多采用“主辅”式,即以旅游发达地区的形象为“主题形象”,在主题形象的延伸中,根据旅游欠发达地区的“文脉”设计“辅助形象”,最终形成“主题形象”和“辅助形象”相互相存,交相辉映。第三,“弱弱”整合。即参与旅游整合的各个区域开发旅游时间都很晚,资源有一定特色,但依靠自身的资源很难具备某种“垄断性”,形象定位不清晰,什么都可以,但什么都不是最强。这种形象整合的方法是“概念”式。这也要求产品和项目要能支持形象,否则会陷入“形象空洞化”,影响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四)产品整合成为区域旅游整合的核心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在理论上是指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整个经历。从经济学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整体概念。从规划和实践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一种空间和时间并存的点线艺术,从本文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不同游景点的空间组合即旅游线路。区域旅游产品整合就是落实区域旅游整合形象,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旅游者决策规律和旅游者行为规律为导向,突破行政区划对旅游线路的限制,重新调整和建立新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的实质内容。新产品线路的形成也是新旅游区形成的标志,产品整合涉及到众多要素的整合,产品整合能否形成是众多要素整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产品整合能否成功决定区域旅游整合能否成功。旅游产品整合关系到旅游地域综合体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区域旅游整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地域综合体,而旅游产品是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体现,旅游产品整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域综合体未来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交通整合形成区域旅游整合骨架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旅游交通使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成为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联系在一起。旅游交通提供旅游者的也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就旅游者主体来讲,影响其行为的时间、距离等因素往往通过交通便利程度表现出来,影响着其决策与选择;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旅游交通联系客源地,使旅游地接待旅游者,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得以实现。因此,旅游交通便利程度,或称可进入性(可达性),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交通包括两部分:一是旅游地与客源地和集散地的交通联系;一是旅游地内部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旅游交通整合就是要畅通旅游地与客源地和集散地的进出通道,让游客不走回头路,根据旅游产品整合要求,在中心城市、重点景区和一般景区形成环状线路和网络状线路,减少旅游时间比,增加信息拥有量。

(六)管理整合为区域旅游整合提供保障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进行旅游管理整合必须首先对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目前中国旅游行政管理模式做一个了解。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旅游发展初期,政府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主要负责投资基础设施,拟订旅游发展计划,直接进行重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企业的经营。在旅游业逐步兴起和发展时,政府扮演规范者的角色。主要负责立法、规范工作,保证行业良性发展。在旅游业逐步走向成熟时,政府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用各种方法鼓励企业发展,并保护消费者利益,重心工作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我国旅游业总体上处于开拓期,属于政府主导型,因此政府对旅游业的直接干预比较强。目前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资金和立法方面。

2.统一行政管理模式。作为政府职能机构之一,中国各级政府对旅游事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并未形成法制化模式,而是允许根据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决定是否成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如果有必要,依靠的基础和具体格局也允许各地自行选择。特别是省级以下的地区、市、县级机构设置,出现多种模式。在已经成立的市县级旅游局的地方机构中,大多数单独建立旅游局,也有相当多的机构与其他政府职能合署行政,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模式:与建设部门合署的风景旅游局,与文物部门合署的文物旅游局,与林业部门合署的森林旅游局,与外事部门合署的外事旅游局,与文化体育部门合署的,由政府办公室兼管的。现有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管理部门权威不够,组织协调能力有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旅游管理宏观失控,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集中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盲目上马、各行其是难以控制;旅游行业管理的部分领域职责交叉、影响行业管理法规的实施;缺乏解决旅游业重大问题的宏观协调机构和机制。在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时,旅游管理部门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效率,许多重大跨区域的旅游业发展问题没有一个协调机制和机构来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大悟.发展华东区域旅游刍议[J].社会科学,1985.

[2]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 究――机制、模式与协调机制[J].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2004.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9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 融资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投入高、产出高”的经济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资金是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很多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缺乏资金也使得众多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这就需要我们更新观念、采取新机制构建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体系,实现资金拥有者与旅游开发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旅游资源开发融资的影响因素

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过程中,必须对融资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遵循一定的融资原则,才能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并最终实现融资目标。

(一)融资成本

所谓融资成本是指在融资活动中所需支付的各种代价,具体包括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项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在融资过程中,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融资成本。一是考虑资金市场的成本。融资成本是资金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供求状况作用的结果。二是在资金市场供求关系一定的情况下,考虑各种融资方式间融资成本的差异,选择那些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益,实现财务目标。

(二)融资风险

它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在负债融资方式下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债务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和压力。显然,资本融资不存在直接意义上的融资风险问题,因为它无须还本付息;而对于负债资金融资则另当别论。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是相对应的,由于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风险相对较高;反之,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管理来说,合理的管理原则是,在融资风险一定情况下使融资成本最低,或者在融资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其相对融资风险最小。

(三)投资项目及其收益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过程,不应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投资项目,那么事先的融资行为则是徒劳无益的。除此以外,投资项目还从以下几方面影响旅游资源开发融资活动:第一,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量决定融资量。第二,投资进度直接影响融资计划和资金到位时间安排。第三,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能力决定旅游资源开发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的选择。这是因为,如果资金的未来收益能力越高,则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的面就越宽;反之,如果资金的未来收益能力越低,则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的面也就越窄。

(四)融资的社会效应

有些旅游资源开发在融资时非常注重由于融资对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形象树立的积极作用,即融资后的社会效应问题。如果不考虑融资本身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收益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单就旅游资源开发融资行为的市场效用而言,直接融资行为所面对的是金融市场,旅游资源开发直接进入市场,无疑比间接的银行信用方式的效应要大得多。

(五)融资时机

旅游资源开发对融资时机的把握主要取决于市场预期,包括利率预期与资金供应总量预期等内容。如果预期利率上升而筹集暂时不用的资金,相对于以后的高利率融资在经济上也许是合算的,反之则相反;同样对于融资总量的把握也是如此,它要借助于资金的可得性与未来投资机会的关系。

二、旅游资源开发融资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障碍分析

1.国家宏观货币调控政策仍然趋紧。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近年来,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货币调控政策对投资、物价进行控制。其中,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型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六次加息、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动用特别存款等。

2.银行借款观念没有彻底转变。现在的一些银行,特别是一些大型银行的身份虽然已经转变为股份制,但是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银行,特别是大型股份银行未能立足长远,培育发展市场观念。部分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限上收,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贷款供应缺口明显加大。同时,银行一般都以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作抵押,尤其是旅游资源开发多为租赁经营,因而不好抵押;旅游资源开发担保机构少,担保资产单一,寻保困难,银行信贷支持严重不足。

3.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不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可分为权益性融资、负债性融资、风险投资及资产证券化等。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普遍不具有现行证券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规模和投资回报,基本上被拒于证券市场之外。旅游资源开发的定向募集资金往往变成乱集资,成为金融秩序混乱和金融风险的同义语,受到严厉的限制。服务于旅游资源开发的直接融资多渠道尚未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在资本市场处于缺位状态。

(二)内部障碍分析

1.财务管理不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多数不是按照《公司法》来设立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管理粗放加剧了其生产和经营上的风险,也引起了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力弱、资产质量差、破产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的放贷热情和信心,特别是财务制度建设方面随意性较大,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每发放一笔贷款都担心风险太大、责任太重,不愿也不敢发放贷款,从而加大了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融资的困难。因此,银行就会将旅游资源开发列为重点信贷风险防范。

2.信用观念淡薄。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但是旅游资源开发的还贷问题是商业银行心中永远的痛。旅游资源开发到期贷款不还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债务严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群体信用缺失,信用等级低;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内部治理机构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银行贷款所需的证账表管理混乱、不全或不实,普遍存在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的现象,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抽逃企业资产时有发生而且很难控制,贷款的保证往往得不到落实等都是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原因。

3.抵押担保不足。抵押担保是目前最主要的贷款方式,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只有极少数能在授信度内享受信用贷款。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不动产规模普遍较小,难以提供足值的抵押。同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替别人作保,效益一般或太差的企业,银行又不认同其担保资格。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对策建议

(一)设立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担保公司

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借款一般都要有抵押品和担保企业。抵押品可以是不动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也可以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处置抵押品,以保证其贷款安全;然而不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申请贷款时,不能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不落实,如只能提供景区、景点作抵押。一些旅游企业虽符合贷款条件,但审批程序复杂,影响贷款。为克服旅游开发信贷融资难的问题,建议政府成立以政府为背景、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参股的旅游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专门从事对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设立旅游投资担保公司,简化程序、扩大贷款规模,使企业更加容易获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和预付款。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更新观念,使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贷、股票、债券以及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使用权等都可以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抵押品。

(二)利用中小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

主板市场股票融资要求高、难度大,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一般不具备在主板市场发行股票的条件。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积极利用中小板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有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没有固定股息负担,不用偿还本金,筹资风险小,能够增加公司的信誉,而且筹资限制较少。所以,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积极研究中小板的特点和上市要求,做好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准备。中小板主要是为规模不大的中小型、高风险、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公司融资上市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产业是目前国家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产业,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规模不大的特点。因此,中小板市场将成为旅游开发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三)以私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

私募债券融资是指不采用公开方式,而通过私下与特定的债权人商谈,以招标等方式募集资金,形式多样,取决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如向投资银行贷款,获得风险借款等。如果旅游开发企业要通过公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证监会等政府有关部门对公开发行的债券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严格规定企业准入资格和条件、融资程序、信息披露、监管等一系列事项。相比之下,私募融资方式比较灵活,条件比较宽松,基本上可以说,只要符合法规,当事人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商谈,个案性地约定各种各样的融资条件和方式。利用私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是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筹资的重要途径。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企业有较高的成长性,或者可以向投资者证明其在将来会具有高成长性,可以积极尝试采用私募方式进行融资。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认为企业在投资者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吸引力,则可发行普通的、无附加条件的债券;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认为企业在投资者心目中不具有吸引力,则可发行有附加条件的债券,如可转换债券等。以私募发行方式进行债券融资的优点主要是债券成本低,与股票筹资相比,债息在所得税前支付,从而具有节税功能,成本也相对较低,可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带来杠杆效益。

(四)以旅游开发项目吸收直接投资

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积极推出适应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项目,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来筹集旅游项目开发所需资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以旅游开发项目形式吸收国家、其他企业、个人和外商等直接投入资金。吸收直接投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是吸收现金投资。吸收现金投资是酒店吸收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这是因为,现金具有比其他出资方式所筹资金在使用上的更大灵活性特点,它既可用于购置资产,又可用于费用支付,也可以是吸收实物资产投资,还可以是吸收无形资产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我国大多数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筹集资本金的主要方式。它能提高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对外负债的能力。吸收直接投资方式与股票筹资相比,其履行的法律程序相对简单,从而筹资速度相对较快。从宏观看,吸收直接投资有利于资产组合与资产结构调整,从而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规模调整提供客观的物质基础。

(五)增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必须集中精力谋求自身发展。政府和银行只能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服务,但无论是银行信贷、政府扶持,还是直接融资,都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条件。旅游资源开发企业不能消极地等待,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增加企业财务的透明度,为旅游资源开发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索杨,孙中伟,王晓东.我国景点建设项目融资的方式与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 李艳红.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3).

[3] 王丽娅.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来逢波,张存明.我国旅游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06(4).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篇10

内容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内旅游地之间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协同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旅游竞争和合作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在竞合条件下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对策,以实现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竞合 中原城市群 旅游发展

旅游经济对区域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导致区域内一些旅游地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同时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也需要进行合作,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合是竞争性合作,即竞争是前提,这种竞争是通过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以及各旅游地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其目的是推动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将局部对立变成更大空间范围的共存,在加强旅游地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强化和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美国的乔尔•布里克和戴维•厄恩斯特在其《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提出了竞合,直到近十来年才引入国内,但主要是在公司企业管理上的运用,在旅游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陶伟等以竞合模式为理论,提出了如何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问题,张凌云等在旅游地空间竞争等方面进行了交叉弹性分析,陈良等以旅游地群落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区域旅游竞合发展问题。

城市群是有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关系,在特定的空间相互作用而组成城市与区域综合体。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从而形成一定的竞合关系。而城市群建设就是要放大这种功能,并尽可能使城市间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系统功能,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同时也鼓励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增强城市群竞争发展的活力。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而加快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各地之间缺乏合作和优势互补,内部竞争激烈,不利于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和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基于此,本文从竞合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问题,主要是在对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一体化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战略。

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现状分析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核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中原城市群人口4000多万,占全省的41%,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058.07亿,而中原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GDP)为9330.79亿,占全省的61.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61元,远远高出全省3451元。城市群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2003年中原城市群构想提出至今,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其中旅游发展尤为迅猛,2007年,中原城市群旅游人次达到1221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800亿元。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竞争分析

一般来说,旅游地之间成为竞争者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相似的空间认知和大致相同的主要目标市场。中原城市群旅游区各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旅游企业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各类景区的竞争。中原城市群自然景观的竞争,主要是山地景观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南太行景区的竞争、伏牛山景区以及嵩山景区的竞争,如南太行山自然景区数量很多,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云台山不断崛起并成为代表,而新乡、安阳的山水以及曾在20世纪80年代与云台山一同起步的济源山水景区,其中的王屋山和五龙口甚至比云台山更早为省内外所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云台山的阴影区内。焦作山水观光旅游的高速发展,对济源和新乡的山水观光旅游,不仅没有产生互动作用,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性作用,出现了较明显的同业“荫蔽现象”。在文化景观之间,主要是古都旅游资源、宗教景观等之间竞争强度非常大,属替代性竞争,主要表现为知名的少林寺、白马寺对其它同类型景区点的强烈抑制。郑、洛、汴三市的强势人文旅游资源,对其他地市人文旅游资源的竞争影响,也没有真正带动起许昌、新乡、漯河的人文旅游产业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合作分析

目前,中原城市群在旅游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2006年郑州和开封两市签署了《郑汴一体化旅游合作协议》,编辑了中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大了城市群之间的基础设施。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旅游体制问题,表现为管理职能的交叉和重复,各自为政,政策、法规、规范难以协调和统一,各地政府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盲目竞争,产品重复开发严重。

中原城市群实施旅游竞合发展的可行性

旅游区之间实现区域旅游竞合一体化发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要临近,交通条件要便利;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区有相似的主导旅游资源并兼有互补性,且资源的价值相当,均可容纳一定数量的旅游者;旅游区的知名度条件。旅游区的知名度要相当,或一个旅游区的知名度高,而另一个旅游区也已为一定数量的游客所感知和认可;旅游活动条件。旅游区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能给游客留下美好的旅游经历;客源基础条件。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条件

区域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导致竞争,同时也能成为旅游空间合作的基础。在同一区域出现的相似性旅游资源,如果将其置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之内,就构成了完整的旅游活动空间要素。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自然旅游资源。中原城市群的旅游资源优势十分明显,9座城市中有6座已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古都中河南占其三――商代都城郑州、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拥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三处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拥有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摇篮――少林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中原城市群竞合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个体差异性和总体相似性并存。总体来说,中原城市群背景下,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即以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兼备。同时,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又存在着差异和互补,这些差异性和互补性形成了中原城市群竞争合作的基础。中原城市群优越的资源条件,使该区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已经作为一个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而被游客认可。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交通条件

要构建旅游空间合作体系,还必须借助于地区间便利、通达的空间联系来实现。中原城市群区域空间联系比较便利,首先表现在空间距离的相邻性上。其次表现在旅游交通发展水平上,区域良好的旅游交通是实现区域竞合条件的基础。而中原城市群内,九个城市大于我国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大动脉的十字线上和交叉口处,交通发展水平较高,发达的交通网络也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竞合的形成。

(三)中原城市群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中原城市群的知名度较高,依托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区,客源市场的潜力巨大。中原城市群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旅游年总收入逐年增加,说明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是实现中原城市群竞合的又一有利条件。

(四)中原城市群旅游活动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中原城市群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基础开发了各类旅游产品,如观光度假、节事旅游、文化娱乐、专项旅游等产品,能够提供给旅游者质量较好、记忆深刻的旅游体验,“三点一线”已成为河南旅游的王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南太行山水、伏牛山生态旅游产品以及节庆旅游产品开发都对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

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竞合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中原城市群空间竞争与合作是跨行政区域进行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竞争与合作的作用,旅游区内地方政府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没有地方政府参与的区域合作,不可能具备整体的协调能力。因此,构建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一体化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主导,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要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以协调和统一不同行政区划的旅游发展方向,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

(二)旅游产品错位开发战略

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中的各个层次的合作单元,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或相似性,且各自都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认真分析,结合各类合作研讨会、区域旅游规划协调、专家咨询论证等形式,可全面认识区域的整体特色和各地自己的优势特点。在进行旅游空间竞争合作时,结合各地的优势特点,实施旅游产品错位开发战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个单元的旅游发展潜力,扬长避短,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

(三)区域旅游企业的合作战略

旅游企业是旅游地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真正主体,虽说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宏观调控者,但具体的合作通常还是通过企业行为来实现的。旅游企业的合作,是推动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因此,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信息与利益共享。鼓励旅游区内的旅游企业相互投资,进行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采取融资、合并等手段,组建大型股份公司,目前中原城市群已经在此方面进行尝试。

(四)互为客源并联合开拓旅游市场战略

市场需求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动力。强大的客源流,必将带动强大的经济流,城市群内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的旅游客源合作,是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初期的核心。通过联合开拓市场和区域内部输送客源,以实现整个区域的客流量增长,每个个体都会受益。市场开发和宣传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各旅游地要单独搞大规模的市场营销是力不从心的。即使有单个旅游地进行了大投入的市场营销,也很难获得预想的经济效益,而且受益的也是其所在的整个地区及相邻地区,且会出现个别旅游地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旅游联合促销要由政府组织,政府通过加大联合促销的投入,从而有效地调动其参加联合促销的积极性。

(五)实施旅游品牌战略

旅游业发达地区开发旅游的成功经验,是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和形成鲜明的旅游品牌,因此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发展也需要实施形象品牌战略。首先,树立中原城市群区域整体品牌形象,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口号,培育区域统一的品牌,可以塑造为“热情中原,厚重人文,秀美河山”的总体形象品牌,以及中原古都、生态伏牛山水、秀美北太行山水等区域产品品牌。其次,塑造区域九市的旅游品牌形象,各地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开封的旅游要以宋文化为品牌形象,洛阳以汉唐文化和自然山河为品牌,许昌以三国魏都文化为品牌,新乡以休闲山水旅游为品牌,焦作以山水和太极文化为品牌等等。最后,形成一批景区品牌,通过联合营销,实施中原城市群旅游品牌战略。为此要大力进行旅游联合宣传,可以通过广告、杂志、互联网等旅游营销形式,扩大中原城市群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从而实现中原城市群旅游品牌战略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莉.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一体化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

2.尹贻梅.对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