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十篇

时间:2023-11-28 18:09:49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1

人类已经走过了三个时代――渔猎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今天,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演进,可以预言,很快将进入创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不是两个经济形态,而是一个经济形态的不同表述,因为知识的最显著特点便是创新,因此,知识经济也可以说就是创新经济。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

渔猎经济时代,人类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自然的依赖性生存;农业经济时代是对渔猎经济的发展与延伸,人类学会利用植物种子生长发芽自然规律进行生存;工业经济时代由于机械动力代替了生物动力(人力、畜力),流水线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利用工具生存的时代。判断一种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看这种经济形态中哪种生产要素占据支配地位,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不同于渔猎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居于支配地位,这种变化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经济形态演进到今天,人类已经不能再单纯依靠自然规律或者利用工具生存和发展了,必须把所有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创造性地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上,这就是知识经济的最显著特点,知识经济的知识密集不是简单知识的堆砌,而是创造性地组合已有的知识并生产出新的知识,这样人类才能发展进步。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显示出,方法无价,创新无限,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军事领域,无不以创新为发展的动力和特征。正是创新既创造了人类的昨天和今天,也必将创造人类的明天,创新必将成为改变和影响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不容置疑,今天已确实进入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狂飙突进的时代,时代特征的演进,对领导的要求也在悄然地发生变革。渔猎文明对领导者的自然禀赋有天然的高要求;农业文明时代,对领导者的要求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业文明的特点要求领导者要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而知识文明时代,要求领导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创新精神。当然这不是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不需要创新,而是说其他经济时代主导因素不是创新精神和意识,而是相应的体魄、吃苦、资金等因素。但是今天,时代的发展呼唤的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能力的领导者。这也不是说过去的经济时代不要求领导者创新,没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壮举,哪来的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治水智慧?没有牛顿对苹果落地的质疑,哪来的万有引力定律?而当今时代对于领导者的创新要求更急迫,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更主要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为不创新就很难生存,很难适应发展的变化,正如现代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说的“不创新,就死亡”。

新领导力历练三部曲

领导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领导者长期实践的磨练,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智慧,和天赋气质有密切关系,更需要后天的修炼,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果说,人类在渔猎文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都诞生了卓越的领导者,是靠长期实践历练的结果,那么今天在创新经济时代,领导力的形成就更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实践磨练过程。

领导力是领导者影响周围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善用人的能力、决策决断力、统筹协调能力、放权授权能力、应变能力、指挥能力等,这些能力建立在领导者个人的胆识、气质、品德、修养基础之上,它以胆商、情商和智商等为衡量标准。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它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其核心因素是创新思维能力。因为,人的行动总是受思想支配的,尽管领导活动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领导活动的实质是思维活动,领导能力的实质就是创新思维能力。所以,领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创新时代,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掌握思维艺术,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是成为一个卓越领导者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创新思维,这是新领导力的灵魂。

新领导力的第二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执行能力,也就是把创新思维的成果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出来,这种行为是新领导力的核心能力。如果没有把思维成果转化为实际影响社会和他人的实践活动,那么这种思维能力充其量是思想者的影响,而要影响社会就必须把思维成果变成实际的产品、服务和程序,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新领导力也是执行力,或者说领导力和执行力是硬币的两面。把创新思维的成果生产出来的过程有是一个创新管理的过程。创新管理(Management of innovation)就是指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现有技术,新技术或新旧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功地引入具有经济价值的新产品或新程序,为消费者价值增值,或获得增值价值的方式带来不断的变化的过程。本文所说的创新管理是一个生产过程,而不是所谓的把创新的思想用在管理中的创新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管理是一个把领导者内功转化为外功的过程,转化为真功夫的过程,这是领导力之基。

第三个环节是带出一支团队,扩散和放大领导力。领导者的能量再大也是有限度的,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因此,新领导力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力,就是带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把这种影响力扩散和放大,以造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战略决策、战术设计完成之后,执行就成了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再伟大的战略设计,失去了有效的执行,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创新时代的领导力更需要一个拥有执行力的团队,这样才能把好的战略贯彻下去,领导力才能有规模效应,才能将领导者自身的领导力放大和扩散,因此打造一个具有超强执行力的团队,是领导力之本。

新领导力形成是一个过程

本人认为,在创新时代,就领导者个人来说,新的领导力必须以创新思维为领导力源头,因为,所有能力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晶,此乃领导力之魂;以创新管理为基础和基石,把创新思维的成果体现出来,此乃领导力之基;带出一支过硬的执行力团队,培养团队执行力,把领导能力放大和扩散开来,此乃领导力之本。笔者认为,这领导力修炼的三部曲,是一个有机体,相互联系,不断递进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凝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人修炼的过程,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凝结着智慧的精华。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正如郎加明在《创新的奥秘》一书中说,创新──创造新的世界的真正奥秘在于:创新首先是一种由创新者的素质和创新者的思路组成的运行机制,它是一个由创新者的素质转化为创新者的思路、再由创新者的思路转化为创新者的行为的复杂过程。

作者简介

管理学家,法学博士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2

第一,企业家没有正确分析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定位不准确,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盲目加大优质资源要素投入,片面注重企业操作执行过程,加大生产力度。结果企业经营日趋艰难,甚至陷入破产境地。此所谓“有优势而无趋势”。

第二,企业家能够正确把握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机遇,找准了企业定位,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目标,但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却不能站在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环节、方面进行整体协调,不善于进行资源整合,没有形成企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最后让企业陷入了经营困难直至破产境地。此所谓“有趋势而无优势”。

第三,企业家既能够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也能够协调企业诸环节、方面的矛盾,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企业整体优势,但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企业制度惰性,无视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市场环境变化。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不能随之变革,企业形成的“趋势及优势”因市场环境变化而变成“劣势”,结果陷入破产境地。此所谓“有趋势、优势而无变革”。

以上三点原因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联系在一起,形成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关联因素。因此,在时刻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市场环境中,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三大核心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战略定位,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缺乏变革创新机制。换言之,正确的战略定位、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机制是构成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企业领导者要驾驭企业经营发展,就必须提升以下核心领导力:

・企业战略决策定位能力

・企业系统把握能力

・创业变革创新能力

近年来,培训市场关于领导力提升的培训课程纷繁芜杂,很多所谓的领导力课程实际上讲的是执行力,让参与者不得要领。实际上,领导力与执行力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属于不同范畴,有着不同的层面与内涵,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可以说,领导力属于执行层面之上的高屋建瓴,而执行力则属于领导力层面的落地环节或贯彻过程。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其核心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何登高望远、看方向,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如何洞察宏观局面、识大局,把握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过程;如何观察市场风云、知变化,把握企业变革创新机遇。因此,从思维层面来说,企业领导者最需要的是战略、系统和创新思维等核心思维能力,而这些思维能力又总是在分析和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成为核心思维能力的具体应用。

为了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提升核心领导力,我在总结多年领导力研究与培训成果基础上,开发了旨在揭示领导力思维本质、提供真正有效的领导力思维原理与方法的“核心领导力思维”高端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从哲学的思维高度,面对企业具体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共同基础、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和方面的应用。

具体说来,该课程体系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基础课程:创新思维基本原理与方法

这是任何领域、任何行业的企业家发挥核心领导力的前提基础。该课程系统介绍了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基础内容,包括领导者对创新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自觉性;领导者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及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领导者应掌握的创新思维基本原理及其知识根据;领导者应掌握的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及其实践经验。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领域课程之一: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战略决策定位领域的具体展示,也是创新思维在战略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该课程包括领导者对战略决策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战略决策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战略决策思维的含义及特征;战略决策思维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战略决策思维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功能应用。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领域课程之二:系统思维与系统管理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企业资源整合、形成整体优势领域的具体展示,也是创新思维在协调企业经营诸环节、把握企业经营全局的具体应用。该课程包括领导者对系统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系统思维能力的自觉性;系统思维的基本含义、特征及其基本原理;系统思维的基本方法;系统思维在企业系统管理领域中的功能应用。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应用课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也是上述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在分析和解决企业各类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包括企业问题的构成要素、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问题的功能价值及其基本分类;分析企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解决企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创新思维与系统思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以上课程构成提升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逻辑结构,即培训体系(如下图所示):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培训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培训科学有效,培训师还必须加强自我修炼,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形成特定的知识背景。具体来说,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基础。

一是哲学知识。对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需要以哲学知识为支撑,以保证核心领导力思维特有的思想高度、深度与视野。企业家是观察社会经济趋势、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人,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培训师具备哲学知识基础,有利于在培训过程中赋予课程思想深度和高度。

二是宏观政治经济政策知识。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内容讲解需要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宏观政策知识为支撑,以保证核心领导力思维特有的趋势把握能力。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市场环境的变化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可以说,特定的政治经济政策是社会经济形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根据。因此,不了解宏观政治经济政策,就不可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也不可能进行战略决策思维的科学分析与讲解。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3

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强调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个“学习型”赋予了我们党的“学习”以更深的战略意义、更高的目标追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地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把握了学习对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它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理念目标上看,它更加强调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从内容要求上看,更加强调紧密联系实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实现全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机制保障上看,更加强调学习是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持续学习;更加强调建立科学完备的学习制度,推动全党学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让学习成为我们党的时代特征,各级党组织就要积极争创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确保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通过学习,进一步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新能力,使党的执政理念、体制机制更加富有活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进一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人才 教育理念 主体成长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96-03

党的十明确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写入报告,强调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等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1]其中,作为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而艰巨的使命。但是在实践中,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还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不断攀升的期望。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功能

根据中央“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涵括四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2]根据中央精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新与创造是两个有差异的概念,创造是创生原来没有的事物,而创新包括创造,但除此之外,还指对已有事物的变革和对已有事物价值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具有如下重要功能。

(一)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载体。思想道德素质主要由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方面构成。“原理”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实践观、历史观、群众史观等,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概论”课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并践行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纲要”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加深中国的国情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基础”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法制观等,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一切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国情观和群众史观为创新提供方向导引;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创新的强大“引擎”,激发创新潜能;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创新提供相关的价值支持;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为创新行为提供理性选择和意志保证。

(二)培育创造性人格

对于创造性人格,中外研究者们的观点众多,一般意义上,创造性人格是指与个体创造性活动有关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自我意识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总和,也称创造性个性。关于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1)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旺盛的求知欲;(3)强烈的好奇心;(4)知识面广;(5)富有想象力;(6)工作有条理;(7)富有幽默感;(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创造性人才还有诸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创新志向、创造动机与价值取向,高涨的创造热情,果敢、自制力强、有恒心,敢于冒险,勤奋、认真,进取心强,敢于标新立异等人格特征,创造精神便是这些人格特征的综合表征。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中外伟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人格资源。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高度自觉地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做出了“两大发现”;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驱使马克思破天荒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不惧反动当局的迫害,甘受贫寒困苦,坚定执着历经26年的追求,才完成了跨越时空的《资本论》;在马恩文献中展现了作者丰富渊博的知识、富于激情的文字和卓越的想象力与幽默的智慧。学习“概论”课可以领悟到、邓小平崇高的精神品质和独具魅力又具有共性的人格特征,如都具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忠于党、热爱祖国和人民,心胸开阔、无私奉献、坚持真理、身处逆境而不屈不挠,乐观自信,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胆识兼具,果敢无畏。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敢于突破的魄力,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新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伟人们的这些精神品质和心理特征为他们实践中和理论上的创造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人格定力,这笔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使大学生牢固确立起创新和创造应当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5

一、领导力及其构成要素

领导活动是在一定客观环境制约下,为实现组织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的一个创造性实践过程。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对个人和集体施加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就是现代管理学上的“领导力”。

(一)领导力的涵义。领导力是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是指组织的领导者在确立的组织目标与发展方向下,引导和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及其相关方,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力和影响力。不难理解,组织的领导作用就是其“领导力”所产生的效率和结果。

(二)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者过去常把领导力作为领导者的自身能力内容来看,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包含创造力、容纳力、智源力、影响力、心健力、学研力、团队力、沟通力这八项个人特质,但都还没有将其上升到“领导力”概念上来。

王革非在研究企业决策者时,站在了领导力的角度,对决策者的领导力加以解构。将领导力拆分为思维力、决策力、想像力、创新力、执行力、变革力、预测力、评估力、结构力、控制力、沟通力、学习力等十二个构成部分。

本文认为领导力发展至今,深受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影响,因此在上述对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上,将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战略决策力、权威力、评估力、沟通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同时,对比传统组织,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的内涵有所扩大。本文认为,在现代组织中,以上六个要素还不足够,还应引入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

二、现代组织领导力的作用特征

组织中领导力的作用特征包括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内部作用包括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外部作用则包括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

过去的传统组织忽略了领导力的外部作用特征,认为领导力有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和评审改进创新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健全,本文认为现代组织(包括公共组织)面临的环境发生改变,其作用特征不仅限于内部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可决定组织形象的外部作用特征上。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内起着传统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对外则起着公共责任和公益支持的作用。

公共责任是指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在产品、服务和运营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影响和风险。组织的这一影响使领导力要担负起公共责任,发挥公共作用。因此要履行公共责任、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分析产品、服务和运营中当前和未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已经或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公众隐忧,为此采取积极措施。

同时,现代组织要求领导力发挥公益支持的外部作用,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关注回报社会。组织积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可使组织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提高效率。

现代组织通过外部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的认同;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组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组织保持生命力,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新组合

受作用特征的影响,现代组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领导力新的构成要素组合,认为领导力由传统的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创新力这六个要素和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构成。

(一)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传统组织强调领导力的内部作用,本文将受配置领导资源、治理组织、评审改进创新影响的传统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归纳为领导权威力、战略决策力、沟通力、评估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六个要素。领导者借助建立在领导者品格、才能、知识等因素上形成的权威力来配置领导资源;战略决策力和沟通力是治理组织所必须具备的领导力构成要素。战略决策力分析环境、制定目标;沟通力有利于良好的组织内、外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决策的实施;领导评估力、学习力、沟通力、创新力是实现评审、改进创新作用的领导力构成要素。评估力包括领导者对员工、组织事务的正确评估;学习力是领导力的保障,促使领导者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包括技术、思想意识、文化精神上的创新力,是使组织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二)新领导力构成要素――社会责任力。随着现代组织的发展,其关注点已不同于传统组织。传统组织重视领导力对内部的作用,现代组织更加注重领导力对外部的辐射作用。在外部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组织要获得持续竞争力,就必须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生存质量为目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所以,本文在传统领导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责任力这一新要素,认为现代组织的领导力由七个要素构成。

社会责任力使现代组织的领导力,对社会承担起了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公益责任、道德责任、教育责任和环境责任。它会促使领导者自觉维护组织信誉,要求组织诚实守信,并关注回报社会。同时,还会引导组织为社会做贡献,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创新素质;特征研究;形成过程

创新素质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构成创新智慧的基础。我国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于传统单一创新素质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显得局限,而为了寻求更为智慧的解决路径就需要从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对于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整合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作为以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哲学观,在尊重实践、科学、辩证地反思与批评中,更能够引领个体从综合能力的展现中来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作为当前创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仅是我们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更从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创新价值中客服片面思维的局限性,增强个体创新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1.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及思维表现

1.1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和“素质”两个词,其内涵的把握应该从两者的组合上进行解读。对“创新”的定义,有学者提出创新是对新事物的开发过程,或者是运用知识来创造或改进新事物的形成过程;还有学者从环境学上将对一个组织或一定环境的重新接受,并被应用到新的实践或制造物中的过程。对于“素质”的内涵,心理学认为,主要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性,如神经系统、大脑及其他感官的特性,是构成个体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见,对于创新素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个体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创造新的事物、解决新的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既包括认知领域的创新素质,也包括实践领域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理论创始人J•P•熊彼特提出,个体创造性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R•J•斯坦伯格提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在良好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还能够以新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勇于承担、敢于挑战,以“全面的”的视角来组织事件。心商理论创始人王极盛从四个方面来提出创新素质的构成,即实现系统,包括个体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及智力策略;动力系统,包括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个性等;调控系统,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协调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等;供给系统,包括潜心能因素,如记忆的潜能、想象的潜能、尚未顿悟及尚未出现的灵感等。

1.2创新素质的思维表现

创新素质作为个体在继承先天既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后天的努力而形成的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立场、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及思维等。对于创新素质的思维表现,往往是个体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对各类信息进行重组、选择、嫁接、综合的过程。由于创新思维在整个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在探讨创新素质中可以从剖析创新思维的表现来关注创新素质。

1.2.1科学化思维

对于学术界中科学化思维的探讨,也称为求真思维,主要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本质。对于自然科学中的思维方法与人文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倾向于实验数据来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获得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逻辑思维,其方法多以精确性、实证性数据对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对于人文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主要倾向于从偶然中寻找必然的思维逻辑,其研究对象与特定事物相隔离,或者以纯粹的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其方法表现在发散性、模糊性、思维的横向性及归纳推理上,侧重于定性分析。

1.2.2艺术化思维

艺术化思维不同于逻辑性思维的按部就班的线性跟进,而是依据个体的情感体验、从想象、联想中来感悟事物的规律及本质。艺术化思维是建立在形象性的信息材料基础上,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以形成新的形象。对于艺术化思维的表现,尽管属于非逻辑性思维方式,对思维的结果存在偶然性或有待逻辑证明和检验,但艺术化思维往往能够从直觉能力上获得意外的创新成果,是个体进行创新的必要思维之一。如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思维过程中,将人的自由下落旅行想象成骑在一束光上,从而获得了对科学创新的经典构思。

1.2.3哲学化思维

哲学化思维是通过思辨、批判、反思等方式来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倾向于运用超越性思维来重新审视世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哲学化思维的价值能够从多方科学思维的整合中,吸收艺术化思维、科学化思维的优势来进行创新。哲学化思维作为认识论之一,能够从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的协同中把握新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哲学化思维能够从宏观认识上,而不局限于某种科学或艺术性创作方法来揭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等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并给与回答;哲学化思维作为高于局部的思维方式,能够从“求真”中获得更深、更高、更广的认识或价值。

2.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基于实践形成的,对一般问题获得的唯物辩证地概括与归纳,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并非囿于自我精神的封闭,而是从个体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实践的层面来进行概括与推演,基于实践来理解个体、理解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强调个体的理论源自实践,还要将个体的思维方法付诸实践,进而从实践中来对理论进行检验、丰富和发展。二是抽象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发挥到极限,力求从对象的总和及意义上来把握“无限”。抽象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往往以主观世界的普遍性或一般性来看待世界。可见,对于唯心主义哲学思维,从“物质”特性上进行抽象,超越具体的物质的象,以构建成有限领域内具体物质的象,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本质层面上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摆脱了经验主义的束缚,从超越具体实物论上,将“客观实在性”作为世界可能的、有限的、无限的最普遍的特性进行整体抽象。三是唯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其次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上来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强调思维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并从个体思维与客观实际的相符合上来崇尚实事求是。四是辩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变化发展的动力,在揭示认识事物思维上表现出鲜明的辩证特征。首先表现在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从事物的整体性、多向性和开放性上来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其次从矛盾分析法上来坚持对立统一的“两面性思维”。五是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强调实践性,从尊重实践上来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地创新。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将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基础、《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将对实践的尊重进行经典阐释;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德国哲学与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来进行探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更是从多种哲学思潮的批判中来进行新哲学观的论述。

3.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创新素质形成过程

在对创新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关系研究后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凭借其立得稳、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从创新思维的高度自觉性、动态灵活性和积极求异性上来实现创新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在提升个体创新素质上具有鲜明的推动性和涵育价值。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素质提供了创新立场。作为创新哲学思维,从思维的实践性、批判性、反思性上来促进创新者立足实践,并从自觉反思中来追求卓越;同时,以批判反思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将创新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实现创造真善美的基本立场。事实证明,创新立场的明确,对于创新之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能够从批判和超越中为创新者奠定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方法提供必要的导向作用。创新者在创新实践中,对于所用的方法或程序,如比较法、归纳法、分类法、演绎法等等,这些方法往往表现为单一化倾向,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能够从辩证思维方法上,从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观点上来看待创新,能够引导个体发现新的创新方法,即客服单一方法的狭隘性和片面性。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过程提供具体的修正功能。创新的过程是从创新计划的实施中获得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首先从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中坚持实事求是,并从辩证法上来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并从联系的、变化的发展中来优化创新方法。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创新素质提供科学的理念。矛盾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将矛盾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提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可见,对于创新的开展与实现,需要从问题的发现、深刻的揭示与完美的解决中,遵循科学的创新理念,依据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4.结语

创新素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养成,关键在于从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意识与态度,把握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承认矛盾和问题,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中来展开思维,有条理的对困难进行怀疑与开拓,促进创新主体能够从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中对创新主体进行创新假说,以独立思考来自主建构和追求卓越,最终为实现创新目标提供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杨耕.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5-22+157.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7

关键词:创造力;主动;互动;流动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对个人而言,“它是划分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对社会而言,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都是创造力实现的成果。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努力,就是力求实现、保持和发展经验着的机体”“当有机体在最彻底的自我努力中构成了同环境的新关系时,正是这种倾向,成为创造性的主要动机”。同时,他认为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创造力的养成,主要依赖于个体的自主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据此,文章拟就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主体性路径,从主动、互动、流动三个维度进行探析。

一、主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线性路径

创造对人才的意志、毅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创造力的养成要求人才必须具有敢于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无定型、无定向、无定式的创造性思维,主动培养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唯此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力,从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跃进。

1. 主动孕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指勇于创造革新的精神,具体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作为人才,必须主动孕育开拓创新的精神。

首先,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创造力培养需要个体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强烈地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个目的、实现某种价值的愿望和信念,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强大心理祈愿与心理动力,拥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在创造新事物过程中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勃发。其次,具有敏锐的思想。思想的敏锐性是孕育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思想迟钝的人不可能养成积极的创新精神,更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再次,大胆地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新设想、新理论。实践是锻炼意志、培育品格、形成创新精神的必要途径,更是验证自己创新性的新设想和新理论的根本途径,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可以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能够以更高的热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开发,因为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孕育具有必然的联系。

2.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灵魂。掌握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开阔的思维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需要具有多种思维能力。从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方向分,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辐射型思维,即以某个问题为中心,思维向外辐射、扩散,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辐集型思维,即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逆向思维,即从正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用相反的方法、思路去解决问题;类比思维,即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使问题获得解决;组合思维,即将不同事物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加以重新组合,以产生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培育流畅、变通、独创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3. 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人才的创造力培养,非智力因素重于智力因素,情商重于智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创造性人才所应具备的创造性心理特征,是全面提高人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树立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动机是人才进行创造的导向与指针,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动机能指引个体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为人才的创造力的开发指明方向。其次需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与好奇心是人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开发人才创造力的催化剂,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增强人的探索动机,使人忘我工作。正如孔子把学习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次,并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才能产生兴趣、好奇,进而形成自我提高的驱动力。再次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与抱负,追求兴趣与好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与排除障碍的坚定不移的毅力,它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坚强柱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难题,创造某种新产品、新思想(前所未有的或从无到有的)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具备顽强坚定的意志品质,才能获得成功。最后需要坚定的自信心与恒心。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第一秘诀,只有自信并持之以恒,才能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激发知难而上的无畏勇气并始终如一地保持昂扬斗志。总之,在创造力养成中,非智力因素始终起着重要的“监控”作用,不可或缺,离开了非智力因素,创造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互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个体,个体创造力培养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总体而言,导师的教导、朋辈群体之间的竞争合作,构成了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

1. 人才与导师间的创造力互动

罗杰斯基于他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理论,提出了“真诚”“信任”“移情性理解”三种有关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理论,认为师生之间在交往中应彼此真诚相待、相互信任、移情性理解对方,在此基础上开展良好的双向互动,实现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导师指导,个体与导师之间的互动,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达成思想与智慧的共识,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个体的个性张扬和创造力提升,是实现人才创造力养成的重要路径。具体包括:一是认知互动。个体与导师之间通过积极地沟通、探讨,达到对彼此的了解、信任,改变过往对个体与导师之间关系的僵化理解,改变传统的单向认知活动方式,形成一种平等互助的新型指导与被指导的认知关系。二是行为互动。行为互动是认知互动的延展,个体与导师彼此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递与技能传递的关系,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引导个体质疑、探究,与此同时导师本人也得到提升。三是情感互动。个体与导师之间彼此进行“移情性理解”,导师对个体倾注热情,个体同样予以回报,双方在指导与被指导中取得心灵沟通。情感互动既可融洽双方关系,又可提高指导的质量。

个人的创造性构想是形成创造性成果的发端,但并不代表创造性构想就必然能够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个体与导师的互动,既可以开阔导师的指导思路并提升其内容储备,同时更重要的是个体可以在导师帮助下推敲原有的创造性构想,发现问题并重构构想,直至转化为创造性成果。

2. 朋辈群体间的创造力互动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并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它是人类社会性的具体体现。朋辈群体因群体成员年龄、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相近,成为影响人才成长的重要非正式群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群体互动是人类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并为人类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朋辈群体的这种作用在培养人才创造力的过程中,同样存在。

受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个性心理等因素影响,个体创造力养成所应具有的互动讨论、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究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完整践行,课堂教学难以起到发人深省的“头脑振荡风暴”作用。这势必呼唤个体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路径——朋辈群体间的互动。朋辈群体间互动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种互动形式。合作是基于积极的互相依赖,竞争是基于消极的互相依赖。在合作中群体成员围绕共同关心的兴趣、爱好确定研讨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从合作的经验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自我创造力的显著提升。而通过竞争,个体则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自我的内在驱动力。

三、流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

流动中的人才思维和人才智力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将彼此脱离的创造力养成环节相互衔接起来,形成环状或网状模式以发挥创造力的整体优势。因此,流动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是形成创造力综合态势必不可少的环节。

1. 人才创造力的领域流动

创造力通过创造性成果展现,创造性成果必然包含一个共同要素——智能,但是每一个体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模式组合,导致每一个体的创造性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当创造性成果从一领域跨越到另一领域、从此问题类型转向彼问题类型时,创造力特征仍然呈现明显的差异。当然,个体的创造力总是突出反映在某个领域、学科或行业上,一个人并不能在各个领域均具有创造力尤其是高度的创造力,但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创造力特点的流动,可以起到互相借鉴的作用,有利于开发弱势领域和深度挖掘优势领域,从而加强创造力培养。

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相对而言的优势智能领域,也有相对而言的弱势智能领域。人才创造力培养不能粗放地判断个体的弱势智能领域,而应确认个体的优势智能领域,使每一个体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实现智能特点从优势领域向弱势领域迁移,从而使个体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地开发和拓展,形成个体在智能领域的优劣互补、协调发展。如前所述,智能与创造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个体也都有自己相对而言的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任务不仅仅是开发、培养个体的优势创造力领域,而应该在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优势创造力领域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其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创造力潜能。同时,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引导个体学会把优势创造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创造力领域,使自己的弱势创造力领域尽可能地得到弥补和最大限度地开发。唯此,个体才能促成创造力在领域上的流动,形成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的互补,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适应并立足于未来充满竞争性的时代。

2. 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

如上所言,每一个体会同时拥有多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的方式和模式实现组合,导致个体创造力和创造成果的多元多样。可以认为,每一文化环境下的个体智能具有某种文化属性上的一致性、相似性,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个体在同一学科领域和不同学科领域具有巨大的智能差距,这种智能差距并不指优势智能与劣势智能的区别,而指智能思维模式受文化背景影响后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无疑将进一步体现到个体创造力受文化背景影响而凸显出不同地域的不同表现形式。实现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可以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智能思维在思维方式、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方面的交流、互补、优化。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双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化期望方面的差异意味着创造成果的表现风格、对创造人物的接纳以及对创造性工作的奖励都依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实现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就是通过人才海外学习、海外交换生计划、访问学者、国内高校间第二校园计划、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实现人才个体在不同地域(国际与国内)的流动,打破困于已有圈子、闭门造车的僵化局面,在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才进行思想的交流、知识的印证、思维的借鉴,以通过互相交流而实现个体创造力得以提升的目的。

总之,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固定的路径可以依循,需要学者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创造力培养的路径进行有效地探索、研究,从而开拓出一条有效、实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8

信息化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为信息化1.0阶段,这个阶段最显着的特征是以单机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阶段。此后一直到现在为信息化2.0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联网应用为特征的一个网络阶段。而信息化3.0阶段开始于我们这个时代,它的特征是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一个智慧化阶段。未来还有没有新的阶段?我认为,信息化3.0这个阶段持续20年也是有可能的。

定义大数据

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本身的产生是互联网及其延伸所导致的一个自然现象。一是广泛应用,二是成本急剧下降。体现在几个方面:摩尔定律驱动的指数增长模式、技术低成本化的万物数字化、宽带移动泛在互联驱动的人机物广泛连接、云计算模式驱动的数据大规模汇聚。这就是我们讲的摩尔定律指数增长。按照IDC的统计,2003年、2009年到2012年,大数据从5百万TB到8亿TB到27亿TB,增长速度非常之快。这是大数据的几个主要特征。大数据不仅是量大,重要的是多元。另外它和过去的信息化是不一样的,大数据的很多东西不是靠过去那种主动采集产生的,而是有目标的按照结构化的方式采集的,很多是信息系统通过各种各样的交互自然产生的。

大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第一,它提供了我们人类认识一个复杂系统的新思维、新手段。实际上如果说我们做到一个无尽大或者不断逼近现实世界里的一个数字化的话,实际上我们用大数据构建了一个数据空间,现实世界的数据空间,也就是这个数据在逼近我们的现实世界,这就可以按照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基于大数据触摸、理解或者逼近复杂系统。随着问题空间的数字化,能不能得到一个数据空间,这个空间里就有很多规律可循,可以挖掘。所以从传统思维到今天的大数据思维,这也是大家经常谈到的几个很重要的变化,从样本到全体、从精确到近似、从因果到关联度,这是一系列的变化。

第二,大数据也会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一种新的引擎。大数据这个产业本身一方面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促生新业态,不断改善民生服务。大数据时代有一句话,信息技术的定位。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同时也广泛渗透到别的行业,成为该行业的倍增器或者催化剂,而现在这个时代,倍增和催化大概已经不够了,它甚至会成为一个行业的颠覆者。第三,大数据成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第四,大数据成为提升国家综合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新利器。

大数据应用尚处于发展初期

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方面是基础设施,各个计算设备、软硬件、数据处理的不同方法以及各个领域的特定大数据应用形成了大数据产业生态链。那么技术平台是什么?技术平台就是云计算。云计算为数据存储、融合和分析提供了高伸缩性的平台。这个平台向上是支撑各种应用(以服务化的方式),向下管理各类资源。而这个平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全面走向“软件定义”。就是硬件资源虚拟化、管理功能可编程,对网络化、规模化的各种资源进行灵活高效的调用。

从应用来讲,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国的大数据应用也才刚刚起步。目前,互联网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领跑者,同时也在向别的行业大量拓展。现在 “大数据”这个词用得过热。很多应用也就是过去数据量的增加,有的应用甚至是换了一个“大数据”的马甲而已。从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角度来看,实际上多元数据的融合才是大数据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虽然大数据应用呈现发展初级阶段特征,还处于“盲人摸象”的尝试阶段,但其巨大潜力已被广泛认知,同时引发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热潮,这将成为信息化3.0阶段的重要建设内容。

新时代下的计算和网络能力足够强,设备和技术的成本迅速降低,云计算公用事业化,万物互联达到人机物融合,渗透率跨过了临界值,大数据分析挖掘手段以及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方方面面。国家也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发展。

我理解的“互联网+”首先是加法,其次为升级、延伸。这个“+”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除了成为行业的倍增器也会成为行业的颠覆者。所有的行业都离不开它,离不开三个关键词:跨界、融合、创新。

“互联网+”

是信息化3.0的指南

“互联网+”本质上是传统行业/产业信息化的深化和泛在化,同时它也是孕育新兴形态的一个平台,是互联网技术、模式、思想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它需要我们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数据资源的积累、新型业态的诞生和成长。“互联网+”,毫无疑问,就是现在信息化3.0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思维模式和实施指南。也就是说,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会成为新一代信息化应用的主要特征。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从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我们在信息化3.0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和扩展,网络强国战略恰逢其时。信息化3.0时代在应用上有很多创新,能不能在基础设施、技术上自主可控甚至引领,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事情。

互联网催生了一个创新的时代。过去有那么多新的概念层出不穷,这是IT业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2000年以后,从计算机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概念创新的时代。而且以前这个行业的术语几乎是技术导向,而后来全是应用导向。怎么让用户听的明白,不再考虑技术本身的定义和含义是什么。但是在这里面有中国元素吗?或者说有中国概念吗?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缺失。长期的跟随者思维形成了定势,真正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应用创新。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和概念的引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无不通过它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是切实领会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环。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创新中的一脉相承思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从根本上抓住了矛盾之要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样,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就成了科学发展观首先思考的问题。认识事物,必须首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是矛盾方法论的最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说明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对党和国家具有的重要性,这是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特色。这种关于发展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对党以往发展理念的根本否定,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思维方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对以往科学理念的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对过去思想理论的否定和抛弃。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界定为思想体系的第一要义,不但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而且是坚持“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党的一脉相承思维,充分认识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做到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与邓小平倡导的“发展是硬道理”和倡导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的发展理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彼此剥离的,更不是相互否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要看到它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忠实继承。实践证明,脱离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理念都是错误的。其次,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如何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做到创新思维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继承党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将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关照到人的因素,将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参考坐标系。缺失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主义,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是我们所反对的。科学发展观在纠正物本主义错误发展理念的同时,建构了以人为本的崭新的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了适应时展要求的新解释。没有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党的理论就会失去根基和血脉,就会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就会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走上邪路和歪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看到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更要不失时机地反对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右的思维和做法,又要坚决反对僵化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思维和做法,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保持党的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一脉相承中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核心思维

任何理论,不管形式如何,倘若没有了思想核心和关照对象,该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中“人”是指人民群众,即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而“本”则是本源,即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原则,是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有了这些基本的规制,科学发展观才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更加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领导者创新思维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理性思维;民主决策;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45-1.5

一、行政领导的内涵

就行政领导的概念,许多著名的行政学家和管理学家给出过论断和观点。英国行政学家林达尔·厄威克认为,领导角色通常有四种职能。首先,领导代表着他服务的组织;其次,领导应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再次,领导也管理日常工作;最后,领导还要给下属解释所要进行的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也有不少学者从领导的特质方面来解释领导的内涵。美国人沃伦·本尼斯将领导者描述为具有善于革新、追求发展、目标远大、放眼未来等特点的人。

在实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是组织目标和组织方向的制定者,目光不在当下,而在于谋求发展,谋划未来。简单地说,领导就是确定目标和方向,并带领组织成员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二、行政领导角色的演进

行政领导的角色在不同的公共行政时期显现出不同的角色价值,行政领导的能力要求也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历史不断变化。

(一)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领导角色。传统公共时期的行政工作只注重官僚体制的建设和过分推崇效率是这一时期的鲜明主题,而行政领导是官僚制和效率至上价值的推崇者。无疑,效率是衡量公共部门及人员工作情况的标准之一,但是过分推崇效率,显然不符合公共部门的内涵和特征。

(二)新公共行政时期的领导角色。新公共行政时期人们开始关注组织中人的行为,关注人性,并关注公共组织的根本目标,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一时期公共组织将着眼点放在其根本目的上,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行政领导不再是效率至上,而是将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定位于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时期的变革主要集中在政策和制度结构,变革过去不利于实现公共组织根本目的的制度结构,以更加适应组织目标要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也倡导行政领导应尝试变革,通过变革旧的政策和制度结构的手段、方法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新公共管理时期的领导角色。新公共管理时期的领导角色价值更趋向于战略目标和多元化发展,新时期的时代特征也给行政领导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不仅要求行政领导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也要求其具有形成战略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以及适应多元化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现代行政领导的能力要求和领导力提升

现代行政领导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行政领导自身高尚的人格价值、强大的思维能力、有效的民主决策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些方面的提升既是现代行政领导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行政领导角色适应新型公共服务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人格价值。行政领导个人品格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领导活动的方向和公共组织的凝聚力。行政领导人品败坏直接导致组织内部歪风邪气的滋长,影响组织健康发展。而行政领导道德无缺,一身正气才能凝聚组织内部人员士气,共同为组织目标努力。从个人品德的角度来说,行政领导首先应具备公民道德,也就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公民的道德标准。首先,诚信做事,宽厚待人等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构成领导者优秀品格的基础,也是建立领导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因素。其次,领导者对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的遵守能够对下属和组织成员率先垂范,此时领导者就具有了参照性权利。领导者的品德高尚会对下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整个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领导职务的角度来说,领导者首先要具备领导职务的职业道德,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相应领导岗位的职业原则和规范;其次,领导者要具有职务赋予的使命感,敢于承担领导岗位的责任和历史任务,实现自身的领导价值。

(二)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它们又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联系并且互相渗透的。正因如此,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也是不可割裂的。在实践活动中,要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有人认为行政领导的地位和职务决定了其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行政领导在进行各种领导活动时,感性思维方式也不可或缺。理性的思维方式能够保证领导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过于追求理性则容易延误时机,尤其是在转型时期,这时的社会运行模式和人们的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理性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适当运用感性思维才能抓住机遇,乘势发展。还原到行政领导的个人素质上来说,就是在理性指导下要有一定的领导魄力。所谓魄力,是指处置事情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领导魄力则是领导在处理和对待问题的时候,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忽略细枝末节而做出正确的抉择,把握时机,使领导活动取得成功。

(三)民主决策。决策是整个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往往也是一名好的决策者。而一名好的决策者绝不是独裁者,而应充分尊重决策的民主性。民主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组织文化,同时也是行政领导集思广益的有效方法。

行政领导应当充分认识民主决策的功能和意义。首先,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领导者了解社情民意,集思广益,真实掌握决策源头;其次,充分重视民主决策能够防止决策层的“三拍”现象,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民主决策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全面深入理解,使决策得到顺利执行,提高执行效率;第四,民主决策有助于政府和市民社会的互动,提高公民参与热情和信心,增强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行政领导应当成为民主决策的大力倡导者和推广员,既要从自身认识的角度重视民主决策,又要付诸于行动。

(四)创新发展。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力。而行政领导则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从创新的内因来说,行政领导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以提升领导素质;就外因而言,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行政领导必须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工作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行政领导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力是提升行政领导全面能力的重要部分。

行政领导的创新力是行政领导人员在领导活动中,根据公共组织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新思想,制定新的战略战术,研究出新方法以获得新成果,从而提高公共组织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最终更好地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组织的目标和愿景的一种特殊能力。不同于其他领导能力,创新力要求领导者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果断的判断能力等全面的能力体系。

行政领导的目标和方向制定的首要特征决定了其创新对象集中在发展战略和制度体制上。在发展战略的创新上,行政领导者要对公共事业新的变化发展以及新的特点和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发展计划,形成系统的,长远的、全面的整体性发展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使公共组织可持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