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十篇

时间:2023-11-24 18:01:10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认识 偏见与误区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倾向力度会逐渐加大。国务院总理就多次发表讲话强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以,任何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体都不能忽视、轻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遍观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其综合实力为什么能够力压传统两强英法?位居欧洲第一?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列世界第三。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德国政府特别重视本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将本国的职业教育视作国家发展的一条重要命脉,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培育之下的众多人才,德国政府都是给予其最大的支持力度。甚至政府想尽办法要为这些职业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以保持他们参加本国各领域工作的积极性。这种方法使得大部分德国职业教育人才能够贡献其自身的最大力量来为本国发展服务。我个人不得不佩服德国政府的这一明智之举。

反观我国,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职业教育对于国家建设的不可或缺性。但真正的自主选择权还是在学生和家长的手里面。(附:德国政府要求,凡完成全日制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年,只要不再继续就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形式学校,就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一般学习3年到3年半。)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普高与大学扩招的直接冲击,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受到社会的轻视,这种轻视不仅体现在社会公众及用人单位身上,而且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存在着这种轻视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例如,学生中考后升入高中阶段学习,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甚至职业高中都要划定录取分数线,唯独中专可以不需要分数就可以直接就读。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用意是可以方便更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社会公众和家长却认为不需要分数的学校肯定是没人愿读的学校,而进入这类学校就读的学生本人则更是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

直到今天,某些学生和家长还是对职业教育持有不解和偏见,甚至还带着一些鄙视的眼光去看待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没出路,比不上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职业学院里面出来的学生大多能力和素质都比不上正规大学里面的本科生;读职业院校出来找不到工作、读职业院校就算找得到工作也是低收入、出体力、受窝囊气的工作。”

二是来源于职业学校本身。

不少职业学校的主管人员和教师对中职教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教学无用观”或“教学少用观”,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抓就业,认为教学只是作摆设的样子而已,学时长短,教与不教都没有什么关系。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单纯理论观和“单纯教学观”,认为学校即教授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是用工单位的事,学校不用教,教了也白教。或者认为学校只管教学,只管发毕业文凭,至于学生拿到文凭能否就业,到什么地方就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

以上来自各方面的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对于中职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乐观,就业现在和招生一样,成为构建高等院校口碑、名气、实力的砝码。其实想一想,读了四年本科,最终的目的还不是为了要就业吗?既然大家拼得就是一个就业,那么谁的就业形势好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了。学历固然是一块敲门砖,但是自身的能力更为重要。

个人觉得,我国要想缩小与西方国家存在的明显差距,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用于我国自身的发展。现在明显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很薄弱,那为什么不能像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研技术一样引进他们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呢?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培养人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要畸形地偏向于某一种呢?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考

近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却出现了滑坡的现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对这种现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重新对其发展进行思考。

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出现滑坡的原因

1.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偏见。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学生最后的选择,其学生都是在初中没有好好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无望的学生,且这些学生都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学生和家长选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目前,很多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学生和家长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缺乏一定的了解。他们普遍认为,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后,就只能学习一项专业技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从事工作,由于学历低,收入也不高,处于社会下层,就算上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是白上,浪费时间和金钱。还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门槛低,教学设备也不健全,很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强,同时,很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都是民办的,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因此不愿意将孩子送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

3.受到扩招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素质,扩大内需,带动经济更好地发展,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纷纷进行扩招。这就使得原本的学生资源越来越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生源危机问题,影响生存和发展。

二、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1.通过宣传,让社会了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对当前社会、学生、家长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强社会宣传,让社会群体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重点宣传教育的意义,宣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解释一些关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常识和概念。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通过对社会的宣传,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推向市场,推广其办学经验,加深社会群体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

2.加强教育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的一线员工,面对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市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要根据学校开办的专业,针对专业的不同特点,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教育改革工作。对于社会中重视学历和技能的职业,学校要在重视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毕业以后继续接受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对于重技能、轻学历的这一类职业,就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使之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3.依据市场需求更新教育手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作为导向机制。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社会各个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层次和类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为学生选择专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培养出符合社会各行业和各层次岗位需要的人才,充分做好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

4.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就业困难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大难题,学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可以为招生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要加强与用人企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班,专门为企业培养人才,让学生学习企业的文化和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毕业以后,进入企业就能直接胜任工作,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5.革新教学方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革新教学方法,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情境式、多媒体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总之,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当前出现了滑坡的现象,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花长福.广东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背景;职业背景;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类型: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2-0085-08

一、导言:文献综述与评论

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从成因上分析有凯恩斯主义者强调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货币主义者强调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e inflation)。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论战中,规则论者强调通货膨胀的可控性,认为因为短期菲力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供给外生性情况下,央行有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由于动态不一致(dynamic inconsistency theory)以及政治经济周期的作用(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制造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和产出的动机,因此建议实施货币政策规则。Rogoff(1985)提出将货币政策委托给既有相机抉择又有灵活性的保守的中央银行家,则事后通货膨胀可以下降。其逻辑关系是在央行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背景下,保守银行家决定货币供给,其偏好与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保守中央银行家(中国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偏好,或者说通货膨胀偏差(inflation bias)如何决定?理论上影响偏好的因素很多,比如公众态度(Maier and Knaap,2003;Maier andBezoen,2004)、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来自银行、保险、政府等,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于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给与的权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对两者权重不是很明确)、政府偏好对保守中央银行家的影响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自身的教育与职业背景等(Belden,1989)。国内外学者从宏观经济角度对通货膨胀已经做出了大量研究,而本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与职业背景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理论基础是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早期所受的教育影响了他们对于通货膨胀危害性的理解和认识,且后天的干中学效应(Learningbydoing)没有改变其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劳动经济学文献显示,个人教育和职业背景在个人提升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Gildea, 1990;Havrilesky,1990)。而职业背景不仅加深了他们及其所在行业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和认识(如房地产等行业明显喜好通货膨胀),更主要的是他们代表了一定利益集团的利益。

国外学者最早研究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是Belden(1989),他发现,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以投票决定经济政策时,委员的教育和职业背景、目前经济所处的状态等对投票有决定作用。Gildea(1990)、Havrilesky(1991)和Chappell(1995)研究了教育、职业背景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Ghlmann和Vaubel(2007)分析11个国家和欧盟1973―1998年的数据,发现:在央行独立、浮动汇率下从最长职业背景考虑,在5%的置信水平内,保险公司背景和中央银行背景委员比政治家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如果在央行独立、浮动汇率下从所有职业背景考虑,在10%的置信水平内非中央部委部门公务员背景的委员,在5%的置信水平内中央部门背景的委员、银行背景委员和保险公司背景委员,都有负的通货膨胀倾向;在1%置信水平内,中央银行背景的委员也有负的通货膨胀偏好。中央银行背景委员比政治家有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在综合考虑了教育背景、最长和所有职业背景、央行独立性与不具有独立性、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制度后,他们发现工会领导人和政治家有通货膨胀倾向,相反,来自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委员比政治家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尤其是在央行工作的经济学家比一般经济学家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在央行独立、浮动汇率下,法学专业背景的委员比经济学专业背景的委员有更高的通货膨胀倾向。研究支持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但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存在什么关系,国内尚没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从国际比较视角研究中国与他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职业、教育背景分布特点;最后给出简要的政策结论。

二、中国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背景划分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工程学和其它,委员有跨学科学位时本文仅考虑最高学位的教育背景(样本中仅2个人存在这种情况)。考虑中国具体现实,且结合国外文献(Gildea, 1990;Havrilesky, 1990),职业背景有两种不同的划分:一是只考虑此人任命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之前最长的职业背景;二是考虑到样本中此人所有的职业背景,且分别赋予相同权重。职业划分为:银行家、保险公司管理者、经济学者、地方政府官员、中央部委官员、企业管理者、农民、中央银行官员。由于中国1997年才开始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调整也不是很频繁,样本选区从1997―2006年,样本区间比较短。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委员的教育、职业背景资料来自新华社播发的个人简历。样本区间以自然年为单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组成年内有调整的以中国人民银行年底公布为准。

1.描述性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第5条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由以下人员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1人、 财政部副部长1人、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2人、金融专家1人;第6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当然委员。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由11人组成,但是2000年开始由12人组成,2001年增加为14人,2002年增加到15人,此后一直稳定在14人。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数从1997年到2006年分别是:11、11、11、12、14、15、14、14、14、14。2003年6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加强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主要变化有:增加国务院分管金融业务工作的副秘书长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增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为更全面、充分反映银行业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意见,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代替原来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据认为调整后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从而有利于发挥其货币政策咨询议事作用,有利于货币政策同其它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有利于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对货币政策制定的意见。

表1是1997―2006年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教育背景、所有任职与最长任职、年通货膨胀率、年经济增长率、年失业率分布表。从表1可以看出,历年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学历结构中经济学占绝对优势,为56%,各年总体稳定在7人左右,工科背景一直稳定在2人,占15%左右,再次是管理学与法学背景的委员。经济学背景占绝对优势是因为经济学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大体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其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相关系数很大,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按规定多由经济金融部门人员组成。从最长任职经历来看,中央部委、银行和央行占前三位。一个显著变化就是:2001年以前,曾长期任职于银行的官员比例很大,36%左右,但是2001年后,有银行经历的官员只占不到10%;相反,中央部委背景的比例从2000年的不到20%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57%。增加中央各部委背景的委员可以使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现更多宏观经济部门对通货膨胀的反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央行工作背景的官员所占比例从1997年最初设立时候的19%,提高到2002年的36%,最近几年稳定在20%左右。中央部委和央行背景的委员合计占77%。所有职业背景看,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银行管理者居前3位。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央部委工作背景的人员比例逐年提高,地方政府工作背景的委员各年基本稳定,银行管理者工作背景的人员逐年下降。所有职业背景和最长职业背景人员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的特点、中国体制的特点以及中国官员的提拔方式,即看重地方工作经验,同时更加注重把握全局工作的能力。

2. 统计分析

Ghlmann和Vaubel(2007)认为,估计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偏好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区分中央银行是否具有独立性、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度,央行有很强的独立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偏好更容易体现在通货膨胀上。他们还认为,即使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货币政策委会委员也有能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对政府提出建议,其对通货膨胀也是有影响的。他们在固定汇率、央行非独立性下对教育背景和最长职业背景的研究表明,在1%置信水平内,法学教育背景人员有正的通货膨胀偏好;在5%置信水平内,地方政府公务员职业背景和银行背景人员有负的通货膨胀偏好。

本文的模型如下:

一些文献认为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的滞后期为2~3年(Batini,2000)。Gerlach 和Svensson (2003)认为欧元区为9个月滞后期。王志强(2000)利用1990―1997年的月度数据,证明货币供应量对GDP时滞为4个月,对物价时滞为8个月。卞志村(2004)利用1995年1月―2003年3月的月度数据证明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GDP滞后时间为7个月和8个月,对CPI滞后时间为3个月和6个月。由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在每季度的第1个月份中旬召开例会。如果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或者1/3以上委员联名,可以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因此,正常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每年至少有4次会议,经济政策至少有4次调整的可能,考虑到我国货币政策几个月的时滞,认为在1年研究的样本期内可以不考虑时滞问题。

本文分别讨论教育背景、职业背景(最长)、职业背景(各种职业背景)以及其组合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样本区间较小,教育背景与最长职业背景的组合、教育背景与所有职业背景的组合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本文不予考虑。

从表2可以看出,法学、工科和经济学教育背景对通货膨胀率在5%置信水平下存在显著影响,经济学的影响为0.81,法学为1.1,工科影响为2.2,文学和管理学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显著。回归结果告诉我们,虽然总体上这3个学科都有正的通货膨胀偏好,但是相比较而言,经济学背景的委员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偏好,而工科背景的委员则有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偏好,法学背景居其中。这也许是因为偏向文科的委员对通货膨胀有更深刻的学理上的理解。

职业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的回归结果显示,最长职业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中,各变量影响都不显著,即使考虑了经济增长因素后,结果仍然不显著。所有任职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回归不显著,但是若增加经济增长率变量后则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变量和中央部委职业背景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经济增长率的系数为2.2,中央部委背景变量的系数为-0.44,这表明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有促进作用,1%的通货膨胀率导致经济增长率提高2.2%,这也与基本经济理论符合,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中央部委背景的委员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厌恶,这可能与他们对1989年和1994年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的危害记忆犹新,也体现了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更加重视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的理念。这也与Ghlmann和Vaubel(2007)的研究结论一致。

注:**表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回归结果显示,考虑了经济增长率后教育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货币政策委员会所有任职背景在不考虑经济增长率情况下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最长任职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都不显著。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不再列出这些结果。为什么影响不显著呢?Cukierman(1994)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不相关,因此在央行独立性假定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就更不相关了。

还有可能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得货币内生性增强。据统计,中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41.3%上升到2006年的108.5%。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比例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中国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见表3。

分析表明,虽然中国央行独立性较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业背景(最长任职经历)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作用,但是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并不比央行独立性强的国家高。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不存在诺德豪斯所谓的政治经济周期,央行没有利用相机抉择政策制造通货膨胀促进就业的动力。Fuhrer(1997)认为通过汇率安排将本国货币钉住价格稳定国家的货币可以成功地稳定通货膨胀。Mckinnon (2005) 也认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过钉住美元成功稳定了通货膨胀。

三、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最长任职背景与通货膨胀统计检验不显著,这是由于中国不具备上述分析的一些前提条件。但是正如Rogoff(1985)所说,职业、教育背景对个人的通货膨胀偏好形成是有影响的,理论上与通货膨胀是存在一定相关性的。为此,本文认为进一步的国际比较研究很有必要,尤其是与西方大国中通货膨胀率比较低、宏观经济稳定国家的比较研究。对比中国与美国等12个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教育背景,表4表明总体上经济学背景在各国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都占最大的比例,其次是法学。在低通货膨胀国家如德国、比利时和瑞士都是经济学教育背景占第一位,法学占第二位,管理学占第三位。在中国、工程专业占第二位,这在各国中是比较独特的。而法国、英国等大国都是法学专业背景占第二位。

从表5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大国来自企业的比较多,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更好地反映和听取企业意见,而我国来自企业的委员相对较少;小国倾向于央行官员,与国家经济单一、规模较小有一定关系。在低通货膨胀国家,如德国、比利时和瑞士,任职最长职业背景包括:地方政府、央行和企业等。我国为中央部委、银行和央行。美国情况比较特殊,侧重专家学者,法国、德国侧重于企业。中国侧重于中央部委,也反映了中国央行接受政府领导,统一贯彻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理念。从趋势上看,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和银行背景的官员比例下降,而企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者所占比例增加。而中国如表1所示,中央部委背景的委员比例显著提高,央行背景的官员所占比例也显著提高。

表6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所有任职情况。小国如比利时,丹麦、荷兰和瑞士有央行背景的人员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这与表5是一致的。大国如德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央行背景的人员都占很大比例,法国中央政府、央行、地方政府背景和经济学者所占比例也是较大的,美国来自经济学者、银行、央行与地方政府背景的人员占前四位,中国依次是中央政府背景、地方政府背景、银行背景和央行背景。因此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业背景与西方大国分布基本一致,唯一区别是经济学家和企业背景委员所占比例偏少。

四、结论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劳动经济学理论,即在不考虑外界因素,或者外界因素干扰较小情况下,个人主要依靠自己所受教育和工作经验做出决策。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教育背景中工科、法学、经济学与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工科有最高的通货膨胀倾向,其次是法学,最低是经济学。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最长任职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关系不显著,即使考虑了经济增长率后仍然如此。所有任职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率关系中,中央部委工作背景与通货膨胀率显著负相关。

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职业背景、教育背景与西方大国有很强的相似性,即委员职业经历结构广泛,既有地方背景,也有中央、企业和银行背景,体现了大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本文还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经济学者背景和企业背景的委员比例偏少,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广泛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因为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往往分歧较大。现有委员组成中没有企业代表,由于我国是“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占我国GDP很大比例,因此货币政策不能不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

最后,一个新的趋势是,近年来,我国具有中央部委和央行职业背景的人的比例显著提高。这是我国最近比较突出的新特点。

参考文献:

卞志村. 2004. 中国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经验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

马光. 2003. 关于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的实证分析[J]. 经济科学(4).

欧阳矩华. 1999.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果[J]. 上海金融(3).

托马斯 L B. 1999.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BATINI N. 2002. Euro-area inflation persistence[R].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201.

BELDEN S. 1989. Policy preferences of FOMC members as revealed by dissenting vote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21: 432-441.

CHAPPELL H W, HAVRILESKY T M, MCGREGOR R R. 1995. Policymakers, institutions, and central bank decisions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47: 113-136.

CUKIERMAN A. 1994.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monetary control [J]. Economic Journal, 104: 1437-1448.

FUHRER J C. 1997.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inflation targeting, monetary policy paradigm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J].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Jan/Feb: 19-36.

GERLACH S, SVENSSON L E O. 2003. Monetar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0: 1649-1672.

GILDEA J A. 1990. Explaining FOMC members' votes [M]// Mayer T.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1-227.

GHLMANN S, VAUBEL R. 2007. Th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of central bankers and its effect on infl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51: 925-941.

HAVRILESKY T. 1990. The influence of the Federal Advisory Council on Monetary Policy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22: 37-50.

HAVRILESKY T, GILDEA J A. 1991. The policy preferences of FOMC members as revealed by dissenting votes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23: 130-138.

MAIER P, BEZOEN S. 2004. Bashing and supporting central banks: the Bundesbank an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 923-939.

MAIER P, KNAAP T. 2003. Who supported the Deutsche Bundesbank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ling, 24: 831-851.

MCKINNON R 2005. China's new exchange rate policy: will China follow Japan into a liquidity trap [J].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50: 463-474 .

ROGOFF K. 1985. The optimal degree of commitment to an intermediate monetary targe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 1169-1189.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fl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of Monetary Policy Commission Members

LI Yongning WU Lianda

(School of Financ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2.PostGraduate School,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flation and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monetary policy commission members and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exists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flation rate and the members with law, economic, engineering background, but exists negative relations between civil servant and the inflation rat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shows the sa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and inflation in structure, but the members with economic and businessman background in foreign countries take up little percentage. Recently, members with civil servant background increase greatly in China.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对口就业率;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0-0075-04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水平主要通过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两项指标来衡量。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不能有效地反映就业的质;对口就业率则既能反映就业的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的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就业率相当高,但对口就业率则较低。究其原因,当前酒店业面临着政府公款消费急剧下降、新开酒店数量不断增多的现实竞争环境;同时,酒店业还面临着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理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状况;另外,还有诸如人工成本急剧提升、管理费用不断增加等诸多经营管理困境。这些困境致使酒店业利润率出现下行趋势。虽然酒店业多次提升员工薪酬,但提薪幅度有限。相对于其他诸如金融、航空等服务业而言,仍然处于劣势。即使与生产性行业比较,也没有竞争优势。酒店业吸引力弱,加之社会认同度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到酒店就业的比率较低。较低的对口就业率不仅弱化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极大地影响到酒店业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诸多解决路径,但都未探寻到有效路径。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学者偏重于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校教育的主体性作用。我们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因素决定了其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弱。在此前提下,强调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只能是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对口就业率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来研究对口就业率问题。

国外学者们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口就业率提升路径、政府吸引与集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偏重于定量分析,形成了丰富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如King,Mxkercher和Waryzak比较分析了中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凯茜・恩兹从机制角度,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形成路径进行了分析。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于国内学者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们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大量研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对口就业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偏重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代表性的有张有根、李起潮、王伟廉、马廷奇、周洪宇、钟秉林等;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定量研究;从研究结论来看,形成了诸如“企业学院制”、“定单制”、“工学交替制”、“企业全程参与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虽然对于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克服供需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强调校企双方或校企生三方的匹配性,忽视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主体性,并不能达到有效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目的。因此,将学校教育置于主体地位,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功能,构建并运行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生与用人单位参与,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点,尤其是适应现今家长与学生职业期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有效路径。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研究目的与内容。由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获取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数据,研究内容侧重于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内容单一,适合于定性分析。因此,我们设计了定性问卷。问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问题:贵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2010―2013年是多少?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多选)?您认为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酒店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核心因素?设计好调查问卷后,通过快递或直接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笔者随机从高职旅游教育群里抽取的55位院校教研室主任,共发出55份调查问卷,回收55份,其中9份为白卷(卷头注明该院校没有酒店管理专业),问卷回收率为83.6%。对问卷整体信度进行分析,得到alpha值为0.852,表明样本通过信度检验。

从受访院校所在城市来看,超过一半的院校位于省会城市;从受访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层次来看,建设水平高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是旅游类专科院校或办学历史较长的院校;从受访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统计来看,2010―2013年期间,超过一半的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于20%,这表明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突出,专业服务行业功能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受访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原因选择来看,全部选择学校主体教育功能缺失,比例最高,其他依次为酒店企业吸引力弱、学生期望值高、社会偏见影响、亲属不支持,这表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意识到专业对口率低的首要原因是院校自身,需要强化学校自身主体教育功能。表1是受访样本基本调查结果统计。

三、突破路径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整体对口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这既反映了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困境,也折射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突出。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能找到解决路径。可惜的是,他们提出的方案,要么重视学生内在动力,要么重视企业参与,要么提倡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互动,却未能真正起效。究其原因,这些方案没有找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的核心主导因素,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出解决路径。从问卷调查可知,影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校主体教育功能方面的,有来自学生方面的,有来自酒店吸引力方面的,有来自社会方面的,有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若深入分析这些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发现,学校主体教育功能是最核心因素,其他因素均只起辅助作用。学校主体教育功能引领着学生期望值,支配着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社会与家庭支持度。学生期望值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对自身价值的期望。大学教育的功能之一便是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生涯指导引领学生的职业期望,满足学生职业期望。酒店吸引力弱从客观角度来说,确实影响着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但无论其如何起作用,始终只是外因,不构成主因。众所周知,酒店吸引力强与弱,不是学生能决定的,也不是学校能决定,是由社会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与酒店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来决定。在目前国内酒店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水平不高的情形下,酒店企业员工收入很难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因此,在一定时期内,酒店企业吸引力还会处于较弱水平。基于此,很多学者认为,酒店行业吸引力弱是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主因。这种结论,既否认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是本末倒置,完全把学校教育责任开脱开来。同样,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度也都是外因。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均有特定历史阶段性,受价值观影响。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与家庭均认为从事管理型岗位社会地位高,家庭认可度高。因此,若其子女能从事基层管理岗位,薪酬具有竞争性,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力度低的因素就会因此而改变。也就是说,社会偏见不是一成不变的,家庭支持力度的高与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现实情况也允许学校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基层管理者。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公报,每年星级酒店新增管理岗位近40万,而每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足35万。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调整到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不仅现实而且可行。可见,学校主体教育功能发挥得好,学生质量高,就业契合社会与家庭的期望,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应就会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只有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构建起既让企业参与、又符合社会、学生、家庭期望值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才是突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困境的有效路径。

在上述模式中,核心环节是学校主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其他环节围绕其开展。

第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原来定位于高技能人才转向定位于基层管理者,以此区分高职与中职或技校的教育功能。客观来说,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技能上并不一定比中职或技校学生强。应该及时调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然两者教育功能相同,高职教育价值就存在疑问。另外,从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方面也需要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有些学者或许会认为,定位于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会失去高等色彩,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其实,将酒店管理专业定位于高技能人才,才没有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功能。

第二,设计符合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成长路径的课程体系。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成长路径一般经由基本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与职业提升能力三个阶梯式成长阶段。基本管理能力方面可设计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酒店管理学、公共营养知识、管理思维与艺术、酒店职业英语、第二外语等;综合管理能力方面可设计实务方面的课程,如酒店营销实务、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主管管理实务、酒店督导实务、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等;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可设计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如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筹建实务、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经济法、音乐欣赏与舞蹈训练等课程。

第三,实施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三练式实践教学模式。基本管理能力课程适合于学用演练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实行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专任教师主要讲授理论,兼职教师主要讲授实践部分。现在,高职院校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职业技能进修,以此期望专任教师承担实践部分。这种想法固然值得提倡,然而事实是,很多高职院校仅仅根据教师提供的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就认定为“双师”素质。要知道,现代酒店管理理念、方法与技巧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高职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而来,没有行业从业经历,即使在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甚至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践经验也不一定能适应变化中的酒店管理实际。因此,基本管理能力课程实践部分应当由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兼职教师来讲授,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开始接触到实际管理案例,获取实际管理技术与方法。综合管理能力课程适合采用就业锻炼模式。职业管理能力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酒店职业管理方法与技巧,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话语权。就业锻炼模式关键是学校主体的深度参与。例如,顶岗实习课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生安排到星级酒店相应岗位上进行为期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岗位实习,每个实习单位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应该说,这种模式相当普遍。虽然这一模式符合企业与学校的意愿,然而不一定符合学生意愿。如果仅关注于自身利益,而没有兼顾到学生利益,这种实习模式不可能长久,也没有生命力。

第四,建设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的双重任务,客观上要求高职教师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与理论修养。相对于社会服务功能,教育教学功能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的重任,还是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应该既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高职教师理论功底可通过进修、学历提升、自我学习等多种途径获取,实践技能则只能通过挂职锻炼比较单一的途径获取。目前,很多院校已意识到挂职锻炼的重要性,也出台一定政策,甚至强制要求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这是正确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下企业不能一次性,也不能无监督,应该实行周期性轮训,并强化监督。

第五,建设能实际运营的校内实训基地。相对于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因为投入大、产出低而不被重视,建设水平与质量大多不高。即使有些旅游专科学校或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成了一批档次较高的校内实训室,但其运营效率很低,未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管理技能的功能。我们认为,学校建设校内实训室必须达到能经营的目标,否则不建。校内实训室具备对外经营的功能,学校就可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行班级企业化建制,在学生顶岗实习后安排相应班级组成企业化公司,以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缩短学生胜任星级酒店基层管理岗位的磨合周期。需要指出的是,经营必然有盈亏。对此,学校应强化指导教师的监督作用,争取实现赢利。

参考文献:

[1]张有根.高等职业教育陀螺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以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86-89.

[2]李起潮.校地“三层对接”系统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04-108.

[3]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J].教育研究,2011(2):58-63.

[4]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34-39.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5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摘 要:2005年10月11日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凉山作为西南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在这里农村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相对较差,在这里进行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彝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32-01

收稿日期:2015-02-12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彝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余滢(1980-),女,四川西昌人,硕士,讲师,从事民事诉讼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彝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1.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彝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经济正向着专业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农民本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短训班、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中心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彝区失地农民进行相关的实用技能的培训,且培训时间较短,收效较快,这就成为了促进彝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2.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调整彝区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彝区的农村经济模式相对单一,大多还是采用的传统农业耕种模式。但这种生产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且同时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3.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彝区农民自主创业的意识。因为凉山彝区的农村地处山区,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在凉山尽管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但是文盲和半文盲率还是在全国偏高。由于文化的缺失,导致了当地彝族群众的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而职业技术教育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在彝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很好的调动彝族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凉山目前已推出了“9+3”彝区免费职教计划,这就使得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普及的空间。

二、凉山彝区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师资力量短缺。山彝区农村,尽管在普九工作的推动下,在各乡村都建立了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学校,但由于工作环境相对较艰苦,因此很难留住老师。而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而言,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在整个凉山州尽管已经开展了“9+3”彝区免费职教计划,但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要求更高,但彝区的教学环境偏差,这就使得职教的师资资源更为匮乏。

2.缺乏实践平台。彝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很少,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的实践教学难成体系。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平台,就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至实践中,这也就很难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的。

3.传统观念导致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偏见。很多人的眼中都认为只有普教才是正经的教育模式,而职业技术教育完全属于不入流的教育方式。

三、对策研究

1.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改变传统偏见。在彝区发展职教,一定要抓住当地人民群众的排斥心理。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抓住“9+3”彝区免费职教计划这个宣传重点,让更多的彝族群众了解职教,明白职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处,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偏见思想。

2.在办学方式上要符合彝区特色。首先,要考虑到彝族群众的语言问题。因此在凉山彝区兴办职教,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贴合实际需要,最好用双语教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少数民族群众不认识汉字的问题。

3.着力打造适合彝区特色的专业课程。 在彝区开展职教,一定要考虑到彝区的地方特色。比如特色产业,特色行业。在凉山彝族漆器,苦荞茶,旅游等都可以成为特色专业。而且这些专业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很容易接受。在这样的基础上打造的特色课程,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大众需要。很容易吸引生源。

4.强化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很多彝区群众不了解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很好的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去找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当地的高校以及劳动人事部门派遣专门人员去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对就业有全新的认识。同时,让这些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专业技术知识为自己谋求一个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张洪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J].吉林

教育出版社,2008(13):13-15.

[2] 李绍达.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职教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2(2):15-18.

[3] 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就业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几经挫折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职学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从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中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境。

一  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中存在的偏见与误区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普高与大学扩招的直接冲击,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受到社会的轻视,这种轻视不仅体现在社会公众及用人单位身上,而且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存在着这种轻视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学生中考后升入高中阶段学习,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甚至职业高中都要划定录取分数线,唯独中专可以不需要分数就可以直接就读。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用意是可以方便更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社会公众和家长却认为不需要分数的学校肯定是没人愿读的学校,而进入这类学校就读的学生本人则更是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二是来源于职业学校本身。不少职业学校的主管人员和教师对中职教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教学无用观”或“教学少用观”,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抓就业,认为教学只是作摆设的样子而已,学时长短,教与不教都没有什么关系。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单纯理论观和“单纯教学观”,认为学校即教授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是用工单位的事,学校不用教,教了也自教。或者认为学校只管教学,只管发毕业文凭,至于学生拿到文凭能否就业,到什么地方就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以上来自各方面的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对于中职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源数量不稳,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中存在的偏见与误区,社会上普遍轻视职业教育,许多学生宁愿花钱买普高也不愿意进入职业学校,从而使中职学校在招生问题上处境尴尬。这也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扰。由招生难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导致中专、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相应的普通高中大专院校,而违规违纪现象也远超后者;二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本增加,主要表现在招生成本和管理成本日益加大。就招生成本而言,近年来,各职业学校为了在招生中取得竞争优势,拓宽招生渠道,招生手段不断翻新,但本质上不外乎通过给招生高额回扣和给学生优惠两个方面。就管理成本而言,由于学生素质较低,部分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破坏公共财物、浪费水电现象比较突出,学校不得不增加管理成本,请更多的人员,花更多的精力来管理。

(三)办学资金缺乏,教学硬件不够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做”,要学会“做”,务必要有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平台。尤其要办特色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就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让老师能够把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且设备应与社会同步,及时更新,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员工,学生到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办学资金短缺,难以有效地做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如酒店专业没有实训室,初教专业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等。有的学校个别专业,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未真正开展实训,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师半路出家,软件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理论基础性宽、教学媒体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但我国的中职教育主要是从中等专业的学历教育转变过来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步演变过来的。这就决定了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改行而来。对于理论课教师而言,一方面对最新的高科技缺乏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教育观念滞后,上课缺乏吸引力,把学生本来应有的兴趣在长期的“念书”过程中给消磨掉了。部分专业教师也仅注重校内活动的参与性和教学工作,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分析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

(五)专业设置杂而不精,缺乏优势

职业学

[1] [2] [3] 

校要形成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设置,职业学校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吸引生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设置的科学与否以及发展的前景好坏。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办专业没有规划性,也缺乏远瞻性,往往只是随风而动,感觉社会缺少什么人才开办什么专业,往往等学生毕业了,人才却已经饱和;有的专业设置不切实际,硬件软件都不配套,就盲目开办,结果学生什么本事也没有学到,感觉就是个中介所。总体来说,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呈现杂而不精的特点。专业多,但缺乏精品,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学校缺乏特色,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六)中职毕业生缺乏竞争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毕业生就业出路的顺畅与否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广大家长和学生根本利益实现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中职毕业生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缺乏就业竞争力,加之受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挤压,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被用人单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重招生宣传,轻就业指导和培训,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在就业中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吃苦创业的精神、缺乏踏实敬业的作风,结果要么找不到岗位,要么找到岗位很快又下岗。

笔者认为,以上六个方面的现状是目前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巾职学校要想在目趋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些瓶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促进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为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年月,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种扶持不能停留在口头或文件里面。如今年着力推行的贫困学生资助办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这还不够,政府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加强舆论导向,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中职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政策宣传与监管,保证生源比例等等。各类中职学校应根据相关政策和精神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转变传统的人才理念,树立正确的中职教学观

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人才理念。确立新型的人才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首先需要中职学校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就业的传统教学观。中职教学应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为核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树立起中职教学的服务理念和实践理念。所谓“服务理念”就是教学要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一切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所谓“实践理念”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事”,为学生完成学业而教学,为学生的职业而教学,为学生的就业而教学,为学生的创业而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学。

(三)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切实提高学

校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与地位的关键。尤其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教学质量,否则促进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改善办学条件主要是加强教学设施、实验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学与实践提供条件。由于中职学校底子薄,政府投入有限,各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地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如笔者所在的常德旅游学校(原常德师范学校)在资金短缺、实训场地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与桃花源旅游区及市内八百里、华天等大酒店寻求合作,为本校旅游专业建立了稳固的实训基地,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为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和今后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加强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各类中职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教师实现从单一的理论教师向“双师型”方向转变,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如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或者有计划地通过引进、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学与培训,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实用技术的指导。

(四)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7

阅读疗法;行为纠偏;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行为失范纠偏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实践,发现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阅读疗法是一种为精神有障碍或行为有偏差者选定特定读物,并指导其阅读的心理辅助疗法。[1]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欧美科研人员在20世纪初开始对“阅读疗法”开展系统研究和科学实验,取得丰硕成果。[2]在国内,阅读疗法的科学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文尝试从阅读疗法的视角,探讨中职学校开展阅读疗法介入学生行为失范的效用和实践,为中职学校德育献策。

一、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的多重德育效应

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抽烟酗酒、斗殴、异往过密、厌学、沉溺电玩成了部分中职生的典型现象,这些失范行为大多具有心理病灶,实践证明,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具有多重德育效应。

(一)纠正行为误判

经过日常观察和深入交流,大部分行为失范的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或者家庭生活的失落者,在心理上和温馨的家庭生活、健康的交际环境、积极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严重者产生被家人、社会轻视甚至抛弃的感受,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人事持背离甚至敌视态度,出现顶撞师长、行事冷漠、容易偏激的状况。针对这种典型的情势误判,阅读疗法的介入可以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通过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内容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作品,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释放作品的正能量,引导读者逐渐接受或自觉产生积极的信息、观点,从而认识社会生活美好、光明的一面,树立健全的人格。例如,指导严重厌学、行为冷漠的学生阅读《心灵鸡汤》、《平凡的世界》、《林清玄散文集》,让他们感受人间之爱和生活之乐,可以有效纠正偏激心理。

(二)调节负面情绪

部分中职生成长在家长的溺爱和优越的生活中,抗挫能力、承受能力较差,在重视操作、强调协作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不适,产生低落、迷茫、空虚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甚至染上抽烟喝酒、沉溺网络、早恋厌学的恶习,甚至有自杀倾向。文艺作品具有精神净化效用,现代心理学也为阅读疗法提供了科学依据,读者在进入阅读后,会不自觉地将自身和作品中的情境、人物进行比对,发生心灵契合和沟通,情绪得到调整和慰藉,进入了有所排遣、有所纠正和有所升华的情感状态,对缓解心理重压、填充空虚生活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例如,笔者曾接触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该生长期处于情感低迷和不稳定状态,在入学半年后突然吞食100片苯海拉明,幸亏抢救及时,事后,家长坚持带其到白云山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建议下,该生在短期治疗后返校生活、学习,避免远离集体环境导致新的心理不适。返校后,结合该生的兴趣爱好,笔者指导其阅读《少有人走的路》(Peck,M.S.)、《幸福要回答》(杨澜,朱冰)、《淡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Carnegie,D.)、《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张德芬)等励志散文集,并通过交流阅读心得跟踪学生心理成长动态,经过一年的阅读疗法介入,该生在第三学年安全、稳定地开展企业顶岗实习,完成中专学业。

(三)净化浮躁氛围

浮躁是行为失范学生的常见心理状态,部分学生长期处于易怒、焦躁的精神状态,阅读能够转移学生的视线,将读者从空虚无聊的心灵困境中解脱出来,导向沉寂、忘我的境界,在阅读中沉静心智、开阔视野、领悟安宁,有效填充精神空虚,排挤长期郁积的负面心理体验,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例如,我为行为失范的学生提供一系列悲剧作品,指导学生阅读《活着》(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余华)、《骆驼祥子》(老舍)、《中国十大悲剧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斯瓦鲁普)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是最高尚的艺术形式,阅读人间悲苦,体验生活艰辛,反观自身的良好生活条件,自觉产生悲悯情怀,慢慢地心灵得到净化、心态恢复平衡,能够理智、冷静地看待生活,从容、沉着地面对压力,避免身心崩溃。

二、阅读疗法在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中的操作方法

校园中的阅读疗法应以学情分析为依据,坚持教师引导,采用丰富的阅读模式,营建良好的阅读风气,提高阅读疗法的效果。

(一)修订阅读书目

修订阅读书目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基础和核心工作。当前,大部分中职生阅读能力、阅读意志比较薄弱,修订书目时,首先应选择内容浅显易懂的文献,减少文字障碍,利于学生轻松愉悦地披文入情。其次,中职生处于15~19岁的成长阶段,个人爱好和所学专业多元化,应选择内容活泼、丰富的作品,图片阅读、电影观赏也是中职生欢迎的阅读形式。另外,大部分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情节丰富、人物鲜明、议论精要的作品更受学生欢迎。

(二)因病施药

“因材施药”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关键。针对具体的心理偏差和失范行为,开列治疗书目,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保证“疗效”。例如,针对抽烟酗酒的学生,可以推荐阅读《酒精及药物滥用与成瘾》(赵敏)、《中小学生安全与防护——远离烟酒》(郝言言)、《如何防止烟酒的诱惑》(大泽清二)等读物,使其了解相关科普知识,感受烟酒危害;针对打架斗殴的学生,可以指导阅读《中职生法律案例解析》(郎月田)等读物,使其明白法律知识,克制恶念,辅以深度阅读节选的《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领悟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理性法则;针对行事冷漠的学生,可以指导阅读《专心做一件事的幸福:于百年技艺传承中追寻生活原味》(北正史)或《做人与处世》等杂志,培养其乐于助人、乐于负责的情怀;针对厌学逃学的学生,可以指导其阅读《风雨哈佛路》(莉丝·默里)、《书到用时》(叶辉)、《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使其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主人公尊师重学的榜样,推动学生转型。

(三)营建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另一要素,环境对收摄妄念、清除杂念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噪杂的阅读环境极易转移行为失范中职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披文入情,感受作品的真谛,影响甚至消除阅读疗法的效用。笔者所在的学校设置了两处适合实施阅读疗法的处所,一是心理咨询室,装修风格温馨和谐,学生乐意沉浸其间,享受如沐春风的阅读活动;二是云台阁阅览室,装修风格古朴典雅,学生阅卷期间,有利于激发沉稳奋发的阅读状态。

(四)采用多种阅读模式

实施阅读疗法,应采用多种阅读模式,做到多管齐下:

1. 自助阅读。阅读疗法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疗治方法,教育工作人员在正面教育后,向行为失范的中职生推荐书籍,供纠偏对象自主阅读,可以增进学生的信任感,消除学生对说教的对抗心理。另外,自主阅读作为德育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自我反思。

2. 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行为失范的中职生反复阅读指定作品,可使其重复接受作品感染和洗礼,增强“药效”;反复阅读,还能增强学生对相关语汇的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的自信和兴趣。

3. 协助阅读。协助阅读,主要是教师的指导性阅读和学生间、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阅读。教师协助阅读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指导学生全面掌握阅读内容;二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导向纠偏目标。学生间的交流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并做到集思广益,扩大理解广度。笔者曾推荐行为失范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真实的幸福》(塞利格曼),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和母亲的疏离关系,弥补了亲情缺位,让学生感受到了母亲的牵挂,待人处事更加理性、阳光。

(五)长效疗助

阅读纠偏不能止步于推荐读物,也不能在协助阅读阶段戛然而止,开展长效疗助和后续跟踪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必要阶段,对了解疗效和增强疗效都有重大意义。

1. 获取反馈信息。教师在提供推荐读物后,应加强对纠偏对象“听其言,观其行”,追踪阅读进度,通过交流阅读心得,掌握学生心理成长动态,并认真建立阅读档案,以供备忘分析。

2. 交流阅读心得。采取协助阅读介入,对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纠偏指正,保证阅读理解深刻到位,并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生活观点,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3. 阅读成效化育。行为失范的中职生更需要关爱,阅读疗法的成效应落实到行为失范学生的养成教育上,中职学生通常在第三年参加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本年度的学习形式大部分是岗位职业能力实操,文化基础课和心理辅导课的实施是普遍的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探索出“送教上门”的“文化导师制”和“自学为主、函授为辅”的文化基础课模式,教师推荐书目,图书馆提供书籍,供学生在实习企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按照要求结合实习任务完成阅读任务、记录阅读心得,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

三、阅读疗法需要攻克的难关

阅读疗法进入中职校园,有其重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疗法在国外学界已日趋成熟,在国内的研究也已缓缓起步,将其广泛运用于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则还有很多紧迫的工作需日渐积累,必可产生净化校园风气、营建阅读氛围的多边际效应。

(一)书目修订专业化、系统化

阅读治疗的专业化是情报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共识,“阅读治疗书目的编制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目的性很强的工作。书目的编制需要由具备阅读疗法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3]中职教育是内容丰富多彩的专业教育,90后的中职生个性特点鲜明,因此,设立相应的阅读治疗书目修订课题,集思广益,形成科学化、专业化和动态化的书目修订机制,为广大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实施策略,是阅读疗法推广的基础。

(二)培养阅读意志,改善阅读风气

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指导活动常规化、制度化是重要举措,笔者所在的学校设立专门的阅读指导课,每周2节,连开4个学期,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为阅读疗法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课程条件。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读书节”、读书征文等活动,激励学生读书,营建阅读氛围。

(三)建立校园联动实施机制

中职生行为失范纠偏是一项持久实施的校园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机制的支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全员参与,承担行为失范学生的精神导师,尽可能做到针对性辅导,是保证阅读疗法行之有效的人力保障;图书馆及时跟进书目更新工作,为实施阅读疗法提供资源保障;心理咨询室为广大教职工提供阅读疗法的相关技能培训,对重点纠偏对象实施有效干预,为阅读疗法推广提供技术支持。系统化的阅读治疗联动机制,可以使该疗法的实施更加科学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疗法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心理干预科学,将其广泛运用于中职生失范行为纠偏,具有长远的意义,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其治疗机理、积累疗治案例,中职学校是一个重要的干预场所,引入阅读疗法,可以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绍平等.图书情报词典.北京:汉语人词典出版社,1990:515.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8

关键词: 湖南省职教集团 资源共享 发展对策

职教集团是以职业院校的教学为主要活动,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以共赢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1][2]职教集团资源共享是指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时空资源等的优化配置并创造价值的活动。从2008年开始至2012年底,湖南省职教集团总数已达28家,加盟合作单位共2298家,其中有省内外规模企业1357家。笔者旨在分析湖南省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效果和效率,找出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对策,不断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湖南省职教集团的类型及特征分析

湖南省28家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基本都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主要是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照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偏行业混合型职教集团。这是行业与区域结合型职教集团,但是更偏重于行业发展,即以一个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为核心,集合行业优势资源,立足湖南,辐射全国,以行业发展为宗旨。典型代表有湖南环境保护职教集团、湖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等。(2)偏区域混合型职教集团。这是区域与行业结合型职教集团,但是更偏重于区域发展,即立足本区域的行业发展,以解决区域中本行业发展问题为核心,牵头学校为地方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这类职教集团主要有:湖南商贸旅游职教集团、衡阳农林职教集团等。(3)区域综合型职教集团。即以区域发展为核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这类职教集团并不以单一行业为依托,具有跨行业、综合性的区域特征,典型代表有岳阳职教集团,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等。

按照建设水平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示范性职教集团。从2011年开始,湖南省教育厅启动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评选工作,并列入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每年给予40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并在发展政策上加以重点扶持。截至2013年,10所示范性职教集团已经全部立项,分别为: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湖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教集团、湖南信息产业职教集团、湖南轻工职教集团、湖南建筑职教集团、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湖南汽车职教集团。按照第一种分类方法,示范性职教集团又可以分成两种:偏行业型职教集团及偏区域型职教集团。湖南省示范性职教集团中没有区域综合型职教集团。(2)非示范性职教集团。即除了示范性职教集团之外的18家职教集团。

二、湖南省职教集团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在不同类型职教集团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职教集团共五家,即选取非示范性职教集团三家,其中偏行业混合型职教集团一家、偏区域混合型职教集团一家、区域综合型职教集团一家;选取示范性职教集团两家:偏行业型职教集团一家、偏区域型职教集团一家,对湖南省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价。通过调查发现,资源共享率最高的是示范性偏行业型职教集团;其次为示范性偏区域型职教集团;排第三的是非示范性偏区域混合型职教集团,排在第四的是非示范性偏行业混合型职教集团,第三和第四名的总分相差不大;排在第五的是区域综合型职教集团。评价的结果科学地反映了湖南省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样本的选择具有类型代表性,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一)总的来说,湖南省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效果效率较好,资源共享率都在中等水平(75%)以上。示范性职教集团基本达到优秀水平(85%),偏行业及偏区域的混合型职教集团基本达到中等偏上水平(80%)。

(二)从层次水平来看,示范性职教集团由于有政府的“保驾护航”,能在许多方面享有优惠政策,因而比非示范性职教集团发展得更好。但有些方面值得反思,如:比较“财力资源”指标的数据,偏行业的示范性职教集团低于非示范性职教集团,可见,某些示范性职教集团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还没有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形成资金合力;而有些偏行业的非示范性职教集团在资金创收方面更显活力,这与牵头院校行业特征鲜明,能在科研与技术服务方面形成较强合力有很大关系。

(三)从类型结构来看,湖南省的区域综合型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基本上坐落于岳阳、常德等地级市,相对于长沙市,地域发展水平有限,吸引力不够强,成员单位也大多属于地级市单位,因而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偏行业及偏区域的混合型职教集团能得到地方政府和行业的双重支持,相对来说更有发展竞争力。

(四)从成员单位来看,集团内各成员对共享资源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或者说不够到位,学校和企业对资源共享的认识并不十分一致。在集团内部,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十分有限,企业并不热衷向合作学校提供设备、场地及人员,企业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与学校的办学目标不同,企业对学校的资源利用率不高,不能获得利益平衡点,因此企业参与的热情低落。学校虽然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人员及场地,但相比企业生产获得的效益要差得多,企业对学校提供的资源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并且觉得没有必要。

三、湖南省职教集团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加大对职教集团的引导、扶持和监管力度。

政府应依据不同类型职教集团的典型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扶持,以实现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湖南省教育厅每年给非示范性职教集团的专项经费为10万元,给示范性职教集团的专项经费为40万元,每年组织一些职教集团研讨及交流活动,年底通过数据填写等方式检查职教集团的建设及运作情况。但笔者通过调查,从浙江宁波等发达城市了解到,发达地区政府的支持力度远远高于湖南省的资助标准,市财政每年给职教集团的专项经费五百万;对于办得好的职教集团,资助资金还能追加。当然,湖南省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财政能力与江浙沿海城市存在差距实属正常。政府应拓宽投入渠道,不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还可引导企业等单位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职教集团的建设中。但是,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企业对此存在惰性,建议政府加强推动相关主管部门,为企业参加职教集团、参与职业教育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允许企业赢利等,就能大大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

在重点扶持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同时,应加大对非示范性职教集团的扶持和监管力度,根据调查发现,某些非示范性职教集团目前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阶段,这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和监管力度,实现职教集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各类型职教集团应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和发展。

湖南省职教集团可依据自身类型的缺点和优点,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地方综合型职教集团应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有一个协调统一的平台,地方政府可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技能训练及毕业生就业安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支持,有效促进产业和职教的对接与互动,解决职教发展中的矛盾,加强职业教育管理,使职业教育实现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相关的法规,明确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在集团中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各方矛盾,及时牵头解决突出问题。二是发挥行政职能,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资产置换等方面给予集团发展以强力支持。三是建构保障体系,通过职教集团行使部分协调、管理、指导功能,通过投资、评估、指导等方法引导集团发展方向,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偏行业或偏区域混合型职教集团应积极发挥行业和区域的集中优势,通过部分集团内的短期培训和对集团以外提供有关信息等有偿服务渠道,积累资金,支持集团董事会的相关活动,以市场化运作维系集团的日常运行,提供经费支持,召开年会、举办集团内部信息报刊、开设集团网络、组织交流活动等。

(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应在合作深度和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立足于湖南“四化两型”经济社会建设,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充实集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成员,优化委员会运行机制,各专业每年定期召开三四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重点专业组建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教材开发、课程教学与考评等进行深入研究,为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过程监控、规格质量全程把关。

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课程建设。优化由专业带头人、企业骨干教师、课程开发专家和企业现场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专业能力考试标准。集团内各主体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主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及专业能力考试标准开发均由集团内校企合作完成。各课程开发团队加大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根据行业、企业标准和岗位职责要求,以实际产品、项目、任务、案例为载体,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专业能力考核标准。同时,建议将职教集团的龙头企业负责人直接聘为学校的系主任,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企业通过在校内创办工厂,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键.2012年度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R].湖南长沙: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2013:5.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9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 心理问题 疏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76-02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职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没有进入较好的高等院校进行深造,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而高职贫困生由于在经济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对高职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有效的疏导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 高职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个体过低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与品质而引发的消极情绪体验。总体上来说,高职贫困生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然而,部分高职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背负着“穷人”的标签。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贫困生在社会阅历、艺术修养等方面落后于非贫困生,一些高职贫困生产生了“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别人看不起我”等自卑心理。悬殊的物质生活水平、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差距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贫困生脆弱的心理。在遇到失败与挫折后,贫困生自卑感日益严重,自信心日益减弱,本来完全可以胜任的任务,却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失败,进而显得处处不如别人,处处不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贫困生的自卑心理通常表现为“敏感”。部分贫困生会为了一些小事而烦恼,在人际交往中忽冷忽热、非常易变。这主要是由于贫困生自信心不足却又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采用了错误而消极的自我保护方式。此外,自卑常常伴随着懈怠。如果贫困生的自卑长期得不到调整,就可能导致贫困生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消极,在行动上退缩不前,没有朝气、失去活力。

2.自闭与孤独心理

高职贫困生的自闭与孤独心理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缺乏与他人交流、发脾气、攻击等。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常常表现得非常被动,担心被同学嘲笑,或是同学说话搭不上腔等,从而不愿意与他人过多地交往,不愿意将想法在别人面前暴露出来。久而久之,贫困生就养成了独来独往、不问世事的处世态度。贫困生表面上看来难以接近,实际上内心非常孤独,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关心。在长期的自闭与孤独状态下,高职贫困生极易钻牛角尖,甚至会产生仇恨、轻生等想法。

3.焦虑与抑郁心理

长期的自卑使得贫困生容易产生挫败感,诱发焦虑心理。贫困生肩负着父母的期望,渴望证明自己,摆脱贫困。但是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改变命运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从而使得一些贫困生陷入焦虑,担心自己的就业,担心父母的期望会落空。潜意识里贫困生对自己过去的不幸、贫困产生恐惧,在现实中贫困生为未来与现状而苦恼。一些贫困生会表现出口干舌燥、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状,甚至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动作刻板等问题。长时间的恐惧、忧虑、紧张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就会恶化为抑郁。出现抑郁的贫困生往往情绪低落,难以对身边的事物提起兴趣,认为知识无法改变命运,从而失去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一些贫困生开始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一些贫困生开始自责,痛恨自己的命运,满腹牢骚。这些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贫困生心理状况的恶化。

4.妒忌与偏执

过于强烈的自尊心是高职贫困生产生妒忌与偏执的主要原因。由于贫困生在经济方面的弱势,他们更渴望获得身边同学的尊重与承认,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凡事都有利有弊,这有利于贫困生树立较强的自尊心,但也使得部分贫困生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而产生了别人好就是自己不好,迫切希望超越他人而满足自己自尊心的错误观念。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这种心理很快就会演变成妒忌。部分贫困生因为过强的自尊心,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表现得不信任他人、

咄咄逼人、强势、异常固执、刚愎自用、任性;部分贫困生由于不满家庭的经济现状,而将怨气转嫁到老师或同学身上,对自己、学校、社会不满。这些不良行为均是消极情感失控的表现,是贫困生通过不良行为平衡自己心理的结果。

二 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经济困难

高职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一些贫困生为了生活费、学费而不停地兼职、受人冷眼,在课余时间四处奔波,各种现实刺激了贫困生的心灵。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国家助学政策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部分高职贫困生出于所谓的“面子”不情愿接受助学贷款等资助,从而导致贫困生的经济困境没有显著的改善。对于高职生而言,这一时期本是自我意识较重、自尊心较强、成熟独立的时期,而买不起书籍、交不起学费等现实严重刺激着贫困生。贫困生有消费的需求,却囊中羞涩,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贫困生很容易产生“寒酸”、“比不上别人”等想法,产生自卑、妒忌、偏执、自闭等负面心理。

2.自我认识偏差

青少年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而高职贫困生有着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造成自我认识偏差。有时,同学一些不经意的言语与动作都会伤害到贫困生自尊又自卑的心灵。由于自我意识太重,难以清晰地认识自我,将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产生难以得到认可的错觉。部分贫困生歪曲地认识自身的贫困问题,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己经济条件比其他同学差,就觉得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如别人,在今后的发展中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劣势。这些均是由于贫困生自我认识偏差而导致的,不利于贫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3.不合理的教养模式

社会经验、学习经历、家庭环境等有关的成长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贫困生通常成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物质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心理教育方面更是存在严重的缺失。很多贫困生的自卑感就是在年幼时期产生的,年幼时期贫困生的家庭常常教育其“走出去”、“赚大钱”,父母在子女身上寄托了太大的期望值,并且过分地夸大读书的重要作用,不重视因材施教,忽视培养子女的实际能力。此外,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均将高考作为指挥棒,忽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流于形式。

4.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导致高职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暴力事件等给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高职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网络通讯越来越发达,互联网拉近了高职贫困生和社会的距离,使得高职生能够轻易地了解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上充斥的色情、暴力、炫富等不良信息,误导了判断力、自制力不强的高职贫困生,使他们误以为这些信息就是社会的真实反映,从而使高职贫困生产生了更强烈的不平衡感。

三 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

1.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

自我调适是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疏导的重要方法。贫困生需要提高对社会与自我的认识,合理看待贫困,不逃避现实,乐观地面对家庭环境,积极主动地和老师、同学交流,在沟通中认清自我、认同自我。一旦发现自身出现了心理问题,就应自我调适,积极应对。此外,贫困生还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和其他同学一起在社会中磨炼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2.合理的启发、指引

如果没有正确及时的指导,拜金主义、贫富差距、就业困难、分配不均以及社会不公等消极因素就会使高职贫困生很快地迷失人生的方向。累积的压抑和心底的愤懑得不到宣泄,很容易加深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高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提高高职贫困生克服压力、应对不良影响的能力。教育高职贫困生合理地看待经济条件较差的问题。虽然在学校中高职生的花销并不大,但是由于消费差距的客观现实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的刺激,贫困生的价值观与金钱观被错误地引导着。因此,必须及时地纠正高职贫困生思想中的偏差,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高职贫困生出现攀比心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病还需心药医”。疏导高职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切入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可控的、可疏导的,只要完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贫困生认清问题,疏导贫困生的心理症结,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有效地干预、疏导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重点工作,关心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同时,必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质量。高职院校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培养一批有资格有能力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此外,还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通过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完善心理危机预防的相关制度等途径,多渠道地疏导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高职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自我认识偏差等原因而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贫困生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培养贫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及时地疏导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促进贫困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浩亮.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太原大学学报,2005(3):33~35

[2]郑顺爱.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2)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问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尚存在偏见

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子女读书更加支持。但是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搞调研,坐办公室,而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上重点大学和本科院校作为高考的奋斗第一目标,他们不了解高职院校教育,有的甚至还对高职院校教育存在偏见,而不愿意就读于高职院校。所以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就不会高。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造成高职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对高职生的误解,很多人以为“高职”就是“职高”,其实高职生是实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既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不少单位普遍反映“高职生好用,而且比较踏实”。[1]二是学生和家长对就业期望值太高、不切实际。三是现在的各种人才招聘会几乎没有高职生的专门“领地”和信息。四是高职教育的改革本身还不到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专业设置、基础理论还达不到高职教育的要求,作为学校要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用人单位存在用人误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高职生)不要不要”,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更划算。用人单位应避免“人才高消费”,做到“人尽其才”。[2]

3.资队伍选聘和培训环节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专兼结合中重聘用轻管理。从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实际来看长期存在着对兼职教师重聘用轻管理的问题。一是缺少长远的整体规划,二是没有明确的资格要求,三是没有定期的考评总结,兼职教师从聘任使用到解除聘约都处于无序状态,有的是为了弥补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而临时聘用兼职教师来应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的甚至是为了走产学研结合的形式而象征性地请兼职教师搞搞讲座。

误区之二师资管理中的重使用轻培养。人们习惯于把教师比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这不过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比喻,我们不能把比喻当作真理来理解。古人云:教学相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会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教师在学校中应该不断得到发展和塑造,不应作为一种工具被简单地使用,而应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在使用的同时,不断得到开发,不断得到升华,并且还应强调需要得到珍爱和保护。因此,在师资建设中应体现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管理理念,而服务的主要内容则是对教师的培养和塑造。

高职院校对教师培养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教师成了穷于应付教学任务的工具,难以抽出时间学习提高;(2)教师极少有机会走出校门参与各种学术活动,视野狭窄;(3)教师科研活力未得到充分调动,学校科研成果廖廖,科研能力捉襟见肘。

误区之三师资培养中的重学历轻能力。高职教育的性质,一是具有专业教育属性;二是具有高等教育属性。作为高等教育由中专改制的高职院校师资水平亟需提高,然而人们注重强调的是学历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却忽视了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具体现象有:(1)聘任新教师过分强调硕士毕业以上学历;(2)在职教育形式基本上是修学硕士研究生课程;(3)校内安排岗位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地位低于理论教学教师,计算课时报酬时动手的不如动口的;(4)评审技术职称时学历优势高于技能优势技术发明专利不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4.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年规模高速扩展过程中,有多年形成的许多老问题,如占地少、规模小、实验实习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管理水平低,专业重复设置,专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3]不仅如此,有的学校仓促上马;有的学校迫于上级指令,被动接受任务;不少学校准备不足,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教育效果,将以牺牲整体教学质量为代价。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高职毕业生占高校毕业生半数,然而市场对技术人才却求之若渴的重要原因。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认识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紧缺、办学用地不够、教学设备和配套设施缺乏或落后等问题,往往重数量轻质量,重收益轻实效,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然而,这一系列问题,又很难仅仅通过高职学校自身调整来改善。

投入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验实训科目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校内设备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符合相应要求的训练与实习条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特色的物质基础极为薄弱,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表1 2012年职业教育经费中各项来源构成

如表1所示,2012年,职业教育经费中政府财政投入占的比重最大。其中,预算内经费占40.39%,预算外投入占4.03%,两项合计占44.42%。其次是学杂费收入,占31.59%,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等校办产业用于教育的经费0.49%,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所投经费占10.25%;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和社会捐赠收入分别占1.11%和0.27%。

5.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4]。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的难度很大。 [科]

【参考文献】

[1]张铁岩.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职教通讯,200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