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4:03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1

关键词: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05-03

广东是我国工艺美术大省之一。据《广州日报》消息,2012年广东省工艺美术总产值为2 147.28亿元,约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排名第一。广东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风格和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如古典家具、金银首饰、广绣、玉雕等已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广东省工艺美术产业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2013年5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广东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规划》,为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和发展重点。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工艺美术产业产值实现5 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80万人,工艺美术大师人数增加到300人;建设广东省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和发展基地40个,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50个。重点发展珠宝首饰、工艺品雕刻、艺术陶瓷、服装刺绣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中包括工艺美术产学研合作项目、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产业化,人才是关键。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200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指出,省人民政府通过实施建设文化大省的有关配套经济政策,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包括:“培养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宣传工艺美术知识和产品”;“鼓励教育院校特别是工艺美术重点产区的教育院校,设立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基地,开设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我省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人才匮乏的局面依然很严重。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仿古家具生产和销售已形成产业集群。笔者在与多家仿古家具企业老总的座谈中了解到,目前技师稀缺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二个月时间的技师断层,严重影响业务开展。面对人才短缺的困境,有的企业家表示愿意出资和职业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相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的支持下,我省高职院校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现状

从广东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我省76所高职学院网站了解到,有72所高职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占95%,设立了单独艺术设计类(院)系的高职学院有56所之多。专业设置方面,普遍以广告、装潢、多媒体等现代设计类专业为主,在传统工艺美术方面开设最多的专业为珠宝首饰类专业,但只有6所高职学院开设。其他60多所均没有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类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仅有5所学院在美术教育专业中开设了漆画、手工艺等部分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2011年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和发展基地12家、培训基地3家、产业展示基地5家,没有一家高职学院。

我省绝大部分高职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但对传统工艺美术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我省对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扶植对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存在重现代艺术设计、轻传统工艺美术的现象。

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什么在高职院校会出现重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轻传统工艺美术教育这一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媒体艺术人才需求量增加,生源多,就业范围广。而且开设现代设计艺术专业硬件投入相对较少,而学费相对较高,因此,高职学院对开设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热情高。

另一方面,高职学院面对传统工艺美术门类相对细致而专业技艺单一,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均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生源问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开设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并建立了校内陶瓷车间,联合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当年仅招生15人,勉强能够开班,次年招生人数更少,无法开班,从而停止招生。2012年学院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尝试从室内设计专业抽出一部分学生试办古典家具专业方向,但报名者寥寥无几,最终也没能开班。这是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创办初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影响力不够强,宣传力度不够大,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高职学院如果转变观念,不看重眼前利益,从长远考虑,从学院特色和内涵建设考虑,从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来考虑,对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上级扶持和企业支持,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办出特色,扩大影响,生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和陶瓷专业各从10多人的定单班开始,后来成立湘绣艺术学院、湘瓷艺术学院,被批准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招生情况良好。我省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也成立了珠宝学院,现已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之路。

(一)专业设置

相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传统工艺美术门类更多,分类也更细,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地方因素,应从传承、发展地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服务地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入手,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如广州“三雕一彩一绣”(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和广绣)、佛山陶塑、肇庆端砚、潮州木雕和潮绣、阳江漆艺、江门新会葵艺和古典家具、汕头内画等,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根据地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特点设置专业,也是高职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资源和学生实训及就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二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艺既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贪大求全,既要考虑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在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定位方面,要解决“广”与“专”的矛盾,狭义的“X型”或“T型”人才模式可以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设置的参考。“X型”人才,即系统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如古典家具与雕刻、刺绣和编织、漆画与版画等,二者在工艺和艺术特色方面具有交叉点,可作为同类型人才进行培养,避免人才培养过于单一,也拓宽了就业渠道,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T型”人才,即在本专业横向方面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技能,纵向方面在本专业领域某一方面具备精深的技艺。从传统工艺美术方面来看,就是既要掌握老艺人传承下来的精湛技艺,又要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传世精品。“T型”人才培养既有利于学生就业,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在珠宝首饰设计专业下开设珠宝玉石雕刻方向,从而在专业设置的“广”与“专”之间获得平衡。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公布了第一批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目录,包括8个类别:工艺雕刻类、抽纱刺绣类、艺术陶瓷类、编织工艺类、漆器类、工艺家具类、金属工艺类、其他类,共53个品种,并明确了主要产地。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此作为参考,从地方产业特点入手,专业设置方面按“X型”或“T型”模式进行分类或整合。

(二)课程设置

一是从上述“T型”人才培养的纵横两方面开设课程,兼顾“面广”与“精艺”两方面,在保证本专业必要的知识面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定位专业技艺,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

二是将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传统工艺美术的图形、文字、色彩元素及材料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提升了现代设计的设计意境和文化内涵。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如产品设计专业可开设金属工艺、陶瓷工艺课程,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可开设古典家具设计课程。

三是开设传统工艺美术选修课。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至少应掌握一门传统工艺美术技能。

四是成立传统工艺美术或手工艺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五是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探索“工学结合”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实训基地建设

探索政、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引入或建立大师工作室,建立项目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并成立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机构和培训机构。在此基础上,争取政府支持,申报省级实训基地、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基地、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

在实训管理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管理机构,由双方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共同商讨确定基地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或方案,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据华商报消息,广东省每年从政府文化发展基金中安排1 800万元资金用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我省高职学院应利用自身优势,从传统工艺美术实训基地、保护和发展基地、大师工作室等方面申报专项资金,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做大做强且做出特色。

结语

高职教育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使高职院校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我省高职学院应抓住我省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这一机遇,把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提升到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建设的高度,加强责任意识,创新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龚勤茵.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思考[J].浙江工艺美术,2002(2).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2

【关键词】化妆品,包装设计,东方气质

很多城市的百货商场以及购物广场的一楼,都被国内以及国外多种品牌的护肤品占据着,最近几年,具有东方气质的护肤品受到了广大女性的欢迎。女士之前在购买化妆品的时候很难看到国产品牌,更加不用说看到拥有民族特色的化妆品了。而现在由于我国护肤品生产商在设计和品牌上面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很多国产护肤品已经进入了很多大城市的卖场。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国产护肤品包装设计中的东方气质。

一、东方气质化妆品满足传统东方美的要求

所谓气质,指的是人的姿态和外貌和穿衣打扮,还有性格和行为这些元素加起来给其他人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东方气质指的是民族在将儒家以及到家思想当做中心的我穿传统哲学思想以及历史的带动下,形成的一种特别的心理感觉。东方气质起来儒家与道家思想当中对于人生价值还有行为的概念。反应在我国传统艺术类型,对于优雅人生的阐述。这种气质和传统哲学思想当中对于美好的了解和区分是相互存在和渗透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大量外资护肤品企业进入到我国市场,使国产品牌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原因在于我国护肤品厂家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品牌形象以及包装设计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消费者在购买国际知名品牌的护肤品能够体会到时尚感。然而,东方美的思想却植入到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从来没有消亡。虽然现在我国护肤品市场上热销的产品依然是国际上的品牌,但是其表达的文化根本和我国对于美精神追求不同,毕竟拥有东方美气质的烘衬才能体现出其动人之处,表现在设计方面,那就应该在包装设计上合理融入东方美。

二、融合传统和现代文化

(一)应用传统的造型元素。我国传统法的造型元素属于传统哲学思想以视觉方式呈现给人们,是古代人追求美的表达方式。经历时间的长河,沉淀并流传下来的造型元素,比如吉祥图案等,都汇集着先人的智慧和审美。最近几年,由于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频繁出现,广大消费人群和认同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当中。通过在护肤品包装设计当中加入传统元素,能够让我国消费人群感情方面存在共鸣,从而给人以东方美的享受。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还有绘画当中含有许多设计元素能够给护肤品包装提供参考,是设计人员的丰富资源。

(二)凸显传统价值观念。消费人权在购买护肤品的时候,特别是比较知名的产品,不仅仅是把它当做一种简单的平时生活的用品,而是把它当做自身生活品质以及身份地位,甚至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对于美有着特殊的理解。这种观念比较不接受人为的美,比较接受自然的美。这和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国际护肤品牌提倡的时尚源于西方美,而我国和其正好相反。基于传统价值观念富有的审美兴趣拥有极为悠远的哲学含义,使消费者在较多时尚设计当中感受到清新脱俗的美好感受。

(三)复古风格触及消费者情感。最近几年,由于体现民国阶段旧上海风情的电影逐渐在银幕上增多,人们试图去了解那个并不是十分久远的年代。这股民国风狂扫时尚领域。拥有民国特色的插画和纪念物,还有那个时期女士的穿着,都成为了人们热烈追捧的东西,特别是那个年代女性所具有的东方美,这种古典气质和现代美二者融合,成了很多女性理想的目标,具有民国风特色的化妆品包装刚好顺应这种风格,抓住了消费者这种怀旧星历,使其转变成消费的冲动,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且爱上这种东方女性所具有的美。

例如,姝研品牌我们都知道,其化妆品包装设计就具有我国传统之美,姝妍品牌根据草本古籍,选取黔川苗寨高山之端仙灵草药,白露采集,精心筛选,萃取名贵中草药“根、茎、叶、花、果”中的活性成分,确保营养最足、吸收最好、最有效、最安全,真正实现“纯天然、零添加、零刺激、零伤害”的绿色药妆理念。让人看上去就产生一种购买的欲望。通过运用插画图片,体现了古典以及淳朴的美,花和人相互呼应。在套装的外包装是使用藤篮图案的纸盒,将那个时期经常使用做箱子的器具当做套盒包装的材料,这样使其更加应景。包装的全部细节都突出了那个年代浓厚的东方气质。

三、东方气质能够引起消费人群情感上的共鸣

因为护肤品每天都会和人的身体有着亲密的接触,属于绝大多数都市女性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购买化妆品的时候,都希望其有着良好的护肤效果,并且还能够使自己安全感还有精神方面得到满足。而拥有东方传统护肤观点的国产护肤品能够满足这几点要求。我国护肤品始终坚持汉方草本以及穿天然这种理念,让护肤品对于产品更加信任,具有安全感。而中草药和自然等站在中医的角度能够对消费者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其产生一种和以往不同的新健康观点,这也刚好让我国护肤品厂家有效避开一些国际大品牌护肤品的光芒,让我国护肤品品牌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推动我国护肤品行业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文对护肤品包装设计中东方气质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女士之前在购买护肤品的时候很难看到国产品牌,更加不用说看到拥有民族特色的护肤品了。而现在由于我国护肤品生产商在设计和品牌上面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很多国产护肤品已经进入了很多大城市的卖场,并且,具有东方气质的护肤品受到了广大女性的欢迎。在护肤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同时结合现代化元素,能够使消费者在购买该护肤品的时候体会到其富含的东方之美,在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护肤品设计融入东方气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宋岩.凤鸟纹在女性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05:123-124.

[2]单t[.“月份牌”画风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再生和拓展[D].上海师范大学,2012,02:135-136.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3

中国近代历史上大型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办,终刊于1948年12月,历时45年,总计出版正刊44卷(后曾于1967年在台湾复刊,1990年终刊)。作为我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改版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方画报”栏目的出现为这本以文字为主的学术性大刊注入了耀眼瑰丽的艺术因子。

1932年秋,商务印书馆恢复出版了《东方杂志》,总编辑胡愈之先生把原刊物中从创刊始就每期登载的“卷头插图”扩充为“东方画报”栏目,并聘请当时著名的书刊设计师莫志恒担任杂志封面设计与插图编排工作,一期期隽秀精美的杂志,不仅使得胡愈之主编时期的《东方杂志》攀上了发行量的历史高峰,每期都精彩纷呈的“东方画报”封面设计、标题设计更为时人们津津乐道,同时亦成为莫志恒本人的代表作品。

莫志恒(1907-2000),是我国早期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家,1931年时值开明书店招收练习生,莫志恒应招被录用,开始在开明书店担任书籍装帧工作,自此正式进入出版界工作,成为30年代后期较为活跃的一位书籍装帧艺术家,代表作品数量众多,主要有《美人与野兽》、《俘虏》等,由于少年时曾在萧山一家印刷所当过学徒工,因此对印刷事务的相关知识十分熟悉,这为他日后变化灵活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他设计的“东方画报”封面与标题,不但能很好地结合每期杂志的主题,同时从其设计形式的演变上,还窥探出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的发展演变过程。基于此,本文以莫志恒设计的“东方画报”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对《东方杂志》这本大刊史料价值的再挖掘,而且从“东方画报”自身存在的时间跨度上来看(1932-1937年),恰好是民国时期书刊设计发展的黄金期,从这一个案研究中,能够摸索出这一时期书刊设计风格,设计样式的发展、美术字设计样式发展、图案设计发展样貌等问题,同时由于画报发展的时间跨度,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呈现出莫志恒本人多变、出众的设计手段,这对致力于研究莫志恒设计风格的学者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案例。

本案例的研究范围自《东方杂志》29卷第一期至34卷22、23、24号(合并号)截止,设有《东方画报》栏目的6卷资料中,除掉部分期数空档未发外,还有部分期刊由于年代久远,画面模糊不清,难以辨识,故没有录入,总计93期全部在录。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对案例所涉及到的所有设计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题锁定在对93期“东方画报”的标题字体设计研究上,旨在揭示出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变中,中国的传统书法如何一步步地从单纯审美意义到纯实用的牌匾、招牌到走向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效的阶段。(为便于后文的叙述,“东方画报”简称为画报)

一、视觉惊艳的装饰变体

美术字在民国时期已广泛应用在出版界及商业上,当时称之为“图案字”。由莫志恒设计的“东方画报“的标题,就大量采用了美术字设计。根据这些标题的设计形式,把93期实例归纳为如下三类:

变体美术字具有极强的装饰味,属于美术字的一种,运用字体的笔画特点,进行点、线、面的构成设计,使得原本中规中矩的横、撇、竖、捺等笔画变化出或弯曲、或立体、或圆扁、或曲直、或粗细等图案化了的字体。在93期的“东方画报”中,这类形体多样的变体美术字设计占有近三分之一。下面着重于“画报”中部分设计精彩的变体美术字标题进行解读。图2是“东方画报”29卷第6号的标题设计。标题为横式,四个字整体造型呈现向上弯曲的拱形,笔画圆润,文字内部空间结构紧凑,字体颜色由深到浅自然渐变过渡,在起到美化字体的同时,给整个沉闷的封面带来了活泼的生机。图3是画报30卷第12号的标题设计。标题为横式,四个字的整体笔画呈现出横细竖粗,左重右轻的态势,文字内部结构宽松,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每个字的局部笔画都作了鱼形图案的创意变形处理,结合背景的海草图案,标题犹如置身于海底,惬意地畅游其中,个性化十足。图5的标题设计为横式,整体结构向右倾斜,笔画纤细、卷曲,字与字之间采用连笔,内部结构疏朗,整体造型给人以婉约清新之感,令人观之难忘。这种以横式为主要构图的标题设计几乎占据了画报三分之二强的数量,直到第33卷的11号开始,这种横式构图开始发生变化,其中较为典型的是33卷13号的标题设计。

在这一期的标题设计中,莫志恒一改以往的规矩标题设计风格,转而采用了圆形的立体字结构,这在民国时期的美术字设计中实乃一大创举。标题设计整体造型呈圆形,笔画绢细、流畅,间架结构排列疏朗,恰与左上角的黑块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整幅标题又与一侧都冰如所绘的“崇山古寺”图案遥相呼应,恰如一轮明月躲藏于深山云雾之中,意味隽永,回味无穷。

二、打破陈规的传统书法

由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其中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对待文字的态度。社会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它还可以结合实用的功能,打破陈规,创造出万千变化的美术字体,应用在众多的领域中。莫志恒所设计的“东方画报”标题,大量运用了传统书法的笔意,辅以一定的设计元素,使画报标题呈现出新颖与雅致,生动与沉稳并存的意象。

图8是30卷17号的画报标题设计,字体的整体设计趋于书法体的变体,整个字的笔划特征偏向于书法变体美术字。所谓的书法变体美术字即指在保留了书法原有笔意的情况下,改变书法体的结构和笔划特点。在这一期的标题设计中,莫志恒便采用了这一形式,运用书法笔画的连笔特点来强化这一字体设计。图9的标题设计,整体造型呈倒梯字,字体设计采用篆书书法的变体设计,笔触融合了篆书书体的笔划元素和现代美术字体的设计元素,如笔划的转折更加简约,而符合时人的观赏特点。图10的标题设计与图9相比,字体造型整体更为宽扁,呈方形,笔划粗细适中,字体的内部结构紧实,笔意古拙。图11是32卷1号刊的标题设计,标题呈横式设计,笔画设计接近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但字体整体的结构比“瘦金书”更规范、方正,故意拖长的撇、捺带有强烈的装饰意味,不再是传统书法中严格的书体特点。这类书法变体美术字的设计,由于笔划变化丰富,虽具有书法味,却并不呆板,追求统一中的变化,因此被大量应用在画报的标题设计中。

图12是31卷13号“东方画报”封面。在这一期的封面中,古意盎然的画面与标题设计相映成趣,标题字体设计采用了与封面山石、苍柏相协调的篆体,标题背景图案采用了封面画中苍劲松树的针叶图案,叶子线条的弯曲与标题字体笔画的转折互为映衬,成为一体。是民国时期书刊设计中不可多得的设计精品。

三、庄重规整的宋体与黑体

由雕版印刷而始的宋体字,字形方正、横细竖粗、笔画规整统一,给人以庄重之感。

由于宋体兼具了书法用笔以及美术字的双重特点,因此被大量应用在出版中。与宋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便是黑体。黑体字形方正,粗细一致,起笔落笔整齐,结构匀称,给人以浑厚有力之感。这两种美术字体被设计师大量地应用在标题字体设计中。

图13是“东方画报”31卷16号的标题字体设计,呈横式的字体排列,字体采用宋体美术字,笔画呈现出宋体字典型的横细竖粗,字体结构方正,由于所有竖画笔画较粗,给人以“推不动”

的气势,字体设计整体呈现出庄重、沉稳的特点。图14为黑体美术字的字体设计,黑体美术字包括方黑体和圆黑体,这一期的黑体设计属于方黑体设计,方黑体设计较适合标题字体,其特点是醒目大方,横、竖笔划粗细相当,方头方尾,十分醒目。图15与图14,同属黑体美术字的设计,但图15的黑体美术字较之上图的方黑体更为秀雅、匀称、灵秀,字体笔划都取直线,横竖粗细均匀,字体结构严谨、齐整,笔画转折挺劲有力,整体设计醒目而不失美感。图16的标题字体设计属于宋体美术字的变体设计,与图13属于同一种设计类型,运笔特征仍遵循了宋体美术字的笔画特征,但其笔画设计更为纤细、笔画内部结构内圆外方,整体造型轻盈瘦长,经过印刷,给人以婉约清丽之美。

图17是31卷15号“东方画报”封面。在这一期的设计中,封面画为“和平之威胁”,一个黑洞洞、粗大的炮筒迎面而来,其带来的威胁与恐惧感不言而喻,画面的左半边被排成方阵序列的士兵而占据,与封面画相对应的标题设计也延续了这一恐怖的感觉,标题字体采用了横细竖粗的宋体美术字设计特点,字体结构方正、沉稳,给人以肃穆之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有意把标题笔画中的撇、捺做了极为尖锐的设计处理,犹如尖刀般锋利,是我国早期美术字体设计中难得的形、意结合的佳作。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4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251人,其中专任教师1422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5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04人;正教授160人,副教授450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6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俄罗斯联邦科学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有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8人。

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部。拥有59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示范中心、海尔-理工博士后工作站研发基地、山东省高校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城市文化与城市竞争力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地等。目前在校普通本专科生28910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294人。

学校艺术学院拥有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绘画、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及音乐表演7个本科专业,涵盖17个专业方向。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研究方向)和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研究方向)。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山东省授予“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重点学科,产品设计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本科在校生100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0人。

我校艺术学院拥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设有7个专业系部和5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79人,教授、副教授32人;其中,3人首批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专家;2位学科带头人为国家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4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多人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近年来,艺术学院在一系列拥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29届奥运会帆船赛场主题景观总体设计、德国红点奖与IF大奖、北川重建纪念碑方案设计、海尔海信系列产品的研发参与、2015(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区域景观设计、山东省人民政府城市雕塑建设突出成就奖、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艺术“泰山奖”等众多专业业绩在驻青高校占据翘楚。

我校艺术学院始终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专业建设”为根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结合互动,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为辅助的“1+N”工程,推动了艺术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达成了以“艺术设计为主体,科学与艺术两翼并行”的学科发展思路。同时,学院通过建立“设计•艺术”学术活动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展览等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全国“四校四导师”本科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介入,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渠道,合作课题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与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本科生和国际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合作。在一系列学术与专业实践工作推动下,艺术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车型设计大赛、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区域景观设计、中国五金设计大赛、全国玩具设计大赛、最未来实验艺术大赛中均获得金奖,2014年我院学生获得中国青年设计师ICOLOR奖,艺术学院被共青团光华基金会授予“中国青年创新设计教育基地”。

热烈欢迎全国艺术学子报考青岛理工大学。

二、2015年艺术类招生计划及考试安排

(一)美术类

1、山东省

省份

专业

学费标准

科类

计划

小计

考试方式

山东

视觉传达设计

8000元/年

艺术文

5

55

使用全省统考成绩

艺术理

5

环境设计

8000元/年

艺术文

10

艺术理

5

产品设计

8000元/年

艺术文

10

艺术理

5

绘画

8000元/年

艺术文

10

艺术理

5

2、其他省市区

计划设置:

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环境设计

85

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江苏、福建、安徽、广西、新疆

视觉传达设计

35

吉林、江苏、天津、辽宁、贵州、甘肃、新疆

产品设计

35

黑龙江、安徽、福建、山西、江西、广西

绘画

30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5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283人,其中专任教师1636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9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58人;正教授181人,副教授520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63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俄罗斯联邦科学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有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8人。

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部。拥有59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示范中心、海尔-理工博士后工作站研发基地、山东省城市文化与城市竞争力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地等。目前在校普通本专科生29119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272人。

学校艺术学院拥有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绘画、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及音乐表演7个本科专业,涵盖17个专业方向。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研究方向)和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研究方向)。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山东省授予“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重点学科,产品设计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本科在校生100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0人。

我校艺术学院拥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设有7个专业系部和5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75人,教授、副教授28人;其中,3人首批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专家;2位学科带头人为国家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3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多人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近年来,艺术学院在一系列拥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29届奥运会帆船赛场主题景观总体设计、德国红点奖与IF大奖、北川重建纪念碑方案设计、海尔海信系列产品的研发参与、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区域景观设计、山东省人民政府城市雕塑建设突出成就奖、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艺术“泰山奖”等众多专业业绩在驻青高校占据翘楚。

我校艺术学院始终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专业建设”为根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结合互动,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为辅助的“1+N”工程,推动了艺术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达成了以“艺术设计为主体,科学与艺术两翼并行”的学科发展思路。同时,学院通过建立“设计•艺术”学术活动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展览等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全国“四校四导师”本科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介入,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渠道,合作课题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与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本科生和国际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合作。在一系列学术与专业实践工作推动下,艺术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车型设计大赛、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区域景观设计、中国五金设计大赛、全国玩具设计大赛、最未来实验艺术大赛中均获得金奖,艺术学院被共青团光华基金会授予“中国青年创新设计教育基地”。

热烈欢迎全国艺术学子报考青岛理工大学。

二、2014年艺术类招生计划及考试安排

(一)山东省

1、美术类

 

专业

学费标准

科类

计划

小计

考试

方式

山东

视觉传达设计

8000元/年

艺术文

10

75

使用全省统考成绩

艺术理

5

环境设计

8000元/年

艺术文

20

艺术理

10

产品设计

8000元/年

艺术文

10

艺术理

5

绘画

8000元/年

艺术文

10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6

关键词:聊城大学;高校校门;校门设计

门是一座建筑的灵魂,在建筑艺术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门的设计展示着设计者的智慧,也反映出时代特点,文化内涵,审美情趣。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在逐渐增多,门的设计也在逐渐多样化。大学校门除控制进出的车辆和人人流等功能之外还体现了此大学的精神特点与文化,肩负着成为学校标致的作用,校门作为建筑的外延装修,又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尤其显得重要。所以高校校门的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其中山东聊城大学被誉为中国校门最豪华的大学,其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与大方宏伟的气质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聊城大学校门功能分析以及其优劣势

聊城大学坐落在具有“江北水城”美誉的聊城市,是山东省综合性大学。该大学的南大门,一度被誉为“齐鲁第一门”,其大门巧妙新颖的设计独具一格,如下图所示。

1.1 聊城大学南大门功能分析

任何建筑的功能是其建筑的最初追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穿行性、防御性、过渡性、标志性和文化性),校门主要承担的责任,通常是控制进出的行人和车辆,保证通行流畅,不阻碍交通。随着社会的变化,建筑设计也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大学校门除了控制着行人和车辆的行走,起着疏导交通的功能之外还赋予其他的含义。聊城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门墙式的建造使其并非一个单纯的校门存在,而可作为门墙合一的用途,在美观之余还能保护着学校的安全。

校门作为高校的标志,应是设计者设计的重中之中,其象征着高校的精神文化,所以在设计大门空间形态体现出高校自身特点和办学理念这一目的,已成为一大难题。在校门的设计上是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每个学校校门都有它特殊的设计形式与表达内容,聊城大学校门设计与他高校相比瑕瑜互见。除聊城大学独特的功能和独具一格的美学设计风格,使其在各大高校校门设计中脱颖而出,但世界万物都寻在正反两面,有利就有弊,聊城大学南大门也是如此。虽然人人都喜欢宽敞良好的环境,予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予同学更好的学习环境与心情,但是其大门建造规模宏大,投资巨大,反而有种奢侈浪费的感觉;从正面望去,大门后面是一座建筑,景观设计尚存在缺陷,建筑雄伟,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但是缺少了文化内涵,大虽大,但没有让人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联想。

2 聊城大学南大门设计表达的内涵

大门的建造最大的职责便是传承文化,使其拥有自身的特点,本身便是一座建筑的语言。聊城大学作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其学校大门的设计美学尤其重要。聊城大学大门整体呈弧形,在其正中标有“聊城大学”四个大字,古雅而又分明,显现出大学的文化气质,形象大方简洁,一目了然。大门造型具有鲜明的动感和曲线,形象独特得体。它采取复合式空间的入口形式建造,从正前方观察,有二十八组共五十六根柱子,象征着聊城大学更名前28年的历史。校门东西直线距离约为一百四十米,高十米,宽八米,大门宽21米。大门设计简洁,色彩清新,在平面组织、空间设计和立面造型等方面与其环境相适应,没有用强烈的颜色渲染出校门富丽堂皇的浓重气氛,加强大门的校园归属感。大门在各个部位的色彩、肌理和虚实上做了细致的处理,达到丰富大门设计的宏伟壮丽,具有纪念的历史意义,传达了隐含在其中的社会和文化信息,呈现出大门给人的第一印象,使人产生建筑审美,并为大门内部形态展开良好的铺垫。

校门性格特点主要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封闭式大门给人温暖神秘稳定的感觉,它的存在使得校园与社会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开放式与封闭式截然相反,模糊的界限给人一种亲切的印象和包容万物的谦逊。聊城大学南校门设计介乎二者之间,既给人和谐亲切的感觉,又不缺乏稳定安全感,体现出一种博大宽容的气势。步如其大门就像跨入21世纪古罗马式建筑,门门楼高显,可壮观瞻,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形态优美,给人最初的印象便是宏伟壮观,具有时代感且又不会显得嚣张。聊城大学南大门是聊城大学主门,南门为尊,这一方向使阳光尽早的照进窗门,表达了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主动精神。大门左右有28根柱子,左右对称,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心理,崇尚和谐,以对称唯美,具有鲜明的特点。

3 结语

建筑大门的建造须以功能优先原则,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行人车辆的特点进行合适的设计,给予方便合理的功能,在用途之余也要设计出大学自身的特色,大学校门色彩、肌理和文化内涵,设计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印象,形成庄重典雅的校园气氛,体现出校园建筑精神内涵。聊城大学南大门设计采用了传统和创新的方式,体现了建筑的传统文化,其在美学、标志性及功能设计上以文化的角度完美诠释了一个大门应当担负的职责,其设计在美学与文化表达上形成了形式与精神的一致,这无疑是成功的。当然,南大门的设计上依然存在缺陷,景观设计并不突出,可运用雕塑、标牌,结合特色植物来强调文化氛围。聊大校门除对学校本身的贡献外,还引来许多游客观光欣赏,成为聊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社会文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美化了环境,使人赏心悦目,它的建造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其大门空间形态给当地留下历史文脉烙印。

参考文献

[1]孙明,曲惠萍;中国传统环境审美观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王绚;门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校门之比较[J].华中建筑;2002年02期.

[4]李晋文,王玲玲,周湘津;新增城市肌体规划探索:高校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从聊城大学东校区规划设计谈起[J].世界建筑导报;2006年01期.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7

关键词:方案构思,建筑设计,无障碍设计

Abstract: the reasonable use natural layout, barrier-free design, for disabled persons secondar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in liaoning province build a function is reasonable, perfect equipment, use convenient, the environment is comfortable, distinctive campus.

Keywords: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barrier-fre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1995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的我省唯一一所残疾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业学校。这里的孩子们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成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的身体残缺了,但他们同样可以拥有完整的、精彩的人生,因此为他们提供一所功能合理、设施完备、使用便捷、环境舒适、特点鲜明的崭新校园,是全社会以及设计者理应具有的责任和思考。

区位条件

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选址位于沈阳市东南部,沈阳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南拓的节点位置,基地北侧与正在建设中的作为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和训练场地的柏叶体育训练中心仅400米之隔,规划用地总面积200,000,总建筑面积100,000。新校区区位优越,位置重要,交通方便,随着柏叶体育训练基地的落成、省残校新校区以及规划中其他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必将为这一区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对其城镇化发展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地轮廓呈不规则形状,地势整体北高南低,沿东西方向呈两侧高、中间低状态。基地周边的城市道路已基本形成,配套基础设施尚在规划中,目前主要人流与车流自南侧营祝公路进入。

方案构思

利用自然、合理布局

场地周边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基地内部有东南角现状小树林以及中部由北向南季节性的汇水沟渠,对校区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目前以及未来东、南两侧规划道路的交通噪声污染。因此规划设计应充分挖掘建筑与环境的最佳组合关系,优化布局,动静分区,消除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环境的最大效益。

尊重环境,协调肌理

纵观基地现状,因其多为居住建筑故建筑布局和环境肌理也呈现出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向水平展开以及行列式布局为主并与大地自然结合的状态,建筑与环境整体上和谐统一。正在建设中的柏叶体育训练基地也遵循这种和谐原则进行布局,舒展顺畅。新校区规划整体上也应延续这一规律,使整体效果更加突出、和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因地制宜,经济美观

由于基地的地势条件,对竖向设计应重点加以考虑,以与自然完美结合并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各类建筑与场地,避免大挖大填,做到场地内土方填挖平衡,打造生态化的经济、适用、美观的特色校园。

弹性预留、持续发展

新时期学校园规划、建筑的趋势正在向整合资源、弹性规划、弹性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固定僵化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各类学校教学和服务社会的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从规划和建筑设计入手,采取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理念,采取适应性、通用性更强的弹性建筑设计手法,采取普遍性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环境与建筑要处理方法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是对于本次课题而言,残疾人这一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又向设计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最终形成了我们对于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规划建筑的指导原则,重点落实在如何针对特殊的环境肌理、特殊的场地地形地势、特殊的使用人群、特殊的发展需求作出全面、合理和最适宜的回应。

构思形成

延续周边肌理,建筑主要以东西方向水平展开。结合场地地势的竖向变化,将水平建筑架空于两侧较高地势之上;

最大限度的保持基地原始风貌,建筑仿佛从地面生长而出,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结合场地中间地势低且平坦的现状,创造方便、安全、宜人的步行和残疾人通行空间。其他场地依坡就势,既有情趣又有经济性;

在用地中部和西侧预留兼顾近远期发展的空间,既能满足当前实训教学之用,又能形成优美环境,并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建筑单体通过通用化的单元形体进行相互之间的错动组合,校园整体既统一又活泼,俯视校园的建筑布局和沿主要城市道路的建筑轮廓,仿佛一艘巨轮扬帆远航,也象征着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这里的莘莘学子的顽强信念和美好明天。

规划设计

规划目标

方案基本目标: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最短化生活区与教学、体育活动区的距离,道路通达、生活舒适、教室明亮安静、景观丰富。

方案特殊目标:克服基地本身条件的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功能分区,使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融入周边环境;

充分表现对残疾人的显著个性差异的尊重,表达社会对残疾人和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群的人文关怀;

以学校功能特色和地块特色为基础,注重建筑和景观的特色研究,营造具有浓郁特殊教育特色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无障碍设施设计完善,满足残疾人日常使用要求;

通过相应的设备设施使残疾人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达到沟通信息的无障碍;

校园的设计建造将成为特殊教育的展示窗口;

在当今生态城市建设框架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的校区建筑环境。

功能分区

方案将基地划分为南北两大片区。

南部片区东侧布置公共服务与接待区,北侧为实训区,南侧由西至东依次布置图书馆区、教学区与行政办公区。

北部片区由西至东依次布置能源生态大棚、生活区及文体活动区。

校园由三条轴线控制,南北方向轴线为主要的步行和残疾人通行体系轴线,校园主入口、大气磅礴的礼仪广场、交流活动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均布置在这条轴线之上,从营祝公路上望去,广场、建筑、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整体感和强烈的视觉震撼。

东西方向轴线为校园特色景观轴线,设计有意增加南北片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层次,不但可以满足宿舍区对日照的要求,还可以形成一条宽阔的景观长廊。校园次要出入口也布置在轴线东侧。

平行于基地东侧在建道路的轴线是校区的体育轴线,这条轴线与柏叶基地形成呼应,是柏叶基地体育功能和形态的呼应和延伸。

交通组织

校园设两个出入口,南侧为校园主入口,与南北向轴线的步行景观轴相连;东侧为校园次入口,与东西向校园特色景观轴相连。

车行以外环主干道,连接各功能区。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8

一、信息时代呼唤服装设计语言创新

伴随着纺织贸易全球化,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品牌竞争实力,占据纺织高新科技的制高点,主导着纺织服装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并牢牢控制着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主动权。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业,近年来虽发展迅猛,但在纺织配额逐步取消、出口量逐年递增的同时,产品价格却呈下滑趋势并屡屡遭受西方国家“特别保护条款”的施压和“反倾销案”等其它非关税壁垒的威胁,这种国际竞争引发的“马太效应”并没有因WTO的到来而日趋淡化,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可见,单纯通过扩大规模和数量求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中国的服装业的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坚持走“差别化”发展之路。正如“美力经济学”①新概念所言: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更美丽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的时期,今后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以美学为基础的产品竞争上,美的力量将在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同时,“e”时代生活方式的巨变从另一个方向也带来了服装产品差别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空前发展便利的同时,正经历着强大竞争压力带来的精神压抑和异化,他们迫切需要心理放松和个性释放,渴望得到休闲慰藉和人文关怀。职场中人,厌倦日复一日的机器克隆和工业“一元化”商品,逆反近乎千人一面的经典服饰,质疑那些既定的金科玉律般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个人情绪蓄积为巨大的社会心理集合时,便是现代服饰消费行为剧变和“新新人类”另类审美价值观念形成的渊薮。今天,我们亲历过“衣冠楚楚”让位于休闲牛仔、一个“酷”字取代“君子风度”的服饰文化变迁,耳闻了张扬个性、颠覆经典、回归自然、东方寻根等常变常新的设计宣言,面对着设计师追求原始工艺的淳朴天真、醉心于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表现、尝试“太空时代”的“未来时速”感觉和玩转了“三大构成”法则成为灵感溯源的现实。因此,当工业社会过度物质化发展到极致步入“后设计时代”,“地球村”的消费导向对人性化、个性化、差别化工艺和具有包容世界性多元文明冲突的“泛工艺化”形式的呼唤,必然会激发服装设计语言的不断创新。

“艺术染整”②新概念的提出,源于提高面料功能后整理技术的科学思想。它从服装面料视觉创新入手,运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理论③,以探索点、线、面“形式美”抽象形式构成为主线,致力发掘、研究和创造全新肌理的视觉效果来强化面料和服装的时尚“功能性”,形成了独具自己艺术特色的差别化工艺。它以主动迎战、积极应对的态势参与纺织服装市场的全球化竞争,并成为我国染整学科面料、成衣后整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极具比较竞争优势的亮点。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知能力中,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审美的力量不言而喻。以面料、服装为载体,探寻传统工艺蕴涵与西方抽象艺术意念有机结合的“艺术染整”工艺,其视觉创新的重要意义和运用高新科技进行面料功能性开发一样,对提高我国服装面料附加值,改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同质化、低产能、量增值减之痼疾,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不同的只是,强化面料的专、高功能和多“功能性”开发,主要是对纺织染整学科研究提出的课题,而“艺术染整”作为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和面料视觉审美“功能性”深度开掘,则需要服装设计师和图形艺术家们加盟创意。

“艺术染整”设计理念与“美力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完全一致,其倡导服装工艺个性化设计、视觉差别化创意和设计师充满才情创造新的时尚流行本身,就是人类不断拓宽服装、面料审美视野,突破经院设计传统,努力践行“美力经济学”的设计创新和“再再探索”的“美的历程”。

二、“差别化”创意引领世界时尚潮

曾经有国内著名机构分析认为:意大利服装业屡创佳绩、长期制胜的理由在于意大利文化中历久常新的“文艺复兴效应”已经渗透在意大利人的美学标准及对优美事物的渴求上。意大利JACKYTEX女装2003秋冬面料就非常注意视觉肌理的丰富表现,他们在棉/锦纶、马海毛/锦纶等交织混纺的拉毛面料上,运用现代扎染工艺产生变化而又丰富的层次来传达面料独特、精致、手工的人情味,拉开了与工业染整产品审美风格的距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非常耐看。而意大利著名品牌PRADA2004的春夏、秋冬时尚女装,也将扎染与绣花、珠片、皱褶等工艺元素作为重要的设计语言进行独具匠心的综合创造,并推出了大量的“艺术染整”工艺女装系列,掀起了一股手工怀旧工艺风,再度领潮高级工艺女装市场而备受时尚界关注。当然,意大利纺织服装产品始终处于世界顶级水平,先进的纺机、纺织和制衣产业链与创新网络,是其重要的体制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文艺复兴效应”在铸就意大利享誉世界“工艺品牌”的利剑中无疑起着“灵魂”作用,这就足以说明视觉艺术的“美力”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欧洲时尚之巅,被称为“无风无浪”优势产业的意大利时装业的崛起,不仅始发于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觉传承和“泛工艺化”自由采撷设计思想的解放,还受益于他们没有重复法国高级时装产业发展路径的清晰定位。笔者以为:作为服装、面料视觉功能“艺术化”创新和工艺“差别化”实践成功典范的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完全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工艺时尚服饰产业的重要参照。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欧洲休闲文化、美国牛仔文化对传统经典服装文化的冲击,来自西方的欧陆休闲风遭遇东方民族工艺潮,引发了世纪末全球性的文化回归风潮,得风气之先的世界著名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都将探寻设计灵感的目光投向东方、非洲神秘的工艺文化和先民远古的历史积淀,人们熟悉的伊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三宅一生(LsseyMiyake)等时装设计大师的名字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熠熠生辉,这方面的探索功不可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LsseyMiyake)不惟西方马首是瞻,以浓缩东方哲思的天才创意和对服装面料“差别化”的功能再造,震惊世界,一举改写了高级时装业欧美“一元格局”的历史,成为“东风西渐”开一代时尚新风的先行者,为日本也为东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近年来,纺织贸易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使我国面料、服装流行和设计的审美国际化趋势日渐成熟,以杉杉、雅戈尔等著名民族品牌为代表的服装产品结构调整和设计风格转型,标志着我国休闲服装规模市场的形成;而国内一批新锐设计师和个性化消费新生代的迅速成长,昭示并呼唤着我国纺织、服装设计“工艺文化复兴”时代和“差别化”设计创造春天的到来!

在2004CHIC国际男装展会,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国内一批休闲男装品牌的崛起,它们在服装设计理念和工艺处理方面已经越过了“面料至上”、“裁剪结构”等技术层面,转而更加关注视觉肌理艺术创造的二次开发、民族工艺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对时尚流行文化的直接诉求。这种多元的、艺术与生活交融并渗透着设计师独特情思的个性化的“艺术染整”设计语言,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差别化”设计,冲破了长期以来“正装”的传统工艺禁锢,彻底解放了设计师的思想,并使服装产业成为“艺术染整”工艺的创意载体和现代艺术创作的“调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服装休闲化、设计“差别化”和“泛工艺化流行”热风拍面的今天,我国年青的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新语境的探索和创造,似已进入了一个勇于原创、敢为人先、挥洒自由和瑰丽神奇的境界。时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商场热销的JACKJONES、马克?华菲等新锐休闲男装设计,在运用现代扎染抽象图形写意传神和西方个性化涂鸦艺术语言抒情释怀,在借鉴平面设计构成技法、即兴喷绘和对传达出手工时代温情的民间“女红”技艺所进行的服装设计语言创新的尝试,使我国男装设计长期以来因“同质化”面料和板型出新难的“老面孔”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成为充盈着鲜明时代精神特质的市场宠儿。面对年青的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语言的全新探索中表现出的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的勃勃生机,诚如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在首次中国之行的由衷赞叹:“亚洲的文化和习俗总能成为我设计的灵感,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国家,这是一次迟到的访问。”其实,东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彩纷呈的传统工艺一直都是西方主流时装设计师们寻找个性化创意灵感的“源头活水”。像皮尔?卡丹(PierreCardin),尹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和三宅一生(LsseyMiyake)等饮誉世界的时装设计大师在缔造自己时尚王国灿烂辉煌的奋斗中,都曾受惠于东方文化乳汁的哺育并进行过成功的风格转型,他们藉此对世界时装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大师们善于汲取东西方工艺文化精神进行服装设计“差别化”创意的成功经验,JACKJONES、马克?华菲等新锐休闲男装设计语言创新传达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召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

设计在线.中国

三、“艺术染整”开创我国服装设计新天地

类比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效应”,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民间工艺文化积淀,扎染、蜡染、蓝印等原生态的优秀传统工艺,都曾是驰誉中外的“国粹”精品;“三染”博大精深的“防染”技艺,清新优美的图案构成,可视觉感悟但妙不可言的东方意境,恰是服装设计“差别化”的工艺瑰宝。

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博士在《企业竞争》中指出: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艺术染整”以创造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工艺定位,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着力探寻产品差别化竞争路径的本质。

“艺术染整”概念是笔者以南通地区现代扎染产业发展为背景,以“华艺扎染”市场国际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在2003年江苏国际服装节“百年论坛”上首次提出、并在《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综述”一文中进行了正式定义。它是扎染、拓印、转移压皱、即兴手工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手工工艺集群的总称: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印染科技和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染整技术。由于“艺术染整”的一系列技法主要是在扎染工艺基础上拓展的,习惯上人们就称之为“现代扎染”。“艺术染整”主要包括“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和“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④两大部分。首先,它在继承传统工艺文化精神和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具有现代技术集成和工艺美术创新的柔性化特征。由于现代扎染工艺具有无需制版,配色不受套版限制的突出优点,所以能根据市场流行导向进行及时创意和设计。这种在成衣上自由设计平面染色图形的独特功能,使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个性化”实样方案提交买家优选和确认,下单后即可迅速投产并能衍生出多组配色方案和各种图案花型,形成多品种、小批量的序列优势和个性化的视觉审美优势,因而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对现代时装产业“速度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即兴创意三维肌理美感的原创性技术,为传统的“平面”服装植入了浮雕艺术的因子,具有鲜明的工艺差别化特征。它能激活设计师创意灵感的火花,丰富服装视觉肌理效果和表现技法,使过度“商业化”的服装设计工作变得更加柔性、富于个性和充满原创艺术创造的趣味性。近年来,我国从事现代扎染研究开发的设计师通过反复实验,获得了科学翔实的材料记忆数据,并优选出不同组份的国产新型面料,创建的具有开放性的国产优化成型记忆面料数据库,完全能适应“艺术染整”工艺技法不断创新对材料载体提出的技术要求。其创作原理是将面料和成衣按服装设计要求设定工艺,辅以缕空、机绣、贴布等工艺元素后进行绞缬、聚合和皱褶。通过选择性采用自主开发的热敏辅料记忆成型、拧绞喷涂、皱纸转印和整合成型等原创工艺技术的柔性化组合,经高温高压汽蒸或高温压延处理,达到改变服装面料纤维组织结构的目的,获得各种视觉“新外观”并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衣整体“软雕塑”艺术或局部浮雕艺术的视觉效果。特别是运用现代扎染中浸、注、拔、喷、绘等“艺术染整”技法与上述三维工艺进行的综合与创造,能产生出“万花筒”般的无数种组合方案和奇妙的视觉图形,将其应用于现代时尚服饰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具有服装视觉革命的意义。上述这种通过“艺术染整”二次开发创造的艺术休闲时装,带给我们的完全是一种与普通印染工艺和常规服装设计“传统”手法迥然不同的审美风格。

“艺术染整”工艺二次开发和深度加工的服装成衣,以丰富变化的肌理图形,抽象写意的审美意趣和独特个性的艺术品味,予消费者以一般时尚服饰鲜见的视觉“愉悦”,令WAL-MART,MARKS&SPENCER,BESTSELLER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青睐有加,也让颇具艺术眼力和追求精致品质的法国、意大利等休闲、工艺服装市场欣然接受了国产面料的“以产顶进”。“艺术染整”工艺强化对服装面料视觉审美功能深度开发的探索,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整合国内传统工艺资源,积极面向国际主流时尚市场,有效规避因同质化恶性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提高服装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产能,提供了一种清晰的思路和崭新的方法。以欧洲绿色生态和国际标准化生产规范为标准的“艺术染整”工艺,将“三染”聚合、绞缬、冰裂纹肌理等传统技艺精髓与自主开发的注淋、泼彩、喷涂、拓转、拧褶记忆成型等核心技术结合,集东方“写意”悠远之意境和西方“印象派”形、色、光、影之神韵于一体,巧妙地将民间工艺文化、现代设计“形式美”法则、数码图形创意与纺织印染科技进行综合与创造,形成了一门全新的科学、柔性、艺术并有着手工时代工艺特征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染整学科分支,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今天,当我们迈步入世与世界纺织服装业同台竞技之际,“艺术染整”挟全球休闲化流行风潮,集东西方自然造化,汇工艺历史源流,以面料和服装图形创意、设计和生产一体化工艺的独特优势,将时尚与速度、设计与流行、需求与生产完美地整合在一条充满柔性的产业链上,为我国设计师直面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天才创意提供了一个全新、自由的设计空间。

四、“艺术染整”理应成为服装设计师的创新利器

在纺织服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国服装设计师应当借鉴国际成功典范的经验,敏锐地抓住“民族化”遭遇“国际化”引发“泛工艺化”流行的历史机遇,以本土文化做支点,用国际化眼光望未来,从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入手,正确导入“艺术染整”设计概念,及时把握和正确运用民族“工艺品牌”之利器,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樊纲教授⑤指出:“对一些传统产业的品牌,我们强调民族性是对的,没有民族性,就没有国际性。但是只强调民族性,而没有现代化,那么也不可能有国际化。人们对品牌的认知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把传统的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需求融合起来,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完整意义上的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e”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巨变所带来的服装个性化消费新需求,能否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开放自信的心态改造和扬弃民族传统工艺?在西方强势流行文化与东方历史文明遭遇、碰撞和交融并汇的“信息爆炸”时代,“综合就是创造”的科学设计观,是否应该再度引起服装学界和设计师们足够的重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手工与科技、功能与形式,太多的“综合”命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和解读。笔者以为:“民族的”工艺文化精神真正融入“世界的”主流时尚的设计探索,是一个以国际化宏阔视野“东寻西找”⑥、用九死无悔的执著坚韧“水陆兼程”的长期、艰苦的求索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时下那种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经典常作简单、片面和浅层理解的阿Q精神,那种将承载着历史文化积淀、蕴含着远古先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图腾设计”庸俗化甚而止步于简单的“描龙绣凤”,那种目光短浅、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并在玩味“盛世唐装”湮灭的辉煌中自我陶醉、自鸣得意的笨伯们,是难当时代赋予的设计大任的!一个志存高远并以振兴中华服装“民族品牌”为己任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国内外工艺休闲服装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这是服装设计师进行视觉工艺“差别化”创造、形成自己独特设计风格和开发新的服装市场的无限天地。躬逢盛世,我们应乘“泛工艺化”流行之势,放眼国际时尚风云,探寻欧美服装流行机制,借鉴意大利和日本设计群体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运用“艺术染整”工艺不断丰富自己的设计语汇,真正告别“面料至上”“裁缝情结”等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以具有鲜明时代个性特征的“大设计”观,去主动适应、拓展和创造、引导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流行,作为人类“惟美”理想缔造者的服装设计师,在娴熟运用面料质感语言的同时,怎样从面料视觉艺术创造入手进行全新的探索?在习惯于轻松驾驭服装裁缝结构技艺的同时,能否进行多维度思考并在发掘、强化和再造面料“形式美”的功能性开发方面有所建树?特别是当使用进口面料进行中高档时装设计已经成为习惯的今天(习惯往往导致经验主义和思维定势,影响着艺术创造力的发挥),我们在对待国产面料的态度上是持无所作为的抱怨或自暴自弃的态度,还是应该像著名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LsseyMiyake)那样,坚定不移地走自己求索创新之路,始终以朝圣般的虔诚向东方文化和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采风并能立足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开掘和创造面料和时装“视觉构成艺术”的另类之美呢?笔者认为:只要能够独立思考并在积极的思考中敏锐地发现“差别化”工艺;只要能够充满自信地去探索并在探索中大胆创意、不断丰富和创造出全新的服装设计语言;只要能够不再拘泥于“面料”、“版型”和“裁缝”等单一线性设计思维并以宏阔的视野去仰观俯察和大胆借鉴各种艺术元素;只要能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因此获得了想象力的自由,我们的设计师们就一定能够充满信心、直抒胸臆、身体力行地去借鉴和运用全新的服装设计语言进行具有真正意义的原创设计,也就一定能够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天地。

处于“未来时速”生态竞争下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当你们在漫漫的时尚之路上下求索,当你们在市场采风中迸发出顿悟式的灵感火花并激活了独具个性化的天才创意,“艺术染整”独特的视觉创新工艺和工艺柔性化技术将带给你们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自由。在振兴中华、打造品牌、挑战竞争、发挥优势、引领潮流和追求服装面料视觉艺术化、审美个性化、工艺差别化创新的市场国际化征程中,具有中国原创意义的“艺术染整”工艺,理应成为我国服装设计师手中的一柄崭新利器。

参考文献:

①、2003年09月15日《大连日报》:在第九届“国际服饰文化·大连论坛”上,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决策学专家张顺江教授首次提出“美力经济学”新概念。

②、“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综述”,顾鸣,《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出版社,2004年第1期41-45页。

③、《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已著,吕清夫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期。

④、“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公开号CN1563559A,“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公开号CN1563560A,发明人:顾鸣赵爱华林荣王春霞钱卫东黄卫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周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月12日第21卷,上册第02号(总第983)第369页。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9

关键词:东南亚;酒店品质;景观;人文风情

中图分类号:TU2

引言

谈到东南亚园林,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结合具东南亚文化特色的动物雕塑的喷泉水景、高大的棕榈科植物搭配低矮的灌木丛、拥有原木或鹅卵石小道的花园以及一些茅草棚屋或原木小亭台等,浓烈的热带风情扑鼻而来。将这种具有独特丰富空间和赏心悦目的景观视觉体验的园林风格与酒店式的高贵品质感结合,打造高端住宅项目设计典范,带给精英贵族至尊高度的居家体验,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放慢节奏,细细品味慢调生活中的快乐与从容,舒缓浮躁社会给予的各种压力,审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找到平静与安宁的一方乐土,享受生活。

1.景观设计策略

建立在东南亚园林景观空间结构下的酒店式高品质社区景观设计,以东南亚景观的原生态为灵魂,结合经典的现代建筑风格,营造出具地域色彩、典雅高贵的环境品质。在设计时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1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原则

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设计中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使社区居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1.2 低成本的设计原则

以软质为主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以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充分利用植物弹性的生长空间,改变社区发展模式,开展植树节、树木领养等活动,使业主参与到家园的建设中,增强家园归属感,进而提高社区品质;其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设计,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社区成本主要投入在中心重要组团节点上,在重点设计区域,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而在一些非主要通过性空间上弱化处理,减少石材的使用,以此降低建造成本。

1.3地域性原则

在植物选择原则上,增加植物层次的多样性,采用乔、灌、地被,常绿落叶结合,丰富植物景观;其次,在经济性方面,选择容易管理、无病虫害,当地常用的乡土树种;多层次、复合型的植物配植方式,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

1.4 地域情感的传承与融合原则

设计中以东南亚园林的雕塑、小品、植物设计等与细腻优雅的建筑人文相结合,将东南亚园林的神韵糅合于简洁的现代建筑间,以尊重地域情感的思路演绎东南亚风格社区,让凝练的现代建筑语言与东方精神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实现一种精致生活品味的人生智慧。

2.景观设计手法

2.1纯粹、精致的细节

社区景观在设计上继承了东南亚风格园林健康、休闲和自然的特质,给人亲切、舒适、安宁的感觉。精心配制的花草水石,动静间弥漫着一股异国情调,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符号的雕塑小品、精细的地面铺装以及随处可见的风情景墙,俯拾皆是艺术的气息,空间里无不洋溢着优雅的味道……,酒店式的高贵品质感与东南亚园林景观风格糅合在一起,在细节及材料的应用上更加的精益求精,提升整个项目的设计档次与品味,满足高层次人士的居家需求,享受星级酒店般的居家园林。

2.2温暖亲和的选材与淡雅统一的色彩

在材料和色调的选择上,充分利用天然传统的材料,木头、鹅石、砂岩、石灰岩等,旨在接近真正的大自然。色彩上拒绝“程式化”,通过利用材料本身色彩和规格的高度统一来打造视觉上的清新舒适:淡米色的石灰岩景墙和同样淡黄色锈石铺地做为花园的主色调,点缀其他跳跃元素,在葱葱郁郁的植物的衬托下,统一不失灵气,淡雅不失精致。

2.3完美的细节营造

小到细节装饰,大到空间打造,设计都力求体现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和对自然的尊重。雕塑设计以东南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的场景细节为设计灵感来源,纱幔艳丽轻柔的的色彩、泰式绣花鞋上的精致图案、泊在湖面上的渔船,或者街头随处可见的憨态可掬的大象,再加上芭蕉类的热带风情植物,浓浓的东南亚热带风情就这样扑面而来。作为被赋予无限美好寓意的植物---花,在带来美妙感官享受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最大精神的慰藉,于是在设计中我们提炼花朵主要元素,通过与其他线性图案的组合,进行抽象设计并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各个部分,入口的拼花铺地,鸡蛋花造型的装饰花盆,草坪灯上的花朵雕刻等

景观总体设计

整个景观的总体设计于场地二层的车库顶板上。顶板上的东南亚风格花园可以为各个年龄层的住户提供舒适私密的住家空间。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住户的需求,巧妙的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如多样化的泳池区(包括休息凉亭,按摩池,儿童游泳池,成人泳池,嬉水池,亲水阳光平台,风情小岛等)、趣味游憩区(充分利用植栽的特性,围合出迷宫、花径等趣味性的可参与空间)、设有儿童游乐器械的游乐场、舒适惬意的瑜伽区、拥有别致廊架的小广场、精致宜人的下沉草坪等,住户们可以充分享受户外空间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在架空层的设计中,通过将天花板进行挑高,达到6m的高度,这样可以保证架空层内空气的良好流通和舒适的视觉感受。利用这一优点,可以将此处打造成一处非正式的会客厅与休闲区,方便住户的往来和交流。在雨天或者炎热天气时,住户可以选择就近在架空层下活动,老人们可以聊天打牌,孩子们可以嬉戏游玩,青年人可以健身散步等,以此满足不同的需求。

花园中种植繁茂的东南亚热带植物、常绿植物以及观花植物,如红花鸡蛋花,旅人焦,蒲葵、绿萝等。植栽上注重植物层次的搭配,采用密林及疏林相结合的种植手法,力求营造强烈的原生态东南亚氛围和观赏性较强的植栽空间。园中独具特色的雕塑与景观相辅相成,足不出户就可品味到浓郁的东南亚艺术气息。

4.结束语

精致的生活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味,在品味中增加对生活品质的理解,东南亚园林所具有的独特丰富空间和赏心悦目的景观视觉体验结合酒店式的高贵品质感,带给精英贵族至尊高度的居家体验。

参考文献

[1] 周扬琴.东南亚园林风情的演绎——赣州锦江国际大酒店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11,(4):56—58.

[2] 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童欣.泰国风景园林景观的艺术特点[J].艺术百家,2006,7(93):89—93.

[4] 佘美萱,张远文,李永红.浅议东南亚热带庭园植物造景[J].广东园林,2005,6(29):45—48.

[5] 张竣文.简述东南亚人的人文景观——论马来西亚景观特点[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东方美学设计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欧美游客 旅游消费行为 供应链管理 广东

欧美来华旅游市场是一个稳步增长的旅游市场,随着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欧美游客访华深度了解我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目前,我国旅游学者针对欧美来华旅游者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欧美旅游者在华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本文针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实施调研,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决策行为、旅游消费偏好的角度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加以研究,并基于此研究结果分析并提出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及选题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在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方面,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有所不同。

国外研究:从国外研究文献来看,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是旅游专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作为旅游学的研究主体, 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旅游者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影响游客行为的可能因素进行了探讨,而且注重探讨客源地因素对旅游者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但是,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研究极少有系统的理论支持,大多数研究仅限于探讨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表现出的时空动态规律,并且把旅游者旅游消费后的态度感知等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而较少把旅游消费前的决策、消费活动过程中及消费结束后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即研究的系统化不够。

国内研究:我国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且大部分此类文献是针对国内旅游者中细分市场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而对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研究甚少。目前,关于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某个城市作为考察点,以到该城市的各国入境旅游者整体作为调研对象,而不具体细分客源国或客源区域市场;另一类是以多个旅游城市为考察点,研究某个入境旅游客源国或客源区域市场的旅游消费行为。而将某个入境旅游城市作为考察点来研究某个入境客源国或区域市场的研究少之甚少。针对入境广东的欧美游客市场的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至今尚未出现。而此方面研究对广东作为入境旅游接待大省的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以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作为研究主体。从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角度,本研究有利于提高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满意度。这是旅游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旅游供应链最终端的旅游者对消费行为的偏好, 了解其内在的需求,从而满足其需求,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从旅游管理部门的角度,本研究成果有利于旅游管理部门的将广东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和营销,即有利于开拓入境广东的欧美游客市场,加强对入境广东的欧美游客市场营销的针对性。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广东的旅行社企业提供有利的依据,使其更有效地开发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二、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于2015年3月设计了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调查表,于2015年4月在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对入境欧美游客进行预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科学的调整。于2015年6月至7月进行正式调研,调研地点在广州和深圳的入境口岸和各大知名景区,包括深圳罗湖口岸、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广州六榕寺、中山纪念堂、陈家祠。调查问卷设计的选项列表见表1。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2份,其中有效问卷409份,有效率为91%。

三、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调研分析

(一)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1、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性别构成分析

此次调查显示,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女性占总人数的48%,男性占52%。如果将游客细分为欧洲和北美洲客源市场,欧洲游客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这与欧洲多国多年来强调保障妇女地位和男女平等政策引导有关。而在北美客源市场男女比例为109:100。总体说来,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的女性市场非常广阔,游客性别倾向不是很明显。

2、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年龄构成分析

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调查中,欧洲和北美市场年龄构成差异不大,年龄结构分布图均呈倒“U”型,即中间年龄段的比例明显高于两头年龄段。具体来说,25―44岁和45―64岁这两个年龄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8.9%和36.3%,15―24岁占9.1%,65岁以上占7%。从年龄结构分布中可以看出个人出游的可能性与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有极强的相关性。25―64岁欧美游客群体应该成为主要的营销目标市场。

3、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职业构成分析

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按照职业统计,其中商贸人员最多,占27.6%,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16.8%,职员占14.7%,学生占8%,此为广东入境游客总所占比例较高的几大群体。工人、退休人员、公务员、主妇的比例最少。商贸人员比例最高与广东的外向型经济活跃,世界工厂的作用和港口、航运、会展业相对发达有关,促成了商人频密入境的需求。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带薪假期等福利保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保证了远程出游的条件。此外,拥有较长假期的学生市场也不容忽视。

4、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文化程度分析

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其中获得学士学位的比例为44.6%,获得硕士学位或以上的占28.1%,即72.7%的广东欧美游客学历在本科或以上。此现象可以从受教育程度与工作性质、所处阶层、收入水平、见识面的直接相关性来解释,来自欧美的游客到中国旅行属于远程旅游,对于可供出行的闲暇时间和收入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美游客市场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远程出境旅游人数占游客总体百分比均不超过15%。

(二)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决策行为分析

1、旅游动机分析

从旅游者对旅游类型的选择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其背后的旅游动机。旅游者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年龄和以前的旅游经验都会对旅游类型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表2是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动机数据的分布列表。在调研结果中发现,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旅游动机中排名首位的是求新求异(占67.1%),其次是追求冒险(占45.7%)。文化差异越大,越能激发新奇的感受。西方游客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中西文化差异的体验非常向往,对于冒险的感受强烈。调查人群在旅游动机选项中选择了欣赏自然美景的占27.9%,体验当地居民生活的占25.4%。如果排除语言阻碍的干扰因素,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这一结果也揭示了广东旅游业对独具岭南特色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意义。开发能够体现人文特色、创造与当地居民接触机会的旅游产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2、 旅游信息来源分析

在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信息来源的数据(表3)中,58.1%的游客选择互联网作为信息来源。有资料表明,欧美国家儿童平均从7岁就开始上网。互联网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年轻父母一代是使用互联网的生力军。互联网成为欧美国家高素质的预期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首选,互联网也是最方便、快捷、廉宜的信息沟通工具。旅游者不仅可以直接通过旅游企业、政府的宣传网络了解旅游信息,更多地,还可以通过已经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对旅游服务供应方的网络评价来决策自身的选择。当然,互联网不是唯一获取信息的来源。40.6%的欧美游客出行前选择亲友的评价和反馈作为旅游信息来源,此成为第二大信息源。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只有25.4%的欧美游客选择旅行社作为信息源,18.3%的人选择报纸、杂志,13.7%的人选择电视,选择其他途径总和为15.1%。值得关注的是,旅行社这一传统的旅游信息传递者的身份和地位已经受到互联网很大的冲击。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正是旅行社和旅游企业在优化管理中首要应考虑的问题。

3、出游形式的选择偏好

在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的调研中,参加团队旅游的游客只占31.2%,而未参加团队旅游的比例为68.8%。证明散客旅游是欧美游客的主要出游形式,但这部分游客对团队包价旅游以外的小包价产品(如预定机票、预定酒店)的需求仍然较大。此外,欧美游客出行中的非常规线路的产品设计仍有需求,此方面其对旅行社仍有相当程度的依赖。西方人崇尚自我、独立与自由,个性偏外向,好表现,因此,团队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独立的自我享受。所以旅行社产品针对散客个性化小包价产品的开发、新线路的设计应当成为针对这一市场的研究重点。

4、在华停留天数分析

在广东停留天数的数据显示,欧美游客有70%在广东的停留天数为1-3天,平均停留2.73天。这一数据低于其在我国一些重点入境接待城市的停留天数,如北京、西安。广东旅游业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应努力研究如何延长欧美游客在广东的停留时间,这一研究对进一步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有直接的相关性。

(三)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1、饮食偏好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粤菜是四大名菜系之一,以食材广泛、用料新鲜、烹调技法多样等特点闻名于世。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饮食偏好的调研数据中,欧美游客选择吃中餐(尤其是粤菜)的比例高达84.7%,这其中对粤式风味餐(如烧鹅、烤乳猪、乳鸽等)的选择高达90%。此调研结果显示了粤式菜肴对于欧美游客的吸引力。由于口味的差异和长期的饮食习惯,也有15.3%的游客餐饮选择用西餐或者洋快餐。

2、住宿选择决定因素与类型偏好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欧美游客普遍认为在选择住宿地点时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住宿地点的位置、价格、安全、服务和周围的环境等。其中有87.2%的游客会考虑选择离景区、商务区、交通集散地较近的住宿设施,78%的人认为价格是另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分别有73.8%、64.1%和56.3%的游客会将安全、服务和周围的环境作为参考因素。在深度访谈中发现年轻的欧美散客出行前会查阅本国出版的著名旅游推介书籍、网上旅游攻略或网上游客对旅游服务供应商的体验评价信息。旅游供应商与游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游客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有限博弈局面已被打破,游客的预先知情权和选择的主动性有了保障。住宿设施供应商应充分重视网络自身推介在吸引目标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3、住宿类型偏好

在住宿设施类型的选择中,有超过80%的游客选择了星级酒店,因为星级酒店已经核定的国际标准满足了上述选择住宿设施时考虑的因素条件。而对于年轻学生、背包客,因有较充足的假期,在华停留时间较长,会考虑青年旅舍等价格较廉宜的住宿类型,而这类住宿设施也提供了同类游客信息交流、共同学习中国文化、在某段旅程结伴而行的机会。

4、旅游资源偏好分析

旅游资源类型选择的数据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类型备受青睐,如历史古迹游、民俗游、美食之旅等。同时,广东独特的地质地貌所赋予的自然风光、温泉休闲度假型旅游也颇具吸引力。游客对旅游资源偏好选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广东旅游资源类型的丰富多样性。

5、旅游纪念品购买偏好分析

在广东入境欧美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偏好的选择,73.7%的游客对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颇感兴趣,如广彩陶瓷、丝绸制品、玉器、景泰蓝、粤绣等。但欧美游客对东亚、东南亚游客感兴趣的中药类产品、茶叶等感兴趣的程度明显偏低。在回答是否满足了自己的购物预期的选项中,53%的游客回答没能完全满足。在随后的深度访谈中,笔者发现没有完全满足购物预期的主要原因有市场上旅游纪念品种类雷同、价格偏高、缺乏地方特色、找不到个性化产品、对推销方式不满意等。欧美游客在广东停留期间旅游纪念品消费占同期总旅游消费的比例仅为20%左右,这一比例远低于新加坡、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旅游购物所占总消费的比例,值得深思和关注。

四、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分析的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旅行社市场营销要加强市场针对性

通过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游客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集中度较高,市场营销的战略与策略应该更具市场针对性,在定价、产品设计、分销渠道和促销方式上都要以市场出行率较高的群体为依托,并兼顾其他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以拓宽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

(二)提高对商务游客市场的重视程度

按照职业统计资料表明,广东入境欧美游客中商贸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包括参加商务、采购、会展等活动的游客。而这类游客在旅途中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旅游购物消费比例均高于其他类型游客。旅行社应当把握契机,设计适销对路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安排合理的旅游元素组合,使其消费水平最大化。

(三)以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为核心,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从旅游动机角度,求新求异、追求冒险、体验中西文化差异是主要动机,在差异中体验民族风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旅游景区设计中融入民族特色的产品;在现有民俗类旅游资源中挖掘有文化价值和内涵的产品;推出增加与当地人接触机会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在景区配备翻译导游语音系统装置,以消除语言障碍,增加产品魅力。这些举措可以延长欧美游客在广东旅游停留时间,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四)利用信息网络,做好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学强调客户的口碑作用。据调查和统计,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将不满意的经历告诉13个人,而留住一个老客户的成本是争取一个新客户成本的六分之一。让客户满意不仅留住了老客户,也会将好的口碑流传开来,对有意前往同一目的地的预期游客有着积极的影响。旅行社传统的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或提供电话咨询方式已不再是欧美潜在游客获取信息的首选。由此可见,旅行社企业发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营销和跟进客户关系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旅行社和旅游供应商应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兴的媒体营销方式不失时机地树立良好的口碑与信誉。

(五)面对欧美游客散客潮,提升旅游产品设计人员的产品开发能力

调研中显示的欧美年轻一代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个性化新奇线路的散客旅游方式,这也给旅行社产品设计人员围绕游客需求量体裁衣、设计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在导游服务中,对外语导游的而语言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行社在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的环境时,引进和留住这方面的人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六)旅行社供应商应与时俱进,优化自身产品

旅行社处于旅游供应链上的中心地位,是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品元素组合起来,最终通过导游的组织协调与导游服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游客的集成者。但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的高低不只是取决于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还取决于旅行社对供应商的选择和供应商产品的质量。这些供应商包括餐馆、酒店、景点、车队、娱乐场所、旅游纪念品生产商和销售商等。其中,餐馆的饮食产品应保持原有粤菜的特色并适时设计新的特色产品,体现广东地方美食的长处。酒店要非常关注欧美游客普遍关心的选择酒店的决策因素,并利用国外旅游中介网站、欧美旅行体验作家、在华欧美人士宣传自身资源的优势,同时,建设酒店的英文网站,利用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进行推介。旅游纪念品生产商应根据欧美游客喜好设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避免雷同、缺乏个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一玮.对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分析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4(7)

[2]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游者行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Atila Yuksel,Fisun Yuksel,Yasin Bilim. Destination attachment:Effect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conative loyalty [J].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4]白凯,马耀峰.旅游者购物偏好行为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11)

[5]严艳,周文,张佑印.西安城市居民旅游决策行为对比研究[J]. 商业研究, 2010(3)

[6]李飞,黄耀丽,郑坚强等.区域旅游合作中感知形象的差异性与可整合性分析―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旅游学刊,2007(1)

〔本文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欧美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的旅行社供应链系统优化研究”(项目编号:601522S23021)